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镇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
xx区xx镇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
为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制度,制定本制度。
一、本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轻工、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适用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黑名单”(以下简称“黑名单”)管理制度是对存在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及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实施社会综合监管,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的制度。
三、“黑名单”管理制度坚持依法监管、客观公正、及时准确、惩戒过失的原则,按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政策制约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
四、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黑名单”:
(一)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者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违反“三同时”规定,且未按有关监管部门要求按时改正的;
(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重大职业病危害隐患,且未在规定期限或未按生产经营单位承诺进行整改的;
(四)在规定期限内未达到安全标准化要求的;
(五)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抗拒安全生产执法的;
(六)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等行政处罚;逾期不缴纳经济处罚的;
(七)故意谎报、瞒报事故及事故后逃逸的;
(八)其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黑名单”管理制度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信息采集。通过事故调查、安全检查、群众举报等途径,对符合本制度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收集,并记录单位名称、案由、违法违规行为等信息。
(二)信息告知。对拟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要提前告知当事人,并听取其陈述申辩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要采纳。
(三)讨论审定。对拟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单位和组织,由本镇安委会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讨论审定。
(四)信息公布。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名单,由本镇安委会办公室对外发布,每半年发布一次。
(五)信息删除。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在“黑名单”管理期限届满时,由本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对其组织验收,对已整改并未再发生本制度第四条所规定情形的,由安委会办公室将其从“黑名单”中删除,并在原公告媒体上予以公布。
六、根据企业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整改要求,列入“黑名单”管理的期限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列入“黑名单”管理和从“黑名单”中删除的日期以公布日期为准。重大隐患未按期整改到位的,继续延长其“黑名单”管理期限,直至消除隐患。对于企业整改积极,确有特殊情况申请提前解除部分管理措施的,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同意解除部分管理措施的审查意见后,由安委会办公室通知有关部门解除部分管理措施。
七、对被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在“黑名单”管理期限内,除依法对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外,并实施以下监管监察措施:
(一)生产经营单位须每月向本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一次安全生产情况
(二)本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追踪整改情况,直至整改达到要求。
(三)对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由本镇安委会办公室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保险、工会等主管(监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黑名单”管理期限内严格限制新建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以及用地、证券融资、贷款等,暂停其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不得评优评先。
八、本制度由xx镇安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九、本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苏州市xx区xx镇综合执法局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安全生产诚信“黑名单”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黑名单”制度
第一条
为更好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严格落实企业安生产诚信管理“黑名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企业未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造成安全生产诚信严重缺失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后,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别上报市、县(区)安委办审查确定,列入“黑名单”,并在新闻媒体上向全社会公布,进行重点监管。
第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应列入“黑名单”:
(一)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证件过期擅自生产经营的。
(二)各级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整治限期整改不到位的。
(三)规模以上且安全生产诚信管理等级为A级的企业,发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含)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含)造成人员死亡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其他企业,发生死亡1人以上(含)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
(四)一年内因同一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含)行政处罚的。
(五)安全生产诚信管理D级企业在评估确定级别后在规定时间内未按时整改完毕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第四条
黑名单确定基本程序:
(一)信息采集。各县(区)、各有关部门通过事故调查、安全检查、群众举报等途径,采集存在不良行为的企业名称、违法违规行为等信息。
(二)信息告知。对符合列入“黑名单”条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企业,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意见,当事企业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三)审查确定。对拟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将审定后的信息报市、县(区)安委办,由市、县(区)安委办按照上述第三条的内容进行审查确定,经公示后予以公布。
(四)信息公布。经确定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市、县(区)安委办要定期通报给银行、人力社保、财政、发改、经信、商务、国土资源、市场监管、电力等部门,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
