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剖析

时间:2019-05-14 13:2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剖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剖析》。

第一篇: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剖析

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

报 告

***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

二○一五年三月

一、概述

***县位于***市东部,延河下游,北靠***县,西与***毗邻,南与***县接垠,东隔黄河与大宁县相望。地处北纬36°13'37“至36°45'20”,东经109°33'04“至110°29'23”之间。全县总土地面积2368平方公里,县境南北宽55公里,东西长72.9公里,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区内黄土高原丘陵沟垫地貌,冬春少雨雪,夏季多暴雨,秋季时有连阴雨,年降雨量平均500毫米,无霜期180天,干旱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县辖6乡6镇,288个行政村,776个自然村,共14.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1.4万人,全县总耕地面积40.7万亩。***县为传统的农业县,农业以水果、棚栽、畜牧业、粮食为主要产业,工业资源主要有石油、煤岩、水泥等。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落后,自然灾害频繁,主导产业未形成规模,群众无固定的收入,经济社会发展缓慢,1985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贫困县,后又被定为扶贫重点开发县。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扶贫开发为农村工作重心,努力改善基础设施,积极扶持和开发主导产业。在“工业强县、果畜富民”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县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值20.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3亿元,城镇居民人

广,获得县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年,合作社又被推荐为陕西省百强合作社。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一企帮一村优秀企业。

二、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了饮食健康和安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食品的污染,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绿色食品和纯天然的有机食品也是人们最为青睐和追求的。******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需求,瞄准市场,总结创新出散养鸡技术,生产出了“***”牌有机鸡蛋。***牌鸡蛋,已经国家有机食品认定中心检测鉴定为“中国有机食品”。在杨凌农博会和上海博览会上参展,均获好评,受与会者的特别欢迎。由于产品的内在质量好,营养成分高,又是全市有数达到有机食品标准之一的产品,所以市场销售特别看好。消费人群日益增多,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在持续稳定上胀。市场的广阔,效益的增加,使得散养鸡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合作社已发展成员423户,涉及全县6个乡镇41个村及邻近的***县云岩和***县的拓家川等镇,共养鸡28000余只。为了确保合作社养鸡事业长久发展,散养鸡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2009年,合作社又聘请了杨凌农科院的闫凤琴教授和***市畜牧局的张金山工程师,为合作社的技术顾问团,为合

******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在实际生产中摸索总结出的散养鸡创新技术,其创新一是表现在养殖技术上,不再沿用机械化现代养鸡在室内,而是把家禽养殖在野外、牧草地。家禽可以在草场内寻觅到天然昆虫、草叶、草籽等绿色食品,配加人工的绿色食品喂养,使家禽能充分达到生长发育的所需的营养。虽然较现代养鸡的周期长些,但由于家禽始终获得的食品均为绿色食品,达到了有机食品生产的标准,所以散养鸡所产的蛋,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定中心检测鉴定,为有机食品。有机食品的市场价格高出现代化养鸡产品的数倍,整体概算,效益超出了现代化养鸡。有机食品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经济效益高。而要把新技术运用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必须实施本项目,以扩大规模,满足生产所需。

散养鸡创新技术的第二创新就是易推广,农民群众好接受。广大的农村本来就有养家禽的习惯传统,******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总结的一套创新技术,正好适合农民兄弟的习惯,不用多增加设备的投资,就是在农民家庭养鸡的基础上,改良鸡种,推广养殖方法,不用添加剂,保持绿色养鸡传统,所以农户乐意接受。合作社为满足农民养鸡的需要,就必须实施本项目,进购孵化设备,提供良种雏鸡,普及防疫,推广养殖技术,帮助农民养鸡成功,达到养鸡致富的目的。

散养鸡创新技术的优点之三就是它的扩大养鸡的形式。是

家庭养鸡每户平均增一半还多。参与合作社的农户养鸡收入平均5000元左右,成了他们主要经济收入的项目。散养鸡特别适应农村留守的妇女,年龄超过50岁以上,体弱,难以再胜任重体力的农民兄弟,为他们开辟了财源,增加了经济收入,寻找到了脱贫的门路。要扶持和发展更多的农户参与,合作社就必须积极实施好本项目,做好扩大农户参与的各方面基础条件。

五、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建设单位是******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该社是由市人大代表张春谱同志在2007年注册成立的非公有制企业,合作社的前身是***农特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散养禽农民协会。2007年10月合作社法颁布后,在***县第一家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设在***县七里村镇呼家川村西沟,合作社现有基地占地22亩,基地内有窑洞3孔,砖混房4间,固定的新钢夹心鸡舍9间,雏鸡育成棚3座。合作社现有职工5人,技术员、财会各1人,职工2人,理事长、法人是张春谱,合作社从2002年筹建,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创新出一套适应农村散养鸡的新技术和生产出“***”牌有机鸡蛋蛋产品,2008年,合作社已发展农户433户,养鸡28000余只。***牌鸡蛋产品得到国家检测认定为有机食品,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销货前景广阔,年销售

基地的预期目标是年销售收入达到1700万元,发展农户1000户,实现农户年均增收30000元。

7.3 建设主要工程

①建循环冷藏库,配备保鲜设施一套

②饲料加工机械2套(粉碎、搅拌、制颗粒)③建养蚯蚓池,引进蚯蚓良种 ④建设基地防疫中心,配备设备 ⑤其它

八、项目建设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8.1 工程建设的投资概算

①建循环保鲜库,配备冷藏保鲜设备:100万元 ②饲料加工机械2套:31万元

③为农户建设养蚯蚓池50个(每户1个):2.5万元 ④引进大平2号蚯蚓良种100万条:4万元 ⑤聘请技术人员费用:8万元 ⑥建设基地防疫中心设备:13万元 以上本项目建设的概算总投资为150万元。8.2 项目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共概算投资150万元,一是申请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60万元,由合作社自筹资金90万元。

