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苏州市物业服务项目承接和退管指导意见2014.12.01
苏州市物业服务项目承接和退管指导意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物业服务项目承接和退管行为,维护业主、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苏州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和国家住建部《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物业服务项目承接和退管活动,适用本指导意见。其中由属地政府实行的非市场化方式管理项目的承接和退管管理按照其他规定执行。
第三条 市、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负责物业服务项目的承接和退管过程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其他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及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专业单位应当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协助做好物业服务项目承接、退管阶段的衔接工作。
第四条 物业服务项目的承接和退管,应当本着依法有序、平稳过渡的原则进行,减少对业主基本生活秩序的影响,确保物业管理项目的和谐与稳定。
第二章 物业服务项目承接
第五条 本指导意见所称物业服务项目承接,是指物业服务企业依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管物业服务项目的行为,包括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等进行查验活动。
物业服务企业在接管物业服务项目前,必须对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等进行查验。
-1- 第六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通过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承接新建物业服务项目。
业主(代表)大会应当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择优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并符合《苏州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等规定的程序。
外埠企业进入我市承接物业服务项目,应当符合我市有关外埠企业进苏从事物业服务活动的规定,并办理备案手续。
第七条 新建物业项目的承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房屋建筑及共用设施、共用设备等单项工程已按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有关专业管理要求全部建成,已通过竣工验收(商品房交付备案),满足使用要求, 且验收资料齐全;
(二)物业共用设施、共用设备、共用部位等运行正常、完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
(三)物业及配套设施范围内没有违章建筑,临时建(构)筑物、施工机具、建筑渣土、整修工程等已全部拆除、清理完毕,场地道路平整,环境整洁;
(四)建设期间临时设臵的架空电缆、电线、地面裸露的管线等已经拆除或按规范处理完毕;
(五)房屋幢、户编号、公共标识等铭牌安装到位,已经有关部门确认;
(六)其他应当移交的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已经准备就绪;
(七)住建部《物业承接查验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新建项目交付使用备案不得替代物业项目承接查验。第八条 非新建的既有物业项目(以下简称“原有物业”)需要实施物业管理的,其承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房屋产权、物业管理区域周界清晰;
(二)物业公共设施设备配套齐全,运行正常、完好;
(三)房屋幢、户编号、公共标识清晰;
-2-
(四)有符合规定的物业服务用房;
(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新建物业交付使用时应当与受托物业服务企业完成承接验收手续,移交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共用设备、物业服务用房以及相关资料。为保证承接验收工作顺利进行,前期受托物业服务企业提前进场时间一般不得少于60日。物业服务企业提前介入发生的费用由双方约定。
业主委员会应当在原有物业移交前20日,与受托物业服务企业办理承接验收手续,移交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共用设备、物业管理用房以及相关资料。
尚未成立业主(代表)大会的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组织原有物业的产权人(或产权人代表)或由物业管理委员会按前述规定负责办理承接验收有关手续。
第十条 新建物业承接验收时应移交下列资料:
(一)物业规划批准资料、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分幢分层平面图和套型图,物业区域内道路、景观、绿化、水系、地下停车库、配套设施、地下管网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二)共用设施设备清单及其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技术资料;
(三)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准许使用文件;
(四)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
(五)业主名册和物业清单;
(六)临时管理规约;
(七)物业服务用房及物业管理所必需的相关资料;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和物业服务所必需的其他资料。未能全部移交前款所列资料的,建设单位应当列出未移交资
-3- 料的详细清单并书面承诺补交的具体时限。
第十一条 原有物业承接验收时应移交下列资料:
(一)第十条除第(六)项以外的全部内容;
(二)管理规约;
(三)物业档案资料,包括反映物业实际情况的图纸资料和技术档案资料,有关设施设备的使用说明、运行情况记录等技术资料;
(四)物业服务收费资料,公共能耗分摊办法及收支情况资料,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共用设备等所得收益的明细账目和收支情况;
(五)由业主缴纳、物业企业代收的水电费和公用水电费的记载资料;
(六)物业服务区域内共用设施、共用设备维保协议;
(七)与物业管理和物业经营相关的合同及资料;
(八)承接项目时接收的以及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资料;
(九)物业管理需要的其他资料。
第十二条 承接验收的所有资料归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所有,并由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管理;前期物业管理期间以及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暂不具备保管条件的由承接该项目的物业服务企业暂管。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向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办理物业管理资料和物业服务用房的移交手续。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向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办理物业管理资料的领用手续。
第十三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下列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共用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
(一)共用部位:一般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外墙、门厅、楼梯间、走廊、楼道、扶手、-4-护栏、电梯井道、架空层及设备间等;
(二)共用设施:一般包括道路、绿地、人造景观、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公共卫生间、化粪池、垃圾容器、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以及物业服务用房等;
(三)共用设备:一般包括电梯、水泵、水箱、避雷设施、智能化系统、消防设备、楼道灯、电视天线、发电机、变配电设备、给排水管线、电线、供暖及空调设备等。
第十四条 现场查验应当综合运用核对、观察、使用、检测和试验等方法,重点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共用设备的配臵标准、数量、外观质量和满足建设规范下的使用功能,其中对电梯、消防、监控等必须进行负荷(运行)试验。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移交有关单位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和有线电视等共用设施、共用设备,不作为物业服务企业现场检查和验收的内容。但建设单位应当将该部分共用设施、共用设备的移交情况书面告知物业服务企业。
