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夹江的移民与姓氏
浅谈夹江的移民与姓氏
姓名是作为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的一个文字符号。姓名一般是父母或长辈所取,随父姓或母姓都可(绝大多数随父姓)。一个人有一个名字,也或有许多称谓,或有多个名字和号(乳名、小名、曾用名、笔名、号、别号、外号等)。古代许多名人有多称谓,如宋代文豪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夹江明代前贤张庭,姓张名庭,字子家,号蟾西,别号五兀山人。据记载,姓氏最早是表明家族的字,姓和氏本来有区别,姓最早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随着社会变革,后来说姓氏,专指姓了。
一个人的姓名进入成人后,除特殊情况外,很少改动自己的姓名了,前人有:“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说法。以前的妇女,未婚前在娘家取有姓名,婚后往往在父姓前再加夫姓,称呼为“某某氏”,家中丈夫可直呼“某氏”。在现在社会上如果单独称谓“某氏”的理论或著作成就,则不是指女性,而是对名人、专家的尊称。
人类社会中认识一个人,除记住相貌、性别外,主要还需记住姓名。学生到学校上学读书,开始就要“报名”。人们互相接触后,往往先问“贵姓”。有趣的是,世上同名、同姓的人不少,造成了一些麻烦和误会。人们就将本地同名姓的人用“大小”、“老少”、“男女”、“住地”来区别了。古代人取名字的时候,讲究避讳,家族中讲究排行,现在已不时兴了。随着社会发展,现在举行会议,往往在领导座位上标记姓名,在出席证件上除印制姓名,还嵌入本人照片。现在取名字的时候,已有取为双姓名字,最近就看到本地有一小朋友的名字叫“石杨文俊”,还有一小朋友的名字叫:“张羊雪娜”,很可能是用父母的姓再加名字组合。就因为同名姓太多的缘故,国内有专家撰文支持姓名的改革。如香港“陈方生安”的名字就证明了早有用父母的姓组合名字,或在父姓前加夫姓组合成四字姓名的情况。
夹江县的姓氏比较复杂,主要是外来人口流动及迁徙的原因。人们常说:“老百姓,百家姓。”夹江县的姓氏就超过两百之数,但不算是姓氏最多的县份,据说全国的百家姓氏达六百多个。远远超过传说是宋代编纂、清代整理的《百家姓》。夹江县的姓氏增减变化,在历史上大约有五次的人员流动而形成现在有两百多姓氏的情况。据记载,第一次为秦人迁徙入县境,时间在秦惠文王更元九年(东周慎靓王四年,乙巳---公元前316年)。第二次在成汉时期(公元344—347年),因僚人入蜀,县境为僚人占据(经隋、唐代僚人逐渐融入汉族)。第三次为元末至明代(数百年间陆续迁徙),第四次为明末清初(这是夹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第五次则为抗日战争至现在。
夹江古为“南安”属地,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县。《二十五史》有记载的名人有东汉的邓通、三国时期的费诗、宋代名医皇甫坦、明代兵部尚书余子俊等。前两次的移民因时代久远,仅见记载。元末至明代时期可从史志或家族宗谱上找到详载,如明代夹江有名的张庭的始祖张原是湖广省麻城人,因避乱入蜀,明初迁居于夹江;夹江华头镇沈氏奇宗墓碑述祖为原籍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人,因大明洪武元(年)戊申遭兵燹变故入川;《余氏宗谱》记载:“元兵部尚书南平王铁木健第六子铁承烈,元亡入川,于泸州凤锦桥插柳为誓,改姓余”。居于现夹江青州境内(以前属青神县管辖)。华头镇沙湾村《王氏家谱》叙述:明朝后期先祖王茂奉命入川,任省治台官吏,原籍为山西太原郡,王茂子廉曾任云南将军,王廉子福返太原郡,次子寿留夹江三根桥(今蟠龙),子孙迁华头场;夹江甘霖镇宝华村江祠,《江氏宗谱》述祖为明嘉靖年间由河南罗山县入蜀等。