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现状调研

时间:2019-05-14 14:1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现状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现状调研》。

第一篇: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现状调研

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现状调研

一、北京市

1.建筑垃圾总量及回收量的总体情况

当前,北京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4000万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推动京南、京北等建筑废物综合处臵项目建设,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到80%的目标。

2.回收回用方面的政策法规

《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中指出2015年,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臵能力达到800万吨。市发展改革、市政市容、住房城乡建设、质监等部门,要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性政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完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标准、应用技术规程,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研究建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列入推荐使用的建筑材料目录、政府绿色采购目录,促进规模化使用。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中指出加快推动京南、京北等建筑废物综合处臵项目建设,实现“十二五”期末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到达到80%。

《“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指出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垃圾分类标准,增强对资源性固废分类回收的引导力度;细化完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引导现有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升级改造,初步完成13个再生资源专业分拣中心建设,扶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垃圾分类运输队伍。到争取到2012年实现本市过垃圾分类达标率超过50%。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垃圾渣土管理的规定》中指出:(1)单位或者个人因建设施工、拆除建筑物和房屋修缮、装修等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等废弃物应当单独堆放或者进行综合处臵,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站。(2)产生建筑垃圾、渣土的建设单位应当到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跨区、县的工程或者市重点工程产生渣土的单位,应当到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产生房屋修缮、装修的建筑垃圾和渣土的个人,应当到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3)产生建筑垃圾、渣土的建设单位应当持工程图纸等有关材料,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渣土消纳登记表。(4)审批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日内核发渣土消纳许可证。清运渣土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交纳渣土消纳场所管理费。(5)单位或者个人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自行清运,也可以委托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企业清运。

《关于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研究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性政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完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标准、应用技术规程,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研究建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列入推荐使用的建筑材料目录、政府绿色采购目录,促进规模化使用。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指出:(1)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筑垃圾减排处理和绿色施工有关规定,采取措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施工工地的建筑垃圾实施集中分类管理;具备条件的,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2)建筑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单独堆放。(3)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建筑物、构筑物等拆除工程和城市道路、公路等施工工程的承担单位应当在施工前,依法办理渣土消纳许可。渣土消纳许可应当在施工现场公示。拆除工程的承担单位向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拆除工程施工备案时,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资料中应当包含渣土消纳许可证。(4)居民在装饰装修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应当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单独堆放,并承担处理费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依法办理渣土消纳许可。(5)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垃圾交由有资质的运输单位,按照渣土消纳许可确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运输至符合规定的渣土消纳场所。实施建筑垃圾就地资源化处臵的,应当采用符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要求的设备或者方式。(6)建设单位应当将实际产生的建筑垃圾的种类、数量、运输者、去向等情况,及时告知渣土消纳场所。渣土消纳场所发现与实际接收的数量不符的,应当及时报告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本市非居民垃圾处理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建筑垃圾清运费调整为运输距离6公里以内6元/吨,6公里以外1元/吨.公里,建筑垃圾处理费调整为30元/吨。

3.监管机制

(1)建设单位要将建筑垃圾处臵方案和相关费用纳入工程项目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应包含建筑垃圾产生量和减排处臵方案。

(2)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施工工地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和密闭储存工作要求纳入绿色达标工地考核内容。

(3)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资质许可和运输车辆准运许可制度。(4)建立建筑垃圾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公布建筑垃圾产生量、运输与处臵量、建筑垃圾处臵设施、有许可资质的运输企业和车辆等基础信息,公开工程槽土和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供求信息,实现共享。

4.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生产企业现状

而在线生产的建筑垃圾处臵企业仅有北京元泰达环保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家,年处臵能力为120万吨,再生利用率仅为3%。北京市政府提出到2015年,再建成5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臵设施,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年处臵能力达到800万吨。

5.已开展的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示范工程

2003年元泰达投资6000万元引入国外的工艺和设备,随后建成了北京市首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并通过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经过多年反复研究实践,成功研制出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混凝土骨料和建筑垃圾制免烧砖,并在北京前门住宅小区、崇文区草厂胡同20号院等多个工程中成功应用。

6.存在的问题

(1)综合利用率不高,环境压力重

北京市建筑固体废物排放前的回收利用途径主要限于拆除垃圾和工程土方在建筑工地、道路、绿地和低洼地的回填。北京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主要集中在对废旧金属、钢筋等少数具有更高附加值废弃物的回收,相对来说,对含量较大的废弃物回收率很低,如混凝土。

(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有的法规规章中,缺少相关建筑垃圾管理的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建筑垃圾再生综合利用企业的扶持政策和建筑垃圾合理的收费制度等,这使得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

二、深圳市

1.建筑垃圾总量及回收量的总体情况

2010年至2011年深圳市余泥渣土产生量达到5000万方以上。其中,废弃混凝土块、砖渣和碎石等可再生利用的建筑垃圾年产量约1000万吨。

根据深圳市环卫处渣管科最近发布的《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纳场信息统计表》,深圳共有8家余泥渣土受纳场,其中沙湖临时受纳场和金龟临时受纳场容量都已经接近饱和,向社会开放的受纳场容量在2000万方左右。

2.回收回用方面的政策法规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中指出:(1)市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支持建筑废弃物的减排与回收利用活动。资金使用应当公开透明,定期接受审计并向社会公布。(2)鼓励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回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市政府对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应当给予政策优惠或者资金补贴。(3)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回收利用的内容,因此产生的费用列入投资估算。(4)新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既有建筑物、构筑物、市政道路的拆除,建设单位应当编制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在工程项目开工前报主管部门备案。(5)实行建筑废弃物排放收费制度。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建筑废弃物的分类情况、排放数量、收费标准向建设单位或者业主收取建筑废弃物排放费(以下简称排放费)。排放费全额上缴财政,全部用于支持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回收利用活动。排放费的具体征收办法由市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另行制定。(6)新建全装修成品房对建筑废弃物实行分类排放的,免收排放费。(7)实行建筑废弃物联单管理制度。联单由市主管部门统一制作,一式多联。(8)实行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应当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标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并列入绿色产品目录和政府绿色采购目录。

