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有感

时间:2019-05-14 15:4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有感》。

第一篇:读《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有感

读《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有感

稻盛和夫,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京瓷和KDDI)的创始人。在他的管理下,两家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世界五百强,退休后在寺庙精修,2010年受政府之邀,担任破产的日本航空CEO,并在一年内让其盈利。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一直对管理感兴趣,早就听过“阿米巴经营”,这是稻盛和夫提出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财务完全透明的基础上让每个部门、每个人都独立核算,称为一个独立的细胞,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是这个细胞的主人,从而最大发挥每个员工和部门的能力。

稻盛和夫是一个工科生,干技术出身,有过世界顶尖的发明,后自己开公司,自己悟管理,有了自己一套管理哲学和管理方法,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而本书主要是收集了他的几次关于经营哲学的演讲,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想和读书笔记。

一、经营哲学的起源及内涵

稻盛和夫说他创办京瓷的时候,有一些自己的技术专利,但是深知一个企业的管理绝不是技术就能搞定的,于是他思考应该怎样去管理企业。然而他是工科生,完全没有管理经验,很烦恼。此时,他忽然想到,既然不会什么高深的管理,那就从最简单的开始,虽然没有学过什么管理理论,但是自己分得清善恶,既然想不出怎么管理企业才对,就想“怎样做人,才是正确”,从基本的哲学入手,来进行企业的管理。

于是他告诉员工,我们要做好事,要做善事,决定和决策的依据就是善恶。他认为这个标准每个人小时候就知道的东西,所以在决策的时候很容易获得大家认可,容易形成一贯性。

衍生来说,稻盛和夫认为一个老总要成功,不能仅仅是自我利益最大化,要让员工也获得利益,一个企业要成功,不能仅仅是自己多挣钱,要让其他企业、国家和社会都获益,一个人要成功,不能想着利己,而要利他。

然后他研究了很多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并构成了他的基本哲学体系。例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明代思想家吕新武),而“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实际上很多企业做不大、衰退消亡甚至被惩治的原因,往往是只具备第三等资质的人当了领导者。他认为第三等资质的人,是能人,能够发挥他们自己的才能,但是如果不具备高尚的人格,当上领导者,就会让企业出现混乱,例如员工觉得领导都总在损害社会利益,自己损害点公司利益不算什么等。顺便在一次中央党校的演讲中说到,国家的领导人也是如此。总而言之,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是一种向善的、利他的哲学,我认为主要原因是:

1、向善的标准很简单,不高深,每个员工无论学历高低阅历多少都可以做出判断;

2、向善的标准比较容易达成一贯性,实际上要求员工把企业当成家,不是嘴上说说的,当领导者不想着让家人更好,当企业都不把国家当成家的时候,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3、利他的思想,让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每个相关方都收益,一方面不会触碰“高压线”,另外一方面大家都会希望这个企业成功。

二、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知道了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的起源及其含义,那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呢?稻盛和夫认为有三个理由可以说明在企业经营时,经营哲学是不可或缺的。首先,中国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也有自己的规矩或是规范,大家遵循了这个规则企业才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在多数企业里,没有经营者向员工们提出“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问题;而稻盛和夫思考的所谓哲学,却正是针对这个问题。同时这也是我们小时候我们父母、老师所教导的做人的最朴实原则,要善良诚实不能骗人、撒谎等等。有人就会说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在企业里面再提到吗?正是因为很多人不遵守上述理所当然的做人的原则,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企业丑闻。

其次,稻盛和夫认为所谓哲学是用来表明企业的目的、企业的目标,也就是要将这个企业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京都陶瓷还是中小型企业的时候,稻盛和夫就立志把京都陶瓷打造成为世界第一的精密陶瓷企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这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方法模式,这种思考归纳成为哲学,就是适合于京都陶瓷攀登高山时所需要的装备和准备。“要攀登什么样的山峰?”你想创办什么样的公司?由于目标的不同,规范公司所需要的哲学思想也不同。一旦确立了远大的目标,那么很自然的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以及方法论。最后,由于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优秀的品格,就像人具备人格一样,企业也有企业的品格。企业经营需要非常优秀的哲学,这是因为这种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优秀的品格。稻盛和夫提到的霸道和王道治人都不是最佳的治人之法,他倡导的人的品格企业的品格,在我理解来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德,我们经常说以德服人,在中国的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生活中与人相处需德,作为企业来说,想朝更高的更远的攀登迈进,必会有良好地企业文化作为推动。德最终的演变体现也是以企业文化出现,体现在具体人与人、人与企业、管理层与员工方面,就像稻盛和夫举例说的在美国一事,其实就可以看出要赢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要先学会尊敬和信任他人,自己首先得具备好的德行,因为这样才能够超越人种、语言、历史、文化的障碍,能够打动世界不同国家人们的心,这样企业才会越做越大,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学习的第三个理由。

