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改革开放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沈传亮
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
大家好,下面我们就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这个问题主要是研究1949年到1976年,这二十多年时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党怎么搞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个探索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我给大家分五个小的方面做一简要介绍。第一,探索的良好开端,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底怎么搞,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之后也不是很清楚,也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刚开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1956年到1957年,因为1949年到1956年之间,这七年主要是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这么一个阶段。我们要把这个题目定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从1956年开始,因为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6年我国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需要给大家交待一下。
第二个小问题,探索出现了严重失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大致的时间是1957年到1960年,发现了一个错误之后怎么办?
第三个小问题,我们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发现了错误要改正,但同时我们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也继续得到了发展,这是很不幸的。
最后我们的探索还走入了歧途,发生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1966年到1976年。最后讲个小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当中有哪些经验、教训。最后一个小问题讲讲总结和启示。
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良好开端(1956年-1957年)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探索的良好开端。探索的良好开端是从1956年到1957年这一年多的时间,探索开始的标志是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思考了七年之久的基础之上写的一篇文章,讲到了经济建设怎么搞,国防建设怎么弄,生产力布局怎么布局,处理好内地和沿海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处理好是与非的关系等,讲了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十大关系。这里边就涉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提十大关系?这是因为共产党人,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了七年左右的准备工作,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我们宣布了我们因为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建设,到底怎么搞?你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一个顶层设计。
(一)党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
为什么这个时候提出来?探索任务提出它有国际国内的背景。国内的背景很简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1953年到1956年我们进行了三大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了,国营的、集体的占到中国经济的90%以上了,我们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条件,“三大改造”完成了,私营的很少了,并且这个时候我们的“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施了,并且实施得很好,而这个时候毛主席对于搞建设也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了,他就说过一段话。
他说解放后,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年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这三年我们对搞建设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还是懵懵懂懂,共产党人搞革命刚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搞建设也是,因为这些事以前没干过,也不知道怎么干,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没有介绍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到底怎么搞,哪一步怎么走不知道。而对于照抄苏联的办法,毛主席心里也不舒服,苏联的情况毕竟和中国的国情还不太一样,他就在《毛泽东文集》里面的第八卷里面就有一句话,他说:“对于建设懵懵懂懂,只能基本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怎么办?要走自己的路。
而这个时候苏联那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国际背景,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了,在这个过程中赫鲁晓夫做了一个“秘密报告”,批判斯大林,说斯大林犯了很多的错误,很严重,尤其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搞得不是很好,揭露了很多的问题,因为他这个秘密报告是半夜做的,说是秘密,但没想到一星期之后就被有的国家的间谍被公布了,所以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全世界掀起了一种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高潮,说斯大林犯那么多严重错误,有些国家还在搞社会主义。
对于这个事,中国国内怎么看?中国共产党人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毛泽东讲,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现在看主要是老百姓的生活搞得不好,军事工业很发达,重工业很发达,轻工业不发达,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升没多少。看到这些问题,毛泽东讲他们走的弯路你还想走?我们要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所以在这种国内外的背景的交织之下,共产党人开始了探索中国,在中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国这么一个东方的人口大国,还是一个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搞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1956年、1957年,我们有一些比较新的东西,探索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良好开端的表现
第一,提出了探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是把马克思主义,包括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通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人不光站起来,还要富起来,富起来怎么办?大家伙一起努力把国家建设好,建设强大的中国,这也是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心愿,也是当时中国老百姓心里边的一个中国梦,这也是反映了老百姓的真实心理。毛主席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的社会国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这是指导思想和基本的方针。