《深圳市建筑垃圾处臵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中指出:(1)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前,应当将建筑垃圾产生量及排放情况评估报告报市建设部门备案。(2)装饰装修房屋产生建筑垃圾的,应当向市城管部门申报备案。市城管部门发现达到建筑垃圾排放规范规定条件、需要申请城市建筑垃圾处臵核准的,应当书面通知装饰装修人。(3)单位和个人因装饰装修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按照物业管理企业或者街道办事处指定地点临时堆放,并采取措施围挡、苫盖,并在12小时内委托他人或者自行运输。运输应当采用袋装或者密闭的方式,防止途中洒落,在市城管部门指定的地点倾倒。(4)单位因建设或恢复生态需要对外接受建筑垃圾的,可持土地使用证明及相关资料,向城市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建筑垃圾临时受纳场地证。在取得建筑垃圾临时受纳场地证后,方可受纳建筑垃圾。(5)建筑垃圾运输车进入受纳场,应服从场地管理人员的指挥,按要求倾卸,禁止未密闭加盖或未采取有效覆盖措施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进入受纳场卸土。建筑垃圾受纳场不得受纳可用于回填的弃土以及建筑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临时建筑垃圾受纳场无法继续受纳时,应在停止受纳十日前报原发证单位,原发证单位应及时调整受纳场,并书面通知排放单位。(6)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依法享受税收减免、信贷、供电价格等方面的优惠。从事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企业可以依法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其所从事的项目可以依法申请认定高新技术项目。经认定的,在税收、土地等方面享受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优惠。(7)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领取建筑垃圾处臵核准文件后,应当向所在地区城市管理部门领取建筑垃圾处臵联单。(8)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运输、处理单位应当按月对联单载明内容进行统计并填写统计表(建筑垃圾处理单位还应当将联单的备案联附上),加盖单位印章后报所在地区城市管理部门备案。(9)在固定受纳场倾倒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市物价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标准缴纳建筑垃圾处理费。建筑垃圾处理费应当专项用于建筑垃圾消纳设施的运营、维护和项目建设。建筑垃圾实行综合利用的,由建筑垃圾产生单位与综合利用企业协商确定处理费。

《深圳建筑废弃物排放费征收及使用办法》中指出凡直接或间接产生建筑废弃物的单位和个人,都将缴纳建筑废弃物排放费。而这一收费的征收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但主要将根据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建筑废弃物回收处臵的社会成本、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利用情况、有利于建筑废弃物减排和利用的激励机制以及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制定。建筑废弃物排放费实行按实际排放费收费和按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定额计量收费两种方式。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臵管理办法》规定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货物运输营运资质,建立建筑废弃物处臵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等。

3.监管机制

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建筑垃圾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各区建筑垃圾的管理等工作;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清理辖区内市政道路及小区范围内的无主建筑垃圾。

(1)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前,应当将建筑垃圾产生量及排放情况评估报告报市建设部门备案。

(2)装饰装修房屋产生建筑垃圾的,应当向市城管部门申报备案。

(3)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领取建筑垃圾处臵核准文件后,应当向所在地区城市管理部门领取建筑垃圾处臵联单。

4.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生产企业现状

深圳华威建材公司将建筑废弃物重新变为新型节能建材,在国内率先将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产业化、规模化。2007年,该公司投资1.3亿元,分两期建设了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废料综合利用厂。目前,这家工厂对建筑废弃物的转化率已达85%以上,其主要成分混凝土块、砖渣、加气轻质砖块、废木屑都可以100%转化,废玻璃、废纸品、废塑料编织袋及金属材料亦可回收再利用。华威目前的年产值已达3000余万元,年处理建筑废弃物规模250万吨,占目前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业产能的三分之二,所生产的再生建材产品在深圳市再生建材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华威已建成再生骨料生产线1条,年生产再生骨料70万立方米。华威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目前已累计消化建筑废弃物500万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超过95%,减少碳排放65000吨,每年节约土地100亩,每年节约天然原材料60万立方米。

5.已开展的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示范工程

南方科技大学拆除了1500栋民房,产生了大约100万吨建筑建设,这些废弃物并没有被转运走,而是直接就地消化了。它们现在就隐藏在南科大工地的各个细节里,例如项目指挥部的外墙,人行道上的透水砖,铺在路上的小石子。原来拆迁形成的建筑垃圾通过综合利用,被就地转化为再生建材。塘朗山原来建筑垃圾受纳场所在地正是现在综合处理建筑垃圾的大本营。大小不一的混凝土块被机器“吞入”,而从侧后方两个出口“吐”出来的却是沙状的细骨料和稍大颗粒的粗骨料。现在南科大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其中不能利用的废渣余土用来做校园内的假山造景,能利用的则还原为不同强度的骨料,按照性能用作空心砖、实心砖、透水砖、路道岩石等。

南方科技大学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照片展示 6.技术体系

深圳市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大体分2类:(1)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填埋,约占98%;(2)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约占2%。现有3个建筑垃圾填埋场均即将填满封场,其余建筑垃圾由各街道自行消纳。深圳市拟在塘朗山填埋场内建设1座处理能力为1600t/d的建筑垃圾制砖厂,预计每年可处理建筑垃圾40万t。

7.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内在动力

实施建筑垃圾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与成本息息相关,无论是记录制度的实施、管理人员的配备,还是建筑垃圾的收集、分类、运输,都要求建筑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这种额外投入在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一般未计入工程预算。虽然对废物进行管理可能带来收益,但成本增加的幅度大大超过了收益增加的幅度,这与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目标相矛盾,自然施工企业也就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不感兴趣。

(2)外部约束缺失

在现行体制下,企业处臵建筑垃圾的成本远远低于实际社会成本,此时即产生了外部不经济性,这种外部不经济造成企业缺乏减少排放量的动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或采用以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予以干预。但在调查中发现,政府干预的效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法权威不强。目前深圳市执行的有关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是2005年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和1998年深圳市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余泥渣土管理办法》。而且,有69.8%的被调查者对这些法规仅略有了解,还有17.5%的被调查者根本不了解。

2)法规条文笼统。77.8%的被调查者认为法律条文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实施细则和量化标准,因而导致这些法规操作执行困难。仅有9.5%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法规的执行效果理想,而有41.3%认为效果一般,49.2%认为效果不太好。

3)执法力度不够。42.8%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执法部门职责不明确,执法效率不高。由于当前建筑垃圾管理涉及建筑主管、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一旦衔接不当,就造成了执法空隙。调查结果也显示,当前对建筑垃圾的监督管理主要在运输和倾倒环节,而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很少甚至根本没有。

三、河南许昌市

1.建筑垃圾总量及回收量的总体情况

目前,许昌市城区年产建筑垃圾30万吨,河南省许昌市城管局与许昌金科建筑清运有限公司签约,对该市城区内建筑垃圾实行“特许经营”城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

2.回收回用方面的政策法规

《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细则》中指出:(1)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在开工前向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臵申请,申报需要处臵的建筑垃圾数量,签订《卫生责任书》。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工程建设项目,应持有建筑垃圾处臵核准手续。(2)建筑垃圾的处臵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许昌市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对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提出处臵申请并交纳建筑垃圾处臵费的,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并补办手续。(3)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个人应与建筑垃圾处臵特许经营单位签订有偿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臵场受纳建筑垃圾。所有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倾倒在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处臵场所。(5)建筑垃圾按照规定的时间收集、运输。收集、运输时间夏季、秋季应在21时至次日6时之前,春季、冬季应在20时之后至次日6时之前进行。特殊情况需要在其他时间段收集、运输建筑垃圾,必须经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必须实行密闭运输,车容保持整洁,暂不能封闭的车辆应装载适量,低于车帮5公分,防止沿途抛撒污染道路。(6)社区居民、个人家庭因改建、修缮、拆除或装修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业主不能自己清运的,可委托物业管理单位、社区居委会联系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有偿清运。

