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命题推理解题技巧
从历年公务员考试推理判断部分题目的特点来看,逻辑判断题是有作答规律可循的,在解此类题目时有几种常见的技巧,需要考生重点掌握,从而快速辅助考生做出答案,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对命题推理解题技巧进行讲解。
(一)文氏图法
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来表示,直言命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如下:
1.当题干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依次分析出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全异关系、真包含关系,然后结合文氏图进行解答即可。2.当题干给出多个直言命题,一般来说这些命题都是真的,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推理。此时可根据直言命题真假关系,画文氏图来进行解题。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同一个直言命题其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多种情况,做题时需要考虑全面。
【例题】在某次交通整治民意代表座谈会的代表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有两个人只负责客运业务,三个人只从事货物运输。如果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该次座谈会的所有代表,则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代表()。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题中所提到的人的身份间的关系,在计算人数时要注意:是包含关系的不要相加,是全异关系的需要相加,交叉关系则要具体情况具体讨论。
题干中主要涉及到黑龙江人(1)、北方人(2)、广东人(1)、负责客运业务(2)、从事货物运输(3)等概念。其中,黑龙江人和北方人之间是真包含于关系,北方人和广东人之间是全异关系,负责客运业务和从事货物运输之间也是全异关系。
若要人数最多,则概念之间尽可能是全异关系(如图1),但黑龙江人一定真包含于北方人,所以最多应为2+1+2+3=8人;最少即概念之间尽可能互相重合,于是2个北方人和1个广东人完全可以包含于负责客运业务或者从事货物运输的,但是2个负责客运业务的和3个从事货物运输的不可能互相重合(如图2),所以最少应为2+3=5人。故答案选B。
(二)矛盾法
矛盾法是指根据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之间的关系来解题的方法。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可以从一个直言命题为真推出其矛盾命题为假,也可以从一个直言命题为假推出其矛盾命题为真。当题干通过对话或其他形式给出多个直言命题,并指出其中真假命题的个数,其中存在明显的矛盾关系,此时可采用矛盾法解题。
【例题】对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 甲说:“这五个人都有嫌疑。”
乙说:“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 丙说:“这五个人不都是有嫌疑的。”
丁说:“五人中肯定有人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A.甲推测正确,老陈最有嫌疑 B.丙推测正确,老陈没有嫌疑 C.丙推测正确,但老陈可能作案 D.丁推测正确,老陈有嫌疑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题干给出了多个直言命题和这些命题的真假情况,可考虑用对当关系解题。
甲的话和丙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真可知乙和丁的话均为假,由乙的话为假可知老陈没有嫌疑,进而可以推出丙的话为真,甲的话为假。故答案选B。
第二篇:2018全国事业单位统考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假言命题综合推理题型及解题方法
2018全国事业单位统考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假言命题综合推理
题型及解题方法
2018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距离我们越来越近,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可以了解到,事业单位考试分两个阶段,一阶段是笔试,二阶段是面试。参加联考的省份虽然考试时间一致,但是考试内容并不相同。有些省份会考公共基础知识,有些则不会。例如宁夏事业单位笔试一般会考《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另外还会有一定的专业科目考试,专业考试是视各岗位的需要而定,没有统一。面试有结构化面试,有些也会采用无领导小组,教师常采用说课形式。事业单位确切的考试内容,需要根据招考公告和所报职位的要求来确定。
2018事业单位考试题库整理了各种资料、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希望你披荆斩棘,不可阻挡!
