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学演讲稿

时间:2019-05-14 16:3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血液流变学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血液流变学演讲稿》。

第一篇:血液流变学演讲稿

血液流变学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临床(2)班的朱妍,我今天的课题是血液中的流体之血液流变学。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血液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血液最大的特点就是液体和流动性,而这两个特性,正是今天我的课题建立的基础。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分支,是研究血液宏观流动性质,人和动物体内血液流动和细胞变形,以及血液与血管、心脏之间相互作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它是近二十年来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边缘学科。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流体力学的原理。流体力学的原理:流体力学的原理:

首先:流体定义: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液体和气体

在相同时间内,流体通过不同路程的速度不相同,所以就会产生大小不等的压强

速度越大,压强越小;速度越小,压强越大。今天我们所讲的是血液流变学,那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伯努利方程:p+ρgh+(1/2)*ρv^2=常量。由伯努利方程可以看出,流速高处压力低,流速低处压力高。

掌握了流体力学的原理后,来看一下血液流变学的原理:血液流变学基于血液的流动性和变形性。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血液为什么会有流动性和变形性。血液的有形成分是悬浮在血浆中,使血液具有了流动性。其次,血液具有粘性。血液是液体,是一种由有形的细胞成分悬浮在血浆中形成的液体,因此具有一定的粘滞性。这种粘滞性是由于液体内部的分子和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所造成的。血液的这种粘滞性可以测定,即临床所常用血液粘度。血液的流动与粘滞的不正常会导致血液的变形,这促使了血液流变学的产生。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领域很宽泛: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范围极为广泛。如血管的流变性、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等等。至于专门研究血液的流动性、血液的有形成分、血管和心脏的粘弹性在各种疾病时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的病理生理意义,以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血液流变学,又称为临床血液流变学或医学血液流变学。

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临床应用: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的变化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粘度增高,尤以低切速下为明显。故血液粘度是反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重要指标。血液粘度增高,可使心脏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微循环灌注减少,在有冠脉狭窄时因血流阻力增大伴血液粘度增加,可使血液冠流量大大减少,使心肌缺血缺氧,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使得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使红细胞聚集体的解聚力要远远大于正常人,从而造成血液粘度增加,血流缓慢甚至淤滞,心输出量降低,组织灌注量减少。难以解聚的红细胞聚集体还可闭塞微循环血管,使组织血液协会障碍,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恶性循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红细胞的 变形能力使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能够自由地通过比自身直径小的微血管,以保证正常的组织代谢。红细胞良好的变形性,还可以吸收血流在流动中形成的湍流的动能,抑制湍流的发展,防止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从而导致红细胞不能自由通过微循环,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体外血栓形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体外血栓长度、重量均高于健康人。表明患者的凝血机能增强,易于形成血栓,尤其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机体出血时,易继发形成血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血小板功能: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增高。

 心肌梗塞患者血液流变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液粘度升高。心梗病人血液粘度升高与心绞痛病人的区别在于:升高的幅度大,变化快。在心梗的1-3天持续升高,约1周后逐渐下降。另外,血液粘度还可反映预后。如果,血液粘度持续升高,则多预后不良。

急性心梗病人的血浆粘度升高、血沉加快、压积增加。

急性心梗病人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聚集体难以解聚。故血液的触变性和粘弹性均增高。应用血液滞后环曲线还可判断病情。病情严重的病人甚至不出现滞后环曲线,而经过肝素抗凝治疗后,滞后环出现,其他触变性参数接近正常。

急性心梗病人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而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最高可达448mg%。纤维蛋白原升高可影响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

急性心梗时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对低浓度的聚集剂反应增强,聚集性的增高与梗塞的部位、发病时期、冠脉狭窄程度有关。血小板粘附性亦增高。

(3)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流变的变化

高脂血症患者的红细胞膜的微粘度升高,红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

高脂血症使红细胞膜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膜的面积增加,使红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

