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人员培训讲稿
公安人员培训讲稿
现代法治社会的刑法理念
杨文杰
刑事司法理念,主要是针对我们建设法治国家的方略而言。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载入了宪法。但法治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应当是有具体内容的。从法治这个概念中可以合乎逻辑地引申出刑事法治的概念,所谓的刑事法治就是指刑事司法领域的法治状态。刑事法治是法治的最低标准,因为在一个社会里面,如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就很难称其为法治的社会。因此,在建设法治社会当中,我们应当关注和推进刑事法治建设。
下面主要从三方面围绕刑事司法理念这个问题来加以探讨。
第一,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问题
在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这一对范畴当中,合理性是其关键词。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都要追求某种合理性。合理性又分为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形式合理性指的是客观的理、手段的理;而实质合理性指的是主观的理、物质的理。我们在追求合理性时,总是希望二者兼得,既获得形式合理性又获得实质合理性。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两者往往存在矛盾和冲突,在法的领域亦无例外。古语有:法有限,情无穷,即很难用有限的法来规范无穷的情。而这种法的有限性和情的无穷性之间的矛盾就是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之间矛盾在法领域上的深刻反映。在刑法领域中,所谓法的有限指的是法律条文有限,法律规定有限,刑法设置的罪名有限。而所谓情无穷指的是在社会生活当中,严重危害社会的现象是无穷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法的有限性和情的无穷性的矛盾,主要是由两个因素所决定:第一个因素,是立法能力的有限性和犯罪无穷性的矛盾。在制定刑法时,立法者要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将它们设置为罪名。在刑法当中确定下来。但是由于立法者的概括能力有限,而现实生活中的犯罪现象是无穷无尽的。这就决定了立法者在立法的时候不可能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毫无遗漏的在刑法当中规定下来。第二原因是由于刑法的稳定性和犯罪的变动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刑法具有稳定性的要求,不可能朝令夕改,而犯罪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处于永恒的变动当中。这种变动可以分为两个趋势:一个是犯罪化的要求,也就是行为在立法的时候,并没有出现,或者它的危害性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因此,立法者没有把它规定为犯罪。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这种行为出现了,并且行为的危害性达到了犯罪。因而就提出了犯罪化的要求。也就是说,应该在刑法当中,把它们规定为犯罪。另外一种是非犯罪化的趋势,有些行为在立法的时候,它的危害性达到了犯罪程度,因而被立法者规定为犯罪。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降低了,甚至消失了。不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因而要求予以非犯罪化。可以说犯罪化和非犯罪化的双项运动,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的一个永恒的过程。我们的刑法由于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要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刑法典从它制定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滞后于社会生活发展,滞后于犯罪现象的发展。由以上两个原因所决定,刑法规定的犯罪实际上只是社会生活当中规定的犯罪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认定和惩治犯罪,就意味着:在刑法中没有规定的,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能按照犯罪来处理。因此,我们就获得了法律上的形式合理性,但是牺牲了某种事实和理性。反过来,如果对那些刑法当中没有明文规定的但是具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这样一种行为,把它按照犯罪来处理。那么我们虽然获得了事实的理性,但是有可能牺牲法律上的形式合理性。因此,在刑法当中就存在着这种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中国古人在2000多年以前曾经提出过一个方案,这就是我们大家知道的类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况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有法者依法行,无法者以类举。”这就话的含义就是如果法律有规定的,那么就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处理;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就按照类推的办法来解决,显然类推和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某种案件,这两种方式之间的逻辑基础是有所不同的。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着逻辑的同一性。