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个有修养的大学生
做个有修养的大学生
每个大学生都是家人的骄傲,社会的栋梁,时代的骄子。他们就像是刚刚破茧而出的蝴蝶,将要伸展美丽的翅膀飞向远方,就像是破土而出的禾苗,将要在大地上尽情地生长自己的腰肢。大学恰恰就给了他们深远的天空和充足的阳光。
然而,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生活在新时代,思想独立,个性意识强,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许多社会不良风气冲击校园,使得一部分学子产生利己主义倾向,出现道德缺失的现象。我们不能否认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可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使大学生头上那个耀眼的光环黯然失色。然而,社会需要的是美丽的又能飞向高空的蝴蝶,需要高大挺直的参天大树。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有修养的大学生,优雅地飞向远方,茁壮地成长为栋梁呢?
武汉大学社会系教授周运清认为,大学生要做好三个层次的人:让人看得起的人;让人尊重的人;让人信赖、敢于托付重任的人。有才华,才能让人看得起;有道德情操才能让人尊重;有责任感,才能使人信赖。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保持个性,彰显本色才是一名的合格大学生。我认为周教授的这番话就是最好的解答,作为一个有修养的大学生就应该具备这些条件。首先,多读书,使自己有才华。
有才华才能让人看得起,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有工作的岗位。要想有才华就得学习,就得读书。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总的来说,读书就是使人成为完善的人,成为有修养的人。
读书的姿态是世上最美的姿态。有部分学生认为:到了大学,人生的理想基本实现了,再也不用像高考前那样读书了,便整天玩玩乐乐,就等着毕业。那就大错特错了。记住,高中时每天回想在耳边的“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这句话放在大学同样适用。要懂得:再好的大学也有渣子,再烂的大学也能出人才。人才从来都不是天资所致,读书学习是唯一的硬道理。
其次,重道德,使自己有品质。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大学生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知荣辱、明是非的人,这不仅是社会的殷切期望,更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觉恪守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诸如买饭排队,诚信考试、坐公交让座等等。许多事情都虽然很小,但坚持做下去,养成习惯,这些小事很可能成就你一生的事业。巨星成龙,出道之初,只能扮演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有一天,在去片场的路上,一个他非常崇拜的武术指导的车停在了他面前,还招呼他上车。他很欣喜,但他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这样上了车:他拉开车门,先将屁股坐在了座位上,两只脚伸在车外,然后拍打掉鞋底上沾的泥土和碎屑等污物,双脚干净后才上了车。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和不起眼的细节,让武术指导看到了成龙的品质,得到了武术指导的欣赏和尊重。成龙的机会也由此而来,一步步从跑龙套的小武行发展成了国际功夫巨星。这就是品格成就未来。
第三,敢担当,使自己有责任心。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学会负责”已成为21世纪的通行证。周运清教授说,有责任感,才能让人信任。一个有修养的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对父母和对家庭负责。在大学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既不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也不妄自菲薄、自甘堕落;既不挥霍浪费、追求奢华,也不吝啬小气,形容猥琐。不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家人的关心支持开玩笑,学会感恩,学会负责。
二是要树立对老师、对同学、对学校负责。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大家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绝不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感情用事,大打出手,做出伤人又害己的傻事来。大学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同学们提供了可以充分展现自我个性的广阔舞台,作为学生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多多地担当起集体里的一份责任,为同学服务,为老师服务,绝不做违规违纪,为集体抹黑的事情。
三是要树立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观念。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敢挑重担,勇攀高峰;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把个人的理想、目标、前途和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为将来服务祖国、奉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的大学生就应“让青春承担责任,让责任引领人生”。
总之,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只有读书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才能成为一个让人看得起的人;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才能提升自己的品质,才能成为值得尊敬的人;只有拥有责任心,敢于担当,才能成为让人信任的人。这三条都做到了,就能成为有修养的大学生了。
第二篇:教你做个有修养的人
金正昆:教你做个有修养的人
您每月收入多少?今年多大岁数?结婚了吗?身体怎么样?原先一直做什么工作?在社交 场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常常会遇到这些“关切”的问候。而中国人民 大学的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是把这些作为社交场合的“特别忌讳”的。他说: “这些都是社 会交往中最容易引起别人不爽的问题,大有打听别人隐私之嫌。尽管问这些的大多是我们的 朋友,也不应该有此‘见面礼’”。短短几年间,金正昆教授成为“出镜率”最高的礼仪专家,频频亮相中央电视台、中国 教育电视台以及数十家外省市电视台,开设礼仪系列讲座,担任各种大型节目的礼仪顾问、礼仪嘉宾。以至于不是什么影视大腕儿的他,竟也成为广大观众熟悉的荧屏明星。金正昆教 授外出打车,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出租车司机能认出他来—— “这不是在电视上讲礼仪的金教 授吗?”