高脂血症的血浆粘度和血液粘度均增加。血液粘度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血浆粘度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棘球状的红细胞表面积增大。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栓形成趋势增加,这是由于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导致了红细胞对湍流的抑制作用减少,从而血流形态受到影响,湍流存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增强。因为高胆固醇血可改变血小板膜的脂质构成,影响血小板膜的流动性,使钙离子的内流增加,并可损伤内皮细胞,使TXA2-PGI2平衡失调。另外,由于血小板膜的微粘度增加,易于被脾截留吞噬,使患者血小板的寿命缩短。

(4)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的变化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升高。患者血浆粘度升高,是由于γ球蛋白增高及代谢失调,脂肪酸、生长激素等增多,刺激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而造成。血液粘度升高,是由于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另外,糖尿病病人处于高渗状态下,血液相对浓缩,也造成血浆和血液粘度升高。

糖尿病病人的血小板粘附性增加。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性也增加,有并发症的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更为明显。

糖尿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

糖尿病病人小动脉中存在明显的红细胞聚集体,当有并发症时,体内的红细胞聚集倾向更加明显,同时伴有血流缓慢。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与纤维蛋白原水平之间呈显著的相关。另外,患者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也说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导致红细胞聚集性增加。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人的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同时伴有红细胞膜胆固醇、膜胆固醇磷脂、过氧化脂质的增加,伴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更为明显。

 还有(5)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的变化 (6)肿瘤患者血液流变的变化

(7)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的变化等等

科学研究发展的道路是永无止境,作为新世纪的医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更应该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开拓更广阔的人类未知的科学奥秘,未来的文明世界属于我们,更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创造!

感谢大家的聆听,我的课题报告就到这里,谢谢!

第二篇: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调查

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调查

血液是人体运送氧气和营养成分的载体,血流变分析仪血液的黏滞性是影响血液载体功能实施的重要因素,血液黏滞性增高会直接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及头晕等系列症状的发生,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血液流变学是评价血液黏滞性的重要指标。国内外相继报道了甲醛、苯系物在致癌及在神经性、生殖性、遗传性毒性等方面的危害,但对人体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甲醛、苯系物对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探讨其影响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调查对象

重庆市永川地区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装修的72户新房及其住户,空气污染检测对象为卧室,入住后不良反应调查对象为该房间常住人口.1.1.2 试剂与仪器

1.1.2.1 苯、甲苯、二甲苯检测试剂与仪器

恒流采样器,活性碳采样管,苯、甲苯、二甲苯色谱纯标准液,分析纯级二硫化碳,聚乙二醇担体,气相色谱仪。

1.1.2.2 甲醛检测试剂与仪器

酚试剂,碘化钾,1%硫酸铁氨溶液,甲醛标准液,分光光度计(型号:72S,)。1.2 方法

1.2.1 室内空气污染检测

1.2.1.1 甲醛的测定

采样点距墙面0.5m,距地面0.8~1.0m。5mL浓度为0.05g/L的酚试剂作为吸收液,气体流量为0.5L/min,恒流采样器采样20min。吸收液避光保存,24h内测定。测定具体步骤严格参照国家标准GB/T18204.26-2000执行。

1.2.1.2 苯系物的测定

在以上同一房间,采样点选择同上,活性碳采样管插入恒流采样器采样口,气体流量为0.5L/min,采样20min,避光保存,24h内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具体步骤严格参照国家标准GB11737-89执行。

1.2.2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及现病史。

1.2.3 血液流变学测定

1.2.3.1 筛选研究对象

筛选血常规、血糖正常、无糖尿病、肾病、肝脏疾病、血液病现病史且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人,女性48人,覆盖老(>60岁)、中(40~60岁)、青(<40岁)各年龄段。

1.2.3.2 血液流变学测定

使用血液流变学测定仪(型号:MDK-3200KS,重庆麦迪克公司生产)对以上

筛选出的研究对象血液标本进行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把研究对象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值超过相应正常参考范围的赋值为1,未升高者赋值为0,对甲醛、苯系物浓度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测定值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测定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的污染物。对筛选出的污染物浓度和其相关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一元直线回归分析。2 结果