第十六条 有关单位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和有线电视等共用设施、共用设备可以有偿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接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按下列程序办理新建物业的承接验收手续:
(一)建设单位于物业承接验收前30日,书面通知受托物业服务企业办理承接验收手续,并提交有关资料。
(二)物业服务企业应按接管条件对提交的资料在7日内审核完毕。符合规定要求的,应约定验收时间及有关事项。
(三)物业服务企业应会同建设单位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规
-5- 定,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共用设备,以及物业服务用房等进行查验。
(四)查验中发现的问题,应详细记录,双方应当以书面形式明确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整改完成时限。
(五)经查验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应在 7 日内办理有关交接手续,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协议》,由物业服务企业按照规定持有关文件报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备案,备案后将物业承接查验情况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显著位臵公告。
(六)物业服务企业因承接验收而产生的相关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八条 原有物业的承接验收手续,由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与新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与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合同生效后3 日内,应书面通知原物业服务企业办理物业移交手续,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在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7日内提供有关资料;
(二)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与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对提供的资料在7日内审核完毕。符合要求的,约定验收时间及有关事项;
(三)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与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会同原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共用设备和物业服务用房等进行现场查验;
(四)查验中发现的问题,应详细记录。查验记录应当包括查验项目名称、查验时间、查验内容、查验结论、存在问题等,并由查验人签字,双方企业和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盖章,并以书面形式明确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时限等,存在争
-6-议的应当在查验记录中载明;
(五)经查验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应在 7 日内办理有关交接手续,原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及其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协议》,由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持《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协议》、《物业服务合同》等报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备案;
(六)有关承接验收结果应在交接手续办理完成后3日内由业主委员会(或新受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区域内向全体业主公布。
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预收的物业服务费、停车费、水电费等相关费用结余部分退还给业主或转交给下一任物业服务企业。
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新老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查验并确认的读表数的当日办理公共水电表交接手续,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公共水电计量表的过户手续。
第十九条 物业管理承接验收交接双方的责任:
(一)承接验收时,交接双方均应严格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标准执行。验收中发现不符合规定、标准等问题时,双方协商处理解决办法,并商定时间复验;
(二)因建设单位原因导致原物业服务企业未全部移交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共用设备、物业服务用房等或移交资料不全的,由建设单位负最终责任;
(三)原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协议》生效前的物业管理活动,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物业管理交接验收协议》生效后的物业管理活动。期间发生的费用按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由各自负责承担;
(四)承接验收后,发生的维修养护和工程质量问题,按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7- 第二十条 物业承接验收中出现纠纷,由交接各方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申请物业所在地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的可申请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或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按合同约定申请仲裁。
第二十一条 分期和分组团开发建设的新建物业,可以分期和按组团进行承接验收,但共用配套设施设备必须满足物业使用功能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 新建物业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的约定,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开办物资,并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开办物资清单》。由建设单位提供开办费,物业服务企业代购臵开办物资的,建设单位应当验收确认,并办理相关手续。
开办物资归物业服务项目内全体业主所有,由物业服务企业使用和管理。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管理时,应当依据与建设单位确认《物业开办物资清单》,移交给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或经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同意直接移交给新受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并办理移交手续。
《物业开办物资清单》应当注明物资名称、数量、品牌、配臵、购臵时间、购臵费用等明细,并附购臵发票复印件。
第二十三条 未经承接验收或查验不合格的物业,物业服务企业有权拒绝接收,直至达到具备移交条件。对符合移交条件的物业,物业服务企业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接收;若物业服务企业借故拖延、拒绝接收,物业所在地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家、省、市物业管理有关法规和规定,督促其及时办理接收手续。
第二十四条 承接物业自移交之日起,物业服务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及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享有权利并履行义务。
-8-新建物业在移交后,其共用部位、公用设施设备等出现质量问题,按照国家房屋和产品质量保证规定和合同约定处理;如有争议的,由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单位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按照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原物业服务企业尚未退出,新受托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强行进驻物业服务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要求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强行进驻。
