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推动我市科普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是依托事业、企业单位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的科普阵地。它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第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开展科普工作。
第四条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基地”)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认定命名。市科协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
第五条 申报对象。
下列单位可申报科普教育基地:
(一)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植物园、天文馆(站、台)、气象台(站)、地震台(站)、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场馆;
(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及其他组织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的标本陈列馆、实验室、生产现场、大型工程技术设施场所;
(三)行业中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新科技、环保,新技术企业;
(四)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五)具有科普资源的游览场所,如动物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旅游景点、人文景观;
第四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任务
第十一条 科技、博物场馆类(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自然景区等)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250天;科研院所、学校的实验室、研究基地和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100天。
第十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做好科普活动内容的设计、组织,宣传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第十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运用科普宣传挂图、展示、录像片、宣传册、网站(页)等多种手段,采用讲座、培训、竞赛、表演、游戏、咨询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
第十四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积极参加全国、省、市或区域性的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和“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中,组织开展或参加当地的科普活动。
第十五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与当地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事业、企业、科技团体等组织的联系,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共同推进科普工作。
第十六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对科普工作的总结和研究,表彰先进。
第五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
第十七条 科普教育基地接受市科协的工作指导,同时接受所在区级以上科协的业务指导。
第十八条 市科协每年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工作检查,总结经验,宣传推介。科普教育基地应建立文字、照片、录像和有关统计数据等档案资料。
第十九条 市科协维护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单位开展科普工作的合法权益,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创造条件,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项目择优扶持。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的科普事业,享受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篇:2015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1
附件1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组织动员引导调动社会参与、支持科普工作,挖掘和整合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依托教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场馆、设施或场所。
第三条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是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申报和认定
第四条 申报对象。下列单位可申报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一)科技、文化、教育类场馆,如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
(二)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所,如动植物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三)科研机构和院校面向公众开放的实验室、陈列室、科研中心、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天文台、气象台、野
外观测站等。
(四)企业、农村等面向公众开放的生产设施(或流程)、科技园区、展览馆等。
(五)其他向公众开放的具备科普展教功能的机构、场所或设施等。
第五条 申报条件。申报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一定规模的专门用于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固定场所。
(二)重视科普工作,具备开展科普工作的良好条件和制度保障,将科普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及表彰奖励范围。
(三)拥有主题新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展教资源。
(四)具备开展科普活动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科普队伍。
(五)有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所需的经费保障。
第六条 申报资格。采取自愿申请原则。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相关场馆或设施,且科普活动特色鲜明,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均可申报。
申报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需获得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科协、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或省相关部门的确认与推荐。对部分科普教育业绩较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且符合第二章基本条件的科普教育基地,可以特别推荐到省 2
科协命名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第七条
申报程序和步骤。
(一)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应提供以下材料,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
2.申请报告。内容主要包括①单位的基本情况、申请理由,②科普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科普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包括经费)、本科普工作计划、以往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或从事科普工作的相关情况等(可附件)。
3.《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测评体系表》。
4.申报单位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特色材料。
(二)申报受理和推荐。
1.由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科协受理本地区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2.由省级学会、高校科协或企业科协受理本系统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3.省相关单位可直接受理本单位系统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三)评审。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进行社会公示。
第八条
认定。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后,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并择优推荐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第三章 任 务
第九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平台,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基地优势,体现基地功能和作用,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第十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制定开展科普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示范作用,保证面向公众的开放时间,扩大受众人数。
