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90

时间:2019-05-14 13:4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9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90》。

第一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90

【发布单位】吉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吉政明电 〔2009〕13号 【发布日期】2009-07-16 【生效日期】2009-07-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吉林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吉政明电 〔2009〕13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8〕1号)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牢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切实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健康发展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和组织机制,切实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目标。从2009年到2012年,全省新增水田灌溉面积300万亩,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50万亩,使农田灌溉面积达到2330万亩,抗旱坐水种面积达到1850万亩,两项合计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0%;新增改善易涝面积265?8万亩,使全省重点涝区的918万亩易涝耕地全部达到5年一遇治涝标准;力争完成29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使现有大型灌区和5万亩以上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配套率达到80%、完好率达到70%,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0?49提高到0?52以上;绝大部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二、重点工作

(三)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设施,积极开展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重点解决污染水和局部区域严重缺水等问题。

(四)突出抓好农田灌排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充分发挥灌区的整体效益;以排涝站、桥、涵、闸建设为重点,加大涝区治理改造力度,提高治涝标准。

(五)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切实加强蓄水工程建设。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速提升防御洪涝灾害能力,做到大中型水库主体工程全部消险,附属设施进行相应的完善和配套,小

(一)型病险水库实现主体消险。同时,努力开辟小

(二)型水库投资渠道,搞好整修加固,消除病险隐患,提高蓄水能力。

(六)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全面抓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是要继续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降低水田灌溉用水定额,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和水田灌溉保证率;二是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旱田节水灌溉技术,降低投入成本,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三是鼓励农民应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等严重浪费水资源的做法。四是加强水源工程建设管理,科学规划农民打井,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严禁对含水层进行混合开采,防止地下水污染扩散,防止井群过密,过度开采地下水。

(七)加快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抓好具有全局作用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加快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进度,全面启动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实施 “以水治碱、以稻治碱”,改善我省中西部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八)狠抓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整体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 “民办公助”专项补助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调动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展开。

(九)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搞好水土资源整治和保护,继续开展三大流域黑土地保护,开展7条主要江河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抓好5处主要供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加强湿地治理和保护,加快水域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

三、统筹规划

(十)科学制定规划。各地要本着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使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退耕还林、土地开发整理、扶贫开发等规划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性。编制规划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意见,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十一)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各地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作为政府的综合规划,并作为今后安排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变更终止。

四、加大投入力度

(十二)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新机制。各地要进一步探索政府和全社会联合办水利的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

(十三)积极争取国家投入。抓住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各地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立项申报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大中型灌区、旱田节水灌溉、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工程、黑土区治理和小型农田水利 “民办公助”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

(十四)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省级财政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和新增财力安排,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2009年―2012年,每年省级预算安排的农业投入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投入幅度要高于农业投入增长。各市(州)、县(市)要将省下放的小型农田水利资金,专项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得挤占挪用。并设立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市(州)、县(市)要从国家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要继续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作为投入的重点,加强对中低产田改造和优势农产品基地项目的田间灌排设施建设。

省发展改革部门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以工代赈资金要加大支持实施区域农田灌溉水源、灌排渠系及盐碱地治理建设的力度。

扶贫专项资金要围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实施,继续加强对贫困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扶持力度。

要加快水费改革。在推进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综合改革试点基础上,逐步实行计量收费。从2009年开始,全省排灌用电价格在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基础上降低2分钱执行。

(十五)整合资金。按照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为依据,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中低产田改造、扶贫、土地整理等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避免重复安排。无论哪个部门、哪条渠道争取到的涉水资金项目,在立项和建设过程中,都要征求水利部门的意见,履行建设程序,符合农田水利总体规划和流域规划。省级财政在推动省级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中,重点以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为平台,统筹安排使用省级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建设基金等涉水资金,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在指导推进县级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中,要将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列为考评内容之一,调动县(市)财政增加投入的积极性。