第二十六条 重大或遇有特殊情况的物业承接验收应当邀请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第三章 物业服务项目退管
第二十七条 本指导意见所称物业服务项目退管,是指物业服务企业因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终止,或者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提前解除合同,退出物业服务项目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业主(代表)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应当从保持物业服务项目服务管理的稳定性和长远利益出发,不随意更换物业服务企业,以保证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坚持诚信守法的原则,严格履行退出物业服务项目程序和相应职责,解决好项目管理期间责任范围内的遗留问题,做好新老物业服务管理的衔接工作,保持项目服务管理的连续性。
建设单位应当妥善解决项目建设遗留问题,为物业服务项目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方当事人不得擅自退出物业项目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注销、资质降级、吊销及合并、分
-9- 设等情况致使物业服务企业不能正常履行合同的除外。
(一)已经销售的物业尚未交付或未投入使用、或部分交付的,建设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擅自提出终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退出物业项目服务管理;
(二)同一物业管理区域分期开发建设的项目,业主委员会尚未全部建立或增补前,业主委员会不得要求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物业项目服务管理。
(三)物业服务合同期内,未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表决通过并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告示的,业主委员会不得擅自决定,要求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物业项目服务管理。
第三十条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终止,业主(代表)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尚未成立,物业服务企业退出项目服务管理的,适用下列程序:
(一)建设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不再续约的,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当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届满90日前,向对方提出不再续约的意见。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有关规定和程序,并征得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及时另行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物业服务企业,按不低于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服务标准执行。
(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不再续约原因、退出时间等书面报送项目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备案。
(三)建设单位应当在新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确定后10日内,将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及相关情况书面函告业主,并抄报物业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备案。
(四)建设单位未及时履行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责任的,原物 - -10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书面报告。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督促建设单位及时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五)建设单位已经注销的,由物业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召开业主(代表)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或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按照本意见的有关规定办理退出项目管理手续。
第三十一条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终止且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已成立,物业服务企业退出项目服务管理的,适用下列程序:
(一)业主(代表)大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或物业服务企业不再续约的,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当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或物业服务合同期限届满90日前,向对方提出不再续约的书面意见。业主(代表)大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应当按照《苏州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临时管理规约》或《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等有关规定,及时另行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物业服务企业。
(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未续约原因、退出时间等书面报送项目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备案。
(三)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和要求重新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后的10日内,应当在本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并报物业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备案。
(四)业主(代表)大会未及时履行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责任,也未决定实施自治管理的,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书
-11- 面报告,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会同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社区居民委员会督促业主(代表)大会及时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第三十二条 物业服务合同当事人提前解除合同,物业服务企业退出项目服务管理的,应依情形分别适用下列程序:
(一)前期物业服务期间,合同当事人一方要求提前解除物业服务合同的,应于拟解除合同前90日书面告知对方,除物业服务企业注销、资质降级、吊销及合并、分设等特殊情况,需告知全体业主外,应当征得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另行选聘不低于原资质等级的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按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标准执行。物业项目符合物业管理招投标要求的,由建设单位按规定程序重新招标。建设单位应于新物业服务企业确定后10日内将更换物业服务企业的情况书面函告物业买受人,并抄报物业项目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和社区。
