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共5篇)

时间:2019-05-13 19:3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第一篇: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强化对专项资金的监督,促进专项资金管理是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益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就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谈点粗浅认识。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专项资金管理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但是在专项资金使用和核算管理上仍存在着大量的违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专项资金核算上,有的部门没有实行单独核算,形成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单位弥补经费不足,专项资金结余无法正常核算。二是专项资金移项挪位、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影响了专项资金应有效益的正常发挥,甚至存在弄虚作假,公款私存,做假账骗取、套取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在专项资金执行中,存在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有些专项资金明确规定完工项目的专项结余资金应原渠道退回或上缴财政,也有的专项资金结余需报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继续使用,一些单位就采取突击花钱、突击采购、以拨代支等支出手段,以达到年末不结余,不上缴财政的目的。四是重复购置,设备闲置,资金浪费现象尚未杜绝。对于一些不经常使用、利用率不高的设备形成购置后设备闲置,无形中造成资金的浪费。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存在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弱化问题,“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长期监督机制。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管理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管理少;对某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管理少。二是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综合评价。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多数是从数字上的简单汇总,而没有从效益角度加以分析和利用,特别是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综合评价和长期考核机制,挪项、挪用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扭曲了专项资金的真实用途,专项资金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的严重浪费。

三、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加强项目管理。加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通过对项目使用单位专项资金申请进行严格审核、考察后,经过认真筛选确定进入“专项资金项

目库”管理,然后根据轻重缓急程度进行先后排序,再根据财力情况进行预算安排,从而减少或避免“先申请确定资金,后申报项目”或“什么项目能申请到资金就申报项目”等盲目预算的现象出现。

2、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有利于分析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处理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考核和评价项目执行结果是否符合目标要求。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对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资金结构,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监督管理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制定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地方政府应依据当地实际建立从政策控制、过程控制到效率评价的专项资金控制体系。制定专项资金管理相关制度,确定总体原则和规则,在此基础上,对于特定项目资金的管理再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细则、办法,以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保证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中有据可依。

4、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在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以及有效开展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加强多方监督管理。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的同时,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建立监督检查与资金管理部门的日常跟踪相结合、与预算拨款部门相互协调的监督机制,使有效的监督管理贯穿于专项资金活动的始终。同时应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各经济监督部门的作用,建立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的新体系,确保专项资金实现最大的效益。

第二篇: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茹贤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各级财政越来越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支持的领域涉及到农业、社会保障、卫生、教育、政法等多个系统和行业,财政的大力投入推动了县级以下地方的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通过审计发现,大部分资金能用于指定的用途,资金管理正在逐步加强,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一些实施单位直接挤占资金。不按项目实施方案开展项目,改变了资金用途;二是部分专项资金被套取,或是用于部门单位日常公用经费开支,或是被项目实施单位体外循环,用于个人福利、吃喝招待等;三是一些项目实施单位虚假报帐,骗取项目资金;四是部分部门单位只注重申报项目和争取资金,不注重调查研究,可行性研究不够,造成项目竣工投产后无法正常运营;五是部分项目实施缓慢,或达不到质量要求,致使项目资金滞留、闲置以及被其他项目占用,未能尽快地发挥资金的效益。上述种种问题反映,目前的专项资金管理领域还很不规范,致使部分国家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国家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参与专项资金审批的政府部门对项目设置不切实际,项目审批形同虚设,有的甚至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项目申报部门只重视争取资金,致使项目实施流于形式;二是一些部门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多,负担重,人员经费、机构运转经费不足不得不挤占;三是监督机制不全,一些项目监督检查部门不注重日常检查或检查时走过场,流于形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项目实施达不到要求,有的项目甚至就没有实施。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还需在制度、机制上进行不断地完善。

一是在目前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下,中央财政占有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和事权极不对称,要转变中央对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以前以专项的转移支付为主的财政补助方式,改为一般性的财力补助的转移支付方式,改变目前跑省跑部、争取资金的做法,节约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杜绝项目申报、争取过程中的浪费、腐败现象。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权,由地方政府统筹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排各种专项资金,以法律法规进行考核检查,建立起问责长效机制,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各级部门要担当起相应的责任,切实履行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项目实施主管部门要负责起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制订,并加强日常工作指导和检查监督,对未按规定实施的项目以及达不到要求的项目,要责令纠正整改,无法纠正的要收回相应的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加强监督管理。

