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16:0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小编推荐)》。

第一篇: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小编推荐)

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创作风格: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

代表作家:孙犁(1913—2002年),现、当代作家,原名孙树勋。孙犁生于河北安平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贫困、落后、闭塞的乡村环境中。从小开始广泛地阅读了《红楼梦》、《水浒传》、《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从这些古典文学名著中,他吸收了丰富的文学营养。中学毕业以后,孙犁无钱继续升学,他怀着当作家的愿望,来到北京,看书、学习,给报章杂志投稿,过着十分清苦的流浪生活。1936年孙犁由同学介绍来到白洋淀地夏的同口镇当小学教员,孙犁在这里了解并熟悉了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1938年春,孙犁参加了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的抗日政府。白洋淀军民们可歌可泣的抗日斗争故事,成为孙犁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1944年孙犁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小说。

孙犁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1955年以前,是他创作的前期,“文化大革命”以后是他创作的后期,在这中间,他曾停笔达20年之久。他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散文,大都写他自己在白洋淀地区从事抗日斗争的经历、见闻,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刘绍棠(1936-1997),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务。著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长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散文短论集《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从维熙:作家。河北玉田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劳改农场、矿山做工。1978年重返文坛。曾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1950年发表处女作《战场上》。1955年出版第一部散文小说集《七月雨》。1978年恢复创作活动后发表和出版的重要作品有《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北国草》、《风泪眼》、《白云飘落天幕》、《走向混沌》等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作品注重描写当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历史曲折,展示“左”的错误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情节起伏动人,多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曾获全国第一、二、四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雪落黄河静无声》和《风泪眼》分别获《中篇小说选刊》第一、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和荣誉奖。《逃反》由《风泪眼》,《阴阳界》和《石草儿》三部分组成。又名《亡命天涯》,小说描写知识分子右派逃犯索泓一浪迹天涯的生活。劳改农场、喧嚣城市、煤窑洞里、荒村野庙„„索泓一一次次被缉拿又一次次逃亡、流浪。从六十年代初到“文革”之中在险象环生的境遇里,他又先后结了刘翠翠、蔡桂凤、石草儿三位性格、遭遇迥异的女性。种种交欢,遣倦中孕育着无限悲情,世态炎凉,促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哲学。他时而心灵圣洁,时而人鬼难分,他像一只勇敢顽强的不死鸟,在社会的最底层搏击人生。以丰硕的创作成就被编入《世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小说以其深沉雄健的笔触,描绘出中国广阔的生活画卷,展现了种种灵魂与肉体扭曲的图景,悲情中蕴藏着多彩的人生。

山药蛋派: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影响: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在粉碎“四人帮”之前,山药蛋派多次受到左倾思潮的冲击,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之后,山西又有一批青年作家自觉地为保持和发展这一流派而努力。特色:一脉相承于鲁迅“为人生”“改良这人生”的观点,拿笔就是为“劝人”(赵树理语),劝人革命,写作有明确的革命目的。创作方法:采上采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其特色即在于强调紧紧抓住革命过程中,也即各项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给予迅速及时的反映,帮助问题尽快的解决。这便是赵树理所说的“问题小说”。主题:“山药蛋”派的作家们同时清醒地深刻地感受并理解到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散布的封建思想仍然毒害着广大农民,个体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所产生的自私自利等落后意识仍束缚着广大农民,成为农村中„各项革命与建设中出现问题的思想根源。艺术形式:民族化、大众化、既发射着民族的;民间的艺术的传统光芒,而又有机地化合着外国优秀的艺术手法。语言的运用:“山药蛋”派用的语言是山西农民的语言,从而和以其他地区群众语言创作的作家形成迥然不同的语言特点。缺陷:描写的生活面不够广阔,反映时代的巨烈的矛盾、斗争不够直接有力;有重事轻人,为了照顾故事性偶有叙述拖沓之处;或强调解决问题配合当前任务,在自己还未从生活的感受中提炼出自己的主题时匆忙动笔,以致个别内容不够充实,人物性格缺少个性。代表作家: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1949年后,在北京任《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等。马烽(1922—2004),生于山西省孝义市居义村。代表作有《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与西戎合作)《村仇》《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大众文艺研究会会长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马烽来北京工作多年。孙谦(1920—1996),作家。山西文水人。抗战初期参加青年抗日决死队。1940年入延安鲁艺学习。曾任一二○师战斗剧社、东北电影制片厂编剧。1949年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山西文联副主席、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伤疤的故事》《南山的灯》,电影文学剧本《陕北牧歌》《葡萄熟了的时候》《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合作)等。

