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制度

时间:2019-05-14 14:1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制度》。

第一篇:xx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制度

xx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所属企业(以下统称企业)的财务监督,进一步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行为,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依据国资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财务核销工作,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所属企业,是指集团公司实质控制的单位,包括集团公司所出资的各级独资、控股和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子企业(单位),以及受托管理企业。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

第五条 本制度所称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经取得合法、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发生事实损失,对该项资产进行处置,并对其账面余额和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进

行财务核销的工作。

第六条 本制度所称事实损失是指企业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有确凿和合法证据表明该项资产的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发生了实质性且不可恢复的灭失,并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第七条 集团公司对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原则

第八条 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按规定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实预计潜在损失和合理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并做好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和核销工作。

第九条 客观性原则。当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成为事实损失时,不论该项资产是否提足了资产减值准备,企业都应当按照规定对该项资产账面余额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财务核销。

第十条 规范性原则。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要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发生损失的事实进行认真确认,取得确凿证据,履行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核销程序。

第十一条 专项管理原则。企业对不良资产应当建立专项管理制度,组织力量进行认真清理和追索,收回的资金

和残值应当及时入账,对形成事实损失的资产按规定要求和工作程序进行财务核销。

第十二条

及时性原则。企业已形成事实损失的资产应当在取得确凿证据后及时办理核销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责任追究原则。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认真执行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相关规定,在查明资产损失事实和原因基础上,分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依据

第十四条

企业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在对资产损失组织调查、认真清理的基础上,取得合法证据。具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以及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上述证据的认定,依照《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国资评价〔2003〕72号)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上市流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有权机构批准投资和处置的相关文件,以及有关交易结算机构出具的合法交易资金结算单据;

(二)被投资单位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

(三)被投资单位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有关机构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被投资单位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

(四)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五)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六)其他足以证明该项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六条 坏账准备应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债务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

(二)债务单位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债务单位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

(三)债务人失踪、死亡(或别宣告失踪、死亡)的,应当取得有关方面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及其遗产(或代管财产)已经清偿完毕或确实无财产可以清偿,或

没有承债人可以清偿的证明;

(四)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五)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六)与债务单位(人)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当取得债务重组协议及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七)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应当取得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文件,并明确超过诉讼时效的原因及责任人的责任;

(八)清欠收入不足以弥补清欠成本的,应当取得清欠部门的情况说明以及企业董事会批准的会议纪要;

(九)其他足以证明应收款项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七条 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盘亏的,应当取得完整、有效的清查盘点表和有关责任人员签字、责任认定部门决定;

(二)报废、毁损的,应当取得相关专业质量检测或技术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以及清理完毕的证明,有残值的应

当取得残值入账证明;

(三)因故停建或被强令淘汰、拆除的,应当取得国家明令停建或政府市政规划等有关部门的拆除、强制淘汰通知文件,以及拆除清理完毕证明;

(四)因技术改造等企业内部原因拆除的,应取得企业资产管理及使用部门出具的情况说明,以及建设规划方案、行业专家技术鉴定意见、企业董事会批准的会议纪要;

(五)由责任人赔偿后仍存在差额的,应当取得责任认定文件或赔偿协议及责任人缴纳赔偿的收据;

(六)由保险公司赔偿后仍存在差额的,应当取得保险合同、保险公司的理赔计算单及银行进账单;

(七)抵押资产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证明;

(八)其他足以证明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和在建工程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八条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应当取得相关技术、管理部门专业人员提供的鉴定报告;

(二)已超过法律保护年限,且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取得已超过法律保护的合法、有效证明;

(三)其他足以证明无形资产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明。

第十九条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的财务核销,比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的核销依据进行。

第二十条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比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销依据以及其他足以证明该项资产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进行。

第二十一条 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油气资产减值准备的财务核销,比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核销依据,以及其他足以证明该项资产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进行。

第二十二条 商誉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依据分摊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中有关资产形成事实损失的相关证据进行。

第二十三条 因经营管理责任等造成损失的,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文件、赔偿协议和集团公司核批文件等进行财务核销。

第四章 资产减值准备核销程序

第二十四条 各企业要对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建立

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内部审批工作程序,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各企业具体资产减值准备的财务核销,均由集团公司审核批准。

第二十六条 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遵循以下基本工作程序:

(一)发生事实损失的企业内部相关部门提出核销申请,说明资产损失原因和清理、追索及责任追究等工作情况,并逐笔逐项提供符合本制度规定的相关证据;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察、法律和其他相关部门对该项资产损失发生原因及处理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三)企业财务部门对核销申请和核销证据材料进行复核,提出复核意见;

(四)由企业董事会(没设董事会的由经理层)审议,形成决议;

(五)最后报集团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进行账务处理。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事项在集团公司董事会审议前,应由集团公司监事会、财务总监分别进行审核。

