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及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这个寒假,通过上网查资料、在网上与一些本省的同学、老师的交流等方式,结合我自身受教育的经历,我对我省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现状以及教育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将我了解到的现状与问题写成一篇调查报告,并提出一些我个人的浅薄见解。
一、主要现状
江苏省是教育信息化的先行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处在全国前列。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全省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完
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多层次培训任务的落实以及各级组织与部门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推进,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与师资力量得到了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工程也进一步推进发展起来。
从1995年秋季起,全省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在中小学逐步开展了计算机学科教学。目前,全省100%的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基本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
另外,我省的信息技术课程于2007年被纳入高中全省统考的学业水平测试中,直接影响考生的高考成绩。初中学校也由各个市内组织全市统测的信息技术会考,算入中考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老师、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不够重视的现象。
1、网络计算机设施等硬件建设
2005年,江苏全面完成“校校通”工程。在建设中,全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建设,省财政安排6亿元专项资金对省财政转移支付、经济薄弱偶和革命老区41个县(市、区)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进行帮扶建设,使837所农村初中、822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每校配置了1个50台学生机的网络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2636所农村定点完全小学,每校配置了1个20台学生机的网络教室。这些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全面建成,彻底改变了全省农村经济欠发达地
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长期落后的面貌,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应用搭建了良好平台。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基础好的地区,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多种措施加大“校校通”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严格按照《江苏省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验收办法》的要求,组织人员对所属学校逐一进行检查,对“校校通”工程建设不达标或不完全达标的学校进行拾遗补缺,有效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校校通”的全部覆盖率。
于此同时,我省各校的网络及计算机设施设备也日益完善。在“校校通”工程全面实施以及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基础上,江苏全省各地继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至2008年底,全省13个大市中有11个大市建成了覆盖本地区的教育城域网。全省88.7%的普通高中,72.5%的初中,55.3%的小学建有校园网,经济发达的苏南已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实现了较高层次的“班班通”。全省校均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建筑面积逐年明显扩大,2008年,全省小学、初中、高中校均拥有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建筑面积数分别为122平方米、215平方米、625平方米,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11%以上。同时,每台计算机服务的学生数即生机比逐年下降,2008年,全省生机比为小学11.2:
1、初中10.8:
1、高中6.5:1。
2、师资力量建设
通过科学有序的教师培训,江苏全省广大中小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队伍。江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起步较早,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普遍接受了教育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997年至2004年,江苏完成了以音视频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2004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工作,共有7万名教师完成了该项培训和考核。2006年,江苏进入全国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的整体框架,并将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纳入全省教师继续教育总体计划中。从2006年至今,在教育部组织的历次全国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中,江苏的参考人数占全国的3/4强,一次合格率97%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合格率。
(2)江苏通过骨干培训和分级培训相结合、现场集中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全省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2007年,江苏教师教育网站建成开通,一次为主干基本形成了全省远程培训网络。目前,该网站注册教师45万人,日访问量5000人次,对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规模和效益祈祷十分明显的作用。
以上的这些措施使得教育技术学在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教育技术学使得“教”与“学”以一种更先进、更便捷的方式连接起来,成为了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本学科的师资培养方面,江苏省每年还举办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以此来鼓励信息技术老师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学习与创新。
3、日常教学以及信息技术赛事
目前,我省的中小学除去毕业班,其余年级平均每周开设一到二节信息技术
课程,由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授课。不少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类比赛,例如电脑小报大赛、电脑绘图大赛等等,以此来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如上文所述,我省网络计算机设施等硬件建设较为齐全,从重点中小学到县城乃至很多农村学校,都配有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每个班级配有投影仪、教学用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这些计算机还可连入网络。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可以通过这些设备,以PPT、音乐、动画等丰富多彩的教学途径向学生们展示所要讲授的知识,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方便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沟通,使教学活动能够以一种更高效、更受欢迎的方式开展下去。
我省每年的信息技术比赛除了全国范围的全国青少年电脑制作大赛等比赛,还有一些我省举办的比赛,例如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江苏省“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大赛等。这些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也使得我省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风生水起,得到普遍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和老师的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不均