九、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只,均增加3倍左右。如果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合作社就可以由原来纯提供散养技术发展到一个从孵化、育雏、养殖、产品收购、销售为一条龙的系列的健全的服务功能的散养禽基地。这样,基地不但能扩大孵化、育雏功能,而且健全了产品冷冻、冷藏设施,可克服市场全年供销的平衡矛盾,能扩大销售量,可确保参与农户所生产的产品,如数的收购和销售,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促使他们能早日脱贫,又能吸收更多的农户参与。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合作社服务功能健全,拟定计划到2013年,合作社的成员要扩展到1000户以上,散养鸡数量达到5万只,可生产出“***”牌有机鸡蛋1500万枚以上。年销售量实现1000万枚,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枚。

十一、环境保护

本项目建设对于环境带来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建设中的影响。主要土建时产生的尘土,这仅限于基地内部,基地又远离城区,不会为整个县城带来影响,且土建工程量较小,建设时间也较短。房舍建成,这种污染就可以消除。二是养鸡业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一是鸡鸣,二是鸡粪。由于合作社推广的散养鸡新技术,是分户生态养殖方式,养殖户虽多,但每户平均养殖数量都在百只之内,一般鸡的鸣叫不会对环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散养的鸡,分散排便,不会形成堆积。基地内又是利用牧草地放养,面积大,鸡粪排在牧草地,会及时地被

1险;二是合作社专门聘请了杨凌农科院闫凤清教授和市畜牧局的专家们,为本合作社的技术指导顾问团,不但可以充分保障技术推广安全,而且还能及时地提供新技术,确保合作社散养鸡技术,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更新和发展。

12.3 市场风险

项目建设的市场风险,就是项目产品在市场中的风险,也就是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情况。近年来,合作社的“***”牌有机鸡蛋,只以在市场销售中,越来越火,销售量不断增加,这就是因为它迎合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对于食品带来安全威胁,及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已被人们所重视。保护环境,提高食品安全,保障人身健康,成为全社会关心的一项大事,回归自然,消费无公害食品已成为全世界消费潮流,该项目建设中生产的产品,就是按照生态、绿化、无公害标准进行的,所以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市场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其市场风险相对较小,不会出现滞销的现象。

十三、综合效益分析 13.1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项目增加,拟定在近年内发展新社员参与散养鸡心技术户为1000户,散养鸡数可达到5-8万只。年可产有机鸡蛋15-2000万枚,合作

十四、结论

通过对散养鸡技术的考察分析,对散养鸡产品有机食品认证的鉴定,及对项目建设各项情况的分析评估认为,该项目建设市场前景好,对农村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能扩大农民收入,可帮助农民兄弟脱贫致富,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能给合作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项目建设不会为环境保护带来影响,还有节能减排之作用,故认为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篇: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课件

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

报 告

***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

二○一五年三月

一、概述

***县位于***市东部,延河下游,北靠***县,西与***毗邻,南与***县接垠,东隔黄河与大宁县相望。地处北纬36°13'37“至36°45'20”,东经109°33'04“至110°29'23”之间。全县总土地面积2368平方公里,县境南北宽55公里,东西长72.9公里,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区内黄土高原丘陵沟垫地貌,冬春少雨雪,夏季多暴雨,秋季时有连阴雨,年降雨量平均500毫米,无霜期180天,干旱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县辖6乡6镇,288个行政村,776个自然村,共14.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1.4万人,全县总耕地面积40.7万亩。***县为传统的农业县,农业以水果、棚栽、畜牧业、粮食为主要产业,工业资源主要有石油、煤岩、水泥等。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落后,自然灾害频繁,主导产业未形成规模,群众无固定的收入,经济社会发展缓慢,1985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贫困县,后又被定为扶贫重点开发县。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扶贫开发为农村工作重心,努力改善基础设施,积极扶持和开发主导产业。在“工业强县、果畜富民”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县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值20.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3亿元,城镇居

术推广,获得县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年,合作社又被推荐为陕西省百强合作社。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一企帮一村优秀企业。

二、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了饮食健康和安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食品的污染,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绿色食品和纯天然的有机食品也是人们最为青睐和追求的。******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需求,瞄准市场,总结创新出散养鸡技术,生产出了“***”牌有机鸡蛋。***牌鸡蛋,已经国家有机食品认定中心检测鉴定为“中国有机食品”。在杨凌农博会和上海博览会上参展,均获好评,受与会者的特别欢迎。由于产品的内在质量好,营养成分高,又是全市有数达到有机食品标准之一的产品,所以市场销售特别看好。消费人群日益增多,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在持续稳定上胀。市场的广阔,效益的增加,使得散养鸡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合作社已发展成员423户,涉及全县6个乡镇41个村及邻近的***县云岩和***县的拓家川等镇,共养鸡28000余只。为了确保合作社养鸡事业长久发展,散养鸡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2009年,合作社又聘请了杨凌农科院的闫凤琴教授和***市畜牧局的张金山工程师,为合作社的技术顾问

4.1 项目建设是创新技术推广的需求

******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在实际生产中摸索总结出的散养鸡创新技术,其创新一是表现在养殖技术上,不再沿用机械化现代养鸡在室内,而是把家禽养殖在野外、牧草地。家禽可以在草场内寻觅到天然昆虫、草叶、草籽等绿色食品,配加人工的绿色食品喂养,使家禽能充分达到生长发育的所需的营养。虽然较现代养鸡的周期长些,但由于家禽始终获得的食品均为绿色食品,达到了有机食品生产的标准,所以散养鸡所产的蛋,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定中心检测鉴定,为有机食品。有机食品的市场价格高出现代化养鸡产品的数倍,整体概算,效益超出了现代化养鸡。有机食品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经济效益高。而要把新技术运用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必须实施本项目,以扩大规模,满足生产所需。

散养鸡创新技术的第二创新就是易推广,农民群众好接受。广大的农村本来就有养家禽的习惯传统,******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总结的一套创新技术,正好适合农民兄弟的习惯,不用多增加设备的投资,就是在农民家庭养鸡的基础上,改良鸡种,推广养殖方法,不用添加剂,保持绿色养鸡传统,所以农户乐意接受。合作社为满足农民养鸡的需要,就必须实施本项目,进购孵化设备,提供良种雏鸡,普及防疫,推广养殖技术,帮助农民养鸡成功,达到养鸡致富的目的。

