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胜西村鱼塘养殖业调查报告2
胜西村鱼塘养殖业调查报告
在上学期,我对胜西村土地、私营企业、住房、农民生活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如今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切身的体会到国家这些年来对农村发展的大力支持。这次暑假我从新回到胜西村,对该村近五六年刚刚发展起来,并取得了相当大影响力的鱼塘养殖业进行了调查。
胜西村是一个典型的西部丘陵村,山不高但很多,耕地稀少。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中光靠传统的种植业是无法发展好本村经济的,聪明而勤劳的胜西村村民积极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子,富裕自己的生活。随着国家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为城市化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汗水。这样的结果就是农村很多土地闲置,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资源被大量的浪费。面对这样的形势,当地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如:种植经济林木,发展水果种植等。这使荒芜的山地得到了利用。但是山下的田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被很好的利用。一部分有经济头脑的农民和当地有养鱼经验的渔民看到了商机,他们带头承包下有发展养鱼业条件的农田,修建鱼塘。经过一年的养殖,带头的农民养殖出了两季鱼,平均一个二十亩的鱼塘的纯利润达七八万元,这样的收入对农民来说是相当可观的。其他有经济实力的农民看到鱼塘养殖业巨大的利润空间后也纷纷投资新建鱼塘。通过我的走访调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胜西村以修建十亩以上鱼塘达二十多个。不仅如此,胜西村的成功还带动了相邻村社渔业的发展,据估算,胜西村所在的童家镇商业养鱼的鱼塘大约有一百个,从事渔业养殖的村民约有四五百人。
鱼塘养殖业发展起来了,与其相关的服务行业也迅速的发展。其中主要有:鱼苗培育、鱼类运输、成鱼销售、鱼饲料销售、养鱼设备,还有就是一个新名词——鱼医生。这些行业的发展同样是很多农民挣到了大钱。
在我走访调查的中,我对该村渔业养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养鱼的整个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当上一季鱼收成过后,池塘要将水全部放完,在太阳下暴晒十几日后在进行消毒,消毒的药品主要是生石灰粉,整个消毒过程大约是一个月,其主要目的是杀死池塘内的病菌防止病菌泛滥影响下一季的养殖。然后,当消毒工作做完了就是灌水,几台水泵同时从邻近是河中抽取干净的淡水,这项工作大约持续十天左右。当一池塘的水灌满后在进行消毒工作,这时候除了用生石灰粉外还要用较为好的专业消毒药品,这是要将河中水里面的病菌杀死防止鱼苗被感染。消毒完毕后仍然不能马上投放鱼苗,要等水质合格后才能放鱼苗。据渔民朋友说,如果池塘消毒工作没做好的话,很有可能下一季的鱼会患很多流行病,严重时会导致一池塘的鱼全部死光。别看这好像与养鱼无关的事情,马虎了可不行的。这让我对农民朋友工作的细致认真刮目相看。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过后就可以投放鱼苗,在鱼苗的选育上,渔民大多时候是听随搞销售的老板,他们说可能下一季什么鱼会大卖就投放什么鱼苗。我向渔民问到:“大约一个二十亩的鱼塘要投放多少鱼苗”。渔民回答说:“主产鱼一般就投放三万条左右,还要投放像白鲢鱼、草鱼这类副产鱼。”渔民朋友进一步解释道:“副产鱼主要是保持水质的作用,他们在鱼塘里吃藻类和水草,以免藻类水草大量泛滥影响水质。”听了渔民的解释我才明白,鱼苗的投放也是有讲究的。
鱼苗投放过后就是养殖了,养殖的饲料也有很多类型,他根据鱼的种类和大小分成了不同的类型。渔民通俗的叫法就是几点的饲料,我看了过后才明白几点表示的是几毫米直径的饲料。根据喂养鱼的不同,养殖的时间也不同。如一般的鲤鱼就是白天喂养,一天喂养三次,食量也以大小和气候决定。如果是六须鲢鱼的话,喂养的时间就是在晚上九点钟左右,这也是由鱼的习性决定的,因为六须鲢鱼是晚上活动的。
养鱼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那就是保证池塘水的含氧量。因为这种高密度的养鱼,水中的含氧量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如果含氧量不足,鱼会缺氧,特别是在气温变化大的时候和阴雨天气,渔民们是最紧张的。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和养鱼设备技术是提高,完善的冲氧设备被应用到了渔民们的鱼塘里。听着唰唰的水花声,渔民们放心了许多。
同时,在养殖的过程中渔民们要定时的给鱼投放各类病的预防药品,保证鱼类的健康成长。一般一季鱼要喂养半年就可以收获了,收获时就是渔民们最高兴的时候,辛勤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
除了调查养鱼的各个环节外,我还调查了这个渔业的运作模式。这也算是胜西村及周边养鱼的特色吧!
