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艺术哲学》有感
对于我这样一个曾对文科十分抵触的不折不扣的理科生来说,“艺术” 这个词很难在我心中荡起涟漪,我也从未对它的意义进行过任何思考。它更像是“高雅” 与 “神秘” 的代名词,似乎只要人们给什么东西加上了 “的艺术” 的形容修饰,就使它变得更高雅、更有格调、更让人难以触及。至于 “什么是艺术“ 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我也未曾思考,将它留给了艺术家与艺术评论家们来解答;艺术对于之前的我来说就是他们所定义的 “艺术”,哪怕他们真的 “指鹿为马“ 我应该也不会丝毫怀疑而认为那是因为艺术的 “高深莫测” 以及 自己的 “才疏学浅“ 罢了。研读王德峰老师所著的《艺术哲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艺术的意义、价值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与理解,以及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什么是艺术?
接下来我会谈谈读完这本书后,我收获的对艺术的理解与认识。首先我能得出的最确定的一个答案是 “什么是艺术“ 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并不是读了几本书,听了几次课就能够取理解透彻或者回答的一个问题。艺术本身是超越性的,是一直在发展的;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艺术审美与创作的实践,我们或许能够发展出趋近于艺术真实的一些方面的理解,这当然是不够的,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收获许多不可言喻的美好,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艺术是很难的也是抽象的,于是我选择从更具体的、在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得到的 “艺术作品” 入手;尝试从其中得以一瞥艺术的真容。“艺术作品” 是艺术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具象体现,那么艺术作品是什么,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艺术品都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也就是具有书中所说 “作品存在” 的存在方式。在溪边捡起一块精美无比玉石;我们惊叹其美丽,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我们称它是自然的瑰宝但我们绝不会将它认为是一件艺术品。而一块大理石,在经过雕塑艺术家的创作之后,就能作为一件雕塑艺术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参与,因此我得到了判定艺术品以及艺术的第一个必要条件:人的参与。
那么是只要有人的参与的过程所得到的产物就能进艺术品的行列呢?当然不是,艺术品必须具有物性存在这一特性;书中将其更通俗地解释为 “能被人感知的“。比如科学定理,数学公式这些也都是人参与创造的产物,但它们当然不能被归于艺术;它们不能被人所感知,而只是作为特定条件下的存在的一些逻辑关系。
艺术品除了需有人的参与以及物性存在的特性,还要存在特定的形式。虽然形式不是艺术的核心,我们也相信艺术的创作是一个 “自由” 的过程;但也没有艺术是能够完全脱离形式而存在的。我们不会认为一个孩童在白纸上的胡乱涂画是艺术品,我们能够轻松辨别噪声和音乐、白话与文学作品。每一个类别的艺术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定形式,音乐考虑旋律、节奏、调式、音色;古诗考虑韵脚、平仄、意象;绘画考虑布局、颜色、线条、笔触等等。只有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形式之中,我们才能最感受到一件艺术品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简单、诚挚的美 —— 作品的“形式美“。
具备以上特性的人的产物应当可以被称为一件工艺品,但工艺品并非艺术品;它们之间有着最本质、最难以跨越的鸿沟,而这其中就是我理解艺术的真谛。这里我想引用房龙在其《人类的艺术》一书中的一段话:“天才是精湛的技巧+别的什么东西。‘别的什么东西’何所指,我们一时还搞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我是非常清楚的,一旦我听到或看到了上面,我就能马上认出,那就是 ‘别的什么东西’。这神秘、特殊又让人难以描述的东西之中蕴含着艺术的真理、艺术的内在美,可以说它是让艺术成为艺术的点睛之笔。而我认为它就是书中所说,艺术创作者通过艺术构建的 “生存世界”;我们艺术审美的关键就是进入艺术中的 “生存世界” 中去自由地观照、感受其中的真理与美。
我们可能没办法清楚的说明 “生存世界”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当你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若有幸能够进入其中时,你会为它的真切而感动。艺术中的 “生存世界” 是由艺术创作者所创造的,但它不只是艺术家自己的功劳;它还属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的历史与审美经验。“生存世界” 的创造需要艺术家对自己世界深刻的认识与观照,认真观照后有所思有所感,以及创作时真切诚挚的情感流露。当我们进入了艺术家所构建的 “生存世界”,我们就挣脱了现实生活中情感的束缚,不再受情感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影响而能够对“生存世界”进行自由地静观,使我们的生存情感最强烈的显现出来并获得最真实的生存体验。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人物的悲惨经历,我们必然会感到痛苦不堪而承受不住甚至崩溃。同样我们也能在 “生存世界” 中真切地体验到人物的痛苦,可是我们却并不觉得难以承受,反而从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受其影响,而能够自由地感受其中的生存情感。
艺术的目的与意义
由上面对 “什么是艺术“ 这一问题的讨论,我想延伸到自己对艺术的目的与意义的理解上。这里我从观赏者和创作者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首先作为观赏者,我们去欣赏艺术不应是为了修饰我们自己,让自己显得 “有文化”。人们可能会说欣赏艺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难道艺术仅是像其他娱乐项目一样给我们带来趣味与愉悦的一个活动吗?我认为,艺术固然是能给人带来快乐愉悦的,但这种快乐与一顿美食、一个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有所不同,它有着不一样的深度与强度。它源于我们对艺术中 “生存世界” 最真切的观照以及我们情感最自由的共鸣,我们所有对艺术的体验与感受都上升了到对人类的生存真理的感受与体会。就像书中所说,艺术是有自律性的,他不能被还原为其他精神活动及其价值,它作为真理的原始发生;而我们是为了人的生存的真理而艺术。
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艺术的意义与目的又是什么呢?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艺术品的诞生是伴随着其他功利性与实用性的目的的。比如我们现在认定的最早的艺术品——史前人类的壁画就被考古认定是一种巫术仪式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很多艺术品为宗教文化的传播而服务,艺术也曾作为巩固政权的一种方式;历史上艺术创作曾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媒介不可否认,但这不应是是它真正原本的意义。那艺术对于创作艺术的艺术家们更根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很认同书中所说的一个观点——“艺术教人学会观看”。之前我说,艺术家创作艺术的精髓在于构建一个“生存世界”,而要构建一个“世界”谈何容易,这定需要艺术家对于那个“生存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认识;不只是靠眼睛,也不只靠艺术家们的感官,还靠书中所说的“性灵——人类心智的最高能力”。对 “生存世界” 的观看只是第一步,用艺术去表达则是第二步;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对 “生存世界“ 的体会与所有感性的认知,在艺术品中融合自己的 ”生存情感“。这两点相结合我认为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初读这本书的感想,这本书让我对艺术相关的这两个根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让我收获了对艺术全新的认识与理解。但是要想进一步地探索艺术,我还缺少很多艺术相关知识与审美实践,而这是我在未来的生活中会去尝试的——让艺术融入进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