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保事业新发展

时间:2019-05-14 16:0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保事业新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保事业新发展》。

第一篇: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保事业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保事业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社保事业新发展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作为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更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保障工作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离开了人,社

会将不成社会。没有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立场和观点,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我们社会保障分局作为社会的减震器,劳动者的安全网,更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保一贯的努力方向

社保分局自成立之日起,便从群众的现实需求出发,在市社保局、镇委镇政府的支持领导下,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参保人数大幅增长,业务流程不断规范,组织设置不断完善,社保事业不断壮大。通过社保的扩面工作,我们提高了社保覆盖面,逐步实现“应保尽保”。截至去年12月底,我镇共有4万多人参加了工伤保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

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以上;镇属a档、农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面覆盖。通过积极推进农医保改革工作,将我镇农医保参保人从原来的a档全部转为b档参保,提高了参保人的待遇水平,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肯定。通过认真落实“平安计划”、“关爱行动”,初步实现了预防、保险、康复并举的工伤保障体系;通过顺利完成职保新旧制度的转变,职保待遇的年度调整,建立地方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年金制度,为人民提供了更全面、更广泛的社会保障。

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继续发扬科学发展观,再创社保工作新佳绩

镇委镇政府对的社保工作进行了大力支持。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镇委镇政府都毫不犹豫对我们进行财力物力等支持。这既是镇委镇政府对我们的关怀鼓励,更是镇委镇政府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对社保的创新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现在,我们更应通过更好

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更好地完成镇委镇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首先,我们将全力以赴,积极推进门诊医疗保障的实施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将从今年起正式实施门诊医疗保障,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范围,抓好门诊医疗保障项目的全面实施,使大病统筹为主的住院基本医疗向门诊住院保障兼顾的完整形式转变,使得待遇结构更为合理,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镇委镇政府对这项工作表现了高度的关心和重视,也在财政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为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扫除了不少障碍。然而,把门诊医疗纳入到保障体系是一项创新,在东莞社保的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在全国范围也暂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照搬,我们只有以“思想解放”为指导,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冲破一切思想障碍,把思想解放融入到社保的具体工作中

去,立足我镇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预测门诊医疗推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以清醒的头脑、全新的视角、勇于创新的精神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团结协作,摸索出门诊医疗的一条新路子,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了使大病统筹为主的住院基本医疗向门诊住院兼顾的医疗方式顺利转变,我们将加大力度对社保内部人员、企业经办员、村、社区、有关定点机构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同时,我们也将大力推进宣传发动工作,组织企业、村、社区的宣传咨询活动,及时向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布有关新闻材料,使门诊医疗保障深入人心,发挥最大作用。

其次,我们将加大力度,推动预防、保险、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障体系继续发展。去年,随着东莞市工伤康复中心等机构的成立,我市的工伤康复工作逐渐步向正轨。今年,我们将下大功夫,全面梳理工伤康复业务流程,妥善处理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帮

助工伤员工最大限度地恢复工作能力,重返工作岗位。同时,我们也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与安监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和联合执法,对工伤高发企业进行重点巡查,争取有效预防工伤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

最后,我们还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他不但切实减轻企业社会事务负担,更是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幸福、安定的重要举措,此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发展我镇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实现社会平稳有序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莞城、石龙等退管站的成立,我市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拉开了帷幕。我们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为全面铺开退管服务工作做好准备。不同于其他镇区,我镇的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学习兄弟镇区先进经验的同

时,我们绝不能生搬硬套,而要立足于我镇的实际情况,解放思维定势,摸索出一套符合我镇实际的新办法。

社会保障连着千家万户,在这新的起点,我们开始了新的一轮征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更好地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为创造和谐富裕的新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监狱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监狱事业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对于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推动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能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同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具体而言,监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监狱事业发展,需从监狱领导、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几方面齐头并进。

一、以人为本,提高监狱领导的执政能力

监狱工作的发展与监狱和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监狱领导关系密切,这就需要有一支善于学习,团结民主,公正廉洁的领导班子来引领监狱工作,这也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

