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范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制订的《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
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的通知 沪府办发〔2013〕19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交通港口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制订的《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
2013年3月29日
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
办法为鼓励本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促进本市电动汽车应用和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上海市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实施暂行办法》等,结合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条(支持范围)
(一)本暂行办法适用于示范期间(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本市范围内建成投运的充换电设施,包括:
1.自用充电设施,即专为某个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交流充电桩设施。
2.专用充换电设施,即专为某个法人单位及其职工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设施,以及专为公交、环卫等特定行业的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的充换电设施。
3.公用充换电设施,即服务于社会电动车辆的充换电设施。
(二)本暂行办法所扶持的充换电设施,包括:
1.按照“桩随车走、按需配置”原则建设的自用、专用充电设施,包括在私人用户所在小区(住宅)停车场地建设的自用充电设施;在单位(私人)用户办公场所停车场地以及公交、环卫等特定行业停车场地建设的专用充电设施。
2.按照“合建为主、单建为辅”原则建设的公用充电设施,包括在充换电设施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结合商业建筑(超市、商场等)停车场、社会停车场(库)、高速公路服务区、输变电设施、加油站、高架下空间、具备停车条件的道路等场所建设的公用充电设施;在市规划重点区域建设的中小型公用充电设施。
3.按照“需求支撑、重在示范”原则建设的专用、公用换电设施,结合公交、环卫等行业内的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在中环线以外区域的示范区内建设的换电设施。
第二条(支持方式和标准)
(一)鼓励电力等企业发挥技术、管理、资金、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组建专业的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公司。
对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公司投资、且符合扶持条件的充换电设施给予不超过30%的财政资金支持,补贴资金在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
按照《上海市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实施暂行办法》已享受充电设施补贴的“团购单位”,不得重复享受该补贴政策。
(二)参照国家和本市现行电价政策,对用户充换电的用电费用和服务费用,尽可能予以支持。
1.对用电费用,按照充换电设施性质收取。其中,自用充电设施按照本市居民电价收费;专用、公用充换电设施参照本市工商业电价收费(学校、养老院仍按原用电性质收费)。执行峰谷电价的用户可享受峰谷电价政策。
2.服务费用主要根据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水平,通过市场竞争确定,并接受价格主管部门监管。在示范期内,鼓励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对服务费用给予优惠;对自建自用、自建专用的充换电设施免收服务费用。
3.国家充换电价政策出台后,按照国家政策执行。
(三)为确保安全可靠充电,私人用户应使用充电设施为电动汽车充电。
1.鼓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深入住宅小区为私人用户建设充电桩设施,私人用户也可通过自建、委托代建等方式建设自用交流充电桩。私人用户在住宅小区有固定停车位的,小区物业、业委会应支持、配合建设充电桩。
2.鼓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到电动汽车用户所在单位建设充电设施,用户所在单位也可采用自建或委托代建等方式建设专用充电设施。在停车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户所在单位应支持配合建设充电设施。
3.用户在购车时,可向汽车经销商提出1-2个公共区域充电设施建设地点建议,汽车经销商应定期向交通和道路主管部门反馈公共区域充电设施建设需求,市能源主管部门应会同交通、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在编制区域充电设施发展规划时综合考虑。
(四)电网企业应为电动汽车提供优质、便捷的配套服务。
1.对政府主管部门核准、备案的充换电设施给予电网接入支持,开辟绿色服务窗口,简化办事程序,利用公司营业窗口和95598供电服务热线等途径,做好宣传、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对符合《上海市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实施暂行办法》的私人用户,凭充电桩备案登记表和市经济信息化委开具的确认凭证,在示范期内其1个自用充电桩可享受业扩增容费免收政策,外线配套工程费用由电网企业承担,相应形成的资产归电网企业所有。
3.电网企业建设管理的充换电设施信息应及时报送市交通主管部门。
(五)对已经核准、备案的充换电设施,给予规划土地政策支持。
1.充电桩原则上不征用土地,利用市政道路建设充电桩的,如果涉及道路交通管理问题,参照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定,向道路主管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2.鼓励采用合建方式建设充换电设施,对在示范区内合建的充换电设施,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将在规划参数确定、土地供应方式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在其他区域和市规划重点区域内合建、且用地规模不突破主体项目原用地规模的充换电设施,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可在规划参数确定上适当予以支持。
3.对技术水平高、示范效应强、产业带动大,经论证确需以单建方式在示范区建设的充换电设施示范项目,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可在土地供应上予以支持,单建项目应按照集约化、少占地的原则设计。
(六)对自用、专用充换电设施和列入年度计划的公用充换电设施建设涉及的电力排管工程,优先列入道路掘路计划。排管工程需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公路竣工后5年内或大修的城市道路、公路竣工后3年内的道路上开挖施工的,市、区县城市道路、公路管理部门掘路修复费用按实收取(不加倍收取掘路修复费)。