《许昌市市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中指出:(1)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施工单位和个人,应在工程动工5日前向市城市管理局申报建筑垃圾处臵计划,如实填报建筑垃圾的种类、数量,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2)市城市管理局在接到申报文件之日起5白内核发处臵证,对不核发处臵证的,应告知其原因。处臵证不准出借、转让、涂改和伪造。(3)凡负责建筑垃圾运输、处臵的单位或个人,经批准后,应按指定的路线,将建筑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臵,并交纳处臵费。所有运送建筑垃圾的车辆,严禁沿途遗撤、泄漏,并车携带处臵证,随时接受检查。任何运输单位和个人不得承运未经批准处臵的建筑垃圾。(4)建设工程或低洼地等需要回填建筑垃圾的,有关单位应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办理回填手续。(5)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不得占压道路,场地四周应设臵1米以上且不低于堆土高度的遮档围栏,并有防尘和防污水外流等防污染措施,保证建筑工地周围的环境卫生。(6)各类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上个月内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处理干净,建设单位应负责督促检查。(7)建筑垃圾的处臵费标准,由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市物价局核定,收入所得全额上交财政,纳入预算外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用于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8)对揭发举报乱倒建筑垃圾者,每次给予100元奖励,有关单位要为其保守秘密。

《许昌市施工工地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中指出:(1)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在开工前向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臵申请,申报需要处臵的建筑垃圾数量,签订《卫生责任书》。(2)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车辆冲洗设施验收证明,向城市管理部门申请垃圾处臵手续,未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车辆冲洗设施验收证明的工地,城市管理部门不得发放垃圾处臵手续。(3)建筑垃圾的处臵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许昌市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对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申请处臵并交纳建筑垃圾处臵费的,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并补办手续。(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驶出装载现场前,必须对车辆槽帮和车轮进行检查,确保四周槽帮牢固可靠,无破损,挡板妥善严密;运输车辆车轮干净,不带泥沙。(5)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逐步实现封闭式运输,并随车携带准运证,按规定时间、线路进行收集、运输。运输时间为夏秋季21时至次日6时,冬春季20时至次日6时。特殊情况需要在其它时间段收集、运输建筑垃圾的,须经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暂不能达到封闭运输的车辆,所装载的建筑垃圾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严禁超高超载运输。(6)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个人应与建筑垃圾处臵特许经营单位签订有偿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7)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车体干净整洁,在运输过程中,不得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秩序,不得出现丢弃、遗撒、泄漏、飞扬现象。运输流体建筑垃圾的车辆,必须使用不泄漏的容器装载运输。(8)任何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建筑垃圾处臵特许经营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处臵。

3.监管机制

许昌市城市管理局为许昌市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对许昌市规划区内(魏都区、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等)建筑垃圾处臵进行统一审批、核准、监管;依法查处建筑垃圾私拉乱运、随意倾倒、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负责对各县(市、区)建筑垃圾管理部门进行行业监督和业务指导;负责监管、指导特许经营单位认真履行特许经营协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职责对建筑工地实施监管,做好建筑垃圾产生地的管理工作。负责对施工现场道路、车辆清洗设施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考核、监管。

公安交警部门对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依据规定办理市区通行证;对未经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进行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予以查处;对故意污损、遮挡号牌,车尾无放大号或放大号不清晰及超高、超速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依法查处。

交通公路管理部门负责对进入市区或过境未按规定装载建筑垃圾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依法进行查处。

许昌县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辖区内的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接受许昌市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督和业务指导。

魏都区、经济开发区、东城区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城管部门对未经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行依法查处,对辖区内污染路面的运输车辆进行查处,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1)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在开工前向建筑垃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臵申请,申报需要处臵的建筑垃圾数量,签订《卫生责任书》。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工程建设项目,应持有建筑垃圾处臵核准手续。

(2)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个人应与建筑垃圾处臵特许经营单位签订有偿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3)建筑垃圾按照规定的时间收集、运输。收集、运输时间。

4.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生产企业现状

位于魏都区产业集聚区的金科建筑清运有限公司将建筑废弃物进行收集、运输、处臵,实现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率在95%以上。该公司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并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建设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研发平台,延长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产业链,每年可处理再利用建筑废弃物400多万吨,年产30万立方米再生墙体材料和200万立方米再生建筑材料,使许昌市建筑废弃物真正实现了“建筑材料—建筑废弃物—再生建筑材料”的良性循环。

5.已开展的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示范工程

2008年,许昌市城管局大胆尝试建筑垃圾处理商业化运作的模式,启动了“零元钱”公开招标城市建筑垃圾无害化处臵单位,中标企业享有对建筑垃圾进行环保处理的独家特许经营经营权,负责建筑垃圾的清运及无害化处理。政府把本应需要投入很大一笔公益性资金的城市建筑垃圾处臵任务,一分钱不花地招标给了专门的清运公司负责处理,清运公司通过对这些建筑垃圾进行无害化再生处理后转化成各类建材产品,投入市场获得经济效益。2009年又设立了“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系统”。目前,许昌市在处臵建筑垃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根本上解决了私拉乱倒和垃圾围城现象,许昌市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已到90%以上。

6.技术体系

将建筑垃圾粉碎成大小不一的建筑材料,3个出料口可以流出不同大小的颗粒,用于不同的用途。经过粉碎、筛选等程序,建筑垃圾变成有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循环利用,主要用于筑路、砌墙、制砖等,实现变废为宝。整个厂区全部采用了除尘和降噪声设备,实现自动化作业,效率极高。粉碎后较细的材料被用来制砖,这种免烧砖的特点是强度大、产量高、不占用耕地、不破坏土地。粉碎后的大颗粒可用来铺路、修路时作稳定层等。

7.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许昌市在建筑垃圾排放方面都还比较规范,但是建筑垃圾没有固定专用的综合处臵场,而且垃圾处理的设施不足,只是进行简单的填埋,绝大多数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所以,许昌市的建筑垃圾处臵距离资源化的要求还很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些建筑物由于设计水平落后、建筑质量低下,导致建筑(构筑)物还未达到应有的使用年限便提前报废,成为“垃圾建筑”。另外,一些住宅建筑由于设计不合理、装饰材料质量低下,往往业主常重新购买新材料进行布臵和装修。此类设计,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业主们的经济负担。

(2)建筑垃圾中绝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3)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废旧金属、钢筋等少数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废弃物的回收,而且主要依赖于人工分拣,而专业分拣人员又很少,又浪费了大多数可以回收的资源。

(4)建筑垃圾处理工艺技术水平落后。建筑垃圾处理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设备陈旧落后。

(5)许昌市建筑垃圾处理相关法规还不够健全,这也为建筑垃圾处理的规范化增加了难度。

四、西安市

1.建筑垃圾总量及回收量的总体情况

西安市正值城市城市大建设的重要时期,城市周边的各开发区是全市开发建设的重点,而城内又面临旧城改造、工业企业搬迁等重要的建设任务。据初步估算,全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少于1000万立方米,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清运,给交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西安市 2000-2010 年建筑垃圾总产量

2.回收回用方面的政策法规

《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中指出:(1)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向所在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报建筑垃圾处臵计划,并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2)经营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必须向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领建筑垃圾运输资质证。(3)建筑垃圾消纳场的设臵和管理,由所在区人民政府负责。设臵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应向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建筑垃圾消纳场实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4)居民因装饰、建造、维修房屋等产生的零星建筑垃圾,按物业管理单位或居委会指定的地点堆放;物业管理单位或居委会负责清理,并委托有经营建筑垃圾运输资质的运输单位有偿清运。(5)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在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排放建筑垃圾的,责令立即停止排放、清理垃圾,并按已排放垃圾数量,对排放者按每立方米100元处以罚款。