1、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要创建一个与形势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监狱,首先必须创建一个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领导班子,以切实提高执政能力。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种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监狱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特别要加强理论修养,学会正确地使用理论指导工作。只有自觉而坚定地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敢于和善于解决制约监狱工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才能不断攻克监狱工作的难点。同样,作为监狱领导干部,只有在理论上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

2、一个坚强有力的监狱领导集体,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这就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的关键则取决与党政“一把手”,江泽民同志指出“党政一把手,既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在班子中处于关键地位,具有特别重大的责任”,这就要求监狱党委书记必须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要善于把关定向,在有协调关系,搞好团结的本领,要有豁达大度,从善如流的胸怀,要有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品格。工作中,要把自己置于“一班人”之中,不居于“一班人”之上,只有靠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坚持集体研究讨论,才能找到良策,减少失误,实现集体领导,使一个监狱的领导班子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

3、、自觉接受监督,严于廉洁自律。监狱机关是执法部门,监狱各级领导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因此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追逐的腐蚀拉拢对象。这就要求各级领导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党员的原则,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要从领导作起,带头作出廉洁承诺,要带头参加警示教育,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时时放在心上,时时落实在行动上。

二、以人为本,打造职业化监狱警察队伍

监狱的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过硬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在监狱工作中,一线警察直接肩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构建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警察队伍至关重要。

1、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政治素质

监狱人民警察,特别是处在监管改造罪犯一线的基层监狱人民警察,处在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面前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少数警察因为经不起种种诱惑,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脱下警服穿上囚服,已是前车之鉴。如何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这也是对当前监狱工作提出的一个历史命题。各级领导和组织要积极会同思想政治部门高度重视基层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政治工作,配备专职政工人员,组织基层监狱人民警察有步骤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方向。加强对警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力度,使广大监狱人民警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鉴别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高度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投入到监狱工作中。

2、建立健全规范规章制度,增强管理效能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战斗力,再好的队伍没有好的管理也要出问题。因此,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必须狠抓管理。各监狱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配套方法和措施,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体制。包括录用管理制度,任免制度,考核制度,生活制度,执法监督制度等。有了制度还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才能确保制度的权威,提高管理效能。

3、抓好业务培训,提高监狱人民警察执法水平

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执法水平来自精深的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准,因此,必须重视提高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监狱首先要坚持不懈的抓好监所管理专业自学考试的组织,改变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其次要制定长期学习计划,对监狱应用的《监狱法》,《警察法》,《刑法》等专业法规和不断更新的各项法律规章,监狱制度等要经常学习。再次每年定期开展擒敌技术、体能训练、实弹射击等实用科目训练和考核。摒弃短期突击的临时观念,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以改革创新的发展胆略,努力构建监狱人民警察的终身教育体系。

4、从优待警,激发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

基层监狱人民警察长期奋斗在一线,不仅工作时间长、物质待遇不高,而且发生问题后免不了要受到经济和政治处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监狱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的监狱人民警察的努力。以人为本,就要求各级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关心一线警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在从严治警的同时,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建立全方位的保障机制。一是帮助他的解决在婚姻、家庭、子女就学等现实问题,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扎根于改造罪犯的最前线。二是为监狱人民警察在人身保险、休假、进修、医疗、居住等方面作出适当的倾斜和创造机会。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宣传报道监狱人民警察在平凡岗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四是广泛听取基层监狱人民警察的建议和意见。给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保障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大范围的维护和重视。

