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基本要求与程序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一般每年组织一次,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5月31日。
第一条
申请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三年以上,且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
(二)企业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我省各主要行业(产业)中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企业领导层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和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企业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全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五)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拥有一定规模的技术人才队伍,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六)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七)企业两年内未发生下列情况:(1)因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2)涉嫌涉税违法已被税务部门立案审查;(3)走私行为。
(八)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和运行两年以上。
(九)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300万元,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30人,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
第二条
认定程序:
(一)企业依照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条件和要求,向所在市经委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见附件1)、《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见附件2)和《政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调查表》(见附件5)等。
(二)市经委会同同级发展改革委、科技、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按照省有关要求,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并联合行文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经委(材料一式3份),同时抄报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
(三)省经委或委托符合条件的中介评估机构,按照《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3)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核查和初评,并提出评价意见。
(四)依据初评结果,省经委牵头商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择优进行综合评审。
(五)省经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依据国家产业和技术创新政策、初评结果、专家评审意见等进行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
第三条 省经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联合发文予以公布、授牌和颁发证书。
第四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结果从省经委受理申请截止之日起,90个工作日之内公布。
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
纲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技术来源等。
2、企业在行业的地位和作用。企业主营业务涉及哪些行业领域,以及在该行业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内和省内同行业领域相比所具有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3、企业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
二、企业技术中心(含异地分支机构)基本情况
1、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
2、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包括各项制度建立,组织建设、研发经费的保障,激励机制,创新环境,产学研合作等。
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试验的基础条件。
4、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原始性创新、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企业间技术合作等。
5、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
6、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的情况,人才培养情况。
7、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三年之内)及其经济效益。
三、推荐部门意见 推荐意见(盖章)。
第二篇:2015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提供资料清单
企业技术中心准备资料清单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证照: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银行信用等级证书等。
2、企业简介:公司占地面积、职工人数、技术中心人数、产品生产能力,企业宗旨等。企业组织机构、技术中心组织机构。
3、企业主营业务涉及的领域及地位作用,规模及技术优势;
二、技术中心基本情况
1、近期、中期发展目标。
2、研究开发中心建筑面积,投资额、研发设备名称及台套数等。
3、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团队情况介绍。
三、申报资料
1、财务资料:2014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利润、科技活动费用明细、开发仪器设备原值、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全年职工收入总额、研发人员工资。
2、技术中心内部专家、外部专家情况及证明材料;
3、科技项目信息明细; 4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证书; 5、2014年受理专利证书
6、通过升级以上部门组织认定的实验室、检查中心证书; 7拥有驰名(著名)商标和省级以上名片产品证明;
8、三年内2012、2013、2014年颁布标准主持和参加制定标准证明; 9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证书。
10、报统计局入统的《企业科技项目表》(107-1表)、《企业科技活动相关情况表》(107-2表)
11、其他资料:如科技创新规划、主要制定、荣誉证书等。
第三篇:省级技术中心申报工作总结 2
省级技术中心申报工作总结
