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千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1可行性报告

时间:2019-05-12 20:5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佳县千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1可行性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佳县千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1可行性报告》。

第一篇:佳县千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1可行性报告

佳县千亩矮化密植有机红枣基地建设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概述

陕西佳县地处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的晋陕黄河峡谷中游西岸,是中国红枣的原产地,已有数千年的红枣栽培历史。这里的红枣以果大、皮薄、核小、肉厚而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全县现有枣树面积60万亩,正常年景年产量3亿斤,产值达到3亿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1/3。佳县红枣人均面积、人均产量、有机红枣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2005年佳县的红枣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取得中国红枣产品的第一张有机认证证书。2006年又取得日本JAS认证,红枣产业已成为振兴佳县县域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在新形势下,县政府又提出 “发展以红枣为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发展战略。要促进县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及红枣产业这项富民工程的扎实有效开展,就必须走红枣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路子,矮化密植是经济林栽培发展的方向,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其具有早产、丰产、稳产、高效的优势。

2004年,佳县科技局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店

镇建设了60亩红枣矮化密植示范园,通过几年的精心管理,现已取得了成功,正常年景亩产可达2000斤左右,亩收入可达6000元,枣园已彰显出具大的推广潜力。该项目正是本着现代红枣栽培开发经营的理念,以刘买元矮化枣园为中心,在店镇村及勃牛沟村2年内新建1000亩矮化密植红枣基地,作为佳县法人科技特派员的河北农业大学也乐意帮助建设该项目,所以技术上也有了保障,建成后的千亩红枣矮化密植基地将成为佳县展示现代特色农业的窗口,必定会有很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二、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本项目由佳县农业科技培训中心负责实施。该中心隶属于佳县科学技术局。中心主要职责是为全县红枣等特色产业发展进行技术人员培训,为特色产业开发引进技术和人才;组织开展示范园区建设等。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3名,长期聘请省、市级专业人员5名。中心具有高级技术职称4名,中级技术职称2名,初级技术职称4名,管理人员3名。近年来,中心一直从事红枣产业化开发的技术培训、示范园区建设、成果推广及其应用,同时也参与实施了部、省、市的一些科技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和管理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

崇尚健康,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追求与时尚。医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中医理论也逐步被世人所接受。有机食品、功能食品必将成为未来的抢手货。红枣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它集食用、药用、营养、保健为一体,民谚道“一日三枣、长生不老”。佳县是我国红枣生产的重要优生地,佳县土地贫瘠,资源匮乏,但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却非常适宜枣树生长,然而在红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许多问题,如基地建设档次不高,管理粗放,枣果的商品率低,效益差等,这已成为制约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此生产高质量的商品红枣是市场的需求,这就必须促使我们走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经济化的路子,该项目正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示范带动为突破口在佳县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特色产业基地,该基地的建设对促进全县红枣产业的发展及增加枣农的经济收入有积极的意义,对提升佳县红枣在全国的知名度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基础条件好

1、地理位臵优越

基地处在佳县红枣主产区的中心位臵,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便利,基地的中心便是刘买元矮化密植红枣示范园,通过近年的成功示范,周边枣农也都深刻体会到枣树经矮化密植栽培后彰显出的魅力,这对于基地提升广大枣农建设矮

化密植枣园的积极性有明显的鼓舞作用。计划所建的千亩矮化密植红枣基地中心已有大型红枣加工厂两处,再加上一些民营企业有在店镇投资建设保鲜库的意愿,这些对于基地成功创建也有积极的作用。

2、技术有保障

佳县有红枣站、红枣办、科技开发中心、红枣协会、专家大院等一大批科研单位及技术人才,佳县又是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的定点包扶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又被同时聘为佳县的法人科技特派员,这些就为基地成功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3、政府重视

佳县政府把发展矮化密植有机红枣作为全县的一件大事来抓,把发展红枣经济作为增加全县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政府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一切保障措施,包括项目决策、软硬件支持、科研引进、优惠政策的提供等,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二)项目前景好

佳县虽说在红枣产业的发展方面有所建树,但至今还没有一块真正意义上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极具影响力的矮化密植红枣基地,该项目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通过在佳县枣区中心位臵建设千亩矮化密植有机红枣基地来带动全县扭转传统的红枣粗放管理模式,也为红枣加工、保鲜企业提供优质的自然枣源,对提升佳县红枣加工、保鲜等产业技术科技含量、大幅度增加红枣的商品附加值及提高佳县红枣在国内的知名度都有间接性的作用。项目一经成功,必将在全县掀起红枣栽培管理模式变革的热潮,将为全县枣产业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对开发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的现代特色农业项目进行投资倾斜。

五、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以店镇刘买元矮化密植示范园为中心,在店镇店头村和勃牛沟村连片建成1000亩的有机矮化密植红枣基地,以河北农大中国枣研究中心为主要技术依托,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建园原则,以冬枣、圆铃、灵宝、佳枣一号为主栽品种(其中冬枣100亩,圆铃、灵宝各200亩,佳枣一号500亩),按照亩植110株(株行距2×3米)密度进行栽植,栽植行向以南北行向为准,苗木用高1.2-1.5米、地径1.5-2厘米的优质壮苗,2年定杆,两层结果枝,株高控制在2.3-2.5米之间,树冠控制在2米左右。定植后强化土水肥等田间管理,采用控高、控冠、疏枝、打头、摘心等措施,全面应用规范化建园、病虫害综合防治、集水灌溉等技术,三年后基地枣园实现挂果,五年后实现丰产。并严格按有机红枣生产章程操作,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红枣,进入盛果期后,亩产将达2000斤。为了实现基地的良好经济效益,在枣园还将建设两个水库,全园安装滴水灌溉设施,并配套建设具有100万斤鲜枣存储能力的保鲜库一座。