三、以人为本,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在传统的监狱理念中,罪犯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对罪犯的教育强调的是战斗性、进攻性、强制性,教育是“我说你听”的填鸭式教育,罪犯成了没有思想的被动客体角色。这种状况极不适应押犯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罪犯是人,是犯了罪的人。他们的犯罪是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低下的必然反映。但他们的人性尚未泯灭。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恢复他们的人性和良知,提高他们的素质。从法律的角度讲,公民的权利、罪犯的权利,都是法律一视同仁要保护的权利,保护罪犯的权利和保护公民的权利一样,都是法律的要求,都是法治的最高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造观,践行“改造人”的监狱使命,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1、要做到“尊重人”,尊重人就是在监狱行刑工作中尊重罪犯的人格,维护罪犯的合法权利。要以善导的诚意坚信“人”是可以改造的,杜绝侮辱罪犯人格、非人道虐囚行为发生。“以人为本”就是要诚心诚意尊重人,全心全意依靠人,全面着力提高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罪犯是一个特殊的公民群体,国家尊重和保障罪犯人权,凸显了我国对实现人权保障的价值追求。

2、要做到“依靠人”,依靠人就是监狱的行刑工作要不断从罪犯身上发现和捕捉人性的闪光点,激发其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和动机,充分发挥罪犯自我改造和主动改造的积极性,通过公正、文明执法、公平处遇和科学矫治,实现罪犯由法律的外在强制改造转为内在的自觉改造,从而健康走上“自新”的人生之路,在回归社会后,能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

3、要注重“提高人”,所谓“提高人”,就是不断探索研究新的社会条件下罪犯思想、行为和心理规律,探索研究新形势下监狱行刑工作规律,不断创新改造、矫治手段和方法。以和平、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古今中外行刑领域的优秀成果,提高改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落实好“首要标准”,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最大限度地将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将破坏力力量转化为建设力量。同时每一个罪犯的背后又联系着罪犯家庭、亲朋、被害人等各种利害关系人,改造好罪犯必然对这些有利害关系的群体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争取更多的积极力量。

4、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司法正义理念,打造监狱改造工作的“阳光工程”

和谐社会是公平公正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发展要求消除限制以人为中心发展和实现公平公正目标的所有障碍。构建和谐社会就要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监狱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已由过去的神秘走向阳光,成为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监狱的行刑活动也由过去的多为暗箱操作走向公开透明,这一改变体现出了司法正义的理念,是监狱工作公正、公平、公开的内在要求。

国家、法律、刑罚是监狱的基础,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和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公正是善国和良法的滋生物。监狱行刑公正是实现国家刑法公正的重要内容。行刑公正包括行刑目的正当、行刑手段合法、行刑奖惩公平、行刑程序公开等。尤其是监狱在涉及与罪犯改造切身利益的直接相关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执法环节的公正,要实现行刑公正就必须将平等原则贯彻到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各个环节中。行刑公平是行罚公平的内在要求,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宪法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监狱改造秩序稳定、警犯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监狱在行刑活动中平等的对待每一名罪犯,依法使用统一、文明、规范的制度管理罪犯,让他们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享有合法权益保障,享有平等的改造机会,按照规章制度所设定的标准享有平等的分级处遇。行刑公平要求监狱在行刑工作中严格执法,大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为罪犯的服刑改造建立具体、明确、规范各项制度规定,同时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避免和杜绝执法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人治现象。要大力加强警察队伍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狱务公开是对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是刑罚文明的必然要求。狱务公开要求监狱的狱务活动、狱务程序、狱务内容、狱务规范向罪犯、罪犯家属和社会公开。公开才能透明,公开才能彰显公平和公正,狱务公开是打造监狱工作“阳光工程”的必然途径。目前全国监狱系统通过公开奖惩情况、举办监狱开放日、设立监狱长接待日、设立监狱长信箱等一系列狱务公开措施,正是在打造监狱工作“阳光工程”。

总而言之,监狱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监管改造、发展生产、队伍建设,还要兼顾后勤保障和提高警察职工生活质量等等其它工作。究其成败,关键只在一个点上——“人”。只要紧紧抓好这一主线,在人的工作上下功夫,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提高改造质量和刑罚执行能力,提高监狱综合管理能力,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专业素质,我们的监狱事业一定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前进。

第三篇: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新发展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近日印发了《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将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春峰近日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如何理解“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24字总体战略?

