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郑州市市区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围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郑州市市区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上,村民新建、改建、扩建、翻建住宅的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注所称市区,是指郑州市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及郑东新区、郑州经济开发区、郑州高新区和郑州航空港区行政区域。
第三条 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原则:
(一)为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空间资源,对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实行严格控制;
(二)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已纳入近期(五年)建设或改造计划的集体土地上,不得新建、扩建住宅,因危房改造等原因确需建设的,应取得房屋安全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
(三)村民住宅建设必须符合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禁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建房;
(四)村民住宅建设层数不得超过三层,每层高度不超过3.3米。
第四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村民住宅建设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并依法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村民住宅建设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并依法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五条 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没的规划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乡、村庄规划区内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
第六条 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集体土地上,村民进行住宅建设应当持下列资料向所在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个人申请;
(二)申请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一份,核原件);
(三)宅基地证或土地权属、性质证明(复印件一份,核原件);
(四)村委会(或社区)意见;
(五)四邻意见;
(六)房屋平面布置图和建筑单体图;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如属危房改造,除上资料外,还应出具房屋安全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且不得改变原有建筑面积、使用性质等。
第七条 各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初审完毕。对符合条件的,报区政府(管委会)审批。
各区政府(管委套)在收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后。应当在二十日内审核批复。对符合条件的,由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由全省统一印制和编号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按规定备案;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八条 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集体土地上建设临时住宅的,在不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文物保护等情况下,村民应当持土地使用证件、房屋平面布置图和建筑单体图等材料,申清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情况证。
第九条 临时建设工程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使用期满后确需延期的,应当在期限届满三十日前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可延期一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条 郑州市市区城市、镇规划区内村民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情况证得,应当取得由土地部门发放的宅基地证或土地权属证明。
第十一条 市城市规划区以外,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或者村内空闲地进行住宅建设的,村民应当持本人身份证及户口簿、宅基地证或相应的土地权属资料、村民委员会书面意见、建筑图纸等材料,向村民委员会申请办理乡村建没规划许可证。经村民委员会同意后报乡镇人民致府审批。
乡镇人民政府应在接到盛情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办结。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由全省统一印制和编号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并报所在区(管委会)城乡规划 2 主管部门备案;对不符告条件的,不予核发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申请人在取得规划许可证十二月内未开工建设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核发机关提出延期申请,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未提出延期申请或者核发机关决定不予延期的,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十三条 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村民住宅建设放线、定位。
经实地放线后,申请人方可动工建设。
房屋竣工后,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对村民住宅建设是否符合规划许可内容予以核实。
第十四条 规划许可证有本人申请办理。本人无法办理的,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并提供授权委托书和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
第十五条 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证的村民住宅,在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时不计入安置基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不予办理营业执照、暂住户口、房屋登记等手续。
第十六条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规划许可证的,由发证机关依法予以撤销。
第十七条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区政府(管委务)、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出具虚假证明、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纪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依法给予党政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九条 县(市)、上街区参照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2月22日印发
第二篇: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规划
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规划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郑州市市区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郑州市市区规划区范围内集体土地上,村民新建、改建、扩建、翻建住宅的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市区,是指郑州市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及郑东新区、郑州经济开发区、郑州高新区和郑州航空港区行政区域。
第三条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原则:
(一)为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空间资源,对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实行严格控制;
