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0820[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09:5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鄂州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082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鄂州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0820》。

第一篇:鄂州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0820

鄂州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提高农村住宅建设水平,促进集约合理用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住宅建设的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村民向中心村、新社区和集镇集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农村住宅建设,是指农村村民依法在集体土地上新建、改建、扩建自用住宅的行为。

第四条 农村住宅建设应遵循规划先行、先批后建、保护耕地、一户一宅、节约集约、生态环保、规范建设的原则。

第五条 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住宅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

各区、开发区规划局负责农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工

作。

市国土资源局各分局负责农村住宅建设的土地管理工作。

各区、开发区建设局负责农村住宅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村住宅建设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 农村住宅建设当按照本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办理规划、土地和建设等审批手续。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七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等原则编制本市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导则。

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导则,组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引导村民合理进行住宅建设。

第八条 个人建设住宅总层数不超过3层,每层层高不超过3.2米,并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和本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有关房屋间距的要求。

原合法建筑经鉴定为D级危房需拆除改建的,可以按照不扩大原占地面积、不扩大原建筑面积、不超出原建筑高度的要求拆除改建,在合乎规划的前提下,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所在区人民政府经与D级危房产权人协商,也可以依法

予以收购。

第九条 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所划定的禁止建设范围、城市绿化用地、山体和湖泊保护用地、城市道路、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线、车站、码头、市政公用设施,以及城乡规划确定的其他控制区域,禁止个人建设住宅。

第十条 旧城风貌区内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个人建设住宅除应当符合本规定外,还应当符合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方面的规定。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个人建设住宅,还应当符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个人建设住宅应当依法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时,应当向所在区规划局提交下列资料:

(一)书面申请;

(二)常住人口户籍证明、身份证明;

(三)涉及邻里关系的,需提供邻里等关利害关系人的书面意见,涉及减少原有间距、影响房屋结构安全、通行及其他对他人合法权益产生影响等情形。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除提交前款规定的资料外,农村村民申请建设住宅的还应当提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其建房资格的核查意见;申请改、扩建房屋的还应当提交房屋权属证明,涉及毗连房屋的还应当提交与毗连房屋所有人的书面协议,申

请加层的还应当提交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的加层鉴定报告,申请D级危房拆除改建的还应当提交D级危房的《鄂州市房屋安全鉴定书》和《危险房屋通知书》。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其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审查完毕,对拟批准的内容在项目现场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10日。经审查符合规划要求的,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建筑核位红线、实地放线后依法予以规划许可;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个人建设住宅,涉及新增用地的,应当先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所在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再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住宅建设的,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所在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湖北省对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对拟批准的内容在项目现场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日。

第十三条 个人建设住宅基础施工至正负零时,建设人应当向原审批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红线验线,经验线合格的,方可进行正负零以上施工。

第十四条 建设人应当在施工现场的醒目位置悬挂规划许可公示牌,标明许可机关、批准文号、批准内容,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住宅竣工后,建设人应当向原审批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验收。

第三章 用地管理

第十六条 农村住宅建设申请宅基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要求。

第十七条 列入“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和其他建设项目拆迁范围的农村住宅建设,应当集中统一建设多层及多层以上住宅楼,不单独新审批宅基地。

第十八条 农村村民个人新建、翻建房屋宅基地(含附属设施)总面积使用为:使用农用地的,每户不得超过140平方米;使用未利用地的,每户不得超过200平方米。

第十九条 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使用宅基地:

(一)无宅基地的;

(二)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村村民且承担村民义务,需要建设住宅而无宅基地的;

(三)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镇规划以及进

行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必须调整搬迁的;

(四)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由村民委员会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同意后,报区、开发区国土分局,并报区人民政府批准。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的书面申请;

(二)申请家庭常住人口户籍证明、身份证明;

(三)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会议讨论记录及决议;

(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村镇居民建房规划选址意见书》;

(五)符合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文件或者资料;

(六)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审核意见。

(七)其他按规定应提供的材料。

第二十一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予批准:

(一)原有房屋或者宅基地出卖、出租、赠与他人或者改作他用后再申请宅基地的;

(二)未满18周岁申请宅基地的;

(三)非本村村民;

(四)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凡符合申请宅基地

条件的,其审批程序为:

(一)个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二)经村民委员会审核通过;

(三)规划部门出具选址意见和规划设计要点;

(四)基层国土所现场踏勘;

(五)乡镇、街道办事处审批;

(六)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批符合条件的,报区、开发区国土分局审核,区、开发区国土分局进行现场踏勘;

(七)经区、开发区国土分局审核后报区人民政府批准;

(八)房屋竣工验收后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第四章 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区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对个人建设住宅施工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对个人建设住宅地基基础、房屋结构等重点部位质量、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十四条 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可以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以下简称限额以上)的住宅,必须由具有相应勘察、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并按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到所在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限额以上个人建设住宅工程竣工后,建设人应当组织竣工验收,并按有关规定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街道专门机构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第二十五条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加强对个人建设两层及两层以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以下简称限额以下)住宅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一)限额以下住宅工程,建设人在动土施工前应当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报建备案手续;

(二)建设人应选择具有勘察、设计和施工承包资质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企业进行勘察、设计和施工,也可委托具有执业资格的岩土工程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以个人名义进行勘察、设计,选择有资格的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组织的施工队伍或者具有劳务资质的施工队伍,并由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或者岩土工程师、建筑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分别对勘察、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负责。由建设人自行组织施工的,由建设人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负责;

