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人单位HR管理须规范操作流程
用人单位HR管理须规范操作流程
关于企业调岗调薪的法律权益等相关问题,由于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情况,可能需要调整一些员工的工作岗位。对于被调岗的员工而言,岗位的变动可能涉及到薪酬的升降,跟个人利益直接相关,因此极易发生纠纷和争议。
案例一:精简部门调岗位 协商不成惹纠纷
大学毕业的小刘被一家大企业录用,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小刘的工作岗位是人事助理,月薪3800元。一年后,由于企业经营管理策略调整,需要精简部门,于是企业就将小刘调到销售部门担任业务员。由于岗位变动,小刘的月薪也从固定的每月3800元调整为1800元加销售提成。
尽管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如果业绩好的话,销售员的收入可能会高于小刘原来的固定工资,但是小刘却认为,自己并不适合从事销售工作,他担心自己根本完不成销售部门制定的任务量。
因此,熟悉劳动法规的小刘提出,企业变更工作岗位并调整薪酬是对劳动合同条款的变更,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企业不能随便调整员工工作岗位和薪酬。但企业却认为其有权根据经营情况以及发展规划对员工岗位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果小刘不服从安排,企业将和他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二:调岗后薪酬降低职工不愿调工作
小夏在一家商店做销售员,由于工作需要,老板要把小夏调到另一家新店。但小夏所在的这家店很快就要进入销售旺季,根据以往的经验,旺季时小夏的工资每月能提高两三千元,而小夏即将要去的那家店显然没有老店的销售好。
小夏觉得,这个时候调自己去新店,与变相扣除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没什么两样,因此小夏强烈反对到新店工作。
当小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板后,老板却说,当初跟小夏签的合同只约定是销售员,并没有明确约定必须在哪家店做销售员,所以企业并没有违约,更谈不上违法。
面对显而易见的经济损失,小夏既想不通,又不得不为了保住工作岗位到新店工作。案例三:与同事发生纠纷不服调岗不报到
王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职工,某天,王先生在车间里与班长发生了争吵,被班长叫到了车间主任办公室。虽然王先生向领导解释了纠纷的原由,并且做出了书面检查,但考虑到分歧可能会影响到工作,车间主任还是向企业人力资源部申请给王先生调整岗位。最终,王先生被分配到了食堂工作。
但食堂却因为种种原因拒绝接收王先生,人力资源部又将王先生分配到了车队,当装卸工。
王先生对人力资源部的分配非常不满,提出自己身体不好,根本无法从事装卸工作,领导听了王先生的说法,便口头让他回家休息,王先生此后一直没有上班。
一周后,王先生接到企业人力资源部的除名通知,理由是由于王先生一直没有到车队报道,车队也不再愿意接收他。
律师建议:调岗应协商一致 操作流程应规范
上述三个案例虽然情形各有不同,却都是由于调岗而引发的劳资纠纷。对于企业而言,经营管理中涉及岗位和薪酬调整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一旦被调至不理想的岗位或者薪酬被降低,就容易引发不满甚至劳动争议。
首先,劳动合同中应约定变更条款。由于调岗调薪涉及合同的变更,因此在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应在合同中约定变更条款,以便日后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变动需要人事调整时,依法对劳动者的岗位和薪酬进行调整,避免引发劳动争议。
其次,变更合同约定应签书面协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法律专家认为,由于劳动合同法对于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有明确的规定,而调岗调薪必然涉及到变更劳动合同中关于岗位和薪酬的约定,因此企业应在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并留存备案。
第三,依法建立完善的劳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二篇:关于规范HR操作流程的备忘录-
MOME
致:分公司HR成员、商务总监 日期:2015-08-14
主题:关于规范分公司HR操作流程的备忘录
Dear All,为了规范人事操作流程,请大家严格按照以下流程开展人事工作:
一、人员申请
人员申请的提交首先必须选择申请原因。
1、离职补缺。需说明离职人员,简要说明离职原因及离职前的薪资。提交时请附上该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及部门最新的组织架构。
2、新增岗位。需分公司总监向分管副总以邮件的形式申请,在分管副总邮件答复后方可提交OA,并将沟通邮件以附件形式上传,其他严格按照OA中的要求完成填写。
二、招聘
1、需总部复试岗位的接口人:
(1)分公司的设计人员需推荐到总部设计分中心总监――xxx安排复试;(2)分公司的人事、行政、财务人员需推荐到总部人力资源部副经理――xxx排复试;
2、推荐复试时需准备的材料:(1)应聘者word版简历;
(2)应聘者身份证及毕业证书复印件各一份,有扫描仪的分公司需提供扫描件,若没有扫描仪的分公司需在第一次面试时核对证件或者将复印件传真回总部;(3)应聘者1寸电子版证件照,应聘前台岗位需提供近期电子版生活照;(4)分公司招聘同事及总监的面试评价。
3、需经过总部复试,综合考量定薪,确认录用后才能提交OA中的录用审批。
三、录用
1、录用时需提交的材料:个人word版简历、面试评价表、背景调查表(若是应届生,可不必)、身份证扫描件、毕业证书扫描件。
2、录用审批一般需要2-3个工作日,因此在提交时,入职时间可酌情往后推迟2-3天(如8月8日提交录用审批,可安排8月10日或11日入职)。必须等录用审批通过后才能通知人员入职。
四、入职
1、办理入职手续时,员工必须严格按照聘书要求提交所有入职所需材料,材料不齐全不得签订劳动合同及办理入职手续。
