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贫原因分析
贫困户致贫原因
1、因病;
2、因残;
3、因学;
4、因灾;
5、缺土地;
6、缺水;
7、缺技术;
8、缺劳力;
9、缺资金;
10、交通条件落后;
11、因婚;
12、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扶贫帮扶措施参考样本
1、医疗帮扶: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
2、种植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培训种植技术,例如种植大蒜、大葱、甘蓝、韭菜、芦笋、柿子、黄瓜、西瓜、苹果、葡萄、牡丹等小麦玉米之外的高效经济作物,增加收入;
3、养殖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培训养殖技术,例如养殖鸡、鸭、鹅、猪、牛、羊等其他规模养殖增加收入;
4、务工就业帮扶:介绍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到XX地方XX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
5、技术培训帮扶:培训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学习养殖技术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
6、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XX产业,增加收入;
7、政策帮扶: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五保,协助办理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争取危房改造资金;
8、土地流转帮扶: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收益,增加收入;
9、产业帮扶:光伏产业、面粉加工、服装加工、发展牡丹产业、瓶盖加工、绑扫帚、藤椅等家具加工、纸袋加工、小饰品加工等,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
10、捐助慰问帮扶:志愿帮扶、社会捐助、民政救济;
11、加入电商帮扶:发展农村淘宝,在网上进行买卖交易;
12、旅游农家乐帮扶:利用池塘、沟渠发展垂钓休闲娱乐,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
13、教育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
14、创业帮扶: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例如磨豆腐、卖豆芽、炸油条、摆地摊、小规模经营商店等;
15、基础设施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村庄修路等(针对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庄可填此项);
第二篇: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老区治贫有良方万元增收谱新篇——沾益县播乐乡选准路子谋发展,“万元增收”出成效
“这个药材整得成……”。播乐乡的药农尝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甜头,种了几亩药,卖了多少钱,成了农民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中药材产业成为播乐乡落实“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实施“万元增收计划”的有效载体,发展老区经济的一剂良方。
播乐乡是省级革命老区,也是一个贫困农业山区乡,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76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893元。在“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中,市委作出实施“万元增收计划”的决策,播乐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立足全乡矿产资源丰富、饲草充足、气候土壤适宜中药材生长的实际,制定和实施“粮烟稳乡、畜牧兴乡、煤炭强乡、三产活乡、药材富乡”五大富民工程,为全乡3万多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增收平台。特别是在发展中药材产业方面,通过建基地、引龙头、拓市场、强服务,探索出一条山区农村实施“万元增收计划”,加快“三村四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新路子。
——上下求索找出路,全面推进寻突破。中药村是播乐乡的传统产业,也是新兴后续产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成片种植过,但由于政策不配套、市场开拓不力、规模小,属自发性分散种植,虽经多年发展,但始终未能形成气候。
为改变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广大群众寻求脱贫致富之路,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上下求索,尝试过除虫菊、魔芋、放养山鸡等路子,但最终都没有形成优势产业。200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播乐乡经过多方调研,号召全乡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由于多次挫折,群众心存疑虑,乡党委、政府决定由乡机关干部带头试验、示范,建立科技示范园,引进20多个中药材品种进行种植试验。通过两年的精心试验,从中筛选了适应当地土壤、气候、长势良好的当归、黄芩、白术、板兰根等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并总结出了当归一年完成生产过程的独特种植技术,使平均亩产达800余公斤,且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高达0.425%,是国家药典标准0.050%的8倍。播乐乡种植的药材品质优良,深受药商的青睐,为扩大种植规模奠定了基础。2006年,全乡种植中药材8000多亩,实现产值2100万元,平均亩产达2000元以上,药农人均增收746元,仅中药材一项就为全乡农民人均增收313元,全乡农民种药积极性空前高涨。2007年全乡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第一批准备10000亩的当归种子不到10天就被药农抢购一空,全乡中药材产业步入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典型引路谋发展,因地制宜搞规划。