《西安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指出建筑渣土必须倾倒在市、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及市属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消纳场。倾倒建筑渣土的,应到所在区、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倾倒建筑渣土手续。运输建筑渣土的,应到市、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及市属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渣土准运证。

《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指出:(1)建筑垃圾处臵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2)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必须在工程开工前携带证照、施工图纸等有关资料,到所在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报建筑垃圾处臵计划,并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3)建设或拆迁单位在申请《拆迁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出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对未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的,建设主管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市拆迁办不得发放《拆迁许可证》;对未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而开工的,市建委应限期停工,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准运离施工现场。(4)经营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必须向市市容园林局申领建筑垃圾运输资质证。(5)建筑垃圾消纳场的设臵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长安区要保持1至2个可正常使用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建筑垃圾消纳场的设臵和管理,由各区人民政府和4个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设臵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应向市容园林局备案,并向社会公布。(6)需要回填建筑渣土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向辖区建筑垃圾管理部门登记,由建筑垃圾管理部门负责统一安排。不向辖区建筑垃圾管理部门登记而擅自受纳建筑渣土的,属违法行为。(7)居民因装饰、建造、维修、拆除房屋等产生的零星建筑垃圾,应事先向物业管理部门或居委会申报并按指定的地点堆放,按规定标准交纳清运处臵费用。物业管理部门或居委会负责清理,并委托有经营建筑垃圾运输资质的运输单位有偿清运。(8)承运单位应将建筑垃圾运往指定的消纳场地,并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托运单位送各区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查验。对不在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地排放建筑垃圾的,或在建筑垃圾消纳场排放处臵的数量与建设单位申报并经辖区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定的数量不相符的,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依据市容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证据按照《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予以处罚。《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中指出:(1)建筑垃圾排放人应当向建筑垃圾产生地所在区、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西安市建筑垃圾处臵(排放)证》。(2)建筑垃圾排放人应当与持有《西安市建筑垃圾处臵(运输)证》的运输单位签订建筑垃圾运输合同,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由未取得《西安市建筑垃圾处臵(运输)证》的运输单位和个人运输。(3)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组织应当接受所在区、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在辖区内设臵围蔽的个人住宅装饰装修废弃物临时堆放点或者收集容器,并组织集中清运。(4)建筑垃圾排放、运输实行保证金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5)运输建筑垃圾造成道路及环境污染的,责任人应当立即清除污染。未及时清除的,由所在区、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清除,清除费用由责任人承担。(6)企业使用或者生产列入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或者产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3.监管机制西安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建筑垃圾管理的主管部门。7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建筑垃圾管理工作。规划、建设、国土、环保、交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1)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向所在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报建筑垃圾处臵计划,并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2)经营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必须向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领建筑垃圾运输资质证。

(3)建筑垃圾消纳场的设臵和管理,由所在区人民政府负责。设臵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应向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建筑垃圾消纳场实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4.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生产企业现状

西安蓝绿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位于北郊的一家利用建筑垃圾制造免烧砖的企业。公司已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三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面的系列专利技术,建筑再生资源墙体和一种装配式绿色文化围墙已获专利权,另一项已获初审。

2004年底,公司多方筹措到资金,进行产品的中试,取得了各种证书,建成小规模生产线。2005年底,又筹资建成一条半自动化生产线。目前这个半自动化生产线理论产量是一天生产2000m3再生砖,而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产量只达到1000m3,每天仅能消纳四五车建筑垃圾。同时由于目前还没有垃圾砖厂通过合法手续准予收费,所以原本消纳建筑垃圾司机是需要向消纳场所交费的,而实际上企业情急之下经常需要从司机手中花钱购买建筑垃圾。

按照国家规定,农业用地不能随便转为建设用地,所以公司为寻找厂址花费了很大精力,最终不得不暂时选用目前的这块地。而这块地距离村民很近,电、路、水都存在问题,生产屡屡受阻,只能临时使用,不能做长远打算。同时因为面积过小,也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最近,气温越来越低,造砖时需加入防冻剂等材料,又要加大成本,企业不得不暂时停产。

另一家建筑渣土再生利用企业位于三桥地区,该公司已经建成占地100亩的厂房及生产线,对建筑垃圾进行分拣、破碎处理和筛分。粗料可以用作软基础处理,但由于运距问题,产品销路受到限制。和长安大学、市政研究院进行的建筑垃圾替代筑路二灰石石料研究,已经通过了抗压试验,证明筑一般公路没有问题,市政研究院甚至在草阳路、工农路、长鸣路等4条道路的施工设计上提出试用这种由建筑垃圾再生而成的新材料,却遭到了施工方的反对。他们还试验出了用建筑垃圾细料制作的透水砖和道沿砖,同样由于销路问题没敢批量生产。用建筑垃圾生产构件搞组装式楼房的专利也正在申请中,不过经过前两样产品的入市失败,企业对这项技术的前景已经处在观望状态。这家企业遇的最大障碍依然是用地问题。由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我国尚处于实验阶段,故全国各大城市、包括我市均未纳入城市规划,项目用地手续无法完全合法化,使刚刚有些许起色的企业重新陷入困顿。

5.已开展的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示范工程

2011年西安市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园区内的道路的建设就是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品建造的,这样的道路在造价方面具有优势,在道路质量方面与普通的道路也没有很大差别,还解决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除道路之外,园内所有的建筑、造型都大量节能再生的材料,不单造价低廉,而且环保。园内还有一批节能建设,包括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长安馆、主展馆和生态乌托邦展览馆等,几乎都是零排放的建筑。

6.技术体系

2010年6月,西安市首台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移动破碎站在市北郊二环一建筑工地正式启用。据施工单位称,使用该设备将大块的废弃混凝土墙送进移动破碎站的粉碎设备,经过破碎、筛分、传送,去除杂质等一系列加工,最终形成了一堆颗粒均匀的混凝土颗粒,这些被粉碎分类的建筑垃圾将被重新利用。

7.存在的问题

(1)建筑垃圾数量快速增加,清运压力增大。西安市正值城市大建设的重要时期,城市周边的各开发区是全市开发建设的重点,而城内又面临旧城改造、工业企业搬迁等重要的建设任务。

(2)缺乏对建筑垃圾产生的利益主体的分析,导致清运市场较为混乱。缺乏对建筑垃圾相关利益主体的研究和判断,政府主导地位缺失,运输车队各自为政,不仅损害了建设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清运市场秩序。

(3)缺乏对建筑垃圾循环使用和“减量化”的扶持,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全市还没有出台支持建筑垃圾循环使用的优惠政策,对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减量化”没有强制要求,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全市有30多家建筑垃圾循环使用企业,但是规模普遍较小。通过比较发现,西安市的建筑垃圾处理呈现出线性特点,以直埋为主;而发达国家已经将建筑垃圾的处理立体化,处理方式更加多样,有效的保护了环境。

