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省国家公务员病
关于全省国家公务员病、事假及病、事假期间有关待
遇问题的通知
日期:2012年6月6日 来源:党建网 作者:rsk 浏览次数:0
(鄂人险[1998]108号)
各地、市、州和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党委组织部、政府(行署)人事局,省直各单位:
为了加强我省国家公务员的管理,解决国家公务员病、事假期间的有关待遇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我省实际情况,现对国家公务员病、事假及病、事假期间的有关待遇问题通知如下:
一、病假及病假期间的有关待遇
(一)国家公务员患病,需要休病假,应有指定的医疗机构证明,并经有关领导批准,报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备案。
(二)病假期间工资待遇
1、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项之和,下同)全额发给。
2、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的工资: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基本工资全额发给。
3、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的工资: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70%;工作年限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80%;工作年限二十年及二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上述1、2、3项公务员中,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由人事部与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人员,仍然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工资可提高10%。国家各部委与人事部联合表彰奖励的非劳动模范的人员;省、地、市、州政府(行署)名义给予综合性表彰奖励的人员;省直各部门与人事厅联合给予综合性表彰奖励的人员;曾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非战斗英雄称号的人员,仍然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工资可提高5%。
(三)公务员在病假期间除按上述规定计发基本工资外,可继续享受有关生活福利待遇。
(四)公务员在休病假期间不得从事有经济收入的活动,否则,应停止享受病假期间的一切工资福利待遇。
(五)公务员未经批准而自行休病假的,应以旷工论处。
(六)公务员病假期间的工龄计算仍严格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二、事假及事假期间的有关待遇
(一)国家公务员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期之外,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占用本人工作时间办理私事的,可以请事假。
(二)国家公务员的事假,应由本人申请,经有关领导批准,报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备案。
(三)国家公务员请事假,一年内累计最多不得超过十五天,其中工作年限满一年不到五年的,假期不得超过七天;工作年限满五年的,假期不得超过十五天。在规定的假期期限内原工资照发,超过规定假期的,则用当年的年休假冲销。年休假已休完的,要扣发基本工资,具体扣发办法按每月二十一天半除以月基本工资的日工资进行扣发。
(四)国家公务员的事假由单位人事(干部)部门进行登记,年终进行公布,一年内事假累计超过规定期限的,原则上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五)国家公务员未经准假而不到单位上班的,以旷工论处。
三、本通知适用于参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的所有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
四、本通知自发文之月起执行,今后国家如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中共湖北省组织部 湖北省人事厅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公职人员招考“专业限制病”
汇总>>>国家公务员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公职人员招考“专业限制病”
【热点背景】
2017年3月25日,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学硕士毕业的刘瑞玲,参加了吕梁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应聘一所学校的历史教师。经笔试,她与其他5位入选者从200多人中脱颖而出,进入面试前的资格复审。
然而没多久,吕梁市人社局的通知却如当头棒喝,令她大吃一惊。“吕梁市人社局说我谎报专业。”4月14日,刘瑞玲在吕梁市人社局进行资格复审时,被认定为“填报虚假报名信息”,并被取消面试资格。理由是,招聘计划要求是“历史学”专业,而她毕业证上的专业是“世界史”,不是“历史学”。
“发生这种事我想都想不到,或者说压根儿就没想,世界史竟然不是历史学?” 【综合分析】
招考过程严格把关、规范程序本是好事,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但对求职者的专业领域做出机械性的硬性规定,在高校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的现实背景下,仍死守教条不知变通,只能反映出招聘部门的相关人员对“专业分类”欠缺概念,不但工作能力不过关,工作责任上也打了折扣。更有甚者,过于强调专业限制,还会给外界留下一种印象:用所谓“技术性门槛”达到淘汰求职者的目的,搞“萝卜招聘”,把岗位预留给特定人员。
当下,很多招聘考试中都会对求职者有专业限制。从岗位需求的角度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是必要条件,并不为过。但是,一旦懒政思维作祟,出于减少工作麻烦、怕担工作
中公教育·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
汇总>>>国家公务员
责任的心理,过于细抠专业字眼,又不对高校的专业更新深入了解,就会把框子定的过小过死,不但缩窄了考生的就业门路,有失起点公平,也影响了人才招揽,不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甚至闹出笑话,损害政府公信力。