2013年,公司技术中心申报的省级技术中心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审定,并通过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单位的认定,即将成为长治市建筑行业第一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了潞安工程公司成立以来技术中心飞跃式的突破。现将申报过程中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申报的简单过程
技术中心自2011年,就开始着手进行企业技术中心的资质认定有关准备工作,收集有关国家、地方对此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熟悉有关条文规定。并将此项工作领导汇报、排入部门工作的重点。2012年初,正式启动此项工作。经过认真收集原始资料、撰写整理申报报告,多次将有关材料请集团公司专家和市经信委审核、修改,最终在2012年底顺利通过了长治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
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后,技术中心领导没有自满,又立即开始了省级技术中心认定的申报准备工作。在认真准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定资料的同时,XXX主任组织工程部、物管部、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财务部等部门,并委任新调入技术中心的XXX牵头组织,按照山西省建筑业省级技术中心申报评价材料要求,逐项收集有关资料,对于材料中要求有但是尚不具备的条件,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包括与上海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XX检测公司协调,借用其实验仪器创造实验条件,等等。经过修改,完善,申报材料初稿于7月底完成。之后,技术中心与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专
家协商,请其对材料两次进行修改完善,按时向市经信委申报。经过经信委的初评,在其意见基础上进行完善后,将相应材料的电子版进行了网上申报,并将文字材料报送市经信委,由其统一向省经信委推荐申报认定。之后技术中心又积极准备申报答辩所用演示文稿,继续将完成的文稿向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及天脊集团技术中心的专家请教,向公司主要领导及财务部门进行汇报,吸取宝贵意见,数次进行修改。期间,赵总、郭总、江总还亲自到省经信委进行联络,咨询有关事项。到答辩时,赵总、郭总、技术中心、财务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共同参加了答辩会,会上,赵总对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精辟的答辩,最终在拥有7名强劲对手的情况下,获得了本组答辩排名第五的好成绩,为通过认定打好了基础。同时专家组还推荐我公司申报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公司省级技术中心的申报成功,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公司科技力量、完善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加快新产品开发、优化资金投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公司今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将带动公司的科研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此次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申报,标志着科技研发工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对工程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重视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研发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大力推进了技术创新工作,为技术发展做大做强增添了动力。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技术中心将以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为契机,结合实际,力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切实体现技术
创新在企业技术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二、申报工作经验总结
虽然在申报过程中,专家对公司的实力提出质疑,认为省内竞争激烈,公司在刚刚获得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情况下,直接提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申请,精神可嘉、值得鼓励,但不要抱有很大的希望,应抱以试水铺路的心态来做。但是江春先主任并没有放弃,而是做出了更大的努力去尽力做好此项工作。并且在申报中,多次与上级单位进行沟通,甚至亲自到对方单位当面进行交流。在申报材料的编写上,对照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安排有关人员认真进行准备,并亲自多次进行审阅修改,精益求精,使材料做到的最大程度的真实、可靠。同时,公司领导对此也非常鼓励,不仅从财力上进行支持,还组织有关人员,甚至亲自对材料进行审核修改,并亲自到主管单位进行协调沟通,亲自进行答辩。可以说,能够做好此次申报工作,领导的大力支持、部门领导永不放弃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是其中具有决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三、从此次申报工作中应当吸取的教训
由于缺乏申报经验,工作中还是有一些疏漏之处,应当作为教训记取。如:由于部门工作较多,申报工作安排紧张,很多工作不得不安排在休息日甚至晚上进行加班,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而对于演示文稿的作用在初期认识不够,从而初期成果质量不高,造成后期修改工作量加大,部分内容甚至推倒重来,与申报文字材料的契合度不够,可能会影响最终评审得分。最关键的一点是,本身公司许多
条件尚不能满足申报需要,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行完善,使技术中心能够真正达到省级技术中心的条件,为公司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通过此次申报技术中心人员有如下几条感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收集材料,制作好汇报文件和演示文件,然后为修改材料和发表练习节约了时间;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技术中心所有人员及调研室相关人员一起讨论汇报材料的内容,推敲汇报材料的语言;细节决定成败,仔细斟酌汇报过程的每个细节及演示文件的现场演示效果,根据会场的气氛及光线条件、投影情况调整演示文件的布局配色、过度动画效果和图片的对比度等。这充分体现了团队力量大于一切。
第四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疑问与答复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疑问与答复
“问与答”主要是针对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工作中比较集中的共性问题,在此作统一答复,相关问题不再一一重复解答。
问:老用户密码查询,以及新注册用户帐号开通问题?
答: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系统,从2008年开始采取两级管理。各市用户可直接联系所在市经委,查询用户名和密码,开通注册帐号等。也可直接拨打省咨询电话:0551-4676020(何泳工程师)。各市经委应及时通知和组织所在市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开展评价与快报工作。
问:关于技术中心快报问题?
