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教学研究项目结题鉴定(验收)的工作流程说明(精)
关于教学研究项目结题鉴定(验收)的工作流程说明
一、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结题鉴定
1.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要编写项目研究报告,对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整理相应附件材料(含研究(制)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应含系统分析报告、操作使用说明等)、用户报告(理论意义、实施方案、使用效果分析、人员培训情况、使用范围时间等))。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内容、进度、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研究成果、成果应用情况等。
2.携带省级项目申请书及项目研究报告,到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检索中心(洪山广场科教大厦内)进行查新。查新需要一周以上时间,费用500元左右(此项工作也可在学校图书馆科技工作查新站进行)。
3.经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向教务处教学研究科(以下简称“教研办”)提交项目结题鉴定申请,并提供项目立项申请书三份、项目研究报告三份、附件材料三套、查新报告三份等材料(一套材料将送至教育厅,一套留教务处存档,一套返项目组)。4.教研办审查有关材料后,发放《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或其电子文档)。项目组认真填写后一式五份交教研办,并提出鉴定委员会成员建议名单和初步时间安排,及保存好电子文档(开鉴定会使用)。鉴定委员会成员由5-7人组成,全部为非本校专家,均应具有高级职称。来自校外同一工作单位的专家不多于1人。5. 教研办向湖北省教育厅提交项目结题鉴定申请报告。6. 经教育厅批准后,教研办将教育厅有关批复函送达项目组。7. 项目组在收到批复函后,将会议安排(包括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会议时间、地点等,地点一般安排在教务处会议室)通知有关专家。8. 结题鉴定会议前一天,项目组与教研办联系布置会场。
9. 参加项目鉴定会议的人员包括:项目组全体成员、所在学院(部)的教学副院长、教务处2人、教育厅高教处1人等。鉴定会议期间,项目组要认真做好专家的接待、服务工作。10. 项目通过后,项目组在三日内将完善后的《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一式五份(包括一份原件)交教研办。11. 教研办将《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送交省教育厅签署意见后,返还项目组两份。12. 项目组根据学校教学研究成果网上展示的要求,将有关材料上网。
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结题鉴定
1.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要编写项目研究报告,对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整理相应附件材料(含研究(制)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应含系统分析报告、操作使用说明等)、用户报告(理论意义、实施方案、使用效果分析、人员培训情况、使用范围时间等))。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内容、进度、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研究成果、成果应用情况等。
2.经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向教务处教研办提交项目结题鉴定申请,并提供项目立项申请书三份、项目研究报告三份、附件材料三套、查新报告三份等材料(鉴定会后,一套留教务处存档,两套返项目组)。
3.教研办审查有关材料后,发放《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或其电子文档)。项目组认真填写后一式五份交教研办,并提出鉴定委员会成员建议名单和初步时间安排,及保存好电子文档(开鉴定会议时用)。鉴定委员会成员由5人组成,一般应为非本学院(部)专家,均应具有高级职称。
4.教研办与项目组协商确定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会议时间、地点等。地点一般安排在教务处会议室。
5.项目组将会议安排(鉴定委员会组成、会议时间、地点等)通知有关专家。
6.项目鉴定会议前一天,项目组与教研办联系布置会场。
7.参加项目鉴定会议的人员包括:项目组全体成员、所在学院(系、部)的教学副院长、教务处2人等。鉴定会议期间,项目组要认真做好专家的接待、服务工作。
8.项目通过后,项目组应在三日内将完善后的《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一式五份(包括一份原件)交教研办。
9.教研办将《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送交学校签署意见后,返还项目组两份。
10.项目组根据学校教学研究成果网上展示的要求,将有关材料上网。三.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结题验收
1.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要编写项目研究报告,对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整理相应附件材料(含研究(制)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应含系统分析报告、操作使用说明等)、用户报告(理论意义、实施方案、使用效果分析、人员培训情况、使用范围时间等))。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内容、进度、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研究成果、成果应用情况等。
2.经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向教务处教研办提交项目结题验收申请,并提供项目立项申请书三份、项目研究报告三份、附件材料三套等材料(通讯评审后,一套留教务处存档,两套返项目组)。
3.教研办审查有关材料后,发放《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成果验收证书》(或其电子文档)。项目组认真填写后一式三份交教研办。4.教研办将根据结题验收申请情况,分期聘请我校教学委员会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评审,给出验收意见。
5.验收通过后,项目组应在三日内将完善后的《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成果验收证书》一式五份(包括一份原件)交教研办。
6.教研办将《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成果验收证书》送交学校签署意见后,返还项目组两份。
7.验收项目不能参加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2004-4-15
第二篇:关于教学研究项目结题鉴定(验收)(精)
关于教学研究项目结题鉴定(验收)的工作流程说明
一、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结题鉴定
1.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要编写项目研究报告,对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整理相应附件材料(含研究(制)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应含系统分析报告、操作使用说明等)、用户报告(理论意义、实施方案、使用效果分析、人员培训情况、使用范围时间等)、财务结算报告等)。
2.携带省级项目申请书及项目研究报告,到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检索中心(洪山广场科教大厦内)进行查新。查新需要一周以上时间,费用500元左右(此项工作也可在学校图书馆科技工作查新站进行)。