第二十七条 企业经批准核销的资产,由集团公司按照国资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管理和处置。

第二十八条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后,应在年度

财务决算报告中专项说明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内容包括:核销资产减值准备的类别、核销金额与原因、企业内部核销审批程序、核销资产的清理和移交情况等。

第二十九条 在年度财务决算审计过程中,集团公司委托中介结构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进行审计,并在企业财务决算专项说明审计意见中对以下相关内容进行单独披露: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证据的充分性与确凿性;

(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程序的合规性;

(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四)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年度决算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五)核销资产损失的清理移交情况。

第三十条 集团公司将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作为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核工作内容之一,以加强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的监督。

第五章 工作责任与监督

第三十一条 发生事实损失的企业应当及时予以核实、查清责任。因经营管理不善等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二条 各企业要保证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事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在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过程中,存在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和未取得有效、合法证据,弄虚作假、擅自处置等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时、足额计提各项减值准备。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发生事实损失的,其财务核销行为,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事项,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 本制度由集团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办法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团各级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行为,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之规定,参照《山西省省属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山西水务投资集团所属各级企业。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省国资委有关财务监督规定,对预计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经取得合法、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发生事实损失,对该项资产进行处置,并对其账面余额和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财务核销的工作。资产减值准备具体包括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油气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事实损失是指企业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1 — 的资产,有确凿和合法证据表明该项资产的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发生了实质性且不可恢复的灭失,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第五条 集团公司依法对各级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原则

第六条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遵循谨慎性原则,规范建立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制度,如实预计潜在损失和合理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并做好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和核销工作。

第七条 各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进行认真甄别分类,对不良资产应当建立专项管理制度,组织力量进行清理和追索,清理和追索收回的资金或残值应及时入账,对形成事实损失的资产按规定要求和工作程序进行财务核销。

第八条 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当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成为事实损失时,不论该项资产是否提足了资产减值准备,都应当按照规定对该项资产账面余额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财务核销。

第九条 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对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发生损 — 2 — 失的事实进行认真确认,取得确凿证据,履行规定的财务核销程序。

第十条 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认真执行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相关规定,查明资产损失事实和原因,分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依据

第十一条 各企业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在对资产损失进行认真清理调查的基础上,取得合法证据,具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法律鉴证或公证证明以及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等。

第十二条 坏账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债务企业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

(二)债务企业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有关机构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当地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债务企业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

(三)债务人失踪、死亡(或被宣告失踪、死亡)的,应当取得有关方面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及其遗产(或代管财产)已经清偿完毕或确实无财产可以清偿,或没有债务人可以清偿的证明。

(四)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

— 3 — 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五)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六)与债务企业(人)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当取得债务重组协议及执行完毕证明。

(七)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应当取得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文件。

(八)清欠收入不足以弥补清欠成本的,应当取得清欠部门的情况说明以及企业董事会或相应决策机构批准的会议纪要。

(九)其他足以证明应收款项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三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企业内部业务授权投资和处置的相关文件,以及有关证券交易结算机构出具的合法交易资金结算单据。

(二)被投资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

(三)被投资企业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有关机构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当地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或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被投资企业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

(四)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五)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六)其他足以证明该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第十四条 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发生盘亏的,应当取得完整、有效的资产清查盘点表和有关责任部门审核决定;

(二)报废、毁损的,应当取得相关专业质量检测或技术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以及清理完毕的证明;有残值的应当取得残值入账证明;

(三)因故停建或被强令拆除的,应当取得国家明令停建或政府市政规划等有关部门的拆除通知文件,以及拆除清理完毕证明;

(四)对外折价销售的,应当取得合法的折价销售合同和收回资金的证明;

(五)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六)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应当取得责任人缴纳赔偿的收据或保险公司的理赔计算单及银行进账单;

(七)抵押资产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证明;

(八)其他足以证明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第十五条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应当取得相关技术、管理部门专业人员提供的鉴定报告;

(二)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且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取得已超过法律保护的合法、有效证明;

(三)其他足以证明无形资产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六条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执行。油气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规定执行。

第四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程序

第十七条 各企业应当对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工作,明确审批工作程序,并根据企业实际划定内部核准权限。

第十八条 各企业应当加强对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的管理工

— 6 — 作,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清理和追索,定期或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相关内控制度规定的工作程序,认真组织做好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备案及核准工作。

第十九条 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工作程序。

(一)企业内部相关部门提出核销报告,说明资产损失金额、原因、清理、追索及责任追究等工作情况,并逐笔逐项提供符合规定的证据。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察、法律或其他相关部门对该项资产损失发生原因及处理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三)企业财务部门对核销报告和核销证据材料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

