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法(二):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和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81.67

时间:2019-05-14 14:3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许可法(二):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和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81.6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许可法(二):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和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81.67》。

第一篇:行政许可法(二):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和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81.67

《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和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试卷

行政许可法(二):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立法背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 景基本

原则和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倒计时 50:38

一、判断题(10 道)

1.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的重大利益关系,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10日内提出听证申请。

正确 错误

2.违法设定行政许可不承担法律责任。

正确 错误

3.行政许可法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正确 错误

4.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应当公开,且公众也有权查阅。正确 错误

5.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吊销许可。

正确 错误

6.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正确 错误

7.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一般情况下应当撤销。

正确 错误

8.行政机关对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不得擅自改变。

正确 错误

9.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以不收费为原则,所需要经费应当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正确 错误

10.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一般不超过45日。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的规定给予赔偿。

A.国家赔偿法 B.行政处罚法 C.行政复议法 D.民法通则

2.行政许可设定机关应当()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

A.定期 B.长期 C.不定期 D.适时

3.临时性的行政许可()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A.设定满一年 B.实施满一年 C.设定满两年 D.实施满两年

4.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

A.执行机关 B.设定机关 C.监督机关 D.审批机关

5.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

A.项目的可行性 B.推行的重要性 C.存在的必要性 D.设置的合理性

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行政许可,擅自从事依法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依法给予()。

A.刑事处罚 B.经济处罚 C.行政处罚 D.综合处罚

7.设定行政许可应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A.实施时间、程序、效力 B.实施要件、程序、时效 C.条件、程序、期限 D.范围、程序、时效

8.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退还非法收取的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A.通报批判 B.刑事处罚 C.经济处罚 D.行政处分

9.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A.期待利益 B.既得利益 C.合法权益 D.法定权益

1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的行政许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为通过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该行政许可。

A.民族事务 B.宗教事务 C.经济事务 D.文化事务

三、多选题(10 道)

1.下列关于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B.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C.委托方是行政机关,受委托一方可以是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 D.委托方和受托方必须都是行政机关

2.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的外,应当公开。

A.国家秘密 B.商业秘密 C.个人隐私 D.国家利益

3.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省级政府规章

4.设定行政许可,应当规定行政许可的()。

A.实施机关 B.条件 C.程序 D.期限

5.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有()

A.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B.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 C.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D.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6.申请人提出的申请材料具有()情形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

A.申请事项不属于行政机关职权范围 B.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 C.申请材料不齐全 D.申请材料不符合法定形式

7.具备()情形的,行政机关应当出具书面凭证。

A.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 B.行政机关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 C.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D.行政机关作出不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8.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后,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种类有()。

A.民事赔偿 B.国家赔偿 C.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9.下列属于行政许可证件的有()。

A.许可证 B.执照

C.行政机关的批准文件 D.资格证、资质证

10.下列()属于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A.工商局 B.公安局 C.治安联防队 D.信访局

第二篇:《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基本原则(范文)

《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基本原则

和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主讲人 :国家行政学院 副院长袁曙宏教授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授《行政许可法》。首先讲授《行政许可法》的基本理论。《行政许可法》今年7月1号就要正式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部法律非常重视,国务院专门开了几次会议进行讲究,贯彻实施。今年1月6号,温家宝总理在省部长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专门进行部署。国家行政学院专门对省部长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培训。对一部法律的实施这么重视,这在建国以来可能是第一次,充分说明这部法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第一个问题:行政许可的含义、由来和功能。什么叫行政许可,它是怎么发展来的,有什么重要的功能?我们给《行政许可法》下了一个定义,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比如公民要开出租车,先要向出租车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出租车管理机关就会审查,认为你符合法定条件,就会让你来开出租车。这样一个活动、这样一个行为,就叫。根据这样一个定义,行政许可有四个含义,四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行政许可通俗意义上讲,就是行政审批。但是它不包括行政机关的内部审批,它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比如行政机关内部的提职,一个处长要当局长,这种审批就不是行政许可。行政机关财务的审批、出国的审批,这些都不是行政许可。只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了,相关单位批准,这才叫行政许可。所以它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不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审批。像我刚才讲的出租车司机,再比如你要办一个学校,民办学校要审批,也是行政许可。这是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它是一种以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对老百姓的审批,必须先有老百姓提出申请,没有申请,行政机关就不能批准公民办一个学校,那是不可能的。它不像行政处罚,也不像行政强制。当然老百姓不可能提出行政机关对自己进行处罚、进行拘留的申请。所以行政许可必须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以申请为前提。

第三个特征它是一种单方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虽然需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申请为前提,但是批准不批准是行政机关的事。行政机关可能批准也可能不批准,它不像行政合同。比如行政机关要建一个高速公路,通过招标,或者是拍卖的形式来出让,就必须签订一个行政合同来实现行政目的。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跟法人公民之间要达成一致。但是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是单方行政行为,公民,法人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行政机关可以给你许可也可以不给你许可,所以它是一种单方行政的行为。