三是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组织项目实施,确保项目资金达到预期的效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侵占挪用、套取骗取资金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作者单位:镇赉县审计局

第三篇: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汪恭礼

乡镇财政专项资金是国家对专项项目投放的财政资金,主要有扶贫资金、救灾资金、农业税减免资金、上级补助资金以及支农等专项资金。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声誉,经济建设的速度与效益、社会稳定与发展。目前,乡镇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使用(发放)等管理过程中违法违纪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扶贫救灾资金等专项资金由乡村干部代发而出现的问题最多。

一、账目管理混乱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一般由财政部门或民政部门直接交到村干部手中,由其代为发放,至于村干部具体怎么发放则不管不问。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款物大都由村支书、主任等主要负责人管理,到了村会计手中的只是一张张条子和单据。这些会计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不以财务法规为依据,而是按领导的意志行事,他们认为:‚会计工作归领导管,胳膊扭不过大腿‛、‚领导叫干啥就得干啥‛,只要村主任审批了,明知不对,也从不言半个‚不‛字,他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违法违规行为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由于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改变了用途,会计怎么作账也各显神通,造成专项资金账目管理混乱。加上村干部离岗时也末对其进行专项审计监督,致使账外账、使用违法违规票据、白条、私分财物,甚至贪污等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如宣州区水阳镇丁湾村原党支部书记陈某、村委会主任丁某等6名‚村官‛于1997年4月至2001年1月在村任职期间,先后多次私分农业税费扫尾款30460元、冬修以资代劳款9147元,农业税社减款5614元,渔塘发包费9000元及其他专项资金计67341元,滥发奖金补贴18200元,共同违纪金额达8.5余万元。(2003年第五期《江淮风纪》)

二、专项资金使用上玩‚猫腻‛,专款不能专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专项资金到乡村干部手中便失控了,不管你拿来的资金是干什么的,想用来干啥就干啥,没钱发工资用专项资金,没钱付招待费,也用专项资金,自家经商办事无钱周转,也‚借‛专项资金,甚至将专项物资低价变卖成现金,或挥霍浪费、或挪作他用,或占为已有。在使用救灾、扶贫专项资金资金时,有些村干部不按标准、原则办事,徇私舞弊,应该定的不给定,却将那些根本不需要救助的亲朋好友定成了贫困户、受灾户领取,实际为其亲朋好友领走。有的村账面付给100元,实际则只给了50元,名义上给的钱,实际上是给的物,由于贫困户大都消息闭塞,且比较‚安分‛,只要不要他掏钱,叫他们签字就签字,给多他们就接多,给少他们就接少,不给也没有意见,久而久之,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有些乡村干部在经办过程中用变通的手段,用专项资金购买纪念品、付伙食费、小姐小费。少数乡镇领导、分管领导和县有关部门的领导竟到乡镇专项资金使用单位报销单据,挖专项资金的墙角。有相当一部分乡镇认为:‚乡镇要钱不容易,何苦受那条条匡匡约束‛、‚专款只要不进腰包,咋用都不是一样的?‛、‚乡镇本身底子薄,先填肚皮后干活‛等等,便将上级明文规定的专项资金任意改变用途,或用于弥补行政经费不足,或用于建房子、买车子,或发放职工工资、福利等。