六、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

(一)投资预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306万元,其中枣园栽植66万元,灌溉水设施建设140万元,配套保鲜库建设100万元。

枣园建设66万元,其中枣苗费用44万元(110株/亩×4元/株×1000亩),购臵有机肥料费用22万元。

灌溉水设施建设140万元,其中建设两个水库需40万元,安装滴水灌溉设施需100万元。

保鲜库建设100万元,其中基建工程需40万元,保鲜设备购臵需60万元。

(二)资金来源

项目所需经费306万元,申请国家科技部解决100万元,地方政府解决100万元,群众自筹解决106万元。

七、效益及预期效果分析

(一)经济效益

基地建成五年后,枣园即可进入盛果期,进入盛果期后,每亩可产鲜枣2000斤,每斤自然枣按3元计算,亩收入可达6000元,是传统枣园亩收入600元的10倍,正常年景1000亩枣园年可实现产值600万元,基地红枣经加工或保鲜后,每斤可提高商品附加值1.5左右,这样一来,基地年可为红

枣加工或保鲜企业提供创收利润200万元的机会。

(二)生态效益

项目的成功实施,必将带动全县新生矮化枣林面积的迅速扩大,从根本上改变水土流失现状,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使全县红枣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将成为山川秀美的又一亮丽工程。

(三)社会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全县红枣产业的整体技术开发水平有效提高,一大批红枣产业高新技术会应用在红枣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广大群众的整体管理水平会明显提高,科技意识会明显增强,项目所带来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将显著提高,也会带动全县红枣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对佳县红枣产业能真正走上产业化、科技化、社会化、经济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必然的催化作用。

八、进度安排

项目计划从2010年——2011年两年内完成千亩枣园的建设任务,其中2010年新建枣园500亩,2011年新建枣园500亩,具体进度计划如下:

2010年1—2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实地考察调研,编制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正式启动。

3—4月:建设基地所需的两个水库,完成新建500亩枣园的整地及栽植工作,为新建枣园安装滴水灌溉设施。

5—10月:对新建的500亩枣园进行科学管理。11--12月:对项目年内任务的完成情况检查验收。2011年3-4月:完成新建500亩枣园的整地及栽植工作,为新建枣园安装滴水灌溉设施。

5月-11月:对建成后的1000亩红枣基地科学精心管理,并配套建设能存储100万斤鲜枣的保鲜库一座。

12月:对项目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迎接科技部的验收。

九、项目的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

项目主管单位设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行政保障和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一线检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搞好行政保障服务工作,督促资金、技术、人员和相关措施落实到位,为科技人员开展工作创造条件。项目承担单位要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成立项目执行小组,分解项目责任,做到人员到位、技术到位,全面落实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应对项目的进展全程跟踪监督,确保项目能按预期目标顺利实施。

(二)管好用好项目资金

严格按照国家科技部项目管理的要求,对项目资金实行单独开户、单独建账、实行资金与项目挂钩,谁审批谁负责,严禁挤占、挪用、克扣项目资金的现象发生,保证项目资金

能客观有效地落实到实处。

(三)明确责任、制定奖惩

项目主管单位、承担单位、项目实施课题组、示范推广区域负责人及技术专家要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资金、技术、人员、后勤保障等责任目标,同时要制订具体的奖惩激励措施,使所有参与项目实施的人员有职、有责、有权、有益。使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齐抓共管,保证项目目标全面实现。

(四)扎实有效地做好项目的协调工作。

因项目较大、周期较长,涉及的科研人员、单位及农户较多,对可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矛盾或分歧,应及时做好相关思想工作,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对项目的阶段运行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技术开发进度、存在的问题等也应定期公开透明的公布,协调所有参加项目的人员之间以诚相待,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第二篇:千亩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千亩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项 目 单 位:邵武市拿口镇人民政府

承 办 单 位:邵武市拿口镇经联委

项目负责人:朱睦兵游冠群

联 系 电 话:0599-6711060***

0599- 67111***88

一、项目建设理由和基本条件:

枇杷具有适应性广、抗旱抗逆性强、生长快、管理简单、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在低海拔山地、平缓坡地及房前屋后均可栽培。一般定植后,四年即可投产,五年后盛产,盛产期可达三十年以上。其果甜美,品质好,易于贮运,属上乘营养食品,国内、国外市场供不应求,是我国的重要出口产品。如能投资对枇杷进行大面积开发,形成规模性经营,必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地拿口镇位于邵武市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鹰厦铁路、316国道贯穿全境,是邵东地区主要物资集散地和经济、文化、商贸中心。1999年开始,通过引资从莆田引进一客商进行常太枇杷种植,并依托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技术,创建了常太枇杷种植试验基地。目前全镇常太枇杷种植面积1400余亩,品种以解放钟、早钟6号为主,果树长势喜人,部分已开始挂果。据技术人员几年来的跟踪观察,我镇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8.2摄氏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770毫米,主要集中在3 ~ 6月,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非常适应常太枇杷的生长,枇杷成熟期比莆田常太晚二十余天,恰好避开了大市场的冲击,弥补了市场无鲜枇杷的空缺,且无须保鲜,可直接上市,发展前景喜人。目前全镇可供种植枇杷的山地面积尚有2万余亩,该镇党委、政府已制定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决定将引种常太枇杷作为一个产业来进行扶持、培育。