(二)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已纳入近期(五年)建设或改造计划的集体土地上,不得新建、扩建住宅,因危房改造等原因确需建设的,应取得房屋安全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
(三)村民住宅建设必须符合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禁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建房;
(四)村民住宅建设层数不得超过三层,每层高度不超过3.3米。第四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村民住宅建设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并依法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村民住宅建设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并依法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五条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乡、村庄规划区内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
第六条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集体土地上,村民进行住宅建设应当持下列资料向所在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个人申请;
(二)申请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一份,核原件);
(三)宅基地证或土地权属、性质证明(复印件一份,核原件);
(四)村委会(或社区)意见;
(五)四邻意见;
(六)房屋平面布置图和建筑单体图;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如属危房改造,除以上资料外,还应出具房屋安全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且不得改变原有建筑面积、使用性质等。
第七条各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初审完毕。对符合条件的,报区政府(管委会)审批。
各区政府(管委会)在收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后,应当在二十日内审核批复。对符合条件的,由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由全省统一印制和编号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按规定备案;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八条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集体土地上建设临时住宅的,在不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文物保护等情况下,村民应当持土地使用证件、房屋平面布置图和建筑单体图等材料,申请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九条临时建设工程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使用期满后确需延期的,应当在期限届满三十日前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可延期一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条郑州市市区城市、镇规划区内村民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应当取得由土地部门发放的宅基地证或土地权属证明。
第十一条市城市规划区以外,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或者村内空闲地进行住宅建设的,村民应当持本人身份证及户口簿、宅基地证或相应的土地权属资料、村民委员会书面意见、建设图纸等材料,向村民委员会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经村民委员会同意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批。
乡镇人民政府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审查办结。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由全省统一印制和编号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并报所在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并书面说明理由。第十二条申请人在取得规划许可证十二个月内未开工建设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核发机关提出延期申请,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未提出延期申请或者核发机关决定不予延期的,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十三条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村民住宅建设放线、定位。
经实地放线后,申请人方可动工建设。
房屋竣工后,区(管委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对村民住宅建设是否符合规划许可内容予以核实。
第十四条规划许可证由本人申请办理。本人无法办理的,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并提供授权委托书和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
第十五条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证的村民住宅,在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时不计入安置基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不予办理营业执照、暂住户口、房屋登记等手续。
第十六条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规划许可证的,由发证机关依法予以撤销。
第十七条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区政府(管委会)、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有出具虚假证明、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纪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依法给予党政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十九条县(市)、上街区参照执行。
第三篇: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
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
郑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郑政„2011‟6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登记行为,维护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登记工作,适用本办法。以各种形式在集体土地上违法违规进行开发建设或变相进行开发建设,未依法取得相关建设、规划审批手续,并违法违规向土地所属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销售的房屋不予登记。经市政府批准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上房屋不予登记,待改造完成并安置完毕后按国有土地上房屋进行登记。
第三条 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市区区域内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工作,包括行政辖区内的中原区、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及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区、郑州航空港区。市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及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派出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集体土地房屋的登记工作。
第四条 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实施房屋登记、发放房屋权属证书,包括《房屋所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房屋权属证书附记栏内应标注“集体土地”字样。集体土地上房屋进行登记应使用国家统一印制的房屋权属证书。申请登记房屋为共有房屋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共有”字样。
第五条 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应当遵循房屋所有权与该房屋占有范围内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并发生转移。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房屋权属的设立、转让、变更和消灭,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登记。房屋登记分为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和异议登记。