(二)物业服务期间,经业主委员会或者20%以上业主提议要求提前解除合同的,应于拟解除物业服务合同前90日组织召开业主(代表)大会。在召开业主(代表)大会15日前,将会议通知及解聘物业服务企业事项等书面材料送交与会人员,并以书面形式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经征得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业主(代表)大会做出解聘物业服务企业决定的,业主委员会应当在业主(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后3日内书面通知物业服务企业,但管理规约、业主(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或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业主(代表)大会应当按照《苏州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和本物业服务项目《管理规约》等有关规定,及时另行选聘具有 - -12相应资质等级的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应当将提前解除合同的原因、退出时间等以书面形式报送项目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备案。
未经业主(代表)大会依法通过,业主委员会及其成员不得擅自作出解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决定。
(三)物业服务期间,物业服务企业要求提前解除物业服务合同的,应当在拟解除物业服务合同90日前,将解约原因、退出时间以书面形式告知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就相关事项进行协商,同时以书面形式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15日。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解约原因、退出时间书面报送项目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备案,书面告知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应当启动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程序。
(四)合同期满,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开发建设单位)没有将续聘或解聘的意见通知原物业服务企业,且没有选聘新的物业管理企业,原物业服务企业继续管理的,视为合同自动延续,延续期限为本合同的期限。合同自动延续期间,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开发建设单位)决定不继续委托的,应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原物业服务企业;原物业服务企业决定不再接受委托的,也应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开发建设单位)。
(五)当事人一方对提前解除物业服务合同行为有争议的,双方应依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申请物业所在地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的可申请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或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按合同约定申请仲裁。
第三十三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或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终止或解除之日前继续按照合同的约定提供物
-13- 业服务,积极协助建设单位或业主(代表)大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做好物业服务项目管理相关工作。业主应当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至合同期满终止或解除退出之日。
第三十四条 在前期物业服务委托合同或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终止或解除之日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根据业主的意见将预收的物业服务费等相关费用的结余款项退还给业主或转交给下一任物业服务企业;原欠缴的物业服务费,业主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及时补缴。
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原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以业主欠交物业服务费等为由拒绝办理交接手续。原物业服务企业拒不退出物业管理区域的,业主可拒付物业服务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的物业服务费;新受托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服务合同委托方应通过司法途径要求原物业服务企业退出物业服务区域、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六条 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终止,业主(代表)大会未依法及时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且未作出自治管理决定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做好衔接工作:
(一)在物业服务合同期满终止前30日,业主(代表)大会未明确续聘或未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且未作出自治管理决定时,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向物业服务项目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报告。
(二)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物业服务企业报告后7个日内,应当配合、协助、指导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到物业服务项目所在地听取业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意见,并就继续做好物业服务进行沟通协调工作。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会同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协助、指导业主(代表)大会依法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三)对拒不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原物业企业退出的,街 - -14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会同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有关情况书面报送物业服务项目所在地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并根据政府要求做好相关应急工作。
第三十七条 对业主欠交物业服务费的处理,原物业服务企业可委托新物业服务企业代为收取业主欠交的物业服务费,也可以自行收取,但不得影响业主的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业主委员会、新受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应为原物业服务企业收取欠缴物业服务费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三十八条 在退管时间上未达成一致意见前,业主委员会等其他单位和成员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或暗示业主拒交或缓交物业服务费。
第三十九条 实行酬金制收费方式的物业管理项目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对原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账目有异议的,可聘请专业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审计费用可从属于业主所有经营性收益中支出,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应向业主公布审计结果及审计费用。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积极配合作好审计工作。
实行包干制收费方式的物业管理项目,业主委员会对原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代收代交、公共收益账目有异议的也可以按照上款的规定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拒不移交物业服务用房和相关资料、拒不配合交接查验、擅自停止物业服务、拒不撤出物业管理区域、强行接管的,由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和《苏州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依法处罚。仍不履行的全体业主可以依法通过仲裁或
-15- 诉讼途径解决。