试验取得成功,为让老百姓重新认识和接受这个产业,乡党委、政府认真总结过去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中药材种植不搞“一刀切”、“一步到位”,采取扶持大户、典型带动的办法,由乡产业办经验丰富、种植技术老到的干部对全乡10个村委会460名党员干部进行当归、黄芩种植技术培训,发放种植技术资料,党员干部以户均1亩的标准试种,科技人员严把选种、育苗、装袋排苗、移栽、中耕管理和成熟采收“六道关”,使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种下的中药材当年就受益,旁观的群众对这个产业有了新的认识,2004年,全乡共种植中药材2000余亩,亩产值达1500余元,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为合理布局,提高效益,乡党委、政府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退有所进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对全乡6万余亩耕地根据土壤结构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粮、烟、药种植面积,中药材的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示范带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2002年的460亩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8000余亩,种植户增加到5000余户,全乡涌现出13个种植专业村和300余户种植大户,中药材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科学种植增效益,龙头带动强产业。一是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立播乐乡中药材种植协会,在各村委会设立分会,加强对中药材生产的技术指导、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逐渐形成了“支部 协会 农户”的生产服务体系,推动全乡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二是中药材试种成功后,为提高中药材生产水平,乡党委、政府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的三个村民小组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引路作用。三是将乡产业办、农科站及全乡种药能手组织起来,分批到基地进行培训和交流。同时,组织科技指导小组,深入实地,对中药材的生长习性、温湿度要求进行讲解,结合各阶段生产实际对种植规格、病虫害的防治、日常管护等进行跟踪指导,逐步提高了种药群众和村组干部的种植和管理水平。
为建立销售网络,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促进产业长远发展,乡党委、政府领导多方奔走,寻找营销客商。安徽亳州伟虹中药材种
植公司实地考察了播乐中药材品质和种植水平,与乡政府签订了种植销售合同,确定了当归干品每公斤5元和黄芩干品每公斤8元的最低保护价,筹建了“安徽亳州伟虹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播乐收购点”,实行定单生产,现金收购,解除农民种出药材来怕无销售出路的顾虑。2005年引进资金200万元,成立了益康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建立中药材初加工厂,直接收购鲜
药,解决了老百姓烘烤难、晒制难的问题,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2006年益康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又投资2000万元建成中药饮片厂,进一步提升了中药材的增值空间,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万元增收”得实惠,和谐发展见成效。实施“万元增收计划”中,乡党委、政府调结构、找门路、引项目、促发展,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烤烟布局,做大畜牧业和经济林果业,重点培育中药材产业,加快对乡属煤炭企业的改制,对乡内储量丰富的膨润土、赤铁矿、高铝土等矿产资源进行开发,组织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输出转移。储备和启动开发项目5个,扶持发展养殖大户58户、种植大户300多户,转移输出富裕劳动力3898人(次)。中药材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突破口,2006年实现社会生产总产值4041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6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2195元,净增419元,全乡人均经济总收入达万元以上的户数增至403户。
如今的播乐人都在算这样一笔帐:按照传统的单种模式,一亩包谷、洋芋也就五六百元的收入,而科学轮作,粮烟收入一分不减,中药材一亩平均有2000元以上的进账,生产技术水平高的一亩可高达4000多元。洒宇村村民顾小付的话引人深思:“我家今年减下两亩包谷、两亩洋芋,改种4亩当归,卖得13215元,我这辈子种地还没有收获过这么多钱,这条路走对了”;农户温小花2亩当归实现产值5600元;种植专业村母扎76户人家,2006年种植中药材218亩,户均达2.8亩,村民李云堂一户就种植中药材6亩,成为播乐乡单户种植中药材最多的农户。
有了钱,农民自愿捐款修路,将自家的房子、院子粉刷一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年关,家家户户买彩电、购摩托,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平时打麻将赌钱的人不见了,家庭为经济上的纷争少了,今年的药材刚卖掉,就赶紧谋划明年的生产,积肥的积肥,烧地的烧地,都在为明年的生产做准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老区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了。
——打造“药乡”树品牌,展望未来有奔头。能否把中药材产业做强做大,打造“珠源药乡”,延伸产业链条,乡党委、政府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着手谋划。一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乡政府成立了中药材生产领导小组,确定1名主要领导具体负责中药材产业工作,每个基地村落实1—2名机关干部包村负责产业生产,确定3名产业技术指导员对全乡中药材产业分片进行技术指导,明确各基地村的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主抓药材生产,严格实行技术服务包干责任制,做到技术人员、技术措施、技术推广经费三落实,为药农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二是建立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与有关信息机构、农业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准确收集分析市场现状和变化趋势,及时向药农提供信息。同时,严格实行合同制订单种植销售,防止销售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和龙头企业利益的现象发生。三是积极筹建优良种苗培育基地,在各村选择气候、土壤较好的地块建立种苗培育基地和连片种植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提升药材品质,并以此壮大村级组织集体经济。