他们的整个模式是以饲料老板为中心的,饲料老板的下面一般是几十位养鱼专业户,饲料老板负责提供各种饲料、联系鱼苗、选育投放鱼苗、养鱼过程的技术指导、成鱼捕捞与销售。一般有什么信息,饲料老板会及时的向各位渔民传达共享。渔民有什么心得也可以通过饲料老板得到交流。我个人觉得这种模式能很好的发挥群体的智慧,有问题共同解决,好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交流,方便了渔民,降低了风险。
总之,胜西村特色鱼塘养殖,不仅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系统化的鱼类养殖,而且实行饲料老板带动农户,一点带面辐射形的养殖模式,必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但同时,我也发现了几个不足之处:第一,渔业养殖市场调查不够细致,养鱼跟风现象严重;第二,信息渠道老套、销售渠道单一,未能很好的发挥强大的互联网的优势;第三,鱼药使用不规范,污染了环境。就以上问题,我谈几点看法:我认为整个童家镇应当建立一个渔业协会,成立相应的机构。如市场调查组、销售组、技术指导组、鱼病预防和治疗组、互联网信息组、决策组、会员管理组。市场调查组,工作主要是收集本镇以及其他养鱼大镇或大型养鱼区,调查他们的鱼苗投放情况,将这些做成报告。销售组,主要开展鱼苗及成鱼的销售工作,定期对销售情况进行汇总,做成报告。技术指导组,工作重心是及时解决渔民反映的技术问题,总结更好的养殖方法。鱼病预防和治疗组,开展鱼类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帮助渔民解决鱼病方面的问题。互联网信息组,主要是建立当地渔业信息网站,及时将各种信息上到网站上,同时协助各组收集渔业方面的信息。决策组,成员为各个渔民代表、饲料老板及其他投资者。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各方信息,并总结出未来鱼苗投放类型,各种鱼类销售价格、饲料价格等内容。会员管理组,主要是将协会的各类信息传达哥会员,对加盟渔民进行监督,要求其严格按照决策组的要求养殖。
如今以胜西村为中心的童家镇鱼塘养殖业已初具规模,这种合作化、规模化的渔业养殖并将成为当地农民发财致富好财道,也必将为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发挥积极的作用。我相信通过聪敏勤劳的当地农民不断改进和完善这种发展模式,农民朋友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的美好。
第二篇:发展养殖业调查报告
养白牛社区发展养殖业调研报告
作者:朱仁才学号:1053004457235
近年来养殖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解决群众温饱、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社区在发展养殖业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有了长足发展。
一、养白牛社区具有发展养殖业优越的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养白牛地处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呈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海拔不同,海拔在1800-1900米,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11.9~17.5℃),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3.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毫米(900~1200毫米),雨季降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满足旱季灌溉所需。耕地1558亩、林地8000亩,土地储量充足,气候适宜,水土保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
适宜饲养的家畜家禽主要有水牛、黄牛、马、骡子、毛驴、猪、山羊、绵羊、猫、狗、鸡、鸭子、鹅、家兔、鸽子、火鸡等。
(二)具有富余的劳动力
全社区有336户农户,农民1323人,农村劳动力670人,除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且熟悉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
(三)有发展养殖业适宜的场所和廉价的原料
由于养白牛社区林地较多,土地以山地为主,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可以发展养殖业,具有很好的天然牧场。发展养殖场,租用山地比平地相对而言要廉价。同时,社区农户几乎家家都种植蔬菜、粮食作物,玉米秸秆、蔬菜叶都是很好却又十分廉价的饲料原材料,只要稍作加工就可用于养殖业的发展。
(四)养殖业发展已暂露矛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蛋类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顺应市场需求,养白牛社区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除发展种植业外,很多农户开始养鸡、养羊、养牛、养猪,从以前的自给自足逐步发展到出售,用于获得经济效益。稍具规模的养羊户可以达50到100只,具有一定养殖基础。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缺乏政府上下突出抓好养殖业发展的共识
养殖业作为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拉动力强,贡献率高。但养殖业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明显。特别是涉农部门在发展畜牧养殖业上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相互沟通,项目协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
