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讲稿

时间:2019-05-14 17:5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讲稿》。

第一篇: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讲稿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学习内容讲稿

今年初,教育部修订完善颁布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给出明确标准。2017年秋季开始执行。作为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科学教师,我们应当及时了解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我们的科学教育工作。相比老版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标准有两大改进:第一,一、二年级开始上课学科;第二,增加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新标准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共分4部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首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任务“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什么是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任务决定了课程的性质:1.小学科学课程是一基础性的课程,它要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2.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通过学生直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来进行学习和提高。3.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的内容广泛,无所不包。

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有四个:

(一)面向全体学生;

(二)倡导探究式学习;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四)突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思路分三个方面:1.时段:这是新课标的改进之处,六年学习,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低年级段,三四年级为中年级段,五六年级为高年级段,增加了低年级段,是新课标的改进。2.目标:培养四项科学素养。3.内容:四大领域、18个主要概念、75个学习内容。这些接下来还要细讲。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包括四个方面:

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 环境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科学知识总目标有四项内容:1.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 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 相互转换。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 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了解太阳系和一些星座;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 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4.了解技术是人 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知识的学段目标是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 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进行描述的。下面我们以物质科学为例来认识一下科学知识在各学段的要求:物质科学的科学知识在一、二年级学段的要求是: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知道常见的力。物质科学的科学知识在三、四年级学段的要求是: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描述物体的运动,认识力的作用,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五、六年级学段的要求是: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

二、科学探究目标

科学探究的总目标也有四项内容:1.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 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 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2.知 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 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 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 日常生活问题。3.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力和 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4.初步了 解通过科学探究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 着新证据的增加,会不断完善和深入,甚至会发展变化。科学探究学段目标是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进行描述的。下面我们以提出问题为例来认识一下科学探究在各学段的要求:科学探究学段目标在一、二年级学段的要求是: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三、四年级学段的要求是: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相比低年级和中年级,要求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只是要求“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而中年级的要求是“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到了高年级这个要求就变成了“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三、科学态度目标

科学态度的总目标是: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 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2.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不迷信权威,实事求 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3.在科学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 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4.在科学探究活 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 度。

科学态度的学段目标是从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4个维度描述的。下面我们以探究兴趣为例来认识一下科学态度的学段目标在各学段的要求:在一、二年级学段的要求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在三、四年级学段的要求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到了高年级,要求变成了“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总目标是:1.初步了解所学的科 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 力;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3.初步 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是从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3个方面来描述的。下面我们以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为例来认识一下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在各学段的要求:在一、二年级学段的要求是,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在三、四年级学段的要求是: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到了高年级,要求变成了“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领域。

一、物质科学领域

物质科学领域包括六个基本概念,分别是:

1.物体具有一定 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包含5个知识点。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包含2个知识点。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包含3个知识点。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 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包含2个知识点。

5.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 运动状态;包含2个知识点。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包含16个知识点。下面以“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这一基本概念中的知识点“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为例来说一说各学段学习目标的不同。低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中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下面再以“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这一基本概念中的知识点“水在自然状态下有种存在状态”为例来说一说各学段学习目标的不同。低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中年级段的学习目标是,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到了高年级段,这部分的学习目标是,列举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如晒衣服、雾、玻璃窗上的水珠等。知道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以前上过这个部分内容的老师都知道,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二、生命科学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也包括六个基本概念,分别是: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包含5个知识点。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 自身的生存;包含3个知识点。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包含3个知识点。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 活动;包含5个知识点。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包含4个知识点。

12.动 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包含4个知识点。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包括三个主要概念,分别是:

13.在太阳 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包含4个知识点。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包含5个知识点。

15.地球是 人类生存的家园;包含3个知识点。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技术与工程领域是新课标的又一个改进的地方。它也包括三个三个主要概念,分别是: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 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包含2个知识点。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 用和改造;包含3个知识点。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 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包含3个知识点。四个领域,18个基本概念,共分为75个学习内容。分散在低中高各年级段。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包括教学目标建议、教材使用建议、教学活动建 议、科学学习场所建议、学科关联建议和教学媒体建议。与我们科学老师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前四项建议。

(一)教学目标建议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只有通过连贯、进阶的科学习与躬行实践才能达成。

(二)教材使用建议

各个地区的科学教学资源不同,不同地区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应据此对教材做适切性的处理加工,这是科学教师专业素 养的体现,也是科学教师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三)教学活动建议 1.动手动脑做科学 2.开展探究式学习

(1)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 假设、制订与实施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 流、反思评价等要素。(2)精心设计探究问题。(3)处理好探究 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4)不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 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戏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科学学习场所建议

教室、实验室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家庭、社区、公园、田野、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到处都 有科学学习资源,到处都可以作为科学学习的场所。(五)学 科 关 联 建 议(六)教 学 媒 体 建 议

这两项建议不再细讲。

二、评价建议

(一)学习评价的原则

1.学习评价必须以国家素质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有关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理念为引领,以本标准为基本依据来。2.学习评价必须做到主体多元、方式多样。

3.学习评价必须覆盖本标准规定的各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对学 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综合评价。

(二)学习评价的内容

1.科学知识。考查学生对本标准所规定的18个主要概念的掌 握情况。

2.科学探究。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式的了解和科学探究能 力。

3.科学态度。考查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探究所必须具备的基 本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 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了解,以及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 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三)学习评价的方式 1.过程性评价

(1)学情诊断

(2)评价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包括纸笔考试、表现式的考试、学习总结汇报、成长记录等。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这两项建议与我们关系不是很大,就不再多说。最后,祝老师们学习愉快,工作顺利!

第二篇:《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引言

引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阐述:(1)科学与技术的作用(科学和技术与人、社会的关系);(2)科学课程对培养儿童科学素质的作用;(3)科学课程标准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技与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科学使人们永无休止地求索和认识世界,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技术则使世界在人的手中得到重新安排,人们生活的世界日益人工化。)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

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估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主要讲清楚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核心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它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

小学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又为79年级的科学课程,以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简要阐述本课程的使用对象、包含的内容、主要学习方式和特性等。

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

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

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

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科学课程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提倡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三、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主要是从课程设计角度阐述。

1.依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科学课程的现状,确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小学科学课程从1年级至6年级开设。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与平行开设的相关科目的联系,也要考虑与79年级相关科目的衔接。

3.课程通过三条主线,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4.课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选取了24个核心概念作为学习的科学知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核心概念螺旋建构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分级设计,即将每一个核心概念分解成若干具体概念,并对具体概念进行分级。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能力培养和科学态度教育的载体。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总目标

具体目标(方案一)具体目标(方案二)具体目标(方案三)总目标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具体目标(方案一)1.理解科学知识 2.掌握科学方法 3.弘扬科学精神

1.理解科学知识

(1)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事物和现象;形成对一些生命活动,以及对人体和健康的初步认识。

(4)通过对地球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环境,知道太阳系的基本概况;了解地球的运动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5)通过设计和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的技能;能够运用一些简单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科学方法

能否从科学方法的角度考虑?探究是一个过程,其中一定有思维过程,探究和思维能力似难以分开写。

(1)学会从生活经验中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提出科学问题)

(2)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且能够对观察和实验的过程、结果进行陈述。(进行观察和实验)

(3)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进行假设,运用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科学解释)

(4)学会对得到的科学结论进行验证。(科学验证或检验)

3.弘扬科学精神

从科学精神的内涵:理性、实证、分析、开放、民主、批判、革命等方面选点。

(1)敢于坚持真理,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理性精神)

(2)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愿意为探索自然的奥秘付出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实证精神)

(3)善于思考和分析,追求准确和精细;同时能听取不同意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分析精神和开放精神)

(4)敢于大胆质疑,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批判精神)具体目标(方案二)

(一)科学知识

(二)科学能力

(三)科学态度

(一)科学知识

1、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理科学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形成对人体和健康的初步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5、通过设计和技术方面的学习,能初步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运用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二)科学能力

1、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比较、判断、归纳、分类、想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的等科学活动。

2、有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而且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勇于改变自己的观点。

3、有将自己的意见公开并与别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对别人的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别人的观点。

4、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体目标(方案三)

(一)科学知识

(二)科学能力

(三)科学态度

(一)科学知识

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尝试解释各种各样跟科学有关的现实生活情景为背景的问题及现象。

1.通过对物质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和力,了解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能够相互转换。

2.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多种生物及它们的种类,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人具有高级的脑,使得人成为能够劳动、进行发明和创造的高等动物。

3.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上可以分为不同的圈层,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了解太阳与地球、月球的相对运动关系,知道太阳是地球能源的主要供给者,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4.通过设计和技术方面的学习,知道不同的技术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5.初步认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认识世界的好奇心而不断地探索着我们生存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因而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了解科学应用到技术中后,由于技术的运用不当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

(二)科学能力

1.能够识别科学性问题,辨识由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在回答问题时,首先考虑收集证据。

2.能够大胆猜想,有根据地进行假设,根据已有知识与条件进行实验设计,以便能够验证假设。

3.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多种方式收集可观察和测量的资料。

4.能够运用表格、统计图表等形式分析整理数据资料。

5.能够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回答关于物体、事件或系统的特性和规律的问题,从自然现象中发现因果关系。

6.能够调动思维进行理性的思考,参与讨论和辩论。

7.了解科学探究是人们认识自然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之一。

8.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包括科学研究中需要的工具、仪器,也包括技术工具,运用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三)科学态度

1.保持对科学以及与科学有关事件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敢于创新。

2.对科学与技术感兴趣,有参与科学和技术事务的愿望,关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3.能够实事求是,尊重证据,基于证据进行判断推理、解决问题和进行质疑。

4.能够与人合作,形成良好的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参与到科学小组中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5.能够开放地接纳他人的观点,认识到考虑不同科学视角和论点的重要性。

6.具有对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心,对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表现出责任感对个人行为产生的环境后果有意识表现出采取行动保护自然资源的意愿。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物质和物理学科领域内容的概念分解

二、生命科学领域内容的概念分解

三、地球科学领域内容的概念分解

四、设计领域内容的分解

五、科学探究

引言

科学内容标准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技术四大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前三个领域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领域,是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最基本核心概念,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技术领域,对学生进行科学和技术两方面的教育,是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希望学生通过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对所列内容进行学习,能逐步领悟到一些普适的科学规律和主题,同时在总体上对科学和技术是人类进行的创新活动有所体验。

通过对物质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能量和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特征、过程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人具有一个高级功能的脑。

通过对地球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及运动的规律,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改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对技术方面的学习,初步学会能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并能亲历以设计为特色的技术同以探究为特点的科学相并存的过程,发展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领域的内容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是构成领域内容的核心概念,用黑体字表示;第二层次是核心概念内容的分解,用具体概念表示;第三层次是体现具体概念内容的现象和实例,用举例表示。这是本内容标准的分层分解呈现方式。

教师和教材编者要自上而下地对核心概念逐级分解和领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下而上的,从贴近生活,贴近兴趣,贴近儿童的浅而寓意深的举例着手,自然地进入各具体概念细目,并由此逐渐理解、掌握核心概念。

内容标准规定的是课程所要求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其中,核心概念是必须达到的教学要求,且必须要有探究活动构建;具体概念是通过探究或传授的方法来实现,其条目数可以按水平分级有目的地选择;现象与实例的举例,根据各地域的环境和教学条件,合理选择适合于儿童探究和学习活动的例子,由现象出发构建一条上佳的教学主线,到达核心概念的建立。

领域和主要概念

领域

主要概念

主要概念的说明 物质科学

Material Science

物质

物质具有不同的特性、结构和功能,物质的特性取决于它的结构和成分。

可以按不同特性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分离。

物质可以以不同形态存在,但是物质不会消失。

能量

能量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能量之间可以转换并保持总量的不变性。

能量可以通过物质以不同的形式传递。

能量是维持我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避免浪费能量,并把能量保持在人类可用的形式上。

力的作用

和运动

物体总以不同形式在运动。

运动表现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修改了两者的顺序)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力的作用需要能量。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生命的主要特征:

1、个体的维持

2、生命的延续

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适应环境以维持生存。

生命有周期,有生有死,通过繁殖延续后代。

动物、植物 与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

动物需要依靠其他生物供给养分。

植物能自己养活自己外,还提供人和动物生存需要的氧气和养分。

微生物不能用肉眼观察到。

生物进化过程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人类

人与其他动物主要区别在于人有一个具有高级功能的脑,有语言、思想、复杂情感和意志。

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卫生和健康。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地球

与太阳系

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太阳系中的星球按一定的规律运动。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地球自转并围绕太阳运动,因此形成了白昼和季节。

太阳是地球上能源的主要供给者。

1、人与自然

2、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地球独特的圈层构造提供了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们构成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大系统。

1、大气圈:大气、风、氧气、二氧化碳、大气污染。

2、生物圈: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生物多样性。

3、水圈和土壤圈:水的循环、水的污染、土壤的形成和作用、可耕地。

4、岩石圈:矿石、化石、火山、地震、海啸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传递,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类活动

与环境

自然资源有限,人口快速增长,环境与灾害,环境与健康,我们需要保护环境。技术

Technology

发展技术是为了解决实用问题

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运用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附:统计数据

领域

核心概念

具体概念

百分比

总数 <一> 物质科学领域

一、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

10﹪

49%

二、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13﹪

三、空气是一种由不同气体混合成的物质

10﹪

四、自然界的物体总在运动 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6﹪

五、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六、声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14﹪

七、光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12﹪

八、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12﹪

九、电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13﹪

十、磁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7﹪

<二> 生命科学领域

一、为了维持生存,生物体需要不断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21﹪

23%

二、植物能够制造养分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并为动物和人类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和养分

13﹪

三、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3﹪

四、人类有一个具有高级功能的脑

9﹪

五、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各自的物种得以延续

18﹪

六、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13﹪

七、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生物的多样性

13﹪

<三> 地球科学领域

一、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按一定的规律运动

15%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很有特色的行星

41﹪

三、人类生存需要不同形式的能源

23﹪

四、人类的活动会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

13﹪

<四>

技术领域

一、人们设计不同的仪器和工具来满足各种用途

21﹪

13%

二、人们设计不同的工具来移动物体

37﹪

三、人们设计不同的结构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42﹪

总数

142

注:若将“物质科学”中的“水和空气” 内容归入“地球科学”,则知识概念分布结构为:科学领域

具体概念条目数

百分比 物质科学

37% 生命科学

23% 地球科学

27% 技术科学

13%

一、物质和物理学科领域内容的概念分解

一、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

二、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三、空气是一种由不同气体混合成的物质

四、自然界的物体总在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声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七、光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八、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九、电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十、磁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一、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23﹪ 19