王春峰: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24字战略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着眼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国际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大趋势,在梳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发展基础、存在问题、阶段性特征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经过缜密研究、反复论证提出的。

“构建数字中国”就是要大力发展基础测绘,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集成整合,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加快实施国家重大测绘工程,加快建设“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数字乡镇”,形成全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内部纵向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测绘基准现代化初步完成,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覆盖范围大大拓展、现势性明显增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标准统一、互联共享和协同服务,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目标。

“监测地理国情”集中体现了国家战略重点和现代技术发展趋势对测绘转型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新时期测绘发展理念、工作重点、服务方式、产品形式、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是未来20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主题。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综合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和测绘成果,获取、处理、分析及应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信息并提供服务,服务政府科学管理和决策,推进测绘实现由静态向动态、由时间点向时间段、由测绘地表形态向监测地表变化、由提供测绘成果向报告监测信息的转变。

“发展壮大产业”就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积极促进地理信息应用社会化,大力发展卫星导航、位置服务、现代测绘装备制造、网上地图服务以及经营性测绘等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设测绘强国”是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长远目标。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国际一流的测绘技术水平,国际一流的测绘基准体系和地理信息资源储备,国际一流的测绘公共服务和地理信息产业,国际一流的测绘人才以及测绘管理水平等目标。

记者:您刚才提到,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请问如何理解?

王春峰:从国际上看,对测绘保障与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较过去有显著变化。发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随之加快转型,监测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动态变化,分析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为宏观经济管理以及国土空间管理、解决全球性问题等提供动态信息服务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以大众通过网络上传、下载和编辑地理信息为主要特征的测绘地理信息新时代已经来临。

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成为我国“十二五”主要任务,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其与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推动不断产生新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适应传统测绘生产服务需要的测绘生产事业机构面临越来越大的改革压力。市场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理信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促进产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测绘行政管理力度。

可以说,我国测绘在实现数字化转型后,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正在成为现代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主要内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但是与国际发展趋势以及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加快转型发展。

记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通过哪些重大工程的实施推动“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呢?

王春峰: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在线服务,地理国情监测基本形成业务能力,测绘应急保障及时有效,地理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测绘体制机制、法规政策和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更好地组织实施基础测绘等经常性项目的同时,我们规划实施若干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主要包括:地理国情监测工程、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边疆建设测绘保障工程、海岛(礁)测绘二期工程、全球测图和极地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系统建设工程、测绘成果保密及安全工程、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及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工程、海洋测绘保障服务基地建设工程、测绘仪器检定和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能力建设工程等。

记者:“天地图”是我国权威地理信息服务网站,社会各界也比较关注“天地图”的建设。请问下一步将如何在转变测绘服务方式、提升测绘服务能力、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大做强“天地图”?

王春峰: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数据覆盖全球、内容丰富翔实、应用方便快捷、服务优质高效的互联网服务知名品牌。一是要进一步丰富数据资源,把包括“数字省区”“数字城市”在内的全国各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全国地理信息企业的相关成果进一步盘活,形成一个大的“天地图”数据资源供给体系。二是要夯实运行基础,显著改善“天地图”的软硬件和网络环境,提高反应速度,增强网站运行稳定性。三是要充实完善功能,尽快推出手机版系统,改善便民服务功能,提升应用操作便捷度,逐步向其他网络服务融合和拓展。四是要做好推介推广,加大推广应用宣传力度,真正发挥其“政府服务公益平台、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平台、方便群众服务平台、国家安全保障平台”的作用。

记者:请简要介绍怎样推进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王春峰:今后我们将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着力培养地理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大力加强地理信息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大力培育地理信息企业和知名品牌,不断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当前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尽快起草出台《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研究制定扶持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二是加快制定《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统筹部署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优先领域,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及重点任务,强化宏观指导。三是加快建设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形成相关产业聚集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引领、推动效应。四是加强对地理信息获取、加工、传播、应用的监管,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在大力推进应用的同时,保障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记者:如何理解“数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说法,请简要介绍下一步如何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步伐?