在类推的情况下,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这种同一性,但是存在着一种相似性。正是通过这种相似性可以对法律的规定来进行类推。因此,类推是扩大法律适用的方法。通过类推,使法律规定不仅适用于和法律具有同一性质的案件事实,而且扩大到和法律事实之间具有类似性的案件事实。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法的有限性和情的无穷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法的有限性和情的无穷性之间的这种矛盾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只要有法律存在,这种矛盾必然永远存在。但是,这种矛盾确实能够通过一定的办法来加以一定程度的缓解,类推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所以中国刑法在过去2000多年以来,都是采用这种比、赋、援、引的的方法,也就是通过类推适用使得法律能够更大范围的适用于各种法律中没有规定的案件。在中国古代的唐律中曾规定了这样一个司法原则,叫做入罪举轻以明重,出罪举重以明轻。所谓入罪举轻以明重是指一个行为,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为犯罪,要想把它作为犯罪来处理,可以采取举轻明重的方法,就是说一个轻的行为在刑法当中都规定为犯罪,你这个行为比它重,即使刑法没有规定,也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所谓出罪举重以明轻指的是一个行为刑法没有规定它不是犯罪,要想不作为犯罪来处理,就可以采用举重明轻的方法。意思是说一个重的行为刑法都明文规定不是犯罪,那么这个行为比它轻,当然更不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通过这两种方法就使得法律当中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或者没有明文规定不是犯罪的行为能够分别按照罪或非罪来处理。这样一个司法原则,应当说对于法律的适用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这里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入罪举轻以明重这个原则。入罪举轻以明重这个原则在唐律疏议当中曾经作过一个解释:唐律当中规定了预谋杀害近亲属的就要处以斩刑。这里所谓的预谋指的是预备,阴谋、策划,只要你阴谋策划杀害近亲属,就要处以斩刑。唐律疏议就说这个法律它规定进行阴谋策划要处以斩刑。但是经过阴谋策划以后,具体实施了杀人行为,把人杀死了,或者没有杀死,但是杀伤了,这种情况如何来处理?唐律当中并没有规定。这时就可以采用入罪举轻以明重的方法。也就是说预谋就要处以斩刑,那么你经过了预谋以后又实施了杀人,当然更应当处以斩刑。所以,中国这种举轻以明重就使得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能够按照犯罪来处理。唐律疏议讲的举轻以明重我认为还是有法律根据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轻的行为和重的行为之间存在一种逻辑上的递进关系。也就是说,轻的行为是重的行为已经经过的一个必要的阶段。你先进行预谋,预谋了以后又去实施杀人,这个杀人是经过了预谋,但是又超越了预谋阶段,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杀人行为实际上已经满足了预谋条件,但是它又超过了预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过预谋以后去实施杀人的这种行为完全符合预谋这个罪的构成要件,甚至要超过预谋。在这种情况下,举轻以明重我认为是合理的。这种现象在我国刑法当中是实际存在的,比如我们刑法规定了抢夺国家档案罪,但并没有规定抢劫国家档案罪。那么如果在现实生活当中发生抢劫国家档案的行为,能不能按照抢夺国家档案罪来处理?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在抢劫、抢夺这两种犯罪行为当中,都存在着“抢”这样一个内容。抢劫不是一般的抢,是使用暴力来抢,所以抢劫这个罪,实际上已经满足了抢夺罪的构成要件,又超过了抢夺,比抢夺罪要严重,在抢夺、抢劫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举轻以明重的方法,即使没有关于抢劫国家档案罪的规定,也完全可以按照抢夺国家档案罪来处理。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当轻的行为和重的行为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递进关系,而是存在逻辑上的类似关系时,如果再采用举轻以明重的方法,对这种重的行为按照类推来处理可能就是一种重的方法。
比如说,某地有一条交通规则,讲的是禁止牛马通过,现在问题是骆驼通过了,那能不能用禁止牛马通过的规定,来禁止骆驼通过,骆驼通过是否违反了禁止牛马通过的规定?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交通规则是禁止牛马通过,而骆驼既非牛,又非马,当然不在禁止之列。而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这个交通规则的制定者之所以禁止牛马通过,而不禁止猪、狗、鸡、羊等这样一些小型动物通过,主要是因为牛马的体积、重量都比较大,牛马通过会妨碍交通秩序。现在这个骆驼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要超过牛马,既然牛马通过都会扰乱交通秩序,那么骆驼通过就更会扰乱交通秩序。因此,对于骆驼通过也应当予以禁止。在这两种观点之中,我认为主要是存在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第一种观点所主张的是一种形式合性的观点,也就是说一个行为或者一个事物是否禁止,主要在于法律有没有规定。如果法律规定予以禁止,就予以禁止。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应当禁止,那么就不予禁止。这种观点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某一事项。至于在这个交通规则当中,它只禁止牛马通过,没有禁止骆驼通过。