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勇:在全省推进转型升级工程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16:5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学勇:在全省推进转型升级工程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学勇:在全省推进转型升级工程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李学勇:在全省推进转型升级工程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转型升级

——在全省推进转型升级工程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7月15日)

李 学 勇

同志们:

这次推进转型升级工程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江苏工作“六个注重”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决策部署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志军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对“十二五”时期推进转型升级工程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转型升级工程是我省贯彻落实“六个注重”、全面实施“八项工程”的首项工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六个注重”的要求,第一项就是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江苏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推进我省转型升级,专门制定了《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江苏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实施好、落实好推进计划。在这里,我想强调六

— 1 — 个方面:第一,在推进思路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转型升级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必须把好字优先、又好又快贯穿于全过程,着力转变不利于转型升级的思想观念,着力破除影响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制约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谋划转型升级的思路、推进转型升级的能力、促进转型升级的措施。转型升级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经济结构,也关系到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还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注重统筹推进,切实增强转型升级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第二,在推进导向上,要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既着眼于化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又致力于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着力推动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出口为主向消费为主导、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要素投入由以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以科技、人才和管理等创新要素投入为主转变,城乡关系由二元结构向发展一体化、区域经济由不均衡向协调发展转变,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第三,在推进机制上,要把政府的引导作用和运用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资源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场规律,通过规划、政策等手段引导市场,通过市场促进各种要素合理流动。建立健全市场体制机制,培育完善

— 2 — 市场体系,以市场竞争机制促转型、促提升,增强转型升级的活力和动力。第四,在推进主体上,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力军作用。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也是转型升级的主体。要把转型升级的立足点放在企业,大力推进“万企升级”,以产业政策的发展导向、财税政策的利益导向,把企业的注意力引导到转型升级的正确方向上来,充分调动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开展自主创新、加强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加快向企业集聚。第五,在推进重点上,要全力以赴实施“五大行动”。《计划》提出的五个方面工作,既是我省推动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也是实现“转”和“升”的关节点,每一项都有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大力促进政策聚焦、资源聚集、要素聚合,真正做到在“行动”上下功夫、在“转型”中见成效。第六,在推进要求上,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各地各部门要把推进转型升级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汇集政府、市场、企业的力量,形成推进转型升级工程的强大合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发挥好生力军作用,紧贴转型升级需求,主动服务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要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举全省之力推进转型升级的工作格局和浓厚氛围。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这里,我重点

— 3 — 就如何通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转型升级讲四点意见: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动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第一,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发展紧密相连。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越来越体现出融合发展、联动发展的特征,制造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生产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链竞争。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多地得益于生产服务业的配套和支撑,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研发等生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综合服务功能日益突出,制造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更多地依赖于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环节,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工程规划、技术推广等科技服务业对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信息服务业对促进“两化融合”至关重要,金融对企业融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等领域的渗透无处不在。第二,现代服务业与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紧密相连。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商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同时,运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业态等现代服务业理念和手段改造提升面广量大的传统服务业,是增强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传统服务业通过现代化手段的改造提升,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比如,把电子商务、网络技术、连锁经营等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运用到传统服务业,把传统的大型批发市场改造成集贸易、信息、技术、— 4 — 融资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对零售、餐饮、休闲等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必然是很大的提升。第三,现代服务业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科技创新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服务业也是自主创新的“助推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引领和推动着一轮又一轮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信息通信技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金融、科研、研发、设计、人力资源等生产服务业都是科技创新的直接推动者和转化者,它们不仅向其他产业传递知识和人力资本,还直接改变了技术发展和创新模式。生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整个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源泉,特别是其中的科技、研发及营销、设计等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第四,现代服务业与发展开放型经济紧密相连。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无论是海外营销、贸易融资,还是国际经营、跨国并购,都离不开规模日益扩大的国际化服务,商务流程外包已成为国际产业和全球资本转移的新趋势。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谁在这些领域赢得优势,谁就占据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服务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服务业经济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必将有力地推动开放型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五,现代服务业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相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用于吃、穿、用等产品消费支出的比重在下降,住、行等服务支出比重在上升,服务性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5 — 是满足人民群众新需要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生活服务业,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产品,适应广大居民发展型、文化型服务的需要;通过发展生产服务业,可以提供更多能够支付较高劳动力成本的岗位,满足各类人才的就业需求;通过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总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动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增创发展新优势的紧迫任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创造转变和提升,就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切入点,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自2005年全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提出“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方针以来,2008年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会议将发展现代服务业列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把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10年全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又对现代服务业工作作出新的部署,提出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以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为抓手,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各地各部门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组织领导服务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服务业改革试点、集聚区建设以及培育服务业新兴

— 6 — 产业和特色产业等方面迈出了很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一批新的亮点;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识明显增强,一批服务业优势企业迅速成长壮大;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全省上下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地区竞相发展、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可喜局面。“十一五”期间,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4%,高于同期GDP增速0.9个百分点,增幅在东部沿海省市中保持领先,占GDP的比重由35.9%提高到41.6%。服务业税收占到全省的40.1%,比2005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占比提高了15.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8.4%。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37.8%,其中金融业增加值五年增长了近4倍,软件业收入保持40%以上的增速,科技、商务、旅游、商贸流通等重点行业都实现较快发展。服务贸易五年增长了4倍。服务业投资占比达到52.4%。三是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去年10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占相关行业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1.6%;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28家,服务业的要素集聚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升。苏中苏北积极发展本地优势服务产业,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带初步形成。四是发展环境日益改善。成立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部门齐抓共管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资金、财税等方面加大

— 7 — 扶持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把服务业人才纳入全省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不断强化。服务业领域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得到增强。五是改善民生成效显著。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成为就业创业、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生活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广覆盖、多层次、便利化的城乡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目前我省服务业比重还比较低,产业层次和国际化程度不够高,生产服务业对制造业和农业的支撑、互动不够强,生活服务业质量有待提高,农村服务业基础比较薄弱,城市服务业发展得还不够充分,相对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快推进,服务业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全省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深入研究重大问题,积极创新思路和对策,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紧扣主题主线推动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坚持生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坚持生活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坚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开发园区配套建设,促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

— 8 — 均等化,实现服务业增速明显加快、比重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集聚程度明显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如期完成服务业三年提速计划目标的基础上,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左右,生产服务业比重力争达到43%,初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迎难而上,努力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创新发展要有新突破。抓住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利时机,突出创新支撑引领作用,着力推动服务业理念创新、技术手段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依靠创新驱动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通过与新技术的结合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

二是融合发展要有新突破。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一方面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生产服务环节,更加注重服务要素对产业链的嵌入和提升,推动一二产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并重转变;另一方面促进现代服务业内部深度融合,以金融、科技、信息服务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强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推动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统筹发展要有新突破。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提升制造业、扩大开放、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9 — 协调推进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城市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促进三大区域现代服务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是集聚发展要有新突破。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进一步探索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努力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功能区,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生产服务业空间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集聚。

五是品牌发展要有新突破。深入推进服务业品牌战略,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自主品牌为依托,推动产业从生产优势向服务优势转变,从成本竞争优势向品牌竞争优势转变,培育一批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和品牌区域,打响“江苏服务”品牌。

