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投资环境存在问题、对策(陈书记111)(共)
关于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的调研报告
县优化办(2011年7月6日)
近年来,我县以“加强作风建设、保障进位争先”和“强责增效、问责促优”等主题教育为载体,紧紧围绕打造“苏北一流投资环境地区”的目标,坚持把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全县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行政效能的提高。为更好地适应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需要,根据县委的部署,近期,我们又专门对如何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和效能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在投资环境的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和客商还有不满意之处,迫切需要下更大的力气加以改进。
一、正视存在问题
1、承诺不践。有的镇区、部门言而无信,承诺不践,对企业承诺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会上说办,会后不办;嘴上说的快,行动落实慢。有的部门服务措施缺少实招、缺少实效,说起来重视,做起来走样。有的镇区部门把客商招进来后,服务跟不上、做不到位。
2、效率低下。一些已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 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有些需要联合审批的事项,牵头单位与协作单位互相推诿扯皮,影响审批效能。甚至,有些本来一个职能部门能解决的,非得县领导出面协调才能解决。
3、怕担责任。机关干部中上通下阻,上热下冷的现象时有发生,已经出台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在一些工作人员中贯彻执行还不到位。有的部门和执法人员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热情,过多考虑部门和个人利益,条框思想严重,怕承担责任,不主动作为。
4、执法失范。少数单位的个别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执法不公、执法失范。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有的执法单位甚至给企业做笼子、设圈套,搞钓鱼执法。
二、问题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存在问题,原因主要有: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不能正确认识整体和局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仅从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出发,不能做到以发展为重、大局为重。有的同志思想观念陈旧,接受不了新的观念、新的事物,加上不注重学习,自然导致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二是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作风要求不严,与形势发 2 展的要求脱节,久而久之形成了工作惰性,导致纪律散漫、作风拖沓,工作效率低下,客商和群众找他办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缺乏责任心。三是配套制度不全。一些单位在推进行政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没有很好地统筹办事流程和手续简化;一些涉及多个部门分管的工作,在责任落实上不够明确,造成一些部门对有利益的事项相互争,没利益有责任的事项相互推,影响了行政服务效率。四是内部管理松散。不注重制度建设,不通过严格制度管人、管事,机关内部管理松散,工作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工作忙闲不均,少数人干事,多数人议事。缺少绩效考核制度,考核奖惩兑现不到位,制度缺乏执行力。
三、工作对策举措
今后一阶段,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要以县第十四届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强责增效、问责促优”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创新突破,服务发展大局,以实施环境形象提升工程为抓手,努力实现服务提质和效能提速。
一是加强诚信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深入解放思想,致力创先争优”主题教育,进一步营造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氛围。通过签订优化环境责任状、递交履职承诺书和进行岗位责任公示等方式,严格承诺规范,推进承诺践诺。进一步落实企业优惠政策,不断维护政府威信和公信力,确保大项目、大企业和外商投资在我县进得来、留得住。
二是实行绩效考评。按照“科学、量化和可操作”原则,出台《射阳县机关绩效考评办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奖罚分明的绩效考评制度,对机关单位及其服务科室的工作业绩、社会评议、服务效能、内部管理等实行动态考评、过程监管。强化结果运用,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强化效能监察。建立健全企业和客商诉求、投诉查处快速反应机制,从快从严办理效能投诉。积极开展效能竞赛和效能质询活动,强化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推诿扯皮等问题,对问题严重、广大服务对象反映强烈的人和事,一律从严查处,直至公开曝光和给予党政纪处理。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的问题。严格执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制明确服务要求。开展 “整风肃纪、治庸问责”和“中梗阻”清障行动,确保失责必问、有错必纠。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 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 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关于我县投资环境存在问题、对策(陈书记111)
关于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的调研报告
县优化办
(2011年7月6日)