第三条(示范区与项目申报)
(一)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示范区。
1.根据本市电动汽车应用情况和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示范区暂包括2个大型示范区和6个中小型示范区。2个大型示范区为嘉定国际汽车城、崇明岛,6个中小型示范区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虹桥商务区、杨浦新江湾城、闵行交大校区、奉贤南桥新城。
2.若其他区域建设示范区,由区(县)发展改革委向市发展改革委申报,提交区域内电动汽车推广情况和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等材料,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审定。
(二)建设充换电设施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充换电站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核准;充电桩由区(县)发展改革委、市级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备案。在非自有停车场地上建设的充换电设施,项目核准(备案)时应提交停车场地所有权人或停车场地管理部门(单位)的支持意见。
第四条(年度建设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一)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建设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交通港口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组成市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工作小组,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推进办”)设在市交通港口局。
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应在每年8月底前,向市推进办上报本单位下一年度换电设施、公用充电设施以及公交、环卫等特定公益行业专用充电设施年度建设计划,计划应包括拟建设设施台数、建设地址、设备投资、拟申请补贴金额等内容。
(二)市推进办会同相关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对计划进行汇总平衡后,编制全市年度建设计划,于每年9月底前,报市发展改革委(市节能减排办)。
(三)市发展改革委(市节能减排办)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正式印发年度建设计划。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应按计划推进实施,定期向市推进办报送计划执行情况。
第五条(设备投资补贴资金申请程序)
(一)申请设备投资补贴的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应填写《充换电设备投资补贴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
《申请表》可在市交通港口局网上下载。(网址:http://jtj.sh.gov.cn)
(二)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在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规定向市推进办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内容填写完整的《申请表》一式三份;
2.设备合同,设备发票(复印件),如是外文合同、发票,需有中文翻译件;
3.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
4.电费缴费凭证;
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市推进办于每年一季度将设备投资补贴审核意见报送市发展改革委(市节能减排办)。
(三)市发展改革委(市节能减排办)会同市有关部门审核后,下达资金计划。
(四)市推进办根据资金计划,向市财政局申请拨付资金。市财政局根据市推进办提出的请款报告,按照财政管理的有关要求,将补贴资金拨付到享受补贴的单位。
第六条(部门职责)
(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本市充换电设施建设的综合协调与推进工作。
(二)市交通港口局承担市推进办的工作,组织制订充换电设施年度建设计划并协调实施;负责结合本市公共交通停车场(站)、P R(停车 换乘)停车场等的规划建设,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指导、咨询、宣传和信息发布工作。
(三)市建设交通委会同市交通港口局将充换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负责指导做好掘路计划审批和掘路修复费核收等工作。
(四)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负责充换电站设施的规划落地工作,对纳入年度建设计划的充换电站项目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五)市财政局负责财政补贴资金的拨付,并会同市有关部门对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专项审计。
(六)华东电监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环保局、市消防局、市绿化市容局、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部门和各区(县)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支持充换电设施规范有序建设。
第七条(附则)
(一)本暂行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建设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交通港口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二)本暂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以后施行,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
(三)本暂行办法施行前颁布的有关文件如与本暂行办法规定如有不一致的,按照本暂行办法执行。
附件:充电桩建设备案登记表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2013年3月2日
附件
充电桩建设备案登记表
报备单位、用户基本信息单位用户
填报单位名称(全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联系电话个人用户
填报(由专用桩建设单位代)姓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建设方式自建□代建□代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备案内容属性自用□专用□公用□充电插口数目型号功率生产厂商建设地点安装单位建设日期备注备案意见(同意备案)
有效期年(不同意备案)
有效期年抄送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备注备案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1.车位证明或桩位物权所有人的支持函;
2.纳入本市充电设施年度建设计划或车主购车发票。经办人:备案机关(盖章):
签发人:备案时间:
第二篇: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工作总结
抚顺供电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工作总结
一、工程进度
2011年,根据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计划安排,抚顺供电公司负责30个交流充电桩的建设安装工作。现将工程进展情况介绍如下: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末下发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的计划安排,抚顺供电公司负责30个交流充电桩的建设安装工作。接到任务后,我公司营销部高度重视,由营销部主任宁方程牵头,副主任何欣及专工孙杰具体实施运作,立刻开始了相关工作的筹划工作。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和实地勘察,结合抚顺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目前现状,我们提出了在以下7个地点建设交流充电桩:
抚顺县供电分公司高湾供电营业所门前; 抚顺县供电分公司河北供电营业所门前; 抚顺县供电分公司章党供电营业所门前; 开发区供电分公司后院停车厂; 河北供将军供电营业所后院; 东洲供电分公司后院停车厂; 城东供电分公司后院停车厂。
所选的地点依据城区分布平衡,交通方便,易于安装,成本较低等原则,确定了17个立式,13个挂壁式的安装方式,并按时上报省公司。
8月末,省公司充电桩施工招标结束后,抚顺供电公司营销部及时与施工方沟通,按时签订了充电桩建设施工合同,并于10月初带领施工方勘察场地,制定施工计划。由于抚顺地区冬季寒冷、不易施工,我方要求施工方提前尽早动工。目前,抚顺供电公司充电桩的基础部分及供电电源的铺设工作已经完成,充电桩设备已经到货。按照目前进度,我公司完全能够圆满完成省公司给予的本建设任务。
二、存在问题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是一项新兴产业,整个项目建设施工还在探索中前行,抚顺供电公司承担的工程较少,只有一小部分充电桩工程,没有充电站项目建设,与承担充电桩及充电站项目较多的单位相比经验谈不上,问题方面我们简要建议谈以下两点:
1、充电桩建设完成后的验收问题。充电桩建设完成后,对施工外观质量及布线方面我们还有能力验收。但是我公司目前还没有配备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完成后,如何检验充电桩是否施工正确、功能完好还不具备条件。
2、充电桩建设完成后的维护问题。充电桩全部建设在室外,虽然目前选址都在我公司各单位的院内,但都是对外营业场所,人员车辆往来,难免有所挂碰,此外长期室外风吹、日晒、雨淋也难免对充电桩有所磨损。因此,在充电汽车还没有应用的情况下,后期维护的问题日益突出。
三、2012年工作构想及建议
随着今年充电桩安装接近尾声,2012年即将走进我们的视野,针对来年的电动汽车及其充换电设施建设我们提出以下构想:
1、及早配备电动汽车。今年抚顺地区建设了30个交流充电桩,但省公司并没有给我们配备电动汽车,一方面已建设的交流充电桩处于闲置状态,长期得不到应用,造成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充电桩设施的维护保养也是个问题,长期闲置也会造成设备的损耗的问题。
2、及早在抚顺地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2011年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计划安排中只在沈阳、大连、营口等几个城市建设充电站,抚顺并没有被包含在其中,我们希望省公司在2012年能考虑在抚顺地区建设至少一座充电站。下面简要谈一下在抚顺建设充电站的优势及好处:
随着国家大沈阳经济区发展规划的不断推进,抚顺作为距离沈阳最近的城市,近几年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沈阳至抚顺间的车辆,尤其是公交车辆是沈阳与各个城市间车辆往来最密集的,交通方面也有多条公路相连通,在沈抚同城化的大背景下,未来两个城市间的沟通将会更加紧密,各等级道路也将不断增多。从未来电动汽车发展布局考虑,应该在抚顺建设充电站。选址上,我们认为抚顺充电站的先期建设应该结合沈阳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布局,以方便沈抚间交流为原则,另外选择政府土地储备相对比较丰富,购地相对容易的地区。建议首选抚顺高湾地区。首先,高湾地区地处沈抚交接,是正在开发的新区,还有大片区域等待开发,相对市区拆迁成本较低;其次,高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其紧邻高速公路出口,另外沈抚客运几乎全部从此通过,有多条通往沈阳或抚顺的公交车的始发站在此地区,未来一旦电动公交车大面积推广,将极大方便公交车及长途客运车辆进行充换电工作。另外,此地旅游资源丰富,皇家极地海洋世界、热高水上世界均在此处,沈阳世博园、棋盘山、鸟岛等均只有几分钟车程,常年省内外车辆往来不断。因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此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站。
另外,李石地区也是一个很好的选址。沈抚大道途经此处,可以直通沈阳奥体中心,与沈阳浑南紧密结合,随着未来沈抚新城的不断建设,这里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处规划充电站,可以有效促进沈阳2013年全运会电动汽车的应用,希望省公司也予以考虑。
3、硬件与软件要同步发展
2011年,省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还停留在硬件安装阶段,希望省公司在2012年将软件建设提到日程上来。希望包括计费系统、监控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运行调度管理等一系列配套软件能安排在抚顺公司试点,协助省公司探索实践、总结经验。
电动汽车节能降耗,低碳环保,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抚顺供电公司一定按照省公司的部署,认真执行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建设计划安排,把工作做细做好,踏踏实实,为电动汽车项目早日推广,形成可靠、稳健的盈利模式做出一份贡献。
第三篇:**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报装管理办法
**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报装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降成本、优环境”专项工作部署,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三省”(省时、省力、省钱)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报装接电服务新模式,达成我市电动汽车“城区内畅行无阻、区县间出行无忧”的工作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按照“主动服务、一口对外、便捷高效、三不指定、办事公开”的基本原则,整合服务资源、压缩管理层级,精简报装手续、并行业务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报装纳入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战略布局,提升报装服务质量、加快报装接电速度。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充换电设施,是指电动汽车发生电能交换的相关设施的总称,一般包括充电站、换电站、充电塔、分散充电桩等。其用电报装业务分为以下两类:
(一)第一类:居民客户在自有产权或拥有使用权的停车位(库)建设的充电设施。
(二)第二类:其他非居民客户(包括高压客户)在政府机关、公用机构、大型商业区、居民社区等公共区域建设的充换电设施。