(三)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有关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并通过发放挂图、基本知识读本等方式宣传推广识图、施工管理方法等基本常识。乡(镇)、街道专门机构在开挖地基、砌筑墙体、安装预制楼板、拌制混凝土、防水层施工、安装拆卸模板、搭拆脚手架等重要工序上,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

第二十六条 个人建设住宅的施工方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

鼓励个人建设住宅使用新工艺、新型节能材料。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对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设住宅的,由区国土分局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第二十八条 未取得规划许可证书的,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用地审批手续。违反本办法规定,非法批准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并依法收回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

非法批准土地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证规定进行建设,在乡、村庄规划区内的,由镇乡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在镇规划区内的,镇乡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城区、开发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村(居)民委员会发现本区域内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应当及时向城区、开发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乡人民政府报告。

第三十条 参与农村住宅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建设承包人依法对住宅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实施村民建房规划建设和用地管理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市国有农场农工在本农场土地上建设住宅参照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6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二篇:邵阳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邵阳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

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SYCR-2012-01002 市政办发〔2012〕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邵阳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七

邵阳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

管理暂行办法

笫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村民自住房屋建设用地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也称宅基地),是指村民经依法批准,用于建造住宅(包括住房、辅助用房、院落)的集体所有土地;村民建房是指农村村民在依法取得的农村宅基地上自建房屋的行为;住房用地面积是指住房垂直投影占地面积。

第四条 村民对依法批准的宅基地享有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归当地集体经济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非法转让宅基地。农村村民使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集体土地建住宅的,应当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管理工作,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住建、规划、公安、农业、水利、林业、公路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规划与利用

第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根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编制乡(镇)村建设规划和农村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数量和用地规模。

第七条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必须符合乡(镇)、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集镇、村庄建设规划;属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内的,应符合景区保护规划。

第八条 国土资源部门应积极推进集约用地建设模式,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调配产权、统一基础设施、统一分摊成本、统一供地联建的原则组织农民集中成片建房,从严控制村民单独选址建房。

第九条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与村庄改造、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优先利用村内空闲地、旧宅基地和非耕地,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和耕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第十条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实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各县市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占用农用地不得突破土地利用计划。各县市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供应情况应按上报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各县市区应将本辖区内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的、占用农用地的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资料,分批次上报市人民政府申请办理批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经依法批准后由县市区按户逐宗批准供应宅基地。

第十一条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涉及占用耕地的,由用地的村(居)民委员负责补充数量相同、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验收。不能补充或不具备补充耕地条件的,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时,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国土资源部门依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完成耕地占补平衡。

鼓励村民将原有宅基地进行土地复垦,复垦后由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复垦者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第三章 申请与审批

第十二条 凡属集体经济组织且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承担相应义务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住宅建设用地:

(一)因无住房或现有住房面积明显低于规定标准,需要新建住房或扩大住房面积的;

(二)因国家、集体建设需要原宅基地被征收或被占用的;

(三)因发生或防御自然灾害以及实施村镇规划、土地整理需要迁建的;

(四)原房屋属旧房、危房或被灾毁需申请原地改建、重建的;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每户总用地面积标准为:使用耕地的,面积不超过130平方米;占用荒山荒地的,面积不超过210平方米;占用其他土地的,面积不超过180平方米。

家庭户型以每户4人(含4人以下)为基准户,市区每基准户建筑占地不得超过90平方米,九县市范围每基准户建筑占地不得超过100平方米。独生子女家庭,每户可以增加20平方米;每户人数超过4人的,每增加一人可以增加20平方米。但每户的总用地面积不得突破前款所述每户宅基地使用面积规定标准。

家庭中有子女已达婚龄,达到分户条件并经当地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分户登记的,可以作为两个以上家庭户型。

第十四条 建房户人数按常住在册农业人口计算,下列人员可计入户内人口:

(一)家庭成员中的现役义务兵、士官;

(二)户口已外迁的在校大、中专学生;

(三)务农和非农户人口组合的家庭,在确定非农户人口没有享受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或福利性购房的情况下可计入一人指标;

(四)正在服刑、劳教的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计入人员。

第十五条 有旧宅基地的农村村民申请使用住宅建设用地,必须退出旧宅基地。在用地申请时,建房户应向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按耕地(水田)开垦费标准缴纳旧宅基地退出保证金,并与所在村(居)民委员会签订旧宅基地退出合同,确保按期拆除旧房。建房户交出旧宅基地后,保证金予以退还。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对旧宅基地退出保证金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农村村民申请使用住宅建设用地,按下列程序审批:

(一)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向集体土地所有者和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居)民委员会或村(居)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讨论通过,并张榜公示7个工作日后无异议的,由村(居)民委员会签署审核意见报所在地国土资源(中心)所;

(二)乡(镇)国土资源(中心)所受理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勘查,对村民建房条件初审后,符合条件的可填写《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申请表》,报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审核;

(三)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提出审核意见,经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市辖三区的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采取集中留地方式安置和集中成片建房的,由集体经济组织集中报批统一办理用地手续。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宅基地申请不予批准:

(一)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二)不符合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的;

(三)原有宅基地面积已达到规定面积标准或能够解决分户需要的;

(四)将原住宅以出售、出租、赠与等形式转让或擅自改作生产经营用途的;

(五)申请宅基地未确权或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六)原有住宅拆迁时已按房屋拆迁安置规定进行重建安置的;

(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注销土地使用权证或有关批准文件,由村(居)民委员会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为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占用的宅基地;

(二)为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进行村镇改造需要调整的宅基地;

(三)农村村民一户一处之外多余的宅基地;

(四)非法转让宅基地或住房;