第四个特征,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性的行政行为。什么叫授益性的行政行为?就是授予的授,利益的益。所谓授益性的行政成为,就是给公民,法人一种利益,这叫授益性的行政行为。它不是像行政处罚,我赋予你一种义务,我对你进行处罚,比如罚款1000元、10000元,给你设定一个义务,你必须要履行。也不是一种强制,你不履行我采取强制措施。行政许可是给公民、法人一种利益。我们讲的这四个特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什么叫行政许可,它是一种单方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是一种授益性的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是怎么发展来的?行政许可是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制度,但不是说一开始就有这个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之初,行政许可是很少的。资本主义政府刚建立的时候,是奉行越小政府,越好政府的理念,政府越小越好,越少干预越好,对经济社会的干预越少越好。所以当时讲的政府就是一种守夜人。政府把国防、外交、治安、税收管好就行。美国政府成立之初只有三个部: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公务员只有五、六千人。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情况呢?在政治上,资本主义政府刚建立之初,为了防止封建行政权的复辟和专横,必须把行政权牢牢的束缚住,就需要通过立法来设定政府的权力范围。政府必须要依法行政,牢牢地按照议会设定的法律来行使职权。通过司法法院来监督政府,使政府不敢违反法律。这是政治上的一种体制设计的原因。在经济上英国的亚当斯密写了《国富论》,被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他主张在经济领域,要采取绝对自由竞争,政府不能干预,这样让经济有最大的发展空间。这样一种体制、这样一种理论,统治了西方世界150年左右。所以在资本主义早期,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常少。但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规模的扩大,也就是列宁讲的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了垄断,这时候光靠市场调节已经无法驾驭资本主义一个这么大的经济规模。在 1929年就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新政措施:扩大政府权力,保障中小企业利益,保障充分就业等来促使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罗斯福新政以后,美国政府包括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的行政权得到了非常大的扩张。这时候立法不仅是议会的事,政府也有立法权。政府也获得了司法权,即解决纠纷的权力。所以依法行政这个法包括政府本身立的法。这时候的观念,不是越小政府越好政府,而是越大干预越好政府。政府的权力,政府的职能,政府作用的范围,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扩展。美国在这个前后,成立了一系列的独立管制委员会,有五六十个:有洲际贸易委员会、原子能委员会、航空委员会等一系列的委员会。行政许可主要是在这样一段时间,即20世纪以后为适应政府对经济社会管理的需要迅速扩展起来,发展起来的。在经济上,英国凯恩斯创造了凯恩斯主义,就是主张政府对经济、对社会全面干预。但是这样一种全面干预的模式,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它带来了经济活力的降低,行政成本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也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开始了一系列自由化的措施,以后里根在美国也采取了一系列自由化的措施,在这个过程当中放松规置、放松许可。这样采取了一系列公共改革的措施,掀起了一场公共改革运动。主要是以放松规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为宗旨。这就是我们讲的资本主义国家行政许可发展的一个过程:从一开始没有规制,很少规制到20世纪以后,大幅度的强化规制、发展规制。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放松规制,我们国家的行政许可,有的说主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在计划经济时代,人财物、产供销都由政府来调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当中,原来的行政手段失效,法律手段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上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扩张,部门、地方纷纷采取行政许可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地方权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行政许可得到了急剧的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得程度。这就是行政许可在西方国家,以及在我们国家发展的来龙去脉。

行政许可有什么样的功能,它的存在有什么样的合理性?行政许可主要有三点功能:第一个是控制风险的功能,这是行政许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行政许可通过对企业设定主体资格的限制,对标准的严格控制来防止发生经济风险、社会风险。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后,为了解决当时的经济危机,经济风险,罗斯福上台采取了新政措施,对涉及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企业,严格控制其设立标准。比如对烟花炮竹的设立标准要严格审查,它是不是符合要求,对炸药、医药、食品这些行业严格控制标准。以此来保障人民安全和国家安全。在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政府,布什政府和一些学者在反思:他们认为“9·11”的发生,与过度放纵规制有关系。政府过度强调了提高出入境的速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的效率,这样使得一些恐怖分子进入了美国。同时像驾驶飞机这样的一些特殊的行业,也没有很好的进行审查。使得恐怖分子能够学会驾驶飞机。所以美国在“9·11”以后强化了规制,要求在一部分领域强化规制措施。比如现在它成立了国土安全部,移民局。同时出入境严格加以审查,使得签证非常困难。同时布什政府在发生了安然公司丑闻以后,对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严格监督和规制措施。在发生了纽约和加州能源危机以后,他们认为主要也是规制过度放松,造成电力紧张。所以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这样的危机和风险。所以许可第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控制风险。

第二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配置资源。市场是配置资源最重要的手段,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只有通过市场来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最有效率的来利用资源。但是一些有限的资源,仅仅靠市场配置,政府不介入,可能会导致资源的垄断,或者导致资源的恶性的竞争。比如像土地、矿山、城市公共服务、自来水、电、公交、出租汽车一些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如果政府规制一点不介入,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问题。包括土地,我们采取了非常严格的许可制度,审批制度,但仍然发生了很多的问题。所以政府在资源配置当中要采取许可手段。但这个许可手段是一些以特定的市场调节的手段为基础,后面我会说到,比如它要以拍卖、以招标为基础,最后才加以审批。这是许可第二个重要的手段,即在配置资源方面的手段。

第三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证明或者提供某种信誉、某种信息。政府为什么要有这个手段?因为政府比较有信誉,有公信力。比如对企业的设立,通过政府,通过政府工商机关,出具营业执照证明这个企业设立了,这样就比较有公信力。这样市场主体之间就能力比较信任了。再比如律师,通过司法行政部门发给律师资格证书。像律师、会计师、审计师,公证员,教师这样一些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殊职业,要对他们的资格、资质来加以证明。这是讲许可的第三个重要功能。这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行政许可的含义、由来和功能。

我给大家介绍第二个问题,行政许可法的立法意义和基本原则。首先我们讲为什么要制定《行政许可法》。我们国家的许可法制定了7年多,从1976年开始,专家就拿出了行政许可法的稿子,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对行政许可制度进行综合性的统一调整的法。西方国家有行政许可法律制度,它都是在经济自然演进过程当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航空,中国发展了航空许可。比如矿山,逐步发展了矿山许可。比如原子能,逐步发展了原子能许可。所以它对每一个方面的许可都比较完善。但是我们国家因为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实现整体的转型(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体制转型),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综合性立法,来推动这个制度的转型。具体来讲它主要有四个重要的意义。

第一个,制定《行政许可法》是规范、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需要。《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前,各个单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包括其他规范性文件里面有大量的许可,但是非常混乱。第一种情况就是行政许可的范围不清,事项过多,管理就是审批,管理就要审批,这样一个管理十分盛行,造成什么事项都要审批。审批充斥了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领域,所以这个情况已经发展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任何一个部门的政府官员,觉得自己所在的部门要受到重视,要获得利益,就必须抓审批,抓许可。否则不仅外部的其他部门觉得对我不尊重、不重视,内部要想稳定也会更困难。

第二个原因是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不明确。不仅是国务院各部委,省级政府,较大市政府,甚至一个乡政府、县政府都能设定许可,设定权被过分地滥用。

