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3:2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

第一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川办发[2002]38号 【发布日期】2002-11-21 【生效日期】2002-11-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

(川办发[2002]38号)

近年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确定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粮改方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债务负担重,富余人员多,影响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川府发〔2001〕51号)和国家计委等8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计综合〔2002〕677号)等的有关规定,现就加快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的主题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力争到2005年底,基本实现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和布局,使国有粮食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主体,在粮食宏观调控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政企分开,加快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步伐

(一)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不向企业摊派费用,行政领导不得在企业兼职兼薪。各级政府必须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所需行政经费列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二)省政府确定的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地区要确定适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走向市场的企业组织形式,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尚未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地区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并按政策规定取得相应的财政补贴,在此基础上,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三、切实做好减员增效工作?

(一)实施改制的国有粮食企业应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并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通过。企业因减员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按《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企业与职工要结清相互间的历史拖欠,企业要交清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前应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但不准挤占挪用收购资金,带粮、带钱分流人员。经济补偿金可一次付清,也可商本人同意转为职工在企业的个人股份。?

(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按经营量(购销存量)合理定岗定员,员工实行公开竞争上岗。粮食附营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定岗定员。所有上岗人员纳入企业新机制进行管理。?

(三)对依法解除劳动关系而又暂时不能再就业的人员,其档案管理、失业登记、申领失业保险金、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及申请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办理。?

(四)已参保企业的离退休人员按有关政策规定移交社保机构管理,其基本养老金由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发放。离休干部的医疗保障按有关政策执行。新参保的企业须交清以前年度的社会保险费;已参保企业拖欠的社会保险费,应一次性足额补缴。一次性足额补缴确有困难的,由企业制定分期补缴计划,报地税、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后分期补缴。?

四、推进粮食企业战略性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企业结构和布局

(一)按经济流向和购销量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结构。一是可按照自愿原则,以经济利益关系为纽带,以县(市、区)为单位组建粮食购销公司,负责全县粮食购销业务。二是对地处边远、规模较小、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购销企业,在落实债权债务的前提下,可实行兼并、租赁、拍卖。三是在现有购销企业中,确定规模较大、功能齐全、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中心粮食购销企业,吸纳周边的粮食购销企业、报帐制收储库为购销点,取消其原法人资格,统一经营管理。目前尚承担有退耕还林任务的乡(镇),可保留一个常设站点。

(二)探索企业组织结构的一体化,逐步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对条件较好、有竞争优势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可以资产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依托,通过打破业务和行政区划限制,改制、改组,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或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对闲置资产多、职工和债务多的企业,在落实债权债务的前提下,可采取兼并重组或加大资产拍卖变现和租赁力度,降低债务,减员增效;对长期亏损、债务沉重、求生无望的附营业务企业,可依法进行破产;对小型零售、餐饮、运输等企业,可进行国有资本置换,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可改制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具备条件的,可以吸收社会资本参股,组建为多种所有制结构的股份制企业。?

(三)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时应按程序报批,企业主管部门、财政、农发行要参与改制的全过程,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和银行债权债务的落实。要做好产权界定、财产清查、债权债务清理等基础工作,并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要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涉及财产损失的,须按规定报财政地税部门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和税前扣除,防止国家税收、国有资产流失;坚持“债随资产走”原则,防止银行债务悬空。企业改制的总体方案和资产处置方案,应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通过、企业主管部门或出资者同意后,按财务隶属关系报同级财政地税部门审批。涉及仓储设施的处置,按现行规定报批,贷款形成的仓储设施处置,优先归还贷款。

五、建立新的粮食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转换粮食企业经营机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企业运行新机制。企业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要从严控制,保证精简高效;企业新增人员要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首先在本企业职工中通过考试考核,竞争上岗,合同聘用。今后企业用人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按《公司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产生和管理。积极推行站(库、所)务公开制度,实行集体决策,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加强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完善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在收入分配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条件的企业可按有关规定试行经营者年薪制。?

(二)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搞好成本核算,降低企业经营管理费用。切实改善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及时回笼销售货款,足额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挤占挪用。改进资金结算,加大清欠工作力度,有效防止呆帐、坏帐损失,严禁企业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借款和贷款担保。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坚决制止任意改变核算办法的行为,禁止套取国家财政补贴和虚列补贴收入。确保会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

(三)搞好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县为单位组建的购销公司、粮食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具备一定条件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按市场需要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建立重大决策责任制度,提高企业决策水平。以县为单位组建的购销公司和龙头企业要借鉴国内外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方法和手段,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

六、切实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一)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辟资金来源,确保职工社会保险费足额缴纳和经济补偿金及时足额兑付。粮食企业分流职工所需经济补偿金,主要由所在企业筹集,地方财政应积极给予支持。对财政困难的县,上级政府要给予帮助。补偿金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筹措,统一使用。?

(二)认真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妥善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对老库存高价位粮食,可采取“粮源对冲、成本搁置、待价而售”的办法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补贴差价的办法处理,但补贴后的销售价不得低于市场价,具体处理办法由市、州级政府制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库存粮食,在处理前发生的费用和利息按现行政策执行。对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地方商品周转库存的陈化粮所发生的亏损,原则上由粮食风险基金弥补。对确因陈化粮数量较多,难以弥补的价差亏损先实行挂帐,利息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本金逐步归还。归还本金的资金来源,一是用包干节余的粮食风险基金;二是粮食风险基金不够的,按粮食风险基金中央和地方的筹资比例,另行筹资弥补。?

