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条件关闭煤矿申请书
X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文件 XXX呈〔2016〕 号
XXX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 关于XXX煤矿有条件关闭的
请示报告
市政府:
XXXXXXXXXXXXXX建于19XX年,矿区面积XXXX平方公里,生产规模XXXX万吨/年,原属市属国有企业。为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的号召,四川XXXX集团于XXXX年兼并重组收购了XXX铺煤矿。企业改制以来,承接原国企职工,解决了1000多工人的再就业,累计为国家上缴税、费约XXXXX万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和保护环境等因素影 响,煤炭需求大幅下降,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煤炭企业效益全面下滑,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安全生产隐患加大,对经济发展、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截止2015年底全国煤炭企业亏损面高达80%。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XXX煤矿已连续X年多出现较大经济滑坡,2012年至2015年8年时间累计亏损约XXXX万元。企业不堪重负,拖欠职工工资、拖欠社会保险和停产放假问题突出,由此引发了XXX群体上访事件,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进矿维稳工作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虽一时化解了矛盾,稳定了职工队伍,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运行陷入严重困境,长期亏损难以扭转,生产经营步履艰难,在乐山XXXXX银行贷款XXX万元到期不能偿还,拖欠职工社会保险费及工资问题突出,潜在着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根据《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文件和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结合XXX煤矿资源枯竭、灾害严重的实际情况,特向市政府申请有条件关闭XXX煤矿。
为稳步实施关闭XXX煤矿,妥善安臵职工和促进企业转型,需要市政府解决的问题如下:
1、关闭煤矿奖补资金
恳请市政府参照2013年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期间关闭9万吨/年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补贴1480万元的政策,给予关闭XXX铺煤矿21万吨/年矿井3453万元的奖补资金。
2、剩余资源价款补偿 2003年我集团整体收购XXX煤矿时,资源价款应视为全部缴纳。截止2015年8月,经中介机构储量核实,XXX煤矿剩余保有资源量还有XXX万吨,恳请市政府按相关政策规定给予资源价款补偿。
3、缓缴社会保险欠费
截止2016年8月,XXX煤矿现有参保人员XXX人,已欠缴养老保险费XXXX万元、医疗保险费XXX万元、失业保险费XXX万元、生育保险费XXX万元、工伤保险费XXX万元,共计XXXX万元。为缓解资金压力,恳请市政府协调市社保局,同意XXX煤矿在不影响参保职工办理正常退休、失业金和社保转移手续的前提下,社保欠费实行挂账,拟用XX年时间分期补缴,免除XXX煤矿缓缴社会保险的资金利息和滞纳金。
4、矿区土地变性
杨村铺煤矿占地面积XXX亩,已办理了工业用地土地使用证。为帮助杨村铺煤矿关闭后企业转型,恳请市政府专题研究将杨村铺煤矿XXX亩工业用地变性为商住用地,有利于盘活存量土地,加快推进本市城镇化建设。
专此报告
2016年8月X日
第二篇:煤矿汇报--有关闭内容
远安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1)
浏览次数:
2222
字号:[
大 中 小 ] 发布日期:2009-07-11
远安县人民政府(2009年月6月24日)
远安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邻荆门,西接宜昌,南连荆沙,北望襄樊,有“西蜀门户,荆襄要冲”之称。传说远古黄帝正妃、养蚕之祖嫘祖诞生于此,故有嫘祖故里之称。由于国家大型军工企业三江航天集团建于远安,远安也因此成为湖北省唯一整体不对外开放县。全县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6镇1乡,总人口20万人,是湖北省35个山区县之一。2008年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20强,位列第九。
远安县现有煤矿60家,年产煤炭200万吨,是湖北省煤炭生产第一县和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始终把煤矿安全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和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在打好煤矿瓦斯治理与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我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步好转。
今年1至6月,全县共发生煤矿安全生产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占宜昌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6人的33.3%,同比下降40%,未发生较大以上等级的安全事故,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一、以机构队伍建设为基础,把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支持落到实处。