第三个,许可的环节多、周期长,手续繁杂,缺乏程序规范,群众办事十分困难。一个许可要半年、一年,甚至几年才能批下来,这样严重束缚了经济发展。现在一个IT项目,一项技术,如果一年或者一年多一点时间没有变成产品,这个技术就过时了。在经济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这么快的情况下,如果审批这么繁杂,一个企业要盖几十个章,上百个章,几百个章,极端的情况下,要盖一千多个章,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建立。这是我们讲的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是重审批,轻监管,或者只审批不监管。有一些外国企业讲,没有到过中国市场,觉得中国市场非常难进入,进入非常困难,有畏难情绪。但是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就认为中国市场进来的确很困难,但进来以后就比较轻松了:没有人监督你,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一种状态,肯定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西方国家发达的市场经济,进去门槛很低,进去非常容易,但进去以后,你要想违法乱纪,随时有人来监督你,来查你。而我们进来很难,进来以后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我们市场经济的秩序和活力。

第五个是审批只有权力没有责任,缺乏公开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什么行政机关都抓审批权?因为这个权力能带来利益,但是他没有任何责任。所以现行的审批、、许可制度的一些问题造成我们必须要制定《行政许可法》来对它加以规范,加以约束。所以《行政许可法》不是保障许可权,扩大许可权,强化许可权。它是规范许可权,制约许可权,尽量削减许可权。所以这是我们讲为什么要制定行政许可法的第一点理由。

第二点,制定行政许可法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需要。我们的政府职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转变,特别是90年代以后,取得非常大的成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去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了,可以高枕无忧了。而恰恰完善意味着攻坚,意味着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这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改革我们的行政审批制度。它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一个堡垒。为什么这么说?虽然经过这么多年,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四项职能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原因就在于在原来的行政审批制度、行政许可制度下,我们的政府仍然是一种全能政府,什么都管。政府职能安排的逻辑顺序是,先政府后社会再市场。什么叫先政府?就是一切事情首先是政府去管,所谓政府是个全能政府。有人说计划经济下的政府,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要管。不仅是从摇篮到坟墓,从出生到死亡要管。而且出生以前,要有准生证,没有准生证,不能出生。死亡,要有死亡证,不然不能火化。不仅现实世界要受到政府的管理,网上世界也要受到政府的管理。这里面的管理,大部分都是需要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不需要政府去管。但是由于传统的政府职能配置,所有的事情首先由政府来管,政府管不了的,由社会中介组织,由社会团体来管,最后才是由市场来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极度萎缩,后来几乎没有市场。在文革期间,改革开放以前,农民卖一点蔬菜,卖一点鸡蛋都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要割掉。这就证明市场已经极度萎缩,农村的农贸市场都取消了。《行政许可法》就是完全要颠倒政府职能的这种逻辑安排顺序:我们是确立先市场,后社会,再政府。什么意思?《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凡是老百姓可以自己作主的,可以不设定许可。婚姻登记条件不是规定,只要你个人承诺,你没有结婚,就可以登记结婚。不需要单位证明。老百姓自己作主的事,老百姓自己承诺就可以。尽管在实施当中,也要带来一些问题,像婚姻登记信息失真,但这些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跟户口联系起来解决。这是第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老百姓自己能作主的可以不设定许可;市场调节能解决的,可以不设定许可;社会中介组织通过自律管理能解决的,可以不设定许可;如果这个都解决不了,政府事后监管,通过事后监管能解决的,也可以不设定许可。行政许可必须慎用,是不得已二为之的一种手段。这就是政府的职能:首先是市场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社会团体解决,社会中介组织解决;最后才是政府解决。而政府解决主要通过事后监管来解决。政府职能的配置顺序完全改变了,这对我们政府职能的转变将起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它对推动我们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深化,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998年开始我们就在地方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试点(我自己觉得)。,地方对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的积极性比国务院部委要高。为什么?因为地方政府现在经济压力很大,竞争非常激烈。有国内竞争,也有国际竞争。所以它要削减审批,降低门槛,来吸引外资。而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我觉得)国务院部委的积极性要比地方政府高,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呢?因为有些地方政府认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了就会影响经济发展。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地方开始,比如深圳,上海的浦东。期间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到2001年国务院成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监察部。到2002和2003年,全国削减了1195项行政审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这种改革毕竟是行政推动式的一种改革。它的成果必须通过法律规范下来,确认下来,否则它就可能没有意义了。同时有些地方这种审批的削减可能只是在数字上做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削减的是次要的、不是很重要的审批,而关键性的审批保留下来。所以审批制度改革要继续向前推进,进一步巩固这个成果,必须制定新的《行政许可法》。这是《行政许可法》制定的第二个意义。

第三个意义,我制定《行政许可法》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需要。党和政府、对腐败问题高度重视。就这两天,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被执行死刑。根据我看过的一个资料,90年代以来省部级干部中被抓的腐败分子好像就有100多人,这个力度是很大的。反腐败更多的要依靠制度,要完善制度。我们既要重视惩治,更要重视预防,更要重视完善制度,确立制度的权威。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一批批干部在阶级斗争为纲当中被整肃下台。改革开放之后,一批批干部在贪污腐败当中倒下。看起来,这个形势完全不一样,但实质的原因是一样的,就是我们缺乏制度对权力的监督,我们缺乏制度的权威。所以反腐败要靠完善制度。《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制度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制度。1996年专家学者就起草了一个《行政许可法》的稿子。到了成克杰案件发生以后,(我个人觉得)中央高层对许可制度的改革非常重视。我记得在成克杰案件之后,尉健行同志在深圳就讲,立项审批,社会就是三四千万。这种项目的腐败,审批的腐败数额应当说是最大的。所以要通过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通过《行政许可法》的规范来源头上来预防和治理腐败,把政府的权力加以削减,加以分解,加以制约,使审批部门没有这么大的权力来腐败。这是第三个理由。

第四个理由,制定《行政许可法》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需要。中央政府在WTO议定书上承诺,我们要以透明、规范的形式来实施行政许可,要削减审批,消除地方的贸易壁垒和地方的封锁。所以《行政许可法》就是我们实现这个承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这就是要制定《行政许可法》的四个方面的意义。

