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道思想和道家思想的5点相通之处
信阳毛尖http://www.xiexiebang.com 茶道思想和道家思想的5点相通之处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源头,各有千秋,一共构成了恢弘的中华文明。这里源起得道就从道家思想入手,为大家阐述一下道家思想和中国茶道文化的关系。
中国道家思想主要有五点核心的内容,分别是尊人、贵生、坐忘、无己、道法自然,返璞归真。每一种
思想都与茶道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下面我们逐一而论。
1、尊人
顾名思义,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这是道家思想。这种思想在茶道中的表现之一便是茶具“三才杯
”。三才杯有杯托、杯子、盖子组成的,这三种分别代表了天、地、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大,一
套茶杯,天地人合一,正好吻合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三才合一”,“天人合一”,天地相参,天
道和人力才能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美满结局。所以端起“三才杯”,天人合一生。
2、贵生
道家品茶是不讲究太多的规矩的,他们只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通过茶来助长功行和内力。贵生
思想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力主义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比较注重茶的功效了,尤其是
养生的功效以及养性怡情的功能。道家饮茶,就是为了追求一种超脱俗事、逍遥自在的感觉。
3、坐忘
“坐忘”,是《庄子》里的一个词,“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上达到“致虚极,守静笃”而提出的
致静法门。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
门,称之为“坐忘”。简单的说就是忘掉自己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
物我之间 的境界,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得道茶叶http://www.xiexiebang.com
信阳毛尖http://www.xiexiebang.com
“坐忘”大致相当于“心无旁骛”;“坐驰”大致相当于“魂不守舍”。
人的精神,有自己的家舍。人守不住自己的精神,经常让它在外面浪游,不知归家,这样的人生,就是
“坐驰”。
《世说新语》里讲管宁和华歆是同学。两个人在园子里锄草,同时看到一块金子,管挥锄无异,华却停
下来,捡起金子,掷去之;又一次,两人一起读书,外面经过一辆华丽的轩车,大约是个高官的车马,管照旧读书,华却抛开书,出门观望。管宁把自己与华歆同坐的席子割开,从此与华歆绝交。
这个故事,耐人寻味。管宁是“坐忘”,华歆是“坐驰”,无疑。管有定力,华太浮躁。
4、无己
道家思想中的“无己”就是茶道中的无我。庄子《大宗师》里说道“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什么是真正的高人呢?拜托肉体对自己的束缚的人就是高人。道家思想是顺应规律的思想,纯任自然,豁达逍遥。这种淡然的处事态度深深的影响到了中国茶道。“无我”就是中国茶道的一种至高心境,就是从精神层面上消除一切物与我的对立,达到与自然万物和,心纳万物的境界。
5、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中国茶道追求道法自然,这里面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就是是茶,茶乃南方之嘉木,又有珍木灵芽 之称,乃天地之精华,自然之杰作,是大自然的产物,当然顺应了自然规律。在行为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中国茶艺讲究的就是美,自然美,朴实美。任由心性,绝不造作。精神层面,旨在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通过饮茶,使得自己的心性完全释放出来,得到“清净”、“恬淡”、“寂寞”、“无为”,使得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彷佛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
尊人,贵生,坐忘,无己,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五点道家思想完全融入到了茶道思想,由此可见,中国茶道吸取了道家思想的精华。
得道茶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茶道中的道家思想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第三篇:道家思想作业
1、谈谈你对老子“自然”观的理解?(它的含义、其价值所在,如何评价等)800字
答: 我们谈老子的自然观,显然是以《老子》一书为根据的。
自然也,自自然也。无人为做作,才能自然。《老子》一书是承接《连山》、《归藏》的,是人文社会内统治者自身的“禁令”与“行为规范”的发展,且兼而作出的理论阐述。所以,《老子》的自然观侧重于人文社会内的自然观,是符合民心民意的自然观,是充分显示人民意志的自然观,是合乎天地大道的自然观。故而,在《老子》一书中有5个地方涉及到“自然”。按文章顺序依次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统治者必须“希言自然”;“人(统治者)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统治者不欲,不能自以为是,而只能“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显然,这几处的“自然”均有一个共同之处:在人文社会之中,民心民意才是自然本色;统治者不得强奸民心民意,以自己的意志,以小集团的利益,强加在人民头上,才能是符合“自然”的。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好像有严格意境上的不同。但是,我们认真思考,用心去体会,将会使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现仅以“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一例而言之。
学习了<<老子他说>>的第一章,体会到老子唯物自然观的思想。这就是无中生有周而复始的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
文中虽然没有直观阐述宇宙万物起源初始的时空状态,以及宇宙万物形成变化的客观演变过程,但我们能从精炼的文中感受到老子无中生有,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自然唯物思想。
比方我们常见的天相:水生气,气生风云,风云生雨水----;而水有时是有形,有时是无形,有时是液体,有时又是固体, 有时又是气体;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变为动能。说到水的功能,它又能滋养万物,是万物生命之源。它中有我,我中有它。
他们都是同出而异名,都可以称得上神奇。
究其无名初始状态的微妙根源和有名的母体的广大无际以及有无的互相演变就更加微妙神奇了,神奇之中还有神奇,那是一切奥妙的由来。这应当是老子的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一个水的变化就这么多样无常,其变化规律性又会各有不同,而地球,天体等世界万物道名的变化就更加微妙和广阔得无边无际了。
地球和天体万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命的莫测变化,有一些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故在无认识时,就应从客观规律性上去感观无有相生循环往复的奥妙;
又由于人对客观自然认识的局限性,认知总是相对真实,事物的发展和人的认识也不会停留在起点,故在有所认识时,就应从物质的可变可分性去感知母体的无边无际。
为了表述,他这里引用了道的概念,并认为能表述的道和名不会是恒久不变的,因为道和名是随事物的发展和人的认识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其道和名,不可能是永恒的道和恒久的名。
至于老子主张的道,是天道,是神道,是人生之道,还是万物变化之道;第一个道和第二个道又当如何解释----等等,历代的史学家们都早有解说,这里,我这个门外汉就无能谈及了,由此而导致的理解廖误就在所难免。
2、如何理解庄子的“齐物论”?(包括齐物的含义、齐物的意义、如何评价等)800字 答: 个人见解:世间万物本来不同,但却能相容于天地之间.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生出种种成见,由成见划分出是非彼此,为坚持是非,彼此你争我斗,互不相容,终生役役迷失自我.人的真正解放在于消除一切成见,以开放的胸怀包容万物,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同存.以上一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庄子之言的特点。《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后世按郭象的编注共三十三篇。我择其中一篇《齐物论》作评述,欲以一窥而见全貌。《齐物论》篇是内七篇之二,有人认为是庄子早期作品,其余几篇是《内篇.逍遥游第一》《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齐物论》篇,词汇丰富,用词华丽,构思精巧,善用连类比喻。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仅为说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来读。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在这里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庄子在下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举例说,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栗子,与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没有区别。在庄子的理论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厚古薄今的思想,庄子写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古代的人,知道知识是有限度的,不一味求知。庄子说:“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被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庄子渴望这样一个时代,人民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不相争,无欲无求,而非像方孝儒所形容的人“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的时代。庄子所追求的,不是现代,而是一个远古时代,一个被美化的远古时代。庄子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持批判态度,认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到了庄子的时代人们追求知识和区别,小成掩盖了大成,小道掩盖了大道。昭文、师旷惠子都是当代有名的人,但是人演奏出的人籁,会将天籁掩盖了,就如人的智慧,会掩盖天的智慧一样。有如《马蹄》篇中的马“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追求道心,即无我之心,“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庄子认为,顺自然而生,不强求,才是道,不妨碍别人,不将自由强加于人,平等看待万物,才是道。以仁义来说,虽然仁义是圣人之言,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盗贼也要圣明、勇敢、讲义气、有智慧,也必须要讲仁义。而这些均来自圣人之言,借于圣人之言才成就了大盗,仁义为君王用,为普通人用,也为盗贼用。“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圣人把人的许多罪找出来,加以制止,从一方面而言难道不是教会了人们如何犯罪吗?