虽然大部分中小学都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课,但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例如城乡差异,苏南和苏北之间的地区差异,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之间的差异等。尽管同样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信息技术的教学相比较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便要先进很多。相对于二线城市或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更好的生活与就业条件,会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前往,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不然,久而久之,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会拥有更多更优秀的师资力量,学校所能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更为高质量。例如,很多市重点中学拥有不止一位信息技术竞赛辅导老师,而许多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学校想要招聘到竞赛辅导老师便不是那么容易了,重点中学的学生相对来说就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再者,城市地区或苏南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对于农村或苏北经济较为落后地区来说,前者会有更多的家庭配置电脑等设施,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便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计算机,在生活中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而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一些家庭并不具备配置计算机或接入互联网的条件,农村的父母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也不太多,孩子除了在学校机房一周两次的信息技术课之外,可能就没有机会去接触计算机,除了一周见两次面的信息技术老师,可能也没有人能给他们带来相关方面的指导或建议。2.教学仪器没有正常投入使用
有一部分学校购买了机器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并不存在正常的教学和使用。尽管我省的大部分教师都经过了教育技术培训,但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习惯采用“粉笔黑板”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习惯使用投影仪、电脑等新的教学设备。
3.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不受重视
随着我省的信息技术课程成绩考核被纳入中高考,信息技术在我省的中小学不受重视的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语数外等主课老师的“占课”现象也不似从前那样严重了。每个学生可以一周上一到二节信息技术课,按部就班的接受安排好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但由于信息技术在考核中所占分值不多,相较语数外这些主课来说仍然处于不太受重视的地位。4.学生的网瘾问题
不浅的不少中小学生有着严重程度不等的网瘾,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动画片等网络资源。
三、对策与建议
1.针对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建设后,政府部门不能松懈,而应该继续努力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学。
(1)政府部门可以拨款给农村中小学,在农村中小学举办信息技术活动比赛,例如教师PPT设计大赛、学生电子小报设计大赛、电脑绘图比赛等比赛,还可以联合几个学校共同比赛,促成学校同学校之间的竞争,以此促进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2)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下乡工作,在第一线奉献自己的青春,为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出力。
2.针对教学仪器没有正常投入使用的问题,政府教育部门与学校应该
(1)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推行多媒体教学仪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使用。
(2)多组织一些公开课或上课比赛,鼓励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仪器进行授课。3.针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不受重视的问题,上文解决教育资源不均问题中的促进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的措施便可一试,县级的教育部门应该鼓励中小学,尤其是小学与初中多举办一些信息技术比赛,例如教师PPT设计大赛、学生电子小报设计大赛、电脑绘图比赛等比赛等,还可以将信息技术活动开展的质量与数量纳入年级、学校评优评先的考核范围中,以此加强各中小学对信息技术学
科的重视。
4.针对中小学生的网瘾问题,各学校应当提醒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时,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的相关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从对待信息技术、计算机以及网络等的态度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引导,要让学生培养出正确健康地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习惯,明白电脑游戏只是计算机和网络的一小部分,计算机与网络更是一种与世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工具,是一种可以查找资料、阅读新闻,并以此拓宽视野的工具。
第二篇: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及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教育技术学戴晨2011214040
这个寒假,通过上网查资料、在网上与一些本省的同学、老师的交流等方式,结合我自身受教育的经历,我对我省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现状以及教育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将我了解到的现状与问题写成一篇调查报告,并提出一些我个人的浅薄见解。
一、主要现状
江苏省是教育信息化的先行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处在全国前列。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全省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完
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多层次培训任
务的落实以及各级组织与部门信息资源
建设项目的推进,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设备与师资力量得到了逐步完善,教
育信息化工程也进一步推进发展起来。
从1995年秋季起,全省根据原国家
教委颁发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
要》在中小学逐步开展了计算机学科教
学。目前,全省100%的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基本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
另外,我省的信息技术课程于2007年被纳入高中全省统考的学业水平测试中,直接影响考生的高考成绩。初中学校也由各个市内组织全市统测的信息技术会考,算入中考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老师、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不够重视的现象。
1、网络计算机设施等硬件建设
2005年,江苏全面完成“校校通”工程。在建设中,全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建设,省财政安排6亿元专项资金对省财政转移支付、经济薄弱偶和革命老区41个县(市、区)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进行帮扶建设,使837所农村初中、822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每校配置了1个50台学生机的网络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2636所农村定点完全小学,每校配置了1个20
台学生机的网络教
室。这些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全面建成,彻底改变了全省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长期落后的面貌,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应用搭建了良好平台。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基础好的地区,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多种措施加大“校校通”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严格按照《江苏省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验收办法》的要求,组织人员对所属学校逐一进行检查,对“校校通”工程建设不达标或不完全达标的学校进行拾遗补缺,有效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校校通”的全部覆盖率。
于此同时,我省各校的网络及计算机设施设备也日益完善。在“校校通”工程全面实施以及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基础上,江苏全省各地继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至2008年底,全省13个大市中有11个大市建成了覆盖本地区的教育城域网。全省88.7%的普通高中,72.5%的初中,55.3%的小学建有校园网,经济发达的苏南已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实现了较高层次的“班班通”。全省校均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建筑面积逐年明显扩大,2008年,全省小学、初中、高中校均拥有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建筑面积数分别为122平方米、215平方米、625平方米,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11%以上。同时,每台计算机服务的学生数即生机比逐年下降,2008年,全省生机比为小学11.2:
1、初中10.8:
1、高中6.5:1。
2、师资力量建设
通过科学有序的教师培训,江苏全省广大中小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队伍。江
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起步较
早,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
普遍接受了教育技术培训,为教
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997年至2004年,江
苏完成了以音视频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2004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工作,共有7
万名教师完成了该项
培训和考核。2006年,江苏进入全国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的整体框架,并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纳入全省教师继续教育总体计划中。从2006年至今,在教育部组织的历次全国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中,江苏的参考人数占全国的3/4强,一次合格率97%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合格率。
(2)江苏通过骨干培训和分级培训相结合、现场集中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全省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2007年,江苏教师教育网站建成开通,一次为主干基本形成了全省远程培训网络。目前,该网站注册教师45万人,日访问量5000人次,对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规模和效益祈祷十分明显的作用。
以上的这些措施使得教育技术学在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教育技术学使得“教”与“学”以一种更先进、更便捷的方式连接起来,成为了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本学科的师资培养方面,江苏省每年还举办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以此来鼓励信息技术老师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学习与创新。
3、日常教学以及信息技术赛事
目前,我省的中小学除去毕业班,其余年级平均每周开设一到二节信息技术
课程,由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
授课。不少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类比赛,例如电脑小报
大赛、电脑绘图大赛等等,以此来
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在教育技
术的应用方面,如上文所述,我省
网络计算机设施等硬件建设较为齐
全,从重点中小学到县城乃至很多
农村学校,都配有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每个班级配有投影仪、教学用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这些计算机还可连入网络。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可以通过这些设备,以PPT、音乐、动画等丰富多彩的教学途径向学生们展示所要讲授的知识,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也方便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沟通,使教学活动能够以一种更高效、更受欢迎的方式开展下去。
我省每年的信息技术比赛除了全国范围的全国青少年电脑制作大赛等比赛,还有一些我省举办的比赛,例如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江苏省“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大赛等。这些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也使得我省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风生水起,得到普遍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和老师的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不均
虽然大部分中小学都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课,但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例如城乡差异,苏南和苏北之间的地区差异,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之间的差异等。尽管同样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信息技术的教学相比较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便要先进很多。相对于二线城市或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更好的生活与就业条件,会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前往,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不然,久而久之,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会拥有更多更优秀的师资力量,学校所能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更为高质量。例如,很多市重点中学拥有不止一位信息技术竞赛辅导老师,而许多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学校想要招聘到竞赛辅导老师便不是那么容易了,重点中学的学生相对来说就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再者,城市地区或苏南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对于农村或苏北经济较为落后地区来说,前者会有更多的家庭配置电脑等设施,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便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计算机,在生活中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而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一些家庭并不具备配置计算机或接入互联网的条件,农村的父母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也不太多,孩子除了在学校机房一周两次的信息技术课之外,可能就没有机会去接触计算机,除了一周见两次面的信息技术老师,可能也没有人能给他们带来相关方面的指导或建议。
2.教学仪器没有正常投入使用
有一部分学校购买了机器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并不存在正常的教学和使用。尽管我省的大部分教师都经过了教育技术培训,但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仍然习惯采用“粉笔黑板”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习惯使用投影仪、电脑等新的教学设备。
3.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不受重视
随着我省的信息技术课程成绩考核被纳入中高考,信息技术在我省的中小学不受重视的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语数外等主课老师的“占课”现象也不似从前那样严重了。每个学生可以一周上一到二节信息技术课,按部就班的接受安排好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但由于信息技术在考核中所占分值不多,相较语数外这些主课来说仍然处于不太受重视的地位。
4.学生的网瘾问题
不浅的不少中小学生有着严重程度不等的网瘾,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动画片等网络资源。
三、对策与建议
1.针对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建设后,政府部门不能松懈,而应该继续努力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学。
(1)政府部门可以拨款给农村中小学,在农村中小学举办信息技术活动比赛,例如教师PPT设计大赛、学生电子小报设计大赛、电脑绘图比赛等比赛,还可以联合几个学校共同比赛,促成学校同学校之间的竞争,以此促进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2)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下乡工作,在第一线奉献自己的青春,为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出力。
2.针对教学仪器没有正常投入使用的问题,政府教育部门与学校应该
(1)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推行多媒体教学仪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使用。
(2)多组织一些公开课或上课比赛,鼓励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仪器进行授课。
3.针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不受重视的问题,上文解决教育资源不均问题中的促进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的措施便可一试,县级的教育部门应该鼓励中小学,尤其是小学与初中多举办一些信息技术比赛,例如教师PPT设计大赛、学生电子小报设计大赛、电脑绘图比赛等比赛等,还可以将信息技术活动开展的质量
与数量纳入年级、学校评优评先的考核范围中,以此加强各中小学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