王春峰:近年来,我局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牛鼻子”工程全力推进,目前已在150多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和推广,在促进城市科学决策、精细管理、高效服务、低碳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数字城市已经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得力帮手、社会综合管理的有效载体、企业产品推介宣传的平台和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可以说,“数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在全国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力争完成全部333个地级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已完成数字城市建设的城市,一方面要加快数字城市数据更新速度,逐步实现数字城市的横向互联以及与省、国家的上下贯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应用推广,广泛建立业务应用系统,使数字城市在服务政府管理决策和百姓生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打算如何加强地理国情监测?

王春峰:监测地理国情并不是我们另外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因为测绘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测绘的基本要素没变、测绘的技术手段没变、测绘的法律法规不用变、测绘的职责定位不必变、测绘的组织结构不需变;而变化了的仅仅是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时间点变为时间段、由测绘地表形态变为监测地表变化、由提供测绘成果变为报告监测信息。这一过程增加了测绘工作的难度、加大了测绘工作的责任、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益、提升了测绘工作的作用,从而必将树立测绘工作的全新形象!如此重要而且成效明显的工作之所以到“十二五”才提出来,一是技术条件成熟了,二是国家财力具备了,三是社会需求明晰了。因此说,做好这项工作是测绘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盘谋划、系统设计、精心安排、加快推进。一是要加强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知识发现。二是以为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提供监测评估服务为切入点。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首先选择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城镇化战略等涉及国土空间管理、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或工程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三是以对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关系的表达作为推进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抓手。基于“天地图”系统,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合作,在统计数据基础上开展相关数据空间统计、分析及信息发布等工作。四是做好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工作,逐渐形成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政策和工作机制,制定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和编码、技术规程、成果模式等标准规范。

第四篇: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

(县情讲座讲稿)

王建华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党和政府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谋发展、保民生、促和谐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方针,《残疾人保障法》则是从法制层面颁布的一部专业法规,对于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和刚性要求。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不仅是党和政府对广大残疾人的关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更是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高陵县在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维护残疾人权益、扩大残疾人就业和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等方面采取了扎实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全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

一、成效与做法

高陵县现有残疾人112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其中农村残疾人8445人,占残疾人总数的75.4%;贫困残疾人3841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4.9%,特困残疾人2305人,占27.3%。近五年来,我县坚持以残疾人就业扶贫和扩大康复规模为重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残疾人扶贫先进单位”“全国白内障复明无障碍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残疾人工作

—1— 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市政府评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县)”。

1、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2011年初,入户慰问170户残疾人,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价值3.5余万元;投资30万元,对3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投资13万元开展资助130户自强绿色行动等。通过开展扶贫解困、献爱心活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和残疾人“自强绿色行动”以及每人资助1800元的5名城镇残疾人“创业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扶持,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大部分残疾人实现了温饱,脱离了贫困,一部分残疾人生活达到社会平均水平以上,实现了富裕。

2、康复工作成效显著。在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的同时,充分尊重残疾人的康复愿望,不断扩大康复规模,先后完成白内障免费手术560例,低视力残疾人助视器配备130例,完成康复训练215名免费发放100辆轮椅,在村残疾人康复活动室配置康复器材,使残疾人在家门口进行康复训练成为可能,也使高陵县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1700多名残疾人得到有效服务,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3、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加强培训,通过各类培训班,共计培训残疾人210名,其中农村160名,城镇50名。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特别是坚持按比例安置制度,使残疾人劳动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先后安置残疾人360余人;通过“创业行动”等鼓励措施,帮助25名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创业。

—2—

4、特教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过与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残疾人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对考上高中、大专、本科的76名残疾学生或者贫困残疾人子女给予l000元、3000元、5000元的入学补助和1000元大学生生活补助。