(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土地管理部门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涉及到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应依法审批并办理有偿使用手续,补缴土地出让金;改变用途且属于经营性用地的,土地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优先收购储备或进入土地市场公开转让;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的困难企业,其划拨土地使用权依法出让或有偿转让后,各市(州)、县(市、区)政府收缴的出让金或土地收益可按有关规定安排给企业,用于支付安置职工的经济补偿和清偿企业债务;破产关闭企业原使用的划拨土地,可转让变现,土地收益应优先用于职工安置。改制企业的国有资产处置按现有国家法律法规,经当地国有资产管理批准,组织实施。省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对改制后符合条件的粮食企业所需资金要积极开展贷款担保业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参与粮食企业破产、改制方案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指导粮食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做好续保缴费工作,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需支付的审核、评估、验资、咨询、登记、鉴证等费用,属政府部门收取的,只收工本费;属中介机构收取的,按国家规定标准从低收费。?

(四)农业发展银行要改进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做好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油的收储、轮换、移库工作,对所需合理收购资金要积极供应;对省政府确定的保护价范围的粮食收购,要按“收一斤粮给一斤粮款”的政策,及时供应收购资金;对非保护价粮油收购,特别是对优质粮油、专用粮油的订单收购,要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原则供应收购资金;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按规定支持企业开展异地购销粮油业务,扩大购销,搞活经营;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组织形式创新,对企业通过兼并、资金或资产入股重组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的粮食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促进跨市州、跨省区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按规定积极支持粮食企业与加工企业开展委托加工、产加销一体化联营试点,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同时,加强信贷资金管理,积极落实资产抵押担保、损失准备金等风险保障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政策性金融风险。?

(五)切实减轻国有粮食企业负担。要对各级政府部门和其他单位从粮食企业收取的各项费用进行清理,凡不符合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要限期返还。各级财税部门必须继续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免征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198号)要求,把对粮食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各级政府不得以粮食部门名义贷款用于粮食收购以外的开支。任何单位都不得向粮食企业摊派、报销费用。凡占用粮食部门的资产、资金,要限期归位。?

(六)认真落实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政策,鼓励国有粮食企业推进粮食(油)产业化经营。各地要选择一批有基础、有前景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培育成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通过签订经济合同,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带动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凡符合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条件的,纳入省级重点扶持范围。

七、加强领导,确保实现改革目标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粮食企业改革的领导,落实粮食工作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分工明确的部门责任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改革方案,落实有关政策,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协调,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地推向深入,确保按期完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任务。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意见》

2007年11月20日作者:中国劳动人事网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编 辑:圳深出处:本文已被浏览 2746 次

关于加快我省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2004〕16号 2004年5月27日)

贵州省人民政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关于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一步加快我省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现就我省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质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大股份制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的改革,调整我省国有资本在中小企业中的比例。在2005年底以前,除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外,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中小企业中基本退出。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妥善安置职工,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加快优势企业发展。

四、改革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小企业应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的标准确定,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总体上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革改制和调整重组:

(一)通过转让存量资产、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将资产质量较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二)对暂不具备改制条件的企业通过租赁、承包、托管等方式先实行国有民营,待条件成熟后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对已改制但国有股比重较大的企业,通过转让股权降低国有股比重。

(四)打破现有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通过联合、兼并、划转、引资等方式进行资产整合重组。

(五)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争取列入全国关闭破产计划,实行政策性破产;不能列入全国计划,符合破产条例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实施破产;对不符合工商管理规定,长期未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依法予以注销。

(六)鼓励企业职工和经营者整体购买企业国有资产,也可将企业国有产权(股权)整体或部分出售给境内外非国有性质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五、主要政策和措施

(一)国有资产处置

1.国有企业改制必须开展清产核资,对企业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核实和界定国有资本金及其权益;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聘请具备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依照国务院《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土地评估事务所进行资产和土地使用权评估。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按照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规定,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公开信息,竞价转让;有关定价和转让价款管理按国家规定执行。

2.转让国有产权的价款原则上应当一次结清。对一次结清全部价款确有困难的,可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但首期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30%,其余价款由受让方提供合法担保,并在首期付款之日起1年内付清。

对企业经营者或职工整体购买并一次付清价款的,可在《省人民政府关于国有小型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黔府发〔1998〕39号)规定的基础上,再给予优惠。对收购方自带项目增资的,在出让净资产时给予一定优惠。凡购买企业国有资产、一次性付清价款、安置50%以上职工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价格优惠。具体优惠比例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

3.改革改制企业转让国有产权的价款优先用于支付解除劳动关系职工的安置费、经济补偿金和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职工的社会保险费,以及偿还拖欠职工的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不足以支付的可用土地转让收入补足。各地要探索用市场化的手段筹集改革成本,可成立经营国有资产的投资公司等机构,负责盘活、出售企业资产,筹集资金,补充安置职工经费和支付其他改革成本。

4.对企业的各类资产损失,应严格按照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和财政部关于《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财企〔2003〕23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5.企业改革涉及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必须依法进行评估,并按规定采用招标、拍卖或者

挂牌方式出让。土地出让金按有关规定收取后,可优先用于安置职工。

(二)企业债务处理

企业改革改制时,要对各类债务进行认真清理,重新核对,制定处理办法。

1.企业拖欠的工资、医疗费、住房公积金以及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经产权持有单位审核,劳动保障部门确认,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批准后,从企业净资产中扣除。改革改制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有困难的,可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分期缴纳。企业未退还的职工集资款,以现有资产清偿,也可在职工自愿的前提下,转为职工对改制企业的股金。

2.对于金融机构的债权,必须与金融机构协商落实,企业不得借重组、破产之机逃废金融债务。产权持有单位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通过多种方式妥善处理金融债务。支持产权持有单位对所属多个改革改制企业的债务进行“打包”处理,集中与金融机构进行还款商谈。支持资产经营单位承担还债困难企业的银行债务,相应持有对等债务额度的改制企业股权。