(四)由企业董事会或相应决策机构审议,形成决议。各单位重大资产损失财务核销需报集团公司备案或审核。

(五)根据企业董事会或相应决策机构批准的会议纪要、相关决议,由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进行相关资产的账务处理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

第二十条 各企业核销对应的单笔资产原值或资金超过10万元的,需单独报集团公司审核。

第二十一条 各企业按照核准程序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后,应当在财务决算中由会计师事务所对资产减值准备财

— 7 — 务核销情况进行审计,形成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专项报告,随财务决算报告报集团公司备案,并在财务决算情况说明书中单独披露。

第二十二条 企业随财务决算向集团公司报备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时,应提供如下材料。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报告,包括:核销资产减值准备的类别、核销资产的清理与追索情况、核销金额与原因、企业内部核销审批程序等。

(二)属于重大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各单位应当逐笔逐项附报资产确认为事实损失的相关合法证据、董事会或相应决策机构的决议以及有关资产损失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情况等相关材料。

(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专项报告(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由企业内审机构出具)。

第二十三条 经批准划转的损失资产,应分类处置。其中,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类资产由企业通过省国资委指定的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交易,处置净收入计入企业营业外收入;坏账、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投资债权类资产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实行账销案存管理,并负责继续清理、追索。

第五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的审计与信息披露 第二十四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业内审机构在财务决算

— 8 — 审计中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的情况进行审计(对较大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应当逐笔逐项进行审计),出具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核说明,并作为财务决算审计报告的附件进行单独披露。

第二十五条 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参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进行复核确认,发表审计意见,并对所确认结果负连带责任。

第二十六条 会计师事务所在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及附件中披露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信息基本内容包括: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证据的充分性与确凿性;

(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程序的合规性;

(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四)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决算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等。

第二十七条 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对参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发表的审计意见披露如下。

(一)参审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对参审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进行重点审计,特别是对较大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是否进行了逐笔逐项审计。

(二)参审会计师事务所对参审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计意见及信息披露情况。

第二十四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业内审机构在财务决算

(三)参审会计师事务所对参审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计确认结果的合规性。

(四)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与参审会计师事务所对参审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计确认结果存在的差异及原因等。

(五)其他需披露的信息。

第六章 工作责任与监督

第二十八条 各企业主要负责人、主管财务负责人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负领导责任,财务部门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负具体管理责任,审计、监察、法律等部门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负审核与监督责任,内部相关部门应负责提供审核与监督工作所需的相关材料。

第二十九条 企业应当对向会计师事务所和集团公司提供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核说明的真实性、可靠性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条 各企业在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过程中,未履行相关内部审批程序和未取得有效、合法证据,弄虚作假,擅自处置的,集团公司责令予以纠正,并视情况对企业给予通报批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节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追究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有犯罪嫌疑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各企业未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发生事实损失的财务核销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北京市国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

关于印发《北京市国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的通知(京国资评价字〔2005〕129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国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的通知

京国资评价字〔2005〕129号

各企(事)业单位:

为加强企业财务监督,规范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行为,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参照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结合北京市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我委制定了《北京市国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和《关于〈北京市国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实施的有关说明》,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ОΟ五年十二月七日

北京市国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财务监督,规范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行为,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北京市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京国资评价字〔2004〕32号)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市国资委有关财务监督规定,对取得合法、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发生事实损失的资产进行处置,并对其账面余额和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财务核销的工作。

资产减值准备具体包括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第四条 本规则所称事实损失是指企业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有确凿和合法证据表明该项资产的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发生了实质性且不可恢复的灭失,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第五条 市国资委依法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原则

第六条 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遵循谨慎性原则,规范建立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制度,合理预计潜在损失和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并做好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和核销工作。

第七条 企业应当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进行认真甄别分类,对不良资产要建立专项管理制度,组织力量进行认真清理和追索,清理和追索收回的资金或残值应当及时入账,对形成事实损失的资产按规定要求和工作程序进行财务核销。

第八条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当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成为事实损失时,不论该项资产是否已提足资产减值准备,企业都应当按照规定对该项资产账面余额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财务核销。

第九条 企业应当对已发生的资产损失事实进行认真确认,取得确凿证据,履行规定的财务核销程序。

第十条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认真执行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相关规定,在查明资产损失事实和原因基础上,分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依据

第十一条 企业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取得合法证据,具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法律鉴证或公证证明以及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等。

第十二条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跌价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上市流通的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企业内部业务授权投资和处置的相关文件,以及有关证券交易结算机构出具的合法交易资金结算单据;

(二)被投资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

(三)被投资单位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有关机构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当地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或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被投资单位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

(四)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五)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六)其他足以证明该短期投资或长期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三条 坏账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债务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

(二)债务单位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有关机构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当地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被投资单位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