近年来,我县以“加强作风建设、保障进位争先”和“强责增效、问责促优”等主题教育为载体,紧紧围绕打造“苏北一流投资环境地区”的目标,坚持把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全县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行政效能的提高。为更好地适应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需要,根据县委的部署,近期,我们又专门对如何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和效能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在投资环境的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和客商还有不满意之处,迫切需要下更大的力气加以改进。
一、正视存在问题
1、承诺不践。有的镇区、部门言而无信,承诺不践,对企业承诺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会上说办,会后不办;嘴上说的快,行动落实慢。有的部门服务措施缺少实招、缺少实效,说起来重视,做起来走样。有的镇区部门把客商招进来后,服务跟不上、做不到位。
2、效率低下。一些已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 1
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有些需要联合审批的事项,牵头单位与协作单位互相推诿扯皮,影响审批效能。甚至,有些本来一个职能部门能解决的,非得县领导出面协调才能解决。
3、怕担责任。机关干部中上通下阻,上热下冷的现象时有发生,已经出台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在一些工作人员中贯彻执行还不到位。有的部门和执法人员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热情,过多考虑部门和个人利益,条框思想严重,怕承担责任,不主动作为。
4、执法失范。少数单位的个别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执法不公、执法失范。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有的执法单位甚至给企业做笼子、设圈套,搞钓鱼执法。
二、问题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存在问题,原因主要有: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不能正确认识整体和局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仅从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出发,不能做到以发展为重、大局为重。有的同志思想观念陈旧,接受不了新的观念、新的事物,加上不注重学习,自然导致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二是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作风要求不严,与形势发
展的要求脱节,久而久之形成了工作惰性,导致纪律散漫、作风拖沓,工作效率低下,客商和群众找他办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缺乏责任心。三是配套制度不全。一些单位在推进行政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没有很好地统筹办事流程和手续简化;一些涉及多个部门分管的工作,在责任落实上不够明确,造成一些部门对有利益的事项相互争,没利益有责任的事项相互推,影响了行政服务效率。四是内部管理松散。不注重制度建设,不通过严格制度管人、管事,机关内部管理松散,工作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工作忙闲不均,少数人干事,多数人议事。缺少绩效考核制度,考核奖惩兑现不到位,制度缺乏执行力。
三、工作对策举措
今后一阶段,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要以县第十四届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强责增效、问责促优”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创新突破,服务发展大局,以实施环境形象提升工程为抓手,努力实现服务提质和效能提速。
一是加强诚信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深入解放思想,致力创先争优”主题教育,进一步营造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氛围。通过签订优化环境责任状、递交履职承诺书和进行岗位责任公示等方式,严格承诺规范,推进承诺践诺。进一步落实企业优惠政策,不断维护政府威信和公信力,确保大项目、大企业和外商投资在我县进得来、留得住。
二是实行绩效考评。按照“科学、量化和可操作”原则,出台《射阳县机关绩效考评办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奖罚分明的绩效考评制度,对机关单位及其服务科室的工作业绩、社会评议、服务效能、内部管理等实行动态考评、过程监管。强化结果运用,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强化效能监察。建立健全企业和客商诉求、投诉查处快速反应机制,从快从严办理效能投诉。积极开展效能竞赛和效能质询活动,强化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推诿扯皮等问题,对问题严重、广大服务对象反映强烈的人和事,一律从严查处,直至公开曝光和给予党政纪处理。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的问题。严格执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以承诺制明确服务要求。开展 “整风肃纪、治庸问责”和“中梗阻”清障行动,确保失责必问、有错必纠。
第三篇:关于我县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于我县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近几年,我县抓环境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了显著效果,表现在全县人民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竞争”的意识深入人心;领导干部的思想基本到位,大部分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建立了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出台了招商引资及发展民营经济等专项文件,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交通、通讯及县城面貌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观,硬环境建设上了新台阶。可以说,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几年修水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力不断增强。但是,优化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必须经常抓、反复抓的工作,有些问题是深层次的,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问题即使当时解决了,也很容易出现反复。就我县目前情况来看,发展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县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亟需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予以解决。主要问题:
一、个别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这种极少数领导干部其实质是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心中无全局,只有小圈子,部门利益至上,条条文件至上,有利益的事就争、就抢,没利益的事就推、就搡,把上级政策作为捞取部门利益的工具,只顾部门利益不顾修水经济发展。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本来就很困难,发不了工资,交不了养老保险,工人们面临吃不上饭,可一些单位还是层层“扒皮”,不顾企业和职工死活,照样吃、照样卡、照样拿,于心何忍!还有一些职能部门,摆不正位置,不懂规矩,县委、县政府的意见、措施听不进去,令不行、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些村镇,没有企业想企业,有了企业宰企业,动不动就堵企业的门口,断企业的道,拉企业的闸,完全是一幅“地头蛇”的架式。今后,对这样的“拌脚石”,我们要坚决予以搬掉。
二、少数职能部门风气不正无论是县直单位还是条管部门,只要你在##工作生活,就是##人民的公仆,就要为修水发展服务。而有些部门却本末倒置,高高在上,刁难企业,为难群众。有的部门管理严重不到位,机关工作疲疲沓沓,待人接物冷冷冰冰,工作极端不负责任。一些基层单位前来办事,本来是一些无足重轻的小事,却偏要人家来回跑几趟,请几次客,还要收点钱,把手中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当作个人吃拿卡要的工具。还有一些部门,官僚习气、衙门作风根深蒂固,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在群众面前耍官腔、摆官架子。
三、一些基层站所不讲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级服从上级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但有些单位却很反常,“大王”管不了“小王”的问题很突出,政府管不了部门,部门一把手管不了副职,副职管不了股长、科长,股长管不了一般干部。一些基层站所,置县委、县政府的三令五申于不顾,对优化环境的政策措施阳奉阴违,你开你的“绿灯”,我亮我的“红牌”。比如,对简化审批程序,已经讲了多年,抓了多年,一些单位就是只见嘴动,不见行动,明放暗不放,上放下不放。还有个别单位和人员,不见利益和好处怎么着也不行,见了利益和好处怎么着都行。
四、有些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执法人员违法施政、执法犯法,是影响环境的“顽症”,也是制约发展的“毒瘤”。我们有些执法执纪人员,不尊重自己,不尊重职权,整天在企业和群众面前充老大,想吃谁就吃谁,想查谁就查谁,想罚多少就罚多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讲文明执法,更不讲主动服务,检查变成了找茬,执法变成了治人。一些人觉得面子大于一切,认为到企业或其它单位办点事理所应当,不给办就是不给自己面子,就要给他们“小鞋”穿。还有些人拿国家政策、法规作交易,谋私利,捞好处,到企业吃点、拿点、要点、报点,坑了国家,坑了企业,肥了自己。俗话说,伸手必被捉,对这种人,一经查实要给予严肃党纪政纪处理。希望这些人警醒起来。
五、一些机关干部形象败坏干部形象直接引导社会风气,影响群众情绪。有些同志占据了一个很好的位置,手中握着人民给予的权力,不是好好地珍惜,而是为所欲为,把职权变成特权,变成拉关系、捞好处的工具。关系近、感情深,什么样的事都敢干;关系远、感情浅,该办的事也不办,甚至卡脖口、使绊子。现在群众办一个手续要来回十趟八趟,有的项目从审批到开工历经两年三年。这样下去,我们还谈何发展?还有的人只谋权不谋事,只求位不求为,整天醉熏熏、昏沉沉,败坏了干部的形象,丢尽了公仆的脸面。
六、有些人个人利益第一,不顾发展大局一些人算小帐不算大帐,看眼前不看长远,因一己私利就什么也不顾了。比如,县政府搞城建拆迁改造,修条道路、建座桥梁,少数人就漫天要价,索要高额补偿,甚至无理取闹,达不到目的就百般阻挠,到处上访告状。我们引来客商搞活企业,他们就靠企业吃企业,摆出“坐地虎”、“地头蛇”的架子,干扰企业正常生产。企业项目搞起来,直接受益的是所在地群众,“坐地虎”架子一摆,谁也不敢去了,北京的、天津的、石家庄的客商全吓跑了,为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得失而影响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吃亏的是谁?当然是当地广大群众,是我们望都的全体人民。所以,对这样的“坐地虎”要坚决打掉。这种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发展大局的例子还很多,如:有的只讲权利,不尽义务,拒交税费,甚至暴力抗税;有的因私欲得不到满足,无理上访告状,歪曲事实地向上级部门和新闻单位反映情况,破坏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整天写信告状也不敢签个真名;有的不讲信誉,不守合同,欺负外地人,搞“一锤子”买卖。县委、县政府在招商引资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花费了大量财力,拉来一位客商有多不容易,很有可能被少数人的无理取闹而被吓跑,吓得一批客商不敢来,从而影响全县的发展大局。以上列举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尽管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影响极坏,如不彻底根除,望都的环境就得不到改善,实现跨越发展、建设经济强县就是一句空话。关键就是一个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优化环境提到关系望都全局、关系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下大力彻底整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据调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沿海各省市和北京、武汉等城市在投资硬环境方面,如交通、能源、通讯设施等已差别不大。因此,在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各种地方政策优势逐渐消失后,各地竞争的焦点已转移到投资软环境方面,尤其是信用环境,法制、人才、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已成为成功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国际一流大企业前来投资的关键因素。而这其中,政府服务又是“重中之重”,是龙头。它贯穿着投资软环境其他的方方面面。政府服务的根本改善,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政府服务的改善,说到底是一个效率问题。对政府工作进行全面“提速”,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题中之义,也是从根本上改善投资环境的内在要求。所以,我们说政府提速是改善投资环境的火车头,那么,政府该如何行为才能“提速”呢?
