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 范本
**区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管理工作报告
目 录 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1.2 项目批复......................错误!未定义书签。1.3 工程投资......................错误!未定义书签。1.4 主要建设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1.5 主要工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2 项目建设简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1 前期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2.2 参建单位......................错误!未定义书签。2.3 项目审批......................错误!未定义书签。2.4 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错误!未定义书签。2.5 建设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2.6 主要设计变更..................错误!未定义书签。3 项目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3.1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2 主要项目招标投标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3.3 工程投资计划完成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4 合同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材料及设备供应................错误!未定义书签。3.6 资金管理与支出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4 工程质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工程质量控制标准与具体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4.2 工程项目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4.3 工程质量检测及质量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4.4 质量事故处理情况...............................9 5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5.2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完成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6 历次验收情况及遗留问题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历次验收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6.2 遗留问题处理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7 相关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8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10 9 经验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10 大事记............................................11
1.项目概况 1.1地理位置
**区位于**市西南部,是一九九八年**市区划改革后成立的新区,地处**盆地边缘。全区总面积287.4㎞,其中山区143㎞,山川各占一半,地势西高东低。
**区管辖六个镇(街办)。即:**镇、**镇、**镇、**街办、**街办、**街办,全区总人口20万余人,本区,主要河流有**由北向南贯通全区,**区境内长30.8公里,河道纵坡1∕2000。源区境内西边山有九条边山沙河,即:**沙河、**沙河、**沙河、**沙河、**沙河、**沙河、**沙河、**沙河、**沙河,这些沙河都存在坡度大,平时干断流,下雨时暴涨暴落的特点。
本区属暖温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温差较大,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温润,降雨集中,秋季天气凉爽,冬季干燥寒冷,多天气晴朗。该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但分布不均。年际年内的变化较大,年降水的60%集中于6—9月份,降雨的区域分布特点是山区大于平川,特大暴雨机率较小,但降雨强调大,易使地面流汇入,形成山洪。本区年平均蒸发量为**㎜,多年平均气温**℃,冬季为北风与西北风,夏季为南风与东南风,无霜期多年平均为**天。
**区山洪灾害防治非补充工程项目,建设范围**镇、晋祠镇、姚村镇、罗城街道、**街道,涉及**个行政村,**户,22**人。
1.2项目批复
**年**月**日,关于下达**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任务及工作要求的通知,并**号关于转发“关于**市区、**县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实施方案的批复”的通知,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委托,**年**区实施**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1.3项目计划下达情况
项目下达资金 **万元
1.4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号关于转发“关于**市区、**县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实施方案的批复,**区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主要建设内为内业调查外业调查 1.5主要工程量
**区山洪在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主要工程量
一、监测系统补充完善,自动雨量站一座,二、预警系统补充完善,包括,无线预警广播1套,简易雨量站两座,首要警报器36个,补充锣口哨两套;
三、预警平台补充完善,包括备用服务器1台、VPN网关1台、密钥5个、移动维护计算机1台、ups电源5套、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套(含传真群发系统和短信群发系统各1个)、移动巡查设备2套、应急发电机1台;
四、应急保障系统建设,包括应急照明设备60个、手持喊话器20个、安全绳60条、救生衣85件、雨具85套、应急发电机5台、检修工具20套,万用军铲25套;
五、群测群防体系补充完善,修(新)编区、乡、村级、企事业单位预案47个、发放宣传挂图100套,明白卡2000张、粉刷标语8条、制作警示牌9块、宣传栏9块、宣传手册200册、宣传资料3000份、光盘500张,组织了预警员培训84人次,组织山洪灾害防治演练550人次等。
六、山洪调查项目 2.项目建设情况 2.1前期工作
按照市防办安排部署,**年**月由市水务局委托**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补充完善项目实施方案》 2.2参建单位
**区水务局为**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监理单位:**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承建单位:**软件股份公司 2.3项目审批
**区水务局向区政府报送招标申请,并获得审批。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后,根据相关规定,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报送工程开工申请,并获得开工审批,向**市水利质量监督站报送《质量监督申请书》报请对该项目进行质量监督。同时组织建立、施工单位对合同工程进行了项目划分,并向**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报送了项目划分方案,通过审批。
2.4主要开工完工日期