规模养殖整体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养殖基地。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连接上缺乏有效对接,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上差距较大。同时,畜禽产品以原始产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没有形成品牌产品。家庭养殖、粗放经营仍是当前我社区养殖业发展的主流。、对畜牧养殖业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在资金投入上,对畜牧养殖业的倾斜和扶持不够,养殖业仍处在自发的发展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尽管在一些养殖领域初具规模,饲养量、交易量较大,但全社区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的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大多数养殖户只能东奔西走找市场,零敲碎打搞交易。还有一部分养殖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资金短缺双重制约,在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上只能靠自身积累来完成,无外援资金帮助和扶持,只能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企业普遍存在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银行信贷难的现象较突出。
4、动物防疫工作仍还没有引起群众的高度重视,人畜禽共住现象普遍
在我社区养殖户中,管理不够规范,饲养缺乏科学性,对畜禽防疫不够重视,没有严格的保健程序、医疗程序和防疫程序,防疫措施不到位。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养殖专业户,大都家庭养殖,人畜禽共住,除进行简单的消毒外,出入圈舍时无必要的防护措施,人畜禽直接接触频繁,加之缺乏防疫知识,疫情隐患很大。同时,部分兽医进行防疫时按规定收取一定费用,使部分群众不愿接受,造成防疫工作不能全面有效的开展。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把加快养殖业发展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要进一步提高养殖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重地位的认识,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增强发展养殖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调动和鼓励全社会畜牧工作者,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要加强对全社区畜牧资源的调控和整合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逐步
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业主突出、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畜牧养殖基地。要树立大畜牧、大产业、大效益的全新理念。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给予畜牧养殖适当的倾斜和扶持。各相关部门要畅开“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排除一切干扰。
2、以规模养殖为重点,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一是要发展养殖小区,实施示范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户经营、集中服务”的原则,创建一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养殖小区。二是要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农户可以有效利用农闲时间和农作物副产品,使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有一重要途径。三是要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化进程。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兴办畜禽交易市场,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组织成立“小冀镇生猪养殖协会”,降低广大养殖户经营风险。进一步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特别要注重畜禽产品加工项目的引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畜禽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努力创造名牌产品,把我社区畜牧业做大做强。