一、树立服务行政理念:政府提速的前提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和入世后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政府行政方式。为此,必须切实转变行政理念,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从而真正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落实到日常行政工作中。具体体现在政府各部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方面。不仅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还要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每一位政府职员都应充分认识到,政府的根本职能就是服务,要摒弃那种行政就是管理,就是作“老爷”的观念,要学会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提供各类优质服务,征得广泛的社会信任和社会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求得政府效率的不断提高。正如有的学者提出,政府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发展的规划者,资源的经营者,更是公众服务的提供者。如同老板经营自己的企业一样,其业绩如何,首先取决于他的经营理念。只有在正确的经营理念指导下,辅之以好的思路和恰当的方式方法,他的企业才能不断赢得顾客和市场,从而不断的把自己的蛋糕做大。一个政府亦如此,只有通过向公众(包括企业)提供令人满意的优质服务,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合作,才可能招来“金凤凰”。反之还可能出现“孔雀东南飞”。
二、加快职能转变:政府提速的关键实践表明,过去我们的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而该管的没管好。有关这一点,社会各界已达成共识。问题是,在具体的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或因认识不足,或因力度不够,进展似乎缓慢。以致影响了其他。目前,各地都在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在此方面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力争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确保政府精干高效,为投资环境的根本改善开创新局面,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方面,不能仅满足于清理和减少了多少审批事项,简化了多少审批手续,或搞一个外商投资服务一条街等等,而要真正本着便民利商的原则,从深层次上,从制度上有所创新,以新的制度创建来深化和巩固改革的成果。从制度上保证行政的公开、公正、透明和高效。在此方面,有的地方起步较早,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广州市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受理制,按照“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口子收费,一条龙服务”的“三个一”要求,做到集中管理,承诺服务,优质高效,方便外商。近来,内地不少地方也陆续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搞“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效果很不错,值得借鉴。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照搬,更不能因此而又搞形式主义,而要本着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搞出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和规范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势必退出一些领域,但退出不等于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有一系列健全的社会中介组织来发挥政府和公众(包括企业)间的桥梁作用。现在的问题是,过去由于“全能政府”的存在,社会中介组织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或发育不健全,也不规范,无法充分胜任这一职能。如此,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政府(或其部门)借口抱权不放;二是被取消的审批事项无人管或管不好。所以,目前一方面应进一步加深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认识,下大决心、大力气不断地把它推向深入,不能浅尝辄止,不能找任何借口对那些有好处的权力抱着不放。同时还要预防反弹现象、搞形式主义和明权暗不放的“双轨制”现象(据报载,包头市的成立不久的行政服务大厅现已空无一人,成了形式的摆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各类中介组织的发展,以使它们承担起应有的职能,切实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应加强监管工作,并积极研究新的管理方法,及时建立后续监管制度。如此,政府才能收到小而强,精干高效。