(三)债务人失踪、死亡(或被宣告失踪、死亡)的,应当取得有关方面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及其遗产(或代管财产)已经清偿完毕或确实无财产可以清偿,或没有承债人可以清偿的证明;

(四)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五)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六)与债务单位(人)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当取得债务重组协议及执行完毕证明;

(七)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应当取得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文件;

(八)清欠收入不足以弥补清欠成本的,应当取得清欠部门的情况说明以及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议批准的会议纪要;

(九)其他足以证明应收款项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四条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根据委托贷款的性质,比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核销依据进行。

第十五条 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发生盘亏的,应当取得完整、有效的资产清查盘点表和有关责任部门审核决定;

(二)报废、毁损的,应当取得相关专业质量检测或技术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以及清理完毕的证明;有残值的应当取得残值入账证明;

(三)因故停建或被强令拆除的,应当取得国家明令停建或政府 市政规划等有关部门的拆除通知文件,以及拆除清理完毕证明;

(四)对外折价销售的,应当取得合法的折价销售合同和收回资金的证明;

(五)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六)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应当取得责任人缴纳赔偿的收据或保险公司的理赔计算单及银行进账单;

(七)抵押资产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证明;

(八)其他足以证明存货、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六条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应当取得相关技术、管理部门专业人员提供的鉴定报告;

(二)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且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取得已超过法律保护的合法、有效证明;

(三)其他足以证明无形资产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四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程序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对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工作,明确审批工作程序,并依据企业实际划定内部核准权限。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加强对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的管理工作,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清理和追索,定期或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相关内控制度规定的工作程序,认真组织做好企业及所属子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备案及核准工作。

第十九条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工作程序:

(一)企业内部相关部门提出核销报告,说明资产损失原因和清理、追索及责任追究等工作情况,并逐笔逐项提供符合规定的证据;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察、法律或其他相关部门对该项资产损失发生原因及处理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三)企业财务部门对核销报告和核销证据材料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

(四)设立董事会的企业由董事会核准同意;未设立董事会的企业由经理(厂长)办公会议核准同意,并形成会议纪要;

(五)按照企业内部核准权限,需报上级企业(单位)核准确认的,应当报上级企业(单位)核准确认;

(六)根据企业会议纪要、上级企业(单位)批复及相关证据,由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进行相关资产的账务处理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

第二十条 企业按照内部核准程序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后,应当在财务决算中由会计师事务所对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形成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专项报告,随财务决算一并向市国资委报备,并在财务决算情况说明书中单独披露。

第二十一条 企业每年随财务决算向市国资委报备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时,应提供如下报备材料: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报告,包括:核销资产减值准备的类别、核销资

产的清理与追索情况、核销金额与原因、企业内部核销审批程序等;

(二)属于较大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企业应当逐笔逐项附报资产确认为事实损失的相关合法证据、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上级企业(单位)批复文件以及有关资产损失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情况;

(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核说明(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由企业内审机构出具);

(四)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备案表及其他相关材料。

第二十二条 市国资委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建立备案和抽查制度,对企业较大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建立合规性核准制度,并作为企业财务决算审核工作内容之一,以加强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的监督。

第五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的审计与信息披露

第二十三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业内审机构在财务决算审计中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的情况进行审计(对较大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应当逐笔逐项进行审计),出具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核说明,并作为财务决算审计报告的附件进行单独披露。

第二十四条 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参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相关子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进行复核确认,并发表审计意见。

第二十五条 会计师事务所在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及附件中披露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信息基本内容包括: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证据的充分性与确凿性;

(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程序的合规性;

(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四)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决算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等。

第二十六条 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对参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发表的审计意见披露如下:

(一)参审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对参审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进行重点审计,特别是对较大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是否进行了逐笔逐项审计;

(二)参审会计师事务所对参审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计意见及信息披露情况;

(三)参审会计师事务所对参审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计确认结果的合规性;

(四)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与参审会计师事务所对参审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计确认结果存在的差异及原因等;

(五)其他需披露的信息。

第六章 工作责任与监督

第二十七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总会计师(主管财务负责人)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负领导责任,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负具体管理责任,企业审计、监察、法律等部门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负审核与监督责任,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应负责提供审核与监督工作所需的相关材料;企业集团总部对所属子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负组织和监督责任。

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当对向会计师事务所和市国资委提供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核说明的真实性、可靠性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九条 企业在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过程中,未履行相关内部审批程序和未取得

有效、合法证据,弄虚作假,擅自处置的,市国资委责令予以纠正,并对企业给予通报批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节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追究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有犯罪嫌疑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承办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计业务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 市国资委有关工作人员在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抽查和监督及对企业重大资产损失财务核销审核过程中循私舞弊,造成重大工作失误的,依法追究工作责任;有犯罪嫌疑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依据本规则规定制定本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工作制度。

