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4 13:4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根据《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全额投资和合作投资的矿产勘查项目(以下简称基金项目)。第三条 基金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共同管理。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受委托负责基金项目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 基金项目以预查和普查为主,煤炭勘查项目可以做到必要的详查。

第二章 基金项目立项管理

第五条 根据全省矿产资源规划和地质勘查规划,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编制发布基金项目立项指南或通知。第六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地勘单位和有关单位根据基金项目指南或通知,编写基金项目立项建议书(编写提纲见附件),向国土资源厅提出立项建议。

第七条 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对提出的立项建议进行筛选,符合立项条件的项目,入选基金项目库。

第八条 省国土资源厅从基金项目库中提出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并发布公告。

第九条 具有甲级固体矿产勘查资质的勘查单位可以根据发布的项目公告编写项目申报书(申报书格式另行制定),向国土资源厅申报。

第十条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项目申报书进行评审论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基金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项目建议的勘查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承担。基金项目招投标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省国土资源厅对招投标情况和评审论证结果在省国土资源厅网站上向社会公示。

第十二条 根据公示结果,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批准立项,下达基金项目任务书。

第十三条 承担单位收到项目任务书后,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写勘查设计,经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初审后向省地勘基金管理机构提交项目设计书。

第十四条 矿业权人利用已勘查登记的项目申报基金项目(不含原省地勘专项费项目),由矿业权人委托具备乙级以上固体矿产勘查资质的勘查单位按照立项有关要求,编写立项申报书(申报书格式另行制定),明确合作意向和投资比例,经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论证、批准,矿业权人进行矿业权评估,报省国土资源厅确认后,编写勘查设计向省地勘基金管理机构提交项目设计书。

第十五条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设计书的审查,向基金项目承担单位下达设计审查意见。

第十六条 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基金项目预算建议及组织实施费预算建议报省财政厅。

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省财政厅批复的项目预算,编制、下达基金项目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

基金项目预算和计划一经批复,原则上不得调整。如确需调整的,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七条 基金项目预算和计划批复后,地勘基金全额投资的项目,委托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与承担单位签订勘查施工合同;与地勘基金合作投资的项目,还要签订合作投资合同。承担单位按合同约定组织施工。

第十八条 经论证批准立项的全额投资项目和纳入省地勘基金管理的原省地勘专项费续作项目,委托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统一办理勘查登记,领取勘查许可证;已登记矿业权的合作项目(不含原省地勘专项费的合作项目),按合作投资合同约定办理勘查登记。

第三章 基金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基金项目实施和日常管理,对基金项目进行全过程监审。

第二十条 承担项目施工单位主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基金项目的勘查质量进行指导和检查。

第二十一条 基金项目实行季度、半年、年度报告制度。承担单位应当按规定向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报告项目实施情况,重要情况应随时报告。

第二十二条 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工作地区、目标任务、工作周期、工程布置、主要实物工作量、经费使用等确需调整的,必须由承担单位正式行文,报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初审,省国土资源厅批复调整意见。

第二十三条 基金项目结束野外作业(包括各专项勘查结束野外作业),转入下一个勘查程序和阶段工作之前,必须经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组织专家(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参与)到现场进行野外工作验收。

第二十四条 基金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后,承担单位要及时编写地质勘查报告,报省地勘基金管理机构,由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其组织进行成果审查验收;探求到包括333类以上资源储量且达到小矿规模下限以上的地质勘查报告,由承担单位向矿产储量评审机构申请资源储量评审,并以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的评审意见书为验收依据。

第二十五条 基金项目地质勘查报告验收和评审后,承担单位按规定印制和汇交成果地质资料,并按有关规定保管原始地质资料与实物地质资料。

第二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汇交成果地质资料后一个月内提交项目经费竣工决算报告,报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省财政厅会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审查批复。

第二十七条 基金项目完成后,对不能取得矿产资源量、没有进一步勘查意义的,按规定注销探矿权。能取得矿产资源量或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由省地勘基金全额投资的项目,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出让探矿权;合作投资项目按项目合同约定处置矿权和分配其权益。

第二十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省国土资源厅将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项目、收回已拨项目经费、取消项目申报资格等处罚。情节严重者,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第二十九条 管理机构有关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权谋私,造成恶劣影响的,按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或处分。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省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以往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篇:9.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权益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

项目权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1〕3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完善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勘查项目权益管理,规范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勘查涉及各方的权益关系,根据《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1]2号)精神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权益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权益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

附件: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勘查项目

权益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以下简称地勘基金)勘查项目的权益管理,规范地勘基金投资勘查涉及各方的权益关系,根据《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财建[2011]2号)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勘基金全额投资、合作投资勘查项目的权益管理适用本办法。

全额投资勘查项目是指地勘基金全额投资尚未登记探矿权的勘查项目;合作投资勘查项目是指地勘基金投资原探矿权人(合作方)持有探矿权(以下简称原探矿权)的勘查项目。

第三条 地勘基金勘查项目的权益管理应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经济规律,兼顾中央、地方、矿业权人及勘查单位的权益。

第四条

地勘基金勘查项目权益管理包括探矿权登记、探矿权作价出资、投资合同签署、基金退出及成果处臵、收益分配等相关管理。

第二章 探矿权登记

第五条 地勘基金投资勘查项目应依法取得探矿权:

(一)全额投资勘查项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地勘基金管理机构为探矿权申请人。勘查单位申请地勘基金全额投资勘查项目,应向项目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取得同意为地勘基金设臵探矿权的相关文件,由地勘基金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申请登记探矿权。

(二)合作投资勘查项目,原探矿权应合法有效。第六条 地勘基金勘查项目的探矿权管理事项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全额投资勘查项目。探矿权申请、延续、变更登记及年检事宜由地勘基金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协助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办理有关事项。

(二)合作投资勘查项目。在合作投资勘查期间,不变更探矿权人名称,仍由原探矿权人持有合作投资勘查项目的探矿权(以下简称合作探矿权)。需要变更合作探矿权其他登记事项的,原探矿权人应与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合作探矿权的延续、年检等事宜由原探矿权人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并缴纳相关费用。

第三章 探矿权作价出资

第七条 探矿权作价出资是指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合作方式,对拟作为资本投入的探矿权价值进行评价、估算,以确定探矿权作价出资额的行为。