户养鸡数量已达28000余只以上,平均户养60多只,较常规家庭养鸡每户平均增一半还多。参与合作社的农户养鸡收入平均5000元左右,成了他们主要经济收入的项目。散养鸡特别适应农村留守的妇女,年龄超过50岁以上,体弱,难以再胜任重体力的农民兄弟,为他们开辟了财源,增加了经济收入,寻找到了脱贫的门路。要扶持和发展更多的农户参与,合作社就必须积极实施好本项目,做好扩大农户参与的各方面基础条件。

五、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建设单位是******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该社是由市人大代表张春谱同志在2007年注册成立的非公有制企业,合作社的前身是***农特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散养禽农民协会。2007年10月合作社法颁布后,在***县第一家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设在***县七里村镇呼家川村西沟,合作社现有基地占地22亩,基地内有窑洞3孔,砖混房4间,固定的新钢夹心鸡舍9间,雏鸡育成棚3座。合作社现有职工5人,技术员、财会各1人,职工2人,理事长、法人是张春谱,合作社从2002年筹建,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创新出一套适应农村散养鸡的新技术和生产出“***”牌有机鸡蛋蛋产品,2008年,合作社已发展农户433户,养鸡28000余只。***牌鸡蛋产品得到国家检

7.2 预期目标

基地的预期目标是年销售收入达到1700万元,发展农户1000户,实现农户年均增收30000元。

7.3 建设主要工程

①建循环冷藏库,配备保鲜设施一套

②饲料加工机械2套(粉碎、搅拌、制颗粒)③建养蚯蚓池,引进蚯蚓良种 ④建设基地防疫中心,配备设备 ⑤其它

八、项目建设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8.1 工程建设的投资概算

①建循环保鲜库,配备冷藏保鲜设备:100万元 ②饲料加工机械2套:31万元

③为农户建设养蚯蚓池50个(每户1个):2.5万元 ④引进大平2号蚯蚓良种100万条:4万元 ⑤聘请技术人员费用:8万元 ⑥建设基地防疫中心设备:13万元 以上本项目建设的概算总投资为150万元。8.2 项目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共概算投资150万元,一是申请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60万元,由合作社自筹资金90万元。

增到423余户,养殖数量也由8000多只上升到28000余只,均增加3倍左右。如果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合作社就可以由原来纯提供散养技术发展到一个从孵化、育雏、养殖、产品收购、销售为一条龙的系列的健全的服务功能的散养禽基地。这样,基地不但能扩大孵化、育雏功能,而且健全了产品冷冻、冷藏设施,可克服市场全年供销的平衡矛盾,能扩大销售量,可确保参与农户所生产的产品,如数的收购和销售,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促使他们能早日脱贫,又能吸收更多的农户参与。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合作社服务功能健全,拟定计划到2013年,合作社的成员要扩展到1000户以上,散养鸡数量达到5万只,可生产出“***”牌有机鸡蛋1500万枚以上。年销售量实现1000万枚,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枚。

十一、环境保护

本项目建设对于环境带来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建设中的影响。主要土建时产生的尘土,这仅限于基地内部,基地又远离城区,不会为整个县城带来影响,且土建工程量较小,建设时间也较短。房舍建成,这种污染就可以消除。二是养鸡业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一是鸡鸣,二是鸡粪。由于合作社推广的散养鸡新技术,是分户生态养殖方式,养殖户虽多,但每户平均养殖数量都在百只之内,一般鸡的鸣叫不会对环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散养的鸡,分散排便,不会形成堆积。基地内

1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完全有能力防范技术推广中带来的风险;二是合作社专门聘请了杨凌农科院闫凤清教授和市畜牧局的专家们,为本合作社的技术指导顾问团,不但可以充分保障技术推广安全,而且还能及时地提供新技术,确保合作社散养鸡技术,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更新和发展。

12.3 市场风险

项目建设的市场风险,就是项目产品在市场中的风险,也就是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情况。近年来,合作社的“***”牌有机鸡蛋,只以在市场销售中,越来越火,销售量不断增加,这就是因为它迎合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对于食品带来安全威胁,及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已被人们所重视。保护环境,提高食品安全,保障人身健康,成为全社会关心的一项大事,回归自然,消费无公害食品已成为全世界消费潮流,该项目建设中生产的产品,就是按照生态、绿化、无公害标准进行的,所以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市场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其市场风险相对较小,不会出现滞销的现象。

十三、综合效益分析 13.1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项目增加,拟定在近年内发展新社员参与散养鸡心技术户为1000户,散

3增加植被,可减少水土流失,还有益于环境保护。

十四、结论

通过对散养鸡技术的考察分析,对散养鸡产品有机食品认证的鉴定,及对项目建设各项情况的分析评估认为,该项目建设市场前景好,对农村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能扩大农民收入,可帮助农民兄弟脱贫致富,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能给合作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项目建设不会为环境保护带来影响,还有节能减排之作用,故认为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篇:双孢菇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XX县有机双孢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内容提要

1、项目名称:XX县有机双孢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实施地点: 实施单位:XX乡人民政府 实施地点:XX村。

3、项目技术支承单位及技术咨询单位:XX县科技局、南京环球有机食品咨询中心。

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双孢菇大棚500棚,10万米。建设内容主要有:建棚、制种、技术服务、购买药品及辅助材料,自筹麦秸、牛粪等。

5、项目投资概算:总投资100万元。

6、项目资金筹措:申请扶贫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

7、项目实施时间:2003年。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XX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临汾地区东山,介于北纬36。02,~36。34’,东径lll。48’~112。ll’之间,全县辖7个乡镇,1l1个行政村,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7万人。全县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其中旱地3l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境内山多川少,地形地貌以丘陵、旱垣地带为主,属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10℃的积温为4001.4℃,无霜期187天。境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降雨适中。全县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核桃为主,兼种棉花、豆类、薯类、瓜菜、油料等作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