三、全力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必须立足我省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做大做强十大行业,培植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优势。服务业领域宽广,行业众多,要在已有部署基础上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的同时,加快传统服务行业改造提升,促进新兴服务行业加快发展,推动十大领域服务业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金融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要加强金融体制、产品和服务创新,— 10 — 加快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业从传统信贷功能向资本融通、资源整合和资产增值等多重功能扩张,使金融业成为江苏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现代物流业是我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攻方向,要适应我省沿海开发及交通体系发展新变化,尤其要发挥港口、重要交通节点的作用,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构建一体化、全功能、综合性物流平台,尽快形成接轨国际、服务全国、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产业高地。科技服务业是我省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创意是无限的,服务创意潜力是巨大的,要把产品开发与创新的设计、创新的理念结合起来,重点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创业孵化、技术交易及评估咨询等科技服务,培育一批专业、规范、高效的科技服务机构,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巩固和加强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竞争焦点,要抢占发展先机,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和数字内容服务,积极开拓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市场,努力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强省。最近,国家准备出台“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们也在积极研究我省的具体规划,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抓住发展的最好机遇,力争三年有实质性突破。服务外包业是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要大力发展知识流程外包,加快从低中端层次向高端层次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从一般服务外包向形成外包品牌转变,建设全国服务外包高地和国际知名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地。商务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

— 11 — 发展中竞相追逐的热点,要引导商务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支持重点商务区加快发展、提升水平,把我省建设成为商务服务最好、商务成本最低、商务环境最优的省份。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突破点,要加快市场化规模化步伐,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建设产业园区为抓手,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出版发行等产业,使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板块,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鼓励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完善城乡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综合功能的新型市场集群。旅游业是极具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服务产业,要给江苏旅游插上文化和科技的翅膀,打造特色产业体系,突出规划引导、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完善旅游服务和配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业新的跃升。家庭服务业是事关民生改善的潜在大产业,要更好地满足民生需求,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着力发展家政、社区、养老、医疗等服务业,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率先建立比较健全的惠及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服务体系。

(二)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要强化创新驱动功能,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提高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能力。一是以技术创新抢占制高点。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建设,深入推进

— 12 — 产学研合作,力争涌现出更多的服务业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高端服务产品开发和推广,壮大一批具有先导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尽快在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数字文化、工业设计、环境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先发优势。支持服务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通过技术创新引领服务形式革新和服务内涵提升。二是以经营模式创新拓展新空间。引导企业把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结合起来,通过经营模式创新,更好地满足市场服务需求。运用产业链一体化联动、资产证券化、兼并重组等手段,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网络经营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供应链管理、企业流程再造和精益服务,加快由单一服务环节向全过程服务延伸。有序推动制造业主辅分离,大力发展第三方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企业。三是以品牌特色构筑新优势。加快建立服务业品牌培育机制和保护机制,实施一批优势突出、关联度高、示范作用明显的品牌建设项目,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服务业品牌。支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深化品牌开发,放大品牌的增值效应。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到2015年力争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服务业企业达到3家,有40家企业进入全省百强企业。

(三)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现代服务业国际化水平。适应开发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一要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规模,优化服务业外商投资

— 13 — 结构,引导国际资本投向科技信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加快推动外资进入电信、金融、医疗等新开放的行业。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大项目,打造服务业利用外资新高地。二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完善服务贸易体系,促进信息软件、文化、旅游、运输、中医药服务等重点行业出口,鼓励服务企业参与境外的金融、分销、零售等高端服务产业,尽快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优化服务贸易结构,重点发展现代服务贸易,规范提升传统服务贸易,在扩大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的基础上,加快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比重。把服务外包作为服务贸易重要增长极,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和集聚区,推进南京、苏州、无锡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三要积极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鼓励本土服务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服务和管理理念、先进技术、知名品牌和新型业态,通过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本土企业发展理念、经营模式、服务手段和品种的创新能力。

(四)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加快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建设。依托全省生产力布局,以基础设施和完善功能为抓手,不断增强服务业载体的辐射带动能力。一要发挥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加强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要深入推进航空港、江海港、信息港和公路、铁路、光路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的物流枢纽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和公共平台功能。依托沿海、沿江、沿东陇海线和沿沪宁线综合交通运输

— 14 — 体系,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健全“三农”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件。加快实施一批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重点项目,增强重大项目的拉动作用。二要发挥城镇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阵地作用。城镇尤其是大城市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阵地,是各种服务要素的集聚地。要围绕南京、徐州、苏州、无锡、常州等中心城市,打造城市服务经济圈。结合旧城改造和“退二进三”,合理布局服务功能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加快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和社区服务业,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智慧城市,推动高端生产服务业、现代生活服务业和基本公共服务业共同发展。加快中小城镇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三要发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对现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强分类指导,建设一批技术领先、创新性强、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引导苏南抓好现有集聚区提档升级,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鼓励苏中苏北根据各自实际,实施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推动集聚区南北共建,着力打造主业突出、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五)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智力支撑。服务经济是智慧经济、头脑经济。要积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工程,重点建设三支人才队伍:一是复合型领导人才。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转变发展观念,深入学

— 15 —习和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和规律,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全面提高组织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落实人才政策,支持企业招才引智,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现代经营管理、通晓国际通行规则的服务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从海外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在服务业领域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队伍。三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围绕高技术和专业知识服务领域,加快高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依托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大型骨干企业、技师学院等,加强社会培训和企业实训,培养服务业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不断满足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四、努力为现代服务业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省推进转型升级工程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水平。

首先,要凝聚一个共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在解放思想中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转型升级的广泛共识。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认识上要有更大提升,在目标上要有更大追求,在工作中要有更大作为,真正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省服务业发

— 16 — 展领导小组要发挥指导和统筹作用,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能,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第二,要形成一个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快服务业改革创新步伐,积极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体制机制突破和模式路径创新,探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好经验好路子。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准入制度,鼓励外资、民资更多地参与服务业的发展。深化服务企业改革,加快国有服务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障好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在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扩大有效供给。

第三,要完善一个规划。各地既要立足实际发挥现有优势,又要面向市场创造新的优势,认真抓好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引领现代服务业更大发展。重点突出四个方面:把握规律性,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并进,服务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协调推进;注重创新性,充分体现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强导向性,按照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农村的要求,推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发展、生活服务业提升水平、基础服务业完善功能、公共服务业扩大供给;提高操作性,做到可实施、好检查、易评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要落实一套政策。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17 — 必须在政策方面加大更具导向性、针对性的支持。各地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加大集成创新力度,尽快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政策导向要更加鲜明,工业企业能够享受的政策,也要在服务企业积极尝试探索。着力推动已有政策的落实,主动开展政策宣传,加强督促检查工作,让基层和企业更好地理解掌握政策,用足用好政策,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第五,要营造一个环境。最好的环境才能孕育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要实现现代服务业的更大发展,必须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更大突破。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奋发有为的舆论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环境的优化带动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同志们,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努力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大跨越。

第二篇:在全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积极培育特色 努力提升功能

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在全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最近不长的时间内,市委、市政府已经三次在这里召集各级领导干部,就发展现代服务业进行部署和安排:第一次是7月5日集中收听收看广东发展现代服务业经验报告会;第二次是8月15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今天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战略安排,对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进行全面部署,会上市委书记王建华同志将作重要讲话,有关方面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就加快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和特色,总体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也取得明显进步,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具体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总量增长较快。1978年以来,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高于GDp增幅1.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由17.1%提高到33.5%,2004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2%,实现税收占全市地方税收的66%,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二是结构逐步优化。“十五”以来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下降7.6个百分点,信息服务、社区服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新型流通业态不断涌现,**超市、**等品牌落户***。服务业资本结构多元化和开放度不断提高,2004年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全市外资总额的34.6%。三是特色初步显现。以港口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完善,港口吞吐量连续跨过几个千万吨级平台,预计今年将超过**万吨,集装箱运量冲刺**万标箱。同时,以山海风光为特色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近年来保持较高增幅。特色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服务业体系的不断整合,促进了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四是带动作用比较明显。服务业准入门槛低、涉及面广、就业容量大。2004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28.4%,较“十五”初期提高6.5个百分点,比全省多提高1.9个百分点。商贸流通、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城乡居民的服务需求得到不同层次的满足。