合同开工日期为**年**月**日,**年**月**日工程完工,于**年**月**日通过项目预验收。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于**年**月**日全部完成,并通过专项验收。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于**年**月**日完成。2.5主要施工过程 2.5.1合同项目建设过程
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山洪灾害应急保障系统建设由**区水务局委托**正大方负责项目施工的招标工作,该公司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和招标程序编制招标文件公开在**招投标网发布招标信息、在**年**月**日在区监察局,**市防汛办、**区水务局监督下开标,最终由**软件股份公司中标,由市防办统一委托**省水利建设监理工作监理,施工单位**软件股份公司于 **月**日递交开工申请,监理机构与**月**日发布开工令,工程正式开始实施。
在确定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后,**区水务局于**年**月**日与施工单位**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签订后,各方均严格依照合同形式全力,履行义务,严格执行合同,兑现合同。2.5.2 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区水务局按照《**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补充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并顺利完成。2.5.3材料及设备供应
全部材料及设备均有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要求自选采购并安装,严格按照投标文件进行到货检验,进场检查等,对不符合要求,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无合格证明,与技术要求不符的材料及设备,均不予进场安装使用。资金管理及支出情况 2.5.4山洪调查项目
对全区开展山洪灾害调查,对山洪灾害防治区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济、涉水工程、山洪沟基本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库,顺利完成山洪调查项目。
3.资金管理与支出 3.1资金管理
**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实行专项管理,做到了依法合理使用资金。下达**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 3.2支出情况
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和合同约定,施工合同总金额**万元,已支付**万元,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费支出**万元;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费用总金额**万元;山洪调查评价支出费用**万元,共计支出费用**万元。4.工程质量
4.1工程质量控制标准与具体措施
**区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严格以项目《实施方案》、《施工合同》、《技术要求》,为质量控制标准。
**区水务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严格要求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施工合同》、《技术要求》进行监理和施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处置,督促监理单位编制监理规划,对资金支付、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确保了项目质量。
同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相关规定,向**市水利质量监督站报送了《质量监督申请书》,报请对该项目进行质量监督。同时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对合同工程进行了项目划分,并向**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报送了项目划分方案。
4.2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在建设过程中,按照 “项目法人督促、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质量保证体系,各方认真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最终完成工程,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4.3质量监督
**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共完成1个单位工程、2个分部工程、27个单元工程。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2个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27个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经项目法人认定,2个分部工程报**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了核定;单位工程经项目法人认定报**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了核定,核定结果为合格 4.4 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在建设过程中,按照 “项目法人督促、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质量保证体系,各方认真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最终完成工程,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
5.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情况 5.1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按照《**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补充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区水务局开展**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包括划定威胁区、确定预警指标,确定了安全区和转移路线,编制了区、乡(镇、街办)、村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开展了宣传活动,发放了宣传手册、挂图和明白卡,制作了宣传展板,喷图了宣传标语和转移路线、危险区、安全区标识,明确了区、乡(镇、街办)、村的监测预警人员,建立了区、乡(镇、街办)、村、组、户责任体系,并对各级责任人、监测预警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以村为单位或多村联合组织开展了山洪防御演练。对31(包括原有的29)个村危险区、安全区及转移路线进行了确定。
5.2群测群防体系完成情况
修(新)编区、乡、村级、企事业单位预案47个、发放宣传挂图100套,明白卡2000张、粉刷标语8条、制作警示牌9块、宣传栏9块、宣传手册200册、宣传资料3000份、光盘500张,组织了预警员培训84人次,组织山洪灾害防治演练550人次等。