第三十三条 企业未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发生事实损失的财务核销工作,参照本规则执行。

第三十四条 总部设在港澳地区的企业和企业所属境外子企业的相关资产拨备核销工作,原则参照本规则执行。

第三十五条 各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参照本规则规定制定本地区管理工作规则。

第三十六条 本规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关于《北京市国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实施的有关说明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北京市国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有关精神,认真落实和执行“规则”的相关规定,现将企业在实施“规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规则”适用范围的有关说明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根据谨慎性原则,预计的可能会发生的资产损失,这些预计的资产损失并非全部会形成事实资产损失;同时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企业尚未计提或未提足资产减值准备的部分资产也可能会成为事实资产损失。因此,“规则”的适用范围是:只要企业的资产成为事实损失,不论该项资产是否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也不论该项资产是否提足了资产减值准备,企业都应当按照“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关资产损失的处置和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财务核销。

二、关于“规则”中所称“较大资产损失”标准的有关说明

根据“规则”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对企业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的监督,市国资委将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建立抽查制度,对其中较大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建立合规性核准制度,并作为企业财务决算审核工作内容之一。各企业可以在每年的财务决算中将当年核销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进行反映,待财务决算审核后,根据核准情况,再进行相关账务的调整。根据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总体情况,对于“较大资产损失”的标准暂定为:

(一)资产总额小于10亿元(含10亿元,合并口径,下同)的企业,核销资产减值准备所对应的单笔资产原价或资金超过10万元;

(二)资产总额在10-50亿元(含)的企业,核销资产减值准备所对应的单笔资产原价或资金超过20万元;

(三)资产总额在50-100亿元(含)的企业,核销资产减值准备所对应的单笔资产原价或资金超过50万元;

(四)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核销资产减值准备所对应的单笔资产原价或资金超过100万元。

三、关于涉及国家安全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计的有关说明

根据“规则”的有关规定,企业按照内部核准程序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后,应当在财务决算中由会计师事务所对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进行审计,但对属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或资产由企业内审机构按照“规则”相关要求进行内部审计和出据审核说明;企业集团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可由企业总部内审机构内部审计和出据审核说明。

四、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备案表的有关说明

根据“规则”的有关规定,企业每年随财务决算向市国资委备案本年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时,应附报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备案表。备案表共两张(见附表):表一主要综合反映企业每个所核销的资产减值准备和中介机构(企业内审机构)审计确认应核销的资产减值准备总体情况;表二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应报市国资委核准的较大资产损失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要求企业逐笔逐项填列。

附表:1.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备案表

(一)2.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备案表

(二)2005年12月7日

第四篇: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核销管理制度

XX有限公司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核销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各项资产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了准确计量公司各项资产的价值,确保财务状况的客观性、真实性,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或资产组,下同)的未来现金流量净值、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第三条 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检查、测试各项资产,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减值的迹象,如有客观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发生减值的,根据后述的方法提取减值准备。

第四条 资产减值准备提取范围包括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等。

第五条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了当期损益,不属于本制度规范范围。

第二章 资产减值认定的一般原则

第六条 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应进行减值测试:

(一)资产的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二)公司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三)市场利率或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公司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四)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五)该项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计划提前处置。

(六)公司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

(七)金融资产的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八)金融资产的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九)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或因其他原因难以收回投资成本。

(十)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第三章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依据

第七条 公司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在对资产损失组织认真清理调查的基础上,取得合法证据,具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法律签证或公证证明以及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等。第八条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跌价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上市流通的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企业内部业务授权投资和处置的相关文件,以及有关证券交易结算机构出具的合法交易资金结算单据;

(二)被投资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

(三)被投资单位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有关机构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当地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或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被投资单位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

(四)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五)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六)其他足以证明该短期投资或长期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九条 坏账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债务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

(二)债务单位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有关机构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当地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被投资单位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

(三)债务人失踪、死亡(或被宣告失踪、死亡)的,应当取得有关方面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几其遗产(或代管财产)已经清偿完毕或无财产可以清偿,或没有承债人可以清偿的证明;

(四)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五)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六)与债务单位(人)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当取得债务重组协议及执行完毕证明;

(七)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应当取得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文件;

(八)清欠收入不足以弥补清欠成本的,应当取得清欠部门的情况说明以及企业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会议批准的会议纪要;

(九)其他足以证明应收款项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条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根据委托贷款的性质,比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核销依据进行。

第十一条 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发生盘亏的,应当取得完整、有效的资产清查盘点表和有关责任部门审核决定;

(二)报废、毁损的,应当取得相关专业质量检测或技术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以及清理完毕的证明;有残值的应当取得残值入账证明。

(三)因故停建或被强令拆除的,应当取得国家命令停建或政府市政规划等有关部门的拆除通知文件,以及拆除清理完毕证明;