三、增强政府信誉:政府提速的保证谈到改善投资环境,往往使人想到交通、通讯等硬件设施,或者是人才、治安等因素。而诚实可靠的信用环境则容易为人所忽视。实际上,信用环境是投资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考察一个城市投资环境的首要标准之一。有的地方硬件及其它条件并不差,但就是因信用不好而无人问津,相反甚至导致资本外流、厂商外迁。如潮汕地区遭遇信誉重灾就是血淋淋例证。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由于短期利益驱动,认识不足,法制不全等原因,一度出现了严重的信用问题。其间,政府信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侵蚀,并涉及到其它领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当前,环境要改善,政府要提速,信用不可不重建。既然政府信用贯穿于政府与公众的整个互动关系中,那么要建立良好的市场制度和经济秩序,重塑良好的信用环境,政府应然也必然承担起主导作用,成为重塑信用环境的火车头。具体应从加强信用意识教育、职能归位、依法行政、政策公开、运作透明、加强监督等方面着手,依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来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信用问题,增强政府的信誉,提
高政府的威信,从而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一旦一个政府在公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整合功能,其行政效能和效率必将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将是包括信用环境在内的整个社会环境的根本改观。二00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关于我县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关于我县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近几年,我县抓环境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了显著效果,表现在全县人民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竞争”的意识深入人心;领导干部的思想基本到位,大部分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建立了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出台了招商引资及发展民营经济等专项文件,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交通、通讯及县城面貌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观,硬环境建设上了新台阶。可以说,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几年修水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力不断增强。但是,优化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必须经常抓、反复抓的工作,有些问题是深层次的,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问题即使当时解决了,也很容易出现反复。就我县目前情况来看,发展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县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亟需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予以解决。
主要问题:
一、个别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
这种极少数领导干部其实质是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力利益化,心中无全局,只有小圈子,部门利益至上,条条文件至上,有利益的事就争、就抢,没利益的事就推、就搡,把上级政策作为捞取部门利益的工具,只顾部门利益不顾修水经济发展。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本来就很困难,发不了工资,交不了养老保险,工人们面临吃不上饭,可一些单位还是层层“扒皮”,不顾企业和职工死活,照样吃、照样卡、照样拿,于心何忍!还有一些职能部门,摆不正位置,不懂规矩,县委、县政府的意见、措施听不进去,令不行、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些村镇,没有企业想企业,有了企业宰企业,动不动就堵企业的门口,断企业的道,拉企业的闸,完全是一幅“地头蛇”的架式。今后,对这样的“拌脚石”,我们要坚决予以搬掉。
二、少数职能部门风气不正
无论是县直单位还是条管部门,只要你在##工作生活,就是##人民的公仆,就要为修水发展服务。而有些部门却本末倒置,高高在上,刁难企业,为难群众。有的部门管理严重不到位,机关工作疲疲沓沓,待人接物冷冷冰冰,工作极端不负责任。一些基层单位前来办事,本来是一些无足重轻的小事,却偏要人家来回跑几趟,请几次客,还要收点钱,把手中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当作个人吃拿卡要的工具。还有一些部门,官僚习气、衙门作风根深蒂固,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在群众面前耍官腔、摆官架子。