(五)自批准建房之日满二年未动工兴建或未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的宅基地(不可抗力因素等特殊情况除外);

(六)农村居民户口迁出本集体经济组织后遗留的宅基地以及农村“五保户”腾出的宅基地。

因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原因收回宅基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对原土地使用权人按征收标准给予补偿;因第三项和第四项规定的原因收回宅基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对原土地使用权人参照征收标准给予补偿。

第十九条 农村村民在城镇(含城市、县城、建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建设住宅的,必须同时持有《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手续,方可施工。

第二十条 农村村民建房应当在动工之日起一年内竣工。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竣工的,报原批准单位同意,可延长竣工日期,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四章 确权登记

第二十一条 农村村民使用集体土地建住宅的,应当自竣工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明文件,申请所在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二十二条 由于住宅合法赠与、继承等原因造成集体土地使用权变更的,当事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市、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由市、县(市)人民政府换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第二十三条 宅基地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被收回,当事人应当自接到市、县(市)人民政府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市、县(市)土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由市、县(市)人民政府进行注销登记,收回原宅基地使用权人的《集体土地使用证》。

第二十四条 未按第十五条规定退出旧宅基地的,不得为新建住宅发放土地使用权证。

第二十五条 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依法批准转让、赠予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理。

因农转非、接受继承房产或经有批准权的部门已经批准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内土地的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只能按原批准宅基地的占地情况使用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且不能对所属房产进行重新改扩建,房屋所有权灭失,土地使用权随之灭失。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组织国土资源、建设、规划、农业、水利、林业部门于每年年底对本农民建房审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当年新增违法用地建房现象严重的,应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干部的责任,同时核减乡(镇)次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对农村村民违法建房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县市区人民法院应对农村村民违法建房依法建立司法提前介入机制,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建房行为。

第二十七条 各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健全和完善动态巡查制度,切实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日常监管,并重点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宅基地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内违法用地建房第一责任人。乡(镇)国土资源(中心)所负责辖区内建设用地建房的巡查工作,对未及时发现和制止辖区内违法用地建房行为负主要责任。

第二十九条 严格落实农村村民建设用地管理“批前四公开”和“批后三到场”制度,即用地计划指标公开、申请建房公开、上报审批用地名单公开、审批结果公开;做到定点踏勘到场、放样定桩到场、竣工验收到场。

第三十条 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建造住宅。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或者超过市、县(市)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面积多占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住宅和其他设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非法转让宅基地或者非法转让土地建设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可处以非法所得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无权批准宅基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农村村民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农村村民占用土地建住宅的,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占用土地建住宅的,或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程序批准占用土地建住宅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宅基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有关规定,非法向申请住宅建设用地的农村村民收取费用的,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国有农场、林场、牧场、渔场等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农村村民在本办法施行前已合法取得宅基地但尚未办理权属登记的,应按照市、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宅基地权属登记。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农村住宅建设管理

农村住宅建设管理

严格控制城区外村民在原有宅基地上住宅建设,严禁新占地住宅建设。在乡、镇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村民住宅建设,应当符合镇、乡、村庄规划,不得超出原有宅基地四至范围,不得妨碍相邻权利人利益,经村民委员会同意,向所属乡(镇)人民政府备案。要严格执行宅基地标准,引导农民建楼房,不交出多余宅基地的住户不得新建新房,加强空心村改造。

严格控制城区范围内利用原有宅基地建设村民住宅。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现状建筑,原则上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改建房屋只限于危房,因房屋安全或居住功能存在严重问题,且该建筑没有列入当年改造计划的,需持有房管部门的危房鉴定报告,经业主征得四邻及所在村委会或社区同意并报所在镇、街道办审批,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可在原址、按原层数、原面积进行改建或修缮,不得增加建筑面积,不得改变原有建筑的基底、形体和高度等。对于相关政府部门已出具征收规划条件的村庄和旧城区,近期将实施拆迁改造的,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原则上不再许可改造申请,建议申请人采取维修加固方式妥善解决存在问题。

个人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屋顶排水朝向本院的,房后可以不留滴水地;双向或者多向排水的,滴水地应在本主地界内;

(二)房屋的挑廊、阳台、楼梯、台阶以及其他房屋凸出部分必须在本主地界内。

退地界距离和相邻建筑间距按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技术规定执行。

第四篇:同安区个人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同安区个人住宅建设的管理,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厦门市城乡规划条例》、《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闽政办〔2011〕189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规划区内私人危住房翻改建规划审批及农村村民住房规划审批委托的批复》(厦府〔2014〕195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的意见》(厦府〔2014〕151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实施管理的范围为同安区行政区域范围。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个人住宅建设,系指同安区行政区域建设用地范围内村(居)民新建、翻改建(含加层)、扩建供其本人或者其家庭成员居住的私有住房。

第四条 在第二条规定范围内的所有个人住宅建设实行规划管理,均应当遵守城乡规划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

第五条 根据厦府〔2014〕195号文的批复,由同安区建设局负责同安旧城中心区范围内(422.3公顷)个人申请危房翻改建的规划审批、监督管理工作;大同街道办、祥平街道办负责辖区(除同安旧城中心区)范围内个人申请新建、扩建、危房翻改建和加层住宅的规划审批、监督管理工作;各镇政府负责辖区范围内新建、扩建、危房翻改建和加层住宅的规划审批、监督管理工作。

竹坝华侨农场辖区内个人住宅建设的规划审批工作由五显镇受理;凤南农场辖区内个人住宅建设的规划审批工作由新民镇受理;白沙仑农场辖区内个人住宅建设的规划审批工作由莲花镇受理。

