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
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美德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
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清楚,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其实,文明礼仪是从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下课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不乱扔垃圾„„
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去学会的,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小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因为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第二篇:法治文明与社会文明社会报告心得体会
法治文明与社会文明社会报告心得体会
工商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专业
B1002
1013100212
李明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有的人片面理解为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有人把它定义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前者显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文化研究的需要,后者却把物质财富和蕴涵其中的文化财富混为一体。
法制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它是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方法和工具。法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是随便可以模仿的制度,法律提供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直接动力,为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安全保障和有力的措施。
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法治强调的是制度层面的内容。就人类社会系统而言,除了制度层面,还有器物层面和观念层面。器物层面的发展构成物质文明内容,制度及规则层面的发展,构成制度文明的内容,智力及观念层面的发展构成精神文明的内容。法治即法律治理,法律与制度紧密联系,法律化就意味着社会生活制度化。这样,它就表现出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提供就一定范围的人或事都普遍适用有效的规范或模式,从而对人由个别的转化成一般的指引;其二,由于法律规则具有持续性的作用,它使人们不再生活在充满偶然性的环境中,社会生产或生活趋于稳定而有序。因此,主张法律至上,并不等于法律万能,依法治国不仅不能排斥德治,而且必须凭靠德治力量对人的行为的深刻影响和对人的思想的强烈净化作用。
首先,德治对法治文明具有评判作用上体现了它的精神功能。一般说,法治是通过诸多的法律规则来实现的,这些法律规则,不应是人们主观观念和权力意志的任意构造,而是客观事实的综合表现。法律制度的本质及其内在的生命力,在于它要确认和反映社会物质生活的真实内容和发展规律,这其中物质生活条件的因素是从根本意义上起作用的,人们的习俗、社会心理、道德认知等伦理因素及哲学理念等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德治通过社会舆论方式维护法治文明,体现出它的精神功能。一般来说,道德与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方式有所不同。法律与社会主导的道德虽然都表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法律是以“国家意识”的形式出现的。要通过一定法定程序制定,一经产生就具有普遍遵行的效力,并通过一定法律程序修改或废除。这样,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一种事实状态,这种事实状态以反映现实的广泛性要求为主要内容。而道德则以群众意识、社会舆论形式出现的,其发生一般是在阶级的先进分子中首先形成,然后逐步为整个阶级甚至全社会所接受。这样,就社会主义道德通过它的宣传、舆论的作用或力量就有助于法治文明的建设,使人们由外向内地发展,逐步形成行为的自觉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冲击旧的经济关系及建立在经济关系基础上的各种社会关系,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并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重组。然而,变革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新旧力量在相当长时间内往往处于纵横交错之中。这是造成道德困惑、道德冲突的根本原因。
再次,德治可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话、交流方式实现社会控制,体现它对法治文明的精神功能。可以看到,法律以国家名义规定基本规则,在社会生活的调整上,法律起主导作用,大部分社会关系要由法律和其他手段进行调整。但有些社会关系的调整,法律只能起辅助的作用,主要应依靠其他手段,如思想、信仰领域。因为法律作为制度,突出尺度的统一性、规范性,严格以事实为根据,考察主体行为对客体产生的实际效果、作用及行为主体应负的责任。法律制度不诉诸良心,不允许渗入主观因素,也不干预和惩办人的思想。而道德行为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虽然也考虑人的行为的社会后果,但关注更多的是人的内心,是行为主体由自身利益和文明素质熔铸而成的思想动机,带有较为强烈的主观色彩。道德通过对话、交流方式实现社会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任何社会或国家实际都需要有一种主流道德文化,它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延续的精神支柱作用。