第四条
分散式充电桩要加装逆功率保护,不允许倒送电;充换电站如需通过利用储能电池向电网送电,必须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电源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采取专用开关、反孤岛装置等措施。
第五条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应根据城市道路、管线规划建设及当地电网网架结构、承载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原则上总容量100千瓦及以下充换电设施应低压免费接入。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及所辖县(市、区)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业务。各单位在充换电设施报装接电过程中,应通力配合、密切协作,不得互相推诿、敷衍了事。第一类充电设施平均接电时间应在7个工作日以内;低压接入的第二类充换电设施平均接电时间应在14个工作日以内;高压接入的第二类充换电设施平均接电时间应在49个工作日以内。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报装的管理及监督单位,负责对充换电设施报装接电进行全过程监督、质量控制和管理考核;其所属各职能部门应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加快行政审批速度,为充换电设施站点(尤其是大型充换电站)的选址落点,内外线工程的规划办证、土建开挖等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八条
**市及各县(市、区)供电公司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报装接电服务的直接提供单位,负责承担其供电区域内充换电设施的具体业务办理,包括受理申请、开展现场勘查、确定供电方案、设计审查、竣工检验、签订供用电合同、装表送电等工作。对低压接入的充换电设施,由各供电公司按零上门、零审批、零收费“三零”工作目标,提供免费报装接电服务;对10千伏及以上高压接入的充换电设施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原则上由各级供电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在充换电设施用电申请受理、设计审查、装表接电等全过程服务中,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九条
充换电设施业主单位负责充换电设施本体、受电及接入系统工程投资建设,设计、施工及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由业主单位自主选择有资质和服务能力的单位。
第三章
业务办理流程
第十条
充换电设施业主单位可前往各地供电营业厅,或通过手机掌上电力APP等线上渠道,开展充换电设施报装接电申报工作。应准备如下材料:
居民低压客户需提供居民身份证或户口本、固定车位产权证明或产权单位许可证明、物业出具同意使用充换电设施的证明材料;非居民客户需提供身份证、固定车位产权证明或产权单位许可证明、停车位(库)平面图、物业出具允许施工的证明等资料,高压客户还需提供政府职能部门批复文件等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
市供电公司及各县(市、区)供电公司实行“首问负责制”、“一证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在受理报装申请时,应主动为充换电桩业主提供用电咨询服务,接收并查验客户申请资料。
实行营业厅“一证受理”。受理时应询问客户申请意图,向客户提供业务办理告知书,告知客户需提交的资料清单、业务办理流程、收费项目及标准、监督电话等信息。对于申请资料暂不齐全的客户,在收到其用电主体资格证明并签署“承诺书”后,正式受理用电申请并启动后续流程,现场勘查时收资。
第十二条
充换电设施业主单位应配合各级供电公司开展现场勘查工作。供电公司组织现场勘查时,应重点核实负荷性质、用电容量、用电类别等信息,结合现场供电条件,确定电源、计量、计费方案。
第十三条
各级供电公司应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组织确定,并答复供电方案。在充换电设施业主单位委托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应给予客户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但不得为客户指定设计、施工及设备材料供应单位。
第十四条
充换电设施业主单位负责充换电设施本体、受电及接入系统工程具体设计、施工等工作,其委托的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电力工程设计、施工资质,并保证工程实施质量和施工安全。受电工程经自检合格后,向各级供电公司提报竣工检验申请。重要的大型充换电站(采用多路高压电源供电),业主单位在完成电气工程设计后,应将设计资料提交供电公司查验;其他充换电设施的电气工程设计资料可在工程竣工检验时提供。
第十五条
各级供电公司在在受理客户设计审查申请时,接收并查验客户设计资料,审查合格后正式受理,并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及供电方案要求进行设计审查。
第十六条
各级供电公司在受理客户充换电设施竣工检验申请后,组织进行工程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验收过程应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超出电动汽车充电以外的转供电行为,充换电设施的电气参数、性能要求、接口标准、谐波治理等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若验收不合格,提出整改意见,待整改完成后复检。其中,对于居民客户,若在现场勘查时具备装表条件,直接进入装表接电环节。
第十七条
各级供电公司应与充换电设施业主单位签订《供用电合同》,其中居民低压客户采取背书方式;其他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
第十八条
在验收合格,且客户签订合同并办结相关手续后,各级供电公司组织完成装表接电工作。
第四篇:广州市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广州市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
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广州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以下简称充电设施)建设,加强充电设施的规范管理,促进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1668号)和《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等文件,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充电设施规划编制、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充电设施行业发展、布局规划,以及行业指导工作,组织实施本办法。区(县级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充电设施行业发展、布局规划,以及行业指导工作。
各级发展改革、国土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质监、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人民防空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对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充电设施分为个人自用、公共机构及企业专属、公共充电设施三类。