三、人生方程式

人生和工作的结果=理念人格*热情*能力

其中理念人格可以是-100~100的区间,热情和能力则是0~100的区间。这里蕴含着多重意思。

1、人的能力有高低(我觉得公式中的能力解读为先天素质会比较准确,因为稻盛和夫认为它很难改变),但是热情可以弥补,例如一个能力是90分的人,热情只有30分,那么只有2700的结果(先不考虑理念人格因素),而一个能力只有60分的人,热情如果有90分,那么就有5400的结果,是前者的两倍。

2、在这个基础上,理念人格(决定了思维方式)不同结果又有更大不同,如果一个人不是向善的,那么他就是负面思维,例如是-10,那么他的能力和热情越大,结果反而越坏。而一个人如果是正思维,例如100分,那么能力60分热情90分,结果就是54万的超高数值。

3、所以人首先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然后要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然后要有利他的为人和玻璃般透明的经营,“领导者的思维方式最重要”,“以德经营,积善之家有余庆”。

四、思想领悟

总体而言,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核心就是两个词“向善”“利他”(热情是向善的必然态度)。东西很简单,道理也不高深,但是让人思考的是,如何真正的做到。

在深刻领悟这篇文章后,觉得在工作中,我们主要要树立一下几点思想意识:

1、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正的事情。

2、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不仅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还要有严谨的态度,无论工作任务是小是大,重要或不重要,每个细节我们都要进行缜密的思考。

3、遵守企业的规范准则。要认同公司的规范准则并加以严格实行,正如稻盛和夫所说:“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忽视了经营企业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则,才会导致他们日益下降甚至于崩溃。”企业舞弊丑闻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企业没有明确确立自己的“哲学”,或者说这种“哲学”没有在企业里面渗透。

4、与公司保持一致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企业一定要揭示自己的目标并且把这个目标渗透给下面的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理解并与其保持一致定位自己的目标;才能以“怎么样实现这个目标?”这样的思维来工作。

第二篇:阿米巴经营哲学有感

阿米巴经营哲学有感

——道成智聚:净化灵魂的六大要素

在佛教教义中,有各种提倡世人去实践的修行内容,而我在对其理解的基础上简单归纳出了六项。

其中第一项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惜努力、拼命工作”。

这种“不惜努力、拼命工作”的态度,在佛教中被称为“精进”。所谓精进,就是以努力的态度积极生活。

佛教把修行看作精进的体现,而我们在现世拼命努力工作、拼命努力生活、心无旁骛投入工作的态度,事实上与宗教家们的苦修并无本质区别。这两者绝对是不矛盾的。我们苦心办企业,与宗教家们潜心苦修的行为是共通的。我所说的“不惜努力、拼命工作”的含义,绝非停留在“为了让公司赚钱而一心工作”这样的狭隘层面上,而是指一种修行,一种苦行。

而这样的苦行,即精进,实际上与灵魂的净化是直接相关的。

第二项是“谦虚戒骄”,中国有句古话叫“谦受益”。反之,寡义廉耻及刚愎自用者是无法求得善果的。

能求得善果的,必是谦虚、克己之人。有些企业家在职业生涯中会强势争斗、排除异己,这样的人或许会给人以“英勇干练”的印象,但真正的“集大成者”是不会这么做的。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企业家,即便内心具有燃烧的热情与好强的秉性,但在人格本质上却保持着谦虚、克己的美德。

在中国古籍中有这样的描述:凡是将来会出人头地的人物,其身上势必会散发出一种带有谦逊美德的光芒。

我也发现,将来会取得卓越成就的优秀年轻人,其身上都会闪耀一种 “谦逊美德”的光辉。按照中国骨相学和面相学的说法,如果一个人年纪轻轻便能做到“君子温如玉”般的淡然与谦和,那他将来必成大器。