必须警惕各类招聘特别是公职人员招考中出现的“专业限制病”“专业僵化病”,不妨尝试按照“大专业”的思路进行招考改革。比如,许多服务类岗位,是否可以淡化专业限制的色彩,尽量按照文史类、理工类等大专业进行设置,甚至取消专业要求。即使明确要求专业的技术类岗位,也要与时俱进,对照教育部门和高校专业设置的最新情况,做到时时更新、时时调整。各级人社部门更要负起管理责任,切不可官僚作风回潮,出现问题只想推给上级或者下级了事。只有进一步完善招考流程、落实招考职责,才能让考生平等站在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各尽其才。
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中公教育·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
第三篇: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严查节日病,功夫在平时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严查节日病,功夫在平时
去年以来,中央纪委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从治理“中秋月饼”到“寄送贺年卡”再到“春节烟花爆竹”,每一个节日都成为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时间节点。“五一”将至,中央纪委就“五一”前后纠“四风”作出部署: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二是畅通监督渠道。三是严查违纪问题。四是狠抓通报曝光。
五一未至,警钟先响。实践证明,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刹风肃纪,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正如中纪委人士所称,“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将元旦春节、全国两会、‘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连成线,抓早抓小、循序渐进,有力地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好转。”成功的经验应传播,反“四风”的成效要巩固,就需要常抓不懈,不因暂时取得成功而得意,更不能因为党风政风有所好转而鸣金收兵。
反“四风”,需要对症下药。一般来说,五一期间可能出现的节日病,主要体现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方面。这正是需要纠正和查处的重点。不过,由于实现放出严查的风声,那些意图违法八项规定或在“四风”上做作为的官员,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将时间适当推后,避免五一期间被重点监督的节点;二是更隐蔽,比如,为“四风”穿上隐身衣,或者以更不为人知的方式违反规定。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聪明的猎手。对那些仍然抱有侥幸心理的官员,绝非无计可施,除了继续在思路和方式上创新之外,还不妨采取激励措施让民众参与监督。有句话说得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像一些官员公车私用、公款吃喝,民众的监督意识强烈,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至于一些官员靠操办婚丧喜庆敛财,更是难逃民众的火眼金睛。也许一些官员的做法更隐蔽,但是纸包住不火,普通民众发现不了,该官员的“政敌”有可能发现其劣迹。通过内外监督,势必成效更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中纪委的部署,如果发现有的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不力,所在地区、部门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不仅要对违纪者进行严肃处理,而且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对有关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纪检监察机关如果不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敷衍塞责,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相关纪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责任。可看出,重拳不仅打向违反八项规定的官员,还挥向官员所在的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党委领导班子,以及打向监督者。这种倒逼之势,既要求领导关注手下的人,也要求监督者必须负起责任。
可喜的是,目前一些地方已经行动起来,有的开通“五一”节“四风”问题监督举报快线,欢迎媒体和广大民众参与监督。还有的表示,要联系实际拿出具体措施,形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支撑,做到早部署、早提醒、早检查、早预防,防患于未然,确保过一个风清气正的节日。当然,除了这些措施之外,更需要建立更为有效的制度防范,比如严防公款吃喝,就应该在预算上下功夫;防止官员兴建豪华办公楼,也需要充分发挥地方人大的监督职能,同时对地方财政预算应该严格约束。管住人、权、钱,才是硬道理。
“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反四风不会一阵风,清风劲吹,才能带来新风。既意识到反四风的艰难,也意识到愈是如此,越要狠抓不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保持力度和韧劲,这样才能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
第四篇:2014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别让新型城镇化染上城市病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6日正式公布。《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
去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如今,规划正式公布,这意味着我们正在推行的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有章可循,蹄疾步稳。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据统计,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愈是如此,我们愈应该谨慎从事,早作运筹,比如避免城市病。
去年3月,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明确提出,“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如此种种,足以说明我们所要建设的新型城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答案包括万象,重要的一点应该是避免城市病。如果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