第二个,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中国要探索自己的道路,你要找准自己的矛盾在哪儿?你要找到自己面临,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在哪儿?当时的判断还比较准确,当时就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我们想建立强大的国家,工业国,当时的看法是工业,工业强大了,你这个国家才强大,我们当时是劳动的工业国,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老百姓特别需要经济文化尽快地发展起来,而当时的经济文化状况,因为刚建国,很多东西还没有造出来,很多东西还没发展起来,这就是矛盾,但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农业、工业都发展起来,这样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够好起来,解决主要矛盾需要发展生产力,当时也有把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的这么一个提法,因为解决主要矛盾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第三个方面,探索的良好开端,提出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新想法。解决主要矛盾就要靠经济建设,搞经济建设,怎么搞?指导方针是什么?当时1956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就提出来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这么一个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非常准确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既不能够保守,但又不能冒进,在各个方面和谐、平衡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一个稳步前进。我们今天提要促进经济稳步、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和当时的稳步增长是差不多的,当时的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比较准确。
而经济体制方面,因为我们在实行“一五”计划的过程中,实行“三大改造”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地形成了一个比较高度的、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在在这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个人活动、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不大,所以在八大上,有的人就提了,要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并且要完善所有制结构,陈云同志还提出来“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一句话,不是全是国有的,全是集体的,要给个人、给自由的市场提供一点空间,也提出来一个新思路,毛主席觉得他这个思路很好,他发言之后还吸收到了中共八大的报告里面。
在这个阶段,毛主席的创造力非常强,他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它的基本矛盾什么?他说还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基本的,但我们现在看很多的国家,包括今天的很多国家,这些基本矛盾依然没有解决。
毛主席什么时候说的呢?毛主席1957年讲的,在这一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中国国内有两类矛盾:一个是人民内部矛盾,一个是敌我之间的矛盾。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一个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这个讲话里边,他把两类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做了一个区分。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办法不能和敌我矛盾之间的办法一样,敌我矛盾怎么解决?要有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需要和风细雨式的批评、团结,再批评,最后达到团结的办法。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和谐的办法来解决,这是很重要的。并且毛泽东同时还提了,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是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而这个时候共产党人还提出来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思想。
毛泽东当时考虑解决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很多人讲,毛泽东同志如果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不做党的主席了,可能是什么什么华盛顿,这样的话没有什么根据,但毛泽东同志早就开始考虑解决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了,不要一个人干一个职务干到死,他考虑是提出不当国家主席,国家主席他不干了,这个实现了,刘少奇同志当了国家主席。第二个,他还提出来:提出适当的时候不做党的主席,退居二线,但这个没有实现。不管怎么着,当时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想解决这一问题,也是难能可贵的。并且我们制定了一些法律,并也制定了宪法。
为什么说考虑这些问题难能可贵?28年的艰苦奋战之后,新中国1949年成立,成立的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时候,毛主席还不到60岁,1893年出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50多岁,周恩来同志1898年出生,和刘少奇同志同年的,也是刚50过一点,小平同志、陈云同志还不到50岁,到中共八大的时候才50出头,正是年轻力壮,经验比较成熟、比较丰富的时候,虽然那个时候能想到领导职务终身制解决的问题就非常不容易了,才50、60岁,都是精力充沛的时候。当然我们说探索有一个良好的开端,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好的思想,也得到了贯彻落实,在中共历史上来看,1956年以后,中国就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当然了,探索毕竟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失误(1957年-1960年)
(一)整风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第二个问题,探索出现了失误,1957年到1960年。第一个失误,整风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老想着找个时间整整风,整什么风?共产党人进到城里之后,因为大多数都是农民的后代或者本人就是农民,进城之后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各个方面不太清楚,还要一切从头开始,进城做了官,当了老爷,有些人的作风,各个坏的方面就开始显露出来了,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等开始显露出来了。毛主席同志又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老百姓服务的,绝对不能有进城做老爷的思想。
所以在从西北坡到北京(1949年叫北平),进城之前,他就提出来“两个务必”,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忙于政权的巩固,要剿匪反霸,当时还发生很多大事,抗美援朝,没有很长的时间来整顿党的作风,到了1956年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了,抗美援朝战争早就结束了,国内局势稳定下来了,想办法要整整风。
毛泽东就讲:“几年来都想整风,但找不到机会,现在找到了。凡是涉及许多人的事情,不搞运动,搞不起来。”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就发来了一个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主要是整顿共产党的官僚主义作风、宗派主义作风等不良作风,但怎么整?开门,开门怎么整?让很多人提意见,有的人当时意见不能提,不好提,我们就动员给共产党员提提意见,共产党可以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作风可以改变一下,但在提意见的过程中,有的人的意见非常地尖锐,超出了一些共产党领导人的容忍的底线,因为有的人提要搞政治设计院、***,搞“党天下”,搞“轮流做庄”等这些意见,听起来比较刺耳。