胡正1924年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晋西南吕梁剧社社员,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学员,《晋绥日报》副刊编辑,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等。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汾水长流》,中篇小说集《几度元宵》,短篇小说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等。

李束为(1918—1995),山东东平人。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曾任山西省文联主席。著有《春秋图》《租佃之间》《土地和他的主人》《拦羊娃》《吕梁小夜曲》《捞河炭》等。

西戎(1922—2001)年生。山西省蒲县人。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曾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马烽合作),短篇小说集《宋老大进城》,电影文学剧本《扑不灭的火焰》等。

异同:荷花淀派如山药派一样,都是在《讲话》精神照耀下自觉地实现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都经过历史打磨而共同塑造着以工农兵为主体的新文学民族性的特征。首先,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的美学理想都是旨在构筑一种全新的文学世界,只是后者重在批判,而前者强调赞美,即展示新人物与新环境、新感情与新行动、新生活与新关系、现代审美意识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所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充满了思想、个性、人性和审美的解放,这与“五四”启蒙文学精神也是一致的。如孙犁笔下的女性形象都具有新时代的风采。其次,荷花淀派对继承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实现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做出了积极探索。我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经过长期积淀在民族意识和潜意识中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是支配荷花淀派作家创作思维和艺术特征形成的主体心理机制。由于对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审美追求同中有异,这就决定了荷花淀派和山药蛋派对传统文化精神母体的选择取向同中有异,因此形成了这两个文学流派同中有异的民族特色。如果说传统文化中的入世精神及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对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那么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则着重继承了民族文化心理中的乐感精神,其忧国忧民的思考是通过乐感精神来体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对封建意识形态进行过猛烈批判,但这种忧国忧民的入世精神却深埋在民族文化心理底层,当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时它又复活起来。山药蛋派诸作家则把这种传统的忧国忧民意识与新获取的现代阶级意识、爱国意识、集体意识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四十年代写出一大批跟踪社会潮流、表现忧民之心的充溢着忧患意识的问题小说。“荷花淀派”的作家们也具有忧国忧民的强烈责任感,而他们这颗忧国忧民之心却体现于乐感精神之中。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乐感精神源于道家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和儒家的中庸思想,主要表现为乐天知命、静虚达观、中庸温和,孔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歌、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味说”、王士祯的“神韵说”以及王国维的“境界说”等无不体现着乐感精神。“荷花淀派”对传统文化乐感精神的继承是建立在批判其乐天知命、逃避现实等消极思想因素的基础上,着重选取其积极因素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结合,以期达到对真善美的弘扬。

在艺术风格上,这两派都带有浓郁的民族色调,但也有明显的差异,山药蛋派具有土色土香的朴质美,荷花淀派则富有“清水出芙蓉”的新鲜优雅美,从文化渊源来看,虽然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意识找到“根”,但因为两派对“文艺大众化”的审美追求不同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不同选择目标。山药蛋派诸作家特别是赵树理视大众化为通俗化,故尽力从传统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中汲取艺术营养;荷花淀派诸作家并没有降低“文艺大众化”的审美要求,一味迁就农民中低层的审美水平,是既重视普及但更重视提高,孙犁把“美的极致”作为艺术的追求目标,因此他们更多的从老庄文化思想汲取艺术营养。老子曾推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艺术境界,庄子提出天然本色的“神妙化工”的艺术观,李白主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这些无不对孙犁等的审美观产生了影响,他们在创作中赋予传统文化中的纯美精神以新的审美内容,并在艺术风格上鲜明地体现出来。如果说一种民族文化是一种文学的生命因子,它与特定时代生活结合,通过作家的审美实践可以物化为文学作品的血肉和骨骼,并从而由内到外地强化文学的民族化的话,那么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同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与继承关系及其由此带来的新文学民族化的各放异彩的艺术风貌,是值得认真研究和充分重视的。