3、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要切实加大路、水、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养殖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把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畜牧养殖业投入的重要渠道,抓住省市县对农业项目倾斜的有利契机,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三是要把扶贫开发、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紧紧围绕畜牧养殖业发展来布局,整合各类项目优势,采取项目捆绑,集中投资的办法,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四是要通过采取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养殖户和企业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四是要在支农资金的安排上对畜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并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导,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畜牧养殖业。、提高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注入先进的、前沿的科学技术,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加大对良种畜禽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如采取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加快对本镇畜禽的改良提高。二是兴办一批养殖示范区。借鉴外地兴建养殖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争取项目,兴建一批养殖示范小区,帮助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三是加大对基层广大养殖户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改革
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畜牧技术干部走出机关,服务群众,切实发挥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结合“三下乡”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技能和水平。、大力实施疫病防治工程,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按照“预防为主,科学免疫,重点防治”的原则,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加大防疫工作力度。继续实行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防疫人员包村,防疫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的承包责任制,积极探索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全社区动物防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财政投一点、向上级业务部门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必要的防疫器械和药品,充分发挥乡站的作用,为畜牧业大发展提供保障。
发展养殖业,前景广阔,效益可观,但这需要多方筹措,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养殖环境,带动全社区养殖户发展养殖业,为农民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澄江县2011年统计年鉴》
2、《中共澄江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工作报告》
3、《澄江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三篇:关于畜禽养殖业污染源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捷产业园区畜禽养殖业污染源的调查报告 根据渤海新区环保局的通知精神,我局工作人员着眼于我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利用三天时间对我区下辖村队的生猪养殖、奶牛养殖和肉鸡养殖产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现将我局的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畜禽养殖产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的畜禽养殖产业主要包括肉鸡养殖、奶牛养殖和生猪养殖。
(一)生猪生产现状。近两年来,我区生猪养殖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于猪肉价格的不理想和猪瘟疫情的影响,养殖户分别减少了生猪的养殖数量或者放弃了生猪养殖。现在中捷地区的生猪养殖产业不能形成规模化发展,养殖户相对比较分散。以五队、王肖庄、刘官庄的养殖数量居多(每个村在400头左右),其余地区养殖户和养殖数量均偏少。
(二)奶牛生产现状。目前我区奶牛的养殖规模和数量相对比较固定,略有减少的趋势。其中较大原因是乳品出售渠道太过单一,乳品加工企业发展不景气,养殖户的信心受到了影响。我区的奶牛产业分布相对集中,大多集中在中捷场部附近的几个村队。
(三)肉鸡养殖现状。近些年来,我区的肉鸡养殖产业取得了平稳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区已经建立了4个比较大的养殖小区,每个养殖小区棚数达到了20个左右,虽布局分散,但各成规模。由于肉鸡的需求量持续坚挺,养殖户大多有扩大养殖规模的意向。
二、畜禽污染源现状及治理情况
通过调查,我局发现如下问题:
(一)水体污染。虽然畜禽养殖产业的需水量不大,用水大多用于畜禽的日常饮水和冲洗圈舍,但是畜禽尿液和冲洗圈舍的污水大都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流入了养殖场附近的小河沟。而这些小河沟大多为死水,污水不能排走,长期的排
放,使得附近的小河沟大多污浊不堪,有恶臭。