同安国土房产分局负责监督和指导村民住宅用地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和调整、农转用审查报批等工作;负责新建、扩建住宅“一户一宅”情况的审核及村(居)民住宅登记发证工作。

同安规划分局负责村庄规划的技术审查,村(居)民集中建房用地选址和建设方案审查工作。

区建设局负责集中统建的农村住宅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配合市建设局做好村镇住宅建设通用图则,住宅建设单体设计和推广等工作。

镇(街)、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及村民建房申请审核、规划许可办理和批后监管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个人住宅建设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工作。

区行政执法局负责依法查处违法占地违法建房行为。

第六条 对个人住宅建设管理要加强组织保障,严格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应按职责要求落实监督和检查责任,被检查者应自觉接受监督和检查,如实提供情况和必要的资料,不得隐瞒、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第七条 个人住宅建设必须符合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不得擅自扩大宅基地面积,不得妨碍道路交通、消防安全,不得侵占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用地、邻里通道,并妥善处理好给水、排水、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

第八条 个人住宅建设如涉及到公共设施、名木古树、历史风貌建筑、相邻房屋安全电线电缆及相关隐蔽工程的,属于大同街道、祥平街道辖区范围的私危房翻改建申请须经相关主管部门确认同意,由街道办事处审核把关后,再报送区建设局;其他的个人住宅建设申请,须经相关主管部门确认同意后报送相应的镇政府、农场。

第九条 申请新建、扩建、翻改建、加层个人住宅的,必须实事求是申报情况,按规定提供各种证明材料,如弄虚作假或不按程序批准的,则批准文件无效。

表格印制。个人住宅建设申请所需的表格、许可证、存根由规划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发放。

档案管理。区建设局、镇、街道须建立村(居)民住宅建设档案,规划许可实行一事一卷,报送材料应全部归档,档案袋由审批单位按统一格式要求印制。同安旧城中心区范围内(422.3公顷)的住宅规划审批档案每年十二月底统一整理后移交区建设局城建档案室存档;镇、农场辖区内的住宅规划审批档案每年十二月底统一整理后移交区档案局存档。

第十条 同安区个人住宅建设实行分类控制制度。

(一)已发布房屋征收公告(或拆迁公告)的用地范围内。

该区域内不得申请新建、扩建、翻改建和加层。

(二)同安旧城中心区(422.3公顷)范围,即东至凤山路、埔前路,西至环城西路,南至银湖中路和旧324国道,北至环城北路的用地范围内。具体包括大同街道的城西社区、西安社区、三秀社区、同新社区、后炉社区、溪边社区、凤山社区、朝元社区(环城路内),祥平街道的陆丰社区、西溪社区、祥桥社区的较场、莲湖、三香、后沟、古溪,阳翟社区的西亭、昭辉、双溪口等社区范围内和已纳入政府储备用地的地块(地段)(具体以规划主管部门核定的界线为准)。

该区域范围内不得申请新建、扩建和加层,但经鉴定危险等级属D级的危房户可按相关规定申请危房翻改建,并报区政府审批。

(三)同安旧城中心区(422.3公顷)范围外已列入近期规划改造、重点项目建设和征用计划的区域范围内(未发布房屋征收公告或拆迁公告前)的用地。

经区政府或相关部门发文明确本类项目范围后,该区域范围内不得申请新建、扩建和加层,对于经鉴定危险等级属B级(仅限石结构、预制板房)、C级或D级的危房户(以下

可按相关拆迁政策申请提前拆迁安置,进入拆迁程序。提前拆迁安置条件不具备的,经鉴定危险等级属C、D级的危房户可按相关规定申请危房翻改建,并报区政府同意。

(四)以上三类控制区域外的用地范围。

该区域内可以申请新建、扩建、危房翻改建和加层。

第十一条 申请新建、扩建、危房翻改建和加层的审批规模控制。

(一)新建、扩建住宅的基地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90平方米,建筑层数控制在三层以内,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270平方米。

(二)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房屋翻改建,原产权建筑面积小于或超过270平方米的,翻改建原则上按不高于新建批建标准上限控制标准审批翻改建。

(三)同安旧城中心区范围内(422.3公顷)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屋翻改建原则上按原性质、原基地、原规模、原层数控制标准审批。

个人住宅建设管理如市、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进行办理。

第十二条 危房翻改建申请准予翻改建审批的,在拆除重建时权属证书的管理:

该区域内私人住房批准拆除重建时,审批部门应在申请人权属证书上加盖“已批准重建”字样的印章,同时将审批结果抄告市房地产交易权籍登记中心(属集体土地的,应同时抄告国土房产分局),告知单应明确批准拆除重建房屋的权属人、坐落及权属证书编号等内容。市房地产交易权籍登记中心(国土房产分局)接到告知单后,在登记信息系统中对该权属注记“该房屋已批准拆除重建,暂不受理转移、抵押登记申请”,停止该房屋的转移、变更、抵押登记,并不得补办土地房屋权证。

私人住房拆除重建项目竣工,经相关审批管理部门进行规划条件核实通过后,出具规划条件核实意见书。权属人委托有资质测绘单位进行土地房屋测绘后,凭原权属证书、规划条件核实意见书和测绘成果向市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申请办理地籍调查与房产测绘成果

变更登记受理后,登记机构应取消登记信息系统中相应的注记,收回并注销原权属证书。

第十三条 下列地区禁止进行个人住宅建设:

(一)第十条第(一)类用地控制区范围内;

(二)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所划定的禁止建设范围、城市绿化用地、河湖保护用地、公路、铁路以及有关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禁止建设区;