二、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开发5000亩枇杷种植基地。

三、项目投资概算:

以亩种植枇杷40株,每株投产前成本45.6元计算,5000亩共需投入资金912万元人民币(约110万美元)。具体成本预算分析如下(以株为计算单位):

苗木6元

山地租金0.6元(亩年5元)

开垦、挖穴15元

肥料15元

工资7元

农药2元

合计45.6元

5000亩共需投入资金:45.6×40×5000 = 912万元。

四、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创办。

五、项目效益分析:

新开发枇杷种植基地,只要科学管理,第四年就可出果投产,一次开发即可永续经营。以亩种植40株,每株年产25斤计,亩产量1000斤,以每斤4元计算,每亩年产值4000元,基地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获利1600万元,投产一年即可全部收回投资并盈利,是一项投资风险小,一次投资、永续经营获利的项目。

第三篇:双孢菇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XX县有机双孢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内容提要

1、项目名称:XX县有机双孢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实施地点: 实施单位:XX乡人民政府 实施地点:XX村。

3、项目技术支承单位及技术咨询单位:XX县科技局、南京环球有机食品咨询中心。

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双孢菇大棚500棚,10万米。建设内容主要有:建棚、制种、技术服务、购买药品及辅助材料,自筹麦秸、牛粪等。

5、项目投资概算:总投资100万元。

6、项目资金筹措:申请扶贫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

7、项目实施时间:2003年。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XX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临汾地区东山,介于北纬36。02,~36。34’,东径lll。48’~112。ll’之间,全县辖7个乡镇,1l1个行政村,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7万人。全县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其中旱地3l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境内山多川少,地形地貌以丘陵、旱垣地带为主,属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10℃的积温为4001.4℃,无霜期187天。境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降雨适中。全县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核桃为主,兼种棉花、豆类、薯类、瓜菜、油料等作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

县。2002年全县粮食总产42111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ll5万元,财政总收入60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XX县是一个省级贫困县,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县33万亩耕地中,有31万亩是旱地农业,多数是低产田。粮食平均亩产处于较低水平,常年平均亩产粮食仅在l50—200公斤之间,丰欠年粮食产量波动更大,特别是在灾年旱地减产在80%以上,农民收入微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我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并大力推广各种旱作农业新技术,农业生产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农民人均收入逐渐增加,截止2002年底,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尽管达到2128元,但这仅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的48%和54%。全县仍有2.72万余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国加入WTO之后,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冲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迫在眉睫。1998年,由县、乡政府、县科委组成考察组,赴山东济南等地进行了全方位综合考察和论证,于当年8月,引进技术,在原下冶乡建造了11个塑料大棚温室,试栽双孢菇2000平方米,获得成功,每平方米产量达6公斤以上,所产鲜菇品质优于南方各省及北方产地山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9年,县政府把双孢菇列为重点科技项目,并与山东莘县食用菌技术开发中心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同时与福建客商取得联系,达成长期供货协议。双孢菇原料主要为秸杆和畜禽粪便,通过生产双孢菇既可使作物副产品增值,同时又可通过实施有机旱作提高作物产量和带动养牛业的发展,为此县委、政府决定把发展双孢菇作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中的一个主要项目来抓。目前,已建成双孢菇5000棚,年产菇8000吨,年产值3000万元,其产品已取得绿

色食品标志,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双孢菇基地县。

在发展双孢菇产业上,为了解决好菇农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山西天力生物有限公司于2000年新建双孢菇加工厂,统一收购、加工、销售,解决了菇农销菇难的问题,加快了双孢菇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新格局,为我县大力发展双孢菇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目前形势看,我县的双孢菇生产发展势头良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要面对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产品质量将面对严重挑战,如不居安思危,超前发展,双孢菇市场前景将不容乐观。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人们追求安全、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双孢菇的质量,发展有机双孢菇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对进一步提高双孢菇经济效益,增加菇农收入,稳定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十分必要。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自然条件优越

XX县人少地多,土地资源丰富,立地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无环境污染,为生产有机双孢菇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2、原辅材料充盈

双孢菇栽培的原材料主要为牛粪与麦秸,XX县属山区农业县,黄牛养殖业具有一定规模,小麦是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可以满足双孢菇生产需求。双孢菇栽培的辅料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当地市场均有销售,能够满足需求。

3、技术力量雄厚

我县经过近几年双孢菇生产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县上成立了专门的食用菌科研所,并先后聘请了山大生命科学系杜复教授和福建省食用菌协会会长林杰等专家教授来我县传授双孢菇栽培和科学管理技术,采用传、帮、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了懂栽培、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3l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中级23人,初级287人,他们已成为双孢菇生产管理的主力军,为发展双孢菇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为了搞好我县的有机双孢菇生产,我县已于去年同南京环球有机食品咨询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由该中心为有机双孢菇生产提供技术咨询。

4、市场前号看好

双孢菇是一种可食、可补、可药的著名食用菌。,在国际上被誉为健康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我国目前双孢菇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部诸省,我省仅有零星栽培,不成规模,仅我省大中城市日消费量在l万公斤以上,加之周边省份需求,年消费量在3000万公斤以上,市场供不应求。双孢菇加工产品在市场上更是紧俏,1999年,我县通过福建客商与日本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产品的销售将以出口为主,发展双孢菇潜力很大,市场前景看好。尤其是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不仅销售好,而且价格比普通产品高50--150%。

5、交通条件便利

我县地理位置优越,309国道横穿全县,全县7个乡镇,乡乡镇镇通油路,ll1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西邻霍候一级公路,产品调运方便,信息灵通。

6、政策倾斜,资金扶持

近年来,XX县县委、政府把发展双孢菇作为农民脱贫致富 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县、乡、村分别成立了双孢菇生产领导组,明确一把手为组长,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双孢菇产业健康发展。县上近几年来,累计拿出500万元作为双孢菇发展专项资金给予补助,大力扶持双孢菇产业的发展。

7、群众基础较好

由于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双孢菇生产,当地农民看到双孢菇是一项投资小、收益高、风险小的好项自,发展早的菇农年人均纯增收入1200元,他们尝到了甜头,对发展双孢菇积极性越来越高,建设双孢菇基地县是XX县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项目实施地点

XX乡6个村:陈香村、店上村、何家岭村、燕河村、东池村、佐村.