5、文体活动充满活力。积极开展经常性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残疾人文化素质和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能力。成功举办残疾人书画展,邀请书画名家参加,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在西安市第四次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金牌8枚、银牌6枚、铜牌9枚。

6、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高陵县残疾人联合会正在建设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占地30亩,总投资2000万元,于2011年4月8日开工,目前已完成项目征地、赔付、设计、环境评估、开挖、打桩、试桩、灌桩,正在做正负零以下施工,完成投资额900万元。该项目是集残疾人康复、就业、技能培训、文体活动、托养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服务设施,它的建成,将极大推动高陵县残疾人康复和托养工作。

7、残疾人事业各方关注。在全县88个行政村成立了村级残疾人协会,配备了专职委员,使残联的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在全县建立了县、乡、村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县城加强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残疾人的社会生存环境。在残疾人权益的保护方面,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同时积极协调司法、民政等部门,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宣传残疾人政

—3— 策,使党和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广大残疾人熟知。

二、方向和重点

高陵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今后五年,到2012年,基本解决残疾人温饱问题,到2016年,稳步提高残疾人温饱水平,并使一部分残疾人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继续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加强就业安置工作,使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以上;继续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实现“应学尽学”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实现残疾人政策全覆盖。为此,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在农村,进一步加强村级残疾人组织建设;在社区,进一步提高社区组织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服务水平;县残联要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使残疾人尽快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服务;不断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使广大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优先发展残疾人急需、受益面广、效益好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保障残疾人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使更多的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农村残疾人和残疾儿童能够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重点实施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温馨家园”建设等重点服务项目。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着力加强对农村残疾人的生活扶助、生活救助和危房改造项目。加强残疾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发展残疾人文化艺术。进一步强化残联自身队伍建设。

—4—

三、思路及措施

1、加大投入,提供保障。以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中心,完善残疾人临时救助制度,提高贫困残疾人的救助水平。加大残疾人就业、扶贫的资金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益。通过临时性救助、“危房改造”、“自强绿色行动”和“创业行动”等项目,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生活相当艰苦,要积极资助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加快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加大残疾人事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

2、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做好残疾人康复机构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实施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做好残疾人儿童学前教育,提高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水平,制定好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发展。

3、加强培训,引导就业。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加强对残疾人就业指导,根据用人单位和残疾人的需求,组织举办各类招聘会和用工见面会,帮助残疾人就业。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尤其要强化盲人按摩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开展培训检查、督导和考核。重视残疾人大学生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提高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率。

—5—

4、完善机构,提高素质。不断提升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残联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无障碍建设工作,满足残疾人生活工作需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认真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5、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围绕“残疾人服务体系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导媒体关注残疾人事业,加大报道力度,为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繁荣残疾人文化生活,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搞好残疾人文化活动,让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

(作者系高陵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县委党校县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6—

第五篇:以“三个”最大化推动民政事业新发展

以“三个”最大化助推民政事业新发展

在新时期、新形势、新背景下,民政部门面临着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这就要求民政干部要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这个目标,以“保障支撑能力最大化、争取各方支持最大化、人民群众受惠最大化”作为神圣职责和崇高追求,始终做到克难攻坚、奋发有为,不断加快民政事业发展,为衡阳“四化两型”建设贡献力量。

一、以保障支撑能力最大化力促民政工作大发展。民政事业要持续稳步发展,需要人力智力、体制机制等强大的保障能力作支撑。要创新思维理念。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及民政工作社会性、群众性的特征,决定了沿用以往的老办法很难有效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我们必须摒弃过时的发展模式和思维定式,用全局的视野、长远的眼光去定位、谋划、布局民政工作,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去谋划一些好的点子、好的项目、好的载体。在实践中,只要是对全局有利、对发展有利的,我们就要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要加强队伍建设。在人员数量上,基层民政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乡镇每万人配备1名民政干部,只有1万人左右的小乡镇配备2名民政干部”的要求配齐配强干部队伍,做到“有人办事”,同时要着力抓好村(居)委会社会救助中心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层 1