即使骆驼通过会扰乱交通秩序,既然法律没有规定,就不应当予以禁止,它强调的是形式合理性。当然,坚持这种形式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可能牺牲实质合理性。而第二种观点所追求的是一种实质合理性,尽管法律没有明文禁止骆驼通过,但是通过骆驼和牛马的比较,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骆驼通过是会扰乱交通秩序的。因而,通过举轻以明重这样一个原则,牛马禁止通过的交通规则,适用于骆驼通过。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获得了某种实质合理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牺牲了形式合理性。因为,在交通规则当中,毕竟没有明文禁止骆驼通过。在这个例子当中,通过举轻以明重,运用禁止牛马通过的交通规则来禁止骆驼通过。实际上在牛、马和骆驼之间当然存在着轻重关系。牛、马为轻,骆驼为重。但是牛马和骆驼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递进关系,而是一种类似关系。通过举轻以明重,将禁止牛、马通过的交通规则扩大于禁止骆驼通过实际上就是一种类推。这种类推能够获得实质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法律的不周延性。它是以追求实质合理性为动机的,可以说对于实质合理性的追求始终是人类内在的冲动。我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对这种追求也是持一种认同的态度。
比如说,某地公园里有一个池塘,池塘里面养了鱼,管理人员在池塘旁边立了一块禁止牌,上面写的是禁止垂钓,现在的问题是,池塘里面有一个人,他没有在钓鱼,他在张网捕鱼。公园管理人员来禁止他的行为,那么张网捕鱼者为自己的行为作以下辩解,他说你牌上写的是禁止垂钓,我并没有在这里钓鱼,我是在这里捕鱼。你不能用禁止垂钓的规定来制止我的张网捕鱼行为。面对他这样的辩解,任何一个具有正常理智的人都会作出相应的判断,认为他是在狡辩,我们都会赞同公园管理人员按照禁止垂钓的规定来制止他的张网捕鱼行为。那么,在我们判断的背后,实际上是举轻以明重,这样一种建立在实质合理基础之上的思维方法在起作用。因为根据禁止垂钓的规定,在这个池塘里面连钓鱼都不允许,钓鱼是一条一条往上钓,而张网捕鱼是一网一网往上捞。钓鱼为轻,捕鱼为重。既然轻的要禁止,重的更要禁止,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按照实质合理性的方法来判断问题。不仅如此,这种建立在实质合理性基础之上的类推方法在有关的法律适用当中,也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审判方法。比方说在民事审判当中,就经常采用类推的方法,拿破仑的民法典有这样一个规定,说审理民事案件的法官不能以法律没有规定为由拒绝受理民事案件。否则,就构成犯罪。也就是说,审理民事案件的法官,面对公民所提起的民事诉讼,无论是法律有规定的,还是法律没有规定的,你都应当无条件的受理。如果法律规定的受理,法律没有规定的就不受理,那是绝对不允许的,甚至要构成犯罪的。那么民事法官在受理了案件后,对于那些法律有规定的,当然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对于那些法律没有规定的民事案件,他怎么来解决?这里面就涉及到民法当中的一个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帝王条款,反映了民法的基本精神。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你适用法律规定来处理民事案件就是在根据诚实信用的原则来处理民事案件。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你可以直接从诚实信用原则当中引申出处理具体民事案件案件的有关法律规则。因此诚实信用原则具有一种开放功能。它使得民法典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的规范性集体,使得法官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审理民事案件的法官他实际上是在积极的适用法律,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在发展法律,甚至是在创造法律。这一点,从我们国家最近几年来的民事审判发展过程当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因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发展很快,而法律往往滞后。
比如说网络,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网络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网络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就会出现网络上的各种各样的纠纷。像网络上的名誉权纠纷、网络上的知识产权纠纷等等。而我们的法律总是滞后的,有些问题法律可能还没有来得及规定。但法官不能说法律没有规定我不能受理,这是不允许的。那你受理了网络上的纠纷以后,如何解决这些网络纠纷?这就需要我们的法官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使得这些纠纷能够得到合理解决,其中就有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这种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实际上是在创造法律,所以法官有创制法律的功能。比如说我就有一个亲身的体会,前几年有一个国家数字图书馆,出于经营的目的,它把有关的文本著作转化为数字上网,供大家阅览,并且可以下载。这个数字图书馆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把我的十多本著作上了网。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侵权的问题,当然我本人是一个网盲,很少上网,但是我的学生发现了。他问我,是否经过我的同意。我说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学生当律师,就说我来帮你打官司。