六、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目标

新建双孢菇大棚500棚,10万米。建设内容主要有:建棚、制菌种、技术服务、购买药品及生产辅料,自筹麦秸、牛粪等。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l、投资概算

经测算,项目总投资l00万元。其中:建棚:500棚×500元/棚=25万元菌种:500棚×200米/棚×2元/米=20万元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费:500棚×50元/棚=2.5万元药品及辅助材料费500棚×50元/棚2.5万元原材料(麦秸、牛粪等)费:500棚×5000斤/棚×0.2元/斤=50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申请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

自筹50万元。

八、效益分析 l、经济效益:

建设双孢菇大棚500棚,1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产鲜菇8公斤,总产达160万公斤,按普通产品每公斤2.5元计算,每平方米收入20元,l0万平方米年收入200万元,纯收入可达100万元,受益菇农人均增收500元,大硼可使用三年,第二、三年收入会更高。如按有机产品计算,年纯收入将达到l50—250万元。

2、社会及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1)可以提高旱作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500大棚占地250亩,亩纯收益4000元,是种植粮食收入的l0倍以上,变废为宝,解决了焚烧秸杆及乱堆麦秸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麦秸、牛粪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旱区发展大棚带动集雨节灌,一棚一井,河谷区“人字闸”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500棚双孢菇残渣可增5万担有机肥,培肥500亩耕地。(2)可为市场提供双孢菇产品,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3)可以安置500个劳动力就业。(4)可带动运输、商业、饮食服务、购销等相关产业发展。

九、项目实施措施

1、组织措施

为了把此项工作切实抓出成效,县上成立双孢菇基地县领导组,由县上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科技局和相关乡镇一把手组成。项目区内的乡镇、贫困村,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强

有力的领导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2、技术措施

由县科技局会同有关乡镇技术骨干组建技术服务组,编印技术资料,对菇农进行集中培训,培养1000名农民技术人员,技术组要派专人包村蹲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负责双孢菇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真正做到技术指导到村、到户、到人。委托南京环球有机食品咨询中心制定有机双孢菇生产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

3、资金管理措施

该项目资金到位后,实行报帐制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并加强资金的检查监督,严格核算制度,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4、经营管理措施

双孢菇生产严格按照“四统一”经营管理,即统一制种,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确保菌种质量,科学栽培,保障菇农的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双孢菇产业的健康发展。

十、结论

本项目实施后,不仅为项目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可以加快XX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全县经济的发展,项目切实可行。

第四篇:辣椒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辣椒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概述

(一)规划目标与内容

项目利用辣椒生产及供销的有利契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力求通过2年时间,建成以地域为单位,农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具体建设内容为:建成辣椒种植基地20000亩,并严格规范化种植和全面实施无公害化生产

(二)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1、实施地点:广西崇左市、宁明、天等、扶绥等地域。

2、实施规模:第一年在各地开始设立示范性种植基地各1000亩,争取第二年各地域种植面积均超过5000亩,共计超过20000亩。

(三)项目实施方式

1、农户利用自留地进行小规模种植,投资及收入均归农户所有。

2、有实力的个人或者公司向农户租赁土地统一种植,投资及收入均归投资者所有。

3、由政府统一采购辣椒种及化肥农资,将种子与化肥农资以第亩用量为单位分发给种植者,由农业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并通过农业部门与种植者签订生产协议,确定每亩每季必然向农业部门上缴产品数量比例。政府再统一销售给辣椒深加工单位或由种子提供单位回收。

(四)项目实施程序

1、由贵州XXXXXX公司提供高效辣椒品种“韩玉三号”种子,按每亩用量

克种子,批发价

元/克提供给种植单位。

2、由南宁万绿生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定全套施肥方案并提供肥料,科学搭配各种肥料,每亩全季度施肥总额控制在200元以下。

3、“韩玉三号”种植期为六个月,平均产量为每株4公斤,每亩种植2500株,平均产量为10000公斤/亩。

4、种植单位有权对产品进行处置,可自由上市场交易。如产品滞销,贵州XXXXXX公司承诺回收,回收价不低于0.9元/公斤。

(五)效益预测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每亩可实现收入9000元,利润6000元。

2、社会、生态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保持水土,防止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将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转变农民观念,引导农民从小生产步入大市场,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使农户走共同富裕之路。

二、项目规划的依据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已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但农村经济还比较脆弱,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但土地的生产潜力还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农民收入增长仍较缓慢,把辣椒作为高效特色产业发展是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可行性

1、辣椒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成功种植,生长适应性广,传统的辣椒种植为春种夏收。在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一线为我国辣椒的大面积种植区。

