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4 12:5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

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5号令)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6号令)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本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行为和其他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的资产、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 1 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等。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收益、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自治区财政厅是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和实物费用定额,负责资产购置、调剂等配置事项的审批,负责组织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使用工作;

(四)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等事项的审 批,负责本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和担保等事项的审批;

(五)按规定权限进行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无偿调出、转让、置换、报废、报损等处置事项和产权变动事项的审批,负责组织产权登记、产权界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与报告、资产评估、资产清查等工作;

(六)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处置活动等事项的稽查管理;

(七)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及使用的监督管理;

(八)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行绩效考核;

(九)负责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中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负责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机关负责对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组织本部门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审核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事项,审核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等事项,审核或审批有关资产购置、调剂等配置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核或审批 无偿调出、转让、置换、报废、报损等处置事项;

(四)负责本部门所属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

(五)督促本部门所属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六)组织实施对本部门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评价考核;

(七)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报告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负责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

(三)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维修和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负责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购置、调剂等配置事项和无偿调出、转让、置换、报废、报损等处置事项以及出租、出借等事项的报批手续;事业单位负责办理本单位对外投资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五)负责本单位用于出租、出借资产的保值增值,事业单位负责用于对外投资和担保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 纳国有资产收益;

(六)负责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公共研究平台建设工作;

(七)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报告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第十条 自治区财政厅根据工作需要,可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委托有关单位完成。受托单位应当按照委托协议,履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义务,对自治区财政厅负责,并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自治区财政厅根据受托单位履行义务情况,对受托单位开展工作所需经费给予适当补助。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对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举报违法问题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由自治区财政厅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章 资产配置管理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二)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

(三)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四)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第十三条

对国家和自治区规定有统一配置标准的土地、房屋 和车辆,按照规定的相关标准执行:

(一)土地使用标准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标准执行;

(二)房屋建设及办公使用面积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执行;

(三)公务用车配置标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文件规定执行;专业用车配置标准按照国家部委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对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应当按照标准进行配置;对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自治区财政厅对要求配置的资产,能够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请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须按以下程序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编制资产购置计划等,一并纳入年度部门预算建议计划中,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根据各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初审、汇总各单位资产购置计划,随同年度部门预算收支建议计划一并报自治区财政厅;

(三)自治区财政厅根据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结合本级财力、资产配置标准、资产调剂及资源共享等条件,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批;

(四)行政事业单位在自治区财政厅审核同意的增量范围内,按轻重缓急原则确定急需配置的资产,在预算支出控制数内列入相关支出项目,随同年度部门预算报主管部门审核;

(五)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资产购置计划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第十六条 年度部门预算执行中,行政事业单位申请使用追加预算、各类专项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等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的,应当按照预算管理和资产购置程序,编制资产购置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用以更新或替换原有资产的,在编制资产购置计划时,应当同时填制《资产处置申请表》,连同相关资料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自治区财政厅对拟处置的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进行调剂使用或处置。

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向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申请项目经费的,有关部门在下达经费前,应当将所涉及的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购置事项报自治区财政厅批准。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用其他资金购置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结果定期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对上级部门直接配置、调拨、奖励的资产和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入账并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第二十条 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需要购置资 产的,由会议或活动主办单位提出申请,自治区财政厅按照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进行审批,并纳入跟踪管理。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依法实行政府采购。未经批准的资产购置,政府采购部门不予受理。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四章 资产使用及有偿使用收入管理

第二十三条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出租、出借等方式。

行政单位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进行脱钩。脱钩前,行政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使用情况等进行严格监管;自治区财政厅应当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出租、出借及对外投资、担保等方式。

第二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使用行为。

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 工作,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使用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

第二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将国有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拟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的,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上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核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

办理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审批手续,应向自治区财政厅提交有关文件、证件和资料,主要包括:

(一)资产有偿使用申请报告;

(二)可行性论证报告;

(三)拟开办经营实体的章程;

(四)出租、出借、投资、入股、合资、合作、联营的合同、意向书或草签的协议;

(五)资产价值证明;

(六)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书;

(七)涉及房屋建筑物的,需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等,以及拟出租、出借的房屋建筑物的坐落地点、面积、规划用途等资料;

(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九)其他需要提交的资料。第二十九条 自治区财政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事项,事业单位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事项从严审批。