以上几例证明了第三次人口迁徙的一些情况。第四次移民的时间较长,传说历经清代“康、雍、乾三世”,历史上有“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县境内自称为祖籍“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的十有八、九。所谓“湖广省(在清代有湖广省的说法)”,可能实际上是泛指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诸省。如夹江木城镇史氏据说祖籍为广东,系“湖广填四川”迁徙夹江。华头镇的“敖”、“任”两位老人讲,祖上都是“湖广填四川”来的。第五次为抗日战争流寓入境、解放前后工作调动、厂矿内迁、知青下放、婚配原因等。县内冇的宫、卞、郜等姓,在县境内九O九基地和水工机械厂就可找到。《夹江县志》(民国版)载有清嘉庆九年(1805年)夹江举人王汝贤的《土著人》文章,夹江的土著人现已基本无法寻找了。在夹江的姓氏问题上要寻找姓氏的渊源真还是一件“理还乱”的深沉事情。同姓同宗又同一祠堂,所谓“一脉相承”。因同姓而不同宗(同姓不同祠堂),是为“家门”者,如县境内的张祠堂、李祠堂、王祠堂、江祠堂等都有数个。还有同宗却不同姓的情况:华头镇的沈奇宗墓碑述说兄弟三人入蜀后,一人到茅山岗(位于歇马乡)更姓李,另一人到“花溪(洪雅县境内)”更姓陈。曾有一孟姓老人告诉我:孟氏先祖为孟子,孟浩然为族中先贤,而全国孟姓均为同一排行(同宗、同祠堂),不知是否如此。
县内姓氏解放前曾统计为183姓,是邑人干端生在民国37年(1948年)依据县粮户姓名统计。1985年,《夹江县志》不完全调查统计为224姓。1992年,《夹江县情》统计为238姓,沿用前两次的排列增加:
丁刁弋于马 毛邓王方干 文尤尹韦亢 牛车仇母万 元孔田石古 史冯卢白甘 左皮包叶帅 申孙艾龙边 朱许吕汤任 伍成江吉旦 刘邢羊乔阴 向师那牟蓝 肖李吴陈沈 杨何张邹安 苏余邵赤宋 杜汪邱巫阮 谷匡冷辛陆 佘洗旷况权 岑郃周郑金 罗底欧明严 房庞季林孟 武易单岳官 赵侯施姜柳 费郝贺姚但 娄席骆钟胡 洪胥荣封韩 饶董陶唐秦 卿顾祝钱殷 贾郭徐高夏 莫翁耿聂袁 敖涂倪曹戚 章康常黄晏 梁梅符龚宿 盖崔商蒋段 谢彭傅谌舒 童强程蒙解 温游曾鲍窦 葛雷蒲赖詹 阙熊蔡缪蔺 翟廖阚谯鲜 蹇简滕黎鲁 戴鞠魏瞿潘 樊范颜谭管 阎薛苟伊尧 居覃景寇萧 银税敬甑先 祖喻裴续晋 芦辜凌
从以上公布的姓氏看,字典解释肖和萧是可通字,“萧”俗作肖,属多记一姓。漏掉了一些姓氏:如世居夹江的“冉”和“焦”姓,因工作调动增加的复姓“欧阳”和“仓”、“党”、“屈”“宁”姓,夹江还可找到大概是仅有数人的“真、索、卜”姓。另还可能有“鄢”、“毕”、“华”、“桃”、“佐”、“齐”、“桂”、“纪”姓以及厂矿内迁而来的“宫”、“卞”、“奚”、“郜”姓,“关、付、代、兰”等姓,在夹江可以说肯定是有的,这样不完全统计就已达263姓了。在夹江二郞庙的现代石刻碑上还可找到“瑞、庄、粟、宗、户、滞、敫、思”等姓,可能是乐山、五通一带的姓氏。在知青下放的时候,县内曾有过“全、渝、邝、拜、闵、译……”等姓,以后都陆续调工走了。据《夹江县志》记载:民国前,县境内曾有“能、褚、宣、审、青、郦、勾龙、皇甫”等姓氏,现在已基本无法寻找到了,如“能”姓是否融入了熊姓很难说。夹江还曾有过的“楼、湛”等姓,《夹江县情》公布的“卿、郃”等姓,不知现在能不能找到。就僅僅在夹江要全部弄清楚究竟有多少姓氏,需要仔细察看人口普查结果才能定案。