(四)对外折价销售的,应当取得合法的折价销售合同和收回资金的证明;

(五)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比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六)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应当取得责任人缴纳赔偿的收据或保险公司的理赔计算单及银行进账单;

(七)抵押资产发生实事损失的,应当取得抵押资产被迫卖或变卖证明;

(八)其他足以证明存货、固定资产和在在建工程确定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二条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应当取得相关技术、管理部门专业人员提供的鉴定报告;

(二)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且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取得已超过法律保护的合法、有效证明;

(三)其他足以证明无形资产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四章 主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提取办法

第十三条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本制度对公司经营过程中最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项目的提取办法进行了规范,未作出规范的项目发生减值的,可根据本制度规定的程序,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办法

(一)因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或市场情况异常变化等原因造成金融资产价值全部或部分不能收回的,公司对其账面价值高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额提取减值准备。

(二)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坏账准备的提取办法

1、坏账准备确认标准期末财务部对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将这些应收款项组合按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1)账龄分析法

财务部期末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进行全面检查,对其账龄进行分析,按照账龄计提坏账准备。账 龄 计 提 比 例(%)如下:

账龄在1年(含1年)以内的提取比例为0%;

账龄在1-2年(含2年)的提取比例为3%;

账龄在2-3年(含3年)的提取比例为30%;

账龄在3-5年(含5年)的提取比例为80%。

账龄在5年以上的提取比例为100%。(2)单项分析

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款项(占应收款项账面余额10%以上的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3)3年以上预付账款100%计提坏账准备。

2、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公司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期末对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采用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相结合计提坏账准备,与已提坏账准备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冲销其提取的坏账准备。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的提取办法

1、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公司准备持有至到期以取得利息收益的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其他理财工具投资。

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的提取,比照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提取办法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 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办法

(一)因存货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以及由于市场价格或供需情况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二)公司对会计期末存货按账面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中库存商品、在制品、外购商品按照单个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和包装物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三)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六条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提取办法

(一)出现下列情况时,公司对相应长期股权投资提取减值准备:

1、由于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预期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并且这种降低的价值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

2、被投资企业发生严重亏损或持续亏损。

3、被投资企业发生清理、整顿,不能持续经营。

4、其他导致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在一定期限内无法恢复的情况。

(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提取范围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如没有明确清收计划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的长期债权等。

(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按其账面价值高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金额确定。

(四)第(三)项外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其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提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五)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办法

(一)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确定减值准备提取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进行单项减值测试,按单项提取。

(三)难以对某项固定资产进行单项可收回金额估计或某项固定资产不能脱离其他资产产生独立现金流的,可以资产组为基础测试并提取减值准备。

(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第十八条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提取办法

(一)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确定减值准备提取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按单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和减值准备提取。

(三)难以对某项在建工程进行单项可收回金额估计或某项在建工程不能脱离其他资产产生独立现金流的,可以资产组为基础测试并提取减值准备。

(四)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第十九条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办法

(一)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确定减值准备提取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进行减值测试并提取。

(三)无形资产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产生独立现金流的,以无形资产和所关联资产合并作为资产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和减值准备提取。

(四)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第五章 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程序

第二十条 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计入当期损益,同时提取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一)每期末市场部对单项占应收款项账面余额10%以上的款项的应收账款进行减值测试,并书面向财务部提交单项计提坏账准备报告,经分管财务领导审核。扣除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财务部每期末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

(二)每期末财务部对单项超过30万元的其他应收款进行减值测试,提交单项计提坏账准备报告,经分管财务领导审核。扣除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财务部每期末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

(三)每期末财务部对3年以上预付账款100%计提坏账准备,并报分管财务的公司领导审核审批。

(四)公司的财务部(负责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采购部(负责外购商品、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生产管理部(负责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库存商品、在制品等)每年年末根据资产盘点结果,以及市场价值对各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作出合理判断和估计,提出拟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意见,并提供必要的减值依据。

(五)财务部对资产的数据、减值的依据进行核实和收集,分管财务的公司领导对拟定的各项准备的提取方法、比例和金额等进行核查,在征求负责公司财务报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方案,按审批权限报告。

(六)各项减值准备提取方案经审批后,由财务部作出会计处理。

第二十一条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审批权限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年初至报告期末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应当报董事会审议批准:

(一)对单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绝对值的比例在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人民币50万元的;

(二)对全部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总额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净利润绝对值的比例在2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人民币100万元的;

(三)对全部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总额占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本次所计提减值准备后净利润(即净利润与本次所计提减值准备总额之和)绝对值的比例在100%以上。

除上述规定外,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由公司董事长审批。

第六章 资产减值核销程序及审批权限

第二十二条 资产减值核销程序

1、对已提减值准备确需核销的资产,由资产使用部门向生产管理部提交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商品等资产报废、闲置处置申请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鉴定,经财务部、分管财务领导审核。由资产使用部门提交书面核销申请报告。