第八条 地勘基金与合作方投资勘查项目的,合作各方依法按出资额的比例实行出资人相应的权益、责任和义务。探矿权作价出资额,可按以下两种方式确定。

(一)实际投资额方式。实际投资额方式是指原探矿权人取得探矿权后至申请与地勘基金合作期间,在勘查项目探矿权涉及的范围内,以勘查投入的全部实际工作量,按照现行的地勘基金勘查项目预算标准,计算勘查投入经费总额,作为计算原探矿权出资比例的方法。实际投资额涉及的核算范围按照国家关于地质矿产勘查投入核算范围的有关规定核算。原探矿权含有其他方投入的,实际投资额的计算时间原则上可以追溯到1998年(含)。

采用实际投资额方式确定探矿权作价的,报告由原探矿权人报经项目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具有资质的相关中介机构审核签署意见。经合作双方确认后,可作为原探矿权的作价出资额和计算投资比例的依据。

(二)矿业权价值评估方式。原探矿权人委托或经协商由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委托具有资质的矿业权评估机构,按照

矿业权评估准则及相关规定对原探矿权价值进行评估。经双方确定的矿业权评估值作为原探矿权的作价出资额和计算投资比例的依据。

第九条

合作投资勘查项目进行探矿权处臵时,应按合同约定委托具有资质的矿业权评估机构按照矿业权评估准则及相关规定对合作探矿权价值进行评估。

第十条 合作投资勘查项目探矿权价值评估依据的地质报告应经评审,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原探矿权评估依据的地质报告须经项目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勘查单位所属上级主管部门评审。

(二)合作探矿权评估依据的地质报告须经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地勘基金管理机构评审。

第四章 投资及追加投资合同的签署

第十一条 地勘基金采取合作投资方式投资勘查项目的,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应与原探矿权人签署合作勘查投资合同。签署初始投资合同后,根据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分期签署追加投资合同,约定合作各方投资权益比例及其他相关事项。相关合同文本由地勘基金管理机构统一制定。

第十二条 原探矿权人持有含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拟与地勘基金进行合作投资的,应先按国家有关规定

缴纳探矿权价款;也可以合同方式约定,在合作勘查结束并进行合作探矿权转让处臵时,由原探矿权人向国家补缴原探矿权价款。

第十三条 合作勘查期间,经合作双方协商,原探矿权人可以货币资金方式追加投资、提高投资比例。原探矿权人在勘查前期未以资金方式投资的,若重新选择以货币资金方式追加投资、提高投资比例,可以将合作方的追加投资视作连续投资,调整投资比例。

第十四条 原探矿权人追加投资后的最终投资比例上限原则上可在初始投资合同约定比例的基础上上浮20个百分点。

第十五条 合作勘查投资合同签署后,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应将合同文本函送探矿权登记审批管理机关备案。未经合作各方的一致同意,探矿权登记审批管理机关不受理合作投资勘查项目探矿权的任何变更处臵事宜。

第五章 退出勘查及探矿权处置

第十六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地勘基金在项目完成普查或必要的详查后退出勘查。

第十七条

地勘基金勘查项目完成后,未能取得矿产资源量且不具有进一步勘查意义的,根据勘查项目成果验收结

论由成果验收审查专家组提出地勘基金投入核销建议,经地勘基金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审核批准后予以核销,并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备案。全额投资的探矿权由地勘基金管理机构申请注销;合作投资的由原探矿权人处臵,地勘基金不再享有任何责、权、利。

第十八条

地勘基金勘查项目完成后,能够取得矿产资源量且具有进一步勘查意义的,全额投资勘查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方式有偿出让;合作投资勘查项目,地勘基金按照合同的约定转让其权益,合作的其他投资方有权以探矿权评估值优先购买。

第十九条 地勘基金合作投资勘查项目探矿权处臵的价格不得低于评估值。

第二十条 地勘基金勘查项目探矿权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处臵权属:

(一)全额投资勘查项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勘查项目的探矿权由探矿权登记审批管理机关处臵。探矿权属于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登记的,原则上委托项目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臵。

(二)合作投资勘查项目。合作各方按照合作勘查投资合同的约定依法处臵探矿权。属于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处臵的,其探矿权由探矿权登记审批管理机关依法处臵,探矿权属于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登记的,原则上委托

项目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臵。

第二十一条

全额投资勘查和合作投资勘查项目探矿权收益中的地勘基金所得或分成部分,原则上委托项目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管理的规定收缴。

第二十二条 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地勘基金项目的探矿权处臵方案、处臵结果和价款缴纳等情况报国土资源部及地勘基金管理机构。

第二十三条 暂不能出让或转让探矿权的地勘基金勘查项目,交由探矿权登记审批管理机关备案管理,处臵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投资合同约定处臵。

第二十四条 地勘基金项目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应按现行规定履行评审备案,办理资源储量登记和资料汇交手续。

第六章 收益分配

第二十五条 全额投资勘查项目探矿权的出让收入按照国家对矿业权价款的有关规定管理。

第二十六条 合作投资勘查项目取得的探矿权转让收益由地勘基金、合作勘查投资各方按合作勘查投资合同的约定分享权益,地勘基金的收益部分按照国家对矿业权价款的

有关规定管理。

第二十七条 地勘基金项目取得重大成果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勘查单位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地质勘查院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一、一切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规,遵循社会主义某场经济规律,按照局、院总体经营方针,制订院、分院经营策略。

二、经营工作的宗旨是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日常经营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来开展。

三、企业总体实力及知名度是我们在某场立足的根本,一切经济活动,都要有利于企业总体实力的提高和某场知名度的提升。杜绝任何有损企业形象的经营活动。

四、地勘院依据资产、人员、某场开发及地矿项目落实情况向分院下达经营指标。分院要依据各自产业结构细化经营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经营策略,认真、积极的开展工作,确保经营目标完成。地勘院将主要依据各分院地勘项目及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详见《考核办法》)。

五、地勘院要不断研究某场动态,把握本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超前某场预测,并依据预测结果制订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各分院也要依据新、老某场变化动态,制订相应经营规划,并及时向院汇报。

六、院综合办公室是经营工作的具体管理部门(条件成熟后再成立经营部)。各分院都要高度重视经营工作,依据院整体经营政策,相对独立的开展经营活动。

七、信息开发与管理

1、信息工作十分重要,各种信息的汇集就形成了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地勘院除了抓好各类地勘项目的信息搜集、论证立项外,还要抓好地延某场项目的捕捉与谈判工作,尤其是环境与灾害地质项目、地方地勘项目、矿山项目、西部及境外勘测项目等。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推介自己的成果、矿权,形成矿权的合法有效流转。