与金正昆教授相识已久,十几年前就曾经向他约过稿—“轻歌曼舞须守礼”“学会花语、再送花”“着装色彩和谐为美”“聊天别涉及三个禁区”等等“生活礼仪 ABC”系列谈,、、是他涉足礼仪领域研究的早期作品。今天看来,实际上他那时就开始琢磨以一种贴近广大受 众的方式和切入点,普及礼仪教育。
十几年光阴荏苒,金正昆教授在交际礼仪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收获了《商务礼仪》、《外事礼仪》《公司礼仪》《警官礼仪》《大学生礼仪》《国家公务员礼仪手册》《基层公务员的礼仪修养及培训》 等共 480 万字的著述。一百多所高校把他撰写的礼仪教程列为课本。这里面,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探索,也反映着社会各方面对礼仪的青睐与渴求。
你会陪客人出入电梯吗? “礼仪应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衣食足而知礼仪。现在大家这样重视礼仪,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发展了,国家繁荣富强了,老百姓也要求讲文明、讲礼仪了。”金正 昆教授开门见山。1989 年,从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时,学国际政治的他,尚未把礼仪当作自己的主 攻方向。但他发现,随着国人对外交往活动的增加,在礼仪方面频频暴露的欠缺,每每令他 汗颜。“国人的礼仪盲点亟须普及文明知识覆盖。”这促使他在研究国际关系之余,暗暗改变 了业余科研课题,从普及大众关心的社交礼仪知识入手,开始了他艰辛却又充满乐趣的礼仪 探索。
对礼仪的热爱使他迷上了礼仪研究。不琢磨不知道,一琢磨“吓一跳”。我们一直把自 己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普通人的礼仪知识缺乏又往往达到“令人吃惊”的地 步。大到部门单位对外接待的礼仪,小到吃饭布菜、服装服饰、握手寒暄„„不知礼仪惯例、不能礼貌待客而“出乖露丑”的比比皆是。金正昆教授常常爱举的一个例子是,女同志夏天穿制服时,穿凉鞋是不好看的,但“犯 规”的人太多了。特别是穿露趾凉鞋,按照规矩是不能穿袜子的,如果穿则很不爽,不透气。有人会说,那街上的老外有的也穿凉鞋啊,对,但他们一般不会穿袜子,而且在正式场合肯 定要穿正式的制式皮鞋,否则别人会认为你不守规矩,对方对你的印象肯定不好,再谈项目、谈合作,愉快的气氛就削弱了不少。
再比如,陪同领导或客人出入电梯时,陪同人员的具体位置应如何?是需要先进去,还 是后进去?是先出来,还是后出来?相信一般人很少考虑这个“顺序”,但又确实有规矩。金教授告诉你答案。标准做法是:陪同领导或客人进电梯时,陪同人员需要先入后出。陪同 领导和客人乘电梯是要先入的,为什么?第一个考虑是安全,门一打开你就把领导或客人让 进去,你怎么能保证安全呢?里面有没有坏人,底板上来了吗?您别笑,这是极而言之。第 二个原因是,方便,电梯门口有控制按钮,它有程序,15 秒左右就会关闭,不先进后出,就可能带来尴尬,或夹住领导、客人,或把领导、客人关在外边。金正昆教授深感生活中的礼仪不可小看。“礼仪规矩随处都有,你讲不讲究其实就是个 人的层次与修养问题。生活中一般没‘坏人’,但有低素质的人、不文明的人,常常也是不 善于学习礼仪、遵守礼仪规矩的人。我们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使更多的人了解礼仪知识、遵 守礼仪规矩,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您需要我为您做什么? 细心的听众在听金正昆教授演讲时会发现,他对听众从不说“你知道不知道”,而是说 “你一定知道”,尽管所表达的实际意思差不多,都是为了引出他要阐述的观点,但透出一 种对听众的尊重。
金正昆教授有一个强烈的意识: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而不能善待别人有时是让人 ” 很不舒服的。
一次,金正昆教授到外省出差,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按说,住在这里的客人应该是比
较有修养的。早晨起来散步时,金正昆教授发现,有一个人老跟着他转,就问: “你为什么 老跟着我?”那人说: “你是金正昆教授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那人兴奋异常,连声 说: “金教授,我看见你太高兴了,我全家都是你电视讲座的忠实观众。我老婆和我娘都爱 看你的节目。昨天晚上我还在看你在电视上讲礼仪,没想到今天早晨就看见活的了!”一番 夸奖,弄得金正昆教授哭笑不得。夸人不到位,反成了变相“骂人”。
怎样才能避免犯这种低档次的错误?金正昆教授开出的药方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要讲究互动,要换位思考,对方为主。说白了,就是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我国长期处于小 生产社会,因为环境的影响,一个人说话时往往是“我是这么说的”“我是这么想的”“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等等,大家好像已经习以为常,其实这是个误区,要取得交、、际的成功,就必须达到互动,就应该以对方为中心。
金正昆教授有一次到一家政府机关去讲课,他想先了解一下该单位的情况,就问其领导: “你们这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有什么新要求?”领导侃侃而谈,说我们准备做什么,我 们想做什么,我们经过研究认为自己有能力做点什么。因为是熟人,金正昆教授没有客套。他说老兄,跟你不客气,今儿我是来帮你找毛病。你既然是国家公务员,就要强调为人民服 务,那么人民需要就是标准。不是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你愿意干什么,而是人民需要 你干什么。交往能否以对方为中心,这是一个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观念问题。一席话,让那个 单位的领导一下找到了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