第三十条 对行政事业单位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由自治区财政厅调剂使用或处置。国家和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一条 自治区财政厅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在“非税收入专户”中分帐核算,对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处置收入的取得、使用和结余情况进行专门反映。

第三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的国有资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和担保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性质不变,仍归国家所有。

行政单位对外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缴入自治区财政专户或国库,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作为统一发放津补贴的资金来源。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国家和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 未经自治区财政厅批准,事业单位擅自对外投资或担保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注册、变更、年检登记手续,金融机构不得为其办理有关贷款手续。

第五章 资产处置及处置收入管理

第三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及核销,包括无偿调出、出售(出让、转让)、置换、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一)无偿调出,是指单位之间在不变更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无偿的方式变更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行为;

(二)出售(出让、转让),是指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变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的一种资产处置形式,出售、出让、转让是指不同类型、不同用途资产的产权变更行为;

(三)置换,是指以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变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行为;

(四)对外捐赠,是指将尚能继续使用的资产,经批准无偿支援公益事业及扶贫、赈灾的资产处置行为;

(五)报废,是指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已达到使用年限或未达到使用年限而出现老化、损坏、市场型号淘汰等问题,经有关部门科学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对已不能继续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核销的资产处置形式;

(六)报损,是指对发生的呆账损失、非正常损失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核销的资产处置形式。

第三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可处置的国有资产范围包括:

(一)闲置资产;

(二)仍有使用价值,但继续使用已不能满足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的资产;

(三)因技术原因并经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四)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五)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六)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七)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需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资产。

第三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

第三十七条 资产处置按照以下规定权限予以审批。

(一)主管部门的固定资产处置,由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

(二)主管部门所属单位处置土地、房屋建筑物,以及单位原始价值(或批量价值)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20万)的交通运输工具、大型设备等其他固定资产,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处置交通运输工具、大型设备等其他固定资产单位原始价值(或批量价值)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由主管部门进行审批,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三)各部门、各单位处置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资产等,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

(四)重要资产处置事项由自治区财政厅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申报国有资产处置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交有关文件资料,填报相关表格。

(一)资产处置书面申请,资产处置申报表;

(二)能够证明资产价值的有效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证复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

(三)资产统计报告;

(四)资产目前的使用情况说明;

(五)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

(六)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及其授权的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情况下处置国有资产的,须提供撤销、合并、分立的批文;

(八)处置国有土地和房屋建筑物的,还须提供以下材料: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等,以及拟处置的房屋建筑物和宗地坐落地点、面积、规划用途等资料;

(九)非正常损失责任的处理文件;

(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十一)其他有关资料。

第三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出售或置换房屋建筑物、车辆及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等,必须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并报自治区财政厅核准或备案后,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公开处置。

前款规定的交易行为,应当在经政府批准或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

第四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资产处置收入全额缴入自治区财政专户或国库,支付相关处置费用后,由自治区财政厅结合预算安排,用于缴入单位资产购置及更新改造等。

第四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及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时,应当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编制清册,报送自治区财政厅审批后,方可办理移交、调拨、封存、拍卖等手续。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随意处置。

第四十二条 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临时购置的国有资产,由主办单位在会议、活动结束时,按照本办法规定报批后处置。主办单位不得擅自占有或处置,并应对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四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和车辆等,未按规定程序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核批准的,国土、房产、公安车辆管理等部门不得为其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和过户手续。

第六章 资产评估及资产清查

第四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

(一)取得的没有原始价格凭证的资产;

(二)拍卖、有偿转让、置换国有资产;

(三)合并、分立、清算;

(四)整体或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五)确定涉诉资产价值;

(六)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改制为企业;

(七)事业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八)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项目范围、权限,依据自治区财政厅有关文件执行。

第四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

第四十七条 进行资产评估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四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本级政府实际工作需要,被纳入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范围的;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规定程序报自治区财政厅批准立项后组织实施,但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本级政府工作需要进行的资产清查除外。

第五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溢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资产清查工作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细则》(内财资〔2007〕88号)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七章

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调处

第五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的行为。

第五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向自治区财政厅申报、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并由自治区财政厅核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第五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享有所有权,行政事业单位享有占有、使用权的法律凭证,由自治区财政厅统一发放。

第五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及成立时间;

(二)单位性质、主管部门;

(三)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其使用 状况、对外投资情况;

(四)其他需要登记的事项。

第五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一)新设立的单位,办理占有产权登记;