2、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目前辣椒的深加工产业发展迅猛,辣椒供应明显不足,在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一线大面积种植区。由于气候特点,在每年的霜降前辣椒的收果期必须结束。在此后的冬季里,不再有辣椒上市,四川、贵州、湖南的大量深加工企事业处于停工待料状态。在广西南方的广阔地域里,冬天的高温天气,使得辣椒的冬种成为可能,每年9月底种植,至次年的3月底结束,填补了深加工企业的原材料问题,市场前景广阔。

3、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全新品种“韩玉三号”一次植入,收获可持续数个月,具有低投入,高价位,持续增收能力强的特点,在正常管理情况下,种植辣椒6~7天就可以出苗,定植后移栽,按照70厘米行距开沟,按30公分株距,两个相临行错开放苗,每穴栽一棵。每亩可放2500-3000穴。45天后第一茬辣椒即可挂果,第一批果实基本可达每株一公斤,此后每七天可选摘一次,直至次年3月底。每株最少可收获4公斤。每亩最低10000公斤。是实现“万元田”理想的快速致富项目。

三、规划内容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以点代面,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为保障,以农民增收企业赢利为目标。突出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培植支柱产业,促使农业结构优化。

(二)项目的主要功能

1、集约化生产。该项目实施后,将增加农业投入,推动龙头企业完善经营机制,促进项目经营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2、推广农业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以项目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将生产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示范辐射。该项目建成后,一旦投产,将对周边县区起到极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对于带动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规划原则

坚持“集中成片,规模开发,交通方便,排灌良好,壮苗定植,早果丰产,密植栽培,合理间套,篱架整形,通风透光”的规划原则。

四、项目的意义

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丰富和改善人们的食品结构;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增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业走向市场经济引导下的产业化商品经营生产方式;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五、结论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是农民增收、企业赢利的好项目。

第五篇: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承担单位

1.2.1**市黄牛良种繁育场:隶属于**市畜牧局,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又名**市黄牛研究所,国家级重点种畜场。主要开展**牛的良种繁育、品种选育及良种推广工作,国家“948”项目和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场现有干部职工430名,其中大中专学历以上人员46人,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师3人,中级职称10人,专职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人员138人。法人代表:王冠立。

1.2.2**市种公牛站:**市种公牛站隶属于市畜牧兽医工作站,1998年经农业部验收成为国家级种公牛站。现有职工22人,其中技术人员14人,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师1人,中级职称3人。固定资产800余万元,主要开展牛冷冻精液、胚胎移植技术的生产、推广、研究工作。法人代表:王玉海。

1.2.3 **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隶属于**市商业贸易局,省、市确定的**市肉牛加工龙头企业,中一型企业。工程总体规划有屠宰、分割、冷藏、风味肉制品、生化制药、炼油、血粉、制草、皮件、骨胶、动物性饲料、牛毛加工、3000头规模育肥基地等13个内容。目前,年生产能力达日宰黄牛300头,年产分割肉12000吨。由于种种原因,其它项目内容仅完成了基础建设而被迫停建。公司为国家出口食品注册厂,拥有国内一流的生产线及工艺流程,具备独立、完善的肉品检测手段,享有进出口业务自营权。产品主要销往伊朗、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企业观有职工434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26人,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占地面积3.9万m2。企业法人代表:王相国。

1.3项目建设内容

1.3.1**黄牛良种繁育体系:以**市黄牛良种繁育场、**市种公牛站两个国家级种畜禽场(站)为龙头,以重点县(市、区)为基础,构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l.3.1.1扩建**市良种繁育场和**市种公牛站。使良种核心群扩大到420头,其中采精公牛达到45头。进一步完善配套冻精生产、检测设备;建立胚胎工程技术中心,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优质肉牛胚胎,加快优质肉牛的繁育速度。同时,建立优质牧草生产基地。优化**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提升供种供精能力。

1.3.1.2**肉牛品系培育及推广。利用德国黄牛进行导血育种,培育**牛肉用新品系。以场站为龙头,以唐河县等六个肉牛生产县(市)为基础,以邓州市为重点,建立开放式育种体

系,利用德国黄牛冻精进行全面杂交改良和导血育种,培育**牛肉用新品系,年开展良种登记10000头,年肉牛改良40万头。

1.3.2肉牛生产基地建设:按照《**市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在唐河县、新野县、方城县、邓州市、社旗县、镇平县建设80万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发展12000个5畜位肉牛育肥户及12个300畜位肉牛育肥场,120个100畜位育肥场。同时,搞好市县乡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以市种公牛站、市黄牛场为龙头,搞好肉牛生产改良规划、技术推广工作,尤其要试验、推广种草养畜和优质牧草营养成份测定技术。

1.3.3肉牛系列加工项目:以**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为龙头,组织实施。主要包括2000吨高低温冷库建设;年产成品14220吨的风味熟肉制品深加工以及骨制系列食品、酶化血粉、牛百叶、牛肚等牛副产品精深加工;生化制药、制革、皮件等后续产品加工。1.4投资构成:该项目计划投资8190万元,其个申请省、市财政扶持解决1500万元,贷款4000万元,自筹2690万元。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和宝贵的畜产资源。自“八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黄牛的开发利用及保种育种工作,坚持把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有力促进了全市养牛业的快速发展。至2000年底,全市黄牛饲养量达395.4万头,其中存栏272.5万头,占全省的20%、全国的2%,牛肉产量15.5万吨,存、出栏及牛肉产量均居**省首位,畜牧业产值达82.1亿天,占农业总产值的31.1%。全市十三县市区均被省定为中原肉牛开发基地,4个县市被农业部批准为秸秆养牛示范县,已建成国家级肉牛丰收计划县5个,商品牛基地县市2个,全市规模育肥场达520个,养牛专业户、专业村分别达38186户、863个、屠宰加工企业230家,活牛交易市场544个,产供销一条龙、贸二牧一体化的养牛业产业化雏形基本形成。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黄牛以其身躯高大、耐粗饲、肉皮品质俱优、饲养数量多而位居全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首。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低脂肪、高蛋白的牛肉食品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之生产优质高档牛肉可以节汇创汇,因此,搞好**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已是势在必行。