(一)个人自用充电设施是指在个人用户所有或长期租赁的固定停车位安装,专门为其停放的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设施;
(二)公共机构及企业专属充电设施是指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等专属停车位建设,为营运车辆、专用车辆、公务车辆、员工车辆等提供专属充电服务的充电设施;
(三)公共充电设施是指在规划的独立地块、社会停车场、住宅小区公共停车场、商业配建停车场、加油加气站、高速服务区等区域规划建设,面向社会车辆提供充电服务及增值服务的充电设施。
第五条 鼓励积极利用城市现有场地和设施建设充电设施。适度超前建设个人自用、公共机构及企业专属、社会公共等各类充电设施。
第六条 本市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主体在本市投资建设和运营充电设施。
第七条 市工业和信息化等行政主管部门、各区(县级市)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等应当加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和使用规范等方面的宣贯,提高市民安全使用充电设施的意识。联系新闻媒体做好安全、规范使用充电设施和节约用电的公益性宣传。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八条 充电设施及配套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应当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安排、逐步实施”的原则组织编制市充电设施专项规划,并按照《广州市城乡规划程序规定》执行专项规划的制定、修改、实施和监督检查程序,经市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
第九条 各类用途的停车场充电桩配置要求如下:
(一)新建的住宅小区、社会停车场,应按不低于规划停车位数18%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接口;
(二)新建的商务、商场、酒店等商业服务业设施,应按不低于规划停车位数18%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接口;
(三)已建、在建的住宅小区、社会停车场和商务、商场、酒店等商业服务业设施,应结合实际需求和场地建设条件建设充电桩;
(四)公共机构的内部停车场,应按不少于规划停车位数10%的比例规划设置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配建充电桩。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配建电动汽车停车位、配建充电桩。
第十条 充电设施的用地应当采用适当方式供应并规范管理。
(一)鼓励在现有停车场(位)等现有建设用地上设立他项权利建设充电设施。通过设立他项权利建设充电设施的,可保持现有建设用地已设立的土地使用权及用途不变。
(二)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新建充电站的,根据有关规定补办用地手续。
(三)对于政府供应独立新建的充电站用地,其用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用途管理,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通过地方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成本;
(四)政府供应其他需配建充电设施的建设用地时,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应明确充电设施配建要求;
(五)严格充电站用地改变用途管理,确需改变用途的,应依法办理规划和用地手续。
第三章
建设管理
第十一条 充电设施投资建设主体主要包括个人、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的销售机构)、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等。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的销售机构)承诺为电动汽车用户建设自用充电设施的,应当履行承诺,按照国家建设和技术标准,为用户建设充电设施。
第十二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支持和配合充电设施建设,配合充电设施建设单位开展现场勘查、用电安装、施工建设等工作,不得阻挠充电设施合法建设需求。
第十三条 充电设施工程建设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符合充电设施专项规划、消防安全和方便用户的要求。
第十四条 充电设备应当符合充电设备、接口、安全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不明确的,应符合本省、市相关标准。
第十五条 在住宅小区、商业服务业设施、公共机构和企业内部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应当取得业主、业主大会或业主委托的业主委员会的同意。
第十六条 新增独立用地的充电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应按照广州市并联审批相关规定履行立项(项目审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手续。
第十七条 广州供电局应当做好充电设施相关电力基础网络建设、充电设施报装增容服务、供电保障等工作,加强输配电网的基础投入、建设和改造,建立充电设施报装及供电绿色通道,并负责按照国家《供电营业规则》制定和发布报装业务的办理程序及时限。
第十八条广州供电局应当制定充电桩(站)报装业务办理指南,明确各类充电设施履行报装资料提交、供电方案协议签署、受电工程设计和审核、供用电合同签署和竣工报验等电力报装流程。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在取得土地所有者书面同意后,可以作为独立主体申请电力报装。
第十九条 新建或改建的充电设施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电网工程由广州供电局负责建设和维护,并不得向用户收取接网费用;公用配电网接电点到充电设施配电设备,由充电设施投资者负责建设和维护。
第二十条 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的销售机构)、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应当向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报送各类充电设施安装建设项目信息。
第二十一条 对除个人投资建设的自用充电桩(机)以外的满足国家通用性标准要求的充电设施,按照《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已经建成的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具体要求如下:
(一)按经有财政投资评审资质的第三方审计投资额可给予(不含土地费用)30%的财政补贴。
(二)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对象是充电设施投资者,由充电设施投资者向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三)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由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对通过审核的项目核拨补贴资金。
第四章
运营与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应当遵循国家及本省、市的充电设施运营和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职责包括:
(一)建立充电运营管理体系,对充电过程进行管理,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及增值服务。
(二)充电设施中的计量器具应当依法检定或校准。
(三)负责充电设施的维修和维护,确保充电设施安全运行。
(四)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建设或管理的充电设施应当接入广州市充电设施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对充电过程的安全监控、数据采集等相关管理。
(五)提供便捷支付平台、电子账单、漫游结算等服务。支持建设全市统一的充电费用支付平台。
(六)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应急预案并配备必要的装备和器材。
(七)每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对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当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八)在充电设施的明显位置粘贴直观、简洁的用户操作说明和安全警示等信息。
(九)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服务投诉处理机制。
第二十三条 对于公共充电设施,应当由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经营管理,并提供充电设施维修保养及其他配套服务。
第二十四条 对于个人自用、公共机构和企业专属充电设施,鼓励充电设施运营企业与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公共机构等单位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收益共享的合作模式。鼓励各类投资者将充电设施委托给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统一管理。
未委托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统一管理的充电设施,投资者可以与所在物业服务企业通过签订服务协议等方式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利益,保障充电设施安全、规范运行。
第二十五条 对于向电网经营企业直接报装接电的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2020年前暂免收基本电费;其他充电设施按其所在场所执行分类目录电价。
第二十六条 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充电服务费,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1688号)和省发改委《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发改价格﹝2014﹞607号)的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充电服务费标准上限由市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并调整。第二十七条 由行业主管部门对充电设施经营、使用的安全状况等进行监督检查,落实“一岗双责”有关责任;安全监管及质监等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消防机构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监管,对充电设施经营、使用的安全状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通知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用户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安全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消除隐患。
第二十八条 充电设施用户应当按照充电设施的操作规定安全、规范使用充电设施,不得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充电设施。
第二十九条由政府指定部门组织建设广州市充电设施智能管理平台和统一的充电费用支付平台。
第三十条 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工商、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登记管理相关规定,将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的注册登记情况以及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服务、支持、配合等过程中的信用情况纳入信息监督管理,在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予以公示。
第三十一条 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相关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电动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
(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简称充电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相关设施的总称,一般分为充电站、换电站、集中或分散布置的交直流充电桩等,包括充电站地面构筑物、充电桩(机)等充电设备及其接入上级电源、监控系统的相关配套设施等。
(三)充电设施运营企业,是指从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并提供充电服务及相关增值服务的新型能源服务公司。
(四)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五)营运车辆,是指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的经营性车辆,如公交车、出租车等客运车辆和物流车等货运车辆。
(六)专用汽车,是指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以及其他专项用途的汽车,如环卫车、警务车等。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5年7月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1日。有效期届满或政策法规变化,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第五篇:广州市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
广州市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
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广州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以下简称充电设施)建设,加强充电设施的规范管理,促进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1668号)和《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等文件,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充电设施规划编制、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充电设施行业发展、布局规划,以及行业指导工作,组织实施本办法。区(县级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充电设施行业发展、布局规划,以及行业指导工作。