(二)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地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单位,办理变更产权登记;

(三)因依法撤销或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单位,办理注销产权登记。

(四)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行年度检查。对于不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产权登记、年度检查或年度检查不合格的,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自动失效,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第五十六条

产权纠纷是指由于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不清而发生的争议。

第五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产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由自治区财政厅或本级政府调解、认定。

第五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向自治区财政厅或共同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认定,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

第五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或个人发生产权纠 纷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出拟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自治区财政厅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八章

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

第六十条 自治区财政厅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购置计划、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产收益、产权变更、产权登记和年检等资产管理事项。

第六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将本单位管理的各类国有资产的信息(包括资产数量、结构、原值、现值、实物图片)等资料,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工作。

第六十二条 自治区财政厅应当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及国有资产收益情况统计报告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报告,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自治区财政厅规定的资产统计报告格式、内容及要求,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状况定期做出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报送资产统计报告应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对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变动、处置等情况做出文字分析说明。

第六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是自治区 财政厅编制和安排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自治区财政厅应当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统计报告,全面、动态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建立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

第九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财政部门等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六十五条 财政部门等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检查,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

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十六条 自治区财政厅应当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稽查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资产处置等活动实施日常稽查和定期稽查。

第六十七条 财政部门等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处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

(二)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三)擅自提供担保的;

(四)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违反国家和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自治区本级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六十九条 行政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包括未脱钩的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其国有资产由自治区财政厅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十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年初预算安排的资金、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中财政追加的资金,以及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

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的行为,以及使用需要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借款、贷款等购置资产的行为。

第七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另行制定。第七十二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七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自治区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文件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 准。

第二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01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 68 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级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自治区本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统称行政单位),以及其他执行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事业单位。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是指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自用、出租、出借以及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和担保等行为。国有资产使用应首先保证履行国家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应遵循权属清晰、安全完整、风险控制、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五条 自治区财政厅是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直主管部门)分别按照规定权限对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事项进行审批(审核)或备案。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的具体管理。

第六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以及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和担保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自治区财政厅和区直主管部门批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不得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自治区财政厅、区直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事项的批准文件,是单位订立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合同(协议)和账务处理的重要依据。单位账务处理按照现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对出租、出借资产以及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和担保资产应建立专门台账,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

第八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拟出租、出借和事业单位拟对外投资、担保的国有资产的权属应当清晰。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权属纠纷的资产不得进行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担保。

第九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根据桂办发〔2009〕38号规定,已列入划转移交广西宏桂资产经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得自行再出租、出借。

第二章 自用资产管理

第十条 自用资产管理具体包括:资产购臵、资产入库登记、资产领用交回、资产清查盘点、资产处臵、资产统计报告、资产管理考核、资产共享共用、无形资产管理等。

第十一条 资产购臵。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自治区财政厅批准的资产购臵预算办理资产购臵事项。属于政府采购项目的,应依法实施政府采购。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申购、审批、合同订立、验收、付款等流程购臵资产,不得超标准、超预算购臵。

第十二条 资产入库登记。对通过购臵、臵换、接受捐赠、无偿划拨等方式获得的资产,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严把数量、质量关,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入库手续,自建资产应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竣工财务决算编报以及按相关规定办理资产移交和产权登记。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资产的相关凭证或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十三条 资产领用交回。行政事业单位应在资产实物明细账中,全面动态反映本单位资产的领用、交回、占用情况。资产领用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明确使用保管人,资产出库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使用人员离职、调动、退休时,所用资产必须按规定交回。第十四条 资产处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需要处臵时,应按照《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臵管理暂行办法》(桂财资〔2009〕18号)的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资产清查盘点。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至少每年一次),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要与财务部门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第十六条 资产统计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占有、使用情况及增减变动信息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并按要求定期向主管部门和自治区财政厅报送资产统计报告。

第十七条 资产管理考核。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使用部门和使用人。资产使用部门和使用人对所用资产负有保管、维护、确保资产安全完整的责任。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丢失、毁损等情况应实行责任追究。

第十八条 资产共享共用。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进单位之间或单位内部可以实行共享共用的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工作,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十九条 无形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依法保护,合理运用,并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十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应认真做好自用资产的使用管理,经常检查并改善资产使用情况,减少资产的非正常损耗,做到高效节约,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使用过程的损失和浪费。