(十六)完善省级小农水资金使用办法,建立引导激励机制。对村组集体、农民个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愿开展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其中效益明显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和补贴。要采取多干多补、少干少补、先干后补等形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行 “民办公助”。

(十七)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及投资回报机制,调动民间、金融等其他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水利的发展,并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

五、引导农民筹资筹劳

(十八)鼓励农民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形式积极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筹劳开展村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应尽的责任。以一事一议形式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必须严格遵循 “群众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筹资筹劳参与村内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民因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不能投劳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可以自愿以资代劳。

(十九)为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各市(州)、县(市)财政部门要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村级“一事一议”和县乡两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各地对农民急需且效益显著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优先申报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二十)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形式。除了村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行 “一事一议”外,对跨乡、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采取乡镇政府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的办法,跨乡工程由县里统一组织实施,跨村工程由乡里统一组织实施,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层层落实任务,统一指挥调度。水利部门要主动给政府当好参谋,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

六、切实抓好管理体制改革

(二十一)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省水利厅、财政厅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规定和 《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深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设施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提高现有设施的管理使用效率,并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促进产权流转,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尽快整合行政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资产清理、评估并得到确认的基础上,可授权本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

(二十二)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改革。根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和受益范围的大小,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县、乡、村要层层落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政府领导包保责任制和技术人员负责制,明确责任目标。建设项目要实行公示制度,采取招投标和项目评估等办法,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

(二十三)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按照 “自愿组织、民办民营、共同受益”的原则,支持农民兴办和管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逐步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用水合作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用水合作组织使农民用水户得到优质、便捷的全方位服务。

七、完善和推广 “以奖代补”机制

(二十四)为调动各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省级财政通过对机制好、管理严、效益高的项目实行 “以奖代补”的方式,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重点用于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奖励性补助,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八、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关系农业长远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责任,真正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行政领导任期内的农田水利建设目标责任制。

(二十六)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各地要尽快成立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由各级人民政府主持、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依据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对各种财政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建设的项目进行统筹,避免重复建设。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由水利部门承担。

(二十七)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绩效考核机制,要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域经济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地方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并与下一年度各级财政资金补助力度挂钩,对项目实施好的地方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09年7月16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201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发展节水

势在必行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七克台镇二〇一一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鄯善县七克台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四日

七克台镇二〇一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年来,七克台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着“标本兼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全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解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七克台镇位于鄯善县城以东30公里处,北通火车站镇,东接哈密地区,总面积为3792平方公里,312国道横贯全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一个牧业队,共34个自然村,全镇总耕地面积为35346亩,总人口16000余人,人口组成主要由维、汉、回三个民族组成。农作物主要以葡萄、棉花为主,农业用水主要以大河水、机电井、坎尔井水为主。

近年来,由于吐哈石油在我镇区域内大规模开采,我镇地下水位普遍下降2-3米,造成许多坎尔井干涸,机电井出水量下降,加之独特的气候条件,夏季干旱炎热,降雨量极为稀少,水资源相对匮乏,干旱严重威胁着我镇35346亩农田。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制约了全镇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为此,七克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大力引进推广高新节水农田灌溉技术。2011年七克台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七克台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经过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和水利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1、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及时成立由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镇生产办、水管所、水利协会为成员单位的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农田水利建设的统一管理和资金的管理落实。

2、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节水教育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农牧民群众中树立“兴修水利、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实行“政府引导、农户参与、财政扶持”的办法,明确参加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制定措施,责任到人,保证质量

为了争取早日落实水利工程建设,镇党委、政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并在年初与各行政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奖罚分明的责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工作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对每处工程的实施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督促检查验收,在完成农田水利建设任务的同时又保证了质量,在验收中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对不合

格工程坚决要求返工,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今年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实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保证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