我县是一个以矿业经济为主的山区县,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抓好安全生产对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指 2 导思想,提出了“安全生产没有安全区,安全工作没有安全期”的安全生产新理念,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坚持“四个舍得”:一是舍得拿领导。我县县小,领导职数少,一直安排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分管安全工作,规定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是乡镇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常务副乡镇长必须分管安全工作。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分析安全形势,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煤矿企业并下井检查安全工作。二是舍得拿编制。2002年10月,将县安全监管局升级为正科级职能局,2004年将煤炭行业办合并到县安全监管局。在全县机构编制不断压缩精简的大趋势下,对县安监局的机构编制和职能进行了完善、增补和强化,人员编制从最初的6人增加到现在的19人。2004年成立了县级专业矿山救护队,建立了59人的专业救援队伍,2005年建立了县级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中心,落实了6名值班人员。2008年在宜昌市率先成立了安全生产执法大队,落实了5名事业编制。三是舍得拿资金。只要是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的经费,县政府不打折扣。在建立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中,县政府在保证省政府下拔的30万元专项资金一分不少地用于建设外,还安排了72.5万元专项建设资金,为确保工程质量,又追加资金7.5万元用于工程安全监理。为保证县煤矿瓦斯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能长期健康运行,将监控中心每年20万元的运行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四是舍得拿场地。2004年,县安监局和县煤炭行业办合并后,县政府将原煤炭公司的土地和办公楼划拨给县安监部门,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县级安全监管局。
二、以长效机制为抓手,积极探索预警监管监察救援服务五位一体的县级安全监管新路子
安全监管部门是国家新组建的机构,如何加强县级安全监管,没有统一模式固定的。我县不等不靠,坚持不懈地进行了探索。将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并入安监局;在全省率先组建县级专业矿山救护队和数字化远程瓦斯监控中心;在全市率先成立安全生产执法大队;组建了全县安全协会。在此基础上,对全县安全监管机构、队伍、职能进行了整合。
一是整合煤炭行业管理队伍与安全监管队伍,形成监督与管理的合力。2004年,县政府将煤炭行业办的职能并入安监局,两套班子合二为一,强化了行政职能,精简了行管人员,减少了矛盾摩擦,让更多的人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安全监管一线。
二是整合监管队伍、执法队伍、预警队伍和救援队伍,形成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合力。县安监局有14 名工作人员,2004年10月,组建了专业化的县级矿山救护队,招聘了一大批年轻力壮的专业救护队员,2005年12月,成立了县级瓦斯远程监控中心,聘用了6名值班人员,2008年成立了安全生产执法大队,3 增补了5名执法人员,四支队伍由县安监局统一领导,协同作战,功能互补,事半功倍。瓦斯监控中心及时向安监局和救护队发出重大安全隐患预警信号;安监局按照监控中心提供的隐患信息开展重点检查和监察,及时排除隐患;救护队员每天半数在家值班,半数随同安监干部下井熟悉情况,配合安全检查,兼管瓦斯监控探头定期校验;安全执法大队对县乡安全检查时下达的整改指令书执行情况进行复查、督办和监察。安监局增强了执法力量,救护队熟悉了井下情况,检查指令落到了实处,监控系统的运行得到保障。
三是整合县直各部门安全监管队伍,形成联合执法的合力。2003年以来,县安委会从县直各部门抽调1-2人成立了矿山安全、危化品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十一个安全生产督查组,开展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经常性的安全督查,并受县安监局的委托,具有一定的安全监管执法权力,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可以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形成了部门之间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合力。2007年,县政府调整了安委会组织机构,下设办公室和工矿商贸企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民爆物品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建设系统安全、交通系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森林防火安全等九个专委会,分管副县长兼任专委会主任,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责任。
三、以瓦斯治理为重点,坚决杜绝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
近年来,我县一直把瓦斯治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全力打好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
一是加强领导,狠抓监管。县政府成立了瓦斯治理领导小组,县安监局安排得力人员成立了三个经常瓦斯督查组,各产煤乡镇为高瓦斯矿井配备了专职的瓦斯督查员,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县安委会明确规定,对各高瓦斯矿井实行矿长一天一检查,乡镇一周一检查,救护队一周一巡查,安监局一月一监察。