2、地勘院每半年召集一次经营工作总结及某场分析预测会,年末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经营工作计划,汇总到综合办公室后,整理提交院长办公会研究、决策。

3、员工必须保守信息秘密,因泄密造成损失的将严肃查处,直至辞退、除名。

4、院综合办公室要认真建立信息台帐,备查、备用。

八、合同签订与管理

1、合同的论证、洽谈与签订必须在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或院长授权代理人的主持下进行。特殊、重大合同由院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被授权人一般只限于副院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分院院长和副院长)。

2、对外签订合同只能以“**地质勘查院”名义,严禁以分院名义对外签订合同。违者,一经查实,除追究分院主要负责人责任并严肃处理外,将停止该分院继续使用总院有关资质、执照等证照的权利,直至彻底处理、整改完毕。

3、合同拟订后,须经院长或其授权代理人签字后方可加盖印章。

4、合同由综合办公室统一管理。

5、综合办公室受理合同纠纷,并具体落实院里关于纠纷的处理决定。

九、所有对外经营工作都必须依法纳税。

十、地勘院内应本着团结协调、维护全院利益的原则开展经营工作。当经营工作需两个以上分院甚至全院共同完成时,由院领导召集相关会议,具体协商利益分配办法。

十一、地勘院为经营工作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1、为院争取到大调查项目、资源补偿费项目及国家其它地矿项目的集体,分项目给予该项目总费用0.5%~1%的奖励(奖金从项目中支付)。

2、为院提供信息,经院组织洽谈成功,争取到各类地延某场项目的,给予有效合同价款的2%~5%的奖励(同比回款额先按2%分期支付,根据项目结算结果从该项目中兑付奖金金额)。

一般工程奖2%;效益较好的奖3%;

效益很好的奖4%;效益好且由此带来后续工程的奖5%。

(工程利润率<10%为一般工程;10%≤利润率<30%为较好工程;利润率≥30%为很好工程。)

3、为院开发出西部及境外勘查矿业某场,经院组织考察、论证,并成功进入某场,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将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特别奖励。

十二、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试行。

十三、本办法修改权、解释权在地勘院。

第四篇: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 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

2009年10月22日

关于公布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的

通 知

承担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单位:

陕西省2009第一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任务书业已下达,兹将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和预查、普查工作要求及各类矿产勘查设计书编写提纲、预算编制要求(详见附件1、2、3、4、5、6、7、8、9、10、11、12、13)在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网站公布,请编写设计书时参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

2009年10月22日

附件1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

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书是项目施工、监督检查、监审和成果验收的依据,兹对项目设计的编写提出如下要求。

一、工作程序

设计编写的工作程序,包括明确任务、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设计编制。

1、明确任务

勘查单位须根据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下达的任务书,结合勘查区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该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并做好设计编写前的准备工作。

2、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

设计编制前要系统收集工作区内已有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研究项目立项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时的专家意见,还应根据编写设计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

3、设计文字及图件编制

编写设计书时,项目负责人必须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及相关要求制订详细的设计提纲,组织设计编写人员按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完成设计书文稿编写和图、表的编制。

二、基本要求

1、必须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 1

操作性。

2、对于跨项目,在编制总体设计的同时必须编写工作方案。

3、设计书编写要符合相关规范、技术标准和要求,做到内容完整、文字精炼、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

4、设计书编写要充分发扬技术民主,集思广益,技术手段的选择要适合本勘查区的实际,力争用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好的成果。

5、勘查项目设计应讲求经济效益,按有关要求编制设计预算和项目预算编制说明;还应根据预算定额或标准提出各工种人员的合理配置及组织计划。

6、项目设计书必须符合任务书的要求;如有较大变更,应报项目管理办公室批准后按批准后的任务书编写设计书。

7、设计书中的技术方案编写应按照各专业技术要求执行。

8、工作方案中物探、化探工作量大的项目需分别编写物探、化探专业的施工设计书。

9、经费预算参照附件11格式及要求进行编写。

三、设计书格式按后附执行

文本使用Word文档,排版格式:章为三号黑体、居中,节为小三号黑体、靠左,正文为小4号宋体;附表使用EXCEL格式;附图使用MAPGIS格式;插图、插表、附图,按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格式编排。

附件2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预查工作要求

矿产资源预查相当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所划分四个工作阶段中的预查阶段,是对具有一定工作基础、找矿潜力较大的地区,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踏勘、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Ⅲ-Ⅱ级异常查证工作,对有希望的远景区进行少量地表工程揭露,圈定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成矿远景区和矿产地。条件具备时,估算经济意义未定的预测资源量(3341+3342),为普查工作提供依据。

工作目标

1、初步查明工作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

2、圈定成矿远景区,提出可供普查的矿产地和进一步工作建议。

3、对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进行总体评价,估算经稀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3342)

主要工作内容

1、系统收集区内已有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矿点、矿化点等成果资料;对与成矿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初步优选重点评价的找矿预测区;配合遥感解译工作,编制区域中大比例尺地质矿产图及其他综合性基础图件。

2、编制项目工作设计书。

3、开展野外工作:①对已知矿点、矿化点、矿化线索,蚀变带及物化探异常进行全面踏勘检查,实地了解区域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条件,并开展区域类比工作; ②根据工作程度和地质条件,选择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测制地质、物探、化探等典型剖面和地质矿产路线调查,开展中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测量工作;③筛选物化探异常并择优开展Ⅲ-Ⅱ级异常查证;④

对有希望的矿化地段进行地质填图及相应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测试,并择优进行少量深部工程验证,编制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 ⑤对矿化特征、矿体赋存状态、分布范围等开展研究,初步了解其矿化特征和成矿远景;⑥对矿石物质组分和选冶性能进行初步对比研究,对其工业利用意义做出初步评价;对新的矿石类型,应采集初步可选冶样品进行选冶性能研究。

4、开展综合研究:利用GIS技术,对取得的成果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修编区域地质矿产图和矿化地段的各类图件;进行成矿单元划分和成矿远景区圈定,并划分远景区类别,总结区域成矿模式和评价准则。