中药材种植助推革命老区播乐成为珠江源头名符其实的“药乡”,省、市、县领导多次深入播乐乡调研指导中药材生产。2007年,全县有6个乡(镇)引进播乐乡中药材技术和经验,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计划产值4500万元以上。在未来的3-5年中,播乐乡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万元增收计划”目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将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实现产值6000万元,人均创收2000元,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乡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为实现县委、县政府“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种植品种40个以上,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老区治贫增收经验材料。
第三篇:强化“治贫”理念 增强发展内力
强化“治贫”理念 增强发展内力
河池市属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片区,11个县(市、区)有7个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个属于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80%左右,还有100多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全市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仅分别为全区平均水平的50%和30%多一些,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市委三届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强化治贫、治乱、治政的“三治”理念,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并采取超常规措施大力治贫,千方百计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治贫”务必党政同心、干群同力。心志不济,则九牛无力;心志能及,则泰山可移。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干部要形成克难攻坚、推动发展的强烈自觉;全体市民要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广泛积聚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善谋发展之策,敢为发展之事,增创发展之利。干部群众要齐心奋力,以岗为荣,干事为先,共同在建设幸福新河池宏大事业中有所作为,贡献力量。
“治贫”务必转变思路、创新模式。在认真总结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和做法基础上,河池市确立了“锁定目标、两段分进、基础提升、产业带动、能人带领、教科引领、保障支撑、易地发展、连片推进、生态维系、责任保证、机制健全”的新时期扶贫工作总体思路,变传统的主要依靠外力扶助脱贫为主要依靠内力发展治贫。
针对河池贫困面广的实际,狠下决心连片“治贫”。在全区率先创新探索实施整乡推进开发扶贫工作,选择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作为试点,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等进行整乡规划和整乡推进,力求一举解决全乡脱贫问题。大安示范区实施两年来,共整合各行业资金2.85亿元,实施完成扶贫项目288个,项目涉及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土地综合整治、易地扶贫搬迁、扶贫产业覆盖、村容村貌改造等,全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整乡推进示范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2014年,全市11个县(市、区)借鉴大安乡整乡推进示范建设的成功经验,各选取一个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乡镇作为试点予以组织实施,强力推进。同时,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开发扶贫“十百千”示范工程,推进东巴凤国家旅游开发扶贫试验基地建设。整市推进扶贫产业、整乡推进开发扶贫、探索旅游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称为“三大扶贫创新”,具有全国首创意义。
随着一系列扶贫措施的深入实施,河池市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扶贫产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贫困群众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事业逐步发展,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治贫”务必发展产业、改善民生。2012年河池市明确提出把核桃、糖料蔗、桑蚕、火麻、油茶、高淀粉薯类、香猪、瑶鸡等8大产业作为新阶段的扶贫产业,并制定颁发了8大产业的规划文件,集全市之力以会战形式予以推进。针对石漠化严重的实际,河池市高度重视石漠化治理与开发扶贫攻坚的有效结合,把核桃产业作为整市推进的扶贫产业来抓,2012年全市新种植核桃56.76万亩,全市核桃总面积达70万亩;2013年完成核桃整地挖坎面积90.86万亩,目前,全市核桃种植面积突破160万亩,是前10年总面积的12倍。按规划,到2015年全市核桃种植面积将达200万亩,2020年将达500万亩,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河池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石漠化地区贫困群众长期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第四篇:广西:百万群众 搬迁“治贫”(1+1)
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
广西:百万群众搬迁“治贫”(1+1)
广西:百万群众搬迁“治贫”(前一)
本报记者
当了很多年广西自治区发改委地区处处长的温秀坤,最近被人送了个外号:“温百万”。乍一听,以为相关财富;细一问,却是喻指工作——在未来的两年半中,他将承担全区100万名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具体落实——这项任务也被称之为“广西打赢452万贫困人口脱贫总决战”中的“重中之重”、“最难啃中的最硬骨头”。
既有绰号,自非虚名。自从在今年1月初全区大会上被领导如此称呼起,难得的轻松一笑之后,却是一份沉甸甸责任、一串硬梆梆指标、一通急彻彻军令鼓,便是从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区政府主席陈武开始,在每一名干部心头层层涌起。
——452万,是什么概念?
