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停车难”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4:1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缓解“停车难”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缓解“停车难”调研报告》。

第一篇:缓解“停车难”调研报告

缓解陇县“停车难、交通堵”调研报告

城市停车设施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县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县城区“停车难、交通堵”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城区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活质量,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宝鸡副中心城市”的崛起,在全县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一、我县停车设施的主要类型和数量

我县停车设施的类型按照建设主体、来源及产权性质主要分为四类:由政府兴建为社会公众提供办事、消费或停放保管服务的路外公共停车场;由建筑物开发建设单位按规划配套建设的配建停车场;利用城市道路临时设置的道路停车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建筑区划内或村居街巷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设置的划定停车位。

按照停车需求分为居住地停车、工作地停车和公共停车(办事或消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陇县路外公共停车位483个,道路临时停车位500个。从2015年我县汽车拥有量5.3万辆到2017年我县汽车拥有量为8.1万辆的增长速度来计算,到2020年陇县汽车拥有量将达到10万辆。

二、“停车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心城区停车位总量不足

由于目前小汽车购买和使用成本较低、替代出行方式的公交服务水平不高以及价格杠杆的调节不到位,导致了小汽车的使用过度,加剧了停车位供需紧张。近几年,陇县机动车增长进入了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导的高速增长阶段,私人小汽车每年净增0.93万辆。从停车位供应角度看,我县停车设施的供应明显滞后于停车需求。停车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建筑物停车配建车位和社会公共停车位的供应总量增长速度缓慢,停车位与汽车现有量比例严重失衡。停车位缺口大,停车供需矛盾突出,是引发“停车难”的直接原因。目前,尚德路、崇文路、文化路、东大街、西关等城区主街道是“停车难”问题最严重的区域。如果按照国际上停车泊位需求与汽车拥有量之间约1.2至1.4倍关系的普遍规律来计算,我县约需7万左右汽车停车泊位,泊位缺口更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停车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扩大。

(二)现有停车设施利用率不高

由于我县现有停车泊位数量少、规划建设不便利等原因,为数不多的陇马路停车场等公共停车场利用率比较低,大多数办公工作地停车位白天不够用,晚上闲置;而住宅区停车位则是晚上不够用,白天闲置。全县公共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仅为30%左右,普遍存在“有位无车停、有车无位停”的现象。

(三)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相对滞后

停车场建设规划的滞后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筑物停车位规划配套建设标准的缺失与滞后,各镇街目前还没有编制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历史“欠账”较多,是造成“停车难”的又一原因。2010年以前建设的商业、住宅楼几乎没有考虑配建车位,2010年以后虽然有配建标准,但标准很低,严重滞后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一些新建的商住楼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新建小区密度大,停车设施不够,公共停车场不能满足新城区迅速发展的需要。

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多头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停车难”问题的解决。一个标准停车位仅15平方米左右,不仅涉及规划、国土资源、发改、住建、公安、交通、城管、消防等多个政府部门,还涉及业主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公司等建设管理方。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协调、长效的综合管理机制,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得新的停车场建设速度缓慢。另外,由于车位配建规划监督、违章停车等环节的行政执法管理力度不够,处罚措施实施不到位,一些建设项目不建或少建车位,停车位缺口大,造成了乱停车--处罚不到--还是乱停的恶性循环。

(四)对公共停车场建设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城区建设和城区道路交通建设的力度,在道路交通的管理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动态交通的建设情况相比,对静态交通相对投入不足,公共停车场发展缓慢,投入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在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停车场的建设方面,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和相关扶持政策。

(五)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较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和居民生活。

部分驾驶人员规范停车认识不够、文明意识不强、守法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的发生。

机动车在中心城区机动车道、人行道及消防通道乱停乱放问题较为严重。机动车道上的占道停车,使原本狭窄的东大街、西大街等主车道变得更窄,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行人无路可走,只能穿行于车辆和车流之间,严重影响了行人的交通安全,加重交通堵塞,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和交通事故。

由此可见,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危害严重,不仅影响道路通行、交通安全,而且对市容环境、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缓解“停车难、交通堵”的对策和建议

缓解“停车难、交通堵”问题,切实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不仅是改善城市停车状况、缓解城市“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的客观需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及全社会应引起足够重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与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实施出行畅通工程、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缓解“停车难”问题是一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既要立足当前,也要放眼长远,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先急后缓、循序渐进分阶段实现目标。当前,应针对停车设施建设热情不高、管理薄弱的具体实际,一手抓扩大车位供给,一手抓科学管理,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和综合措施,通过制定相应的行业发展政策,健全停车管理机制,完善停车管理办法,建立合理的收费体制,优化停车资源挖掘潜力、改善停车秩序,推动停车行业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城区停车以配建停车为主体(65%)、以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30%)、以路边停车(5%)为适当补充,与城区整体交通系统相协调、供需和谐的静态交通格局,缓解我县日益严重的“停车难、交通堵”问题。

(一)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协调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体制机制。

按照合理分工和相对集中的原则,从规划、建设、执法、行业管理及运营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停车管理职责,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陇县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办法》,推进停车管理依法行政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对停车行业的统一、协调和综合管理。

科学合理利用价格杠杆这一经济手段调节和规范停车行为。要按照科学配置资源、合理调控需求、规范管理收益的总体要求,在综合考虑资源占用成本、交通结构调控成本、设施建设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等因素基础上,完善公共停车场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和完善停车价格定价和调整办法,严格规范停车收费管理。