4.针对中小学生的网瘾问题,各学校应当提醒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时,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的相关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从对待信息技术、计算机以及网络等的态度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引导,要让学生培养出正确健康地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习惯,明白电脑游戏只是计算机和网络的一小部分,计算机与网络更是一种与世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工具,是一种可以查找资料、阅读新闻,并以此拓宽视野的工具。
第三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XXX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为全面、准确掌握全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现状,总结分析各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特色作法和先进经验,发现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带共性的突出问题、难题与困惑,并研究探索有效的破解途径与策略方法,进一步整体推进全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迈向新台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均衡、整体、大幅度提升。通过各校的调研情况,对我乡教育教学教研作如下报告。
一、教育教学质量现状
我乡共有12所村小学、1所中心小学和2所中学,就综合情况来看,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县中上水平,就本乡而言,中心小学成绩远比村小好得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全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历年小学质量评估都居全县前十名左右。唯有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县中等水平。
二、取得良好成绩的经验
1、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减少工作的随意性。
2、及时调整、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加强班子队伍的建设。
3、加强校本教研,特别是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大教学的有效性。
4、严格工作考核制度,坚决实行教师工作考核与各自津贴工资挂钩。
5、严检学校常规工作,加强质量的监控,全镇上下理直气壮地抓教育教学质量。
6、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师生展示的舞台。
三、存在的问题
客观方面:
1、学生逐渐减少,学校分散,教师编制有限,用人紧张,造成部分学校出现包班现象。
2、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监护人关心不够。大部分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只停在表面上,表现在:不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回到家里对孩子的监督也不够,更不用说辅导了。
3、学校教育教学用房紧缺,经费紧张,像样子的图书阅览室、多媒体、语音室等对我们来说也许太奢侈,制约教育活动的有力开展。
4、教师专业学科不全,部分科目质量平平。
主观方面:
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1
没兴趣,缺乏上进心。
2、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的运用新教材来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低。平时练习不到位,辅导的深度及针对性不够,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且逐级聚积差生人数。
3、代课老师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她们多少有患得患失的心态,影响了工作的热情
4、校本教研深度、有效性不强,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滞缓。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校本培训中体现)。
学校质量说到底其实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教学观念的新旧,素质的高低制约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如果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没有高深的文化素质,就很难做到与新课程同行,会被改革的步伐远远抛在后面。“教育成败在于教师”,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及现代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种教学法,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派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观摩,回来上“汇报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的点滴经验,勤思考,常总结反思,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铺好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中抓)。
教学要重视课堂教学,只有增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甚至是拒绝无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往,教学停留在旧的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课堂教学变成机械乏味。教师总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因此课堂中教师讲得非常多,讲得非常细,“满堂灌”教学方式成为教师普遍运用的手段。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备好课。一堂优质的课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还可以培养能力。备课要做到以下两点:
1、备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教法及学法。
2、备学生,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应如何处理等都要充分设想。知道了学生该如何学,自己该如何教,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轻松自如,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成绩才能得到提高。
3、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去感悟,去思考,去质疑和明辨。要做教学的有心人,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合作交流的空间、时间和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能以教师行为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再次,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利用好40分钟。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在40分钟的课堂中,学生的兴奋程度和思维活动的水平在不同的时间有着明显的起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分配时间,复习旧知、新课探究、积累巩固、拓展延伸,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合理使用时间,详略得当,张弛有度,讲练结合,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做到这样,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负担减轻了,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师生展示的舞台
教师方面:
1、展示老师的学习笔记。
2、展示老师的教学反思和精彩的课例。
3、展示老师的教学技能。
4、展示老师的教学成果。
学生方面:
1、展示学生的作业、试卷。
2、展示学生的特长。
3、展示学习成果。
(四)抓牢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而学习习惯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提高学生的基础落到实处。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基础知识教师往往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而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和教学的必要性。想提高成绩水平,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新课程的实施,我们不断地吸收新思路新理念,但教学绝不能脱离基础,从基础知识抓起,才是结合实际的教学行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实践证明,不会思考的人,是不会学习的。对于学生,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学生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主体的发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起促进作用。
(五)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的指导。
为了确保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将建议学校从以下方面选择符合本乡学校实际的课题展开研究:
1、教师如何备课才更有效?课后应反思些什么?