2011年我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总投入2051.31万元,其中国家投入及镇财政支援水泥、石料等工程物资合计1734.35万元,各行政村和农牧民自筹资金及劳务折资合计316.96万元。今年我镇防渗渠道完成17.8公里,其中:浆砌石渠10.9公里,重点县渠12公里。节水灌溉面积2624亩,其中葡萄滴灌2624亩。

1、防渗渠。

今年全镇共修各类防渗渠17.8公里,其中:浆砌石防渗渠10.9公里、重点县渠12公里,总投入513.3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36.34万元,自筹77万元。开挖土方97080立方米,使用沙石料35700立方米,水泥700吨,劳务折资57.4万元。

2、桥涵建设。

新修各类桥涵32座,新修闸门54个,总投入3.46万元,群众自筹3.46万元。

3、机电井更新。

更新机电井3眼,投资14.4万元。

4、节水情况。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24亩,其中葡萄滴灌2624亩,国家投资236.16万元,群众自筹26.24万元,共计投资262.4万元。

5、人畜饮水工程。

今年七克台镇人畜饮水工程完成架电线路2.7公里,购置变压器2台,打井2眼,购买净水设备3台,消毒设备1台,铺设管道30公里,新盖锅炉房1座,工程已全部完工。共计投入328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01万元,自治区投入107万元,地县投入120万元。

6、坎儿井。

掏捞坎儿井1条,长2.4公里,群众自筹资金3.6万元。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是农业节水、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近几年,我镇因地下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农牧民增产、增收,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镇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广高科技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及农业灌溉节水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彻底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

2011年七克台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镇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使全镇农业用水得到了有效综合利用,节约用水220万立方米,为全镇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今后,七克台镇党委、政府将再接再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早日建成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而不懈努力奋斗。

第三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

某市2007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今年我市先后遭受汛灾、重大旱灾和台风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

重损失,暴露出了我市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亟待提高。为切实抓好2007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提出如下

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治水方针为指导,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为重点,切实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

伐,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冬明春,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和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灾之年促大干,高标准完成中央、省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全市除险加固工程项

目,完成全市大中小型灌区整治和渠道清淤,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新增灌溉面积4万亩,新增排涝面积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改造中

低产田8万亩,解决1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提升防汛抗旱、饮水安全、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设施水平。

三、建设重点

1、确保完成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任务。一是要切实抓好中央、省补助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加快已开工工程的施工进度;抓紧做好﹡﹡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扫尾验收工作;对未开工的省规划内的一般小㈠型和小㈡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积极筹措资金,尽快组织实施,在12月中旬前开工,确保明年汛前完成。二是抓紧实施市政

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市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下达的60座水库和4条堤防的除险加固工程,确保明年汛前完工。三是按上级要求,在2008年3月底前,完成已列入水利部最近编制的《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内83座病险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和核查工作,在2008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和审批,在3年内完成除险

加固任务。

2、扎实做好各类规划和预案的编制。各地要科学编制农田灌溉专项规划。针对各类灌区,尤其是中小型灌区在今年抗旱工作中暴露出来的抗旱服务能力低下的现状,加强农田

灌溉工程建设。依据农田灌溉专项规划,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灌区渠系配套建设,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防汛抗旱保灌能力。各地要成立以县(市、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各

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田灌溉专项规划编制小组,落实规划工作经费和编制人员,用一年时间完成编制工作。通过专家评审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辖区内农

田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的法定依据。

3、切实抓好灌区续建配套和渠道清淤。针对今年抗旱工作中存在的渠道清淤不到位、渠系渗漏严重等问题,各地要加大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渠道清淤的力度,继续抓好﹡﹡

灌区等国家投资项目的建设。有组织地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提高渠道输水能力,恢复有效灌溉面积。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采取政府补一点,群

众自筹一点和“一事一议”等方式组织受益群众对灌区进行渠道维修和清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以资代劳或由用水户协会组织设立渠道清淤专项基金,由专人管理,专业队伍