3.经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向教务处教学研究科(以下简称“教研办”)提交项目结题鉴定申请,并提供项目立项申请书三份、项目研究报告三份、附件材料三套、查新报告三份等材料(一套材料将送至教育厅,一套留教务处存档,一套返项目组)。4.教研办审查有关材料后,发放《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或其电子文档)。项目组认真填写后一式五份交教研办,并提出鉴定委员会成员建议名单和初步时间安排,及保存好电子文档(开鉴定会使用)。鉴定委员会成员由5-7人组成,全部为非本校专家,均应具有高级职称。来自校外同一工作单位的专家不多于两人。5. 教研办向湖北省教育厅提交项目结题鉴定申请报告。6. 经教育厅批准后,教研办将教育厅有关批复函送达项目组。7. 项目组在收到批复函后,将会议安排(包括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会议时间、地点等,地点一般安排在教务处会议室)通知有关专家。8. 结题鉴定会议前一天,项目组与教研办联系布置会场。
9. 参加项目鉴定会议的人员包括:项目组全体成员、所在学院(部)的教学副院长、教务处2人、教育厅高教处1人等。鉴定会议期间,项目组要认真做好专家的接待、服务工作。10. 项目通过后,项目组在三日内将完善后的《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一式五份(包括一份原件)交教研办。11. 教研办将《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送交省教育厅签署意见后,返还项目组两份。12. 项目组根据学校教学研究成果网上展示的要求,将有关材料上网。
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结题鉴定
1.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要编写项目研究报告,对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整理相应附件材料(含研究(制)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应含系统分析报告、操作使用说明等)、用户报告(理论意义、实施方案、使用效果分析、人员培训情况、使用范围时间等)、财务结算报告等)。
2.经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向教务处教研办提交项目结题鉴定申请,并提供项目立项申请书三份、项目研究报告三份、附件材料三套、查新报告三份等材料(鉴定会后,一套留教务处存档,两套返项目组)。3.教研办审查有关材料后,发放《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或其电子文档)。项目组认真填写后一式五份交教研办,并提出鉴定委员会成员建议名单和初步时间安排,及保存好电子文档(开鉴定会议时用)。鉴定委员会成员由5人组成,一般应为非本学院(部)专家,均应具有高级职称。
4.教研办与项目组协商确定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会议时间、地点等。地点一般安排在教务处会议室。
5.项目组将会议安排(鉴定委员会组成、会议时间、地点等)通知有关专家。
6.项目鉴定会议前一天,项目组与教研办联系布置会场。
7.参加项目鉴定会议的人员包括:项目组全体成员、所在学院(系、部)的教学副院长、教务处2人等。鉴定会议期间,项目组要认真做好专家的接待、服务工作。
8.项目通过后,项目组应在三日内将完善后的《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一式五份(包括一份原件)交教研办。
9.教研办将《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成果鉴定证书》送交学校签署意见后,返还项目组两份。
10.项目组根据学校教学研究成果网上展示的要求,将有关材料上网。三.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结题验收
1.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要编写项目研究报告,对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整理相应附件材料(含研究(制)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应含系统分析报告、操作使用说明等)、用户报告(理论意义、实施方案、使用效果分析、人员培训情况、使用范围时间等)、财务结算报告等)。
2.经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向教务处教研办提交项目结题验收申请,并提供项目立项申请书三份、项目研究报告三份、附件材料三套等材料(通讯评审后,一套留教务处存档,两套返项目组)。
3.教研办审查有关材料后,发放《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成果验收证书》(或其电子文档)。项目组认真填写后一式三份交教研办。4.教研办将根据结题验收申请情况,分期聘请我校教学委员会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评审,给出验收意见。
5.验收通过后,项目组应在三日内将完善后的《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成果验收证书》一式五份(包括一份原件)交教研办。
6.教研办将《高等学校教学研究成果验收证书》送交学校签署意见后,返还项目组两份。
7.验收项目不能参加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2004-4-15
第三篇:武汉理工大学 关于教学研究项目结题的工作流程说明
关于教学研究项目结题的工作流程说明
根据湖北省《关于公布2009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鄂教高〔2009〕23号)等文件精神,教研项目不再鉴定,只做结题。结题流程如下:
一、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结题
1. 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编写项目研究报告,对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整理相应附件材料(含研究(制)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应含系统分析报告、操作使用说明等)、用户报告(理论意义、实施方案、使用效果分析、人员培训情况、使用范围时间等))。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内容、进度、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研究成果、成果应用情况等。
2. 经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向教务处教学研究科(以下简称“教研办”)提交“教研项目结题申请表”(附件1)1份,并提供项目立项申请书复印件、项目研究报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附件2)及附件材料各五套。
3. 由学校聘期校外专家对申请结题的省级教研项目进行统一验收评审,给出结题意见。
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结题
1.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要编写项目研究报告,对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整理相应附件材料(含研究(制)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应含系统分析报告、操作使用说明等)、用户报告(理论意义、实施方案、使用效果分析、人员培训情况、使用范围时间等))。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内容、进度、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研究成果、成果应用情况等。
2.经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向教务处教研办提交“教研项目结题申请表”(附件1),并提供项目立项申请书复印件、项目研究报告、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附件3)及附件材料各三套。
3.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请结题的校级项目进行统一验收评审,给出结题意见。
附件1:教研项目结题申请表
附件2: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
附件3:武汉理工大学校级教研项目结题报告书
第四篇:武汉理工大学 关于教学研究项目结题的工作流程说明
关于教学研究项目结题的工作流程说明
根据湖北省《关于公布2009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鄂教高〔2009〕23号)等文件精神,教研项目不再鉴定,只做结题。结题流程如下:
一、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结题