善待别人有什么标准吗?金正昆教授的体会是要从尊重别人开始。他担任着众多政府部 门的礼仪顾问,经常到外地讲课、讲学,非常受欢迎。为什么?外地的听众普遍反映,金正 昆教授讲课尽管举了许多生活中礼仪方面的欠缺的例子,但没有简单地贬低大众的口气,让 人很愿意接受。那次,他受邀到沈阳为筹备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礼仪教育活动作演讲,细心的 听众从他的演讲中归纳出他共讲了五方面社交礼仪应注意的问题,但没有讲一句让大家反感 的话,大家都觉得入情入理,且切中礼仪交往“要害”。最后,连负责接待他的出租车司机 都感慨——“金教授这样讲礼仪,我也能掌握。” 通话双方谁先挂电话? 自我介绍最好先递自己的名片;饭桌上不准剔牙;吃喝不准作响;正式场合要穿制 式皮鞋:男的是黑色的、系带的、光皮的、三接头的皮鞋,女士则是黑色的、高跟的、半高 跟的船型皮鞋„„每次讲课,金正昆教授都会讲一些礼仪的基本常识,他说: “学习礼仪要 从细节开始。”
什么是礼仪?金正昆教授认为,礼就是尊重。是一种道德的要求。礼者敬人也;仪 就是一种规范形式。礼仪概括起来就是敬人之道。
有些礼仪规矩是不能破的,不遵守就会闹笑话。金正昆教授说,比如吃西餐时,掉 在地上的餐具和东西是不能捡的,为什么?因为西餐是长桌,排座次规则是男女交叉排列,你身边常常都是不认识的人。不仅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能捡,而且手也不能放在下边,要放在 桌子上边。否则就是“失礼”,这个细节马虎不得。
“考考你们一个老土的问题,你在工作场合执行一般性公务,在和别人通电话时,通话双方究竟应当由谁先挂?”金正昆教授讲课时经常会问听众这个问题。事儿不大,可细 究起来,还真让许多人困惑。谁该先挂?人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应该由对方先挂。假 定本单位规定打电话对方先挂,另一方也规定对方先挂,那将出现什么状况?双方都不挂!金正昆教授的提示是,应该由地位高者先挂。突发性事件不好说,执行一般性公务则必须如 此。尤其是窗口部门,值班电话、热线电话、报警电话,要让群众先挂,地位高者先挂。你 得让人把话说完。这是礼仪规则。
接电话不讲礼仪有时是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一次,金正昆教授打电话找一位领导,接电话的同志把他“审”了一遍:你是谁,找领导什么事,准备什么时间到?然后才说: “那 我告诉你要找的人不在。”深谙礼仪之道的金正昆教授把这种“先审查再拒绝”的方式称为 “有耍人之嫌”。正确的方式应是先告诉对方领导不在,然后再问对方系何人,所为何事,需不需要转告等。
不注意规则有时还会给自己找麻烦。一次,一位朋友请金正昆教授吃饭。他说客人 没到齐,咱们先喝点饮料。你想喝什么?金正昆教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来一杯路易十三。他说你还真要啊,咱兜里只有一两千块钱,那路易十三得一万多,咱哪扛得住啊!他的错误 在于问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正确方法是“封闭式”的:喝茶还是矿泉水?那样的话,对方不喝茶就只能喝矿泉水了。金正昆教授请人吃饭时会问客人: 吃鲤鱼还是吃草鱼?意思 是不吃鲤鱼那只有吃草鱼了,“那他就绝对不会有机会去点鲨鱼。金正昆教授的这个方法相 ” 信会使不少“东道主”钱包受益。
你的课好听,这包葡萄干送给你 礼仪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认同。金正昆教授的一个远房侄子做生意,想在北京设办 事处,希望“近水楼台先得月”,请他出点儿主意。金正昆教授悉心指导: “聘请的秘书、公 关人员一定要讲普通话。在外人面前,你讲村里的话就是村办企业,你讲县里的话就是县办
企业,你讲普通话就是面向全社会的全国性企业。礼仪是软规则,法律是硬规则。现代社会,这种软硬都需要。”他对听众则反复强调,学习礼仪的重要性是三点: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进交往。但要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使问题最小化。没有人愿意丢人,没有人愿意得罪人,但是礼仪细节你要不讲就可能丢人、得罪人。金正昆教授发现,在生活中,不少男同志都有这样的疏忽:注意刮胡子,不注意修剪鼻毛。他在讲课时就经常善意地提醒,本来当领导挺威严的,但是走近一看鼻毛在外“飘扬”,使 风度大打折扣,人家会觉得这位领导不清洁、不整齐。还有的同志穿衣不守规矩。他曾看见 一个人脚穿白皮鞋,腰系红腰带,手拿咖啡色皮包,简直把金教授看晕了,连忙讨教,却原 来是“本命年”,想讨吉利,结果弄得不伦不类。试想,和这样的先生交往,是不是难以“高 看一眼”?遇到较真儿的,则可能认为他对人不尊重。这不是不知不觉就把人得罪了吗。
金正昆教授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几点礼仪规则:在重要场合讲究“男人看 表,女人看包” ;在一般场合则是“女人看头,男人看腰”。具体说,就是重要场合男人的手 表是最重要的行头,他的身份、身价、时尚品位都跟手表有关;女士则千万不要戴三件以上 的黄金首饰,主要看包,看品牌、色彩、里面放什么东西等。一般的社交场合,女士看头是 说要看发型、看化妆;男人看腰不是看腰粗不粗,腰带威风不威风,衬衫下摆是否放在腰带里,露没露出自己的秋裤„„而是说在腰上不能挂任何东西。大家什么时候看见过联合国官 员腰上挂一串钥匙,省市领导出来腰上挂着手机?违反这些软规则,就会令人侧目。金正昆教授常年到处去演讲,很受各界听众的欢迎。但也有人提出意见:课讲得是 不错,会场气氛热烈,能不能再庄重点?金正昆教授没有完全采纳这类意见。他固执地认为,礼仪教育是科学,是规范,但不应是束之高阁的教程,应该以最能为广大听众、观众接受的 方式加以普及。否则,礼仪教育再高深,也不解群众的需求之渴。
