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舍与得

时间:2019-05-14 17:0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德经》中的舍与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德经》中的舍与得》。

第一篇:《道德经》中的舍与得

《道德经》中的舍与得

宋玥

2011级新闻学一班 *** 摘要:老子《道德经》作于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所以老子在书中写了很多理想化的治国之道,同时也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本文就《道德经》中舍与得的辩证关系作一肤浅的论述,号召大家学习老子的思想,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关键字:《道德经》 舍与得 无为 价值观

当今社会,物质观念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渐失去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衡量的尺度也变得非常物质化与金钱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以为学习《道德经》是非常有必要的。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为战国时期老子所作,是一部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从古至今,人们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了许多治国安民、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的精髓。所以,对于一名逐渐形成成熟世界观的大学生来说,研读《道德经》能让我们更理智地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经》第七章写道:“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章中最著名的就是它深刻的哲学辩证观念:矛盾着的双方相反相成而又对立统一。但是作为一个初涉哲学的人,不敢有太多造次,所以我只打算从我读到这一章的第一感觉来论说一下。在老子看来,作为圣人为了治理好国家,其根本的精神就是要像天地一样,不能自私自利。因此,他一则要求圣人要谦虚,退让,说这样反而赢得人们的尊重与爱戴,因而会占先,再则说圣人不能为自己考虑,要把自己置之度外,这样才能最终保全自己。我觉得老子的这些观念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们来说,无疑仍有借鉴意义。人是有欲望的,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有欲望虽然不是什么坏事,问题在于要如何看待它,并用合理的态度满足自己。在自己的利益,与别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如老子所讲,处理好后身与身先、外身与身存、无私与存私之间的关系。总的一句话,就是首先要为大众利益着想,在需要的时候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爱戴与尊重,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在我看来,老子所说的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经常讨论的问题---舍与得。老子对圣人的要求,看似让他们失去了很多现实的利益,但是给予他们的,让他们得到的,才是真正能支撑他们顺利走完理想道路的最重要的东西。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明白,得失乃人间常态,有舍才有得,但是能真正做到从容看待生命之得失的,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最著名的主张之一就是无为。君子无为而治国,圣人无为以修身。“天地之间,其犹橐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从道的角度强调,自然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任何主宰,也不必刻意去束约。就好像一个处于青春躁动期的孩子,过分负责任的父母只会让他更加叛逆。所以,有理智的父母应该懂得该放手时即放手,即使孩子碰到困难,他们也会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或许这无为的思想也可以勉强地拉到人生的舍与得中来。生命中的某些东西,过分要求往往会适得其反。有一句话说得好:是你的,永远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算你挤破了头,也只会眼睁睁地看着它从你手边溜走。也许在21这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里,这样的主题未免过于消极了,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一直是“见荣誉就争,见红旗就扛”,现在突然叫我们放弃一些东西,也许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与认同,但是就算100%都是反对的声音,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千变万化,日新月异,为了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人们都在奋力拼搏,在很多时候都是在追求一些自己并不了解并不喜欢甚至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东西。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稍稍停下脚步,省视一下自己呢?让自己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一天,一小时,哪怕十分钟,想想自己的位置,想一想自己每天都在干什么,想想自己追求的东西是否会有自己认定的意义。作为一个初涉新闻事业的学生,说实话,对社会多一分了解,我就多一份失望,形形色色的刑事案件,各种各样忙碌而无情的人,新闻的种种都让我迷惘,我想知道那些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所在,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善良敦厚的民族变成了如今的样子。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如此深刻!当小悦悦事件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当我们在事故发生以后才大声呼吁人性复苏,有没有考虑过这些为什么会发生?难道社会的发展,就是建立在牺牲人性良知的基础上的么?