各级发展改革、国土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质监、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人民防空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对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充电设施分为个人自用、公共机构及企业专属、公共充电设施三类。
(一)个人自用充电设施是指在个人用户所有或长期租赁的固定停车位安装,专门为其停放的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设施;
(二)公共机构及企业专属充电设施是指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等专属停车位建设,为营运车辆、专用车辆、公务车辆、员工车辆等提供专属充电服务的充电设施;
(三)公共充电设施是指在规划的独立地块、社会停车场、住宅小区公共停车场、商业配建停车场、加油加气站、高速服务区等区域规划建设,面向社会车辆提供充电服务及增值服务的充电设施。
第五条 鼓励积极利用城市现有场地和设施建设充电设施。适度超前建设个人自用、公共机构及企业专属、社会公共等各类充电设施。第六条 本市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主体在本市投资建设和运营充电设施。
第七条 市工业和信息化等行政主管部门、各区(县级市)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等应当加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和使用规范等方面的宣贯,提高市民安全使用充电设施的意识。联系新闻媒体做好安全、规范使用充电设施和节约用电的公益性宣传。
第二章规划管理
第八条 充电设施及配套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应当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安排、逐步实施”的原则组织编制市充电设施专项规划,并按照《广州市城乡规划程序规定》执行专项规划的制定、修改、实施和监督检查程序,经市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
第九条 各类用途的停车场充电桩配置要求如下:
(一)新建的住宅小区、社会停车场,应按不低于规划停车位数18%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接口;
(二)新建的商务、商场、酒店等商业服务业设施,应按不低于规划停车位数18%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接口;
(三)已建、在建的住宅小区、社会停车场和商务、商场、酒店等商业服务业设施,应结合实际需求和场地建设条件建设充电桩;
(四)公共机构的内部停车场,应按不少于规划停车位数10%的比例规划设置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配建充电桩。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配建电动汽车停车位、配建充电桩。
第十条 充电设施的用地应当采用适当方式供应并规范管理。
(一)鼓励在现有停车场(位)等现有建设用地上设立他项权利建设充电设施。通过设立他项权利建设充电设施的,可保持现有建设用地已设立的土地使用权及用途不变。
(二)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新建充电站的,根据有关规定补办用地手续。
(三)对于政府供应独立新建的充电站用地,其用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用途管理,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通过地方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成本;
(四)政府供应其他需配建充电设施的建设用地时,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应明确充电设施配建要求;
(五)严格充电站用地改变用途管理,确需改变用途的,应依法办理规划和用地手续。
第三章建设管理
第十一条 充电设施投资建设主体主要包括个人、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的销售机构)、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等。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的销售机构)承诺为电动汽车用户建设自用充电设施的,应当履行承诺,按照国家建设和技术标准,为用户建设充电设施。
第十二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支持和配合充电设施建设,配合充电设施建设单位开展现场勘查、用电安装、施工建设等工作,不得阻挠充电设施合法建设需求。
第十三条 充电设施工程建设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符合充电设施专项规划、消防安全和方便用户的要求。
第十四条 充电设备应当符合充电设备、接口、安全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不明确的,应符合本省、市相关标准。第十五条 在住宅小区、商业服务业设施、公共机构和企业内部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应当取得业主、业主大会或业主委托的业主委员会的同意。
第十六条 新增独立用地的充电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应按照广州市并联审批相关规定履行立项(项目审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手续。
第十七条 广州供电局应当做好充电设施相关电力基础网络建设、充电设施报装增容服务、供电保障等工作,加强输配电网的基础投入、建设和改造,建立充电设施报装及供电绿色通道,并负责按照国家《供电营业规则》制定和发布报装业务的办理程序及时限。
第十八条广州供电局应当制定充电桩(站)报装业务办理指南,明确各类充电设施履行报装资料提交、供电方案协议签署、受电工程设计和审核、供用电合同签署和竣工报验等电力报装流程。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在取得土地所有者书面同意后,可以作为独立主体申请电力报装。
第十九条 新建或改建的充电设施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电网工程由广州供电局负责建设和维护,并不得向用户收取接网费用;公用配电网接电点到充电设施配电设备,由充电设施投资者负责建设和维护。第二十条 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或其授权的销售机构)、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应当向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报送各类充电设施安装建设项目信息。
第二十一条 对除个人投资建设的自用充电桩(机)以外的满足国家通用性标准要求的充电设施,按照《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已经建成的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具体要求如下:
(一)按经有财政投资评审资质的第三方审计投资额可给予(不含土地费用)30%的财政补贴。