三、一些基层站所不讲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级服从上级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但有些单位却很反常,“大王”管不了“小王”的问题很突出,政府管不了部门,部门一把手管不了副职,副职管不了股长、科长,股长管不了一般干部。一些基层站所,置县委、县政府的三令五申于不顾,对优化环境的政策措施阳奉阴违,你开你的“绿灯”,我亮我的“红牌”。比如,对简化审批程序,已经讲了多年,抓了多年,一些单位就是只见嘴动,不见行动,明放暗不放,上放下不放。还有个别单位和人员,不见利益和好处怎么着也不行,见了利益和好处怎么着都行。
四、有些执法人员滥用职权
执法人员违法施政、执法犯法,是影响环境的“顽症”,也是制约发展的“毒瘤”。我们有些执法执纪人员,不尊重自己,不尊重职权,整天在企业和群众面前充老大,想吃谁就吃谁,想查谁就查谁,想罚多少就罚多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讲文明执法,更不讲主动服务,检查变成了找茬,执法变成了治人。一些人觉得面子大于一切,认为到企业或其它单位办点事理所应当,不给办就是不给自己面子,就要给他们“小鞋”穿。还有些人拿国家政策、法规作交易,谋私利,捞好处,到企业吃点、拿点、要点、报点,坑了国家,坑了企业,肥了自己。俗话说,伸手必被捉,对这种人,一经查实要给予严肃党纪政纪处理。希望这些人警醒起来。
五、一些机关干部形象败坏
干部形象直接引导社会风气,影响群众情绪。有些同志占据了一个很好的位置,手中握着人民给予的权力,不是好好地珍惜,而是为所欲为,把职权变成特权,变成拉关系、捞好处的工具。关系近、感情深,什么样的事都敢干;关系远、感情浅,该办的事也不办,甚至卡脖口、使绊子。现在群众办一个手续要来回十趟八趟,有的项目从审批到开工历经两年三年。这样下去,我们还谈何发展?还有的人只谋权不谋事,只求位不求为,整天醉熏熏、昏沉沉,败坏了干部的形象,丢尽了公仆的脸面。
六、有些人个人利益第一,不顾发展大局
一些人算小帐不算大帐,看眼前不看长远,因一己私利就什么也不顾了。比如,县政府搞城建拆迁改造,修条道路、建座桥梁,少数人就漫天要价,索要高额补偿,甚至无理取闹,达不到目的就百般阻挠,到处上访告状。我们引来客商搞活企业,他们就靠企业吃企业,摆出“坐地虎”、“地头蛇”的架子,干扰企业正常生产。企业项目搞起来,直接受益的是所在地群众,“坐地虎”架子一摆,谁也不敢去了,北京的、天津的、石家庄的客商全吓跑了,为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得失而影响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吃亏的是谁?当然是当地广大群众,是我们望都的全体人民。所以,对这样的“坐地虎”要坚决打掉。这种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发展大局的例子还很多,如:有的只讲权利,不尽义务,拒交税费,甚至暴力抗税;有的因私欲得不到满足,无理上访告状,歪曲事实地向上级部门和新闻单位反映情况,破坏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整天写信告状也不敢签个真名;有的不讲信誉,不守合同,欺负外地人,搞“一锤子”买卖。县委、县政府在招商引资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花费了大量财力,拉来一位客商有多不容易,很有可能被少数人的无理取闹而被吓跑,吓得一批客商不敢来,从而影响全县的发展大局。
以上列举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尽管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影响极坏,如不彻底根除,望都的环境就得不到改善,实现跨越发展、建
设经济强县就是一句空话。关键就是一个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优化环境提到关系望都全局、关系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下大力彻底整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据调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沿海各省市和北京、武汉等城市在投资硬环境方面,如交通、能源、通讯设施等已差别不大。因此,在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各种地方政策优势逐渐消失后,各地竞争的焦点已转移到投资软环境方面,尤其是信用环境,法制、人才、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已成为成功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国际一流大企业前来投资的关键因素。而这其中,政府服务又是“重中之重”,是龙头。它贯穿着投资软环境其他的方方面面。政府服务的根本改善,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政府服务的改善,说到底是一个效率问题。对政府工作进行全面“提速”,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题中之义,也是从根本上改善投资环境的内在要求。所以,我们说政府提速是改善投资环境的火车头,那么,政府该如何行为才能“提速”呢?