5、了解远景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开发的经济意义作出概略研究评价。

6、根据上述成果,进行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总体评价,提交可供普查的矿产地,估算经稀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或3342)。

附件3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普查工作要求

矿产资源普查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而进行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其目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和找矿信息,以一种或几种矿产为普查对象,运用有效技术方法在选定的普查区内大致查明成矿地质背景,寻找、发现与评价各类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矿化点和矿点,对有远景的矿产地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或矿体(层),探求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的矿产资源评价,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工作目标

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分布规律及成矿远景。

2、大致查明矿体(层)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

3、进行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4、大致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5、在完成上述工作要求基础上,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提出是否具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并圈出详查区范围。

主要工作内容

1、系统收集矿区内已有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和矿点、矿化点资料以及综合研究等资料,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

2、开展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测制大比例尺(1:2000-1:10000)矿区地形地质简图和相应的物探、化探图件。

3、对矿层、矿带(矿化带)进行较系统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分析,圈出矿体、矿化体、矿化蚀变带以及氧化带的空间形态或分布范围。

(4)选择主要矿体布置深部工程控制剖面,并进行工程施工。(5)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研究及选矿试验,如有同类型矿石的相关资料可进行类比研究。

(6)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普查矿区外围开展中大比例尺物、化探和矿点检查工作,以发现新的矿产地或同类矿床。

(7)通过上述工作,对普查区的资源量进行估算并作出总体评价,提出可否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4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预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包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及重点、预期成果等。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2.1 以往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情况

按先后简要介绍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扫面、区域物探(包括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遥感地质调查及科研等情况,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对已经涉及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2.2 以往矿产勘查工作

按时间先后扼要叙述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性质、工作程度、已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项目有关的矿区,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2.3 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

结合本项目的目标任务,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手段。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

主要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说明工作部署的依据。3.1 区域地质背景

重点阐明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及地层区划,并较详尽叙述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含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同时阐述区域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和遥感信息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关系。

3.2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已知典型矿床、矿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域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其矿化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围绕区域成矿条件,重点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矿产分布,总结区域成矿规律。3.3 勘查区地质特征

重点叙述勘查区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

特征,同时对矿床类型及远景作出分析。

阐述勘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3.4 勘查区矿产地质特征

根据勘查区已知矿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内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其矿(化)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总结成矿模式及成矿规律。必要时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第4章 工作部署

4.1 总体工作部署

(1)总体思路或部署原则

根据项目任务书和区域地质矿产特征,广泛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尊循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综合找矿与综合评价的思路,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

(2)总体工作部署

按照项目任务书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在对前人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和初步分析成果划分不同的地质矿产工作区,分别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总体部署,包括各种地区矿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设计的编写、区域地质调查、面积性物化探扫面、各类矿点检查和异常查证,成矿条件研究等;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探线布置依据、勘探间距的确定、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提出分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资源/储量、提高工作程度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附资源/储量估算图。

4.2 工作安排

为便于指导野外施工和工作任务的考核,应对的地质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着重说明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探矿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主要勘探线剖面图。4.3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5.2 地质填图

通过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各类物化探异常、矿化带及矿(化)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地表矿体的产状、走向变化;对采矿遗迹和老窿进行调查,收集矿体、矿化体的资料。5.3 槽井探工作

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4钻探工作

重点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一般只投入少量钻探工程,用于验证异常,了解矿带(体)的深部延伸。设计中应明确对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作量、施工顺序及技术质量要求。设计

施工剖面图可另报。5.5 坑探工程

本阶段工作一般不布置坑探工程。确实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可布设少量坑探工程。设计中应说明对坑探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目的。5.6 物、化探工作

根据工作任务、物性前提,选择有效的物、化探方法进行方法试验和应用。重点说明物、化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物、化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采样密度及施工顺序。比例尺及取样方法,要根据勘查区特点进行选择,并按有关规范技术要求执行。面积性工作费用达10万元及以上者应编制专业设计。5.7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

若采可选性试验样品应单独编制采样设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说明勘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5.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及其要求。

5.9 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收集其他开采技术条件资料,并做可行性评价的 11

概略研究。

5.10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拟采用的方法。5.11 专题研究建议

结合勘查中需要解决的找矿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专题研究建议。

第6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7章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7.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7.3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7.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8章 预期成果 新增资源/储量 新发现矿产地和提交可供普查基地 3 提交成果时间

附件

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2.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图

3.中大比例尺区域地质矿产图 4.中大比例尺区域物化探异常图 5.中比例尺重要远景区地质矿产图 6.大比例尺矿区地质图及物化探图 7.总体工作部署图及其分图

附件5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普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主要工作任务、预期成果(跨项目应增加工作任务)。

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坐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2.1 以往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情况

简要介绍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遥感地质、科研等情况,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2.2 以往矿产勘查工作

按时间先后扼要叙述以往矿产勘查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项目有关的矿区,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2.3 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

结合本项目的目标任务,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手段。

第3章 区域及工作区地质

3.1 区域成矿条件

围绕区域成矿条件,重点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矿产分布,总结区域成矿规律。3.2 工作区地质特征

重点叙述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同时对矿床类型及远景作出分析。

阐述勘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3.3 矿体地质特征

包括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

必要时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第4章 工作部署

4.1 总体工作部署

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部署原则,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探线布置依据、勘探间距的确定、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提出分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资源/储量、提高工作程度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附资源/储量估算图。

4.2 工作安排

着重说明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探矿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主要勘探线剖面图。4.3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

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5.2 地质填图

说明填图范围、面积、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与矿化带、含矿层、矿体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它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和图示方法。5.3 槽井探工作

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4钻探工作

重点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5.5 坑探工程

说明坑探工程的施工目的及技术质量要求。5.6 物、化探工作

说明物、化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物、化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采样密度及施工顺序。

物化探工作量较大时,应编制专业设计,技术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5.7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

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说明勘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5.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及其要求。5.9 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5.10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拟采用的方法。5.11 专题研究建议

结合勘查中需要解决的找矿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专题研究建议。

第6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7章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7.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7.3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

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7.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8章 预期成果 新增资源/储量 新发现矿产地和提交可供详查基地 3 提交成果时间

附件

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2.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图 3.1:20万-1:5万区域地质图 4.1:5万-1:5千物化探异常图

5.1:1万-1:2千矿区地形地质图(附工程部署图)6.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7.资源/储量估算图