总体来看,我市服务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形成了一定特色,但与我市拥有的发展条件、独特优势和新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三个“不相适应”:一是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与我市拥有的良好发展条件不相适应。全市服务业总量偏小、比重偏低,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与拥有的港口、旅游、开放、区位等优势条件存在较大反差。全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1.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低于全省、全国3.2和1.7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不强,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服务业结构转换升级较为缓慢,传统服务业增加值仍占53%,服务业与生产行业整合配套程度较低。新型业态比重较小,全市连锁经营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城乡发展不平衡,占全市人口86%的县域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全市总量的52.4%,广大农村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三是服务业发展的机制体制不活,与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不充分,部分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公共服务业社会参与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业发展活力没有充分展现,这些既抑制了需求扩大,又影响了供给增长。这三个不适应是目前我市服务业发展中的主要薄弱环节,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和提高,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充分发挥我市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迅速提升城市功能形象,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服务业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社会需求不断增强,既奠定了我市发展服务业的基础,也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可能。按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般在36—48%之间,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64%,低收入国家为45%。2004年我市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门槛,市区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将快速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服务业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地方资源和基础条件,继续加大对外开放步伐,优化资源配置,突出重点领域,积极培育特色,进一步完善为生产发展和生活消费服务的功能,促进服务业总量规模扩大,产业层次提升,加快形成有地方特色、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总量在2004年基础上翻一番,占GDp比重提高到38%以上;新兴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40%左右。

我市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山海风光兼得,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立足优势资源和良好条件,着力培育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差别竞争优势。着重培育三大特色。

第一,依托国际海港为核心的大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开放等优势,依托“铁、空、水、公”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各类要素充分集聚,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地区性物流枢纽城市。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完善现代交通体系。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尽快形成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以提高港口集聚要素资源、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为方向,积极启动组合港规划布局,加快实施**万吨级航道扩建、**突堤集装箱码头、**港区二期和三期工程、**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等项目,配套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集装箱优先发展的亿吨大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合大港。加快实施沿海高速、疏港大道等公路重点项目,推动**等一批国省道建设改造,新建客运总站、集装箱中转站等14个客货运输主枢纽站,到2010年形成“11纵13横5联”结构的公路网和“2纵2横”的高速公路网。尽快实施东陇海线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铁路建设,高水平建设***东站等客货运输站场。积极靠大联强,增开航线航班,扩大运输种类,加快发展航空运输。近期尽快恢复北京航线,推动上海航线加密,争取通过套飞等方式推进空港开放。建设*河、*河等航道工程,完善内河运输。二是建设现代物流载体。重点是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企业。要加快建设以港口物流为重点,以沿**线产业带、**沿线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集疏运、货物仓储保税、出口加工、集装箱海铁联运等为主要功能的国际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港口**物流园区(中心)等7个物流园区(中心),重点依托港口和出口加工区,整合陆桥公共保税仓库和在建的国际商务中心等资源,积极申建国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加快实施**智能化药品连锁配送中心、卷烟仓储物流中心、**粮食物流仓储中心等项目,启动建设各县区物流中心。依托中远、中储等物流载体,积极引进国内外品牌物流企业嫁接改造,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三是构筑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显著标志。要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平台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运作网络和信息资源,将传统物流与商流、信息流充分整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优化供需链条,不断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物流效率。2000年以来,我市港口加快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成投用近20个大型信息系统,直接提高了港口的装卸效率和经济效益。现在一条船从进港到出港整个过程的效益平均比以前提高20%以上。在新上港口物资综合管理系统及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后,港口物资的库存量在原先的1500万元基础上减少8%。

第二,依托众多品牌资源做大做强现代旅游业。充分挖掘丰富的人文山水等旅游资源,推动单纯观光旅游向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商务考察、购物娱乐综合发展的大旅游转变。到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量年均递增15%以上,入境旅游接待量年均递增20%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在推进资源整合上实现突破。我市有20个景区、约120个重要景点,分散在各县区,具体的运营管理者不同,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不一。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必须有战略的眼光、全局的高度,坚持“规划引导、区域联动、主打品牌”,形成全市旅游发展“一盘棋”的格局。张家界旅游业的成功,除了其旅游资源具有的吸引力和对“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两块金字招牌的成功运作外,更直接得益于他们充分整合旅游资源,整体促销、整体推介、整体开发,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二是在扩大联动效应上实现突破。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对消费服务业的带动性强。按照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社会综合收入可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能带动增加5个就业岗位。拓宽服务领域,拉长产业链条,扩大联动效应,是做大做强旅游经济的重要途径。从我市旅游产业六要素发展现状看,“吃、住、行、游”已有一定基础,“购”和“娱”的发育则相对不足。目前旅游者在我市的购物消费占旅游总消费比重为19.9%,低于全省23%的水平,与发达国家40%至60%的水平差距更大。要结合旅游产品的打造,大力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土特产品和大众旅游商品,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购物中心、专卖场,增加旅游购物消费。到“十一五”末,旅游购物消费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长期以来,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存在资源与市场脱节、开发与保护分离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要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按照“资源与市场结合,开发与保护统一”的思路,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整合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要深化旅游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打破区域和部门界限,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形式组建专业化集团公司,包装整合优质旅游资源、资产,尽快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开放步伐,千方百计引进更多外来资源,尤其要吸引有实力、品牌响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经营和旅游设施建设,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带动全市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快速提升。

第三,依托各类重大赛事、节庆经贸等活动拉动全市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各类体育赛事、重大节庆、经贸洽谈等活动对广告、传媒、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具有超强拉动作用,发展空间较大。近年来,我市通过举办“世界女子排球赛”、“全国武术散打比赛”、“世界儿童欢乐节”、“***之夏”、“**文化旅游节”、“**国际合作洽谈会”等重大活动,有效促进和带动了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要积极利用各类重大活动平台,充分发掘活动带来的各种商机,行业联合、企业联手、媒体联姻,突出特色、放大效应、打造品牌,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要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大力培育和发展健身娱乐、竞技表演、体育技术培训市场,促进体育市场的进一步繁荣;通过开展节庆、经贸活动,做强做大品牌,积极扩大我市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集聚更多人气,创造更多商机。当前,要突出抓好各项赛事、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经贸洽谈会等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筹备工作,确保取得圆满成功。

三、围绕生产发展和生活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服务业配套服务功能

服务业发展能够有效扩大和创造生产、消费需求,可以为制造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配套,为城乡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要围绕提升水平和完善功能,坚持 “双轮驱动”,加快发展为现代制造业提供配套和支撑的生产服务业,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生活服务业。

在生产服务业方面,除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外,还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行业。一是科技服务业。我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已有一定基础,全市现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7个,市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20多个,从事科技服务业人员70%以上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康缘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建设一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机构,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业化,大力发展技术开发及产业转移、科技信息及咨询等科技服务业,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科技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到2010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二是金融服务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积极做好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对接,探索完善银企信贷制度,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有效信贷投放。鼓励和引导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积极开发金融保险衍生产品,规范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扩大个人信用消费贷款。重点支持商业银行拓宽信贷服务范围。到2010年金融保险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三是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倍增效应。要以专业化、精品化、规模化为方向,加快发展信息传输服务业,推进以“信息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信、数字电视和互联网联合,建设城市网络公共交换中心和电子商务交换平台。围绕**地区重要的信息产品集散地建设,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充分发挥**研究所、**学院等科研院所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加快发展软件业。要积极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开拓信息咨询、查询等网络增值服务,推进政府信息、公共信息和商业信息等重点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十一五”期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四是商务服务业。以中介、会展等为主要内容的商务服务业是智力密集、知识密集的新兴行业,具有较强的产业促进作用。据市有关部门对全市64家外商投资企业问卷调查,认为我市市场中介服务质量和水平在“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占56.9%。要针对薄弱环节,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商务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等中介服务业,促进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据专家预测,未来5—10年,我国展览业将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年平均增长率将在15%—20%左右。预计到2010年全国展览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社会效益近千亿元。要充分把握我市作为省三大会展中心之一的机遇,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特别要重视对接香港会展业发展,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展活动,培育会展品牌,加快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导的会展经济。