第七条 房屋登记依下列程序进行:(一)申请;(二)受理;(三)审核;(四)记载于登记簿;(五)颁发、换发或收回房屋权属证书。
第八条 集体土地上房屋,应当按照基本单元进行登记。房屋基本单元是指有固定界限、可以独立使用并且有明确、唯一的编号(幢号、室号等)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间。村民自建住房,以宅基地上独立建筑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在共有宅基地上建造的村民住房,以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非住房以房屋的幢、层、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
第九条 申请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事项进行公告。公告的内容应当在房屋所在村民组织内进行张贴。经公告三十日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方可予以登记。
第十条 房屋登记由房屋权利人向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权利人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应使用其法定名称。权利人为自然人的,应使用其有效身份证明上载明的姓名。共有的房屋,由共有人共同申请。房屋他项权利登记,由房屋所有权人和他项权利人共同申请。
第十一条 房屋权利人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登记。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登记的,须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人和代理人身份证明。境外申请人的委托书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人的房屋,由房屋法定继承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登记。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房屋,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申请登记。
第十二条 房屋登记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和形式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受理,并在下列时限内完成登记行为。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的,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并发放房屋所有权证;申请房屋抵押权、地役权、预告登记、更正登记的,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并发放相应的权属证书;申请异议登记的,1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不予登记的,应即时书面通知申请人。第十三条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与房屋登记簿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房屋登记簿为准。
第三章 房屋所有权登记
第十四条 房屋权利人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应当按下列规定提交材料:(一)村民自建的住宅房屋1.登记申请书及身份证明;2.宅基地使用证;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4.房屋测绘平面图;5.申请人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证明;6.其他必要材料。(二)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建设的房屋1.登记申请书及身份证明;2.集体土地使用证;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4.工程竣工验收证明;5.房屋测绘平面图;6.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进行登记的证明材料;7.其他必要材料。
第十五条 村民自建的3层以下(含3层)房屋以及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房屋,由于历史原因用地和规划材料缺失的,在按规定补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使用证)后,可予以登记。
第十六条 依照本规定应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的房屋,而实际未取得工程竣工验收证明的,建设方应委托具有管理权限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房屋安全状况进行鉴定。符合安全使用条件的,可凭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或—6—者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申请权属登记。
第十七条 已依法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集体土地房屋买卖、交换、赠与、继承、分家析产或因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仲裁裁决致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权利人持下列材料中的相关材料申请转移登记:(一)登记申请书及当事人身份证明;(二)房屋权属证书;(三)宅基地使用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四)与房屋权属转移相关的合法有效证明、合同、协议、法律文书等文件;(五)其他必要材料。共有的房屋,还应提供产权共有人同意产权转移的书面证明。
第十八条 申请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属于村民住房的,应当符合宅基地的管理规定,并提交房屋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同意转让的证明;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房屋的,应当提交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的证明材料。
第十九条 已登记的集体土地上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权利人应当申请变更登记,并按下列规定提交材料:(一)权利人姓名(名称)变更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有效证明文件;(二)房屋坐落的街道名称、门牌号变更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部门证明;(三)房屋面积发生变化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规划许可或证明文件;(四)共有房产分割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分割协议或公证书。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予登记:(一)不能提供有效的房地产权属来源证明的;(二)不符合城乡规划的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的;(三)房地产权属争议未解决的;(四)转让农村村民住房,受让人不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五)司法机关查封或限制房屋权利的。
第二十一条 房屋因拆除、焚毁、倒塌等原因灭失的,权利人应当自事实发生后申请注销登记,缴回房屋权属证书。申请注销登记,房屋权利人应当提交房屋权属证书及相关证明文件。
第四章 他项权利登记
第二十二条 集体土地上房屋设定抵押权的,应持下列材料申请办理房屋他项权利登记,领取《房屋他项权证》:(一)登记申请书及抵押人、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二)房屋所有权证及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使用证;(三)主债权合同;(四)抵押合同;(五)其他必要材料。农民个人房屋设定抵押权只能为本家庭成员担保。已经抵押登记的房屋的占用、管理与处分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在处分抵押房屋时只能面向本集体组织成员。
第二十三条 经登记的抵押权发生转移、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的,权利人应当依法申请转移、变更、注销登记。第二十四条 下列房屋不得设定抵押权:(一)权属有争议的房屋;(二)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的房屋;(三)列入文物保护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房屋;(四)依法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转让的房屋;(五)依法公告拆迁范围内的房屋。