在姓氏中有许多姓因同音不同字,很容易混淆,如关与官、付与傅、代与戴、兰与蓝、邹与周、张与章、姚与尧、席与习、刘与牛、晋与敬、伍与武、陶与桃、殷与阴、芦与卢、申与孙、曾与甑、区与欧、简与蹇、旦与但、樊与范、乔与谯、卿与青、宫与龚、秦与覃、林与宁、凌,旷与况、邝,陈与程、成,严与颜、阎,杨与羊、扬、阳……等等。夹江的口音方面,还容易将 “季与纪”、“易与叶”、“葛与盖”、“彭与裴、“乐与岳”、“娄与楼”、“饶与尧、姚”,“解与蹇、简”,“席、习与胥、奚”,“江与姜、蒋”,“于与余、俞、喻、渝”……等混淆。有的嫌姓氏笔划复杂,被人简写,如“殷”写为“阴”、“姜”写为“江”、“傅”写为“付”、“蓝”写为“兰”、“戴”写为“代”……等。另还容易将赤与郝、余与佘、阙与阚、尹与伊……等误认。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移民的原因,各姓氏由家庭而宗族,聚族而居,所以在夹江同姓聚居得名的自然村就多达400余个。如漹城镇薛村6组300余人全为张姓(未包括婚配来的女方姓氏,下同。)、木城镇石柱村1组16户60余人全为李姓、甘江镇大同村7组全为乔姓等。有的地方因双姓聚居而得名,如干、徐二坝、马廖沟、王宿岗……等。以前同乡、同族、同姓、同宗的人们,往往还组织会馆,如“三元宫(山西会馆)”、“万寿宫(江西会馆)”、“天后宫(福建会馆)”以及“南华宫(广东会馆)”和“西秦会馆”等。各姓族人还建立祠堂,如张祠堂、李祠堂、王祠堂等。
华夏文明五千年,每一个姓氏,无不是追寻生命记忆源头的线索,每一个姓氏都有一串厚重的历史和长长的尘世故事,姓氏文化真是流金溢彩,令人目不暇接。除李、张、王、刘等“大姓”外,人口相对较少的“小姓”姓氏分布广泛,数量很多。有的姓在这一方是“小姓”,在另一处却是人数很多的“大姓”,如在夹江人数稍少的谭姓,在福建省一带就是范围很广的“大姓”。姓氏记载是一个地方编志修史的一个内容,姓氏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深厚,充分地反映了一个地域民族、民俗的文化、文明源远流长的辉煌历史,也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凝聚力。
(关于中国的姓氏,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2000年10月,四川遂宁市档案馆职工陈历甫用了30多年的时间,自费到全国各地收集了10129个中国的姓氏,并整理成《中国姓氏书法大辞典》出版。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杜若甫研究员,将自己毕生收集的姓氏成果,不计报酬地送给了陈历甫。到2003年,陈历甫又收集了9860个中国的姓氏,加上以前收集的,共计19989个姓氏,已接近2万个。中国的姓氏真是包罗万象、无奇不有,数字类从一到
十、从二十到百、千、万、亿都是姓。少数民族的姓氏中,不乏有7个字、8个字、9个字的姓。还有一些姓氏是《康熙字典》上都找不到的字。不管姓氏和名字如何奇特、怪僻,在人们的是常生活中,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第二篇:夹江打假案例分析
夹江打假
1995年7月28日,四川省技术监督局稽查一队得到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举报,派员去该省乐山市夹江县彩印厂查封了该厂未经彩虹公司合法授权而印制的近二万个彩虹牌电热灭蚊药片包装盒(该种药片是彩虹公司产品),同时查封了有关的印刷设备和厂房,并于10月上旬对该彩印厂及其法定代表人万建华作出分别罚款5万元和4万元的处罚决定。因对该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不服,夹江县彩印厂和万建华先后在夹江县法院和成都市中级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这两场官司均是省技术监督局胜诉)。与此同时,彩虹公司诉彩印厂侵害其名誉权、荣誉权和商标专用权,夹江县法院诉成都商报社在报道此案时侵害了该院的名誉权。在夹江打假案实施和审理过程中,许多新闻媒介(包括中央电视台)作了连续报道,部分人大代表也进行了强力干预。“打假能否有错”、“制假者能否把打假者送上被告席”,引起了热烈争论。
问题:“四川省技术监督局是否越权”、“打假能否有错”?