一、树立服务行政理念:政府提速的前提
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和入世后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政府行政方式。为此,必须切实转变行政理念,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从而真正把“xxxx”的思想落实到日常行政工作中。具体体现在政府各部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方面。不仅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还要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每一位政府职员都应充分认识到,政府的根本职能就是服务,要摒弃那种行政就是管理,就是作“老爷”的观念,要学会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提供各类优质服务,征得广泛的社会信任和社会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求得政府效率的不断提高。正如有的学者提出,政府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发展的规划者,资源的经营者,更是公众服务的提供者。如同老板经营自己的企业一样,其业绩如何,首先取决于他的经营理念。只有在正确的经营理念指导下,辅之以好的思路和恰当的方式方法,他的企业才能不断赢得顾客和市场,从而不断的把自己的蛋糕做大。一个政府亦如此,只有通过向公众(包括企业)提供令人满意的优质服务,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合作,才可能招来“金凤凰”。反之还可能出现“孔雀东南飞”。
二、加快职能转变:政府提速的关键
实践表明,过去我们的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而该管的没管好。有关这一点,社会各界已达成共识。问题是,在具体的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或因认识不足,或因力度不够,进展似乎缓慢。以致影响了其他。目前,各地都在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在此方面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力争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确保政府精干高效,为投资环境的根本改善开创新局面,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方面,不能仅满足于清理和减少了多少审批事项,简化了多少审批手续,或搞一个外商投资服务一条街等等,而要真正本着便民利商的原则,从深层次上,从制度上有所创新,以新的制度创建来深化和巩固改革的成果。从制度上保证行政的公开、公正、透明和高效。在此方面,有的地方起步较早,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广州市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受理制,按照“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口子收费,一条龙服务”的“三个一”要求,做到集中管理,承诺服务,优质高效,方便外商。近来,内地不少地方也陆续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搞“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效果很不错,值得借鉴。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照搬,更不能因此而又搞形式主义,而要本着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搞出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和规范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势必退出一些领域,但退出不等于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有一系列健全的社会中介组织来发挥政府和公众(包括企业)间的桥梁作用。现在的问题是,过去由于“全能政府”的存在,社会中介组织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或发育不健全,也不规范,无法充分胜任这一职能。如此,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政府(或其部门)借口抱权不放;二是被取消的审批事项无人管或管不好。所以,目前一方面应进一步加深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认识,下大决心、大力气不断地把它推向深入,不能浅尝辄止,不能找任何借口对那些有好处的权力抱着不放。同时还要预防反弹现象、搞形式主义和明权暗不放的“双轨制”现象(据报载,包头市的成立不久的行政服务大厅现已空无一人,成了形式的摆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各类中介组织的发展,以使它们承担起应有的职能,切实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应加强监管工作,并积极研究新的管理方法,及时建立后续监管制度。如此,政府才能收到小而强,精干高效。
三、增强政府信誉:政府提速的保证
谈到改善投资环境,往往使人想到交通、通讯等硬件设施,或者是人才、治安等因素。而诚实可靠的信用环境则容易为人所忽视。实际上,信用环境是投资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考察一个城市投资环境的首要标准之一。有的地方硬件及其它条件并不差,但就是因信用不好而无人问津,相反甚至导致资本外流、厂商外迁。如潮汕地区遭遇信誉重灾就是血淋淋例证。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由于短期利益驱动,认识不足,法制不全等原因,一度出现了严重的信用问题。其间,政府信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侵蚀,并涉及到其它领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当前,环境要改善,政府要提速,信用不可不重建。既然政府信用贯穿于政府与公众的整个互动关系中,那么要建立良好的市场制度和经济秩序,重塑良好的信用环境,政府应然也必然承担起主导作用,成为重塑信用环境的火车头。具体应从加强信用意识教育、职能归位、依法行政、政策公开、运作透明、加强监督等方面着手,依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来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信用
问题,增强政府的信誉,提高政府的威信,从而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一旦一个政府在公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整合功能,其行政效能和效率必将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将是包括信用环境在内的整个社会环境的根本改观。