第二十五条 在房屋上设立地役权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申请地役权设立登记:(一)登记申请书;(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三)地役权合同;(四)房屋所有权证及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使用证);(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二十六条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地役权设立登记,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需役地和供役地房屋登记簿,并可将地役权合同附于供役地和需役地房屋登记簿。
第二十七条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申请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一)登记申请书;(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三)登记证明;(四)证明地役权发生变更、转移或者消灭的材料;(五)其他必要材料。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房屋上设定的地役权一并转移。
第五章 其他登记
第二十八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更正。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
第二十九条 房屋权属证书遗失、破损的,可以向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补发或换发。需要补发房屋他项权证的,权利人应当在当地主要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持登报声明等有关材料申请补发;房屋所有权证遗失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在补发前应当就补发事项在房屋所在地村民组织内进行公告。补发的房屋权属证书上应注明“补发”字样。自补发之日起,原房屋权属证书作废。
第三十条 办理集体土地上房屋的预告登记、更正登记、等房屋登记,参照适用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一)伪造或涂改房屋权属证书的;(二)申请人以瞒报、虚报、出具虚假具结保证等欺骗手段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第三十二条 房产测绘单位在房产面积测绘中不执行国家规范、规定,或者弄虚作假欺骗房屋权利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三条 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房屋登记工作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集体土地上没有房屋或已建房屋灭失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五条 县(市)、上街区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在所属行政区域内开展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可遵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主题词:城乡建设 土地 房屋 办法 通知 主办:市住房保障局督办:市政府办公厅五处 抄送:市委各部门,郑州警备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8月3日印发
第四篇:《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范文模版]
《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
发布日期: 2011-08-15 08:
42《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全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郑政〔2011〕6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登记行为,维护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登记工作,适用本办法。以各种形式在集体土地上违法违规进行开发建设或变相进行开发建设,未依法取得相关建设、规划审批手续,并违法违规向土地所属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销售的房屋不予登记。经市政府批准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上房屋不予登记,待改造完成并安置完毕后按国有土地上房屋进行登记。
第三条 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市区区域内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工作,包括行政辖区内的中原区、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及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区、郑州航空港区。市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及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派出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集体土地房屋的登记工作。
第四条 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实施房屋登记、发放房屋权属证书,包括《房屋所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房屋权属证书附记栏内应标注“集体土地”字样。集体土地上房屋进行登记应使用国家统一印制的房屋权属证书。申请登记房屋为共有房屋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共有”字样。
第五条 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应当遵循房屋所有权与该房屋占有范围内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并发生转移。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房屋权属的设立、转让、变更和消灭,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登记。房屋登记分为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和异议登记。
第七条 房屋登记依下列程序进行:(一)申请;(二)受理;(三)审核;(四)记载于登记簿;(五)颁发、换发或收回房屋权属证书。
第八条 集体土地上房屋,应当按照基本单元进行登记。房屋基本单元是指有固定界限、可以独立使用并且有明确、唯一的编号(幢号、室号等)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间。村民自建住房,以宅基地上独立建筑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在共有宅基地上建造的村民住房,以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非住房以房屋的幢、层、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
第九条 申请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事项进行公告。公告的内容应当在房屋所在村民组织内进行张贴。经公告三十日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方可予以登记。
第十条 房屋登记由房屋权利人向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权利人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应使用其法定名称。权利人为自然人的,应使用
其有效身份证明上载明的姓名。共有的房屋,由共有人共同申请。房屋他项权利登记,由房屋所有权人和他项权利人共同申请。
第十一条 房屋权利人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登记。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登记的,须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人和代理人身份证明。境外申请人的委托书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人的房屋,由房屋法定继承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登记。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房屋,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申请登记。
第十二条 房屋登记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和形式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受理,并在下列时限内完成登记行为。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的,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并发放房屋所有权证;申请房屋抵押权、地役权、预告登记、更正登记的,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并发放相应的权属证书;申请异议登记的,1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不予登记的,应即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与房屋登记簿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房屋登记簿为准。