县。2002年全县粮食总产42111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ll5万元,财政总收入6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XX县是一个省级贫困县,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县33万亩耕地中,有31万亩是旱地农业,多数是低产田。粮食平均亩产处于较低水平,常年平均亩产粮食仅在l50—200公斤之间,丰欠年粮食产量波动更大,特别是在灾年旱地减产在80%以上,农民收入微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我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并大力推广各种旱作农业新技术,农业生产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农民人均收入逐渐增加,截止2002年底,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尽管达到2128元,但这仅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的48%和54%。全县仍有2.72万余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国加入WTO之后,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冲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迫在眉睫。1998年,由县、乡政府、县科委组成考察组,赴山东济南等地进行了全方位综合考察和论证,于当年8月,引进技术,在原下冶乡建造了11个塑料大棚温室,试栽双孢菇2000平方米,获得成功,每平方米产量达6公斤以上,所产鲜菇品质优于南方各省及北方产地山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9年,县政府把双孢菇列为重点科技项目,并与山东莘县食用菌技术开发中心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同时与福建客商取得联系,达成长期供货协议。双孢菇原料主要为秸杆和畜禽粪便,通过生产双孢菇既可使作物副产品增值,同时又可通过实施有机旱作提高作物产量和带动养牛业的发展,为此县委、政府决定把发展双孢菇作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中的一个主要项目来抓。目前,已建成双孢菇5000棚,年产菇8000吨,年产值3000万元,其产品已取得绿

色食品标志,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双孢菇基地县。

在发展双孢菇产业上,为了解决好菇农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山西天力生物有限公司于2000年新建双孢菇加工厂,统一收购、加工、销售,解决了菇农销菇难的问题,加快了双孢菇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新格局,为我县大力发展双孢菇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目前形势看,我县的双孢菇生产发展势头良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要面对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产品质量将面对严重挑战,如不居安思危,超前发展,双孢菇市场前景将不容乐观。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人们追求安全、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双孢菇的质量,发展有机双孢菇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对进一步提高双孢菇经济效益,增加菇农收入,稳定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十分必要。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自然条件优越

XX县人少地多,土地资源丰富,立地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无环境污染,为生产有机双孢菇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2、原辅材料充盈

双孢菇栽培的原材料主要为牛粪与麦秸,XX县属山区农业县,黄牛养殖业具有一定规模,小麦是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可以满足双孢菇生产需求。双孢菇栽培的辅料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当地市场均有销售,能够满足需求。

3、技术力量雄厚

我县经过近几年双孢菇生产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县上成立了专门的食用菌科研所,并先后聘请了山大生命科学系杜复教授和福建省食用菌协会会长林杰等专家教授来我县传授双孢菇栽培和科学管理技术,采用传、帮、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了懂栽培、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3l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中级23人,初级287人,他们已成为双孢菇生产管理的主力军,为发展双孢菇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为了搞好我县的有机双孢菇生产,我县已于去年同南京环球有机食品咨询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由该中心为有机双孢菇生产提供技术咨询。

4、市场前号看好

双孢菇是一种可食、可补、可药的著名食用菌。,在国际上被誉为健康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我国目前双孢菇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部诸省,我省仅有零星栽培,不成规模,仅我省大中城市日消费量在l万公斤以上,加之周边省份需求,年消费量在3000万公斤以上,市场供不应求。双孢菇加工产品在市场上更是紧俏,1999年,我县通过福建客商与日本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产品的销售将以出口为主,发展双孢菇潜力很大,市场前景看好。尤其是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不仅销售好,而且价格比普通产品高50--150%。

5、交通条件便利

我县地理位置优越,309国道横穿全县,全县7个乡镇,乡乡镇镇通油路,ll1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西邻霍候一级公路,产品调运方便,信息灵通。

6、政策倾斜,资金扶持

近年来,XX县县委、政府把发展双孢菇作为农民脱贫致富 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县、乡、村分别成立了双孢菇生产领导组,明确一把手为组长,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双孢菇产业健康发展。县上近几年来,累计拿出500万元作为双孢菇发展专项资金给予补助,大力扶持双孢菇产业的发展。

7、群众基础较好

由于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双孢菇生产,当地农民看到双孢菇是一项投资小、收益高、风险小的好项自,发展早的菇农年人均纯增收入1200元,他们尝到了甜头,对发展双孢菇积极性越来越高,建设双孢菇基地县是XX县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项目实施地点

XX乡6个村:陈香村、店上村、何家岭村、燕河村、东池村、佐村.

六、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目标

新建双孢菇大棚500棚,10万米。建设内容主要有:建棚、制菌种、技术服务、购买药品及生产辅料,自筹麦秸、牛粪等。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l、投资概算

经测算,项目总投资l00万元。其中:建棚:500棚×500元/棚=25万元菌种:500棚×200米/棚×2元/米=20万元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费:500棚×50元/棚=2.5万元药品及辅助材料费500棚×50元/棚2.5万元原材料(麦秸、牛粪等)费:500棚×5000斤/棚×0.2元/斤=50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申请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

自筹50万元。

八、效益分析 l、经济效益:

建设双孢菇大棚500棚,1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产鲜菇8公斤,总产达160万公斤,按普通产品每公斤2.5元计算,每平方米收入20元,l0万平方米年收入200万元,纯收入可达100万元,受益菇农人均增收500元,大硼可使用三年,第二、三年收入会更高。如按有机产品计算,年纯收入将达到l50—250万元。

2、社会及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1)可以提高旱作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500大棚占地250亩,亩纯收益4000元,是种植粮食收入的l0倍以上,变废为宝,解决了焚烧秸杆及乱堆麦秸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麦秸、牛粪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旱区发展大棚带动集雨节灌,一棚一井,河谷区“人字闸”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500棚双孢菇残渣可增5万担有机肥,培肥500亩耕地。(2)可为市场提供双孢菇产品,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3)可以安置500个劳动力就业。(4)可带动运输、商业、饮食服务、购销等相关产业发展。

九、项目实施措施

1、组织措施

为了把此项工作切实抓出成效,县上成立双孢菇基地县领导组,由县上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科技局和相关乡镇一把手组成。项目区内的乡镇、贫困村,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强

有力的领导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2、技术措施

由县科技局会同有关乡镇技术骨干组建技术服务组,编印技术资料,对菇农进行集中培训,培养1000名农民技术人员,技术组要派专人包村蹲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负责双孢菇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真正做到技术指导到村、到户、到人。委托南京环球有机食品咨询中心制定有机双孢菇生产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