二是专家会诊,克难攻坚。鉴于我县煤矿企业起点低,技术力量薄弱和安监部门人少等问题,我们每年都要聘请专家组对各瓦斯矿井和瓦斯重点矿进行一次现场“会诊”,诊断重大隐患,制定整治方案,限期整改达标。
三是加大投入,科学治理。在推行正规采煤方法、完善通风系统、落实瓦斯管理制度、严格井下火源管理等常规性瓦斯治理措施的基础上,我们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力度,提高了科技含量,用现代化的手段打好瓦斯治理攻坚战。2003年全县煤矿统一安装了风电、瓦电两闭锁;2004年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井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2005年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县级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中心和乡镇监控分站,实行三级同步实时监控,全县无线联网。2008年投资1800万元建立了矿井地面视频监控系统并对井下监控系统进行全面达标升级。在瓦斯监测监控运用过程中,我们坚持 “三个为主”:县乡矿三级同步监控,以企业为主,县级远程监控以监督企业井下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为主要目的;人工 4 监测和电子监测双管齐下,以人工监测为主;三分建设七分管,以管理为主,坚持定期探头校验,确保系统健康运行。今年元月至6月,县监控系统监测超限报警952次,县安监局和救护队根据警情及时出警13次,及时排除了隐患,化解了险情,充分发挥了瓦斯监控系统的预警作用。
四、以和谐社会为前提,强力推进煤矿整合关闭
远安县是全省煤矿整合关闭任务最多的县。2006年,在我县刚刚关闭了12家煤矿的基础上,省、市政府又给我县下达了三年内关闭32家煤矿的任务。面对艰巨的政治任务,我们坚持无条件地服从中央、省、市决定,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整合关闭;从尽量减少业主损失,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谋划整合关闭;从既要完成关闭任务,又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实施整合关闭。
在实际运行中,坚持“软硬兼施”,稳步推进。一是硬整合,软关闭。关闭矿井先整合,整合矿井先关闭。对于不具备整合条件的关闭矿井,鼓励企业之间自由组合,关一保一,先将产权合二为一,再选择较差的矿井关闭。留退路,找出路,寻活路,稳步实施。对于生产系统可以整合的相邻矿井,先关闭矿井,再整合系统和产权,强力推进。二是硬政策,软环境。县委、县政府用经济杠杆加以引导,用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煤矿业主及时转产,用采煤积累的财富在本县开展第二次创业。三是硬心肠,软言语。无情关闭,有情操作,耐心解释,优化服务,化解矛盾。四是硬指标,软着陆。既要坚持关闭数量不打折扣,关闭时限不打折扣,关闭质量不打折扣,又要注意工作方法,大造声势,精心谋划,稳步推进。坚持企业未写申请书不强行关闭,乡镇未下文件不强行关闭,激烈矛盾冲突未得到解决不强行关闭。先促成共识,再强力推进;先整合产权,再整合系统。截止去年,我县顺利关闭了44家煤矿,县财政未动用一分钱的经济补偿,企业和政府未发生一起激烈冲突,全县没有一名业主到省级上访。
五、以严管重罚为手段,及时扭转煤矿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
及时扭转煤矿事故多发局面,我们在安全执法上坚持出重拳,下猛药,治顽症。2005年,在国务院《特别规定》下发以前,我县出台了“五个一律”的强硬责任追究举措。凡是发生死亡事故的矿山企业,一律停产整顿一个月,一律 5 从重予以经济处罚,一律对主要责任人行政拘留,发生重大事故的一律关闭。对每起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召开全县矿山企业业主大会,公开处理,公开曝光,责令业主公开检讨,用血的事故教训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坚持一矿得病,全县吃药,严管重罚,举一反三。2005年以来,全县因安全生产事故公开追究刑事责任16人,责令21名责任人在全县安全生产大会上公开检讨,起到了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全县煤矿事故逐年下降。
六、以“三项行动”为契机,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行动,不断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利用春节后复工前的空闲时间,聘请煤矿专家和法律专家,对全县120多名县乡两级安全监察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春季集训;组织专家组分乡镇分矿区对5000多名煤矿工人进行安全知识岗前培训;编写印发煤矿工人安全知识手册5000余份;组织专业救护队送电影下乡,逐矿放映瓦斯治理和水灾防治科教片;组建安全生产协会,并投资300多万元建立全县安全培训基地和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安全生产月期间,组织全县一万多名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杯”书信大赛和安全知识竞赛。
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认真进行“五查”:一是企业自查。各矿按照治理行动的要求,从9个方面进行了自查自纠,累计自查和排除隐患1232处。二是乡镇普查。5个产煤乡镇分别成立煤矿安全生产检查验收组,对辖区内的煤矿企业业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和验收,查出隐患946处,下达整改建议书142份。三是专班抽查。县安监局抽调得力人员,集中精力和时间,分三个督查专班,对所有煤矿企业进行了专项安全督查,下达隐患整改指令书35份,提出整改建议257条。四是专家协查。县安监局聘请了煤矿专家对高瓦斯矿和瓦斯重点管理矿进行专项检查,查处隐患32个,下达整改指令书16份。同时,对白云矿区的张家滩重大水患进行了现场勘查,并制定了科学的治理方案和整改措施,已投入整改资金520万元。五是领导督查。县级领导与联系乡镇签订安全包保责任制,主要领导带头下乡、下矿、下井查安全;分管领导包乡镇,开展经常性检查和督查。