1. 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编写项目研究报告,对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整理相应附件材料(含研究(制)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应含系统分析报告、操作使用说明等)、用户报告(理论意义、实施方案、使用效果分析、人员培训情况、使用范围时间等))。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内容、进度、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研究成果、成果应用情况等。
2. 经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向教务处教学研究科(以下简称“教研办”)提交“教研项目结题申请表”1份,并提供项目立项申请书复印件、项目研究报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及附件材料各五套。
3. 由学校聘期校外专家对申请结题的省级教研项目进行统一验收评审,给出结题意见。
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结题
1.项目组完成研究任务后,要编写项目研究报告,对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整理相应附件材料(含研究(制)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应含系统分析报告、操作使用说明等)、用户报告(理论意义、实施方案、使用效果分析、人员培训情况、使用范围时间等))。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内容、进度、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研究成果、成果应用情况等。
2.经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向教务处教研办提交“教研项目结题申请表”,并提供项目立项申请书、项目研究报告、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成果验收证书及附件材料各三套。
3.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请结题的校级项目进行统一验收评审,给出结题意见。
附件1:教研项目结题申请表
附件2: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
附件3:武汉理工大学校级教研项目结题报告书
第五篇: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
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式创新理论与实践结题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情况;成果特色、推广价值以及尚有那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项目执行情况
本项目自立项以来,通过组织人员赴林业、环保、园林、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单位和省内外部分毕业生单位为主要对象,进行大学生毕业生综合素质现状与需求的问卷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工作。结果表明,社会上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意志品质、团队意识、集体精神、诚信守信等,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为此,项目组以大学生思想教育为基础,以规范学生管理为前提,大学生素质拓展为平台,以第二课堂的组织与开展为阵地,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纽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着力强化第二课堂的组织与开展,重视特色团日活动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提升和活动开展,加强大学生实训实习教育和管理,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突出就业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引领性作用,积极利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两种资源,用好校内和校外两个市场,积极探索出符合大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式,推动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意志品质等用人单位需求的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对接就业市场,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本项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提升学生素质;
二、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把大学生综合素质纳入大学生综合测评、团员教育评价、大学生创新学分的评价中,落实到班级目标管理、先进团支部评选等过程中;
三、强化阵地建设,强化团支部、学生社团、党团实践组、创新实验室等阵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阵地,如黄山学院大学生环保协会(生环学院)、黄山学院大学生园林园艺协会(生环学院)、大学生家电维修队(信息工程学院)、黄山学院创新实验室(信息工程学院);
四、重视品牌效应,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生态安徽青少年活动月等;
五、重视创新竞赛,如大学生创业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等。第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课题组高度大学生思想教育,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的基础地位。课程组认为,没有严格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引导大学生沿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式前进,学生也就难以成长成才。鉴于此,以学生管理队伍为主的课题组,通过组织体系将其纳入到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的常态化教育中,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1)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实际生活状况的调研,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结合学院各年级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和党团教育活动。辅导员通过与学生谈心、沟通,学生干部收集、摸排,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各年级、各专业汇总整理,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困难、心理健康、经济贫困、就业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帮扶工作。学院开展了以庆国庆、增强团员意识、文明纪律养成、诚信教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学生手册》等有关规定,严密组织学校、奖、贷、助、补等各项工作,催交学生欠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欠费率保持了很低的水准。