第二篇:荷花淀派作品英语作文

荷花淀派作品英语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花淀派作品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老实讲,知道孙犁并不是从这篇《荷花淀》而得知的。初中的时候,一位好友曾介绍我去看孙犁的《铁木前传》,说这部作品甚至可以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的一拼。由于当时的一些原因,错过了一本好书。所以,这次碰到他的代表作《荷花淀》,我认真仔细地阅读了一遍。结果让我有些吃惊,这篇处处洋溢着人性美的文章,让我情不自禁的读了第二遍。

To be honest, I know that Sun Li didn't learn from the lotus lake.When I was in junior high school, a good friend once introduced me to see Sun Li's “iron wood biography”, saying that this work can even compete with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For some reasons at that time, I missed a good book.So, this time I met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Lotus Lake, I read it carefully.The result surprised me a little.This article full of human beauty made me read it for the second time.且先不谈他的文学造诣,让我佩服的是他的.文学审美角度,独树一帜。抗战时期,当别人都在壮怀激烈时,他却以人性的角度去处理激烈的抗日题材,包蓄了人情味,写得那么柔和,那么美。

Let's not talk about his literary attainments first.What I admire is his unique literary aesthetic angle.In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 when other people were strong and vigorous, he dealt with the fierce Anti Japanese the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including human feelings, so soft and beautiful.在学习孙犁的作品时,我还特地去查找了一下他其他的一些作品阅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的一段话,精妙地概括他作品特点:“写抗日战争,却没有多少刀光剑影,而且竟用了好几百字,细微入微地描写那样的时空里,一朵瓜蔓上的稚花如何静静地开放自己。”可以想像,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大概只能用“奇特”来形容了吧!

While studying Sun Li's works, I went to look up some of his other works and read them.What impresses me most is a passage in his novel the first record of the storm, which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works subtly: “when we write about the Anti Japanese War, we don't have many swords and swords, and we use hundreds of words to describe how a young flower on a vine can quietly open itself in such a time and space.” As you can imagine, what kind of scene it will be-it can only be described as “strange”!

再回过头来说说他的文学造诣吧!很高!这是发自内心由衷的赞叹。他的文字没有张爱玲的“冷傲孤寂”,也没有徐志摩的“煽情精致”,但却有一种小家碧玉的亲切,清新可人。

Let's go back to his literary attainments!Very high!This is a heartfelt admiration from the heart.His writing is not “aloof and lonely” by Eileen Chang, nor “sensational and delicate” by Xu Zhimo, but it has a kind of amiable and fresh Jasper.在整篇《荷花淀》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中的第三节,尤其是那句“水面上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花,荷叶香”。品读那细腻温情的文字,不禁让我想起《荷塘月色》中的那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那刻,好像真的屡屡清香随风扑面而来……或许,这就是他的文字传神,清秀飘逸的独特风格吧!

What impresses me most in the whole “Lotus Lake” is the third section of the article, especially the sentence “there is a thin transparent mist on the water surface, the wind blows over, with fresh lotus, lotus leaf fragrance”.Reading the delicate and tender words, I can't help but think of the sentence in the moonlight in the lotus pond: “where the breeze passes, it brings wisps of fragrance, like a distant song.”.At that moment, it seems that the fragrance comes with the wind Maybe, this is his unique style of vivid and elegant writing!

而且文中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个性鲜明,语言对白质朴,处处流淌的是贴近生活,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

Moreover, the characters in the article are portrayed in a delicate and vivid way, with distinct personality and simple dialogue.What flows everywhere is a real and moving life scene close to life

《荷花淀》是“荷花淀派”的一个缩影。它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的革命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又富有节奏感。抒情味尤浓,富有诗情画意。荷花淀作品绝对称得上是“诗体小说”!

Lotus Lake is a miniature of Lotus Lake school.It is full of romanticism and optimistic revolutionary spirit, vivid plot, fresh language, simple, and full of rhythm.Lyric, rich in poetry and painting.Lotus Lake works are absolutely “Poetic Novels”!