我们讲《行政许可法》体现了什么样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什么样的立法精神呢?我个人认为它主要体现了五个方面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合法与合理原则。《行政许可法》规定,许可的设定和实施,都必须合法。设定上、实施中,包括设定的主体要有权限,设定的程序要合格。我们这里讲的合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设定的形式必须要合法。《行政许可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行政法规在法律没有设定的前提下,可以设定许可,或者立行政法规。国务院的决议在行政法规法律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许可。但是临时性许可如果需要长期设定,就必须制定法律或者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部委的规章不能设定许可的一条明确取消了。省级政府现在可以设定紧急性的许可,情况紧急可以设定,但不能超过一年。超过一年就要改为地方性法规。省级人大和常委会,省会市人大和常委会,经济特区市的人大和常委会,比如深圳市、厦门市、珠海市、汕头市,还有国务院批准的18个较大的城市:既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比如青岛、大连、苏州;也有老工业城市,比如辽宁的鞍山、本溪、抚顺,河北的邯郸,安徽的淮南,这样一些地区的人大和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在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设定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许可。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以外,其他规范性文件,当然包括国务院的决议,其他规范性文件都不能设定行政许可。这就是合法性原则。

什么是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我前面讲了,就是整个的许可要体现市场的价值取向。设定许可前要先听证。通过听证来确定应该不应该设定许可。同时,老百姓自己能作主的,市场能调节的,社会中介组织能自己管理的,行政机关事后监管能够解决的,都可以不设定许可。而且许可即使设立了,过一段时间就要进行评估,认为可以不设立的,可以取消。如果地方政府认为,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许可在北京或者上海可以不设立,就可以报请国务院批准,可以取消。这些都体现了行政许可设立的合理性原则。这就是合法与合理原则。

第二个是便民效能原则。便民就是方便老百姓。《行政许可法》充分体现了便民原则。它的一系列措施,如老百姓可以网上审批,网上申请,可以要求行政机关解决多头审批,多层次审批等等一系列的制度,便民措施。所谓效能原则,就是提高行政机关的效率。《行政许可法》规定,如果老百姓申请了行政许可,能当场审批的,当场审批;不能当场审批的,20天以内要审批。特殊情况的,比如下一级行政机关要先审批的,报上级行政机关,如果其他行政机关要先审批的,然后再由一个行政机关最后审批。像这种情况,最多也不能超过40天或者45天。这就是它的效能原则。

第三个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这就所谓的“三公”原则。是我们行政机关行政行为非常重要的原则。公开,就是行政行为必须要公开。公开在1996年的当中就规定的很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公开,不公开不得实施,否则无效。去年我们的公开就规定的非常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如果发生了传染病,必须尽快地从发生传染病的地方,在八、九个小时之内报到国务院,要尽快、准确、及时、真实地向社会公开。公开原则对我们战胜非典、防治非典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行政许可法》对公开的规定非常充分。它规定所有许可的依据都必须公开,否则无效。许可的设项、条件、标准、期限一律公开;许可的过程和结果都要公开。这就是我们说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通过公开措施,非常有利地防止腐败。

第二个是公平。公平就是不仅老百姓跟之间是公平的,许可机关不能够耍威风,搞特权;而且许可的申请人之间也是公平的,行政机关不能歧视待遇。比如老百姓申请开车出租车,不能够先申请的不给批准,给后申请的批准。《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如果申请一项许可,条件是一样的,按照先后顺序。先申请的先批准。这就是公平原则。

第三个是公正原则。公平和公开都是为了保证许可结果的公正。英美法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自然公正原则。这是英美法律的核心。它有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任何权利的损害都要有权利的救济。老百姓权利受到损害了,必须要给他救济渠道,不平则鸣。一个社会就像一个高楼一样,你不断给它加温,但如果没有出气孔,高楼就会爆炸。如果老百姓不断的有不平的事情发生,又得不到公正地解决,纠纷越积越多就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所以任何权利的损害都要有权利的救济。第二个要点,任何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为自己辩护。第三个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的法官。政府跟老百姓发生纠纷,政府不能自己说了算。这就是自然公正原则。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逐步凸现,很多纠纷大量产生,这就需要行政机关非常公正地来解决这些纠纷。按照国家信访局局长讲的话来说,我们现在信访案件比较多,他有四个80%的统计。第一个80%,就是我们现在的信访案件,80%左右都是在改革开放当中产生的。第二个80%,就是这些信访案件,80%左右老百姓都是有道理,或者有一定道理。第三个80%,就是这些信访案件都可以通过党和政府来得到解决。第四个80%,就是这些信访案件都能在基层党委和政府来解决。如果这个统计是正确的,我们就要充分运用公开、公平、公正手段,运用法律的机制,综合处理这些社会纠纷,这些信访案件,来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这是我们讲的《行政许可法》第三个方面的原则。

第四个方面的原则,就是监督、责任、救济原则。监督原则非常重要。政府的权利必须要监督。法国著名的法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当中讲了一段名言:他说,任何掌握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他说要想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这是孟德斯鸠的名言。在那一段时间中,法国的另外一个法学家卢梭,英国的法学家(洛克)都提出了这样一些理论。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体制就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制定的。三种权力互相制约,互相制衡。我们国家不搞“三权分立”,我们是人民代表大会下的“一府两院”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法院、检察院从属于人民代表大会。但并不说明我们跟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政治制度不同,我们就不需要监督权力,我们同样需要监督权力。最近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党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高度重视。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国家的监督法的草案也制定出来了。我们在《行政许可法》当中也充分体现了对许可权的监督,这点非常重要。

第二个是责任原则。我们原来许可只有权力,没有责任。《行政许可法》对责任规定的非常明确。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的责任。我们原来的法律对政府责任非常淡化,轻描淡写,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违法,承担什么养的责任不具体。《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写得非常的明确,严格追究。另外一方面,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责任,就是《公民法》法人里的责任。《行政许可法》也规定得很细致。就是个人必须依法行使许可,进行许可活动,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救济原则。就是说行政机关违法了,公民、法人有保护我自己权利的渠道和制度。这就叫救济。《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如果老百姓、公民、法人对行政机关许可不服,有申辩权、陈述权,可以要求复议。工商局执照不发给我,我可以向上级工商局或者同级政府要求复议,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可以要求国家赔偿。这就是救济原则。