鼓励采取差别化费率调控停车需求和停车资源,实行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由高到低的停车级差价格,强化停车需求调控管理;对于同一地区公共停车设施,停车价格采取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室内高于室外的定价原则,同时建立不同类型停车场收入调节机制,引导停车资源合理使用;应根据占用停车资源的差别,合理确定不同车型、不同停放时间的停车费率。要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原则,按产权性质公平合理制订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充分发挥停车收费调控供需的作用,改变我县目前普遍存在的“有位无车停、有车无位停”、“路边满、路外空”等不合理的停车状况。

(二)规划先行,引导停车行业科学发展。

一是编制区、镇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规划是基础,规划先行在解决城区停车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确定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制定。在摸清停车矛盾现状、科学预测停车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差别设施供给和停车需求调控管理的原则,研究确定城市停车总体发展策略、停车设施供给体系及引导政策、社会公共停车设施布局和规模,明确建设时序和对策。

根据全县汽车消费的发展趋势,实施系统的、整体的停车设施规划和超前规划,将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与整个城区发展的规模、方向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动态的停车规划体系。根据居住地停车、工作地停车、公共停车等不同停车需求的影响,及时制定并调整中心城区停车规划配建指标,实行设施区域差别供应;通过新建公共停车场位、利用小区地面空地加建地下停车库、改建多层机械停车库。在规划和建设停车设施时,要充分考虑未来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普及和推广的需要,建设、改造或预留充电等相关配套设施,以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要求。

二是适当提高建筑物规划车位配建标准,从源头上加强城市停车设施配置。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是城区停车位供应的主体,从投资、建设、运营效果看,配建停车场比路外公共停车楼(库)更容易实施。当前结合南岸城区开发的进行,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性质和停车需求,以及城市停车总体发展策略,兼顾当前、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地组织研究制订地方性城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要根据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变化情况,及时对停车设施配建标准进行调整,合理确定停车设施配建指标,努力扩大配建停车的供给规模,从源头上加强城市停车设施配置。在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大型酒店、餐饮娱乐休闲、商场超市、农贸及批发市场、体育场、展览馆、图书馆、医院、旅游场所、车站等公共建筑和商业街(区),必须配建或增建停车场。配建停车场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大型公共建筑工程设计没有停车场规划的,城市规划部门不予批准建设。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根据需要配建满足本单位车辆使用的停车场,并按一定比例配备公共停车位给外来办事人员。应配建停车场而未配建或停车场地不足的,按照规划建设程序逐步补建或扩建。鼓励建设项目利用地下空间以及人防工程配建停车设施,按配建标准建设的地下停车场面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范围。

(三)加大投入,争取短期内扩大公共停车位供应。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的投入。国外经验证明,只有区内公共停车位至少达到区内汽车总数15-20%时,才能有效缓解停车困难问题。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应列入政府工作年度计划。完善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用地供给、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等保障机制及措施,适当加大对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的投入。每年依据城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停车场建设的专项规划投入足够的建设资金,重点是停车场建设的征地拆迁、周边道路设施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停车―换乘”枢纽性停车场的建设。在停车困难的老城区,利用各种可能条件(如公共广场、运动场地下、建设项目的边角余地以及闲置地等)建设公共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库。

二是采取相应的扶持优惠政策,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针对公共停车场建设成本高、资金回收期较长、投资回收率低、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参照区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的优惠待遇,政府要从加快建设、简化审批、用地、价格、税费等多方面提出具体的鼓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各种类型的路外公共停车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针对停车“有需求无市场”、市场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发挥政府在行业发展中资源配置、培育市场的作用,适时出台停车场经营管理办法、停车位出让、转让办法等相关政策,解决停车场(如地下车库)、停车泊位的权属、交易方面存在的障碍,推动车位进入市场流通、提高资金回收水平,调动多元化投资建设停车场库的积极性,逐步培育和维护停车行业市场的形成和运转。

三是严格控制并科学施划路边停车位。为缓解停车设施不足的矛盾,在统筹考虑城市道路等级及功能、地上杆线及地下管线、车辆及行人交通流量组织疏导能力等情况下,可在有条件的路段设置一定数量的路边停车位,提供短时停车、夜间停车服务,并通过高收费加快周转,一定程度缓解“停车难”。另一方面,要结合道路负荷度的变化、路外停车场的建设情况,经常对路边泊位进行动态调整。在路外停车位比较充裕的区域,不得占用道路设置路内停车位。例如在公共停车场200米范围内原则上不宜施划路边停车位。

要依法加强对占用道路停车位设置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惩罚手段严格管理,充分发挥现有道路设施功能,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保障道路安全和畅通。

四是整合资源,多管齐下,缓解“停车难”。停车场从规划到建设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由于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制约,“停车难”的解决并不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应积极整合现有的停车资源,采取多项改善措施,“多管齐下”。由于管理体制与权属的原因,城区的停车资源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大有潜力可挖,实施“社会停车资源整合”试点,建设社会停车资源综合利用网络,实行错时停车,为周边居民提供停车服务。把上班时间闲置的小区停车位和下班时间闲置的办公楼停车位充分利用起来。鼓励单位专用停车场在满足自用的前提下向社会车辆偿开放,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带头执行。根据向社会开放泊位数量,在工商、经营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优惠。

(四)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形成规范有序的城区停车秩序。

一是加强对建设项目停车配建规划的监督检查。规划部门在规划管理中,通过规划设计条件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审批、建筑方案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等几个审批环节,对建设项目配建停车设施进行监督。建设部门要在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工程竣工验收、房产测绘成果审查入库、房产登记等环节,加强对配建车位的动态监督和管理,在停车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时要求建设方出具车位分布图、车位平面图等竣工图。对竣工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的建筑物,规划、建设部门要检查监督规划停车位的落实情况,禁止配建停车设施挪作他用,对不按规划要求配套建设停车场的单位以及改变用途的行为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责令整改。二是规范城市停车行业管理。要对城市专业停车服务经营单位实行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择停车服务经营单位。要引导建立行业协会,建立行业服务评价制度,加强行业自律,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停车服务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采取优惠政策,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

