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与“物联网”的完美结合

时间:2019-05-14 17:0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供应链金融与“物联网”的完美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供应链金融与“物联网”的完美结合》。

第一篇:供应链金融与“物联网”的完美结合

供应链金融与“物联网”的完美结合 ——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建议构想

一、“物联网”的介绍

1.“物联网”的历史

1.1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就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并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英文: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1.2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1.3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1.4 2009年初,奥巴马就职后,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

1.5 温总理:“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2.“物联网”的概念

2.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括而言,就是利用RFID等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直接对话,尤其是后者。

2.2 “物联网”的积极作用

a. 对于生产方面:

整个供应链在“物联网”的帮助下,将增加1%~2%的销售额,减少库存10%~30%,降低劳动力成本5%~40%,运输成本降低2%到13%,产品的供货周期缩短10%到50%.;

b. 对于生活方面: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

2.3 “物联网”的应用所面临的困难

a.国际上没有统一的RFID标准。

b.RFID标签昂贵的成本对于汽车、冰箱、电视、手机等商品可能不值一提,但对于灯泡、牙膏等低价商品来说,成本无疑太高了。

2.4 如何平衡RFID的成本

RFID的成本需要通过整个供应链去平衡,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把RFID技术与物流、供应链有效结合起来。

实用商业情报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囤积在供应链中的商品价值高达400亿美元,RFID能够将库存降低25%;宝洁公司供应网络创新业务主管也曾表示,若能及时补货,脱销产品每减少10%~20%,年销售额就能从4亿美元提高到12亿美元;广东省物流龙头宝供物流应用RFID技术后,货物进出仓库的效率提升了90%多。

二、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

1.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的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利用“物联网”,对采供双方、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金融机构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信息流、物流、资本流三流合一,进而提升供应链的管理运转效率,降低供应链的管理运转成本,为银行向供应链贷款提供风险控制保障。

1.1 采供双方

通过对货物的实时监控,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1.2 电子商务

提供货物的实时信息(包括货物的形态、状态、价值等),方便网络交易

1.3 物流仓储

提升物流管理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1.4 金融机构

提供物权的质押、监管、处置,降低银行的风险

2.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三流合一示范图

3.技术准备:

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RFID技术建立全新的物流管理系统。

4.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运转流程图

5.苏州工业园区“物联网”及示范库的两大效益

5.1 社会效益:

a. 世界领先,全国首创的集物流仓储、电子商务和供应链金融为一体的“物联网”。b. “物联网”技术得到实践的检验,为中国参与国际RFID标准的制定争得更多的话语权。

c. 为园区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吸引更多的投资。d. 建成示范基地,树立园区的高新技术代表工程,为其他地区对“物联网”的应用提供借鉴。

e. 提高“物联网”的全社会推广可行性,人们期待已久的“物联网”生活成为现实。5.2 经济效益:

a.在工业园区区域内率先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为园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b.降低物流仓储成本,提高仓储物流效率,加速仓储物流智能化管理进程。

c.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增加供应链可视性和适应性,减少库存滞留时间,提高库存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资产实现可视化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客户服务水平。d.“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使供应链金融可以快速推广开来,盘活中小企业资本市场。e.“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使电子商务平台的咨询、交易更加安全有效,促进网上贸易的飞速发展。

f.使供应链金融涉及的物权质押、物权处置更加可控,降低银行的风险,从而为中小企业赢得更多的融资机会,让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快速恢复。

三、成功案例

 采用RFID,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其中$300million属于仓库和配送中心的跟踪费用的节约,$180million用于物流信息的提交和传送费用节约;  2004年英国Tesco公司和德国Metro公司都开始投资建设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

 TNT公司在欧洲负责汽车零配件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公司,成功地运用RFID技术和产品,有效地改善了在准确地时间按照准确的顺序将正确的物料配送到正确的工位的运作绩效,同时明显地降低了物流运作的成本;

 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DHL已经尝试2004年底在其物流中心用RFID技术取代条形码扫描;

 美国国防部耗资1亿多美金及多年时间建设实时追踪所有军事设备的供应链系统,执行全球最大的RFID网络;