(二)固废污染。毫无疑问畜禽粪便是畜禽养殖产业最大的污染源。目前肉鸡养殖户和生猪养殖户处理粪便的方式就是贩卖给羊儿庄等地的收购商贩,由商贩经过加工后贩卖给山东等地的菜农。而奶牛粪便由于其有机物质相对较少,粪便大多用于黄骅港等地的园林绿化,或者由养殖场附近的农户拉走用做农业用肥。虽然都有处理粪便的途径,但是由于清运的不及时(生猪养殖和肉鸡养殖平均每两个月清走一次;奶牛粪便的清运主要看需求,粪便堆积时间相对较长一点,清理时间不固定),粪便在养殖场附近堆放期间,很容易发酵,产生难闻的气味。在夏秋季节还容易滋生蚊虫、苍蝇,再加上养殖场大多建立在村队的周边,对附近的居民多少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监管缺失。目前中捷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大多未在我局备案,建立养殖场之初也未在我局履行环保手续,这就为以后的环境监察执法和环境治理上留下了隐患:一是,畜禽养殖场成立之初未对养殖户进行限制,成立之后再限制会很难;二是,环保部门在畜禽养殖场成立之初未涉及养殖场的审批,使得养殖户对环保部门很陌生,对环保执法很陌生,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三、下一步措施及其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我局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刻思考,提出如下合理化建议:
(一)针对粪便清运的不及时的状况,渤海新区或者中捷产业园区是否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畜禽养殖粪便的收集、加工和出售,使得粪便能够得到日日清理。
(二)是否可以为养殖户免费安装沼气设备。对于为什么“免费”,我局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目前畜禽粪便可以出售,安装沼气的益处是否能做到与粪便出售一致。拿肉鸡养殖为例,一个棚养一批鸡产生的粪便可以卖到800元左右,按一年养5批鸡算,一个棚一年的粪便收益在4000元左右;二是,由
于我区的地理位置,冬季特别寒冷,这就影响了沼气设备的产气量,安装沼气设备后的养殖大棚是否可以不用锅炉设备还是一个疑问。
(三)针对目前我区养殖产业的分布比较分散、发展无序的状况,是不是能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使得养殖产业能够形成规模化发展。
(四)针对环保监管的缺失,是不是能够要求以后新建的养殖场经过环保审批后再行设立。
第四篇:沭阳县胡集镇胡西村情调查报告
胡西村调查报告
胡集镇胡西居委会村主任助理徐振阳
胡集镇地处沭阳县城东南部,距离县城20公里,镇域面积68平方公里(9.8万亩),耕地面积4.86万亩。内辖10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110个村民小组,5.24万人口,11520户。二O五国道、新长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和淮沭新河等水陆交通要道横贯全镇,境内有京沪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淮沭新河水运码头(该码头可与京杭大运河航线相接),水陆货运十分便利,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胡西村位于胡集镇中北部,东临南北走向的205国道,村内建成村级环形道路一条,主干道和西侧的三新村、北部的大徐村环形相接,其余四通八达的次干道遍及胡西村的各个生产小组,基本上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都有路。
胡西村所辖小组13个,农户600余户,共有人口3200多人,是胡集镇曾经的老牌强村,也是胡集镇第一个购买拖拉机的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胡西村的村居建设和村级经济都在胡集镇名列前茅,曾经是胡集镇叫的响亮的名牌村
首先,我将通过农民、农业、农村三方面详细的介绍一下胡西村基本情况。土地是胡西村农民最直接的收入来源。胡西村也是胡集镇人口第二大村,历年以来县组织部都派许多干部来胡西村驻村锻炼,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出成绩,许多干部都把带动胡西村人民致富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作为农业大县,我们一直都很重视农业,将耕地视作黄金。让农田产出效益最大化,成为村民生财致富的“产金地”,是增加胡西村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这是曾经最重要的村干部工作重心,我想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必然也还是一项重点工作。
在村会计赵连发的陪同下来到老党员张润生家,张润生是退任的胡西村会计,对胡西的几十年变化如数家珍,老会计和我拉起了家常,介绍了胡西的具体村情。
“除了打工,家里还有什么收入”,“主要还是靠种地,农民哪有不种地的啊”;“村里人都是出去打工还是在乡镇企业里上班啊”,“现在出去到苏南打工的多少20多的小姑娘啊,小伙子去了赚不到钱”,“村里好多人也在县里和镇上做工啊,每天都上班的工作能有2000左右,有的一天也能赚个七八十的,但是就是看天气啊,下雨天就只能在家里啊”;“地里种些什么啊”,“一年两季粮食,一季小麦,一季水稻或玉米”;“那种地收入怎样”,“一亩地去掉成本,也就赚个1000左右,种地苦不到钱啊”。交谈过程中,老会计也对我这个驻村大学生村官提出了期望,希望驻村的三年时间内能为胡西村做点实事。
赵连发会计还向我详细介绍了一下村民的具体情况。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胡西村所辖小组13个,农户764余户,共有人口3105人。其中留守人员1075人,2010年人均收入7801元。
其中从事“三来一加”项目加工工作的从业户数为200户,从业人员可达270人。从事“三来一加”人员月收入可达1500元,最高可达1800元,最低的也可达1200元,从事“三来一加”项目主要有:足球加工、塑料颗粒加工、毛衣手工加工。在从事“三来一加”加工