为继续促进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号召全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要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视二者的相互结合。
第三篇:文明社会的征文
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在历史的进程中,人类创造了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义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泱泱中华也因之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但在物质生活提高不断的今天,人们却忽略了最简单的文明美德。当然,当今社会,也不乏文明的人和事;一辆蓝色的轿车呼啸而过,只听见传来“嘭”的一声,轿车把一个卖菜婆婆的菜筐给撞飞了,青菜、萝卜、菠菜洒了一地。轿车猛然停了下来,从车上走下了一个叔叔,走回来扶起吓得目瞪口呆的婆婆,说道:“阿姨,没撞到您吧?”“没,没撞到。”“阿姨,我们要赶时间,实在是对不起,您看这样好不好,我留个电话给您,再给您一百元,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有没有受伤,如果很严重,你就打这个电话,告诉我您在哪,我办完事就赶过去,帮您付医药费;如果没有事,那您也打个电话给我道个平安,好吗?”那位叔叔边说边拿出了钱包。“小伙子,把你的钱收起来,我不要你的钱,我也没受什么伤,只是麻烦你帮我做一件事好吗?”“阿姨,您说,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我一定尽力而为。”“我不用你帮我办什么大事,只是我老了,腿脚不好,麻烦你帮我捡起那
些菜好吗,你看我行动那么不便,等下在被别的车撞到该怎么办?”“可是,阿姨,我们要赶时间。”“小伙子,求求你帮帮我好吗?这些都是我的血汗啊!”“可是……”这时,有从车上走下一个穿白色裙子的阿姨,对他们说:“哥,阿姨,你们别争了,再争两边都耽搁了;哥,我们还是把阿姨的菜捡起来吧,反正也已经迟到了,在迟到也没关系了。”“那好吧。”当叔叔和阿姨帮啊婆把菜捡完,转身上车走后,我想:如果,这个婆婆碰到是一位蛮横不讲理的叔叔会怎么样?是下车来问她要赔车被刮伤的钱?还是急刹车,然后摇下车窗伸头出来破口大骂?但那位叔叔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走下车来赔个不是,然后在帮他把菜捡起来。
做文明人,行文明事,对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无不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我们要知道文明礼仪并不是要干惊天动地地大事,它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形象。在校园中最基本的就是爱护公物,小到一棵草,大到课桌椅,教室门,多媒体设备,尽量不去损坏它,使用时小心翼翼。虽然它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但它是对下一届同学的尊重。其次,我们要尊重老师,尊重同学.面对老师时敬个礼,说声“老师好”让老师感到开心,课间帮老师整理整理桌子,让老师感到舒心,当老师合格的小助手,让老师感到放心。面对同学时要多关心,多理解,在同学说错话,做错事时要学会宽容,一句“没关系的”会让同学松一口气,在同学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手,一句“我来帮你”会让同学们感到温暖.帮助老师,帮助同学,就是文明礼仪的表现.只要大家也从这样的点滴小事做起,是不是会觉得老师更喜欢你了,同学也都愿意和你玩,关系越来越好了呢?这一切都应归功与文明礼仪。
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让我们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让我们的校园绽放
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
第四篇:我们需要英雄
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对于许多事情是麻木的、很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就是现在我也能在身边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情况,鲁迅先生很惭愧,惭愧他没有改变这种奴性和卑微感。但是鲁迅先生提到过一种人,他把他们称作中国的脊梁。他没有例举许多人许多事迹,其实我想她也不好说,因为中国的历史总有问题,你不好说哪个是英雄哪个是汉奸走狗,但是我们还是相信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凭良心可以撑起中国。
——序
最近新闻和报纸上总是能看到关于小偷打人的事情。那些小偷都是团伙作案,只要看见形势不妙就召集许多暴徒来摆平,或是恐吓受害者不准报警或是直接抢走。我想起我高一时在宜宾鲁家园肉市场做工,当时有一名打伞的女孩背着挎包从街头买了东西,一个年轻的小偷就跟上了,哪个小偷在女孩背后伸手进包里拿东西,但是一直没成功。后来哪个女孩往街尾走,哪个小偷手就放包里跟着走,就这样从街头走到街尾,再加一句吧,叫“在众目睽睽之下”,最后哪个女孩发现了回过头望了小偷一眼,小偷装作什么也没有的样子走开了。我想多说一句就是那个小偷穿的很好,人也很高大。当时我很不解,为什么没人出手相助呢?就算是提醒一句或者偷偷打个电话给警察也好,我也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虽然我年龄小,虽然我初来咋到,但是就是没有那样做。我有种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心态就是,当时街上的那些彪形大汉,那些杀猪的做苦力的经常拿刀的大老爷们儿也是当做没看见,我最起码还一直盯着那个女孩,希望她可以发现点什么。我问过店里的工人为什么?他们的说法就是谁做了谁就脱不了爪爪,意思是会被报复,会被牵扯进去,而且不一定能把他怎么样,他们人很多的。而今我已年过二十,还是会后悔会遗憾,当时为什么没有提着刀子过去?为什么,或者要是怎么,问过想过许多遍,街上的大男人们估计也问过想过许多遍,他们也许现在有钱了发达了会后悔这一辈子很平庸没什么值得纪念,他们也许做了小偷罪犯后悔当时没能逞英雄培养一下正义感。
