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未成年犯罪案件审理中的法庭教育

时间:2019-05-14 16:1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未成年犯罪案件审理中的法庭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未成年犯罪案件审理中的法庭教育》。

第一篇:浅议未成年犯罪案件审理中的法庭教育

浅议法庭教育在未成年犯罪案件审理中的运用

未成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未成年被告人与成年被告人在心理和行为上有很大的差异,不能把对成年被告人的刑事审判和处置方式机械地引入到未成年刑事审判领域,而应采用与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相适应的,旨在预防和保护的特殊审判方式。第五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感召力,促进罪犯改过自新。为了对犯罪的未成年人适用最佳的审判方式,正确地裁量刑罚,达到教育、挽救、改造犯罪未成年人的目的,笔者现就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中存在的问题从审判程序中的庭审教育方面,试谈一些看法。

(一)设置法庭教育程序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明文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2001年4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也强调,审理未成年刑事案件要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教育。如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程序中的法庭教育已为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所普遍运用,成为区别于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重要特征之一。

近三年来,全南法院认真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5件80人。增设法庭教育程序有着法院审判需要的现实意义,也有着我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发展需要的历史意义。

1、法庭教育是寓教于审的重要方式。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除了要查清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外,更重要的是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此办理每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相应的教育挽救工作便伴随着案件的整个审判过程。在法庭教育阶段,教育的主体最集中,有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有合议庭成员;教育的内容最丰富,各教育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失足少年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教育的时间最合适,在法庭审理这样的特殊时间、特殊场合进行教育,易被失足少年所接受;教育的特征最明显,法庭教育时,审判长明确宣布进行法庭教育,明显区别于一般场合下的教育。所以法庭教育是整个教育挽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庭审帮教,从“法律、道理、亲情和社会”的角度构建一个完善全面的教育体系,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使未成年被告人产生较大的震动,触发其内心的道德良知。

2、法庭教育是未成年犯罪案件审判方式的重要标志。众所周知,针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审理是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重要的工作方法。这是由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殊性决定的。未成年人在生理、心理上发育尚不成熟,具有过渡性,这就决定了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主要表现既有心理特征在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上的不同,也有犯罪行为结构上的差别;既有犯罪成因上的区别,也有犯罪实施上的差异。这就需要采取不同于成年人刑事审判的刑事诉讼程序。如果我们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当作是特殊诉讼程序的话,那么这个特殊诉讼程序的明显特 征之一就是法庭教育。

3、法庭教育是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体现。虽然我们的少年法庭工作起步较晚,在程序和实体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法庭教育程序却无争地表明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失足少年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寓教于审、审教结合的事实。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在造就一大批为国家建设所用的人才时,对那些暂时“掉队”的失足少年,国家并未弃而置之,社会并未撒手不管,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像医生对待病例人、像老师对待学生、像家长对待子女”一样对待失足少年,这正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优越性所在。而法庭教育则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特色。

(二)法庭教育时间的设置

按照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解释,法庭教育的阶段设置实际上分两大块,一是在法庭辩论结束、被告人最后陈述之前,一是在宣判时。但在修正后的刑诉法实施后,有种观点认为,在法院判决之前的法庭教育是“有罪教育”,应挪到法院宣判后进行。根据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在操作中案件宣判有时是当庭宣判,有时是另行宣判。如果是当庭宣判的案件,在宣判后诉讼参与人一般都能参与庭审教育。如果是另行宣判的案件,宣判时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往往不能同时到庭,这就削弱了庭审教育的力度。另外,宣判后对被告人教育的前提是人民法院判决未成年被告人有罪的,这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案件判决被告人无罪,是否就不用进行法庭教育了呢?二是宣判后被告人对自己的刑期 已经知晓,或因刑期较轻而侥幸,或因刑期较重而悲观,此时进行教育,会收到好的效果吗?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值得研究。

笔者认为,对法庭教育的设置时间可作如下考虑:

一种情况是,法庭教育设在法庭辩论结束、被告人最后陈述之前。这种设置适宜于定期宣判的案件。定期宣判的案件再次开庭时,主要任务是宣判,因而经常发生公诉人、辩护人没有到庭的现象,有些法定代理人也因返回原籍等多种原因而无法到庭,故参与法庭教育的教育主体不全。而被告人最后陈述之前的法庭教育则可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另外这种设置也适用于那些被告人在庭上悔恨不已,马上进行法庭教育将能增强震撼力和感召力,可谓趁热打铁,可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设置可避免一些被告人在宣判后进行教育时心不在焉的现象。此外,主审法官一般在庭审前都提审过未成年被告人,对未成年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已有基本的了解。经过庭审教育后,可以从未成年被告人的最后陈述中进一步了解和证实未成年被告人的悔过态度和悔改意愿,准确评判庭审教育的效果。这个阶段的教育显然应主要针对分析被告人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而不应过早地从理论上强调“犯罪行为”这一概念以及其应受的刑罚处罚性。因为合议庭尚未评议之前,如果对被告人作“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和应受的刑罚处罚等内容的教育,这实际上犯了有罪推定的错误。”所以,此阶段的教育,合议庭可以介入,介入的形式是组织、指挥、引导教育者的教育发言,而不对被告人是否犯罪过早地发表意见。

另一种情况是,法庭教育设在宣判时。所谓宣判时,是指宣判程 序的进行状态,而不是宣判程序的完成状态,具体是指在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后、宣布量刑结果前进行。这种设置方案适宜于当庭宣判的案件。它不仅保留了前一种方案的种种便利和优点,还增加了对未成年被告人认罪服法的过程。将庭审教育设置在认定未成年被告人构成犯罪之后、宣布量刑结果之前,无疑丰富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力度。合议庭在认定被告人有罪后,可组织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进行教育。合议庭也可对被告人进行教育,教育阶段结束后再进行量刑和宣判。此时的法庭教育不受“犯罪”两字的制约,教育的内容、话题较为宽泛。如果放在宣布量刑结果后再进行法庭教育,被告人、法定代理人甚至是辩护人关心的是判决后的量刑轻重问题,量刑结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情绪。此时再要求被告人集中注意力听取教育,要求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被告人进行教育,实乃勉为其难,效果不一定好。

以上两种法庭教育阶段的设置,可视情况组织宣判后的再教育,以巩固庭审教育成果。审判人员应以宣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寓教于审的成果。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庭教育阶段的设置,应因案而异,不宜设在一个固定的环节上。

(三)法庭教育的内容

根据失足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从“爱”出发,从“帮”入手,在挽救上下工夫,逐渐摸索出庭前重“查”、庭中重“教”、庭后重“帮”的三步审理方法,教育和挽救失足青少年。法庭教育的内容不应千篇一律,应针对不同案件展开有针对性的法庭 教育内容。

1、对侵财案件的教育内容

未成年人犯罪中大部分类型属于侵财犯罪。如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从笔者所在少年庭近三年所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看,侵财犯罪案件占70%。未成年人由于受不劳而获思想的影响,抵制不住对金钱的欲望和向往,贪图较低层次的物质享受,加之缺乏健康的心理机制和道德观念,极易走上侵财犯罪的道路。因此,在法庭教育中,应将教育重点放在矫正其畸形的心理结构,确定新的动力定向。应对他们加强社会道德和人生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分清是与非、善与恶、荣与辱的界限。同时根据他们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要注重劳动意识的教育,使他们明确劳动的目的和意义,明白劳动光荣、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从而激发其热爱劳动、奋发向上的倾向性。

2、对暴力型犯罪案件的法庭教育

暴力型犯罪案件一般包括杀人、伤害、强奸等。这类案件无论无论从国外还是从我国近年来的犯罪状况来看都是向严重化、恶劣化方向发展。未成年人发生这类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错误的人生观形成了离轨的行为模式,在个人利益与其他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作用下,便会实施暴力型犯罪。对这类未成年人的法庭教育,应首先对他们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打击,严肃指出他们的犯罪行为给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以引起他们思想上的震动。调查中发现,实施暴力型犯罪的未成年人多具备类似的气质、性格。如自控力差、极易激动、敢于冒险等。因此在教育时,要根据其气质特 征,采取正面刺激的方法,将其思维的倾向性转移到改造的方向上来,同时对其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和不良心理现象要进行及时的正面教育和预防性教育,帮助其抛弃旧的观念和习惯,而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和良性心理定势,为其改造打下基础。

