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过工伤认定期限,劳动保障部门不可简单不予受理工伤申请
超过工伤认定期限,劳动保障部门不可简单不予受理工伤申请 阅读选项:
自动滚屏[左键停止] 作者: 来源: 阅读: 王某2006年3月在工作中受伤,2007年9月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王某超出法定申请时效为由做出了不予受理的决定。理由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伤害之日起30日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王某已超过了1年的申请时效。王某不服起诉至法院,认为其受伤后一直卧病在床,单位欺骗王某已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也定期将工伤期间的工资支付给王某,待1年以后公司不再支付工资,王某才发现公司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故王某认为属于时效中止,应当受理其工伤认定的申请,经法院一审审理以王某超过申请时效为由判决驳回王某诉讼请求。王某又提出上诉,在上诉审理中,二审法院认为虽然王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已超过1年,但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应当对王某所说的情况进行调查,对是否存在特殊情况,是否属于正当理由予以审查。然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没有进行这样的工作,在此前提下就做出不予受理认定申请的决定,存在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可能,也与立法的目的不符,所以判决撤销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不予受理的决定。
俞律师观点:发生工伤事故后,劳动者应及时要求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不提出的,本人或近亲属也应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期限是否可以延长,法律无明文规定,但经过这个案件的审理,可以认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义务对劳动者逾期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原因进行调查,可以说从法院的角度来看,工伤认定的申请期限是可以延长的。不过最终作出决定的是行政机关,法院有撤销其决定的权利,但并无代其作出决定的权利,故劳动者还是要在工伤后及时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转载]超过工伤认定期限,法院判民事侵权 2009-1-7 11:06:00 • 工作中受伤未定工伤 劳动者仍获民事赔偿
作者:隗斌 白玉环 发布时间:2008-04-18 13:02:02
(转自北京法院网)
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农民工陈某因在施工工作中遭受重伤,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未被受理的情况下,无奈将雇佣他的北京燕山某建筑安装公司告上了法庭。日前,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经审理确定,该公司作为雇主应赔偿陈某因就医支出的各项费用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以及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十四万八千余元。
陈某作为农民工,自2004年1月28日起,一直在北京燕山某建筑工程公司工程处的驻外工地,即山东齐鲁石化氯碱厂内某工地的管工岗位工作,月平均工资3000余元。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该工程处也没有为陈某缴纳三险。2005年5月2日上午10时许,原告在工地上班时,被砂轮飞砂击中右眼。后因原告右眼不适几乎失明,自同年5月10日至2006年6月23日先后在山东齐鲁卫生院、淄博市中心医院、惠州市惠阳区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普仁医院治疗,累计住院50天,支付住院费、医药费、挂号费用33 176.67元,交通费1941元。(后经鉴定陈某的伤残程度为八级(伤残率30%)。)
在陈某四处奔波求医的过程中,雇佣陈某的北京燕山某建筑安装公司自2005年5月20日不再支付陈某工资,也不再认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为此,陈某只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2005年12月22日,经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陈某和北京燕山某建筑安装公司自愿达成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协议。
在此基础上,陈某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及医疗费用赔偿的请求。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陈某2005年5月2日发生伤害至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已超过1年为由作出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陈某对此表示不服,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却同样因超过仲裁时效期未被受理。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身受重伤却未获得一分钱赔偿的陈某无奈向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北京燕山某建筑安装公司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58 308.60元。
在审理中,被告北京燕山某建筑工程公司辩称,陈某是我公司职工无异议。但陈某右眼受伤不属于工伤,这已经有劳动局的认定。所以我公司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也就是说,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为,针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受到的人身损害,在未被相关部门认定为工伤的情况下,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相应民事赔偿。
该争议焦点反映了在工伤赔偿所特有的可能存在多种损害赔偿或补偿来源的现象。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随之也带来了产业危害——工伤。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工伤事故达10万起以上,死伤2000多万人,这一数字高于一场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的伤亡人数。为了更为妥善地解决工伤赔偿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在传统侵权行为法一元调整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元调整填补制度,特别是工伤保险赔偿制度。工伤事故发生后,受害雇员直接向有关机构申领工伤保险待遇,无需经过繁杂漫长的诉讼程序,大大节约了社会资源。但工伤赔偿领域中也由此出现了就同一损害可能存在多种赔偿或者补偿来源的现象,与侵权法中“受害人不应因遭受侵害获得意外受益”这一公认的基本准则相悖。该如何适用不同损害赔偿或补偿制度,尤其是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之间到底为何种适用关系?这一问题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一直存有争议。
相关国家在处理这一问题上主要有四种基本模式:①择一选择模式,即工伤事故发生以后,受害雇员在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之间,只能选择其一,而一旦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就排除另一种方式的适用,不存在两种方式同时适用的可能;②取代模式,即以工伤保险取代侵权赔偿,雇员受到工伤事故后,不能依侵权行为法的规定向加害人请求损害赔偿,而只能请求工伤保险给付,采用这一模式的有德国、法国、瑞士、挪威等;③兼得模式系指允许受害雇员接收侵权行为法上的赔偿救济,同时接受工伤保险给付,即获得“双份利益”,采用这一模式以英国为主;④补充模式,即发生工伤事故后,受害雇员可同时主张侵权行为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给付,但其最终所获得的赔偿或补偿,不得超过其实际遭受的损害,采用这一模式的有日本、智利等。在我国,对于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之间的适用关系问题的处理,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即:“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赔偿,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该规定具体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应当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请求工伤保险赔偿,不能直接对用人单位提起人身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第二,如果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对工伤保险赔偿有异议,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不属于普通的民事侵权赔偿案件,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仲裁决定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在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损害赔偿如何协调的问题上,鉴于有关部门和学者对此尚有分歧意见,一时难以统一,故立法虽没有采纳“择一选择模式”,但也未能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由此,具体至本案,针对前述争议焦点,合议庭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原告陈某属于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即“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赔偿,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在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原告自2005年5月2日发生伤害之时至原告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及医疗费用赔偿之时已超过1年为由作出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以原告超过仲裁时效期为由作出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的情况下,法院应依法驳回起诉。