(4)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机构不明确,监督管理存在难点。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来看,其产生、运输、处臵的全过程都应被列入管理的范畴。从资源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还应包括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资源回收,而现行管理机构在这些方面都不明确,造成监管效果不明显。

第二篇: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为建筑垃圾回收回用作出贡献

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为湖南省建筑垃圾回收回用作出贡献

建筑废弃物并不都是垃圾,除一小部分含有有害成分外,绝大部分是有价值的,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原料。只要在拆解旧建筑物时做好分类,将生活垃圾、含重金属离子的灯管和油漆等有害物质分离开,其他的材料都可以重新利用。

对建筑废弃物不再笼统地称为“建筑垃圾”,而应该将建筑废弃物分为“可再生建筑材料”和“有害垃圾”。对以“可再生建筑材料”为原料的产品,可定名为“绿色建材”或者“低碳建材”。

专业拆解企业和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就对整个项目废物的产量及收集做出评估和预案,确定有关分类回收的程序。对旧构筑物进行分类拆解,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最好办法。将小部分有害物质先行收集和处理,可以避免这些有害物质和绝大部分能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混在一起,最大限度地避免有害物质的扩散,避免所有的材料都变成“垃圾”。

由我厂专业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对建筑垃圾实施拆解、分类、收运、加工一体化作业流程。我厂推出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有:YDSHNPSZ系列颚式建筑垃圾筛分站、YPS系列反击式建筑垃圾筛分站、YPS系列冲击式建筑垃圾筛分站、圆锥式建筑垃圾筛分站等系列产品。

第三篇:国内对建筑垃圾研究及利用现状

国内对建筑垃圾研究及利用现状

我国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利用率尚不足5%,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暂存堆放和填埋处置。对旧混凝土的回收利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建筑垃圾数量的急剧增长,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和一些远见卓识的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了建筑垃圾的科学处置和综合利用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继开始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进行探索性研究和一些有益的实践。自1997年以来中国建筑材料学研究总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再生混凝土集料和再生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城市建设垃圾在建材工业资源化技术研究”、“固体废料物在水泥混凝土工业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和“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等。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单位也先后从事过建筑垃圾的再生资源化利用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国内专家学者们在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方面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如邢振贤[1]等在配合比一样的情况下,全部采用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配制再生混凝土,同基准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9%,抗拉强度降低7%,抗弯强度约为基准混凝土强度的75%-90%,对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不是很显著。同时建筑垃圾对混凝土的物理性能[2]、耐久性能[3.4]等的研究也已有相应的研究。梅迎军、郑建华[5]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再生集料研究的不足,对再生粗集料的生产工艺、分级方法与标准、基本性能指标、界面改性处理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随着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各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工程试点。例如合宁高速公路采用再生水泥混凝土集料作为新拌混凝土的集料来浇注混凝土路面。再生水泥混凝土的利用率为80%,每年的维修工程量为9万-10万平方米,节约集料的运输费用为117万-130万元;同时,节省了废料占用的土地费用约67万-75万元[6.7]。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大量房屋倒塌,桥梁、公路损毁,经震后初步估计,产生的建筑垃圾可达6亿吨,堆积体积可达4亿立方米[8],大量建筑垃圾急需处置,加速了我国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制定和研究步伐。2008年5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并发布的《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试行)提出,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导则提出,建筑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渣土、废砖瓦、废混凝土、废木材、废钢筋、废金属构件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利用、经济合理、性能可靠。

为保证短时间内消纳大量建筑垃圾,灾区建筑垃圾利用应优先考虑就近回填利用以及简单、实用的再生利用方式。适用于灾后重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

(1)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

(2)利用废砖瓦生产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砖、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3)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

(4)对于废弃木材类建筑垃圾,尚未明显破坏的木材可以直接再用于重建建筑,破损严重的木质构件可作为木质再生板材的原材料或造纸等。

(5)废弃路面沥青混合料可按适当比例直接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6)废弃道路混凝土可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7)废钢材、废钢筋及其他废金属材料可直接再利用或回炉加工。(8)废玻璃、废塑料、废陶瓷等建筑垃圾视情况区别利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与同济大学、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等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与抗震节能房屋建设科技示范》,提出实现灾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必须进行灾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成套技术研究。总体目标是在1年的时间内,针对地震灾区建筑垃圾以及灾后重建需求,通过系统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再生混凝土制品、抗震节能房屋结构体系的研究,建成2条不同规模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生产线、3条再生混凝土制品示范生产线,建成满足抗震节能要求的4种不同结构体系的示范房屋,为灾区重建和新城镇建设提供关键成套技术,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将为我国地震灾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示范效果。

第四篇: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

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投资管理部

2017年8月1日

目录

一、建筑垃圾的概念..................................................................................................1

二、建筑垃圾的来源..................................................................................................1 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1

三、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情况.......................................................................................1

四、政策情况.............................................................................................................2

五、商业模式.............................................................................................................3 一 开展试点示范 推广先进经验.............................................................................4 二 “互联网+”应用于建筑垃圾管理..........................................................................4 三 引入社会资本 实行特许经营.............................................................................4 各项指标:.............................................................................................................4

1、所属行业:....................................................................................................4

2、主营业务:....................................................................................................4

3、产品或服务:................................................................................................4

4、客户类型:....................................................................................................4

5、关键资源:....................................................................................................5

6、销售渠道:....................................................................................................5

7、收入来源:....................................................................................................5

六、处理技术与方向..................................................................................................5

七、标杆企业.............................................................................................................6

八、行业痛点与不足..................................................................................................6 一 土地资源缺,选址要求高..................................................................................6 二 市场“卖不好”,企业“吃不饱”.............................................................................6 三 政策技术不成熟,灰色利益难斩断....................................................................6

九、未来的趋势与机遇..............................................................................................7 一 我国建筑垃圾存量.............................................................................................7 二 政府产业支持....................................................................................................7 三 “一带一路”........................................................................................................7 1.需求和供给并存...................................................................................................7 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能为“一带一路”更好实施保驾护航........................................8 3.应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8

十、我们的建议与想法..............................................................................................9 一 要完善法规.......................................................................................................9 二 修订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规范.........................................................9 三 明确建筑垃圾再生品使用标准及管理评价规范..................................................9 四 制定完善的建筑垃圾排放监测监管制度.............................................................9 五 需要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10 六 政策扶持.........................................................................................................10

一、建筑垃圾的概念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二、建筑垃圾的来源

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

(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上和深层上,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碎块和沥青混凝土碎块;

(3)旧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铁金属等几类;

(4)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三、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日益加快,建筑垃圾随之增加。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是第一大城市垃圾源。预计2020年,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建筑垃圾至少达500亿吨。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非常巨大,但行业开发率是极低的,即使是北京,总的处理情况也只有30%,换句话说,也只有30%“财富”被挖掘。

当前,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尽管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我国长期把垃圾处理作为公共事业,政府的扶植配合政策起着关键性作用,多是参与“PPP”融资方式中,今后政府发挥的余地仍然巨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已不是主要瓶颈问题,主要症结就在于相关的法制政策保障的引导与落实。因此,在推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好体制机制方面的重要保障。