毛泽东同志1957年5月16日起草了一封信,关于对待当前党外人士批评的指示,他说:“一方面要肯定批评意见主流是好的,很多人说的是真话,对于共产党改进作风是有帮助的;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另一方面,让少数都有反共情绪的人放手发表他们的言论,暂时不要批捕,使右翼分子在人民面前暴露其反动面目,过一个时期再研究反驳的问题。”这一策略被称之为“引蛇出洞”,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讲真话的受到了冤枉,被打成了“右派”,本来是整风,到后来搞成了“反右”。
“反右”斗争扩大化了,四个方面:一个,大批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和党内外的人士蒙受了不白之冤,全国划了右派50多万。打断了整风的进程,本来是想本风的,但现在打了那么多“右派”,宗派主义作风、官僚主义作风也没改变多少。并且破坏了民主法治,有的人就讲了几句真话,批评得比较尖锐,有的地方政策掌握不准,因言获罪,《宪法》刚公布,言论自由都有,破坏了民主法治。并且导致了理论上的失误,1956年中共八大的时候还说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之间的矛盾,但“反右派”一打,打那么多,“右派”打那么多,好像觉得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又变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伤人,还对社会走势的判断给予重要的负面的影响。
(二)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
第二个探索的曲折,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1956年,中共八大上,共产党人提出来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这么一个方针。在1956年下半年,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发现经济工作里边有冒进的倾向,所以就采取措施制止冒进。而毛主席和主管经济工作这些人的意见不太一样,他说你要反冒进,你是给群众“泼冷水”。所以,毛泽东为推动工作的跃进,他连续批评“反冒进”,他就要反“反冒进”,1958年1月到4月,前后召开了南宁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都会议、武汉会议,在会上批,批搞经济工作的一些人,你们搞反冒进,把老百姓的热情浇灭了,所以在毛主席的鼓动之下,农业、工业掀起了“大跃进”,农业浮夸是从那儿开始的,1958年“大跃进”。
有的地方小麦亩产本来没那么高,6月8号,河南有一个地方说小麦亩产2105斤,这是放出的全国第一颗小麦亩产的“高产卫星”,那个时候,最好的小麦亩产也就超不过800斤,年龄大一点的同志都知道三四百斤就不错了,靠天吃饭,人民有什么化肥都是靠土肥、粪肥,小麦亩产没多少。
从这2105斤的“卫星”放出来之后,有些地方更吹牛,吹得很离谱了,河北有的地方说红薯亩产120万斤,这120万斤什么概念?这一亩地下边全铺满红薯,一个挨一个也达不到120万斤。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甚至更离谱的,广西有一个地方说中稻亩产130434斤,浮夸到什么程度了。当时还有很多的照片表明当时的农业亩产达到很高的高度,“放卫星”。
但毛主席相不相信农业如此高产呢?刚开始也不太相信,主要是为了老百姓的心劲不能给降下去,有一些知识分子当时也发表文章,说如果光合作用,农作物得到充分的吸收,粮食亩产也可以现在亩产的十倍、二十倍,变相地也给予了一个证明,有的也是违心之作。
在那种情况下,毛主席还发表过一个言论,1958年9月,毛主席还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讲的一段话,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有这么怪,不搞就不搞,一搞就很多,要么就没有,要么就很多,你们不信这一条。比如我们打22年的仗,21年就是不胜利,而在22年这一年,1949年就全国胜利了,叫突变。粮食也是一样。粮食要是能突变?中国的粮食问题早就解决了。有些问题还是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才行,这是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当时的“大跃进”主要体现在钢产量的大跃进上,1957年11月,毛泽东同志到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在这个会上赫鲁晓夫宣布他们在某些方面要超过美国,毛泽东同志经过一些调查研究,在会上也郑重宣布,在钢产量方面中国15年后,1957年的15年后是1972年,15年之后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苏联要超过美国,中国紧随其后超过英国,这两个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阵营要超过他们,宣布出去了,怎么来解决?1957年,中国的钢产量多少?535万吨。而当时在英国2000多万吨,差距1000多万吨,15年,如果每年增长一点还是有可能的。毛主席宣布出去之后,这些思想传到国内之后,很多人就想着干得快一点,有的人说不用15年了,7、8年我国就能够超过英国,有的人讲7、8年时间太长,不用7、8年,2、3年就可以了,有的甚至还说不用2、3年,1、2年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6月19号毛泽东同志找当时的冶金工业部的部长谈话,说:“你看钢产量能否在1958年就翻一番?”工业部长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在这年八月的北戴河会议上就正式向世界公布了,中国1958年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这个话喊出去之后,你叫不好往回收了,当时中国钢产量要达到1070万吨,确实难度很大,因为8月份宣布,1958年1到8月,这8个月过去了,中国全国的产量总产量才400多万吨,那离1070万吨还差得老远了,一多半没完成了,如果要完成这个向世界人民宣布的指标,不丢中国人的脸,那必须在9到12月,4个月之内必须完成600到700万吨钢的指标,靠正常手段肯定是不行了,所以这个情况下就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以钢为钢,全面跃进,但是我们的钢厂是有限的,生产效率也是一定的,那怎么办?就搞了一些“小、土、群”的办法,所谓的小是建了一些小高炉,正规厂的大高炉之外,农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了一些自己的小高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炉,不能用科学的办法炼钢,要完成任务怎么办?土法炼钢,搞群众运动。很多人从农业上被抽调到工业炼钢,建小高炉,当时的很多地方为了炼钢建了很多小高炉,但也没有煤,没那么多煤,没那么碳怎么炼?砍伐树木,把很粗的树都砍倒,劈成柴火炼钢,浪费了大量木材,很多地方的大粗树都是在那时候给砍倒的,造成了不仅钢没炼好,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大炼钢铁造成的危害很严重,经过这个办法,1958年,我们的钢产量完成了指标,超过了1000万吨,而里边能用的800多万吨,几百万吨都不能用,用的是废铁,像小土炉能炼出来钢吗?
大炼钢铁搞了一年造成的危害是,对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抽调大量工人加入职工队伍,职工队伍急剧膨胀,一年内增加了2000万人,城市化进程很快,一下进了两千万,进了城就要吃的,国家分配,压力很大,所以财政补贴40亿,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很少,387亿,不像已经十来万亿,当时光一个炼钢财政补贴就超过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你光炼钢了,其他还有很多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好多方面,光炼钢是不行的,冲击挤占了农业、轻工业的生产,当时叫钢铁元帅升帐,搞了一年搞成了,所以,大炼钢铁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
到1972年的时候,中国钢产量多少吨呢?2300多万吨,与英国当年的产量持平,和英国差不多了,毛主席1957年提出来,15年以后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他说的话应验了,但也没必要1958年搞一个大炼钢铁,所以有的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讲当年搞大炼钢铁得不偿失,这是另外一个失误和挫折。