第五个大的原则就是叫信赖保护原则。平等主体之间,公民、法人之间要有诚信原则。互相要诚信。没有诚信就没有市场经济。而跟老百姓之间法律地位是不对等的,政府享有行政权。政府如果认为公民违法了,违法《社会治安处罚条例》,就可以拘留之,公民不得对抗,就是不对等的。如果老百姓对政府依法给予的权益予以信赖,相信政府会保护我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这就叫信赖保护原则。政府不能朝令夕改。今天给了我一个许可,过了一个月,过了半个月又撤销了,这是不允许的。政府不能轻易地撤销。如果是由于工作人员违法,贪污受贿,违反了法律程序而超越职权撤销的,政府要赔偿老百姓的损失。如果被许可人行贿,违法,就要自己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要分担责任。如果不是这些原因,一般不能撤销。如果是因为法律法规情况的变化,不需要许可了,或者是因为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公共安全的需要,需要撤销这个许可的,要补偿老百姓的损失。

武汉去年就有非常好的例子。说武汉市政府当时解决所有的(麻木)问题。所谓(麻木)就是三菱车载客。几任政府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三菱车载客影响市容,影响交通安全,出了很多事故,造成交通拥挤。有上万辆(麻木)都是市政府原来有关部门颁发的,有营业执照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武汉市政府采取了补偿措施,一个(麻木)给你近万块钱,你不要再营业了,然后政府解决他们的就业,综合采取各方面的措施,最后问题解决了。大家都非常赞成这些错误,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行政许可法》第一次把信赖保护原则,就是说政府要有诚信,把它写进了法律。这本来是德国行政法当中的一个原则写进去,有利于建设诚信政府,增加政府的信任度。现在讲市场经济就是信誉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也讲了,我们要建设诚信体系。而社会的诚信(我个人认为)中,个人信誉是基础,企业信誉是重点,政府信誉是关键。如果政府不依法行政,不严格执法,该处罚的不处罚,不该处罚的处罚,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社会治安非常不好,这个地方肯定没有政绩。所以,信赖保护原则的确立,有助于建设诚信政府,有助于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老百姓对法律的信仰和遵从。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二个大的问题,《行政许可法》的立法意义和基本原则。

我给大家介绍第三个大的问题,实施《行政许可法》对政府职能转变,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深刻影响。我简单给大家点一点。

第一个它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刻影响。前面讲了,现行的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最后的一个堡垒。我们只有攻克了这个堡垒,才能对政府职能的转变起到关键作用。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先政府,后社会,再市场的这样一个政府职能安排的逻辑顺序。主要是政府职能就是四项:第一项是经济调节;第二项是市场监管;第三项是社会管理;第四项是公共服务。现在的审批制度改革,是总体上放松经济性的规制,部分放松社会规制,强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这些规制。这样一来对我们政府职能转变起非常关键的影响。政府真正管到需要它管,管得住,又能管得好的事情。所以这是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刻影响。

第二是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刻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行了五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一次是1982年,主要是机构改革。第二次是1988年,我们当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三次是1993年,我们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次是1998年。第五次是2003年。应当说这五次大的行政体制管理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但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适应民主法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无疑是我们行政管理体制极大的改革,这种改革极大的向前推动,有助于我们建设有限政府。因为行政审批在大量的削减,政府职能转变,全能政府变为。它有助于我们建设服务政府。因为审批事项大量削减了,老百姓申请许可更方便了,同时许可全部削减收费,不允许收费,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这样有助于我们建设服务政府,同时它还有助于建设阳光政府。《行政许可法》对公开原则确立的非常好。有助于我们建设诚信政府。信赖保护原则确立以后,有助于我们建设诚信政府。它有助于我们建设责任政府,对许可机关的责任,行政机关的责任《行政许可法》规定的非常详细。它有助于我们建设效能政府,因为它对效率的规定是空前的。在这之前没有一部法律像《行政许可法》对许可的申请,审查,批准,对许可的延展,期限规定得这么明确的。有助于我们建设法制政府,对许可事项的确立、许可权限、法律上规定、主体的设定、实施的程序等等,法律都规定的非常明确,并且规定要依法加以监督。所以它对法制政府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国务院最近可能要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来,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法制政府目标的提出,对我们政府工作非常重要。这就是《行政许可法》对行政体制管理改革的非常大的意义。

第三个我们讲深刻影响是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深刻影响。《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从执法过程来看,将会推动执法重心从事前审批向过程监管转变,过程的监管向事后责任的追究转变。因为事前的审批大量削减了,为了防止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必然要向过程当中进行监管,在事后进行责任追究。比如判断一个食品企业,一个饭店,是不是违法,是不是违反《食品卫生法》,完全可以通过秘密地抽查。像麦当劳,派人员对全球一万多家麦当劳店进行秘密抽查,发现不符合麦当劳卫生标准、食品标准的,第一次予以警告,第二次、第三次就吊销特许证。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完全可以通过这种秘密的方式。要么不检查,要么就采取大活动的、扰民的措施来检查,这个就不合适了。我们要创新执法方式,在过程当中监管,事后进行责任追究。第二个从执法主体来看,它将推动执法主体的多元化。我们将对中介组织,社会组织实施许可。就是执法主体不仅仅指行政机关,中介组织、社会组织都会来执法,主体是多元的。同时执法方式,《行政许可法》实施将会淘汰重审批,重处罚,轻监督检查,轻服务引导这样一个模式。原来我们就是重审批,重处罚。一搞审批就处罚。现在我们要重监督检查,重服务引导,而且要创新执法的方式。我们要运用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这样一些方式。我们现在要特别重视奖励。比如我们现在为了建设西部,美化环境,采取退耕还林、退田还草、还水这样一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不是采取处罚,像老百姓,农民不种树就处罚,不是这样子。而是种一棵树,给你多少粮食,给你多少钱。这样效果非常好,老百姓非常积极。虽然可能也有一些弄虚作假的情况,但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来加以制止。所以我们讲要重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这样一些措施。

最后《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在行政执法里面,有助于公务员和许可机关在思维方式上确立公民的权利本位,政府的责任本位意识。老百姓、公民的权利是本位的。公民履行义务是为了享受权利,而不是为了履行义务享受权利,不能颠倒。老百姓要承担义务,是为了享受权利,而政府呢?责任是本位的。之所以给你这个权利,是因为你要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我们促使公务员从官本位、权本位、管本位向公民的权利本位,政府的责任本位转变。改变管理就是审批,乱了就要审批的这样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坚持行政许可的市场趋向,确立适应审批的这样一些意识。