2、资产使用部门提交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商品等核销资料,经相关专业质量检测或技术部门出具鉴定报告后,报分管财务领导审核,总经理或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批。

3、申请核销资产的书面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核销数额和书面证据;

应当列表至少说明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名称、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算过程、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数额。

(2)形成的过程及原因;

(3)追踪催收和改进措施;

(4)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5)涉及关联交易的,应有关联方偿付能力及是否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说明;

(6)董事会认为必要的其他书面材料。

4、拟核销资产的书面报告,由公司管理层办公会讨论通过后提交公司董事会审批。

5、若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得以恢复,应由公司相关责任部门做出专项说明并提供依据,由公司审计部核实后提交财务总监审核,并经总经理批准后按《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第七章 资产减值及核销的披露

第二十三条 公司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销的情况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披露,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当期和累计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等有关情况,当期发生重大资产减值的,还应披露减值资产性质及减值金额确定方法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 公司在终了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应当在次年的1月底前提交董事会审议,并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两个交易日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且披露时间不得晚于公司报告披露时间。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由董事会授权财务部解释。

第五篇:浙江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

浙江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

(试行)

浙国资发【2006】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财务监督,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行为,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有效,依据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参照《中央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财务核销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省国资委有关财务监督规定,对预计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经取得合法、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发生事实损失,对该项资产进行处置,并对其账面余额和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财务核销的工作。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事实损失是指企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有确凿和合法证据表明该项资产的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发生了实质性且不可恢复的灭失,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第六条省国资委依法对企业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章核销原则

第七条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遵循谨慎性原则,制定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建立规范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制度,定期对各项资产损失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如实预计潜在损失和合理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并逐项做好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和核销工作。

第八条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当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成为事实损失时,不论该项资产是否提足了减值准备,企业都应当按照规定对该项资产账面余额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财务核销。

第九条企业应当对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进行认真甄别分类,对不良资产应当建立专项管理制度,组织力量进行清理和追索,清理和追索收回的资金或残值应当及时入账。对形成事实损失的资产按规定要求和工作程序进行财务核销。

第十条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国资委有关规定,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发生损失的事实进行认真确认,取得确凿证据,履行规定的财务核销程序。

第十一条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认真执行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相关规定,在查明资产损失事实和原因的基础上,分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章核销依据

第十二条 企业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当在对资产损失组织认真清理调查的基础上,取得合法证据。具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法律鉴证或公证证明以及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等。

第十三条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上市流通的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企业内部授权投资和处置的相关文件,以及有关证券交易结算机构出具的合法交易资金结算单据;

(二)被投资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

(三)被投资单位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或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被投资单位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

(四)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五)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六)涉及政策性损失的,应当取得有关部门的决定文件或证明材料;

(七)其他足以证明该短期投资或长期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四条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根据委托贷款的性质,比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核销依据进行。

第十五条坏账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债务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

(二)债务单位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债务单位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

(三)债务人失踪、死亡(或被宣告失踪、死亡)的,应当取得有关方面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及其遗产(或代管财产)已经清偿完毕或确实无财产可以清偿,或没有承债人可以清偿的证明;

(四)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五)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

(六)与债务单位(人)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当取得债务重组协议及执行完毕证明;

(七)清欠收入不足以弥补清欠成本的,应当取得清欠部门的情况说明以及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议批准的会议纪要;

(八)其他足以证明应收款项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六条 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盘亏的,应当取得完整、有效的清查盘点表和有关责任部门审核决定;

(二)报废、毁损的,应当取得相关专业质量检测或技术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以及清理完毕的证明,有残值的应当取得残值入账证明;

(三)因故停建或被强令拆除的,应当取得国家明令停建或政府市政规划等有关部门的拆除通知文件,以及拆除清理完毕证明;

(四)对外折价销售的,应当取得合法的折价销售合同和收回资金的证明;

(五)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

(六)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应当取得责任人缴纳赔偿的收据或保险公司的理赔计算单及银行进账单;

(七)抵押资产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证明;

(八)其他足以证明存货、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十七条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

(一)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应当取得相关技术、管理部门专业人员提供的鉴定报告;

(二)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且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取得已超过法律保护的合法、有效证明;

(三)其他足以证明无形资产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四章核销程序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对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工作,明确内部审批工作程序和权限,并根据企业实际划定内部核准权限。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对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定期或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相关内控制度规定的工作程序,认真组织做好企业及所属子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备案及核准工作。

第二十条省国资委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建立核准和备案制度。对大额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实行核准,未经省国资委核准,企业不得进行财务核销。大额以下资产损失的财务核销,由企业按内部核准权限进行核销后报省国资委备案。