(2)开展实践活动,重视思政教育的体验式渗透,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活动开展中。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中,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开展党员承诺、党团知识竞赛、创先争优进社区、奉献爱心到农村、“党徽铸忠诚”迎新活动、“心系理想 肩负责任 树立理想 勇于奉献”特色团日活动、“创先争优我做起 低碳生活我先行”活动、“创先争优 继承传统 孝亲敬老 知行统一”走进老人公寓活动、“科学发展 奉献农村 创先争优 服务农民”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等活动。通过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党团员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与开展。学院还组织开展知识竞赛,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党员的党建知识,增强了对党的各项政策、路线和方针的理解;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畅通了学生言路,学生的合理诉求有了合理的渠道,密切了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增进了互信和了解,学院党总支鼓励学生为学校、学院的科学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便于学院进一步了解广大学生的关注点,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学院重视毕业生的理解信念教育,教育同学们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鼓励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到基层就业、到军营建功立业,在全校圆满完成士官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面向2011届毕业生的士官直招工作全校总任务未变,但面向对象由面向2010届的4个院系变为信息工程学院一个院系,经过思想工作,基本完成任务,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响应召号,从已签订就业材料的单位离职奔赴军营,显示了思想教育的成效。生环学院的同学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到军营(见黄山晨刊“天之骄子当兵去”)。
(3)优化培养制度,发挥党员在学生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信息工程学院强化了学生党员进公寓等制度,规范了组织发展的工作程序,完善了组织发展的票决制、预审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了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和管理,对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党建带团建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主动性、全面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思想政治工作延伸进公寓、进学生社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党建工作、团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合力。学生党员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工作的稳定,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创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立足学生工作实际,不断调整工作思路。
坚持院(系)值班,学院领导、兼职辅导员和部分教研室主任参加了院(系)值班,院(系)值班和专职辅导员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在晚自习期间和宿舍内的安全隐患并妥善处理。2010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学生安全工作。
2010年冬,学院在发现冬季学生饮酒现象较突出后,学院就禁止学生在校期间饮用白酒等烈性酒类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并不遵守规定者将进行严肃处理;2011年9月针对新同学到来和学院南迁南区的实际,学院颁布了新的禁酒令,并在全院学生中实施在宿舍等公共禁烟,与2011年省厅召开的高校安全工作会议提出禁止在学生宿舍吸烟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信息工程学院南迁之后,学院根据学生手册的规定,禁止学生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乱接电线特别是禁止学生拉电线给楼下电瓶车充电,控制电瓶车数量。在南迁到南区后,学生电瓶车数量成几倍增长,全院学生电瓶车数量很快超过了50辆,针对乱接电线的苗头学院及时出台管理办法,使乱接电线的苗头得到有效控制。学院南迁后,学院还就学生可能出现的打群架事件等违纪事件及时出台措施,防患于未然。
第二.以制度建设为平台,促进管理工作规范化。
(1)以班级和个人考评制度建设为基础,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思想教育为先导,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阵地,加强管理,热情服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全院学生管理水平。学院出台了《信息工程学院先进班集体评比细则》、《信息工程学院团支部目标管理考评细则》、《信息工程学院综合测评实施细则》、《信息工程学院团员目标管理细则》、《信息工程学院综合素质学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基础性制度,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素质拓展纳入到班级和团支部目标管理中,与班级的评先、学生的推优、评奖挂钩,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推动了全院活动的组织开展、学生管理的规范化运行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发挥共青团在高校学生组织中的核心作用,搭建学生发展和拓展素质的平台。
建立健全团建工作机制。院团总支针对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了《团总支工作手册》、《团支部工作手册》、《团支部目标管理考评细则》等相关管理办法,并组织开展各团支部干部专题培训,提升团学干部队伍素质。
重视共青团建设在学生组织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带领广大学生组织服务于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和全在发展。院团总支在团学活动的组织、家电维修协会和计算机爱好者的统筹管理、学院大型活动的组织开展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相互配合,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等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团的示范、核心作用,为学院的学生工作建立广阔的学生组织基础。
(3)举行先进团支部和先进班集体考核工作,推动院风建设。针对高年级学生不愿参评的情况,学院做出严格规定,凡是不按学院规定准备材料参加考评的班级,其班级所有学生干部(含校团委、校学生会干部、校学生工作助理、院团总支学生会干部)不得参加本的评优工作。全院除毕业班以外的所有班级全部参加考评,促进了全院各班的交流,推动了院风建设。
(4)建立学生日常管理平台,保证学院和谐稳定。对于影响学院稳定的安全、诚信考试、宿舍管理等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学院与全院学生签订了包括饮食、乘车、用电、饮酒等在内的安全协议,与每位同学签订了诚信考试协议,与自主实习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书,与每位暑期留校的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学院对每一位暑期回校或外出离校学生进行台帐登记。一年来,全院学生工作安全稳定,为学生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以学风建设为龙头,不断完善专业技能拓展体系。(1)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以创新推动学风建设。