2.2.2随着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商品畜牧业的转变,亩阳黄牛生长速度慢、商品率低、后躯不丰

满等缺点已不适应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需要,从全省杂交改良情况来看,**黄牛是最优秀的母本,是其它品种无法替代的基础群体。因此,立足**黄牛品种资源,搞好**牛的开发利用,建设**优质肉

牛生产和加工基地,符合我市实际,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2.2.3**黄牛虽然是我国优良的地方良种,但与国外肉牛相比,饲料报酬、屠宰率、产肉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小差距。因此,通过**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一定可以促进我市科研、生产机构利用我市丰富的**黄午品种资源,尽快培育出 **牛肉用新品系,填补我国肉牛品种空白,从而带动肉牛产业 的快速发展。

2.2.4尽管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养牛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肉牛业还远未成为一项体系健全的产业。如肉牛生产,我市年出栏的数量虽然不少,但称得上优质肉牛的数量则极少,除出口的活牛外,出栏牛胴体体重偏低,产品质量差,价格低下,养牛业效益不够理想。因此,在我市实施优质肉牛生产 和加工基地项目建设,可以促进我市黄牛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第三章市场分析

对肉牛产业来说,有两个重要市场:一个是牛肉销售市场,另一个是活牛买卖市场。牛肉销售市场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批发市场、农村集市和城市自由市场、零售食品店和超级市场、大型屠宰场的分销店。此外,社会消费,特别是宾馆、饭店及整个餐饮业,也越来越成为牛肉消费的一个重要市场。

3.1活牛买卖市场是肉牛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养牛户相互之间、养牛户与育肥场之间、养牛户与屠宰加工厂之间、育肥场与屠宰加工厂之间。此外,还有养牛户与屠宰户之间,都存在活牛的交易活动。目前,**市大约有500余个活牛市场在运作,年交易量为40—50万头左右,其中,多年来年供港活牛平均达6000头左右,约占全省供港活牛的l/3,占全国的4%左右。此外,其它省份每年还到**组织牛源供港出口。所以,每年实际供港活牛的数量可能还要多于6000头。据**市商检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供港活牛比去年同期增长181.3%。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如中东、独联体、韩国、新加坡等)目前至少需要1000万头活牛才能满足需要。随着近年来欧洲“疯牛病”的发生,世界上许多国家竞相到我国开展肉牛系列贸易,使我国活牛市场异常活跃。在国内市场上,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一些省份每年也有大约1000万头的活牛需求。所以,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活牛市场前景广阔,关键是对其市场销售的重视和合适的销售办法。

3.2近年来,我市牛肉产量虽然大幅度增长,但供给与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在国内市场上,预测牛肉的需求量将稳步增加,主要原因:一是肉类的消费结构中,猪肉所占的比重将继续降低,而牛肉所占的比重将稳步增加。据统计,我市牛肉占肉类总产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10.2%上升为22.5%,猪肉比重大幅度下降;二是牛肉质量的提高。牛肉加工能力的增强及品种花色的多样化,也会使牛肉需求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三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优质牛肉供不应求。据调查,国产优质牛肉所占市场总需求的份额尚不足20%,全省市场上优质牛肉所占比重不足25%,而本项目就是通过建设,使育肥肉牛高档化,生产优质牛肉。因此,在市场上必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随着我国加入wto,牛肉将成为农产品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目前,我国牛肉价格比国际市场平均低60%左右,牛肉产品的价格优势将给养牛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牛肉市场,尤其是优质牛肉需求量是很大的,抓住机遇,搞好**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必将会推动我市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众多养牛户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

第四章项目实施地点及条件

4.1地理位置

**市位于**省西南部,是一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扇形盆地。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冬占三分之一,全市辖13个县市区,1048万人,耕地1308万亩,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产,素有“中原粮仓”之称,为发展以牛为主的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2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

4.2.1**市是一个农牧业大市,饲草饲料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市草山草坡面积约100万公顷,年产鲜草近800万吨,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约450万吨,年可提供饲料粮150万吨,饲用饼粕20万吨,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2.2**市黄牛良种繁育体系以**市黄牛研究所、甫阳市种公牛站、**牛育种中心等机构为中心,坚持保种、育种、杂交改良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良繁体系建设,为我市肉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全市共建冷配站(点)504个,布局合理,形成了以冻精站、13个县市区冷配站为中心,各乡镇畜牧站和重点村改良网点为基础的黄牛良种繁言体系网络。自我市1990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肉牛改良本地黄牛以来,黄牛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1998年**牛品种资源动态调查情况来看,我市成年牛及8月龄—2岁龄公牛体尺体重均有所提高,群体数量增长迅速,言肥性能及导入外血杂交后代育肥,均显示了很好的产肉性能。这充分说明多年来亩阳黄牛杂交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4.2.3全市227个乡镇,有223个乡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近240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359人,近年来重点推广了黄牛冷配改良、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及犊牛补饲、种草养畜、肉牛快速育肥等实用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市居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889元,该项目不仅覆盖地域广,示范效应大,而且对广大农民服贫致富,改善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均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项目实施内容及建设方案