第三章 对外投资管理

第二十一条 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兴办经济实体或对外投资。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有关规定进行脱钩。脱钩之前,行政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举办的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资产使用情况等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按以下权限予以审批:

(一)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利用占有、使用的土地、房屋建筑物,以及单项或批量价值(账面原价,下同)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300万元)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

对外投资单位价值在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的,或自治区财政厅认为应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重大对外投资资产事项,由自治区财政厅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二)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单项或批量价值在300万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并于批复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审批文件(一式三份)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在科学论证、公开决策的基础上提出对外投资申请,附相关材料,报主管部门审核或者审批。主管部门应对所属事业单位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投资项目资金来源的合理性等进行审查,并报财政部门审批或者备案。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效益情况是主管部门审核新增对外投资事项的参考依据。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过高的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行为。

第二十四条 事业单位申请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应提供如下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一)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事项的书面申请;

(二)对外投资资产的价值凭证及权属证明,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股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注明与原件一致);

(三)事业单位进行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四)事业单位同意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议决议或会议纪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注明与原件一致);

(五)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合作方法人证书复印件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注明与原件一致)等;

(六)创办经济实体或投资单位的章程;

(七)事业单位与合作方签订的合作意向书、协议草案或合同草案;

(八)事业单位上财务报表;

(九)经中介机构审计的合作方上年财务报表;

(十)财政部门审批对外投资事项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经批准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的,应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投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事项按规定履行备案或核准手续。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不得从事以下对外投资事项:

(一)买卖期货、股票,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购买各种企业债券、各类投资基金和其他任何形式的金融衍生品或进行任何形式的金融风险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利用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事业单位,在外债清偿前利用该贷款形成的资产对外投资;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应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货币性资金对外投资。不得利用财政拨款和财政拨款结余对外投资。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应加强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境外投资的,应遵循国家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外汇管理等相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第三十条 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的管理,依法履行出资人的职能。

第三十一条 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应按照预算管理及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三十二条 自治区财政厅、区直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考核。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内控机制和保值增值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四章 出租、出借管理

第三十三条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将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无论是本单位实施,还是委托后勤服务单位或其他单位实施,都应按照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出租、出借。

第三十四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得以无偿方式出借给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使用。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因工作需要确需无偿占用对方资产的,应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不得用于出借。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100万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300万元)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行政单位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100万元以下,事业单位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300万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并于15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一式三份)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的确定,有账面原值的按账面原值确定,没有账面原值的或账面原值无法确定的,按评估价值确定。第三十六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申请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应提供如下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一)单位出租、出借事项的书面申请;

(二)单位出租、出借资产的价值凭证及权属证明,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股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注明与原件一致);

(三)单位进行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四)单位同意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内部决议或会议纪要复印件;

(五)财政部门审批出租、出借事项所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七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出租、出借;

(一)已被依法查封、冻结的;

(二)未取得其他共有人同意的;

(三)权属不清或产权有争议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三十八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原则上应进入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的资产租赁平台,采取公开招租的形式确定出租价格,因特殊情况无法公开招租的,须在申请文件中详细说明理由,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同意后方可以其他方式出租。

第三十九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合同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确因特殊情况需超过五年的,应分期分档确定租赁价格,但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年;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应将正式签订的合同报主管部门和财政厅备案。

第四十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属于应当纳税范围的,依法纳税后,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上缴自治区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第四十一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单位要如实反映和缴纳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不得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不得违反规定使用国有资产出借、出借收入。

第四十二条 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应按照预算管理及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五章 对外担保管理

第四十三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单位不得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四条 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担保。确需对外担保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在对单位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等进行审查后,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

第四十五条 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申请办理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的,应提交如下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一)事业单位对外担保事项的书面申请;

(二)事业单位同意对外担保的内部决议或会议纪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注明与原件一致);

(三)对外担保资产的价值凭证及权属证明,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证、固定资产卡片、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专利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注明与原件一致);

(四)担保对象法人证书复印件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注明与原件一致)等;

(五)担保单位上财务会计报表;

(六)被担保单位上财务会计报表;

(七)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其他产权共有人同意担保的证明)。

第四十六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得以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等国有资产对外担保。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 自治区财政厅、区直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行为及其收入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

第四十八条 区直主管部门要履行职责,加强对下属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收入形成、收缴、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防止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收入。

第四十九条 区直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按规定权限申报,擅自对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

(二)对不符合规定的对外投资、担保和出租、出借事项予以审批;