3.对企业之间相互欠债,可协商债权转股权。省内国有企业之间难以偿还的债权,转为改制企业的股权;其他企业的债权争取转为改制企业的股权。

(三)职工安置

1.企业改革改制方案要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职工安置方案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方可实施。

2.企业改革改制必须转变国有职工身份,要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妥善安置职工,按照政策规定处理好劳动关系。对自谋职业的职工,根据黔府发〔1998〕39号文件精神,按其实际工作年限,计发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含5年)的职工,不得采取一次性付给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的方式解除劳动关系。改革重组后的企业可根据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招收原企业职工,但应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新的劳动关系。被新企业录用的职工,经职工本人同意,也可将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转为改制企业的股金。

3.企业要妥善处理职工社会保险关系。改革前社会保险费有欠缴、漏缴、少缴的,改革时必须足额补缴。改革重组后的新企业或产权持有单位应及时到当地社保机构为原企业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手续。离退休人员应实行属地社区管理,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4.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含5年)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待其达到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内部退养职工从改制时到符合法定退休条件办理退休手续期间的生活费、社会保险费,从原企业净资产中扣除,由新企业负责发放和按规定缴纳。

六、严格制度,规范操作

各地和企业产权持有单位、企业主管部门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制定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总体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进度和具体措施。

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由产权持有单位和企业制订改革改制的具体实施方案。方案需按照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的有关规定履行决定或批准程序。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涉及财政、劳动保障等事项的,需预先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协调审批;涉及银行债务处理,应与债权银行充分协商并取得债权银行认可的依据;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改革改制为国有股不控股或不参股的企业,改革改制方案需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审批暂按现行规定办理。暂未设立或不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地区,按企业隶属关系,企业改革改制方案由同级经贸部门会同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经债权银行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抄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实施方案批准后,企业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产权持有单位要组织好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

经审批的企业改革方案由产权持有单位、企业主管部门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七、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全面理解和正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工作的力度和节奏,稳步推进。

企业主管部门要落实责任,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本系统企业的改革工作,研究本系统的企业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经贸、国资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协调,省国资委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办法。劳动保障、财政、国土资源、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支持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各地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

第三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

【发布单位】江西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8-13 【生效日期】2002-08-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和国家计委等八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计综合[2002]677号)精神,由省计委会同有关部门代拟的《关于加快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二年八月十三日

关于加快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

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印发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计综合〔2002〕677号)精神,为确保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加快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全省不同地区和企业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减员增效,推行企业组织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管理体制创新,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主体。

二、实行政企分开,促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二)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负责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认真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责,把工作重点放在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政策,研究制定粮食流通法规和行业发展规划,监督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做好粮食购销企业市场准入的资格审核,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强粮情监测、粮食质量监督和信息服务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政企分开,所需行政经费必须列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不准向企业摊派费用,行政领导不得在企业兼任职务。

(三)国有粮食企业要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确立适合于走向市场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当前,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认真执行好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在按政策规定取得相应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切实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三、推进企业战略性改组,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四)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战略性改组,调整企业的布局和结构。各地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撤乡并镇,撤并一部分粮食购销企业;对一些范围大、乡镇数量较多、粮食商品量分布不均的县(市、区),可按照几个乡(镇)设立一个公司的要求设立若干个购销公司;对乡(镇)粮食商品量均较大,经营量也较为平均的县(市、区),可以乡(镇)为单位设立粮食购销公司;对规模较小和不宜作为一级法人的小型购销企业,可以作为购销公司的报账单位;对一些地处偏僻、粮食购销业务量不大的山区、边远地区等网点分散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可以兼并、租赁和拍卖;对省内销区不承担中央和地方储备粮食业务,同时在粮食流通中没有竞争力,不能很好发挥骨干作用的粮食购销企业,可以退出国有粮食企业行列。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撤并、兼并、租赁和拍卖等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在落实应交税款和银行债权的前提下进行,防止国家税款和信贷资金的流失。

(五)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与粮食加工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经济联合,组成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并实施品牌战略,创造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一批有基础、有前景的国有粮食企业,发展成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成为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通过签订经济合同,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充分发挥为农民服务、引导粮食生产和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

(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施股份制改造,实现粮食购销企业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吸收社会资本参股,组建成国有控股或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由多个国有粮食企业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或实行企业职工劳动联合和资金联合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只要有利于增强购销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组织运行形式可以多样化。

在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同时,要掌握和扶持一批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继续发挥它们搞活粮食流通,为农民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各设区市中心城市要通过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形式,掌握必要的一部分骨干粮食加工企业和连锁零售企业,确保城镇粮食的供应及质量。

(七)其他国有粮食企业要加快改革步伐,大胆借鉴非公有制经济运行形式,积极探索改革之路。对条件较好、有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要通过改制、改组,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对小型企业,采取租赁、出售、拍卖、国有民营、依法破产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粮食非购销企业改组、改造、租赁、拍卖和破产过程中,要妥善安置好职工,认真落实好应交税款和银行债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改革企业内部用人机制,切实做好减员增效工作

(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按照经营业务量和粮食流通行业正常的盈利水平,合理定岗定员,持证上岗。要大力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人员结构,保留业务骨干,精减管理人员。原则上每个粮食购销企业(粮管所)管理人员不超过7人,粮食收购和销售人员按50-100万公斤粮1人来配置,省级储备粮和代储中央储备粮的保管人员按100-200万公斤粮1人来配置。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用工政策,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部门不得强制国有粮食企业接受人员。

(九)改革企业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在内部岗位管理上,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可实行“先全员下岗,后竞争上岗”的办法,也可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有效办法,但均须做到择优上岗,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对选聘的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企业与职工通过平等协议签订劳动合同,确定新型劳动关系。在收入分配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以岗位为基础,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贡献双挂钩的激励工资制度。积极推行库(站)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完善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