人员中40岁一下加工人员110人,40至60岁左右加工人数约为130人,60岁以上“60后70后80后”人员可达70余人。从这些基本数据可以看出县委县政府提出“三来一加”工作切实的解决了农村留守人员在家门口创业工作的难题,实现“家家有活干,户户有钱赚”全民创业的大好局面。
然而,胡西村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救助的享受政府阳光救助的人员。据统计,胡西村阳光救助共报176人,其中低保救助26户,新近增加10户,慈善爱心卡14户,乡镇大病统筹4户,重残救助5户,临时救助5户。这些享受阳光救助的人员多是家有重病单残人员,家里没有劳动力,不能出去打工。像胡西村的留守劳动力在本镇加工厂打工的每天都上班的工作能有1500左右,有的一天也能赚个七八十的,没有劳动力的人收入低的可怜,紧靠着阳光救助和农田收入养家糊口,但是胡西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人均不到1.5亩,按照今年一亩地麦子欠收,基本上只能赚回本钱,水稻种植纯收入在1200元一亩左右,所以,领取阳光救助的人员一年一人收入只能在3000元左右,很多都低于3000元,但是在农村基本上能勉强生活了。
其次,通过对胡西村情况的深入了解,对胡西村发展所面对的困难也有所了解。
胡西村的发展陷入的困难,我概括一下为“无资金、无技术、无带头人”。具体介绍一下,从村部建设来说,目前村部建设缺少资金,在老村部拆除以后,新的村部一直无资金建设,现在,村部一直是租用村民家的堂屋,是目前胡集镇唯一一个没有村部办公楼的村,主要
原因就是缺少资金,村里的干部没有收入,村里也没有集体经济,村部资金周转困难,用村干部自嘲的话说“村里的日子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村集体没钱,就无法组织去发展村集体经济。再一个就是无科学技术,这个主要是从农业发展来说,目前,胡西村的农业发展还是传统的农业种植,种植比较单一,几乎没有经济作物种植,村里清一色的都是水稻和小麦种植,一年两季,现在粮种和农药价格都在逐渐增加,农业种植的成本也在增加,如果能发展高效农业,才是现代农业的出路,但是胡西村农业发展往往缺乏的就是农业科技。举个例子,在苏中地区,水域范围较广,多少小片的池塘,当地人多是养鱼,但是收入不是很高,很多人转型开始养荷藕和螃蟹,以荷藕为例,一亩荷藕平均能带来1500元的纯收入,螃蟹就更高,一年只需4个月,只要有技术,几亩螃蟹可带来小10万的收入。但是,在我们胡西村,人民局限于墨守成规,懒于改变,沉溺于传统种植,当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科学技术。最后要说的胡西村发展缺少带头人、领路人。同样是以农业为例,今年我县首次推广机插秧水稻种植,很多农户都不怎么支持,村里多少试点,很多农户都是持观望态度,如果,今年的机插秧水稻种植能减少成本,减少农活,还能增加收入,那大部分的农户就会坚决支持新技术的推广。这就可以看出,大部分村民安于现状,不思突破,加上没有带头人,大部分的人都出去打工,先在打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最后能做个小生意,慢慢的,赚钱以后就搬出去,家里的地要么租给别人种,要么退给村里,所以,跳出去了,也回不来了,这几乎成了大部分村民的理想。村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思想,也没有资金,没有带头人,那么,想要改变现状,靠一届村两委,几个人,不亚于痴人说梦。
最后,通过对胡西村情况的了解和思考,在请教了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以后,对胡西村的发展也有了些自己的期望。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胡西村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一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以村集体为单位,集思广益,聚少为多,发展群众,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组织资金投入生产,这项工作需要村两委成员众志成城,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二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通过村两委组织人员出去学习,也可以把科技人员请进来传播技术,通过“人带人、户帮户”,以少带多,起到党员模范带头,让更多的农户学习技术。三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响应政府号召,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
最近十年,倚重农业发展的胡西村渐渐的在工业大潮澎湃发展的今天慢慢陷入了发展低谷。如何让胡西村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能焕发新的青春成为每一位在胡西村任职干部都要面对的难题。
第五篇:关于东港市水产养殖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东港市水产养殖业的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东港隶属辽宁省,南临黄海,东依鸭绿江,隔江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沿江、沿海、沿边城市,自古以来渔业非常发达,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并且形成不由一定规模的水产养殖业,而这个暑假,可以说我也参与到水产养殖这一行业中,与以往相比对我家乡的水产养殖业有了一个更清晰地认识。首先应对东港市的渔业资源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而我的家乡最主要的渔业资源就是海洋自然资源,因为我的家乡大陆海岸线较长共有93.3公里,其中人工岸线80.22公里,自然岸线11.7公里,河口岸线1.38公里;江岸线长29.5公里;岛屿岸线32.5公里。这是由我的家乡地理位置决定的。而海洋资源又分为八大类:
1、海洋渔业资源:我的家乡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辽宁省的重要渔业生产基地之一。