因此,做到“谦虚戒骄”,对于净化灵魂是非常关键的要素。第三项是“天天反省”。

反省的内容,是自己的“利己之心”。也就是说,在做“利他之事”时,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把“利己之心”放在了“利他之心”前面。要消除那种“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就行了”的想法,要通过反省来抛弃这类自私自利的邪念。

换言之,“天天反省”就是反省并清除自身的“利己之心”。

在禅宗的经文中,有一篇白隐禅师的《坐禅和赞》。经文中有一句是“念佛忏悔行”。其中所说的“忏悔”,便是指反省。

忏悔在修行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我真切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到“每日三省吾身”。

第四项是“活着就要感谢”。

其实,如果没有一颗感恩幸福的心,就不会感谢他人。那么,人怎样才能感受到幸福呢? 一般来说,我们人类总是生活在“不知足”之中,由于不知足,就必然会产生不满和不平。因此,“知足”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能够做到知足,则会产生“这样就已经很棒了”“这样就已经很好了”的心态,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一旦拥有了幸福感,人必然会懂得感谢。因此我们要懂得“活着就已经是幸福”的道理,对上天赐予的生命抱有感恩之心,这点非常重要。

比如,各位之所以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花费金钱来到这里齐聚一堂,是各位的员工或同事在公司拼命努力的结果,这才有了各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费用。因此,各位应该对他们心存感谢。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能够像这样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感恩之情。

只要有这样一颗感恩之心,多细小的事情都能成为你感谢的对象。“知足之心”催生幸福感,幸福感自身流露出感谢之情。这对净化灵魂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第五项是“积善行、思利他”,也就是“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在我一直强调的理念之中,这点最为重要。

最后,即第六项,则是“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比如,像“支票无法兑现”“明天公司可能会倒闭”之类的烦恼,应该全部抛之脑后。对于我的这种说法,大家可能会不以为然,可能会想“这种态度会让公司倒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不担心公司会倒闭,那搞不好公司真的就倒闭了”。为了让支票能够兑现而四处奔走;当公司濒临倒闭时,拼尽全力进行挽救;这些的确都是必须做的事。

而我所说的“不要烦恼”,是指不要因为这些事情本身而陷入烦恼、徒添心劳。人生在世,时常会碰到诸如此类的各种不顺和逆境。“如果在拼命努力后公司还是倒闭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要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

如果一味纠结这种烦恼,则会被烦恼本身所累,比如,如果连家里的夫人都跟着一起担心,觉得“公司倒闭的话怎么得了?!人们会以怎样的眼光看待我们?”的话,那就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如果在拼命努力后公司还是倒闭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例如虽然得到了客户的支票,结果却因为客户的公司倒闭而导致支票无法兑现,从而使自身大量负债。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的确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平时就更加需要努力经营。

就像我刚才所讲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六项精进”中的第一项。我们当然要努力战胜困难,但不要因为困难本身而陷入烦恼、徒添心劳。

人生在世,当然会碰到艰难困苦。既会遭遇灾难,也会身患重病。而与那些出生就身体不健全的人相比,大多数人还算幸运。那些出生就有身体残障的人,他们的人生之路在一开始就注定比我们要更艰难。

在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看来,那些残障人士是不幸的。但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拥有着比我们更加美丽的心灵。其中有的人那充满“真善美”的言行举动,反而给予了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以希望与梦想。

所以说,人生自然伴随着各种艰难困苦,而我们不要因为困难本身而产生感性的烦恼,更不要使其侵蚀心灵。要知道,人生在世,本来就是要经历风风雨雨的。

如果被烦恼彻底绑架,往往最终会想到自杀。因此我们绝对不要有感性的烦恼。请允许我再次归纳一下前面所讲的“六项精进”。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二、谦虚戒骄。

三、天天反省。反省并清除自身的“利己之心”。

四、活着就要感谢。“知足之心”是幸福感之源。

五、积善行、思利他。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第三篇: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读后感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读后感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读后感

(一)正确的哲学,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灵魂。这句话是本书腰封上的一句话,可以说是本书中所有论点的出发点。

其实,一切企业都有自己的哲学,其不同点仅仅是企业哲学的用处不同而已。有的企业将自己的哲学就定位在“忠诚、踏实能干、创新”等上面,这种企业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全力管好员工,让员工为自己创造最大的财富。另一种企业将自己的哲学定位在积极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上,想尽各种方法来提高员工的自身价值和主人翁意识,从而使员工在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同时,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我们可以做一个很初劣的比喻:一个作坊,有了自己最基本的哲学并被经营者接受时,可以被称为公司。一所公司,有了自己好的哲学并被所有员工接受时,公司才能被称为企业。从这儿,我们可以明晰一个东西:企业的哲学应该是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者,用一个很时髦的词语,企业的哲学应该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文化层面的内容,也是每一个企业亟需构建的内容。