第十一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不断提高科普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注重与所在地的社区、乡镇、学校、部队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固定联系和工作制度,合作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注重科普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特色、有实效。
第十二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注重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吸纳和使用社会各方面的优秀科普资源,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普展教资源。
第十三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开展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
第十四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和当地的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全省“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普主题日等全国、全省重点科普活动期间对公众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
第四章 管理与服务
第十五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推荐单位承担对科普教育基地日常活动和相关工作的业务指导职责。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应主动向推荐单位和省科协提交科普工作计划和总结,争取相关支持。
各级科协组织要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支持与服务。指导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全省“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普主题日等全国、全省重点科普活动。通过资助优秀科普活动,加强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活动策划、科普展教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通过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不断提升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水平。
第十六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大科普工作投入。
第十七条
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享有开展科普活动的权利,享受国家和我省给予公益性科普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八条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对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的命名期限为3年。命名期结束后,经综合评估认定为合格,可被继续命名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第十九条
取消资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命名:
(一)有违法乱纪行为。
(二)有宣传邪教、封建迷信等活动。
(三)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不能履行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义务,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综合评估认定为不合格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6
第三篇: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 行)
(2005年4月22日省科协六届八次常委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科普阵
地建设,推动我省科普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是依托事业、企业单位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的科普阵地。它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
第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开展科普工作。
第四条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教育基地”)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省科协”)认定命名。省科协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
第五条 申报对象
下列单位可申报科普教育基地:
(一)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场馆;
(二)各类自然、历史文化景区;
(三)各类动物、植物观赏园区;
(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五)科技型企业;
(六)工业、农业科技园、科技种养示范场。
(七)其他具备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展示和示范功能的部门和机构。
第六条 申报条件
申报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法定代表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能独立开展科普活动的单位;
(二)所从事的业务有较丰富的科普内容,能发挥向公众开展科技教育、宣传和示范的作用;
(三)重视科普工作,愿意承担科普工作义务。有相关的管理 制度和具体的工作部门,有科普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
(四)科普经费列入单位预算,能保证正常科普活动的开展;
(五)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设施。建有科普展示厅和相对固定 的科普活动场所,包括有科普馆、科普画廊(栏)、科普演示设备等设施;
(六)配备有稳定的专职或兼职的科普工作管理人员和科普讲解
员;
(七)愿意接受省科协的指导和下达的科普任务。
第七条 申报程序 申报单位按如下程序申报:
(一)须经地级以上市科协或相关省级学会推荐;
(二)须提交以下申报材料:(1)《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2)申请报告。内容包括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申请理由和科普设施、科普能力情况;(3)科普工作规划、计划和相关证明材料;(4)地级以上市科协或省级学会的推荐意见。以上材料一式三份并附软盘。
(三)申报时间:每年8月1日至9月30日。
(四)申报受理部门:省科协科普部 第三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
第八条 省科协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科普教育基地评审小组,负责对申报单位的评审。
第九条 评审小组根据评审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议和现场
考察,提出认定意见,经省科协常务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审议批准。
第十条 省科协每年10月份组织对科普教育基地的评审和
认定。经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由省科协颁发“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证书和牌匾,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任务
第十一条 科技、博物场馆类(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自然景区等)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250天;科研院所、学校的实验室、研究基地和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100天。
第十二条 科普教育基地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做好科普活动内容的设计、组织,宣传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第十三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运用科普宣传挂图、展示、录像片、宣传册、网站(页)等多种手段,采用讲座、培训、竞赛、表演、游戏、咨询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
第十四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或区域性的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和“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中,组织开展或参加当地的科普活动。
第十五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与当地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事业、企业、科技团体等组织的联系,加强与新闻媒体的
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共同推进科普工作。
第十六条 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对科普工作的总结和研究,表彰先进。
第五章 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
第十七条 科普教育基地接受省科协的工作指导,同时接受所在地级以上科协和有关省级学会的业务指导。每年向省科协报送科普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第十八条 省科协每年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工作检查,总结经验,宣传推介。科普教育基地应建立文字、照片、录像和有关统计数据等档案资料。