XX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关于我县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近几年,我县抓环境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了显著效果,表现在全县人民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竞争”的意识深入人心;领导干部的思想基本到位,大部分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建立了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出台了招商引资及发展民营经济等专项文件,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交通、通讯及县城面貌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观,硬环境建设上了新台阶。可以说,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几年修水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力不断增强。但是,优化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必须经常抓、反复抓的工作,有些问题是深层次的,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问题即使当时解决了,也很容易出现反复。就我县目前情况来看,发展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县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亟需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予以解决。
主要问题:
一、个别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
这种极少数领导干部其实质是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力利益化,心中无全局,只有小圈子,部门利益至上,条条文件至上,有利益的事就争、就抢,没利益的事就推、就搡,把上级政策作为捞取部门利益的工具,只顾部门利益不顾修水经济发展。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本来就很困难,发不了工资,交不了养老保险,工人们面临吃不上饭,可一些单位还是层层“扒皮”,不顾企业和职工死活,照样吃、照样卡、照样拿,于心何忍!还有一些职能部门,摆不正位置,不懂规矩,县委、县政府的意见、措施听不进去,令不行、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些村镇,没有企业想企业,有了企业宰企业,动不动就堵企业的门口,断企业的道,拉企业的闸,完全是一幅“地头蛇”的架式。今后,对这样的“拌脚石”,我们要坚决予以搬掉。
二、少数职能部门风气不正
无论是县直单位还是条管部门,只要你在##工作生活,就是##人民的公仆,就要为修水发展服务。而有些部门却本末倒置,高高在上,刁难企业,为难群众。有的部门管理严重不到位,机关工作疲疲沓沓,待人接物冷冷冰冰,工作极端不负责任。一些基层单位前来办事,本来是一些无足重轻的小事,却偏要人家来回跑几趟,请几次客,还要收点钱,把手中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当作个人吃拿卡要的工具。还有一些部门,官僚习气、衙门作风根深蒂固,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在群众面前耍官腔、摆官架子。
三、一些基层站所不讲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级服从上级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但有些单位却很反常,“大王”管不了“小王”的问题很突出,政府管不了部门,部门一把手管不了副职,副职管不了股长、科长,股长管不了一般干部。一些基层站所,置县委、县政府的三令五申于不顾,对优化环境的政策措施阳奉阴违,你开你的“绿灯”,我亮我的“红牌”。比如,对简化审批程序,已经讲了多年,抓了多年,一些单位就是只见嘴动,不见行动,明放暗不放,上放下不放。还有个别单位和人员,不见利益和好处怎么着也不行,见了利益和好处怎么着都行。
四、有些执法人员滥用职权
执法人员违法施政、执法犯法,是影响环境的“顽症”,也是制约发展的“毒瘤”。我们有些执法执纪人员,不尊重自己,不尊重职权,整天在企业和群众面前充老大,想吃谁就吃谁,想查谁就查谁,想罚多少就罚多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讲文明执法,更不讲主动服务,检查变成了找茬,执法变成了治人。一些人觉得面子大于一切,认为到企业或其它单位办点事理所应当,不给办就是不给自己面子,就要给他们“小鞋”穿。还有些人拿国家政策、法规作交易,谋私利,捞好处,到企业吃点、拿点、要点、报点,坑了国家,坑了企业,肥了自己。俗话说,伸手必被捉,对这种人,一经查实要给予严肃党纪政纪处理。希望这些人警醒起来。
五、一些机关干部形象败坏
干部形象直接引导社会风气,影响群众情绪。有些同志占据了一个很好的位置,手中握着人民给予的权力,不是好好地珍惜,而是为所欲为,把职权变成特权,变成拉关系、捞好处的工具。关系近、感情深,什么样的事都敢干;关系远、感情浅,该办的事也不办,甚至卡脖口、使绊子。现在群众办一个手续要来回十趟八趟,有的项目从审批到开工历经两年三年。这样下去,我们还谈何发展?还有的人只谋权不谋事,只求位不求为,整天醉熏熏、昏沉沉,败坏了干部的形象,丢尽了公仆的脸面。
六、有些人个人利益第一,不顾发展大局
一些人算小帐不算大帐,看眼前不看长远,因一己私利就什么也不顾了。比如,县政府搞城建拆迁改造,修条道路、建座桥梁,少数人就漫天要价,索要高额补偿,甚至无理取闹,达不到目的就百般阻挠,到处上访告状。我们引来客商搞活企业,他们就靠企业吃企业,摆出“坐地虎”、“地头蛇”的架子,干扰企业正常生产。企业项目搞起来,直接受益的是所在地群众,“坐地虎”架子一摆,谁也不敢去了,北京的、天津的、石家庄的客商全吓跑了,为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得失而影响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吃亏的是谁?当然是当地广大群众,是我们望都的全体人民。所以,对这样的“坐地虎”要坚决打掉。这种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发展大局的例子还很多,如:有的只讲权利,不尽义务,拒交税费,甚至暴力抗税;有的因私欲得不到满足,无理上访告状,歪曲事实地向上级部门和新闻单位反映情况,破坏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整天写信告状也不敢签个真名;有的不讲信誉,不守合同,欺负外地人,搞“一锤子”买卖。县委、县政府在招商引资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花费了大量财力,拉来一位客商有多不容易,很有可能被少数人的无理取闹而被吓跑,吓得一批客商不敢来,从而影响全县的发展大局。
以上列举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尽管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影响极坏,如不彻底根除,望都的环境就得不到改善,实现跨越发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