三、刮起专项资金回扣风一些专项资金是无偿的,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受‚礼尚往来‛习俗的影响,一些乡镇、村总是千方百计想表示表示,一是希望现在或将来多争取一些专项资金,二是报答上级主管单位的恩情。每到年终岁末,或是重大节日,一些乡村干部便会从专项资金中挤出一部分资金买些土特产品,也有的直接拿着几千元现金送给一些主管部门的头头脑脑,更有些乡镇、村为了多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或逃避上级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花重金疏通关系。曾有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花8000元能够争到10000元专项资金都划算,还赚了2000元‛。一些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领导,有着浓重的‚项目情结‛,有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大肆鼓吹‚大跑大项目大发展、小跑小项目小发展、不跑没项目没发展‛,公开提出只要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要‚敢送、会送、舍得送‛。更甚者,还将‚进县跑省‛明文写进文件,把争取项目作为政治任务分解摊派到部门、单位和个人。‚谁能拿回项目谁就有真本事。‛这种评价人和使用人的导向在一些领导头脑中根深蒂固,据报载周同华窝案中就有数名涉案人员因‚跑‛项目有‚功‛获得提拔。广西河池市的一名干部说:‚跑项目是一条出政绩的捷径,因为项目的投资建设看得见摸得着,谁拉回了项目谁就是领导心目中的‘能人’。‛所以,为了出政绩,一些干部不择手段、四处钻营。于是乎,只要有项目,有可能,大家就拼命花钱争,专项资金回扣风愈演愈烈。据报载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的一份刑事判决书确认,1997年至1999年间,吉林省4个市县的10多名党政干部为争取各种项目,向原吉林省计委农村经济处处长、副厅级助理巡视员周同华送‚好处费‛共计20万元。‚跑部钱进‛恶果如此触目惊心。

四、乡镇财政对专项资金监督不力乡镇财政所作为乡镇专项资金的重要监督管理机关,但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被定为事业单位,由原来‚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变为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乡镇财政干部为聘用制干部,工资、奖金福利等利益都依赖于乡镇政府,受制于乡镇主要领导的意志。乡镇财政干部往往‚顶不住‛某些领导人的‚管辖权‛而无法从源头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乡镇财政所对所发生的违纪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也在情理之中了。如果乡镇财政干部站出来反对,不仅领导容不得,甚至一些不能以大局为重的职工也会群起而攻之曰:‚吃里扒外‛,在这种体制下,乡镇财政监督性能被磨灭了。由于乡镇财政干部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对为了小团体利益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往往态度暧昧,甚至一些乡镇财政干部为了自己的前途、利益,讨乡镇领导欢心,采用虚列支出、长期挂账等手段,将专项资金划入单位日常经费账户。至于县直有关主管部门,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实施却不硬。在对乡镇专项资金的指导和检查时也就听听乡镇领导或有关部门汇报,往往停留在各项业务指标的落实上,形同虚设,管理力度不到位。为了加强乡镇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宣传,强化认识。乡镇财政部门作为乡镇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机关,自己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促进财政勤廉政建设。古人云:‚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自己不规范、不廉洁,怎样去规范和纠正别人呢?因此,乡镇财政干部要以有关财经法规作后盾,强化法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挺直腰杆,切实履行一个经济卫士的职责。同时乡镇财政部门应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高度,加大对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负责人、经办人、财会人员的宣传,提高他们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其次,强化乡镇财政监督职能,提高乡镇财政监督地位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制经济。保证市场经济下各项财政政策、法规较好落实,财政监督必不可少。强化财政监督,有助于纠正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专项资金发挥预期效益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乡镇财政所作为乡镇财政监督机构,应将其收归县级财政部门直接领导、管理,或作为县级政府会计委派单位,以改变乡镇财政监督的附属地位,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身份和权限,从而有效解决长期存在乡镇财政干部‚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问题,使之可以大胆监督,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专款专用‛,杜绝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同时,要提高乡镇财政监督人员素质,实现以较好的业务能力服人、以廉洁清正震慑人、以强烈的事业心干好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处理问题,保证对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工作落实好,财政监督职能发挥好。第三、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制约机制,用制度管事、管人,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使制度涉透于整个专项资金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严格规范项目的具体审批内容和条件,减少审批人员的自由裁决权,建立如社会质询、各级人大定期检查、新闻媒体曝光等公开的项目监督机制,让‚跑项目‛者无处可‚跑‛;二是完善党员干部考核机制,用德才和群众满意度的标尺全面考察干部,而不是只以争取‚项目‛多少论英雄;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并切实落实具体的办法,让违法违规者受到相应的法律和党纪政纪处罚。对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实行县级专户管理、乡镇财政集中发放的办法,并对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的管理、发放原则、范围、程序、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对农业税社会减免先减后征,是在履行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的基础上,对政策规定的减免对象按照确定的额度在税款征收前实施减免,农户按当年(当季)农业税应缴和减免税额的差额缴纳税款。农业税灾歉减免、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由县级设立资金专户。县级财政按规定,根据逐级评议、公示、审核、批准的到户方案,将专项资金直接存入享受农户的存折(单)中,乡镇财政到村定时定点或在征收大厅将存折(单)发放到农户手中,农户凭居民身份证到当地金融机构领取。第四、对农业综合开发、支农等涉及财政专项资金建设工程的,乡镇财政应参与预算审核,把住预算关。在工程预算前和施工中,财政干部要多跑市场,调查主要材料价格,根据调查情况,决定主要材料预(决)算指导价格,参与工程标底测算,了解工程总预算及各单位工程预算,初步掌握单项工程造价;严格审查招标文件和投标单位资格,严格执行招(投)标有关制度,防范招标不规范,甚至串标行为,确保招(投)标公平、合理。要提前介入工程建设,了解工程流程,深入施工现场,参与隐蔽工程、重大工程量变动等联合签证工作,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工程决算审查打下坚实基础。第五、最后,加大检查力度,杜绝‚查而不处‛。乡镇财政要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对专项资金检查的项目、内容等。在检查工作中,要认真细致查看账目、报表、记帐凭证、原始凭证等资料是否符合规定;核对相关数据,看核算方法是否正确;查清每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有无截留、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涉及到有关问题,需要延伸的,要进行延伸检查。检查结束后,及时写出《检查报告》,并与被查单位交换意见,要求被查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对被查出的问题,依据财经法规分别给违法、违纪及违规作出准确的定性。根据其事实、性质、情节轻重程度,分别作出责令限期改正、罚款等处理决定。对在规定期限内无动于衷、无正当理由拒不整改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给予适当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下达,以及市县各级政府安排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以及政策补贴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一直是社会各方面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是财政工作者应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提出有关建议和决策。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专项资金的预算基础组织工作不到位