扎实开展安全监察执法行动。县安监局成立了安全监管执法大队,配备了5名专职监察队员,开展有计划的安全监察、专项监察、重点监察和县乡安全检查指令的复查、督办和落实。县政府还抽调人员组建专班,对国务院《特别规定》列举的15类重大隐患进行了专项检查执法,严厉打击了超层越界、无证上岗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下达监察指令书21份,责令停产整顿2家。
七、以应急救援体系为屏障,增强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
为增强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和尽量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们下大力气加强了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一是制定和完善了县、乡、矿三级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培训和演练。每年6月份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全 6 县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矿山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大比武活动。县乡政府演练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矿山企业开展模拟救灾比武,全县所有矿山业主和1000多名企业辅助救护队员人人参与演习,提高了县、乡政府和矿山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二是加强了专业救援机构队伍建设,自筹资金600余万元组建了县级专业矿山救护中队,在城区、白云矿区和铁炉湾矿区建立了三个县内专业救护小队,在邻县当阳市、夷陵区建立了两个县外救护小队,专业救护队员59名,达到了国家二级质量标准化。目前正在投资300多万元建设省级矿山应急救援训练骨干基地,努力打造国家级矿山应急救援基地。三是在全县所有矿山企业分别组建了9人的企业辅助救护队,各配备了10台救护装备,对矿山辅助救护队员开展了救护技能专业培训,颁发了资格证书。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一是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机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监管方式方法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尚需不断探索和改进。二是我县资源状况较差,煤层平均厚度为35至40厘米,许多新设备、新工艺派不上用场,企业科技兴安的积极性高,探索试验的项目多,适用的少。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采煤工人大多只有小学文化,与国家规定的初中以上相比,差距较大。四是重特大事故难以有效控制,尤其是瓦斯,既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我县虽然采取人工监测与电子监测双重监控,由于瓦斯治理的艰巨性、现场管理的复杂性、电子设备的局限性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性等多种原因,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煤矿整顿关闭任务艰巨。与第一轮关闭时间相隔太近、数量过多,企业证照齐全,国家没有补偿,政策不配套,矛盾相当尖锐。上一轮关闭中保留下来的矿井都在下大力气投资改造、扩大规模、创建安全标准化矿井,尚未受益,这次又面临新一轮关闭,无所适从,与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不相适应,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安的要求不相适应,矛盾多数集中在基层,极易引发群体上访和突发性事件,今年是建国60周年的特殊年份,必须稳步推进。
下半年,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按照各位领导提出的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坚决打好瓦斯治理攻坚战。加大安全投入,推进科技兴安,实施电子监控,建立隐患自动预警机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煤矿重特大事故。二是扎实开展好国务院部署的“三项行动”。切实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专项治理、安全监察执法的力度,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把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降到最低限度。三是稳步推进煤矿整合关闭。关闭一批规模小、资源少、条件差的小煤矿,保留煤矿全部启动改造扩建、升级达标,单井规模达到6万吨以上,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 7 全县办矿水平。四是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全省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争创国家二级矿山专业救护队,挤入国家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规划,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
第三篇:煤矿关闭工作总结
贵州强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安龙县海子乡龙康煤矿
关闭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相关要求,我矿高度重视关闭工作,周密布署,精心安排,按期顺利完成关闭工作。现将关闭工作小结如下:
一、关闭文件