最后扯一点不扣主题的话题。“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以水喻道,同时也以水喻人,认为具备完善道行的人同样应具备似水这样的特性和品格,真正要做到退让、谦虚、柔和、诚信、真诚、利物、不争等。老子生活在一个礼乐崩坏的年代,王室式微,诸侯迭起,五霸代兴,战争频仍,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之中,可以说,他的这一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只是一种被理想化了的人格诉求。现实与理想,南辕北辙,然若非如此,他的这些理想化了的人格诉求又有何针对性?而现在呢,面对科技日益发达,人民道德却越来越接近底线的社会,我们也要让我们人性回归的呼声变成被理想化的人格诉求吗?其实我们有能力改变这样的现状的,而且我们都有义务改变这样的现状!只要每个人多一份爱,多一份责任,多一点真诚,那么社会主义新中国就真的是社会主义新中国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二篇:人生的舍与得

人生常常会面临抉择,无论选择什么,总会有挣扎与徘徊,感觉困惑或痛苦。曾经有人告诉过我一段话“人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选择是最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后悔。就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场,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人生总是一张草图。”

我相信选择是一种“舍”与“得”。舍得之间,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舍虽然意味着失去,但只要保持一颗火热勇敢的心,舍弃的同时正是得到。曾经的感情无论为之付出多少努力奋斗,怎样难以割舍,当它正慢慢逝去时,要学会舍弃。与其放任自己在困惑的海洋里痛苦彷徨,不如收起帆和桨,为自己找个安静思考的港湾。不要让那无谓的情感纠缠住最美的瞬间。舍弃无谓的情感纠结,就会得到超然与解脱,舍弃痛苦的现在,就会得到幸福的回忆。对待感情之外的事情也是一样的。

尽管“舍”做为终结,会给人不完美的感觉。但,舍去时得到的恰恰是果敢睿智和从容洒脱。人生不能逃避,这样的舍弃不是怯懦退缩。不舍过去,就得不到未来。就好像走入迷途,无论怎样的艰难与迷惘,必须迈出去,踏上新的旅途。只要沉下自己浮躁的心,用平静的心去包容过去,去尝试未来,终会感受舍弃后的释然与快乐。

这样一句话非常有道理:得舍之间,“舍”是完美地终结过去,“得”是把握更真实幸福的未来。

please don't take my sunshine away

陽光羡慕傷口可以真實得那麼頑強坦然

傷口羡慕陽光可以微笑得那麼不可一世

有一種美名為風華絕代

有一種毒名為不得不愛

第三篇:舍与得__演讲稿子

舍与得演讲稿

早在两千年前,孟子说过这样的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这正是从取舍的角度阐释了只有做到舍弃,才能够有所收获的道理。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存在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至和谐,达到统一。从古至今,有多少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或巨大成就。他们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精髓把握和深刻领悟。

李煜治国无方,舍明政之法,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婉约诗赋;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却得到了天下的一时太平与后世的无限赞美;祝英台舍弃了世间的一切繁华,化作一只蝴蝶,却得到了海枯石烂和天长地久的 爱情;李白舍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苏轼仕途坎坷,于是舍弃安逸闲适的生活,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放绝唱;诸葛亮自出茅庐,火烧赤壁,三分天下,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谓之,舍私益,得百世流芳;东晋的陶渊明,毅然放弃了当时世人竞相追逐的功名利禄,回到了山间,过上了“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隐士生活,才获得了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

欲求有得,先学施舍。舍舍得得、得得舍舍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成功和失败的故事。舍得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舍得是一种豁达,是一种开放,更是一种心境。同学们,如此的舍与得,我们能做到吗?

第四篇:舍与得培训体会

舍与得培训体会

一个人在欲望面前怎样取舍,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因为不甘心,因为舍不得,因为欲望无止境,在金钱和财富的强烈的诱惑下,很多人喜欢选择不断地占有,由贪小便宜,到要大利益,想要更大的房子,想要更多的金钱或者更多的权力,直到走向犯罪的道路。

在我们周围不是具有很多想将财物占为己有的人和事么,结果因为自己贪欲过剩,造成了东窗事发,什么都没有得到不说,结果受到了惩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我们公司,员工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直接接触各种财物,许多财产与物品有可供家庭使用或再次出售的价值,曾经出现有些员工利用上班之便,内外勾结,偷窃公司的商品。不仅损害公司的经济利益,同时给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受到了公司相应的处罚,这些人因小失大,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

很小的时候,老师们就给我们讲解了传统文化的取舍例子,孟子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孔融让梨等等。说做人知足才能长乐,好高骛远万万使不得,贪得无厌更是丑恶无比。我们要正确认识舍得、放弃、选择的道理,不要贪心,不要去苛求什么,不能一干活就想得到丰厚的报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学会满足、自足,学会放弃、懂得舍弃,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现在,用进取之心去开创未来,勇敢地面对生活,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失去,脚踏实地,用心生活与工作,感恩回报社会!