附件6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地球物理勘查专项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简述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计划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工作区坐标范围和预期成果等。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工作区交通位置及自然、人文地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概况,仅叙述与野外作业、生活有关的部分。要特别说明野外作业的通行和森林条件,自然与人文障碍物、干扰源和与作业有关的地方法规(如青苗、牧场和森林赔偿等)。

第二章 以往工作程度

2.1 以往区域地球物理勘查和科研工作情况

简要介绍各种比例尺区域化探、区域物探、科研等情况,并对其物化探成果作简要叙述。

2.2 以往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情况

按时间先后扼要叙述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方法、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工作方法的可行性。对以往工作效果、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勘查的关键性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或手段。

第三章 工作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点

3.1 地质特征

简述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特征、岩浆岩、构造、矿产。简述待查矿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

3.2 岩矿石地球物理特征

详列以往或邻近地区或类似条件的物性资料和干扰因素。并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能解决什么地质-矿产问题及解决到何种程度和存在什么天然和人工干扰);若工作区以往进行过相同或类似方法的勘查工作,应描述矿体异常特征及干扰体异常特征。

第四章 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及技术指标

4.1 工作部署及依据

含测区选择/比例尺和测网选择/精测剖面布置等。测区选择要满足有足够正常场做对比要求;比例尺和测网选择要满足发现最小有意义及测线垂直主构造线方向等要求;精测剖面要布置在异常地段且满足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还应说明与地质工作、化探工作的衔接关系或配合关系。4.2 实物工作量

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4.3 进度安排

含野外、室内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4.4 工作方法技术选择及依据

根据任务要求、不同岩矿物性特点和测区自然景观条件等选择科学、先进和适用的物探方法。当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确认或某些技术不能肯定时,应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试验或写明开工前进行试验,依据实验结果选择方法与技术。工作方法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4.5 质量检查工作与要求

检查工作要均匀(时间、空间)分布。明确检查比例、检查方式方法、检查工作量及超差处理原则等。

第五章 资料整理、处理与解释推断

5.1 数据处理方法及做图方法

说明每一种处理方法的目的、依据和效果。应有资料处理后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要求。编图方法与误差要求。5.2 解释推断

含定性、定量反演。定性解释应贯彻每一个编号异常都要解释的原则和室内对比与野外现场踏勘相结合的原则。凡有定量反演可能性的资料,均应进行定量反演。定量反演方法的选择应列出依据。应有定性、定量反演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要求。5.3报告编写

含报告编写要求、报告内容格式(参见相应规范)及预计提交成果。

第七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写要求(附件11)”预算,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七章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体系。7.2 人员组成

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7.3 质量保障措施

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技术质量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所采用的培训措施等。

第八章 预期提交成果

主要阶段性和最终成果资料内容(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

附图:

1、交通位置图(可插图)

2、物化探工作程度图

3、以往物化探异常图(1:50000-1:5000)

4、工作区地形地质图(附工程部署图)(1:10000-1:2000)

附件7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地球化学勘查专项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1 目的任务

简述项目来源、任务、工作范围、工作起止时间及有关要求。1.2 工作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景观条件

简述工作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坐标范围、自然地理、气候、交通等(附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2.1 地质特征

简述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特征、岩浆岩、构造、矿产。简述待查矿 22

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2.2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简述工作区以往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物探、化探、遥感调查等工作程度,并对其主要成果和存在问题予以评述。2.3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工作方法选择

简述工作区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等,并重点阐述区域化探扫面的异常特征及异常检查结果等。选择工作方法的依据及有效性。

第三章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1 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要求

包括野外工作布置(附野外采样点位布置图),采样介质、深度、粒级、样品重量及样品加工等方法技术和质量要求。3.2实物工作量

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3.3 野外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方法、检查工作量、误差要求及质量问题处理办法等 3.4 样品管理及送样分析 3.5样品制备

室内样品加工、制备等。3.6分析指标及分析方法

包括拟分析的指标及选择依据、分析方法等; 3.7分析质量要求

包括检出限、报出率、精密度等,以及分析质量检查及质量监控方案。

第四章 异常的评价和查证

4.1 异常查证方法及查证程度问题

包括异常筛选、评价方法的选择,异常查证的目的、查证方法及查证程度和最终成果等。

4.2 异常检查结果

提交的异常查证图件、结果及简报等

第五章 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

5.1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依据、方法及处理误差等 5.2 图件编制方法

编图方法及提交的原始和成果图件等。5.3 报告编写

含报告编写要求、报告内容格式(参见相应规范)及预计提交成果。

第六章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障措施

6.1 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体系。6.2 人员组成

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6.3 质量保障措施

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技术质量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第七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写要求(附件11)”预算,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八章 预期提交成果

包括提交的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内容、类型(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和新发现矿产地等。

附图:

1、交通位置图(可插图)

2、化探工作程度图

3、地质矿产图(含化探异常点、带)(1:50000-1:5000)

4、工作部署图(1:10000-1:2000)

附件8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煤炭资源勘查项目

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预期成果。1.3 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类型、水系、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1.5生产矿井与采空区

叙述工作及邻区的生产、在建、停闭矿井(露天)及小煤窑的建设、生产、煤炭资源利用及其它有关情况,包括井型能力、开采煤层、开采水平(或深度)开采范围及面积,探明煤炭资源量、保有煤炭资源量、累计采出量和采空区分布与范围等。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煤田发现以来到本次勘查期间进行的各项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历次地质勘查单位、时间、性质、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及质量、主要成果、地质报告审批、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时的评价等。

第3章 区域及工作区地质

3.1 区域地质 3.1.1区域地层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层分区及地层层序(插表:区域地层简表)。3.1.2区域构造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插图:构造纲要图)。3.2 工作区地质 3.2.1工作区地层

简述工作区地层层序、时代、厚度、岩性及其变化、古生物组合等。叙述工作区含煤地层的厚度、岩性、物性、古生物、岩相、沉积特征及其在走向和倾向的变化。3.2.2工作区构造

叙述工作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变化。叙述各种构造发育的一

般规律。3.3 煤层

叙述含煤地层的含煤性、分布及其组合特征、煤层层数及可采层数、煤层总厚度、煤层间距及变化特征。3.4 煤质

综述各可采煤层的物理性质、宏观和微观煤岩特征、变质程度等;综述各可采煤层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等;简述煤的工业用途和综合利用前景。3.5水文地质