我想过再多也只是幻想了,我期待的只是一个英雄,也许是自己也许是别人。总之我期待有人可以在这种时刻出手,而且这个社会都应该有这种风气。大家都有一种正义感而不是想太多。桐柏们总是想得太多了,以至于忘了自己能做什么,忘了这个社会真正需要什么。我们需要英雄,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体,而是一种文化,一种英雄的文化。我们应该提倡和发扬这样一种文化。我不用长篇大论的写这种文化是什么,我描述不清楚,全靠感觉,靠观察。我简单的形容为正义与驱恶。我们应该有一种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例如什么事好什么事坏,那种事情可以用哪种手段处理并得到支持。这不是简单的我也知道,而是从内心相信这样去做和这样认为的确是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
我们痛恨小人、痛恨流氓和地痞、痛恨不作为和贪赃枉法的官员。对于这种东西应该进行大众的社会的有目的性的教育和宣传。法律也要包容在制止犯罪和保护人民过程中对罪犯和社会一定的破坏。我们需要加强对英雄这种意识的正确引导,告诉大家:“在那种时候你应该是英雄,你可以是,你也要尊重英雄帮助英雄,就如尊重了你自己,对得起良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在坏人在实施破坏时立即制止他们,甚至消灭他们。
我们保护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财产,在这个物质相对充足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护的是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现在从老师开始就出现价值观的错误,然后带个学生,教他们如何容忍社会的不公平和非正义,消极的告诉他们这个社会本身就很黑暗,不用大惊小怪,还有更黑暗的未来,大家只过好自己就行了。我没有说老师们都是这样,但现在已经出现了这种误导。
有人会笑,你个哈锤子知道什么?法律怎么办?警察是摆设吗?我只能说,我们需要的不是破坏法律的威严和政府的公信力,而是提倡一种社会意识,这个不需要太多时间和金钱,只需要有人带头。我相信政府可能不会带这个头,因为他们总是害怕猛士,不管是不是真的。我说的东西都是中国人说过的想过的做过的,我只是再提起,有事需要多次提起,不然
会容易忘却。我有点像在渲染以中行红色革命气氛,呵呵,法律会制裁违法者,但是人民应当有强烈的是非观念,不然法律又能怎样呢?法律最基本的来源还不是人民的意志。
对于见义勇为的公民应当对于他和他的家人给予特殊照顾,并抓住这些进行大肆宣传。从选择官员和教师还有培养这些社会工作人员时应该注意到这方面的教育,让他们一身正气的踏入社会。最根本的还是对学生的正义感培养,不能生硬的宣传法律。
第五篇:我们需要成长
我们需要成长
时光如梭,就犹如双手捧起的水,就算你想留住它,也只能枉然,眼睁睁在看着它从指缝中流走,怎么抓也抓不住。
从3月初来到正业,转眼间便已经一个多月了,回首一看,想想这段时间的经历,不禁令人唏嘘,心生感慨,觉得这些日子里,有时忙、有时闲,有时兴奋、有时茫然……
原来,上班、工作的日子,就是这样子的啊。
我们这一批实习生经过一周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从学校的那一种思维上扭转过来,加上当初的双向选择,大多数的同学都走上了自己比较喜欢、也是比较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但如今一个月下来,每个人心中都自各有了一些想法,因为有些职位早已开始了繁忙的工作,有些职位却仍在每天学习产品知识,甚至有些一整天茫茫然、无所是事,又或是有些职位每天的工作充满新鲜和刺激,有些职位则是天天重复着无趣而简单的工作,有的人想忙一点,有的人则想可不可以清闲一些,不管是什么原因,往往都与我们原本的期望有落差,心中难免或多或少有些许失望,有人想过放弃,也有人想要一直坚持……
回想当初,我们还在学校的时候,心中总想着,好好出来闯荡一番,找个好工作,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如今想想自己现在的工作,心中不管评价,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工作怎么算也摊不上一个好工作吧,它有太多的地方都没达到我们当初的标准!
是我们的标准太高了吗?不觉得!毕竟有不少同学已经达到了我们心中的标准,我们羡慕他们,认识到了与他们的差距,心中便不再平静,多了很多想法……
可是,我们又不敢轻易去尝试这些想法,毕竟尝试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我们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我们不满足现在的工作,完全可以再找一份,可保不准就一定能找到比现在好的工作,或许比现在还要差呢,虽然现在的工作没有达到我们心中的期望,但绝不能说它烂到底,一无是处,至少它可以让我们成长!
是的,是成长!我们之所以不敢去尝试,虽然是勇气不足,但我想,究其根源,还是我们信心不足。在心底都时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不算什么,学历也代表不了一切,我们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拿得出手,也没能力让自己达到往人才商场一站,随便找个公司都会要自己的程度,我们资本少得可怜,根本没有多少的价值!
我们需要成长,而正业就是这样的一个舞台,或许我们会觉得它有点小,可实际它并不会小,如果我们成长了,正业也一样在成长。只有我们成长起来,它必将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我们需要成长,而且是要尽可能快的成长,时间并不会优待世间的任何一人,只有凭我们自己去争取,才能早日成长。
有一句工作格言是这样说的:“只要内心开始奋斗的人,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只要我们从心中开始奋斗,定下心来做事,无论在什么样的平台,都能成长起来。切不可三心二意,换了数个舞台,也找不到适合的,能力没有见长不说,还蹉跎我们的青春年华!
时不我待,珍惜眼前,定下心来,用时间去奋斗,我们将如沃土上的青苗,快速而茁壮的成长,成为到哪里都能起大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