经过去年一年的精准识别后,广西全区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之数,总量排全国第4位;从区域看,共有54个贫困县、5000个贫困村。而2016年的开局任务,就得先确保120万贫困人口、1000个贫困村、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100万,是什么意思?
452万中的48.4%散居于大石山等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扶贫成本极高之不适宜区。通过精准识别后,其中只能通过搬迁才能彻底解决脱贫的人口达100万,比三峡移民总数还多,约占全国易地搬迁扶贫人口总量10%。其中2016年的第一期任务,就有30万人。——“最硬骨头”是怎样“硬”?
上世纪80年代末,广西就探索异地搬迁脱贫。2010年时,全区贫困人口1012万,“十二五”时已解决近600万,而剩下的452万因劳力、病残、技能、生存环境等多种原因,本就是待脱贫群中困难户。此为一“硬”
彼“异”非此“易”,前“异”:指跨县跨市、且有耕地租、有宅基地建,又称“有土安置”;后“易”:搬离不适宜区即算,且多是没耕地保障、原则上没有宅基地供应,故称“无土安置”;此为二“硬”。
据测算,仅为第一期就要提供16.5万亩土地,因为是“无土”,各地土地重新调整规划比例高达1/
3、且还需重拆、重建已有基顾设施,此为三“硬”。
又因考虑到整村贫困户搬迁后,也不宜让少数非建档立卡的农户孤零零留在原址,故而也得跟着一起搬迁,此称“同步搬迁”,这一比例为10%。因此实际搬迁总量为110万,今年为33万。而解决同步搬迁户的资金,还需由地方自己配套。此为四“硬”。
读懂这“四硬”,方知“百万”不轻松。简单一个“易”,竟是“写法”几多重? 轻松铸就不出伟业。面对历史交给的重任,从去年10月到今年7月,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连续召开4次全区性脱贫攻坚大会。
——定下新思路:充分利用好中央的政策,举全区之力先“啃最硬的骨头”,同时今年还要完成120万人口、1000个贫困村、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提出新理念:出台20个配套实施方案,在有易地搬迁任务的13个设区市、79个县,建立高规格工作体系,不脱贫就不调动。同时又与25个行业部门签订脱贫责任书,不讲条件不讲难;
——启动新实践:国家级20类、区级22类资金,可以整合使用;用地建设,允许与简化程序、税费减免、增减挂钩;加大小额信贷扶贫力度,5年力争发放300亿以上;新的安置点要就城、就镇、就交通、就旅游、就工业园,从源头开始,不仅搬得出、更要稳得往,还得能致富……
广西7月,八桂大地,热浪滚滚。比天气更热的,还有一种期待。“易地扶贫搬迁,搞好了,一劳永逸;搞不好,劳民伤灾。”彭清华冷静而清醒,“整个„十三五‟期间,包括中央扶持部分,各类扶贫资金总额达到1200亿,比„十一五‟和„十二五‟总和还多出900亿。这对于培育广西新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也更是一场重大机遇。”
扶贫也是机遇,搬迁也是转型,攻坚也是锤炼。机遇何来?转型何生?锤炼何用?这场期待,正在开始……
这一个“易”字怎易写(后一)
本报记者
“打酱油的钱,也可以买醋!”