(三)串通作弊,暗箱操作,违规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和出租、出借;

(四)其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单位资产损失的行为。

第五十条 区直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所投资全资企业和控股企业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二条 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应于每个会计终了后,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部门决算报表格式、内容和要求,对其国有资产使用情况做出报告,由主管部门汇总后报自治区财政厅。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自治区本级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其国有资产使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十四条 区直主管部门应依据本办法,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的具体实施办法,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2年9 月1 日起施行。此前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篇: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

金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金政发〔2012〕110号

市政府各部门:

《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金华市人民政府 2012年9月21日

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合理配置国有资产,防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09〔178〕号和《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金政发〔2010〕5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1—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本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以及各类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管理活动。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范围是指国家《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中明确规定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

(一)土地、房屋及构筑物;

(二)通用设备;

(三)专用设备;

(四)文物和陈列品;

(五)图书、档案;

(六)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配置是指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为保证履行职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购置(建)、租赁或者调剂等方式为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的原则;

(二)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原则;

(三)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的原则;

(四)调剂、租赁、购置(建)相结合的原则;

(五)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现有资产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未达到规定的资产配置标准;

(二)难以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相关资产;

(三)难以通过市场购买服务方式代替资产配置,或者采取市场购买服务方式成本过高;

(四)现有资产按规定进行处置后需重新配备(超编超标资产除外);

(五)其他经批准予以配置资产的事项。

—2—

第七条 市财政部门负责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工作,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标准,审批资产配置事项。

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及所属单位资产配置工作,配合市财政部门研究制定本行业或本部门专用资产的配置标准,审核所属单位资产配置事项。各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资产配置日常管理和报批手续,组织实施具体的资产配置工作。

第二章 配置标准和定编管理

第八条 资产配置标准是对配置资产的数量、价格和技术性能所作的统一规定,是编制和审核资产配置预算、实施政府采购、评价单位资产配置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 资产配置标准由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技术水平以及资产普及程度,并根据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作出调整、完善和更新。

按职责权限由国家或省有关职能部门统一制定配置标准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资产配置实行定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拟配备有统一配置标准资产的,应当根据规定的配置标准、单位人员编制、内设机构、人员级别、特殊岗位以及其他特殊需要等情况,研究提出本单位应配置的各类资产的最高数量限额,经主管部门对其必要性、合规性、可行性进行审核后,报市财政部门。由市财政部门根据资产配置标准、单位具体情况、国家相关政策以及财力可能等情况进行综合平衡,审核认定该单位相关资产配置编制数。

各单位拟配备尚未制定配置标准资产的,由各单位根据保障需要、科学合理的原则,详细测算后提出该项资产应当配置的最高数量限额,经主管部门审核认定后,报市财政局备案。经市财政局备案确认后,可暂时作为单位该项资产应配置的编制数。

—3—

第十一条 资产编制审定后,一般不作调整。发生下列情况,可申请调整资产编制:

(一)机构合并、分立或者变更;

(二)新增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三)增加工作职能和任务,导致现有资产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四)资产配置标准发生调整和变更;

(五)其他需要调整资产编制的特殊情况。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应严格按规定标准配置,能通过调剂、租赁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建)。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厉行节俭,从严控制。

第三章 资产配置预算

第十三条 资产配置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在部门预算中编制资产配置预算,明确配置资产的相关内容。

第十四条 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应当根据部门预算编制要求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根据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现有资产存量和使用状况,在本单位预算资产配置数量限额以内,编制资产配置预算,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财政部门。对土地、房屋等的购置(建),需附送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材料。

市财政部门根据单位资产配置数量限额和财力可能,对上报的资产配置预算进行审核,在批复各单位部门预算时一并批复资产配置预算。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资产配置预算组织实施,不得办理无预算资产购置(建)事项。预算执行中如确需对已批准的资产配置预算作调整的,须按原报批程序报经批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追加预算涉及资产配置的,应根据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等情况,提出资产配置预算追加方案,明确具体购

—4—

置(建)资产数量,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市财政部门审批。预算执行中累计增加的资产配置数量不得超过预算资产配置数量限额。