生活服务业方面除了旅游业之外,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一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适应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商贸流通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重点培育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连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等方式,嫁接外来品牌资源,发展直营连锁。以22个成交额过亿元的交易市场为重点,加强与**等地区大型市场的对接联合,积极推进扩容升级,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面向**地区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以现代流通业态下乡为重点,重构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到2010年,全市培育过亿元市场30个。其中过10亿元市场4个。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亿元,连锁经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0%以上。二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常强的拉动和波及效应,一般可直接间接带动60多个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其产出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产出增加l.5元到2元。我市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4年,全市城镇规模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27.3亿元,对GDp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为11.6%,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随着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从目前我市城乡居民住宅现状和全面小康住宅目标分析,未来3—5年仍是住宅需求的高速增长期。要在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围绕打造优良人居、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把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作为重点,加快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住宅,建立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和设施配套,积极发展商务写字楼、高档住宅、产权式酒店等高档商品房系列,培育高端房地产市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园区工业标准厂房建设,发展工业房地产市场。同时进一步活跃二手房市场。三是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要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鼓励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城区社区建设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如**区**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目标,根据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建立便民服务网点52个,社区服务业年产出达90多万元。他们还购买**市场开发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50多人,引进民营企业进社区,安置下岗职工120多人,通过开辟社区服务岗位等形式为300多人提供就业。同时要以乡村为农综合服务社为依托,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四是繁荣发展文化服务业。充分发掘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业发展,积极构筑大文化产业体系。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繁荣发展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文化产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推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和促进。教育服务业要围绕人才资源的配置式、内涵式开发,打造***新型人力资源品牌,大力发展适应区域产业开发需要的实用型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年来,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有市职教中心等6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职中等5所学校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创建省示范专业6个,市级示范专业27个,形成了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护理、中药、财会、汽车运用与维(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修、农业机械等一批骨干专业。积极推进现代教育园区开发建设,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努力吸引国内外名校品牌入驻。加快发展医疗、康复、保健等多层次医疗服务,加强市内医疗资源整合,积极引进品牌医疗机构,提升我市医疗事业水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与北京**医院合作以前,每年心血管类手术约35—50例,手术死亡率高达5%,手术的种类也有一定的限制。从2003年2月合作以来,共完成各类心血管类手术535例,手术死亡率降至1.5%以下,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

四、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又快又好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既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也需要政府不断加强管理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和提升效率效能,努力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外部环境。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鼓励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八个方面给予具体扶持。我们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用足用好省政策资源,并结合地方实际,强化扶持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要突出抓好“三个落实”。首先要落实公平待遇。当前我市服务业发展环境还不宽松,用地、用电价格普遍高于工业,市区工业用地、用水平均价格在10万元/亩和2.3元/吨左右,而服务业分别是工业的6倍和1.4倍。要坚持服务业和制造业并重发展,消除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不同所有制服务业之间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供水供电、融资等方面的政策差别,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竞争力的发展条件。其次要落实扶持资金。这次省出台的税收和规费减免政策每条都有很大的含金量,特别是省财政计划分3年在预算内安排3亿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要加强有效对接,积极争取更多扶持资金。同时,市县(区)也要逐年增加投入,安排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前景好、影响大、带动力强的服务业行业和项目发展。2004年,我市争取和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230万元,扶持了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取得“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第三要落实放活措施。全面清理服务业税费,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取消不合理收费,进一步减轻服务业税负,降低发展成本。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服务企业登记注册条件和经营范围限制,做到该放的权要坚决放,该简的环节要坚决简,该让的利要坚决让,彻底放活服务业发展环境。

二是激发内在活力。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重点加快市场化、城市化和外向化“三个进程”。加快市场化进程,要积极适应社会化生产的趋势,以事业单位改革为突破口,打破行业垄断和条块分割,鼓励民资、外资等非公经济参与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将适宜由社会提供的后勤服务逐步剥离,实行社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促进后勤由自我服务为主向社会服务为主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等高校探索将7000余名学生后勤服务外包给振兴集团(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学校能够集中精力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也为振兴集团扩大经营、提高效益拓展了空间。加快城市化进程,从我市情况测算,城市化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可新增城市人口4.7万人,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要抓住国际化海滨城市加快建设的契机,着力推进城乡服务体系的整合提升,拓展领域,提高水平,加快构筑与沿海开放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外向化进程,要认真研究在WTO框架下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要求,主动把握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之后服务业跟进的机遇,以港口、旅游等优质资源为载体,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大型服务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服务企业和服务品牌,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分工,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是坚持规划引导。服务业门类众多,所有制结构复杂,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在当前制订“十一五”发展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要求,充分吸收借鉴先进的规划成果,正确处理发展服务业与发展制造业、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城市化、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等方面的关系,高起点编制全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港口、旅游、现代物流、商业网点布局等相关规划,切实做到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发展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和产业选择科学合理,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四是强化人才支撑。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我市服务业人才总量不足,知识层次偏低,难以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4万人,中高级人才仅占20.5%,服务业人才特别是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等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要加快人才培养。根据服务业发展需要,依托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定向委托培养、在岗脱产培训、短期学习集训等多管齐下,加快造就一大批服务业发展急需的实用型人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确保每年培养服务业人才4000人以上。要加强人才引进。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完善服务业人才、智力引进的柔性机制。通过短期服务、项目引进、技术入股、委托经营等灵活多样方式,面向海内外,广泛引进一批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合理使用人才。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有志向的优秀人才创办服务型企业,建立创业平台,完善激励措施。建立健全服务业人才评估的科学体系,切实改善服务业人才待遇和工作环境。

同志们,加快发展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潜力巨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不断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第三篇:在全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目的是要贯彻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新特点和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态势,主动抢抓机遇,突出主攻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繁荣发达的服务业体系,为全市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增创新的优势。我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意义重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面对宏观调控“四紧”造成的优势弱化和区域竞争带来的现实压力,我们必须尽快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资源,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为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⒈要充分认识现代服务业的含义及特点。