一、题型特征
假言命题综合推理涉及的考点比较多,已经不仅仅是单纯考察某一个考点,不过主要的考点仍然集中在假言命题矛盾命题,逆否命题以及将二者结合的考察,联言命题,选言命题的特性,推理规则,矛盾命题都可能会涉及到,因此需要在做题时要思路清晰,抽丝剥茧快速解决问题。
二、假言命题矛盾命题
例:小李对小夏说:“你只有既加强锻炼又多吃保健产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小夏说:“你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下列哪项判断是小夏所同意的观点? A.能保持身体健康;但如果加强锻炼,就不多吃保健产品 B.能保持身体健康;但如果不多吃保健产品,就加强锻炼 C.能保持身体健康;但既不加强锻炼,又不多吃保健产品 D.能保持身体健康;但既加强锻炼,又多吃保健产品 考点:假言命题矛盾命题,选言命题特性,推理规则
【答案】A.小夏不同意小李的说法,我们需要求小李这句话的矛盾命题,题干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出关系为:保持身体健康----------加强锻炼且多吃保健产品,矛盾命题为:保持身体健康但不加强锻炼或者不多吃保健产品,D项是小李的意思,排除;观察剩下三个选项,没有与之相一致的选项,观察发现C项比较接近,但“既不加强锻炼,又不多吃保健产品”是“不加强锻炼或者不多吃保健产品”三种情况当中的一种情况,无
法保证一定是该情况发生,排除C;观察A,B项有假言命题联结词,考虑应该跟推理规则有关,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为在整体为真的前提下,其中一个支命题为假,另一个支命题必定为真,故答案选A。
三、假言命题逆否命题
例:除非播种许多稻谷种子,通过辛勤耕耘,等待时机成熟,否则不能收获一箩筐稻谷。
根据以上陈述,下列不能推出的是: A.播种一粒稻谷种子,不能收获一箩筐稻谷
B.播种许多稻谷种子,但不通过辛勤耕耘,不能收获一箩筐稻谷 C.没有播种许多稻谷种子,虽然等待时机成熟,也不能收获一箩筐稻谷 D.只要播种许多稻谷种子,通过辛勤耕耘,等待时机成熟,就能收获一箩筐稻谷 考点:假言命题逆否命题,联言命题特性
【答案】D。题干为除非…否则不…联结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出关系为:收获一箩筐稻谷-------播种许多稻谷种子且通过辛勤耕耘且等待时机成熟,必要条件为三个支命题组成的联言命题,其逆否命题为否后推否前,联言命题的特性为:一假则假,A,B,C,均为否定后件推否定的前件,可以推出,D项只要…就…,前推后,推出关系为:播种许多稻谷种子且通过辛勤耕耘且等待时机成熟-------收获一箩筐稻谷,混淆了充分必要条件,推不出,故本题选D。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写多练,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辅导班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第三篇:直言命题及推理补充练习(本站推荐)
十五.根据命题变形推理规则。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成立。
1.由“不搞阴谋诡计的人不是野心家”推出“有些非野心家不搞阴谋诡计”。
2.由“凡是正派人都是光明磊落的”推出“不光明磊落的人都不是正派人”。
3.由“不劳动者不得食”推出“有些不得食者是不劳动者”。
4.由“凡是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有效的推理”推出“形式有效的推理都是正确的推理”或者“有些不正确的推理是非形式有效的推理”。
5.由“凡是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推出:
(1)有些好干部不是人民的勤务员;
(2)不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好干部;
(3)凡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好干部。
6.由“所有生物都是有机物”推出“有些无机物不是生物”。
十六.某公请客。尚有人未到。于是他说:“该来的不来。”有些客人听了此话便起身走了。某公又说:“不该走的走了。”于是剩下的客人全都走光了。请分析某公为何请客不成。
十七.分析下列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及大项.小项.中项。指出其属于哪一格。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1.海绵是生物。而海绵是不能自己移动的。所以。有些生物是不能自己移动的。
2.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3.凡是受到人民拥护的政策都是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改革开放是受到人民拥护的政策。所以。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4.所有数学系的学生必修高等代数。数学系的学生是理科学生。因此。有些理科学生必修高等代数。
十八.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它违反了哪条规则?
1.审判员在法院工作。这些人在法院工作。所以。这些人是审判员。
2.外语翻译都要懂外语。他不是外语翻译。所以。他不懂外语。
3.中子是基本粒子。中子是不带电的。所以。有些基本粒子不带电。
4.并非所有细菌都有毒。也并非所有生物都是细菌。所以。并非所有生物都有毒。
5.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而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所以。我们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
6.有些青年是发明家。有些青年是知识分子。所以。有些知识分子是发明家。
7.没有一个辩证论者是形而上学者。没有一个思想僵化者是辩证论者。所以。没有一个思想僵化论者是形而上学者。
8.没有一个思想僵化者不是形而上学者。没有一个故步自封的人不是形而上学者。所以。没有一个故步自封的人不是思想僵化者。
9.某体育班的学员没有一个不是北京人。某体育班的学员没有一个不是参加体训的。所以。凡是参加体训的都是北京人。
10.并非有的学术论文无须遵守逻辑要求。理论文章没有不要遵守逻辑要求的。所以。理论文章都是学术论文。
11.并非有的律师不是懂法的。并非从事诉讼的专职人员不是律师。所以。并非从事诉讼的专职人员不懂法。
12.先进工作者要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先进工作者。所以。我不要起带头作用。
13.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14.甲班多数同学是共青团员。甲班有些同学是“三好”学生。所以。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共青团员。
15.全称命题的主项没有不周延的。这个项周延。所以。这个项是全称命题的主项。
16.有些农民是劳动模范。有些农民是党员。所以有些党员是劳动模范。
17.物质是不灭的。恐龙是物质。所以恐龙是不灭的。
二十.请运用三段论的规则。回答下列问题。
1.以“所有A是B。所有C是B”为三段论的前提。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2.以“所有A是B”为大前提。“所有C都不是A”为小前提。能否必然推出结论。为什么?