第二十一条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企业内部相关部门提出核销报告,说明资产损失原因和清理、追索及责任追究等工作情况,并逐笔逐项提供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相关证据;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察、法律或其他相关部门对该项资产损失发生原因及处理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三)企业财务部门对核销报告和核销证据材料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

(四)派驻专职监事或财务总监的企业,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核销应当请专职监事或财务总监签署意见;

(五)设立董事会的企业由董事会核准同意,未设立董事会的企业由经理(厂长)办公会议核准同意,并形成会议纪要;

(六)按照企业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核准权限,需报上级企业(单位)核准确认的,应当报上级企业(单位)核准确认;

(七)根据企业会议纪要、上级企业(单位)批复及相关证据,由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进行相关资产的账务处理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

第二十二条企业下列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事项,需报省国资委核准:

(一)企业核销资产减值准备所对应的资产原价(固定资产以扣除折旧后的净额为准,以下同)或资金总额超过2000万元;

(二)企业核销资产减值准备所对应的单笔资产原价或资金超过100万元的。

第二十三条省国资委于每年9至10月份集中受理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的核准工作。

第二十四条企业向省国资委申请核准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提供如下资料: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核准的申请报告,包括:申请核销资产减值准备的类别、核销金额与原因、内部核销审批程序等;

(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申报表;

(三)逐笔附报资产确认为事实损失的相关合法证据、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以及有关资产损失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情况;

(四)对外部证据不足的资产损失,由会计师事务所(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出具经济鉴证意见;

(五)其他相关材料。

第二十五条企业发生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范围以外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事项,应按内部核批程序进行审核确认,并随财务决算报告报省国资委备案。

第二十六条 企业向省国资委申报备案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应提供如下材料: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报告,包括:核销资产减值准备的类别、核销金额与原因、企业内部核销审批程序、核销资产的清理与追索情况等;

(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备案表;

(三)集团内部关于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的批复文件、董事会会议纪要或经理(厂长)办公会议纪要或及其他相关材料。

第五章审计与信息披露

第二十七条企业按规定程序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后,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决算情况说明书中单独披露。

第二十八条 会计师事务所在财务决算审计中,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的情况进行审计,并在审计报告或专项审计说明中对以下相关内容进行单独披露:

(一)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证据的充分性与确凿性;

(二)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核批程序的合规性;

(三)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四)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决算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等。

第六章工作责任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总会计师(主管财务负责人)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负领导责任,财务部门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负具体管理责任,企业审计、监察、法律等部门应当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负审核与监督责任,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应负责提供审核与监督工作所需的相关材料。企业总部对所属子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负组织和监督责任。

第三十条 企业应当对向中介机构和省国资委提供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企业在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过程中,未履行相关内部审批程序和未取得有效、合法证据,弄虚作假、擅自处置的,省国资委责令予以纠正,并对企业给予通报批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节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追究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一条 中介机构对出具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核说明(或经济鉴证意见)的真实性、可靠性承担相应责任。中介机构在承办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审计、鉴证业务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情节较轻的,省国资委予以警示谈话并记录在案;情节严重的,省国资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同时,今后不再聘用其承担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二条 省国资委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派驻企业的专职监事或财务总监在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核准和备案过程中循私舞弊、造成重大工作失误的,依法追究工作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 企业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制定本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工作制度,并报省国资委备案。

第三十四条 企业未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发生事实损失(除企业正常经营中存货进销差价损失、固定资产技改或正常报废损失外)行为,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企业核销的债权性、股权性资产,应按照《省财政厅省国资办关于印发〈省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核销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国资字〔2002〕66号)和《省国资委关于印发〈省属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浙国资发〔2005〕30号)等有关规定,由集团公司负责移交浙江省综合资产经营公司。

第三十六条 各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参照本办法规定制定所监管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管理工作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工作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申报表

下载xx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都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

    关于印发《成都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的通知 浏览次数:40 日期:2010年5月26日 15:30 摘要: 各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委托监管主管部门: 根......

    浦东新区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办法

    浦东新区直属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浦东新区直属企业财务监督,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行为,促进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依据国务院国......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核销管理制度(共5篇)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核销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加强公司资产管理,合理确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有效防范化解资产损失风险,使相应的会计报表更能全面、准确地反......

    《中央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国资评价[2005]67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 国资评价 [2005]67 号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工作规则》的通知 各中央企业: 为加强中央企业财务监督,规范企业资产减值......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公司经营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根据公司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五篇范例)

    上海电气印包机械集团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企业的资产减值管理的行为并完善相应的制度,依据《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法律法......

    公司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和损失处理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政策、原则及处理规定,公司的各项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计提相应的减值准......

    资产减值小结

    资产减值小结 一、资产减值的范围 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3、固定资产; 4、无形资产; 5、生产性生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