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分别以超过一年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仲裁期限为由所作出的不予受理通知书,系对该损害事实及争议所作出的程序性处理。这种程序性处理不应剥夺当事人对于自身所受损害得到相应赔偿的实体性权利。故对于原告陈某提出的民事赔偿请求,法院应当予以受理。同时,虽然损害事实发生于2004年5月2日原告陈某进行砂轮切割操作的工作过程中,但当时陈某尚能坚持工作,并未出现严重的损害后果。后因右眼不适日益加重,原告陈某才开始自同年5月10日至2006年6月23日先后在山东齐鲁卫生院、淄博市中心医院、惠州市惠阳区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普仁医院进行连续就医治疗,期间病情不稳,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在审理侵权案件中,对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应理解为病情稳定、损害结果基本确定之时。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七条的相关规定,至原告于2006年11月10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时,本案的诉讼时效期间并未经过,即原告陈某不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且仍享有胜诉权。
经合议庭多次合议,最终,法院还是采用了第二种观点。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认为,陈某和北京燕山某建筑安装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陈某的右眼在工作时受伤。虽然陈某所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因已超过1年而未被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北京燕山某建筑安装公司作为雇主应当赔偿陈某因就医支出的各项费用、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以及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陈某要求北京燕山某建筑安装公司支付医疗费、交通费、住院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并判决北京燕山某建筑工程公司赔偿陈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十四万八千三百零二元六角;驳回原告陈某其他诉讼请求。
• lawyermzw | 阅读全文(493)| 回复(0)| 引用通告(0)| 编辑
• 标签:超过工伤认定期限,可主张人身损害赔偿 • 上一篇:北京高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总结2004 • 下一篇:[原创]主张绩效工资和年终奖金时如何举证
超过工伤认定期限能否申报工伤?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3
苏句容市:一起超过工伤认定时限而按民事侵权赔偿的工伤事故案件
2009-03-29 21:26
《人民法院报》2007年2月28日 工伤事故可请求民事损害赔偿 发布时间:2007-02-28 09:15:45
裁判要旨
职工因工受伤,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也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职工本人及其直系亲属也未在一年内申报工伤,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认定工伤,致使职工无法取获得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职工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可直接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案情
2003年3月始,巫巧林到江苏省句容市诚信空调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诚信公司)从事空调安装工作。2003年5月29日,诚信公司安排巫巧林外出安装空调,因缺少配件,巫巧林在骑摩托车回单位取配件途中不慎跌倒受伤,当即被送往医院治疗,诊断为:右髌骨骨折。事故发生后,诚信公司一直未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至2004年6月10日巫巧林先后4次住院,医疗费均由诚信公司支付。2004年12月1日经句容市公安局鉴定,巫巧林的伤残程度属十级伤残。2004年8月9日诚信公司出具证明一份给巫巧林,证明载明:“因本公司职工巫巧林,于2003年5月底在工作中不慎跌伤。经中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现在腿还未恢复不能工作,现申请到劳动部门进行工伤鉴定。”2004年12月14日巫巧林持此证明向句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该局认为巫巧林于2003年5月29日受伤,2004年12月14日申报工伤认定已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遂于2004年12月17日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2005年3月21日巫巧林向句容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诚信公司给予相应的工伤待遇,该委员会认为巫巧林的申诉不符合受理条件,未予受理。
2005年3月24日巫巧林向法院起诉,要求句容市诚信空调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给付工伤待遇25270元。审理中,巫巧林变更诉讼请求,要求诚信公司赔偿因履行职责而遭受的人身损害各项经济损失残疾赔偿金、误工费、护理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计25270元。另巫巧林在单位工作期间每月工资为900元,从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单位每月发给巫巧林生活费400元。裁判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法院依据劳动法第三条、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十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句容市诚信空调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赔偿巫巧林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计人民币31012.20元,扣除被告已支付给巫巧林的生活费6400元,被告尚应给付巫巧林24612.20元。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评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工伤损害赔偿案件。要处理好本案必须要正确认识工伤保险的性质及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
一、工伤保险的性质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职工因工而致伤、病、残、死亡,依法获得经济赔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由国家强制设立的,由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保险费,在出现职工职业伤害时,由保险经办机构向职工赔付保险款。
工伤保险通过对工伤职工及其家庭提供医疗照顾、生活保障和经济赔偿,以减轻工伤职工所受经济上的损害,并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它是基于对工伤职工的赔偿责任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保险费用,职工不负缴纳保险费的义务。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性质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工伤认定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但当事人提出申请必须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申请时限,超过期限申请的,《工伤保险条例》未作出规定,但依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伤认定办法》第七条的规定,一般不予受理。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四章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由上述规定可知,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未经工伤认定的,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也不接受法院的委托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以及鉴定效力都不同于司法鉴定,这种鉴定不同于民事证据,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法律和司法解释未规定法院可以不采信或重新委托鉴定;同时它也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提出再次鉴定申请,两次鉴定终结,不能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这种鉴定的性质应当是介于民事证据与行政行为之间,类似于国家公文书,行政色彩较浓。