 新加坡樟宜机场利用RFID系统进行空运货盘追踪,实现航空货运站内货盘的资产管理及定位信息监控,确保供应链系统的运行顺畅;

 HP公司利用RFID技术替换其商品订单服务系统,减少客户亲自到客服中心的次数,大大节约供应链成本并创造客户服务的新型态。

第二篇:生猪养殖与物联网技术结合

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物联网需求分析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猪舍环境缺乏有效及时的监测和控制手段;

(2)部分养殖场猪舍已配备空气温度湿度、氨气等传感器,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封闭式全面控制的需求,对性价比高的传感器需求强烈;

(3)生猪养殖疫病呈多发态势,常见生猪疫病的及时诊断对减少养殖企业损失意义重大,因此有关疫病的防控受到重要关注;

(4)生猪养殖厂缺乏对生猪个体的远程视频监测系统,难以实时自动监测生猪活动状况;

(5)生猪喂养过程中缺乏针对生猪个体的信息统计,无法实现精细饲喂和产品追溯,且缺乏相关的饲喂模型;

(6)生猪粪便对环境污染严重,需要实现自动清理;

(7)缺乏生猪养殖环境感知、传输、控制和应用的相应标准。

猪舍环境监控

猪舍环境监控通过在猪舍内部署 CO2、氨氮、H2S、温度、湿度等各类室内环境监测传感器,将各类传感器节点进行连接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环境传感器采集养殖场所的主要环境因子数据,并结合季节、猪品种及生理等特点,制定有效的猪舍环境信息采集及调控程序,达到自动完成环境控制的目的。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感知测控技术与养殖场的环境控制装备结合,可有效的提升养殖场管理及技术水平。

生猪疾病诊断

生猪疾病诊断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疫病诊断模型,其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疫病的病症进行采集、分析和收集整理,建立猪病诊治模型、猪病预警模型和专家会诊算法;疫情疫病疾病远程诊断,远程诊断采用 3G、M2M、呼叫中心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猪疫病专家相结合,实现网上诊断决策系统、远程会诊等多种模式的猪病诊断,诊断方式支持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交流方式;生猪疫情预警模型,利用生物传感器及图像信息对可能发生疫病的生猪进行早期诊断,做到疫情早发现、早预警,以控制各种传染病的蔓延。

生猪个体行为视频监测

对与生猪个体行为进行自动视频监控,是分析和发现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异常状况,判断个体生猪发情、进食、生病等行为的有效技术手段。猪舍视频监控主要实现对猪舍环境的远程自动监测管理。视频监控适应于现代集约化养猪场对养猪过程封闭管理的要求,有利于生猪的安全生产,可有效降低现有养殖模式中养殖人员介入过多对生猪生长的不利影响。为方便及时观测生猪个体的行为,需在养殖场布设固定或者可移动视频检测设备,利用视频摄像头的动态可视化特点,将生猪养殖过程予以实时监控。

生猪个体行为视频监测主要涉及视频数据的采集,视频数据的传输,视频数据的分割、边缘提取、形态识别、跟踪等处理过程,用以得到猪只的不同行为与生长状况等信息。视频数据通过网络发送到计算机、手机等终端用以实现养殖场的异地实时监测。

精细喂养

目前,国外已有多家公司开发了自动化的养猪系统,并已成功应用于很多繁殖养猪场甚至商品猪场,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也有多家先进的养猪企业引进了国外的自动化养猪系统。

荷兰Nedap 公司的 Velos系统打破了定位栏养猪模式,缔造了全新高效的智能化福利养猪模式,大群母猪在一个圈里饲养,可以做到单体母猪的精确饲喂,24小时自动检测母猪是否发情,自动分离发情母猪。

法国 ACEMO MF24母猪多功能自动饲喂系统,1 台电脑可以控制1~24栏,每栏能够饲养50~60 头母猪,其主要功能有:1供应饲料,单独定量供应1~2 种饲料;2饮水,供料时,还可供水同步;3供应激素,便于控制同步发情;4发情识别,自动记录母猪访问公猪的次数、日期及访问的时间,处理这些数据可用来鉴定母猪发情;5母猪自动筛选与分隔;6喷色分类,根据不同类型气压喷色(3 种颜色)。