开车只要几分钟,一大片被称之为“生态民族新城”的首期40栋崭新公寓楼,齐刷刷地“支起”了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新城区的框架。今年40岁、来自下河村考下屯的苏兴锦已经搬到这里1年多了,120平米新房中,最招眼人的是客厅墙壁上贴满了一张张孩子们的奖状。
因为是家里负担最少的、又曾外出务工,3年前当得知这个“民族新城”项目时,几乎没等干部们动员,小苏就向哥、姐还有妻家的亲戚借了12万多,再加上政府补贴的4.8万元,买下了这套房子,装修又花了4万。首期的“民族新城”售价为1380/米2,县政府再补贴400元/米2,所以实际售价为980/米2。所以整个过程算下来,作为全县第一批的易地搬迁户,小苏几乎没有花自己的钱。“只有搬出来,才能改变后一代。现在我两个哥哥也已申请了第二期。”
怎么会有两种补贴呢?这还得从大化县的历史说起。大化地处广西母亲河——红水河下游。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大化,只因开发红水河电能,1988年大化县才成立,所以全区最早的移民异地扶贫搬迁也是从这里开始的。随着3座水电站建成,本就在“异”字路上早已走到尽头的大化,自2012年就在全区率先转身启动“城镇化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的试点,“新城”项目由此而生。
新城项目规划总面积3158亩,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计划安置1.5万户6万人。13年和14年两次被列为全区性重大项目,为何?没钱、没地。
“其实也不是没钱、没地,只是不能用、不给批。”大化县常务副县长黄碧海,历经了这个项目的全过程。先说用钱:中国基层以县为单位,按照现行制度,其发展多依靠向上申报各种项目并由此获得资金支持。但为确保专款专用,这些随着项目下来的钱,也不能随便跨项目、跨区域使用;再说用地:因为要调整规划,就更得要逐级上报审批。“我们算过,这个项目即使所有条件都具备,正常程序走下来也要215天;实际上我们是花了2年多。”
散落于各个项目的钱,要提高使用效益,就需整合;正常程序下反反复复审批,要提高程序效率,就需简化;可这两件事,都不是一个县域职权,所能解决的。于是两度进入全区层面列入重大项目,原因就在此。
创新,就是在无路中找路;改革,总要在担当中突破。
2014年2月,挂点新城项目的自治区领导在多次考察后,给出批示:“打酱油的钱,也可以买醋!”蔡旭荣至今还记得这句话。出身金融系统、来自福建、10年前来到广西投资房地产的老蔡,就是新城项目业主。
“其实一期的1380/米2还是略有亏本,同期大化县域商品房均价为3000/米2。”老蔡是唯一一个交足了大化县政府设置的1亿元“诚信保障金”后,才获得的这个项目。“但销售有保障、商业配套也给我做,新城中的医院、学校、道路也都采用PPP或BT方式与我合作。所以赢利是没问题的。”
利好政策,越是在观念更新后,才越充分体现出含金量。
2015年,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达到广西。广西将此细化为根据全区不同区域,给予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每人1.9万—2.4万补贴。小苏家4口人,大化又是重点县,所以有个4.8万元的补贴;“打酱油的也可买醋”,所以又有了400元/米2的补贴。曾经被20多位副省级领导关注过的“民族新城”项目,终于在这一轮的机遇中,靠改革闯出了新路。“大化模式”,成为当下全区易地扶贫搬迁中,广泛推荐。
2016年7月15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出台80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涉农资金。资金范围为国家级20类、自治区22类。“„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自治区副主席黄世勇说。与此同时,广西还已组建了广西农投集团作为省级投融资主体,负有易地搬迁任务的79个县也都成立了各自的项目公司。“不仅能买醋,还能再买米了。”大化县委书记杨龙文期待更多。
据统计,在此次广西110万易地扶贫搬迁中,像“民族新城”这样的就城、就镇式集中安置,总量将到85%以上。
搬迁谁?怎么搬?已经不是了难题了,可下一道难题又接踵而至。“后面,实际上这才是一道真正的难题。”黄世勇告诉记者。
“卖出鸡和鸭,换生新产业!”