第四十一条 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交接义务、不按规定交接、擅自停止物业服务、拒不撤出物业管理区域、强行接管的,由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苏州市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物业服务企业及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理。
第四十二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保安员(秩序维护员)采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处臵交接纠纷,扣押、没收他人证件、财物等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第四十三条 在物业服务项目承接、退管中,业主委员会超越职权作出决定,或指使、强迫物业服务企业强行进驻的,致使物业服务项目无法正常承接或退管,由签字同意该决定或指使、强迫的委员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 建设单位、业主委员会或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承接验收中弄虚作假的,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予以制止;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区(县级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 -16
第二篇:物业承接项目
物业承接项目报告
尊敬的中国人民银行大庆中心支行领导:
关于中晟汇裕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接贵行物业客房、食堂一事已进入最后阶段。现在把我公司对承接物业客房、食堂的一切有关管理模式及标准向行领导做以说明,希望情领导给予批示!
物业承接项目
一、物业
二、保安
三、保洁
四、客房
五、食堂
注解:
1、物业计划实施物业员工上下班打卡制,主要是监督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员工用餐实施用打卡制,为了更好的节省员工用餐和提高卫生条件,早、午餐打卡形式,用餐卡由银行统一充值。
3、制定物业员工手册,奖惩条例。
4、规范化管理制度,为银行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5、欢迎行领导和员工提出整改意见。
中晟汇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物业部
2014/1/7
第三篇:《2017年苏州市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附件
2017年苏州市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第十三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最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和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部署,以“强化质量责任,提高监管效能,保障民生实事,引导工程创优,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为工作目标,紧密结合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实际,提升我市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效能,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突出住宅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质量管理,不断提升我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巩固提升工程质量两年行动成果。巩固工程质量专项治理两年行动成果,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一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工程参建各方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水平。二是落实项目执业人员责任。严格执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规定,进一步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质量责任。三是落实质量终身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四是加大责任追究
-1- 力度。定期组织专项督查活动,以在建农民安置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住宅工程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项目为检查重点,突出参建各方主体市场行为、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等检查内容,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严重质量问题予以严肃查处并通报曝光。
二、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效能。不断改进监管方式,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监管重点,加大抽查力度,强化对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竣工等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节点的监督检查,切实履行政府监管职责。积极运用“苏州市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监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监管水平,提升质量监管效能。按照省住建厅发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行为执法检查手册》等有关规定,充分发挥质量监督机构作用,加强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加大对相关责任单位及人员的处罚力度。着力抓好监督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质量监督执法水平。坚持工程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对工程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推动本地区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例的曝光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社会共治。
三、继续深化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以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指导企业建立包括日常质量管理、施工现场质量
-2-过程管控等各环节、各流程、各工序的责任制度、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项目质量管控能力建设,推进施工企业的质量行为规范化、质量管理程序化和质量控制标准化,预防和减少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的发生。针对住宅工程中存在的渗漏、开裂、节能保温、水暖电气安装、预拌混凝土和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等常见质量问题,要按照新版《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落实治理工作措施,并及时总结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艺,确保治理质量通病取得实效。严格工程竣工验收环节监管,积极开展分户验收比对性复核,查处分户验收走过场、流于形式和弄虚作假行为,及时发现纠正质量问题和隐患。按照省厅部署,积极探索研究适合我市实际的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有效减少质量投诉,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四、加强工程材料(含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管理。狠抓主要建筑材料及半成品质量控制环节,认真执行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和复检制度,对涉及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和材料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全市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严格查验相关钢材供货厂家提供的铭牌、质量保证书、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资料。凡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钢材制品,一律不得投入使用,并按照《关于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建质〔2008〕56号)等规定进行处理,杜绝“地条钢”用于实体工程,确保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要积极加强部门联动,及时获悉被淘汰、不合规的砖瓦企业名录;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建筑工地现场使用砖瓦情况的监督检查