分析:公共行政的过程是行政权力的行使与运用过程。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力实施管理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对政府而言,凡是未经法律授权的行为,原则上均不得实施;而对公民而言,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为,原则上公民都可以做。根据1993年修订的《商标法》第三十八条、三十九条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因此,工商部门应是商标侵权案件的主管机关,技监局不具备商标侵权案件打假的主体资格,其执法属于越权执法。该案例告诉人们,“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从行政法上讲是站不住脚的,打假也必须具备打假的资格”,否则将导致越权无效的法律后果。
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不恰当的
第三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了解姓氏寻根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以调查为前提,以探究学习为原则,以点拨为主线,形成浓郁的合作学习氛围。
3、让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语文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追宗溯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了解姓氏寻根现象。
难点:探究中国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教学过程】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时安排为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伦敦奥运会期间有网友戏谑:中国奥运有三宝,跳水,体操,乒乓好;韩国奥运有三宝,射箭,姓朴,眼睛小;美国奥运有三宝,篮球,田径,家世好;非洲奥运有三宝,人黑,牙白,巨能跑。说起金姓和朴姓,我们大多会想到他是朝鲜或者韩国人,我们也可以由一些少数民族的姓氏猜中他们是什么族。可见姓氏是不同血缘集团的符号,不同姓氏表示不同的民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中国姓氏文化
二、分析姓氏源流
1、张、王、李、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多少种姓?
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在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2、既然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姓,大家有没有想过姓是怎么来的?在现在生活中,通常子随父姓,那么在古代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明确:我们书上有这样的例子,古代有个本应姓赵的人,因为承袭他父亲的爵位而改姓周阳,可见我们有的姓是因为封地的缘由而来。
三、姓氏的源起及意义
1、图腾演变为姓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
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2、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因此在母氏氏族时期人们用姓是来区分不同的部落。既然我们讲清楚了姓,那么氏是怎么产生的。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氏”是什么意思? 明确:“氏”的本源义是木本即植物的根,在父氏社会中,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而族长或有权势者往往一夫多妻,男子升到一家之长的地位。这时出现了同一姓所衍生的分支,但是当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氏的,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氏。那么可见姓氏中的姓是“别婚姻”,氏则是“明贵贱”。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
据此,研究者认为我国的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并作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氏隶属于姓。夏、商、周时期,姓氏作为贵族间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一种制度。自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也就是说在炎黄之前人是没有姓名的,到炎黄时期出现了姓名,那时候人首先出现的是名后来才有姓,而且名和姓是不相连的,把名和姓连起来是战国秦汉时期,比如刘邦、陈胜、吴广。
3、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增多,来源极广。主要来源于封国名、谥号、爵位名、官名、居地、职业等。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②.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③.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④.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⑤.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⑥.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⑦.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⑧.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⑨.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⑩.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四、文化寻根