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方法之一,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事前有预测对未来有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并以此发挥控制作用,将“钱用在刀刃上”,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近年来,地方财政预算编制普遍推行了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基本上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的分配模式,使得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对申请的专项资金缺乏细致调研,多报多编,这就造成一方面一些单位专项资金大量结余,形成资金沉淀;另一方面一些专项资金又供给不足,影响事业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实现。(二)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控制意识薄弱,财务角色被弱化 笔者在对X区行政事业单位监督检查中发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单位财务人员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只是承担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对专项资金的概念模糊不清,对具体的业务和决策了解的并不多,也即财会计人员对各活动的事前和事中的辅助控制作用没有体现出来。财务人员因而无法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造成了资金管理的真空。(三)专项资金管理未真正实行“专款专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有着特定的项目和专门的用途,根据制度规定,专项资金的收支应当于经常性经费的收支区别开来,进行分别核算。但有的单位对专项资金不实行单独核算,项目经费与经常性经费混合使用,用款单位领导、财务管理人员专款专用意识不强,认为反正都是财政拨的钱,没揣进腰包,为单位花的钱怎么都行。因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很普遍。被挤占、挪用的专项资金多用于弥补经费不足、发放福利和补贴等公共及福利性支出,专项结余无法正确体现。(四)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监管缺乏力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明确规定完工项目的专项资金结余应上缴财政或报经财政批准后方可留用。一些用款单位为了不上缴专款结余,年终突击花钱、突击采购;或者将尚未开工的项目专项支出提前拨付等,财政部门对金额较大的专项资金实行跟踪,但大多数只是将拨款拨下去,具体怎么花,剩多少拨款,不太清楚。按照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支出,应定期向财政部门报送专项支出情况表和文字报告。但实际上各单位上报专项资金用款说明却很少。财政部门也缺乏应有的监管。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专项资金安全,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规范和管理。(一)强化部门预算管理

改革预算编制方式,推广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度。根据项目建设的轻重缓急,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加强与部门的沟通,按照财力情况认真核定部门预算。依据预算定额标准,建立收支分类体系,约束财政资金的分配行为,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强化财务控制意识,准确定位财务人员角色

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与控制。要对财务室内部进行合理规范的分工和岗位职责界定以保证财务的职能得以有效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财务人员应该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对于整个过程进行统筹规划,根据“资金流到哪,管理管到哪”的思想,尤其是要加强对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如让财务人员能及时了解项目进度,据此有效地进行付款安排,当然这需要整个单位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业务经办人员的积极配合。