这就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讲,《行政许可法》基本理论。我给大家讲了《行政许可法》的含义、由来和功能;《行政许可法》的立法意义和基本原则,以及实施《行政许可法》对我们国家的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执法行为的深刻影响。

第三篇: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响

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响

“>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响2007-12-15 21:02:5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响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响(2)2004年7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实施后的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这部法律的贯彻实施,对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传统的计划体制和管理模式下,政府作用无所不及,行政审批所具有的功能被片面地夸大。因此,行政审批无处不在,并常常被一些行政部门视作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万能钥匙和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王牌”手段。行政许可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适应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需要,体现了行政行为的新理念,对我国建设法治政府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国务院于2004年3月22日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与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立法治国家相适应,依法行政的目标必然是建设法治政府。据此,《纲要》规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

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我认为,行政许可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许可法树立了“有限政府”的理念。行政许可法通篇贯穿了“有限政府”的理念,限制了政府的权力,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了赋予政府权力的价值取向、政府权力的范围、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关系等。在政府管理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的关系上,确立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上,确立了市场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上,确立了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些制度和原则对防止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公民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培育社会自律机

制,发挥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都具有重要作用。行政许可法通过对行政许可权作出规定,相对集中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省级人民政府外,包括国务院部门内的其他国家机关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还规定,地方不得设定有关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不得通过设定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这些规定有利于从源头上改变行政许可过多、过滥的现状,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法制的统一。行政许可法合理界定和划分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其中,取消国务院规章的行政许可设定权,为改变部门自我授权、任意扩大本部门权力的现象奠定了法律基础。行政许可法较为充分

地体现了政府权力有限的理念,这部法律的施行,必将推动有限政府的建设,并从源头上解决行政许可的过多过滥的问题。

二、行政许可法树立了“责任政府”的理念,明确了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这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行政许可法倡导责任政府,就是用法律的形式将许可的责任属性固定下来,将行政机关实施许可的权力,与应承担的监督检查职责以及失职渎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具体的规定,体现了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对于当事人的申请,行政机关不仅有依法受理和审查的责任,而且对于违法乱纪实施的行为还负有国家赔偿的责任。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有关机关应当责令设定该行政许可的机关改正或者依法撤销;对于无正当理由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不履行公开义务和告知义务、应当组织听证而不组织听证的、应当准予行政许可而不准 的,以及滥发许可的等等,依法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就是履行职责的过程,如果行使权力违法、越权,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损害的,还必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建设责任政府,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

三、行政许可法树立了“服务政府”的理念,强调了便民原则,有利于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行政机关不是尽可能地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而是设置种种繁琐的程序、手续,老百姓为了得到一个许可证往往必须跑几个、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响

第四篇: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响

2004年7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实施后的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这部法律的贯彻实施,对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传统的计划体制和管理模式下,政府作用无所不及,行政审批所具有的功能被片面地夸大。因此,行政审批无处不在,并常常被一些行政部门视作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万能钥匙和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王牌”手段。行政许可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适应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需要,体现了行政行为的新理念,对我国建设法治政府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国务院于2004年3月22日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与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立法治国家相适应,依法行政的目标必然是建设法治政府。据此,《纲要》规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我认为,行政许可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许可法树立了“有限政府”的理念。行政许可法通篇贯穿了“有限政府”的理念,限制了政府的权力,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了赋予政府权力的价值取向、政府权力的范围、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关系等。在政府管理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的关系上,确立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上,确立了市场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上,确立了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些制度和原则对防止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公民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培育社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都具有重要作用。行政许可法通过对行政许可权作出规定,相对集中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省级人民政府外,包括国务院部门内的其他国家机关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还规定,地方不得设定有关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不得通过设定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这些规定有利于从源头上改变行政许可过多、过滥的现状,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法制的统一。行政许可法合理界定和划分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其中,取消国务院规章的行政许可设定权,为改变部门自我授权、任意扩大本部门权力的现象奠定了法律基础。行政许可法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政府权力有限的理念,这部法律的施行,必将推动有限政府的建设,并从源头上解决行政许可的过多过滥的问题。

二、行政许可法树立了“责任政府”的理念,明确了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这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行政许可法倡导责任政府,就是用法律的形式将许可的责任属性固定下来,将行政机关实施许可的权力,与应承担的监督检查职责以及失职渎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具体的规定,体现了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对于当事人的申请,行政机关不仅有依法受理和审查的责任,而且对于违法乱纪实施的行为还负有国家赔偿的责任。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有关机关应当责令设定该行政许可的机关改正或者依法撤销;对于无正当理由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不履行公开义务和告知义务、应当组织听证而不组织听证的、应当准予行政许可而不准的,以及滥发许可的等等,依法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就是履行职责的过程,如果行使权力违法、越权,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损害的,还必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建设责任政府,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

三、行政许可法树立了“服务政府”的理念,强调了便民原则,有利于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行政机关不是尽可能地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而是设置种种繁琐的程序、手续,老百姓为了得到一个许可证往往必须跑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部门,盖上百个章。针对这些问题,行政许可法强调了便民原则,有利于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行政许可法确立了一系列有利于便民、高效的制度:一是“一个窗口办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制度;二是老百姓申请行政许可事项,尽可能简便、高效,如免费提供申请书格式文本,可以委托代理人或通过信函、传真等等;三是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当场受理制度;四是严格在法定期限内办理行政许可、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制度;五是“你只要提出申请,一切都由我来办”制度,由原来让老百姓跑来跑去拜衙门过关卡,变成由行政机关在整个审批过程中提供优质服务,只要行政机关能办的事就不再麻烦老百姓。行政许可法的这些规定,对于消除行政机关的推诿、拖拉、办事效率低下,建设高效服务政府无疑将起重要作用。在这些方面,各地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就是一种便民、快捷、优质服务的集中办理形式,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行政许可法树立了“阳光政府”的理念,规定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接受老百姓的监督。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歧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行政许可法的这些规定,把政府的行政行为放到阳光之下,必须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这对于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建设阳光政府,实施老百姓对政府政务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徇私枉法等腐败现象,都具有重要意义。法治政府,必然是阳光政府。如果政府的政务活动不透明、不公开,“暗箱操作”,就必然会有各种私弊。多年来,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求政府推行政务公开,近几年又提出建设“阳光政府”的目标。但是,政务公开虽然有所进步,但是至今不能说令人满意。关键是缺乏一种实施机制。行政许可法初步建立了一种实施机制。例如在行政许可的设定上,不仅规定了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而且规定在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时,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如果没有这个程序,立法机关就会不予审议。再如在实施行政许可时,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应当听证的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并在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一章,规定了行政机关没有遵循政务公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行政许可法树立了“诚信政府”理念。行政许可法规定了“信赖保护原则”,有利于提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行政许可法在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信赖保护原则。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行政许可法确立的信赖保护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改变目前一些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问题。根据信赖保护原则,行政机关必须诚实守信,规划计划、政策措施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给老百姓以明确的预期。二是有利于保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一旦行政机关确需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时,由此给老百姓造成的损失必须依法给予补偿。三是有利于老百姓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政府的信赖。四是有利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诚信意识,进一步严格依法行政。