根据(黔煤兼并重组办[2014]29号)关于对贵州强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安龙县海子乡龙康煤矿与贵州强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安顺市西秀区宏发煤矿进行兼并重组。兼并重组中处置方案是整合关闭,关闭时限为2015年,其资源置换到贵州强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安顺市西秀区宏发煤矿。
二、矿井关闭回撤方案制定
根据公司安排,井下及地面设备有我矿进行回撤,为确保回撤工作安全进行,我矿编制关闭回撤方案。成立关闭回撤领导小组,明确组长、副组长、成员的职责范围,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制定回撤计划,回撤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等。
三、关闭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解决好财产回撤、职工欠薪、安全管理等工作,确保关闭工作顺利开展。
(一)、财产回撤顺利实施。
为深刻吸取安龙县龙山国营煤矿“10.18”在拆除财产过程中顶
板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我矿加大职工安全教育及现场管理力度,确保回撤工作顺利进行。
(二)、回撤设备管理
回撤设备运至工业广场分类码放整齐,由公司调车将资源运至安顺市西秀区宏发煤矿。(三)、职工薪资问题
我矿按期进行职工工资支付,兑付了全部职工工资,不存在拖欠现象。
四、制定井口封闭方案
根据(黔能源煤炭[2014]162号)关于建立关闭煤矿技术档案统一井筒封闭标识的通知,我矿制定井口封闭方案,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井口封闭工作。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封闭工作顺利进行。
五、申请煤矿关闭工作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封闭,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申请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六、下步打算
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方案,逐步恢复地貌。
贵州强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安龙县海子乡龙康煤矿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八日
第四篇:煤矿关闭整顿之战
煤矿关闭整顿之战
本刊记者 王洪升
《新安全》(2006-12-01 第十二期)【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矿难频发
“十一月,一个灰色的十一月。”一位新闻同行如是说。“紧张、悲戚、叹息。煤矿的事故在这一个月中发生的太多了。”
到底是谁制造了这个灰色之月呢?
“这些事故均由非法违法生产、违章违规造成。尤其是这类小煤矿都属于产量不到15万吨、证照不全的小煤矿,是安全事故最大的隐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局长李毅中如是说。
他说,非法偷采、超能生产、虚报产量、逃避关闭,监管不力、不及时、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因。
现状堪忧
近两年来,我国发生多起矿山事故中,非法煤矿和小煤窑的事故比例和事故的严重程度都不能不让人们觉醒,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有关人士认为,小煤矿始终是煤矿安全心头大患。
我国小煤矿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多年来,其煤炭产量一直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能否认,小煤矿也对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小煤矿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和进步。
但据统计表明,2004年、2005年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为5.87、5.53,是国有重点煤矿的6倍和国有地方煤矿的2倍。2006年1至4月份,小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起数仍然占到煤矿事故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钱平凡博士介绍,小煤矿事故多发、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矿井数量过多、规模小、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差。据统计,“九五”期间小煤矿数量一度达到8万多处。截至2005年底,全国仍有19828个小煤矿,占全国煤矿总数的90%,平均单井规模仅为2.9万吨/年。
其二,开采方式落后。全国只有少部分小煤矿采用了正规的长壁式采煤法,多数还在沿用仓落、巷采等原始落后的采煤方法。
其三,安全生产管理薄弱。技术管理、现场管理、劳动管理、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不严格、不规范。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的现象十分严重。
生死大限
这样灰色的日子还要有多少?为什么这些煤矿就整顿不好呢?能不能少些死亡多点平安?人们总是会有这样的期望和祝愿。然而这也正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之不断努力,处心积虑的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立法和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并三令五申坚决关闭小煤窑。
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将国家安监局升格为总局,并专设由总局管理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同时确定了7项煤矿瓦斯治理措施。