(三)规划管理部门指定的其他范围内。

第二章

个人翻改建、加层住宅建设的申请与审批

第十四条 个人住宅翻改建、加层建设必须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施工,并严格按照核准的位置、高度、面积进行建设。

个人住宅建设者在依法取得的原有住宅用地范围内的翻改建住宅未改变用途的,不需办理用地批准手续。但如超出原有用地范围,其超出部分应按新建住宅办理用地批准手续。

第十五条 申请建设规划许可证的一般程序:

(一)个人住宅建设者应当持下列材料向村(居)委会提出个人住宅建设申请:

1.《住宅建设和用地申请表》一式三份;

2.户口簿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

3.现有房屋的产权证书、土地权属证书;

4.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具备注册执业资格的设计人员绘制的设计图,或者选用标准通用图;

5.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结构互相牵连,应当提交四邻房屋产权人同意建设的书面协议,协议应当经过当地村(居)委会见证或依法公证;

6.房屋安全鉴定报告书;

7.规划管理要求指定的其他图件。

(二)村(居)委会接到个人住宅建设申请后,应当对申请建房户现居住房屋的用地情况和家庭成员居住情况等进行审核并在公告栏公布,公布期限为30日,对公示情况应予拍照并做好记录。公布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村(居)委会应当在申请表中签署意见,证明申请户的现居住房屋用地情况和家庭成员居住情况,并将个人住宅建设的申请材料报送镇政府、街道办、区建设局审核。

(三)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建设局应当在收到个人住宅建设申请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组织村镇建设管理部门、国土资源所一同到实地勘测,对申请户的现居住房屋用地情况、家庭成员居住情况和拟建住宅的位置、用地面积以及房屋的层数、高度等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在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审批。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以通过村(居)委会将书面答复送达建房申请户并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属第十条

(二)、(三)类范围的还需报送区建设局审查,并经区政府同意后予以审批。

第三章

个人新建、扩建住宅建设的申请与审批

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常住居民,可以申请住宅建设用地:

(一)因无住房或现有住房用地面积明显低于法定标准,需要新建或扩建住宅的;

(二)因国家、集体建设或旧城(村)改造需要拆迁、搬迁,按有关规定可新建个人住宅的;

(三)因发生或防御自然灾害,需要搬迁安置的;

(四)向中心村、集镇、小城镇或者农村住宅小区集聚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其住宅建设用地申请不予受理:

(一)年龄未满18周岁的;

(二)有出租、出卖、赠与、抵押等形式转让住房或改作生产经营用途,再提出用地申请的;

(三)不符合“一户一宅”有关规定的;

(四)申请的用地位于第十条的(一)、(二)、(三)类控制区范围之内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不予批准的其他情况。

第十八条 农村常住居民新建住宅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并符合集中居住、节约用地的原则。应尽量利用空闲地、荒坡地和其他未利用地,实行统建、联建建设住宅。

第十九条 农村常住居民个人住宅建设用地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申请的一般程序。

(一)个人住宅建设者应当持下列材料向村(居)委会提出个人住宅建设用地申请:

1.《住宅建设和用地申请表》一式五份;

2.户口簿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

3.申请人提供原使用的住宅用地及其它附属设施用地已拆除的证明材料或已转给村委会的权属证书(没有旧住宅的除外)。

村(居)委会接到个人住宅建设用地申请后,应当依法召开村(居)委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审议,并将申请建房户家庭情况、拟建住宅的位置、用地面积、以及房屋的层数、高度等情况在公告栏公布,公布期限为30日,对公示情况应予拍照并做好记录。公布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村(居)委会应当在申请表中签署意见,证明申请户的原有住宅及家庭成员相关情况,并将符合建房申请条件的申请户材料报送镇政府(街道办)、农场审核。

4.个人新建、扩建住宅建设用地范围需提供四至坐标,明确相邻关系。

(二)镇政府、街道办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组织镇(街)、场村镇建设管理站、国土资源所一同到实地勘测,对是否符合村民住宅建设和用地申请条件、是否

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是否符合房屋建设技术标准等事项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在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审批,并在5个工作日内上报区国土分局审核用地。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以通过村(居)委会将书面答复送达建房申请户并做好说明解释工作。

(三)区国土部门应在接到上报的相关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的期限除外)对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一户一宅”、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等事项进行审核。区政府予以批准用地的,由国土房产分局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不批准用地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户并说明理由。

涉及办理农用地转用的,镇政府、街道办负责报国土房产分局审查,并逐级上报至市政府审批后,方可办理宅基地供地手续。

第四章

个人住宅建设相关标准和技术规定

第二十条 个人住宅建设者在施工期间不得擅自改变已审批的房屋位置、尺寸、高度、结构等,确需改变的,应当向有关部门申请变更或者重新报批。

第二十一条 个人改建、扩建住宅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必须按相关规定办理用地手续。

第二十二条 个人住宅建设者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之日起一年内,应当开工建设。确需延期的,可以在期限届满前三十日内向核发许可证的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可以延期一次,延期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逾期未申请延期或者申请延期未获批准的,原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自行作废。

第二十三条 个人住宅建设不得超过三层,建筑层高控制在3.3米内。新建或翻改建住宅鼓励增设坡屋顶。

第二十四条 个人住宅建设应当布局合理,符合交通、消防和四邻生活的要求。相邻房屋除应当留出必要通道外,在不影响相邻房屋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尽量使山墙靠拢。山墙一般不得出头和开设门窗。