城市停车服务经营单位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内部经营管理制度、收费制度和服务规范。要加强对停车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停车服务水平。所经营的停车场应具有完备的停车设施,配置完善的安全监控设施,设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标志、标线。

三是要强化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对违章停车、违规收费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驾驶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增强其守法意识,从人的意识这一源头治理“乱停车”问题。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更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针对乱停车现象,公安交警部门应加强巡查频率,及时制止各种乱停车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违规驾驶员进行处罚。

(五)积极探索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的新路子。在政府职能转变时期,面对停车行业产业化这个课题,按照国家倡导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的思路,积极开展停车场建设经营方式的探索和试点。开展建设模式试点,采取适宜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停车场。采用BOT模式,通过招投标选中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停车场。特许权期限内,项目公司利用停车收费收回投资和成本,并获得合理回报;特许期满,把停车场移交给政府。或者采取政府以土地入股并委托公司代为管理的方式,与社会资金组建公司建设、经营停车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六)完善公共出行系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市民出行习惯,减少公共停车需求。

无论是通过行政手段还是经济手段来缓解“停车难”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城市道路空间资源有限情况下的无奈选择。资源有限,需求无限。城市交通拥挤的真正改善,缓解“停车难”要立足长远,跳出停车看停车,根本措施还在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时改善自行车和步行等非机动交通的出行环境,为所有出行人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提高替代小汽车的出行方式的服务水平,使人们自觉调整出行方式,减少停车需求的无限增长。建议县政府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从资金投入、路权保障、用地安排、设施建设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快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快捷、经济、方便、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引导和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同时建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媒体、网站,加大公共交通政策、公共交通投入等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到机动车尾气已成为目前空气主要污染源、严重危害健康,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利己利人”环保意识,逐步转变市民出行观念和习惯,争取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参与绿色出行,引导和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减少私人汽车出行造成的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污染,从根本上缓解我县“停车难”的问题。

陇县发改局白文杰 2018年7月

第二篇:关于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建议

关于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在上个世纪和本世纪前十几年出现了几次爆炸性的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与停车位有限的矛盾已经越来越表面化,老旧小区停车难题正在持续发酵。

一、造成老旧小区停车难原因的分析

1、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整体规划相对滞后。

2、是老小区大多没有车库,即使有的也仅仅是自行车库,通行道路狭窄,而且停车位较少,导致在车辆爆炸式增加的大环境下没有足够的停车位。

3、停车位规划滞后,停车配建标准低。大部分小区建设时的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汽车停车位的配置,也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充分规划停车位,小区停车设施配置不足,布局不合理,由此造成了小区停车位(场、库)的建设跟不上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导致当前“停车难”最直接的原因。

4、因各种原因,现有车位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库不停、有位不用;也有的被改变用途,用于开店、作仓库、棋牌室或出租住人等。造成小区车辆停放难、出行难进一步加剧。

5、小区任意搭建、擅自封闭公共通道占为己有,在公共通道上乱堆乱放。通过安装地锁、自行车占位等手段,抢夺有限的车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停车难。并且个人的违法成本太低,清除之后复装地锁等现象仍然频发,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6、个别车主将车辆直接停在绿化带上。一小部分有车的业主文明停车的意识不强,只顾图自己的一时方便随意乱停车甚至损毁绿地,从而减少了居民的绿化拥有量面积,有的甚至影响到居民们健身锻炼等的场地。虽然将绿化带改成车位也是缓解停车难的形式之一,“向绿化要车位”成了小区居民利益和局部车主停车诉求之间的博弈,也成了不少小区建设靓丽社区、文明城市的难堪和无奈。

7、危及业主生命财产安全。一些车主把车停在小区的主干道边或小路上,致使道路通行能力和防灾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救护、消防、抢险车辆的进出。

8、物业管理不到位,同时物业没有处罚权。在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着居民停车难、物业公司管理难的“两难”局面。

部分小区居民乱停放车辆,时常出现通道被堵塞和空间浪费的情况,反过来又加剧了停车难;有的业主不配合保安指挥,造成小区道路堵塞影响其他业主出行。物业管理对乱停车只能靠劝阻或张贴告示提醒,对乱停车的车主缺乏威慑力。

物业停车管理服务措施不到位。一是小区物业管理没有相关登记和管理台账,对小区内车辆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全面,没有合理设置交通和停车标识,对小区车辆的停放缺乏有序引导。

9、业委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配合物业管理停车中没有起到应有的协调作用。

10、开发商对停车位配备标准不落实,对地下车库只售不租。为求利益最大化,有的开发商地下车库只售不租,在相对高价车位的影响下,居民大多选择地面停车,从而小区内道路车辆停放量大大多于原始规划量,导致停车难问题。

11、路面停车位和地下停车位收费价格有差异,同时业主为求方便,极易形成小区停车“路面停车紧张、地下车位空闲”的局面。

12、在本来就寸土寸金的老小区及其周边,有些地方做了路障等,由于没有做好可利用空间的统一规划,且业主停车各行其是,造成了本就寸土寸金的空间,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更加剧了停车难的问题。

13、汽车每天的停放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如白天到单位,晚上回小区。相对早到小区的汽车是有停车位的,而晚到的汽车可以停到小区周边的马路及人行道上,因为二十时后大马路上一般车不多了,马路晚间错时停车会增加交警和执法队员的工作量,但是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区内停车难。而目前的现状是不光大马路不能停,较宽的小马路和人行道也是无法停的,并且有些地方能停,但是会被开罚单。

14、部分路段有错时停车车位,但仍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15、管理不足,并且缺少有效的科技手段。