(三)急于求成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个失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搞得比较急,比较快。为了配合农业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有些地方,对于农村基层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所谓的创新,搞起了农民公社,毛主席看到这个形势比较好,并且还说过一段话,说:“看来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而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探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什么概念?通过人民公社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当时就讲共产主义是天堂,什么是桥梁?人民公社是桥梁。
毛主席在1958年考察期间还题词“人民公社好”,当时毛主席的话很管用,这一句话,还有其他的一些宣传,人民公社化急剧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都建起来了,但建那么快,肯定是有问题的。
并且那时候还大办公共食堂,什么叫公共食堂?免费吃,吃饱肚子上班,把很多粮食都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浪费了,1958年因为大炼钢铁抽调了很多农民,地里的庄稼没收进去,都烂在地里了,所以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当然共产党人发现了这些问题,怎么弄?解决问题,召开一系列“纠左”会议,不要搞这么快了,大炼钢铁也好,人民公社化也好,农业大跃进,共产风,浮夸风,要纠正。这一系列会议里边,有一个会议比较重要叫庐山会议,庐山会议上一些领导人提出了很尖锐的意见,说对“大跃进”的错误没有看清楚,还要认真地研究,调整措施,当然这些意见,毛主席认为不妥,所以一些人也被打成了反党反革命的集团。
彭德怀同志就是这个集团当中的一人,当时的情况看,彭德怀的想法是对的,是“大跃进”的错误没有解决清楚,但庐山会议没有开好,会后又“反右倾”,很多人被划成了“右倾分子”,本来是解决“大跃进”的,1959年庐山会议没解决成,所以1960年“大跃进”继续发展,又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大跃进的严重后果在我们现在看有两个,一个,“大跃进”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因为“大跃进”老吹、老放卫星,粮食生产本来没那么多,你非得喊那么多,所以有的地方喊得多就交得多,交得多老百姓就不够吃,不够吃怎么办?有的就饿死了,所以有的学者,包括有的官员都在研究当时到底是饿死多少人。前年(2011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集体创作的代表官方意见的一个正本教材出来了,它里边就提到了当时饿死了一些人,饿死的具体人数没有写,但里边说了非正常人口1960年比1959年减少了一千万,本来我们的人口每年能增加一千万左右,正常的,而减少了一千万什么概念?所以当时的情况比较严峻,这是一个后果。
第二个后果,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我们在搞“大跃进”的时候,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是正在起飞的时候,我们在搞“大跃进”,在胡说胡吹,而有些国家抓着几年的机遇发展上来了,而中国“大跃进”造成的经济损失是120亿人民币,到1965年底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用了好几年时间,1965年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
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个“大跃进”探索的失误,这是严重的失误,好几个。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第一条应该承认毛泽东同志发动“大跃进”的初衷是好的,他也不是为了把老百姓饿死,他也是为了把国家建设得更好,以尽快的速度和时间把中国建设好,毛泽东的初衷不是饿死老百姓。
第二,我们把“大跃进”运动和“大跃进”这三年的实践区别开来,搞运动,我们讲的的是运动,我们除了运动之外,很多工人、农民、军队,包括知识分子也在正常地工作,也做出了很多的重要成就,有些铁路建设、水库建设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当时建设得还是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比较充分的,“大跃进”时期这几年做了很多的事情。
第三条,“大跃进”失误的责任不能完全记在毛泽东一个人头上,邓小平同志后来曾经说过一段话,他说:“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邓小平讲的这番话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国上下都有一种急迫的心情,抓紧把中国建设起来,有这种急迫的心情,但是这种急迫的心情却用正确的思路和方式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犯了错误的。犯了错误之后,要勇于改错误。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1961年-1966年)
这是第三个问题,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1961年-1966年),针对以前犯的错误,1961年1月共产党召开了一个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批准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不能再这么“大跃进”下去了,“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把一些虚夸的数字调整,降得低低的,适合中国的情况。把一些搞起来搞得还可以的东西巩固一下,这八字里边提高放在最后了,为什么放在最后?主要是调整,主要是巩固和充实,不要再搞一些过高的数字了。
并且在1962年1月还召开了一个七千人大会,在七千人大会上,县委书记都参加了,中央的领导同志做了自我批评,省里的省委书记也做了自我批评,这个会议上大家对于“大跃进”的失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的领导讲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些问题还没有讲到位,所以到后来相关领导同志又开会,把形势估计得更悲观一些,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经济上提出来“八字方针”。
政治上这时候由于各种问题的交错复杂,阶级斗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大批“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所谓的“黑暗风”是指对这几年的形势估计得过于黑暗,毛主席表示不同意见,而“单干风”主要是批支持包产到户的这么一个风气,因为老百姓饿死了怎么办,有的地方饿得比较严重,有的地方想个办法把地包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自己想办法,结果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当年有一句话,“不管黄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支持老百姓包产到户。毛泽东同志认为这是走单干,“单干风”,所以支持包产到户的同志,邓子恢、田家英、邓小平、陈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评,批“单干风”,除了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批“单干风”还批“翻案风”,为什么翻案呢?是因为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包括“反右派”、“反右倾”抓错了一些人,这个时候应改正错误,要甄别平缓,有的时候要“一风吹”,这个也受到了毛主席的批评,你不能“一风吹”,我们的政策是正确的,而这个时候,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被批评的彭德怀,给中央毛泽东写信,说当时他提的意见是对的,现在问题出来了,而有的人还借用小说《刘志丹》大作文章,毛主席一批,“翻案风”、“单干风”,大题不要叫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火药味很浓,一方面经济工作方面要艰难地调整,另一方面,政治上大喊阶级斗争,经过1964年搞“四清”等一些措施。
四、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走入歧途(1966年-1976年)
到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走入了歧途。在八届十中全会上还讲,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讲来讲去进入了“文化大革命”。