2008年,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教务处的支持下,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了创新实验室,并于当年在省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对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底,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大量电子企业由于缺少订单大量裁员,毕业生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学生通过人力资源公司被推荐到企业一线工作还要交纳为数几百元不等的中介费,但与此同时,省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获得者、0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刘如垒同学凭着自己扎实的创新能力,很快在北京外资企业找到就业岗位,工资待遇也不错,这给了课程组和学院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很大的动力。
自2008年底,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等部门的支持下,信息工程学院以高度的热情积极推进创新实验室建设,课题组负责人、院党总支副书记与创新实验室主任、本课题组成员孙中胜密切配合,共同推动以创新实验室为平台、以学科竞赛以抓手、以“挑战杯”创业大赛为契机,以扩大学生参与面和深进创新工作常态化、连续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院连年新生入学被告知创新实验室入门条件,获得观摹机会并表现良好的同学有进入创新实验室志愿者的机会,表现不错的同学能正式加入到实验室,出类拔萃的同学获得赴全省、赴全国参赛的机会。全院学生以进入创新实验室学习为荣,全体创新实验室队伍都清楚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重担,他们都非常珍惜到创新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为了创新竞赛他们学年累月泡在实验室,编程序、改装置,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经验和团队精神。几年中中学院学生在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在省内外创新大赛中屡创佳绩(见附件)。与此同时,以教研室为单位、以专业教师为骨干,学院全面推进大学生竞赛活动。学院还在政策上鼓励同学们跟随有专长的教师做实验、做项目、做服务,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学院高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高度重视教师在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中的引路人作用和高年级同学在科技创新中的传帮带作用。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的同学在学院受尊重,在综合测评和综合素质学分评选中得实惠,在奖学金评定上受重视,就业推荐中获优先,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空前激发。一大批同学由于能力得到了提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如,蓝豹小组成员、2009届毕业生李香林同学由于扎实的软件编程能力被苏州华为录取,现已成为项目经理;创新实验室成员、“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华东赛区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曾求职黄山风景区自来水厂,受到公司方总经理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但却被公司顾问、合肥工业大学黎教授的劝阻,黎教授认为该生的能力已超过合肥工业大学的众多学生,认为公司留不住,现在凭着自己的实力他已到安庆电视台工作。一届届同学在创新社会实践中受益,使得创新实验室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和人才培养的加速器。
课题组还高度重视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在2008年生环学院凭着扎实的工作,三个项目获得参加全省全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机会(全校6支队伍)并最终获得银奖一项(全校唯一)、铜奖一项(全校三项)、优胜奖两项(全校一项);2010年,在全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信息工程学院 有两个项目参加全省竞赛(全校最多院系、全校六项),并获得了全校唯一的1个二等奖,一个项目获得优胜奖(全校3项)。课程题还积极推进院系间合作,2009年文科计算机竞赛允许生环学院园林专业学生参加竞赛,课题组负责人利用熟悉生环学院和文科计算机竞赛的优势,在生环学院副院长方乐金教授的支持下,及时协助生环学院选拔人员参加竞赛,结果07园林专业张倩如同学不负重望,获得文科计算机竞赛全国一等奖。信息工程学院09机械孙志刚同学等也积极参加生环学院教师汪小飞副教授的植物窗帘的专利项目研究中,受益良多。
(2)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推进学风建设
学院和课题组积极学风建设月,通过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配合,加强课堂考勤和晚自习管理工作,学院通过树立学习典型,推动全院学风。学院和班级组织考取研究生学生与非毕业生学习进行交流,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的康凯等同学的现身说法,对2010届毕业生考研信心的树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院通过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评选和国家奖学金评选等途径引导同学们端正学风,通过网络、院报等形式树学习典型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出人人争先进的良好学习氛围。在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考研初试达线率超过了去年同期的一倍以上,由上一的15人增加到本的44人,2011年则又增加到55人。
(3)抓好专业思想教育,强化学风建设
课题组组长利用自身担任院党总支副书记在学生管理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优势,立足信息工程学院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风建设管理制度,将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专业教研室与辅导员相互配合抓学风,团学活动和班级管理合作促学风的良好局面。各班级邀请专业教师深入班级开展以强化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和座谈会,吕海江教授、官骏鸣博士等多名教师深入到班级中对同学们进行专业学习引导。物理教研室开始试行导师制,09物理学专业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导师。各专业教研室多次应班级之邀组织专业教师到班级与学生就各专业的发展和就业方向、特点以及相关要求等和同学们进行交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学院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专业探索和调研,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个人努力方向。多名教研室主任,如杨咸启、韩静、宁仁霞、孙剑、张燕飞还亲自带过辅导员,多名专职辅导员,如赵国力、吴琬菁、杜奎宝、戎渊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党总支委员,学院较好地专业骨干和管理骨干两股力量融合在一起,认真研究学风建设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形成学风建设的强大动力。
(4)完善学生家长联系机制、学习督导机制和学生学习互助机制,服务学风建设。