庄子家并不富裕,《外物》中有说“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也许并不完全自食其力,但毕竟较接近劳动人民,所以对当时人民困苦生活有较多了解,使他不禁对各诸侯提倡的仁义有更多的怀疑。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取决于他的心,平等的心,看到的事物也是平等的。物理现象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是看的人的心。庄子揭露人的理性的局限性,认为人的智慧不能达到大道,人如果区分是非好坏,那么就只是小成而已。
庄子的哲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圣弃知,人们把明慧,聪慧,智慧,德性藏起来不炫耀,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庄子要人们大智若愚,不显露智慧,事实上这是一种自我保全的方法。庄子的思想源与老子,可是老子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庄子的哲学则是“出世”的哲学。帐子的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当时任命生活十分困苦,战乱频频,而诸侯残暴。“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庄子生活在宋国,宋王偃“射天答地”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庄子看到这些世间的苦难,不自觉的产生“出世”的思想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还可以从庄子本人来看。庄子属于“士人”,这是新产生的阶级,本身无田产,却又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这一类人大概分两类,一类作诸侯贵人的大臣门客,为其出谋划策,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另一类则是不愿与世俗同流的隐者,他们看到社会的黑暗,不愿自身为人利用作争权夺利的工具,他们大多生活贫困,庄子就是属于这一类人。史记上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他认为人生如梦,没有必要执着。“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认为,人不知自己是人还是蝶,那么蝶与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庄子在《齐物论》中表现了他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寿夭的观点,智慧有止而道无止,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的难读体现在难以捉住它的中心思想上。而《庄子》的中心,却在肯定客观规律性,同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庄子》让人消极适应自然,不为名利仁礼所动以求解脱,给在黑暗中的中国人民一条自我解脱逃避的道路。但是,这种完全忽视人的智慧与努力的方法是消极的,是永远难以为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我们读《庄子》,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什么是该吸收的,什么又是该弃之不用的。
3、结合自身经验体会。你认为道家哲学或思想在当代具有什么价值或意义。1500字 答:论道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这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从古至今,无为之思想已深深的植根在人们的思想里。早在中国一些古籍中说,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即已有之,就现存史料和典籍看,道家思想奠基于《道德经》一书,而《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是道家无为思想的鼻祖,生活于春秋晚期、略早于孔子,孔子向他问过礼。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向老子请教,由此可见老子在当时的地位,也由此可见无为思想影响的深远。太史公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①后来庄子更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以及其门人所著的《庄子》一书是对道家思想的一大发展。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那么有名,有威望,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领悟,在各个领域上如:宇宙、社会和人生各方面,以哲学思想的形式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在人道自然无为的主张中,又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与自然界的万物和谐、一体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着自然的发展而发展,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去胡乱行动,从而破坏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道家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关系。人应当控制欲望,解放自己。
首先,来看道家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中的价值。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②今天,在人类社会物质条件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面临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自认为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力量,强大到了在某种程度上的人的力量大于一切的地步。然而,许多科学研究者很快就发现,这种随便的地去改造自然界的结果是,人类不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严重的反抗和报复,使自己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而且人类也越来越受到自己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制约,成了它的奴隶,不得不改善自身去适应那个环境。今天,人类有必要重新学会更好地去尊重自然。在这方面,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中的上述合理内容是很有启发的。对于世间万物,道家主张要顺应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自然属性,让其自然得到发展,不去人的改造干扰。因为道家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人与物是信息相通的。如果我们尊重自然,则自然也会尊重我们,而相反若我们一味干涉万物的自然发展,则亦会受到自然万物的报应。佛学有因果循环,轮回转世,道家亦承认天道循环。当然,人与自然界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人类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一种,经常说,人是万物的主宰,但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故人当爱护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个永恒的主题。,道家的思想是一种尊重、顺应自然的思想,是一种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对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环境社会问题是有其现代意义的。