施工对渠道进行清淤。全市大中小型灌区必须进行全面整治,对有渗漏、较易发生滑坡、塌方的险工险段要进行加固处理,对所有渠道都必须彻底清淤,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和田间

灌溉效率。

4、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搞好省级农村饮水解困二期项目验收工作,认真组织编制上报各县(市、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研报告及实施方案,抓紧做好施工前期准备

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各项建后管护措施。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年内结合新农村试点村的饮水安全建设,力争解决1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5、切实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各地要高度重视水源工程建设,对库容淤塞的小型水库和小山塘进行清淤,恢复库容,增加蓄水量;要科学规划,采取拦、蓄、提、引等多项措施

兴建一批小型水源工程;因地制宜兴建机井泵站,打抗旱井,开发地下水资源。抗旱期间建设的水源应急工程,要进一步予以规范和完善;新建设的水源工程要符合规程规范,水

行政部门要加大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做好勘察设计和施工指导。

6、积极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试点工作。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今后十年农村水利工作两件大事之一。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切

实可行的措施扶持引导农民参与用水管

理改革,组建农民用水协会。每个县(市、区)重点抓好10个县级农民用水户协会示范点,在今年12月前完成示范点的组建工作,市里在12月中旬对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试点工作

进行验收。通过试点示范,大力推进农民参与用水改革,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和大

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由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今冬明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和“防汛、抗旱、冬修”三位一体的责任制,建立部门负责和技术负责制,严把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关。要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谁受益,谁投劳”的原则,有计

划,有组织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这项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确保水利设施的兴建、维修和管理良性运行。

2、深入调查,科学制订规划。各地要根据近年来水旱灾害的特点,深入基层,认真调查,摸清底细,理清主次,确定目标。特别是针对今年抗旱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

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编制各县(市、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

3、创新机制,拓宽投资渠道。继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老建扶贫、移民安置等专项资金,新建

一批水利工程。积极引导受益群众投资投劳,建设一批小型水利设施。不断探索水利建设市场化运作新路子,扶持发展民营水利,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兴办水利事业。结合农村用水

户协会组建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建设、谁拥有、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采用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盘活水利资产,不断开发建设新水利项目,形成水利建设良性运作机制。

4、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大造声势,营造全社会关注水利、重视水利、齐心协力办水利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做深入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把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准确宣传到位,调动农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总结和推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

第四篇: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吉发〔2014〕17号)发布实施以来,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城镇结构不合理、城镇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要求,吉林省人民政府围绕推进 “一融双新”工程,落实 “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平台,提出了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围绕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同步推进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相关配套改革,降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门槛。

(一)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

1.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分类进城落户意见,到2020年,实现2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省公安厅负责)

2.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逐步扩大居住证持有人在就业扶持、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享受的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省公安厅牵头负责,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配合)

(二)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3.全面落实城乡养老保险衔接、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全面落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政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4.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工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共同负责)

5.完善居住证持有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转移人口逐步享有居住地城市居民低保待遇;全面开展农村低保 “补差式 ”救助,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省民政厅负责)

6.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的同城同等待遇,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7.实施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政策。(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8.积极开展农民工市民化培训和培育劳务经纪人等试点,每年农民工市民化培训5000人;在农民工相对集中地区和工业园区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省就业局负责)

(三)着力改善 “三区 ”人口生活环境

9.加大国有林区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国有垦区(简称 “三区”)危房改造力度,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 “三区 ”危房改造任务。(省林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按职能分别负责)

10.着力提升 “三区 ”道路和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水平。(省林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按职能分别负责)

11.推进 “三区 ”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大力推进资源枯竭矿区产业转型,积极发展林区林下经济。(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12.积极稳妥开展生态移民,开展生态保护试点,引导推进 “三区 ”人口向中心城镇和中部地区转移。(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四)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

13.改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探索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实现转移支付测算分配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省财政厅负责)

14.落实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省国土资源厅负责)