这道难题在蒙绍斌脑子里,也转了好久。
小蒙今年37岁,99年退伍回来后就一直担任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民安村村主任。民安同样地处石漠化大石山区,自从搬出到“福民新村”后,头等大事就是得给村民们找个“新营生”。“播一把种、收一捧米”的日子,自然是不能再继续了,可村里、镇里也没什么产业。还是老支书提醒了他:老祖宗不是还传下来过养牛吗?于是,依靠着挂钩单位赞助来的30万元,小蒙和其他15户养起了牛。
到今年整个祥周镇已经搬出来了341户1359人,想养牛的也越来越多,可赞助来的钱毕竟有限,小蒙又“没招”了。好在田东县是“有招”的——08年,田东成为广西唯一的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找钱、用钱,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机制。此前,全县已8.8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级、成立助农担保服务公司、刷卡就能在村中直接领取贷款。易地搬迁扶贫开始后,不仅比其他地区新增了一项“新建或购买住房、不超过10万元、3年内全额贴息贷款”,而且还对全县建档立卡的1.2万授信贫困户,预备了每户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计划。2015年,小蒙的养牛事业“升级”了——他们正式成立了“祥周官民农民养牛合作社”,还实行了“合股共养、集中管理、按户分红”方式。养殖者扩大到68户,仅去年就卖出了20多头。其中原本的25个贫困户,凭此收入,脱贫了15户。
“增收的路子千万条,产业扶贫是第一条”。黄世勇对这句话的解读就是:要把扶贫小额信贷当作突破口。“把扶贫当作机遇,就是要通过扶贫做大广西的经济增量、总量。容量越大,才越有能力消化扶贫中所有问题。”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广西全区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不到18亿元,而同为西部的甘肃半年就达到200亿元。为此,在今年6月的全区脱贫摘帽推进大会上,广西提出要在今年内今年底前完成今明两年300亿以上贷款发放;不仅是“有钱发”、还得“会花钱”。就是要照着田东的样子,探索把从中央到县四级补助资金折股量化后直接补助给龙头企业、经济能人、合作社,让易地搬迁贫困户增加一块资产性收益。
田东县累计成立各种涉农产业合作社355个,位居百色市第一位,53个贫困村中的每个贫困户,都至少得到一个合作社或一个种养大户或一家龙头企业,产业带动。
农小强采用的也是这个招数。老农是崇左市龙州县水口镇水口居委会主任,水口紧邻越南。为扶持边民,国家有一项特殊的政策:允许当地0—3公里内边民凭边民证每天每人享受8000元以内免税边贸。周边几个村先后搬至离边境更近的共宜新村后,人口也增加了。老农打的就是这张“人数牌”——2015年9月,他组织成立“水口边民互助组”,把3000多人以屯为单位分成95个小组,进行了专业分工,有运输、有装卸、有只以边民证入组合作的,一支农产品“边贸大军”迅速成形。而他们带动出的又正是县里多年一直想建设的“跨境农产品加工园”,如今已经有3个企业进驻。
相隔不远的广西著名边贸口岸凭祥市“海润边贸合作社”,更是老农的互助组的“升级版”,除了边民入社入股外,他们还干脆将扶贫、企业、金融一起并入合股。仅此一项,每个贫困人口每年就可增收4000元,实现了“入社即脱贫”广西扶贫设想。
“卖出鸡和鸭,换生新产业。”这是田阳县代县长黄国哲的更大设想。在此轮易地扶贫搬迁中,田阳县不仅要解决自身的3万多贫困人口安置问题,还要承接隔壁凌云县1万人量的易地搬迁。只靠小打小闹,破难显然不够。扶贫是机遇、搬迁是转型,用资源换资本,用资本建资产。田阳县的最大资源就是毗邻地百色,借此优势,田阳出土地、百色出项目,全县形成了铝产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建材工业区和农民创业园“一区三园”的工业产业格局;这还不算完,他们又引入民间资本,总投资35亿元兴建了总占地1500亩的田州古城文化园,一期500亩已建成。截止上半年,商铺销售率达到98%,而这个古城文化园对面几百米,就是田阳县易地搬迁扶贫集中安置点的“老乡家园”。
“我们测算了一下,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产业、文化产业园这三项目再进一步推进的话,至少还可以生出4—5万个用工岗位。”
“干部„脱皮‟,群众脱贫”
时间:2年半;易地搬迁人口:110万;涉及范围:14个地市和110个县(市、区)中,13个地市79个县(市、区)有任务。无论是从时间表还是从任务量,怎么看,这都是一项非常难题。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非常之业必行非常之举。