-3- 力度,督促工程项目参建各方有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防止被淘汰、不合规的砖瓦企业产品进入建筑工地;对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违规使用被淘汰、不合规的砖瓦企业产品的工程项目,要严肃追究相关企业及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要按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质量管理的通知》(苏住建规〔2013〕6号)等有关规定,加强预制桩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五、抓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督促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按照《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B42/T 104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及江苏省地方标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省住建厅公告〔2016〕第31号)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水平。加强对装配式结构工程的监管,制定针对性的监督方案,加大技术支持和服务力度,加大质量监督巡查力度,督促相关企业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着力构建质量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动态消除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隐患,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加强与同级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工作沟通、协调,构建联合执法机制,切实落实预制构件生产单位的质量责任;必要时,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可采用驻厂监督的方式强化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控,坚决杜绝不合格的预制构件进入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把好工程质量安全源头关。
六、全力抓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管。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督促轨道交通工程参建各方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建(构)筑物进行调
-4-查,做好相关材料保全工作;对工程本身和周边环境带来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做好风险识别和界定工作。不断完善质量监管工作程序和相关制度,采取差别化监管方式,督促参建单位执行有关标准规定,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保证施工各项工艺措施落实到位。加强轨道交通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等的专项检查,强化对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防治。加强对参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检测、监测单位的日常监管。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严格把好程序验收关,规范抓好验收工作。坚持月度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工作交流,研究分析并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不断推动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完善轨道交通工程应急程序与保障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切实发挥监理机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把关作用。监理机构要落实工程项目总监负责制,配备足够的、专业配套的合格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到岗履职,充分发挥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一线监理人员的现场监管作用。工程监理机构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各地住建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对监理企业和执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落实工程监理质量月报制度,促进监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八、积极扶持企业争创优质工程。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工程质量创优意识,建立创优目标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创优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从完善施工现场质保体系、落实各方质量管
-5- 理责任、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措施入手,为工程质量创优提供基础保障。落实《关于苏州市“姑苏杯”优质工程奖评审组织实施工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不断优化苏州市“姑苏杯”优质工程奖评审组织实施流程,加强对评审过程相关工作的监督。做好国家级、省级优质工程奖项目的遴选和推荐工作。同时,要深入开展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促进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九、深化 “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总结争创“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的经验做法,继续在我市工程质量领域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配合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争创“质量强省”的有关工作。按照《苏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积极指导全市建筑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争创“苏州市市长质量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切实将在建建筑工程纳入依法建设的轨道。加强质量监督检查,着力规范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违规违法行为的施工、监理单位严肃处理,督促其限期整改闭合,确保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满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
十、不断加强检测行业管理工作。一是深化检测机构的随机监督检查。开展半飞行检查,针对轨道交通工程等民生工程检测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重点检查检测机构的人员资格、原始记录、设备使用、检测环境和档案管理等情况,坚决纠正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出具虚假报告的检测机构要向社会公开曝光,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清出检测市场。
-6-二是开展我市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比对试验活动。选定检测比对项目,组织全市范围内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全数参加,保证工程质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不断提高检测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并将比对试验考核情况作为检测机构信用等级的申报、评优评先、资质增扩项等管理的重要依据。三是做好对上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统计和报告工作。研究分析本市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回顾总结日常监督检查、能力验证等方面工作,着力消除不利因素,推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7-