2、劳动合同必须在员工入职后30天内签订完毕,如因资料不齐全暂无法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出现时,HR专员需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HR人事主管及HR总监。
3、部门主管需在员工入职后一周内为员工制定“试用期岗位培训计划”并提交HR人事专员存档。
五、入职培训
1、培训课程安排,一般入职脱产培训为2天(周一、周二),主要课程设置如下:
(1)周一:公司介绍、职业生涯规划、商务礼仪、人事制度以及云办公产品介绍;(2)周二:产品介绍、专业化销售流程之如何查找客户资料、专业化销售流程之开场白演练)以及新老员工座谈会。
2、班主任主要工作如下:
(1)训前:讲师邀约、发送培训通知、收集学员名单、打印签到表、课程表及培训评估表;
(2)训中:开训(培训简介、自我介绍、团队建设、纪律宣导等)、结训(填写培训评估表、培训回顾、评选优秀团队等)、早会和午会(点名、课程回顾、互动游戏、课间协调;
(3)训后:流失学员电话回访、制作部门报到情况表(参训学员信息、考勤表、指标分析及分区情况等)。
六、试用期到期
1、部门主管在员工试用期到期前一个月应确认员工是否转正,同时HR应在试用期到期前一个月发起员工试用期考核流程,流程中应附上人员简历及《试用期岗位培训计划表》。
2、员工本人应附上试用期工作总结并确认是否原因转正。
3、试用期到期前两周部门应完成相关的评估工作并将结果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 源部根据员工《试用期工作目标》评定结果及《试用期岗位培训计划》完成情况以确认员工是否通过试用期。
4、员工将在试用期到期前一周收到由人力资源部发出的《员工转正通知书》或者
《合同解除通知》。
5、如因任何环节造成员工试用期转正流程没有按时完成,后果及责任将由该环节负责人承担。
七、调岗/晋升申报流程
1、员工需调岗或晋升时,由拟任部门主管发起OA流程《调岗、晋升申报表》,流程中应根据表格要求完整填写现任岗位及拟任岗位相关工作内容及新岗位培训计划。
2、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此新岗位培训计划及未通过“调动试用评估”的将被延长“调动试用期”或取消调动。
3、流程中需附上人员简历及HR面试评价。
八、调岗/晋升考核流程
1、员工调岗或晋升考核期到期前半个月,由HR发起OA流程《调岗、晋升考核期评估表》。
2、员工本人需填写评估表中附上考核期工作总结。
3、顺利通过 “调岗/晋升试用期”评估的员工将收到“调岗/晋升确认信”,同时正式的经理级别以上人员的任命通知将向全体员工发布。
九、劳动合同续签
1、员工劳动合同到期的前两~三个月(普通员工到期前两个月,经理级以上员工到期前三个月),HR应启动合同续签确认流程。
2、HR发起《续签合同审批表》,部门主管应对员工进行考核,提出主要问题和改善建议,同时如果确认员工劳动合同续签,还需提出下阶段主要工作计划及目标。
3、待《续签合同审批表》完成后,人力资源部提供《劳动合同续签通知》给 员工本人;员工本人在《劳动合同续签通知》上签字确认,确认单应在收到后一周内返回到人力资源部。
4、人力资源部接到确认单后,准备员工的劳动合同并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完成所有合同续签工作及相关事宜。对任何一方不愿续签合同的,人力资源部将安排合同终止的有关事宜。
5、如因任何环节造成员工劳动合同续签没有按时完成,后果及责任将由该环节负责人承担。
十、离职
1、正式员工的离职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并填写【离职申请表】;未提前30日申请的离职,公司可以延迟30日给予办理离职手续,期间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需做出赔偿。公司试用期员工的员工离职申请应提前3个工作日向公司提出。
2、离职员工在完成工作交接后填写【工作交接单】,并经工作接手人及上级主管签字确认后方视为完成。
3、部门主管应监督离职人员应在离开公司前3天通过OA发起【工作交接单】,如果遇到特殊原因本人无法发起的,应由其直接主管发起相应的流程。业务人员应发起【工作交接单-直销部门用】。
4、员工未正常办理手续就离岗超过三个工作日时,直属主管应及时通知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核查后视实际情况将员工姓名发邮件至,要求协助确认或关闭CP账号;同时发邮件
要求信息管理部协助关闭邮箱账号等。
5、在员工离职后,被发现工作交接出现重大疏漏或有亏空、舞弊或业务上不法行为,除应承担赔偿责任外;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若部门主管知情不报或故意疏失,需受连带处罚。
以上未尽事宜,后续逐步补充及完善。
本通知发出之日起,请各位人事工作负责人及部门主管严格遵守并执行,共同维护规范的工作流程。今后工作中如发现违反以上规定者,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写书面检查,第三次将下岗。
Xxxxxxxxxxxxxx
人力资源部
第三篇:用人单位用工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用工规范
一、用工务必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从用工之日满一个月的次日至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支付两倍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满一年的当日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证件和收取财物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原件,(可以要求提供相应的证件复印件,在其上面写上“此复印件与原件相一致”签名并署上日期)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依法处罚;用人单位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人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件;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人,一律不得录用。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予以罚款。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件,还可以杜绝使用到在案在逃人员,避免承担不必要的刑事民事责任和带来安全隐患。