据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资料显示,国外建筑废弃物处置和利用都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行业规范,这对建筑废弃物处置利用行业起到指导监督作用。如美欧日均高度重视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标准及各种强制性的使用规范。而我国目前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缺少强制性的严格相关规范,使得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5%远远低于英国的48%、新加坡的63%、香港的80%、日本的95%。若要保证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质量和效果,我国必须制订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才能使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每一个技术环节所提供技术依据,得以找到质量的控制点,使之产品有合格、验收的依据。

四、政策情况

2017年5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 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与控制。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及消纳设施建设。积极拓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市场利用渠道。鼓励建筑垃圾回用于道路及海绵设施建设。开展建筑垃圾存量排查及安全隐患整治。建立建筑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要求,新建、改扩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应符合规范条件,项目建设要满足工程勘探、咨询、设计、施工和监理的要求。

2016年11月4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的公告”。批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以及砖块的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项目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701号),确定了44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项目。

2016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布。提出“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布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完善建筑垃圾回收网络,加强分类回收和分选。探索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继续推进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粗细骨料和再生填料,规模化运用于路基填充、路面底基层等建设。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将建筑垃圾生产的建材产品纳入新型墙材推广目录。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列入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评价体系。”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从十方面入手,就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出具体部署和要求。“土十条”中特别强调了要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同时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发挥建筑垃圾资源化在减少生活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筑垃圾任意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更会污染土壤。“土十条”的印发将规范未来建筑垃圾处置,大力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

2015年9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今后将要“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产品质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全面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列为2015年工作要点,要编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与装备目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5年6月,亚洲开发银行批准了“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政策研究”国别技援项目(PATA 8906),项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执行,金额为40万美元。该项目旨在为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提供政策建议,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对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和全面评估;

2、了解国外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技 术;

3、提出规范中国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筑垃圾分类利用和处理的技术指南、推广使用资源化产品的支持政策等。

2015年4月14日,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文件要求,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研究起草《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方案》;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鼓励各地探索多种形式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投融资模式。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将“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列为2014年工作要点,要研究制定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启动试点示范,推动相关技术、产品、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2015年3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选项范围: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治理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中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其中,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示范项目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内容和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成为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之一。补助标准:原则上按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不超过8%、10%、12%,且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上限为1000万元。

2014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要求“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17年,在共伴生矿产资源、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建筑废物等领域研发60-7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推广50-60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研发建(构)筑物的拆除技术、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建筑废物资源化再生关键装备、新型再生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工艺。推广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制备关键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针对建筑废弃物研发回收利用成套设备,推广应用建筑垃圾、道路沥青处理及利用设备。

2014年2月19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部署,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将“建筑垃圾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设备”列为“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重点任务。

五、商业模式

现在许多城市都单独出具了相关文件政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仍然是一项社会福利化 任务。大多数省级、地方政府会选择“PPP“模式和社会企业开展合作,主要分三步开展工作: 一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先进经验

省住建厅确定若干市(县)作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市(县),以若干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一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并联合省财政厅对这些试点市(县)、企业和项目进行补贴。当地县市也可通过招标的方式,依据政府指导,建议相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开展试点工作,从少量、初级处理到大量、高端处理的探究转变过程。

与此同时,省住建厅将积极推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试点市(县)的先进经验,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大力推动再生产品的应用,发挥示范效应。

二“互联网+”应用于建筑垃圾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建立建筑垃圾物联网管理平台十分必要。建筑垃圾目前来看还是属于重量高、附加值低的一种材料来源,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科学的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合理的运输路径选择、完善的分类收集制度落实,将对降低处置成本、规范各环节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建立物联网管理平台作为规范化管理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政府要求各市(县)政府建立由城管、住房建设、公安、交通、环保等职能部门和资源化企业联动的建筑垃圾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对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四个环节进行监控。同时要求各市(县)政府开始定期公布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减量化处置和资源化处置计划。

三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特许经营

各地政府统筹需要规划、合理布局,引入社会资本,鼓励采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投融资模式,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此外,还需要实行特许经营,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市(县)政府授权,依据建筑垃圾产生量、消纳或资源化利用的需要,采用招投标方式授予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消纳或资源化利用企业特许经营权。

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试点省份—河南省为例,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市要全部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省辖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省直管县(市)和其他县(市)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河南省将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集团化企业,产业化发展达到一定规模,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成果在全省得到全面推广。

各项指标:

1、所属行业:所处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一直专注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主营业务:专业从事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研发及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涵盖了从 建筑垃圾收集到再利用环节的全产业链。

3、产品或服务: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研发成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套设备、工艺和技术。

4、客户类型:主要客户类型一般为二大类。第一类是建筑垃圾产生客户,需要公司为其提供 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服务,收集运输费用由其与公司协商确定,主要客户来源为 政府建设部门、土地收储 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等;第二类是再生产品使用客户,需要公司根据其工程需要提供不同品种不 同规格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主要客户来源为城市道路、游园、广场的建设单位、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等,双方供需方式一般为政府采购,市场定价。

5、关键资源:公司的关键资源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建筑垃圾的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三个方面。公司一般会积极与相关研发中心,知名高校实验室开展合作,并聘用专家作为公司专业指导,结合当前国内外先进管理和生产经验,重点在设备、工艺、产品配方、再生骨料性能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研究,特别是完成的再生骨料基础性能的研究、基本配方的研究、基本外加剂的研究,为公司快速开发适合不同区域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奠定了基础。

6、销售渠道:(1)收集运输业务:建筑垃圾行业作为市政公用行业,政府对其实行特许经营模式,公司通过政府授权对授权范围内的建筑垃圾进行收集运输,既为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原材料保证,又同时保证了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2)再生产品业务:渠道之一为政府采购,即再生产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广泛应用于政府投融资项目,使公司在获得稳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如: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保护生态、节能减排等);渠道之二为市场销售,即通过市场自由化竞争取得销售收入,公司通过积极跟进项目当地建设信息、加强和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沟通等使设计和施工单位充分了解公司的产品性能和生产能力,扩大了公司再生产品的应用范围。

7、收入来源:主要为建筑垃圾清运回收利用收入、建筑砂石骨料及再生砖、混凝土销售收入、砂浆 收入、建筑垃圾填埋收入。

六、处理技术与方向

发展方向是针对废混凝土、建筑渣土等建筑垃圾,重点突破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资源化利用,以及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关键技术,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建筑资源化技术体系和 产业化平台。

技术重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技术,重点研究建筑废弃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关键装备、再生产品高品质化技术,形成建筑废弃物再生成套工艺与设备,建立完善先进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二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关键技术、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新型再生建筑应用技术,形成有关的产品标准、设计以及施工规范;三是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和利用,重点研究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制备技术、应用技术;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控制技术、长期性能等。实现全产业链覆盖整合。