第五篇:《舍与得》读后感800字

《舍与得》读后感800字

王丽萍

“有一种心态叫舍得,有一种人生叫放下”,正如书中所讲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舍”和“得”构成的。当你打开了一扇门,同时也会关上一扇窗。当你舍去什么,同时你也会得到另外一些什么。

看完此书后,书中那一个个小故事所阐述的一个个大道理,让我感受颇深。我们生活的世界原本纷繁复杂,很多东西在追求和面对的时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选择,去割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欲求有得,先学施舍。

舍与得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成功与失败的故事。很多时候,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例子真的很少,你在得到的同时也会经历失去的苦涩。在得与失当中要想作出正确的选择,是一件非常艰难而痛苦的事情,所以需要我们用“看开、放下、平和、淡然”的良好心态来面对。“花赏半开,酒饮微醉”做事也和吃饭是一个道理,七八分饱才是最佳状态,往往饮酒之人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再喝了却还硬挺而下,当醉后五味翻肠。我们又怪当时没有舍,现在得到的就是遭罪。人心就像一台天平,一旦调整不好就会偏向消极,悲观的方向;如果调整得当,则会偏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因此把握好心中天平的方向,放下心中的包袱,我们才能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放弃的正确,才能选择的成功。正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无大小,追求梦想是每个人的自由,但不要奢望太多,否则你只能不堪重负。该放弃时就放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你就会得到幸福。生活中最美丽的风景总是在远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可以获得。人世间的事情,总是没有绝对完美的,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放弃。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拥有好心态的人,都会看淡人生的得与失,因为他们明白:放弃不是妥协,只是为了让自己走得更远,因为恰到好处的放弃,就是一种进取。

其实懂得“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舍得之间是痛苦并快乐着!有时我们还真需要选择“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见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学会取舍的智慧,懂得进退的真谛,就能够享受美好的人生!

下载《道德经》中的舍与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德经》中的舍与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竞争中的舍与得(精选五篇)

    企业竞争中的舍与得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战略,更要懂得战略中的舍与得。那么要从哪些方面关注舍得,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可以长远发展呢? 一、企业竞争战略......

    语文教学中的“舍与得”——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中的“舍与得”——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

    从书中体悟舍与得的智慧 读后感

    从书中体悟舍与得的智慧 舍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舍得,亦是随心而生的“生活禅”。舍,并不是全部舍掉,而是舍掉那些沉重的、让你走不远的负累,留下那些轻快的、灵性的美好,从而让......

    《舍与得》读后感(共五则)

    有一种心态叫舍得,有一种人生叫放下,舍得是一种境界,不计付出,只有懂得取舍的智慧,才可以知道人生的美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舍与得》读后感范文,希望你们会喜欢!《舍与得》读后......

    舍与得议论文800字作文

    舍与得 王娜 禅宗有言:“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紧紧握住黑暗的人永远也得不到阳光。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有舍才会有得,人生才会有滋有味。(引论简明得体,好!) 鲸不懂得舍弃,对沙丁......

    优秀议论文:舍与得(优秀范文5篇)

    舍与得 王娜 禅宗有言:“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紧紧握住黑暗的人永远也得不到阳光。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有舍才会有得,人生才会有滋有味。(引论简明得体,好!) 鲸不懂得舍弃,对沙丁......

    舍与得作文[精选多篇]

    ‚桃树的追求‛这一话题的写作,必须把好如下三关:一、审题关。‚桃树的追求‛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追求‛,而定语‚桃树‛界定了‚追求‛的特定内涵。那么这一特定内涵是什......

    舍与得作文300字(最终5篇)

    舍与得作文300字3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