1.1.1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特征

颜色、形状大小、重量、气味、厚薄、表面粗糙的程度、软硬等

1.1.2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硬度、柔软程度、可渗透性、透明程度、导电性、磁性、漂浮的能力(密度)、强度等

1.1.3 物质一般有三种形态:固态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重量;液态有确定的体积和重量,液态的表面总会保持水平;气态没有明确的形状和体积,只有确定的重量

冰,液态水,水蒸气;

钢材,酒精,空气

1.1.4 有的物质在一定环境中容易腐烂,而有的物质不容易腐烂

不再存活的动物和植物容易腐烂、石头不容易腐烂

1.1.5 可以利用物质的一些特性把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开

沙和糖、油和水、铁砂和木屑

1.1.6  有些材料的形状改变以后,它的特性可以不变

水果切成小块、木头锯成木板、木屑压成木板

1.1.7 有些物质改变以后,它就不能复原了;它变成了另外的物质,但是没有消失

煮熟的水果、烧掉的纸、生锈的铁

二、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1.2.1 水在常态下有三种存在的状态

液态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像其他液体一样,会流动,有一定体积,形状随容器而变化;

固态水(冰)像其他固体一样有固定的形状;

气态水(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会到处扩散

1.2.2 所有的生命体中都存在水,水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人体内血液的含水量占83%,肌肉的含水量占71%,骨骼的含水量占22%

1.2.3 液态水覆盖了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面积

江、河、湖、海、极地

1.2.4 水在任意温度和压力下都会变成气体(水蒸气)—蒸发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雾就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晒衣服、蒸馏水

1.2.5 水凝结成冰的温度是零摄氏度;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冰融化成水

冬天,室外温度降低,水结冰;阳光下温度升高,冰化成水

1.2.6 一定量的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形成不同的溶液;有的物质在水里不会溶解

盐、糖、气体;沙

1.2.7 有的物质遇到水会发生作用而变成了其他的物质

铁、小苏打

√ 1.2.8 有的物质和水不能混合;有的物质和水可以混合油、蛋白;酒精

1.2.9 水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循环,形成了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各种重要因素

水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雾、露、霜,导致雨、雪、冰雹等天气现象

三、空气是一种由不同气体混合成的物质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1.3.1 空气和水一样,形状随容器而变,但没有固定的体积

空气会充满或被压入不同的容器

1.3.2 空气有重量,会产生压力;能挤压或推动东西

气球、轮胎、皮球

1.3.3 空气流动形成风

扇扇子、台风

1.3.4 风具有能量,能够产生力的作用

帆船、风力发电、风车提水、风吹起浪、走马灯

1.3.5 一些微小的颗粒可以在空气(风)中漂浮

沙尘、花粉、炊烟

1.3.6 风可以把一些物体托起来

风筝、滑翔机、热气球

1.3.7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

按体积计算,氧气占五分之一,氮气占五分之四

四、自然界的物体总在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1.4.1 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上下、左右、前后,家距离学校多少米

1.4.2 国际上共同用一些基本的量和单位来描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

时间(秒);长度(米);质量(千克)

1.4.3 物体经过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的长短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速度值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900千米/小时;汽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人在地面上行走的速度是4-5千米/小时

1.4.4 物体运动有不同的形式

地上跑的汽车(平动);电风扇扇页的运动(转动);鼓上跳动的米粒(振动)

五、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1.5.1  力直接或者间接施加在物体上

拉力、推力、摩擦力、弹力、浮力、重力、磁力

1.5.2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多少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关

球沿着不同斜面的运动、拔河时两队的平衡和移动

六、声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1.6.1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铃声、口哨声

1.6.2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空气、金属、木头、水、医生用的听诊器、皮层(耳的鼓膜)、骨头(听小骨)、体液

1.6.3 声音通过物质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泡沫塑料、棉花

1.6.4 声音传播到某些物体的界面处,会反射回来

回声、天坛回音壁

1.6.5 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击鼓、吹哨、弹弦

1.6.6 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在一定时间里振动的次数,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越高;振动的次数越少,音调越低

尺子的振动,琴弦的振动

1.6.7 声音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响;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轻

敲鼓、拨动琴弦

1.6.8 声音携带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转换成声能

话筒(麦克风)、扬声器(喇叭)、声控开关

1.6.9 声音传至我们内耳的神经处,使我们听见了声音

我们只能听见在一定时间间隔里,振动次数在一定范围内,振动幅度超过一定大小的声音

1.6.10 过强的声音会损坏我们耳朵的鼓膜

耳机

七、光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1.7.1 光(如在空气中)沿着直线行进

手电筒的光照、探照灯光、阳光的照射

1.7.2 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遮阳板、阳伞、皮影戏、手势造影

1.7.3  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原始光源;

有的光来自物体反射原始光源的光

太阳光、电灯泡发出的光;

我们看见楼房、树木、汽车等物体

1.7.4 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传输方向会发生改变,产生反射,或被吸收

镜子、滤色镜、玻璃窗

1.7.5 光通过玻璃或水时,光的传输方向会改变

眼镜、放大镜、望远镜、插入水中的筷子、海市蜃楼

1.7.6 阳光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

三棱镜、雨后彩虹

1.7.7 光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感光底片、绿色植物

√ 1.7.8 光可以由其他形式的能量产生

电灯泡、燃烧、萤火虫

八、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1.8.1 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是温度的一种单位

一个大气压下,水在零摄氏度结冰,一百摄氏度沸腾

1.8.2 热可以三种方式进行传递-传导、对流、辐射,通常热从热的物体传向冷的物体

热水袋、暖气片、火炉

1.8.3 可以用某些物质减缓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

手套、双层玻璃窗、屋顶的隔层、热水瓶、消防服

1.8.4 加热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

使冰融化、使水沸腾、使铁水熔化

1.8.5 冷却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

雾、露水、霜、雪、冰雹、结冰

2.8.6  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变化

一般的物体是热的时候膨胀,冷的时候收缩,但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1.8.7 太阳是地球热能的主要供给来源

地球每天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全世界一年所消耗的总能量的两百倍

2.8.8 热能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转换成热能

热能与光能、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摩擦生热、蒸汽机

九、电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1.9.1 带有不同电荷的两个物体靠近时,会放电,产生电流

北方冬天人们衣服之间放电、雷电

1.9.2 流动的电荷被称为电流,形成恒定电流要有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

电路中接入电阻会改变电流的大小、电阻接入电路中有并联和串联两种形式

装有电池的手电筒

1.9.3 电流流过不同物质的情况是不同的电流通过衰减很小的物体是导体(金属等);

电流不能通过的物体是绝缘体(木材、塑料、橡胶等)

1.9.4 电流方向不变的是直流电

电池

1.9.5 电流方向改变的是交流电

家用电

1.9.6 电路的通断可以被控制

开关、电闸、保险丝(空气开关)

1.9.7 电流携带的能量大时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雷电、家用电、高压电、安全用电

1.9.8 电能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光能(灯泡);热能(电炉);声能(喇叭);机械能(马达)

√ 1.9.9 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转换为电能

太阳能、化学能(电池、沼气发电)、声能(麦克风)

十、磁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1.10.1 某些物质具有磁性

天然磁铁、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

1.10.2 磁的作用力可以对物体产生作用

磁铁可以吸铁屑、指南针的转动

1.10.3 磁体总同时存在着两个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磁铁的南极和北极;地球的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

1.10.4 电能可以转换成磁能

电磁铁

√ 1.10.5 磁能也可以转换成电能

发电机

二、生命科学领域内容的概念分解

一、为了维持生存,生物体需要不断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二、植物能够制造养分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并为动物和人类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和养分

三、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四、人类有一个具有高级功能的脑

五、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各自的物种得以延续

六、动植物之间有相互依存关系

七、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生物的多样性

一、为了维持生存,生物体需要不断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2.1.1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成人体内的水量约占体重的70%;生物体内都有水的运输系统

2.1.2 绝大部分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

绿色植物靠太阳合成养分而生长

2.1.3大部分生物的生存需要空气

人需要空气中的氧气;绿色植物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1.4动物有呼吸空气、吸入养分和排泄废料的器官

肺、胃、肠、皮肤

2.1.5生物体会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产生反应

感觉器官会对光、声、热、化学物质(嗅、味)、力等产生反应

2.1.6 生物体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育阶段

蚕的一生、青蛙的一生

√ 2.1.7 生物体用不同的方式繁殖后代

枝条、根、种子、块茎、卵生、胎生

二、植物能够制造养分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并为动物和人类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和养分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2.2.1 植物具有获取养分的结构

根吸收水分;

茎输运水和养分,并起支撑作用;

叶片利用阳光生成养分,释放氧气;

根和果实可以储存养分

2.2.2 植物的形态可以随季节变化

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或发芽状态、叶片变化

2.2.3 不同的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

沙漠中的植物、盐碱地上的植物

√ 2.2.4 植物可以对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

向日葵、含羞草

三、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2.3.1 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与环境接触

眼-光线-观察世界; 耳-声波-收集声音; 鼻、鳃-空气-进行呼吸; 嘴、喙-养分-摄入食物;

毛皮、羽毛、鳞片-机械力、温度-保护躯体; 翼、下肢、鳍-机械力-运动、支撑身体; 爪子、上肢-机械力-取物

2.3.2动物具有不同功能的系统,以维持生命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

2.3.3 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

迁徙、筑巢、改变生活规律、交配、冬眠、改变颜色和毛皮、储存食物

√ 2.3.4 动物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气候的变化、食物和水源的变化、天敌的情况、繁殖后代的多少

四、人类有一个具有高级功能的脑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2.4.1 人是进化的产物

地球的历史有45亿年,恐龙曾存在过1.6亿年;

25万年前智人出现,现代人出现在5万年前;

进化使人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人独特的语言能力最早出现在20万年前,在语言基础上发展的人类文明史大约有一万年。

2.4.2人脑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复杂情感、决策

运动、学习和记忆、快乐和悲伤、意志和决心

2.4.3脑和其他器官一样需要保护

人需要充足的睡眠、应该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人需要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世界睡眠日

五、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各自的物种得以延续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2.5.1 植物会产生足够的种子,以延续它们的物种

西瓜籽、稻谷

2.5.2 种子植物从种子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过程,重新产生种子,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桃树、蚕豆、凤仙花

2.5.3植物的后代与原来的植物可以十分相像,也可以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花的颜色、叶子的颜色、大小

2.5.4动物的后代与原来的动物可以十分相像,也可以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毛皮的颜色、躯体的大小、外形和外貌

2.5.5动物有多种繁殖方式,产生足够多的后代,以延续自身的物种

鸡、猪、牛、蚕、鱼

√ 2.5.6动物从幼体开始经过一系列变化,到新的幼体生成,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蚕、鸟、鱼、爬行动物

六、动植物之间有相互依存关系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2.6.1 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

食物、衣服、氧气、药用植物、建筑材料、燃料

2.6.2 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好处或坏处

传播种子、来自动物的肥料、虫害

2.6.3 有的动物需要依靠其他的动物来生存,有的会被其他的生物所伤害

食物、抚养、家畜、细菌、病毒

2.6.4 植物可以利用太阳能生产所需要的养分,动物利用植物生产的养分而生存

生态系统、食物链

七、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生物的多样性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2.7.1 植物和动物会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

气候、水源、土壤、阳光

2.7.2 不同种类植物和动物的数量会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火灾、水灾、自然灾害、食物链

2.7.3 不同的动物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毛皮、四肢、运动特性、食物、体温

2.7.4 不同的植物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果实、叶子、随四季的变化、对生长环境的适应

三、地球科学领域内容的概念分解

一、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按一定的规律运动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很有特色的行星

三、人类生存需要不同形式的能源

四、人类的活动会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

一、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按一定的规律运动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3.1.1 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自然界中一些事件规律性地出现

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昼夜长短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的改变、四季的更替、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月相、月食和日食

3.1.2 在一年中,每天太阳光照射形成的物体阴影的位置和形状在有规律地改变

日晷、建筑物的阴影、树影、竹竿的影子、圭表

3.1.3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以及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而形成了四季

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会观察到不同星座的图像、日照时间不同

3.1.4 太阳系只是我们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的很小很小一部分

太阳系是拥有两千多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中一个不大的天体系统,而银河系又是数以百亿计星系中的一个旋涡星系。

3.1.5 宇宙中有的星球能够自己发光,有的不能够自己发光,而是靠反射其他星球的光而发光

太阳自己发光、地球和月球反射太阳发出的光而发光、彗星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很有特色的行星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3.2.1 地球由一层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圈包围着

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圈包含着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氩气、水蒸气和微粒等

3.2.2 地球的外壳是一层固体的硬壳,称为地壳。地壳至今还在缓慢地运动;在缓慢运动的地壳中,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地震、火山爆发

地球和火星的外壳是固体,木星的外层是气体

地球的板块模型、大陆漂移

3.2.3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有一颗卫星——月球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3.2.4 地壳主要由三大类岩石构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2.5 地壳中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经历了不同的过程

挤压、加热和冷却(火山岩)

3.2.6 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特性

颜色、纹理、矿物的硬度、成分、磁性

3.2.7 岩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破碎

物理风化、水溶解、化学侵蚀、机械、爆炸等

√ 3.2.8 岩石破碎以后形成了碎石和土壤

砂、小鹅卵石、土壤

3.2.9 不同的土质含有不同比例的黏土、沙和腐殖质

肥土、可耕地、砂土(多孔)、盐碱地

三、人类生存需要不同形式的能源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3.3.1 人们用燃料或用电煮熟食物、取暖和运输

煤炭、石油、木材、天然气、电

3.3.2 太阳是地球主要的能量供给者

石油、煤、天然气的形成都与太阳有关、太阳能电池

3.3.3 运动的空气和水可以推动机械运转

风车、风力发电、水车、水力发电

√ 3.3.4 许多设备的运转都需要电能

电暖器、洗衣机、电视、电灯、机器、微波炉

3.3.5 中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我们需要尽可能避免浪费能源,并把能量保持在可用的形态上

我国人均占有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

四、人类的活动会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3.4.1 人口的过度增加会影响生态平衡

人口的过度增加,会导致粮食和安全饮用水短缺,贫穷与环境污染,矿藏、原始森林和土地等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世界环境保护日