禁止随意填土抬高地基。如地势低洼确需抬高地基的,在征得四邻同意后,允许将室外地坪抬高。

第二十五条 个人住宅建设与相邻房屋结构互相牵连,且无法与相邻房屋产权人达成协议的,在不影响相邻房屋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共同退让用地边界的原则,退让用地边界不得小于1.0米,且不得出挑阳台或者建外走廊。

第二十六条 个人新建、扩建住宅建设应当按照城市规划要求退让城市道路。在详细规划已获批准的地区,应当按详细规划的规定退让城市道路红线;在未编制详细规划或者详细规划尚未获得批准的地区,应当按以下规定退让城市道路红线:

(一)位于省、国道两侧的,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要求退让足够的距离;

(二)位于规划为主干道的退让距离为15米;次干道(30M~24M)的退让距离为10米;支路(18M以下)的退让距离为5米;

(三)位于现有路幅不足12米的街巷两侧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退让;

(四)在有特定要求的地段,退让距离由相关部门另行规定。

第二十七条 个人住宅建设应当报请辖区的镇(街)、场村镇建设管理部门和国土资源所放样验线后方可开工建设。住宅建成后,由区建设局牵头组织镇(街)、场村镇建设管理部门和国土资源所进行检查验收。

第二十八条 申请建设住宅小区的,可参照《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九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需要办理农用地转为个人住房建设用地的,可参照《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村(居)民个人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房的,依法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第三十一条 未依法取得相应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对个人居住用房进行新建、扩建、翻改建、加层的,或者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准的要求擅自改变个人住宅建设的位置、高度、面积进行建设的,均属违法建设,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法进行处罚。

第三十二条 个人住宅建设者不得修建围墙等附属设施或其他构筑物,不得占用公用通道或妨碍公共交通,否则将依法进行查处。

第三十三条 实施个人住宅建设的规划建设和用地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第三十四条 同安区建设局、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农场应定期将审批情况报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同安规划分局备案。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规划分局会同国土房产分局、区建设局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1年。

第五篇:县城规划区私人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县城规划区(以下简称区内)私人住宅建设管理,规范住宅建设行为,促进土地节约和合理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在县城规划区内建设私人住宅,适用本办法。办法所称私人住宅建设是指原住农民(户)和城镇居民自筹资金建设以居住为目的的私人住宅,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行为。

第三条 办法所称原住农民(户)是指县城规划区内的村和居民小组人均集体农业生产用地(不含零星自留地)在0.1亩以上的居委会自然出生或婚姻迁入或因国家建设移民安置在本村(居)委会长期居住,并以家庭承包方式或其它方式承包经营本村(居)委会集体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住户。

城镇居民是指居住在城镇规划区内的原住农民(户)以外的所有居民。

第四条 县城规划区内私人住宅建设必须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中成片的原则,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乡村规划。

第五条 原住农民(户)使用集体土地建房的建设区域在县城规划区内分为公寓楼安置区、集中联建建设区、远郊私人建房区。

第六条 县城规划区内,属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的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补偿和安置。

第七条 县城规划区征用(收)集体土地实施房屋拆迁按《常德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和本办法规定给予补偿和安置。

第二章 县城规划区内原住农民(户)建房管理

第八条 公寓楼安置区是指在国家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经依法批准使用集体土地,建设多、中、高层住宅安置被拆迁户并实行统一物业管理的区域。

集中联建建设区是指原住农民(户)在规划确定的农民建房小区内经依法批准使用集体土地自行联体建房的建设区。

远郊私人建房区是指按照村庄统一规划和村居民点住宅建设规划进行建房的建设区域。

公寓楼安置区范围:

老城区:西抵三江口铁路桥,东至财政局,北临焦柳铁路,南达澧水;

东城区:西抵财政局,东至机场路,北临焦柳铁路,南达澧水;

南区:西抵渔场路,东至新建路,北临澧水,南抵石长铁路沿电厂专用线接月亮路。

集中联建建设区范围:

老城区、东城区、南区所属双红社区居委会、渫阳社区居委会、观山社区居委会、荷花社区居委会、新厂社区居委会、永固社区居委会、刘家坪社区居委会、双新社区居委会、月亮山社区居委会、天供山社区居委会、曹家棚社区居委会、陈氏祠社区居委会除公寓楼安置区以外的区域和易家渡镇的杨二汊社区居委会、易家渡社区居委会,二都乡的卫星村、土山村、千烽村、南峰村、牌楼村所属区域。

远郊私人建房区范围:公寓楼建设区和集中联建区外的县城规划区。

新老s304省道石门县城至慈利段、s303省道双红社区至新关镇集镇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内、夹山路、红蔡路中心线两侧各100米范围内禁止新建私人住宅。

公寓楼安置区、集中联建建设区、远郊私人建房区具体范围以县城规划管理部门公示的石门县城规划区私人建房安置区域规划方案图为准。

第九条 县规范县城规划区私人住宅建设协调机构负责县城规划区私人住宅建设的协调、管理工作,指导各相关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公寓楼安置区和农民建房小区建设工作。

第十条 公寓楼安置区的建设资金来源:征地项目房屋拆迁补偿费及相应的住房安置补助费;征地项目应支付的公寓楼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费;选择公寓楼安置对象的应交购房款;其它可用于公寓楼安置区建设的资金。

第十一条 公寓楼安置区的规划设计要满足原住农民(户)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公寓楼安置区可按小区建筑总面积适当的比例建设经营、办公及其它公共服务用房和堆放生产用具的杂屋间。经营性用房产权归相关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不得随意转让,优先安排该小区安置户承包和租赁经营。经营性用房的收益必须优先满足小区的物业管理和公共设施维护的需要。