具体、生动、实用、好记,金正昆教授的礼仪普及“花开大江南北”。在杭州,他 有一次打车,出租司机认出了他,马上说: “金老师我最爱听您的讲座,您说的用手直接指 人是不礼貌的行为,我现在就最烦乘客一上车就用手指我。他们也应该听听您的课。”在乌 鲁木齐,金正昆教授到“巴扎”(集市)购买些土特产,一个维族的摊主也认出了他,用不 太流利的普通话说: “金先生的礼仪课好听,这包葡萄干我送给你了。”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反 馈让金正昆教授备受感动,他从中得到的鼓励和快乐甚至超出了千人礼堂热烈掌声的幸福 感。他很看重这些。这些年来,他究竟给基层单位讲过多少次课了,他没有详细统计,只记得海淀区的所有街道办事处基本上讲过一遍了,宣武区的公务员轮训过一遍,国家机关、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都去讲过。他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聘书,也有沈阳荣誉市民等荣誉性 的称号,他还有北京志愿者协会颁发的“学习北京· 周末公益讲堂志愿讲师” 的证书,他说: “非常愿意为普及礼仪知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街道的大妈、大嫂,社会上的出租司机,都关注、学习礼仪了,说明我们的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 珍惜生活快乐每一天
整整一个半小时,金正昆教授把从事礼仪普及的经历和感受做了一番回首,他说: “我是把礼仪当事业来做的。要说忙,那是真忙,可忙有忙的乐趣。礼仪这片天地,无论有 多少精力都可以投入,都有用武之地。”
按照我的要求,他把前一天他的“流水账”给我看,密密麻麻竟有十几项之多,包 括约研究生指导论文,接受报刊礼仪访谈,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礼仪专栏撰稿,到图 书馆查资料撰写论文,到北京工商大学为大学生讲礼仪等。
“排得这样满,怎么还能保持这样好的精神状态?”我关切地问。
“其实很简单,金正昆教授坦然相告,” “关键是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心态。”
他告诉我,他从来不拿别人折磨自己,也从来不拿自己折磨别人。烦恼很大程度上 是自我折磨的外化。他是力图做到“三不烦” :昨天已过去不必烦;明天尚未来烦不着;今 天正在过不能烦。果能如此,烦恼还能找上你吗?
在他的书房,有一个条幅,上书: “让大家都喜欢你永远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务必 要争取多数人喜欢我们。”他确信,礼仪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短路线。
当我请金正昆教授为读者再说一句容易记住的祝福时,他脱口而出: “愿人人沐浴 礼仪春风!”是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都需要礼仪春风的吹拂„„
金正昆教授美文一则 在我眼里,人生是一条美丽的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河的一名过客。我来了,我看 见,我走过,这个过程美丽无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种种成功、失败、悲欢离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勇敢地去面对。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没有不幸,哪有快乐?成功、失
败、快乐、悲哀等等,其实都是相对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而过去将成为可爱。再者,重 要的是我们还需要理智地面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善待自己。一个人懂得善待自己,他的工作与生活才有质量。一个人只有善待自己,他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人只有善待 自己,他才能够认真地生活、开心地工作,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我们各自从事的事业 做出更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提倡善待他人,待人如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永远是不言而喻的。(北京日报)本文由xzh201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金正昆:教你做个有修养的人 发布时间:2005-06-13 14:56
您每月收入多少?今年多大岁数?结婚了吗?身体怎么样?原先一直做什么工作?在社交 场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常常会遇到这些“关切”的问候。而中国人民 大学的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是把这些作为社交场合的“特别忌讳”的。他说: “这些都是社 会交往中最容易引起别人不爽的问题,大有打听别人隐私之嫌。尽管问这些的大多是我们的 朋友,也不应该有此‘见面礼’”。短短几年间,金正昆教授成为“出镜率”最高的礼仪专家,频频亮相中央电视台、中国 教育电视台以及数十家外省市电视台,开设礼仪系列讲座,担任各种大型节目的礼仪顾问、礼仪嘉宾。以至于不是什么影视大腕儿的他,竟也成为广大观众熟悉的荧屏明星。金正昆教 授外出打车,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出租车司机能认出他来—— “这不是在电视上讲礼仪的金教 授吗?”