2.1 室内空气污染物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关系

将所有研究对象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其居住的房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浓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经计算机筛选自变量,回归方程:logistic P=-13.993+132.485 X1+6.519 X2,X1为甲醛浓度,X2为二甲苯浓度,甲醛对研究对象全血黏度增高的贡献大于二甲苯。苯、甲苯对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增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甲醛浓度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研究人群全血黏度的线性相关性由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的血液流变学参考值范围不同,故在进行直线回归时应分不同的组别。由于大于60岁的男、女组调查人数太少(均为4人),且符合本实验研究对象标准的分别为1人和2人,故不对此两组人员进行统计分析。

2.3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全血黏度与甲醛浓度的直线回归结果 男性组(<40岁,40~60岁)和女性组(<40岁,40~60岁)甲醛浓度和全血黏度的线性相关系数见表1。男性组(<40岁,40~60岁)和女性组(<40岁,40~60岁)甲醛浓度和全血黏度线形图,见图1~4。

3 讨论

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高切黏度与红细胞的变形性有关,高切黏度越高代表红细胞变形性越差,低切黏度与红细胞的聚集性及红细胞自身性质(如形状、变形性、膜脂质结构成分)相关,当红细胞自身性质正常时,低切黏度代表红细胞聚集性;血浆黏度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血浆蛋白有关。从本文logistic回归结果可知甲醛及二甲苯与调查对象全血黏度增高有关,与血浆黏度无相关性,苯及甲苯与全血黏度增高无关。根据甲醛、二甲苯与全血黏度回归方程得知:甲醛的偏回归系数估计值远大于二甲苯,说明在甲醛对研究对象全血黏度增高的贡献远大于二甲苯,这可能与调查房屋室内空气中的二甲苯浓度均较低,几乎都处于国家标准范围内有关。因此引起本研究对象全血黏度增高的主要因素是室内空气中甲醛超标。

甲醛是一种广义上的自由基,强氧化剂,对细胞有过氧化损伤作用。它进入人体后攻击的首要靶器官是肝脏及红细胞。杜青平等研究表明,SO2对大鼠红细胞存在过氧化损伤效应,导致红细胞膜流动性和功能的改变。红细胞膜是由膜脂质双分子及膜骨架蛋白组成的三维结构,该结构赋予了红胞的稳定性和变形性。因此,甲醛导致全血高切黏度增高机制可能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有关。甲醛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导致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同时脂质过氧化损伤使红细胞膜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降低,导致红细胞渗透性发生改变及细胞内钙离子存积,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引起全血高切黏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决定于红细胞膜特性及膜表面负电荷,还与微血管壁及血浆因素有关。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膜带负电荷,由于带有相同的负电荷相斥,每个红细胞在血管内游离游动。甲醛对红细胞膜过氧化损伤还可能导致红细胞的表面电荷降低,增加了红细胞的聚集性。此外,甲醛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氧化损伤,造成血管内皮不光滑,增加了红细胞流动时与血管内壁的摩擦力,促进红细胞聚集。本研究对象的血浆黏度几乎处于正常水平,因此,可排除血浆因素导致低切黏

度增高的可能性。因此,甲醛通过对红细胞膜过氧化损伤导致红细胞膜变形性降低,促进红细胞聚集两方面因素协同影响全血低切黏度,导致其值升高。

因为空气污染的定义为污染物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所以本实验筛选出所居住的房屋室内空气甲醛超标的人员作为甲醛浓度与全血黏度的直线回归统计分析对象。从直线回归结果显示:甲醛浓度和全血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甲醛浓度升高,对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越重;同年龄女性组甲醛浓度和全血黏度的相关程度小于男性组,同性别<40岁组的相关程度大于40~60岁组,这可能是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段对甲醛的耐受存在差异有关,其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二甲苯对全血黏度的影响是否与二甲苯对红细胞膜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会导致人体全血黏度增高,二者呈直线正相关关系,其影响机制与红细胞过氧化损伤有关,同年龄女性的相关程度低于男性。