五、加强企业管理,健全经营管理机制

(十)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把加强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搞好成本核算,降低企业经营管理费用。切实改善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及时回笼销售货款,足额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挤占挪用。改进资金结算,加大清欠工作力度,有效防止呆账、坏账损失,严禁企业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借款和贷款担保。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坚决制止任意改变核算办法的行为,禁止套取国家财政补贴和虚列补贴收入。

(十一)切实做好企业库存粮油的推陈储新工作,减少粮油陈化损失。中央储备粮油要严格按照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三部门下发的《中央储备粮(油)轮换办法(试行)》(国粮调〔2001〕209号)的规定,适时轮换,确保中央借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对省级储备粮油和商品周转粮,目前仍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下一步省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研究制定推陈储新的新办法,建立有效的推陈储新机制。

六、积极稳妥地推行国有粮食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大力支持职工安置工作

(十二)比照执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赣府发〔2001〕32号)的有关规定,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富余人员分流。

1.内部退养。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各地可在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的范围内确定具体年限)的职工,由企业和职工协商同意,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内部退养期间,应由职工所在企业为其发放基本生活费(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一次性发放),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待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2.“协保”分流。对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签定协议、不符合内退条件的1956年6月30日前出生的男性和1961年6月30日前出生的女性下岗职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与用人单位、再就业服务中心签定“协保”协议,“协保”期限为签约的下岗职工现有年龄至法定退休日止。“协保”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的交纳按照赣府发〔2001〕32号文有关规定执行。3.解除关系。对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首先要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补偿金的具体标准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当地政府确定。同时要结清企业与职工相互间的历史拖欠,如企业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社会保险费等和职工欠企业的借款、欠物折款等,特别是要交清解除劳动关系前企业应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对确因困难不能一次缴足拖欠全部养老和医疗等保险费用的企业,可先缴足当年费用,其余所欠费用可通过签订有期限的补缴协议,以后分期补缴。

4.除以上几种方式外,各地还可根据当地实际,在不违背国家政策、与职工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分流。

(十三)千方百计筹措富余职工安置资金,切实落实职工社会保障。

1.国有粮食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多渠道安置富余职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企业安置富余职工,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扩大就业渠道,促进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2.广辟资金来源渠道,确保职工社会保险费足额缴纳和经济补偿金及时足额兑付。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多方面筹措资金:一是企业产权转让收入;二是土地出让收入;三是从财政粮食专项基金中安排一部分;四是抵押贷款;五是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仍然不足的,由市、县(市、区)财政部门根据财力状况给予适当支持。

3.在处理企业资产时,对资产变现净收入原则上要优先用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实施经济补偿;用于清偿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基本生活费标准)、集资款、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等;要留足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独统筹医疗费,以及职业病、因公致残人员、内部退养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相关人员的抚恤费。

4.对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企业应将其档案从原用人单位转到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机构托管,并到当地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依法享受失业保险金。失业期间和期满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实现了再就业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5.已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劳动保障部门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休干部的医疗保障按有关政策执行。凡是新参保的企业必须交清以前社会保险费;已参保的企业拖欠的社会保险费,由企业制定分期补缴计划,报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审批后分期进行补缴。

(十四)各级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人员安置工作。对国有粮食企业出售的自有公房的售房资金,可根据当地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当提取维修基金,其余返还企业用于职工安置。土地管理部门对国有粮食业业改革中涉及到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经营性用地需依法办理有偿使用手续等,其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和租赁费,经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可全额留给企业用于职工安置;对破产关闭企业原使用的划拨土地、出让变现后优先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职工安置等。对企业兴办三产的国有土地、房产进入市场增值部分,要优先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职工安置,其余转作国有资本金。商业银行对暂时不能变现的资产应给予抵押贷款,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职工安置。

七、积极落实有关配套政策措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五)认真落实有关补贴政策,妥善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对老库存高价位粮食,各地要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粮食局、省农业发展银行《关于高价位周转库存粮处理及补贴办法的通知》(赣财建〔2002〕46号)抓紧进行处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库存,在处理前发生的费用和利息按现行政策执行。对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地方商品周转库存的陈化粮所发生的亏损,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处理。

(十六)积极落实有关粮油税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改制企业负担。各级财税部门必须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免征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198号)要求,把国有粮食企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企业在改制和产权转让过程中所需办理的工商、税务变更登记以及土地、房产、水电、交通工具、通讯设施过户等相关手续时,除证照工本费外,其它行政性收费一律予以免缴。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需交付的审核、评估、验资、咨询、登记、鉴证等费用,属政府部门收取的,只收工本费;属中介机构收取的,按国家规定最低收费标准减半收费,困难企业可在此幅度内减、缓、免。同时要简化手续。

(十七)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省政府确定的保护价粮食,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按保护价及时发放收购贷款,保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常年常时挂牌敞开收购的资金需要;对非保护价粮食,实行非信用贷款方式,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发放粮食收购贷款。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组织形式创新,对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通过重组、兼并组成的独资或控股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经省政府批准的,农业发展银行给予开户和贷款;在做好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前提下,支持粮食购销企业开展委托加工试点。切实改进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方式。为缓解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纳库严重不足的困难,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有关贷款办法的规定,继续安排必要的简易建仓贷款。

(十八)各级劳动动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指导企业做好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做好社会保险接续、再就业培训、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工作,努力促进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

(十九)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职能,做好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工作,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创造条件。要进一步管好粮食市场,促进搞活粮食流通,严厉打击违法收购活动和各种违法违规交易,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使合法购销活动得到保护。