3.5.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普查设计只对勘查区所在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做扼要叙述;

详查设计扼要叙述勘查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及其区域地下水的补、迳、排等水文地质特征。说明区域内与勘查区水文地质有关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与煤层的相互关系,含水层的含水性、导水性、水量、水质、水温等水文地质特征。3.5.2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

普查设计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较为详细地叙述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特征;

详查设计重点叙述影响矿区规划和开发的主要水文地质条件。3.5.3供水水源

扼要叙述勘查区内及邻近生产矿井的供水水源情况。3.5.4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收集并叙述勘查区内及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有关井巷、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数据和管理维护现状;概略说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类型。3.5.5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倾向

收集并叙述勘查区内及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有关井下瓦斯监测数据、等级和瓦斯管理状况;

叙述勘查区内瓦斯成分、含量及分带情况;

根据勘查区内与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煤尘的有关资料,说明勘查区内煤层煤尘爆炸性;

根据勘查区内与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煤层自燃有关的资料,说明勘查区内煤层自燃倾向等级。3.5.6地温

收集勘查区内与临近生产矿井、小煤窑的有关地温资料,说明勘查区有无热灾现象。3.5.7环境地质

收集勘查区内与临近生产矿井、小煤窑的有关情况进行简述。说明勘查区环境地质基本特征,环境地质现状;

收集叙述勘查区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

第4章 工作部署

4.1工作部署原则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

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4.2 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选用正确的勘查方法,阐述各勘查手段的选择及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勘探线(地震测线)的布置依据、工程线距的确定、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等。4.3 工作安排

说明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内容、工作量安排及施工顺序等情况。4.4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工作部署及相应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勘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程、规范要求执行。主要包括: 简述控制测量的等级,起算依据、使用的仪器、方法,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及技术要求;

阐述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的使用仪器、方法;

简述采用地形图的比例尺、来源。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5.2 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

叙述填图的地表地质条件、地质填图方法和采用相关规程、规范等; 说明填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

提出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成果验收;

说明槽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3钻探工作

叙述本次钻探工程设计工程量、钻孔结构和采用的钻探工艺;根据现行煤田钻孔全孔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分项说明煤层、岩芯采取率、孔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封闭等技术质量要求。

其中钻孔封闭要求说明封孔层位、封孔材料及比例、封孔方法、封孔取样检查和透孔质量检查等。5.4 地面物探工作(二维地震)

说明物探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阐述地面物探地质条件、采用的物探工作方法、工作范围、面积、工程量布置原则、工作流程图及施工顺序等;

叙述地面物探野外工作采用的仪器设备、参数选择、设计工作量及其质量要求;

叙述室内资料处理方法、采用的仪器设备、软件、设计工作量和质量要求;

叙述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和成果精度; 说明地面物探专业地质报告的提交和验收要求;

物探工作应编制专业设计,技术要求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5.5地球物理测井工作

说明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工作区煤岩层物性特征、地球物理测井的工作方法、仪器设备和参数选择;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测井曲线选用种类;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设计的地球物理测井工作量; 叙述煤层、岩层、断点、含水层及其它方面的解释原则;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煤层测井成果质量、钻孔测井质量技术要求。5.6水文地质工作(含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水文地质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的水文地质填图及其质量要求;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技术要求;

叙述勘查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本次勘查工作中水文钻孔布置及工程量和质量要求;

叙述本次勘查水文地质钻孔止水和抽水试验使用的材料、设备、方法、设计工程量和质量要求;

叙述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文地质工作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依据、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其技术要求。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中瓦斯勘查工程和采样点的分布、设计工程量及其质量要求。

5.7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等。5.8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5.9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依据、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5.10专题研究

说明结合工作区所确定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科研必须与勘查工作密切结合,解决勘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命题。

第6章 资源/储量估算

叙述各可采煤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估算方法、参数的确定、块段划分原则、资源/储量的分类、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及各类资源/储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

在叙述时应插入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

第7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8章 组织管理和质量保障措施

8.1 组织管理

包括项目组织结构、人员组成及分工;

8.2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8.3工期及进度保障措施 8.4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8.5文明施工

第9章 预期成果

主要包括:

1、估算新增资源/储量;

2、基础资料成果;

3、提交勘查区地质勘查报告;

4、地震勘探专业报告;

5、提交成果时间等。

附图

1、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2、区域地质工作程度图;

3、勘查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4、勘查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5、工程布置及采样点分布图;

6、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7、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表

1、煤层综合成果表

2、资源/储量估算及汇总统计表

附件9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油页岩资源勘查项目

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

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预期成果。1.3 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类型、水系、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以往进行的各项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历次地质勘查单位、时间、性质、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及质量、主要成果、地质报告审批、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时的评价等。

第3章 区域及工作区地质

3.1 区域地质 3.1.1区域地层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层分区及地层层序(插表:区域地层简表)。3.1.2区域构造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插图:构造纲要图)。3.2 工作区地质

3.2.1工作区地层

根据以往资料,简述工作区地层层序、时代、厚度、岩性及其变化、古生物组合等。3.2.2工作区构造

叙述工作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变化。叙述各种构造发育的一般规律。3.3 油页岩层

根据掌握资料,叙述含油页岩地层的分布及其组合特征、可采油页岩层数、总厚度、间距及变化特征。3.4 油页岩品质

根据以往资料,综述各可采油页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等;评述其工业用途和综合利用前景。3.5水文地质

3.5.1工作区水文地质概况

扼要叙述区域及工作区水文地质特征。3.5.2供水水源

扼要叙述工作区及邻近生产矿井的供水水源情况。3.5.4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收集勘查区内以往地质成果数据,简述区内工程地质特征。3.5.5地温

收集以往勘查资料,简述勘查区有无热灾现象。

3.5.6环境地质

简述勘查区环境地质基本特征,环境地质现状;

收集叙述勘查区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

第4章 工作部署

4.1工作部署原则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4.2 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选用正确的勘查方法,阐述各勘查手段的选择及勘查工程布置原则。4.3 工作安排

说明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内容、工作量安排及施工顺序等情况。4.4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勘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程、规范要求执行。主要包括: 阐述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的使用仪器、方法;

简述采用地形图的比例尺、来源。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评价用图是否满足本次勘查需要。