第三篇: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一、现代诗派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30年代初,出现了对新诗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30年代初出现的诗歌流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等人。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象征派的诗歌主张,提倡写作“纯然的现代的诗”,作品大多不讲究诗形的整齐和韵脚,而以口语和自由的形式表现情绪的节奏,追求诗歌的散文美,以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著称,形成朦胧而晦涩的诗风。诗作多表现诗人瞬间的情绪和遐想,被称为“意象抒情诗”。

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戴望舒被称为现代诗派的“诗坛的首领”,他1927年所写的《雨巷》已经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势,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这首诗,就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年,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创刊(1935年5月终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和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其而得名,1934年,卞之琳在北平编辑《水星》,1935年、1936年,戴望舒等主编的《现代诗风》和《新诗》月刊先后出版,把这股现代派的诗潮推向了高峰,伴随着这一高峰的,是1936年到1937年大量新诗杂志的问世,以至于作为现代派诗人一员的路易士认为“这两年是中国新诗自五四以来一个不再的黄金时代”,达到了其创作的极盛期。抗战爆发后,现代诗人群急剧分化,现代派诗潮也就越过了黄金时代而走向了衰退,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被40年代的“九叶诗人”所继承和发展。

现代诗派的基本特征:《现代》主编施蛰存发表的《又关于本刊中的诗》,几乎可以看作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宣言:《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这里连用,七个“现代”来概括现代诗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归结起来,现代诗派的基本特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纯诗”的艺术观。

即施蛰存说的“《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这是一种典型的诗的“贵族化”立场,和早期的象征诗派一脉相承。如果早期白话诗追求的是诗的散文化和明白易懂,实现诗的平民化,那么现代诗派重视的是“现代诗是诗”,仍然追求诗的朦胧美,走的还是“诗的贵族化”那一路。至于诗和时代、人民、生活等外在的、非诗本身所拥有的东西,就更不在他们的考虑和主张之内了。其理论以戴望舒的《论诗零札》为代表。

2、病态的心灵,浊世的哀音。即现代人所感受的现代情绪。

所谓现代人,实际上指的就是远离现代斗争的漩涡,而又对生活怀有迷茫幻灭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所谓现代情绪,就是这群人所特有的精神状态,最典型的就是都市怀乡病。这些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人,大都是游离在政党和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他们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来自农村在都市中感受到了传统和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成了都市中的飘泊者和流浪汉,生存在传统和现代、都市和乡村之间。他们感受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痛苦,也体验到了西方唯美派、象征派诗人笔下对都市的沉沦的深刻绝望,以及颓废的世纪末情绪,五四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是摧毁了他们的纯真信念,所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他们转向了微茫的乡愁(对自己出生的田园、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的皈依),“辽远的国土”就成为了他们诗中出现率很高的意象,象征着现代派诗人灵魂的归宿地和梦中的理想世界,这是一群寻梦者,但是他们梦幻中的乌托邦在地球上并不存在,所以,诗人们的潜在的危机,是不可避免地经受乐园梦的破灭,从而形成了一种“感伤”的情调和诗绪。最典型地表现了这种心态的,就是戴望舒的《乐园鸟》,这是现代派诗歌中最好的收获之一。此外,他的《寻梦者》《单恋者》《夜行者》,也都写出了中国现代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努力挣扎的无奈和哀伤,这诗情是现代的,也是中国的。现代派的诗在内容上存在着一种悲观虚无的思想,现代派的诗人,有的是一颗青春的病态的心,所以,在这些诗人的笔下,中心往往是一个“孤零零的我”,远离时代和斗争,咀嚼自己小小的悲欢,所以大都内容苍白、基调消沉。

3、诗艺的突破和创新。即拥有现代的词藻和现代的诗形。

现代派诗人在艺术上主要受到了法国象征派诗歌、美国意象派诗歌运动、以及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潮的影响,拥有现代的词藻和诗形。

现代的词藻:在30年代的现代派诗创作中,“文言语词入诗”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对于这些字,他们没有“古”的或“文言”的概念,只要适宜于表达一个意义、一种情绪,那怕只是完成一个音节,他们就采用了这些字,所以说是现代的词藻。如“乃自慰于一壁灯光之温柔”(李广田《灯下》)这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现代的诗形:现代诗派在30年代又重新举起了“诗的散文化的旗帜”,强调打破诗的格律,他们认为,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而整齐的格律会妨碍诗情,就象削自己的脚去穿别人的鞋一样。这似乎是对早期“作诗如作文”的白话诗的响应,实际却有不同的意义,因为他们仍然重视诗的思维和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诗的韵律,追求诗的朦胧美,走的还是诗的贵族化的路子。正象废名所评价的那样,他说:现代新诗的内容是诗的,形式则是散文的。