企业和人一样,有自己生存的具体目标。对于企业,这个目标无疑为解决三个问题: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做些什么?我们怎么做?一个企业能解答好这三个问题,这个企业肯定已经是或者将要是很成功的企业。

商业社会发展到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重视起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他们只是很粗枝大叶地选择了几个很积极向上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将这些词语、句子刷在公司的围墙上,挂在车间的走道里。他们认为,这就算是构建好了企业的文化,企业以后只要照着这个方向发展就可以了。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这些企业忽略了企业文化里最重要的一环:人!这种企业文化是没有人的企业文化,这不能被称为企业文化,充其量可以勉强被叫做企业>口号。

正确的企业文化应该和共产党的口号一样:以人为本!企业应该时刻牢记两件事:我们为员工做了什么?我们为所有的人做了什么?人才是企业文化最基本的出发点,离开了人,那些所谓的利润、增长率、销售额,甚至美好的战略规划,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一纸空谈而已。所以,企业在构建自己企业文化的时候,更应该多考虑企业基层员工、老员工的意见或建议。管理者不要盲目地以为自己是企业里最懂企业的人,那些基层员工、老员工多半比你更了解企业。“在企业里,经营者被授予极大的权力。但是这种权力的行使,应该是为了保护员工,为员工创造幸福,而不可以用来压制员工,不可以用来满足经营者个人的欲望。”

正确的企业文化应该被企业所有的员工认同,包括打扫清洁的阿姨。“企业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协作的集团。为了实现高目标,大家在工作中必须配合协调,不管个人好恶,全体人员都需要拥有共同的思维方式,需要理解并赞同这样的思维方式,这是做好工作、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那些假大空的、被自己员工睥睨的企业文化无疑会使企业陷入不团结的困境。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比物质奖励更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正确的企业文化离不开历史的积淀。企业文化不是三两个人坐在一起,翻上三五本书,浏览七八上十个网站就能鼓捣出来的。它更应该是整个企业群策群力,对企业刨根问底之后提炼到的最精华也是企业最核心的部分。这种企业文化应该是永葆青春的。企业创始时就存在,企业发展时还靠它,它可能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有小的改进、补充,但是永远不会被自己的企业放弃。

正确的企业文化应该有博爱之心。用稻盛和夫的话,就是企业的经营者要“以‘共生’观念和‘利他’观念来经营企业”。如果一个企业,在自己的发展和盈利道路上,一心只为自己的目标,丝毫不顾忌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这种企业是不能长久的。“不管对未来的预测多么暗淡,只要我们还是经营者,我们就有使命,就要让同企业有关的所有的人得到幸福。不仅如此,作为企业经营者,不仅要对自己的公司负责,我们还承担着为社会作贡献的崇高使命。”这份崇高的使命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这本书的核心是怎样构建企业文化。稻盛和夫也在书中谈到了他的看法。但是他的叙述重点是从企业领导者的立场来叙述,他在书的最后三章更是很具体地讲述了企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领导者。我对企业文化的观点是从一名普通员工的立场入手,这是我们的差异。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读后感

(二)《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是由日本稻盛和夫的>演讲稿和其学生的感想组成的一本书。

其实刚拿到这书是,觉得里面的内容很迂腐,感觉这种书里写得肯定很泛、很冠冕堂皇。看过之后觉得这本书写的很朴实,也很实用,也让我受益匪浅。

书里面写的很多都是关于经营管理的,但是我觉得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这些都可以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很喜欢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也可以这么概括吧。但是我还没有到达“达”的地步,所以就“穷”这一方面写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感想。

第一点是关于“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句话在书本里出现很多次,这句话给我的震动很大。我问自己,你有没做到这一点,我沉默了,我根本就不能理直气壮的说出我很努力。在不久之前就有人和我说,这个世界的恐怖不在于别人和你一样努力,而在于比你优秀比你有能力的人比你更加的努力。于是我就想要怎样去做?

