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读有感
初读《教育科研和教师成长》
史 宴
我是从事幼教工作的一名普通管理者的,教育科研一直是我最薄弱的地方,正当我困惑怎样更快帮助老师和自己成长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当当网上看到《教育科研和教师成长》这本书,单单从书的名字,一下就吸引了我,关于幼儿教师科研的书籍是少之又少,虽然这是一本针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书籍,但里面有许多我们幼儿教师学习的地方,我浏览了对这本书作者的简介及介绍,以下是内容:
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1982年参加工作,担任过中学教师、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
1997开始教师教育工作.曾经担任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成都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副处长、科研处长(现辞去处长职务专事教师教育工作):
2001年至今受聘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
曾获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研究课题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出版《校本培训研究》、《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校本研修面对面》、《道德故事与师德修养》、《有效研修》等著作。在《人民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管理》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看到这些对陈大伟教授的简介,已经让我爱不释手,对购买这本书的欲望增强,于是乎,我义不容辞的选择它。
拿到这本书时,我先浏览了目录,主要有以下五个话题。
话题一:教育研究,我心有主。
话题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
话题三:规划研究行动。
话题四:脚踏实地做研究。
话题五: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初读前言时,我被陈大伟教授对现在教师分析的状况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说现在的教师受种种因素影响,一线中小学教师纷纷涉足教育科研,但大多又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中小学教师被无效教育科研困扰的现状是我忍不住撰写《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的根本原因。这同样也是幼儿教师现状,分析的非常精辟、到位。
我不由得想到我园教师与教育教研的现状,大部分的是年轻教师,一线的教师有实践的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何谈做课题研究,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继续往下读,又发现这本书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大伟教授非常用心为了让教师更好的理解并读懂,用了《论语》方式表达。他说虽只是东施效颦,但总想见贤思齐。于是把有关“如何提高教育科研实效性”的问题汇集起来研究一番,然后用对话的文体来呈现,用讨论的方式来表达本书以两位一线教师与作者的平等对话为主线,采用了在真实情境中展开对话的方法来组织材料,突出对话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再加上书中引用的“掰洋葱”、“量体裁衣”、“照镜子”、“煮汤圆”等来自生活的实例,使得阅读的过程充满情趣,叫人欲罢难休。
越读越得劲,喜欢一本书就是没理由,书里能够把“把问题当朋友”,拟人化,变成我们容易接受,不陌生的话题,从而再以问题为出发点,展开思路、制定计划、确立研究的路线,我们就不难发现,原来,教育科研与我们的距离是那么近,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指令性任务,而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触摸、感受、并置身于其中的“幸福乐园”。只有这样,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才会有“研,然后知美”的体验与收获,教育科研的有效绩才能落到实处。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不仅提供了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使每个教师都有能力去做教育科研,更重要的是,它激励教师在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平庸,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以有效为底色,与日常职业生命有机结合,让作为研究者的教师逐渐体悟到“幸福科研路”。
第二篇:初读《艺术哲学》有感
初读《艺术哲学》有感
对于我这样一个曾对文科十分抵触的不折不扣的理科生来说,“艺术” 这个词很难在我心中荡起涟漪,我也从未对它的意义进行过任何思考。它更像是“高雅” 与 “神秘” 的代名词,似乎只要人们给什么东西加上了 “的艺术” 的形容修饰,就使它变得更高雅、更有格调、更让人难以触及。至于 “什么是艺术“ 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我也未曾思考,将它留给了艺术家与艺术评论家们来解答;艺术对于之前的我来说就是他们所定义的 “艺术”,哪怕他们真的 “指鹿为马“ 我应该也不会丝毫怀疑而认为那是因为艺术的 “高深莫测” 以及 自己的 “才疏学浅“ 罢了。研读王德峰老师所著的《艺术哲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艺术的意义、价值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与理解,以及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什么是艺术?