(三)完善整套的项目管理体制

1.财政部门应严格立项、筛选、论证制度,组织专家组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审,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审报告,并按规定程序申报,建立滚动的部门项目库和财政项目。

2.各资金使用单位在专项开展之前应制定尽量详尽的费用预算,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尽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3.注意信息传递。各资金使用单位在资金支出过程中应加强业务 人员与财务人员的沟通,使财务人员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及时安排项目资金。各财政部门也应奉公执法,不能无故滞留专项资金,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4.在项目完成后业务经办人员及时进行项目报销工作,并进行专 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分析,形成专门项目决算,阐明形成预算和决算差异的原因,便于准确向财政部门汇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5.应根据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将项目结余资返还财政,不能私自挪作他用。

(四)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来控制专项资金支出

目前实施绩效评价的方式很多,而对于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应采取何种方式,应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来确定。如环保专项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对其绩效的考核不仅看治理项目的建设完工情况,还要考虑所达到的社会效益以及环保资金的使用情况。财政部门应通过绩效 评价机制调动各资金使用单位节约资金的积极性。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立不同的评价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奖惩。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以后专项资金审批的依据。(五)加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优化专项资金支出结构

加强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是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财政资金管理部门首先对用款单位专项资金申请进行严格审核、筛选;然后根据各专项在履行政府职能方面的轻重缓急程度进行先后排序,并提供给预算部门;最后由预算部门结合财力情况进行预算安排或追加。从而减少或避免“先安排资金,后论证项目”等盲目预算的现象出现。专项资金支出结构是指专项支出总额中各类专项的组合以及各类专项在整个专项总额中的比重,反映着一个时期的政策趋向和变化,其优化与否关系着地方政府能否在一定财力约束下有 效地履行其职能。近年来,有些地方基本建设支出一直高居专项支出首位,其他项目比重均低于基本建设支出,这一分配模式,导致专项资金使用分散,大大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各部门要在专项资金使用方面也要形成合力,健全专项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督查制度,制定本地区有关专项资金的相关制度,对专项资金实行全程跟踪管理,抓好日常监督,从严安排支出。以便更好地管好和用好专项资金。

(六)健全专项资金监控制度,规范依法理财行为

一是要建立切实有效项目管理制度,并从流程上规范化。制度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各资金使用单位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从资金的申请、下发、使用、报销结算的全过程进行制度规范,并完善相应的操作流程。二是要强化财政监督,加大财政监督执法力度。对各项专项资金不仅要进行财务收支情况检查,而且对资金运作全过 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重点对资金管理使用、项目计划落实、工程建设组织、项目施工质量、工程验收结果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检查要经常化与不定期或有针对性地突击进行相结合,查深 查透查出真实情况。对查出的问题要切实纠正,严肃追究责任。此外针对单位制度执行力普遍较弱的现象,各单位也可以通过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来鼓励大家遵照制度的要求执行,当然其前提是制度的制定应科学合理。

笔者认为,加大处罚力度,引入领导责任问责制,强化领导、财务人员管理意识,建立从政策控制、过程控制到效率控制的高效支出控制机制,强化对专项资金监督力度,坚持财政专项资金慎分配、重监督。在加强科学、合理编制专项资金预算以及有效开展绩效评价的 基础上,财政要把重心放到日常监督上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在财政内部建立专门监督机构的检查与资金管理部门的日常跟踪问效相结合、与预算编制部门相互协调的财政监督机制,使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贯穿于财政活动的全领域、全过程;使专项资 金管理规范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五篇: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财政部、审计署对国家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也日益关注。2006年8月,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印发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6]159号),各地方、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办法规范和加强对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作者针对近年来审计署审计结果公报和对科研单位专项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科技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预算的完整性、真实性、科学性存在较大不足。一些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充分,临时上项目的情形时有发生;一些项目对外协单位的工作内容、工作量、预算标准在项目任务设计书中不能确定,执行效果好坏无据可查;一些项目审查论证的独立性不够,一些专家承担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角色,项目审查流于形式。一些项目通过虚计工作量、增加项目人数等方式套取项目经费;一些项目计提管理费后仍申报属于单位基本支出的内容,对预算执行的效果带来直接影响。