2、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3、如何组织学习小组,发挥小组组内帮扶、组外竞争的作用?
4、如何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上进心?
5、学生厌学的外部原因及内部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对策?
当然,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教学常规的稳定、有序、落实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是分不开的。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教育管理措施,使我乡学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为此,我们将加倍努力。
XXX乡教育管理中心
2014年1月8日
第四篇:2016中小学艺术教育调研报告
2016中小学艺术教育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和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要求,准确掌握我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认清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和改进我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教育局德育科近日对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调研采取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交流、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现调研结束,经梳理归纳,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基本情况
现有中小学70所(小学41所,中学29所),学生5万余名,艺术专任教师296名(音乐教师144名、美术教师152名),外聘管乐、京剧等艺术教师72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加之实施各项有效措施,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教育局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艺术教育工作方案。以“抓普及人人享有,抓重点打造特色”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普及艺术教育和创建特色活动项目两项工程,以形式多样艺术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评选奖励机制为推动力,不断深化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水平。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艺术教育管理制度,成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由分管校长负责,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具体抓落实,有计划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生艺术培养和艺术特长生选拔、升学机制不断完善。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性高、形式丰富
中小学积极组建校园艺术团和文艺社团,现有合唱队、舞蹈、京剧等近十个种类152个校园艺术团队,有573个学校文艺社团(音乐137个社团,美术128个社团,动漫、摄影、飞镲等其他类型308个社团),专用教室231个(音乐93个,美术84个,篆刻、版画等其他54个专用教室),2万多名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其中音乐4700名学生美术4800名学生其他12000名学生),学生参与度近50%。
中小学每年以艺术展演、文艺比赛、校园艺术节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师生参与率达到100%。近三年来,学生艺术团先后参加了世界华人艺术节钢琴大赛、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健美操大赛等活动。在第十八届“海门艺术节”游园活动中,中小学艺术特色校、幼儿园和青少年宫书画院的200名师生共同参加“‘艺术蓓蕾绽滨海’——少儿艺术才艺展示”活动,师生共同展示了书法、篆刻、版画、藏书票、剪纸、刻瓷、刮色画、面塑、丝网花、集邮等才艺,得到游园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赏。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近年来,德育科积极推动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坚持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广泛认可。目前,一中心小学、上海道小学、实验中学和六中分别成立了铜管乐队,盐场小学的飞镲队、河头小学的落子队、浙江路小学的腰鼓队、向阳三小的秧歌队、桂林路小学和馨桥园小学的版画社等校园艺术社团初步形成规模。
德育科组织部分学校艺术教师到北京观摩学习,学习之后,各校借鉴先进的训练和管理经验,积极对各自的队伍进行节目的改进和创新。一中心小学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将传统的铜管乐坐式演奏改编为行进表演,使表演更具观赏性;浙江路小学的腰鼓和向阳三小的秧歌不仅保留了原有广场舞蹈健身的功能,而且经过艺术加工搬上了舞台,形成了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各校结合校情积极开展艺术特色品牌项目建设,涌现出了青少年宫的小海螺艺术团、一中社团、六中铜管乐、实验学校民乐团、草小京剧、浙小腰鼓、馨桥园小学篆刻、中心庄小学楹联、贻成小学藏书票、徐州道小学集邮等一批在全区、全市、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艺术教育学校。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30多所,占中小学校40%,其中小学达到20多所,接近70%。
(四)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校园艺术教育立足全面普及,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重点培养艺术特长生。各中小学校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使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和艺术特长。今年,通过教育局组织考核认定的小学艺术特长生有797人,比去年增加241人,增幅43%,这也是连续第三年保持40%以上增长。共有133人通过市级中学艺术特长生认定,居滨海新区首位,实现连续三年10%以上的增长。今年共有31名小学毕业生通过初中艺术特长生考核录取,有13名初中艺术特长生被高中校预录。应届高考艺术类录取数量逐年攀升,今年有92名艺体类考生考入二本以上高等院校(2016年有43名,2016年有54名,2016年85名)。小学全面普及,初高中、大学有效衔接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五)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艺术教育,逐年增加艺术教育经费,本学年达到112万元(教师培训费用12万元、专业团队建设53万元、购置图书及用品24万元、参加比赛经费23万元),为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得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逐年发展,变化很大,取得显著成绩,近3年来在各类艺术活动中获得116个国家级、248个省市级奖项;实验学校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心庄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特色