但是,现代诗的现代诗形更体现在表层的形式上,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使现代诗歌趋于成熟境界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诗人们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自觉继承,他们找到了传统诗歌中和西方诗歌相亲和的部分,如“亲切”和“含蓄”,从而找到了把传统纳入现代的合法性依据,从而获得了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化和诗学背景的支撑。但是他们的继承还是有选择的,主要继承和发展的还是晚唐五代时期李商隐和温庭筠一路“纯粹的诗”的传统,因为温庭筠、李商隐诗中的那种幻象的美感和朦胧的意境,和他们的美学倾向正相吻合,表现出了一种回味深长的品格。

总之,现代派诗在中外诗歌艺术的融汇点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诗歌美学,以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著称,被称为“意象抒情诗”。

二、戴望舒(1905-1950)--现代派诗歌创作的艺术尝试

1、生平:戴望舒,原名戴梦鸽,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被称为现代派诗人的领袖。先后出版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 《灾难的岁月》,共存诗90余首,既反映了20-40年代的历史风云,也记载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道路。

2、艺术探索的阶段

从思想发展的阶段性来看,戴望舒的诗作可以以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诗艺探索的阶段性来看,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早期浪漫主义的感伤抒情到成为现代派代表诗人的发展过程。

第一个阶段:创作的早期,以《我底记忆》中的“旧锦囊”一辑12首诗为代表,这些诗作写于1922-1924年,是他的少年习作。

第二个阶段:向现代诗过渡的阶段,既吸取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手法,也受到了新月派格律诗的影响,注重音乐性,句式大体整齐,押韵且韵位固定,追求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就是著名的《雨巷》。

第三个阶段:创作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戴望舒摆脱了音乐的束缚,运用自然进展的现代口语,服从诗人情绪展开所需要的内在节奏,向以散文美为特征的自由体诗形式转化,以情绪的节奏代替了字句的节奏,诗风转向“厚朴”。《我的记忆》这首诗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收获。诗集《望舒草》收录了戴望舒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诗人找到了“新的情绪和表达这情绪的形式”,因此成了中国现代派诗人的领袖和当时新诗创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的杰出代表。

第四个阶段:后期创作(1937年后创作)。他早期和成熟期的作品,多写的是爱情苦闷和个人的忧郁,离时代很远。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戴望舒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的行列,诗的内容和歌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39年所:写的《元日祝福》,是这种变化的标志。此后所写的一批著作,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在民族苦难中审视个人的不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如《狱中题壁》表达了对抗日义士的歌颂,《心愿》,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期待和信心,《偶成》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我用残损的手掌》表达了对山河破碎的苦痛和对光明的向往,这首诗接受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的影响,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3、《雨巷》 1927年11月,戴望舒的成名作在《小说月报》发表,从此名噪一时。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正是“四·一二”政变后不久,诗人隐居在江苏小城松江,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雨巷》表现诗人热切的追求与所求不可得的惆怅;诗中循环、跌宕的旋律和复沓、回旋的音节,衬托了一种彷徨、惆怅的心理情绪,从而间接地透露出痛苦和迷茫的时代氛围,典型地抒写了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失望和彷徨的心态。诗的中心意象“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在期待的梦幻中出现,走近,又在“雨的哀曲”里梦一般消失,留下一份难消难解的雨中愁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默彳(chi)亍(chu)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象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圯(yi)的篱墙,/走进这雨巷。颓圮(pi)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中感伤性词语的大量和反复采用,突出呈现了诗人孤独、愁怨、感伤、惆怅的情绪,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部分知识青年对现实的失望和理想破灭的苦闷、彷徨。

这首诗是具有象征意味的,诗中描写的一切都是飘飘忽忽、朦朦胧胧的,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一切都是那么的凄婉迷茫,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无望的心绪,既对现实不满,又看不到出路,但是他也不甘沉沦,也闪现过理想和希望的影子,这就是那个“丁香般的姑娘”。她是诗人在黑暗的现实和孤寂的生活中的一种美好而又朦胧的理想的象征,可是,这位丁香姑娘,却也有着“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又彷徨、还有着太息般的眼光”,最后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地飘过去了,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只不过是一个幻像而已,这首诗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情绪下弹奏出的一支梦幻曲。