2、项目预算执行缓慢,项目资金沉淀、资金相互拆借问题较为普遍。表现在结余资金较大,资金使用效率低。从近几年来的审计结果看,一些项目的预算执行和工作任务完成进度截至年末执行不到30%,一些项目是当年用上年预算结余的额度,当年的资金额度结转次年,致使这种状况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资金垫付情况严重。多数项目是跨项目,受地理气候的原因,项目人员必须在每年的3、4月份出野外或开始工作,如无结余经费,不得不在预算不到位的情况下先做工作,造成了事业经费的大量垫支,对项目单位的预算执行和正常运转都带来不利影响。

3、人员经费挤占项目经费。近年来,一些单位为缩小与行业、地区间的工资水平差距,吸引高科技人才,相继实行了内部工资制度改革,如绩效工资、岗位工资、野外津贴补助、项目奖励等,这些改革政策致使单位的工资总额远远超过了国家核定科研单位的工资水平,项目单位不得不挤占项目经费以缓解人员经费缺口。

4、单位日常公用支出、横向课题内容挤占专项经费。首先,不按费用开支的因果关系确定项目实际成本。如列支与项目无关的会议费、交通费、物业管理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社保支出、水电费、取暖费、房屋租赁费、外事费用、个人专著印刷及出版费用,甚至分摊离退休费用等。其次,一些项目负责人往往承担着几个、甚至十几个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报销经费时不是按照项目预算规定的用途,而是先列支国家专项,人为形成横向课题结余后再分配和提取项目结余奖励。第三,项目资金层层分解,或层层转拨,或与关系单位互相做外协经费,将财政专项资金转为预算外经费使用,为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创造条件。

5、设备购置等资本性支出内容挤占项目经费。一是不按照项目预算随意安排和购置应由基本支出或其他项目支出承担的办公家具、计算机、投影仪、数码产品、各类软件费、打印机等一般设备;二是列支基本建设、装修工程等资本性支出内容;三是所购设备用途与任务设计书中项目工作内容不符。根据项目立项规定,项目支出中一般不得安排一般设备(如属特殊情况,应有充足的理由和依据),只安排与开展项目有关的专用设备,而专用设备也应本着经济性的原则根据项目预算的可行程度在短期租赁或购置二者之间权衡。

6、会计核算不合规,会计信息不准确。

(1)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收据、非正式发票、连号发票核销项目经费;地税代开发票频繁,内容不清,开具理由不充分等。

(2)项目支出总预算相对结余。有些项目的任务基本或全部完成,但项目经费支出存在较大程度结余;有些项目工作虽未完,但与经费预算明显不同步;有的已完项目经费预算长期不结算等,反映出项目管理、预算编制和财务控制上存在问题。

(3)会计信息反映不真实。差旅费核算内容覆盖办公费、招待费、材料费、劳务费、野外津贴等诸多内容;会议费中重复列支劳务费、差旅费、办公费等;劳务费中核算人员支出内容;材料费核算设备购置、办公费等等。此外,虚列项目经费支出挂账的问题伴随国库集中支付已有好转,但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二、科技专项经费使用不好的主要原因

1、财政专项资金预算下达晚,资金拨付环节多、时间长,直接影响了项目按期提交成果。一般财政下达的科技专项预算在第三季度才批复,实际资金拨付基本都在年末才完成。其次,拨付资金链条长,影响当年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使用,致使很多项目当年不能实施。

2、基本经费预算中人员支出预算、公用经费预算和离退休经费预算不足,使得项目经费必须承担一定程度的单位基本支出。其次,随着地区性的公车改革、通讯费改革,后勤改革,差旅费改革,相应的支出额度缺乏配套的资金来源,而单位基本经费更是捉襟见肘,难以满足单位机构运转所需的正常支出,不得通过项目经费分担的方式进行。

3、课题负责人管理项目资金的权限过大,影响了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一些项目人员随意使用项目资金,存在着“一人申请项目,全家使用经费”的奇怪现象,前述原始凭证不合规、开支依据不充分的情形均在此列。