民政工作平台;在人员素质上,要按照新阶段人民群众对民政干部的新希望、新期待,全面加强民政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建设,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把民政干部队伍锤炼成干事有本领、组织放得心、群众很满意的优秀团队。要健全制度机制。各级民政部门要紧紧围绕“简化程序、方便群众,提升效率、推动工作”这个方向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在制定落实单位内部管理、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一般性的制度机制的同时,还要进一步突出建立以规划为指导的统筹发展机制、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多元投入机制、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参与机制、以体系建设为框架的民政工作推进机制,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以机制推动工作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以争取各方支持最大化推动民政工作大发展。民政工作涉及面广、多元性强,无论哪一项工作都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因此,争取各方面强有力的支持是推动民政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善用推力。各级民政部门要把民政工作新政策新动向以及重点、难点工作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不只是汇报成绩,还要汇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要汇报解决问题的建议,让领导在了解、接触民政工作中关心、重视民政工作,赢得领导认同和支持,进而把解决民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上升到党委、政府决策层面,努力争取让民政工作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安排中有位置,在经济发展大局中有分量,在维

护社会和谐中有影响。要凝聚合力。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善于争取部门配合,用真情实意去寻求理解、达成共识、赢得支持,在政策、资金、项目以及机构、编制、人员等方面实现最大化、最优化,为民政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和条件,形成做好民政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巧借外力。我们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敢于、善于动员、凝聚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参股、合作、租赁、购并等方式参与发展民政公共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民政公共服务供给新态势,走出一条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行政和市场联通互补的民政事业发展之路。

三、以人民群众受惠最大化实现民政工作大发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方便群众,是民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政部门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为目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把救助总量做大。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整合本级救助资源,形成大救助工作格局。不断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农村五保、灾害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重点,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补充,临时救助、社会互助、慈善援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促进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

所帮。把项目增量做强。我们要紧紧抓住编制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契机,将民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挤进各地总规划的“笼子”,确保规划的项目早日立项,立项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开工的项目按时投入使用。要采取公办民营盘活存量、民办公助发展增量的手段,通过政府有限的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源,利用民间资本借力发展民政项目,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使民政项目建设得到“放大”和“倍增”,“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进敬老院、福利院(福利中心)、光荣院、救助站、殡仪馆、社区服务站、老年公寓、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新突破。把服务质量做优。民政部门要视人民为父母,把群众当亲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期盼需求摆在心中最高位置,按照“依法、规范、阳光、优质、高效”的工作要求,全面提供“保姆式”、“一条龙”服务,致力做到“五个办”,一站式即时结算对服务对象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提高效率立即办;对一时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要简化程序及时办;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要面向群众公开办;对群众反映的普遍共性问题,要深入实际上门办;对政策边缘的合理群众诉求问题,要创新变通灵活办。特别是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群众普遍关心的婚姻、收养、为老、殡葬、救助等方面的服务事项上,要尽心竭力、不遗余力办实、办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创造佳绩、赢得认可。

下载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保事业新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保事业新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推动山区农业新发展

    浅议推动山区农业新发展段兴亮元阳县是一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的山区雨养农业县。由于受海拔的复合影响,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适宜种植香蕉、荔枝、......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加速站前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工作计划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开展“坚持以人为本,加速率先崛起”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民政管理服务科学......

    坚持以人为本

    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提升民警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力争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作风优良、公平公平,文明执法的公安交警队伍。12月5日下午,大队召开中层以上领导会议,学习、......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人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对于我们煤炭高危行业,特别是近年来,在煤矿企业多次造成的特大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一定要把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治行方略必见成效改革后的中央银行承担着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任务,做好这些工作,人的因素是关键。俗话说,“人能成事,也能败......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做好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迫......

    以人为本,创新思路,推动地税事业再上新台阶

    以人为本创新思路 推动地税事业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宿迁地税各级主动适应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新变化,紧紧呼应“三个一流”工程建设总体目标,为宿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