以前,我们习惯上把农业称第一产业,把制造业和建筑业称第二产业,其他以外的统称为第三产业。在年,世界经济专家把经济体系分成了二大类:一类称为商品产业;第二类称服务产业。服务产业包含着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消费者服务。即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满足消费者最终需求的服务,它包括吃、穿、住、行、学、医、艺、美、健、游、乐、体、休闲、通信、网络等等,而且消费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服务不断提档升级,新兴消费需求,可以说令人眼花缭乱。第二方面,生产者服务。即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满足各类企业需求的服务,生产者服务被认为最具经济增长动力和潜力的特点。它包括了为各类企业服务的人力资源、交通、运输、仓储、包装、物流、销售、广告、策划等等。第三方面,分配服务。即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与供给之间共同需要的服务。它包括了培训、中介、会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代理、金融、保险、管理等等。所谓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现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方式而进行的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性的生产与生活服务产业。可以说,商品产业越发达,服务产业就越活跃。商品产业与服务产业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当前,从我市情况看,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加快发展的紧迫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富民优先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首先,现代服务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低成本支撑。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趋紧和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工业用地成本、劳动成本上升较快,交易成本、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这些因素导致我市出现了竞争力下降的迹象。在挑战面前,我们拿什么吸引外来投资,靠什么留住本地企业,用什么参与国际竞争?出路之一就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生产服务业。可以说没有研发设计的制造业是没有灵魂的制造业,没有现代物流的制造业是血脉不通的制造业,没有市场营销的制造业是盲聋哑瘫的制造业,缺少现代服务业支撑的国际制造业基地是高成本、低竞争力的基地。从实际情况看,我市的制造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以资源消耗型为主,以投入拉动为主,环境成本较高,科技投入不足,核心技术掌握不多,自产自流的物流成本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必须依托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把研发、物流、营销服务的水平搞上去,争取把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利润更多地留在张家港,走出一条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次,现代服务业为城市现代化拓宽多元化就业空间。城市化的过程是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矛盾的焦点在就业,解决的前提在能否为城市新增就业人口、下岗失业人员和大批进城农村人口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现代城市的城区既不能种地,也不宜办厂,服务业是现代城市城区发展生产力的主要空间,而现代城市又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主要依托。服务业门类多、就业的弹性系数大,就业方式灵活多样化,能够直接有效地为化解城镇就业存量与增量的矛盾开辟多元就业空间。这些年来,我市在消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还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员前来创业发展,全市本地劳动力中,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占到了总数的;万外来劳动力中,有万人从事服务业,占到了。应该说,这其中服务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现代服务业为“富民优先”开辟低门槛创业途径。服务业投资门槛低,创业天地宽,在推动“三创”、增收富民中,有着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我市城镇职工报酬总额中,来自三产的收入占到了%,高出二产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中,服务企业占%,注册资本占%;个体工商户中,服务业户数占%,注册资本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来自服务业的税源占%。可以说,服务业是城乡民众创业的最大舞台,也是城市居民增收的最大来源。

第四,现代服务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的途径。服务业主要靠体力、智力劳动,能源、资源占用少。据初步测算,相对于每万元增加值,我市服务业

用电量是制造业的,占用资本是制造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加快建立节约型产业模式。服务业大多属于清洁产业,全市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所造成的烟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到制造业的%和%。大力发展旅游、会展、商务、文化等新兴服务业,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修复功能。也就是说,服务业创造的绝大部分是绿色的,是产业升

级的主要取向。我们推进经济社会的战略转型,就必须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先选择,加快形成二三产业联动升级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⒉要科学把握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国际经验表明,区域经济的增长,在相对贫困阶段,主要依靠农业推动;在温饱阶段,主要靠农业和工业推动;在总体小康阶段,主要靠工业和服务业推动。当人均超过美元时,产业结构变动得较为激烈。在这一阶段,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已经难分伯仲,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基本上超过了第二产业。当人均达到-美元时,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在这一阶段,消费需求和偏好会发生重大变化,服务业将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如果认识超前、引导得当,往往会促进当地经济提前起飞。目前,世界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业都达到了三个%,即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产值%;增长%来自服务业;吸纳了%的就业人口。我市现在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人均处于美元向万美元迈进的新阶段,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化仍将是全市经济的主体方略,是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服务业发展缺乏增长的空间。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期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律,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保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态势。

⒊要认真分析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业产出贡献平稳增长。从年至××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服务业增加值由年的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是年的倍。服务业税收成为全市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年我市服务业实现入库税收亿元,占全市总量的;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占到了全市的。二是服务业内在结构不断优化。在改造提升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行业的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流通业等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保税物流园区于今年月日顺利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组的封关验收,成为全国第三家正式封关运作的保税物流园区。商贸流通经营业态不断创新,××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市场总数达家,××年共完成交易额亿元,增长。三是服务业投入增速不断加快。到××年底,全市服务业私营企业累计达家,注册资本亿;个体工商户家,注册资本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预计全年突破亿元;共新办服务业私营企业家,注册资本亿元,新增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家,注册资本亿元。年初确定的总投资亿元的服务业十大开工项目,有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有只项目土地指标也已落实。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服务业仍然是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无论是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质态,还是服务业的外部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三低一高”:一是服务业占的比重偏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年为,××年为,××年为,××年为,今年上半年下降到。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瓶颈”。二是服务业的发展档次仍然偏低。今年上半年,在服务业增加值的构成中,商贸流通业亿元,餐饮娱乐业亿元,分别占到了和。全市传统服务业仍然保持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占的比重还不大。提升服务业的发展质态已成为今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三是服务业的外向度仍然偏低。相对于工业而言,目前全市服务业对外开放度还不高。××年,服务业在全市招商引资注册外资和到帐外资中的占比均不到。四是服务业准入门槛仍然偏高。目前我市还没有一个能统领服务业发展的领导机构,服务业的项目审批仍比较难,部门服务意识还不到位,少数单位仍存在故意设卡的现象,收费项目仍比较多,加快发展服务的整体环境仍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一点,必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⒋要正确处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个关系。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我们还必须处理好四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系。现代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主体,现代服务业为现代制造业提供支柱和支撑。如果说只发展现代制造业,没有现代服务业,那么我们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如果说只发展服务业,不发展现代制造业,我们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现代服务业的特征是“三个高、三个新”。“三个高”,就是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这是现代服务业不同于传统服务业的地方。“三个新”,一个是指新技术,主要是指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在它们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服务业运作的信息平台;一个是指新业态,是指由于高新技(本文源于文秘城:http://bigwm.cn)术作用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不断演化出来的新兴服务业态,他们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提高产业的素质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如楼宇经济、网络经济,以及以沃尔玛、百润发为代表的仓储式超市就是新的业态,它的经营成本比传统业态大大下降,给老百姓带来好处;一个是指新方式,是指新的增长方式,宏观解释是高人力资本的增长方式,这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产物,也是现代服务业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代价的结果。微观解释就是新的服务方式,服务提供者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础上产生的服务自身的一种创新。从张家港来讲,发展现代工业是第一方略,但全市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说,最终有赖于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此,我们必须把物流、信息化等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才能真正形成二三产业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

二要处理好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有不同的内涵。从我市情况看,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餐饮、旅馆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历史较长,目前仍然是服务业的主体。这些行业的突出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劳动密集的特点突出;二是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充分,自主发展能力强;三是服务产品老化,难以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对于这类行业,如果引导不当,会引发过渡竞争,形成恶性循环,关键是要改造提高、规范发展。所谓改造提高,就是要用应用现代服务理念、现代科技和现代经营方式,实现传统服务业的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例如,现代物流业就是以信息技术整合传统运输、仓储、批发零售、采购供应等流通产业,并按企业需求予以拓展。连锁经营、品牌代理、仓储式销售、社区便利店等市场营销方式,使得传统商业焕发新的活力;历史悠久的餐饮业,品牌化、国际化连锁经营也在迅速发展。所谓规范发展,就是要加快行业技术法规建设,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合理的技术和服务标准,从而为品牌建设和规模经营奠定基础。这方面是我们的弱项,必须加快更新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规范标准,运用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和方式,不断提高传统服务产业的竞争能力。

三是要处理好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关系。为消费服务的体系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需要完善、提高、创新,而为生产服务的体系特别是物流体系还只是刚刚起步。与传统的仓库相比,物流通过流程再造、技术运用和加快物流的流动速度和资金的流动速度,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益,降低了企业运行的商务成本。省里这次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里面提出,全省要搞“万村千镇”活动,要把苏果超市、苏农物资连锁到镇、连锁到村。这对我们张家港的商业、供销、农资供应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促进我市自身的连锁业发展,我们要充分引起重视。