6.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建设情况 6.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建设
依据**号,关于下达**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任务及工作要求的通知,**区水务局配合**市水文站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对全区开展山洪灾害调查,对山洪灾害防治区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济、涉水工程、山洪沟基本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库。
7.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一是运行维护管理难度较大。山洪灾害预警系统雨量站、水位站、无线广播站等设备均露天外置,且大部分位置偏远,日常运行维护的工作量较大。
二是区级监测预警平台和系统的维护也需要足够的专业技术支撑和后期保证。8.大事记
第二篇:山洪灾害问题探讨
绿色珠江代言人系列
珠江流域山洪灾害若干问题探讨
0、前言
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两天,湖南局部突发强降雨造成多地发生山洪灾害;几乎与此同时,贵阳清镇、四川凉山州美姑县等均发生山洪灾害。湘、川、黔稍歇,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一时间,山洪灾害成了各界舆论关注的焦点。
山洪灾害主要是指汛期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山洪灾害一般是在一定强度或持续的降雨和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下发生的,具有突发、易发、多发、破坏性大、防御困难的鲜明特点,往往对局部地区造成毁灭性灾害。在大江大河干流防洪能力逐步提高的形势下,山洪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愈来愈大,已经成为当前防洪减灾中的突出问题,也已经成为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制约因素。
2003年,水利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把“山洪”从“洪水”中区分开来,在科研和国家防治规划中专项处理。2005年5月8~9日,《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在京通过由水利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等五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组审查,取得了较为系统的山洪研究成果。珠江流域的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山丘区面积占80%以上,且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是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重点地区。
山洪灾害调查表明,虽然山洪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天灾,但是近年来山洪频频发作,有的地方一下雨就有短时灾害发生,而且灾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则与人类活动无节制有很大关系,在频发的山洪灾害中,“人祸”事实上成了催化剂。或者说山洪灾害的不断扩大是由于人类伤害河流、“人水不和谐”的后果。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对人为因素对山洪灾害影响的直接性和严重性考虑不够,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灾害区划等环节,均未能充分反映人对河流和生态的严重伤害和目前“人水不和谐”的现状及其对山洪灾害的严重影响。
1、山洪灾害研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全国山洪灾害概况
山洪灾害主要是指汛期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预报预警难,防御困难,往往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受气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我国山洪灾害频繁而严重,每年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之一。统计资料表明,全国21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就有1500多个在山丘区,约7400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威胁。据1950~1990年统计资料,中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共计22.5万人,其中山丘区死亡人数15.2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7.4%,年均死亡人数3707人。1992~1998年全国每年因山洪灾害死亡人数约为1900~3700人,约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62%~69%;1999~2002年山洪灾害死亡人数下降为1100~1400人,但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比例提高到65%~75%;2003、2004年山洪灾害分别造成767人和815人死亡,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49%和的76%。从灾害造成的损失看,1950~1990年因山洪导致农田年均受
1灾面积为4400万亩,年均倒塌房屋约80万间;1990~2000年因山洪导致农田年均受灾面积为8100万亩,年均倒塌房屋约110万间。今年最新统计,截至7月14日,因灾死亡764人,其中因山洪冲淹、滑坡、泥石流灾害死亡668人,占死亡总人数的87.43%。由此可见,在大江大河干流防洪能力逐步提高的形势下,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国洪灾死亡人数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山洪灾害造成的危害愈来愈大,损失愈来愈重,已经成为当前防洪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两天,湖南局部突发强降雨造成多地发生山洪灾害;几乎与此同时,贵阳清镇、四川凉山州美姑县等均发生山洪灾害。湘、川、黔稍歇,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一时间,山洪灾害成了各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就在这期间,按照温家宝总理2004年9月4日批示要求,水利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精心编制的《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以下简称《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规划》编制技术大纲,各省按照国家部署分别编制了本地的规划。把“山洪”从“洪水”中区分开来,在科研和国家防治规划中专项处理,直接起因是2002年的山洪频发,全国因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洪涝灾害死亡的80%。
1.2珠江流域山洪灾害概况