代表我到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状告国家数字图书馆侵犯著作权。这样一个网络的侵犯著作权的案件,我们过去虽然也有著权法,但是规范的是文书著作权被侵犯以后,如何来解决。网络当中侵犯著作权,在法律当中并没有规定。他的这种做法,主要是作品上网以后呢,用户可以下载,下载可以复印,然后向图书馆交费。这种情况和图书管理买了你的一本著作文本供读者借阅,借阅以后他也可以复印,好像跟这个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这样的话就谈不上侵权,因为你的文本著作人家买了一本,他可以复印。但是在网络上,他是不是可以这种经营,可以下载,这个问题确实在法律上没有规定。但是后来海淀法院的法官在审理我的这个案件的时候,他就发明了一个词 叫做网络著作传播权,认为这个国家数字图书馆侵犯了我的网络著作传播权。因而,构成了侵权。所以,判决国家数字图书馆赔偿我8万元,因为我有200万字的著作被他侵权了。这个判决出来以后确实有一个判例的效果,后来引起了整个数字图书界的重视。因为过去有很多类似的数字图书馆都想在网上建设图书馆。当然,这个想法本身是好的,但是它这个著作权的版权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这个判决产生很大影响,我看到人民法院报还发表了好几篇文章,专门研究这个判例。尤其对这个判例当中所提到的网络著作传播权来进行研究,这种判决中法官确实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在某种意义上,实际上他是在创制法律。但是现在法治社会的刑法是绝对的禁止类推,而主张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功能是一种限制功能,限制国家的刑罚权。罪刑法定原则使得刑法典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规范。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有一种限制职能,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原则,具有一种扩张性能。这两个基本原则,在两个部门法当中的机能正好是相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民法和刑法这两个部门法的性质不同决定的。民法它所解决的是民事纠纷,民事纠纷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而且民事制裁的方法并不涉及公民重大权利的处置。民事制裁一般是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或者损害赔偿。但刑法却不同,刑法所规范的是犯罪。犯罪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孤立的个人反抗统治关系的一种斗争,因此犯罪实际上是个人和国家之间的一种纠纷。而国家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任何一个人在庞大的国家机器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你别看犯罪分子在犯罪的时候面对被害人是张牙舞爪,十分猖狂。但是在庞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他又变成一个弱者。因此,国家和个人之间不是平等的关系,尤其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一旦被认定为犯罪,轻则剥夺权利、剥夺财产,重则剥夺自由、甚至剥夺生命。因此,刑法关系到对一个人的生杀予夺。正是刑法和民法存在着在性质上的重大差别,所以在现代法治社会的刑法当中,必须要采用罪刑法定原则,对国家的刑罚权来加以严格的限制,罪刑法定原则意味着在国家的刑罚权与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线。司法机关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来认定犯罪和惩治犯罪,不得超越法律。而公民个人只有当他的行为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的情况下,才应当受到刑法处罚。在它的行为没有构成的犯罪的情况下,就不能对他进行非法拘禁。因此罪刑法定原则使得法治社会的刑法,具有某种契约性,也就是说它是国家和公民个人之间的一种约定。这种契约性使得法治社会的刑法,获得了某种正当性,使它建立在宪政的基础之上。这也正是法治社会刑法和封建社会专制刑法根本区别之所在。专制社会也是有刑法的,刑法甚至还十分的完备,但是在专制社会里,它根本不可能实行罪刑法定的,专制社会里刑法只是国家单方面镇压犯罪的一种工具。它并不形成对国家本身的一种限制。只有在法治社会,由于实行罪刑法定,刑法规范才具有了双重性,是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的统一。这里所谓行为规范指的是刑法对公民个人的行为具有一种引导作用。某些行为刑法规定为犯罪的,那表明国家法律对此是禁止的,公民就不能去做。如果去做了,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刑法具有对公民个人行为的一种约定功能。另外一方面,刑法又是一种裁判规范。所谓裁判规范指的是司法机关在定罪量刑的时候,必须要遵循的法律准则。也就是法官在认定罪犯和对刑罚进行裁量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定罪量刑。那么这种裁判规范,就意味着刑法它也是用来规制司法机关定罪量刑活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法治社会里面,刑法并不仅仅是用来约束老百姓的。更为重要的是它是用来约束我们司法机关的。在这种情况下,刑法才获得了某种正当性。因此,对刑法来说,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在我国1979年的刑法当中,并没有规定罪刑法定原则,而是在当时刑法的第79条规定了类推制度,那么,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如果它的行为达到犯罪程度,就可以比照刑法分则类似的条文来定罪处罚。