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诗句长短错落,回环往复,押韵规则,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旋律美。有人人认为已经达到了现代诗歌韵律美的顶峰,也是戴望舒诗作中最流行的作品。但是有意味的是,戴望舒本人却不喜欢这首诗,也许是因为它留有格律派的痕迹,太雕琢、太用心。但不久,戴望舒就找到了新的的诗学要素,取代了《雨巷》,这就是《我底记忆》。

4、《我底记忆》--诗学的重心就在于“意象性” 戴望舒的好友杜衡在《望舒草》的序中说,从《我底记忆起》,戴望舒才可以说在无数的歧途中间找到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大路,完成了“为自己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的工作。这浩浩荡荡的大路也是30年代一代现代派诗人所走的道路,其诗学的重心就在于“意象性”。我底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颓桓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上一样。

用实用性语言来说,这一大段诗只剩最后一句就够了,但诗人却罗列了一系列的意象,这正是意象性的语言,也是诗歌语言之所以区别于日常语言的本质之处。《我底记忆》堪称是意象性的典范之作。

5、《我用残损的手掌》

抗日战争的爆发,促使戴望舒的思想和创作出现了全面的转机。作为一个有良心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在祖国和民族危亡的关头,他把个人命运融汇到广大人民的哀戚和抗争中去,不再为一己的悲欢所缠系。在时代潮流和全民奋起抗敌的英勇壮举的感召下,诗人满怀激情投入神圣的民族解放的洪流,“终于发出了战争的呼号。他歌唱”新的希望“在”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上出现,而”新的力量“也将在”坚苦的人民,英勇的人民“中生长,从而坚信”苦难会带来自由解放“(《元日祝福》)。

1941年香港沦陷,戴望舒因积极从事抗日宣传被日军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民族气节,在恐怖阴暗的牢笼里,诗人的心却充满阳光,他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祖国的地图,思绪越过千山万水,飞向受难的祖国大地,飞向坚持抗日的解放区,抒发了对祖国的-片深情,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热情礼赞: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我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诗人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解放区,他向往那里的人民所过的自由民主的生活,相信从那里升起的阳光一定会驱逐笼罩在祖国大地上的阴暗,带来民族的复兴。从艺术上看,诗人的诗风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虽然不是有意为之,但内容决定形式,只有在经历了”灾难的岁月“和战斗的历程后,他才真正找到了”最合脚的鞋子“。对戴望舒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转变--从沉溺于个人的低声哀叹,到满怀爱国激情地为祖国、为人民而歌唱。

6、戴望舒诗作的艺术特色:

1、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但将法国象征派诗和中国诗歌传统相融合,将象征与浪漫抒情相结合形成新诗史上具有”古典美“意义的现代诗。

戴望舒在新诗史上的意义尤其体现在”古典美“中。如《雨巷》,这首诗更内在的美感就来自于古典的氛围。诗歌不仅化用了古典搭配,如”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就使人联想到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和李憬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同时也营造了具有古典背景的江南水乡的文化氛围。如油纸伞、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愁怨,都暗示了一个”杏花春雨江南“的古典文化传统,而诗中的寂寥、愁怨、叹息、彷徨、梦、静默等诸般感受都在这个悠远的文化背景中找到了依托,从而生成了一种古典美。

2、诗体形式上,最早的诗篇受新月格律诗派影响,注重音乐性,句式大体整齐,押韵且韵位固定,如《雨巷》是他的格律诗的代表作,诗中ang韵的词反复出现,且句中有韵,音乐性极强。《我的记忆》第三辑起,向以散文美为特征的自由体诗形式转化,以情绪的节奏代替了字句的节奏,诗风转向”厚朴“。诗篇《我的记忆》、《断指》是他的自由体诗和”淳朴“诗风的代表作。在他的《诗论零札》里强调”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份“,”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提出了和格律诗相反的诗论。现代派的诗人,除了戴望舒之外,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施蛰存、废名等人。

三、汉园三诗人的现代派诗歌艺术探索 沿着戴望舒开辟的道路继续摸索,并形成了自自己独特风格的,是《汉园集》诗人。1936年,由何其芳的《燕泥集》、卞之琳的《数行集》和李广田的《行云集》合成的诗集《汉园集》问世,三位差不多同时就学于北京大学的青年诗人也就此获得了”汉园三诗人“的称号。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卞之琳。