5.1项目实施内容

5.1.1**黄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计划投资1690万元,主要包括征地50亩,新建、扩建种公牛舍980m2,育成牛舍980m2,性能测定站345m2,胚胎移植中心200m2及配套附属设施,引进胚胎移植设备一套,伟力彩色家畜精子质量检测系统一套和精液冷冻计算机控制设备一套,液氮运输槽车及配套机械。建立综合开发实验室,包括肉质测定,牧草营养成份测定等化验室和有关设备。更新引进纯种肉牛20头、优化肉牛品种结构;种植优质牧草500亩,搞好饲草基地建设。使良种核心群饲养规模达到420头,其中种公牛50头,繁殖母牛180头,育成公牛、母牛各45头。每年生产冻精80万份,生产肉牛胚胎1000枚,推广种牛80头。

5.1.2肉牛生产基地建设

5.1.2.1规模化生产项目:以市黄牛繁育场和市种公牛站为技术依托单位,承担肉牛生产基地建设,计划投资2000万元。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用德国黄牛、皮埃蒙特优质肉牛品种,改良本地黄牛。在邓州市、唐河县、方城县、新野县、社旗县、镇平县6个县开展杂交改良,建立规模化肉牛生产区。在6个县市每县重点扶持发展2个300畜位肉牛育肥场,6个100畜位肉牛言肥场,每县发展2000户5畜位肉牛育肥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到2005年达到80万头优质肉牛生产规模。

5.1.2.2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投资400万元,完善项目县市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冷配站点建设,6个项目县每县设立一个肉牛冷配中心,每县新增29个冷配站点,共计6个县级冷配中心,120个冷配站点。二是建立市级养牛技术培训中心1个,主要对县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育肥场及育肥专业户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传播有关信息,推广养牛新技术。

5.1.3肉牛系列加工项目:重点扶持**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计划投资4100万元,用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风味熟肉制品深加工:主要生产清真牛肉肠、西式火腿、澳式火褪、五香牛肉、牛肉干、牛肉松、快捷合品等。年产成品14220吨。二是2000吨高低温冷库:低温1500吨,高温 500吨。三是牛副产品精深加工:骨制系列食品,年产骨制品990吨:酶化血粉,年产175吨;牛百叶、牛肚精加工,年产720吨。四是生化制药:主要利用牛心、肺、胰腺等副产品生产粉针剂、水针剂、片剂。年产粉针剂456万支,片剂1.8亿片/年,水针剂1800万支/年。五是制革、皮件:日加工黄牛皮300张,年加工皮衣10000件,皮手套50万双。

5.2项目实施的关键生产技术方案

5.2.1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牛的本品种选育与推广,立足**黄牛品种资源优势,采取本品种选育和导入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搞好**牛的保种、育种和杂交改良。

5.2.2提高肉牛营养与饲养管理水平

提高农户饲养肉牛的营养与管理水平。要提高项目区肉牛和牛肉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提高肉牛的日增重,缩短饲养周期,提高朋体重、出肉率和牛肉品质n为此,除去要完善肉牛繁育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户饲养肉牛的营养与管理水平,改善目前农户饲养肉牛营养水平与体况偏低下的现状,其具体措施如下:

①要改善对不同类群牛只的日常饲养管理水平,提高母牛受胎率,改善优化牛生活环境,及时预防接种和驱虫,降低牛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②对于繁殖母牛,除喂给充足的青粗饲料外,平均每天补喂1.2千克的精饲料,普及秸秆的青贮与氨化

③对于5—6月犊牛,平均每天补喂0.5千克的精饲料以及足够量的优质青粗饲料,6月龄体重达到150千克以上;

④对于7—12月龄犊牛,平均每天补喂l千克精饲料以及足够量的优质青粗饲料,12月龄体重达到250千克以上;

⑤对于13—18月龄育成牛,除喂给充足的青粗饲料外,平均每天补喂1.5千克的精饲料,普及秸秆的青贮与氨化,18月龄体重达到350千克以上;

⑥对于农户饲养的育肥牛,除喂给充足的青粗饲料外,平均每天补喂5千克的精饲料,普及秸秆的青贮与氨化,体重要由18月龄的350千克增加到470千克。提高育肥场育肥牛的营养与管理水平。对于育肥场饲养的育肥牛,一般经过100天左右的强度育肥,体重要由18月龄的350千克增加到470千克,日增重要求达到1.2千克,这就必须提高育肥牛的营养水平,每日精饲料的供给量要由3千克逐步增加到7—8千克,平均每日精饲料喂量达到5千克,在确保精饲料采含量的基础上,粗饲料自由采食。选购架子牛要精心,架子牛入场后首先要进行驱虫,最初精饲料喂量不宜过多,仅能逐步增加精饲料的喂量,并喂给充足的饮水,育肥期间要尽可能地限制牛的活动,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5.2.3完善社会化支持服务体系

完善市、县、乡三级养牛的社会化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根据这三级支持服务体系的职能,安排其配套建设。

①市级畜牧服务站担负液氮的生产与供应,冻精、兽药与兽用生物制品的贮运与供应以及对县级支持服务体系人员的培训,养牛生产、市场、杂交效果等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②县级畜牧服务站担负液氮、冻精、兽药与兽用生物制品的贮运与供应,对乡镇级支持服务体系人员的培训,养牛生产、市场、杂交效果等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③乡镇级畜牧服务站担负对养牛农户直接服务的任务和对各生产环节技术经济指标的监测,例如进行配种与配种登记,牛病的预防与治疗,对养牛农户的培训与信息咨询告示服务工作。第六章环境保护