珠江流域山地和丘陵占94.4%,主要是暴雨山洪,此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脆弱等自然因素以及频繁的人类活动也加剧了山洪灾害,因灾伤亡占洪涝灾害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二,损失巨大,是流域内各级领导极为关注的灾害问题。珠江流域的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山丘区面积占80%以上,且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是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重点地区。
窥今年情况之一斑便可见整个流域之全貌。今年6月,持续降水使珠江流域发生了超越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强调,重点要求包括珠江流域贵州、云南和湖南等省丘陵山区和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做好山洪灾害的预警工作。国土资源部也紧急通知南方6省区预防地质灾害,主要为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及浙江,要求加强突发性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今年 “05·6”特大洪涝广东65人死亡,其中64人命丧山体滑坡、山泥倾斜、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这是珠江流域“05·6”洪水灾害的一大特点。截至7月14日,全国今年受灾较重的10个省份就包括了珠江流域片的广西、广东和福建、湖南、江西等,共有620多人死亡,占全国死亡人数的80%以上。这些省(区)山丘区局地暴雨引发山洪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可见,珠江流域的山洪灾害在全国已非常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人为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是最薄弱环节
山洪灾害调查表明,虽然山洪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天灾”,但是近年来山洪频频发作,与人类活动无节制有很大关系,“人祸”事实上成了催化剂。
1)城乡规划不顾自然环境。如山口是最容易遭到山洪袭击的地方,但是在我国这样的高风险地带,还居住着大量居民,这是中国特色。一些乡村建筑规划往往欠缺综合考虑,没有把规避高危地带归纳到防灾工作的重点中来。而中国的暴雨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和人口居住区相互重叠,更使山洪造成的损失层层加码。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兰溪山洪灾害就是一例惨痛教训,自然因素当为主要原因,如果没有学校选址失当等人为因素,相信不会有那些生命的逝去。
2)肆意伤害河流,河流猛烈报复。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行洪通道,随意弃土弃石等行为也使得山洪暴发的几率、强度增加,破坏力加剧,并且难以防御。雷州南渡河海
堤十年前曾是省样板工程,周围的红树林被砍伐,堤角被鱼塘挖了一米多深,十年前的样板工程又重新变成了危险工程。
3)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山洪灾害的重要诱因。如开荒、开挖山坡修路,开挖山体采矿采石,提供的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常遇洪水使其淤积溪沟上游,遇大洪水则形成泥石流,泥石流具有非同一般的强冲刷力,土质或软弱岩质的沟底及沟坡容易冲蚀、冲塌,更扩大泥石流的规模加剧其破坏力,不仅直接加重了灾害程度,而且造成次生灾害——受淹后土地沙石覆盖,难于复耕。1961年10月,云南省禄丰县元永矿区元永井矿区暴雨引起山洪,导致侧山体滑坡89处,死亡104人,受伤57人,就是因开荒造成的。无地或少地农民在山顶修起池塘种水田,这种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式亦为山洪肆虐制造了隐患。河源市以开挖花岗岩红色风化壳表层为目标的滥采稀土矿,大大加剧了水土流失,是导致“05。6”洪水期河源山洪灾害特别严重的重要原因。
4)病险水库和违章小水电工程有如定时炸弹。病险水库多,防洪能力低,下游安全难以保证。珠江流域山洪灾害防治区小型病险水库,还有众多几乎失控的违章小水电工程,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大安全隐患。前者如1996年6月的广东省恩平山洪灾害;后者如2002年8月的广东省五华双华山洪灾害。
可见必须按照规划进行科学综合治理,增强法制观念和防灾意识,规范人的行为,妥善解决人水相争、人地相争的问题,提高对山洪灾害的防御能力。
1.3开展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研究是河流代言人的应尽义务
专家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所建工程病险不断增多,加之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河道泄洪能力严重萎缩,进一步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支流的防洪标准不高,历史“欠账”太多也是山洪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珠江流域地形复杂,支流众多,除北江、东江中下游干流进行了大规模防洪工程治理外,流域内其他一些重要支流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其他支流特别是小流域支流更缺乏治理。这些支流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洪水汇流速度非常快,洪水陡涨陡落。长江流域2003年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350亿元,多发生在支流,其中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接近半数。珠江流域是我国山洪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流域内各省市尤其是上中游地区应把防御山洪灾害作为以后防汛工作的重点来抓。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使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就变得十分严峻。现实要求河流管理机构首先要把好关,代表生态与环境说话,争当河流与生态的代言人。开展以人为因素影响调查和总结研究为重点的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调查研究,以大量事实充分反映人类社会对河流生态伤害的种种劣迹和危害,说明“人先伤害河流”才是河流对人类社会报复的根本原因。对山洪易发区范围内城镇、交通、厂矿及居民点等建设项目进行防灾评估,保证开发建设活动不会加剧或导致山洪灾害的发生,是河流代言人的应尽义务。
广东“05。6”特大洪灾中,省内的大堤、大库、大型水利工程都没出问题,但两个问题仍令人心虚:一个是目前西江流域的龙滩、大藤峡两大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尚未建成,干流较大的洪水得不到有效控制,处在下游的广东除了严防死守,别无它法;另一个是小流域治理环节薄弱,小堤小围损坏多,山洪灾害引发的死亡占了这次洪灾死亡人数的绝大部分。权威人士称,珠江和各地小流域战略治理体系不建成,想构建珠江大流域‘人水和谐共存’格局,那将是一句空话。人与水和谐共处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距离还有多远呢?这正是近几年洪涝之后作为珠江流域代言人必须面对的崭新课题。
1.4 建立重点山洪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珠江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建立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既可实现珠江流域管理机构和流域内各省的信息高度共享,扩大信息覆盖面,达到高水平的业务应用程度,实现珠江水利信息化的横向联合发展。同时也丰富了信息资源,高度实现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珠江水利信息化的纵深发展。