在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完善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完善学生家庭联系方式,全年学院和班级多次与学生家长联系,多名家长通过电话或来校协助学校帮助学风不正、学习不良或学习有困难的的学生端正学风,建立了这部分同学家长与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同宿舍学生的联系渠道,形成了家长、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多层联系机制和督导机制,使学习态度差、学习成绩差、学习主动性差、学习自律差的同学能及时获得较多帮助。建立班级学生出勤日报、辅导员每周抽查制度和学生会晚自习点名制度,保证学生的出勤率,从而营造一种“学、比、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根据我院学生电脑多,受网络影响大的特点,2010年,我院制定了《信息工程学院电脑使用管理规定》,并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始试行。为推动2010级新生学风建设,2010年在迎新过程中,我院给所有新生家长发放了《致新生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介绍学院的学科特点和管理要求。2010年,我院向全体学生家长寄出一封信,告知其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并通知上学年考试不及格的2009级学生家长,让其与学院配合,让这些学生利用国庆长假将个人电脑带回家中。学院还根据工作需要,对确实需要使用电脑的校学生会干部办理了准许使用个人电脑的相关手续。严格的管理,对促进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2010年新生军训会操表演表彰的23个先进班集体中,我院有5个班级受到表彰,在学校组织的《学生手册》考试受表彰的13名同学,我院有5名同学,其中第2、第3名均为我院学生。2011年又有5个班级获会操先进单位称号,位居全校之最。
第四、以推进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1)以入学教育为契机,促进学生提升规划意识。
学院积极推进新生的入学教育、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新生入学教学中,除学院领导为新生做形势报告外,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和教师骨干教师还深入班级为新生做专业发展方向介绍。在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大型双选会之前,学院召开全体毕业生大会,介绍毕业生就业,鼓励毕业生树立职业理想,并从基层就业开始提升就业能力,并逐步实现自身目标。
(2)积极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企业家和管理人员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或报告多场。
针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几年来,信息工程学院审时度势,利用与企业联系多、对市场对接紧密的特点,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在来校招聘或开展工作时,为学院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邀请苏州富士胶片影像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稽瑞康、人事部主管朱元顺、邀请美国美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汪明恒为电子信息工程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做职业生涯规划报告;邀请合肥华兴教育软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道恩为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和计算机科技与技术的同学做做职业生涯规划讲解; 邀请上海交大昂立教育集团慧桥软件学院总监刘红杰、合肥智圣计算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屈洋洋、安徽康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工程部总工程师张志红、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刘剑、上海际贤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尚凯、无锡中软国际公司经理陆长明、苏州德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记顾红为计算机科技与技术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邀请黄山市汽车电器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宏志为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和物理学专业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邀请浙江天行集团财政总监孙伟为物理学专业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讲解;邀请韩国东明大学李天雨教授结合他对中韩文化的理解和中韩两国高等教育的差异为对韩国文化有兴趣的同学做职业生涯报告,邀请美国北德克萨斯州袁晓辉同学为计算机专业做职业生涯规划报告,邀请为创办软件企业的校友牟红将、邀请黄山玉坤科技公司总经理吕晓光、邀请深圳市中铁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传宝为有志创业的同学做职业生涯报告。
大量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结合企业用人信息和自身工作经历和创业体验使同学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上不掉馅饼、地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每一步,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然后求提升。对推动在校生针惜时光刻苦学习勇于创造勤于实验、促进毕业生理解支持实习工作和转变毕业生求职心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几年来,学院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从社会需求、各专业的就业形势、各年级的特点出发,结合学校、学院和个人的事例进行的多场讲座,对加强了学生的职业理想、目标规划的引导,对加强了大学学习生活的指导,对激发同学们追求成长、完善自我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课题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加强实训实习工作。2010年,我院组织了学生赴宁波驰拓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慧桥软件学院合肥教育点、无锡中软国际公司、无锡IBM实训中心开展“实训+就业”培训工作,组织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自动化等专业多个班学生分赴苏州松下半导体公司、苏州板销子电子厂、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华冠通讯(江苏)有限公司、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名硕电脑公司、南通雄邦压铸(南通)有限公司实习,并派出驻厂教师。实习中,我院向名硕公司派出了驻厂教师,委托苏州人力资源公司代为管理我院学生。
学院建立了指导教师组,实行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双重管理,保证了实训实习工作的有序开展。几年来,我院的实训实习工作进展顺利。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和苏州安徽商会多次表扬我院学生的良好表现,苏州通讯(江苏)有限公司向学校发来感谢信,并为自动化专业的实习生送锦旗,称他们是该厂实习的来自近十个省、市、自治区实习生中的“最佳实习队伍”。我院学生在宁波驰拓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中软国际、IBM无锡培训中心和上海慧桥软件学院合肥教育点的实训工作进展顺利。无锡中软国际给信息工程学院发来表扬信,肯定我院实训学生的良好表现。