二、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补齐城镇功能短板,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品质,增强承载人口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撑能力。

(五)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城市危房改造

15.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城市危房改造。(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16.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重点实施列入国家规划的长春铁北、吉林哈达湾等10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六)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17.加快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打通各类 “断头路 ”,加强城区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提高道路通达性。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18.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多种交通方式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调度中心、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以及停靠站。2016年年底建成并试运营长春地铁1号线,2017年底建成地铁2号线。到2020年,大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30%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19.加快城市静态停车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设地下停车场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推进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按职能分别负责)

(七)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20.加快供气、供水、供热、排水等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合理布局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地下管网,到2020年,全省力争完成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11433公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通信管理局按职能分别负责)

21.全面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棚户区改造、老工业基地搬迁、旧城更新、道路整治等,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力争全省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000公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2.研究制定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编制海绵城市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导则。(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23.总结白城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经验,推动其他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旧城区改造及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加快建设雨水滞留设施、雨水收集及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到2020年,城市建成海绵城区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不低于20%,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九)推动新型城市建设

24.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严格绿色建筑标准,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加快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逐步消除城区裸露地面,支持建设城市下沉式绿地和湿地公园。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全面开展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江(河)岸城市景观建设,到2020年,新建穿城流域景观带196千米,城市流域景观带建设里程达到307千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能分别负责)

25.加快推进人文城市建设。全面开展城市设计,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山水风光、建筑风格。注重旧城改造中文化遗迹、城市记忆、历史传承、民族风情的保护,加强新城新区建设中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打造汽车、山水、冰雪、电影、琵琶、剪纸、农民画、二人转、长白山采参习俗等地方特色城镇文化品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26.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 “宽带吉林 ”工程,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在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白城市等有条件的城市建设云计算中心;推进辽源市、磐石市、抚松县等1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和长春市、吉林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建立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应用体系,实施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能医疗、智慧社区等专项工程。(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工业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按职能分别负责)

(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27.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和居民区同步规划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全省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28.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大城市与周边城镇开展医疗联合体,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到2020年,全省每个县(市)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至少建立1所综合医院和1所中医医院,每个区域中心城市至少建立1所妇幼保健院,3~10万人口小城镇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人口小城镇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小城镇设置1所公办卫生院。(省卫生计生委负责)

29.加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电影院和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省区域中心城市全部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实现行政村、社区室外健身器材全覆盖。(省文化厅、省体育局共同负责)

30.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城镇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36张。(省民政厅负责)

31.合理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加强人防设施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障用水需要和饮水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人防办按职能分别负责)

三、加快培育长吉大都市区、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加快补齐我省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短板,推进大城市提质、中小城市扩容、小城镇特色发展,培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增加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数量。

(十一)加快中部城市群建设

32.推进中部城市群与哈长城市群做好战略对接、规划衔接,推动实施四(平)梨(树)、松(原)前(郭)同城化和辽(源)白(泉)一体化,做大做强四平市、松原市、辽源市等区域中心城市。(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33.强化核心城市功能,加快发展长春新区和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长春大都市区,构建吉林大都市区,加快长吉一体化进程。(省长吉图办、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能分别负责)

34.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加快建设长春至白城(途经松原)铁路扩能改造、吉林市枢纽西环线工程等续建项目,推进沈阳至吉林(途经梅河口)铁路电气化改造、长春至图们铁路(长春至吉林段)电气化改造等新开工项目;加快中部城市引松供水、松原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按职能分别负责)

(十二)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

35.推动辽源市、松原市、白城市、通化市等区域中心城市提质扩容,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公主岭市、梅河口市、敦化市、珲春市、抚松县、双辽市、扶余市、大安市等重要节点城市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增强集聚、承接、连接能力,将有条件的培育成中等城市。(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36.以国家开展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设市模式创新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经济体量大、人口多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省民政厅负责)