美国奥斯本工业公司生产全自动母猪饲喂站(TEAM)包括妊娠站和发情探测站。TEAM系统利用电子控制的饲喂站管理群体饲养母猪中的个体采食。饲喂站通过每头母猪佩戴的电子耳牌识别母猪,并根据其胎次、膘情体况和妊娠日龄等相关信息投放相应数量和种类的饲料。电子发情探测站用于检测母猪群体中处于发情状态的母猪,其检测的准确率比人工检测提高 7%。自动分离站(分栏门)用于将需要处理的母猪自动分离到隔离栏。TEAM系统的软件用于收集、传送与母猪相关的数据并据此控制饲喂站、发情探测站及自动分离站的工作,同时根据操作人员的需要形成各种各样的数据报告和图表,帮助管理者提高对母猪的管理水平,进而有效地提高各猪场的经济效益。

国外系统由于技术的垄断,特别是 RFID 技术的高度保密,使得他们可以随意定价,比如 VELOS 系统在国内的价格超过30 万,而 TEAM 系统和法国ACE-MOMF24 母猪多功能自动饲喂系统的价格更是在百万以上,这对于国内的中小型养猪场而言是十分昂贵的,使国内很多养猪户望而却步。

生猪粪便自动清理

生猪排泄物较多,对环境污染严重,建立生猪粪便自动清理模块,能够降低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实现集中粪污处理,对提高疫病控制和污染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生猪粪便自动清理技术涉及关键技术包括:粪便自动收集,宜采用机械类设备对粪便进行收集,不仅可以节省清洗猪舍的人力与用水,而且可以消除养猪场的臭味,实用方便,效果良好;猪舍空气自动净化,根据猪舍环境的实际情况,对猪舍空气进

行净化,可降低全封闭猪舍微生物浓度。同时该模块与环境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结合,保持良好的猪舍环境。

生猪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应用

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管理相对落后、大量的养殖废弃物排放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等问题,生猪养殖物联网采用信息技术、生物化学、智能环保等多种技术,根据猪场环保建设和运营模式,可以建立生猪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应用模块。生猪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应用涉及关键技术包括区域生猪养殖污染排放预警与控制,建立基于BOD 传感器、COD 传感器、总P传感器以及氨氮传感器的报警装置;根据生猪养殖场分布特点计算各养殖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建立区域生猪养殖污染排放的预警与控制模型;养殖管理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部分或者全部的养殖场进行调控;生猪养殖污染排放控制与方案优化决策管理系统,根据在线检测获得的不同水系、不同位置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分布特性启动相应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减少全区域排放量。对不同调控途径的控制方法进行方案(均摊减排、重点减排或者动态减排)筛选和评估,择优选择有利于养殖业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保护的措施。

注: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COD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COD值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第三篇:物联网冷链监测管理系统

物联网冷链监测管理系统一、冷链环境监测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冷链温度监控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制冷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对环境温度进行严格的监控、记录、分析、决策,无线传输到计算机,对环境温度实现智能化管理。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现代冷链物流属于控温型物流,为了实现冷链物流的信息处理及时、配送流程优化,以及存取选拣自动化、物流管理智能化,冷链物流需要信息化技术作为辅助手段。

目前冷链行业内的企业基本都可以提供仓储、冷链运输、市内配送等基础服务;除此之外,一些企业提供的服务范围更加广泛,诸如配货、分拣、贴标等附加功能;采购、库存管理、数据分析等增值服务。不断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将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通过先进的射频识别技术、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及温度传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需要恰当的温度管理来保证质量的生鲜食品和生产流程管理中,将温度变化记录在车载智能终端”上并同时“实时”的通过“具有GPRS或3g、4g流量通道上传”到企业的管理平台,对产品的生鲜度、品质进行细致地、实时地管理。可以简单轻松地解决冷藏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监控问题。