第三章 房屋所有权登记
第十四条 房屋权利人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应当按下列规定提交材料:(一)村民自建的住宅房屋1.登记申请书及身份证明;2.宅基地使用证;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4.房屋测绘平面图;5.申请人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证明;6.其他必要材料。(二)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建设的房屋1.登记申请书及身份证明;2.集体土地使用证;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4.工程竣工验收证明;5.房屋测绘平面图;6.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进行登记的证明材料;7.其他必要材料。
第十五条 村民自建的3层以下(含3层)房屋以及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房屋,由于历史原因用地和规划材料缺失的,在按规定补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使用证)后,可予以登记。第十六条 依照本规定应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的房屋,而实际未取得工程竣工验收证明的,建设方应委托具有管理权限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房屋安全状况进行鉴定。符合安全使用条件的,可凭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或—6—者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申请权属登记。
第十七条 已依法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集体土地房屋买卖、交换、赠与、继承、分家析产或因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仲裁裁决致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权利人持下列材料中的相关材料申请转移登记:(一)登记申请书及当事人身份证明;(二)房屋权属证书;(三)宅基地使用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四)与房屋权属转移相关的合法有效证明、合同、协议、法律文书等文件;(五)其他必要材料。共有的房屋,还应提供产权共有人同意产权转移的书面证明。
第十八条 申请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属于村民住房的,应当符合宅基地的管理规定,并提交房屋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同意转让的证明;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房屋的,应当提交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的证明材料。
第十九条 已登记的集体土地上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权利人应当申请变更登记,并按下列规定提交材料:(一)权利人姓名(名称)变更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有效证明文件;(二)房屋坐落的街道名称、门牌号变更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公安部门证明;(三)房屋面积发生变化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规划许可或证明文件;(四)共有房产分割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分割协议或公证书。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予登记:(一)不能提供有效的房地产权属来源证明的;(二)不符合城乡规划的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的;(三)房地产权属争议未解决的;(四)转让农村村民住房,受让人不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五)司法机关查封或限制房屋权利的。
第二十一条 房屋因拆除、焚毁、倒塌等原因灭失的,权利人应当自事实发生后申请注销登记,缴回房屋权属证书。申请注销登记,房屋权利人应当提交房屋权属证书及相关证明文件。
第四章 他项权利登记
第二十二条 集体土地上房屋设定抵押权的,应持下列材料申请办理房屋他项权利登记,领取《房屋他项权证》:(一)登记申请书及抵押人、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二)房屋所有权证及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使用证;(三)主债权合同;(四)抵押合同;(五)其他必要材料。农民个人房屋设定抵押权只能为本家庭成员担保。已经抵押登记的房屋的占用、管理与处分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在处分抵押房屋时只能面向本集体组织成员。
第二十三条 经登记的抵押权发生转移、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的,权利人应当依法申请转移、变更、注销登记。
第二十四条 下列房屋不得设定抵押权:(一)权属有争议的房屋;(二)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的房屋;(三)列入文物保护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房屋;(四)依法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转让的房屋;(五)依法公告拆迁范围内的房屋。
第二十五条 在房屋上设立地役权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申请地役权设立登记:(一)登记申请书;(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三)地役权合同;(四)房屋所有权证及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使用证);(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二十六条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地役权设立登记,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需役地和供役地房屋登记簿,并可将地役权合同附于供役地和需役地房屋登记簿。第二十七条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申请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一)登记申请书;(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三)登记证明;(四)证明地役权发生变更、转移或者消灭的材料;(五)其他必要材料。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房屋上设定的地役权一并转移。
第五章 其他登记
第二十八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更正。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
第二十九条 房屋权属证书遗失、破损的,可以向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补发或换发。需要补发房屋他项权证的,权利人应当在当地主要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持登报声明等有关材料申请补发;房屋所有权证遗失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在补发前应当就补发事项在房屋所在地村民组织内进行公告。补发的房屋权属证书上应注明“补发”字样。自补发之日起,原房屋权属证书作废。
第三十条 办理集体土地上房屋的预告登记、更正登记、等房屋登记,参照适用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一)伪造或涂改房屋权属证书的;(二)申请人以瞒报、虚报、出具虚假具结保证等欺骗手段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
第三十二条 房产测绘单位在房产面积测绘中不执行国家规范、规定,或者弄虚作假欺骗房屋权利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三条 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房屋登记工作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集体土地上没有房屋或已建房屋灭失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五条 县(市)、上街区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在所属行政区域内开展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可遵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释义
1、房屋登记咋规定?