3、有被害人参加的案件的法庭教育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观故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从其犯罪动机的行为到犯罪行为的发生的全过程考察,被害人方面的某些因素对犯罪行为的产生起着诱发性的作用。如妇女表现轻佻往往导致强奸犯罪的发生,财物外露引起抢劫犯罪的产生。青少年犯罪学研究专家康树华就提出加强青少年犯罪的被害人研究,有助于揭示和预见犯罪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便加强对犯罪的预防。审判实践中,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害人出庭,无论对教育被告人本人还是对于被害人自身,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从被告人角度来讲,法庭教育可着重于阐述被告人的行为给被害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的损害,通过被害人的发言,让被告人亲身感受其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带来的痛苦,从而让被告人从内心感到后悔莫及,并进一步坚定改造的信念。从被害人的角度出发,如果犯罪行为的发生被害人自身也存在一定的过错,可指出被害人在这起案件中所起的负面作用,并教育被害人今后注意自身行为。如果被告人和被害人通过法庭的教育能够彼此消除对立,互相理解,则会对被告人的改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对作无罪辩护的案件的法庭教育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作无 罪辩护的,一般可不设法庭教育阶段。因为此时若进行法庭教育,是不会有作用的。但对那些起诉书指控的事实确实存在或法院作无罪判决是因为证据不足的,审判人员也可视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被告人的违法行为。

法庭教育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人而开展的,以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对待千变万化的被教育对象,其教育效果之不理想也是可想而知的。每个教育者的发言,在教育的内容上应避免雷同而各有侧重。教育的内容也要和教育者的身份相适应。公诉人在教育时可以国家的法律为基点,向失足少年讲明其行为与法律的冲突点,即坚持以法为依据的教育;辩护人可以就社会道德规范、公民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为重点,剖析失足少年的可咎之处,即坚持以理为根本的教育;法定代理人以父母之恨、家庭之悲、亲属之痛为出发点,诉说失足少年的行为所带来的创伤和打击,即坚持以情为手段的教育;作为审判法庭的法官,“要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通过审判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紧密结合审判实践,努力做好司法宣传工作。”

第二篇:法庭审理程序 定稿

法庭模拟审判全过程

1.法庭准备阶段 2.法庭调查阶段

3.辩论阶段,其中辩论分四阶段,上诉方发言,被上诉方答辩,互相辩论,最后征询意见。同时争取调解,调解不成的,宣判。

一、法庭准备阶段  [书记员]: 现在再宣布法庭纪律,请旁听人员保持肃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

1、未经法庭允许,不准录音、录像、摄影;

2、除本院允许进入审判区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审判区; 

3、不准鼓掌、喧哗、吵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

4、未经审判员许可,不准发言,提问; 

5、请关闭各类通讯工具;

6、对于违反法庭纪律规则的人员,合议庭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予以罚款、拘留;

7、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

 [书记员]: 请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和审判员入庭。(审判长和人民陪审员入庭)

 [审判长]: 请坐。

 [书记员]: 报告审判长,原被告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均已到庭,开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 [审判长]:(敲锤)现在开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23条第二款的规定,现在核对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

 [审判长]: 原告讲一下你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及家庭住址  [ 原告]:

 [审判长]:原告委托代理人的姓名、身份、代理权限  [原告委托代理人] :

 [审判长]: 被告讲一下具体情况  [被告]:

 [审判长]: 被告代理人的姓名、身份、代理权限  [被告代理人]:

 [审判长]:第三人讲一下你的姓名、出生年月、职务及家庭住址  [第三人]: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现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如下:

当事人享有以下诉讼权利: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

三、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四、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

五、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七、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有申请撤诉的权利。

八、执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的,原告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停止执行。

九、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有关决定不服,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申请复议。

十、当事人有提起上诉、提出申诉和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当事人应履行以下诉讼义务:

一、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义务。

二、遵守法庭秩序,服从审判人员指挥。

三、依照法律规定的期限举证和如实陈述案件事实的义务。

四、自觉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审判长]: 原告是否听清楚了。 [原告]: 听清了。

 [审判长]: 被告是否听清楚了?  [被告]: 听清楚了。

 [审判长]:第三人是否听清楚了?  [第三人]:听清楚了。

 [审判长]: 原告王洪兴诉恩施市公安局一案由本院审判员张晓艳担任审判长,审判员白逻和人民陪审员徐婧组成合议庭,书记员张慧和冯长江担任法庭记录。关于合议庭组成的通知已在出庭前书面通知了当事人,当事人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以及今天出庭担任书记员记录的书记员是否申请回避。 [审判长] 原告是否申请回避?  [原告]:不申请