第二点是关于脚踏实地、坚持不懈。都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很浮躁,高不成低不就,确实是有这样的现象,刚开始我也不例外。但是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人,没有人能够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买单的。所以对于脚踏实、坚持不懈地这句话的真正的意义才有了一点的了解。但是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并不是你在每天重复的做着同样的工作,这样只是浪费生命,要看每天自己有什么进步,有什么提升。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这就是我现在想的事情。坚持是一件很很困难的事,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跟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很多人都死在了明天的晚上。我也坚信剩者为王。

以前在学校总是想以后自己想要怎样,就觉得好多事情都好容易的,自己所想的那个职位是唾手可得的,现在想想真的满天真的。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想想那些成功的人有那一个不是这样过来的,现在不过是为自己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使自己在日后可以站稳。

第三点是关于“利他”精神。关于“利他”,我想的真的很少。总觉得自己本身的东西就不多或者说拿不出手,就紧紧的抓住自己手中仅有的东西,现在想想也挺好玩的。利他使我想到一个>故事:一个寝室有 6 个人,每个人买了不一样的水果,如果大家都乐意分享的话没人都可享受到 6 种不同的水果,反之就只能是一种;这种分享其实也就是现在大家经常讲的双赢。

现在想想自己其实没有必要考虑自己所给予别人的东西是什么样的,而是要做到将自己认为好的与别人分享。吸引力法则有说,你能给予说明你越富有,而宇宙同时也会给予你更多你想要的。用妈妈的话说,你不对别人好,别人凭什么对你好啊。

这些都是我在看这本书所想到的,但是我要比以前更进一步,将这些所想的运用到生活中。

第四篇: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学习心得

《企业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学习心得

在读完稻盛和夫的《企业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后,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启发。下面就分三个方面谈谈读完后的心得体会:

一、精华分享

1、什么是经营哲学?

在工作和经营中领悟出来的理念、思维方式以及具体的方法模式,归纳起来就是哲学。

2、企业为什么需要哲学?

所谓哲学,首先是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这些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确立。

所谓哲学,它用来表明企业的目标,即要将这个企业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这种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优秀的品格。

二、思想认识

在深刻领悟这篇文章后,觉得在工作中,我们主要要树立一下几点思想意识:

1、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正的事情。

2、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不仅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还要有严谨的态度,无论工作任务是小是大,重要或不重要,每个细节我们都要进行缜密的思考。

3、遵守企业的规范准则。要认同公司的规范准则并加以严格实行,正如稻盛和夫所说:“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忽视了经营企业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则,才会导致他们日益下降甚至于崩溃。”企业舞弊丑闻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企业没有明确确立自己的“哲学”,或者说这种“哲学”没有在企业里面渗透。

4、与公司保持一致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企业一定要揭示自己的目标并且把这个目标渗透给下面的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理解并与其保持一致定位自己的目标;才能以“怎么样实现这个目标?”这样的思维来工作。

三、实践应用

有了良好的思维与严谨的工作态度远远不够,重要的是我们要将其应用于具体实践当中去。公司的“哲学”我们不只是简单的实践,而且要认真的灌输始终。

首先,我们要常常记录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要诀和心得,并要记录我们与人接触中的一些感悟,将这些工作和经营中的心得重新整理,得出的可以称为我们自己的“哲学“。并且,这个“哲学”要与公司的“哲学”保持高度的一致。

其次,公司的目标就是我们员工共同的目标,所以我们要以这个共同的目标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协调好一切工作。企业就是一个集团,为了实现高目标,大家在工作中必须配合协调,不管个人好恶,全体人员都需要拥有共同的思维方式,需要理解并赞同这样的思维方式,这是做好工作、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

最后,优秀的公司具备优秀的品格,那么作为优秀的员工,我们就要培养自己优秀的人格。“正确的为人之道”可以提高工作的办公效率,使得事半功倍。

品牌管理与市场研究部 媒体采购科 方宝桢

2010年9月29日

第五篇:读《学哲学用哲学》有感

读《学哲学用哲学》有感

提起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可能大家都有所了解。2年前,我买了一套大致浏览过,暑假期间我再读此书,真有爱不释手之感,贯穿全书的哲学思想、先进理念和成功范例,就像电光火石一样,灿然在目,感受至深,又像轻轻飘来的缕缕花香,沁人心脾,让人神清气爽。