道家哲学这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谓一脉相承。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在著名的布伦特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可持续发展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①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一种道家尊重自然的思想的一种延伸,一种具体化,把道家自然的思想实体化。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希望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说完自然,再说道家在“人”这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人有许多观,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最重要的莫过于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两者都是形成人性的关键; 另一方面,人也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不可能脱离集体而单独一个人存在,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也成为人必须掌握的一个技巧。
道家提倡少私寡欲、专气淳和、追求清静无为、逍遥洒脱,主张无为而治、柔弱不争,这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大的益处。当今社会,有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严重扭曲变形,对利益的追求达到了无节制的地步,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牺牲大我,成全小我。视自己的利益为黄金,他人的利益为粪土。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政者不惜牺牲人民的利益,贪赃枉法,在中国重大贪污案屡见不鲜;经商者不惜牺牲集体的利益,中饱私囊;甚至普通人之间也是尔虞我诈。道家认为万物发展所遵循的根本规律是“反者道之动”和“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所以“少则得,多则惑”、“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实际上“物极则反”。这是一切的定律。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矫,自遗其咎”。人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一定的必需生活资料,所以道家并不完全反对人有私利,但是要适可而止。道家的这种思想在现代解决人生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幸福快乐。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道家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思想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指导。动物有欲望,那只是凭它们的野性,而人和动物是不同的,人类有思想,有情感,有智慧,又如何会被欲望蒙了眼睛?所以当今,这个被金钱充斥了的社会,应该更加看清事物本相之后,想想那些欲望是不是应该的。所以,要经常忘记欲望,才能体察到世界万物的玄妙之处,体悟人生真谛。
现今,都在讨论这和谐社会,当然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无为而治,《老子》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样的社会能不和谐吗? 李约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③前面提到的,道家的思想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当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算,变的自私自利;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不断的索取,不断的破坏,换来无尽的自然灾害。道家思想在缓和这种现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道”通过是人思想的改变而改变行为的。总而言之,现今社会道家的价值越来越高,人、社会、自然的发展都离不开道。
②
①
第四篇: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相通之处
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相通之处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是开启和引导西方两千多年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走向的两大哲学巨擎。人们普遍认为,此后的西方美学思路便沿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两条对立的路线发展,前者路线是唯心主义的路线,后者路线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路线,继而,在文艺思想和创作方法方面,浪漫主义者视柏拉图为其先祖,而现实主义却尊奉亚里士多德为其开山鼻祖。二人美学思想上的对 立被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形象地定格在他的名画《雅典学派》之中:柏拉图手指苍天,而亚里士多德手指大地。虽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高足弟子,但人们常常引用“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来说明亚里士多德对其恩师的学说的批判性。因此,学界着重考察了二者美学思想之间的差异性,如有人从柏拉图的“理式”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出发讨论二人诗学思想的差异,也有人深入分析二人在“摹仿说”上的区别,还有人结合当代文学批评的最新潮流,认为柏氏的美学思想属于道德批评,而亚氏的美学则应归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范畴。
不可否认,亚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图文艺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与后者迥然不同的学说。然而,作为柏拉图的爱徒,难道亚里士多德仅从恩师那儿学会了方法论上解构老师的批判性,没学到其老师本体论上的一点点思想和观点?如若这样,于情于理解释不通。从师生关系来看,亚氏的美学思想从柏氏的美学思想脱胎而来,前者或多或少会受到后者的影响,二者之间理应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本文着重考察二人美学思想方面的相似性,从而指出西方早期美学思想发展中的连续性,纠正断裂性的认识,弥补对美学思想进行简单化贴标签的失误。
首先,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二人都持反映观。众所周知,柏拉图在《理想国》卷十中举例说有三种 “床”:第一种是理式之床,是由神创造的;第二种是由木匠按照第一种理式之床制造出的个别的床;第三种床是画家摹仿个别的床画出来的床。柏拉图认为 “如果我们把画家叫做那两种人所造的东西的模仿者,应该是最合适的。”“悲剧诗人既然是模仿者,他就像所有其他的模仿者一样,自然地和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图学说中的世界由三部分组成,即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文艺世界。文艺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反映理式世界,因而,文艺世界依赖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又依赖理式世界;反过来,理式世界支配现实世界,现实又支配文艺世界。虽然柏拉图坚持认为理式之床才是本质的、真正的床,画家所画的床是对真理的“影像的模仿”,和真理隔着两层,是不真实的,但是如果我们撇开柏拉图的玄奥的理式世界且不考虑他对真实概念的主观价值判断的话,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文艺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直接映射关系,即柏拉图的摹仿说中包含了文艺反映现实的观点,关于这种反映是真实的反映,还是歪曲反映的问题,这属于价值判断问题,则可另当别论。如果从这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则是直接继承了老师的观点。