四、不得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劳动者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约定周期支付,不得克扣和无故拖欠。如出现此类情况,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五、安排劳动者加班应按规定支付加班费
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不存在补休)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六、应当依法参加和缴纳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依法参加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大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8%、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生育保险0.5%(企业0.7%); 2 工伤保险行政事业社会团体银行保险0.5%,加工制造交通运输行业1.2%,有色金属、冶炼行业2.4%。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或未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迟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滞纳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拒不缴纳的,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
七、女职工未成年工合法权益要保护
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劳动强度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以及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从事夜班劳动;女职工产假不得低于90天;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未成年工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八、用人单位发放工资必须保留工资支付凭证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应当编制必须载明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姓名、工作天数、加班时间、应发项目和金额、扣除项目和金额等事项的工资支付表,经劳动者签字认可后按规定保存。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必须直接支付到农民工手中,根据《云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规定》有建设工程的用人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该到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交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金额为施工合同总额的3%,工程完工验收后无拖欠的将连本带息退还;建设单位在农民工工资支付过程中负有监控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单位在施工合同应该与施工单位约定工资支付承诺,建立约束惩罚机制;施工企业用人单位在农民工工资支付中,一定不能将工资支付给任何形式的不具备用人主体资格的所谓“包工头”,而要将工资直接支付到农民工手中,在工资支付过程包工头只负责工程款的结算,造册核实确认签字,不能将工资交由其发放,如果因此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用人单位将承担一切责任;用人单位将工程或者某项生产承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个人的,同上。未保存工资支付凭证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砚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
电话:(0876)3129611 4
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须知
一、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行为,可以采取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举报人要求保密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为其保密。
二、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规章,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一)投诉条件
1、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的。
2、有明确的被投诉单位(包括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投诉人与被投诉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行为所造成的。
3、属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内的。
4、被投诉单位在砚山县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内登记注册的用人单位。