合理有效的利用好社会资源,解决停车难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课题。

二、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这是缓解过多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解决城市病的有效途径。

2、公共交通要提速。注重公共自行车、普通公交、BRT、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合理发展与规划,改变人们的出行结构,加大公共交通分担率是根本办法。

3、重视住宅小区停车管理规划。政府规划对小区的停车设施建设必须着眼全局,在制定规划中要超前谋划,科学制定住宅小区停车位配建规划数量标准。由于住宅建成后一般有近70年的使用期,因此必须对未来车辆的发展数量有所预计,应当在设计规划中留出适当的发展空间,防患于未然。虽然很多城市已提高了新建小区的停车配建指标,但这个标准也要与时俱进。

4、调整绿化、延展道路缓解小区停车难。将小区内每幢楼房前后及道路边的大部分草坪、灌木丛,改建成常绿树下的停车位,绿化立体化,其实小区内的绿化总量不减反增。在每年剪枝中控制树高,使其向周边生长,从而形成绿化伞,既提高了绿化率,又美化了环境,高乔木比草地和灌木便于养护和管理,同时也解决草地和小灌木不容易养护的问题。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依靠绿叶光合作用,乔木相对于草地小灌木吸碳吐氧量高,乔木绿叶总面积是其树冠投影面积的10倍,绿化三维量是草坪和灌木的数倍,其吸附尘埃和降噪比贴近地面的小灌木更有效。

有条件的小区在保持绿化总量不变前提下,可以对宅间道及宅间绿化重新设计,铺成部分草坪砖用于停车;通过调整绿化形态,增加小区停车位,探索绿色停车。并且妥善处理停车用地和绿化用地之间的关系。而且改造成本相对立体和地下车库建设较低。

5、对车库(车位)挪作他用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恢复停车设施功能。

6、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学习先进的小区车辆秩序管理技术、方法,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制定完善的车辆进出管理机制、停车登记制度、车位管理制度等,有序引导居民车辆停放。同时规范提升停车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二是加强巡逻管理;三是加强亲情服务等。

7、按照物业管理相关规定,个人、单位均不得占有公共资源。组织统一行动拆除私装地锁。清理小区内环境卫生,对小区内任意搭建、擅自封闭道路或开门开窗、挤占消防及公共通道的行为政府要严加取抵。特别是针对一些被私自圈占成菜地的边角地、绿地,即便是无法改造成停车位也应该强力拆除,把公共资源归还于大家。

8、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完善停车管理政策法规。总结固化新的停车管理实践经验和制度安排,吸纳先进经验,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有偿使用、依法严管、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信息化支撑、多元化共治,以静态交通法规体系的完善促进动态交通治理的改善,引导公众绿色出行,提升整体交通治理能力。使对停车管理有法可依;加强停车管理,依法规范行业健康发展;赋予物业等治理的权利,必要时纳入个人征信体系,有效遏制乱停、乱占等不良行为。

9、小区内必须留有消防车、救护车、搬场车等的行驶通道,消除安全隐患。

10、成立居民自治委员会与居委会、业委会形成合力共同处理治理居民区内事务,在解决小区内家用车停放、小区治安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11、严格对新建小区停车位配备标准等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

12、制定停车位租、售价格的指导性意见(可以与所在小区房价挂钩)。对停车位只售不租小区的开发商,给予诫勉谈话,必要时由相关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罚,或对其今后的开发、销售等采取限制性措施。

13、制定地上、地下车位出租价格的指导性意见,并加强相应的管理,引导人们充分、有效利用停车位,以缓解地上停车拥堵、地下停车位大量剩余的现状。

14、弹性控制道路停车,划道路停车泊位。对无任何条件设置或增加停放车辆的老旧住宅小区,且周边有市政道路的,可根据周边道路建设通行条件,深挖路内与路外停车空间资源,科学施划停车泊位。一是施划路内临时停车泊位:根据道路通行条件,在不妨碍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允许周边居民在一定时段内顺向临时停放(如工作日晚上7:00——第2天清晨7:00,周六、周日全天),通过停车入位规范道路停车秩序。二是增设路外停车泊位:交警支队会同住建、城市管理等部门现场办公,在现有路沿石以上停车泊位基础上,论证新增不限时停车位,为市民提供停车服务。

15、打破固有思维,进一步落实错时共享停车。提前做好信息的登记和核对,保证进出单位、小区车辆、人员可追溯性。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既有停车资源的开放共享,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管理的通知》鼓励并引导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对外开放。引导有条件的单位在满足本单位停车需求的情况下,将专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实行错时停车。

16、引入社会资金,开发地下及地上空间,建设立体车库等停车场地

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新建、改扩建一批停车设施,加快推进停车产业化。从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出发,将停车产业化作为现代服务产业来培育。针对公共停车场建设成本高、投资回收率低、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可以参照有关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的优惠待遇标准,出台鼓励、扶持公共停车场建设的优惠政策,保证公共停车场投资有适度的盈利空间,从而吸引社会资金积极投资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实现“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良性循环。

17、建立体停车库。打破平面停车的传统思惟,在适应建设立体停车库的停车场,引进智能立体停车库系统,利用好有限的地面停车空间。拓展老旧小区停车空间。经过政府指导、社会形态投资等市场化形式多渠道筹资,引入社会资金,开发地下及地上空间,建设立体车库等停车场地。通过搭建立体停车库,充分利用有限区域,最大化扩展停车空间。

18、车位斜着划,增加停车位。45度夹角有序停车,进车退车方便,又能增加停车密度;缩短原有停车位的长度,每个车位由6米长缩短到5.5米;支干道上加铺绿化砖,不破坏绿化,还能停车。