2、建立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信息系统的现实可行性
2.1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良好基础
由五部(局)共同完成的《规划》已通过联合专家组审查。规划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等原则,通过对已发生的山洪灾害的调查和对气象水文、地形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规律;根据山洪灾害的严重程度,划分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山洪灾害提出了监测、通信预警、防灾减灾预案、政策法规和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对重点防治区中的山洪沟、泥石流沟和滑坡的治理、对山洪灾害有影响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措施分别进行了系统规划。这是我国首部防治山洪灾害的专项规划,将为山洪灾害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将大大推动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待审批后即可付诸执行。珠江流域云南、贵州和广西山丘区面积占其总面积的80%以上,且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地区。
2.2珠江流域地方政府重视并支持
有了全国的总体规划,各省按照国家部署分别编制本地的规划,流域管理机构应在汇总整编各省规划的基础上,从流域整体统一管理的高度形成各流域的规划,建立起流域的山洪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为防治山洪灾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广东省在全省规划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协作密切配合,动员多名技术人员投入规划编制工作,通过调查和分析研究,分区分类提出防治思路和对策,科学合理安排工程布局;充分利用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深入灾害多发区进行现场勘察,设点进行专题研究,综合分析,科学规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任务。今年洪水过后,省长黄华华主持会议,要求研究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基金,有效防御山体滑坡、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多发区云南省曲靖市,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今年来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及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特征,分析今年地质灾害类型,把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详细情况制作成“防灾明白卡”,发放到群众手中,同时建立全市地质灾害数据库,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向有关部门报告灾前、灾情和灾后情况,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提供参考依据。
2.3有现成的技术平台和可借鉴利用的研究成果
为了全面完成《规划》的编制任务,各部门根据负责的业务列专题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国土资源部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通过对与山洪有关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诱发因素、监测技术、信息发布技术以及防治经济效益的研究,为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提供技术依据。还有中国气象局关于“山洪灾害防治区域气象监测站网布设原则”、“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等专题研究成果,并提出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降水监测、预报,尽快完善资料上传系统建设,特别是库区雷达资料、土壤湿度等资料的上传等问题。2004年在甘肃省科技厅立项的“甘肃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研究”重点基金项目,在大量山洪地质灾害有关数据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山洪地质灾害临界雨量、时空分布规律和气象预报模型等的研究分析,将引进开发的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预报结果在地理信息系统上初步完成嵌套,首次实现了甘肃省关键天气预报精细到乡镇一级,提供了全省及各主要降水市州地质灾害等级
预报分区图。今年汛期以来天气预报加强预报山洪地质灾害,就需要对重点易发区的山洪灾害和隐患进行普查积累并建立电子信息数据库,实施针对性的预警和监测。开展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调查,作为珠江委强力的技术支撑----珠江设计公司不仅在规划、勘测、设计方面有技术优势,而且有基于GIS软件平台上开发的既实用又先进的“珠江流域重点堤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资源和经验优势。利用已有的GIS软件平台,加之以上可资借鉴利用的研究成果,就可逐步建立起“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3、实施步骤及方法
3.1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组织实施
及时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沟通信息,强化技术指导。建立系统工作涉及范围广、技术难点多,需要收集分析研究大量的资料。领导小组要注意充分利用和整合各部门已有的工作成果和资源,实现资料和信息共享,为建立系统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确立技术牵头单位,工作组成员单位和各有关专业的专家和成员。工作组要让专家充分发挥知识、技术优势,为建立系统工作当好技术参谋,解答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指导。
3.2技术思路及方法
按照系统理论,从宏观到微观思路操作实施。首先收集分析《规划》资料,重点是珠江流域各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成果,按人为因素对山洪灾害影响的直接性和严重性进行初步分类,初步拟定本项目研究的对象——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其次开展多种手段的人为因素影响调查:(1)应用遥感技术(RS),对初步拟定本项目研究的对象开展不同年份的航卫片解译,了解其多年人为因素影响下地形地貌、河谷形态等的变化趋势,(2)进行地形地貌及水文气象调查,重点复查航卫片解译发现的多年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地形地貌、河谷形态现状,(3)进行多层次的地质调查,包括地质背景调查、河谷平面地质测绘、河谷典型剖面地质测绘、典型剖面地质勘探、试验等多层次,按照地质灾害分区—分段—初步建立分段地质结构模型—验证并完善模型—为分段评价提供计算参数的思路进行。最后结合社会经济和发展规划,重点调查城乡建设规划与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分析可能发生的“人水不和谐”现象。
3.3建立“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符合管理信息化的主流,满足“河流代言人” 对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进行有效管理的要求。