3、资金管理措施

该项目资金到位后,实行报帐制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并加强资金的检查监督,严格核算制度,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4、经营管理措施

双孢菇生产严格按照“四统一”经营管理,即统一制种,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确保菌种质量,科学栽培,保障菇农的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双孢菇产业的健康发展。

十、结论

本项目实施后,不仅为项目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可以加快XX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全县经济的发展,项目切实可行。

第四篇:辣椒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辣椒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概述

(一)规划目标与内容

项目利用辣椒生产及供销的有利契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力求通过2年时间,建成以地域为单位,农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具体建设内容为:建成辣椒种植基地20000亩,并严格规范化种植和全面实施无公害化生产

(二)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1、实施地点:广西崇左市、宁明、天等、扶绥等地域。

2、实施规模:第一年在各地开始设立示范性种植基地各1000亩,争取第二年各地域种植面积均超过5000亩,共计超过20000亩。

(三)项目实施方式

1、农户利用自留地进行小规模种植,投资及收入均归农户所有。

2、有实力的个人或者公司向农户租赁土地统一种植,投资及收入均归投资者所有。

3、由政府统一采购辣椒种及化肥农资,将种子与化肥农资以第亩用量为单位分发给种植者,由农业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并通过农业部门与种植者签订生产协议,确定每亩每季必然向农业部门上缴产品数量比例。政府再统一销售给辣椒深加工单位或由种子提供单位回收。

(四)项目实施程序

1、由贵州XXXXXX公司提供高效辣椒品种“韩玉三号”种子,按每亩用量

克种子,批发价

元/克提供给种植单位。

2、由南宁万绿生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定全套施肥方案并提供肥料,科学搭配各种肥料,每亩全季度施肥总额控制在200元以下。

3、“韩玉三号”种植期为六个月,平均产量为每株4公斤,每亩种植2500株,平均产量为10000公斤/亩。

4、种植单位有权对产品进行处置,可自由上市场交易。如产品滞销,贵州XXXXXX公司承诺回收,回收价不低于0.9元/公斤。

(五)效益预测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每亩可实现收入9000元,利润6000元。

2、社会、生态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保持水土,防止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将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转变农民观念,引导农民从小生产步入大市场,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使农户走共同富裕之路。

二、项目规划的依据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已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但农村经济还比较脆弱,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但土地的生产潜力还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农民收入增长仍较缓慢,把辣椒作为高效特色产业发展是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可行性

1、辣椒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成功种植,生长适应性广,传统的辣椒种植为春种夏收。在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一线为我国辣椒的大面积种植区。

2、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目前辣椒的深加工产业发展迅猛,辣椒供应明显不足,在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一线大面积种植区。由于气候特点,在每年的霜降前辣椒的收果期必须结束。在此后的冬季里,不再有辣椒上市,四川、贵州、湖南的大量深加工企事业处于停工待料状态。在广西南方的广阔地域里,冬天的高温天气,使得辣椒的冬种成为可能,每年9月底种植,至次年的3月底结束,填补了深加工企业的原材料问题,市场前景广阔。

3、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全新品种“韩玉三号”一次植入,收获可持续数个月,具有低投入,高价位,持续增收能力强的特点,在正常管理情况下,种植辣椒6~7天就可以出苗,定植后移栽,按照70厘米行距开沟,按30公分株距,两个相临行错开放苗,每穴栽一棵。每亩可放2500-3000穴。45天后第一茬辣椒即可挂果,第一批果实基本可达每株一公斤,此后每七天可选摘一次,直至次年3月底。每株最少可收获4公斤。每亩最低10000公斤。是实现“万元田”理想的快速致富项目。

三、规划内容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以点代面,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为保障,以农民增收企业赢利为目标。突出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培植支柱产业,促使农业结构优化。

(二)项目的主要功能

1、集约化生产。该项目实施后,将增加农业投入,推动龙头企业完善经营机制,促进项目经营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2、推广农业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以项目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将生产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示范辐射。该项目建成后,一旦投产,将对周边县区起到极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对于带动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规划原则

坚持“集中成片,规模开发,交通方便,排灌良好,壮苗定植,早果丰产,密植栽培,合理间套,篱架整形,通风透光”的规划原则。

四、项目的意义

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丰富和改善人们的食品结构;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增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业走向市场经济引导下的产业化商品经营生产方式;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五、结论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是农民增收、企业赢利的好项目。

第五篇: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承担单位

1.2.1**市黄牛良种繁育场:隶属于**市畜牧局,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又名**市黄牛研究所,国家级重点种畜场。主要开展**牛的良种繁育、品种选育及良种推广工作,国家“948”项目和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场现有干部职工430名,其中大中专学历以上人员46人,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师3人,中级职称10人,专职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人员138人。法人代表:王冠立。

1.2.2**市种公牛站:**市种公牛站隶属于市畜牧兽医工作站,1998年经农业部验收成为国家级种公牛站。现有职工22人,其中技术人员14人,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师1人,中级职称3人。固定资产800余万元,主要开展牛冷冻精液、胚胎移植技术的生产、推广、研究工作。法人代表:王玉海。

1.2.3 **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隶属于**市商业贸易局,省、市确定的**市肉牛加工龙头企业,中一型企业。工程总体规划有屠宰、分割、冷藏、风味肉制品、生化制药、炼油、血粉、制草、皮件、骨胶、动物性饲料、牛毛加工、3000头规模育肥基地等13个内容。目前,年生产能力达日宰黄牛300头,年产分割肉12000吨。由于种种原因,其它项目内容仅完成了基础建设而被迫停建。公司为国家出口食品注册厂,拥有国内一流的生产线及工艺流程,具备独立、完善的肉品检测手段,享有进出口业务自营权。产品主要销往伊朗、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企业观有职工434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26人,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占地面积3.9万m2。企业法人代表:王相国。