19、单向通行增加停车位。因为不会出现两车交会,也就大大节约了道路空间,道路两边可以新增停车位。单行后,小区里的交通秩序也会明显好转。20、差异化收费。是指针对不同性质的车主,收费标准不一样。如对有房产证且是自有车辆的业主,可采用价格较低的包月形式;对有在本小区房屋租赁合同的车主,可采用价格稍高一点的包月形式;对并不是每天都有停车需求的车主可采用预储值的方式,同时享受折扣费率;对临停访客,按照周边市价或稍高一些的费率。这样既可过滤掉非刚性需求,减少、甚至避免“僵尸车”的出现,也可保障业主的基本利益。

21、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停车,规范小区内停车秩序、加快车位循环、提高使用效率。所谓智慧停车,可以理解为实现停车的信息化;实时显示停车位空余个数及空余停车位的位置等相关信息。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及智慧城市的推广,智慧停车也被尝试推广使用。智能手段解决停车难问题是方向,科技手段的加入是大的趋势。同时通过智能收费系统,可实现对车辆按照不同的费率、时段等进行差异化收费,控制车辆进入小区的权限及费用,从而实现车位的高效利用。

第三篇:关于缓解南昌市“停车难”问题的思考

关于缓解南昌市“停车难”问题的思考

2012-04-26 08:57:22 来 源: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调研组

近年来,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双重刺激下,停车问题的严峻性和广泛性愈发凸显,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功能日益增强的形势下,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城市道路通行秩序和城区居民生产生活。同时,停车问题具有联动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与秩序混乱、道路拥堵等诸多问题相互关联、相互掣肘,解决好停车问题,也是解决好一系列交通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本文将结合南昌实际,对城市中心区停车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着力寻求破解南昌市停车难问题的良策。

一、根据南昌市城市发展趋势,客观研究停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结合城市规划布局看停车场规划和建设情况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南昌市近期规划布局将坚持老城区改善和新城区开发并重、外围组团和核心区开发并重、山江湖全面开发并重的“三个并重”原则,打造一座立体交通的枢纽型城市,但与之配套的交通停车设施却未能跟上步伐。在停车设施规划方面,南昌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市将新增社会公共停车泊位?万个,但同时机动车保有量预计将增加60余万辆,停车供需矛盾仍难以得到缓解。在停车场建设方面,“十二五”开局之年,市政府下发了每个城区每年完成2个500平方米停车场建设的任务指标,但传统的一个500平方米停车场只能容纳30余辆小车停放,且目前完成情况不尽人意,另有部分新建停车场多在外围城区,未能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在配建指标方面,2011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南昌市机动车配建指标》,目前中心城区大型建筑配建标准为0.4-0.8,配建标准仍不是很高。

南昌市建设项目机动车停车配建标准(2011年版)

(注:一类区域主要为东、西湖中心城区)

(二)结合车辆增长看对停车供需现状

我市共有停车泊位256226个,其中配建停车场共有225849个泊位,社会公共停车泊位(含路内、路外)仅有31967个泊位,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百辆汽车社会公共停车泊位评价标准等级,一级水平为大于等于20%,以目前我市小车47万辆保有量计算,小车公共停车泊位拥有率只有0.5泊/辆(不含摩托车),停车供需差额太大,其中以路外公共停车需求差额最大。(见下表)

(三)结合城市管理模式看停车管理收费现状

根据南昌市和谐长居的长效化管理模式,市政府于2011年制定了洪价经字[2011]43号文件(《关于印发南昌市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各类收费标准》)和《南昌市停车管理办法》,明确了“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白天高于晚上,中心高于外围城区、大车高于小车”的收费原则,制定停车差别收费和计时累进收费的标准,为解决我市停车难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但从现行实施情况看,存在路内行车、差额收费极不乐观、收费管理手段单一,以及停车收费科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计时累进收费等规定落到实处,停车资源未得到合理应用。

二、根据南昌市停车难现状,系统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南昌市停车难、乱停车问题,主要源于在停车设施规划配建严重不足、停车场建设投放历史欠账太多、停车管理体系分散不集中且缺乏服务理念,同时在政策保障上未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任务,我们应系统深入的分析停车难问题,方能正确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出路。

一是停车场规划建设存在。由于南昌市老城区规划建设中未充分预测到机动车快速发展的趋势,城区土地没有预留充足的公共停车场建设用地,导致目前中心城区停车场“欲建无地”的紧张局面。另外,根据国内资料调查研究,停车场经营回收投资周期长达30年以上,因经济效益回报速度缓慢,使得大多投资商望而却步,对于这种投资大而回收期长的项目缺乏从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方面综合进行扶植,严重阻碍了城市停车场建设。

二是公共停车泊位使用率不高。停车设施主要分为路内停车泊位、路外停车泊位和配建停车泊位,按照国内城市的建设经验,南昌市配建停车泊位数占整个停车设施的控制比例的70%-80%,绝大部分不向社会开放使用,大部分时间内处于空置状态;而路外公共停车泊位数占整个停车设施的控制比例的10%-20%,而大部分路外公共停车泊位又建于外围城区,利用率不高,造成了中心城区停车泊位供不应求。(全市路外停车泊位比例见下图)

中心城区(东湖、西湖)路外停车泊位占全市比例图

三是停车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南昌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分为市、区两头负责,涉及的规划、建设、公安交通、治安、法制、物价等部门,在停车场审验、建设、验收、管理等各个环节各自为政,各管一事,静态交通环境无法得到有力改善。此外,全市各公共停车场收费资金未用于停车场建设及配套诱导系统、停车收费咪表的完善,以致停车设施不完善,管理力度疲软,停车难问题进一步加剧。