与金正昆教授相识已久,十几年前就曾经向他约过稿—“轻歌曼舞须守礼”“学会花语、再送花”“着装色彩和谐为美”“聊天别涉及三个禁区”等等“生活礼仪 ABC”系列谈,、、是他涉足礼仪领域研究的早期作品。今天看来,实际上他那时就开始琢磨以一种贴近广大受 众的方式和切入点,普及礼仪教育。
十几年光阴荏苒,金正昆教授在交际礼仪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收获了《商务礼仪》、《外事礼仪》《公司礼仪》《警官礼仪》《大学生礼仪》《国家公务员礼仪手册》《基层公、、、、、务员的礼仪修养及培训》 等共 480 万字的著述。一百多所高校把他撰写的礼仪教程列为课本。这里面,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探索,也反映着社会各方面对礼仪的青睐与渴求。
你会陪客人出入电梯吗? “礼仪应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衣食足而知礼仪。现在大家这样重视礼仪,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发展了,国家繁荣富强了,老百姓也要求讲文明、讲礼仪了。”金正 昆教授开门见山。1989 年,从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时,学国际政治的他,尚未把礼仪当作自己的主 攻方向。但他发现,随着国人对外交往活动的增加,在礼仪方面频频暴露的欠缺,每每令他 汗颜。“国人的礼仪盲点亟须普及文明知识覆盖。”这促使他在研究国际关系之余,暗暗改变 了业余科研课题,从普及大众关心的社交礼仪知识入手,开始了他艰辛却又充满乐趣的礼仪 探索。
对礼仪的热爱使他迷上了礼仪研究。不琢磨不知道,一琢磨“吓一跳”。我们一直把自 己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普通人的礼仪知识缺乏又往往达到“令人吃惊”的地 步。大到部门单位对外接待的礼仪,小到吃饭布菜、服装服饰、握手寒暄„„不知礼仪惯例、不能礼貌待客而“出乖露丑”的比比皆是。金正昆教授常常爱举的一个例子是,女同志夏天穿制服时,穿凉鞋是不好看的,但“犯 规”的人太多了。特别是穿露趾凉鞋,按照规矩是不能穿袜子的,如果穿则很不爽,不透气。有人会说,那街上的老外有的也穿凉鞋啊,对,但他们一般不会穿袜子,而且在正式场合肯 定要穿正式的制式皮鞋,否则别人会认为你不守规矩,对方对你的印象肯定不好,再谈项目、谈合作,愉快的气氛就削弱了不少。
再比如,陪同领导或客人出入电梯时,陪同人员的具体位置应如何?是需要先进去,还 是后进去?是先出来,还是后出来?相信一般人很少考虑这个“顺序”,但又确实有规矩。金教授告诉你答案。标准做法是:陪同领导或客人进电梯时,陪同人员需要先入后出。陪同 领导和客人乘电梯是要先入的,为什么?第一个考虑是安全,门一打开你就把领导或客人让 进去,你怎么能保证安全呢?里面有没有坏人,底板上来了吗?您别笑,这是极而言之。第 二个原因是,方便,电梯门口有控制按钮,它有程序,15 秒左右就会关闭,不先进后出,就可能带来尴尬,或夹住领导、客人,或把领导、客人关在外边。金正昆教授深感生活中的礼仪不可小看。“礼仪规矩随处都有,你讲不讲究其实就是个 人的层次与修养问题。生活中一般没‘坏人’,但有低素质的人、不文明的人,常常也是不 善于学习礼仪、遵守礼仪规矩的人。我们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使更多的人了解礼仪知识、遵 守礼仪规矩,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您需要我为您做什么? 细心的听众在听金正昆教授演讲时会发现,他对听众从不说“你知道不知道”,而是说 “你一定知道”,尽管所表达的实际意思差不多,都是为了引出他要阐述的观点,但透出一 种对听众的尊重。
金正昆教授有一个强烈的意识: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而不能善待别人有时是让人 ” 很不舒服的。
一次,金正昆教授到外省出差,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按说,住在这里的客人应该是比
较有修养的。早晨起来散步时,金正昆教授发现,有一个人老跟着他转,就问: “你为什么 老跟着我?”那人说: “你是金正昆教授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那人兴奋异常,连声 说: “金教授,我看见你太高兴了,我全家都是你电视讲座的忠实观众。我老婆和我娘都爱 看你的节目。昨天晚上我还在看你在电视上讲礼仪,没想到今天早晨就看见活的了!”一番 夸奖,弄得金正昆教授哭笑不得。夸人不到位,反成了变相“骂人”。
怎样才能避免犯这种低档次的错误?金正昆教授开出的药方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要讲究互动,要换位思考,对方为主。说白了,就是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我国长期处于小 生产社会,因为环境的影响,一个人说话时往往是“我是这么说的”“我是这么想的”“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等等,大家好像已经习以为常,其实这是个误区,要取得交、、际的成功,就必须达到互动,就应该以对方为中心。
金正昆教授有一次到一家政府机关去讲课,他想先了解一下该单位的情况,就问其领导: “你们这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有什么新要求?”领导侃侃而谈,说我们准备做什么,我 们想做什么,我们经过研究认为自己有能力做点什么。因为是熟人,金正昆教授没有客套。他说老兄,跟你不客气,今儿我是来帮你找毛病。你既然是国家公务员,就要强调为人民服 务,那么人民需要就是标准。不是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你愿意干什么,而是人民需要 你干什么。交往能否以对方为中心,这是一个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观念问题。一席话,让那个 单位的领导一下找到了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