第十二条 公寓楼安置区内凡因建设项目征用(收)集体土地宗地拆迁安置户在10户以上的,必须按规划修建公寓楼予以安置,其安置户不愿选择公寓楼安置的,按《常德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实行货币安置;宗地拆迁安置户在10户以下的可选择公寓楼安置、货币安置,也可选择按规划进入农民建房小区实行集中联建。

第十三条 公寓楼建设按照农民建房有关规定办理用地及相关手续,并享受农民建房税费政策。

第十四条 公寓楼安置区内属本村(居)委会d级危房的原住农民(户)、符合分户条件的原住农民(户)建房只能按规划进入农民建房小区实行集中联建,或申请进入公寓楼安置。

对申请集中联建的原住农民户应在《规划用地许可证》颁发前拆除原有房屋并退基还耕,经村(居)委会、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验收合格,方可办理农民建房建设用地许可。

对申请入住公寓楼安置的,在办理公寓楼安置房入住手续前,应拆除原有住宅并退基还耕。

第十五条 公寓楼安置的对象以基本户为单位,凡达到分户条件的,可按规定进行分户,安置户均以户为单位申报户型面积。安置户需提供户口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原《集体土地使用证》(分户的需提供分户报告)和申请报告,村(居)委会进行严格审查并张榜公示7天,报乡(镇)政府审核。审核通过后以村(居)为单位再次张榜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最后报县规范县城规划区私人住宅建设协调机构备案。

公寓楼安置户按人平安置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进行安置,原则上“一户一套”。每户原则上可在其所在小区内按成本价购买底层杂物间1间。

安置户每人享受30平方米的安置价、10平方米的成本价。超过部分按市场价购买。

安置户型建筑面积最小的不少于60平方米/户,大的户型建筑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户左右。

公寓楼安置入住分配,其楼层选择由拆迁安置对象集中讨论后,统一进行抽签确定,适当照顾老、弱、病、残等拆迁安置特殊对象,有关楼层差价均按国家有关住宅楼层差价率结算。

第十六条 公寓楼安置区内确属d级危房的原住农民(户)申请购买入住公寓楼住房的,待危房拆除还耕验收、土地退还给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后,一次性给予节约用地奖1.8万元。

符合分户建房条件的原住农民(户)提前申请购买入住公寓楼住房的,一次性给予节约用地奖0.3万元,但今后建设项目征地拆迁时不再享受分户安置政策。

第十七条 公寓楼建设竣工验收合格后,安置对象方可入住,村(居)委会应及时组织为其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费用计入建设成本)。公寓楼除依法可流转给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本村(居)农村村民外,原则上不得买卖与转让,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转让的应从购房居住之日起12年后,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依法办理土地征用和房地产过户手续。

第十八条 公寓楼及安置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建设费用,属乡镇人民政府建设的由县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属村(居)委会建设的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在所在地的村(居)委会予以公布。

第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公寓楼成本价是指房屋重置价格,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即建安费+综合费+土地取得成本;市场价是指房屋市场销售价格;安置价是指县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低于成本价的购房价格。

以上安置价、成本价、市场价由县人民政府定期公布。

第二十条 公寓安置楼建设应当吸收被安置对象代表参与户型设计、成本核算和质量监督。

第二十一条 集中联建建设区国家建设征地拆迁安置提倡实行公寓楼式安置,原则上大型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实行公寓楼式安置。

第二十二条 公寓楼安置区和集中联建建设区内原住农民(户)建房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一律进入农民建房小区,任何个人不得在农民建房小区外翻修和新建私人住宅。

原住农民(户)所在村(居)民小组无集体建设用地或人均农业生产用地(不含零星自留地)在0.1亩以下的,不得申请使用集体土地建房。

第二十三条 公寓楼安置区和集中联建建设区符合建房条件的原住农民(户)进入居住小区建房以本办法实施前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户为基本户,每户建房建筑占地面积除道路分摊面积外不得超过96平方米。对符合分户建房条件确需建房的,应拆除旧房整体迁入农民建房小区整体联建,基本户与分支户建筑占地总面积可增加至144平方米以下。

第二十四条 公寓楼入住户、远郊私人建房区、集中联建建设区新建房户的原宅基地还耕后仍归原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可由原住户承包经营,并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申请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手续。

第二十五条 集中联建建设区、远郊私人建房区原住农民(户)的资格认定及建房审批程序严格按照本办法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和《湖南省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执行,对符合建房条件的原住农民户应备齐户口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原《集体土地使用证》(分户的需提供分户报告)、申请报告等资料后,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张榜公布7天,期满无异议的,依法按程序组织资料报乡(镇)政府审核后,再报县人民政府审批。经依法批准的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及时将审批结果张榜公布。

第二十六条 原住农民户申请私人住宅建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予审批:

(一)原住农民(户)将现有住宅出售、出租、赠与他人、改为其它非居住用途的;

(二)被拆迁的原住农民(户)已采用公寓式安置或货币安置方式安置(私人住宅收购)的;

(三)原住农民(户)被拆迁后仍有一处或一处以上私人住宅(含公寓楼安置房,不含商品房)的;

(四)农村外嫁女、入赘男子,户籍未迁出,其配偶方拥有宅基地或在工作单位已享受住房补贴(含购买单位房改房)的;

(五)土地来源不合法的;

(六)村(居)民改建住宅,未“拆旧建新”的;

(七)原私人住宅人均建筑面积超过60平方米申请分户建设的;