1.3项目建设内容

1.3.1**黄牛良种繁育体系:以**市黄牛良种繁育场、**市种公牛站两个国家级种畜禽场(站)为龙头,以重点县(市、区)为基础,构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l.3.1.1扩建**市良种繁育场和**市种公牛站。使良种核心群扩大到420头,其中采精公牛达到45头。进一步完善配套冻精生产、检测设备;建立胚胎工程技术中心,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优质肉牛胚胎,加快优质肉牛的繁育速度。同时,建立优质牧草生产基地。优化**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提升供种供精能力。

1.3.1.2**肉牛品系培育及推广。利用德国黄牛进行导血育种,培育**牛肉用新品系。以场站为龙头,以唐河县等六个肉牛生产县(市)为基础,以邓州市为重点,建立开放式育种体

系,利用德国黄牛冻精进行全面杂交改良和导血育种,培育**牛肉用新品系,年开展良种登记10000头,年肉牛改良40万头。

1.3.2肉牛生产基地建设:按照《**市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在唐河县、新野县、方城县、邓州市、社旗县、镇平县建设80万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发展12000个5畜位肉牛育肥户及12个300畜位肉牛育肥场,120个100畜位育肥场。同时,搞好市县乡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以市种公牛站、市黄牛场为龙头,搞好肉牛生产改良规划、技术推广工作,尤其要试验、推广种草养畜和优质牧草营养成份测定技术。

1.3.3肉牛系列加工项目:以**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为龙头,组织实施。主要包括2000吨高低温冷库建设;年产成品14220吨的风味熟肉制品深加工以及骨制系列食品、酶化血粉、牛百叶、牛肚等牛副产品精深加工;生化制药、制革、皮件等后续产品加工。1.4投资构成:该项目计划投资8190万元,其个申请省、市财政扶持解决1500万元,贷款4000万元,自筹2690万元。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和宝贵的畜产资源。自“八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黄牛的开发利用及保种育种工作,坚持把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有力促进了全市养牛业的快速发展。至2000年底,全市黄牛饲养量达395.4万头,其中存栏272.5万头,占全省的20%、全国的2%,牛肉产量15.5万吨,存、出栏及牛肉产量均居**省首位,畜牧业产值达82.1亿天,占农业总产值的31.1%。全市十三县市区均被省定为中原肉牛开发基地,4个县市被农业部批准为秸秆养牛示范县,已建成国家级肉牛丰收计划县5个,商品牛基地县市2个,全市规模育肥场达520个,养牛专业户、专业村分别达38186户、863个、屠宰加工企业230家,活牛交易市场544个,产供销一条龙、贸二牧一体化的养牛业产业化雏形基本形成。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黄牛以其身躯高大、耐粗饲、肉皮品质俱优、饲养数量多而位居全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首。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低脂肪、高蛋白的牛肉食品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之生产优质高档牛肉可以节汇创汇,因此,搞好**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已是势在必行。

2.2.2随着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商品畜牧业的转变,亩阳黄牛生长速度慢、商品率低、后躯不丰

满等缺点已不适应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需要,从全省杂交改良情况来看,**黄牛是最优秀的母本,是其它品种无法替代的基础群体。因此,立足**黄牛品种资源,搞好**牛的开发利用,建设**优质肉

牛生产和加工基地,符合我市实际,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2.2.3**黄牛虽然是我国优良的地方良种,但与国外肉牛相比,饲料报酬、屠宰率、产肉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小差距。因此,通过**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一定可以促进我市科研、生产机构利用我市丰富的**黄午品种资源,尽快培育出 **牛肉用新品系,填补我国肉牛品种空白,从而带动肉牛产业 的快速发展。

2.2.4尽管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养牛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肉牛业还远未成为一项体系健全的产业。如肉牛生产,我市年出栏的数量虽然不少,但称得上优质肉牛的数量则极少,除出口的活牛外,出栏牛胴体体重偏低,产品质量差,价格低下,养牛业效益不够理想。因此,在我市实施优质肉牛生产 和加工基地项目建设,可以促进我市黄牛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第三章市场分析

对肉牛产业来说,有两个重要市场:一个是牛肉销售市场,另一个是活牛买卖市场。牛肉销售市场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批发市场、农村集市和城市自由市场、零售食品店和超级市场、大型屠宰场的分销店。此外,社会消费,特别是宾馆、饭店及整个餐饮业,也越来越成为牛肉消费的一个重要市场。

3.1活牛买卖市场是肉牛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养牛户相互之间、养牛户与育肥场之间、养牛户与屠宰加工厂之间、育肥场与屠宰加工厂之间。此外,还有养牛户与屠宰户之间,都存在活牛的交易活动。目前,**市大约有500余个活牛市场在运作,年交易量为40—50万头左右,其中,多年来年供港活牛平均达6000头左右,约占全省供港活牛的l/3,占全国的4%左右。此外,其它省份每年还到**组织牛源供港出口。所以,每年实际供港活牛的数量可能还要多于6000头。据**市商检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供港活牛比去年同期增长181.3%。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如中东、独联体、韩国、新加坡等)目前至少需要1000万头活牛才能满足需要。随着近年来欧洲“疯牛病”的发生,世界上许多国家竞相到我国开展肉牛系列贸易,使我国活牛市场异常活跃。在国内市场上,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一些省份每年也有大约1000万头的活牛需求。所以,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活牛市场前景广阔,关键是对其市场销售的重视和合适的销售办法。

3.2近年来,我市牛肉产量虽然大幅度增长,但供给与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在国内市场上,预测牛肉的需求量将稳步增加,主要原因:一是肉类的消费结构中,猪肉所占的比重将继续降低,而牛肉所占的比重将稳步增加。据统计,我市牛肉占肉类总产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10.2%上升为22.5%,猪肉比重大幅度下降;二是牛肉质量的提高。牛肉加工能力的增强及品种花色的多样化,也会使牛肉需求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三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优质牛肉供不应求。据调查,国产优质牛肉所占市场总需求的份额尚不足20%,全省市场上优质牛肉所占比重不足25%,而本项目就是通过建设,使育肥肉牛高档化,生产优质牛肉。因此,在市场上必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随着我国加入wto,牛肉将成为农产品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目前,我国牛肉价格比国际市场平均低60%左右,牛肉产品的价格优势将给养牛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牛肉市场,尤其是优质牛肉需求量是很大的,抓住机遇,搞好**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必将会推动我市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众多养牛户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

