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组实践活动方案
四年级语文实践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观赏和辨别的能力,使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结合,把在语文学科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活动安排:
主题:
一、我国的世界遗产(课本)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亲身探究与实践,让他们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动手动脑能力和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
3、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提前布置学生关注、收集相关的内容。
1、根据综合实践学习的有关要求可分为三组
1)收集我国文化遗产的资料。2)收集我国自然遗产的资料。3)收集我国自然文化遗产的资料。
2、分组定计划,自选内容 1)分组
全班同学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自由组合,每组选出组长一名。2)小组选题并制定活动计划 3)各小组汇报材料收集方法
a、上网、读书看报、借资料、图书馆。b、询问长辈。
c、到社区、校园收集等。
3、开展调查活动时间(十一月初)第一周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材料。
第二周材料整理(调查访问资料,图片,摘抄等)第三周汇报活动成果。
汇报形式:
1、由每组组长上台汇报活动成果。
2、编辑成册。
主题二 成长的故事(校本)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写信等综合性活动,了解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增强传统教育。
2、通过讲故事、写文章、办手抄报等活动方式,增强信息资料处理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等。
3、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追寻自己和班级的成长足迹,采用各种语文形式,真实记录几年来的成长历程。
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启动课。在各班学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后,引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一是了解别人的成长故事。了解别人的成长故事,主要是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老师们帮孩子们从图书馆借来《名人成才故事》、《居里夫人》、《雷锋故事》、《中外名人故事》、《少年奇才成长故事》等图书供孩子们阅读。另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老师们指导学生也可以了解熟悉的亲人或伙伴的成长故事。把自己成长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遭受挫折的烦恼,遇到的困惑,通过访问、写信等形式熟悉的亲人或伙伴交流。
第二阶段为老师和学生的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活动途径,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成果展示做好准备。在这一过程中,各班老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开展活动。老师们关心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比如老师们指导学生阅读名人成长故事后,可以通过讲故事,也可以准备短剧表演的形式来展示,还可以通过办一份《成长》的手抄报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学生阅读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时,先在小组内交流故事,进行讲故事准备,老师进行了解,指导学生怎样把故事讲生动,让学生推荐故事讲得最好的同学准备在全班展示。有的班级还开辟了班级专栏,在班级墙报“展示台”中展示学生写的优秀作品(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阅读伟人、名人成长故事的感受)。
第三阶段为汇报交流、活动成果展示。各班各小组以讲故事、短剧表演、手抄报评比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学习成果,并交流了收获和感受,各班也都进行了评比和颁奖。
“成长的故事”这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伟人、名人或他人的成长故事,并学会了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了语文、用了语文,思考了问题,也砥砺了能力,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今后我们将继续抓住每一个学习的契机,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活动过程:
1、师生共读精彩片段赏析。
2、举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推荐活动。
要求每人认真阅读一本好书或美文,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要求用简短的语句推荐自己看过的一本书或美文的精髓。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3、鼓励学生结合读书笔记自建读书成长册。
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进行积累。
主题三 难忘小学生活(校本)
活动目的:
1、在回忆的基础上,用各种语文形式,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永久珍藏在自己的记忆里,用美好的感情来浸润自己的生命。
2、通过同学之间互助友爱,共同研究,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
3、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追寻自己和班级的成长足迹,采用各种语文形式,真实记录几年来的成长历程。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制作班级纪念册
(1)制作班级纪念册可以有哪些形式?
(2)书式班级纪念册,PPT班级纪念册、网叶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3)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可以有哪些呢?
师恩难忘、同学深情、集体荣誉、运动赛场、艺术天地、美好祝愿、真我天地……
(4)制定活动计划并分工。
封面设计小组:
主题设计小组:
内容搜寻小组:搜集照片、奖状、实物等
活动二 依依惜别
1.毕业之际,你有什么话想对母校、老师或者同学说说吗?把你要说的话用一封信的形式写下来吧!
2.你即将毕业了,在毕业之际,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一说,当你站在毕业典礼的舞台上,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下一份演讲稿吧!