5.2 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含工程、环境要素)

叙述填图的地表地质条件、地质填图方法和采用相关规程、规范等; 说明填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 提出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成果验收;

说明槽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3钻探工作

叙述本次钻探工程设计工程量、钻孔结构和采用的钻探工艺;分项说明油页岩层、岩芯采取率、孔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终孔层位、钻孔封闭、采样等技术质量要求。

其中钻孔封闭要求说明封孔层位、封孔材料及比例、封孔方法、封孔取样检查和透孔质量检查等。5.4地球物理测井工作

说明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工作区煤岩层物性特征、地球物理测井的工作方法、仪器设备和参数选择;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测井曲线选用种类;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设计的地球物理测井工作量;

叙述油页岩层、岩层、断点、含水层及其它方面的解释原则;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油页岩层测井成果质量、钻孔测井质量技术要求。5.5水文地质工作(含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水文地质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的水文地质填图及其质量要求;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技术要求;

叙述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文地质工作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依据、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其技术要求。5.6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等。5.7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5.8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依据、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5.9专题研究

说明结合工作区所确定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科研必须与勘查工作密切结合,解决勘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命题。

第6章 资源/储量估算

叙述油页岩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估算方法、参数的确定、39

块段划分原则、资源/储量的分类及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在叙述时应插入油页岩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

第7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8章 组织管理和质量保障措施

8.1 组织管理

包括项目组织结构、人员组成及分工; 8.2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8.3工期及进度保障措施 8.4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8.5文明施工

第9章 预期成果

主要包括:

1、估算油页岩资源/储量,提供可供进一步勘查的区块;

2、基础资料成果;

3、提交油页岩调查报告;

4、提交成果时间等。

附图

1、调查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2、调查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3、工程布置及采样点分布图;

4、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5、各可采油页岩层的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表

油页岩资源/储量估算及汇总统计表(可以在文字中插表说明)

附件10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地下水勘查项目

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

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及重点、预期成果。

1.3 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水文地质、交通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应对工作区缺水现状、地下水资源开发现状,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需求,包括工作区产业结构、主要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及其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加叙述。

简述勘查区内生产水井、民井的有关情况。说明勘查区环境地质基本特征,环境地质现状;

叙述勘查区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

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

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二章 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工作程度

以往区域基础地质工作情况:包括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遥感地质、矿产地质、石油地质、地表水资源、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水源地勘察、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

分析测区内存在的问题,编制水文地质工作程度图。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阐述。

第三章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3.1地质概况

工作区所处的区域地质构造部位、地层及大的构造类型和特征。(插表:区域地层简表,插图:构造纲要图)

3.2水文地质概况

叙述勘查区所处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及工作区地下水类型,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类型、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及、控水构造其变化;含水层的含水性、导水性、水位标高、水量、水质、水温,地下水埋藏类型、水力性质;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扼要叙述勘查区域与地下水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和河流、水库等概况。简述地下水、地表水动态变化。

3.3工作区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

包括尚未查清的含水层分布、特征,地下水系统边界、地下水补给途径、排泄通道,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地下水水质等水文地质问题。

第四章 工作部署

4.1 总体工作部署

介绍重点勘查区缺水现状、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可行性论述,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部署原则,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精度和工程布置依据、提出分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水资源量、提高工作程度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附水资源量估算图。

4.2 工作安排

着重说明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深部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4.3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五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简述本项勘查设计采用的调查方法、精度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对水文地质测绘、遥感解译、水文地质钻探、物探、野外试验、资源计算等各项工作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5.1水文地质测绘

主要指地貌、地层构造、水点调查和水文调查,根据工作精度、不同勘查性质和地区提出调查内容和要点。另外根据勘查任务不同,可增加缺水现

状调查内容。

5.2 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

叙述填图的地表地质条件、地质填图方法和采用相关规程、规范等; 说明填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 提出填图精度的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5.3水文钻探工作

叙述本次钻探工程设计工程量、钻孔结构和采用的钻探工艺;根据现行水文钻孔全孔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分项说明说明主要勘探孔类型和地质技术要求,包括设备、钻井方法、钻孔结构、钻孔垂直度、循环液、钻孔取芯、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止水、洗井、抽水试验及水文测井等。附设计柱状图。

其中钻孔封闭要求说明封孔层位、封孔材料及比例、封孔方法、封孔取样检查和透孔质量检查等。

5.4物探

包括地面物探和水文测井两部分内容。详细说明布置的物探手段执行的技术规程、采用的物探仪器设备、主要测量参数、提交的资料和技术质量措施等。

其中。水文测井应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测井曲线选用种类、含水层测井成果质量、钻孔测井质量技术要求。

5.5 试验工作

主要指岩水样采集与测试,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解野外观察内容,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包括仪器设备、工作流程、观测的数据参数、提交的资料和技术质量措施,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等。

5.6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依据、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

5.7资源评价

包括水资源量评价和水质评价两部分。水量评价包括天然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根据勘查性质和精度拟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及取得的资源量精度(A、B、C、D级);水质评价包括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及生活饮用水水质、工业用水水质和灌溉水质评价等,提出具体的评价方法。

第六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七章 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7.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7.3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7.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八章 预期成果 项目的最终提交的报告、图件及信息系统。

分阶段提交的报告和图件。附图: 1.交通位置图

2.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 3.区域地质图 4.区域水文地质图 5.地下水勘查工作部署图

附件11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

依据中地调函[2006]60号和陕政办发[2008]128号的有关规定,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提出如下要求:

一、项目设计预算是项目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项目设计书中以独立章节编写。

二、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并在预算表中“预算编制人(签章)”处签章;“预算审 47

核人(签章)”,由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审签。

三、项目设计预算由编制说明和预算表组成。

四、预算编制说明的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预算编制依据、采用的费用标准及计算方法、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等。项目预算中有其他经费来源和外协经费支出的,应予以重点说明。

1、项目概况: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所属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实施单位、项目编码、目标任务、工作区基本条件、实物工作量、工作性质、工作起止年限、经费来源渠道、总费用及经费安排等。

其中工作区基本条件包括工作区范围、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情况、交通情况等。

2、预算编制依据:项目立项论证(评估)阶段的专家审查意见、项目任务书、项目技术设计方案、《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项目承担单位及工作区的实际资料和规定、工作区技术条件等。其中工作区技术条件包括困难类别、地质复杂程度、航(卫)片可解程度、地形等级、岩石级别、地区调整系数等。