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这样的城镇化令人望而却步,原因很简单,居民的生活质量虽然提高了,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这样的城镇化就本末倒置,失去了个性,毁灭了记忆,我们怎能找到回家的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二字,直抵人心。蕴藉深意,不难理解。
如果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不真正改革,数以亿计的城市居民,没有非农人口户籍,与户籍非农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均等化方面存在差距。这样的城镇化就是“伪城镇化”、“半拉子的城镇化”。诚如有学者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
曾经,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有识之士提出应该走出“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陈弊。教训深刻,如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站得高、望得远,先预防后治理,比如杜绝城市病。一旦染上城市病,再想起来治理可就晚了。就像雾霾天,现在政府投入的资金以万亿计,代价极高,如果相关企业和部门早就意识到并做到“先污染后治理”的危害,何至于此?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更是意识到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的危害,意识到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弊端,意识到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等问
题的后果,也意识到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的隐患……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慎重,更注意趋利避害,更坚定决心打造新型的城镇化。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未来一定能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它是一个“冻得很硬的冰激凌”,要一点点化解,因为这需要非常复杂的政府规划和市场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做得不好会留下很多隐患。比喻未必精当,但这种提醒值得警惕。通过规划,稳扎稳打,避免染上各类疾病,使城镇化既能成为发展引擎,更能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尊严,新型城镇化才名副其实。
2015淄博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zibo.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第五篇:手机病
“手机病 引关注 科学家称过度依赖手机或致病 手机病”引关注 手机病 引关注:科学家称过度依赖手机或致病
“持续局部注意力”、手机强迫症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顽疾,随时随地铃声大作的手机给很多人造成困扰。先前研究显示,这种干扰 可能会降低人的创造力和记忆力。
据新华社电 手机似乎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过分依赖手机,不少人可能患上“持续局部注意力”病和“手 机强迫症”。
或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们专心工作、学习时如果被电话或电子邮件打断,需要最多 15 分钟才能重新投入。如果电话响时手头工作恰好告一段落,重新开始工作也许并不困难。但如果因电话铃声大作,人们不得不放下工作接听,则会对 其工作效率和心情造成严重影响。
微软公司前高管琳达·斯通致力于研究现代技术的社会影响。她说,这种强迫自己接电话、回短信的习惯是“持续局部注意力”病。这种病会降低工作效率,令人感到压力重重。
英国伦敦 24 岁研究生亚当·沃德“中毒”颇深。“无论在哪里,我几乎一分钟也离不开手机,”他说。
与新结识的女朋友约会时,沃德也片刻离不开手机,随时向朋友们“播报”约会进展。每隔几分钟,他就用手机通过 Twitter 微型 博客把“约会见闻”发布到网上。
也可能降低创造力
“持续局部注意力”、手机强迫症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顽疾,随时随地铃声大作的手机给很多人造成困扰。先前研究显示,这种 干扰可能会降低人的创造力和记忆力。
伦敦形象设计师丽贝卡·罗伊说:“工作时手机铃声干扰尤其严重,同事们都带着手机。用手机时应该注意礼貌,但年轻人似乎越 来越能接受这种情况。”
大学教师也深受其害。英国加的夫大学的彼得·多雷说:“学生们都带手机来上课。他们不好好听课,平均每隔 3 分钟就焦虑地拿 出手机看是否有朋友联系自己。”
在马路上手机不离身则可能造成致命后果。据报道,2008 年开车时打电话的人增多。虽然这些人大多使用免提电话,但也可能造成 危险。
“手机病”引关注 手机病”
“手机病”引起不少人关注。美国硅谷一些企业开会时禁止员工携带笔记本电脑和“黑莓”手机,确保他们专心处理手头事务。
英国一家假日公司试行“无手机旅行”,参与者均不准携带手机旅行。他们享受悠长假期时,就不会听到有人煞风景地打电话谈工 作。
《德布雷特英国贵族年鉴》甚至把手机使用准则列入现代礼仪规范中。其中一条说,活生生的人比一部手机更值得关注。
但《星期日泰晤士报》评
论说,这种努力恐怕将成徒劳,因为手机的重要性早已超乎想象。
看激烈球赛或损健康
据新华社电 狂热球迷请注意:一场过于激烈的球赛可能对你的健康带来伤害。
路透社 28 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对于观看美国国家橄榄球大联盟(NFL)冠军总决赛(“超级碗”)的球迷而言,如果你喜 爱的球队落败,你在伤心之余可能也会伤身。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教授罗伯特·克罗纳追踪研究了 1980 年一场“超级碗”过后的洛杉矶县人口死亡率。那场对抗激烈的比赛 中,首次闯入“超级碗”的西部球队圣路易斯公羊队虽然几度领先,但最终负于东部老牌劲旅匹兹堡钢人队。
研究人员发现,与之前之后的几个年份平均值相比,1980 年洛杉矶县总体死亡率增加 17%,而心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率增加 22%。
而在 1984 年“超级碗”中,西部球队奥克兰袭击者队轻松击败东部代表华盛顿红皮肤队。洛杉矶县当年人口死亡率则下降 6%。
克罗纳认为,研究揭示,所支持球队在重大比赛中的败北或对抗非常激烈的比赛,将对观众健康带来潜在风险,“相反,轻松获胜 的比赛有益于延寿”。
克罗纳说,他并不主张球迷因此放弃观赛,但提醒他们意识到健康风险后有所防范,比如事先服用镇定药或观赛时深呼吸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