违法违规或向村民以外人员销售的不登记。得知郑州市出台相关办法,许多购买了小产权房的市民第一个反应是:“小产权房”是不是要“转正”了?很遗憾,“小产权房”并不在允许登记之列。据了解,“小产权房”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它只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说得直白一些,“小产权房”是一些村集体组织或开发商出售的、建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或是由农民自行组织建造的“商品房”。
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而农村宅基地属集体所有,村民对宅基地也只享有使用权,农民将房屋卖给城市居民的买卖行为不受法律的认可与保护,也就不能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契税证等合法手续。
由此可见,“小产权房”是不能向非本集体成员的第三人转让或出售的。只能在集体成员内部转让、置换。因此,村集体组织或开发商利用集体土地开发并销售给非本集体成员的“小产权房”是无法办理产权证的,当然也就不在《办法》允许登记的范围之内。
2、登记范围怎么限定 ?
《办法》规定,郑州市行政区域内集体土地上房屋权属的设立、转让、变更或消灭,都应依照规定进行登记。凡是以各种形式在集体土地上,违法违规进行开发建设或变相进行开发建设,没有取得相关建设、规划审批手续,并违法违规向土地所属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人员销售的房屋都不予登记。同时,经市政府批准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上房屋也不予登记,待改造完成并安置完毕后按国有土地上房屋进行登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也不予登记:不能提供有效的房地产权属来源证明的;不符合城乡规划的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房地产权属争议未解决的;转让农村村民住房,受让人不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司法机关查封或限制房屋权利的。
3、登记时限有多长?
30个工作日可领到产权证。只要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不用太长时间,就可以拿到产权证。《办法》对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的工作时限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的,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并发放房屋所有权证;申请房屋抵押权、地役权、预告登记、更正登记的,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并发放相应的权属证书;申请异议登记的,1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对于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登记的,房管部门还要即时书面告知申请人。
4、登记程序
根据《办法》房屋登记分为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和异议登记。具体程序为:“申请—受理—审核—记载于登记簿—颁发、换发或收回房屋权属证书”。
5、登记申请咋公告?
登记申请要在村民组织内公告。据了解,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工作由市房管局负责,所用证书为国家统一印制,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即通常所说的产权证)、《房屋他项权证》(房产的他项权是指除产权人及共有权人以外的其他团体或者个人对该房产涉及的权利,通常是指抵押权利,他项权证由他项权人持有)。房屋权属证书附记栏内应标注“集体土地”字样。申请登记房屋为共有房屋的,应在《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共有”字样。
和商品房的产权一样,集体土地房屋登记也要遵循房屋所有权与该房屋占有范围内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并发生转移。
《办法》规定村民自建住房,以宅基地上独立建筑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在共有宅基地上建造的村民住房,以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非住房以房屋的幢、层、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申请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事项进行公告。公告的内容应当在房屋所在村民组织内进行张贴。经公告三十日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方可予以登记。10月1日,《办法》实施,合法
合规的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办证后,可进行交易、抵押贷款等。
6、申请材料啥要求?