3.你在学校生活了六年,在这六年里,你一定发现了学校里的一些不足的地方。快毕业了,请给校长写一份建议书,相信你的建议一定能够得到采纳的。
第二篇:语文组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应用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开展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语文组学科实践活动方案(13-14第一学期)
一、活动目的: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提高写字质量。
二、比赛内容:
自选“古诗词”内容。
三、参赛名额:
1—3年级,每班5幅铅笔字作品。
4—6年级,每班5幅钢笔字作品。
四、上交时间:
2013年11月20日
五、上交地点:
校教导处
六、参赛要求:
1、请各班将参赛选手名单,提前上交教导处。
2、参赛选手纸张由学校提供,其他自备。
3、书写要求:字体笔画清楚有力;结构工整匀称、美观;格式正确。
七、评奖方法:
本次比赛,将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八、评委成员:
教导处、语文教师。
湾沚二小语文组
2013-11-17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四年级语文综合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学情分析:
1、有良好的观察习惯,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解敏捷,感悟正确。
2、有兴趣进行自由分组、自主探究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建立合作精神。
3、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会查找,筛选,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可以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观察,和搜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做到有所理解和感悟。
5、可以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分组和探究活动。
6、可以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查找,筛选,整理资料,运用资料。
课程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活动要求
1.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2.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自我能动性地认识和体验,树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4.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建立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职尽责的态度。
5.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善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6.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能提出比较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7.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和简单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以上几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目标的有机整体。这几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过程的始终,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四篇:语文组大练兵活动方案
2014年语文教研组教师岗位
“大练兵”实施方案
根据《贵阳市2014年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指导意见》,结合我校《2014年教师岗位大练兵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语文组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与水平,促进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结合实情,扎实开展语文组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为目的,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岗位大练兵活动,使我校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2011)有更深入的理解,熟悉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系、教学建议。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努力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我区办好人民骄傲的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二、练兵目的1.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掌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说课及反思、听课议课、课件制作、班级管理等岗位技能。
2.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教师对细化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内外练习等方面的设计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要立足校本研修,依据《贵阳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实施细则》中“贵阳市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评定标准”开展系列活动和特色活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练兵内容:
1、课程标准的掌握:把握教材内容,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的处理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学段目标及教学内容,每学期期初在组内进行交流并拟写心得体会各一篇。
2、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自己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每学期至少选择各自制作最好的5份教学设计分享给组内教师充实教学资源库。
3、“五个一”:每学期在组内公开谈一次课标研读体会或启发;设计1个教材小专题的教学方案;每学期完成一节公开课;听一节组内其他教师上的课,并进行书面说课及反思;每学期向组内教师推荐1本好书,并作书面阐述推荐理由。
4、表达与集体备课:“三字一话”、“经典吟诵”练习,积极参与组内集体备课。
5、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等)。
6、教学实施能力:按照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7、教学评价能力:在教学研讨中,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阐述自己的基本依据及实施过程,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对不同内型的课作出评析并提出合理化意见。
8、教学研究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和提出问题,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开展教学研究,并撰写论文及总结。
9、选练模块: 根据选练内容认真练习,并做好学习笔记。
四、练兵原则
1、全员性原则:教师岗位大练兵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人人参与。
2、校本性原则:教师岗位大练兵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校本,研修整合,以研促修。通过岗位练兵,深化校本研修的内涵,拓展校本研修的外延,提升本校教师校本研修的质量与水平。
3、层次性原则:大练兵活动分层次进行。对于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侧重新课程策略与方法的应用;名优教师侧重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培养与提升,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过程性原则: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必须在过程上下功夫,注重过程的针对性和连续性。教师要在练兵过程中,记录自己的专业能力发展进程,通过自评、互评、审评等方式开展综合评价,不断调整、修订练兵的方向。
5、实效性原则:教师岗位大练兵要以“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基本出发点,使训练的内容、要求、形式适合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教师和学校(园)的实际情况,做到练有所得,练以致用。
6、常态性原则: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建立长效练兵机制,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养成自觉自练的良好习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五、练兵方法
1、组内互助。每学期开展有效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研究。开展“语文优质课”评选,研讨课、示范课等活动,以教学课例喂载体,以课标研读、教材分析为重点,开展好每周一次的语文教研活动,加强同伴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师徒结对。充分发挥优秀语文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加强对新老师的培养,强弱结合,优势互补,提高语文组教师的教学能力。
3、实践反思。通过选练模块培训、课堂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随笔等方式,开展反思性学习,将“大练兵”活动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实现教学技能的提高与自我超越。
4、专家引领。每学期,将在全省范围内邀请专家到我校为“大练兵”活动做指导。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小结
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间匆匆,一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工作勤勉踏实、积极进取,我们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从规范入手,以构建活力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一学期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简要小结如下.(一)有效备课,扎实上课,努力构建活力课堂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我们教研组成员能立足课堂,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努力实现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形式与效益的统一。
1、有效备课。充分利用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备课做到“四突出”:突出对教材的理解,务必正确、全面、深刻;突出对方法的选择,既要选择教法,又要选择学法;突出对练习的设计,练在重点处、难点处、疑点处,力求有趣味性、层次性、多样性;突出对班上后进生的关注,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教学设计追求“同中求异”,注重教学后记、教学随笔的实效性。
2、扎实上课。磨课做到:结合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结合课题研究,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结合现代技术,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评课做到: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议课、骨干教师点评。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本学期李珊珊老师执教的《天鹅的故事》,沈婷老师 执教的《云雀的心愿》受到大家的好评。
3、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充分挖掘组内教师的工作潜力,按“用人之长,人尽其才”的原则进行分工合作,积极营造“自觉学习、学人之长、人人善思”的学习氛围,积极切磋教法学法,积极上好课改实践课、研究课,开展评课交流,及时总结经验。
(二)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因此本学期,我教研组老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学报名第一天,我们五个班就向家长推荐了我们本学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让家长为孩子的课外阅读作些准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各班又成立了“读书角”,给学生提供阅读平台。另外,我们还经常利用语文课,综合课开展“好书推荐”“佳作赏析”等读书活动。这些活动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引导学生广泛地课外阅读,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责无旁贷地要继续把这一工作做好,引导我们的孩子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一学期来 我们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工作,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马虎;在优秀学生的培养上,花得时间也不多;课堂上,一些学生思维还不够活跃……
因此,下学年我们还将继续立足课堂这一主阵地,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让每一个孩子爱上语文,享受语文,享受祖国的语言和文字。这是我们四年级教研组所有成员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