六、行政许可法树立了“廉洁政府”的理念,有利于进一步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的现象。过去,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过多、过滥而又减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行政机关把行政许可权作为“设卡寻租”的手段,谋取本部门的利益和个人私利。有的行政机关把应当是无偿服务的行政审批变成有偿服务,有的行政机关把本来应当由企业和其他组织自愿选择的服务,通过中介组织变成了强制性服务。由于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在一定意义上说,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助长了腐败现象的蔓延。特别是在土地使用权等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审批和垄断性企业的市场准入许可方面,以权谋私的现象更为严重,发生了一些腐败和徇私枉法的案件,败坏了政府现象。针对上述情况,行政许可法正是着眼于解决行政许可中的腐败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对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监控,使权力和利益脱钩,并与责任挂钩,保证权力规范运行。一是公开、透明,将行政许可的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操作。二是原则上不收费,特别规定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不得收费,防止设卡寻租现象在具体环节上发生。三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申请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四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上述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追究刑事责任。行政许可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于树立政府新形象,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廉洁政府,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总之,行政许可法的制定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必将推进我国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推进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整个进程。

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响(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浅议行政许可法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浅议行政许可法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论文摘要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必将对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本文试从行政许可法背景及意义、转变政府职能、更新行政管理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以及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等方面略作阐述。

一、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及意义

行政许可是必要的;旧的行政许可制度在新的市场 经济 环境下,易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计划经济 时代 的行政许可制度模式与新时期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许可法将使政府职能实现根本性转变

行政许可法通过确立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规定了什么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什么事项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笼统的管理模式。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必须依法行使。

三、行政许可法将进一步更新行政管理理念

行政许可法促使行政管理更新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转变许可模式,强化权责统一。

四、行政许可法将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行政许可法的实行,将使权力导向型行政管理方式向 现代 的规则导向型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也更有利于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

五、行政许可法将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从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行政许可法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

2004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的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 法律。她必将对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行政许可法背景及意义、转变政府职能、更新行政管理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以及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等方面略抒己见。

一、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及意义

行政许可法的出台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行政许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一种事前监管的重要手段。在行政管理中,行政许可权的行使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行政许可之所以要通过立法来来规范,一是行政许可权也是行政执法权的一部分,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必须将行政许可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等其他行政执法行为一样,都需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因此,制定行政许可法,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任务。二是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以往的行政许可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痕迹,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限制市场竞争,甚至利用行政许可进行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许多行政许可行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格格不入,有的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力 发展 的严重障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世留组织协定和我国的具体承诺,行政许可应当以透明和规范的方式进行。因此,制定行政许可法,也是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三是以往的行政许可制度,与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相互依存,形成了众多部门利益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许可的设置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越位、缺位、错位并存,重许可轻监管,或者是只许可不监管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缺乏依法监督,一些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利用行政许可进行权钱交易、徇私舞弊,行政许可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解决长期存在的行政审批过多过滥、程序繁琐、权责脱钩、监管不力等 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从制度

上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2003年8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并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行政许可法按照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把制度创新摆在了突出位置,确立了行政许可的一系列原则和重要制度。此法明确要求:行政许可设定应当于法有据,行政许可管理应当公开透明,行政许可服务应当便民快捷,行政许可权力应当与责任挂钩、与利益脱钩,行政许可强化事后监督检查。行政许可法的贯彻落实将从制度上防止作为权力的行政许可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公民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改变行政许可的过多过滥,有利于行政机关树立服务意识与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依法治国是 中国 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 内容,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即治国者先受制于法。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是对现行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对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许可法将使政府职能实现根本性转变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或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审批、许可。结果是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转变政府职能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切人点,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转变政府职能问题,仅靠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是远远不够的。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申请、审批、监管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不仅对行政许可行为进行了规范,更重要的是为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法律保障。

行政许可法通过确立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规定了什么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什么事项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比如,在政府行政管理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的关系上,确立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决定优先的原则;在政府行政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上,确立了市场竞争优先的原则;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上,确立了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从而改变了政府职能的定位逻辑,即从“先政府、后社会、再市场”扭转为“先市场、后社会、再政府”。这就彻底颠倒了针对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制度安排的传统逻辑,大范围大幅度地降低了个人与组织从事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门槛,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实现根本性转变。

行政许可合法原则要求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的权限、内容、主体、程序皆须法定。首先行政许可法规定只有直接关系国家、社会重大利益的事项可以设定许可。据此,行政机关不仅要把自己原来专署的行政审批权部分让渡给社会,而且要将本属于社会的自治性管理权归还原主。其次、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职权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就要求改变过去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混乱局面,克服地方和行业保护。因此,政府必须加快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步伐,“管其所管,放其所放”,将该管的管住、管好,将不该管的妥善地放开,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树立诚信意识,依法谨慎、理性地行使权力,全面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三、行政许可法将进一步更新行政管理理念

“理念”,是思想、观念的意思,是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它强调对目标、原则、方法 的认定和追求。政府行政管理理念的更新,就是要不断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方式,选择制定新的行政管理目标、原则和方法等,以适应 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新政府行政管理理念,首先要进一步树立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就是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其实质就是民主行政的理念。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又给民主行政的内涵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比如,在行政许可的设立方面,行政许可法第19条规定,起草法律、法规和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