 [审判长] 被告是否申请回避?  [被告]: 不申请回避

 [审判长]:第三人是否申请回避?  [第三人]:不申请回避。

二、法庭调查阶段

 [审判长] 下面进行法庭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根据原告提前向本院提交的起诉状,原告诉请本院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为:被告恩施市公安局2011年3月7日向原告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恩公(行)决字(2011)第154号文件。下面由被告说明该决定书的具体内容。 [被告]:主要内容如下:《恩施市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 {审判长]:下面由原告陈述起诉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原告]:诉讼请求:

 1 判令变更恩施市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恩公(行)决字(2011)第154号的决定。具体的判决是:决定给予王洪兴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贰佰元的处罚。

 2 判令被告承担这次诉讼的全部费用。 事实与理由:  1 2011年2月2日上午十一时许,我与郜运香因过路的事在我家门口发生争执,期间郜运香辱骂我,我殴打郜运香,致使郜运香受伤。

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失合理合法性。

 3 从事实来看,我打郜运香属实,但是我认为其受伤程度为轻伤,被告作出的行政处罚过重。

 [审判长]:下面由被告方进行答辩。请被告。

 [被告] :针对原告对我恩施市公安局所作的行政处罚不满,作如下答辩:  1 恩施市公安局于2011年3月7日对王洪的兴与郜运香一案根据事实和法律依据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恩公(行)决字(2011)第154号。处罚内容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决定给与王洪兴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200元的处罚。 理由如下:

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贰佰元以上伍佰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伍佰元以下的罚款,所作具体行政行为合理合法,处罚并不重。

 2 湖北省恩施市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鸿翔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对郜运香的伤势鉴定。

 3 综上所述,我恩施市公安局所作出的行政处罚合法、合理。请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 [审判长]:下面进行法庭质证,请双方当事人举证和质证。首先由原告方举证。

 [原告代理人]:尊敬的法官,请允许我的当事人的证人出庭作证。 [审判长]:带证人出庭作证。

 [审判长]: 证人请讲一下你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及家庭住址。 【证人】:  [审判长]: 你今天所做得证词将被记录在案,你是否保证如实陈述事实?  [证人]:保证。

 [审判长]:原告代理人问证人。

 [原告代理人问证人]:1首先请证人陈述下看到的情况(。。) 2请问你是否确实看到郜运香在抱树?  3请问你是否确实看到她自己滚到水塘里?  4你确认你听到郜运香在骂王洪兴?  [证人]:

 [审判长]:被告代理人问证人。

 [被告代理人问证人]:1.他们两人以前是否有过节?  2.王洪贵死后王洪兴和郜运香的关系怎样?  3.郜运香住院的事你知道不?  [证人]:

 [审判长]:请问原告代理人是否还有问题?  [原告代理人]:没有

 [审判长]:请问被告代理人是否还有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被告代理人]:没有

[审判长]:下面请第三人郜运香陈述一下具体的事实经过。[第三人]:

[审判长[:请问原告代理人对第三人所陈述的事实是否有疑问: [原告代理人] :有,我想请问第三人郜运香。。1.我的当事人先打你还是你先骂他?

2.请问我的当事人打了你几下,有没有使用钝器? 3.你有没有滚到水塘你去? [第三人]:

[审判长]:请问被告代理人对第三人所陈述的事实是否有疑问: [被告代理人]: 有,我想请问第三人郜运香。。1你为什么要骂王洪兴? 2你和王洪兴以前有过节吗? 3王洪兴打你的时候出手重吗? [第三人]:

[审判长]:请问原告代理人是否还有问题? [原告代理人]:没有

[审判长]:请问被告代理人是否还有问题? [被告代理人]:没有

[审判长]:根据证人唐珍香和第三人郜运香的陈述和原告与被告的答辩,本庭总结双方有如下的争议焦点:

 1 郜运香的伤势是否完全由王洪造成。

 2 恩施市公安局对王洪兴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过重,是否要变更行政处罚决定。

三、法庭辩论阶段)

[审判长]:法庭调查阶段结束,下面进行法庭辩论。首先由原告作辩论发言。基于时间的关系,请大家注意简明扼要。首先围绕焦点一进行法庭辩论。 [审判长] : 原告方发表辩论意见,首先请原告。 [原告]:无