(五)“黑名单”解除。因第三条第(一)、(二)、(五)项原因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消除不良行为后即可向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提出解除申请;因第三条第(三)、(四)项原因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事故发生当日起或第2次被处罚的当日起1年期满,方可向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提出解除申请。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接到解除申请后,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审查;审查合格后,将结果报市、县(区)安委办,市、县(区)安委办在5个工作日内将其从“黑名单”上解除。解除情况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
“黑名单”结果运用。对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还应取消其列入黑名单期间内的评先评优、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知名商标”、创建“文明单位”等各类有关企业荣誉资格,并对其主要负责人的各类评先评优以及劳模评选等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对列入“黑名单”期间的企业,商业银行要审慎发放贷款,财政部门停止发放财政资金补助和奖励,发改部门严格限制新增的项目核准与审批,经信部门不得给予技改贴息等优惠政策,工伤保险费率应按规定提高,国土资源部门不得提供扩大再生产所需用地,工商、质监、供电等部门也要依照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第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原本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本溪市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同时废止。
第三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强化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督促和警示交通运输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社会监督,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具有行政执法职责的部属单位(以下简称“交通运输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黑名单(以下简称“黑名单”),将违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的交通运输企业、经营性运输车船及其当班驾驶员和船长,通过政务网站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交通运输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从事经营性运输或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企业。
第四条 “黑名单”应当按照依法公开、客观及时、公平公正的原则予以公布。
第五条 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黑名单”管理工作。
省级及以下交通运输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具体负责本行政区或管辖区域内“黑名单”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六条 交通运输企业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列入“黑名单”。根据违法违规情形,确定整改期。
(一)发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并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
(二)未取得交通运输营运许可或工程建设资质,以及超出资质许可范围从事交通运输运营或工程建设的;
(三)非法改装经营性车船或更改经营性车船安全设备、设施,对车船安全运行、监控、载重或遇险报警造成影响的;
(四)所经营的车船拒绝或逃避安全监管,擅自开航或载客出站的;
(五)将所承揽的工程转包或非法分包的;
(六)谎报、瞒报重大和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
(七)采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
(八)指使或纵容相关人员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转移、隐匿、伪造或者销毁有关事故证据资料或拒不接受事故调查的。
(九)有必要列入“黑名单”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经营性运输车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列入“黑名单”。根据违法违规情形,确定公布期。
(一)未通过检验或未取得相应营运许可,非法从事运营的;
(二)未按规定配备的安全或救生设备的;
(三)存在超载或超员运输的;
(四)拒绝或逃避安全监管,擅自载客出站或站外非法揽客或未办理船舶签证手续擅自开航的;
(五)非法改装经营性车船或更改经营性车船安全设备、设施,对车船安全运行、载重或遇险报警造成影响的;
(六)在船舶安全检查中,被滞留的;
(七)不服从VTS指挥违章航行或不服从搜救部门的组织协调,逃避海难救助的;
(八)重点营运车辆未按规定安装动态监控设备或未有效接入全国联网联动动态监控平台的;
(九)有必要列入“黑名单”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经营性运输车船当班驾驶员、船长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列入“黑名单”。根据违法违规情形,确定公布期。
(一)发生超员、超速、超载、超限等行为的;
(二)发生人员死亡事故并负同等以上责任的;
(三)拒绝或逃避安全监管,擅自载客出站或站外非法揽客或未办理船舶签证手续擅自开航的;
(四)擅自更改车船安全设施设备,或关闭、遮挡车船安全监控设备的;
(五)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的;
(六)采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从业资格、船员证书或开航许可的;
(七)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转移、隐匿、伪造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等影响事故调查的。
(八)不服从VTS指挥违章航行或不服从搜救部门的组织协调,逃避海难救助的;
(九)有必要列入“黑名单”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交通运输部门应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及时掌握符合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的交通运输违法、违规事实和信息。
第十条
事故或事件发生地的交通运输部门应将本地区所发生的事故或事件及时通知车船籍地的交通运输部门。
第十一条 经调查核实,符合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情形的,公司所在地或车船籍所在地、违法人员证照签发地的交通运输部门应将其列入“黑名单”。
第十二条 “黑名单”由县级以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或分支局以上海事管理机构通过政务网站、新闻媒体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及时更新、发布。
第十三条 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公布事项包括企业的名称、营业地、法定代表人、整改期限等信息。
列入“黑名单”的经营性运输车船公布事项包括船名、车牌号码、所属企业、船籍车籍所在地、公布期限等信息。
列入“黑名单”的人员公布事项包括,责任人员的姓名、职务或驾驶证号码、从业资格证书号码、公布期限等信息。
第十四条
整改期或公布期满的,经核实未再次发生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所列情形,交通运输部门应将其从“黑名单”公布栏中移除。
在整改期或公布期内,再次发生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所列情形的,交通运输部门应从严处理。对于两次违法情节特别严重的,可根据有关法律或法规,责令有关企业停业整顿,责令有关责任人待岗学习培训。
第十五条
依申请,交通运输部门可对整改期限未满的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达到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提前从“黑名单”公布栏中移除。