2、海岛资源:东港市海域的浅水近岸型岛屿较多海岛岸线总长32.5公里。其中鹿岛和獐岛是我国海域最北端的两个岛屿,两岛地理形势相近,东北西三面为陡崖,岛上山青崖秀,海景引人入胜。每年夏季都有无数游客前来游玩。
3、浅海资源:东港市的浅海面积有近五百万亩,自1993年开发浅海养殖业至今,已开发养殖面积近三百万亩。
4、滩涂资源:东港市的滩涂面积36万亩,已开发利用188,000亩。
5、沿岸养殖资源:我的家乡沿海养殖经验相当丰富。已经有对虾养殖,还有开发稻田渔业。
6、海洋港址资源:东港市境内有多个港口,满足了各方面对渔港的需求,并形成了以大东
港为中心的商港,海上航运相当发达。
7、滨海旅游资源:主要有“一泽三岛”。三岛指大鹿岛、獐岛、小岛,三岛与大孤山文物保护区和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隔海相望,是理想的滨海渡假旅游境地。
8、潮汐能资源:我的家乡鸭绿江口西口附近可利用潮差进行发电,可获得相当大的收益。
其次要了解东港市渔业开发的现状:
一、海洋渔业初具规模。到2002年海淡水养殖总面积达到88万多亩,其中海水养殖总面积达64.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21.1万吨; 2002年港湾养殖面积11.8万亩,产量2.5万吨;滩涂贝类养殖面积18.6万亩,产量4.2万吨;浅海养殖面积34.2万亩,产量3.6万吨;海洋捕捞产量8.2万吨。
二、海洋食品加工业稳步发展。冷冻食品加工厂达到90多家,达到空前的发展。
三、海洋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四、滨海旅游服务业与海洋能源化工业也突现出其价值。
再次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线路:以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资源为基础,以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保证,以海洋渔业为突破口,全面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食品加工业、滨海旅游服务业、海洋能源化工业,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 “海陆结合、条块结合、远近结合、发展与保护结合”的办法,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海洋经济体系。建设“海上东港”,推动全市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并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实现“四化”即水产养殖模式科学化、养殖品种市场化、经营方式群众化、管
理体系质量化,养殖模式科学化即由粗放粗养发展为集约化精养,使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养殖品种市场化即由四大家鱼向多品种名、特、优精品发展,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经营方式群众化即由国营经济为主向个体经营发展,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增加 了农民收入;管理体系质量化即县域养殖水域全部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证,提高了水产品质量安全。
以上所述的是东港市渔业资源的总体概述。但看问题总要从正反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海洋渔业资源使我们发家致富,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使海洋资源呈现出枯竭状态但近几十年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海洋资源已接近枯竭。所以现在必须加大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力度。这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第一,就是休渔期的实施,在夏季有“三伏天‘这一说,而在三伏天正是休渔期,即六七八月份左右,视具体时间而定。休渔期的实施,极大的保护了海洋资源,保证了海洋物种的繁衍。在休渔期间,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打击休渔期间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基本实现了“船进港、网入库、人上岸、证集中”。第二,是开展远洋捕捞业,最近几年,随着近海资源的日渐减少,渔民们已经把眼光投向到远洋渔业上来。远洋渔业的主要国家是朝鲜、韩国和印度尼西亚。而主要渔业资源可分为大麻哈鱼、鲅鱼、鲽鱼、刀鱼、底层鱼、近岸中上层鱼类、头足类和虾类等种群。第三,是尽量发展近海水产养殖。虽说都是水产养殖,但各地是自己情况而定,发展不同的水产养殖业。例如,我所在的村镇,每个人都有一份养殖场地的份额,大部分所有权被卖出。今
年暑假,海蜇养殖比较兴盛,海蜇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半球状,可食用。沿海地区的人大部分都喜欢这种海产品,销路也比较广阔。所以我们镇的海蜇养殖,由南方温州人承包,雇佣当地人加工海蜇,制成半成品运回当地再包装销售,甚至出口国外。近海不仅有海蜇养殖,而且还有海虾、海鱼等养殖场地。
最开始是参与到加工海蜇中,也就是小时工,钱虽不多但活也不累。海蜇加工可以说程序相当多,相当繁琐,需要人力也相当多,加工成本较贵,根据行情,不管是海蜇本身还是海蜇加工成品价格都比较贵。虽然八月处于休渔期,禁止船舶捕捞,但允许近海滩涂渔网捕捞,所以,八月是当地海产品梭子蟹的上市时期,这种海蟹深受当地人的喜爱,销量一直很好,但由于捕捞量小,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毕竟不是大城市,即使贵也可是让人接受。这种小型捕捞与海洋潮流密切相关,当地人称死汛与活汛,两种汛期交替,活汛期捕捞,死汛期休渔。这种交替方式极大缓解了捕捞过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