这种类推和罪刑法定是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一个国家的刑法只要是规定了罪刑法定就排斥类推,而只要是规定了类推,它就不可能是罪刑法定。当时之所以规定类推制定,和专政式的司法理念占主导地位有很大关系。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这种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在1997年刑法修定当中,就废除了类推制度,在刑法第三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规定可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表明我国刑法在法治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规定,表明我国的刑法实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但是我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使罪刑法定原则在司法过程当中,得到切实的贯彻。也就是说要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可以通过一次立法活动来完成,是比较简单的,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但是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化它却是一个更为艰难的过程,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实现。因此,在实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化以后,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如果罪刑法定不能司法化,罪刑法定原则只能是一条法律口号、一条法律标语,是一纸空文。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当中,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首先,罪刑法定的司法化有一个前提,就是司法独立。也就是说司法机关在认定犯罪和对犯罪进行量刑的时候,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而不应当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涉。如果没有司法独立,法官不能独立办案,那么罪刑法定的司法化根本不可能实现。应当说,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障碍。最近几年的在司法改革当中,虽然一再强调司法独立,强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但是审判权的行使、检察权的行使,还往往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涉。这种干涉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那么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第二方面,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提出了一个刑法司法理念转变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从过去建立在专政基础之上的以实质合理性为准的刑法司法理念转变为建立在罪刑法定原则基础上的,以形式合理性为要求的刑法司法理论。过去的刑法司法理念强调的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为一个行为只要具有社会危害性,它就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特征,这样的观念在我们司法人员头脑当中是根深蒂固的。这种观念实质上是一种实质合理性的思想观念,而罪刑法定原则恰恰是建立在形式合理性的基础之上。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 不为罪,也就是说区分罪与非罪,唯 一的标准就是在于法律是否有明文规定。如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这个行为即使具有再大的社会危害性,也不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当然在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应当选择形式合理性,而尽量不牺牲实质合理性。我们在司法过程当中,往往说我们既要办案的法律效果,又要获得办案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是统一的。但是也不能否认,在少数情况下,或者在个别案件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两者是有矛盾的。你要获得法律效果,就可能会牺牲社会效果。你要获得社会效果,可能就会牺牲法律效果。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我们到底是要法律效果牺牲 社会效果,还是要社会效果牺牲法律效果,这是一个重大的选择。那么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显然应该把法律效果放在首位,因为看一个行为是否有罪,就看法律效果。如果法律没有规定,你这个行为无论具有多么大的危害性,都不能作为犯罪来处理。所以,这样一个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当然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坚持一种形式合理性往往会以牺牲实质合理性作为代价。也就是说,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使我们的法治得到健全、得到完善。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它可能会牺牲实质合理性。