二、冷链温度监控系统的应用。

1、疫苗冷链温度监控系统

疫苗冷链监测系统对所有疫苗冷链设备(包括冷库、冰箱、冷藏车)实施“1个云平台+N个监测端”的信息化监测模式,即通过在疫苗冷藏冰箱、冷冻冰箱、冷库、冷藏车内安装高精度温(湿)度探头,把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冷链监测设备,冷链监测设备将数据直接上传到冷链云端平台,出现因断电、设备故障等导致的异常情况,系统将通过短信、声音、微信等方式及时报警。

这个监测系统替代了以往“冰箱人工监测、疫苗运输温度事后验证”的落后监测模式,将每天2次手工冰箱测温改为24小时自动监测,极大地解放了人力,最大限度地保证疫苗储存、运输环境安全。

2、蔬菜鲜果奶制品冷链温度监控系统

蔬菜鲜果奶制品的冷藏,不仅有助于减慢它们的腐坏速度,保持新鲜,而且对全国物品的运输和合理配置有极大的影响。选择GPS冷链温度监控食品传输过程让客户不再担心质量问题,人们也吃的放心。在多年自主开发GPS物流车辆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实际冷藏物流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要求,全方位整合GPS工业级调度监控技术,设计出一整套适合冷链物流企业货运管理和一体化服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3、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如何对车辆卫星监控管理系统

此GPS监控方案根据自动识别采集技术、GPS车辆跟踪技术,将货况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输入信息平台计算机系统,在运送过程中利用GPS冷链温度监控跟踪技术方法和手段,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采集和跟踪反馈的有效解决手段,在物流企业的车辆追踪,所运送物品追踪和供应链的身份识别与位置定位等方面都可协助企业充分有效地解决目前冷链物流企业中货况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4、冰箱冷库温度、温湿度监控系统

本温湿度监控系统主要提供对冷藏室、冰箱、冷库等环境空间温度、湿度的严格监控和管理。系统能对大面积的多点的温度、湿度进行监测记录,并将数据传输到PC机上进行数据存储与分析,并输出打印曲线,在设备异常情况下还以多种形式的报警通知相应人员。A、系统功能:

(1)、可在线实时24小时连续的采集和记录监测点位的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光照、空气洁净度、供电电压电流等各项参数情况,以数字、图形和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存储监测信息,监测点位可扩充多达上千个点。

(2)、可设定各监控点位的温湿度报警限值,当出现被监控点位数据异常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方式包括:现场多媒体声光报警、网络客户端报警、电话语音报警、手机短信息报警等。上传报警信息并进行本地及远程监测,系统可在不同的时刻通知不同的值班人员;(3)、数据集中器提供USB接口,在没有配监控电脑或监控电脑损坏、瘫痪,可随时用U盘导出将数据转至其它电脑。

(4)、数据集中器端提供具有信号输出协议的端口,可接通信设备(GPRS DTU等)进行无线传输。

(5)、温湿度监控软件采用标准windows 98/2000/XP全中文图形界面,实时显示、记录各监测点的温湿度值和曲线变化,统计温湿度数据的历史数据、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累积数据,报警画面。(6)、监控主机端利用监控软件可随时打印每时刻的温湿度数据及运行报告。

(7)、强大的数据处理与通讯能力,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局域网内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访问监控电脑,在线查看监控点位的温湿度记录仪变化情况,实现远程监测。系统不但能够在值班室监测,领导在自己办公室可以非常方便地观看和监控。

(8)、系统可扩充多种记录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能进行绘制棒图、饼图,进行曲线拟合等处理,可按TEXT格式输出,也能进入EXCEL电子表格等office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9)、控制软件的编制采用软件工程管理,开放性与可扩充性极强,由于采用硬件功能的软件化的系统设计思想及系统硬件的模块化、通讯网络化设计,系统可根据需要升级软件功能与扩展硬件种类。(10)、系统设计时预留有接口,可随时增加减硬软件设备,系统只要做少量的改动即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可根据政策和法规的改变随时增加新的内容。

(11)、设备改进、检修过程中及检修完成后,均不需要停止或重新启动机房监控系统。

(12)、系统都均做可靠行接地,以防静电。B、温湿度监控系统产品其他应用场合:

食品、电子生产车间、药房、冰箱、冷库、库房、机房、实验室、工业暖通、图书馆、档案室、博物馆、孵房、温室大棚、烟草、粮库、医院等其他需要环境监测领域。

三、温湿度如何布点

GSP认证最新规范规定:药品库房冰箱、冰柜、冷库、冷藏车、仓库温湿度应该如何布点

常温库、阴凉库温湿度分布点要求(满足GSP认证最新规范规定)温湿度传感器的布点跟库房面积密切相关,由药品库房的面积来决定温湿度传感器的点数,一般来讲常温库300㎡安装一台温湿度监测点;301-600㎡安装2个温湿度监测点,601-900㎡安装3个点温湿度......1501-1800㎡安装6个点,以此类推。

如果库房隔断出独立小库,不论小库面积多大,都要安装一个监测点。如果库房为立体库或高架库要使用双层布点规则进行温湿度布点。、冷库温湿度分布点要求(满足GSP认证最新规范规定)

冷库布点:平面单库20㎡一下应不少于2个监测点,20-50㎡不少于3个监测点,50-150㎡应不少于4个监测点;151-300㎡应不少于5个监测点、冷柜、冰箱分布点要求(满足GSP认证最新规范规定)

如果有单独的冷柜,冷柜每柜安装一个温湿度监测点,单独小库不论面积多小,都应安装一个监测点。、冷藏车

每辆冷藏车安装不少于2个监测点

四、总结

以上关于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实现了冷藏货物的温度和运输的结合的全监控,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减少食品损耗,有效保障运输的安全性,提升生产效益,是现代生产生活中有效有益的冷链温度监控管理。

第四篇:区块链+物联网的应用探析

“区块链+物联网”的应用探析

年初开始,技术圈就在传扬2018年是区块链爆发年。其实,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技术创新,只能在原有的应用基础上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因为它毕竟还是基于不变的计算机语言和代码,只是整合了互联网非常用的加密技术等产生的一个创新型“解决方案”。

目前,社会信息化方面应用最广泛的还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实用性需要新技术来升级,因此,未来物联网将是与区块链擦出最多火花的领域。下面从技术和应用结合的角度来探析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

首先来看物联网行业面临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物联网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是安全性(确保数据的隐私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数据连续性和各种数据交互的兼容性)的问题。

物联网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渗透式应用,大家有目共睹。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球的普及,信息互联互通的需求急剧增加,物联网是真实的应用。但是,作为物联网的构成是否能够应对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网络设备、数据传递网络、应用系统都是关键。

硬件方面:由于物联网应用场景的不同,传感器的种类众多,作用各不相同,在很多细分场景,存在着成本与规模的问题;传感器本身需要一些半导体材料、生物技术、芯片技术、封装工艺等的支撑,其技术更新换代会受到限制。

标准兼容方面: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千差万别,通信协议的差异,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导致物联网领域的各类标准不一致:硬件协议、数据模型标准、网络协议、传感器标准、设备连接标准、平台兼容性、第三方应用接口、服务接口等。各类标准不一致会导致网络传输问题以及资源浪费。

数据存储问题:目前物联网的数据存储基本都采用云技术,但随着数据量的几何级增加,数据的存储成本、存取效率、性能稳定性等方面,会有巨大的考验。即使克服了空前的经济和工程方面的挑战,云服务器仍然是一个瓶颈和故障点,这会颠覆整个网络。

数据分析问题:物联网设备采集的数据,大部分后期都是简单的处理,缺乏对数据的深度挖掘,更不要说运用在企业提升生成效率、收益等方面凸显任何价值了。这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专项发展方面会有一定深度应用,但不普及。

数据安全问题:物联网领域在智慧城市、交通、能源、金融、家居、医疗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互联互通,其执行环境各不相同,网络安全防御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个是机器被攻击或篡改后对系统安全、个人生命安全的影响;另一个是数据泄露问题。

物联网领域一旦产生安全问题,危害将极大。

其次用区块链技术寻找解决方案

物联网行业本身是一个上下游衔接很连贯的行业,而区块链技术本身是个相对独立的“解决方案”,它解决了数据安全、信息共享安全、终端信用等物联网常见问题。区块链可以作为一项“解决方案”融入物联网应用。是运用区块链技术去解决或完善物联网产业中的某些环节或问题。