3.如果正确的直言三段论结论是全称的。则中项不能周延两次。为什么?
4.以“所有A是B。所有C是B”为三段论的前提。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5.已知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其两个前提中只有大前提中有一个词项周延。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应是什么命题。为什么?
6.一个正确的直言三段论。它的大前提是肯定的。大项在前提和结论中都周延。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都不周延。这个直言三段论的式是什么?
7.已知一个正确的三段论。两个前提中只有大前提中有一个词项周延。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应是什么命题。为什么?
8.为什么第一格的结论可能有A.E.I.O四种命题?
9.“有教养的人懂礼貌。这个人不懂礼貌。所以。这个人没有教养。”这个三段论属于第几格?是否有效?为什么?
10.“并非有的商品没有价值。并非所有劳动产品都是商品。所以。并非所有劳动产品都有价值。”这一三段论的形式是什么?是否正确?为什么?
11.以“所有A不是B”与“有C是A”为前提。能否必然推出“有B不是C”?能否必然推出“有C不是B”?为什么?
12.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O命题。试问它是第几格的三段论?它的逻辑形式是什么?
13.一个正确的三段论能否三个词项都周延两次?为什么?
14.为什么结论是否定命题的三段论。其大前提不能是I命题?
15.有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其大前提是肯定命题。大项在前提和结论中都周延。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都不周延。那么这个三段论是怎样的?
二十一.证明题。
1.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如果大前提是特称的。那么小前提必须是全称肯定。
2.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如果结论是全称否定命题。那么其前提必然是一个全称否定命题和一个全称肯定命题。
3.一个有效的三段论。若小前提为全称否定命题。则大前提必须为全称肯定命题。
4.一个有效的第一格三段论。若结论为特称否定命题。则大前提只能是全称否定命题。
5.根据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和第一格的形式。证明“小前提必须肯定”这一特殊规则。
6.结论否定的正确三段论。其大前提不能是I命题。
7.设:A表示命题“所有精通逻辑的都精通英语”。B表示“所有精通英语的不精通数学”。C表示“有些精通数学的是精通逻辑的”。试证明:若A与B均真。则C假。
8.设A.B.C分别为有效三段论的前提和结论。D是与结论C相矛盾的直言命题。试证明:A.B.D中肯定命题必是两个。
9.若A.B.C分别为有效三段论的两个前提和结论。D是与B相矛盾的直言命题。试证明:“D八A—C”不是有效的三段论式。
10.一有效三段论的大项在前提中周延而在结论中不周延。请写出该三段论的格与式。并写出推导过程。
11.用选言法证明:小前提为O命题的有效三段论必定是第二格三段论。
12.用反证法证明:有效的第四格三段论式的大小前提都不能是O判断。
13.试证明:若有效的第四格三段论式的小项在结论中周延。则该三段论必为AEE。
14.已知某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定命题。试证明:该三段论大前提只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二十二.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三句话一真两假。试确定S与P的外延关系
(1)有S是P。
(2)有S不是P。
(3)有P不是S。
2.以下三句话一真两假。试确定S与P的外延关系。
(1)有S不是非P。
(2)有S不是P。
(3)有非S是P。
3.下列三句话一真二假。请问:甲班的50名同学中有多少人会游泳?
(1)有些甲班的同学会游泳。
(2)有些甲班的同学不会游泳。
(3)甲班的小王会游泳。
4.已知“或者B真包含于C。或者C真包含于A”与“C与A交叉”均真。能否断定“A不真包含于B”为真?