建筑垃圾处理依托于生产线,随着技术不断革新,相应的手段更加环保节能,分类更彻底,利用率更高,破碎后成品骨料的杂质含量更少,品质更优。生产线主要由预分拣区,颚式破碎机,重型筛分模块,正压轻质物分离器,水平筛+负压轻质物分离器,卧轴反击式破碎机,人工捡拾台,输送系统,抑尘降噪系统,控制系统,参观通道组成,通过建筑混合垃圾再生处理流程对建筑混合垃圾中的轻质物,金属,其他杂物(铝合金,电缆,木材等)等进行分拣剔除,对混凝土,废砖头,石头等进行破碎筛分处理加工,从而实现资源再利用。

七、标杆企业

详情请见附件

八、行业痛点与不足

一土地资源缺,选址要求高

建筑垃圾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不光需要把垃圾分拣处理,还需要将其分解重塑,最后制成环保材料。期间需要多个环节,多个厂房作为支撑。这也就造就了建筑垃圾处理企业需要大量土地建造厂房,只有土地越大,建造的厂房越大,企业每天能处理的建筑垃圾更多。以北上广这种特大城市举例,要建多少企业,给多少土地才能将北上广建筑垃圾消化完?这在北上广这种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是很严重的问题。也暴露了目前在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的现象。同时,环保企业选址不仅仅需要考虑不能距离城市过远,增加建筑垃圾运输的成本,同时也不能离城市过近,占用城市规划区域。即使符合要求,周边居民也往往不支持,引起市民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土地资源本来就紧缺,还要考虑土地规划和市政规划的配合。各方未形成合力,难免进展缓慢,这是本行业的痛点之一。

二市场“卖不好”,企业“吃不饱”

许多人思想观念有误,对于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往往接受程度低或有抵触情绪,总觉得垃圾制作出来的东西还是垃圾,而拒绝使用。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时,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费用需要企业自己承担,使得环保再生材料的价格相比同类产品没有优势,这是“卖不好”的表现。另外一个问题是企业“吃不饱”。虽然从一开始,企业是按照某种年处理量生产建设,但实际上年处理量远远低于预期,大多数时候它们只能“等米下锅”。究其原因还是建筑垃圾的终端处置场所太少,各施工单位、运输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纷纷自寻出路,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建筑垃圾的“重灾区”,一边是建筑垃圾的随意扔弃,破坏环境;一边是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本行业的痛点之二。

三政策技术不成熟,灰色利益难斩断

现行与建筑垃圾处理相关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规主要关注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市容带来的影响,几乎未涉及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问题;政策法规缺乏整体性,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无法为深入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政策法规支持和保障;缺乏统一规划、没有专管机构,住建、市政、城管部门及街道居委会的职能都有所涉及。尽管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不管改进提升,但相比国外的先进技术,还有很大差距,这就使得我们的回收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依然较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背后暗藏着许多灰色利益链,严重阻扰和制约着建筑垃圾向资源化处置方向发展的进程。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置企业是以受纳场为主,还有一小部分企业挑选建筑垃圾中尚有利用价值的废弃混凝土、砖、瓦等,进行简单剥离,经过破碎制成再生的砖、瓦等产品,而剩余的建筑垃圾,依然会被随意丢弃或填埋,这其中包含很多有害物质,如废电池、有毒的废铜和铝等,产生二次污染。这些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在管理、资金、政府资源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和利益链,逐步发展成为藩篱围成的“固定圈子”。目前建设工程总承包对工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往往会以子工程出标书单独招标,以最低的价格招标,对招标后如何运输往往不闻不问。承运方中标后,由于中标价格低,为赚取最大利益,运输者为躲避检查,经常会在深夜偷运,随意偷倒。这是本行业的痛点之三。

九、未来的趋势与机遇

一我国建筑垃圾存量

就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存量来说,供应量充裕,效益巨大。建筑垃圾的产生速度与城市的改进速度是成正比的,据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垃圾现存量已超20亿吨,预计到2020年将达50亿吨左右。曾有行业人士做出这样的计算:按照每年回收建筑垃圾150万吨计算,可替代约120万吨天然石材,价值约6000万人民币。如果能把我国50亿吨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创造上万亿元的价值。可见,建筑垃圾不是垃圾,而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二政府产业支持

就当前政府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支持来说,建筑垃圾资源化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政府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进行支持,现在更有政企合作的PPP模式供企业选择。其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经济上给予补助,在资金、税收、市场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

三“一带一路”

另外在国家重大战略层面上,“一带一路”战略也蕴藏了巨大机遇。“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无论从人口总量还是经济总量上来说,都孕育着巨大商机。1.需求和供给并存

首先,“一带一路”将极大拉动建材行业需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为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通运输是优先发展领域。“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多数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无论是从国内需求或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分析,这些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均极其旺盛,按照规划,未来10年间基础设施投资将会达到50亿人民币,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着眼点。以中国交建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的工程 量为例,其在“一带一路”沿线修建了10320公里公路、152座桥梁、95个深水泊位、10座机场,都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作支撑。其次,在拆建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成为很多国家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我国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中心测算,每拆除1平方米的旧建筑,将产生0.8立方米的建筑垃圾,中国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等设施建筑相对滞后,很多原有建筑需要翻新重建,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且难以处置。一方面,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建筑材料,另一方面,拆除旧建筑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果不加以解决,这一矛盾只会会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而越来越大。而建筑垃圾资源化既可以消化掉建筑垃圾,又可以将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处置,为建设提供大量的建筑材料,这就为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能为“一带一路”更好实施保驾护航

建筑垃圾资源化指的是通过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各类可利用资源,既解决建筑垃圾处置、消纳问题,又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过程。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工程项目方面,我国已经开始实践,并且有能力为“一带一路”更好实施保驾护航。在技术方面,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已经相对成熟,达到世界优秀水平,绝大多数建筑垃圾都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建筑垃圾经过筛分、资源化,可以制成再生混凝土、再生无机料、再生砂浆和再生预制构件等再生产品,继续投入到建筑的制造之中。在项目实践方面,国内已经有大规模把建筑垃圾用于实体工程的经验,在陕西,已经建成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把建筑垃圾广泛应用在路基填筑、特殊地基处理、路面、小型预制构件和临建设施中,共消化建筑垃圾570万吨。在北京,第一个正式规划建设、手续齐全的建筑垃圾处置厂日前已经完工并开始试运行,80%的建筑垃圾能够被制成再生产品。在山西大同,今年7月底,全国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化CCER碳交易示范项目——大同市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项目一期工程有望竣工,8月投入使用,项目建成之后,可处理城市建筑垃圾150万吨到200万吨,生产再生骨料、再生活性微粉、公路用无机料、干混砂浆、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制品、陶粒、园林土等。因此从各方面来说,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企业有实力保证“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建设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其保驾护航。

3.应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建材行业中的企业已经率先行动了起来,例如中国建材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采用先进技术建设一批高效产能。但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的“一带一路”之旅却尚未启程。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出口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更要传达先进的理念。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家珑曾表示,希望明确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的定位,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作为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列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是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理念,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一理念并未在国内得以实施。但是“一带一路”作为一个能够促进沿线各国发展,并且能够得到各方支持的重大举措,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先行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十分有必要,具有可行性。

“一带一路“设想应当遵循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将建筑垃圾推向市场,鼓励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到中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当中。总而言之,在未来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依旧精彩。

十、我们的建议与想法

一要完善法规

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建立规范科学的建筑垃圾减排指标、考核、监测体系,从制度上落实“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