我们的社会能不能承受这种代价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因此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化,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社会问题。事实上,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宣称自己的刑法是实行罪刑法定的,但是世界各国实行罪刑法定的程度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罪刑法定会带来某种事实合理性的消失,你越是严格罪刑法定,这种实质合理性可能会丧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来选择,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例子是法国的例子,法国刑法当中规定有脱逃罪。实际上,脱逃罪世界各国刑法都有规定。我们国家刑法也有规定的,但是法国刑法关于脱逃罪的规定呢,是比较特殊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明文列举了脱逃的三种方法,根椐法国刑法典的规定,采用攀墙、掘洞、蒙混的方法,构成脱逃。应该说这三种方法,基本上囊括了脱逃方法。因此,在过去100多年的司法实践当中,并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发生了这样一起脱逃的案件。这个监狱内的囚犯和监狱外的人内外勾结。有一天,趁监狱内的囚犯在操场放风,从空中飞过来一架直升飞机,停在监狱操场上空。然后从飞机上降下了横梯,这个监狱的囚犯早就知道了,就爬上横梯,飞机就飞走了。显然,这个行为是一个脱逃行为,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案件起诉到法院以后,律师作出了无罪辩护。律师它的辩护理由就是说,你这个刑法典规定采用攀墙、掘洞、蒙混的方法,构成脱逃罪。但是我这个被告人即没有攀墙,也没有蒙混。所以他这个行为不符合刑法规定的脱逃罪的构成要件,不应当按照犯罪来处理,要求法官作出无罪判决。法官就采纳了律师的辩护意见,对本案作出无罪判决。
第二个例子是英国的例子,英国制定法有这样一个规定,在皇家飞机场的跑道附近扰乱飞行秩序的,构成犯罪。那么,现在有一个被告人,他不是在跑道附近,而是在跑道当中来扰乱飞机秩序。这个案件起诉到法院以后呢,律师也同样作出了无罪辩护。他说你这个法律规定的是在跑道附近扰乱飞行秩序构成犯罪,但是我这个被告人他并没有在跑道附近,而是在跑道当中。所以他不符合扰乱飞行秩序罪的构成要件,要求法官作出无罪判决,法官也同样采纳了律师的意见,对本案作出无罪判决。这两个案件,法官所作出的无罪判决,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在这两个案件当中,两个被告人的行为,从实质意义上来判断,都是犯罪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个案件它显然是一个脱逃行为,第二个案件,法律规定在飞机场跑道附近扰乱飞行秩序就构成犯罪,那你在跑道当中,应当说在跑道当中比在跑道附近更能扰乱飞行秩序,像这种情况,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入罪举轻以明重的原则,对他按照犯罪来处理,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既然在跑道附近扰乱飞行秩序,就构成犯罪。那么在跑道中间就更构成犯罪。两者之间有一个轻重关系,而且在轻刑位和重刑位之间,我们也可以说它有一种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因为你跑到跑道中间当然是经过跑道,超出了跑道附近。所以是一种更为严重的行为。所以按照举轻以明重对这种行为进行处理应该说还是有法律根据的。当然,对这两个案件法官都做出无罪的判决。那么它无罪判决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决?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它的理由应该说是这样,根据严格的罪刑法定原则,一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就在于法律是否有明文规定,而法律的规定,就体现在法律的字面上、法律的文字上。这两个案件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犯罪,是一种超出法律 字面的判断。尽管在这两个案件当中,这种超出法律字面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两个人的行为确实是一种犯罪行为。但是如果允许法官超出法律的字面来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构成犯罪,那么就不能排除在其他案件中,这种超出法律字面判断是错误的。就会侵犯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为了绝对的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那在认定犯罪的时候,就绝对不允许超出法律的字面含义。在这个情况下,尽管在这两个案件当中,是放纵了个别的犯罪,但是却维护了整个法治的权威。确保以后不会发生侵犯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这样的事情。因此从整体上来分析是得大于失。所以作出这种判断是有它法治的基础,有它的正当性。他们仍然是从保障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了达到这样一个司法的根本目标,即使在个别案件中放纵了个别的犯罪人也仍然是值得的,这是一个必要的丧失,所以这样的一种刑法的司法理念,距离我们现在的认识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我们现在还难以做到这一点。这是一个在罪行法定原则司法化过程中,我们的司法理念所面临的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是个艰难的过程。罪行法定原则司法化的过程中第三个问题是对我们法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包括检察官和律师,因为在罪刑法定的原则下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就看法律是否有明文规定。