(二)投诉人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的,应当递交投诉文书,同时提供身份证、与被投诉单位有关的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书、工号牌、工作证等)、被投诉单位违法依据(如押 5 金条等)。书写投诉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对因同一事由引起的5人以上集体投诉的,应当推选代表1~5名,并填写《委托书》。
三、下列事项与情形之一的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予受理。
1、法人之间、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其他组织与自然人之间、法人与自然人之间因承包、租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劳务纠纷。
2、家庭保姆、家庭钟点工与雇主的劳务纠纷。
3、离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劳务纠纷。
4、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勤工俭学期间与用人单位的劳务纠纷。
5、投诉事项应当或者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仲裁,或者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
6、投诉人不提供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以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等基本情况的。
7、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
8、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且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范围的其他情形。
四、举报投诉人在举报投诉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工作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及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 6 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
(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
(三)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四)在举报投诉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接待场所;
(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举报投诉或者以举报投诉为名借机敛财;
(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举报投诉案件的处理程序和时限
一、处理程序
接访室接受举报投诉--->审查受理或立案登记--->分流--->调查处理--->跟踪答复--->归档统计。
二、处理时限
对符合条件的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和立案。对通过举报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行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及时立案查处。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的调查,从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案件调查完成后根据事实和法律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或者责令改正的决定。
对于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 7 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可以进行行政调解。若事实不清或无法调解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投诉人必须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第四篇:乘务员规范操作流程
乘务员规范操作流程
一、准备上岗:
1.乘务员标准工作装
上身:公司配发的当季制服+领花+工号牌【衬衣束在裤子里】
下身:黑色裤子+肉色短袜+黑色平底鞋
头发:梳理整齐,长发者要求束发或盘发,不染夸张的颜色。
指甲:修剪整齐、圆润,不涂指甲油。
建议带淡妆上岗【粉底、眉毛、口红,每天3分钟,带来好气色!】
2.提前20分钟到岗,清洁车容车貌,检查随车物品、话筒、座垫及POS机状态。
3.发车前5分钟,标准站姿立于投币箱旁等候乘客上车。
二、规范迎客服务:
1.车门打开,乘务员面带微笑,用普通话招呼“您好,请问到那里?”【防止客人上错车,并有助于乘务员能主动提醒一些未留意到站播报的乘客及时下车】,并监督投币。【不用每个乘客都询问,对于熟悉的乘客注意变通服务,以主动招呼,亲切自然,客人舒服为准】
2.危险品检查:蛇皮袋、大件行李、可疑物品上车要做安检【经验积累,技巧安检,以不让乘客反感为主】标准口吻“请把包打开一下,配合安检,谢谢!”
3.始发播报“各位乘客大家好,欢迎乘坐***线公交车,本车由***站开往***站!”
三、规范车厢服务:
1.始发播报后进行第一次走动服务,提醒乘客坐好,放置好行李【如车厢很满,可不走动,播报一遍疏导提示语,自动或人工播报均可】
2.中途停靠站点播报:自动报站器预报站后,在将到达前方停靠站点前,乘务员面向乘客播报:“前方到站***站,请问有下车的吗?”【再次提醒,防止越站】有乘客下车告知司机,没有就不提醒司机。到站时播报:“***站到了,下车请慢走!”并协助驾驶员观察车外路况。
3.行车途中,合理使用自动报站器中的提示语播报,倡导文明乘车。
四、规范终点站服务:
1.车辆离开终点站前一站,自动报站器预报终点站后乘务员面向乘客,面带微笑播报:“前方即将到达终点站***站,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车,欢迎再次乘坐!”