材料不全的必须补办。许多村民在自建房屋时,往往不太注重各种手续的办理,工程竣工后,多数也不请专业机构进行验收。今后这个“习惯”要改一改了,因为这些行为直接关系到能否办理产权证。《办法》要求,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应当按下列规定提交材料: 村民自建住宅房屋申请时,要提供登记申请书及身份证明;宅基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房屋测绘平面图;申请人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证明等。
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建设的房屋申请时,要提供登记申请书及身份证明;集体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工程竣工验收证明;房屋测绘平面图;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进行登记的证明材料等。
村民自建的3层以下(含3层)房屋,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房屋,由于历史原因用地和规划材料缺失的,必须补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使用证)后,才能申请登记
第五篇:邵阳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邵阳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
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SYCR-2012-01002 市政办发〔2012〕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邵阳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七
日
邵阳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
管理暂行办法
笫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村民自住房屋建设用地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也称宅基地),是指村民经依法批准,用于建造住宅(包括住房、辅助用房、院落)的集体所有土地;村民建房是指农村村民在依法取得的农村宅基地上自建房屋的行为;住房用地面积是指住房垂直投影占地面积。
第四条 村民对依法批准的宅基地享有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归当地集体经济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非法转让宅基地。农村村民使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集体土地建住宅的,应当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管理工作,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住建、规划、公安、农业、水利、林业、公路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规划与利用
第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根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编制乡(镇)村建设规划和农村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数量和用地规模。
第七条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必须符合乡(镇)、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集镇、村庄建设规划;属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内的,应符合景区保护规划。
第八条 国土资源部门应积极推进集约用地建设模式,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调配产权、统一基础设施、统一分摊成本、统一供地联建的原则组织农民集中成片建房,从严控制村民单独选址建房。
第九条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与村庄改造、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优先利用村内空闲地、旧宅基地和非耕地,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和耕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第十条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实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各县市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占用农用地不得突破土地利用计划。各县市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供应情况应按上报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各县市区应将本辖区内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的、占用农用地的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资料,分批次上报市人民政府申请办理批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经依法批准后由县市区按户逐宗批准供应宅基地。
第十一条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涉及占用耕地的,由用地的村(居)民委员负责补充数量相同、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验收。不能补充或不具备补充耕地条件的,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时,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国土资源部门依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完成耕地占补平衡。
鼓励村民将原有宅基地进行土地复垦,复垦后由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复垦者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第三章 申请与审批
第十二条 凡属集体经济组织且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承担相应义务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住宅建设用地:
(一)因无住房或现有住房面积明显低于规定标准,需要新建住房或扩大住房面积的;
(二)因国家、集体建设需要原宅基地被征收或被占用的;
(三)因发生或防御自然灾害以及实施村镇规划、土地整理需要迁建的;
(四)原房屋属旧房、危房或被灾毁需申请原地改建、重建的;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每户总用地面积标准为:使用耕地的,面积不超过130平方米;占用荒山荒地的,面积不超过210平方米;占用其他土地的,面积不超过180平方米。
家庭户型以每户4人(含4人以下)为基准户,市区每基准户建筑占地不得超过90平方米,九县市范围每基准户建筑占地不得超过100平方米。独生子女家庭,每户可以增加20平方米;每户人数超过4人的,每增加一人可以增加20平方米。但每户的总用地面积不得突破前款所述每户宅基地使用面积规定标准。
家庭中有子女已达婚龄,达到分户条件并经当地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分户登记的,可以作为两个以上家庭户型。
第十四条 建房户人数按常住在册农业人口计算,下列人员可计入户内人口:
(一)家庭成员中的现役义务兵、士官;
(二)户口已外迁的在校大、中专学生;
(三)务农和非农户人口组合的家庭,在确定非农户人口没有享受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或福利性购房的情况下可计入一人指标;
(四)正在服刑、劳教的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计入人员。
第十五条 有旧宅基地的农村村民申请使用住宅建设用地,必须退出旧宅基地。在用地申请时,建房户应向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按耕地(水田)开垦费标准缴纳旧宅基地退出保证金,并与所在村(居)民委员会签订旧宅基地退出合同,确保按期拆除旧房。建房户交出旧宅基地后,保证金予以退还。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对旧宅基地退出保证金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农村村民申请使用住宅建设用地,按下列程序审批:
(一)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向集体土地所有者和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居)民委员会或村(居)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讨论通过,并张榜公示7个工作日后无异议的,由村(居)民委员会签署审核意见报所在地国土资源(中心)所;