(二十)各地要按照粮食企业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建立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培养、选拔、管理、考核、监督的办法,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建章立制,搞好教育培训,加强廉政建设,努力培育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经营管理者和职工队伍,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八、加强领导,确保实现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目标

(二十一)切实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领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关系到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按照国发〔2001〕28号和赣府发〔2001〕31号文件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分工明确的部门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财政、经贸、税务、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土管、房改(房产)、供电、供水、银行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做好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

(二十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执行政企分开的原则,切实转变职能,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担负起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责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制定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进程。已完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或已出台改革方案正在进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地方,可继续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执行。省属粮食企业改革原则上按照当地的有关政策和规定进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发布单位】81908

【发布文号】深府办[2001]42号 【发布日期】2001-06-01 【生效日期】2001-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

企业改革和发展实施意见有关配套政策补充意见的通知

(2001年6月1日深府办〔2001〕42号)

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实施意见有关配套政策的补充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遵照执行。

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

和发展实施意见有关配套政策的补充意见

市委、市政府作出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以来,各项具体改革已经逐步展开,开局良好。为了正确地把握方向,保证我市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最近,市委、市政府专门听取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汇报,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正确理解和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增值;实现国有经济有进有退,保证经济的有序发展;切实安置好富余员工,保证社会的稳定。要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与即将加入WTO的形势和当前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大力吸引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扎扎实实地抓好经济工作。要在国有企业调整改组中营造干事创业的大环境,精心挑选好经营班子和优秀管理者,防止利用改革之机以权谋私。

根据上述精神,现对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补充意见。

一、一、关于富余员工的安置

1.安置富余员工要立足于企业自身解决。

对富余员工的安置,凡经营状况比较好的企业,应该由自己加以解决。属于关闭、破产和特困的企业,应先从其处置资产所获得的资金中予以解决,不足部分可由资产经营公司给予帮助。资产经营公司实在解决不了的,经过市国资委批准,由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不超过安置费总额35%的补助。

对于2001年1月1日以前已经安置了的员工,不再适用本次改革的安置政策。对于2001年1月1日以前宣布破产清算的企业,2001年1月1日以后仍然作为清算期间的留守人员尚未安置的,适用本次改革的安置政策。

2.安置富余员工应实行“一企一策”,不搞一刀切。

企业在安置富余员工的过程中,只要员工同意,企业自身能够承受,并且不把矛盾推给社会和政策,就可以采取更为灵活变通的安置办法,但这些办法必须写进企业的改革方案,经授权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可在施工企业试行将管理技术层与劳务作业层分开管理,通过组建劳务公司对富余员工予以安置。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可探索阶段就业、轮流上岗等办法,积极消化富余员工。

3.对富余员工实行补偿安置的,要采取审慎态度。

补偿安置的方式主要适用于破产、关闭、重组和特困的企业。经批准确定为发展壮大的企业,一般不宜采取这种安置方式。

4.企业裁减富余员工时所欠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费应予以追补。

企业裁减富余员工时,对以前欠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用,要予以追补,并在员工重新就业时能够续接。

对于员工年平均工资低于本市上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且补交欠费有困难的企业,可以向产权单位提出申请,由产权单位审核,经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国企办)批准,市社保局调查核实后,按本市上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作为交费基数,补交养老和医疗保险费。

对于确实没能力补交所欠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的企业,应先从其资产处置所获得的资金中予以解决,不足部分产权单位应给予帮助,仍然不够的,企业可申请改革和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不超过所欠养老和医疗费用总额35%的补助。

5.多渠道解决富余员工脱离企业后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的有关事宜。

富余员工与原企业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后,实现再就业的,由新的用人单位继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没有再就业的,可以办理失业登记;也可以由个人委托劳动部门、人事代理机构代其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由个人持本人身份证及社会保险证到社会保险机构个人缴费窗口继续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费。

富余员工离开企业并办理失业登记后,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由企业保险基金为其继续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失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0年或15年的,必须由个人一次性补缴后方可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

6.适当放宽符合要求的富余员工的病退条件。

国有企业改制中分流的富余员工,至下岗之日起,凡在该企业连续工作满10年、距法定退休年龄2年以内(含2年)、身体有病、确实难以安置工作的,可适当放宽因病退休的条件,由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经市社保局核准后,准予办理病退手续。

7.严格监管企业裁减富余员工后再招收新员工。

为了保证企业公平公正地裁减富余员工,防止个别企业发生连裁员边招工或借机安排亲友的现象,企业在裁减富余员工2年内重新招用员工的,必须报产权单位批准,在能胜任该项工作的前提下,要优先录用本企业裁减的富余员工。

8.妥善处理富余员工的档案管理。

富余员工与企业办理终止劳动关系的手续后,属于干部的,将其档案转存市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属于工人并办理失业登记手续的,将其档案转存市劳动局失业人员档案托管处管理。如果员工拒绝转存档案,不能因档案放在原单位而要求承认其劳动关系。

9.准确认定关闭企业。关闭企业是指结束营业、终止一切经营活动的企业。企业关闭必须经股东会或企业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同意,上级产权单位认定,市国资办备案。市国资办出具备案证明后,关闭企业中符合条件的员工经市社保局核准,可参照破产企业的办法实行提前退休。

关闭企业的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企业合同、公章和财务章等,必须由上级产权单位封存,并不许重新开业。如果企业关闭后又重新开业的,已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员工应退回原单位,所领取的养老金由原单位退还社保局,并取消该企业的其他优惠政策。

二、二、关于资产损失核销

10.严格确认资产损失核销的金额。

市属一级企业、各资产经营公司、深业集团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认真审查准备核销的每笔资产损失,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准确认定核销金额、事因和直接责任人,查清资产损失的时间、原因和责任,并做出结论。