答:企业技术中心快报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的网上半年报送制度,报送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可直接联系北京系统开发商,也可拨打省经委咨询电话:0551-2871820(徐晟)、4676020(何泳)。
问:关于企业更名情况如何处理?
答:如果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名称发生变更,与“皖经技术[2008]4号”文件公布的企业名称不一致,请予说明并附企业更名文件(工商注册文件、主管部门批准文件等),由所在市经委汇总函报省经委技术处。
问:材料装订的顺序?
答:①申请报告,②评价数据表;③11张附表;④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统计表(B107-
1、B107-2);⑤三张财务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⑥证明材料复印件;⑦其他材料(进口科研仪器设备减免税调查表等)。请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并附目录。
问:材料哪些地方需要签字、盖章?
答:①材料封面中企业名称处须加盖企业法人章;②评价数据表须企业负责人签字(或法人代表印鉴章)并加盖企业法人章。
问:财务表是否需要附审计报告?
答:三张财务报表均为审计后的报表,新申报企业须附其审计报告,评价企业可以不附。
问:评价数据表指标的“技术中心内、外部专家”、“对外合作项目”、“在研和完成的全部科技项目”和“研发周期大于三年及以上的项目”等附表数据,是否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答:指明要附的证明材料,统一附复印件,如,专利、标准(封面和起草人(单位)页,具体内容不附)、省级以上认证实验室、驰名商标(包括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包括安徽名牌)、科技奖等,原件备抽查;没有作特别要求的以上这四张附表等材料无需要提供相关复印件证明,审核采取抽查等方式。
问:2008年申请省认定技术中心需要特别注意那些事项?
答:①评价数据表中有数项指标需要同时填报T-1年(即上年)数据;②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仅指2005-2007年期间颁布实施的有效标准;③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是指2005-2007企业获奖情况。
问: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尚未建立独立核算的企业应如何统计该指标? 答:首先,企业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是统计法规定的企业义务,按照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大中型企业及普查规模以上企业,都必须根据统计部门的统一要求按期报送科技活动表。对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没有进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应根据财务表统计,部分数据可采取折算方法进行统计,同时应抓紧推进独立核算制度建设,以满足统计与财税部门对企业报送科技活动表和享受科技投入加计抵扣等相关政策对统计核算的要求。此外,作为附件材料,L107-
1、L107-2表(普查年为B107-
1、B107-2表)为统计部门制发,应从统计部门要求的规范,并与相关的评价数据一致,表中企业名称和企业法人章、编表人和审核人签名以及填报统计时间等信息等应一应俱全。本评价仅需提供其复印件。
问:科技人员的培训费是否可纳入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统计范围? 答:科技人员的培训费属于科技活动经费,可在附表1中列明。
问:第十七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答辩会时间及要求?
答:待定,答辩时间、要求另作通知。通常每个企业报告10-15分钟(准备PowerPoint),质疑与答辩5-10分钟。评价结果将在材料受理截止日之后90个工作日内公布。
第五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要求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要求
一、评价材料申报的格式及内容
装订封面统一用彩色封皮纸,正文统一用A4纸、宋体四号字体打印。封面标题为“某某技术中心评价材料”,封面标题正下方依次注明①企业全称;②经省经委认定的技术中心名称;③企业所属行业;④评价材料申报日期;⑤企业地址,同时加盖企业法人公章、技术中心公章。评价申报材料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目录(评价材料页码编号);
2.省经委与其他部门共同认定技术中心的文件复印件(仅限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第一次评价时申报);
3.山西省省级技术中心基本情况表(表内右下角加盖企业法人公章、法人签字;技术中心公章、中心主任签字);(附件四)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图、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图;
5.评价技术中心工作总结(技术中心公章、中心主任签字); 6.评价定量数据表(左上角加盖技术中心公章);(附件五)7.十个相关附表(全部左上角加盖技术中心公章); 表1 技术中心高级职称、专家、硕士学位以上人员表 表2 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情况 表3 专利情况
表4 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项目情况 表5 企业三年内主持或参与制定的标准情况
表6 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情况(研发周期要明确起止时间)表7 通过国际组织、国家及省级认证的实验室、检测中心情况 表8 企业拥有的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情况
表9 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情况 表10 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在全国同行业排序 8.需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
即基本情况表、定量数据表、十个相关附表中各项数据的数据来源。顺序如下:
★评价财务报表复印件;
★新产品销售收入及销售利润财务报表复印件(新产品名称、销量、销售单价、收入列表); ★科技活动经费的计划及批准文件、拨付凭证复印件; ★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情况(列表); ★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用凭证及使用情况;
★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明细表列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购置时间、原值、净值)、当年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发票复印件; ★技术贸易的合同复印件; ★出口创汇额凭证复印件;
★劳资部门提供的企业职工年收入总额数据;
★技术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即年货币总收入数据。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收入; ★技术中心人员最高年收入者的年收入总额数据。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收入; ★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名单列表(序号、姓名、职称、学历、专业、参与的项目)★技术中心职工名单列表(序号、姓名、年龄、职务、职称、学历、专业)★技术中心高级职称人员、专家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的职称、学历复印件;
★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名单、学历、职称,及参与的项目及工作时间(列表)