第十六条 经批准召开重要会议、举办大型活动及开展临时性、应急性工作需要配置资产的,原则上应通过调剂、租赁、共享共用等方式解决。确需购置(建)的,应提出资产购置(建)计划,列明资产购置(建)项目、数量和事由,报市财政部门审批。承办单位应做好相应的资产管理工作。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 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资产的领用、保管和清点等工作,明确资产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责任,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十八条 资产调剂按照《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金市财资〔2010〕221号)相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建)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依法实施政府采购。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对购置(建)、调剂、无偿调拨、接受捐赠取得资产以及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建立资产卡片和实物资产明细账,其中房屋建筑物等重要资产要在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竣工决算和审计,按规定办理有关权属证明,并及时将配置资产的有关入库凭证等材料送单位财务部门。单位财务部门应根据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凭证和房屋建筑物竣工决算等资料,按财务制度中各类资产计价方式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金华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上级资金购置(建)资产的,应报财政部门审批。对上级部门直接配置、调拨、奖励及接受捐赠等资

—5—

产,应报财政部门备案,并在金华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详实记录。

第二十三条 各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加强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资产配置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门会同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擅自购置(建)资产、超编超标购置(建)资产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市本级各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市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其他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配置资产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6—

第四篇: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txt-//自私,让我们只看见自己却容不下别人。如果发短信给你喜欢的人,他不回,不要再发。看着你的相片,我就特冲动的想P成黑白挂墙上!有时,不是世界太虚伪,只是,我们太天真。

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2008年06月12日 15时53分 477 主题分类: 财税审计 国企国资

“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洛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洛财资[2008]5号

市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108号令)、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洛政[2008]48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

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洛阳市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根据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洛政[2008]48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本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各类(国有)事业单位(以下统称行政事业单位)。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产权转移或者注销的行为,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无偿转让、出售、出让、置换、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需处置的国有资产范围包括:

(一)闲置资产;

(二)因技术等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三)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五)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六)依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

第六条 资产处置应当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意见,按审批权限报送审批。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权限是:市本级行政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单位原值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上或者批量价值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的,报市财政部门审批;市本级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单位原值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上或者批量价值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的,经主管部门(指预算主管部门,下同)审核同意后报市财政部门审批。上述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处置由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审批处置,处置结果于处置终了10日内报市财政部门备案。

涉及土地处置的,依照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根据不同情况具有下列证据及有关资料:

(一)固定资产报废、报损

1.资产处置申请文件(写明处置原因、处置资产状况、处置方式和处置金额等);

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见附件一);

3.资产价值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凭单、账页、固定资产卡片等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4.资产报废、报损的技术鉴定,国家有专门技术鉴定部门鉴定的资产,按国家规定提供技术鉴定意见,如:房屋拆除批复文件或建设项目拆建立项文件,车辆报废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专业设备等国家无专门技术鉴定部门鉴定的资产由其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

5.特定事项的证明材料,如:盘亏资产应提供单位的内部说明、主管部门意见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文件;失窃等意外事故造成的资产损失,应提供单位的内部说明、主管部门意见和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涉及保险索赔的还应有保险公司的理赔凭证及保险理赔情况说明;自然灾害造成的资产损失应提供单位的内部说明和相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6.其他相关资料。

(二)固定资产有偿转让、出让、置换

1.资产处置申请文件(写明处置原因、处置资产状况、处置方式和处置金额等);

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见附件一);

3.资产价值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凭单、账页、固定资产卡片复印件等(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4.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5.其他相关资料。

(三)固定资产无偿转让、对外捐赠

固定资产无偿转让指转出单位正常工作确实不需要,且转让方、受让方均是财政全供单位之间的资产划转,或政府主管部门国有资产合理调配的资产划转行为。

1.资产处置申请文件(写明处置原因、处置资产状况、处置方式和处置金额等);

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见附件一);

3.资产价值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凭单、账页、固定资产卡片复印件等(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4.转让方、受让方草签的相关协议;

5.受让方基本情况;

6.其他相关资料。

(四)对外投资、担保(抵押)、呆坏账损失等货币性资产核销

1.资产处置申请文件(写明处置原因、处置资产状况、处置方式和处置金额等);

2.债权、股权或投资、担保凭证;

3.呆坏账形成情况和对方单位(包括担保单位)情况说明;

4.法院判决书、破产公告或破产清算清偿文件;工商部门注销、吊销文件、政府部门有关行政决定文件或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等;