11.防止企业资产的不正当核销

对于债务人确因资不抵债造成逾期3年以上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经批准核销后,企业应作帐销案存处理,继续追款。但属于债务人财务状况临时性恶化,暂时不具备偿债能力的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原则上不能核销。

对于存货与固定资产损失的核销,企业应提供不同资产盘存记录、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品质鉴定或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进行报批。

12.加大对经营管理者的离任审计力度。

各资产经营公司和深业集团,对因企业出售、改制或其他原因离任的经营管理者,要加大离任审计力度,对造成企业不良资产的经营管理者,在审计报告中要提出处理意见。

13.必须追究造成资产损失的责任。

在核销资产损失时,产权单位要结合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追究造成资产损失的当事人责任。对凡没有经过企业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和必要程序,私自决定担保、借款和投资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要集中办班,并组织其追讨应收帐款、不良投资、非法转入个人和单位手中的国有资金。对积极参与追讨、并挽回大部分损失的,可减轻责任;对不积极参与追讨的,要以渎职论处;对暗中帮助对方、继续制造障碍的,必须一查到底,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由市国资办牵头,公安局、经检和监察机关参加,组成联合追债领导小组,督促、指导我市国有企业应收帐款的追讨工作。

三、三、关于财政周转金转为国有资本金及房地产政策的适用范围及程序

14.分类确定企业财政周转金借款等是否可以转为国有资本金。

对于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名牌产品、属于发展壮大、但目前财务困难且无偿还能力的企业,对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效益差、无偿还能力、属于解困救活的特困企业,以及被国家确定为债转股的企业,其所欠财政周转金经批准可转为国有资本金。

对于效益好、有偿还能力的企业所欠的财政周转金必须偿还,在本内偿还清的,财政部门可免除其资金占用费。

对于放开搞活、国有股退出、员工和经营者持股或转包的企业,要收回其所欠的财政周转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对于已关闭或已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所欠财政周转金,财政部门准予核销。除财政周转金以外的各种专项资金、基金等,原则上不能转为国有资本金,如有特殊情况需转为国有资本金的,经资金或基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国资委批准。

15.企业财政周转金借款核销或转为国有资本金要按审批程序办理。

根据市国资委审定的企业在调整改组中的定位,以及国企办或各资产经营公司、深业集团批准的改革发展方案,凡要求将所借财政周转金核销或转为国有资本金的企业,应向市财政局提出申请,财政局根据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报市国资委批准。16.严格控制企业欠缴地价转国有资本金的适用范围。

欠缴地价转为国有资本金,重点适用于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确定为发展壮大的企业、解困救活的特困企业和国家确定的债转股企业。

上述企业由市国企办提出名单,市规划国土部门按照政策严格审核欠交金额,报市国土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后,企业欠交地价进入市国土基金,再转为国有资本金。

17.企业未建设的行政划拨用地实行新的管理办法。

市属国有企业未建设的行政划拨用地,由市规划国土部门收回,统一组织招标拍卖,所得收入除外交地价和其他费用外,其余全部返还给原企业,作为改革专项费用和补充注册资本金。返还给企业的收入由上级产权单位掌管和监督使用,不得用于发放奖金和各类消费支出。

18.对改制重组等行为的“国有企业”资格的认定。

市属国有企业之间在改制和债务重组中涉及的行政划拨土地转移使用权、变更房增产权以及国有企业非市场商品房出售等行为享有一定的优惠,为了防止滥用政策,必须严格界定“国有企业”的资格。“国有企业”资格的认定,应由企业提出申请,各资产经营公司和深业集团审核,经市国资办确认后,市规划国土部门根据市国资办的确认证明按规定办理。

四、四、关于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19.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确定是否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对于享有专营权和垄断经营权并从中获取超额利润的企业,对于承担社会职能且享受政府补贴的企业,不宜推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这类企业可选择年薪制、超额利润奖励分成、奖励期权或分红权等办法,对员工和经营者进行激励。

对于计划跨集团公司实施产权重组的企业,应暂缓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以防止对产权重组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对于政府花费很大代价而脱困搞活的企业,应在企业正常运转、其资产潜力得到正确评估之后,再考虑是否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对于一般的一级企业应从严掌握员工和经营者持股;对一级企业中的三类企业可以有计划地实施员工和经营者持股;对二、三级企业可以积极推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对于定位放开搞活的企业,尤其是国有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应积极推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对于上市公司、不搞员工持股,但经批准后,可对经营管理者试行股份期权。

20.慎重对待占有大量资源企业的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对于拥有大量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而一时不能作出正确评估的企业,不宜匆忙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待确定合理的处理办法并经批准后,再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21.合理把握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的度。

企业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不能把国有资产无偿量化到个人;要合理确定员工、经营者所持股份占企业总股份的比例,以及员工和经营者之间的持股比例;员工或经营者借钱购买股份,不能让企业担保,应当由个人承担借款风险。

资产经营公司和集团公司总部员工及在下属企业兼任董中、监事等领导职务的人员,不得参与下属企业的内部员工持股。

22.员工和经营者持股享受优惠政策要有明确的适用时间。

在2001年1月1日以前已经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的企业,不再适用新的优惠政策,但其增持部分经批准可以享受新的优惠政策。

五、五、关于国有股权退出或保留的原则

23.正确理解国有经济“退”的内涵。

对于国有经济从一部分领域退出,不能简单理解为消极被动的放弃,要根据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转转国有资本的价值形态和活动领域,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整。

24.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退出方式。

对于无竞争优势、无主导产品、无发展前景的企业,不论在什么领域,不论规模大小都要一律放掉,坚决退出。

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做法。有的可保留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继续发展壮大;有的可适当减持国有股份,引进其他经济成份的股东;有的可不必保留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但仍保留国有资本一定比例参股;有的国有股可以完全退出。