★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在国外建立研究开发设计机构的合同、协议、营业执照复印件; ★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及省级认证的实验室、检测中心、工程中心证书复印件; ★当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项目的项目级别、项目水平证明复印件; ★有效专利的专利证书、已申请专利的受理通知书复印件;
★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及当年制定的企业标准的复印件(为保密起见,能反映标准名称、标准号、类别、颁布时间即可);
★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研发项目的立项、批准文件复印件; ★企业拥有的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评定证书复印件; ★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证书复印件; ★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在全国同行业排序数据来源复印件; ★技术中心网页(复印件); ★企业产品市场分析报告复印件。
9.新认定的省级中心在第一次评价时应全部申报技术中心的各项规划、制度;以后各评价如无改变,则无需再附。
二、评价体系部分定量数据解释
1.报告:指评价表是指标统计,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 告。(T-1)年指上一次评价的报告。
2.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直接按损益表上的数据填报。
3.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直接按损益表上的数据填报。
4.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工业企业销售产成品、试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收入总额。直接按损益表上的数据填报。(T-1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上一评价同口径数据。
5.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即按损益表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金额(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填报。
6.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在全国同行业排序:指企业报告产品年销售额在全国同行业的排序。7.列入企业预算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预算中计划拨给技术中心的科技活动经费额。
8.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人员经费、培训费用、科研业务费、科研管理费、以前购置仪器设备折旧额、非基建投资购建的固定资产、科研基建支出以及其它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及归还贷款支出。(T-1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上一评价同口径数据。
9.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T-1年)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上一评价同口径数据。
10.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当年)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科技项目,包括当年完成、年内仍在进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开发项目的性质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目数与基础研究项目数之和。11.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数:指研究开发周期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技术开发项目数。12.对外合作项目数: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联合开展的科技项目数。
13.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本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是产品销售收入的组成部分,计算口径与产品销售收入一致。新产品即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新产品。生产资料类新产品自投产后统计三年,消费类新产品自投产后统计两年。
①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包括全新型新产品和重大改进型新产品二大类。
②全新型新产品:指与以前制造的产品相比,其用途或者技术设计和材料三者都有显著变化的产品。这些创新可以涉及到全新的技术,也可以基于组合现有技术新的应用,或者源于新的知识的应用。
③重大改进型新产品: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产品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或者重大改进的产品。若产品的改变仅仅是美学上(外观、颜色、图案设计、包装等)的改变及技术上的较小的变化,属于产品差异,不作为新产品统计。
14.新产品销售利润:指企业销售新产品所实现的利润。按新产品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其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金额填报。15.企业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指企业出口自己生产的自有品牌的产品和向国外出口技术所收入的外汇。(包括委托其他企业出口创汇额)。16.企业技术贸易总收入: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转让或许可技术的行为带来的总收入。具体讲,企业技术贸易总收入的内容包括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等的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使用权许可及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咨询、服务等报告带来的收入(不含受托技术开发收入)。
17.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指年末整个企业用于科研、技术开发的仪器、科研设备、中间试验设备的原值(报告账面原值)。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包括技术开发仪器、技术开发设备、技术开发检测设备、中间试验设备等。18.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净值:指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报告账面净值。19.企业职工总数:指报告企业在册职工人数。
20.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指报告企业在册全部职工一年的货币收入总额。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资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货币 收入的总和。
21.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指工业企业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人员。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不含)以下的人员不统计。
①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工业企业所属的技术中心及中试车间(基地)等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其它辅助人员;虽不在上述机构工作,但编入科技活动项目组(攻关小组)的人员。