5.单位内部说明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6.其他相关资料。

(五)无形资产、涉密资产等有特殊要求的资产处置,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应以正式文件先报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市财政部门受理。一级预算行政事业单位直接报市财政部门受理。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规定限额以下的国有资产,应以正式文件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主管部门受理。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应当由财政部门招投标中标的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鉴定并报财政部门核准或者备案,经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审定后在政府批准或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通过挂牌、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交易价格不得低于评估价值的90%,低于90%时应暂停交易并报财政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继续进行。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支出由市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优先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维修和购置。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资产处置完成后及时将资产处置收入全额缴入市财政,资产处置中发生的评估费、鉴定费、交易费等相关费用,由行政事业单位提出申请报市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市财政核准支付。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全额缴入市财政后,市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方可下达《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批复书》(见附件二)。行政事业单位依据市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下达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批复书》,调整相关资产会计账目。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及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时,应当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编制清册,报送财政部门审核、处置,并及时办理资产移交、调拨、封存、拍卖等手续。

第十五条 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临时购置的国有资产,由主办单位在会议、活动结束时按照本办法规定报批后在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调配或处置。主办单位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不得擅自占有或者处置。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处置国有资产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七条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另行规定。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略)

2.洛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批复书(略)

第五篇: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专题

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襄阳市市直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樊城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总称。

行政单位,包括党委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以及执行行政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事业单位,包括执行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事业单位。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财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它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

第五条 区财政局是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

区直各部门对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区直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区审计、监察、国土资源、建设局等职能部门配合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共同做好资产产权界定、产权变更、资产处置、资产收益管理、查处违规违纪及监管等工作。

国有不动产产权管理

第六条 国有不动产产权归国家所有,单位占有、使用。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区政府委托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对各行政事业单位持有的国有《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以下简称“两证”)集中统一管理:

(一)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已经登记、发证的,由单位将“两证”原件及相关原始资料,缴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

(二)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未作登记的,应到相关部门办理相关证件后缴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

(三)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权属不清的(包括由多个主体投资或参与形成的房地产),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土资源、建设、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联合,会同投资主体,对该类资产依法实施权属界定后,办理相关证件手续,属国有资产的,缴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

(四)目前正在开发、建设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和土地;利用国有房屋建筑物和土地进行抵押融资、贷款的;负债购建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和土地;涉及诉讼、仲裁的国有房屋建筑物和土地等目前暂时未办理权属登记的,必须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进行登记备案,限期办理相关产权手续后,缴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统一管理。

第七条 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权属转移、抵押、灭失等变动手续时,必须有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审批,不得办理产权变动手续。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移交“两证”时,由监察和审计部门负责监交。

国有资产配置管理

第九条 行政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由区财政局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单位履行职能需要及地方财力状况合理制定;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由区财政局会同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按其履行职能的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配置。

第十条 事业单位应根据预算编制要求,编制资产购置预算草案,由区财政局审批后,作为审批部门预算的依据。经审批的购置项目列入部门(单位)预算;否则,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第十一条 经批准召开的重大会议、举办的大型活动及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重点工程、重大公益性项目等成立的指挥或协调机构需要临时配置资产的,坚持能调不租、能租不买、节约使用的原则,由相关单位报区财政局审核后,报区政府批准。活动结束或指挥、协调机构撤销的,区审计局应及时进行专项审计,清理账务,核实资产,并将资产移交区财政局处置;主办单位不得擅自占有或处置,同时要对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向上级部门或者其它部门申请的专项经费所形成的资产或调拨的专项物资,应及时进行验收、登记和账务处理。

第十三条 对于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超标准占用的资产,由区国财政局会同主管部门按照优化资产配置的要求,进行合理调剂使用。区财政局调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含10万元,下同),报区政府审批。资产的调出、调入,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国有资产使用和处置管理

第十四条 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应实行问责制。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单位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国有资产使用的有效管理。

第十五条 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各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年底要进行一次资产清查,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溢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清查具体办法按财政部门清产核资办法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得将国有资产用于创办经济实体、对外投资和对外担保,已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事业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不准以公益设施作抵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依法利用国有房产、土地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抵押贷款,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通过,报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进行(无主管部门的直接向区财政局申报,下同),核准结果要报区财政局备案;5万元以上的,要先向主管部门申请,经主管部门核准同意后,报区国财政局审批。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发生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抵押贷款行为的,应进行全面清理,确认产权归属,并及时到区财政局登记备案。