接下来我会谈谈读完这本书后,我收获的对艺术的理解与认识。首先我能得出的最确定的一个答案是 “什么是艺术“ 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并不是读了几本书,听了几次课就能够取理解透彻或者回答的一个问题。艺术本身是超越性的,是一直在发展的;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艺术审美与创作的实践,我们或许能够发展出趋近于艺术真实的一些方面的理解,这当然是不够的,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收获许多不可言喻的美好,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艺术是很难的也是抽象的,于是我选择从更具体的、在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得到的 “艺术作品” 入手;尝试从其中得以一瞥艺术的真容。“艺术作品” 是艺术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具象体现,那么艺术作品是什么,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艺术品都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也就是具有书中所说 “作品存在” 的存在方式。在溪边捡起一块精美无比玉石;我们惊叹其美丽,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我们称它是自然的瑰宝但我们绝不会将它认为是一件艺术品。而一块大理石,在经过雕塑艺术家的创作之后,就能作为一件雕塑艺术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参与,因此我得到了判定艺术品以及艺术的第一个必要条件:人的参与。
那么是只要有人的参与的过程所得到的产物就能进艺术品的行列呢?当然不是,艺术品必须具有物性存在这一特性;书中将其更通俗地解释为 “能被人感知的“。比如科学定理,数学公式这些也都是人参与创造的产物,但它们当然不能被归于艺术;它们不能被人所感知,而只是作为特定条件下的存在的一些逻辑关系。
艺术品除了需有人的参与以及物性存在的特性,还要存在特定的形式。虽然形式不是艺术的核心,我们也相信艺术的创作是一个 “自由” 的过程;但也没有艺术是能够完全脱离形式而存在的。我们不会认为一个孩童在白纸上的胡乱涂画是艺术品,我们能够轻松辨别噪声和音乐、白话与文学作品。每一个类别的艺术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定形式,音乐考虑旋律、节奏、调式、音色;古诗考虑韵脚、平仄、意象;绘画考虑布局、颜色、线条、笔触等等。只有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形式之中,我们才能最感受到一件艺术品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简单、诚挚的美 —— 作品的“形式美“。
具备以上特性的人的产物应当可以被称为一件工艺品,但工艺品并非艺术品;它们之间有着最本质、最难以跨越的鸿沟,而这其中就是我理解艺术的真谛。这里我想引用房龙在其《人类的艺术》一书中的一段话:“天才是精湛的技巧+别的什么东西。‘别的什么东西’何所指,我们一时还搞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我是非常清楚的,一旦我听到或看到了上面,我就能马上认出,那就是 ‘别的什么东西’。这神秘、特殊又让人难以描述的东西之中蕴含着艺术的真理、艺术的内在美,可以说它是让艺术成为艺术的点睛之笔。而我认为它就是书中所说,艺术创作者通过艺术构建的 “生存世界”;我们艺术审美的关键就是进入艺术中的 “生存世界” 中去自由地观照、感受其中的真理与美。
我们可能没办法清楚的说明 “生存世界”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当你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若有幸能够进入其中时,你会为它的真切而感动。艺术中的 “生存世界” 是由艺术创作者所创造的,但它不只是艺术家自己的功劳;它还属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的历史与审美经验。“生存世界” 的创造需要艺术家对自己世界深刻的认识与观照,认真观照后有所思有所感,以及创作时真切诚挚的情感流露。当我们进入了艺术家所构建的 “生存世界”,我们就挣脱了现实生活中情感的束缚,不再受情感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影响而能够对“生存世界”进行自由地静观,使我们的生存情感最强烈的显现出来并获得最真实的生存体验。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人物的悲惨经历,我们必然会感到痛苦不堪而承受不住甚至崩溃。同样我们也能在 “生存世界” 中真切地体验到人物的痛苦,可是我们却并不觉得难以承受,反而从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受其影响,而能够自由地感受其中的生存情感。
艺术的目的与意义
由上面对 “什么是艺术“ 这一问题的讨论,我想延伸到自己对艺术的目的与意义的理解上。这里我从观赏者和创作者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首先作为观赏者,我们去欣赏艺术不应是为了修饰我们自己,让自己显得 “有文化”。人们可能会说欣赏艺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难道艺术仅是像其他娱乐项目一样给我们带来趣味与愉悦的一个活动吗?我认为,艺术固然是能给人带来快乐愉悦的,但这种快乐与一顿美食、一个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有所不同,它有着不一样的深度与强度。它源于我们对艺术中 “生存世界” 最真切的观照以及我们情感最自由的共鸣,我们所有对艺术的体验与感受都上升了到对人类的生存真理的感受与体会。就像书中所说,艺术是有自律性的,他不能被还原为其他精神活动及其价值,它作为真理的原始发生;而我们是为了人的生存的真理而艺术。