5.已知“只有B与C全异。A才不真包含于B”与“B真包含于C”均真。能否断定“C不真包含于A”为真?
6.若A与B全异。B与C不全异。试问A与C的外延关系可能有哪几种?为什么?
7.设下列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的。请问:甲公司总经理是否懂得计算机?
(1)甲公司所有员工都懂计算机。
(2)甲公司小王懂计算机。
(3)甲公司所有员工都不懂计算机。
8.已知:
(1)“所有M不是P”为真。
(2)M真包含S。请用欧拉图表示S与P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
9.已知:
(1)M真包含于P。
(2)“有些S是M”为真。
请用欧拉图表示S与P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
10.已知:SAP为真而PAS为假。根据已知条件:
(1)用欧拉图表示出S与P的外延关系。
(2)指出S与P这两个概念哪一个的内涵较多。
11.若MOP为假而SAM为真。请用欧拉图表示s与P的各种外延关系。
12.设SAP真。用欧拉图表示S.P.一P在外延上的各种关系。
13.设M真包含于S。所有M不是P。用欧拉图表示S与P的各种外延关系。
14.已知概念A与概念B交叉。概念B真包含概念C。请用欧拉图表示概念A与概念C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
第四篇:2014直言命题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直言命题推理
1.甲乙丙丁四人为同班同学。关于某次考试,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
乙说:丁考试没有及格;
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说:乙考试也没有及格。
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下列断定中为真的项是(A),并写出推断过程:
A甲说假话,乙考试没及格;
B乙说假话,丙考试没及格;
C丙说假话,丁考试没及格;
D甲说假话,丙考试没及格。甲丙矛盾关系
2.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都写有一句话:
第1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2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
第3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4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只有一句话为真,则下列为真的项是(D):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D第3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写出推理过程。1 4杯子矛盾关系
3.某次捐款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调查,可以确定是周吴郑王中的两个人捐的。询问四个人时,周说:不是我捐的;
吴说:是王捐的;
郑说:是吴娟的;
王说:我肯定没有捐。
经过查证,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那么,下列断定中可能为真的项是(),并写出推理过程。
A周王所捐;B郑王所捐;C郑吴所捐;D郑周所捐
4.关于某学生宿舍同学使用Internet的情况有以下断定:
(1)该宿舍所有同学都会使用Internet;
(2)赵云会使用Internet;
(3)有些同学会使用Internet;
(4)有些同学不会使用Internet。
经过调查,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是正确的。那么,下列哪项结论必然从上述条件推出?写出推导过程。
A赵云会使用Internet;B有些人不会使用Internet;
C所有人都会使用Internet;D所有人都不会使用Internet。
5.大会主席宣布:“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如果这不是事实,则以下哪项必为事实,为什么?
A大家都不赞同此方案;
B有少数人不赞同此方案; C有些人赞同,有些人反对;
D至少有人是反对此方案的。
6.在某校新当选的校学生会7名委员中,有1人是大连人,2人是北方人,1人是福州人,2人是特长生,3人是贫困生。那么,下列断定中与题干相矛盾的项是哪一项,为什么? A2个特长生都是贫困生;
B贫困生不都是南方人;
C特长生都是南方人;
D大连人都是特长生。
8.某大学校长在校庆大会上讲话时说道:“我们有许多毕业同学以自己的努力已在各自领域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他们有的已成为科学家、将军、市长、大企业家,我们的学校以他们为骄傲。勿容置疑,我们已毕业同学中有许多女同学”若校长讲话中的断定都是真的,则下列哪项必为真?为什么?
A取得优异成绩的至少有女同学
B取得优异成绩的男同学比女同学要多
C取得优异成绩的女同学比男同学多
D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没有女同学
9.针对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某学院某班承诺,只要全班同学都在承诺书上签字,那么,只要有一人作弊则全班同学的考试都以不及格计。校方接受并实施了这一承诺。结果班上还是有人作弊,但班长的考试成绩却是优秀。试问:从上述断定中能逻辑地得出下列哪项结论?为什么?
A班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使校方没有严格实施承诺
B作弊的就是班长本人
C全班没有人在承诺书上签字
D全班有人没有在承诺书上签字
10.某大学某寝室中住着若干学生。其中,1人是哈尔滨人,2人是北方人,1人是广东人,2人在法律系,3人是进修生。因此,该寝室中恰好有8人。那么,以下各项中不能加强上述论证的项是(),为什么?