(八)私人住宅建设选址不符合规划的;

(九)公示期内群众举报,经核实有弄虚作假行为和不符合私人住宅建设条件的;

(十)符合分户条件的原住农民(户)不同意整体迁入农民建房小区集中联建和按本办法规定应当进入公寓楼安置拒不接受公寓楼安置的。

(十一)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远郊私人建房区原住农民(户)建房参照集中联建建设区的政策执行。

第二十八条 建立原住农民(户)认定制度,县城规划区内各村(居)委会原住农民(户)由县人民政府每12年按下列规定审核认定并对外公布。

1、条件与材料:①属本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内成员承包农村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并履行本村村民义务的农户,提交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本户户口簿复印件;

②未在县城规划区农民建房安置小区建房和未入住公寓楼安置房由村(居)委会出具证明;

③本村(居)民小组人均农业生产用地在0.1亩以上的(不含零星自留地),由本村、居委会出具证明;

④村(居)民代表大会或村(居)民大会决议。

2、程序:①各村(居)委会根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所确定的农户数及户主姓名列具花名册,经本村(居)委会公示10天无异议并经村(居)民代表大会审核。

②村(居)委会将村(居)民代表大会审核通过的花名册交本乡(镇)国土资源所(分局)和农村经营管理站进行初审,并提出书面审核意见,再报乡(镇)人民政府集体研究。对符合条件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列具原住农民(户)花名册,报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审核后,共同报县人民政府确认,并发布公告;对不符合条件的,由乡(镇)人民政府退回原呈报的村(居)委会纠正后,重新呈报。

第三章 县城规划区区内城镇居民建房管理

第二十九条 严禁城镇居民零星新建住宅,严禁城镇居民以任何形式购买或租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私人住宅,严禁非法买卖、转让农村宅基地。

第三十条 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城镇居民住房只能进行住宅修缮、加固,不允许翻建:

1、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道路、绿地、输配电线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防汛通道、消防通道、垃圾填埋场及焚烧、污水处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

2、公寓楼安置区和集中联建建设区范围内;

3、县城规划范围内因建设需要拆迁的;

4、其它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情形。

第三十一条 属于公寓楼安置区和集中联建建设区以外的城镇居民原住宅用地享受行政划拨申请原址翻修或者原出让的住宅用地出让期未满申请原址翻修的,必须在符合县城规划的前提下,依法按程序申报审批,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动工建设。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 不符合公寓楼购买或安置资格购买入住公寓楼住房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退还所购房屋,并依法依规追究其批准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直接责任人的政纪责任,给予行政处分。

凡违反本办法规定,越权或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审批不符合集中联建、远郊私人建房资格的建房户使用集体土地建房的,其审批无效,所建房屋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拆除,并对承办单位和承办相关责任人依纪依规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原住农民(户)在农民建房小区申请新建住宅或申请入住公寓楼拒不退基还耕的,规划、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审批其建房,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不得为其办理公寓楼入住手续,违者,其审批无效,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按非法占地予以查处,强制拆除;同时由监察机关或其主管单位依职权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应给予记大过以上的行政处分,直至开除公职。

第三十四条 严禁个人住宅用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违者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非法转让土地或违法改变土地用途依法予以查处。

第三十五条 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修建私人住宅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主管部门和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县城规划区内建设私人住宅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并由其主管单位或监察机关依职权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主管部门、县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按各自职责进行监督检查,履行法定职责,对弄虚作假、徇私枉法,拒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由监察部门依法依规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危房等级由房产管理部门房屋鉴定机构鉴定(无房屋所有权证的也需鉴定)。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办理《规划用地许可证》、建设用地审批等手续的私人建房户应自本办法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动工修建,并于1年内竣工;凡已办理《规划用地许可证》,但未办理建设用地审批等其它手续的,应在本办法发布之日起2个月内补办完毕,并于审批之日起6个月内动工建设,2年内竣工投入使用;逾期未补办其它审批手续的,不予补办,未动工建设的,原审批手续由规划、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予以注销或宣布失效。

本办法实施前,原住农民(户)所取得的建房审批手续所批建宅基地不在规划确定的农民建房小区的,原审批手续由规划、国土资源部门依法注销,确需建房的,按本办法规定另行办理建房审批手续进入农民建房小区,实行集中联建。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从二0一二年一月一日起实施。《石门县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的暂行规定》(石政发〔XX〕18号)自行废止。

下载鄂州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0820[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鄂州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0820[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宁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及推荐户型-法规

    南宁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及推荐户型 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推广使用农村住宅推荐户型,塑造壮乡特色的农村住宅建筑风貌,建设......

    南宁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及推荐户型-法规

    南宁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及推荐户型奖励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推广使用农村住宅推荐户型,塑造壮乡特色的农村住宅建筑风貌,建设“生......

    鄂州市地税系统公务车辆管理暂行办法(范文)

    鄂州市地税系统公务车辆管理暂行办法 (讨论稿)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市地税系统车辆管理,严格控制车辆费用支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

    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郑州市市区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围土地管理......

    昆明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

    昆明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 昆明市人民政府令79号 《昆明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3月22日昆明市人民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昆明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

    《昆明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 昆明市人民政府令79号 发布时间:2008-05-05 来源:昆明市人民政府 《昆明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3月22日昆明市人民政府第77次常......

    昌政发〔2010〕27号关于印发昌平区农村宅基地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昌政发〔2010〕27号关于印发昌平区农村宅基地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公司): 现将《昌平区农村宅基地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莆田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贯彻《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省办法》),加快城镇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管理,促进村镇用地集约合理利用,保障农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