基于这个认识,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方面主要运用的方向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方面。第二个是新商业模式探索(数据交易结算)方面。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目前的物联网应用基本上都是采用中心化的结构,所有的数据汇总到云资源中心进行统一控制管理。物联网平台或系统一旦遇到安全攻击或是系统漏洞被利用,信息可能存在泄漏和被盗取风险。

另一方面,政府安全部门可以通过未经授权的方式对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的数据内容进行审查,运营商或平台也很有可能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将用户的隐私数据出售给广告公司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实现针对用户行为和喜好的个性化推荐等。这些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数据安全及危害个人隐私问题。

采用区块链技术可对物联网数据完成如下改变:(1)在数据发送前对其进行加密;(2)在数据传输和授权的过程中,加入身份验证环节;(3)涉及到个人数据的任何操作,都需要经过身份认证进行解密和确权;(4)操作记录等信息记录到链上,同步到区块网络上。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物联网数据的安全及隐私问题。

新商业模式探索

目前的物联网仅仅是将设备连接在一起,完成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功能,而未来的物联网将在连接各终端联网设备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智能,依照预先设定的规则逻辑进行自主协作,完成各种具备商业价值的应用。如数据间的交易、价值转移等。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数据的授权可信、可验证,以及数据交易的整个过程完整记录并无法篡改。

要实现这些功能,在中心化架构下,不同利益主体间很难完成机器数据间的自主协作和交易。

因此,目前的物联网设备的协作和交易只能够在同一信任域下进行,也就是说协作和交易的设备必须是同一个物联网运营服务商提供或者进行授权验证,这就大大降低了物联网应用的真正商业价值。

采用区块链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去信任中介的直接交易,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制定执行条款,当条件达到时,自动交易并执行。这种方式可以产生很多应用场景,比如通过智能合约控制家中的电冰箱在饮料不够的时候直接向附近超市下单进行采购,超市送货时,根据货物条码自动扫描确认订单和完成支付等操作。

商业应用方面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度: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中心化服务需要付出的计算、存储和带宽成本会加大企业成本压力。区块链的点对点分布式存储和计算,在其他领域,面对数据类型差不多,或是数据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是可以实现并提高效率和成本的,但在物联网行业很难真正执行。

区块链的数据防篡改属性,需要在数据本身安全有效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但当物联网数据采集的各类终端设备不安全,或是网络不安全时,传递的数据信息本身就是错误的情况下,将其记录在区块链上,是无法从根本上确保数据安全的。

由此,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应用领域里,依然是一项“解决方案”而非颠覆性创新,技术的完美应用离不开现实制度的保障。

市场角度来看区块链与物联网应用

根据Forrester wave的物联网报告显示:IBM、PTC、GE、思科和微软已成为占据物联网平台市场的主导企业。IBM、微软、亚马逊和SAP都在各自的物联网云平台上提供区块链技术相关服务,为未来海量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提供弹性资源池,做了超前布局。

IBM是最早宣布他们对区块链的开发计划的公司之一,它在多个不同层面已经建立了多个合作伙伴关系,并展现了他们对区块链技术的钟爱。它已经发表了一份报告,指出区块链可以成为物联网的最佳的解决方案。

早在2015年1月,IBM就启动了ADEPT项目,一个使用了P2P的区块链技术的研究项目。IBM还与三星专为下一代的物联网系统建立了一个概念证明型系统,该系统基于IBM的ADEPT(自治分散对等网络遥测),ADEPT平台由三个要素组成:以太坊、Telehash 和 BitTorrent。使用该平台,两家公司都希望带来一个能自动检测问题,自动更新,不需要任何人为操作的设备,这些设备也将能够与其它附近的设备通信,以便于为电池供电和节约能量。

此外,能源物联网领域传统公司和区块链初创公司正双向发力,不断促进区块链在行业里的广泛普及和加速融合。根据咨询公司Indigo的报告,电力行业的“区块链+物联网”应用方面,已经从终端支付(加密数字货币)、能源交易市场、技术支撑+行业组织、智能家居点对点交易、打造智慧城市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生态格局。