因此如何来理解法律的规定就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的司法人员能够正确的理解法律。其中有一个找法的过程,也就是说法律规定是需要我们去寻找的,法律规定并不是机械的放在那等着我们去使用。在很多情况下,能不能找到一个法律对于一个案件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法律规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显性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析法律的字面就可以判断一个行为法律是否规定为犯罪。另外一种是隐性的规定,即从法律的字面看不出对一个行为是否有规定,而需要对法律的内容作符合逻辑的分析,对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才能最终作出结论。我们的司法人员如果不能正确的找到法律,那么就会出现出乎人意的效果,比如说一个行为法律本来是有规定的,但是我们没有找到这个法律规定,误认为这种行为法律是没有规定的,因而作出无效判决,这样就会放纵了罪犯,另外有些行为法律是没有明文规定的,但是我们误以为法律是有明文规定的而把它当作犯罪来处理,这就会冤枉了无辜。因此无论是误无罪为有罪还是误有罪为无罪都是违反罪行法定原则的。因此法官的素质要求在罪行法定原则下是很重要的。这种找法的艰难的过程在很多案件中都会反映出来。当然绝大部分案件在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之间的统一性是很容易被认定的。但有些案件与法律规定之间的统一性是很难认定的。需要我们对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细致的分析,否则就会在法律适用上发生错误。拿前几年山东的一个案子来讲,有一内地居民乘飞机从香港返回济南随身携带了10公斤黄金,并未经过申报带回到内地。案发以后他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就引起有关方面的讨论。这种行为显然是走私黄金进口的行为,那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就要看刑法是否将其规定为犯罪,因此就需要去寻找法律的规定。既然是走私行为我们就需要在刑法关于走私罪的规定中去寻找,按刑法第151条第2款关于走私贵重金属罪的规定,贵重金属包含了黄金、白银等,那这种走私黄金进口的行为是否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呢?当我们仔细看刑法第151条第2款的规定后就会发现,法律规定走私黄金、白银出口的构成走私黄金、白银出口罪。我们谈的这个案件是走私进口黄金,所以他这个行为不符合走私金属罪。而且,刑法之所以在这里面规定走私黄金出口,而没有规定进口,并不是一个立法上的疏漏。刑法对走私的规定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只规定走私。比如走私枪支弹药,而没有规定是进口出口。那么,显然是既包括走私出口,也包括走私进口。第二种情况呢,明确规定走私进出口,这样包括走私进口,也包括出口。第三种情况呢,明确规定走私出口,但是没有包括走私进口。所以,法律的规定有特定的含义。因此走私黄金进口这个行为,不符合走私贵重金属罪的规定。那么,据此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说走私黄金进口这种行为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因而不能作为犯罪。我们认为,刑法第152条第2款,这种走私黄金,法律没有显性的规定。但是没有显性的规定,不等于没有规定。还要看有没有隐性的规定,还需要进一步的对法律规定再做分析。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种行为是否符合刑法第153条关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规定。根据刑法第153条规定,所谓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指的是走私刑法第151条、152条、347条规定以外的货品,那么有的人就说,它这里讲的是151条规定以外的货物品,而你这个黄金在第151条第2款已经有明文列举。因此,不能包含在普通货物、物品罪 当中。但是这种理解仅仅是根据法律字面作的机械性理解,不能认为是正确的。我们应当把153条所讲的走私151条规定的以外的货物理解为刑法第151条规定为犯罪以外的走私行为。走私黄金出口已经被刑法第151条第2款规定为犯罪。不能再按照走私金属物罪来处理。但是走私黄金进口并没有被刑法第151条第二款规定为犯罪。因此,仍然可以包含在走私普通货物罪当中。从法律的文字上,并不能把这种情况排除在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走私罪的立法原意作一个分析。1979年刑法的116条,只规定了一个走私罪。因此无论你走私什么物品,都定走私罪。但是在1988年关于走私罪的补充规定当中,就根据走私对象不同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罪名。1997年刑法修定当中,吸收了88年的补充规定。现在刑法中的走私罪分别规定为不同的走私罪。这种不同的走私罪名反映了走私的不同情况。实际上,走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走私违禁品,这些违禁品是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它所侵犯的是国家海关的管制。另一种是走私国家允许进出口的物品,这种走私主要是脱逃关税,侵犯了国家关税管理制度。所以,这两类走私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实际上,海关有双重的功能。一种功能是进行海关管制,对某些物品国家禁止进出口,就不允许它进出口,如果你进出口你就是走私。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收关税。通过海关管理对允许进出口的物品来收取关税,具有这样双重功能。