 [审判长] :请原告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

 [原告代理人]:首先根据唐珍香的证词,可以说明郜运香的伤势不全是王洪兴所致(她自己抱的树,自己在水塘里滚)

 其次,恩施鸿翔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的结果显示郜运香的伤势是由钝器所致,这显然与郜运香的询问笔录不一致,并且我的当事人也没用钝器打她  [审判长] : 被告方发表辩论意见,首先有请被告。

 [被告]:唐珍香的证词只证明了郜运香的抱树等行为,并没有看到他们的正面冲突。并且王洪兴的笔录中对事件陈述含糊其词。 [审判长] :请被告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  [被告代理人] :对于恩施鸿翔司法鉴定中心的伤势鉴定我们想请法庭与相关鉴定人当庭核对事实。

 [审判长]:请鉴定人出庭。对于郜与王的案件你们是否对鉴定的结果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鉴定过程和结果是否公正客观?

[鉴定人]:是的,保证客观公正。根据被鉴定人郜运香自述受伤史相关病历资料及法医检验情况,我们认定其损伤部位符合被钝器损伤条件,理由是郜运香自述在被伤过程中曾撞击在树上,询问录中有提到,据此认定其伤部位可能是这样造成的,符合被钝器损伤形成条件。

     

[审判长]:下面有情第三人陈述辩论意见

[第三人]:请法庭审查我的诊断证明、住院证明、、、[审判长]:请第三人将相关证明交给执行法警。[审判长]:请问双方还有新的辩论意见吗?原告。

[原告]:有,既然被告方陈述证人唐珍香看见郜运香枹树并不能代表什么,而鉴定结果表明郜运香头部及全身多处有伤,那么针对郜运香身上的伤我方向审判长申请证据不足处理。 [审判长] :原告代理人。 [原告代理人]:没有。 [审判长] :被告。 [被告]:没有

 [审判长] :被告代理人。 [被告代理人]:没有。

 [审判长]:下面针对焦点2进行法庭辩论,原告方发表辩论意见,原告。 [原告]:没有。

 [审判长] :原告代理人  [原告代理人]:根据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的出院记录和诊断记录表明郜运香的伤势为轻微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故意伤害她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审判长] :请被告方发表辩论意见,被告。

 [被告]:针对我局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是根据事实所作出的处罚,是合理合法的,并不是原告所说的处罚过重。 [审判长] :被告代理人

 [被告代理人]: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故意伤害她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郜运香伤势较重,我的当事人的处罚决定并不重,合理合法,轻重得当。

根据被鉴定人郜运香自述受伤史各相关病历资料及法医检验情况,我们认定其损伤部位符合被钝器损伤条件,理由是郜运香自述在被伤过程中曾撞击在树上,询问录中有提到,据此认定其伤部位可能是这样造成的,符合被钝器损伤形成条件。

(辩论分四阶段:上诉方发言,被上诉方答辩,互相辩论,最后征询意见。同时争取调解,调解不成的,宣判。)

[审判长]:法庭辩论结束,下面征询双方当事人最后意见,最后原告还有什么意见?。[上诉人]:坚持诉讼请求。

[审判长]:被告,最后还有什么意见? [被上诉人]: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判]长:按照诉讼法的要求,法庭需要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原告是否同意主持调解。 [原告]:不同意

 [审判长] 现在休庭10分钟,待本庭合议后宣判。现在休庭。(敲法锤)待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请休庭)。。十分钟后

书记员把法庭记录交给双方当事人签字。(合议庭签字)

四、法庭调解判决阶段

 [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请审判人员入庭。 [审判长]:现在继续开庭(敲法锤) [审判长]:合议庭合议认为

 1、被告对原告所作的行政处罚有失妥当;  2、原告的诉讼请求值得本庭考虑; 

综上诉述,本院认为恩施市公安局针对王洪兴打郜运香一案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认为恩施市公安局对王洪兴所作的行政处罚过于严重,王洪兴对第三人郜运香所致的伤为轻微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请各方当事人起立。

 1 变更恩施市公安局在2011年3月7日所做的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恩公(行)决字(2011)第154号处罚决定。改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现决定给王洪兴行政拘留5日,并处贰佰元的罚款。(敲锤,各方当事人请坐) 2 本次的诉讼的费用为80元,由被告方恩施市公安局交纳。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刚才是口头判决,判决书将于闭庭后十日内送达给各方当事人,除判决主文外,判决书的文字以庭后送达的判决书为准。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提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恩施市人民法院,原告王洪兴认为恩施市公安局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过重一案现已审理终结,现在闭庭。(敲锤)