(一)以比赛促提高,全面开展校园文艺展演活动
近年来,教育局先后举办了中小学生艺术节、校园合唱艺术节、少儿舞蹈大赛、校园集体舞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了艺术教育水平。2016年6月初,教育局相继举办了合唱、器乐、舞蹈等专场汇演展评活动,全区60多所学校选送了150多个节目,2000多名学生参赛表演。经过选拔评选,推荐29所学校的60多个节目参加天津市文艺展演,目前得知至少取得两个一等奖,八个二等奖和八个三等奖,突破去年成绩(具体成绩下半年公布)。
上半年,结合滨海新区创建文明城区和海门艺术节活动,教育局举办了中小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次活动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校参与度和特色活动展示。三十多所学校参与编排的九个节目,既有传统歌舞的创新演绎,也有充满青春活力的特色健美操和行进中的铜管乐演奏,更有京剧联唱、武术表演等国粹节目的创新编排,充分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结合责任教育,深入开展“五爱唱读”工程
教育局德育科坚持将艺术教育与读书活动、责任教育有机结合,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五爱”歌曲大家唱和“五爱”书籍大家读的“五爱唱读”工程,在增强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开学初,各中小学校广泛发动师生,精心选取歌曲和书目,调动学生参与合唱和读书热情。利用音乐课、晨读、大课间、午休等时间组织歌曲练习和读书指导,校园充满嘹亮的歌声和读书声。各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开展“校园合唱节”,在班级合唱的基础上,成立校级合唱团,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此项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精神品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乐于读书的良好品质,营造出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艺术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三)发挥少年宫功能,拓宽校外艺术教育发展空间
青少年宫作为学生校外艺术教育重要部门,承担着中小学生艺术培养的重要职责。青少年宫现有声乐、器乐、科体、舞蹈、书画等33个科目培训班,每年为近万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艺术培训。青少年宫通过组织开展中小学文艺展演比赛、“爱祖国爱家乡”百米长卷绘画比赛、“我的T台我做主”环保服装大赛、“大美滨海”幻灯片比赛、“秋风送爽含珍艺、丹枫迎秋蕴真情”送高雅艺术进军营等三十多场文艺活动,使60多所学校的12万人次学生享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成立于一九九八年的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至今共参加各类大型文艺展演比赛活动100多场,舞蹈《踏浪》等近二十个节目荣获全国一、二等奖;培养了宋佳(北京音乐舞蹈学校)、史丽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校)等十余名优秀艺术人才。青少年宫“永丰少儿书画苑”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写生,举办师生书画展,积极推荐优秀学员参与市级比赛,为学员成长成才创设条件。
青少年宫充分挖掘自身艺术教育潜力,将校外艺术教育培训活动拓展到各中小学校,先后在新港一小、北塘学校、实验学校、一中心小学、草场街小学、上海道小学等十几所学校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专业课程,满足广大基层学校学生的艺术发展需求,拓宽艺术教育培训发展空间,为青少年创设和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四、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不足问题
(一)学校领导重视艺术教育不够
有些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认识浮浅,认为搞几个活动、出几个艺术尖子就是艺术教育;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认为艺术教育“白花钱”或“太烧钱”,不肯投入或经费投入少,不组织参加各项活动。一些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够健全,没有完整艺术教育建设的规划,人员配备不足,艺术教师的研讨、交流活动很少,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没有艺术团队,社团种类少,参与学生少,艺术教育活动质量有待提高。(二)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
中小学在艺术教育发展上由于发展基础、重视程度、投入力度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着明显的校际间不均衡的问题。实验学校、六中等传统艺术教育强校,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突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创新,学生参与面广。相较于这些传统艺术教育强校,更多的中小学校对于自己的艺术教育发展还没有准确定位,还没有找到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艺术教育发展方向,还处于特色建设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另外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很大,明显不均衡,现各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平均每校投入资金18096元,最多的桂林路小学投入20多万元,有6所学校根本没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有37%的学校艺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有22%的学校艺术教育设备满足不了教学和开展活动的需要。
(三)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本次调研中,38%的学校反映当前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专业艺术教师,导致规定的艺术课无法正常开设,更无法组织开展学生艺术社团;32%的学校反映目前学校艺术教师缺少专业培训,艺术教师专业素养达不到学校发展需要。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在艺术展演中,学生服装整齐,而指挥教师却穿着休闲服装登场;有的指挥教师节奏把握不准,或有气无力一副病态。展演中个别学校学生演唱集体跑音;有的学校选送节目几年不变,这都说明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三)高水平艺术团队培养有待提升
近年来各中小学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目前仅有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艺术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与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艺术教育迫切需要打造更多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团体,从而带动艺术教育快速发展。但是作为各学校艺术社团骨干的艺术特长生培养却出现了报名和招收人数萎缩的情况,特别是高中艺术特长生招不足人甚至招不上人,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五、解决存在不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艺术教育认识,完善艺术教育培养机制