6.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市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项目区自然环境良好,环境质量状况基本上可以满足肉牛生产和肉制品加工厂建设的需要。

6.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及综合利用和治理方案

该项目中肉牛生产采用农户分散饲养与小规模育肥场相结合的方式,全部实行舍饲、栓饲,充分利用廉价的农副产品和秸秆等作为饲料,不仅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而且减少因焚烧秸秆所造成的污染和浪费。牛粪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学肥料使用所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因此,肉牛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正效益是主要的,肉牛养殖户由于规模小、较分散,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很小。

对**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精深加工项目,在加强对污水处理能力后,可以做到增产不增污,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当地环保部门允许的范围内。屠宰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和炉渣可综合利用;其污染治理方案和措施均合理可行。第七章项目的组织管理

7.1项目的行政协调管理

按我国项目行政管理的一般模式,项目区从市到县、乡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另外,还将组成一个技术专家咨询组,他们将帮助解决这个项目运行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如品种繁育、屠宰加工、疫病防治、工程设计、培训推广、信息服务等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7.2项目的技术管理

上一级畜牧服务中心要为下一级畜牧服务中心、站或网点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方面的服务,并接受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解决肉牛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乡畜牧服务中心和村畜牧服务网点直接为农户和育肥场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方面的服务。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为8190万元。主要包括**黄牛良种繁言体系(黄牛繁育场和种公牛站)建设1690万元,肉牛生产基地建设2400万元,肉牛系列加工项目4100万元。

8.2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共计8190万元,其中申请省财政扶持解决l000万元,市财政配套解决500万元,主要用于黄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银行贷款4000万元,主要用于肉牛生产基地和肉牛系列加工项目;地方自筹2690万元。第九章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杂交改良普及率将由目前的50%提高到85%以上,每年可生产冻精80万粒(支),年改良**牛40万头以上,年创经济效益25万元,改良后的牛每头增收300元,年净增社会效益1.2亿元。育成的**牛肉用品系可比现在育肥牛提前出栏,平均体重可比**牛体重增100千克,年可创效益3500万元,通过规模化肉牛生产区的建成,可带动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年出栏优质肉牛50000头左右,年增经济效益l亿元左右。

9.2社会效益:开发肉牛生产是促进养牛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根本措施和有效途径,不仅可满足国内市场对牛肉的需求、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而且为打入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养牛业的发展既可使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为粮食和农副产品转化成优质产品提供可能,还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据调查,农民利用秸秆养一头牛可增加收入500元,若养育肥牛出售每头可增收1000元左右。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为社会增加利税和安排城镇就业人员等。

9。3生态效益:养牛可使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减轻环境污染;通过“过腹还田”后,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合量,促进农业生产走向良性循环。通过综合分析,认真考证,**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实际情况,是一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显

著的项目,通过实施,可以保证**肉牛业持续、健康发展。

============================== 关于呈报**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报告 **省人民政府:

**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和宝贵的畜产资源。自“八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有力促进了全市养牛业的快速发展。至“九五”末,全市黄牛饲养量395.4万头,其中存栏272.5万头,占全国的2%,全省的20%,牛肉产量15.5万吨。黄牛饲养量、牛肉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是我市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市畜牧产业结构,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经研究决定,上报**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一、项目建设内容

l、**黄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计划投资1690万元,用于**种公牛站扩建和**肉牛品种培育。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引进、种公牛新和**肉牛新品系培育等。

2、肉牛生产基地建设:计划投资2400万元,主要用于肉牛·规模化生产和服务体系建设。在唐河县、社旗县、新野县、方城县、邓州市和镇平县扶持建设12个300畜位育肥场和36个100畜位育肥场及12000个5畜位育肥户,同时完善市、县两级服务体系建设。包括6个县级冷配中心、120个冷配站点和一个市级养 牛培训中心。

3、肉牛系列加工项目:计划投资4100万元,重点扶持省、市确定的**市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项目资金主要用于14220吨风味熟肉制品加工、2000吨高低温冷库建设、牛副产品深加工、生化制药及制革、皮件加工等。

二、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总投资8190万元,其中申请省财政扶持解决1000万元,市财政配套解决500万元,主要用于**黄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银行贷款4000万元,计划用于肉牛系列加工及规模化生产项目,地方自筹2690万元。特此报告,请批复。

下载佳县千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1可行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佳县千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1可行性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双凤乡5千亩玫瑰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双凤乡5000亩玫瑰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双凤乡人民政府为进一步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玫瑰花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经研究决定......

    崔木镇千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崔木镇千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一、项目概况 千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位于我镇崔木村,计划投资500万元,采取资金自筹的方式,以宝鸡宏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于201......

    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课件

    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 报 告 ***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 二○一五年三月 一、概述 ***县位于***市东部,延河下游,北靠***县,西与***毗邻,南与***县接垠,东隔黄河与大宁县相望。......

    林业绿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综述

    林业绿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

    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剖析

    散养禽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 报 告 ***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 二○一五年三月 一、概述 ***县位于***市东部,延河下游,北靠***县,西与***毗邻,南与***县接垠,东隔黄河与大宁县相望。......

    花卉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含5篇)

    特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 (项目可行性报告) 特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特种苗木培育基地建设是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和花......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5篇模版)

    **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1.2项目承担单位1.2.1**市黄牛良种繁育场:隶属于**市畜牧局,全民所有制事业......

    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对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标准”,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