卞之琳:被人们称为最醉心于新诗技巧和形式试验的艺术家,更多地受到的是瓦雷里和艾略特等后期象征派的影响。他的诗作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主要有两方面:

1、是由”主情“向”主智“的转变。在新诗史上,卞之琳是一位具有自觉哲学意识的诗人,人们说他的诗常常”从平淡中出奇“,善于对平常的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的穿透和开掘。如他的名作《断章》,只有寥寥四行,却具有深沉隽永的意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解释说,这首诗的创意就在于”相对“上,单一的”你“,和单一的”看风景人“在诗中都不是自足的,两者在看和被看的关系和情境中才形成了一个网络,从而揭示了一种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的观念。这些诗在当时被称为是”新的智慧诗“。

2、是诗的”非个人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传统的”意境“和西方诗歌的小说化、典型化、戏拟化的”戏剧性处境“相融汇,从而达到其”个人“的隐匿,绝大多数诗作里面的”我“都可以和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你“和”他(她)“互换,而个人化的诗歌则不行,如”我爱你!“,就不能转换成”你爱我!“。如《断章》中的”你“和”看风景人“都是处在一种”戏剧化的处境“中,读者从卞之琳的诗中捕捉到的,是日常生活的场景和情境,但一经他点化,就蕴含了丰富深长的回味和耐人咀嚼的人生哲理,其中隐含了一种把普通生活审美化的高超本领。何其芳:是一位”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的诗人,他的心理、情感、以及美学的选择,都偏向于中国古典的”美人芳草“,其早期诗歌具有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和精致的艺术,是一些真正美丽的诗。

另一位值得一说的诗人就是废名,他也是一位”智慧诗"的作者,同卞之琳相比,他更是一位东方化的现代诗人,融入他的诗的灵魂的是佛道精义,是诗禅传统,他的诗充满了禅理禅趣。代表作是《十二月十九夜》。

第四篇:青春派

1、两眼一睁,开始竞争!发卷子!

2、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3、就算拼个头破血流,也要给我冲进一本的大楼!

4、提高一分,你就有可能干掉的是上万人!上万人!懂吗!

5、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

6、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

7、破釜沉舟,拼它个日出日落;背水一战,干它个无怨无悔!

8、高考不仅仅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所以在这里,我要给各位家长提一个要求:没有什么比你孩子高考更重要的事了!所以你们有要破产的,请坚持坚持,熬过这一百五十八天;有要离婚的,也请先凑合凑合,等过了半年再说。现在你们最高的使命,就是高考!跟我高呼,奋战一百五十八天!为了孩子美好明天!

[7]

第五篇:青春派

《青春派》观后感

由于公选课的期末作业,所以写了。现在分享出来。

青春如歌,歌唱生活的传奇;青春如花,描绘人生的画卷;青春如舞,舞动生活的魅力。

我喜欢看电影,在网上看到青春派的介绍时,以为这应该不好看,因为国产的青春片如全城高考等不是很好看。但是我下电影时还是把它下载了,因评价不错。

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青春亦如流水和细沙,在不经意间就从指间滑落。珍爱青春,用心去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亮点。

16岁的时候,居然高考失败,重新复读,觉得这个世界所有东西都在跟自己作对,家长、老师、高考、女友、同学、邻居。而正是在这个复读的一年中,加速了成熟的脚步,复读的不只是高考,而是从青葱到青春的成长。

“泰戈尔说,沉默是一种美德。但我觉得在喜欢的人面前,便是懦弱。”青春的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第一次的过程。没有恋爱过,没有告白过,青春的热血会冲破自己的懦弱。但是青春的热血一般伴随的都是头破血流的反省。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总会在你热血的时候给你当头一击棒喝,人难免就又会缩了回去。走一步,退两

步,思第三步,哪一段第一次不是这样。

“阿姨第一眼见你吧,就特别的喜欢你,就觉得呢,你是又聪明又懂事的女孩儿。那会儿,就是怕耽误你们俩的学习,不是不希望你们来往。”其实,回头看挺酸的:是居然的妈妈,要黄晶晶过来 哄居然读书。