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艺术的意义与目的又是什么呢?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艺术品的诞生是伴随着其他功利性与实用性的目的的。比如我们现在认定的最早的艺术品——史前人类的壁画就被考古认定是一种巫术仪式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很多艺术品为宗教文化的传播而服务,艺术也曾作为巩固政权的一种方式;历史上艺术创作曾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媒介不可否认,但这不应是是它真正原本的意义。那艺术对于创作艺术的艺术家们更根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很认同书中所说的一个观点——“艺术教人学会观看”。之前我说,艺术家创作艺术的精髓在于构建一个“生存世界”,而要构建一个“世界”谈何容易,这定需要艺术家对于那个“生存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认识;不只是靠眼睛,也不只靠艺术家们的感官,还靠书中所说的“性灵——人类心智的最高能力”。对 “生存世界” 的观看只是第一步,用艺术去表达则是第二步;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对 “生存世界“ 的体会与所有感性的认知,在艺术品中融合自己的 ”生存情感“。这两点相结合我认为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初读这本书的感想,这本书让我对艺术相关的这两个根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让我收获了对艺术全新的认识与理解。但是要想进一步地探索艺术,我还缺少很多艺术相关知识与审美实践,而这是我在未来的生活中会去尝试的——让艺术融入进我的生活中。
第三篇:初读《红楼梦》有感
初读《红楼梦》有感
文/郑齐鹏
早在初三上学期的语文课时,我就学过《香菱学诗》,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当时我只把它当作一篇普通的课文来学,并未对《红楼梦》全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直到最近认真品读合肥工业大学一好友所赠的著作《情续红楼》之后,我才认为自己很有必要去通读《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在静谧的清晨,在闲适的午后,抑或落日的黄昏,一杯香茗,一把木椅,一阵清风,翻开手中书卷,我逐步走进这片亦幻亦真的红楼梦境。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当时盛传“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之句,足见这部作品具有伟大的艺术魅力。鲁迅先生曾说过:“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它原名《石头记》,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血泪之作。全书共一百二十回,一百多万字,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本人所著,因不幸逝世,后四十回据说是由一个名叫高鹗的人续写的。高鹗续书虽然使故事有了完整的规模,人物在大体上也都有了一个结局,但续写的内容并不完全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譬如按曹雪芹的构思,贾家最后是要破落到“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而高鹗却写成宝玉“中乡魁”,贾家“沐皇恩”“延世泽”等等,大有“狗尾续貂”之憾!
据我所知,我的那位好友从初中开始就迷上了《红楼梦》,高中时熟读多遍之后深深“惋惜”原著,遂萌发续写念头,大二开始正式写作。通过琢磨前八十回的暗示、脂砚斋批语、红学家推断,精心构思了总体构架和主要情节:迎春不堪忍受折磨,香消玉殒;昔日贾政门下腐儒见贾府门庭冷落,转而投靠忠顺王;忠顺王对贾府颇有微词,趁机参贾政一本;皇帝大怒,贾政惨遭流放,宝玉随父同行;黛玉忧心忡忡,终日以泪洗面,最终泪尽桃花林;宝钗相继病逝;妙玉经波折后嫁给了北静王;宝玉悲作《祭群芳》------与其它续红版本不同,好友何兄完全从“情感角度”出发,独具匠心,“八年一悟《红楼梦》”,全新演绎“80后”的红楼世界。他也因此荣获了“中国最年轻的《红楼梦》续写者”和“中国在校大学生续写《红楼梦》第一人”这两大美誉。著有《中国红学概论》的青年红学家马经义评价好友的续书《情续红楼》没有了高鹗式的“怪力乱神”,却多出了一份紧凑与顺畅。该书在气脉上仍然延续着两大主线: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落和以宝、黛、钗为代表的情感纠葛。其余人物就在这一经一纬中穿梭并构成故事,定格在大大小小的“网眼”中。
初次浅读《红楼梦》,我就感到惊叹和折服:
《红楼梦》与众不同,开篇就以神话故事和“贾雨村言”掩饰了小说的本质,使故事具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全书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来写,最后写出一个“生活世界”.我曾认为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结构新奇,但初读《红楼梦》之后,我就感觉耳目一新!