三、根据南昌市道路交通实际情况,探索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出路

(一)完善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对策机制

一是成立停车对策机构。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由市交通问题改善办公室牵头,成立专门部门统一协调对规划、建设、市政、交警、治安、法制、物价等有关部门,统一负责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集中解决停车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及其政策等关键问题。把解决停车问题纳入对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的目标管理考评范围,结合实际需要完成每个区每年要建设2个500平方米以上停车场工作指标,并进一步确定考核分值和办法,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考评。

二是加强土地出让前的配建审核。市规划局在出地拟出让前,确定项目用地停车泊位配建指标时,应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与确定。对已报批的土地开发项目,如逾期一年以上未能动工建设的,而配建指标同期已进行了修订的,用地单位应重新申报,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按新的标准确定配建系数。

三是严格执行停车配建审核和验收。对不按规定设计配建停车场的,公安交管部门验收配建停车场不合格的项目,有关部门不予核发“三证”。对原有建设项目因历史原因有欠帐的,在改建、扩建时必须补足原有停车配建指标,做到不欠“新帐”,逐步偿还“旧帐”。

(二)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推进停车设施产业化。借鉴杭州经验,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库)建设,走停车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简化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手续,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合理降低停车场经营成本,明确停车场产权属性,允许适当进行商业运作,推进停车产业链发展。

二是运用地下资源和闲置空地。以地铁建设为契机,在全市外围城区地铁站点配套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编制《利用绿地、广场、学校操场、湖泊等用地解决停车问题布点规划》,先期可在中心城区铁路一中、象南文化广场、八一公园等地试点建设,并今后老城区新建绿地、公园时,必须优先考虑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充分利用人防工程现有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停车场,对今后新建的“人防工程”必须优先考虑平时作为停车场或行人过街设施使用。

三是建设单位院内和小区停车设施。各级行政机关办公楼必须建院内停车场,如场地空间有限应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如象山北路原华鑫酒店建设的立体停车场为四层,占地面积为200平方米,可停放40辆车,实际每泊位占地面积为5米),保障本单位车辆的停车需求。主干道沿线单位必须建院内停车场,特别是对八一大道、阳明路(含阳明东路)等交通流量已接近或超过饱合度的道路,沿线具有独立办公楼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可考虑对一些间距过近、采光不足的老旧楼房进行拆除,建多层式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

(三)完善停车管理措施

一是完善《南昌市停车场管理办法》。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责,形成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建立统一执法机制,对违反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规定的,集中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取缔。

二是实行节假日期间开放社会停车场长效管理。在节假日车流剧境期间,开放全市各党利用学校、单位院内停车场,对外开放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场地,提供停车服务,缓解停车难,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效机制贯彻落实。

三是完善停车收费管理方式。借鉴杭州经验,由市政府牵头建设统一的道路停车收费信息系统,收费信息系统建设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按照统分结合的要求,加强道路停车收费服务、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数字城管信息采集人员队伍、信息系统的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并将停车收费合理应用于停车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此外,重点加强酒家门前泊位管理,由市停管中心和各区分中心负责,对餐饮、娱乐场所门前的停车泊位不得以委托管理的方式变相承包给单位和个人管理与收费。

四是建设交通诱导停车管理系统。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启动停车诱导系统,并将其并智能交通指挥系统,重点在八一广场、八一大道、阳明路、中山路等中心商务区进行停车诱导试点建设,设置交通诱导屏和电子停车诱导指示标志牌,提高各类公共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并逐步向全市推广。

综上所述,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主城区“停车难、停放乱”问题,我们只有立足本市实际情况,把握城市动静态交通发展趋势,注重并努力实施“综合发展、规建同步、出行引导、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在规划上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在建设上予以土地的合理应用,在管理上建立系统长效的工作机制,在政策上给予有力的保障,才能有效地缓解停车难问题,才能为南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第四篇:政协提案——关于缓解城区停车难的建议

政协提案范文——关于缓解城区停车难的建议

x月份,县政协xx委员对城区停车难进行了专题调研,目前我县机动车数量与公共停车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在重点地段,如:xx等地点;在重点时段,如就餐时间、娱乐时间、上下班时间、学校上学放学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期间问题更加严重。造成停车难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我县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据不完全统计,xxxx年以来增速都在xx%以上,截至今年x月底,全县拥有机动车x万余辆,其中汽车xx辆,摩托车近x万辆。

二是县城区能提供的公共停车位(指在道路上划定的停车位,不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位)数量有限,目前仅有公交车停车位xx个、公共停车位xxx个。

三是一些具有公共属性的停车场所因各种原因长期闲置或挪作他用,如xx广场地下停车场长期闲置,xx体育馆地下停车场改为临时餐饮宴会场所。

四是老城区改造困难,开发建设缺乏整体性,新城区停车问题规划建设滞后于机动车辆增长速度,缺乏前瞻性。

五是一些公共停车位使用周转率过低,少数车主过度无偿占用公共停车位,造成某些热点车位一天只能为一辆车服务。如xx路两侧的停车位,常被附近一些居民、店主、企业员工当成自家车库,往往一停车,就是一个整天,导致群众办事时停车不便。

停车难不仅容易诱发产生影响市容市貌的不良现象,也影响着市民便捷出行,同时还带来加重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如因在小区、酒馆饭店外占道停车迫使人流、自行车流挤入机动车道;因停车难衍生的乱停车现象导致在危机时刻消防车、救护车无法快速抵达现场;因停车问题引发邻里纠纷等等。迫切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此建议:

一、成立社会公共服务管理职责单位。参照xx市及xx县等地的做法,由xx县城市综合执法部门,负责xx城市停车场及车辆停放等综合执法管理。可以下设城市综合管理有限公司,具体做好城市停车场及车辆停放等综合性有偿服务工作。

二、科学规划城市停车场建设,“扩大容量,盘活存量”,整合现有停车位资源,加强部门协调,可尝试错时借道停车,提高道路利用率;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停车监管,疏堵结合。