 书记员: 全体起立,在主审法官退出法庭后当事人及旁听人员退出法庭。

第三篇:对未成年被告人法庭教育要点及范例

对未成年被告人法庭教育要点

一、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教育可以围绕下列内容进行:

1、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必要性。

2、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主观、客观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

3、正确对待人民法院的裁判。

二、范例

以蓝xx涉嫌抢劫案件为例:

1、被告人你现在触犯的是抢劫罪,刚才法庭审理中你也表示自愿认罪。抢劫是严重的扰乱社会治安的案件,历来是打击的重点。你对你自己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说要受到刑罚的处罚。

2、今天你会站在这个被告人席上,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可能父母对你的关注不够以及社会的一些环境等因素。但主要是主观上的原因,法制观念淡薄。因为你有前科,之所以会再犯,说明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3、、相信法庭会给你一个公正的判决。在判决生效以后,你要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父母亲把你养大不容易,付出了很多。我们要感恩。对你而言,你感恩的行动就是好好地反省和改造。你现在还年轻,只要你能够浪子回头,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相信你。你能够做到吗?

第四篇:陪审制度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应用

陪审制度,是指普通公民经过法定的程序被确定为陪审员之后,依法参与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一种制度。

一、我国有关陪审制度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0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我国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我国的陪审制度是指人民法

院在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行使审判权的制度。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陪审员在审判中与审判员拥有同等的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刑诉法第147条规定,我国的刑事陪审制度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可以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以上规定,为陪审员参与刑事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体途径和方式,是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活动,实现参政议政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在刑事诉讼中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可以及时发现公安司法机关存在的问题,发挥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作用;同时,由普通公民作为陪审员参与行使审判权,还可以防止法院或法官武断专横、偏听偏信、主观擅断,使诉讼各方受到公正的对待;另外,人民陪审员作为人民群众代表,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当犯罪涉及到某些专门问题时,吸收这方面的专家作为人民陪审员无疑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审理和判决。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陪审制度。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虽没有较大幅度上升,一直保持在10左右,但绝对数量呈上升趋势,2000年已达4万件/年。从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未成年人犯罪从以前的单纯性侵财型案件向犯罪形式、类型多样化等特点转化,犯罪出现如下特点:

1、犯罪人数逐年上升。我院1998年刑事案件生效判决127件,判处刑罚159人,未成年人犯罪判处刑罚10人,占6.29;1999年刑事案件生效判决129件,判处刑罚166人,未成年人犯罪判处刑罚11人,占6.63;2000年刑事案件生效判决143件,判处刑罚210人,未成年人犯罪判处刑罚16人,占7.62;2001年刑事案件生效判决210件,判处刑罚301人,未成年人犯罪判处刑罚31人,占10.3。从上述数据可见,未成年人犯罪呈稳步上升趋势。

2、犯罪年龄呈低龄化趋势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越来越小,14至16周岁及刚达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未成年人在不满10岁时就有了一些偷窃等恶习,并依仗自己年龄小,不会被处理而不服管教,其对社会的主观恶性不浅。

3、犯罪性质由单一的侵财型向复杂化转变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多以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为主,尤以盗窃摩托车为多。此外,由于媒体对青少年性心理的不良导向及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性心理关注不够,疏导不力,性犯罪也时有发生。另外,涉毒及伤害、斗殴、寻衅滋事案件及突发性暴力案件在各个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

4、未成年被告人身份及文化程度未成年被告人以农民和无业人口居多,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无固定职业和学业寄托,这部分少年在社会上游荡,滋生了不安定因素。另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职高等中学就读的在校生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及交友不慎,涉案人数有上升趋势。

5、家庭背景未成年被告人的家长大多为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这部分家长大多数文化层次不高,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或忙于生计,对子女缺乏管教或教导不力,或望子成龙心切,孩子一旦出现问题,非打即骂,不能有效引导,使孩子从心理上对父母产生反感,以致经常不归家,在外游荡或结交匪类,从而误入歧途或越陷越深。