四是要处理好培植本土企业和引进外来企业的关系。现在在各个行业里面都有很多本地企业集团。旅游产业,我市已有五星级宾馆家;流通产业,我市涌现了国泰国际集团、国际购物中心、第一人民商场、商业大厦等一批品牌企业;市场建设中,出现了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青草巷批发市场等一批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载体;房地产业中,也出现了一批较具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物流业方面,保税物流园区开始了实质性启动。我们要立足自身优势,激发内在活力,打响地方品牌,加快形成一批代表张家港形象的本土企业。同时,要积极引进外来企业,特别要引进一批从事旅游、健身、艺术、娱乐、策划、会展、咨询、代理、网络经济等产业的优秀企业,善于借用外来资源,吸收先进理念,推进共同创新,推进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应该看到,张家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后发优势,起步虽晚,但爆发力强。我市雄厚的工业基础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保税物流园区的建立和区港联动战略的实施,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城市化步伐整体提速为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市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新兴服务业发展拓展了市场需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越来越强。当前,可以说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好机遇。只要我们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增强信心,就一定能把商机变成现实,把优势转化为动力,从而不失时机地推动全市服务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第二个问题,创新思路,科学定位,明确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及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目标,我市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促进结构提升,拉动经济增长。当前,我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指导思想是:以工业化提供增长动力,以城市化拓展就业空间,以市场化注入发展活力,以国际化提升服务水平,以信息化增强技术支持。近阶段,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做大总量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增强竞争实力,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市民需求相适应,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繁荣发达的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思路,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工作目标是:近期,即今后年,为工业领跑、服务业增量提质阶段,服务业增长速度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内部结构更加优化。中期,即今后-年内,为二、三产业共同拉动阶段,服务业与工业增长基本保持同步。远期,即年后,服务业发展速度将超过工业发展速度。力争从中期开始,服务业在中的比重每年提高个百分点,到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

工作重点是三句话: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主要是制造业的上下游延伸,制造业为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相当一部分生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同时生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高生产率和附加值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动力。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要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以生产服务业的充分发展为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由于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力更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大,体现了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趋势。要围绕完善服务功能和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知识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大的新兴服务业,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城乡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在鼓励充分竞争的基础上,积极运用现代服务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围绕这一工作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

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物流社会化是工业生产分工细化的结果,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张家港的工业经济已经形成了相当的体量,现代物流业的加速已经呼之欲出。根据省和苏州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我市的现代物流业,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依托张家港港口优势,加快保税物流园区建设。近期目标是:打造长江流域现代物流基地;远期目标是:建成与上海洋山港配套发展的保税港。平方公里物流园区中,西区规划建成涵盖集装箱、件杂货、液体石化品、油脂品、散货的综合物流园区;东区规划建成集码头、化工贮罐、仓储一体的综合物流分拔配送中心。二是依托开发区功能优势,重点建设金港物流中心和冶金物流中心,为进区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三是依托大型集团规模优势,在企业内部组建一批专业物流公司。围绕这一规划定位,要坚持以搭建物流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手段,以物流企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产业分工细化和资源整合为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培育技术手段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本土现代物流企业,要大力推进区港联动,拓展物流园区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的联动效应。要把发展化工物流与发展集装箱物流相结合,积极推进公用码头工程建设,拓展集装箱业务,早日实现张家港口岸百万标箱吞吐量的目标。要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提高口岸物流信息的流通速度,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通关环节中的有效协调,提高口岸物流的整体效率。要全面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引导工业企业逐步把物流系统和制造系统分离开来,在物流外包中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多实利,使物流企业在参与供应链过程管理中体现存在价值,获取可观赢利。今年,全市物流业务收入在原有基础上要递增以上,争取超过亿,今后几年,年增幅要保持在以上。

⒈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

商贸流通业在服务业中占据着主体地位。要抓紧做好商业网点规划,按照全市“一个市域商业主中心,四个商业分中心”,城区“提升一个市级商业中心,培育三个城市商业副中心”的思路认真抓好规划的落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前五年年均增速的基础上,今后几年年递增速度要达左右,力争到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左右。在工作重点上,要突出以综合服务为特色的沙洲中路步行街,以湖滨景观为特色的暨阳湖休闲餐饮街区,以精品服饰为特色的杨舍西街,以数码通信、图书文化用品为特色的南环路和以游憩、购物为特色的购物公园商业街的改造与完善。在现有百润发、易初莲花、肯德基等连锁超市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沃尔玛、麦当劳等跨国连锁超市落户我市,大力发展仓储式会员店、品牌专卖店、专业超市,做大做优规模型商贸流通企业,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商业网络。要加速发展小康型的消费服务,进一步创造需求,提升业态,引导消费,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⒉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

零售市场的规模一般受制于地区收入水平及居民消费倾向,产品交易市场则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聚集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固然重要,但只是对现有消费需求存量的再分配;而兴办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则通过集散的办法,交易总量大,产出效益高,而且辐射作用强,带动效应也明显。如我市的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建立还不到三年时间,面积还不足万平方米,但今年交易额将超过亿,关税亿,其它各项税收可达个亿,经济效益超过了一个中等规模的乡镇。张家港有一批产能突出的工业企业,有一个辐射半径广的国际商港,这是我们建办专业市场的独特优势。下一步,在按规划建设好原有市场的同时,要下大力气抓好以下四大市场建设,形成与产品集群配套、互动的销售市场集群。①纺织品原料交易市场。张家港是长三角最大的毛纺、棉纺基地之一,周边的江阴、常熟也是全国重点纺织基地,张家港口岸年进口羊毛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出口毛条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天津棉花市场也将转移至张家港保税区。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利用保税物流园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闲置大楼,抓紧建好价格信息平台和交易网络,加快完善配套的产品展示区和仓储配载区,吸引我市及周边城市纺织品进出口商,特别是新疆、美国、南美洲、南非等国家的棉花经销商进场设点。明年棉花市场的交易额要超过个亿,其他纺织品也要逐步扩大交易量。②植物油及其它粮油交易市场。依托我市东海粮油、江海粮油等大型企业,充分发挥大豆油、棕榈油等植物油产量多、流量大的优势,参照化工品交易市场的经验,在目前隐性市场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抓紧规划,积极筹建植物油交易市场,力争通过年,努力建成百亿交易规模的植物油交易市场。③钢材市场。依托沙钢集团和扬子江冶金工业园的产业优势,加快规划建设钢材交易市场,立足江苏,面向华东,并带动物流运输、钢材配载等相关产业的发展。④木材加工交易市场。根据张家港港原木进口量大、集散功能强的特点,大力发展木材粗加工和深加工,形成进口、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木材产业链,使之成为幅射全国的大市场。在建办“有形市场”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发展“无形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搭建新型交易平台,拓展市场覆盖范围,提升市场交易的层次。

⒋努力发展旅游业。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产业。我市旅游业是条短腿,我们要在如何拉长上下功夫,要从基础工作做起,从现在抓起,整合资源,积累底蕴,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使我市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产业,成为华东旅游链条的重要节点,使我市融入长三角旅游圈,接受上海、苏州等地的辐射,使我市成为上海、苏州旅游的一个点。要以沿江开发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为契机,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市旅游发展规划,认真做好双山岛旅游度假区这篇文章,在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我市知名度高、工业规模经济以及有不少沿江生态湿地,还有数量可观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的优势,积极整合这些新的旅游资源,开辟文明城市游、现代工业游、特色农业游等旅游项目。尽快开出“张家港一日游”项目,动员本市老百姓看张家港。