六、六、关于搞好资产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5.必须抓好资产评估这一关键环节。

要把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规范管理,列入到我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中。

市国资办要从质量高、信誉好的评估机构中,选择20家左右参与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资产评估工作。国有企业的资产评估,由上级产权单位选择具备资格的评估机构,并由产权单位负责支付评估费用。

要加强对资产评估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防止漏评和低估。企业有无形资产的,必须予以合理评估。对不动产的评估,在价格上要靠近市规划国土局公布的地价和房价指数。

资产评估机构必须诚信、客观、公正。凡有弄虚作假行为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停止其从事国有企业的评估业务;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执业资格;凡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26.转让国有资产时资金必须到位。

企业出售部分国有资产或整体转让国有企业资产时,购买方资金必须到位,在资金没有到位前,不能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27.防止企业假改制真逃债的现象。

在企业调整改组的过程中,凡涉及到资产和债务重组问题时,要与银行及时沟通,防止刻意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

七、七、关于企业改革和发展方案的审批程序

28.企业改革和发展方案的审定要有一定的程序。

对于步及全市性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的基本框架、以及各资产经营公司和深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方案,由市国企办审核,报市国资委研究确定。对于市属一级企业的改革方案,由各资产经营公司及深业集团分别审核,报市国企办研究审定,各资产经营公司及深业集团负责组织企业实施。

对于二级及其以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方案,由各资产经营公司及深业集团分别审定。属于归并、整合的企业,要服从全市的大局;属于整体出售的企业,要在市国企办备案。

对于定位重点做大、做强或脱困、解困的典型企业的改革方案,要经资产经营公司和市国企办研究并提出意见后,报市国资委批准。

在市属一级及其以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方案中,凡涉及需要政府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的,其具体事项需经市国资委主任会议批准。

29.必须明确企业制定改革和发展方案的责任。

为了保证企业改革和发展方案的真实性,其方案必须经企业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法定代表人签字认定。今后凡发现弄虚作假的,要对企业负责人给予免职处分,并不得再在国有企业担任领导职务。

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办公室

二00一年五月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日期:2005年1月25日

川府函〔2004〕283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水泥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水泥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就我省水泥工业加快结构调整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省水泥工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水泥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水泥工业在规模和水平上有较大提高。截至目前,我省现有水泥企业410家,生产能力约6200万吨。2004年预计全省水泥产量3900万吨,比上年增长3.8%,仅占生产能力的63%。总体上看,水泥工业总量过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水泥企业遍及全省21个市(州)的110个县(市、区),平均规模仅为15万吨,平均产量不到10万吨。生产能力大于30万吨的只有45家,89%的水泥企业能力小于30万吨。

二是工艺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全省水泥企业中,新型干法窑生产能力485万吨,占全省水泥生产能力的7.8%;机立窑能力4770万吨,占77%。全省水泥企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415吨。其中,新型干法生产企业实物劳动生产率8000吨。2003年全省水泥产量占全国的4.4%,税利仅为全国的2.9%,亏损面高达30%。

三是过度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严重。“九五"以来,全省共关闭取缔小水泥厂51户,累计淘汰落后能力424万吨。但近年来不少地方小水泥厂盲目改扩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有所加剧。全省水泥生产能力2001年为4540万吨,3年间产能净增1660万吨,结构依然未得到改善。

今年初,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3号)精神,省政府发出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意见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4〕13号),对全省水泥行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最近以来在需求拉动下,一些地方和企业受利益驱动,违规新建、扩建水泥项目,甚至违法生产的情况又有所抬头。同时,我省除部分大中型水泥企业外,大多小水泥厂无自备矿山,靠收购民采石灰石进行生产,利用率仅40%。据环保部门统计,水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量占全省工业排放总量的40%。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市场无序竞争、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甚至造成金融风险和经济社会其他方面的隐患。各级政府和省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清醒认识当前我省水泥

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强水泥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从规划布局、市场准入、生态建设、矿山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推动水泥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二、明确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四川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坚决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的方针和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优化为中心,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基地,切实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兼并联合,加快改组改造,支持重点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节约并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我省水泥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到2010年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6400万吨,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干法水泥达到50%以上,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水泥企业矿山复垦率达到70%以上,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节能降耗,余热、工业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普遍推广,水泥散装率提高到30%以上。

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和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规模效益原则。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日产熟料4000吨及以上规模的大型新型干法窑;禁止新建和改扩建日产熟料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窑,任何规模的立窑水泥及其他形式回转窑水泥。

(二)坚持资源保障和合理利用原则。建设大中型水泥项目必须有可靠的资源保障。日产熟料2000吨以上的水泥项目必须有自备矿山。一般情况下主要原料矿山服务年限应不低于50年。矿山建设必须规范设计,合理开采。禁止采用对资源具有破坏性的民采民运的方式。

(三)坚持技术进步原则。结构调整要体现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新上项目要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设备,避免一味追求节省投资和降低成本,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现有湿法旋窑、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等要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节能降耗,治理污染,提高水平。

(四)坚持环境和生态保护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限期淘汰、关闭落后的水泥生产能力。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环保审批。切实加强矿山管理,落实矿山复垦及生态保护措施。鼓励企业在开展清洁生产,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有害废弃物等利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水泥生产企业的水泥散装率必须每年有较大提高。

(五)坚持扶优扶强原则。按照一定条件和标准,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重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方式跨区域、集团化发展。大力扶持对行业有带动作用,对市场有引导

作用,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逐步实现集约和规模经营,促进市场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泥工业集中度。

(六)坚持合理布局的原则。水泥熟料基地规划布点和建设应充分考虑区域平衡和市场、资源等条件。凡以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为发展重点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以及风景名胜区控制范围内一律不准建设水泥项目。严格控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能力。