科技圈最常见的新闻就是金融业物联网与区块链的结合应用,多家公司已经率先将区块链整合到其生产和供应链中。

总结

2017年3月,中国联通联合众多公司和研究机构在ITU-T SG20成立了全球首个物联网区块链(BOT,Blockchain of Things)标准项目,定义了去中心化的可信物联网服务平台框架。开始了“区块链+物联网”的国际标准先行探索,由此看,区块链技术对物联网应用的渗透,已经成为全球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趋势。通过整合区块链技术,物联网设备的用户可以采用自己真正拥有的数据,为自己带来新的价值,形成一系列的生态循环。在物联网区块链日益完善的标准指引下,区块链打造的物联网生态环境势必会超越传统物联网的生态体系,引导物联网、智慧城市一类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走向新的境遇。

第五篇:物联网发展与应用

物联网的概述及应用

摘要: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之后,蓬勃兴起的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是二十世纪人类社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延展与归结。当今社会,物联网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日趋成熟,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文主要介绍物联网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还有个人的一些创新想法。

关键词:物联网

概述

应用

创新 一 物联网的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按照约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最终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从物联网的定义上我们不难看出物联网指的是将各式各样的信息传感设备(例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从目前物联网的发展来看,RFID电子标签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2.物联网的原理

物联网首先必须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任何事物网络。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概念提出,打破了传统旧思路,展开了一个新的技术领域。传统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基础的建设,例如机场,建筑物等,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例如个人电脑、宽带等,这两方面是相对独立存在的。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新一代的IT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我们可将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基础设施中,大到国家基础设施电网,铁路,桥梁等,小到家庭生活中的必须用品,空调,冰箱,热水器等,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真正的智能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3.物联网的特征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4.存在的问题

在物联网中所有“事物”都连接到全球网络,彼此间相互通信,这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例如可信度,认证,以及事物所感知或交换到的数据的融合。人和事物的隐私应该得到有效保障,以防止未授权的识别和攻击。安全与隐私这个问题,是人类社会的问题,不论是物联网还是其他技术,都是面临这两个问题。因此,不仅要从物联网内部的技术上做出一定的控制,而且要从外部的法规环境上作出一定的司法解释和制度完善。二 物联网的应用

1.物联网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农业中,人们获取农田信息的方式都十分有限,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

在温室环境里,每个温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一个测量控制区。采用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和具有简单执行机构的节点构成无线网络,来测量土壤湿度、土壤成分pH值、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和气压、光照强度、CO2浓度,由此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将生物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用户通过布置无线传感器网络检测系统,可以对牲畜家禽、水产养殖的生活习性、环境、生理状况及种群复杂度进行观测研究,也可用于对森林环境监测和火灾报警。传感器节点随机密布在森林之中,平常状态下定期报告环境数据,当发生火灾时,节点通过协同合作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火源的具体地址、火势大小等信息传送给相关部门。此外,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可以应用在精准农业中,来监测农作物中的害虫、土壤的酸碱度和施肥状况等。

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形状传感器、颜色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可用来监测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由此确定作物的成熟程度,以便适时采摘和收获。用户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植物生长的人工环境的监控,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例如,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环境可以利用超声波传感器、音频传感器等进行灭鼠、灭虫;还能用流量传感器及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农田水利灌溉。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2.物联网在交通方面的应用

解决交通拥堵的传统方式是增加容量。但在当今交通容量有限的城市环境中,我们需要其他解决办法。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道路和汽车中是一个高效的解决途径。例如,增设路边传感器、射频标记和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城市管理设立一个城市监控报告中心,将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这样系统能够快速收集每个网格中所有类型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如何通过使用新技术和新策略使交通更加方便快捷。这需要改变人们固有的思维和习惯,还可以丰富驾驶者的经验,而不再仅仅关心出行时间及路线选择。同时,它还可以改进汽车、道路以及公共交通,使之更具便利性。人可以通过手机查看下一班的市郊火车或地铁上有多少空座位。集成服务和信息对未来的公共交通至关重要。例如,为均衡供求,未来的交通系统将可以定位乘客位置,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智慧的交通工具。