3、采用的费用标准及计算方法

3.1 采用的费用标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7年3月15日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财建„2007‟52号)中规定的标准。对于《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3.2 计算方法:预算表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技术方案中设计的实物工作量和相应的单位预算标准预算,凡属内业工作的计算公式为:费用预算=工作

第五篇:关于印发《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

安 徽 省 国 土 资 源 厅 安 徽 省 财 政 厅

文件

皖国土资﹝2007﹞85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 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各地勘单位:

为规范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根据《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我们制定了《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请遵照执行。

二00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根据《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全额投资和合作投资的矿产勘查项目(以下简称基金项目)。

第三条 基金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共同管理。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受委托负责基金项目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 基金项目以预查和普查为主,煤炭勘查项目可以做到必要的详查。

第二章 基金项目立项管理

第五条 根据全省矿产资源规划和地质勘查规划,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编制发布基金项目立项指南或通知。

第六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地勘单位和有关单位根据基金项目指南或通知,编写基金项目立项建议书(编写提纲见附件),向国土资源厅提出立项建议。

第七条 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对提出的立项建议进行筛选,符合立项条件的项目,入选基金项目库。

第八条 省国土资源厅从基金项目库中提出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并发布公告。

第九条 具有甲级固体矿产勘查资质的勘查单位可以根据发布的项目公告编写项目申报书(申报书格式另行制定),向国土资源厅申报。第十条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项目申报书进行评审论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基金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项目建议的勘查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承担。基金项目招投标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省国土资源厅对招投标情况和评审论证结果在省国土资源厅网站上向社会公示。

第十二条 根据公示结果,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批准立项,下达基金项目任务书。

第十三条 承担单位收到项目任务书后,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写勘查设计,经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初审后向省地勘基金管理机构提交项目设计书。

第十四条 矿业权人利用已勘查登记的项目申报基金项目(不含原省地勘专项费项目),由矿业权人委托具备乙级以上固体矿产勘查资质的勘查单位按照立项有关要求,编写立项申报书(申报书格式另行制定),明确合作意向和投资比例,经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论证、批准,矿业权人进行矿业权评估,报省国土资源厅确认后,编写勘查设计向省地勘基金管理机构提交项目设计书。

第十五条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设计书的审查,向基金项目承担单位下达设计审查意见。

第十六条 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基金项目预算建议及组织实施费预算建议报省财政厅。

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省财政厅批复的项目预算,编制、下达基金项目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

基金项目预算和计划一经批复,原则上不得调整。如确需调整的,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七条 基金项目预算和计划批复后,地勘基金全额投 资的项目,委托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与承担单位签订勘查施工合同;与地勘基金合作投资的项目,还要签订合作投资合同。承担单位按合同约定组织施工。

第十八条 经论证批准立项的全额投资项目和纳入省地勘基金管理的原省地勘专项费续作项目,委托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统一办理勘查登记,领取勘查许可证;已登记矿业权的合作项目(不含原省地勘专项费的合作项目),按合作投资合同约定办理勘查登记。

第三章 基金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基金项目实施和日常管理,对基金项目进行全过程监审。

第二十条 承担项目施工单位主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基金项目的勘查质量进行指导和检查。

第二十一条 基金项目实行季度、半年、报告制度。承担单位应当按规定向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报告项目实施情况,重要情况应随时报告。

第二十二条 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工作地区、目标任务、工作周期、工程布置、主要实物工作量、经费使用等确需调整的,必须由承担单位正式行文,报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初审,省国土资源厅批复调整意见。

第二十三条 基金项目结束野外作业(包括各专项勘查结束野外作业),转入下一个勘查程序和阶段工作之前,必须经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组织专家(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参与)到现场进行野外工作验收。

第二十四条 基金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后,承担单位要及时编 写地质勘查报告,报省地勘基金管理机构,由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其组织进行成果审查验收;探求到包括333类以上资源储量且达到小矿规模下限以上的地质勘查报告,由承担单位向矿产储量评审机构申请资源储量评审,并以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的评审意见书为验收依据。

第二十五条 基金项目地质勘查报告验收和评审后,承担单位按规定印制和汇交成果地质资料,并按有关规定保管原始地质资料与实物地质资料。

第二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汇交成果地质资料后一个月内提交项目经费竣工决算报告,报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省财政厅会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审查批复。

第二十七条 基金项目完成后,对不能取得矿产资源量、没有进一步勘查意义的,按规定注销探矿权。能取得矿产资源量或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由省地勘基金全额投资的项目,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出让探矿权;合作投资项目按项目合同约定处置矿权和分配其权益。

第二十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省国土资源厅将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项目、收回已拨项目经费、取消项目申报资格等处罚。情节严重者,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管理机构有关人员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权谋私,造成恶劣影响的,按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或处分。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省地勘基金管理机构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关配套措施。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以往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附件

安徽省地勘基金项目立项建议书编写提纲

一、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工作区范围

(三)探矿权设置情况

二、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主要侧重于立项依据的分析

三、以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及勘查成果

四、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

五、工作部署

六、工作方法

七、主要实物工作量

八、经费预算与投资比例建议

九、预期成果

附图:矿区地形地质矿产图、工作部署图。

下载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南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5篇

    湖南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07-12-19 10:07:08 浏览次数:800 湖南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国家出资地质勘查项目管......

    中南地质勘查院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文章标题:中南地质勘查院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地质勘查院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一、一切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规,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局、院总体经营方针,制订院、分院经营策......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勘查合同书范本(5篇范例)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勘查合同书范本 合同编......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标准》获准试用

    全成本核算 适用于不同承担主体 能够进行动态调整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标准》获准试用 2011-02-21 | 作者: | 来源: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网站 | 【大 中 小】【打印】【关......

    江苏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五篇范文)

    江苏省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 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确保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山地质环......

    吉林省地质勘查管理规定

    吉林省地质勘查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地勘单位、探矿权人行 为,保证地质勘查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地质勘查工作更加有序进行,根据《矿产资源......

    吉林省地质勘查管理规定

    吉林省地质勘查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地勘单位、探矿权人行为,保证地质勘查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地质勘查工作更加有序进行,根据《矿产资源法......

    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精选多篇)

    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15-03-0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以下简称地勘基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矿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