“文革”十年怎么定性,党中央已经有历史决议对此定性,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确实遭遇了巨大损失,十年内乱是乱了自己,本来毛主席的想法是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扫掉官僚主义,防修反修,使中国尽快地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毛主席的设想没有实现,因为搞群众运动的方式解决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靠搞运动是不行的,历史已经表明了。
1976年毛主席还谈到自己一生有两件大事,一个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几个海岛上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
第二件大事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他也在晚年的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文革”过去了这么多年,历史决议决它的评价是非常科学和准确的。所以,今天很多人反思“文革”,甚至还有的人向往“文革”,各种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我们绝大多数老百姓再也不愿回到“文革”的年代了。从1956年到1976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有了良好的开端,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甚至犯过严重错误,但共产党总是想着办法自己来解决自己犯的错误,这是应该提出来的。
五、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总结和启示
这一讲的最后一个问题,谈一谈总结和启示。为什么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会发生失误?一个现实原因,中国共产党人搞社会建设确实没有经验,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二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个,有历史的原因,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个人崇拜,个人说了算,个人的决断甚至高于集体的决断,非常容易犯错误。第三个原因,外因,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抗,社会主义阵营想超过资本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想打压社会主义阵营。在这种国际斗争比较复杂的情况之下,有时候就会犯看不清楚的错误;第四个原因,内因,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现在来看是低级的错误,一亩地能产上百万斤红薯,几千斤粮食,当时的条件,内因是中国普遍低下的文化程度,新中国成立之后,全中国80%多的人是文盲,科技知识的素养层次比较低,如果拿到今天跟你说一亩地能一万斤红薯你都不信,科学技术、科学素养还是比较低的,这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失误,这是客观原因。当然也有一些主观的,和一些领导人的好大喜功也有关系,和一些浪漫主义的情怀也有关系。有些问题是跨不过去的,生产力发展跨不过去,那么落后,想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不是通过扎扎实实搞建设,而是通过搞群众运动的方式,往往而是事与愿违。教训往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二十多年,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教训也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宝贵的财富。
所以最后要讲一句,怎么样正确看待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对于毛泽东同志这一代领导人的探索给予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党的十八大就指出:在探索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的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的成交,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的准备和物质的基础。那三十年,我们做了很多的大事、好事,不是一连串的错误,也不能够以今天这三十年的成就来否定前三十年。
“两弹一星”,就是在那个艰苦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了。邓小平当年就讲过:“如果我们没有原子弹,没有导弹,没有人造卫星,中国很难被称之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我们那三十年干了很多事情,很多的水库、铁路、公路、基础设施、高科技,那三十年做了很多事情,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来看待毛泽东为首的那一代领导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一讲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评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评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继成功地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全面确立后,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认识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的历史,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可贵的探索 严重的失误 深刻的教训 建设成就与探索成果
一、可贵的探索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当时形成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论十大关系》,二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这两篇重要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开始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探索。
在经济上:首先是正确处理各个产业部门的关系,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按农、轻、重秩序协调发展;其次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强调在中央的领导下,适当扩大地方的权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第三是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提出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第四在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在政治上:首先是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和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民主法制;其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两类矛盾中,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强调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第三是正确处理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关系,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双百”方针,即在科学研究领域实行“百家争鸣”,在文艺创作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三大改造完成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展开之际,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些精辟见解,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
二、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曲折