(二)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对象是充电设施投资者,由充电设施投资者向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三)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由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对通过审核的项目核拨补贴资金。
第四章运营与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应当遵循国家及本省、市的充电设施运营和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职责包括:
(一)建立充电运营管理体系,对充电过程进行管理,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及增值服务。
(二)充电设施中的计量器具应当依法检定或校准。
(三)负责充电设施的维修和维护,确保充电设施安全运行。
(四)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建设或管理的充电设施应当接入广州市充电设施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对充电过程的安全监控、数据采集等相关管理。
(五)提供便捷支付平台、电子账单、漫游结算等服务。支持建设全市统一的充电费用支付平台。
(六)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应急预案并配备必要的装备和器材。
(七)每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对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当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八)在充电设施的明显位置粘贴直观、简洁的用户操作说明和安全警示等信息。
(九)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服务投诉处理机制。第二十三条 对于公共充电设施,应当由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经营管理,并提供充电设施维修保养及其他配套服务。
第二十四条 对于个人自用、公共机构和企业专属充电设施,鼓励充电设施运营企业与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公共机构等单位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收益共享的合作模式。鼓励各类投资者将充电设施委托给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统一管理。
未委托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统一管理的充电设施,投资者可以与所在物业服务企业通过签订服务协议等方式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利益,保障充电设施安全、规范运行。
第二十五条 对于向电网经营企业直接报装接电的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2020年前暂免收基本电费;其他充电设施按其所在场所执行分类目录电价。
第二十六条 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充电服务费,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1688号)和省发改委《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发改价格﹝2014﹞607号)的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充电服务费标准上限由市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并调整。第二十七条 由行业主管部门对充电设施经营、使用的安全状况等进行监督检查,落实“一岗双责”有关责任;安全监管及质监等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消防机构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监管,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通知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用户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安全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消除隐患。
第二十八条 充电设施用户应当按照充电设施的操作规定安全、规范使用充电设施,不得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充电设施。
第二十九条由政府指定部门组织建设广州市充电设施智能管理平台和统一的充电费用支付平台。
第三十条 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工商、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登记管理相关规定,将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的注册登记情况以及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服务、支持、配合等过程中的信用情况纳入信息监督管理,在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予以公示。第三十一条 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相关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电动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
(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简称充电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相关设施的总称,一般分为充电站、换电站、集中或分散布置的交直流充电桩等,包括充电站地面构筑物、充电桩(机)等充电设备及其接入上级电源、监控系统的相关配套设施等。
(三)充电设施运营企业,是指从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并提供充电服务及相关增值服务的新型能源服务公司。
(四)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五)营运车辆,是指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的经营性车辆,如公交车、出租车等客运车辆和物流车等货运车辆。
(六)专用汽车,是指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以及其他专项用途的汽车,如环卫车、警务车等。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5年7月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1日。有效期届满或政策法规变化,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公开方式:依申请公开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7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