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对外投资、担保和抵押贷款,一年仅限一次。

对擅自进行投资、担保和抵押贷款的,区财政局应将其所得收益直接收缴国库,所签订的协议由财政局依法处理。

第十八条 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应报区财政局审批。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出租、出借的资产,必须到区财政局登记备案,并提交有关文件、资料和原始出租、出借协议等资料。对符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原则及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协议,经区财政局同意,可继续执行至协议期满。

其中,国有不动产对外出租、出借的,由区财政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会同资产出租、出借单位以公开竞价的方式统一组织对外租借。国有资产租赁协议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年。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签订由区财政局提供的统一样式的协议文本;出租、出借单位对出租、出借的资产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掌握资产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严禁承租方、借用方将承租、借用资产的部分或全部进行转租和转借。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单位价值(指原值,下同)在5万元以上的通用及专用设备的处置(含单位价值虽不足5万元,但一次性处置超过5万元的),要先向主管部门申请,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经主管部门核准同意后,报区财政局审批,并根据区财政局下达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进行处置。申报单位可凭《意见书》及处置资产的实际交易价格调整帐目。

上述规定标准以下的固定资产的处置,由单位从事财务、资产、监察工作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处置方案,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通过,报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进行处置,核准结果要报区财政局备案。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本办法第二十条范围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通用及专用设备等,必须经区财政局核准后,采取公开竞价、招标或拍卖等形式进行处置。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涉及撤销、合并、改制的,其资产要进行全面的清查,登记造册,按资产处置程序报批后,方可办理移交、调拨、封存、拍卖等手续,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随意处置。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第二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按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有关规定,缴入区财政专户或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缴纳“非转经”资产占用费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第二十四条 行政单位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所得收益,按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有关规定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用于弥补单位津补贴的发放,或优先安排用于缴入单位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新增资产配置等。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国有资产收益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后,用于弥补缴入单位事业发展和必要的经费支出等。

第二十六条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专项管理制度。区财政局应设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专户,用于归集各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并按缴入单位建立专帐,实行分户核算。各单位也应建立国有资产收益专账,并按规定及时将国有资产收益缴至财政专户,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坐支和私分。

第二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和坐支国有资产收益经查证属实的,以及拒不缴纳国有资产收益或“非转经”资产占用费的,由区财政局下达征缴通知书,区政府授权区财政局可直接抵扣其财政性拨款或从其财政专户中划缴。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取得国有资产收益时,应向缴款人开具由湖北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资产收益专用票据。区财政局负责专用票据的领用、保管、发放、使用、核销和监督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各执收单位要建立健全专用票据领用、保管、缴销、审核等制度;禁止转让、出借、代开资产收益专用票据,禁止使用非法票据或者不按照规定开具资产收益专用票据。

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与绩效评价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将本单位管理的各类国有资产的信息(包括资产数量、结构、原值、现值、实物图片)等资料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如实反映单位资产现状,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情况执行网络与纸质同步申报程序,编报资产报表和资产增减变动说明,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第三十条 区财政局、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使用高效的绩效评价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财务管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入)管理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指标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建立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国有资产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区财政局、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三十二条 区财政局、审计局和监察局应当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工作,公开举报电话、通信地址或电子信箱,并依法及时处理举报。

第三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履行其资产管理职责,造成资产流失的;

(二)不如实进行产权登记、填报资产报表、隐瞒真实情况的;

(三)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四)擅自对外投资、对外担保、抵押贷款、出租及出借的;

(五)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六)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形式所获收益未入账及未签订协议的;

(七)其它违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依法处理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 区财政局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办理审批事项的;

(二)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三)其它违反规定应依法处理的行为。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行政执法及司法部门收缴的罚没物资的管理、处置权限和程序按照本办法执行。

区“四大家”机关的国有资产,经区政府批准后,由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管理。

区农村中小学的资产管理按照本办法执行。

樊城区社会职能移交的资产参照本办法执行。

区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另行规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中,凡涉及由区财政局审核审批的事项,区财政局应自收到符合要求的申办资料后10个工作日内予办理完毕。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区财政局负责解释,并由其会同区审计局、监察局等部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0802 【发布文号】[1990]2号 【发布日期】1990-05-20 【生效日期】1990-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行政事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1992]11号 【发布日期】1992-02-28 【生效日期】1992-0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

    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省政府令第214号) 省政府令第214号 2008年10月3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全省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障机关运转,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

    黄山市市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黄山市市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值,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

    云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010

    云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云财资【2010】110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优化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