智慧的道路是减少交通拥堵的关键,但我们仍不了解行人、车辆、货物和商品在市内的具体移动状况。因此,获取数据是重要的第一步。通过安置的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系统技术等的先进自由车流路边系统来无缝地检测、标识车辆,我们可以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帮助监控和控制交通流量,并据此调整路线,从而避免拥堵。以后我们将能建成自动化的高速公路,实现车辆与网络相连,从而指引车辆更改路线或优化行程。智慧的交通系统可以缩短人们的空间距离,也可有效地保护环境。

3.物联网在生物识别方面的应用

生物识别技术在我国的普及速度十分惊人。从这项技术在国内出现到现在,不到十年时间,就已经处处可见。在大城市的写字楼中,很多公司使用的指纹打卡机就是生物识别技术的简单应用,还有笔记本电脑应用的人脸识别登录系统和指纹识别系统等等。这些技术看似与传统锁具相去甚远,但其实也属于锁具及安防产品的一部分。

相比指纹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和视网膜(虹膜)识别技术似乎还不那么普及,但是在大城市郊外的别墅区,应用人脸识别和视网膜(虹膜)识别技术的锁具与安防系统比比皆是。生物识别技术是锁具及安防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式,但是目前我国能够生产指纹锁的企业并不是太多,而能生产人脸识别锁具和视网膜识别锁具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这与我国锁具及安防行业的发展现状有关。

2010中国国际锁具、安防产品展(CIL&S)专家表示“中国国际锁具、安防产品展(CIL&S)依托于全球第二大五金展——中国国际五金展(CIHS)的强大平台,致力于为广大锁具与安防企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参与展会的将有300余家锁具与安防行业国内外领军企业参展,他们将带来最先进的锁具及安防产品参展。”该专家表示,“展会还将在现场设立„新品展示专区‟,为锁具及安防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提供免费的展示机会,助力锁具及安防企业把握未来行业发展的技术动向,进而促使自己的产品实现技术上的飞跃。” 三 可能的创新应用

我认为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来设计智能声控门,它们分为两类,一种是跟声控灯差不多的,有人要经过的时候,只要发出人的声音,门自动就开了,这类声空门没有选择性,任何人都可以让它打开,它主要应用于一些公共场所。另外一种是与指纹锁相似的,只有特定的人的声音以及设定好的类似于密码的话才能让它打开,这类们可以用于防盗,而且开门比较方便。不过这些只是一些想法,具体怎么实施,本人也不清楚。

下载供应链金融与“物联网”的完美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供应链金融与“物联网”的完美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打造现代化物联网应避免三个误区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烟草行业使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以“电话订货、电子结算、网上配货、现代物流”为标志的现代流通体系不断纵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物流作......

    应用物联网技术加速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应用物联网技术加速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字号:T|T 2011年10月10日09:28比特网 光明日报 近日,中商企业集团下属的中商集团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宣布,在未来三年内投资二十亿元,在山东......

    浅谈中国移动结合物联网发展要点5则范文

    浅谈中国移动结合物联网发展要点 [摘 要]中国移动通过扩大规模优势,以自主创新为契机参与物联网标准建设,以及深入拓展移动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促进中国移动与物联网的全面融合,加速......

    物联网与现代通信3

    物联网与现代通信论文 李少君 08005635 物联网与现代通信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物联网与现代通信的关系 第三章:物联网通信的核心技术 第四章: 第五章:物联网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第......

    物流与物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系列报告目录: 1、《中国电子商务物流设施与设备市场需求调研报告》(2011年) 100多页,数10幅图表,定价5000元 2、《欧盟关于推动物联网发展的系列白皮书》(2010)400页 定价:5000元 3......

    物联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物联网现状与发展分析概述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

    实习论文---汽车与物联网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小学期论文 我国车联网的发展和挑战 摘要: 车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有一个新主题,而车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为了满......

    物联网与感知中国梦

    物联网与感知中国梦 同许多新兴的产业、系统性的产业一样,标准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标准化,对讲机时代不会过渡到手机时代;如果没有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永远处在局域网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