全面提升中小学艺术教育水平,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尤其是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要使学校上下形成这样的共识: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不仅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要形式上的丰富多彩,更要保证内容上的赏心和悦目;学校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艺术特长,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熏陶培养健全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因此,要积极开展校长、艺术教师艺术教育培训指导,以研讨、学习交流、比赛、督导等形式,加大指导、评比、检查力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认识水平,丰富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加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创建机制,完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施行艺术教育评价奖励机制和艺术教师定期培训机制。
(二)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规范艺术教育课堂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务使艺术教育课开齐率和开足率达到100%,坚决杜绝削减、挤、占、挪用音乐美术课现象,确实保障学生美育教育时间和效果。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引导艺术教师不断加强艺术课程研究,深入探索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学校特色艺术项目,使校本课程与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有机融合,相互衔接,递进发展。各中小学校要在教育局配齐配足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基础上,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为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艺术活动提供有利保障。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各中小学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基础上,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域艺术资源、教师特别是艺术教师专业特长和技能、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学生易学会、好掌握的艺术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各中小学校每年要有计划地举行各类艺术展演活动和校园合唱活动,有效组织班级人人参与;成立校级艺术社团,注重优秀人才培养和精品打造。以此活跃学校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四)注重艺术特长生培养,促进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艺术特长生是各学校艺术活动的骨干力量,是有专业培养前途的艺术人才,扩大艺术特长生招生比例,既有利于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也有利于扩大艺术人才培养范围。因此,在继续坚持小升初艺术特长生加分和艺术特长生免试提前录取政策基础上,增加艺术特长招生优惠幅度。建议将初中招生比例由原来的2%提升到4%(力争与体育持平),扩大高中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数量(二中申请2016年招艺术特长生),同时进一步降低录取分数(由原来的5分(一中)、10分(紫云等)降到20分、30分),使更多的艺术特长学生享受到政策,激发家长和学生坚持艺术发展的动力,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要建立完善小学、初中、高中艺术教育项目有序衔接发展机制,为艺术特长生专业发展建立制度保证。推广六中经验,以班级为建制成立乐团,特别是一中、二中这样的完中校,有利于项目持续发展,形成规模。
(五)打造精品艺术团队,引领艺术教育高水平特色发展
教育局要制定完善学校文化艺术特色发展评价考核和奖励机制,对艺术教育发展有序、形成规模、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各中小学在发展声乐、舞蹈、绘画等大众项目同时,要关注地域特色项目的发展,发掘传统文化特色,集中力量打造版画、铜管乐等特色项目。依托特色学校和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成立中小学版画工作室和中小学铜管乐团,积极推动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发展地域特色,培养艺术特长学生提供人才保障。
(六)强化艺术教育师资培养,促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教师是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学校要按照《学校艺术教育规程》的要求,完善艺术教师评价考核办法,结合课堂教学、组织课外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参与教研活动等多方面表现与实绩对艺术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督促指导艺术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支持艺术教师的理论业务学习,积极组织艺术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教研活动,鼓励支持艺术教师组织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同时,各中小学校要在配齐艺术教师开足艺术课程基础上,积极吸纳有艺术特长的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参与艺术教育的组织协调工作,不断壮大艺术教师队伍。
(七)增加艺术教育经费投入,保障艺术教育深入发展
发展艺术教育,开展艺术活动,均离不开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局要想方设法、统筹安排增加艺术教育经费,做到两个增长,一是逐年增长艺术教育经费,确保每年增长10%以上;二是艺术教育经费的增长要高于其他学科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时要均衡各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适当倾斜艺术教育发展缓慢的学校。各中小学要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在不影响其他学科发展的情况下,多投入一点艺术教育经费。通过以上措施,尽量满足开展艺术教育的经费需要,保障艺术教育深入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和新成效。
第五篇:中小学调研报告
昌东一中人性报告