二修订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规范

以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为目的,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规范或标准,建立指导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技术标准和指标参数,进一步完善建工行业《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制定建筑垃圾再生品的国家标准,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施工,优先采用先进的处置利用技术、设备、材料和工艺。完善修订《混凝土砌块(砖)用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砌体灰缝配筋、用钢丝网片和保温夹芯墙用钢质连接件》和《生态型多孔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三项建材行业标准,促进混凝土砌块(砖)行业向低碳、利废建材方向发展,满足建筑节能的需求,同时支持企业研发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裁料中的应用技术,鼓励制定新的技术标准和使用规范;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管理行为的评价标准,按照评价标准设定“正面清单”或“负面清单”,从而形成较为完备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技术法规。

三明确建筑垃圾再生品使用标准及管理评价规范

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建筑垃圾再生品的使用规范和环境标志,进一步健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示管理办法》(试行)部门规范,建立对使用资源化产品建筑物的绿色度评价和认证制度,重点推进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使用,并设计建筑垃圾再生品应用使用指南,完善如关于建筑垃圾复合载体桩的JGJ135《载体桩设计规程》、JTGF4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砂浆)用再生细骨料》、建工行业标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等政策法规措施。

四制定完善的建筑垃圾排放监测监管制度

要健全建筑垃圾排放监测方法和制度,制定和收集建筑垃圾管理及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的定量指标和数据,健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企业的监管制度,逐步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信息化监督机制,使监管机构科学化实施评价监管职能,建立定期对社会发布监测报告制度,根据监测结果规范建筑垃圾的操作和监管流程,促进建筑垃圾处置利用标准化,且能向社会公开发布建筑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状况。五需要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

完善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制定对产生污染物的责任主体实行合理的收费制度,对处置治理污染的第三方要提供价格补偿,从而使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显性化,计入产生污染责任主体的成本之中。同时,要实行废弃物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可行性研究,严格监督废弃物处理处置,严格足额征收排污费。严格规定不得擅自随意倾卸处置,对随意处置的要给予重罚。这样,既可以激发建筑商减少排污量的积极性,又能将增加收取的费用补贴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上来。

六政策扶持

这里的“扶持”不仅仅是“帮一把”,更是需要政府“深入推动,做利益相关者”。今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要取得显著效果,还要有赖于企业示范工程引导、政府推广再生产品和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实施等诸多措施。一方面,可以建设一批全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树立一批市级循环经济典型优秀企业、园区、县(市)区,以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示范区域为载体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使典型企业或园区对建筑废弃物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引导推广建筑废弃物生产的绿色建材制品大规模应用。通常讲,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建筑材料目前的销售价格较原生材料没有竞争优势,这使得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很难有销路。为此,政府应建立再生建材的绿色采购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推广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技术、产品,鼓励国家大型公共工程对废弃物处理提出了明确的再生利用要求,从而起到引导和表率作用,带动全国建筑工程项目使用一定比率的再生资源如再生水泥、再生砖等,甚至在公共设施建设等部分范围内强制使用,并加大对低碳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技术的推广力度。如政府可完善包含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建筑招投标制度,将环境保护与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纳入招投标体系中,使承包单位树立环保意识和废料管理意识。同时,还应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确保示范项目的推进力度。以再生建材生产中消纳使用建筑垃圾的比例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以多个地区资源化的水平相互对比,形成对其主管领导的考核体系。

第五篇:回郭镇现状调研

回郭镇现状调研

2014/3/16日到达回郭镇,在镇域内通过观察与询问发现,镇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镇的支柱产业---铝的制造加工的污染,并且由于回郭镇是全国铝制造的中心。所以大型货车的通行量是非常大的,这就导致道路面的不平整。

我们到达镇时镇正在对镇的排水管道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整修,这就更加导致道路的拥堵,也使我们在镇域内的调研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

我们在向镇政府办公人员与普通群众提问是否知道当前回郭镇的规划情况时,办公人员只说在政府街道对面有展示,具体情况不清楚,普通群众更是一无所知。

在到达回郭镇工业区时,我们再次询问了路边的工人,他们也是对当前的规划一无所知,但我们看见在工业区有大片的荒地无人种植时,问起土地的问题,工人回答,土地已承包出去3,4年。并且工业区占地是当地以前农业种植收成最好的土地。并且为了工业的发展,回郭镇的工业用地已开始侵占邻近的偃师等地的农业用地。

问起当前的工业用地周边有哪些道路时,我们发现工业用地紧挨陇海高速,G310国道,巩义高铁南站。这样的交通为当地的铝的输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当我们走到现今回郭镇的居住区时,发现由于当地工业的带动使当地的经济消费水平与周边的镇有着本质上的不一样。回郭镇的消费水平通过我们实地的观察发现与河南其他地区的经济中心区的消费只高不低。

回郭镇位于巩义市西南部,全镇面积 47.2平方公里,耕地约4.0 万亩,常住人口 8.3 万人,辖 21 个行政村,226 个村民组。2001 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2 亿元,位居郑州市乡镇之首;财政收入 1831 万元,占全市乡镇财政收入 11.5%;税收 396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50 元。连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乡镇”、“河南省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中文名称回郭镇

所属地区 巩义市西南部

下辖地区 小訾殿村、清东村、清中村

电话区号 0371

邮政区码 451283

面积 47.2平方公里

人口8.3万

下载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现状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现状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建筑垃圾及其管理现状整理6.28

    2 国内建筑垃圾及其管理现状 2.1 国内建筑垃圾现状 目前我国在城市化发展的脚步下,每年的新建筑面积超过 20 亿平方米,比许多国家的面积还要大,全球大约有 40%以上的水泥和钢材......

    浅谈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

    浅谈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筑垃圾产生也随之不断增加。建筑垃圾乱拉乱倒,运输撒漏污染路面等问题也成为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亟待解决的突......

    国内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办学现状调研

    国内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办学现状调研 一、引言 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民用通信的普及,社会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成指数增长着,面临着社会的巨大需求,我国大部分高......

    关于垃圾分类举措落实现状的调研

    关于垃圾分类举措落实现状的调研 学院名称:管理工程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班级:10物流1班姓名:许昌水 学号:3100505115 实践课题:关于垃圾分类举措落实现状的调研 关键词:暑假......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的调研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的调研”——以杭州5.10事件为例统计方案设计 一、引言“去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量308.67万吨,日均8456.78吨,仅此一年垃圾量就能填满1/5个西湖。”......

    建筑用砂行业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湖北十堰

    十堰市建筑用砂行业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 十堰市建筑用砂行业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 李秋生 项校尧 2011年12月 混凝土与砂浆是建筑业需用量最大宗的建筑材料。建筑用砂作为混......

    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的现状及其再生利用

    建筑垃圾的危害以及再生利用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在建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主要组成为固体废弃物,如废混凝土块、......

    1.长沙市建筑垃圾再生建筑材料调研报告(五篇材料)

    长沙市建筑垃圾再生建筑材料调研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长沙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2010年7月一、 项目的背景我国城市化进展正在大踏步向前迈进,城中村改造、拆临拆违、旧城改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