第四篇:物业承接查验实施方案
物业承接查验实施方案
物业承接查验,是指承接新建物业前,物业服务企业和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共同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的活动。
一、物业承接查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移交权属明确、资料完整、质量合格、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物业。实施承接查验的物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取得规划、消防、环保等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可或者准许使用文件,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公共照明、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设施设备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已安装独立计量表具。
3、邮政、文化体育、环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已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
4、道路、绿地和物业服务用房等公共配套设施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5、电梯、二次供水、高压供电、消防设施、压力容器、电子监控系统等共用设施设备取得使用合格证书。
6、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的相关技术资料完整齐全。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承接查验准备工作。
1、人员准备。物业的承接查验是一项专业性强、对日后的管
理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技术性工作。物业管理企业在承接查验前就应与建设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各自确定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
2、计划准备。承接查验工作应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1)与建设单位确定承接查验的日期、进度安排。
(2)要求建设单位在承接查验之前提供移交物业详细清单、建筑图纸、相关单项或综合验收证明材料。
(3)派出技术人员到物业现场了解情况,为承接查验做好准备工作。
3、资料准备。在物业的承接查验中,应做必要的查验记录,在正式开展承接查验工作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资料准备工作,制订查验工作流程和记录表格。
4、设备、工具准备。在物业承接查验中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检验方法来查验承接物业的质量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三、物业承接查验的内容与方式。
1、物业资料查验。现场查验20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下列资料,未能全部移交下列资料的,建设单位应当列出未移交资料的详细清单并书面承诺补交的具体时限。
(1)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2)共用设施设备清单及其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
(3)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准许使用文件。
(4)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
(5)承接查验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现场查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下列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移交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和有线电视等共用设施设备,但不作为物业服务企业现场检查和验收的内容。
(1)共用部位:一般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外墙、门厅、楼梯间、走廊、楼道、扶手、护栏、电梯井道、架空层及设备间等。
(2)共用设备:一般包括电梯、水泵、水箱、避雷设施、消防设备、楼道灯、电视天线、发电机、变配电设备、给排水管线、电线、供暖及空调设备等。
(3)共用设施:一般包括道路、绿地、人造景观、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以及物业服务用房等。
3、物业查验的方式。
现场查验应当综合运用核对、观察、使用、检测和试验等方法,重点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
四、承接查验所发现问题的处理及时限。
1、承接查验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1)现场查验应当形成书面记录。查验记录应当包括查验时
间、项目名称、查验范围、查验方法、存在问题、修复情况以及查验结论等内容,查验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参加查验的人员签字确认。
(2)现场查验中,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不符合约定或者规定的情形,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问题整理出来之后,由建设单位提出处理方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物业管理企业在提出质量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便于建设单位进行针对性整改。建设单位应当及时解决并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复验。
(3)从发生原因和处理责任看工程质量问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施工单位引起的质量问题。若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发现或发生,按建设部《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规定,应由建设单位督促施工单位负责。第二类是由于规划、设计考虑不周而造成的功能不足、使用不便、运行管理不经济等问题。这类问题应由建设单位负责作出修改设计,改造或增补相应设施。
(4)为使物业工程质量问题得到及时圆满地解决,物业管理企业要做好跟踪查验工作。物业管理企业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负责不同专业的工程质量问题,在整改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现场跟踪,对整改完工的项目进行验收,办理查验手续。对整改不合要求的工程项目则应继续督促建设单位处理。
2、承接查验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时限。
(1)房屋本体及公共设施的承接查验存在的问题,10个工作日内建设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进行复验。
(2)公共配套设备设施的承接查验存在的问题,10个工作
日内进行整改,并进行复验。
(3)资料移交存在缺失的部分,5个工作日内进行补齐。(4)钥匙的承接查验缺失或存在的问题,3个工作内给予补齐或整改,合格后进行复验。
五、承接查验后物业的移交及相关责任。
1、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承接查验后10日内办理物业交接手续,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服务用房以及其他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2、交接工作应当形成书面记录。交接记录应当包括移交资料明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明细、交接时间、交接方式等内容。交接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签章确认。
3、分期开发建设的物业项目,可以根据开发进度,对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物业分期承接查验。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承接最后一期物业时,办理物业项目整体交接手续。
4、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建立档案并妥善保管。