2.播报完毕后再进行一次车厢走动服务,提醒乘客勿忘随身物品,并观察是否有需要帮扶的乘客。【如终点站车厢依旧很满,可不走动】
3.车辆到达终点站停稳后,乘务员标准站姿立于下客车门边【以不阻碍刷卡为主】,面带微笑,与乘客目光交流,点头示意欢送乘客:“请走好!”【如车厢很满,不便实施,此送客环节可不做,不做考评】
4.迅速返回车内检查遗留物品,并清洁整理车厢卫生。
澄东南分公司 2015年12月16日
第五篇: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民工人数达2.74亿,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的职业健康。近年来,我国先后公布了《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划和职业卫生标准,监管力度逐步加大,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服务体系持续加强,诊断服务的可及性和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一些用人单位不履行防治主体责任,健康监护不到位,加上部分农民工缺乏职业防护和维权意识,农民工罹患尘肺病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病后得不到及时诊断、救治和赔偿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0号)有关要求,预防、控制和消除尘肺病危害,切实保护农民工职业健康和相关权益,提出以下意见:
一、着力加强农民工尘肺病源头治理
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粉尘防治规章制度和责任制,落实粉尘防治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粉尘防治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粉尘防治日常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防尘设施“三同时”,确保新建设项目粉尘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场所粉尘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加强防尘设施设备维护管理,配备合格有效的个人粉尘防护用品。强化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职业卫生宣教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粉尘防范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各地要抓住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契机,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淘汰粉尘危害严重的落后产能,主动关闭粉尘危害严重、不具备防治条件的小矿山、小水泥、小冶金、小陶瓷、小石材加工等企业。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能源等行业管理部门,深入开展矿山开采、建材生产等粉尘危害严重行业领域的专项治理。加大对用人单位粉尘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工艺落后、粉尘危害严重且整改无望的企业,要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要建立粉尘危害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企业坚决予以曝光。加大尘肺病事件的查处力度,对出现群体性尘肺病的用人单位,依法从严从重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大力推进农民工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用人单位要为农民工建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依法对农民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书面告知检查结果,并为离开本单位的农民工提供档案复印件。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有职业禁忌的农民工从事粉尘作业,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职业健康禁忌的,应当调离有健康损害的工作岗位。对疑似尘肺病农民工应当及时安排进行诊断,离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农民工不得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优化检查流程,加强质量控制,为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并可根据需要,在登记机关管辖区域范围内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疑似尘肺病和职业禁忌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并将疑似尘肺病报告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三、认真做好尘肺病诊断鉴定和医疗救治工作
劳动者有粉尘接触史且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符合尘肺病特征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作出尘肺病相关临床诊断。符合职业性尘肺病相关诊断标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加强有关部门协调,提高效率,尽快作出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各级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安全监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要针对当前农民工尘肺病诊断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制订具体办法,简化诊断程序,缩短诊断时间,切实解决农民工尘肺病诊断的实际困难。对诊断有争议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鉴定。要按照“方便治疗、疗效可靠、价格合理、服务周到”的原则,优化尘肺病定点医疗机构设置。有关科技行政部门要将尘肺病防治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列入有关科研计划,组织产学研医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及时按规定将疗效可靠的尘肺病治疗药品列入各类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规范尘肺病救治工作,提高尘肺病治疗技术水平。
四、有效保障符合条件的尘肺病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 要大力推进《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贯彻落实,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督促其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对于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及时查处。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按规定及时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依法落实其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对于未参保尘肺病农民工,由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其各项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先行支付,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向用人单位追偿。
五、切实解决特困尘肺病农民工医疗和生活问题 未参加工伤保险,且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尘肺病病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相应待遇,并可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各地要落实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尘肺病农民工纳入大病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体系。上述保障制度仍不能解决医疗救治问题的,要采取多种措施,使其获得医疗救治。各级民政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尘肺病农民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对尘肺病农民工遭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应当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各地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尘肺病农民工献爱心、送温暖,逐步形成政府救助与社会关爱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共同解决尘肺病农民工的生活困难。
六、全力维护尘肺病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