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和采纳意见的情况;第2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许可的设定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行政许可的实施方面,从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到审查、决定以及期限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以民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讲,就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标准,使行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行政许可法确立的便民原则亦是以民为本行政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它要求政府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从根本上转变了行政机关的角色定位,突出为民服务的宗旨。对符合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批,政府不应再看作是对申请人的“赋权”,而是法定的义务。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变权力本位思想,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创造便民条件,实行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办理、统一办理、探索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模式等,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提高行政效率,要从思想上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

以民为本、民主行政的基本特征就是“公开”和“透明”。公开透明也是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政府部门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如果这些信息资源被社会充分、有效地利用,无疑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同时,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也是公民监督政府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措施。国家机关按照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理念,公开法律规范,公开实施过程和结果,公开决策、执行、监督等行政行为的全过程,使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以及重大社会事件等信息,真正实现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以及管理社会事务的基本权利。这就是 理论 界呼吁打造的“阳光政府”。而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公开透明原则,无疑为进一步树立以民为本、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理念,打造一个人民拥戴的“阳光政府”,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此外,还要进一步树立责权一致和信赖保护的行政管理理念。一个法制社会必然是一个责任社会; 自然,一个法制政府也应当是一个责任政府,这是不争的定律。然而,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政府行政管理实践中,权力与责任脱钩,有权无责的现象较为普遍;权力与责任挂钩,行政管理带有明显趋利性的现象时有发生。行政许可法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设专章对行政机关违法设定、实施行政许可以及实施行政许可后不履行监督职责等,都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并明确规定由此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利益损害的,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责任形式从行政处分到违法许可的撤销,再辅之以追究刑事责任。这就为我们的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提出了基本要求。根据这一基本要求,还应当逐步建立、完善、推行高官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真正把权利和责任挂钩。同时,还要细化标准,增强可操作性,使问责制与追诉制并举,形成刚性制约机制,其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责任政府。

在树立责权一致行政管理理念的同时,我们切不可忽视另一个重要的行政管理理念:信赖保护。信赖保护就是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应当保护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通俗地讲,信赖保护就是“诚实信用”。古人云“从无信不立”。“诚实信用”不仅是一个人立于 社会 的基本准则,而且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立政之本、兴业之基。任何一个政府的建立都取决于民众的信任与认同。没有民众的信任与认同,任何政权都是不可能存立或者不可能长久存立的。在市场 经济 条件下,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 现代 文明的标志。尤其是政府的信用程度,直接 影响 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状况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成为决定市场资源走向的最根本的要素。因此,行政许可法特别明确了“信赖保护原则”,这就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 法律 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如果政府在信用方面出了 问题,就会导致市场主体行为的短期化和经济效益的不稳定性。总之,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就没有经济的健康 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行政机关进一步树立信赖保护的行政管理理念,坚持依法行政、诚实守信、加强监督、优质服务,塑造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形象。

四、行政许可法将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这种管理方式体现了政府全能主义和权力本位思想,政府处于社会的中心,对社会和经济实行大统一的管理。这是一种直接的、微观的、权力无限式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一种高度集权、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行政管理方式。不可否

认,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 历史 阶段,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尤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这种权力导向型管理方式的弊端就突出地显现出来。例如,每当建设和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政府就会强调审批、发证,或者“以批代管”,或者“只批不管”。这种权力导向型管理方式,往往容易导致政府机构的膨胀和社会功能的萎缩,从而阻碍市场机制的发育和 企业 活力的发展。

行政许可法以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为基本原则,通过建立规范的行政许可制度,妥善处理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在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方面,只要通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社会自律管理以及事后监督等能够解决的事项,就不实行行政许可。这些规定有利于实现传统的权力导向型行政管理方式向现代的规则导向型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也更有利于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

五、行政许可法将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从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行政许可法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多年来,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是属于行政权的一部分,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措施,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存在着某种扩张性和随意性,容易滋生腐败,产生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 内容 要客观、适度,要符合立法目的,作出的处理决定要合情合理,不能畸轻畸重。但是,由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 政治 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法律意识的不同,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经常发生,有的十分严重。如有的行政失职,应该作为的不作为,该管的不管,不履行法定义务;有的行政越权,不该管的乱管,违反法定职责;有的滥用职权,从个人私利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甚至有的干部贪污受贿,成为人民的罪人,等等。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尤其是 目前 存在的乱处罚、乱罚款、乱集资和以权谋私等情况,严重地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败坏了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从近年来查处的许多腐败案件来看,也多与滥用行政审批权力有关。行政许可法从这些最容易产生腐败的行政许可权人手,设计了一系列的制度和程序,防止行政许可权人格化,防止实施行政许可的机关和人员以权谋私。可以说,行政许可法的每一章都有关于如何防止腐败的规定,从而为实施行政许可的机关和人员设定了一个“安全阀”,只要严格依法行使行政许可权,就不会有腐败现象的发生,也就不会犯错误。这就为转变政府职能、更新行政管理理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供了法律保障

下载行政许可法(二):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和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81.67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许可法(二):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和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81.67.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

    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2004年7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实施后的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这部......

    浅析行政许可法对企业登记工作的影响(精选五篇)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和经济事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行政许可法》作为规范行政许可的基本法律,对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是贯穿......

    也论《行政许可法》对运政机构的影响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各级政府部门工作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而言,必将促进其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推进行......

    也论《行政许可法》对运政机构的影响范文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对各级政府部门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而言,必将促进其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推进行业管......

    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共5篇)

    浅谈行政许可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影2004年7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实施后的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这部......

    论行政诚信对城市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影响

    《论行政诚信对城市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影响》城市基层政府,一般是指大中城市下辖的区政府(即市辖区)以及以城市为主要辖区的不设乡、镇的县级市政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群众的直......

    应急管理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应急管理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在不到2个政府治理周期内,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从一案三制的第二代应急管理体系向着制度化,......

    论西藏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政府行政治理的影响(推荐阅读)

    论西藏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政府行政治理的影响 西藏是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世代和谐共处。西藏自治区建国以来一直享受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同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