在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中,他放弃了柏拉图对 理式的追求,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为认同文艺的可能真实性埋下了伏笔。在《诗学》中,他转向对事物普遍规律的追求。他在《诗学》第二十五章中指出,诗人是摹仿者,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从如下三者中选取摹仿对象“过去或当今的事,传说或设想中的事,应该是这样或那样的事。”第一种是自然主义的写作手法,第二种是摹仿神话传说,第三种就是摹仿按照事物普遍规律可能发生的事。亚氏认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由此看来,亚氏在肯定文艺世界 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进而追求高质量文艺作品的衡量标准,即符合现实世界背后的必然规律。
柏拉图认为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势力,一种是“我们的最善部分是愿意遵从理性指导的”,二是“我们的无理性的无益的部分是懦弱的伙伴 ”,“我们的那个不冷静的部分给模(摹)仿提供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材料”。由此看来,柏氏与亚氏一样,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持有相似的观点,即不考虑他们的价值判断,他们都认为文艺是反映或摹仿现实的,且摹仿的主要对象是人的心理、感情、行动等,而不是自然。车尔尼霍夫斯基曾评论道 :“无论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艺术的尤其是诗的真正内容不是自然,而是人生。”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同意“艺术反映生活、反映人生的”说法。至于反映的真实程度、衡量标准及艺术对人的好坏影响等属于价值判断的因素,则另当别论。理解亚氏的反映论难度不大,但理解柏氏的反映论却并非易事,因为柏氏在 《理想国》中基本上以价值判断的方式批评荷马等诗人对人性中弱的部分的摹仿。即便如此,柏氏的叙事实践本身却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诗性摹仿能够反映现实世界的观点,因为《理想国》本身就是柏氏摹仿苏格拉底来反映自己观点的论著,“《理想国》象柏拉图的所有对话录一样本身是诗„„从性质上说,柏拉图对话录就是一种诗性的模仿,柏拉图代表,或至少似乎代表了所有他虚拟的对象 来说话,这与荷马以及悲剧诗人没什么不同”。退一步讲,即使柏拉图认为艺术是虚幻的甚至是歪曲的反映,但他还是间接地承认了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
回头再看看柏拉图提出的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的 理式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事物的普遍规律,虽然这两个概念被后人分别武断地归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范畴,但这两个概念体现了二人在表达事物普遍性,寻找现实世界背后的动因以及探寻文学艺术的共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化精神追求。
其次,二人对文艺现象的分析都试图表现出理性化和整体化观念。柏拉图试图通过“理式”来对现实世界和文艺世界进行理性把握,而亚里士多德则企图通过四因说来驯服它们。柏拉图的理式理论诞生于两个世界的对立:现实世界和理式世界。他认为,“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 ”。理式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和文艺世界是永恒的独立存在。正如上文指出的,文艺世界和现实世界会不同程度的反映理式世界,所以柏拉图认为美感教育的过程应该是:第一步应从某一个美形体开始,第二步学会了解形体之间的美是相通的,即在许多单个美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第三步要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如此向前探索,最后达到理式世界的最高的美。“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死,不增不减的”。
泰勒在《苏格拉底种种》中指出,“理式”的基本意思是“所视之物,”早期的衍化意思是“形状”“形式”等,后来引申出“种”“类”的意思。由此看来,“理式”实际上就具有对现实事物加以抽象和概括的意思。由于历史条件 的限制,柏拉图无法搞清楚抽象出的普遍规律是什么,所以只好把理式归于神造。虽然被批评为客观唯心主义,但柏拉图对美的理式和理式的美的拷问,都反映了他试图对文艺现象及现实世界进行理性化的意图,因为“理式”一词与我们所说的“规律”在认识论上具有相似之处。按照柏拉图的观点,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生来就有审美能力,对节奏与旋律有着本能的爱好,事物的美并非出于偶然,文艺产生的美一定具有固有的原因。
而亚里士多德对文艺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的理性化分析则是建立在其“四因说”基础上的,而后者又与柏拉图的“理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因”即事物形成的四种基本原因,分别为材料因、形式因、创造因和最后因。亚氏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 都离不开这四因。以一尊纪念伯里克利的青铜雕像为例,它的材料因是青铜,形式因为伯利克利形象,创造因为雕塑家的创造,最后因是为了纪念伯利克里从而雕像的目的。从四因说可以看出,亚氏把事物的形式和材料割裂开来了。我国学者朱光潜认为,在材料与形式之中,亚氏把形式看成是更基本的,这些都显出他的唯心主义的倾向。朱光潜还进一步指出了亚氏四因说中所弥漫的柏氏“理式”之神性。如果把“创造因”应用到现实世界,就必须假定有个创造主,所以亚氏没有放弃“神”的概念,神还是“形式的形式”,并且,亚氏所说的最后因也是指造物主的目的。把“四因说”应用到文艺上,实际上亚氏把“自然”和“神”看作一个艺术家,认为只有神这个外因才能赋予形式于文艺。再者,亚氏非常看重的“形式因”被派定了比材料因更重要的地位,在亚氏心目中是构成一切事物的首要推动力。虽然亚氏未采用理式世界和现实世界对立的说法,但“形式因”的抽象性和玄奥作用与柏氏的理式是相似的,难怪有学者认为,虽然亚氏强调艺术创造,但这种创造的根源还是在 “神”。
由此看来,柏氏所追寻的美的理式等同于亚氏苦觅的作为事物内在本质的形式美,这两个概念都体现了二人要把文艺及其它事物当作可把握的、能够追寻到其本原实质的理性化思考求真过程。那么,艺术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理式之美或形式美要求运用理性力量作用于非理性事物,从对象中分析出可把握的整体结构。柏氏是通过“限定”的工作来完成这一任务的。所谓“限定”就是对混乱和杂乱无章的非理性事物进行逻辑化的规范。经过限定的事物都体现以下两个特点:(1)由开头、中间和结尾等成份组成,每个组成成份都有自己明确的位置;(2)各组成成份按合宜的比例排列。柏氏认为美的事物必须符合这种完整和统一的标准,事物的美取决于其内部的秩序。具体到文艺作品,柏氏在《斐德若篇》中明确表示:“每篇文章的结构应该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有它所特有的那种身体,有头,有中断,有四肢,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体,都要各得其所,完全调和”。