为了确保如期、保质、按量完成这项历史任务,广西还相应出台了三项落实制度:一是通报。定期通报各市、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进度情况。优秀者,文件为红头;滞后者,文件为黑头;二是督察。由区扶贫办抽调若干人员,两部越野车、专职每天不打招呼、不找干部,直接进村、进户,暗访进度;三是协调。每周四定时接收各地汇报,内容为“必需区级才能协调解决之问题”,没有,则登记为零。“扶贫办不能解决的,就由我;我再解决不了的,就上报两位主官。”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克说。至7月底,全区通报已3次、协调解决问题40多项。“是机遇,也是一次作风锤炼。”
“只有干部脱层皮,群众才能脱掉贫。”杨龙文虽然上任才数月,却将这一观念渗透入全县每一名干部的血脉之中。大化县七百弄,中国严重石漠化地区之一,被联合国称之为“不适宜人类居住之地”。瑶族女干部唐艳今年初被县里从县城附近一条件较好乡镇,调到更为偏远、艰苦的七百弄镇任职党委书记。其时,她的女儿还不满周岁。当组织找她谈话时,她却什么困难也没提,当天赴任。只留给组织一句话:“将来我要把这段经历,当作教育孩子的资本。” 常常去七百弄检查、解决问题的不少干部回来说:在工作现场,他们总会看到一位老婆婆抱着一个小女孩,远远地围在唐艳的旁边,小女孩常常哭着要妈妈。而这位老婆婆就是唐艳的母亲、小女孩就是她的母亲。为了工作,她把她们也都一起带到了乡下……
不仅要肯“脱皮”,还得敢“扛雷”。田阳县洪坡镇双达村覃志明已经当了15年村支书,也受了15年的苦和累。地处于喀斯特地区,引水水漏光、存粮鼠吃光,全村296户守着539亩地,年年吃不饱。村里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跑光了。“要能走,我就带着大伙一起走。”老覃发誓。
2013年,机会来了。靠近县城的田州镇凤马村村支书张建新是老覃的酒友,听说了老覃的事后,告诉他,他们村正在新农村建设,空出了一片58亩地,“你愿不愿意,全搬到我们这来?”连果林、池塘、坟地,两人各自回村一商量,以每亩12万元,成交了。在当时,这种私下变更规划的事,可是件违规之举。“大不了就拿我一个人问责吧。”老覃这一豁,带动周边4个村,也都采取了这种“自我易地搬迁”。田阳县委、县政府也并没有“一棍子打死”,因势利导,反过来一方面调动国土、建设等部门帮这几个村重新规划、合理设计,另一方面又主动向上协调申请报批。如今这种方式,已在田阳县解决5000多人的易地搬迁。
同样的故事,在龙州也有。易地扶贫搬迁一开始,龙州就积极向上要求,能否把0—3公里的政策,再一次放大?让更多贫困户同样能享受到边境贸易政策的惠民之利。“这个政策已经批复了,”“温百万”如今每天都要处理、协调不少这样类似的申请,“按照自治区新台的政策,全区所有边境县、市,这一政策都将扩大到0—20公里。”不光如此,沿着“扶贫也是机遇”的思路,他还准备将“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扶贫、抓住机遇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下一步加快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
从广东佛山创业回来、如今落户在大化县“农民工创业园”里的黄兰玉,在家乡投资办起了玉华制衣厂,用工达到100多人。“县里给我免除租金、免费培训、优惠税费,如果再能敞开更大的政策之门、促成更多配套企业回来,易地搬迁出来的丰富劳动力,就会从最大的劣势,变成我们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眼下,大化农民工创业园中已引进、培育出小微企业25家。7月18日,广西发改委公布2016年全区投资计划,4900亿元总投资中将计划引入1260亿元民资,参与728个重大项目。
从“异”字到“易”字,从“百万”到“千亿”,广西治贫之略,让人充满期待……
Power by YOZOSOFT
第五篇: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1、教师压力大,首先体现在工作当中,现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大,施加于教师身上的无形和有形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学生个性化的增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进一步提高,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天对着几十名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学生,既要解决可能出现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又要搞好教学,压力不小。”