从1957年开始,随着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的提前完成,毛泽东的思想认识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发生了严重失误。毛泽东的失误主要有两个,一是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二是经济建设中急于过渡和急于求成。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的斗志,增强了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在胜利面前,毛泽东以及中央和地方的不少领导干部滋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和努力的作用,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错误的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地破坏,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严重地灾难。
2.“反右倾”斗争的深入开展
由于党内的高层领导对1958年以来的工作和当前形式的估计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毛泽东错误的认为这代表了党内外的右倾势力对“三面红旗”的猖狂进攻,毛泽东停止了经济建设上的纠“左”的进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右倾”的斗争。
这场斗争,打断了经济建设上的纠“左”进程,是错误延长了更长时间,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尤其是使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由于把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当成阶级斗争来处理,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了严重损害。
3.“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这场革命的发动由多方面原因造成:(1)“左”倾错误的影响;(2)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毛泽东等国家的错人误判断(4)毛泽东被他人利用等。“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三、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中国从开始全面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挫折,从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过目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较快的发展速度: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尽管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打基础的重要发展时期。
(2)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有到无的问题: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的“从无到有”的问题。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
(2)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3)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在:
(1)1964年,中法建交;
(2)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参加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发挥重要作用;
(4)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5)20世纪50年代,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中国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6)1971年,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逐渐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7)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8)1972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建交;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领导人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造。
参考文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三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模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成果: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意义: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启示: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坚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
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全面深化改革:
原因:①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②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深化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中国30多年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
①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市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课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部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
等于资本主义。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持续健康发展:
方式: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改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④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史社会主义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次的价值准则。
第四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范文模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葛店中学 万兴奎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大重点内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本课所讲述的史实表现出在曲折中前进的时代特点,内容抽象,知识点较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把握.本课也是第二单元的重要部分,展示当时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学情分析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前面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本课知识的学习.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资料去引导学生探究.教学方法
图片、文字资料展示,直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中共“八大”“大跃进”的目标、中心和危害
人民公社的性质、特点、危害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与识图能力
2.运用问题导学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教学设想与互动设计