《红楼梦》博大精深,政治、经济、道德、宗教、医药、园林、服饰、饮食、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等无所不包,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几乎可以通过它从各个角度看到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说它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我认为这个评价一点也不过分。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除去著名的“金陵十二钗”之外,大概还有400多个能叫得出姓名的人。这几百个人宛如“过江之卿”,个性鲜明却绝无重复,就算是写同一个人也是一人千面,丰富生动。曹雪芹惊人的文学才华让我叹为观止。
令我震撼的是,作者曹雪芹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家道中落的过程。他少年时曾在江宁(现在的南京)过过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据说成年后还做过贵族子弟学校的杂役,晚年迁居北京西郊的一个名叫“黄叶村”的地方,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万幸的是:家道中落让他对当时的人生与社会有了更加清醒、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于是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逆境中,泣血写就了传世名著---《红楼梦》!他的才华、他的意志、他的思想、他的情操,都永远值得我去学习!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的这首诗,不仅是作者对知音的渴求,更是对后世读者的诱惑。衷心感谢好友何兄,你续作《情续红楼》既帮助曹雪芹大师圆了他的红楼一梦,又把我带进了一个美妙的艺术殿堂,让我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
2017年8月2日,仙寓山仙硒园
第四篇:初读《中国通史》有感
初读《中国通史》有感
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工作处 周鈺桐
作为一个理工科毕业的人,平时稍有关注文史哲类的东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性质的变化,深深地觉得自己的学识浅薄,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学历的提升,让我们这一代很多人成为了可悲的有知识没文化的可怜人,故此,工作之余看看小书,读读历史,不说以史为鉴,至少也免去在日后偶然碰见时的尴尬局面。
之所以选择这本吕思勉编著的《中国通史》,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其
一、吕老著书让我想起了老一辈学者那种不知浮躁为何物,专心通读二十四史的学习精神,这也是当代社会浮躁的镇定剂。其
二、《中国通史》是很多的文史类学生的必读课外书,期包含的信息是全面、完整的,是可以在像我这样的文史类荒漠的大脑中带来绿洲的书。其
三、也是本书的亮点,是最为吸引我地方,全书的一多半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尽管叙述的过程中引用的经典使得文章看起来比较拗口,但是面向读者,无论是中国人,亦或者是外国人,都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我以前认为的历史,是本书中所介绍的政治历史,所以一直有认为历史就是某个人对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某件事情的一个记述,然而历史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社会的根基是一个个普通的个体,而这些个体的行为就是反应的文化,文化同时也决定了历史的进程,所以研究历史不能将文化割裂出来,因此以前的想法就是一个误区。我们这代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文化我们又能有多少的了解,而且文化影响了政治历史故而文化史应该是我们更加需要了解的。
《中国通史》中文化史介绍从婚姻、族制、政体一直介绍到阶级、兵制、学术、宗教,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法,从个体出发一直到社会,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各种体制,研究是循序渐进,有点及面的。类似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正所谓方法相通。仔细品读,深觉震撼,吕老不仅在结构上设计精妙,在行文中更是体现出大家沉淀后的才华于渊博的知识,在文中引用的经典,说明各种文化现象、行为的出处,又使人觉得一切就是那么的自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十分值得我们仰望和学习的。看过通史中的引用,在想想自己论文中的引用,感觉生涩突兀,我们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正所谓终生学习,突然间觉得自己离开学生这个身份之后缺少了那种对知识的敬畏,一切变得无所谓,变得不那么谦卑。幸好寒假无所事事之时,心血来潮,弄到了一本,及时的让我有了思想的转变。
初读《中国通史》感觉很费劲,更是说明日常的积累不够,网上推荐都是以慢读出现的次数较多,因此这本书不是现在网络文学的那种囫囵吞枣,光咽不嚼,而是要细嚼慢咽,慢慢品读,慢慢理解,细水长流的,本来文化、历史就不仅仅是背诵过就好的东西,更多的是理解与感悟,毕竟很多文化现象已经不再出现在现代社会,而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存在。让兴趣成为阅读的第一动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大有裨益。
第五篇:初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初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新年的清晨,在丹麦某处的一个墙角里,人们看到了一个被冻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女孩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虽然她死了,但是没有人知道她曾经多么幸福,因为,她是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的。
这个故事就是伴随许多人走过童年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它是由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也许是经历的原因,他写的不少作品都是在描写穷苦人悲惨生活的。
读过这篇文章,我感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他通过小姑娘点火柴时产生的美好幻想来突出小姑娘那善良而又纯洁的心灵。小姑娘渴望它能跟自己的奶奶一起走,因为,它对这个世界已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了,所以,她跟她奶奶一起走了,去了天堂,因为她认为,只有那里,才不会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只有那里,才能让她跟奶奶团聚。所以,文章第12自然段才讲到“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但嘴上带着微笑。”
我祝愿小女孩能在天堂获得她用生命换来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