对于柏氏的文艺结构整体观,亚氏丝毫没有冒犯老师的表现,他几乎是完全接受了柏氏的这一观点。多年的师生关系使亚氏不由自主地套用了老师的观点。他指出,顺序、匀称和限度等是审美的核心成份,美是对“无限”或“无界”事物或现象的限定,完美作品的结构应由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组成。亚氏认为,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区别就在于在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一体。亚氏在《诗学》第七章中为整体结构给出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一个完整的事物由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组合精良的情节不应随便地起始和结尾,它的结构应该符合上述要求”。并且亚氏有针对性地论述认为戏剧的美就在于其整体结构性。“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或是任何由各部分组成的整体,如果要显得美,就不仅要在各部分的安排上显出一种秩序,而且还须有一定的体积大小,因为美就在于体积大小和秩序„„同理,戏剧的情节也应有一定的长度,最好是可以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把握。”据此,亚氏把悲剧定义如下:“悲剧是对一个完整划一,且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由此看来,亚氏拥有与其恩师同样的理性化整体结构文艺观。如果说上文讨论的二人之间的第一点相通之处与文艺的 “真”有关,第二点相通之处与文艺的“美”有关的话,那么二人表现出的第三点相似之处则与文艺的“善”有关,即在文艺的社会功用和教育功能方面,二人的美学观点也相似。二人都认为美和善是相通的,文艺具有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柏氏是以强烈规定性口吻提出文艺的教育功能的。在 《理想国》卷三中,柏氏在痛斥那些经常摹仿坏人坏事或是软弱的人和软弱的事的诗人之后,说,“至于我们,为了对自己有益,要求作为较为严肃较为正派的诗人或讲故事的人,模(摹)仿好人的语言,按照我们开始立法时所规定的规范来说,唱故事以教育战士们”。在提倡好的文艺作品的同 时,他对于荷马及其他悲剧、喜剧诗人持禁止态度,因为他们的诗歌会毒害人们的心灵,所以要坚决驱逐出理想国,他说,“实际上我们是只许可歌颂神明的赞美好人的颂诗进入我们城邦的。对于荷马等诗人的否定,并不是由于柏氏没有认识到文艺的社会功用,而是恰恰因为他认识到了文艺所带给受众的深刻影响。不管是反面排斥,还是正面提倡,都反应了柏拉图对文艺之社会功用的重视,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对古希腊文艺名著进行字斟句酌的反复审查。柏氏坚持认为,文艺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务于政治;文艺的好坏,必须首先以政治标准来衡量。可以说,“柏拉图在西方是第一个人明确地把政治教育效果定作文艺的评价标准。”柏氏的观点使我们看出,文学的教育功能使它对现实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负有责任。除了文艺的教育功能,柏氏批评荷马及悲剧诗人可能毒害人们思想的讨论客观上是以承认文艺的娱乐功能为前提的。他批评说,悲剧性的文艺让听众的情感尽量发泄,使听众暂图一时快感,且人们的心灵认为自己得到的这个快乐全然是好事。“我们大概也要许可诗的拥护者„„说明诗歌不仅是令人愉快的,而且是对有秩序的管理和人们的全部生活有益的”。在批评声中,我们看到了柏氏无可奈何地承认了文艺娱乐功能的存在,因为若此功能不存在,则失去了批评的口实。其实,柏氏在《斐莱布篇》里曾较全面的阐述了艺术美的概念。在此,柏氏重视快感的产生,认为它是与美相连的。柏氏区别了两类快感,一是纯净快感,二是混合快感。他认为悲剧所提供的就是混合快感,即掺杂着痛苦的喜;真正优秀的文艺应该给人以纯净快感。
与其老师一样,亚氏也把文艺的教育功能摆在第一位,并兼顾娱乐功能。亚氏在谈到音乐时认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为了更好地实行文艺的教育功能,亚氏与柏氏一样采用了区别对待的规定性方法。在《诗学》第十三章中,亚氏认为有三种情节结构应该避免,“首先,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其次,不应表现坏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再者,不应表现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它应该表现人物从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而不是相反„„人物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后果严重的错误。”亚氏主张悲剧主角的性格与我们观众 类似,只有这样悲剧主角才能极容易引起我们的同情,使观众的心灵得到净化,进而受到教育,结果,这样的悲剧作品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财富。亚氏所提倡的教育功能是通过娱乐功能,即净化完成的。亚氏认为,诗对听众情绪起净化作用,有益于听众心理健康,也就对社会有益。亚氏宣称悲剧“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情绪净化 的快感只是文艺作品美感来源之一,亚氏在诗学中还提到在摹仿中,认识事物本身所产生的快感以及作品节奏与和谐所带来的快感。艺术品的娱乐功能由各种快感综合而成。亚氏还区别了不同类别的文艺所激发出的不同情绪,产生不同的净化作用和不同的快感,如悲剧的快感,滑稽性格所生的快感以及善恶报应类戏剧所带来的快感。文艺作品给观众带来的这些快感同时有益于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正如柏拉图的观点,即文艺激发情绪,产生快感,并不必然是坏事。亚氏也认为,情感渲泄,摹仿快感是人的自然倾向,文艺的存在有它固有的理由和社会功用。正因为深刻认识到文艺的教育功用,所以亚氏在其《政治学》里制定了详细的文艺教育计划。
由此看来,二人都重视文艺的教育、娱乐等社会功能,并堪称史上最早的寓教于乐的典范。
师徒二人美学观点上的相通之处不仅表现在以上与真、美、善有关的三个问题上,还存在于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与意识形态等因素方面。例如,关于诗学分类问题,二人的做法也表现出惊人的但可理解的相似性。二人不约而同地从今天意义上的叙事学角度对文艺创作方式进行了分类。当然,分类后的价值判断是有差别的,此另当别论。柏拉图指出,“诗歌与故事共有两种体裁:一种完全通过摹仿,就是你所说的悲剧与戏剧;另外一种是诗人表达自己情感的,你可以看到酒神赞美歌大体都是这种抒情诗体。第三种是二者并用,可以在史诗以及其它诗体里找到”。在这里,柏拉图实际上沿 着两个维度区分了三种文艺体裁。两个维度表现为摹仿与单纯叙述之间的对立。第一种体裁属于摹仿,戏中人物在讲话、行动;第二种属于单纯叙述,只有诗人在说话;第三种是头两种方式的混合。柏拉图的价值取向是:第二种方式最好,最坏的是戏剧性的摹仿,因为单纯叙述有助于诗人直接向观众表明善恶之分,而戏剧性摹仿容易使观众迷失在纷繁的剧中人物的多声部中,致使诗人观点的消失和观众难辨善恶。在诗歌体裁划分方式上,亚氏几乎照搬了柏氏在《理想国》卷三的二维三分法:“人们可用同一种媒介的不同表现形式摹仿同一个对象,既可 凭叙述———或进入角色,此乃荷马的做法,或以本人的口吻讲述不改变身份———也可通过扮演,表现行动和活动中的每一个人物”。在此,亚氏主要 区分了叙述和扮演两种叙事方式,柏氏所提倡的抒情诗体属于叙述体裁,悲剧和喜剧则属于扮演体裁,而荷马史诗则采用了介于二者之间的模式,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进入角色,叫人物出场,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摹仿。亚氏对诗学体裁的分类与柏氏的分类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前者认为摹仿方式高于叙述方式,因为摹仿是人的天性,会给人带来快感,亚氏认为悲剧优于赞美诗和喜剧。