所以说,青春的成长就是从懵懂到体谅。电影里面,像我们影子的中学生们都像我们曾经一样,老说别人幼稚,而自己干着没有担当的幼稚的事情。而我们接触了社会,知道我们无法保护同伴,知道我们身边看起来跟我们一样人有着不同的身家,知道我们对朋友背负的重担的无知程度,知道我们父母老师所经历的不能言说的痛。知道了这些,很难再幼稚下去。所以,我们体谅、我们担当、我们分担、我们才可能进化成更好的人。

“高考不仅仅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所以在这里,我要给各位家长提一个要求:没有什么比你孩子高考更重要的事了!所以你们有要破产的,请坚持坚持,熬过这一百五十八天;有要离婚的,也请先凑合凑合,等过了半年再说。现在你们最高的使命,就是高考!跟我高呼,奋战一百五十八天!为了孩子美好明天。”中国的教育以高考为准!“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考上的,一种是没考上的一考定终身。”这种教育埋没了多少人才,使多少家庭投入全部,而不能得到期待。

虽然字幕的最后,居然和晓凡都考去了人大,虽然居然懂得了晓凡换发型的原因,虽然看起来居然这一次要紧紧抓住爱自己的那

个人的付出,但青春总伴随着来来回回。说不定他会再次放弃爱他的人选择他爱的人。但是,在复读恋爱的这一段旅程,他只是更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想要什么。所以,青春的第一次,总要尝试,不在尝试中失败,哪能从失败中找到成功呢?

电影的最后,居然说我恨老师,又很爱老师。这是真心话!也是高考学生的真实写照,凡是想有所作为的学生都认同。

全篇最好的台词就是你说你拼爹不行,还不拼你自己。是啊!这就是中国!

如果让我给《青春派》给星的话,我给4颗星。它算不上一部经典之作,可就目前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平来说,已经算是很上乘的了,青春里的青涩初恋,高考的压力,青春的稚嫩叛逆,这些都表现出来了,而且流畅,有层次,节奏感强,不刻意,不做作,真实接地气,一部很用心,很有诚意的作品。

可能我们曾经做错过,但是至少要让我们的未来无悔,青春是奋斗的季节,也是迷茫的时代,可能我们会走上歧路,但是我们一定要回到正轨上,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勇于承担,不要因为错失或者过分执拗而伤害他人和自己,周强是个例子,黄晶晶也是个例子。

青春是握在手里的细沙

不知不觉已然漏去

青春是天上的一颗流星

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

青春是幸福留下的阵阵香气

想要珍惜它已离去

下载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少年派

    《少年pi》: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孟加拉虎鸿爪 发布于: 2012-11-22 06:06 在《少年pi》的制作特辑里,李安谈到了对影片的理解:拍这部电影是他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之间......

    少年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否与爱情有关 爱情最美的样子,是在一个很有情调的地方,对Ta许下一生的承诺,然后成为一辈子的记忆。有不少朋友选择在电影里对Ta许下承诺,这让我始终坚信,电影......

    少年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真、善、美的真情演绎 看完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禁感慨,整部影片是梦幻与现实的交融,饱含人生哲理,充满着宗教哲学的蕴味,将悦神悦志的审美价值取......

    少年派

    《Life of Pi》:一场孤独的信仰之旅 作家Yann Martel曾经说他写作《Life of Pi》是为了给人生寻找方向和目的。而正是这一点——关于生命意义的终极探寻——将Pi的故事从其他......

    与硬汉派过招美文

    与“硬汉派”过招■四两拨千斤策一步控制俏绪如果你不幸遇到了“强硬派”,首先你需要做的并不是立即“猛烈反击”,而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一般说来,人们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因为对......

    《青春派》观后感

    看完《青春派》之后 ——陆洪剑(笔) 青春是可贵的,青春是单纯的,青春是值得怀念和回忆的。本部影片以高考为主线,以高中生早恋为导火索,一个高中生(16岁)情窦初开,在高考前五天向自己......

    《青春派》观后感

    观《青春派》有感学院:理学院 教师:俞燕姓名:位宏 学号:2012518006 日期:201442前几天闲来无事就看了这部《青春派》,本来只是听别人推荐的说很好看,直到我看完,我才发现我的心久久......

    改派申请

    改派申请书尊敬的就业指导中心领导: 本人: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 于20XX年毕业于XXXXXX学校 XX系XXX专业,现因工作等原因,先准备将报到证改派至XX人才市场。特向学校领导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