三、启用xx广场地下停车场。据了解,处在闹市区的xx广场地下停车场一直闲置,原因在于管理主体不明,未能及时确定由交警部门还是城管部门管理。该停车场xxxx年竣工,总造价xxx多万元,面积xxx余平方米,停车位xx个,可用停车位xx个,如能尽快启用,可明显改善xx街、xx路一带停车难状况。

四、在xx街、xx路等主干道安装道路停车收费仪表,提高车位周转率和利用率,在停车收费定价上引入市场机制,分区域、分时段、分时长收费,用经济杠杆引导合理利用停车资源。

五、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环保、低碳出行”,鼓励步行以及选用

自行车、电动车等小型环保交通工具出行。《政协提案范文——关于缓解城区停车难的建议》出自:代写网

第五篇:停车难报告

重庆停车难调查报告

南坪南城大道,停车难问题困扰着市民.小区车位紧张

现状

全市经营性车位34万个,缺口20万个

目前解决措施

商圈地下停车场连通,限时段占道停车增加周转率,小区车位配套标准提高

未来预期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停车场,不排除将出台更多措施解决停车问题

目前商圈车位:

渝中4707个

江北5362个

南坪3664个

九龙坡2660个

沙坪坝2550个

但一到周末都打挤

“抢车位”注定是火爆的代名词。

不管是曾经风靡网络的游戏,还是如今有车族的日常生活。

随着去年家用轿车市场的爆发,停车难在去年末今年初一度成为中国所有大中城市的热门词汇。

重庆,也在经历着这种阵痛„„

年初,主城九区的商圈和重要路段新增了“限时段占道停车点”,新增5478

个停车位,以缓解繁华商业区的停车难。

如此,“主城区停车位的缺口仍在20万个”。

市场供需失衡之后,该如何解决?

重庆正在努力。

5月16日下午两点,上清寺重庆市环球互联网产业园。

刚从机场接朋友回城的袁野,没能够再次将车停进环球广场的地下停车库(场),而是停在了环球大厦楼下的空地上。对袁野来说,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自己就开始碰上了这样的问题,不过这一两年来,变得频繁了很多。

袁野,一名软件工程师,供职于重庆市环球互联网产业园内的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2007年9月份的时候拥有自己的爱车。

“中午11点半从车库出来去机场接朋友,2个多小时候后回来就没有车位了。”

袁称,平时上班,车都停在环球广场的地下车库,12小时内,收费10元。

他住在渝北奥林匹克花园,下班回家车都停在小区的室外停车场,不收停车费。

环球广场停车库工作人员介绍,该车库拥有停车位95个左右,主要是提供给在本大楼上班的人员使用,收费按政府指导价收取。

不管商圈多少车位 现在周末都比较难停

停车场分为室内、占道和室外公共停车场。

与写字楼的停车位只提供给本楼人员使用不同的是,主城区各大商圈的停车场对外提供停车服务。

商圈因车流量相对集中,将商圈内的地下停车场进行连通,实现各停车场互通,以此来缓解停车难是目前的办法。

市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解放碑、观音桥等商圈已开始进行连通。

在江北商圈,邦兴北都、世纪新都和大正3家停车场就进行了连通。

香港城、远东百货、北京华联等商场的地下车库,也全为连通。

世纪新都停车库曹姓工作人员表示,连通后的停车位近800个,3元/小时。

对外停车的车场称为经营性车场,必须要在市停车办备案,还须取得市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

城市公共停车场停车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两种。

政府投资专项建设的城市公共停车场、机场、车站、码头、旅游景点等窗口地区和占道停车场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商场、娱乐场所、宾馆、酒店等建筑物和住宅区露天或地下配套的城市公共停车场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市停车办工作人员吴凯称,现在经营性停车场执行的收费标准,是按照《重庆市物价局关于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及降低收费标准的通知》渝价

[2002]721号执行的。

但是,在某些停车场还存在乱收费的情况。

曹称,市物价局和市停车办已经批准世纪新都停车库由普通停车库升级为特级车库,价格也将由3元/小时,升到4元/小时。

经营性车库分为特级车库和普通车库。

截至目前,我市的特级车库已经达到30个。

当天下午3点半,十分钟内,有近16辆车进入该车库。

曹说,“这个车库每天的车流量在2700~2800辆,基本上处于饱和;如果遇到周末和节假日,车流量在3500~4000辆,停车就显得有些困难”。

曹所说的现象,记者随后走访的商圈内的每个车库几乎都类似。

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管理办公室刘姓工作人员表示,商圈内有龙湖时代天街、未来国际、嘉年华、世纪新都等10多个大型停车库,目前,该商圈繁华区域的停车位达8000个。

市停车楼场建设管理办公室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南坪商业繁华区域(商圈)停车位共3664个;九龙坡商业繁华区域停车位共2660个;渝中区商业繁华区域停车位共4707个;沙坪坝区商业繁华区域停车位共2550个;江北区商业繁华区域共5362个。

然而,这些停车位远远不够。

停车位缺口达到20万个

截至去年12月31日,重庆主城区在市停车办备案登记的经营性停车场达到2527个,总停车位344062个。

即便如此,市停车办的工作人员吴凯表示,我市停车位的缺口仍高达20万个,“去年我市主城区新增近5万个车位,机动车的增长量却达10多万辆”。

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车管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份,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85万辆,其中,汽车总量为122万余辆。机动车的保有量比去年新增了72万余辆,每天新增大约1700余辆机动车。

不断增加的小汽车与主城区新增的停车位严重失衡。

今年1月份,重庆开始执行临时占道停车新的收费标准。

主城区的限时段停车能否成为缓解停车难一剂良方?