3.4.2人类的活动会引起全球性的环境变化

全球气候异常、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污染、沙尘暴、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龙卷风、霾、全球气候变暖、保护水资源、世界水日

3.4.3 人类需要为保护环境做出正确的选择和不懈的努力

不浪费资源和能源,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使用材料,发展绿色产业,建立自然保护区,骑车上学、少用包装袋、垃圾分类、少用餐巾纸等一次性餐具

四、设计领域内容的分解

一、人们设计不同的仪器和工具来满足各种用途

二、人们设计不同的工具来移动物体

三、人们设计不同的结构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一、人们设计不同的仪器和工具来满足各种用途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4.1.1 有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加工物品

锤子、刀子、锯子、钻头、刨子、机床、切割机

4.1.2 人们设计工具时需要选用特定的材料

钢铁、木材、塑料等

4.1.3 测量仪器可以帮助人们对不同的物体和现象进行比较

米尺、钟表、温度计、气压表、风速表、电表、煤气表、水表、音强表、日晷等

4.1.4 有些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观察的能力

放大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

二、人们设计不同的工具来移动物体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4.2.1 移动任何物体都需要力的作用:拉力、推力或扭力

风力、水力、机械力、重力、磁力等

4.2.2 力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

皮带、链条、杠杆、轮子、滑轮、齿轮等

4.2.3 要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需要力的作用

摩擦力、刹车装置等

4.2.4 人们可以用一些装置来控制力

刹车-机械力、改变形状-扭力、起重机、水压机

4.2.5 一些装置中有运动部分和不动的部分。运动的部分需要能自由地移动和旋转,而不动的部分必须牢牢地固定住。

搅拌机、起重机

4.2.6 有的装置可以储能,有的装置可以用于转换能量

橡皮筋、弹簧、可压缩的螺旋、马达、打桩机

√ 4.2.7 运动的形式是可以转换的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圆周运动-直线运动

三、人们设计不同的结构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具体概念描述

举例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4.3.1 根据建造结构的用途来选择材料

强度、柔软性、隔音、隔热、防水、绝缘、是否容易获得、价格、外观、耗能、安全和卫生等

4.3.2 设计结构时要考虑它的用途和条件的限制

材料的价格、废料的处理、是否容易获得、价格、对环境的影响、环保

4.3.3 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加固和连接部位的方法

接头、槽口、编织、焊接等

4.3.4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固材料

折叠、支撑、覆盖、三角形加固、增加单元等

4.3.5 材料的外部特性是可以改变的涂油漆、涂防水层、电镀等

4.3.6 结构的稳固性与设计(如形状)有关

对称、有稳定的基座、低重心、加固接头、外部加固等

√ 4.3.7 物体的形状和材料会影响它的移动特性

潜水艇、滑翔机、赛车、袋鼠、鱼、飞盘、赛艇、游泳衣等

√ 4.3.8 在人的骨骼系统中可以找到许多可运动的结构

关节、骨架等

五、科学探究 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能够

对周围的物体、生物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提出问题

提出可能找到问题答案的观察或实验方法

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来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得到结果.对探究结果进行表达和交流 活动

不同活动中学生的探究内容

在设置的情境中,学生参与提出科学问题

学生对问题进行选择,提出自己要探究的问题

学生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首先考虑收集证据

学生确定数据应由什么构成,并进行收集

教师给学生提供数据,请他们进行分析

教师给学生提供数据,告诉他们如何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证据形成解释

在根据证据形成解释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只需进行引导

教师告诉学生可以利用证据形成解释的方法。

教师给学生提供证据。

学生对经证实后得到的解释进行交流,并提供理由。

学生进行合理的争论来交流自己得到的解释

教师给学生提供较明确的指导以使他们的交流能够深入

教师为学生指出交流的步骤和程序。

更多 <-----------学生独立探究的程度-------------> 更少

更少 <---------------教师指导的程度---------------->更多

观察和实验能力

年级

观察、测量、特性的鉴别和分类

寻求实证,认识模式和变化周期

确定原因和效应,扩展到非直接的感知

设计和进行可以控制的实验 幼儿园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表达能力 年 级

口头 表达

画图 表达

概念 图表达

图表 表达

文字 表达

幼儿园

1-2年级

3-4年级

● 5-6年级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教材编写建议

引言

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机构、校长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核心课程,在政策支撑、教研指导、经费提供、师资配备、教师培养和培训、校内资源开发和完善、社会资源协调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支持。

教学研究机构应加强科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及时总结经验、组织交流,尽力解决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不断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专业水平。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方法和理念,注意积累经验、加强交流,通过校本教研、短期培训和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一、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等,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注重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学习建立科学模型,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活动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有些探究活动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通过活动,学生还能很好地认识科学探究需要理论的支持。完整的探究活动基本上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和基本特征,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高年级段也需要参与完整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科学探究中每一个要素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都是分层次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目标和层次应该由低向高发展。如提出问题,按照问题的来源,我们可以把它分为由低到高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他途径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中得到启发而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目标和层次不同,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同。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应当根据多种因素来把握指导与开放的程度。这些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资源的情况等。随着学习的深入应使探究教学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

(二)注重多种形式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只有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与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在科学课程中加强探究教学有利于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科学教学中的唯一方式,它应该与其它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问题:是否明确提出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例如,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但获取证据的方式是多样的。某些问题和证据可以来自于教材或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从其他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进行讨论,这样做的结果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中应当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学生等方面综合起来考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以形成优化的教学模式。

(三)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间的交流合作

教师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科学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原有的认识、经历及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采取相应的做法和措施。例如,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可以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开放性的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营造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使学生对他人的看法和观点进行思考、提出质疑。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成员在探究中各有所长、可以互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在学生参加科学学习和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四)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由于各地区的差异、课程资源的差异、教师和学生的差异等,使得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首先,教师在使用科学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分析和处理教材。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呈现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教材中涉及的生物,可以根据本地区生物生长的特点,调整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

其次,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和讨论。如果学生对某次探究活动特别感兴趣,或者探究过程中学生又发现了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外继续进行研究。有时在某个概念或原理的教学中,个别学生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可以在课外增加相关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肯定,使他们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

(五)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

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开展科学技术小组活动和参观博物馆、科学技术馆、动植物园、农业生产基地、工厂等。

应当重视充分利用校外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媒体中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引起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意识。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对于学生难以亲身经历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科学探究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技术手段提供必要的展示。在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应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环境。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实物资源和信息资源。

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机构、校长、教师都应努力建设、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人才是科学课程中最关键的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应把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培训放在课程资源建设的首位。对实物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方面,还应尽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善于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一)校内资源

校内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既应注重人才资源也要注重实物资源、信息资源和交流渠道。

实物资源包括科学教室、实验仪器、教学设备、标本、模型、光盘、挂图、网络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和其他活动场所、设施等。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并设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景。

信息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可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料,它的获取主要来自教科书、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是信息源。建立稳定的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提供交流的机会,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方面。教学研究机构应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培训和经验交流等方式,促进教师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和优化。

为有效地发挥科学课程校内资源的作用,应加强对它的管理和合理使用,具体要求如下。

1、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有责任逐步建立、完善科学教室和实践园地等活动场所,配置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通过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2、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种植、养殖场所,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种植、养殖活动。为了保证种植、养殖的安全性,必须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并应配有专人管理。

3、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开发教学素材,丰富学校科学教育的教学资源,如教学材料、实验方案、教学论文、CAI课件、图片、录像带、幻灯片、学生优秀作业和小论文等,形成资源库,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4、发挥师生的信息源作用,建立稳定的信息交流渠道,如科学讨论会、校园墙报、广播站、学生科学刊物等。

5、建立资源的维护和管理系统,使学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不断发展。

6、分门别类建立科学课程资源档案,逐步建立科学课程资源库。

7、提倡学校之间和地区之间科学课程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校外资源

科学课程的校外资源包括社会其他部门的资源、自然环境资源以及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等人才资源。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

1、科学是针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探索。在学生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还存在很多容易被教师忽视的教育资源,如家庭、社区、街道、商店、工矿企业、星空、田野、森林、河流、各种动植物等都可以为科学教育所利用。

2、与青少年活动场所、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包括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气象站(台)、天文馆(台)、地质馆等建立稳定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学习。

3、参观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场、工厂、农村等;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做科学技术报告;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在那里参观、劳动和服务,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为公众服务的意识。

4、利用社会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利用电教馆、互连网等进行科学教育。

5、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环境,采取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与地区共建方式,因地制宜设立定点、定时、定人的科学教育基地。

三、教材编写建议

科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科学课程目标、实施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科学教材的编写应以《标准》为依据。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科学理解。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科学知识的整体性,体现重要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的编写还要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内容标准是按照学段制订的,并未规定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因此,教材可以在不违背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科学学习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形成自己的编排体系。

(一)教材编写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1、全面体现《标准》提出的理念和目标。

教材的编写应以《标准》为依据,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全面地体现和落实《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各项目标。

2、体现课程内容。

教材中学习素材的选择,图片、情境、案例与栏目等的设置,拓展内容的编写,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都应当与所安排的科学内容有实质性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兴趣。

3、准确把握内容标准要求。

《标准》对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内容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要求,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地把握各分目标要求的程度。

4、教材的编写要有一定的实践依据。

教材内容、活动设计等,要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特别是新增的内容要经过较大范围的实践,根据实践的结果推敲可行性,并不断改进与完善。

(二)教材编写应体现整体性

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而作为教育任务的科学知识内容在反映这一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还应当体现作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

1、整体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

教材的整体设计要体现内容标准的核心。《标准》中设计了核心概念:(待补充)。它们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内容的核心,也是教材的主线。因此,教材应当围绕这些核心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编排。

2、整体考虑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材的整体设计要呈现不同科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一些科学知识之间存在逻辑顺序,教材编写应有利于学生感悟这种顺序。一些知识之间存在着非本质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相同的内容领域,也体现在不同的内容领域。

帮助学生理解类似的实质性联系,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教材在内容的素材选取、问题设计和编排体系等方面应体现这些实质性联系,展示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科学方法的一般性。

3、重要的科学概念与科学思想要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科学中有一些重要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如等。因此,教材在呈现相应的科学内容与思想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螺旋上升是指在深度、广度等方面都要有实质性的变化,即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要求。

教材内容的呈现既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又要使整套教材的编写体例、风格协调一致。

科学、技术、社会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为此,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科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科学的作用,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感受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科学的优美。例如,指南针的发明、日晷的应用,等等。

(三)教材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

教材编写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学习也不是单纯地记忆。因此,教材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科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恰当地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他们理解科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现实

素材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这些素材应当在反映科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科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学生的现实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生活现实。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

第一学段,学生所感知的生活面较窄,从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体会到科学的作用。

第二学段、第三学段,学生的活动空间有了较大的扩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广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他们逐渐关注来源于自然、社会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因此,教材所选择的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如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图片、图形(照片、简单的模型图、平面图、地图等),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价值和趣味.

2、科学现实。

随着科学学习的深入,学生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就成为学生的“科学现实”,这些现实应当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的素材。选用这些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揭示相关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科学,构建科学认知结构。

3、其他学科现实。

科学的许多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就成为学生的“现实”,教材在选择科学学习素材时应当予以关注。

(五)教学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

按照《标准》要求,教材的编写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也便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创造性。

(六)教材编写要体现可读性

教材应具备可读性,应易于学生接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教材可读与否,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教材的呈现应当在准确表达科学知识的前提下,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从而有助于他们理解科学。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采用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多种方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由于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所以教材的呈现应在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文字等形式的同时,逐渐增加科学语言的比重。

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随着科学学习、语言学习的深入,他们使用文字和科学符号的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教材的呈现可以将实物照片、图形、图表、文字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第五部分 评价建议

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为依据,体现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所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一)评价主体

对学生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强调学生自我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交互性。通过评价使学生成为科学课程学习的成功者、积极参与者和自我反思者。

(二)评价内容

1.对科学知识的评价

对科学知识的评价依据是内容标准中提出的物理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和环境科学三个领域提出的目标要求。

学习科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对自然和科学本质的理解。要注重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而不是单纯记忆;要注重从整体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领会。对科学知识的评价要尽量融合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

2.对科学探究的评价

科学探究的重要目标是体验科学过程,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具体的评价目标主要包括:提出科学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解释、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等几个方面。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全部或有重点地选择其中几项,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3.对科学态度评价

要按照科学课程目标提出的关于科学态度的要求进行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对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程度和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状况;是否初步形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是否能尊重科学,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是否在探究活动中热情关注、认真探索,记录实验数据实事求是;是否初步养成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等来评价学生在科学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多元地进行。

(三)评价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充分关注课内与课外的学生学习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表现和发展水平。对学生学习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表现评价、纸笔测验评价、综合评价。

1、行为表现评价

行为表现评价是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辨别,有多种方法。

教师观察 课堂上教师敏税的观察是行为表现评价的关键。教学目标、学习要素可以指导教师的观察,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敏税地观察学生的思维深度、操作技能水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习要素制定评定量表,量表往往分为3~4个水平程度,分别描述各个水平程度。

在课堂上,教师还能够观察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情绪表现。课堂教学具有社会性,课堂上生生、师生之间的交往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情绪表现反应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中,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才能高效地学习。如果学生发言积极到位、活动操作符合规则、实验效果明显,说明学生积极地参与了教学。如果有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或者精神不集中,就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了。

教师在观察中,除了用量表进行评价记录外,还可以将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逸事记录下来。如学生的超常表现、独特见解、科学创意,学生的进步或者违纪行为等。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学期或学年结束时综合评价的参考。

学生谈话 在教学前需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时,可以问一些学生问题,根据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分析学生的原始观点,发现的模糊或错误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随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概念发展情况。

其他评价主体,如教育管理者、家长等与学生在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作业 学生的科学记录、研究报告、作品以及成长记录袋等属于学生的科学作业。对这些作业进行评价需要进行综合评定。这时,我们往往根据一个班学生的整体情况将它们分为3~4个等级。

学生科学记录本中常常记录观察现象、实验数据、科学笔记、科学概念图等。表现要素有:作业完成率、记录项目的完整性、记录的准确性与创造性、整洁程度。

学生研究报告包括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表现要素有:格式——各项是否齐全、过程——是否清晰明白、资料分析与结论是否合理。

学生作品有手工制作、手抄报、科学图画等。评价要素根据作品性质而异,如用橡皮泥制作地球模型的表现要素有:三层比例的准确性、模型分层的清晰程度、圆或半圆的整齐程度。

成长记录袋有多种类型。基本的要素有:内容目录——目录包含了哪些内容、各个项目——装入记录袋中各项目的水平、评价量表——不同评价主体对各个项目的评价情况、整齐程度等。

2、纸笔测验评价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试题进行详细分类,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出题时,既考虑测试学生对哪些科学概念的理解,又可以考虑测试学生的哪一项或几项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在测试结果出来后,引导教师逐一分析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水平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纸笔测验试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科学知识题、科学方法题、解决问题的题。接着,在对学习要素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将几种类型的题又分为更细的题型。举例如下。

科学知识题

回忆与识记 如:写出降水的各种形式。

排序 如:按照从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将图片进行排序。

分析 如:下面是解剖种子的活动步骤,你可以将它们分为几个大步骤?