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依法对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通过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集体协商、职代会等途径,反映农民工尘肺病防治诉求,推动解决农民工尘肺病防治突出问题。加强平等协商和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保障农民工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对用人单位尘肺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农民工相对聚集的行业企业,深入开展群众性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活动。
七、全面强化政府落实责任
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职业病防治规划,纳入本地健康城市的创建工作,加强领导协调,研究落实解决农民工尘肺病防治的重大问题,加强尘肺病防治能力建设,保证尘肺病防治工作的经费。各级卫生计生、安全监管、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资、能源等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落实防治监管、医疗服务、经费保障等责任,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解读材料
一、为什么要出台《意见》?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合同法》规定,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等情况。《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健康相关权益。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沉积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不可治愈且病情逐年加重。2014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29972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26873例,占89.66%,是最主要的职业病,且呈现地区性、行业聚集性等特点。近年来,尘肺病整体发病呈持续高发、逐年上升,且发病工龄缩短的趋势。存在尘肺病危害的企业数量大,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小型企业为主,且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主要分布在矿山、建材、有色金属、冶金等行业。尘肺病具有隐匿性和潜伏期长的特点,专家估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尘肺病仍将呈持续高发态势。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民工人数达2.74亿,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一些用人单位不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职业健康监护不到位,加上部分农民工缺乏职业防护和维权意识,农民工罹患尘肺病后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断、救治和赔偿。出台本《意见》,旨在提升对农民工尘肺病问题的关注,共同维护农民工的健康权益。
二、参与《意见》起草的都有哪些部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特别是尘肺病农民工医疗保障和生活救助等问题。本《意见》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安全监管总局和全国总工会等10部门联合制定。
三、当前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一是部分用人单位未落实主体责任,没有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要求投入必要的资金改善生产环境,不提供必要的或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不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二是农民工尘肺病诊断难度较大。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是尘肺病诊断的基础,由于这些资料的提供、判定难度大,特别是农民工流动性强,提供相关资料比较困难,跨地区收集材料时间更长、难度更大。三是已出现尘肺病健康损害,但由于缺乏必要诊断资料不能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的农民工医疗和生活保障差。由于部分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已不存在或无法确认劳动关系,因此无法诊断为尘肺病,无法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和救助。
四、《意见》依据的原则和思路是什么?
针对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意见》的原则和思路是强化源头治理、保障合法权益、突出主体责任、加强部门监管、加强制度创新、注重政策衔接。
五、《意见》提出哪些工作要求和政策完善建议?
(一)强调尘肺病源头治理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粉尘监测、评价、劳动者告知、职业防护、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的主体责任,以及安全生产监管等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大对用人单位粉尘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职业健康检查率低的问题,强化用人单位为接触粉尘危害的农民工提供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并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责任。要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采取优化流程,加强质控,上门服务等方式,为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努力做到“应检尽检”。
(二)认真做好尘肺病诊断鉴定和医疗救治工作。针对当前农民工尘肺病诊断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制订具体办法,进一步简化程序,缩短时间,做到方便农民工尘肺病诊断,做到“应诊尽诊”。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组织产学研医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将尘肺病防治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列入有关科研计划。及时按规定将疗效可靠的尘肺病治疗药品列入各类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三)解决尘肺病农民工医疗和生活问题。
明确了用人单位无法落实相关保障费用的尘肺病农民工,工伤保险要先行支付。规定未参加工伤保险,且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尘肺病病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相应待遇,并可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考虑到尘肺病农民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往往家庭生活困难,结合近年来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发展,要求各地落实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尘肺病农民工纳入大病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体系,使尘肺病农民工能享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要求各地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尘肺病农民工献爱心、送温暖,逐步形成政府救助与社会关爱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共同解决尘肺病农民工的生活困难。
(四)全力维护尘肺病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
针对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发挥工会组织督促、协调、维权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将接触尘肺病危害的农民工纳入工会组织,依法对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代表农民工对用人单位尘肺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全面强化政府落实责任。
要求各地将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职业病防治规划,纳入健康城市的创建工作中,研究落实解决农民工尘肺病防治的重大问题,加强尘肺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保证尘肺病防治工作的经费。要求卫生计生、安全监管、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资、能源和工会等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落实防治监管、医疗服务、经费保障等责任,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