前些日子,经过孙老师的帮助有幸去昌东一中参观学习。昌东一中是尤口镇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拥有学生1300人,教师120人,三栋教学楼,以及两个可容纳800人的学生教师宿舍,我们不不去考虑其他的因素,从学校的师资能力和教学条件来看,很明显爱你这所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是不足的,但令人“惊奇”的是这所学校对学生的福利待遇,能够让所偶的住宿学生实现免费住宿,实属难得,接下来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本人都昌东一中的人性看法。
学校领导的目标,这是人性报告中的核心目标,一个好领导的领导方式和作风能够引导整个团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去发展,由于本人并未对昌东一中的校领导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听到的也只是片面之词,从校长的介绍过程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将学生的地位放在了首位,将教师列为其次,但经过实际考察以后,我们却发现学生上课的环境十分艰苦,课桌和凳子都是破烂不堪的。这种教学条件不仅不能让教师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学环境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安安心心的去学习。“穷”不是教学设施不足的理由,一个优秀的领导要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穷”代表着没有开发,充分开发学校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例如将企业引入学校等。一个由一群拒绝学习的孩子组成的班级怎么能进步呢?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领导要从根本入手,从最基本的条件做起。
昌东一中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是来自于学校的孩子的学生家长,从总
体上看,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造成对教育的不重视,而对教育的不重视就更会让这个地区变得更加贫穷。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思想上的影响在童年时期又更容易根深蒂固,学生只有在家长的支持下才能真正面对学习,才能真正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个问题:昌东一中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缺少赞美的学校,教师对学生,家长对学生,教师对家长都缺少赞美,赞美的缺失,对于初中省生来说是可怕的,学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赞美来增加学生动力,家长也需要来自老师对孩子培养的赞美来直接自己,教师也需要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来增加自己的激情,这都是被当今所忽略的重要问题。不想听到校长:“生源太吵”,不想听教师说:“学生太淘气”,我们不要吝啬赞美,让花儿开在阳光下。
接下来浅谈下自己总结的解决方法:
1、树立理想,把握学习目标
目标如航灯,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奋勇当先,永不畏缩。昌东一中的学生过于盲目,由于家长不重视教育,学生并不知道学习对自身未来的重要性。我们从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入手,通过主题班会课、故事活动课等途径介绍名人伟人成长事迹,使学生明白,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机遇之外,崇高的追求目标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追
求崇高的奋斗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因此,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
3、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教师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其内在动机;当学生把奖励视为目标,而任务仅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时,内部动机就会受损;而当奖励被看作是提供有关成功或自我效能的信息时,内部动机则会提高。有效地进行表扬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表扬的价值是否为学生所期望、所看重,这都影响着表扬的效用。
4、组织竞赛
形成学习竞赛的原因是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这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的影响不同。对于中上学生影响最大,因为这种人通过努力可以不断提高名次。而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学习竞赛的影响甚微。所以,尽量多用集体或小组竞赛,而少用个人竞赛,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竞赛”,以达到学习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无论做什么事,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应该要扮演着主角的角色,使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最佳的课堂实效
5、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比说服教育更具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因此,在进行情感激励的同时,必须施以榜样的激励。在榜样的确立上,首先要重视学生身边的典型树立,班主任要重点对优秀生加以栽培,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学习上的排头兵。同时,加强对班干部、优秀学生进行榜样意识的教育,使之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6、语言激励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赞扬、被称颂的欲望,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哪有不喜欢班主任对其关心和鼓励呢?所以班主任要学会赞美学生,要不惜运用赞美之辞,赞美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与进步,哪怕是不起眼的优点和进步。在批评学生时,要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善意批评,而要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因而,平常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总是亲和地拍拍学生的头,表示颔首或鼓励,在批阅学生作业或试卷时,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总会在上面批上“很好”、“你能行”、“你会学好的”等鼓励性语言。同时赞扬不仅仅是同学,根据昌东一中的具体情况,赞扬的范围还要包括父母及其学生的家人,改变家长们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潜移默化的为教学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只有家长支持,学生努力,教师奋斗,才能打破恶性循环。
也许以上的观点和幼稚,存在着现实认知还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但就像电影《地球上的星星》里的那句话“每个孩子都有他过人之处”发现他!让他发光,这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人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