比较 如:杨树叶与柳树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分类 如:一个小组同学将动物分成为三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给这些动物分类的?

判断 如:根据营养金字塔的图,你认为哪一类食物应该吃得最少?

推理或预测 如:地板之间的缝隙到了冬天是会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

建立模型 如:在用番茄酱和土豆泥做火山模拟喷发的实验中,你认为的哪些与真实的火山相似的地方?

探究技能题

观察 如:有五种可食用的液体,要鉴别它们需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哪些?

测量 如:请你读取温度计上的读数。

控制变量 如:画出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设计,写出实验中有哪些相同条件。

绘制图表 如:根据表格中记录的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温度数据,绘制一天中温度变化折线图。

数据整理与分析 如:根据烧开水的过程中水温变化曲线图,说一说,水温变化的规律。

解决问题的题

发现问题 如:关于电磁铁,你还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制订计划 如:有给定长度的导线2根、铁芯1个,制作一个磁力较大的电磁铁,你打算怎样做?写出你的计划和理由。

实验操作 如:在研究蜗牛喜欢吃哪些食物时,你是怎样做的?

结论与理由陈述 如:利用这个实验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夏天愿意穿白衣服。

根据这样有分类进行试题设计,可以避免回忆与识记的试题量过多,既可以评价学生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评价相应的思维水平。

3、综合评价

问题解决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记录单、报告单等。

项目研究 给学生一个研究项目,学生需要经历探究的过程,需要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最后,完成项目研究报告。

标准草案解读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和召开专门的国际会议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认真地听取了部分院士、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并根据需要组织了一些专题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有关的国家文件、主要的国内外的小学科学教育标准、编写标准涉及的有关理论和表现形式等问题,特别是认真研究了国内已经使用过的,有相当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的《自然教学大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和《“做中学”内容标准》三个标准,及有关的资料和文献,经第三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会议同意,现将“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稿草案”(以下简称“标准草案”)公布于网上,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在教师、家长、科技工作者、教育研究工作者以及关心儿童科学教育的各界人士的共同帮助下,能够更好地完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任务。

“标准草案”的内容经过修订组全体成员认真讨论后,分成两部分,分别请人民教育出版社、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组织人员编写。拟在公开征集意见以后,再递交预定在今年10月底召开的第四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会议讨论,最后形成统一的初稿。

我们认为,作为课程标准需要在标准中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目标;

2、在这门课里学生应该学什么?

3、在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应该怎么学?

4、在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教?

5、为保证教学达到预定的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提供哪些环境和条件,以保证实现教学目标;

6、评价建议;

7、示范案例

除示范案例拟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再补充以外,其他涉及的内容包括在现在公布的草案中。“标准草案”按原国家标准框架不变,字数约在三万字左右。为了便于交流和修改,暂时仍分成几部分发表,即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和其他四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分开发表。内容部分约一万字,其他四部分约一万五千字。

真诚欢迎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大家!

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

2008.5

另附:关于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的导读

为便于各位老师的阅读和讨论,以征求意见和建议,在此,对“讨论稿”略作说明:

一、关于内容标准科学领域的选择

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技术,作为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标准的四个领域。这是基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学科;是与儿童和人们联系最密切的、周围世界的科学;也是最适合于儿童学习的科学内容,将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把技术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技术教育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实验创新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标准科学概念的确定和表述

1、内容标准确定了24个核心概念,并确立了围绕核心概念,构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学习内容和思路。24个核心概念是集合了各科学领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核心概念;而围绕24个核心概念分层分解的142条具体概念是周围世界可教可学、可组织探究活动的儿童必需的科学知识,也是构建和理解核心概念的必经途径。

2、内容标准概念的表述,尽量避免定义式、术语化的表述,采用概念化文字描述方式,表述清晰,尽量做到:易读、易教、易学。

3、科学领域的内容自上而下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是构成领域内容的核心概念;第二层次是核心概念分解的142条具体概念;第三层次是体现具体概念的现象和实例。在教学中,由自下而上、贴近生活、贴近兴趣、贴近儿童的浅而寓意深的实例着手,适当突出事实和现象,寓科学概念于现象之中,不断深入,逐渐理解、构建核心概念。

三、关于内容标准“水平分级”的说明

内容具体概念的一、二、三级水平分段,不是年级分段也不是学龄分段,是知识序、认识序和教学序三者的综合分段。每一个核心概念的学习和构建都必须经历一、二、三级的学习活动,缺一不可、才能达到。至于在每一级中选择哪一条目或哪几个条目建成学习的台阶,达到核心概念的教学目标,教师和教材编者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教学条件和地域差异灵活选择。

四、“讨论稿”与原新课标,自然教学大纲的内容分布结构对比

讨论稿

原新课标

自然教学大纲 物质科学

49%

33%

49% 生命科学

23%

37%

31% 地球科学

15%

30%

20% 技术

13%

/

/

注:讨论稿和自然教学大纲中均把“水”和“空气”内容归于物质科学中,所以该部分的比率高于原新课标比率。

第三篇: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1

一、课程性质.1

二、课程基本理念.2

三、课程设计思路.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9

一、总目标.9

二、学段目标.10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16 第一学段(1~3年级).16

一、数与代数.16

二、图形与几何.18

三、统计与概率.19

四、综合与实践.20

第二学段(4~6年级).20

一、数与代数.20

二、图形与几何.23

三、统计与概率.25

四、综合与实践.26

第三学段(7~9年级).26

一、数与代数.26

二、图形与几何.31

三、统计与概率.40

四、综合与实践.42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43

一、教学建议.43

二、评价建议.54

三、教材编写建议.62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70 附

录.75

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75

附录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78

第一部分

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按以上思路具体设计如下。

(一)学段划分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二)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术语解释见附录1)。

(三)课程内容

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

“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知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

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第二学段(4~6年级)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第三学段(7~9年级)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确定位置。

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数学思考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参见例1)。

3.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参见例2)。4.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3)。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

6.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7.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参见例4)。

(二)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参见例5)。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5.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6.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6)。7.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8.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参见例7)。

(三)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参见例8)。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5.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四)探索规律

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参见例9,例10)。

二、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

1.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参见例11)。3.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4.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参见例21)。

(二)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参见例12)。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参见例1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

2、分米

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参见例14)。

(三)图形的运动

1.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参见例15)。2.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参见例16)。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四)图形与位置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参见例17)。

三、统计与概率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参见例18)。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参见例19)。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参见例20)。

四、综合与实践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参见例21,例22,例23)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24)。

3.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参见例25)。

4.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6.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7.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参见例26);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8.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

9.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二)数的运算

1.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5.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6.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参见例27,例28)。

10.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参见例29)。

(三)式与方程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

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3.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3x+2=5,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四)正比例、反比例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2.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3.会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并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参见例30)。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关系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五)探索规律

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参见例31,例32)。

二、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

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6.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7.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8.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参见例33)。

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二)测量 1.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2.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知道面积单位:千米

2、公顷。

4.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参见例34)。

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

3、分米

3、厘米

3、升、毫升),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7.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参见例35)。

(三)图形的运动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参见例36)。3.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四)图形与位置

1.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2.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3.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参见例37)。

4.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限于正整数)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参见例38)。

三、统计与概率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参见例39)。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参见例39)。5.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参见例40)。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参见例39和例41)。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参见例42)。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参见例42)。

四、综合与实践

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参见例43,例44,例45,例46)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需要日积月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可能蕴涵的、与上述四个方面目标有关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因此,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关于“零指数”教学方案的设计可作如下考虑: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了解零指数幂的“规定”、会进行简单计算,还要包括感受这个“规定”的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感悟理性精神(参见例81)。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参见例82)。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参见例32,例52)。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

(1)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教师还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2)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例如,对于整数乘法计算,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对于尺规作图,学生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而且要能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

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例如,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图形的分类,代数式的分类,函数的分类等。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别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学会分类,可以有助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根据课程目标,广大教师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经常考虑如下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如何组织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创新?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如何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对数学感兴趣? 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如何引导学生善于与同伴合作交流,既能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又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如何让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并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如何帮助学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用本标准的理念分析各种现象,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

6.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的几个环节是: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

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

实施“综合与实践”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激发创造潜能。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学段目标,合理设计并组织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

7.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教材的再创造,集中表现在: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规定的要求。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推理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推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要注重学生思考的条理性,不要过分强调推理的形式。

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猜测某些结论,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实例使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确认,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在第三学段中,应把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使学生知道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推理形式。“证明”的教学应关注学生对证明必要性的感受,对证明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证明过程的体验。证明命题时,应要求证明过程及其表述符合逻辑,清晰而有条理(参见例63)。此外,还可以恰当地引导学生探索证明同一命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进行比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数学证明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有条件的地区,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计算器、计算机以及有关软件;暂时没有这种条件的地区,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广大教师应努力自制教具以弥补教学设施的不足。在学生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公式、法则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为繁杂的计算。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中,应当根据内容标准的要求,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应当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参见例28,例51)。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利用计算机展示函数图像、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从数据库中获得数据,绘制合适的统计图表;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模拟结果,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以及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等。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二、评价建议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以各学段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为标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中的表现。在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应该准确地把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依据“经历、体验、探索”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每一学段的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要求。例如,下表是对第一学段有关计算技能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在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评价时应注意把握尺度,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表1 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

学习内容速度要求

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8~10题/分

百以内加减法口算3~4题/分

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笔算2~3题/分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1~2题/分

一位数除两位或三位数的除法笔算1~2题/分

教师应允许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学段目标。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5]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

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要依据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要求,体现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例如,在第二学段,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活动,评价学生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用长为50厘米的细绳围成一个边长为整厘米数的长方形,怎样才能使面积达到最大?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关注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学生是否能理解题目的意思,能否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如通过画图进行尝试; 第二,学生能否列举若干满足条件的长方形,通过列表等形式将其进行有序排列;

第三,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学生能否发现长和宽变化时,面积的变化规律,并猜测问题的结果;

第四,对猜测的结果给予验证;

第五,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一般性问题,如,猜想当长和宽的变化不限于整厘米数时,面积何时最大。

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评价学生的不同水平。例如,设计下面的问题:

(1)找出三个满足条件的长方形,记录下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并依据长或宽的长短有序地排列出来。

(2)观察排列的结果,探索长方形的长和宽发生变化时,面积相应的变化规律。猜测当长和宽各为多少厘米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

(3)列举满足条件的长和宽的所有可能结果,验证猜测。

(4)猜想:如果不限制长方形的长和宽为整厘米数,怎样才能使它的面积最大? 教师可以预设目标: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能够完成第(1)(2)题就达到基本要求,对于能完成第(3)(4)题的学生,则给予进一步的肯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与教师的预设有所不同,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的评价

情感态度的评价应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主要方式有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等。

情感态度评价主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注重考查和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情感态度的状况和发生的变化。

例如,可以设计下面的评价表,记录、整理和分析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情况。这样的评价表每个学期至少记录1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或调整评价的具体内容。表2 参与数学活动情况的评价表

学生姓名:

时间:

活动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表现

参与活动

思考问题

与他人合作

表达与交流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类似的评价表,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学生情感态度的综合评价表。

4.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不是孤立的,这些方面的发展综合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在评价学生每一个方面表现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表现和学业成就。

例如,可以设计下面的课堂观察表用于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积累起来,以便综合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变化情况。观察表中的项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调整,随时记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每天记录几位同学的表现,保证每学期每位同学有3~5次的记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记录某些同学的特殊表现,如提出或回答问题具有独特性的同学、在某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或在某方面需要改进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对于学生平时数学学习的表现,就会有一个较为清晰具体的了解。

表3 课堂观察表

上课时间:

科目:

内容:

学生

项目王

涛李

明陈

课堂参与

提出或回答问题

合作与交流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的掌握

独立思考

其他

说明:记录时,可以用3表示优,2表示良,1表示一般,等等。

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例如,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我设计一个“学习小结”,用合适的形式(表、图、卡片、电子文本等)归纳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学习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小结在班级展示交流,通过这种形式总结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汲取他人值得借鉴的经验。条件允许时,可以请家长参与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在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等(参见例83)。在条件允许的地方,也可以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进行评价。每种评价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结合学习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学习态度,从作业中了解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从探究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从成长记录中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

6.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第一学段的评价应当以描述性评价为主,第二学段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三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或百分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结果的呈现,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提高,具备了什么能力,还有什么潜能,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等等。

例如,下面是对某同学第二学段关于“统计与概率”学习的书面评语:

王小明同学,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数据,知道如何求平均数,了解统计图的特点,制作的统计图很出色,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但你在使用语言解释统计结果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继续努力,小明!评定等级:B。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实际上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阅读这一评语,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教师要注意分析全班学生评价结果随时间的变化,从而了解自己教学的成绩和问题,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原因,寻求改善教学的对策。同时,以适当的方式,将学生一些积极的变化及时反馈给学生。

7.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书面测验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合理地设计和实施书面测验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情况的评价,必须准确把握内容标准中的要求。例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考查,内容标准中的要求是“了解”,并不要求应用这个关系解决其他问题,设计测试题目时应符合这个要求。内容标准中的选学内容,不得列入考查(考试)范围。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因此,在设计试题时,应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

(2)在设计试题时,应该关注并且体现本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几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例如,为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设计阅读分析的问题;为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设计探索规律的问题;为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为了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

(4)在书面测验中,积极探索可以考察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数学教材的编写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内容标准是按照学段制订的,并未规定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因此,教材可以在不违背数学知识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编排体系,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1.教材编写应体现科学性