②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工业企业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处、科等)的工作人员。直接为科技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不包括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间接服务人员。
22.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及这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指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
23.技术中心职工人数:在技术中心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包括技术中心科研开发人员、直接管理人员和直接为其服务的人员等。24.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指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在国内、海外地区接受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的费用总支出。
25.技术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在册全体工作人员的总收入,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收入的总和。26.技术中心人员最高年收入者的年收入:指技术中心最高年收入者报告的工资、政策补贴、福利、奖金等各项收入的总和。27.技术中心专家、高级职称人数、硕士以上学历人数:
①技术中心专家:指国家、省部和地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人数和享受政府专项津贴的专家人数。②高级职称人数:指高级工程师,正、副教授,正、副研究员等人员数。
③技术中心硕士以上学历人数:指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数。在站的博士后可以作博士进行统计。以上三种情况若重合为一人,只能按一人计算,不得分别统计填报。
28.来技术中心从事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指来技术中心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具有较高科技开发能力的海内外专家累计人月。最小统计单 位为0.5人月。
29.技术中心在海外设立开发设计机构数:指技术中心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设立以科研开发、设计为目的的开发机构数量。
30.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指技术中心与高校、研究院所、其他企业联合设立的以科研开发、设计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数量。仅为单个项目与高校、研究所、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的项目小组不作为合办开发机构。
31.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及省级认证的实验室、检测中心数:指有关国家部门和国际组织及省级部门认定认证的、仍在有效期内的实验室、检测中心的数量。
32.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指企业完成(结题)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之和。33.其中省级以上新产品及新技术项目数:指企业完成的进入省级科研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项目数。34.其中国内领先水平以上项目数:指企业研制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鉴定后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及以上的项目数。
35.其中本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项目数:指企业研制完成属国内首创、但尚未经权威部门鉴定的项目数和研制完成的列入本企业科研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项目数。
36.其中对外合作项目数: 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联合开展完成的科技项目数。
37.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专利数: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的专利权属、经国内外专利机构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全部专利件数。38.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指企业报告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专利件数。39.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指企业报告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专利件数。
40.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及当年制定的企业标准数:指企业在报告、报告前一年、报告前二年主持或参与制定,目前仍有效执行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数量和报告当年制定的企业标准数量。
41.企业获得的驰名商标数:指企业拥有的国家(省)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的中国(山西)驰名商标数(含国际驰名商标数)。42.企业获得的中国名牌产品数:指企业拥有的国家(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评定的中国(山西)名牌产品数。
43.获国家(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数:指企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总数。
三、《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提纲
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需要提交工作总结,以全面反映上一年企业技术创新(包括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市场的创新)工作情况,避免写成单纯的技术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包括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调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涉及企业秘密的可技术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或对策。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包括技术中心组织建设(内部组织设置与调整、与外部单位共建组织及运行情况等);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带头人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投入制度及落实情况等);合作创新情况(产学研之间、企业之间及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试验设施、检测设施、信息化建设情况)。
(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包括重点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情况、中长期项目在本的进展情况、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
(四)技术中心市场分析机构及分析活动情况。
(五)其他有特色的工作情况。
(六)下年工作的初步设想或计划等。
五、表1---表10的格式和内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