毕业生就业是学生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通过课题研究和开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是课题的落脚点。通过实训实习提升大学生认识社会、认知企业、认清自我、认准职业的能力,在学生在全真的条件下调整心态、适应社会。在实习过程中,学校、企业和人力资源三方加强合作,就学生实习中的问题加强协调,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加强指导,就学生感兴趣生涯规划提出帮助。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利用熟悉学生、了解企业的优势,针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做好就业工作的前瞻性工作。做好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准备指导;做好就业技巧,就业信息的收集等指导和分析;做好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和个人发展指导和分析;就业手续指导,个体就业辅导等工作。各毕业班辅导员开毕业班级主题班会,外出实习学生通过邮件、电话、QQ群等方式及时进行指导和联系,最终达到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帮助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工作,推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在经历四个月的顶岗实习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我院的首届自动化专业的多名毕业生已经在合肥工业大学的2012年毕业生供需双选会上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位,而在我校11月26日举行的2012届毕业生双选会上,多名有过实习经历的同学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这些同学的良好表现也打动了企业的领导。杭州炫弘科技公司总李秋林先生对在完成四个月实习的08自动化专业的应聘同学印象非常好,称他们良好的素质让他没有想到:他们不问工资多少,只问到厂后给他们培训什么;他们不问试用期多长时间,只问企业送他们到哪里学习。李总称他们与没有实习过的其他专业学生有过明显的差别,让人刮目相看。而利用暑期两个月时间自主赴南通雄邦压铸(南通)有限公司实习并表现良好的同学,也有类似的收获,他们被告知,公司欢迎他们毕业后就到公司就业,不必再从基层做起。这些在校招聘会上,苏州富士胶片机器有限公司也拿了十多个管理或技术岗位来校派人专程来校招聘,他们的对象是在公司实习过并表现良好的毕业生。与信息工程学院相似,生环学院也在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赴湖州香飘飘奶茶公司和湖州思念水饺公司开展了顶岗活动工作,同学们在企业表现也非常好,受到了公司的广泛好评。
第五、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寝室装饰大赛,寝室文化节,墙报大赛,歌唱比赛,演讲比赛,篮球联赛,排球联赛,“挑战杯”英语风采大赛,党团知识竞赛,主持人大赛、才艺舞台秀大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同时通过活动选拔人选参加校级的同类比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生环学院已两次获校田径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冠军,信息工程学院连续几年在总三名,近两年两院系分获校 “行知杯”篮球赛中男篮亚军等等,周亚楠、薛丽萍都曾在省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银奖。
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大学生园林园艺协会、环保协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计算机爱好者协会和家电维修队等协会,且目前发展状态很好。以学生社团和团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赴农村(含林场、风景区)、社区、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卫生环保、知识宣传,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生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都多次获得过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先进集体,两院系都在省“生态安徽青少年活动月”获得二等奖。
(2)拓展学生心理健康培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院建立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上级单位,院系心理危机干预小组为协调机构,以班级辅导员为主要队伍,以班级团支书为心理信息员的院系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深入学生宿舍,将思想工作与心理工作相结合。做好每次谈话的记录、存档工作。开展“人际交往”和“感恩的心”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举行了“感恩的心”专题晚会,组织千余名学生书写了以“感恩”为主题的书写一封家书活动。
学院细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院不定期安排张恩涛同志为辅导员辅导,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知识,提高了全院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010年学院妥善处理了几起因心理健康原因而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学院组织张恩涛老师对相关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心理健康干预和指导。学院还根据新生体检报告来研究分析各班级学生的心理保健情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院还有针对性对家庭贫困学生、言行异常、性格向、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经历重大打击、成绩急剧下降、失恋、父母或本人有精神病史、网络痴迷的重点人群作为重点人群,加强重点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调适,防范心理危机的出现,及时给需要帮助的同学送关怀和帮助。
本项目前期研究立足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项目后期重视立足信息工程学院的工科特色,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拓展模式,并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着力在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评价机制和保证机制上下功夫,形成了门类多样、特色鲜明的一批成果。
(二)成果特色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其他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项目立足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时代要求,不断拓宽和更新其研究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本项目立足大学生社会实践,以第二课堂为载体,以团学活动为依托,以学生管理和学生就业为抓手,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理论体系,即确定一个目标:即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落实二项任务:即加强学生管理和推进学生就业;建设三支队伍:即辅导员队伍、团学干部队伍、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教师队伍;搭建四个平台,即学习的平台、实践平台、创新平台和发展平台(就业平台),形成五种成果,即更新理念、过程促进管理、彰显素质拓展平台、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生就业能力得到提升。