1、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
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
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根据国家,分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
2、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文化就是创造,每一种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创造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文化的生命。文化既有开放性,也有封闭性。各种文化之间,既可以融合,也会发生冲突。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类。每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渊源及特点,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支点,进而为继承和发展母文化做出贡献。
3、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认识。
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
在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外界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自身的生死。于是,各种形式的图腾崇拜便出现了,先民力图通过这些活动去解释奇怪现象。这些意识和行为便是节日产生的渊源。
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节日的出现必然与历法有关。在中国最早的历法著作《夏小历》中就有关于北斗斗柄的记载。在《尚书》中已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后来发展为八节气。到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
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已经是比较稳定的社会风俗。这时,历史已经渗透到节日风俗中,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代替了原来的某些原始崇拜活动。儒家礼法思想的影响,使得节日风俗上升为礼俗,甚至成为国家大典,扩大了节日的影响。
五、课堂总结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每一个姓氏中的杰出人物都以其骄人的业绩照亮了历史的长空。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探讨姓氏寻根现象,我们更加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六、布置作业 阅读《百家姓》,掌握各姓氏的正确读音并了解其渊源。
七、板书设计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一、姓氏的源起及意义
1、图腾演变:竹、牛
2、母系氏族制度的产物:姜、姚、姬
3、其他
二、文化寻根
1、文化
2、节日文化
第四篇:姓氏文化公园
姓氏文化公园
《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占姓氏总数的38%,其所包含的人口则占到了今天汉族总人口的84.9%以上;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占57%;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可以说,河南就是全世界几千万客家人的祖根地。
济源也是中华姓氏文化发源地之一,据史学家考证,原、向、樊、单、苗等姓氏的根祖地都在济源。
笔者认为,关于姓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应该是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到河南、朝觐到河南、拜祖到河南的热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如果政府主导,民间投资,在济源建立原、向、樊、单、苗等姓氏文化园,将会让济源扬名天下,给济源带来恒产、恒业,获得可观的旅游收入。
建设姓氏文化主题公园的意义在于:一是理清中华民族姓氏的脉络,有利于地中华姓氏的深入研究;二是增强同一血脉宗亲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三是有利于同一姓氏人群的交往,促进不同地域的民俗交流和文化繁荣;四是有利于集聚全宗族的财力,打造同一姓氏的文化传承载体;五是展示历史人物的伟绩,激励后来人为宗族的荣耀去奋斗;六是通过文化交流,促进贸易往来;七是促进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八是为同一宗族的后来人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归宿地,以节约土地资源。
建立原、向、樊、单、苗等姓氏文化主题公园,不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只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即可。
第一,市政府设立姓氏文化研究中心,对原、向、樊、单、苗等姓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统一领导。
第二,市政府面向全世界发出“英雄帖”,分时段分别召开起源于济源的几个姓氏的宗族大会,通过宗族大会选举产生宗族事务理事会,确定理事会章程。
第三,宗族事务理事会负责筹集本姓氏文化发展基金,规划筹建本姓氏文化主题公园,负责理事会内部管理事务和本姓氏文化主题公园的管理事务。
第四,市政府配合宗族事务理事会在本辖区内选取最佳地理位置(最好是依山傍水的山岗地),建设本姓氏文化主题公园,例如:在克井原昌建立原姓文化公园,在承留枣林建立樊姓文化公园。
第五,建设姓氏文化主题公园沿袭中国传统的古建筑风格。主题公园应包括四大部分:本姓氏宗祠(对本姓氏的族谱系列进行整理;对没有进入族谱系列的人,包括新生男女婴儿进行登记;建立和保管本宗族所有人的历史档案)、历史名人纪念馆(可以集中建设,也可以分别建立)、列祖列宗的祭拜堂(为了方便祭拜,最好是按分支系分别设立)和后来人的骨灰安置地(墓地,有数百亩的林地即可)。