善待别人有什么标准吗?金正昆教授的体会是要从尊重别人开始。他担任着众多政府部 门的礼仪顾问,经常到外地讲课、讲学,非常受欢迎。为什么?外地的听众普遍反映,金正 昆教授讲课尽管举了许多生活中礼仪方面的欠缺的例子,但没有简单地贬低大众的口气,让 人很愿意接受。那次,他受邀到沈阳为筹备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礼仪教育活动作演讲,细心的 听众从他的演讲中归纳出他共讲了五方面社交礼仪应注意的问题,但没有讲一句让大家反感 的话,大家都觉得入情入理,且切中礼仪交往“要害”。最后,连负责接待他的出租车司机 都感慨——“金教授这样讲礼仪,我也能掌握。” 通话双方谁先挂电话? 自我介绍最好先递自己的名片;饭桌上不准剔牙;吃喝不准作响;正式场合要穿制 式皮鞋:男的是黑色的、系带的、光皮的、三接头的皮鞋,女士则是黑色的、高跟的、半高 跟的船型皮鞋„„每次讲课,金正昆教授都会讲一些礼仪的基本常识,他说: “学习礼仪要 从细节开始。”
什么是礼仪?金正昆教授认为,礼就是尊重。是一种道德的要求。礼者敬人也;仪 就是一种规范形式。礼仪概括起来就是敬人之道。
有些礼仪规矩是不能破的,不遵守就会闹笑话。金正昆教授说,比如吃西餐时,掉 在地上的餐具和东西是不能捡的,为什么?因为西餐是长桌,排座次规则是男女交叉排列,你身边常常都是不认识的人。不仅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能捡,而且手也不能放在下边,要放在 桌子上边。否则就是“失礼”,这个细节马虎不得。
“考考你们一个老土的问题,你在工作场合执行一般性公务,在和别人通电话时,通话双方究竟应当由谁先挂?”金正昆教授讲课时经常会问听众这个问题。事儿不大,可细 究起来,还真让许多人困惑。谁该先挂?人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应该由对方先挂。假 定本单位规定打电话对方先挂,另一方也规定对方先挂,那将出现什么状况?双方都不挂!金正昆教授的提示是,应该由地位高者先挂。突发性事件不好说,执行一般性公务则必须如 此。尤其是窗口部门,值班电话、热线电话、报警电话,要让群众先挂,地位高者先挂。你 得让人把话说完。这是礼仪规则。
接电话不讲礼仪有时是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一次,金正昆教授打电话找一位领导,接电话的同志把他“审”了一遍:你是谁,找领导什么事,准备什么时间到?然后才说: “那 我告诉你要找的人不在。”深谙礼仪之道的金正昆教授把这种“先审查再拒绝”的方式称为 “有耍人之嫌”。正确的方式应是先告诉对方领导不在,然后再问对方系何人,所为何事,需不需要转告等。
不注意规则有时还会给自己找麻烦。一次,一位朋友请金正昆教授吃饭。他说客人 没到齐,咱们先喝点饮料。你想喝什么?金正昆教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来一杯路易十三。他说你还真要啊,咱兜里只有一两千块钱,那路易十三得一万多,咱哪扛得住啊!他的错误 在于问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正确方法是“封闭式”的:喝茶还是矿泉水?那样的话,对方不喝茶就只能喝矿泉水了。金正昆教授请人吃饭时会问客人: 吃鲤鱼还是吃草鱼?意思 是不吃鲤鱼那只有吃草鱼了,“那他就绝对不会有机会去点鲨鱼。金正昆教授的这个方法相 ” 信会使不少“东道主”钱包受益。
你的课好听,这包葡萄干送给你 礼仪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认同。金正昆教授的一个远房侄子做生意,想在北京设办 事处,希望“近水楼台先得月”,请他出点儿主意。金正昆教授悉心指导: “聘请的秘书、公 关人员一定要讲普通话。在外人面前,你讲村里的话就是村办企业,你讲县里的话就是县办
企业,你讲普通话就是面向全社会的全国性企业。礼仪是软规则,法律是硬规则。现代社会,这种软硬都需要。”他对听众则反复强调,学习礼仪的重要性是三点: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进交往。但要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使问题最小化。没有人愿意丢人,没有人愿意得罪人,但是礼仪细节你要不讲就可能丢人、得罪人。金正昆教授发现,在生活中,不少男同志都有这样的疏忽:注意刮胡子,不注意修剪鼻毛。他在讲课时就经常善意地提醒,本来当领导挺威严的,但是走近一看鼻毛在外“飘扬”,使 风度大打折扣,人家会觉得这位领导不清洁、不整齐。还有的同志穿衣不守规矩。他曾看见 一个人脚穿白皮鞋,腰系红腰带,手拿咖啡色皮包,简直把金教授看晕了,连忙讨教,却原 来是“本命年”,想讨吉利,结果弄得不伦不类。试想,和这样的先生交往,是不是难以“高 看一眼”?遇到较真儿的,则可能认为他对人不尊重。这不是不知不觉就把人得罪了吗。
金正昆教授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几点礼仪规则:在重要场合讲究“男人看 表,女人看包” ;在一般场合则是“女人看头,男人看腰”。具体说,就是重要场合男人的手 表是最重要的行头,他的身份、身价、时尚品位都跟手表有关;女士则千万不要戴三件以上 的黄金首饰,主要看包,看品牌、色彩、里面放什么东西等。一般的社交场合,女士看头是 说要看发型、看化妆;男人看腰不是看腰粗不粗,腰带威风不威风,衬衫下摆是否放在腰带里,露没露出自己的秋裤„„而是说在腰上不能挂任何东西。大家什么时候看见过联合国官 员腰上挂一串钥匙,省市领导出来腰上挂着手机?违反这些软规则,就会令人侧目。金正昆教授常年到处去演讲,很受各界听众的欢迎。但也有人提出意见:课讲得是 不错,会场气氛热烈,能不能再庄重点?金正昆教授没有完全采纳这类意见。他固执地认为,礼仪教育是科学,是规范,但不应是束之高阁的教程,应该以最能为广大听众、观众接受的 方式加以普及。否则,礼仪教育再高深,也不解群众的需求之渴。
具体、生动、实用、好记,金正昆教授的礼仪普及“花开大江南北”。在杭州,他 有一次打车,出租司机认出了他,马上说: “金老师我最爱听您的讲座,您说的用手直接指 人是不礼貌的行为,我现在就最烦乘客一上车就用手指我。他们也应该听听您的课。”在乌 鲁木齐,金正昆教授到“巴扎”(集市)购买些土特产,一个维族的摊主也认出了他,用不 太流利的普通话说: “金先生的礼仪课好听,这包葡萄干我送给你了。”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反 馈让金正昆教授备受感动,他从中得到的鼓励和快乐甚至超出了千人礼堂热烈掌声的幸福 感。他很看重这些。这些年来,他究竟给基层单位讲过多少次课了,他没有详细统计,只记得海淀区的所有街道办事处基本上讲过一遍了,宣武区的公务员轮训过一遍,国家机关、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都去讲过。他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聘书,也有沈阳荣誉市民等荣誉性 的称号,他还有北京志愿者协会颁发的“学习北京· 周末公益讲堂志愿讲师” 的证书,他说: “非常愿意为普及礼仪知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街道的大妈、大嫂,社会上的出租司机,都关注、学习礼仪了,说明我们的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 珍惜生活快乐每一天