理清了一个思路,即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课题组利用紧密联系学生的优势,紧密结合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实际,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特色鲜明、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培养思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信息工程学院围绕加快学院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了“主动迎接沿海辐射,服务黄山工业崛起、打造素质拓展平台、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活动主题,提出了实施“人才培养、师资提升、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产学结合、管理创新、学风创优、党团共建”等八大工程项目,并围绕主题认真梳理影响学院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形成了信息工程学院调研报告,并指导学院组织开展毕业生实习、实训等工作,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落实了两项任务,即加强学生管理和推进学生就业。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学生管理的特色制度,并取得实效。学院学生基本能做到令行禁止,在文明宿舍创建、违禁电器管理中表现突出,受到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的肯定。学院针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实际,出台推进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措施,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广泛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强化实训实习工作,初步形成了“进口畅、出口旺”的良好局面。信息工程学院在2010年和2011年学校就业评估中,两度荣获全校第一名。
实践平台突出。特别是创新实验室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加速器,也是学院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阵地。社团活动活跃,以家电维修协会、计算机爱好者协会、园林园艺协会、环保协会、野生动植物保护为骨干,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生态安徽青少年活动月为平台,同学们深入社区、农村和校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国情、民情,在奉献中增长才干,形成了品牌活动。
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课题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式的创新,加强党团实践组建设,着力抓好党建带团建和党团共建工作,把广大学生党团员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大力加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广大学生吸引到具有共产主义共同理想,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与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甘于奉献、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创造中来。党团实践组形式创建于生环学院,并在信息工程学院得到推广。课题组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阵地建设,以党团实践组为标志,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育与自我教育为原则,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党团工作要点,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和活动阵地的党团组织共建,实行党团配套联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促进党团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不断开创党团共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课题组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以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为依据,不断重视和加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影响大学生成人成才成长的重要领域,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把思想教育落实到组织学生缴费、实训实习、班级日常管理、应征入伍、服务基层等实际工作中,把无形教育与有形工作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工作与学生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不断推动院系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课题重视发挥媒体的作用,并通过媒体使课题社会效应不断扩大。课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推动学生树立远大想想、立志成才报国鼓与呼,扎扎实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组主动与新闻媒体加强联系和合作,自觉服务于 “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服务经济发展、提升人才质量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围绕大局、贴近师生、服务社会的宗旨,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几年来,安徽日报、黄山日报等平面媒体报道;新华网、人民网、安徽教育网等网络媒体,安徽电视台、黄山电视台等视频媒体多次报道了本课题研究和探索的相关报道。
(三)推广价值
大学生素质拓展是推动大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广泛的借鉴作用。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台州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器学院、合肥学院生物系、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安徽中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徐州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等多家兄弟院系的重视和认同。
课题申报于生环学院,结题于信息工程学院,在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双方相互支持、共同推进,既保证了课题的正确开展,又使研究成果尽快得到推广应用,使黄山学院最大的两个院系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既各有优势,又相互促进。如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生环学院带动了信息工程学院的突破;生态安徽青少年活动月,生环学院带动着信息工程学院共同开展,双获佳绩(双方同获省级二等奖);大学生顶岗式实习,信息工程学院先于生环学院开展,现双方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创新实验室创建于信息工程学院,带动生环学院参加文科计算机竞赛并获全国一等奖。这表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是具有人才培养培养创新的全局性课题,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由于经费、研究周期、研究力量等多方面原因,本项目所实施的力度和广度有待加大,对高校的推广在一定的难度。加之,若能得到进一步的经费支持,拟扩大开展的规模和力度,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附件一:大学生素质培养问卷调查表 附件二:大学生社会思想教育 附件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附件三:大学生文体活动
附件四:大学生社团活动、品牌团日活动 附件五:创新实验室等大学生科技活动 附件六:阶段性研究成果-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式 附件七:特色管理条例 附件八:实训实习附件九: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