A题干中的介绍涉及了寝室中所有的人
B广东学生在法律系
C哈尔滨学生在财政系
D进修生都是南方人
7.在对某生产事故原因的调查中,70%的人认为是设备故障,30%的人认为是违章作业,25%的人认为原因不清楚,需深入调查。以下哪项能合理地解释看起来是矛盾的题干?为什么? A被调查的人有125个;
B有的被调查的人改变了观点;
C有的被调查者认为事故的发生既有设备故障的原因,也有违章作业的原因; D很多认为原因不清的被调查者实际上有自己倾向性的判断,但不愿意透露。
第五篇: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
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全国高考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新颖的考查方式,更加注重对于考生解题能力的考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于题目的命题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才能在解题时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高中历史选择题的命题特点。
一、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新课改虽然注重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考查,但其根本的要求是不变的,那就是对于知识的掌握。只有拥有了一定的知识量后,才能凭借所掌握的知识而生发出解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许多同学来说,认真识读课本,背记基础知识依然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必由之路。
二、宏大知识背景背景下的细化考查。由于选择题题目长度的限制,出题者往往借此而考查学生的知识转化与迁移能力,在一个大时代、较稳定的环境背景下,寻找到一个小开口,甚至非常理的知识点来出题。若考生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对出题者的意图把握不准的话,就极有可能被题目所迷惑,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三、文史资料及图像的引用。纵观历年高考真题或是市面上的任何一种考卷,我们不难发现,引用古代文史资料及图像是十分普遍的。这是因为从古代文史资料及图像中,可以由小见大,由点及面的了解到引用的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1-的特征,又在此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考查,同时也检验到了学生的文言知识及读图能力。
四、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所谓文史不分家,在历史中考查文化知识是名正言顺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为出题者提供巨大的出题空间,从经史子集,到农历节气,这些知识看似不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之列,实则却是出题者的一大法宝,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五、试题答案更加客观。与教材相比而言,选择题答案更加符合事实,敢于直面历史,直面人性的缺点,全面客观的来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阐述。这对于一些习惯于教材式的“形势一片大好”的大和谐的同学来说,是应该加强注意的。
了解选择题的命题特点,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马克思主义指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选择题解题过程中,同样是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的。通过学习这些规律(基本方法),有利于提高我们做选择题的质量和效率。
高中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一、明确基本史实。考生应详细识记教材知识,以教材为主,教辅资料为辅,通过总结、回想、对比、阅读、抄写等方式来加强记忆,逐渐消除模糊记忆,增加识记知识的数量和准确度。
二、认清历史细节。细节往往是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尤其是在整个的历史过程中,小细节影响大历史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而这些细节在教材中或许并不是教师授课的重点,却又往往出现在试题之中。这就要求考生们要提高对历史小细节的重视程度,提高知识掌握的完整性。
三、把握时代特征。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时代的显著特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正确把握住各个时期的特征,解题时首先判断出历史时期,再以时代特征作为指导,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了。
四、总结专题知识。科学研究表明,性质相似的事物,通过对比,可以增强记忆。历史专题知识的总结恰如其分的表明了这一点。如果把把握时代特征作为横向理解知识来说的话,那么总结专题就是从纵向上来对知识进行理解,在历史学习中,诸如医学、天文、农学、历法等知识,不仅知识点细,而且分布较散乱,但若以专题的形式来进行总结记忆的话,则可以极大的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五、细化边缘知识。多学科交叉考查是新课改的特色之一,历史与文学、历史与地理等多学科交叉也是近年来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出题趋势。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在学习、复习中,应把学科交叉作为特殊的知识点来对待,必须十分重视,在平时遇到这一类知识时,最好将此类知识总结在一起,以便于复习。
6、运用全球史观、唯物史观。当今世界已然成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的发展变化影响到了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试题都是对我们的当下有所思考的。运用全球史观,以深远、广博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人物、事件,亦是出题人的意图所在。与此同时,我们要坚持用运用唯物主义,学哲学,用哲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在中学历史学习中,考试的地位是显得十分重要的,但历史本身是更加迷人的。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丰富心智,成长心灵。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努力拼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