中国人特别看重墓地的选择和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不惜重金去修缮墓地,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占用大量耕地。要解决这种矛盾,在姓氏文化公园里修建骨灰安置地(可以是数百亩林地),是最好的选择。中原地区的习俗是:亲人亡故之后,在三年内到坟上祭拜的次数比较多;三年之后,就是每年上两次坟,一股是清明一次,十月份一次。为了方便祭拜,建议市政府在殡仪馆周围建立一个综合性墓地,允许新亡故的人的骨灰在此存放三年。三年之后,由亲人将骨灰送往姓氏文化主题公园,抛洒到公园的林地里。以后,每年清明节,就到姓氏主题公园去祭拜亲人。
第五篇:英语姓氏
英国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名而没有姓。直到16世纪姓氏的使用才广泛流行开来。英语姓氏的词源主要有:
1.直接借用教名,如 Clinton.2.在教名上加上表示血统关系的词缀,如后缀-s,-son,-ing;前缀 M’-, Mc-, Mac-, Fitz-等均表示某某之子或后代。
3.在教名前附加表示身份的词缀,如 St.-, De-, Du=, La-, Le-.4.放映地名,地貌或环境特征的,如 Brook, Hill等。
5.放映身份或职业的,如:Carter, Smith.6.放映个人特征的,如:Black, Longfellow.7.借用动植物名的,如 Bird, Rice.8.由双姓合并而来,如 Burne-Jones.英语姓氏虽然出现较教名晚,但数量要多得多。常用的有:Smith, Miller, Johnson, Brown, Jones,Williams.以下是大多数英文姓氏来源的六个种类:
1.按职业 例1: Smith(译为史密斯),意为金属工匠,除此之外,亦可加上另一个英语词来使之为一个新的姓氏,如Goldsmith, 就是金匠。Blacksmith的铁匠(专指马蹄铁匠)。
例2: Baker 例3: Archer
2.按个人特征 例1: Short, 意为短的。例2: Brown'(译为布朗),意为啡色。例3: Whitehead, 意为白色的头部。
3.按地理面貌 例1: Scott(译为史葛),居住在英国苏格兰的这个地形。例2: Hill(译为希尔),居住在山中。例3: Riverside,居住在河流的附近。
4.按地名 例1: London(伦敦), John从London这个地方来,他的姓氏就叫做London。例2: Oxford(牛津)例3: Sheffield(雪菲尔德)等。
5.从朋友、自己居住或拥有物业的名称得来
6.按父名或父系祖先之名而衍生、或由族群名产生
例1: 按父名或父系祖先, Richardson, James 例2: 由族群名, 如:Macdonald, Forbes都是苏格兰来源
在现代的英语,很多英语姓氏原本的意思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例如姓氏Cooper原本的意思为桶匠。在另一个姓字取得的分类是关于宗教的,这个分类可以被视为其中的六种分类之一,不过这里姓氏占少数。这些姓氏有些是与神职有关,例如: Bishop(意为主教), Priest(意为牧师、神父等), 或 Abbot(男修道院院长),显示姓氏拥有者的祖先曾从事以上的职业。
在美国,很多美国非裔人的姓氏都是从奴隶制度中取得的。他们的姓氏都是与其雇主一样。有许多已经是自由身的前奴隶都为他们自已改姓氏,或者是取他们前雇主的姓氏。有一些人,例如穆罕默德·阿里及Malcolm X,就改了自己的姓氏,向他们祖先因为做奴隶而得来的姓氏说再见。
女子出嫁后, 由她们娘家的姓氏改为其丈夫的姓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习俗。由1960年后期至1990年早期,当女士结婚后,女士选择保留其娘家姓氏,或者是用连字号形式显示其婚后的名称的百分点有轻微上升的趋势。(但是在美国,这个趋势刚刚相反,少数女士仍保留其娘家姓氏。)就算在一些家庭中,妻子保留了娘家的姓氏,但夫妇亦会为其子女给予父姓。在使用英语的国家,在传统上,已婚女士都会被称为 Mrs.[丈夫的全名]。不过近年来,更多会使用 Mrs.[妻子的名字] [丈夫的姓氏]。
在中古时期, 当一个低阶级家庭的男士要娶高阶级家庭中的唯一女儿,他只好跟随妻子的姓氏。18至19世纪英国,女方遗产有时会令男士改变姓名, 所以the name of the legator continued.虽说对英语国家男士而言,用妻子的姓氏是绝少数,但是有些男士仍然选择作出此举,例如加拿大的原住民, 或者,非常罕有地,一对夫妇会选择全新的姓氏。
作为另外一个选择,夫妇会采用double-barrelled name。举例来说,当John Smith跟 Mary Jones结婚时,他们可以被称为John Smith-Jones 及 Mary Smith-Jones。但是,有些人认为名字用连字号形式会变得过长累赘。妻子亦可以把她的娘家姓作为她的中间姓名,她可以被称为Mrs.Smith 或Mary Jones Smith。
在某些国家的管辖权限(jurisdictions), 妻子的姓氏会自动转变为丈夫的姓氏以保其法律上的合法地位。现在女士可以容易地更改她的婚后姓名,而这个改变不再是违宪的了。在某些地方,民事诉讼案及宪法的更改使得男士亦可以容易地更改婚后姓名,例如在British Columbia。
曾经在学术界的周刊所发表文章而用婚前姓氏的女士,即使在婚后,她们亦不会跟随丈夫的姓氏,以保持其?旧著作对学术界所作出的贡献。这个惯例在女医生、女律师事务所及其他专业也很重要。
在过去的世纪,家庭的姓氏都会有一个特意的拼法。但因为识字率低,实际上很多家庭都未必能够提供一个正确的姓氏拼法。很多时候,抄写员、文员、部长或政府官员在记录人名时,都会因应其发音而记下一个他认为可行的姓氏。因此,姓氏的拼法变得更多样化。而官方记录的姓氏拼法也渐渐成为各家庭的标准。
[编辑] 英国姓氏排名(1-25位)
排名 姓氏 数据库 % 累积SMITH 1.15 1.15JONES 0.94 2.09WILLIAMS 0.66 2.75TAYLOR 0.53 3.28BROWN 0.51 3.79DAVIES 0.48 4.28EVANS 0.39 4.66WILSON 0.35 5.02THOMAS 0.35 5.37JOHNSON 0.34 5.71ROBERTS 0.33 6.03ROBINSON 0.29 6.32THOMPSON 0.28 6.61WRIGHT 0.27 7.16WALKER 0.27 7.16WHITE 0.27 7.43EDWARDS 0.27 7.69HUGHES 0.26 7.96GREEN 0.25 8.21HALL 0.25 8.47LEWIS 0.25 8.72HARRIS 0.25 8.96CLARKE 0.24 9.21PATEL 0.24 9.45JACKSON 0.24 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