(十三)提升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

37.加强县城和重点镇供水、供热、燃气、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管道供气、集中供热县城全覆盖。(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第五篇:乡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意见

鲁权屯镇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有关制度

(试行)

为切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规范机关工作管理,强化组织纪律,提高工作效率,端正干部作风,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考勤制度

(一)全体干部务必按时上下班,上下班时间因时令调整(以办公室通知为准),机关工作人员每天三签到,重点工作组早晚两签到。

(二)实行每周一晨会点名制度,其余时间到办公室签到,规定时间不在场而在半小时之内到办公室签到的,视为迟到,超过半小时仍未签到者视为旷工;在规定下班时间半小时之内提前离岗的视为早退,半小时之前离岗的视为旷工,抽查无正当理由不在岗的,按旷工处理。

(三)早退、迟到者每次罚款30元,旷工者每天罚款100元。

(四)如因报表、开会等工作需要而未签到者,均须向政工书记报告,同时报办公室,否则视为旷工、脱岗、早退处理。其中开会以办公室会议通知为准,报表应由分管负责人签字核实。上午在县里参加会议的,下午必须回镇工作,否则按半天缺勤处罚。要尽量压缩报表人员,多表能由一人上报的由办公室统一汇总后安排专人上报,办公室将对科室在岗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各科室也要拿出工作制度,做为办公室抽查的依据。

(五)考勤情况由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统计,每天的考勤情况9点准时报分管书记及镇长签字并存档;每周考勤由办公室以签字统计表为准汇总张榜,同时列出罚款人员名单及金额,经领导人签字后通过电子屏或政信通公示通知并交财所执行。

二、夜间值班制度

(一)全体干部要严格按值班表所排班次在值班室值班,每晚七点向带班领导报到,并于当晚9:00,早7:30到办公室签到,值班情况由政工书记不定期抽查,抽查不在岗的按旷工处理。值班人员请假须经带班领导及分管书记批准,并找人替班,带班人员替班需找班子成员替换,但每名干部每月必须签满所排班数。

(二)办公室人员白天必须全勤,夜间值班须保证一人,并按值班表执行。楼道内电灯开关、门窗由办公室值班人员负责。

(三)无故不值班者,一般干部每次罚款30元,带班领导连带罚款50元;带班领导不值班每次罚款100元。

三、请销假制度

(一)事假三天以内,一般人员由政工书记批准,三天以上由党委书记、镇长批准,副科级干部请假一律由党委书记批准。

(二)请假者由本人写出请假条须经科室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签字后,由本人向政工书记说明事由,经批准签字后交办公室登记。

(三)如遇婚、丧、产假或直系亲属(只包括父母、子女及配偶)重大疾病等情况,及时报请分管书记批准后到办公室办理手续后方可休假,可不予罚款。

(四)休完假后,要及时进行销假,本人及直系亲属住院以病历显示时间为准,超出时间按旷工处理,休假到期不销假的按旷工处理。

(五)请假期间,每天扣发补助50元,请假天数每月不超3天,超出天数按旷工处理。

四、会议制度

(一)党委政府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的召开全体机关人员或包村干部会议(以通知为准)。

(二)开会时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到会的必须向会议召集人和本口、本片负责人请假,对未请假无故不到会者,按脱岗处罚款30元。

五、所定罚款均须在第二日上午9:00前向财所交纳现金,以上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90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9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今年我市先后遭受汛灾、重大旱灾和台风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暴露出......

    XX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

    XX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州、市、办事处关于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我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掀起我村农田水......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水利用率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快我县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搞好县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现有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县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合人......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汇编)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农村住房建设秩序,加强我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全面提高农村住房管理水平,推进秀美乡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

    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工总经〔2011〕200号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 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抓好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促进职工、企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为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班组建设,结合****实际情......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学风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高等学校建设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学风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能力和......

    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廊委[2008]1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镇党委决定,2008年为作风建设年,在全镇范围内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