6、作案手段成人化、智能化明显在暴力性犯罪中,未成年被告人中不乏手段比较残忍,不计后果的人。在未成年人参与的团伙犯罪中,一般作案有组织、有预谋,甚而有分工,在犯罪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能利用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作案,并模仿影视等作品的情节,给侦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未成年人犯罪陪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目前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起源于人民民主革命时期,是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有着优良的传统,它在审判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未成年人犯罪的陪审制度也源于此。但是,由于陪审制度本身不健全,陪审制度的立法规定过于原则,只有寥寥数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陪审制度更缺乏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部分法院的审判人员对陪审制度重视不够等原因,使陪审制有名无实。由此,在法律界也引发了一场陪审制度存废的争论。本人认为,我国的陪审制度虽然不健全,但有着良好的传统,审判人员虽然在法律上知识较完备,但不是“百事通”,特别是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中,我们缺乏一批精通未成年心理,懂得做未成年人思想工作

第五篇:陪审制度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应用

陪审制度,是指普通公民经过法定的程序被确定为陪审员之后,依法参与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一种制度。

一、我国有关陪审制度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0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我国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我国的陪审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行使审判权的制度。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陪审员在审判中与审判员拥有同等的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刑诉法第147条规定,我国的刑事陪审制度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可以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以上规定,为陪审员参与刑事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体途径和方式,是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活动,实现参政议政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在刑事诉讼中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可以及时发现公安司法机关存在的问题,发挥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作用;同时,由普通公民作为陪审员参与行使审判权,还可以防止法院或法官武断专横、偏听偏信、主观擅断,使诉讼各方受到公正的对待;另外,人民陪审员作为人民群众代表,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当犯罪涉及到某些专门问题时,吸收这方面的专家作为人民陪审员无疑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审理和判决。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陪审制度。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虽没有较大幅度上升,一直保持在10%左右,但绝对数量呈上升趋势,2000年已达4万件/年。从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未成年人犯罪从以前的单纯性侵财型案件向犯罪形式、类型多样化等特点转化,犯罪出现如下特点:

1、犯罪人数逐年上升。我院1998年刑事案件生效判决127件,判处刑罚159人,未成年人犯罪判处刑罚10人,占6.29%;1999年刑事案件生效判决129件,判处刑罚166人,未成年人犯罪判处刑罚11人,占6.63%;2000年刑事案件生效判决143件,判处刑罚210人,未成年人犯罪判处刑罚16人,占7.62%;2001年刑事案件生效判决210件,判处刑罚301人,未成年人犯罪判处刑罚31人,占10.3%。从上述数据可见,未成年人犯罪呈稳步上升趋势。

2、犯罪年龄呈低龄化趋势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越来越小,14至16周岁及刚达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未成年人在不满10岁时就有了一些偷窃等恶习,并依仗自己年龄小,不会被处理而不服管教,其对社会的主观恶性不浅。

3、犯罪性质由单一的侵财型向复杂化转变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多以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为主,尤以盗窃摩托车为多。此外,由于媒体对青少年性心理的不良导向及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性心理关注不够,疏导不力,性犯罪也时有发生。另外,涉毒及伤害、斗殴、寻衅滋事案件及突发性暴力案件在各个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

4、未成年被告人身份及文化程度未成年被告人以农民和无业人口居多,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无固定职业和学业寄托,这部分少年在社会上游荡,滋生了不安定因素。另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职高等中学就读的在校生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及交友不慎,涉案人数有上升趋势。

5、家庭背景未成年被告人的家长大多为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这部分家长大多数文化层次不高,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或忙于生计,对子女缺乏管教或教导不力,或望子成龙心切,孩子一旦出现问题,非打即骂,不能有效引导,使孩子从心理上对父母产生反感,以致经常不归家,在外游荡或结交匪类,从而误入歧途或越陷越深。

6、作案手段成人化、智能化明显在暴力性犯罪中,未成年被告人中不乏手段比较残忍,不计后果的人。在未成年人参与的团伙犯罪中,一般作案有组织、有预谋,甚而有分工,在犯罪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能利用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作案,并模仿影视等作品的情节,给侦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未成年人犯罪陪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目前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起源于人民民主革命时期,是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有着优良的传统,它在审判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未成年人犯罪的陪审制度也源于此。但是,由于陪审制度本身不健全,陪审制度的立法规定过于原则,只有寥寥数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陪审制度更缺乏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部分法院的审判人员对陪审制度重视不够