科学性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教材一方面要符合数学的学科特征,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全面体现本标准提出的理念和目标 教材的编写应以本标准为依据,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全面体现和落实本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各项目标。

(2)体现课程内容的数学实质

教材中学习素材的选择,图片、情境、实例与活动栏目等的设置,拓展内容的编写,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都应当与所安排的数学内容有实质性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实质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3)准确把握内容标准要求

本标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要求,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地把握“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要求的程度。例如,关于距离的概念,在第二学段要求“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在第三学段要求“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在编写相关内容时,一方面要把握好“知道”与“理解”“能”之间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内容之间的衔接。(4)教材的编写要有一定的实验依据

教材的内容、实例的设计、习题的配置等,要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特别是新增的内容要经过较大范围的实验,根据实践的结果推敲可行性,并不断改进与完善。

2.教材编写应体现整体性

教材编写应当体现整体性,注重突出核心内容,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体现学生学习的整体性。

(1)整体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

教材的整体设计要体现内容领域的核心。本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提出了几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它们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核心,也是教材的主线。因此,教材应当围绕这些核心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编排。

例如,在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各部分内容编排中,应整体考虑模型思想的体现,突出建立模型、求解模型的过程。

再例如,推理能力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无论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还是“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编排中,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证明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2)整体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

教材的整体设计要呈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一些数学知识之间存在逻辑顺序,教材编写应有利于学生感悟这种顺序。一些知识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相同的内容领域,也体现在不同的内容领域。例如,在“数与代数”的领域内,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均存在着实质性联系;此外,代数与几何、统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实质性联系。

帮助学生理解类似的实质性联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教材在内容的素材选取、问题设计和编排体系等方面应体现这些实质性联系,展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数学方法的一般性。

(3)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要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数学中有一些重要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如,分数、函数、概率、数形结合、逻辑推理、模型思想等。因此,教材在呈现相应的数学内容与思想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螺旋上升是指在深度、广度等方面都要有实质性的变化,即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要求。

例如,函数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数学概念之一,本标准在三个学段中均安排了与函数关联的内容目标,希望学生能够逐渐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因此,教材对函数内容的编排应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分阶段逐渐深化。依据内容标准的要求,教材可以将函数内容的学习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数量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探索其中的变化规律及基本性质,尝试根据变量的对应关系作出预测,获得函数的感性认识。

第二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函数的定义,并研究具体的函数及其性质,了解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借助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等,使得学生能够在操作层面认识和理解函数。第三阶段,了解函数与其他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例如,与方程之间、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一般性地了解函数的概念。(4)整体性体现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配置习题时应考虑其与相应内容之间的协调性。一方面,要保证配备必要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配置的习题所涉及的知识超出相应的内容要求。教材内容的呈现既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又要使整套教材的编写体例、风格协调一致。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为此,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例如,可以介绍《九章算术》、珠算、《几何原本》、机器证明、黄金分割、CT技术、布丰投针等。

3.教材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

教材编写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学习也不是单纯地模仿、练习和记忆。因此,教材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恰当地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教材可以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数学实质,发展思考能力,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例如,分数、负数和无理数的引入都可以体现这样的过程。

(2)反映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教材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要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每一册教材至少应当设计一个适用于“综合与实践”学习活动的题材,这样的题材可以以“长作业”的形式出现,将课堂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倡在教材中设计更为丰富的“综合与实践”活动题材,供教师选择。

4.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现实

素材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这些素材应当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学生的现实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生活现实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第一学段,学生所感知的生活面较窄,从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第二学段、第三学段,学生的活动空间有了较大的扩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展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他们逐渐关注来源于自然、社会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因此,教材所选择的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如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图片和图形(照片、简单的模型图、平面图、地图等),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2)数学现实

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就成为学生的“数学现实”,这些现实应当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素材。选用这些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揭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构建数学认知结构。例如,因式分解知识的引入可以借助整数的分解,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引入可以借助三角形,等等。(3)其他学科现实

数学的许多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就成为学生的“现实”,教材在选择数学学习素材时应当予以关注。

5.教材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

按照本标准要求,教材的编写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便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创造性。例如:

(1)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

(2)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包括史料、背景材料、知识应用等,供学生选择阅读。

(3)习题的选择和编排突出层次性,设置巩固性问题、拓展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等;凡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的习题,需要明确标出。

(4)在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时,所选择的课题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不同的学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获得不同的体验。

(5)编入一些拓宽知识或者方法的选学内容,增加的内容应注重于介绍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方法,而不应该片面追求内容的深度、问题的难度、解题的技巧。

(6)设计一些课题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借助算盘、函数计算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探索性学习活动。

6.教材编写要体现可读性

教材应具备可读性,易于学生接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教材可读与否,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教材的呈现应当在准确表达数学含义的前提下,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从而有助于他们理解数学。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采用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多种方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由于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所以教材的呈现应在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文字等形式的同时,逐渐增加数学语言的比重。

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随着数学学习、语言学习的深入,他们使用文字和数学符号的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教材的呈现可以将实物照片、图形、图表、文字、数学符号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如教科书、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教学挂图等;信息技术资源——如网络、数学软件、多媒体光盘等;社会教育资源——如教育与学科专家,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环境与工具——如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用于操作的学具或教具,数学实验室等;生成性资源——如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品、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实录等。

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材编写者、教学研究人员、教师和有关人员应依据本标准,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1.文本资源

关于教科书、教师用书的开发,参见“教材编写建议”。

学生学习辅助用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巩固相关技能,开拓数学视野,进而满足他们学习数学的个性化需求。这一类用书的开发不能仅仅着眼于解题活动和技能训练,单纯服务于应试。更重要的,还应当开发多品种、多形式的数学普及类读物,使得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有足够的机会阅读数学、了解数学、欣赏数学。

教师教学辅助用书主要是为了加深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提高教师采用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为此,在编制教学辅助用书时,提倡以研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主线,赋予充分的教学实例,注重数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准的有效读物。

2.信息技术资源

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境;能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个体展开面对面交流。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充分加以应用。

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关注三个方面:

其一,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从事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辅助性工具。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下载富有参考价值的实例、课件,并加以改进,使之适用于自身课堂教学;可以根据需要开发音像资料,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还可以设计与制作有关的计算机软件、教学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研究等。

其二,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辅助性工具。为此,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将计算器、计算机用于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如,在探究活动中借助计算器(机)处理复杂数据和图形,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规律;使用有效的数学软件绘制图形、呈现抽象对象的直观背景,加深对相关数学内容的理解;通过互联网搜寻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帮助自己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等。

其三,将计算器等技术作为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辅助性工具。为此,应当积极开展基于计算器环境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工具研究,如:哪些试题或评价任务适宜在计算器环境下使用,哪些不适宜,等等。

总之,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都应积极开发与利用计算机(器)、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资源,组织教学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开发与利用适合自身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和评价工具;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以便于教师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为教育条件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提供教学指导和智力资源,更有效地吸引和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应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发挥其对学习数学的积极作用,减少其对学习数学的消极作用。例如,不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缩短思维过程、加大教学容量的工具;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操作的实践活动;也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弱化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同时,学校之间要加强交流,共享资源,避免相关教学资源的低水平重复,也可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软件,并根据本学校学生的特点加以改进。

3.社会教育资源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例如,邀请有关专家向学生介绍数学在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发展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邀请教学专家与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应充分利用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等,寻找合适的学习素材,如,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工程技术、历史事件、社会问题、数学史与数学家的故事和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

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常常为我们提供许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有意义话题,教师要从中充分挖掘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向学生介绍其中与数学有关的栏目,组织学生对某些内容进行交流,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环境与工具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开发成为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努力开发制作简便实用的教具和学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数学实验室”供学生使用,以拓宽他们的学习领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发展其个性品质与创新精神,促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互、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本标准中有两类行为动词,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另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这些词的基本含义如下。

了解: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经历: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

说明:在本标准中,使用了一些词,表述与上述术语同等水平的要求程度。这些词与上述术语之间的关系如下:(1)了解

同类词:知道,初步认识。

实例: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2)理解

同类词:认识,会。

实例:认识三角形;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3)掌握 同类词:能。

实例: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4)运用

同类词:证明。

实例:证明定理:两角及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经历

同类词:感受,尝试。

实例: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6)体验

同类词:体会。

实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附录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数与代数

例1 用算盘上的算珠表示三位数。

[说明] 算盘是中国的重大发明,体现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使用算盘要注意以下两点:(1)确定个位。在个位上,一颗下珠表示1,一颗上珠表示5。

(2)确定进位。10个1 是1个10,在算盘上个位往左进一位;10个10 是100,在算盘上再往左进一位。

如513,在算盘上就是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更大的数同样可以表示。

例2 将数50,98,38,10,51排序,用“>”或“<”表示。用大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语言进一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说明] 符号“>”或“<”表述的是数量间的大小关系,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合理使用,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让学生将这些数排序,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排序方法。例如,先找到最小(大)的,然后在剩余的数中再找到最小(大)的,依次将五个数按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序;或者先固定一个数(如50),拿第二个数(98)与之比较,然后取第三个数与前两个数比较,根据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位置,这样继续下去,最后将五个数排序。无论学生的出发点如何,只要思路清晰、排序正确即可。

对于用语言描述几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时,结论是相对的。例如,可以说51比50大一些,98比10大很多;而50比38是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不应当出现逻辑上的混乱,例如,“50比10大一些,50比38大得多”。

例3 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你的1200步大约有多长?1200名学生站成做广播操的队形需要多大的场地?

[说明] 通过对1200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的了解,感受数与生活实际的关系。上述三个问题是类似的,可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针对问题“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

(1)一本数学教科书大约由50张纸装订而成。可以请学生先观察自己的教科书,感受一本书的厚度。

(2)将10本教科书依次叠在一起,每增加一本都请学生感受一次纸张的数量,感受数量由小增大的过程,建立大数的表象。

(3)想一想,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如果10本书是500张纸,学生可以想象20本书是1000张纸,比20本书还要厚)。请学生描述“这1200张纸叠在一起有多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

例4 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及其表达的事情。[说明]

对小学生来讲,日常生活中用数来表示的例子很多,如,学号、班级人数、身高、物价、重量、距离等。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相互交流,从而体会数的意义和作用。

例5 教室里有6行座位,每行7个,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说明] 这个例子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教室中的座位数是6个7的和,可以写成:6×7或7×6。

例6 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0元钱够不够? [说明] 本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需要估算,知道“凑整计算”是估算的一个重要方法。

学生估计的结果可能比实际的结果多一些或者少一些,取决于学生将题中给出的数据加上几后凑整还是减去几后凑整。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估算过程。公园门票的价格是8元,需要将987估计成1000,由此得到987与8相乘的结果肯定比8000小,所以带8000元够了。

学生还可能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将乘车或者其他消费等都考虑在内,只要学生解释合理,教师都可以给予支持。

例7 每条小船限乘4人,18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才合适?

例8 估计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阅读的字数、跳绳的次数、走路的步数。

[说明] 本例既可以帮助学生体验1分的长短,又是一个估计问题,需要实际测量,在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可以有三类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测量半分钟,然后用测得的数据乘2;测量1分;测量2分,然后用测得的数据除以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感悟第一种方法省事,但可能不够准确;第三种方法费事,但可能更准确一些。帮助学生建立选择策略的思想。

例9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字母或图形,并说明理由。1,1,2; 1,1,2;,; A,A,B; A,A,B;,;

,;

,;

,;

[说明] 启发学生探索规律。希望学生感悟:对于有规律性的事物,无论是用数字还是字母或图形都可以反映相同的规律,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例10 在下面的图1中,描出横排和竖排上两个数相加等于10 的格子,再分别描出相加等于6,9的格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23456789

图1

[说明] 本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加法,并且数值与图形结合,有利于学生以后学习坐标系、图像等。

根据学生的实际,借助上面的图1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进一步把两个数相加的和是8的格子描出来,看一看有什么规律。根据上图判断,出现次数最多的和是几?最少的是几?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教学。如果学生在观察上图或者发现规律中有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形入手,比如两个加数先限制在5以内。

图形与几何

李明

王宇

刘欣

赵爽

例11 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图2

请指出下面图3中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

()

()

()

图3

例12 一米约相当于

根铅笔长;北京到南京的铁路长约1000。

[说明] 可以把问题举一反三,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境中度量单位的意义,学会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增加学生对测量单位的感知。

例13 测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说明] 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尝试测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有利于学生把握图形的性质和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作如下设计:(1)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先测量并计算一些由规则图形组合成的图形的周长。

(2)对于圆形或杨树叶形的图,可以运用各种测量工具, 也可以用各种测量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对于树叶的直接测量,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

①滚动。可以在尺子上滚动“树叶”形状的图形,也可以保持“树叶”形状的图形不动,将尺子滚动进行测量。

②绕线。先用细线在图形的边缘围一周,再将细线拉直,然后测量细线的长度。

(3)测量会有误差。一方面要求学生测量时应当认真,尽量减小误差;一方面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可以多测量几次,然后确定一个合适的结果。

例14 测量并计算一张给定正方形纸的面积,利用结果估计课桌面的面积;测量步长,利用步长估计教室的面积。

[说明] 把测量与面积计算有机地结合,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实际背景和估计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例15 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1)方向盘的转动;

(2)火车车厢的直线运动;

(3)电梯的上下移动;

(4)钟摆的运动。

例16 图4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图4

例17 图5是一张动物园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标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 海洋馆

● 熊猫馆

● 狮虎山

● 大象馆

● 百鸟园

● 猴山

图5

(1)熊猫馆在猴山的哪个方向上?

(2)大象馆在海洋馆的哪个方向上?