2005年8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21号)。
2005年9月3日温家宝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446号)公布施行。
记者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为确保实现“三年基本解决小煤矿问题”的目标,该局确定了煤矿整顿关闭三步走“时间表”,提出到2008年上半年力争把小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左右,小煤矿事故总量大幅减少。
一阶段(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以整顿关闭为重点。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开采、违法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布局不合理的矿井。
二阶段(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以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为重点。一手抓整顿关闭,一手抓资源整合。通过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改变小煤矿过多、过乱、过散状况。
三阶段(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以政策治本,强化矿井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重点。严格安全准入,强化源头管理,全面提升小煤矿整体水平。
这一系列动作足以说明国家在煤矿安全综合治理整顿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抓好安全生产的决心。同时也预示着小煤窑关闭整顿生死大限的临近。
小煤窑的伎俩
据了解,我国从2005年开始了新的一轮整顿关闭工作。截至目前,已关闭到位近6000个,取得了重要成果。
内蒙古在不久前召开新闻发布会,据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联介绍,从2005年开始,内蒙古进一步加大小煤矿的关闭力度,截至今年8月,全区已关闭小煤矿812处,地方煤矿由1310处压缩到500处以内,淘汰落后产能2400万吨,使小煤矿淘汰关闭工作由3年提前到一年半完成。
不久前,来自河南省消息称,该省通关治理小煤矿数量减半,已告别“小煤窑”时代。据悉,2004年到今年5月,全省小煤矿数量由原来的1582处减少到725处,整顿关闭后,现存矿井全部实现了一个矿井一个法人、一套完整的生产系统。通过资源整合,各地煤矿企业的矿容矿貌、资源集聚度、产能利用率、人员素质、安全保障程度都发生了很大改观,今年前10个月,全省煤矿事故比去年同期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
重庆市在今年上半年也有对外报道称,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全市共有230个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煤矿被依法强制关闭,超10个完成国家下达的关闭目标。
通过整顿关闭小煤矿,目前山东煤炭生产矿井单井规模已提高到43万吨,大中型煤矿煤炭产量已占总产量的95%以上。山东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高煤矿集中度和建设规模,山东将在5年内全部淘汰9万吨及以下小煤矿,新建矿井年生产能力不得低于45万吨;煤矿平均资源回采率要由目前的50%提高到60%以上。
煤矿关闭整顿工作取得的成绩不能不让人欣慰,但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所见所闻仍然令人心有余悸。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假关闭、假整合现象还异常严重。在内蒙古某地境内竟然存在着以石墨矿的名义非法开采煤,而大张旗鼓销售煤的现象,没有煤矿名称的标牌、没有安全标牌,只有几个矗立的井架,和成堆的刚刚开采出来的煤让人知道这就是个煤矿。一人数着大把的钞票吆五喝六的发着工资,明码标价,自吹煤质超优的大肆售煤,给人以一派小煤窑主的暴发形象。
在河北某地,当年的小煤窑、独眼井、驮煤骡马、塌陷大坑竟仍是依旧如故、随处可见,由于煤层与地表只有几十米,刚刚炸毁的矿井可以在一夜之间恢复生产,如此这般,小煤窑主和相关治理部门捉起了迷藏。
据有关人士介绍,类似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假关闭现象在各地多有存在。和执法部门“捉迷藏”、“打游击”的花样层出不穷。有些地方为保护地方经济利益虚报产量、瞒报事故、有证无证照样开,有无安全设备照样干,几个小矿井结亲联谊摇身一变就合法,一证多井也屡见不鲜。
“一些地方和非法矿主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卑劣手段与执法机关和管理部门玩捉迷藏、打游击战,严重威胁着矿山的安全与发展,并影响着地方的和谐和稳定。如此斗法,皆是利益使然。地方的监管难度也可想而知,但这也不是逃避监管不力的理由,更不能成为听之任之的借口。”一知情人士如是说。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直言不讳:“已经关闭取缔的非法煤矿死灰复燃;该关闭的煤矿不关,该停产的煤矿没有停产;有些地方借资源整合之名,保护落后生产力;有些矿井核定产能走过场;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管理混乱;一些煤矿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他说:“解决非法违法小煤矿问题,单靠善良愿望是不行的,必须坚决拿起法律这个武器,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少数‘黑心矿主’,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惩,任何心慈手软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对非法违法、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依法加大整顿关闭力度。要切实加强对已关闭取缔小煤矿的监管,严防死灰复燃。”李毅中的话足以振奋人心。