限时段占道停车增加了周转率

繁华商圈周边的占道停车位,如个别车辆长期占用会导致停车难的进一步加剧。限时段占道停车通过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加快车辆的流动。

据介绍,位于商圈和重要路段基本上都是“限时段占道停车点”。非商圈、非重要路段则以“临时占道停车点”为主,但也有一些“限时段占道停车点”。

限时段占道停车点,渝中区民权路得意大厦周边共71个停车位;江北北城天街附近共293个停车位;沙坪坝磁器口共40个停车位;九龙坡直港大道共110个停车位;南岸区青龙路共240个停车位。

重庆市物价局关于临时占道停车收费标准的通知显示,临时占道停车收费按1元/小时·位收费。主城区限时段占道停车点,临时停车两小时以上的,按4元/小时·车位收费。

“以前,占道停车一天才6元,现在,在限时段停车场停一天的费用高达88元。”市停车办工作人员吴凯表示,临时占道停车主要是为了增加车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

自今年1月份执行临时占道停车新的收费标准以来,我市主城区限时段占道停车场车位空置率为20%~30%,个别路段停车位空置率达60%。

市公共停车楼场建设管理办公室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占道停车场184个,停车位14031个。其中,限时段占道停车场有45个,停车位5478个,占总停车位的39%。

小区车位配套标准大幅提高

眼下,车位紧张的问题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正逐渐蔓延到小区。

市市政设施局负责人表示,一些开发商在当初建造楼盘时,对小区的停车场配建不足,形成“僧多粥少”停车位供不应求的状况,“小区车位不足,各区都存在”。

公开资料显示,以渝中区为例,楼盘建设规划时全部是地下停车库,平均每三户一个车位。小区车位与业主需求严重失调,是造成车位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袁家岗中新城上城停车库和上城花园停车库,停车位的租金价格在400~480元/月之间,都很难租到车位。

中新城上城大厅工作人员任小姐表示,目前该小区前期投入使用的停车位有2000多个。去年小区卖过一批车位,如果是该小区业主价格在6万元/个,不是业主则在8万元/个,“现在一个车位至少涨了2万元。”

据地产业内人士介绍,主城区内车位紧缺的楼盘大多开发时间较早,有些并没有按照每百平方米配建0.6个车位进行配置,出现供求失衡。停车位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更好地解决小区停车难的现状,业内人士表示,小区规划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应当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科学地制定出主城区各区间的车位数量标准。”

今年,我市拟将重新调整停车位配套标准,这一供求失衡的现象将有望得到改善。

在一份《重庆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标准表》上,今年我市新建小区车位配套比例,拟从每百平方米配建0.6个车位,调整为90平方米以下/套配0.8个,90平方米以上/套配1个车位。

这意味着,我市将增加小区车位配套。按此标准,就算是3套30平方米的房屋,也可配有2.4个车位,远远高于此前每100平方米0.6个车位的标准。

民间资本进入停车场还需探索

车位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怎么从供应上解决根本问题?

在铁路系统工作的唐先生表示,鼓励社会资金建停车场,政府只对经营者实施监督和政策调控,以此解决投资体制单

一、资金短缺的矛盾,并以此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

另外,还可以结合主城区的坡地落差,开发能节省大量空间和投资的立体式停车楼。立体停车楼不仅投资成本低,而且占地面积约为平面停车场的一半,其空间利用率可以大大提高。

据资料显示,同样是停50辆车,传统的停车场需1650平方米的空间,造价约750万元,而采用塔式立体停车库却只需每层50平方米,造价只需400万元(含20万元土建费),可节约47%的投资。

其实早在2002年重庆就有相关的计划。《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公共停车场管理办法》自2002年12月1日开始施行。其中,就提到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

在2009年底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文天平说出的一系列重庆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措施中,也包括重庆市政府将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推进停车产业化、服务专业化等。其中很多的措施正一一落实,解决了很大的停车难题。但在民间资本进入停车库这条路上,重庆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这其实就是对民间资本开放的支持力度。”市停车办的一位杜姓工作人员说道,虽然办法中提到鼓励个人建设停车场,但目前重庆还没有一例,主要原因可能还是重庆没有相关细则出台,加上行业普遍面临的回报周期太长等。

杜说,不排除将出台更多措施解决停车问题,重庆要走“靠民资”这条路,仍然需要探索。

下载缓解“停车难”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缓解“停车难”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1年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工作方案

    2021年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工作方案为进一步缓解我市中心城区停车矛盾,切实改善交通出行环境,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现就2021年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一......

    城区停车难问题调研

    关于城区停车问题的调研报告房玉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市现有机动车30多万辆,仅非货运机动车一项,20......

    建设网约停车共享平台,缓解停车难(精选五篇)

    建设网约停车共享平台,缓解停车难机动车的保有数量剧增,多数城市的机动车数量达到停车位的数倍,停车难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近期网约单车十分火热,吸引了大量资本争夺市民出行市场......

    关于城区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五篇

    关于城区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一、造成停车难问题的原因 我市停车难问题主要集中在作为城市中心的老城区,而南区、开辉等新开发的区域均不存在停车难问题。造成老城区停车难......

    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调研报告

    关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工业企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占全市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融资难仍是制约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

    关于解决住宅小区停车难和物业管理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解决住宅小区停车难和物业管理问题的调研报告 住宅小区停车难与物业管理问题,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市民群众利益的难事情,也是一个涉及社会公共管理的大问题。为此,我们开展......

    破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破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反映最为强烈、诉求呼声最大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连续两年列入我市重点民生实事。......

    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的思考[共五篇]

    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的思考 【将本文告诉QQ/MSN上的好友】 作者:李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16 更新时间:2009-03-20 现代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日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