第四章项目实施地点及条件

4.1地理位置

**市位于**省西南部,是一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扇形盆地。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冬占三分之一,全市辖13个县市区,1048万人,耕地1308万亩,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产,素有“中原粮仓”之称,为发展以牛为主的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2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

4.2.1**市是一个农牧业大市,饲草饲料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市草山草坡面积约100万公顷,年产鲜草近800万吨,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约450万吨,年可提供饲料粮150万吨,饲用饼粕20万吨,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2.2**市黄牛良种繁育体系以**市黄牛研究所、甫阳市种公牛站、**牛育种中心等机构为中心,坚持保种、育种、杂交改良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良繁体系建设,为我市肉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全市共建冷配站(点)504个,布局合理,形成了以冻精站、13个县市区冷配站为中心,各乡镇畜牧站和重点村改良网点为基础的黄牛良种繁言体系网络。自我市1990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肉牛改良本地黄牛以来,黄牛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1998年**牛品种资源动态调查情况来看,我市成年牛及8月龄—2岁龄公牛体尺体重均有所提高,群体数量增长迅速,言肥性能及导入外血杂交后代育肥,均显示了很好的产肉性能。这充分说明多年来亩阳黄牛杂交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4.2.3全市227个乡镇,有223个乡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近240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359人,近年来重点推广了黄牛冷配改良、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及犊牛补饲、种草养畜、肉牛快速育肥等实用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市居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889元,该项目不仅覆盖地域广,示范效应大,而且对广大农民服贫致富,改善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均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项目实施内容及建设方案

5.1项目实施内容

5.1.1**黄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计划投资1690万元,主要包括征地50亩,新建、扩建种公牛舍980m2,育成牛舍980m2,性能测定站345m2,胚胎移植中心200m2及配套附属设施,引进胚胎移植设备一套,伟力彩色家畜精子质量检测系统一套和精液冷冻计算机控制设备一套,液氮运输槽车及配套机械。建立综合开发实验室,包括肉质测定,牧草营养成份测定等化验室和有关设备。更新引进纯种肉牛20头、优化肉牛品种结构;种植优质牧草500亩,搞好饲草基地建设。使良种核心群饲养规模达到420头,其中种公牛50头,繁殖母牛180头,育成公牛、母牛各45头。每年生产冻精80万份,生产肉牛胚胎1000枚,推广种牛80头。

5.1.2肉牛生产基地建设

5.1.2.1规模化生产项目:以市黄牛繁育场和市种公牛站为技术依托单位,承担肉牛生产基地建设,计划投资2000万元。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用德国黄牛、皮埃蒙特优质肉牛品种,改良本地黄牛。在邓州市、唐河县、方城县、新野县、社旗县、镇平县6个县开展杂交改良,建立规模化肉牛生产区。在6个县市每县重点扶持发展2个300畜位肉牛育肥场,6个100畜位肉牛言肥场,每县发展2000户5畜位肉牛育肥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到2005年达到80万头优质肉牛生产规模。

5.1.2.2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投资400万元,完善项目县市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冷配站点建设,6个项目县每县设立一个肉牛冷配中心,每县新增29个冷配站点,共计6个县级冷配中心,120个冷配站点。二是建立市级养牛技术培训中心1个,主要对县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育肥场及育肥专业户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传播有关信息,推广养牛新技术。

5.1.3肉牛系列加工项目:重点扶持**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计划投资4100万元,用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风味熟肉制品深加工:主要生产清真牛肉肠、西式火腿、澳式火褪、五香牛肉、牛肉干、牛肉松、快捷合品等。年产成品14220吨。二是2000吨高低温冷库:低温1500吨,高温 500吨。三是牛副产品精深加工:骨制系列食品,年产骨制品990吨:酶化血粉,年产175吨;牛百叶、牛肚精加工,年产720吨。四是生化制药:主要利用牛心、肺、胰腺等副产品生产粉针剂、水针剂、片剂。年产粉针剂456万支,片剂1.8亿片/年,水针剂1800万支/年。五是制革、皮件:日加工黄牛皮300张,年加工皮衣10000件,皮手套50万双。

5.2项目实施的关键生产技术方案

5.2.1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牛的本品种选育与推广,立足**黄牛品种资源优势,采取本品种选育和导入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搞好**牛的保种、育种和杂交改良。

5.2.2提高肉牛营养与饲养管理水平

提高农户饲养肉牛的营养与管理水平。要提高项目区肉牛和牛肉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提高肉牛的日增重,缩短饲养周期,提高朋体重、出肉率和牛肉品质n为此,除去要完善肉牛繁育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户饲养肉牛的营养与管理水平,改善目前农户饲养肉牛营养水平与体况偏低下的现状,其具体措施如下:

①要改善对不同类群牛只的日常饲养管理水平,提高母牛受胎率,改善优化牛生活环境,及时预防接种和驱虫,降低牛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②对于繁殖母牛,除喂给充足的青粗饲料外,平均每天补喂1.2千克的精饲料,普及秸秆的青贮与氨化

③对于5—6月犊牛,平均每天补喂0.5千克的精饲料以及足够量的优质青粗饲料,6月龄体重达到150千克以上;

④对于7—12月龄犊牛,平均每天补喂l千克精饲料以及足够量的优质青粗饲料,12月龄体重达到250千克以上;

⑤对于13—18月龄育成牛,除喂给充足的青粗饲料外,平均每天补喂1.5千克的精饲料,普及秸秆的青贮与氨化,18月龄体重达到350千克以上;

⑥对于农户饲养的育肥牛,除喂给充足的青粗饲料外,平均每天补喂5千克的精饲料,普及秸秆的青贮与氨化,体重要由18月龄的350千克增加到470千克。提高育肥场育肥牛的营养与管理水平。对于育肥场饲养的育肥牛,一般经过100天左右的强度育肥,体重要由18月龄的350千克增加到470千克,日增重要求达到1.2千克,这就必须提高育肥牛的营养水平,每日精饲料的供给量要由3千克逐步增加到7—8千克,平均每日精饲料喂量达到5千克,在确保精饲料采含量的基础上,粗饲料自由采食。选购架子牛要精心,架子牛入场后首先要进行驱虫,最初精饲料喂量不宜过多,仅能逐步增加精饲料的喂量,并喂给充足的饮水,育肥期间要尽可能地限制牛的活动,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5.2.3完善社会化支持服务体系