5、物业交接后,建设单位未能按照物业承接查验的约定,及时解决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物业交接后,发现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建设单位应当负责修复。
第五篇: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鸿业·名居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甲方:鸿业地产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乙方:鸿业助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为了规范物业承接查验行为,加强前期物业管理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甲、乙双方就鸿业·名居物业承接查验签订本协议。
第一章 物业基本情况
第一条
物业基本情况
物业类型:住宅物业
座落位置 :307线北金牛像西 管理界限:
东至:牛群商贸城二期西
南至:307线 西至:健居苑东侧
北至:体育路南侧
占地面积:2876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
第二章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物业买卖合同的约定,移交权属明确、资料完整、质量合格、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物业。
第三条 现场查验 7个工作 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下列资料:
(一)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二)共用设施设备清单及其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
(三)供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准许使用文件;
(四)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
(五)承接查验所必需的其他资料。未能全部移交前款所列资料的,建设单位应当列出未移交资料的详细清单并书面承诺补交的具体时限。
第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委派专业人员参与现场查验,与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确认现场查验的结果,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第五条 自物业交接之日起,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全面履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和管理义务,承担因管理服务不当致使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毁损或者灭失的责任。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建设单位移交的资料进行清点和核查,重点核查共用设施设备出厂、安装、试验和运行的合格证明文件。
第七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下列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
(一)共用部位:一般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外墙、门厅、楼梯间、楼道、扶手、护栏、电梯井道、架空层及设备间等;
(二)共用设备:一般包括电梯、水泵、水箱、避雷设施、消防设备、楼道灯、电视天线、变配电设备、给排水管线等;
(三)共用设施:一般包括道路、绿地、人造景观、围墙、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以及物业服务用房等。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移交有关单位的供水、供电、通信和有线电视等共用设施设备,不作为物业服务企业现场检查和验收的内容。
第九条 现场查验应当综合运用核对、观察、使用、检测和试验等方法,重点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
第十条 现场查验中,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不符合约定或者规定的情形,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当及时解决并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复验。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签订后10日内办理物业交接手续,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服务用房以及其他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不得以物业交付期限届满为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接不符合交用条件或者未经查验的物业。第三章 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及其时限
第十三条 房屋本体及公共设施的承接查验存在的问题,10个工作内开发公司进行整改,整改后进行复验。
第十四条 公共配套设备设施的承接查验:存在的问题,10个工作内进行整改,并进行复验。
第十五条 资料移交存在缺失的部分,5个工作内进行补齐。
第十六条 钥匙的承接查验:缺失或存在的问题,3个工作内给予补齐或整改,合格后进行复验。
第四章 违约责任
第十七条 物业交接后,建设单位未能按照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的约定,及时解决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物业交接后,发现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建设单位应当负责修复;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未按本办法履行承接查验义务的,由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作为不良经营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不移交有关承接查验资料的,由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的,对建设单位予以通报,并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一条 物业承接查验中发生的争议,可以申请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调解,也可以委托有关行业协会调解。
第二十二条 物业承接查验活动,业主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对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查验行为的投诉。
第五章 其它
第二十三条 现场查验应当形成书面记录。查验记录应当包括查验时间、项目名称、查验范围、查验方法、存在问题、修复情况以及查验结论等内容,查验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参加查验的人员签字确认。
第二十四条
物业承接查验协议作为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补充协议,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五条 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生效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交接义务,导致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物业承接查验费用的承担,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六条 物业承接查验可以邀请业主代表以及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可以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协助进行,物业承接查验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公证。
第二十七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建立档案并妥善保管。
物业承接查验档案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的,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之日起10日内,向业主委员会移交物业承接查验档案。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不得凭借关联关系滥用股东权利,在物业承接查验中免除自身责任,加重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损害物业买受人的权益。第二十九条、本协议于 年 月 日签订于蒙城,自签署时生效 第三十条、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