[说明] 可以先从一个固定的观测点出发,描述其他物体的方位,再改变观测点,描述与其他物体的相对方位。

统计与概率

例18 分别选择三个不同的标准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类,记录调查结果。[说明]

比较、排列、分类等活动是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是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的开始,也为以后学习统计与概率和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积累感性经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依据分类标准得出结论,具体可作如下设计:

(1)教师给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性别,身高,家到学校的距离,出生年月,左右手写字,等等。

(2)当提出的标准较多时,可以分组进行活动,完成调查。

(3)运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调查结果。

例19 新年联欢会准备买水果,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设计购买方案。

[说明] 借助学生身边的例子,体会数据调查、数据分析对于决策的作用。此例可以举一反三。教学中可作如下设计:

(1)全班同学讨论决定购买方案的原则,可以在限定的金额内考虑学生最喜欢吃的一种或几种水果,或者其他的原则。

(2)鼓励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一个同学提案、赞同举手的方法;可以采取填写调查表的方法;可以全部提案后,同学轮流在自己同意的盒里放积木的方法,等等。必须事先约定,每位同学最多可以同意几项。

(3)收集并表示数据,参照事先的约定决定购买水果的方案。要根据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购买方案没有对错之分,但要符合最初制定的原则。

例20 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

[说明]

学校一般每年都要测量学生的身高,这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贯穿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求可以有所不同。希望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都保留下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在第一学段,主要让学生感悟可以从数据中得到一些信息。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1)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

(2)从汇总后的数据中发现信息。比如最高(最大值)、最矮(最小值)、相差多少(极差),大部分同学的身高是多少(众数)等。在讨论过程中,括号中的有些名词并不需要出现,但是希望学生体会数据所代表的意义。

(3)在整理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创造灵活的方法。例如,寻找最高,可以直接比较寻找,当学生人数比较多时,也可以分组寻找组内最高,然后在每组的最高中寻找最高;在考虑顺序问题时,可以参见例18。

综合与实践

例21 图形分类。如图6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图6

[说明]

本活动适合于本学段的各个年级,可以在要求上有所区分。本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清楚,分类是要依赖分类标准的,例如,扣子的形状、扣子的颜色或者扣眼的数量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而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分类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本活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把握图形的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的共性的能力。另一方面,活动还要求学生运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法记录对扣子进行分类后的结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教师在此活动的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类标准。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先关注一个指标作为分类标准,如先关注颜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关注两个指标作为分类标准,如进一步关注颜色和形状;最后再关注颜色、形状和扣眼数。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混乱。

(2)根据已经讨论确定的分类标准对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合作完成计数;各小组呈现统计结果。

(3)教师组织学生报告统计结果,引导学生作出评价,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例22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组织学生分组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图标),观察它们是否有对称轴,若有对称轴,数出或说出有几条对称轴。尝试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在课堂中展示交流大家的发现,并尝试设计出一些轴对称图形。[说明]

这个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观察,设法收集(如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或现场素描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找到他们熟悉的图形对象中隐藏的对称轴,并在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如下面的图7:

图7 在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图形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并交流自己图形所表达的意思。

例23 上学时间。让学生记录自己在一个星期内每天上学途中所需要的时间,并从这些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说明]

这个活动适用于二、三年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先调查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结论;如果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可能学生每天上学途中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感悟数据的随机性;更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虽然数据是随机的,但数据较多时具有某种稳定性,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

(1)指导学生如何测量时间和作记录,启发学生先设计调查方案。例如,事先调整家里钟表的时间,使其和学校钟表的时间保持一致;在调查期间需要保证每天上学途中的行为尽量一致;作为参照,也可记录放学回家的时间;等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2)组织学生展示数据,鼓励学生从中发现信息。学生得到的信息可以是多方面的:虽然每天上学途中需要的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但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可以知道“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以知道上学途中所需要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等。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调查结果,从而获得更多信息:大多数同学上学途中所需要的时间,同学中最长的和最短的时间;可以将时间分段,统计每个时间段的学生人数,得到表格或者统计图。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体会分析调查结果及得到结论的乐趣。

第二学段(4~6年级)

数与代数

例24

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76岁,这个人一生的心跳大约有多少次?光速大约每秒30万千米,光从太阳到达地球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把100万张纸叠加起来,会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吗? [说明]

参见例3。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数的单位和度量单位来减少位数。有些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如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这样的查找资料活动有利于学生养成调查研究的习惯。

例25

某学校为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例如,200903321表示“2009年入学的三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201004302表示什么? [说明]

这个例子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编号提供给我们一些什么信息,比如,一个年级最多有多少个班,一个班最多有多少名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本学校的学生编号方案。还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学生证的编号估计学校的学生数。

例26 说明,0.25和25%的含义。

[说明]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都是有理数的常用表示方法,但含义是有所不同的。真分数通常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全班同学的

;小数通常表示具体的数量,如一只铅笔0.25元;百分数是同分母(统一标准)的比值,便于比较,如去年增长21%、今年增长25%。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它们的含义,在生活中能够合理使用。

例27

李阿姨在商店挑选了两袋米、一块牛肉、一些蔬菜和鱼,营业员告诉她:每袋米35.4元,一块牛肉14.8元,蔬菜和鱼的价格分别为6.7元和12.8元。李阿姨带了100元,够付款吗? [说明]目的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整数运算已经超过100元了,所以100元不够。

例28

9.9×6.9比70小吧? + 比1大吗?

[说明] 与例6一样,应当让学生清楚“凑整计算”是估算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可以把9.9×6.9凑整成10×7,估算结果比70小; 比 大,所以 + 比1大。

例29 利用计算器计算15×15,25×25,„,95×95,并探索规律。

[说明] 目的是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结果与乘数的关系,发现规律。例如 15×15=225=1×2×100+25,25×25=625=2×3×100+25,35×35=1225=3×4×100+25,等等。这个规律在实际运算中也是有用的。

例30 彩带每米售价3.2元,购买2米,3米,„,10米彩带分别需要多少钱?在方格纸上把与数对(长度,价钱)相对应的点描出,并且回答下列问题:(1)所描的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2)估计一下买1.5米的彩带大约要花多少元?

(3)小刚买的彩带长度是小红的3倍,他所花的钱是小红的几倍?

[说明]希望学生感受成正比例关系的一组数对所对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并且能够借助图形进行数据的估计。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描点之前,先建立下面的表格,有利于直观地理解正比例关系,并为描点作准备。

长度/米01234567„

价钱/元03.26.49.612.81619.222.4„

例31 联欢会上,小明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 [说明]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所给条件,发现规律,进一步了解规律可以借助各种符号表示(参见例9)。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用A表示红气球,B表示黄气球,C表示绿气球,则按照题意气球的排列顺序可以写成AAABBCAAABBC…

从中找出第16个字母,由此推出第16个气球的颜色。

例32 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那么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

[说明]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尝试的办法探索规律,得出结果,使学生感受这是数学探索的一种有效途径。比如,可以有规律地给出下面的计算过程: 椅子数

凳子数

腿的总数

0

4×16=64

4×15+3×1=63

4×14+3×2=62 继续计算下去,可以得到椅子数12,凳子数4时,腿数恰好为60。通过上表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每减少一个椅子就要增加一个凳子,腿的总数就要减少4-3=1。腿的总数为60时,需要减少的椅子数是64-60=4,于是椅子数是16-4=12,凳子数是0+4=4。最后验证一下:12×4+3×4=60,是正确的。当然,也可以从凳子数的变化思考:每减少一个凳子就要增加一个椅子,腿的总数就要增加4-3=1。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一步用字母代替椅子数与凳子数,得到计算腿的总数的模型。

图形与几何

例33 观察下图:

图8

请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图形:

()

()

()

图9 [说明] 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观察之前也可以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实际验证。

例34 图10中每个小方格为1个平方单位,试估计曲线所围部分的面积。

图10 [说明]

要帮助学生养成事先做好规划的习惯,可以根据要估计的精确程度来确定估计方案,例如,粗略估计的方案可以为小方格里有图形就记为1,无图形就记为0,然后相加求和;精细估计的方案可以为小方格的图形,大于一半的记为1,小于一半的记为0,然后相加求和;也可以分得更细。让学生通过记录、计算、比较等,体会估计的意义和方法。

例35 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说明]

对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问题,可以转化为等体积的规则物体来测量。例如,准备一个有刻度的容器,先注入一些水,然后把土豆放入水中,观察水面高度上升的情况。类似,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例36 图画还原。

打乱由几块积木或者几幅图画构成的平面画面,请学生还原并利用平移和旋转记录还原步骤。

图11 [说明]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不仅能增加问题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感悟几何运动也是可以记录的,体验选取最佳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时,可关注如下要点:

(1)完成还原积木的任务一定要从简单到复杂,如图,先打乱四块积木中的下面两块,让学生尝试思考的过程。学生有了一定经验后,可以打乱三块或四块积木,让学生继续尝试。(2)可以分小组进行。为了记录准确,事先要确定每一个步骤的代表符号。(3)小组活动时,可以先讨论,确定一个大概的还原路线,然后操作验证。(4)小组成员共同操作,进行比较,验证确定的路线。

例37 描述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示意图,并注明方向及途中的主要参照物。

[说明] 学生可以用语言描述路线,为了交流的方便,学生也可以借助实物模拟路线。教师还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画出路线的简单示意图,并在图中标明方向及主要参照物。

例38 小青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4列,请用数对表示,并在方格纸上描出来。在同样的规则下,小明坐在教室的第1行第3列应当怎样表示? [说明]

需要先在方格纸上标明正整数刻度,希望学生能够把握数对与方格纸上点(行列或者列行)的对应关系,并且知道不同的数对之间可以进行比较。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将来直观理解直角坐标系。

统计与概率

例39 对全班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说明]

在例20中,已经引导学生对全班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在这个学段中,要求学生结合以前积累的身高数据(参见例20的说明),进行进一步的整理,然后进行分析。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例如,条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高度段的学生数及其差异;扇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不同高度段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比例及其差异;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几年来学生身高变化的情况,预测未来身高变化趋势。学生还可以讨论用什么数据来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自己的身高在全班的什么位置。教学设计时,可以关注如下要点:

(1)组织学生讨论并明确做统计图的基本标准。如果学生意见不一致,可以根据意见的不同把学生分组,各自画出统计图后进行比较。

(2)可以把几年来全班同学平均身高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与自己身高数据的折线图进行分析比较。还可以对男女生的身高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3)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数据来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自己的身高在全班的什么位置。学生可以用平均身高作为代表,用自己的身高与平均身高进行比较;可以用出现人数最多的高度段作为代表(“众数”的意义),用自己的身高与其相比;学生也可能用班级中等水平学生的身高作为代表(“中位数”的意义),用自己的身高与其相比。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但不需要出现“众数”“中位数”的名词。

(4)虽然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所不同,但要求分析的结论清晰,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背景。

例40 阅读在报纸或者杂志上发表的有统计图的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统计图所表达的意思。

[说明] 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统计图的作用,可以增强趣味性,加深对统计图及其所表示的问题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习惯。

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布置作业,也可以确定题目分小组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后在课堂分小组交流。在此基础上,再调查周边的事情(如喜欢读的书籍,喜欢听的歌曲,等等),得到数据并作出统计图进行分析。

例41

袋中装有5个球,4个红球和1个白球。只告诉学生袋中球的颜色为红色和白色,不告诉他们红球数目与白球数目,让学生通过多次有放回的摸球,统计摸出红球和白球的数量及各自所占比例,由此估计袋中红球和白球数目的情况。[说明]

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的随机性。一方面,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可能是不一样的,事先无法确定;另一方面,有放回重复摸多次(摸完后将球放回袋中,摇晃均匀后再摸),就能发现一些规律。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段,可以设计如下层次:

(1)适合于第二学段。通过摸球,学生发现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不确定,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进一步通过统计摸出红球和白球的数量,可以估计袋中是白球多还是红球多。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体会规律性。

(2)适合于第三学段。在(1)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估计袋中白球数量和红球数量的比,进一步体会规律性。教师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思考:给出了袋中两种颜色球的总数,如何估计白球和红球各自的数量。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思考,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如何估计袋中红球和白球数量的情况,启发学生想到可以通过摸球得到数据,由数据进行估计。然后,教师组织大家做摸球活动,在摸球的过程中提醒摸球的规则:有放回,尽可能摇匀,并指导学生记录下每次摸到的颜色。为了保证试验次数,全班可以分小组进行试验,然后将所有小组的试验数据汇总。通过统计和比较摸到的红球和白球的数量,对袋中球的情况进行估计。实际上,如果袋中装有4个红球和1个白球,可以知道摸到红球的概率为4/5(也就是8/10)。通过摸球的试验,可以用红球出现的频率来估计概率,显然,摸球的次数越多,估计的精度越高。一般情况下,摸球的次数与估计的精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保证有80%以上的可能使得“摸到红球的频率在7/10到9/10之间”,需要摸27次以上;保证有95%以上的可能使得“摸到红球的频率在7/10到9/10之间”,需要摸60次以上。教师不必会推导这个结论,但知道这个结论,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理解运用数据进行估计的内涵并进行有效操作,知道通过摸球的数据进行推测并不是毫无道理的“瞎碰”,而是有数学理论保证的。

例42 将下面这些卡片混在一起,从中任意选取一张卡片,这张卡片可能是什么?

图12

[说明]

希望学生理解,因为是任意选取一张卡片,则每张卡片都可能被选取,但事先无法确定哪张卡片一定会被选取(是随机的),每张卡片被选取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简单事件)。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则可以进一步提问:这张卡片是船的可能性大呢?还是房子或者车的可能性大呢?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综合与实践

例43 绘制学校平面图。

按照确定的比例和方位,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包括围墙、主要建筑、主要活动场所、道路等等。[说明]

本活动适用于五、六年级,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方向和比例等基础知识,掌握测量的方法。因为整个操作比较复杂,建议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统筹规划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体验团结协作、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设计时,可以关注如下要点:

(1)选择测量工具。最简单的测量工具是指南针和皮尺(也可用步长近似测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讨论并形成基本测量方案,组内分工。小组完成实际测量后,绘制校园平面图。

(3)交流。各小组展示本组绘制的校园平面图,交流绘制的方法和过程(可以用壁报、幻灯等形式)。

例44 旅游计划。

某人计划用5天的时间外出旅游,所需费用大概是多少? [说明]

适用于本学段的各个年级,要求可以不同。关于目的地和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自己调查研究,认真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计算费用。因此,这是一个灵活的开放题。为了便于调整计划,可以先考虑几种方案,然后比较筛选,也可以分小组活动,分工调查、集体讨论后制定一个统一的计划。

在学生报告结果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能对自己和别人的方案进行评价。

例45 象征性长跑。

为了迎接奥运的召开,某小学决定组织“迎接圣火、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学校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方案,请你参与设计,其中要解决的问题有:(1)调查你所在的学校到北京天安门的距离约有多少千米?(2)如果一个人每天跑一个“马拉松”,要几天能完成这项长跑?