(七)坚持有进有退原则。坚持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凡新建水泥项目,应同步落实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能力的方案和措施。鼓励在发展大项目的同时兼并小水泥企业。有条件的可改建为粉磨站、散装水泥中转库或发展商品混凝土等水泥接替产业。

三、结构调整的重点及区域规划布局

我省具有发展水泥工业的良好条件,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和重视。要避免一哄而起,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更要充分肯定和注意保护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地方和企业尤其是民间投资要保护好、调动好、引导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加强宏观引导和调控。

推进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上大压小”。支持和鼓励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加快发展,淘汰关闭落后的工艺和装置。实践证明,大水泥不上,小水泥就淘汰不了。要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优胜劣汰。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根据水泥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资源、能源、交通等条件和分布实际,考虑各地区水泥工业现状和预期需求,按照比较优势确定规划布局重点。

(一)川西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都江堰、彭州、绵竹、乐山的沙湾和峨眉山等地。一是峨眉山熟料基地。依靠现有重点企业,新建2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二是成都熟料基地。抓紧都江堰日产4000吨生产线和彭州2×4200吨/日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尽快落实“等量淘汰”措施。三是根据市场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条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

(二)川北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江油、广元、北川、南江等地。2010年前规划建设:一是绵阳熟料基地。建设北川2×5000吨/日新型干法生产线。二是依托现有基础,在江油建设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三是抓紧建设南江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四是根据市场情况,广元预留一条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

(三)川东北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华蓥、开江、邻水、大竹等地。在现有基础上规划考虑:一是邻水再扩建一条日产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二是在达州布点建设4000吨新型干法熟料基地。

(四)川南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珙县、叙永、古蔺等。自贡、资中等地有一些石灰石资源,但矿层较薄。一是尽快建成川南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二是考虑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等重点工程需要,规划2010年前在宜宾再建一条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三是在泸州新建一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

(五)川西南地区。资源集中分布于攀枝花、西昌、天全等地。2010年前规划建设攀枝花和西昌各建一条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

甘孜、阿坝等民族地区和部分边远山区根据资源和市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可因地制宜建设适度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或供应基地。

四、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加快我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必须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装置,切实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加强水泥工业发展的宏观引导。

(一)加强协调配合,严格市场准入。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水泥项目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发展规划及布局研究并按《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水泥项目核准;省经委要加大技改力度,支持现有企业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加强国内外发展态势的研究和分析,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管理和指导;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制度;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用地和矿山管理。新建、扩建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计划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和完善矿山开发的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政策和措施;安全监察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矿山安全评价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质监部门要严格生产许可证管理,对无证生产企业坚决依法予以取缔;财税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现行的资源综合利用中有关水泥的税收政策。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意见》规划的或越权审批、违规建设的水泥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核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建设用地和采矿许可手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审批手续、不核发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质监部门不予颁发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颁发营业执照。

(二)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生产的水泥企业。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水泥企业和市场流通领域水泥质量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产品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停产整顿。对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企业,一律依法撤销并予以处理。要及时查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不让其流入市场。环保部门要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

许可证制度。没有排污许可证的一律不准生产。逐步安装在线监控装置,提高监控能力。对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水泥生产企业,要按照管理权限对超标企业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要实行限产达标排放。限期治理到期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产整治,直至关闭或取缔。

(三)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装置。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必须坚持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原则。凡新建水泥项目,项目所在地市(州)政府应落实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具体措施,其淘汰承诺书和具体进度安排经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后交有关执法部门监督执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凡达不到环保要求和质量标准的机立窑,直径2.5m及以下(不合特种水泥)的干法中空窑和不宜改造的湿法窑等,应按规定限期淘汰。各市(州)政府要组织有关执法部门逐一进行清查。凡规定应淘汰的落后水泥生产装置,应实行拆除、废毁处理。严禁以技改为名搞简单扩径、扩产改造。各级国土资源、环保、质监和工商等部门要从加强环保、维护生态、市场整治入手,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的小水泥企业。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公平竞争机制,迫使立窑和其他落后生产装置在平等竞争中尽快退出市场。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合理引导水泥消费,不断淘汰立窑水泥等落后产品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下去。

(四)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加强建设工程中水泥使用管理。小水泥大量存在,制约了高标号优质水泥发展。建筑应用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水泥的消费品种、质量和结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推广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限制立窑水泥、制止不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水泥进入建设工程,保证工程质量。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新标准,提高混凝土标号。研究“水泥产品市场准入实施细则”,修订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商品混凝土、重要建设工程、各类建设工程的重要部位必须使用旋窑水泥(不包括中空旋窑水泥),不得使用立窑水泥。以高质量水泥和掺加工业废渣微粉等手段全面提高水泥制品、构件及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逐步建立起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有效的提高建筑物寿命,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维护人民生产财产安全。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全社会对水泥的实物消耗,有效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五)扶持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发展。我省水泥工业集中度低。“小水泥”大量存在是导致行业落后、无序竞争的主要原因。要加快淘汰落后水泥工艺,必须优先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加快发展,使其成为我省水泥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和投资主体。通过大企业实施对中小企业的收购、兼并和改扩建,实现低成本扩张。优先支持实力较强,对行业发展有带动作用,对市场有导向作用的大型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联合以及股份制等形式发展跨部门、跨地区的企业集团。重点水泥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等有关部门要在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对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发展规划、项目核准、股份制改造、企业债券及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

(六)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目标,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我省具有加快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的技术、经济和市场条件,要充分发挥优势。鼓励兼并、控股,实施改组改造。将现有水泥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各地、各部门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意见》原则规定的前提下开展招商引资,建设新型干法水泥基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我省利用城市垃圾、工艺固体废弃物制水泥、余热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