员,与审判员有同等权利:审阅卷宗材料;参与案件调查;参加开庭审理;参加案件评议。在合议庭评议时,参加合议庭的每个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发言权、表决权,如果意见发生分歧,按少数服从多数,但少数人的意见应当记录在卷,陪审员应积极参与案件评议,发表自己观点,这样,可杜绝“陪而不审” 及审判长一言堂现象。此外,我国的陪审制,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体途径和方式,是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活动的一种重要途径,故还应赋予陪审员以监督权,对法院的审判进行事中监督,以确保司法公正。同样,权利义务是对待的,陪审员应同审判员一样,要遵守审判纪律、严守审判秘密,对陪审员对参与审理的案件发生严重失误,同样适用错案追究制,但对其的处罚,可采用不同于对审判员的处罚方式,如扣除陪审员的津贴,免去陪审员资格,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其行政处分等,以加强陪审员的责任心,保证案件质量。对陪审员故意滥用职权、枉法裁判、泄露秘密等造成严重后果的或在案件审理中接受贿赂的,如构成犯罪,可按照委托从事公务人员的身份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6、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陪审员参与庭审的侧重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陪审员,应选择教师、共青团、社区等具有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社会学知识的人员担任陪审员。陪审员在参加法庭审理中,不仅应参与查明案件事实,还应查清未成年被告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堕落原因、个人经历、犯罪原因、心理历程、案发后的悔改表现等;在评议案件时,要有所侧重,陪审员要偏重评议事实问题,审判员偏重评议对法律的适用。陪审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要选准突破口,利用自己的专长,启发未成年被告人的自我觉悟,通过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寓教于审,消除他们对司法机关的抵触情绪,接受法律的制裁,增强他们改造、自新的信心,真正达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7、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时的待遇报酬法律规定,“人民陪审员执行陪审职务期间,原工资、奖金及其他待遇不变”,“人民陪审员执行陪审职务期间,人民法院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标准,给予适当补助”这样的规定有助于解除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时免除后顾之忧。陪审员参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虽多数情况下是出于热心于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不是出于谋利目的,但其参加审判,必然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故对于参与审判工作的陪审员,除按规定在原单位工资、奖金待遇不变外,另还应给予一定的补助或津贴,这部分费用应由同级财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一定的专款拨给法院,由法院按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的情况发放给陪审员,这样可调动陪审员审理案件的积极性,也可作为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失误时作为一种处罚手段予以相应扣减。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如能正确摆正陪审员的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有利于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处理,最终对推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下载浅议未成年犯罪案件审理中的法庭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未成年犯罪案件审理中的法庭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陪审制度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应用

    陪审制度,是指普通公民经过法定的程序被确定为陪审员之后,依法参与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一种制度。一、我国有关陪审制度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0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

    刑事案件法庭审理流程(★)

    刑事案件法庭审理 程序流程 开庭→ 法庭调查→ 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 评议→ 宣判 一、开庭阶段的活动程序 1、 书记员先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行政诉讼法庭审理程序

    法庭审理程序模板 书记员:请旁听人员保持安静,请到庭的所有人员将手机等通讯工具调到振动状态或关机,在开庭时不得在法庭内接听。 现在宣布法庭规则: 1、到庭的所有人员,一律听从......

    法庭普通程序审理程序

    ×××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开庭审理普通程序一、开庭前的准备 1.书记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将传票和出庭通知书交回附卷;已报到的证人到指定地点等候传唤,证人不得参加旁......

    重大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通报会讲话稿

    重大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通报会讲话稿 **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首席新闻发言人 (2015年6月24日) 各位记者朋友: 上午好!依法审理毒品犯罪案件,积极参与禁毒工作是人民法......

    法庭审理程序及应答意见

    法庭审理程序及应答意见 第一步 法官宣布开庭,法庭核对被告人身份情况 自己陈述姓名、出生年月日、族别、籍贯、居住地、工作单位等情况。 第二步 法官核对检察院的起诉书是......

    最高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的司法解释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已于1999年6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6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7月3日起施行。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五日最高人......

    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法庭审理程序

    民事一审案件普通程序庭审提纲 目录 一、开庭前的准备 (一)核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二)宣布法庭纪律 (三)审判人员入庭程序 二、法庭调查前的准备 (一)宣布开庭、案由 (二)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