第三篇:戒烟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戒烟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吸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流变分析仪并且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血脂及血液黏滞度,而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又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证实戒烟对心血管系统有益,但目前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我们观察了4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且合并有吸烟史男性患者,检测戒烟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以期对今后戒烟工作的广泛开展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起到指导作用.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部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限>200者定义为吸烟者,共45例。诊断后进行认真细致的健康教育,配合使用1996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5A干预法”指导戒烟。另随机选取4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在健康教育后不愿戒烟者为对照组,吸烟组与戒烟组的年龄、冠脉病变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试验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试验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年龄、血压、吸烟指数、合并糖尿病、冠脉病变程度及用药情况等方面均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1.2 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血脂检测采用日本岛津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流变学检测采用重庆大学多维生物工程研究所制的全自动血液流变黏度快测仪FASCO-3000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采用美国Sequoia521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8Hz。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颈尽量仰伸使颈部充分暴露,头转向被检查的对侧,依次显示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测量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所有参与检测人员均使用盲法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one-wayANOVA),各组之间两两比较用Student-Newman-Keuls(SNK)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 2检验。结果

2.1 不同时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3个月时可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推测可能与他汀类药物使用后血管重构改善有关,但差异无显著性。可能戒烟时间过短,戒烟对改善血管重构的作用尚未显现。在12个月时再检查,发现戒烟组较吸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2.2 不同时期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通过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可发现, 3个月时两组大部分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在均衡药物作用后,可见戒烟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有益,尤其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有作用,在继续用药物治疗基础上,吸烟组各指标不再发生变化,而戒烟组上述指标在12个月时较3个月时仍有持续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3。讨论

烟草伴随人类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吸烟已成为冠心病四大传统危险因素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吸烟可引起血脂紊乱,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及心血管事件上升。烟草中的烟雾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管结构和功能。张晓等研究发现,香烟尘粒能引起内皮素合成酶释放增多,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吸烟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导致血管舒缩障碍、血小板聚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ZHANG等研究显示,大鼠被动吸烟120 min/d,每周5 d,16周后血清TNF-α、IL-

6、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较吸烟前明显升高,炎症反应是导致动脉硬化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吸烟也与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有关,这均与冠心病发生发展有关。已有的研究发现戒烟1年后,血清HDL-C可增至不吸烟水平。长期吸烟者戒烟2周后,纤维蛋白原浓度和纤维蛋白原的合成速率就明显减低,这有利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

我们的研究发现,停止吸烟后3个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较对照组有升高,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胆固醇(TC)开始降低,这种表现在戒烟1年后更加明显。同时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基本相似的变化,表明戒烟3个月后就能取得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益处,而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这种益处会更加明显。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治疗3个月时戒烟组及吸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并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改善可能与他汀类药物作用有关,但在1年后在相同的药物治疗下,戒烟组颈动脉内膜厚度较吸烟组有明显改善,说明短时间的戒烟不能逆转血管的重构,而较长时间的停止吸烟对改善血管重构有益处。

吸烟作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可逆的,经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停止吸烟后冠心病危险程度迅速下降,戒烟1年后危险度可降低50%,15年后冠心病危险与正常不吸烟者相似。然而,吸烟是一种复杂的药物滥用行为。尽管吸烟的危害广为宣传,但吸烟人群中的戒烟率相当低。目前的研究表明医务人员在预防和控制烟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不用戒烟药物,医生对患者的劝告和鼓励已经被证实对于患者的戒烟大有好处。约70%的吸烟者经常与医务人员接触,医务人员如果能够抓住可教育时间对患者劝告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我们观察发现,如在患者患病住院期间进行劝导,约60%的患者能放弃吸烟。RIGONL等报道医生对患者15~20 min的简短劝告后,6个月的戒烟率可达33%。事实上,不仅仅是医生,许多研究通过护士对患者的干预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近年来,国外对戒烟给心血管系统带来的益处进行了较多研究,均提示戒烟短期内能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压等指标,并使远期心血管事件降低。我国作为一个烟草消费大国,更应提高对戒烟工作的认识。

第四篇:感受血液 感恩世界 无偿献血演讲稿

感受血液,感恩世界

英语里有一句话,叫I feel my blood——我感受到了我的血液,意思是指人复活了,每个细胞又开始跳动了,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受。那你又有没有听过另外一句话,I feel your blood——我感受到了你的血液。通常,这是不成立的。但是,在无偿献血的世界里,这个确实有!而且真真切切!