1.安排一课时.2.感知,比较,师生互动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953年——1956年我国开展了哪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简述:(1)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习新课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中共八大和八大二次会议
展示图片: 1956年北京中共八大会址
中共八大会场
毛泽东致开幕词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思考一: 中共八大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1)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思考二:
1958年中共八大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是什么?其精神与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是否一致?(1))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不一致.2.大跃进运动
(1)大跃进运动的中心事件:大炼钢铁(2)为什么要大炼钢铁? 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钢产量翻一番(3)全民大炼钢铁效果如何? 实现了钢产量翻一番,但不合格土钢达300多万吨(4)大跃进运动有何严重后果? 大量砍伐树木
生态环境极大破坏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5)浮夸风
看法: 经济规律
破坏生态环境
影响极坏
教训: 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3.人民公社化运动(1)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2)严重后果: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1)1959——1961年(2)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 三年自然灾害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5.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1)措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效果: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10年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1)1957——1966年
(2)成就:大庆工人欢呼第一口油井喷出原油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1)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2)解放军好战士雷锋(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思考一:你知道王进喜 雷锋 焦裕禄的哪些事迹?他们事迹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考二:除以上人物外,你还知道在社会主建设中涌现的哪些英雄模范人物(孔繁森)作业设计:
一、单项选择: 1.下列事件中,不是发生于1968年的是()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运动
C中共八大召开
D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2.1959——1961年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有()(1)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同
(2)自然灾害严重
(3)提出八字方针
(4)左倾错误的危害 A(1)(2)(3)(4)
B(1)(2)(3)
C(2)(3)(4)
D(1)(2)(4)3.下列人物中,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
B焦裕禄
C 雷锋
D陈
二、畅想天地
1958年建立的人民公社能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吗?请说明理由.不能.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社会调查
到附近的老年人中了解一下,1958年大办公共食堂的做法,听听他们对人民公社食堂的看法.板书设计: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中共八大和八大二次会议 2.大跃进运动 3.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三年严重经济困难 5.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二.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10年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
《**中的国民经济》教案
葛店中学
万兴奎
教材分析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损失,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使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已的问题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课全国大**的学习,学生对文化大革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本课知识学生感兴趣且易接受
教学方法
1.研讨分析法
2.以史为鉴,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全国大**中经济形势恶化的表现
九一三事件 周恩来调整国发经济
邓小平全面整顿
经济建设的某些成就
四五运动
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相继逝世
四人帮被粉碎(1)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感知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认识政治**的危害性,理解经济发展与政局稳定的相互关系
(2)运用比较法教学,理解周恩来调整经济和邓小平调整全面整顿对经济恢复发展的积极作用
(3)运用问题讨论法,弄清林彪江表两个反革命集团覆灭的原因及文革的历史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破坏,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2)历史再次证明失民心者必遭唾弃,得民心者得天下
教学重点
**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教学难点
林彪江青两大反革命集团
教学设想与互动设计(1)安排1课时
(2)合作、探究、互动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新课
思考: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大**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它造成了哪些影响?(1)上海夺权
(2)武斗党政机关瘫痪民主与法制破坏国民经济恶化
学习新课
一、经济形势的恶化(1967年——1968年)1.原因:全国**,全面内乱局面中,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2.表现: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企业的规章制度被废弃,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交通运输阻塞,物资供应难以保证,市场供应紧张,日用消费品短缺.二、周恩来调整经济,邓小平全面整顿 1.九一三事件(1971年)思考:林彪已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他为什么还要发动政变,阴谋杀害毛泽东?(1)不安:四人帮的争权夺利
(2)着急:自已身体不好,拖不过毛泽东
(3)紧张:自已的地位由毛泽东确定,也就可能由毛泽东废除.强调:1971年9月13日是,林彪企图乘飞机叛逃苏联,飞经蒙古人民共和国时,机毁人亡.2.周恩来调整经济及四人帮的破坏
(1)九一三事件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是谁?他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结果怎样? 周恩来
调整国民经济,解放干部