相同的诗学分类方式,却导致了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不同的价值判断又引领我们看到了二人美学观点背后相似的伦理态度和意识形态。柏拉图之所以不能容忍荷马史诗和悲剧,因为它们把神和英雄们刻画得和普通人一样浑身是毛病,如欺骗、争吵、贪财怕死、奸淫掠夺,这些行为违背了理想国的道德原则,会毒害理想国的青年人,会削弱他们保卫理想国的斗志。柏拉图认为神的本性是善的,决不允许诗人玷污众神的形象。其实神代表了柏拉图意识形态中的贵族阶段,所以为了维护贵族形象及统治,除掉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一切诗歌入境。压制荷马史诗和悲剧体现了柏拉图文艺批评的道德标准和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亚氏赞美悲剧和史诗、贬低喜剧的做法却达到与柏氏殊途同归的愿望。亚氏认为,悲剧主角应该是好人而不是坏人,而“喜剧摹仿低劣的人”,情节逆转不应造成反感,而应适合道德标准。强调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主张摹仿高尚人及文艺要教育受众的观点使亚氏的美学思想充满了道德判断的意味。受到其老师深刻影响,亚氏的美学思想同样折射出他的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亚氏心中理想的悲剧主角应是一些“声名显赫、生活顺达,如俄底浦斯、苏厄斯忒和其他有类似家庭背景的著名人物”。换句话说,在亚 氏的心目中,只有他所属的上层贵族阶层的人才可以当悲剧主角。另外,亚氏在《政治学》里所设计的文艺教育,正如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一样,只以统治阶级的青年为教育对象。由此看来,师 徒二人的美学思想反映了共同的意识形态,“都背着道德主义考虑的包袱”。
在以上对文艺的本体论的讨论中,我们看出了二位先贤的诸多共同之处。下面,我们再从文艺表征和方法论角度简要考察一下二人之间相似的观点。
众所周知,文艺是一种表征手段,是一种符号表达方式,与日常交际表达不同。真实的日常交际要求符号能明确无误地指向所指。而对于文艺作品却不能这样苛求。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文艺是一种虚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模糊不清的,文艺与现实不是明确对应的。从这个角度看,柏氏和亚氏的摹仿论属于典型的现代意义上的虚构性表征理论。在本文的前面,我们已提到二人的美学思想是一种反映论,但反映的真实程度是另外一回事。此处,文艺的真实性问题将得到分析。柏氏认为文艺与真理隔了两层,只是影子的影子;换句话说,文艺作品是不真实的,是虚构的;而亚氏认为文艺作品不在于摹仿事物本来的样子或照事物为人们所说的样子去摹仿,而是在于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这种应当有的样子是被现代人说成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中事物本来的样子的,因而也是一种虚构。师徒二人的美学思想均暗含了文艺的虚构性。而虚构就是撒谎和欺骗,当然谎言不一定是恶意的。柏拉图认为,摹仿得到的只是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模(摹)仿者对自己模(摹)仿的东西没有值得一提的知识。模(摹)仿只是一种游戏,是不能当真的。” 柏氏认为荷马等悲剧诗人巧妙地利用了 观众心灵中弱的部分,骗取他们的眼泪和情感,“绘画所以能发挥其魅力正是利用了我们天性中的这一弱点”。观众们受了艺术家的骗,却不知道艺 术作品与真实隔着两层。那么柏氏认为艺术家虚构表征的具体手段有哪些呢?什么样的谎言手段能骗得观众的相信呢?柏氏认为诗人的谎言手段主要包括语言、韵律、曲调等符号。“诗人虽然除了模(摹)仿技巧而外一无所知,但他能以词语为手段出色地描绘各种技术,当他用韵律、音步和曲调无论谈论制鞋、指挥战争还是别的什么时,听众由于和他一样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只知道通过词语认识事物,因而总是认为他描绘得再好没有了。所以这些音乐性的成分所造成的诗的魅力是巨大的。”诗人虚构的成功导致观众沉溺于由各种符号编织起来的 谎言之中。
亚氏在谈到诗的摹仿媒介时,完全认同了柏氏 的观点。他在《诗学》第一章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靠说唱谋生的表演者或艺人凭借节奏、话语和音调进行摹仿,这些符号手段的使用有助于诗的虚构性的实现。但亚氏对文艺虚构手段的挖掘比柏氏走得更远,他没有停留在单纯符号手段的使用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演算过程在文艺虚构中的共谋作用。在《诗学》第24章中,亚氏直截了当地分析了诗的撒谎过程,而擅长使用撒谎手段的大师,荷马理应当仁不让。这一更高级的撒谎手段被亚氏称作悖论或包含谬误的推断。亚氏说,“教诗人以合宜的方式讲述虚构之事主要是荷马,而使用这方法要利用如下包含谬误的推断。倘若P的存在或出现先于q的存在或出现,人们便会这样想:假如q是存在的,那P也是存在或发生过的。然而,这是个错误的推断。因此,假如前一个事物是个虚构,但在它的存在之后又有了其它事物的存在或出现,诗人就应补上这个事物,因为当知道q是真的,我们就会在内心里错误地推断p的存在也是真实的。”亚氏例举了《奥德赛》“盥洗”一 幕中,俄底修斯利用这一符号逻辑骗取悲奈罗佩信任的故事。亚氏认为这一撒谎的逻辑可以掩盖荒唐的情节,使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变得更可信,使之比那些可能发生但却不可信的事更加胜任为诗歌和戏剧的情节。由此,亚氏美学思想中的虚构观或撒谎观可见一斑。
在洞察文艺符号的谎言性方面,柏氏和亚氏可谓是美学思想史上的先驱,因为符号的表征危机和美学的语言学转向只是近来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例如,意大利的符号学家艾柯在其《符号学理论》中直接把符号定义为撒谎的工具,他认为“符号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研究可用以说谎的每物”,他在该书中对作为创造功能的美学文本 和修辞学劳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该观点理应同样适用于文艺符号的分析。
符号学认为,符号相对于某人代表某对象,符号过程三要素包括符号、对象和解释项。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真”的问题,属于语义学范畴;符号与解释项之间的关系涉及“善”的问题,属于语用学范畴;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美”的问题,属于语形学范畴。符号学的这一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美学符号的分析。某一艺术文本不仅其内部包含了不同的符号,而且其本身也是一个艺术符号。艺术文本反映了什么?这是个美学语义学问题;艺术文本要传达的价值何在?这是美学语用学问题;而艺术文本的美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上,这是美学语形学的特长。美国符号学家莫里斯指出,符号的语义、语用、语形三唯独维度是统一在符号的作用过程中的,语义学、语用学、语形学是符号学中互为前提的三个构成分支。同样,美学语义学、美学语用学、美学语形学也是美学符号学中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作品的语义、语用、语形过程是不可分割的,艺术符号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表达内容基础上的,而内容的表达又是离不开符号形式媒介的。艺术符号的语义、语用、语形作用统一在艺术符号的表达中。换言之,美学中的“真”“善”“美”问题统一在艺术符号的表征中。由此,美学符号学为论证柏氏和亚氏美学思想上的相通之处提供了佐证。
柏氏和亚氏美学思想上的相通之处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二人都强调诗的读者因素,强调文艺才能 的培养;在美学方法论上二人都采用描述性规定法,分析视角都是静态的等等。这些共性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但本文所重点分析的二人美学思想上的相通之处,足以证明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连续性。当然二人之间的不同点也不能忽视,否则将看不到美学思想的发展。但目前学界过度侧重二人之间的差别,简单地给他们贴标签,一个是浪漫主义始祖,一个是现实主义祖先。这样简单化的操作忽视了美学思想发展的复杂性,只能导致美学思想史在认识论上的断裂。有学者认为,根据柏拉图的理论,“摹仿就是对外界的一种被动的,忠实的抄录”。从柏氏的身上,难道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现实主义因素?同样从亚氏的关于艺术高于现实的观点中,难道看不出半点的浪漫主义情怀?