第十九条 省科协维护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单位开展科普工作的合法权益,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创造条件,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项目择优扶持。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的科普事业,享受国家、省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 省科协每三年对科普教育基地进行综合考核,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并根据考核的情况择优向国家相关部门推荐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第二十一条 科普教育基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消“广东省
科普教育基地”的称号:(1)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的;(2)有宣传邪教、封建迷信以及反科学、伪科学活动的;(3)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4)不接受省科协的业务指导和科普任务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本办法解释权属省科协。
第四篇: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小编推荐]
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市科普事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普教育基地是指由政府投资建设或由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举办,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设施条件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场所,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第三条
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珠海市科协”)是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珠海市科协命名的科普基地。
第二章 科普基地的申报与认定
第四条
申报对象
主要包括:
(一)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机构或场馆;
(二)各类自然、文化和动植物园区;
(三)科研机构、院校的实验室;
第五篇: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经费管理办法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经费管理办法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经费管理办法
(于2009年4月27日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科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开展科普活动,推进我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普经费是指市财政每年在财政预算内安排的,用于全市统一安排的科普活动,以及三定方案规定科协需要履行职责等的经费。
第二章
使用的原则和范围
第三条 科普经费的使用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专款专用的原则。科普经费必须按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二)择优资助的原则。科普经费对科普工作影响面广、使用效果好、体现创新性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三)配套资助的原则。鼓励全社会相关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兴办科普事业,科普经费给予配套,以期取得放大的效果。
第四条 科普经费主要用于下列范围:
(一)科普宣传。主要用于科普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和大众媒体的科普宣传(包括报纸专栏和专版、期刊栏目、广播节目、电视栏目、互联网站、科普网页等);
(二)科普展示。主要用于科普展览、展品研制等;
(三)科普活动。主要用于科普讲座、报告会、科普交流、科普创作、科普理论研究等;
(四)科普培训。主要用于对党政干部、科技教育工作者、基层科普工作者的科普培训及实用技术培训等;
(五)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主要用于青少年科技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科技竞赛等;
(六)科普阵地建设。主要用于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科普画廊(栏、板、电子画廊)、社区科普设施等建设的配套投入;
(七)表彰和奖励。主要用于在科普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八)学术交流及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主要用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开展与港、澳、台、国际组织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等;
(九)决策咨询。主要用于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十)产学研及自主创新活动。主要用于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创新资源与企业的产品转化、市场优势,鼓励包含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活动,以及为加快建设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产业、环境、管理、人才、创新型城市建设等创新研究活动;
(十一)市科协各专委会开展的有关活动;
(十二)全市其它公益性科普活动。
第三章
申请和审批
第五条 申请科普经费资助的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科普经费的使用原则和范围;
(二)有明确的绩效目标;
(三)申请科普经费资助的单位应具备较好的项目实施条件;
(四)承担科普经费项目资助的单位应当落实项目预定的配套经费。
第六条 科普经费资助的申请对象: 申请对象可以是一个单位,也可以是多个单位联合申请。联合申请的须明确一个单位作为主办申请。申请对象包括:
(一)深圳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团体会员及承担社会公益性活动的组织和机构;
(二)深圳市各级科协;
(三)深圳市科协各专委会;
(四)深圳市各类公益性科普单位;
(五)深圳市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学术活动基地;
(六)深圳市各类科普教育示范学校;
(七)其他符合科普经费使用范围的科普、公益活动项目的承担单位和组织。
第七条 科普经费资助申请的申请程序:
(一)申报材料:申请单位要填写《深圳市科普经费项目资助申请书》,向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提出申请,同时递交有关材料。申请书及有关材料报市科协归口业务部门;
(二)材料受理:科普经费项目资助申请常年受理,分批审批,审批时限不超过60工作日。
(三)项目审核:
1、对资助经费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项目,由市科协
归口业务部门审核并提出意见,报市科协分管主席主持会议研究后,报市科协主席批准;
2、对资助经费10万以上的项目,由市科协归口业务部门
审核并提出意见,报市科协分管主席审核后,由市科协主席主持会议研究批准;
3、有关经费项目按市科协主席工作会议纪要核拨。
第四章
实施和监督
第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须严格按照市科协批复的项目及预算执行,不得自行调整。因项目实施环境和条件与项目申报时发生重大变化确需调整的,须按照申报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第九条 市科协对科普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分的项目还应在当结束后一个月内,将经费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等情况总结以书面形式报市科协。
第十条 对项目的验收,市科协可以对使用情况的报告进行书面验收,也可以到项目实施场地进行现场验收。
第十一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科协将视情节轻重,有权收回或停拨科普经费:
(一)项目申报书填写不真实;
(二)擅自变更资助项目内容;
(三)截留、挪用、挤占科普经费;
(四)因管理不力,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和浪费;
(五)不能按时完成约定的项目进度,又没有合理原因的。
第十二条 市科协记录接受资助单位的绩效情况,并作为承担科普经费使用单位以后申报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科协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鼓励其它社会组织和个人资助、捐赠资金用于科普事业,资金的使用、管理可参照本办法。
第十五条 本办法经市科协主席办公会会通过后试行并报市科协常委会备案。
附:《深圳市科普经费项目资助申请书》。
;对科普项目进行审查,督促项目实施和监督资金使用;按规定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等。《管理办法》更加突出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建立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市 科协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绩效实施自评价。市财政部门进行绩效跟踪,组织开展绩效评价,评价报告作为下一预算安排和完善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对资金 到位不及时,挤占挪用资金及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要限期纠正;逾期不改且情况严重的,停止拨款,收回经费,报市政府在全市通报。并按规定,由相关部门追究有 关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市科协应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开展日常检查;及时跟踪,评估项目实施情况。对科普经费专项项目进行验收;对 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审计,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纠正科普经费专项资金使用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