4、设备购置支出挤占项目经费。一是目前国家基本上不单独安排单位购置设备支出预算,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政策下的固定基金随着旧资产的核销同时核销,是个虚的资金概念,大多数单位缺乏相关的资金来源,一些事业单位虽有修购基金,但结余已经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而逐步耗尽。二是办公环境的改善和自动化管理促进了设备购置和更新规模,加大了单位基本经费不足的状况。三是设备更新过快,追求高规格和高标准,与合理、节约使用项目资金的管理要求并不相符。

5、项目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管理不协调。

(1)单位内部的项目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沟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单位财务管理脱节。各单位对项目资金多采用项目负责人分块管理制,项目组人员立足于工作任务完成的同时,把项目经费花完,不考虑预算管理的控制和约束,财务部门对经费预算支出的监督管理滞后,项目预算执行失去预算管理的有效监督。

(2)项目管理内部控制不到位。一些项目负责人同时兼任单位行政领导,致使单位内部控制无法履行;课题负责人多为科研领域的专家,但对国家财经纪律、税收政策、以及集中支付制度认识不够,使用经费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监督。

(3)合同管理流于形式。多数单位对协作经费采取合同管理制和拨付核销制,经费拨出后,与协作单位的关系仅体现在成果提交环节上。经费拨入单位对合同款的财务控制并不到位,有的项目经费甚至层层转拨,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将存在较大的风险。

三、规范科技专项经费管理的对策

1、加强单位各级领导的预算管理观念,适应现行预算管理方式的变革。提高经费预算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预见性、可执行性,才能保证项目预算执行合规、合理,才能有效地管好、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更好地为“科技兴国”的战略服务。

2、尽快出台对科研单位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单位各项事业走向规范化发展轨道。如提高基本经费标准,给足补足包括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缩小中央所属科研单位和同行业、同地区间的收入差异,给科研单位一个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空间。

3、科研单位在实施内部管理改革过程中应考虑与预算法、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等保持一致。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相关改革经费未到位的情况下,单位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应建立在自身有合法的资金来源、或足够积累、或工资总额、基本经费等总量不突破的前提进行,不可以将专项经费作为内部管理改革的资金渠道。

4、强化科研单位资产配置,通过评估或者主管部门调剂等方式优化国家专项和事业单位所需资产的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已于2006年出台,要求科研单位应该建立起经济、有效、适度的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和科学管理。

5、实行项目负责人和单位法人共同负责课题经费的管理方式,改变目前单位法人和课题负责人单方负责课题经费的弊端,以便更好地监督课题经费随意使用和挤占课题经费的现状,最大程度上保证课题经费的使用效益和效果。

6、全面开展课题经费专项审计和绩效考评。项目跟踪审计是保障科技专项经费的主要手段,是使各单位前移经济风险、强化内部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项目绩效考评,能客观地评价项目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衡量项目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的有效性,形成一种新的、面向成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进而为项目立项、审批提供科学依据。综上,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关系着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落实和成果运用,关系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科技兴国“战略的稳步实施。因此,合理使用和管理科技专项经费,规范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对于科研单位来说也是提高自身科技创新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和各项措施的逐步出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规范实施,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会迈向一个暂新的发展阶段。

下载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是一个值......

    浅析村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村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明显 近年来,国家“三农”投入不断加大,资金的投放,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和村民生产生活......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五则)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财政专项资金在高校总经费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政府财政部门在逐渐加大高校投入的......

    民政利民惠民专项资金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

    民政利民惠民专项资金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民政利民惠民专项资金主要包括优抚安置经费、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等。民政利民惠民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体现了党和政府......

    村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思考

    村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思考 焦毓 王苏红近几年,中央、省市对“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其中村级使用的财政专项资金是由村集体向有关职能部门以特定用途申请获得批准的,......

    创新社会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共5篇)

    创新社会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县当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改革深化、利益调整,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将通过信访......

    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共5则)

    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所得税是地税部门管理的一个主要税种,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地税成立以来始终将所得税的管理作为日常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采取和制......

    高校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共5篇)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编辑:studa9ngns 作者:佚名 出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日期:2006-1-3 摘要:本文列举了目前我国高校(本文特指大陆地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