第十六条 或相关人员违返有关规定,交通运输部门在审批班线、航线、从业资格审批、船员职务证书考试等行政许可或交通建设工程招标时,应当审查交通运输企业或申请人在“黑名单”中的状态,对在整改或公布期限内的申请人不给予相应的行政许可。
第十七条 对整改期限内的交通运输企业及运输车船,交通运输部门应当采取增加检查频次、责令定期报告安全生产情况等措施,实施重点监管。
道路、水路运输企业应加强对本单位列入“黑名单”人员的教育培训或安全监管;新聘用车辆或船舶驾驶员时应在网站上查询“黑名单”信息,不得聘用在公布期限内的“黑名单”人员。
第十八条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违反本规定,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影响责任认定和“黑名单”建设的,由任免机关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九条
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有权向交通运输部门举报。
第二十条
代管或接受个人或其他企业的车辆或船舶挂靠的交通运输企业,其代管或接受挂靠的车辆或船舶视为该企业自有车辆或船舶。
第二十一条 各省(区、市)交通运输部门可以参照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黑名单”管理实施细则。
交通运输企业应根据本规定,建立本企业责任人“黑名单”档案。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
第九师建筑施工单位黑名单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制度所称建筑施工单位是指在九师辖区内所有承建工程的施工单位。
第二条 凡在本师辖区内从事各各类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在日常活动中的失信行为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实施失信惩戒联动的信用信息,以建设行政部门、劳动保障、公安、法院、信访、信贷等信用记录为重点。
第四条 本办法由师建设行政部门、财务局、信访、国资委、工信委、招商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等机构为执行本办法的主体机构(以下统称执行主体机构)。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对失信黑名单企业的认定及通报。
第二章 失信信用信息分类
第五条 建筑施工单位信用信息,由守信信用信息和失信信用信息构成,其中失信信用信息分为提示信用信息和警示信用信息。
第六条 建筑施工单位提示信用信息包括:
(一)未通过行政机关依法进行的专项或者定期检查的记录;
(二)不依法签订或履行《劳动合同》、未及时公布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名册记录的;
(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第七条 建筑施工单位警示信用信息包括:
(一)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记录;
(二)拒不支付工程款的记录;
(三)法院认定的被执行人的严重失信行为记录;
(十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记录;
(十六)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可以记入的其他警示信用信息。
第三章 失信黑名单的确定
第八条 建筑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列入失信黑名单:
(一)建筑施工单位在师劳动保障监察或信访局有1条以上警示信用信息的;
(二)建筑施工单位在师劳动保障监察或信访局查询有2条以上提示信用信息的;
(四)师执行主体机构接受投诉举报受理后,执行主体机构审核后认定为具有严重失信行为的;
(五)其他应列入失信企业黑名单的情形。
第九条 列入黑名单的失信建筑施工单位须是未注销、未破产的存续企业。
第十条 失信的建筑施工单位黑名单有效期与失信记录存续期一致,按照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审查,直至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事由消失。
第十一条 建筑施工单位对失信不良行为认定或被列入失信黑名单有异议的,可以向师执行主体机构提交异议申请,执行主体机构应当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异议申请送单位进行核实,原单位自收到核实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确实有误的,应当立即予以撤销或纠正;申请处理期间,不影响失信行为的记录公示与处理。
第十二条 建筑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报请师执行主体机构批准,可从黑名单上解除。
(一)建筑施工单位已履行义务,修复不良信用记录,并经原信息报送单位同意的;
(二)建筑施工单位对失信行为作出实质性改正,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失信风险显著降低且列入黑名单期间未发生第七条、第八条和第九条的失信内容,并经原信息报送单位同意的;
(三)出现其他可从黑名单上解除的因素。
第十三条 失信企业从黑名单上解除的相关程序。
(一)失信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经有关行政部门审核,师执行主体机构核准后予以解除;
(二)原信息提供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师执行主体机构
审核后予以解除;
(三)出现其他可从黑名单上解除的因素,师主体执行机构依据相关规定予以解除。
第四章 失信黑名单的披露
第十四条 对确定的失信建筑施工单位黑名单将通过师电视台和北疆时报或指定的其他媒体,向全社会公开披露。
第十五条 失信建筑施工单位黑名单的披露,应当客观、准确、公正,保证所披露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禁止披露企业商业秘密。
第十六条 失信建筑施工单位黑名单披露时限,应当与其有效期保持一致。
第五章 失信惩戒联动
第十七条 针对被列入黑名单的建筑施工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分工采取以下失信惩戒联动措施:
(一)列为日常重点监控和监督检查对象,并提高监督检查频次。
(二)金融机构可以按照贷款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原则,提高贷款利率或拒绝贷款。
(三)招投标时在招标文件中设臵明确的限制性条款,依法禁止参加项目招投标,两年内不得再承包工程项目。
(四)在申请列入政府信用担保管理体系时,不予批准;
已列入政府信用担保管理体系的,给予警告或取消资格。
(五)取消其政策性补贴资格,不予以考虑享受政府补贴扶持(拨付财政性补贴资金)等国家政策。
(六)严格限制其新增项目审批和核准、用地审批等。
第十八条 提倡和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在招用建筑施工单位过程中,及时查询失信企业黑名单,降低信用风险。
第六章 失信惩戒联动的制度保障
第十九条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失信惩戒联动工作,加快整合行业内、系统内的信用信息,按要求及时为师执行主体机构报送本系统采集的信用信息特别是严重失信信息,结合本部门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并报执行主体机构备案,强化对我师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中热点、重点问题的信用监管,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第二十条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因不查询失信企业黑名单而导致决策或者工作失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主管部门要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师执行主体机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
第五篇:XX镇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
XX镇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
XX镇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具体时间为每季度第一个月的5至10号;会议由镇长主持,全体副镇长、科室负责人、安监办全体工作人员参加,视情况邀请镇党委有关领导参加,也可扩大至政府其他工作人员甚至企事业单位人员。内容主要有通报季度安全生产情况、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等3项。会议对研究和决定的事宜要同时明确督促落实的人员,并由镇安委办形成会议纪要存档。
XX镇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情况适时召开安全生产联席会议,会议召开时间及参会人员范围由镇安委会办公室提出方案,由镇长或分管副镇长主持,主要内容是研究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协调成员单位提出的有关事项,研究相关工作措施。会议研究事项由镇安监办督促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