(3)如果全班用接力方式开展这项活动,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4)全班交流、展出同学们的不同方案,说明各个方案的特点,同学之间评价方案的优缺点,推荐本班的最佳活动方案。[说明]

适用于本学段的各个年级,要求可以不同,可以分小组活动,分工调查关键数据(如调查学校到北京的距离,如果是北京的学校就要改变长跑的目的地,比如可以把目的地改为延安)、学生分组集体讨论后,可以制定一个计划,自主提出适合自己班级特点的“长跑方案”,比如,可以给男、女生提出不同的日跑量,提出哪一天跑到“中途某一个城市”,等等。因此,这是一个灵活的开放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不同方案,同学之间评价不同方案的优缺点,推荐本班的最佳活动方案,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

例46 空间想象与分类计数。

将边长分别为3和4的正方体的表面刷上红色的漆,再将它分割成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探求满足下面条件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规律。

图13

(1)一面、两面、三面有红颜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2)将正方体的边长改为5,表面刷上红色的漆,再将它分割成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一面、两面、三面有红颜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3)将正方体的边长改为6,结果如何?

(4)分析上面三个问题的求解过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说明]

本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的数学经验。在逐渐深入的探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共性,从而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由特例提出新问题,推动思考的深入,并归纳一般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他们发现的规律。

第三学段(7~9年级)

数与代数

例47 灾害应对预案。

一次水灾中,大约有2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如果灾情持续一个月,大约需要筹集多少顶帐篷?多少吨粮食? [说明] 解决此问题需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最后给出估计。

例如,假定一顶帐篷可以住10个人,需要2万顶;假如要保证一个家庭住一顶帐篷,每个家庭4口人,需要5万顶。假定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4千克粮食,可以估计出每天需要的粮食数,10天需要的和一个月需要的粮食数。

例48 估计 与0.5比哪个大?与1.0比呢?

例49 计算:(1);(2)+。

[说明] 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根号下仅限于数,不要求进行根号下含字母的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如,2 + 等。

例50 结合实例解释3a。

[说明] 希望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是有一般意义的。a可以表示数量,例如葡萄的价格是每千克3元,则3a

表示买a千克的金额;a可以表示长度,例如,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则3a表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等。

例51 利用公式证明例29所显示的运算规律。

[说明]在第二学段的学习中已经发现了如下的运算规律: 15×15=1×2×100+25=225,25×25=2×3×100+25=625,35×35=3×4×100+25=1225。

观察后,我们猜测:如果用字母a代表一个正整数,则有如下规律:

(a×10+5)2= a(a+1)×100+25。

但这样的猜测是正确的吗?需要给出证明:。这是一个由具体数值计算到符号公式表达的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悟,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一般性的证明来验证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感悟数学的严谨性,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52 在一个房间里有四条腿的椅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6个,如果椅子腿和凳子腿数加起来共有60个,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

[说明]这个问题与例32是相同的。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用三种方法建立模型。在第二学段讨论过的方法是基于四则运算,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或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决。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于模型的理解。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此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列表的方式找出规律、建立方程,这样利于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建模的过程。假设椅子数为a,则凳子数为16-a,把例32中的表移过来并用字母代替: 椅子数

凳子数

腿的总数

a =16

16-a =0

4a+3(16-a)=64

a =15

16-a =1

4a+3(16-a)=63

a =14

16-a =2

4a+3(16-a)=62 这样,合题意的方程为4a+3(16-a)=60,可以通过尝试的方法,解得a=12,也可以解方程求解。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则可以直接列方程。假设椅子数为a,凳子数为b,可以得到两个方程a+b=16和4a+3b=60,用代入法得到4a+3(16-a)=60,求解得到a=12和b=4。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用四则运算方法,思考最困难,但是结果最直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思考最简洁,但是计算较繁琐。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用这个例子,最后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思考。

例53 估计方程 的解。[说明]

估计方程的解,不仅仅在于求解,也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探究方程的性质,初步感悟,通过代入数值进行计算也是求方程解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如果把一个数代入方程左边得到的值为负,把另一个数代入得到的值为正,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能有方程的解。根据这个原理,用二分法可以估计方程的解。

分析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当x的绝对值较大时,方程的左边必然为正,如-5和3;当x的绝对值较小时,方程的左边必然为负,如2。那么,在-5和2之间,以及在2和3之间方程可能有解。进一步,用同样的道理可以将解的范围缩小,使我们估计的解尽可能精确,如选-5和2的中间值-1.5代入方程的左边进行计算,如果得到的值为正,则在-1.5和2之间有解,否则在-5和-1.5之间有解。可以借助计算器来完成上述的计算过程。

进一步,教师引导学生用公式法解出方程的解,然后借助计算器求解的近似值,并将得出的近似值与前面的估计值进行比较。

例54 小丽去文具店买铅笔和橡皮。铅笔每支0.5元,橡皮每块0.4元。小丽带了2元钱,能买几支铅笔、几块橡皮?

[说明] 对于初中的学生,这个问题是生活常识,但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个例子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一个求整数解的不等式问题,并且问题是开放的,通过列表具体计算,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不等式。

假设买a支铅笔,b块橡皮,可以得到不等式

0.5a + 0.4b 2。

当a = 1时,计算得到b = 3.75,则 b = 3。这样计算,可以建立下面的表格:

a

0

b

0

金额

1.7

1.8

1.9

0 根据上面的表格,小丽可以选择适当的购买方案。

例55

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返回。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报纸后,用15分返回家。下面的图形中哪一个表示父亲离家后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哪一个图形是表示母亲的行走过程?

图14

例56 某书定价8元。如果一次购买10本以上,超过10本部分打八折。分析并表示购书数量与付款金额之间的函数关系。

[说明] 这是一个分段函数,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均适用于这个例子。一般来说,列表法适用于变量取值是离散的情况;分段函数应当画图,并且关注分段点处函数的变化情况。可以分组讨论三种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析比较。

例57

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小明上午8:30骑自行车由甲地去乙地,平均车速为8千米/时;小丽上午10:00坐公共汽车也由甲地去乙地,平均车速为40千米/时。分别表示两个人所用时间与距离的函数关系,并回答谁先到达乙地。

[说明] 问题的要点是同时分析两个函数关系。可以启发学生用各种方法来解答第二个问题,在分析、总结学生的解答时,可以把两个函数的图像放在一起进行直观比较。

例58 温度的计量。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使用摄氏(ºC),但美、英等国的天气预报仍然使用华氏(ºF)。两种计量之间有如下对应:

ºC01020304050

ºF32506886104122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相应的点,观察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2)如果两种计量之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请给出该一次函数表达式。(3)求出华氏0度时摄氏是多少度。

(4)华氏温度的值与对应的摄氏温度的值有相等的可能吗? [说明]

在表中,两个变量对应数值的差之比是一个常数,所以两个变量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摄氏从0度开始,设为横坐标方便。但在求华氏0度对应的摄氏温度时,需要通过函数值来反求自变量的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直线y = x的交点处的值就是华氏温度的值与摄氏温度的值相等时的值。

图形与几何

例59 从一个侧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线段和顶点。[说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都是立体的,而在纸上画出的图形都是平面的,这是一类很重要的抽象。特别是把物体表面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60 证明:两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图15

[说明]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给出下面证明方法的时间可以酌情处理。这个证明可以利用反证法完成,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结论的证明,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反证法。如图15所示,我们希望证明:如果AB∥CD,那么∠1=∠2。假设∠1≠∠2,过点O作直线A′B′,使∠EOB′=∠2。根据“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这个基本事实,可得A′B′∥CD。这样,过点O就有两条直线AB,A′B′平行于CD,这与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矛盾,说明∠1≠∠2的假设是不对的,于是有∠1=∠2。

例61 直观阐述基本事实:两组对应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 虽然基本事实是不需要证明的,但是启发学生进行直观分析、探索结论的合理性。

图16-1

图16-2 如图16-1所示,一个三角形由六个元素构成,即三条边和三个角,因此,两个三角形如果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问题是,最少几个元素就可以确定三角形从而构成全等条件呢?

观察图16-1中的△ABC,如果对图中的边BC“视而不见”,这样,对∠B和∠C也就“视而不见”了(如图16-2),此时△ABC的形状和大小并不改变。这就是说,AB,AC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确定了△ABC的形状和大小,于是可以推断,两边以及这两边的夹角可以确定一个三角形。因此,可以认同“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基本事实。另外,也可以用图形运动(叠合)的方法确认“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

对于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直观分析可以借助下面的图17-1和图17-2。

图17-1

图17-2

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成为基本事实。对于以上事实的认可,也可以从六个元素中的一个出发,即由少到多进行考虑,通过画图探索出需要几个元素即可确定一个三角形。

例62 根据性质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类 [说明]

在第一和第二学段都讨论过分类的问题,通过分类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本质,了解研究对象的共性与差异。特别是对于几何图形分类,有利于培养几何直观性和思维的层次性。

分类的关键在于确定分类的标准,在不同的标准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一般来说,分类标准可以由粗到细,即由一个特征发展到多个特征(参见例21)。针对本问题把图形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可以是空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出现空集的概念)的标准可以考虑为:对边平行;对边平行且有一个角为直角;对边平行且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有一个角为直角、四条边相等。还可以通过对角线建立分类标准,等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也可以做出实物让学生操作。

例63 探索并了解: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说明] 通过探索和了解此结论的证明,帮助学生体验发现结论到验证结论的过程。教学中可以参考安排如下的过程:

(1)发现结论。在透明纸上画出如图18-1的图:设,是⊙ 的两条切线,是切点。让学生操作:沿直线

将图形对折,启发学生思考,或者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发现:。这是通过实例发现图形性质的过程。启发学生由特殊到一般,通过合情推理推测出切线长定理的结论。

图18-1

图18-2

(2)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如图18-2,连接 和。因为 和 是⊙ 的切线,所以,即

△ 和△ 均为直角三角形。又因为 和,所以△ 和△ 全等。于是有。

这是通过演绎推理证明图形性质的过程。由此可见,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推理形式,都是研究图形性质的有效工具。上述证明过程没有采用形式化的三段论,但有利于初学者把握证明的条理和说理的逻辑。

例64 如果四边形ABCD 和BEFC都是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AEFD也是平行四边形。某同学根据下述图形对这个命题给出了证明。

图19

证明: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AD=BC

① AB=CD

又因为BEFC也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BC=EF

BE=CF

由①③得

AD=EF

由②④得

AB+BE=DC+CF ⑥

因为⑤⑥成立,所以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他的考虑全面吗?

[说明] 引导学生判断上述证明过程是否正确,希望学生通过错误的实例,感悟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例65 下面图20-2中的三个三角形是由图20-1中的三角形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得到的,分别指出图形运动的形式,并标出对应的角。

图20-1

图20-2

[说明] 把运动后的结果归纳在一起让学生辨认,有利于学生理解三种图形运动形式的不同之处,从而把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运动是研究图形的有力工具。

例66 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将各组的点顺次连接起来。观察这个图形,你觉得像什么?(1)(2,0),(4,0),(6,2),(6,6),(5,8),(4,6),(2,6),(1,8),(0,6),(0,2),(2,0);(2)(1,3),(2,2),(4,2),(5,3);(3)(1,4),(2,4),(2,5),(1,5),(1,4);(4)(4,4),(5,4),(5,5),(4,5),(4,4);(5)(3,3)。[说明]

在第二学段已经学习了利用方格纸画直角坐标系,理解整数坐标与格子点的对应关系(参见例38)。在本学段将学习一般的直角坐标系。利用直角坐标系可以把数与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也有利于借助图形直观地探索数量关系的规律性。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扩展:把家乡的地图放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然后等间隔地画出与坐标轴平行的两组平行线,一边用数字表示,一边用字母表示,然后让学生寻找自己熟悉的地点,并用数字和字母表示出该点。让学生理解,坐标的表示可以是多样的,坐标的核心是对应关系而不是具体表示形式。

例67 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下图21中小红家相对于学校的位置?反过来,学校相对于小红家的位置怎样描述呢? 图21

统计与概率

例68 设计调查方法。

了解本年级的同学是否喜欢某电视剧。调查的结果适用于学校的全体同学吗?适用于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吗?如果不适用,应当如何改进调查方法? [说明]

对于许多问题,不可能、有时也不必要得到与问题有关的所有数据,只要得到一部分数据(样本)就可以对于总体的情况进行估计。很显然,如果得到的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则估计就会准确一些,否则估计就会差一些。因此,我们希望寻找一个好的抽取样本的方法,使得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在本学段,主要学习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这是收集数据中通用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假定样本是通过随机的方法得到的。因为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差异不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比较合适。可以在上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机问讯,也可以按学号随机问讯。为了分析方便,需要把问题数字化,如喜欢这部电视剧的记为1,不喜欢的记为0。

对于这样的问题,问讯学生数不能少于20人,取40~50人比较合适,取更多的学生当然更好,但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抽样方法不仅希望“精度高”还希望“花费少”。

假设问讯的学生数为n,记录数据的和为m(显然,m为喜欢这部电视剧的人数),则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中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为。我们依此估计本年级的同学中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

用这个数据估计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比例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喜欢的电视剧往往不同。为了对全地区的电视观众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情况进行估计,可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如依据年龄分层,需要知道各年龄段人口的比例,按照比例数分配样本数,而在各个层内则采取随机抽样;或者依据职业分层,等等。教师应该了解分层抽样,在本学段学生只需学习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例69 某个公司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计算该公司的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分别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职务经理副经理职员

人数1212

月工资/元50002000800

[说明]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方法,因为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是对的,哪一种方法是错的,我们只能说,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方法要更好一些。在这组数据中有差异较大的数据,这会导致平均数较大,因此,用中位数或众数要比用平均数更客观一些。

不难计算出该公司月工资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800元。而 月工资的平均数= 加权平均(可以看成是加权平均)

= 5000× +2000× +800× = 1240(元)。

因此,加权平均往往就是总体平均,其中的权是数据对应的比例。

例70 如果还有一个公司也有15名工作人员,他们的月工资情况如下表。参照例69,比较两个公司的月工资状况。

职务经理副经理职员

人数1212

月工资/元300018001000

[说明]容易计算,这个公司的月平均工资也是1240元。但是两个公司月工资的方差相差很大,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例69中数据的方差为1174400,本例中数据的方差为294400,两个方差相差4倍。可以让学生知道,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将会得到“两个方差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的结论。

例71 比较自己班级与别的班级同学的身高状况。

[说明]对于两个班级学生身高状况比较,通常可以通过平均值来判断,但有时候仅仅通过平均数是不够的,如果一个班同学之间身高差异很大,而另一个班同学之间身高差异很小,即使前一个班的平均高一些,也不能说这个班的整体状况很好。因此,在判断身高状况时,不仅要看平均值,还需要参考方差。

进一步,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要求学生把身高分段,画出频数直方图,并引导学生讨论,通过直方图是否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例72 下表给出了我国1992~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直角坐标系上描出坐标(年,GDP),并试用直线表示发展趋势。1992~2004中国GDP变化表(亿元)

年份***5199619971998

GDP******78345

年份***220032004

GDP8206789468973***390136876

[说明]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数据是与时间有关的,因此这些数据会呈现发展趋势。学生应当能够理解报刊书籍中的这类数据的表达,包括表格、描点、折线图、趋势图等,并且尝试自己表达分析。

对于上述数据,学生应当会描点,虽然这时直角坐标系的度量单位与书本上教的是不一样的,但是只要刻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致,表达就是合理的,让学生感悟到:对于实际问题往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单纯地套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因为描点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直线来表示这种趋势、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感悟变量的随机性。

图22

对于“用直线表示发展趋势”的问题,原则上可以画出很多条直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画出合适的直线、如何制定“合适直线”的标准,并且告诉学生,在高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中将会解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个例子可以举一反三,不一定局限与时间有关的数据,比如,学生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同一种树的树叶长与宽的关系(参见例79)。也可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探究进出口总量与GDP的关系,人均收入与GDP的关系,等等。

例73 将下面这些卡片混在一起,从中任意选取一张卡片,这张卡片是船的概率是多少?是车的呢?

