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第二届中国企业气候公益论坛
关于第二届中国企业气候公益论坛 拟邀副部级要上领导的请示函
尊敬的崔将军:
组委会十分感谢您对论坛的大力支持,我们感到万分荣幸!目前大会召开在即,首先诚挚邀请您届时光临!还望崔将军对大会的组织筹备给予指导和关怀!关于高层领导邀请,我们根据大会的主要议题和部分企业的反馈拟如下几位领导的名单,望崔将军帮助邀请:
一、副国级一位: 副委员长一位
或 政协副主席一位
二、副部级一位:
组委会推荐
工信部副部长
苏波
环保部副部长
周建
发改委副主任
张晓强
国资委副主任
邵宁
另: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吕黄生
崔将军可以此大会作为一个平台,在个人以领导身份出席大会的前提下,也可以书画院等单位名义作为协办单位共同推动大会召开(对于议程安排方面您有宝贵建议我们可以进行妥善调整安排)。崔将军不仅在政界具有卓越的影响力,同时也在企业界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人脉资源,还望崔将军在企业招商赞助方面给予关怀,产生效益由崔将军主导分配,组委会将全力配合执行企业各项赞助回报事项,包括接待、媒体宣传等,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进步。
祝您身体康健,工作随心!妥否,盼复!
中国企业气候公益论坛组委会
2011年11月2日
第二篇:安徽农业大学第二届高校公益论坛总结
安徽农业大学第二届高校公益论坛总结
各位志愿服务组织的专家、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
首先,自我介绍下,我是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很高兴能够邀请到大家来参与我们安徽农业大学第二届高校公益论坛。谢谢大家!
发展非政府组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学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NGO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小政府,大社会”的执政理念的逐渐形成,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大的空间。
高校公益社团是公益性学生社团指的以面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作为组织目标的学生社团,他具有自发性、非营利性、组织性、自治性与志愿公益性等特点,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界定高校公益社团属于NGO,即非政府组织,国内学界也常称之为民间组织。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近年来,高校公益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涌现,吸引众多大学生参与进来。高校公益社团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从事志愿服务队伍的中流砥柱。近年来高校社团数量增长较快,尤其是公益性社团日益增多,为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安徽农业大学现有志愿服务类社团5个,参与公益活动的学生社
团遍及志愿服务类、理论实践类、艺术表演类四大类等十多个学生社团,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一个、院志愿服务队若干,拥有着一只由学生社团、校志愿服务组织、院志愿服务队组成的多元志愿服务体系,在社会特殊群体帮助、环保志愿、“三农”问题、教育志愿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其中,爱心社、“绿色家园”环保志愿协会更是“安徽省明星社团”。
随着大学生社会参与愿望和服务意识的日渐强烈,高校公益社团异常火爆。在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志愿者的同时,也成为我国从事志愿服务队伍的中流砥柱。但其火爆的背后也存在着瓶颈与困惑:项目经费缺乏,运营经验不足以及人们对志愿者和公益服务的偏见,都给公益社团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公益社团应该找到怎样的出路,未来究竟在何方。
首先,明确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加强学生的公益责任意识。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由此获得的实践经验和人生道理,将是大学生志愿者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还局限于小众化的范围,很多人对大学生公益认识不够,而大学生志愿者不被理解、甚至被部分社会群体当做免费劳力的现状让不少志愿者心生懈怠。
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首先应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开始,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比较浮躁、功利心强,培养大学生的公益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尤其重要。
其次,加强志愿者专业技能培训,提供优质志愿服务。
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由于培训资源不足、扩充过快等原因,志愿者专业素质不够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公益发展的一大难题。