三、工伤事故赔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
从工伤保险立法的历史沿革来看,工伤保险最早起源于民事侵权赔偿制度,工伤保险责任是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机器工业而产生的,是一种从雇主责任中分离出来的损害赔偿责任,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步演变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构成部分。从立法属性上看,工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险。但是,由于工伤保险赔付是基于工伤事故或者职业病的发生,其实质都是基于某一侵权行为的发生。从法理上说,一方面,工伤职工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法规请求工伤保险赔付,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侵权行为法向加害人请求民事损害赔偿。
对于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关系,从我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及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来看,工伤职工可以同时享有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工伤保险条例》也取消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二十八条有关工伤保险待遇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不能兼得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从上述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有的是正面规定工伤职工同时享有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有的未作规定,但均未从实体上否定工伤职工的民事赔偿请求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应当解释为是一种程序性的规定,即当出现工伤事故时,受害职工应当先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按《工伤保险条例》无法获得赔偿时,才能按民事侵权进行处理。
四、本案民事损害赔偿方式的适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工伤赔偿的处理适用的行政程序,追求行政效率,在工伤认定程序、劳动能力鉴定标准、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工伤待遇的标准、给付方式等方面均不同于民事损害赔偿程序。
巫巧林在工作中非因自己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自身受到伤害,应当得到赔偿。如果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无法得到救济,基于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的特殊关系,可按民事赔偿程序得到救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应当解释为是一种程序性的规定,而不应当解释为实体上排除适用侵权行为法,巫巧林有权要求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在事故发生后,诚信公司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巫巧林请求诚信公司赔偿损失未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其诉讼请求应当得到支持。赔偿标准和项目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执行。
(本案案号为[2005]句民一初字第181号)
案例编写人: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法院 张巧林
第二篇: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编号:
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
你(单位)于 年 月 日提交 的工伤认定申请收悉。
经审查: 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 条 规定的受理条件,现决定不予受理。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盖章)年 月 日
注:本决定书一式三份,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各留存一份。
第三篇: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编号:
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
你(单位)于年月日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收悉。经审查:
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条规定的受理条件,现决定不予受理。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盖章)
年月日
注:本决定书一式三份,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各留存一份。
第四篇:【工伤认定文书】工伤认定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书
工伤认定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书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有关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经审核,不管受理或者不予受理,都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现将本人原先设计使用的该文书公之于众,以供同行参考。设计者:潘行球
工伤认定受理决定书
编号 [ ] 号
_______ :
你(或单位)于 年 月 日向本局提交的 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已收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有关规定,经审核,符合工伤认定受理条件,现予以受理,并从受理之日起60日内,依法作出认定结论。
(工伤认定专用章)
****年**月**日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决定书
编号 [ ] 号
_______ :
你(或单位)于___年___月___日本局提交的______ 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已收悉。经审核,_____________(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____条____款规定的受理条件,现决定不予受理。
如对此决定不服,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向 县(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专用章)年
月
日
附注:本决定书(亦称告知书或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由申请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签收,另一份由工伤认定机构留存归档。
根据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8号)第八条第2款规定,该文书统一称为《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和《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笔者认为,这样命名不仅不够简练,也容易使人误读而产生误解,实在没有必要添上“申请”两字,还不如笔者当初在《中国劳动》上发表的《工伤认定法律文书制作的建议》(2004年第8期)中称为工伤认定受理或不予受理告知书(或通知书),更简明恰当。若删去其中“申请”两字,岂不更好?因为工伤认定机构“受理”的,显然是“申请”,当事人一看就清楚,无需添加。否则,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似乎不够规范,也不太妥当。
2016年7月10日11:55:46
第五篇: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
南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
编号:南人社受[2012]8-23
5号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你(单位)于2012年7月10日提交雷年莫的工伤认定申请收悉。经审查,符合工伤认定受理的条件,现予受理。
(工伤认定专用章)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日
本决定书一式三份,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各留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