本文对于柏氏和亚氏美学思想中共性的讨论,目的不在于要扼杀文艺思想的发展性,而在于指出美学思想是在连续性基础之上的发展;提醒人们关注美学思想的传承性,避免采取简单化的操作,避免在美学思想认识上产生断裂。
第五篇: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道家的“上善若水”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水利万物而不争,企业利万众而有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我们这颗星球上如果没有了水,会是什么境况?没有水,这个星球也就死了;没有花草树木和粮食,也没有飞禽走兽,没有人类,这颗地球只能说是一块大石头。光有天,没有水,不行;光有地,没有水,不行;又有天又有地,但是没有水,还是不行。你看水的这一品格有多伟大。有什么东西能与之相比呢?然而,水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索取,什么也都一无所求,没有自己的利益可言,利益万物而又与世无争。这就更是伟大了。
不仅如此,看看水所处的位置吧,所谓“水往低处流”,它总是自甘于处卑下的位置,“处众人之所恶”。老子对水的这些品格的评价是“几於道”。为什么只叫做“几於道”呢?老子认为水的这些品格几乎就是“道”,但它本身不是“道”,然而它是道的表现,传达着“道”所包含的精神和法则。人们通过对水的这些品质的学习和领悟,接近“道”的精神实质;用“水”这种人人均可观察体会的公开的自然现象,启发人们通过类似修炼“水观”的途径,去悟“道”之本身,最终获得“道”指引,成就道德人生。
那么,水的这些“几於道”的品质,对我们当今企业经营是否还具有指导意义或启发性呢?我认为是当然有的。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这个过渡时期,我认为现代企业完全有必要借古人智慧之镜,修炼一下“水观”,借以明白掌握企业经营之道。所谓修“水观”不过是一种便捷的提法,意思是时常观想一下水的各种品格,领悟水的品格中包含的精神实质,吸取当中“道”的养分,把它们转化成企业的品格、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经营发展之“道”。
水的品格中有哪些适合于提炼为现代企业品格、上升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之“道”呢?下面我将要浅谈一下。
(1)“上善若水”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利他:水利万物而流,企业利万众而立
水的利益不在自己而在万物。“水善利万物”。“万物”都从水那里得到利益。因而万物都离不开水,万物都需要水,万物都不能没有水。这种“万物受益”与水的“利他”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现代企业的借鉴。正如万物都离不开水一样,如果你的企业对社会、对公众确有实在的利益之处,那么,社会和公众也就离不开你的企业,需要你的企业存在下去。
水“利养万物”的品格给我们带来的启迪
1.立业要立在公众的利益需要上。这个启迪也带来一些实际的课题,即搞清楚公众的利益需要有哪些,这些需要当中哪些已被满足,哪些尚未满足,哪些还没有被企业界注意到等等。在搞清楚这些之后,我们才可能把我们正确的“立业点”落实到现实当中,真正介入“道的运行”。当然,在正式介入之前,我们还得弄清楚,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措施,凭借什么样的具体能力,去实现满足公众利益需要的愿望。
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能力,就得着手组织这些能力;如果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方式,就得制造相应的方式;如果我们没有现成的手段措施,我们就得推敲研
究制订出可行的、有力、有效的措施。
2.要使我们的企业成为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就像水是万物的需要一样。这个意思说得简单点,就是要使我们的企业成为对社会、对公众有用的和有利的东西。
二、不争:立于不争而无尤,立于不争而有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有一句,说的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我们的立业点选在“无竞争点”上,情形就会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回避有竞争的领域,寻找“无竞争点”;这种对“无竞争点”的寻觅与探索,就是研究万众的潜在需要。这种需要是未被满足的需要,因而是具有立业价值的需要,是真需要。由于还没有别的企业向人们输送他们所需要的利益,因此,也就还没有竞争。
人人都可以推想,这样的立业将是顺利的,因为社会万众需要,而且又没有竞争摩擦,阻力较小,接受较快。并且,这样的立业,为社会和公众创造的才是真利益(不是可有可无的利益,而是急迫需要的利益)。
很多人们眼中“一帆风顺”的企业,其成功之处,大抵都包含了“立于不争”的奥秘。他们同时印证了老子《道德经》中另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争”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立业当立于无竞争领域,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企业才可以安安然然地尽其“企业的天职”,利于万众。或者说: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三、居下
有了成绩不骄傲,不居功,不沾沾自喜,不炫耀,始终自省自己还有哪些不是、哪些缺点、哪些与社会发展不符合的,然后加以改正,始终居下地自省自责,对任何人、任何事物均是大有益处;相反,攀高,形成头大脚小,基础不牢,云里雾里,不知所以,一旦跌下来,会粉身碎骨,自取灭亡;居下就是遇上挫折,跌下后,能不伤筋骨的立起来。
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上,水无论在哪里,都总是甘居最低下之处。容污纳垢,包容一切而不言不语。时时处处,总想把高一点的地盘让出来,自己甘处卑下。
在“众人之所恶”处,恰恰是水自甘谦居的位置之所在。水的谦下品质如路标的作用,它告诉人们往这边走或是往那边走。这一点确实具有意义:一来,众人不愿涉足的区域,更有可能是无竞争的区域,易于找到立业点,而且是立业的“无竞争点”;二来,众人不愿干的事情,总得有人干,这种局面中一定包含着许多对我们的需要和召唤,而这些潜伏着没有人去管、没有人去设法满足的利益需要,恰恰是我们立业的根本点,是企业立业求之不得的东西;三来,众人都不愿干的事业,你把它干起来而且干成了的话,其功德无量,自然易于从社稷苍生那里获得支持和回报,利于立起长久的大业。
水的谦下品质,对企业之道的启示
要甘于在人们不愿着手处立业,要甘于在人们挂不上眼的卑微处立业,要甘于从低处着眼,甘于从“众人之所恶”处着眼。这样才容易找到利益万众的途径,才不至于在竞争得眼花缭乱、心烦意乱的“高处”迷路,才有利于履行企业的天职,为人民服务。
四、忍让.融通.知迂回.无损:流畅的立业之道
水无论流向哪里,遇到阻力则自行谦让:正面流不过去就向左面,左面流不过去又向右面,每一面都流不过去时,就停下来,积蓄自己,再等待时机的变化
以及各种条件变化,等到自身条件或外部条件成熟,又涓涓不断地开始新的历程。水的这些特点,相当于承认客观条件的相对合理性,并予以尊重,不强求外部条件来迎合自己,而是自己调整自己去适合于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这里讲的忍让,还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忍让,不是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那种忍让,而是尊重客观而又不放弃主观追求,旨在谋求自己去适应客观规律的那种忍让。是对天地间万事万物及其大道有所觉悟之后,才拥有的十分通融、十分通融的一种立身处世态度。这里面也包含着任何事情都不去强求的“无为”精神。
水虽然没有眼睛,没有耳朵,却总是能在大千世界里找到自己最正确的位置。这就是“让”、“不争”、“不强求”带来的利益。我们企业的立业过程,为什么不从水的这些启示中去获得一种深刻的觉悟呢?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像水那样懂得忍让、顺应、融能、迂回的话,我相信,我们立即就能找到我们现在的位置,然后顺流而下,进入未来的位置。因为忍让、融通、迂回带来的恰恰是无阻无碍。虽然有时看上去路子是弯的,但毕竟是一派活跃的流畅,是对天地万物、对各种客观规律的最融洽的顺应。
水的这种“美德”对企业道路的的启示
不可强而为之,一切要从主客观条件上去讲究顺应,而且,主要是尊重客观,调整主观。
五、流水不腐,本性不变
水是活的。流水不腐。这是水的又一美德。这一美德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寻找新的立业点,不断地更新为社会服务的方式,不断地寻找“造福人类”的新的途径、新的路子。像水那样在从容不迫的“无为”中始终保持流动的活力。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因为“水利养万物”是在流动中实现的。死水难济万物,而且水性本不死。而企业呢?企业要能利益万众,这也不是在一个点上就能办到的。再说,水正因为在流动中,所以才保持了自身的活性,不致腐坏。企业也一样,在立业中发展,在发展中立业;不断地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以顺应的姿态,于流变中保持自身活力。
这其中只有一点是不可变的,那就是始终坚持以“造福人类,服务社会”为企业自己的本性。就不像水不能放弃了“水往低处流”的本性一样。企业以其本性的“不变”对应主客观条件的“万变”,这样就能一路流畅,融融通达而又不脱离“道”的轨迹。