《学哲学用哲学》全书主要收录了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间的有关文章和工作讲话,他用轻松而不失庄重,严谨而不失诙谐的大白话讲述了深邃的哲理。用“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也不长庄稼,谁也不希望总是过冬天”的事例,提醒人们看待事物要客观,看主流、看本质;用“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乱”的比喻,表述干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的道理;用“秀才的老婆生孩子在炕上叫唤,秀才写文章没词在地下叫唤”的故事,强调总结经验要下功夫搜集材料,不要硬憋作假文章。轻松的字句背后,弥漫着浓烈的哲学气息,给人洗礼般的清爽与剔透,倾注了一位长者睿智而耐心的教诲。李瑞环同志运用马克思哲学对执政党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重要论点。他讲到发展,坚持“发展是永恒的,要重视稳定、稳妥、稳步的发展,坚持协调渐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些观点与今天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内涵与实质都是一致的;他特别强调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和为贵,和以处众、和气生财、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和顺济众,为了大目标需要大团结,协和万邦、树立和平、合作、合理、和气的对外形象”,并在政协统战、对外交往等工作中躬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与我们今天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李瑞环同志特别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办事靠大家,荣誉给大家;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这些观点都需要我们牢牢记取。

李瑞环同志在与该书编辑人员谈话时曾这样说:“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我学哲学主要是在实践中学,在使用中学。”我读到此,就想起了“理念、思维、习惯”这组关键词。这3个词对于丰富人的思想、引领人生、指导工作非常重要,处理好这3个问题,也正是学哲学用哲学的现实实践,读了这本书,我对这3个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理念,也就是观念、思想,对一项工作来说,就是指导思想,对一个人来说,可以理解为人生信条和处世原则。思维,即思路,是开展某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思路或基本方法,一个人处理事务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方式。习惯,就是开展某项工作的惯用模式,实现工作目标的举措,一个人行为中比较稳定的部分,习惯也就是实现理念、落实思路的惯用的手段。纵观三者关系,理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习惯,习惯兑现思维,思维兑现理念,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个别的循环反复的过程。科学的理念引导正确的思维,派生良好的习惯。科学发展观是先进的理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思维和思路,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具体到建立并实施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具体问题都是行之有效的习惯。

联系到办公室的服务工作,“在思考状态下工作,在研究状态下实践,坚持‘三用心’(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实现‘三满意’(让领导满意、让基层满意、让师生满意)”,就是我们要秉持的服务理念;“树立形象、避免差错,畅通信息、争取主动,周到服务、热情服务,群策群力、共创和谐”就是我们应有的思维和开展工作的思路;具体到文秘工作,“出门写材料、全员报信息”就是我们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和工作常态。经常性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师生中,畅通信息、掌握实情,带着问题思考,以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工作。一入门就找问题,一着手就勤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只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就能当好参谋,就能争创一流。

李瑞环同志指出,“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哲学是我们的思想武器,更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哲学,学会用哲学,通过不断丰富理念,不断创新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提升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修养,争做“创先争优”活动的排头兵。

下载读《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活命哲学》有感

    读《活命哲学》有感在中国人的活命哲学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好像很有道理,中庸之道似乎大行其道。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先生在《活命哲学》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学习心得(大全五篇)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学习心得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学习心得(一) 张新云 山东盛和塾 2015年7月9日-11日有幸的参加了盛和塾在青岛的哲学课程《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体系系统>培训课程......

    读《为学》有感

    读《为学》有感“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是清代彭端淑说的,有错吗?读了《为学》,我心里就......

    读《为学》有感

    ~-7-9 字数:716昨天我看了清朝作者彭端淑写的一篇文言文——《为学》。文言文注解,我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两个和尚去海南的故事,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阐述了“是上......

    读《阿米巴经营》有感

    读《阿米巴经营》有感2011年下半年度,党支部继续向每位党员推荐了一本好书——《阿米巴经营》,《阿米巴经营》作者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在书中全面梳理了自己的企业经营精髓,包......

    读《阿米巴经营》有感

    读《阿米巴经营》有感近年来,XXX为应对XXX市场放开危机,大力实施XXX发展战略,积极推进XXX体系建设。短短几年内,XXX创新求变,开启了一条从XXX企业向现代商贸流通连锁企业的转型......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陈店镇初级中学 杨颜 党龄6年 闲暇之余,重新读了冯友兰的这本书,300来页的书本,充满了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感受到了作者“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初读《艺术哲学》有感

    初读《艺术哲学》有感对于我这样一个曾对文科十分抵触的不折不扣的理科生来说,“艺术” 这个词很难在我心中荡起涟漪,我也从未对它的意义进行过任何思考。它更像是“高雅”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