完善市、县、乡三级养牛的社会化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根据这三级支持服务体系的职能,安排其配套建设。

①市级畜牧服务站担负液氮的生产与供应,冻精、兽药与兽用生物制品的贮运与供应以及对县级支持服务体系人员的培训,养牛生产、市场、杂交效果等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②县级畜牧服务站担负液氮、冻精、兽药与兽用生物制品的贮运与供应,对乡镇级支持服务体系人员的培训,养牛生产、市场、杂交效果等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③乡镇级畜牧服务站担负对养牛农户直接服务的任务和对各生产环节技术经济指标的监测,例如进行配种与配种登记,牛病的预防与治疗,对养牛农户的培训与信息咨询告示服务工作。第六章环境保护

6.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市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项目区自然环境良好,环境质量状况基本上可以满足肉牛生产和肉制品加工厂建设的需要。

6.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及综合利用和治理方案

该项目中肉牛生产采用农户分散饲养与小规模育肥场相结合的方式,全部实行舍饲、栓饲,充分利用廉价的农副产品和秸秆等作为饲料,不仅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而且减少因焚烧秸秆所造成的污染和浪费。牛粪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学肥料使用所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因此,肉牛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正效益是主要的,肉牛养殖户由于规模小、较分散,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很小。

对**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精深加工项目,在加强对污水处理能力后,可以做到增产不增污,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当地环保部门允许的范围内。屠宰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和炉渣可综合利用;其污染治理方案和措施均合理可行。第七章项目的组织管理

7.1项目的行政协调管理

按我国项目行政管理的一般模式,项目区从市到县、乡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另外,还将组成一个技术专家咨询组,他们将帮助解决这个项目运行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如品种繁育、屠宰加工、疫病防治、工程设计、培训推广、信息服务等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7.2项目的技术管理

上一级畜牧服务中心要为下一级畜牧服务中心、站或网点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方面的服务,并接受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解决肉牛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乡畜牧服务中心和村畜牧服务网点直接为农户和育肥场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方面的服务。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为8190万元。主要包括**黄牛良种繁言体系(黄牛繁育场和种公牛站)建设1690万元,肉牛生产基地建设2400万元,肉牛系列加工项目4100万元。

8.2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共计8190万元,其中申请省财政扶持解决l000万元,市财政配套解决500万元,主要用于黄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银行贷款4000万元,主要用于肉牛生产基地和肉牛系列加工项目;地方自筹2690万元。第九章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杂交改良普及率将由目前的50%提高到85%以上,每年可生产冻精80万粒(支),年改良**牛40万头以上,年创经济效益25万元,改良后的牛每头增收300元,年净增社会效益1.2亿元。育成的**牛肉用品系可比现在育肥牛提前出栏,平均体重可比**牛体重增100千克,年可创效益3500万元,通过规模化肉牛生产区的建成,可带动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年出栏优质肉牛50000头左右,年增经济效益l亿元左右。

9.2社会效益:开发肉牛生产是促进养牛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根本措施和有效途径,不仅可满足国内市场对牛肉的需求、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而且为打入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养牛业的发展既可使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为粮食和农副产品转化成优质产品提供可能,还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据调查,农民利用秸秆养一头牛可增加收入500元,若养育肥牛出售每头可增收1000元左右。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为社会增加利税和安排城镇就业人员等。

9。3生态效益:养牛可使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减轻环境污染;通过“过腹还田”后,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合量,促进农业生产走向良性循环。通过综合分析,认真考证,**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实际情况,是一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显

著的项目,通过实施,可以保证**肉牛业持续、健康发展。

============================== 关于呈报**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报告 **省人民政府:

**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和宝贵的畜产资源。自“八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有力促进了全市养牛业的快速发展。至“九五”末,全市黄牛饲养量395.4万头,其中存栏272.5万头,占全国的2%,全省的20%,牛肉产量15.5万吨。黄牛饲养量、牛肉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是我市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市畜牧产业结构,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经研究决定,上报**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一、项目建设内容

l、**黄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计划投资1690万元,用于**种公牛站扩建和**肉牛品种培育。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引进、种公牛新和**肉牛新品系培育等。

2、肉牛生产基地建设:计划投资2400万元,主要用于肉牛·规模化生产和服务体系建设。在唐河县、社旗县、新野县、方城县、邓州市和镇平县扶持建设12个300畜位育肥场和36个100畜位育肥场及12000个5畜位育肥户,同时完善市、县两级服务体系建设。包括6个县级冷配中心、120个冷配站点和一个市级养 牛培训中心。

3、肉牛系列加工项目:计划投资4100万元,重点扶持省、市确定的**市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项目资金主要用于14220吨风味熟肉制品加工、2000吨高低温冷库建设、牛副产品深加工、生化制药及制革、皮件加工等。

二、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总投资8190万元,其中申请省财政扶持解决1000万元,市财政配套解决500万元,主要用于**黄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银行贷款4000万元,计划用于肉牛系列加工及规模化生产项目,地方自筹2690万元。特此报告,请批复。

下载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剖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剖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林业绿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综述

    林业绿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

    花卉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含5篇)

    特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 (项目可行性报告) 特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特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是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和花......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5篇模版)

    **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1.2项目承担单位1.2.1**市黄牛良种繁育场:隶属于**市畜牧局,全民所有制事业......

    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对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标准”,进行了......

    花卉苗木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花卉苗木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花卉苗木基地建设项目 1.2 项目承办单位: 1.3 项目法人代表: 1.4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占地2000亩......

    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名称: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二)规划目标与内容 项目利用建设生态省的契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力求通过2年......

    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名称: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二)规划目标与内容 项目利用建设生态省的契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力求通过2年......

    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一、概述(一)项目名称:大安市无公害提子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二)规划目标与内容项目利用建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