在安农大,各志愿组织针对志愿者的培训如礼仪培训、“三下乡”前期培训、支教前期培训,但其专业性、常规性仍存在不足。高校志愿者培训工作的另一个工作重心是务实加强志愿者专业性、技能型培训,为社会公益提供高质的优秀志愿者。如可以邀请专业志愿者、专业老师对志愿者进行指导,加强志愿者与高校专业如社会工作、农业经济专业等结合。
再者,高校公益应积极拓展合作方,优化组合资源。
高校公益发展的另一桎梏是资源的匮乏,尤其是资金、社会支持的匮乏。很多大学生公益项目由于资金不足或者不被社会理解而显得举步维艰。
高校公益社团合作的对象不只是NGO,还应该包括政府部门、慈善机构、新闻媒体、企业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公益服务的社会合力,优化组合人力、资金、技术、媒体等社会资源,才能把公益事业做大做强,才能使公益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最后,架起公益社团之间的沟通桥梁,优化资源、高效公益。大学生公益社团活动缺乏校内和校际之间的联合,沟通不够,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同一个项目在同一个地点多个社团、多个高校都在同时进行的现象比较常见。但是,单一社团的志愿活动的服务面、影响力明显不足。
高校社团间、各学校相关社团应该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一
起组织活动,这样既可以节省资源,更可以组合资源,扩大公益活动的服务效能、影响力。
最后,再一次对在座各位的到来表示感谢。在今后的工作中,安徽农业大学志愿者一定务实加强同全国、全省、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描绘属于我们高校志愿者的微笑,让爱心与阳光,洒进社会每一个角落。
谢谢大家!
第三篇:安徽农业大学第二届大学生公益论坛报告会
安徽农业大学第二届大学生公益论坛报告会
会议记录
时间:2012年5月5日下午13:30;
地点: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
记录人:唐洁;
一、会议第一项:
1.请嘉宾和与会人员入场就坐;
2.主持人开场介绍与会嘉宾,并宣布大会正式开始;
3.黄龙老师为本次公益论坛致欢迎词,内容包括:
① 阐述公益事业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要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重在坚持;
② 如何弘扬和发展公益事业;
③ 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4.邀请安徽省青年志愿者队长王大成做主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① 学校对社团的资助问题;
② 如何构建社团:有清晰地使命和愿景;
③ 怎样招募志愿者:主要通过面试时的筛选;
④ 怎样实现社团与外界的交流互动:主要通过与其他院校的沟通和交流; ⑤ 关于资金问题;
下面是关于这五个方面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和建议:
(一)关于社团内部建设:
1)开展内部活动:主要是与校团委、上一届学长以及和其它社团的交流借鉴;
2)拓展学校外部活动(必须在校团委认同和支持、自己了解以下这些组织的情况下才能进行):a.与红十字会、共青团、妇联等一些有着政府背景的官方组织合作;
B.与格桑花、环保志愿者、社区老人等一些服务类的民间组织合作;
(二)学校不支持社团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要认识到学校不支持社团活动的原因:a.考虑到活动外出的风险,因为一旦发生人身意外,学校要承担责任;b.学校不希望本校的学生活动牵涉到一些政治问题;c.学校并不清楚社团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所在。
所有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在组织活动时:
① 社团负责人要学会风险评估,确保活动中不会发生人生意外;同时要经第1页
常与校团委沟通交流,让学校对社团活动有更深刻的了解;
② 密切与政府部门合作,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个学校社团之间也要加
强合作:与官方组织的合作主要通过申请,事先要学会交流捕捉信息,并且拥有
专业的团队和完备的策划方案,越来越重要的是社团一定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
能力;
(三)关于资金问题:
1)需要资金的活动要学会利用多方资源积极争取资金;
2)不需要资金的活动也要注重加强社团的专业能力,在专业能力这一块就要求
我们:a.在招募志愿者这一方面一定要学会筛选(不在于人多,而在于能付
出多少),包括硬性要求(如规定一月服务几次等)和进行专业培训(邀请
一些正规的公益组织对社员进行培训)者两个方面;
3)资金的使用问题:必须加以重视,注重提高社团的财务管理能力。因为一般
筹款等活动,企业都比较看重社团组织是否具备财务管理能力;
(四)关于社团的基础性建设:分区域交流讨论
(一)与各区域公益组织加强交流;
(二)建立不同类型的公益小组,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既有利于高校
与相关单位的对接,同时也有利于在社员培训这一块更具针对性;
(五)自由提问:
1).怎样处理公益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① 向学校汇报活动的目的以及活动的具体内容,若学校还不出资金赞助活
动,则可以在同学校商量并同意的情况下与一些商业机构合作;
② 商业可以和公益互利互赢,但在公益活动中一般只能达到提一下赞助商的名称这种程度;
2).如何看待用手机卡做公益?