图23

[说明] 这是例42的继续。学生已经能够理解:任意选取一张卡片,这张卡片是船的可能性比是车的可能性大,现在应当明确地知道其概率分别是 和。

这个例子可以举一反三,如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某一特定部分的概率;一个袋子里有几种颜色、数量不同的球,随机摸出某种颜色球的概率,等等。

例74 分析掷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可能性的大小。[说明]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难,无从下手。事实上,这也是简单事件的问题,利用例10的图,可以得到结论:对应的格子越多可能性越大。比如,点子之和为7的可能性最大,为2或者12 的可能性最小。

综合与实践

例75 直觉的误导。

有一张8 cm 8 cm的正方形的纸片,面积是64

cm2。把这张纸片按图24-1所示剪开,把剪出的4个小块按图24-2所示重新拼合,这样就得到了一个长为13cm,宽为5cm的长方形,面积是65 cm2。这是可能的吗?

图24-1

图24-2

[说明]这是一个直觉与逻辑不符的例子,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对于数学的结论,完全凭借直觉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通过演绎推理来验证。

一般来说,学生应当是不会相信图24-2中纸片的面积是65 cm2,但又无法说明为什么观察的结果是错误的。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观察是错误的,那么错误可能出在哪里呢?学生通过逻辑思考,可以推断只有一个可能:图24-2中纸片所示图形不是长方形,因此不能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面积。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实际测量图形左上角或者右下角,发现确实不像是直角。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最好能够给出证明,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先看图、再让学生分组将图剪开,动手操作发现矛盾(64=65?)。然后,尝试找出理由并尝试证明,最后表达收获。

可以采用如下反证法证明,在证明过程中加深对相似图形的理解。

如图25,过D做AC的垂线交AC于F。假定图24-2中的图形是长方形,那么图形的右下角就应当是直角,则在图25中有∠1+∠3=90°。因为∠2+∠3=90°,则∠1=∠2。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个直角三角形△ABC与△DEF相似。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应当有:,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图24-2中的图形不可能是长方形。

由于

,这个差是很小的,因此会造成我们视觉的误差,把图24-2中的图形判断为长方形。

图25

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解释。

例76 从年历中想到的。

观察几个年份的年历和月历,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年的月历中,哪些月份的“月历表”的排列是基本一致的?(2)有一种计算机病毒叫“黑色的星期五”,当计算机的日期是13日又是星期五时,这种病毒就发作。请找出最近的5个使“黑色的星期五”发作的年、月、日。(3)许多人都认为,“办喜事”最好是“6月6日又是星期六”,可是有人说:“这样的日子是千载难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能找出几个“6月6日又是星期六”的具体年份吗? [说明]

这是一个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发现某些规律的开放性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质疑,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模型思想。

问题(1)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提问题。这个问题的入手点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都能有所发现。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分平年和闰年:平年时,1,10月;2,3,11月;4,7月;9,12月的月历表基本一致;闰年时,1,4,7月;2,8月;3,11月;9,12月的月历表基本一致。引导学生在貌似杂乱无章中发现规律,利用规律感悟周期现象。

问题(2)中最近的几个“黑色的星期五”是:2009年2月13日、2009年3月13日、2009年11月13日、2010年8月13日、2011年5月13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日期会发生变化)。解决问题的方式较多,可以利用对问题(1)发现的规律来思考。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如从网上找一个“万年历”的小软件用于观察发现。

问题(3)中最近的几个“6月6日星期六”的日子有1992年、1998年、2009年、2015年、2020年,因此“千载难逢”的说法不对。更加理性的思考是:闰年的周期大体上是“4”,星期的周期是“7”,所以年历的变化周期“大体上”不会超过4 7 =28。一旦找到了一个“6月6日星期六”的日子,如1992年,“大体上”可以猜测1992+28=2020(年)的6月6日也是星期六。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大体上”,例外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例77

包装盒中的数学。

(1)让学生分组收集一些商品的空包装纸盒,请大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2)请学生将这些盒子拆开,看一看它们是怎样裁剪和粘接出来的。(3)给一个矩形纸板(如A4纸大小),让学生根据上面的发现,裁剪、折叠出一个无盖长方体的盒子,并计算出它的体积。

(4)同组同学之间比较结果,分析谁的体积比较大?分析怎样能作一个体积更大(最大)的盒子?(只是实验、比较,不要求证明)。

(5)结合一种具体的待包装物体(如5本书或2个茶杯)设计一个包装盒,使这个盒子恰能包容它们,如有可能实际做出这个盒子。[说明]

这是一个过程比较长的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体验一个比较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让学生收集包装盒、拆开观察是一个很有益的过程,能很好地启发学生如何寻求解决后面问题的思路。问题(5)是一个实际应用,它的结果不唯一,可以交流展示学生的成果,请学生说明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和裁剪方案是如何形成的。

例78 看图说故事。

如图26,设计两个不同问题情境,使情境中出现的一对变量,满足图示的函数关系。结合图像,讲出这对变量的变化过程的实际意义。

图26 [说明] 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并构造出满足特定关系的函数实例,以加深对函数理解。

学生可以设计多种情境,比如,把这个图看成“小王跑步的s-t图”,可以说出下面的故事:小王以常速度400米/分,跑了5分,在原地休息了6分,然后以常速度500米/分,跑回出发地。

再比如:有一个容积为2升的开口空瓶子,小王以常速度0.4升/秒,向这个瓶子注水,灌了5秒后停水,等6秒后,然后以常速度0.5升/秒,倒空瓶中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创设不同的符合函数关系和实际情况的情境。

例79 利用树叶的特征对树木分类。

(1)收集三种不同树的树叶,每种树叶的数量相同,比如,每种树选10片树叶。(2)分类测量每种树叶子的长和宽,列表记录所得到的数据。(3)分别计算出树叶子的长宽比,估计每种树树叶的长宽比。(4)验证估计的结果。

[说明] 我们可以抓住树的某些特征对树进行分类,本例是利用树叶的数据特征来对树进行分类。

本活动适用本学段的各个年级,要求可以不同。学生先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知道一些树的树叶的长与宽的比;对于新采集到的树叶,通过长与宽的比来判断这个树叶是属于哪种树。这一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体会有许多事情,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抓住本质。知道数据不仅仅是别人提供的,还可以自己收集;对于同一种树,叶子长与宽的比也可能是不一样的,进一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体会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能够分析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

(1)建议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获得较多的数据和信息。

(2)为了使分析的结果更加明显,最好选择树叶区别较大的三种(或者更多)树、而每种树选择的树叶的大小要接近,即区别要小一些。(3)“估计每种树树叶的长宽比”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对于每种树的10片树叶都测量了长和宽以后,可以用10个比值的众数,也可以用10个比值的中位数;还可以把长和宽各自相加后,取和的比值,这是10个比值的平均数(教师可以思考:为什么不用通常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值的平均数)。针对这个问题,用平均数是比较合适的。

(4)取一片新的树叶,通过这片树叶的长宽之比、参照(3)的估计结果,来判断这片树叶属于哪种树。学生会发现,即使是同一棵树,叶子长与宽的比值恰好等于估计值的可能性也很小,这表现了数据的随机性。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考虑一个合理的方案:只要比值大概等于估计值,就可以认为是同一种树,也就是说,需要构造一个以估计值为中心的数值区间,当新取的树叶的长宽比值属于这个区间时就认为属于这个树种。如何合理地构造这个数值区

第四篇: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学段目标与内容 北关小学 李娟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 3 活动。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并提出建议。

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性,在评价的客观性和深刻性上也各有差别,因此,评价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根据需要,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五)具体建议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4 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2.关于阅读的评价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

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5 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3.关于写作的评价

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提倡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和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反映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4.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

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5.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第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第三、第四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各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五)从“自然大纲”到“科学标准”的变迁。

科学课程标准语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相比,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定位上——倡导了科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什么是科学素养?《标准》研制核心组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标准所倡导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有四个: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方法与能力,三是科学行为与习惯,四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最核心部分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中间部分是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最外围部分是科学行为与习惯。这是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定位问题。我们仔细地回顾一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这次把自然课程改为科学课程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实质性的飞跃。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感受到其中的变化:首先,“从自然到科学”,可以理解为从自然教学大纲发展为课程标准,这是一种进步。过去的大纲很抽象、很简略,《标准》与之相比则具体多了,而且操作性强,这一点看到《标准》的人都有共识;其次,“从自然到科学”,还可以这样理解:自然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其更多的是注重知识本身,但科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本身,它还包含了我们人类的一种求知活动。科学这个概念比自然内涵更丰富,它涵盖了科学素养的各个层面,这是一种发展;第三,“从自然到科学”,较好地诠释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TS教育),代表了当今世界理科教育的发展方向:趋向综合、强调融合、重视高新技术、注重能力,这是一种突破。

伴随着《标准》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科学》教材也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好地体现了课程定位。它们都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整套教材的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重视教材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因材施教,使教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在教学行为上——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是《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是学和做的,而不是教的。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学生应该是科学学习的主角,教师仅仅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教师和学生有着互补的责任。教师负责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由于《标准》中强调的探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因此,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应确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科学、做科学,这样,或许会激活孩子潜意识中学习科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冷和热》(苏教版《科学》教材)的教学片断:冷和热是物体的特征之一,通常学生能用感官直接感知和判断。这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科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经历、体验由热到冷的过程,首先设计情境讨论: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热水冷下来?你怎么知道热水变冷了?这些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充分感知由热变冷的过程。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每个小组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并且能自觉地使用温度计,自觉地做些记录来形象地描述热变冷的过程。学生的内心是喜悦的,这不仅因为人人经历了“冷和热”的探究活动,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且因为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冷和热的变化规律”。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这将让学生体验到些许成功(在成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并最终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

3、在学习方式上——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式学习,看重的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一句话,看重的是过程。这同时也意味着把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对知识的复现率以及相当多的时间当作代价去付出,因为探究式学习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还一无所获。这岂不是效率低下?是的,大工业生产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共性就是讲效率,但要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效率。一册小学自然课本,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大概不用三个小时,记忆力强的学生就能将书中所有结论性的知识记住,然而,学生究竟能学到什么、能体验到什么呢?事实上,我们选择这些内容教学生掌握的真正意图,不在于这些知识本身,而在于凭藉这些知识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活动,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得以体会科学家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解”、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借以渐渐地掌握科学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和品质。这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此,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应给孩子创设一个“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氛围。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耐心和鼓励尤为重要。

例如关于早已灭绝的史前爬行动物--恐龙,学生的研究兴趣就特别浓。有关的资料、媒体介绍也比较多,一些学生或多或少也有所了解。如果教学中以此为契机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去搜集恐龙的资料,带领他们去图书馆查阅,上互联网搜索,去音像室查看,最后再来开个恐龙研究科学发布会,那学生所认识的恐龙世界一定是奇妙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既是搜集信息资料的主人,又是愉快的合作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多方面去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相信孩子的研究能力,只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那么他们的收获定会是无穷的。这样的教学师生两方面可能都兴趣盎然,而这些也许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魅力所在呀!

4、在价值取向上——关注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考察一下现代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状况,我们知道,最初科学是从人文中分化出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又成为人文的基础。科学与人文整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与人文整合是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与人文整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途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科学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教育充实人、发展人,完善人。科学的发展史也表明,科学发展的每一步都充满人性的光辉,反映人的求真、求善和求美的精神品格。

我们的科学教育要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价值和目的。例如,苏教版《科学》教材在《金色的秋天》一课就安排了这样一首小诗:“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我知道,秋天来了。”接下来是这样写的:“凉爽的风儿钻入衣领,我知道,秋天来了。”然后让孩子们继续往下说他们眼里的秋天的样子,为什么这•

样做?也许这就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吧。怎样做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呢?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环境,使他们置身于一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体中,不仅让学生去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等,还让学生感受科学作为生活过程的意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科学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最终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5、在评价方式上——追求主体多元与过程多面的统一。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种评价不同于传统的单纯由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等排队的评价做法,必将引起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时机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将其有机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之中,又将成为科学课的基本原则。

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都将成为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不是裁判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科学教学的调控者。由于教学内容要含盖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既要考虑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所以评价要注意教学时机的全程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从而方法灵活、实施及时、效果适当的给与鼓励和指导性的评价。

下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从小就为和平学习科学知识是所有人受教育的权利的一部分, 科学教育对于 人的发展、 培养自身的科学能力和造就富有进取心及有知识的公民都是至关重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开发区晨曦小学 蒋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育新理念。在科学课教学中,我努力开展科学科探究式......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以前的“新课标”在整体结构和要求上没有大的变化,区别和改进主要体现在:明确指出了在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按本课程的核心......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本站推荐)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 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新修订内容学习体会 青山中心小学牛有才 这段时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收获很大,感触很多。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五年级上册(推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 学校:阿旺中心小学 授课教师:王欣艳 教学反思 1.学科教学设计名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

    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二年级下册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2、二年级下册第18课《雷雨》3、三年级下册第5课《翠鸟》4、三年级下册第10课《惊弓之鸟》5、四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 小学数学 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