打一场持久战
经济要发展,发展要安全。整顿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以及不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煤矿,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是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调整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生产力发展水平,保障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减少煤矿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迫切需要。
李毅中强调下阶段煤矿整顿关闭要坚持的“四不”:整顿关闭的意义不容怀疑;全国“三年解决小煤矿问题”的总体目标不能动摇:关闭矿井产量规模“三万吨”底线不能后退;煤矿资源整合原则不能变。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12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通知要求全国各地要加大整治和关闭及整合力度,彻底清除煤炭行业中非法违规的现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氛围。全国再次展开了对小煤矿清理整顿关闭的全面工作,这有如又一道关闭整顿小煤窑的追杀令。
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和规范煤炭资源整合,严控新开工项目,完善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联合执法机制。特别是将该项工作列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目标,纳入政绩考核内容,由12个部委组成的国家煤矿关闭整顿工作联合执法领导小组将常年深入各地巡查。
针对各类现象,国务院督查组强调指出,整顿关闭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已关闭、确定关闭的煤矿一定要关严、关死、关实,绝对不能给已关闭矿井留下任何可乘之机,要对关闭矿井、资源整合矿井、技术改造矿井分别组织“回头看”;对基本建设矿井,要检查其资源、项目审批、施工和监理资质、安全生产管理是否到位。
“整顿关闭煤矿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打好这场持久战需要各地支持、多方联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员钱平凡一句话道出了煤矿关闭整顿工作的任重道远。
2006年十月以来煤矿安全事故及成因:
10月31日 白银市靖远煤业公司魏家地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9人死亡。
该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事因未超前抽放、边抽边采,造成爆炸事故。
11月1日
兰州德顺煤矿山体滑坡,16名矿工被困井下14小时后幸运获救。
该矿是乡镇煤矿,设计和核定生产能力均为3万吨/年。事因附近地质隐患没有预测预警。
11月2日
兰州市红古区福山煤矿发生瓦斯中毒事故,5人死亡。
该矿为乡镇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属低瓦斯矿井,无监测监控系统,属停产整顿矿井。
11月3日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一座煤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至少造成8名矿工遇难,另有1人下落不明。
该矿为核准年生产能力9万吨乡镇煤矿。
11月5日
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矿在井下51108进风巷切眼开启时,发生瓦斯爆炸事故,47名矿工全部死亡。
11月7日
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冀家沟村土圈头煤窑井下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0人死亡。
该矿是已多次炸封的私营非法小煤窑,因非法启封生产,导致事故。
11月12日 晋中市灵石县王禹乡南山煤矿井下发生爆炸事故,井下34名矿工全部死亡
该矿是村办煤矿,因煤矿井下储藏的非法私制炸药起火,引发事故。
11月24日下午铁岭市西丰县景泉煤矿发生冒顶事故,三名矿工被埋井下。
该矿正值年检换证,停产检修,发生冒顶事故。
11月25日 黑龙江鸡西市远华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截至27日17时已有22人遇难,5人下落不明。
该矿采矿许可证已过期,因该矿违法、违规生产,导致事故。
11月25日 云南富源县昌源煤矿瓦斯爆炸,32人遇难。
该矿属证照不全的个体私营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是被列为全国公告应该关闭的煤矿之一。因矿主违规擅自启封,组织生产导致事故。
11月26日 山西临汾市河底乡芦苇滩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4人遇难
该矿为有证煤矿,法人代表与老板不符,另有其人。
11月26日 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一非法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3时许爆炸波及邻近的另一非法煤矿。
11月27日凌晨3时许,爆炸又导致另一非法煤矿“961煤矿”发生瓦斯爆炸。
11月26日、27日江西两事故矿均属非法矿井,曾已查处并炸毁,因矿主再次非法生产而造成事故。
第五篇:煤矿整合关闭实施方案
根据市、区相关非煤矿山整合关闭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合法、合理、稳定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特拟订本工作方案。
一、区非煤矿山基本情况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