① 老命伤财;
② 意义不大,有可能还会损害社团形象,不如去做支教;
3).怎样处理各高校都不了解的问题?
① 争取学校支持;
② 各高校可以分区域沟通;
③ 与官方组织合作,联合各高校举办论坛等共同探讨,也可以尝试网上论
坛,但如果学校能提供交流平台更好;
4).如何处理志愿者不上心的问题?
① 分析不上心的原因:a.宣传很感人,但进来之后有一种受骗的感觉;b.从社团内部招原因;
② 解决途径:a.可以将志愿者分为外围志愿者和核心志愿者两种,外围志
愿者主要提供机会给他们参与活动,而将专业性比较强的活动交给核心志愿者;
b.使社团志愿者有一种归属感;
5).关于社团管理问题?
① 领导者要有清晰地规划、目标,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② 从学习的角度看管理:领导者要多与社团骨干多交流多沟通;
③ 事情拿到台面上说:公开公正;
6).关于个人的管理与发展: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性的公益组织积累个人经验,使
自己对社团有更深刻的理解;
7).关于让社会性的公益组织走访到高校:不太现实,可以各社团组织起来共同
分享资源;
8).文化是社团发展的核心:包括个社员之间彼此尊重,包容,同时要言行一致,这才是志愿者团体成长和发展的血脉;
9).格桑花中负责人发表讲话:a.侧重对格桑花的介绍(观看视频);
b.通过介绍格桑花组织机构的运行和操作来了解
格桑花西部助学;
二、大会第二项:
A学生组织代表发言
1)A1.安大春晖学社基金会:支教、助残、扶贫;
近期活动:爱心包裹捐赠:a.一对一捐赠,主要针对全国贫困农村的中小学;
b..捐赠方式:在校内和校内同时宣传推广,捐助
款项公开 ;
c.活动中的问题:路人不知道志愿者是宣传什么的;志愿者胆小不敢主动与人沟通,活动中缺
乏积极性;
经验分享:a.坚持社团本身的价值观,将外在的形式转化为内在的东西,围
绕社团核心宗旨发展;
B.拥有专业的团队,2030人即可,这样便于管理协调(根
据自己社团的实际情况决定);
C.在讨论中成长;
A2.合肥学院红十字会:预防艾滋病特色活动、无偿献血品牌活动、医疗救
护(参与培训)、志愿服务(关爱老人等);
分享经验:a.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力量,注重活动宣传(微博);
b..依靠媒体的支持;
问题:如何保持社团活力?
A3.新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爱老扶贫、文明交通、无偿献血、格
桑花、三下乡等品牌活动;
分享经验:协会共有七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品牌活动,定时定点举
办;
A4.安农大爱心社:军训服回收、格桑花、同伴教育、手语大班、特教等品
牌活动;
分享经验:a.内部交流会:趣味运动会、团队骨干素拓培训、部门出
游等;
b..加强社团规章制度建设;
问题:a.常规活动创新不足;
b.部门分工不合理;
c.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B.圆桌会议:各高校组织之间自由发言讨论
1.如何解决暑期开展活动志愿者的资金问题?
① 如果活动需要志愿者自费且金额较大,可以先找一些有一定的经济基
础,切家庭支持志愿服务的学生去参加活动;
② 依托某个企业(最好是全国性的连锁企业);
③ 需要团队的凝聚力,及时与活动当地一些公益组织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2.如何选择适合本校的社团活动?