(二)乡(镇)国土资源(中心)所受理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勘查,对村民建房条件初审后,符合条件的可填写《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申请表》,报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审核;
(三)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提出审核意见,经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市辖三区的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采取集中留地方式安置和集中成片建房的,由集体经济组织集中报批统一办理用地手续。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宅基地申请不予批准:
(一)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二)不符合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的;
(三)原有宅基地面积已达到规定面积标准或能够解决分户需要的;
(四)将原住宅以出售、出租、赠与等形式转让或擅自改作生产经营用途的;
(五)申请宅基地未确权或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六)原有住宅拆迁时已按房屋拆迁安置规定进行重建安置的;
(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注销土地使用权证或有关批准文件,由村(居)民委员会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为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占用的宅基地;
(二)为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进行村镇改造需要调整的宅基地;
(三)农村村民一户一处之外多余的宅基地;
(四)非法转让宅基地或住房;
(五)自批准建房之日满二年未动工兴建或未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的宅基地(不可抗力因素等特殊情况除外);
(六)农村居民户口迁出本集体经济组织后遗留的宅基地以及农村“五保户”腾出的宅基地。
因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原因收回宅基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对原土地使用权人按征收标准给予补偿;因第三项和第四项规定的原因收回宅基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对原土地使用权人参照征收标准给予补偿。
第十九条 农村村民在城镇(含城市、县城、建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建设住宅的,必须同时持有《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手续,方可施工。
第二十条 农村村民建房应当在动工之日起一年内竣工。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竣工的,报原批准单位同意,可延长竣工日期,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四章 确权登记
第二十一条 农村村民使用集体土地建住宅的,应当自竣工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申请所在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二十二条 由于住宅合法赠与、继承等原因造成集体土地使用权变更的,当事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市、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由市、县(市)人民政府换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第二十三条 宅基地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被收回,当事人应当自接到市、县(市)人民政府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市、县(市)土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由市、县(市)人民政府进行注销登记,收回原宅基地使用权人的《集体土地使用证》。
第二十四条 未按第十五条规定退出旧宅基地的,不得为新建住宅发放土地使用权证。
第二十五条 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依法批准转让、赠予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理。
因农转非、接受继承房产或经有批准权的部门已经批准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内土地的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只能按原批准宅基地的占地情况使用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且不能对所属房产进行重新改扩建,房屋所有权灭失,土地使用权随之灭失。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组织国土资源、建设、规划、农业、水利、林业部门于每年年底对本农民建房审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当年新增违法用地建房现象严重的,应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干部的责任,同时核减乡(镇)次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对农村村民违法建房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县市区人民法院应对农村村民违法建房依法建立司法提前介入机制,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建房行为。
第二十七条 各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健全和完善动态巡查制度,切实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日常监管,并重点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宅基地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内违法用地建房第一责任人。乡(镇)国土资源(中心)所负责辖区内建设用地建房的巡查工作,对未及时发现和制止辖区内违法用地建房行为负主要责任。
第二十九条 严格落实农村村民建设用地管理“批前四公开”和“批后三到场”制度,即用地计划指标公开、申请建房公开、上报审批用地名单公开、审批结果公开;做到定点踏勘到场、放样定桩到场、竣工验收到场。
第三十条 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建造住宅。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或者超过市、县(市)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面积多占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住宅和其他设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非法转让宅基地或者非法转让土地建设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可处以非法所得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无权批准宅基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农村村民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农村村民占用土地建住宅的,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占用土地建住宅的,或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程序批准占用土地建住宅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宅基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有关规定,非法向申请住宅建设用地的农村村民收取费用的,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国有农场、林场、牧场、渔场等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农村村民在本办法施行前已合法取得宅基地但尚未办理权属登记的,应按照市、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宅基地权属登记。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