如果说希望是生命的源头,那么血液,就是名副其实的,源头的活水。我们,在血泊中降生,我们的身体日复一日地被血液滋养着,平均有5000多毫升的血液沿着人体内总长为9万多公里的血管流淌。9万多公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啊?赤道也不过4万多,9万多公里是从重庆,绕地球一周到重庆,再到重庆!都还不止啊!!所以,我单单是想象着这些血液漫长的旅程,都能感受到人生意义的丰富,而我!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又是何等的幸运!因为活着,我可以大口地呼吸,可以看到绚丽的风景,可以闻到泥土的芬芳,这种奇妙的感受让我能够很自然地,对生命、对血液,充满了感恩!

但是同时,在这个世界上的每分每秒,即便是此时此刻,又有多少人因为缺少安全的、及时的、足够的血液而丧失了呼吸的能力。尼采说,感恩是灵魂上的健康。洛克说,感恩是精神上的宝藏,可是我认为,感恩!更应该化作实际行动的付出!

通过媒体,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无偿献血的宣传。可是有的人会熟视无睹,更有可能会觉得“我又不是佛,不用功德无量”“我也不是伟人,不用体现人间大爱”。可是,无偿献血的这个举动,不是为了任何其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去挽救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我们能为身边的人,甚至为素未平生的人提供帮助,能够去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这就是,人间最真挚的爱!

1818年以前,即便我们想感恩,医学的条件并不允许,可是今天,现代的医学给了我们去爱去付出的机会和条件,我们为什么还止步不前呢?有的人会担心献血有损健康,有的人会觉得“世风日下、江河不古”,也有的人片面地以为医院会从中牟利。但是,当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那个感动中国的、坚持了20年无偿献血的郭明义身上。当我们,去关注那些在无偿献血的帮助下重获新生的面孔,这一切的杂念,都会荡然无存!在采血车里,当我眼望着我殷红的鲜血慢慢地被采集到血袋中时,我激动不已。因为我知道,这一点点的奉献,可能就会浇灌出一朵绚烂的生命之花!

我,没有出过车祸,也没有生过重病,我相信很多人也没有这种悲剧的经历。所以,我们无法站在一个被输血者的角度去说一声“我感受到了你的血液”,但是!通过无偿献血,我们可以骄傲地对这个世界说“我,能让你,感受到我的血液!”

谢谢大家!

第五篇:血液——献给生命的礼物 演讲稿

血液——献给生命的礼物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伙伴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血液——献给生命的礼物》。

大家都知道,血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是体内输送营养、排泄物质的重要载体。延续,人们才能够健康成长。

近些年来,他们用自己生。

我感到自己的角色是那么神圣更是对献血者的尊重与负责。每一次微笑着迎接和目送献血者,不仅体现着我们的形象,更是对他们由衷的感谢。

我热爱我的职业,因为这一袋又一袋的血液,凝聚着社会的温暖,是献给生命的礼物!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血液流变学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血液流变学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血液透析

    业务学习血液透析临床应用和进展 内一科范文延主任 05月12下午,大会议室座无虚席,我院医、护、技、药、检等全体人员参加,范文延主任的精彩演讲让大家享受了一场知识盛宴,不仅......

    血液内科

    血液内科 1、学科成立时间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成立于1972年,刘文会教授任科主任。 2、学科组成 该科现由良性血液病学组,恶性血液病学组,和血液病实验诊断学组三部......

    简答题-血液

    简答题 1、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答:(1)造血干细胞疾病;(2)红细胞疾病;(3)粒细胞疾病;(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5)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6)出血性和血栓性疾病;(7)脾功能亢进。 2、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流程

    一、血液流程: ① 血液采集:献血员招募→体检咨询(不合格者淘汰)→血液初筛(不合格者淘汰)→体检初筛合格后血液采集→交待献血后注意事项→发放献血证及纪念品 ② 血液成份制备:血......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1 .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碘伏和棉签等消毒物品、双腔静脉导管一个、一次性手套、透析液、肝素盐水1000ml、生理盐水......

    血液接收

    血液接收、入库、储存、出库 及库存预警管理制度 1、血液入库核对登记 收到血站送来的血液及成分血后,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

    血液分析

    4.1血细胞分析仪 4.1.1 血细胞分析仪概述 1.概念 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BCA)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临床检验常规仪器。又称血细胞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