① 根据学校、社团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社会交际网、政府组织倡导等方面
综合考虑)
② 确定活动之前要明确三个问题:
a.这个活动能不能做是否契合社会理念?
b.这个活动如果做了能做到什么程度?要考虑它的效益性和影响力;
c.这个活动的持续性有多久?即考虑这个活动的生命力有多长;
3.以及如何平衡赞助商和社团二者之间的利益点?
与赞助商的资金问题:a.事先就应该签订书面的合作计划书,沟通要充分b.赞助商如果提出过分的要求要学会拒绝、坚定立场,在过程中要学会反思,究竟哪些人真正值得合作;
c.社团组织自己要做好,从长远的合作战略考虑,一定要把自己答应赞助商的事做到完美;
4.怎样做好志愿者的内部管理工作?
①迷茫思考(自己的去留),从源头上
找原因,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
② 立足根本:在搞好学习的情况下允许多参与社团活动;
③ 原则:进来自愿,出去自由;
④ 文化是维系社团活力的根本纽带,只有形成大家一致认同的价值观才是社团真正的内在核心工作;
5.如何解决人员流失问题?
① 用社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感染大家;
②
③
④
⑤ 社团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迎合人心 在活动中凝聚人心,也给普通会员一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 保障会员权益 活动聚人、温情暖人,文化积淀;
6.如何切实落实履行志愿者服务的理念和志愿者服务本身?
关于志愿者本身:如何给予他们动力等?
① 活动前期:志愿者招募与筛选,把该出局的实现排除在外;
② 活动中期: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可在活动中设立观察员及时发现问题; ③ 活动后期:可以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
关于给志愿者做志愿者:志愿者的动力来源于自身的思考和反思,关键是落实a.即活动能不能迎合志愿者的兴趣;
b.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c.为志愿者做好后勤工作;
d.做好后备工作;
7.专职类院校的公益出路在哪?
① 其实公益是一种理念,重在行动,而不是过分的夸大自己所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志愿不分大小,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彰显志愿者的风采;
② 学会倾听,学会反思;
三、大会第三项:
会议总结(鲁庆丰发表讲话),主持人宣布活动圆满落幕
第四篇:北京大学举办第二届大学生国际公益论坛(范文模版)
北京大学举办第二届大学生国际公益论坛
日期: 2015-12-02 信息来源: 学生资助中心
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公益走向国际化,引导受助学生创新公益、感恩回报,迎接公益更加美好的未来,2015年11月28-29日,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以“公益提升你我,你我创新公益”为主题,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国际公益论坛。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红涛、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陈忻瑗、国际美慈组织(Mercy Corps)中国主任曾磊、无国界医生(MSF)媒体主任刘瑜茜、青年成就组织(Junior Achievement)中国研编中心总监孙忠、沣沅弘(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温静、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爱民和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经营企划公共关系部负责人等出席活动并分享对公益创新的看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31所高校的180余名国内师生和留学生到场交流自己开展的公益项目、经历与思考。
首先,叶静漪对境内外公益组织的嘉宾、兄弟高校的师生表示欢迎,对举办第二届大学生国际公益论坛表示祝贺。公益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和社会潮流,是公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青年学生是壮大公益组织和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他们以自己特有的热情与智慧,组建公益组织、传播公益理念、实践公益行动,发展着属于自己的公益事业。叶静漪用三句话激励青年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常保一颗向上、行善之心,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小事,它们慢慢沉淀能成大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要积极利用多方资源,广泛开展合作;“想到什么就抓紧去做”,有想法就去做,提高自己的执行力,不要犹豫,只要怀有一颗公益的心,身边尽是实践公益理想的机会。她希望青年学生能在公益活动中成长为青年领袖,在公益事业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做中国公益事业的领军力量;希望校内各单位积极关心受助学生的成才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国际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共同扶助学生成长成才。
论坛活动风采
之后,温静致辞并介绍了沣沅弘公司的公益理念,表示公司在发展同时始终不忘回馈社会,公益本身也是一种投资,是对个人和国家未来的投资。因此,公司在北大设立励志奖学金、公益基金和“沅”梦基金,支持学生完成学业、开展公益活动和境外交流学习。公司同时建立了学生服务总队能力建设基地,进一步为学校受助学生提供成才指导与资源支持。