以已有的1:100万珠江流域电子地图为基础,补充建立各重点山洪灾害的专题数据库和图形(含影像)数据库,进行全流域各重点山洪灾害现状调查,制作全流域各级河流的电子地图和各重点山洪灾害点电子地图,可以实现全流域各重点山洪灾害现状查询及相关问题的分析计算,据此作出山洪灾害预测,并以河流代言人的角度,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结合GPS和RS,开发重点山洪灾害现状监控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完善的“珠江流域重点山洪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网
2、《广东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
3、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技术信息中心
4、《计算机世界华南版》
5、2005年6月3日《半月谈》
6、南方都市报 2005年6月13日
第三篇:山洪灾害预防措施
山洪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一、要科学预测及时预报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本项目部及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认真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谋划防治对策、方案以及防御应急预案,科学防御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在雨季来临前,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应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协作,做好雨情、水情的预测工作,及时作出强降雨和洪水预报,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其防汛防旱指挥部)和地质灾害防治的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遇紧急情况要以最快速度通知到各有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有险情征兆时提前组织群众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灾常识
预防山洪灾害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加大山洪灾害的相关常识和防御山洪灾害知识的普及工作,要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真正普及到每个村和每位村民。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让群众用科学实用的防洪知识来避灾、救灾,这是最好的手段。群众有了自我防护意识,了解了山洪形成的原因,了解了山洪的特征,就会提高警觉性。项目部要明确突遇洪灾时的撤退路线等一系列自救工作。
三、加大执法管理,规范工程建设
首先要避免因筑路、挖渠等活动影响山体稳定,人为造成山洪地质灾害隐患。另外要加强项目部和临时驻地建设管理,避免把房屋修
建在山洪灾害易发区、沿河(溪)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切实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四、建立完善预警体系
首先要落实防灾巡查员,加强对他们进行山洪灾害的相关常识及预警报告知识培训,配备相应的通信工具,使他们具备一定的防灾知识,拥有能够及时沟通联络的工具。其次,各巡查员在发现突发短历时暴雨和山洪灾害时,要立即向项目部领导小组及其防汛防旱指挥部和下游群众报警。当项目部及其防汛防旱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会商,及时启动预警预报体系和防灾预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应急措施。从而为紧急撤离群众、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救灾工作取得主动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五、加大水保工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降低山洪灾害发生
首先要加强对在建工程的在建工程的监督,若在建工程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就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只有切实加强监督,促使建设单位按水保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才能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其次要恢复山区被破坏的植被,提高山区雨水涵养能力,减慢降雨后形成地表径流的速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作,尽最大的努力降低山洪灾害的发生。
第四篇:山洪灾害汇报
一、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任务
2013-2015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包括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三部分建设内容。
其中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包括:
1、视频监测系统:在市级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在县(区)重要山洪危险点建立图像和视频监控站。
2、预警设施完善:主要建设简易雨量(报警)器、简易水位站、安装无线预警广播、配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预警设施。(配置原则:每个受山洪灾害危险的自然村都有一套预警设施)
3、网络扩充完善:水利专网县区接入。
4、县级平台完善升级:对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软件完善升级。
5、群测群防体系完善:县、乡、村预案修订完善,持续开展宣传、培训及演练工作。
6、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省、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及共享系统(天水市补充完善)
7、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审核汇集系统:审核、汇集、上报县(区)山洪灾害普查数据。
8、视频会商系统:全省市到县视频会议系统,秦州区、徽县两个示范县(区)建设县(区)到乡镇的视频会商系统。2013我市秦州区、麦积区作为全省14个重点县之一,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建设,清水县、武山县开展监测预警设施完善和群测群防体系完善,甘谷县、秦安县、张川县只进行群测群防体系完善,清水县东干沟列入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
2014实施方案即将开始编写,由市上组织编写全市2014年实施方案,省上汇总。2014山洪沟道治理估计全省4-5条,在已经通过评审的沟道中选取。
二、2013投资情况
1、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天水市总投资806.04万元,其中:市本级565.98万元,秦州区114.97万元,麦积区106.39万元。
2、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
天水市总投资2255.59万元,其中:市本级152.34万元,秦州区936.27万元,麦积区494.49万元,武山县195.86万元,清水县239.74万元,甘谷县66.59万元,秦安县64.43万元,张川县53.40万元。
三、省上统一组织招投标情况
1、天水市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软件,中标单位:
甘肃泽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市级平台硬件(设备),中标单位:兰州雨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3、县级平台软件,中标单位:甘肃中兴长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县级小流域洪水分析软件,中标单位:甘肃宏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5、视频会商系统,中标单位: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6、监理中标单位,中标单位:甘肃卓越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甘肃省水利厅山洪灾害防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标单位已经签订了总合同,下一步中标单位将于各市(州)、县(区)签订分合同。
省上计划工期2个月,即6月底主汛期前完成主要建设任务。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预警设施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完善等建设内容省上未组织统一招标,由各县区自行组织招标采购建设。
四、山洪灾害项目汛前检查情况
3月12日,市水务局以天市水发〔2014〕87号关于开展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汛前检查维护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各县区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汛前检查维护工作。近期各县区认真开展了汛前检查维护工作。截止目前,甘谷、张家川、清水等3个县已基本完成检查维护工作;秦州区尚有个别站点故障还未得到修复;麦积区监测预警站点设备故障率高且修复进度缓慢;秦安县部分站点太阳能电池板、遥测终端设备及无线预警广播主机未更换,未上报汛前检查表;武山县监测预警平台不正常,站点运行情况不明。
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雨量站故障多,主要是供电系统故障、雨量筒内杂质问题、通信问题;预警广播故障率高,主要是供电故障。
五、我市山洪灾害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站点设备质量问题:设备已经运行两三年,蓄电池老化严重,充不进去电,因担心电费问题,电源线经济被人为拨掉。
2、维护经费问题:2013年各县(区)落实了部分运行经费,但由于各县(区)系统没有最终验收,系统维护依赖项目承建单位,承建单位普遍较远,售后服务跟不上。各县区人员和车辆等保障不到位,经费并未用于设备检维。
3、运行维护人员落实问题:部分县(区)确定的运行维护人员不是专职人员。
4、人员培训问题:
5、站点看管人员看管费用普遍未落实问题。
6、站点市电供电,电费问题等。
六、计划开展的工作
1、汛前检查维护工作的通知,每个站点一套台帐,县、乡、村责任人和看写人员逐级签字确认。4月16日,关于开展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汛前检查维护工作情况的通报。
2、计划与本周开展汛前督查工作,现场检查各县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3、计划于4月29日至30日开展为期两天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培训班。主要培训内容:(1)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维护;(2)2013山洪灾害建设任务解读。
第五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为有效防治我村山洪灾害,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县上安排部署,结合本村实际,特定本预案。
一、***村基本情况
该村距镇政府公里,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水田90亩4个村民小组户,人,其中重点监护对象(2名五保户)。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1、工作机构:
在镇人民政府山洪灾害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本村成立了应急工作组。
组长:
成员:
2、应急工作组及成员职责
应急工作组的职责是:向村民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基本落实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各项措施;做好突发性山洪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村山洪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山洪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每天执行“零报告制度”。
民兵连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组织山洪灾害临灾抢险、排险。
村民小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内山洪灾害点监测和其它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响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山洪灾害灾情。
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在应急工作组组长指挥下开展工作,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工作。
三、救灾抢险
1、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本村遇大雨以上强降雨和接上级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山洪灾害点的监测,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地段的巡查,特别是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土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发现险情征兆,由村民小组长立即鸣锣报警,并组织受影响群众迅速撤离,同时向乡人民政府报告有关情况。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调查选点,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安全。
2、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正常情况下每十天监测、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强监测、巡查,每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村民提高警惕,加强观察,发现险情立即报告。
3、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后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四、保障措施
1、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教育村民充分认识防御山洪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不断提高村民自我防范意见。
2、措施到位。山洪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山洪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测到位,并向村民公布。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