整整一个半小时,金正昆教授把从事礼仪普及的经历和感受做了一番回首,他说: “我是把礼仪当事业来做的。要说忙,那是真忙,可忙有忙的乐趣。礼仪这片天地,无论有 多少精力都可以投入,都有用武之地。”
按照我的要求,他把前一天他的“流水账”给我看,密密麻麻竟有十几项之多,包 括约研究生指导论文,接受报刊礼仪访谈,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礼仪专栏撰稿,到图 书馆查资料撰写论文,到北京工商大学为大学生讲礼仪等。
“排得这样满,怎么还能保持这样好的精神状态?”我关切地问。
“其实很简单,金正昆教授坦然相告,” “关键是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心态。”
他告诉我,他从来不拿别人折磨自己,也从来不拿自己折磨别人。烦恼很大程度上 是自我折磨的外化。他是力图做到“三不烦” :昨天已过去不必烦;明天尚未来烦不着;今 天正在过不能烦。果能如此,烦恼还能找上你吗?
在他的书房,有一个条幅,上书: “让大家都喜欢你永远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务必 要争取多数人喜欢我们。”他确信,礼仪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短路线。
当我请金正昆教授为读者再说一句容易记住的祝福时,他脱口而出: “愿人人沐浴 礼仪春风!”是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都需要礼仪春风的吹拂„„
金正昆教授美文一则 在我眼里,人生是一条美丽的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河的一名过客。我来了,我看 见,我走过,这个过程美丽无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种种成功、失败、悲欢离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勇敢地去面对。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没有不幸,哪有快乐?成功、失
败、快乐、悲哀等等,其实都是相对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而过去将成为可爱。再者,重 要的是我们还需要理智地面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善待自己。一个人懂得善待自己,他的工作与生活才有质量。一个人只有善待自己,他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人只有善待 自己,他才能够认真地生活、开心地工作,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我们各自从事的事业 做出更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提倡善待他人,待人如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永远是不言而喻的。(北京日报)
第三篇:怎样做个有修养女人
⊙有修养的女人,不会孤芳自赏,故步自封。她会以一颗善良之心关注社会,以自己卓尔不凡的风范和行为对别人产生影响。
⊙有修养的女人,看见别人发生不幸,绝不袖手旁观,更不会恶语伤人、奚落对方,她总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全力以赴地给予同情和支持。
⊙有修养的女人,开会、赴约乃至做客,从来都不会迟到。她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尊重对方,即使无意的迟到,也会力求尽可能较少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有修养的女人善于分清主次,权衡利弊,不会因为一点小的打击或难言的心事而和朋友断绝关系,更不会因为一旦有事,就吵吵嚷嚷,咋咋呼呼。
⊙有修养的女人遵守诺言,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食言。一诺千金,也是有修养女人的杰出风范。
⊙有修养的女人尊重别人的观点,即使她不同意,也从不会出言不逊,更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陈述理由,说明不同意的原因。
⊙有修养的女人从不生硬地、断断续续地回答别人的问题,更不高声说话。她们永远和蔼可亲,遇事不温不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斟酌且辨别,思索加考证。
⊙有修养的女人在与人交往时,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从不强调自己的职位,从不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从不打断别人的讲话,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看着对方的眼睛。
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在庸脂俗粉中展现自己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品格,高雅绝伦,美艳清澈,使女性的光彩不断提升。
女人追求修养,男人追求有修养的女人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女人是水做的,或柔情似水,或妖娆妩媚,或风姿绰约。可只有“窈淑女”,才引得“君子好逑”。
何谓“窈窕”,是说那些有修养的女人。举手投足,含情脉脉;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谈吐高雅,行为端庄。试问,这样的女人,哪个男人不想追求呢?