水的这种“美德”给我们带来的的启示
企业应当坚守 “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和“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以此为真正的导向,才能在风云万变中沿着不变的本性发展、壮大。这样,既稳定,又健康,又合符道的精神和法则,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康庄大道”。
六、柔能克刚,柔比刚好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是说: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也没有什么能够替代水。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上讲:“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即:表面坚强的东西,已经是失去了生机的东西,而柔弱的东西则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就人生而言,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要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就企业而言,就是要尊重客观、尊重社会、尊重各行各业,把自身的位置摆提低一些,能让的都要让,要充分明白迂回、委曲的妙用,要尽一切可
能回避竞争,要体现出企业的“柔”性,不要将自身目标强求于天下,而要将天下的目标加之于自己,要安安心心做弱者,做服从者、顺应者,让社会和公众的意志来摆布自己,满足于公众意志给自身留下的位置等等。
水的“柔弱之道”对我们管理的启迪。
要用水的形象来指导自己,处柔弱,处忍让,处流动,处卑下,处迂回,处融通,在一派柔弱之中,得以流畅,充满活力,这才是具备了真正的力量,一种活的力量。
从中领悟的“柔弱之道”。它也是企业的立业之道和发展之道。企业的柔弱之道,不是说它软弱可欺,而是说它柔顺、通达、善于顺应、没有死板的自我意志,以主客观的融洽与吻合为尚,能发挥出“无为”的作用,能在流畅的顺应过程中保持的发挥真正的活力;那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活力,而且是一种有道的活力。
(2)松下的经营理念——水的化身
1、低价位的产品经销“自来水哲学”——无争,居下
松下公司的创立者——松下幸之助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企业家,他的经营哲学在日本企业界备受推崇。他认为:“我们都是站在经营者立场上的人,我感到所谓经营是具有非常高的运动性的,而且是活的综合艺术。所谓经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是非常有深度的。”松下幸之助经营思想的精华之一,是产品经销的“自来水哲学”。这一思想不仅指导松下公司讯速地发展起来,从一个生产小商品的作坊发展为世界著名的大型国际企业;而且这一经营思想被许多日本企业所接受,成为日本企业占领全球市场的有效手段。
松下幸之助向公司的员工分析说:“水虽然是有价的,可是一旦处处可见,价值也就几乎为零了。如果大量生产这些物品,其价格也会相当低。我们的任务就是制造像自来水一样多的电器,这是我们的生产使命,尽管实际上不容 易办到,但我仍要尽力使物品的价格降到最便宜的水准。”
另外,美国福特公司汽车销售的价格策略,也给松下幸之助极大的启发。福特公司在刚开始生产汽车时,发现由于购买能力的制约,汽车的市场规模较小,反过来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如果只生产一种型号汽车,可以降低成本。汽车价格下降后,会使更多的人具有购买能力,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福特公司采取低价策略,使自己在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上站住了脚。通过大量生产降低成本,然后通过低价格制刺激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松下幸之助将福特公司的这一经验,作为产品定价的指导思想。
1927 年,松下公司新成立了电热部,为生产电熨斗做准备。当时,日本市场上的电熨斗很贵,质量好的产品约4万日元-5万日元一台,只有少数富裕家庭才能买得起。松下公司准备挤入这个不大的产品市场,是看到电熨斗是能够取代铁熨斗的方便家庭用品。影响需求规模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把价格降到一般人都能购买的水平,就会有更大的市场。松下幸之助认为,降价不能降质量,必须保证一流产品的质量,同时比市场上现有的一流产品便宜30%。
松下幸之助认为,有许多商品是人们都需要的。需求是无限的,因而生产的发展也应是无限的。开发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产品,应当从需求的角度看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决策。
2、不参与无标准降价竞争 ——忍让.融通.知迂回.无损
松下公司大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的经营方式与无标准降价的竞争手法不同。1952 年,松下公司扩大电机厂的生产规模,进行厂房扩建,安装新设备,这时另一家日本企业——重型电机厂展开了大幅度降价的市场攻势,降价幅度达到
30%。重型电机厂的价格在松下代理商中引起很大反响,大家纷纷要求松下公司降低价格,不降价就要失去市场。公司内负责电机部门的经理认为,我们的产品质量不比其他企业差,成本也不高,加上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最低的成本加成率,产品价格应当上有竞争能力的。降价就要低于成本水平,如果真把价格大幅度降下来,企业难以维持生存,而且对方降价30%是一种倾销行为,倾销不可能持久。
松下公司坚持不跟风降价,同时动员公司员工,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推销产品,顺利度过了电机降价**。
1964年,松下公司又遇上了电池大幅度降价。当其他品牌的电池纷纷降价维持市场占有率时,松下公司没有降价,电池销售量仍然保持了原来的规模。有的顾客在松下产品专卖店购买时说:松下电池现在虽然稍贵些,但是使用的时间长。可见,只要产品具有较高的信誉,企业就不会因为其他产品降价而失去市场。
七、3、成功的定价方式把产品推向全球 ——利他,流水不腐、本性不变 松下公司在制定产品价格时,除了采取低成本水平基础上的加成定价外,松下公司还经常采取需求供给价格,即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需求,制定产品价格——市场基准价格,也就是参考市场上商品价格,制定自己的产品价格。松下公司根据产品特点、成本、需求和市场,选择不同的定价方式,力求物美价廉,成功地把松下产品推向全球。可以说,凡是有电的地方,就有松下公司的产品。
松下公司在自己的成功道路上将道家水的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它用自己实际行动和成功的经营管理理念验证了中国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成功路上,松下的经营者始终恪守经营理念,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创造了自己的奇迹和长久不衰。
松下公司成功了,源于经营者常作水观,常领水德,常悟水道;于水的生动形象中,各自终有所获;获得与大道相通的大利益。他像疏导水一样疏导自己的员工,让他们与企业形成了共识,最后将小溪汇成大江、大海,长立于世间。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怎样运用中国古代道家的精华思想去武装企业,使之立于不败之地,还有相当远的路需要走,尤其中国的企业,更应该以世界著名的企业为向导,在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管理思想的同时,认真品读中国古代道家等优秀的管理思想,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把中国企业真正做大、做好,这才是王道。
当下,中国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经营者不注重管理,以至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履缓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会这样?中国企业振兴的希望和道路又在哪儿?我们有能做些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们,所有这一切与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理念和整个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企业的文化建设和人员素质。
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制定好企业的发展战略,注重企业的文化教育,励志于长远,认真走好当下。我相信在中国古代优秀的管理思想的熏陶下,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更多的中国企业也能屹立于世界著名企业之林,也能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