⒌放手发展社区服务业。

按照政府投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到年,全市要基本建立起新型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困有所帮、难有所助、需有所应的社区服务新局面。每年要新建一定数量的市级社区服务中心。逐步新建社区服务网络化工程,用年时间建成覆盖全市、服务城乡居民、功能更加完善的社区信息化服务网络划工程,实行综合资源共享、全市整体联动的社区服务新体系。要加强社区就业服务,开展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推荐、组织就业等服务。完善社区卫生保障网络,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加强社区为老服务,完善退休人员社会管理体系,加快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基本普及老年人综合服务场所。完善社区帮扶救助站和残疾人服务站建设,积极构建覆盖社区各类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开展家政服务、专业健身服务、专业保健服务等社区服务。要制定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吸引各种经济主体投资社区服务业,并培育一批社区服务品牌企业。

⒍重点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业。

目前,全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有家、苏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有家。虽然申报名额有一定的限制,但我们要积极争取、多报多创这种类型的中心。全市百强企业中,利用技术的有家,也要逐步扩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整体水平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信息化城市。要充分发挥科教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自主研发、工商设计、技术交易及评估咨询,知识产权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技术服务,促进产学研结合,建立健全自主创新和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要积极兴办各类科研服务机构,加强区域性、行业性生产力,促进机构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发展,支持公共科技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和信息共享。通过资源整合和产品创新,进一步提升基础运营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营运收入年均增长以上。以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为契机,促进商务电子化,电子商务销售额年均增长以上。

⒎鼓励发展文化传媒业。

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是我市文化传媒业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我市现有文化资源,按照市场要求进行优化配置,积极鼓励我市现有的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另一方面,要引进先进文化。精心打造长江文化艺术展示周品牌,逐步培育发展文化产业。要抓紧编制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明确发展方向,不断做大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演出业、艺术培训业等文化产业盘子。要改革政府对文化的投入方式、降低文化准入门槛,鼓励社会和个人创办、参股和经营文化企业,增强文化活力。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进文化市场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要努力形成以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网络信息业为主的家文化企业集团为龙头、众多两个效益结合较好的文化企业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体系。

⒏提高发展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在我市服务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对服务业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市今年开工拆迁房安置万平方米,竣工万平方米,到目前为止已开工万平方米,竣工万平方米,商品房建设已开工万平方米,销售万平方米,全市共有万外来人口在我市,如果每人平方米,就是万平方米。要抓住扩大住房消费这个中心,以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进一步改善住房供应体系,搞活和规范市场,增强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繁荣。要抓住国家宏观调控的机遇,尽快使房地产业增长方式向适度、均衡和可持续性转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扩大中低价商住宅供应量。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扩大租赁式住房供应量,切实解决市民居住问题。要优化结构,美化造型,亮化环境,提高标准。要加强房地产开发行业管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的有序发展。

⒐支持发展金融保险业。

要从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适时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做强做大地方金融业,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引导金融业务创新,支持商业银行拓宽信贷业务,开拓国际金融业务,大力发展金融租赁、投资组合、商业代理、保险中介、消费信贷等金融业务,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增强贷款担保规模和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配套完善的金融服务。注重发挥证券、信托、保险机构等在集聚资金、资本运作、资产重组、代人理财、补偿保障等方面的独特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⒑大力培育科技服务业和会展、中介等新兴服务业。按照服务专业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加快技术开发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以科技咨询业、技术贸易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业、科技孵化业、科技风险投资业等为发展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加快科技服务机构的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依托留学人员创业园,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和技术交易市场,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支持科技信息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制度。围绕为工业、农业生产服务,选择一批重大科研课题,借鉴国内外科技人才为我所用,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加大对基础研究、战略发展、重要公益研究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兴办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充分利用张家港的知名度和产业优势,加大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会展商和企业前来我市举办各种类型的招商会、研讨会、产品与技术展销会、工业文化博览和工业房产展示,招商引资办会展中心。要努力培育和发展资本、人才、劳动力、产权等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引进及鼓励发展律师、会计、财务顾问、管理咨询等中介机构,打破目前我市部分中介机构独家垄断的状况。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指导引导,建立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促进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下一步要着重抓好“五个一”:

⒈改造一批传统服务业。重点围绕商业、市场、餐饮、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通过设施改造、技术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消费性服务业的现代化进程,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明后两年要着重抓好步行街三大商场、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九洲家居装饰城、美食街、横河里机电市场以及市区家重点休闲娱乐场所的改造提升,用现代经营理念、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改造消费性服务业领域的各个环节,提高竞争力。

⒉引进一批新兴服务业。要充分利用提供的有利条件,加强与香港服务业的合资合作,重点在物流、中介、贸易、金融及教育、文化等领域加大招商力度,不断扩大服务业招商引资的规模和领域,促进我市服务业结构更加优化。具体要求是:今后三年内,要重点引进世界知名物流企业家、世界强商贸连锁企业家、全国性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家、外资学校家。

⒊收购、兼并一批服务企业。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创建一批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名牌企业。交通运输部门,要根据目前缺乏配送载体和运力配置不合理的现状,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全市运输市场进行整合、重组,合理配置运输资源。贸易流通部门,要根据我国加入,国外商业大举进入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围绕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鼓励支持三大商场实行资产收购、兼并、重组,不断增强与国际商业巨头抗争的能力。要根据我市专业市场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部分市场效益差的现状,鼓励支持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功能强的专业市场实施收购、兼并,通过年的努力,力争在全市组建个专业市场航母。

⒋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抓好保税物流园区建设,根据国际资本的变化态势,主动出击,抢占先机,重点引进从事国际、国内商品采购、配送及分拣、分配、分销的跨国采购中心;从事国际国内中转、各国地区快速集拼和国际联合快运业务的国际航运集团;从事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和配送高效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和临港增值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要通过政策扶持,重点培育发展四大物流基地:一是钢铁物流基地。结合钢材市场建设,要重点建好钢材仓储、钢材加工、钢材配载以及电子商务等四个中心,力争年物流收入达到亿元。二是纺织原料物流基地。结合纺织原料市场建设,要重点建好仓储区、配载区和商务区,力争年物流收入达到亿元。三是植物油物流及其他粮油基地。结合植物油市场建设,要重点建好电子商务和仓储配载区,力争年物流收入达到亿元。四是木材物流基地。结合木材市场建设,要重点建好运输配载和电子商务区,力争年物流收入达到亿元。

⒌突破一批“短腿型”服务业。要通过政策倾斜,吸引国际、国内知名新兴服务企业来我市投资。在物流业方面,要吸引大型进出口代理和货物运输企业;在信息技术业方面,要引进网络运营、软件开发以及科研机构;在文化传媒业方面,要引进大型会展公司、广告策划公司以及原创设计工作室;在中介服务业方面,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咨询公司、人才中介机构、培训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以及大型融资租赁企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力争在这些服务行业上有较大突破。

第三个问题,解放思想,营造环境,全面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当前,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正处于加快寻求新突破的关键时期,时机非常宝贵,任务十分艰巨。各镇、各部门要立足我市资源条件、市场潜力和比较优势,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改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努力形成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要开阔眼界,转变观念。现代服务业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因此,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首先是个开阔胸襟、解放思想的过程。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重新进行一次对现代服务业的学习和研究,主动向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学习,开阔眼界,开阔思路,逐步提高领导服务业发展的能力。不能一说起工业就眉飞色舞、如数家珍,一说到服务业则概念不清,难有作为。要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重农轻商”、“扶工抑商”、“重生产轻流通”的轻商观念,走出“服务业不创造价值”的误区,真正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努力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生产企业要改变“求全配套”的传统模式,顺应产业分工细化和深化的趋势,主动将服务环节外包,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主产品上,通过专业化分工达到规模化生产。要让有创业能力的群众看到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和获利空间,积极投身到服务业创业创新创优的实践中来,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内生力量。全市的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参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强烈氛围。