而工作上的繁忙又带来家庭生活的不愉快,每天早出晚归,很多家务活是无法指望了,有时候在学校弄了一肚子气回家,“另一半”往往成了“出气筒”。同时教师往往因为忙于教育别人的孩子而疏于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身为老师却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光这一点就足够让很多教师烦恼了。而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与烦恼,往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还有的高中教师告诉记者,学生一进入高三生活就可能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有的高中教师却要年年“过高三”,长期处于备战高考的紧张状态,心理压力长时间得不到缓解。
2、学生家长给予的压力大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在教育方面对学校有强烈的期待,当学生在学校发生一些偶发事件,家长会迁怒于老师;学生学习成绩与自己愿望出现偏差时家长也要归罪于老师。为了工作,教师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日积月累多少会有心理问题,没有渠道得到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们多靠自我心理调节,有时转移宣泄给家人,影响了家庭生活。
3、教师收入低:
首先,收入低往往使教师陷入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中。收入太低,开源和节流都是老师日常需要考虑的问题,任何一项非日常的开支,都会成为老师生活中的难题,严重牵扯精力。另外,从全国范围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房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没有安居,难得乐业。更可怕的是,为数众多的老师长期带病工作,不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而是没钱!
第二,收入低已经影响到教师的公众形象。因为收入低,每一块钱对老师来说都很重要,花钱时就显得潇洒不起来,这不但没有得到公众的同情,反而成为讥笑的对象。在人们的价值观逐渐物质化的今天,经济地位甚低的教师社会地位也随之大幅降低,当教师光荣已经变成当教师无能!
第三,收入低已经使少部分教师师德水平下降。为了增加收入,乱收费者有之,乱办班者有之,索礼者有之,凡此种种。这部分教师的不良行为,被放大成了整个教师队伍的不良行为,从而使教师在公众心中的形象由可怜变为可憎,骂教师的声音不绝于耳!
第四,收入低使教师的社会地位下降,师道不再尊严。目前的中小学在校生,主要是所谓的九零后的一代,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心目中,收入是衡量一个人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收入极低的教师无疑是没有地位的,是无能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是不必听其教导的,甚至是可以随意侮辱的,这给教育带来的麻烦是无法估量的。
第五,收入低导致教师心理的不平衡,敬业精神严重缺乏。教师工作是一项无法量化的工作,能量化的都是表面的东西,而真正起作用的是敬业精神,这是任何培训和考核都无法触及到的。当教师发现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如此之低的时候,很难想象他们还会有很高的敬业精神。
第六,收入低直接导致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从而导致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教师不傻,一旦发现可以改变生活环境的机会,他们会不失时机的付诸实施。于是每年有大批的教师转行了,实在不能转行,农村的教师想办法调进县城,县城的教师想办法调到城市,或者干脆辞职去私立学校,于是,又有一批新的代课教师出现在农村的学校,于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就又下降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