随后,曾磊分享了国际美慈组织在叙利亚、阿富汗、南苏丹和尼泊尔等地开展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思考;陈忻瑗介绍了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历史、使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国际维和、国家救援、扶贫开发等方面开展项目的情况;孙忠展示了青年成就组织专注于教育公益事业的项目,项目通过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引入国际资源、开展人员培训和课程指导等活动,实现个人终身公益服务与社会效益的持续发展。杨爱民介绍了北大学生服务总队的公益理念、项目实践和成果,青年代表着未来,她希望大学生公益更多关注环保和教育,各高校充分交流、共同提高。陈洪涛分享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公益活动,公益的目的和价值就是促进社会公平,帮扶弱势群体,响应国家的扶贫政策。
本次大学生公益论坛共分为“Within:大学生公益的发展之道”“Forth:大学生公益与社会的互动”“Beyond:大学生公益的创新开拓”“学生资助与公益创新的组织与服务”四个议题。分别就“公益专业化的必要性、公益专业化推行过程的主要困难、我们能为公益专业化做什么、国外新的公益理念和模式”“如何增强对社会需求的敏感度、社会对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支持、社会与大学生公益的冲突、切断代际贫困”“公益创业、社会企业、绿色环保、贫富差距”等内容进行讨论。
举办大学生国际公益论坛,是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开展成才支持型资助模式的有益尝试。学生资助中心除组织学生服务总队开展支教、环保宣传、爱心包裹募捐、社区服务、敬老等日常公益活动外,还通过公益论坛的方式吸收国内外高校在公益理念、项目、方案上的创新做法,扩展受助学生的公益视野、提升公益服务水平、开展公益合作与交流,推动受助学生在公益服务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成长。此外,北京大学设立校级荣誉“公益之星”,已连续九年表彰199名在公益服务领域表现突出的受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经历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公益、拼搏、感恩的种子,将激励他们在公益之路上继续前行。
参加活动的同学表示,大学生群体从事公益活动有其独特优势也有其局限,要努力利用高校优势,提高公益专业化水平,提高公益活动的感染力,同时以国际化的视角去审视自身的公益活动,突破自身局限,走出象牙塔,借鉴新的公益模式和理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回应社会需求,让公益更好地服务社会,为中国公益走向国际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公益论坛致辞
** 同 志
在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上的致辞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贵宾,朋友们:
值此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我们相聚在充满生机的绿城郑州,隆重举办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暨河南省首届传统文化论坛,共同接受传统文化洗礼、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郑州市二七区委、二七区人民政府和66万辖区人民,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贵宾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文化,历来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5000年的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在这一历史长河中,作为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郑州,黄帝故里、殷商故都无不彰显着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翻开二七的历史画卷,马寨胡家垴的原始部落遗址告诉世人,我们的祖先早在2万年前已在这方土地上繁衍生息。3600年前的商都遗址,书写着这里的商文化源远流长,世界商业文明的一缕曙光由此启幕。发现于铭功路墓葬中的商代原始青瓷,把中国瓷器烧造史提前了1000多年。此后的岁月,先人们的智慧和故事薪火相传,从威严耸立的周悼王陵到古香古色的胡公祠,无不展示着二七区浓厚的人文气息。承载着工人运动历程和红色文化的二七纪念塔,一直是9000多万河南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依托,“二七区”也因此而得名,成为中国惟一因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而命名的行政区。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七区作为基层党委政府,有义务、有责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继承好,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暨河南省首届传统文化论坛在此隆重开幕,又将为二七带来一缕文化清风,让我们有幸全面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髓,必将为推动二七和中原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的光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