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国民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2)在周恩来的领导下,1973年国民经济开始回升,社会趋向稳定,为什么到1974年又急转直下呢? 1974年,江青王洪文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 江青集团的煽动与破坏
3.邓小平全面整顿及其被中断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从哪里开始?效果如何?后来国民经济为什么又遭到破坏? 从铁路运输开始
效果:国民经济再度回升,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四人帮毛泽东发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三、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 1.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
10年文革使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了哪些损失?什么原因使损失如此巨大? 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原因:长时间全局性的错误没有得到纠正 3.经济建设的某些成就:(1)工农业总产值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2)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成(3)国防科技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思考一: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周恩来、邓小平的努力
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思考二: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政治局面有何联系?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四、文革结束
1.周恩来逝世和四五运动
(录像)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
(1)四五运动
(2)1976年清明节
(3)实质:对文化大革命极左错误的反对(4)结果:遭到四人帮的镇压
(5)意义:为后来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2.朱德毛泽东逝世
(1)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
(2)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 3.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标志:四人帮被粉碎
分析:林彪四人帮两个集团先后被粉碎,说明了什么? 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阴谋家野心家绝没有好下场
作业设计
一、温故知新
1973年和1975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回升局面,其原因是什么? 周恩来调整经济
邓小平全面整顿
二、畅想天地
阅读四五运动时悼念周恩来的一首诗: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回答:1.诗中的鬼和豺狼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叫和笑?(1)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为首的四人帮集团
(2)他们认为周恩来逝世,对他们夺权有利,他们为篡党夺权大造舆论 2.扬眉剑出鞘的含意是什么? 人民群众准备同四人帮作殊死斗争
三、自已动手
讨论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板书设计
第八课 **中的国民经济
一.经济形势的恶化(1967年——1968年)二.周恩来调整经济 邓小平全面整顿 1.九一三事件 2.周恩来调整经济及四人帮的破坏 3.邓小平全面整顿及其被中断 三.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 四.文革结束
1.周恩来逝世和四五运动 2.朱德毛泽东逝世 3.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第五篇: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经验和教训有哪些?
试题: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经验和教训有哪些?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答:(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重要成果对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更高形态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我们都要正确地对它们进行总结,因为它们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吸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取得了许多独创性的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而且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和教训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受了重大挫折,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人,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能够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也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采取了一些脱离实际、超越发展阶段的政策和措施,导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曲折。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据此提出,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是,这些认识并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科学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也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更不能搞阶级斗争扩大化。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由于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有大力发展生产、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这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出现了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倾向,其主要表现就是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一度偏离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忽视了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和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们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一级党组织和领导人都不能有法律之上的权力,各种制度和法律都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我们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多次指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并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政策,加上我们自己后来发生的“左”的错误,我们一度关起门来搞建设,使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是发展不起来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经验、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此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