女人如花,有修养的女人就像一朵华丽而芬芳的花,让人心旷神怡,把美丽化作永恒,把至真至纯的母性与温婉娴熟相糅合。随着年华的不断老去,心灵的日渐成熟与净化,她们依旧保持着优雅坦荡、高雅从容的气度。蒙娜丽莎淡淡的微笑,毫无保留地诠释出女性矜持却大方、优雅不做作的修养之美。
第四篇:《做个有福人》读后感
《做个有福人》读后感
王丽丽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读了《做个有福人》这本书。从序言中我认识了秦东魁老师。他自称小学三年级没有毕业,没有文化。然后在人们心中,他虽然没有没有文凭学历,却是个真正有文化的人。他自学传统文化,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一位有福之人。他家庭和睦、事业顺遂、人脉广博、身心愉悦,并乐善好施,为帮助更多的人走上幸福之路。
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不是挣了多少钱,而是能对国家有多大的贡献,能对父母尽多大的孝心,能对太太或者丈夫多么恩爱,如何把子女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这才是我们挣钱的真正目的。当我们有了钱了,一定要让我们的钱变成为好的力量,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孝顺父母,帮助子女成为栋梁之才。孝道乃万福之始。人生这个幸福的源泉从哪里开始?秦老师说的:“从孝道开始”。一个人要是懂得孝顺父,听父母之命,遵父母之教,听父母之言,养祖宗之德,有时候也会嘲笑父母,说他们没有文化,落后了,不懂得高科技,我们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攒钱让我们上学,是为了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不是让我们学了高科技来嘲笑他们的。我错了。我们千万不能让车子越开越快,而让我们的亲情越来越远;不能让我们的高楼大厦越来越高,而让我们人情越来越薄。幸福的生活是亲情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孝道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感恩的生活,幸福的生活珍惜的生活。当我们住在高楼大厦里面,夏天吹空调的时候,想一想农村的父母,他们有没有空调?当我们冬天享受暖气的时候,想一想农村的父母,他们可否有取暖的工具?
从书我明白了:我们把子女、学生培养成社会的精品,世界的极品,对世界对国家有帮助的栋梁之才,这时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肩上的重担,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真正该承担起的责任的事情,一个人钱再多,可孩子不争气,只能让你的家庭一败涂地,只能让你的万贯财产付诸东流。所以一个人真正的有“财”,是子女能够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
《做个有福人》读后感
王丽丽
利用课余时间我继续读了《做个有福人》。其中第三讲主要内容是讲家庭和睦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第四讲主要讲的内容是内外兼修,五福临门路路畅通。书中讲了在家庭中践行传统文化非常重要,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自己学习了传统文化,便会拿着这些经典来要求家人,教育子女。结果会出现家庭不和谐的现象。从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引导人,帮助人,而不是动不动就教育人。做顶天立地地好男人:“爱三个人:爱父母子女,爱妻子,爱自己。做好三件事:爱国,有社会之责,有家庭之责;养三种性格:性刚,心刚,身刚;”好女人撑起半边天:“爱三个人:爱父母,爱丈夫,爱子女;养三种性格:性柔如水,心柔家暖,嘴柔家和;做三件事:做好女儿好媳妇,做好妻子,做好父母。”
从自身做起,福在眼前,当我们想改变世界的时候,当我们想改变一个国家的时候,我们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因为改变了自己,就可以影响家庭,影响一个地区,影响一个国家,影响一个世界。拥有家庭的幸福,这个人就会积极,就能带动一个整体,一个家庭的主人翁如果是积极向上的幸福的,他的家庭也是幸福的。
五福分为三种:内五福、外五福和自身五福,内五福即家庭五福,家庭要是能够做到五福,家和万事兴。外五福落实好,我们就能在人生道路上四平八稳。做好自身五福,提高我们自身的德行修养,五福之神不求自来。原来求福、求财、求贵、求寿,全是靠我们自己,你现在生病,你现在出事,你现在还在不听话,终究都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与别人没有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勇敢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改正自己的错误,你就成功了。
做到五小孝:第一孝:“颜孝”,孝顺父母最简单的方式是给老人一个好脸色,不要给老人花一点钱就天天哭丧个脸。在外面夫妻之间在有矛盾,也不要把矛盾传递给老人,让他们寝食难安。第二孝,听孝。第三孝是“顺孝“父母都一辈子的性格,一辈子的生活习惯,不要学了几天传统文化,就要求他改着该那。第四孝是行孝,心里想到孝,行为马上去做。给父母端饭,给父母洗脚,给父母做喜欢吃得东西,陪父母去旅游。第五个孝是恩效,要真正知道父母的恩德。颜孝,听孝,顺孝,行孝,恩效这是五小孝。
四大孝:第一,养父母之志,按父母的想法,光宗耀祖,第二,养父母之心,让父母省心,安心,养心,第三,养父母之身,让他们老有所依,病有所依,事有所依。第四,听父母说话的声音你就知道他们的身体状况,吃父母做的饭你也可以知道他们的身体状况。
学习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让家庭成为讲情义的地方,讲恩义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只有用恩情、情义的方式,才能让家庭和睦,让双方父母放心、安心、省心。做好家和万事兴。
第五篇: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有一位名人在《实话实说》栏目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他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由于这响动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不觉吸引了他的好奇。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刷设备。一问才知道,是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修复那个冲刷设备。而他的父母、老师当时并不在他的身边。这件事令这位名人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可以说这种负责精神已经渗透到了他全身的每个细胞,每根神经,每滴血液,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习惯。同学们,责任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备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那么他就缺乏基本的责任心。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应该能做到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的、怎么做才是对的。责任心强,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这就能磨练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做事自然就容易取得成功。比如,每天我们都要做早操,无论是队伍的集合、队列的整齐,还是每一节操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同学们对自己负责,自觉锻炼出健康的体魄,将来才能有个好身体,才能为社会更好地工作,这也是你对自己有责任心的最好体现。再如,在平时的卫生保洁工作中,有的同学能做到积极认真,怀着一份责任心去做好值日工作;有的同学在校园里看见废纸,也能马上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他把校园当成了自己的家,把“伸伸手,弯弯腰,捡捡纸”的劳动当成了自己对美丽校园应该尽到的责任。
做人必须要有责任心,我们在这里生活和学习,不仅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还要对关爱我们,为我们呕心沥血的爸爸妈妈和老师负责。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还要学会对国家,对社会负责。那么,就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