二是要开拓思路,重抓规划。服务业门类众多,既有消费服务业,又有生产服务业,还有公共服务业;既有传统服务业,又有现代服务业。要使各类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对服务业发展的指导和规划。在制定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切实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的研究。对外,发展服务业的定位不能仅仅局限在张家港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只有把服务半径做大,才能集聚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才能突破张家港作为二级城市所具有的诸多局限和瓶颈制约,使张家港的服务业产生较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本市与周边城市服务业发展互补和竞争并存的关系,以互补提高整合效益,以合作避免恶性竞争,以竞争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对内,发展服务业的着力点不能仅仅落实在各自为战,单纯追求数量上面,而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服务产品来规划、设计和营销,重点解决好资源整合的问题。目前张家港服务业发展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整体优势。在空间布局上,“两区两园”与各镇服务业发展的分工和定位也不够明晰,缺乏整体协调,今后,要按照《张家港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张家港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各自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加快形成规模和特色。

三是要开明创新,改进服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政府转变作风,改进服务、创新管理,提高服务效能。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服务业考核激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完善考核体系和标准,真正做到鼓实劲,求实效。市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服务职能,以主动服务、快捷服务、“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创造优质、高效、低廉的商务环境,决不能以以严格审批之名,行权力寻租之实。转变作风,改进服务还必须具体体现在我们政策的贯彻落实上。前几天,常委、市长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扶持政策的补充意见》,其中的多数条款参照了上海等地的做法,政策放得比较宽。会后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此文件精神,尽快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在这里我明确一点,凡是其他地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我们就可以干;凡是过去规定不能干但现在已不合乎实际情况的,我们也应当试着干。一句话,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事,就要解放思想大胆干。

四是要开放带动,加大投入。项目是各类经济活动的最终载体,发展服务业也必须抓住项目建设这一龙头和生命线。各开发区、各镇要在继续抓好制造业招商的同时,花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力气抓好服务业的招商。要围绕物流、中介、商贸、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会展、旅游、交通等内容,建立专门的招商小组,积极开展专业化招商。对已确定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各镇、各部门要真正落实项目责任人,紧抓不放,全力以赴,促开工、抓进度,确保年内一批项目竣工,一批项目动工,还有一批项目进入实质性启动。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服务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服务业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大胆采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使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能基本满足全市发展的需求,为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五是要开创新路,落实责任。在工作体制上,我市服务业工作还没有一个“抓总”部门,在规划指导、政策引导、招商引资等方面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为此,要抓紧设立市服务业管理局,具体负责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协调、考核等工作。“两区两园”和各镇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体,要注重强化“三个一”,即: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承担本区域内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协调等职责;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就是由各镇总经理牵头负责本地区服务业跨越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设立一个专门机构,这个机构可以整合资源,明确职能,合署办公,具体负责各地服务业规划的实施、招商、服务和统计工作。除此以外,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树立大局观念,积极主动地搞好协调配合,认真帮助基层、企业解决好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同志们,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两个率先”开辟新空间、提供新动力、创造新优势。

第四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全市深入实施“两区引领两化”战略以来,端州区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端州的核心任务,抓住经济发展契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确保端州城区经济平稳增长,经济实力得到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141亿元,增长12%;外贸净出口4.7387亿美元,增长6.3%。在发展现代城市经济过程中,端州区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一些做法。

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2012年全区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0.5:42.6:56.9,服务业经济呈现存量优化、增量扩张、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增加值达到80.2亿元。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特征更加凸显,主要表现为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商贸、房地产、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层次进一步提高。

二是编制了区服务业发展规划,以项目驱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根据规划,端州区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大战略举措,以华南智慧城、中巴软件园、广东云服务产业园等项目为载体,出台实施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优惠措施,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信息科研等现代服务业。全年累计签约、奠基动工、投产剪 1

彩项目45宗,投资总额达263亿元。

三是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动城区各专业镇转型升级。端州区设立了创新专项资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提高了0.19个百分点。全年组织实施国家、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24个,推动技改创新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全区技术创新专业镇覆盖率达50%。睦岗电子元器件专业镇、城东现代服务业专业镇和黄岗端砚专业镇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四是积极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从传统加工型向“专精特新”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依托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全面建设省电子信息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推动了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五是重点抓好服务工作,实行挂点联系企业服务制度,切实为企业经营发展排忧解难,化解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断优化和配置资源,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中小微型企业信贷融资发展。

以上经验同各位分享,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为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端州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近年来,我市抢抓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历史机遇,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全市现代服务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68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占GDP比重达到39.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为加快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力争实现总量翻番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市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齐头并进,带动全市服务业规模扩张和水平提升,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一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服务性消费增长。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步伐,强化城镇中心区的金融、贸易、信息、中介服务以及生活服务等功能配套,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着力增强消费的 1

拉动作用,通过培育新兴消费,引导城乡居民科学、合理、可持续消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采取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促进全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整体消费增长,以消费拉动全市服务业快速、持续增长。

二要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服务业发展的投资。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引导和鼓励各类民间资本投向现代服务业部门,加快提高我市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使更多的民间资本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促使现有服务企业建立新的企业结构,形成有效的投入产出机制,提高生产力,增强竞争力。

三要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充分发挥我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功能,结合制造业发展的产业优势,围绕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在继续推动商贸、物流等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软件开发、国际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文化动漫、旅游服务、商业中介和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重点现代服务业,用足现代服务业扶持发展政策,大力发展面向生产服务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和质量。

四要强化服务业项目建设,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组织实施一批投资额度大、功能作用强、示范带动好的现代服务业

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服务业扩容提质。重点推进彭城欢乐世界、八里国际家居博览中心、苏宁商务广场、中央国际广场、金桥商务中心等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全力抓好新城区物流、九里综合物流、沿运河临港物流、观音机场临空物流和徐州经济开发区生产性物流等五大物流基地开发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对我市重点服务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引导投资重点向新兴服务业倾斜。通过强化服务业项目建设,切实提高我市服务业发展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五要加大大企业培育力度,提升服务业经济总量。充分利用我市推进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商贸、物流、金融、软件开发、服务外包、文化动漫、旅游服务等行业,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产业引领作用和地方特色的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年营业收入或交易额超100亿元、超50亿元和超2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超常发展、突破发展和率先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能力。

六要大力推进集聚区建设,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大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建设力度,加快现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推进项目集中建设、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建设新城区中央商务区、高铁客站商务区、徐师大科技创业园、滨湖新天地等一批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同步推进徐州软件

园、盛联科技创业园、财富广场商务中心、中国八里国际家居交易博览中心等一批现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提档升级,强化集聚能力、提高集聚规模、提升集聚质量,提高全市现代服务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

七要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加快推进我市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的组织实施,鼓励和引导制造业企业逐步将企业内部的科技研发、物流配送、贸易营销、专业配套、设计策划等服务部分分离或外包,加快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扩大我市服务业企业群体规模,促进全市服务业经济总量快速、持续增长。

八要引进培育服务业人才,推动服务业科学发展。加大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制定引进现代服务业高端适用人才的政策措施,按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引入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创业能力为原则,全力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现代服务业人才;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我市等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采取自办或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形式,创立和开设我市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市发改委服务业处供稿)

下载李学勇:在全省推进转型升级工程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学勇:在全省推进转型升级工程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