我们刑法中的走私罪也分为这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一种物品要么是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要么是国家允许进出口的物品。如果是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那么你走私就构成走私违禁品方面的犯罪。如果是国家允许进出口的物品,你走私,脱逃关税,就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但是黄金恰恰是一个例外。黄金的特点是国家禁止出口,但是允许进口。因此,如果你是出口,就属于出口违禁品罪,刑法专门设置了走私贵重金属罪。但是,黄金国家是允许进口的,但是进口必须要缴纳关税。如果你脱逃关税,就犯了153条规定的走私贵重物品罪。通过以上对法律的分析可以最终作出结论。像这种走私黄金进口的行为,完全可以按照刑法第153条定走私普通货物罪。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找法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对法律条文文字的规定、法律条文的逻辑结构,对于立法的精神以及对于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否则的话,我们就很容易找错法。由此可见,罪刑法定原则对法官的素质要求非常之高。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我认为应当同时避免或防止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法律虚无主义,法律虚无主义和罪刑法定原则是完全相违背的。罪刑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是刑法中的直接体现。要求认定犯罪,惩治犯罪,必须要以法律为根据。而法律虚无主义是违反法律,是法外定罪、法外用刑。所以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应当注意。同时,我们还应当避免法律教条主义,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所谓法律教条主义,就是死扣法律条文,死扣字面。而不去理解法律的实质内涵,法律教条主义实际上也是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这里面有一个对法律的规定到底怎么来理解?我认为不能机械的来理解,这里也可以举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前几年,天津的一个律师向我们咨询一个案件,这个案件是一个单位受贿的案件,被告单位为银行,银行为某个企业发放了九千多万元的贷款,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向企业索要了14套住房。将住房放在银行所办的三产——物业管理公司的名下,然后分配给银行职工。银行职工再按照房改价把房屋买下来。那检察机关就指控这个银行就构成了单位受贿罪。这个律师是为银行辩护的,他就提出了无罪辩护。他认为在工商登记上,银行和物业管理公司是两个独立的法人,那么现在这个房屋,并没有过户到银行名下,而是过户到了物业管理公司名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说是银行收受了住房。所以他认为,银行不能构成单位受贿罪。听了他这样一个解释,我们当时一起参加咨询的周振祥教授对他说你这个观点我们不能同意。就像我是一个国家工作人员,我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益,收受了人家10万元,那么这个10万元没有以我的名义,而是以你的名字存到银行,案发以后,存折搜出来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说这个10万元上不是我的名字,是你的名字。因此,你不能说是我收受了这10万元。显然不能这样说。因为,在这个案件当中,这个物业管理公司和贷款企业两者之间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人家为什么凭白无故的把14套住房过户给你?把住房过户给你,完全是银行的指定。物业公司是银行所办的,房屋又分配给银行职工,这显然构成单位受贿罪。但这个律师听了这样一个解释还是感到不满足。老是在追问:像这种情况,银行构成单位受贿罪,有没有法律规定?按照他的理解,法律对这样问题没有一个具体规定,银行就不能构成单位受贿罪。后来,我就跟他说,如果说只有你要的这种法律规定,这个单位才能定单位受贿罪。那么我把周振祥给杀了,你定我杀人罪的法律规定也没有。因为法律没有说杀周振祥构成杀人。法律只规定了杀人的构成犯罪,那为什么杀周振祥构成杀人呢?因为周振祥是人。那么像杀人罪这样一个最简单的案件的运用还要经过这么演绎的过程,至于那些复杂的案件,从一个法律规定到一个案件事实,两者之间要来认定这种统一性,需要复杂的逻辑推理过程。这个逻辑推理过程,对于法律的正确适用来说非常重要。因此,犯罪的认定并不是直接的适用法律。还包含着法官的主观能动性。从实质意义上来说,虽然罪刑法定原则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作出了严格限制,但法官在认定犯罪的过程当中仍具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广泛空间。并不能认为罪刑法定就是一个直接的法律规定。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过程中对法官的法律素质确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问题
前面讲的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实际上是一个刑法的问题,这里讲的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是一个证据法的问题。对真实的追求是人类一种永恒的冲动。人们往往把真善美当作三种最美好的价值,在三者当中,真放在第一位,真是善美的前提和基础。在审判的活动当中,我们也同样追求真实。例如2000多年前的神明裁判,虽然今天以科学的眼光来看,这是违反科学的、是荒诞的。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方式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追求真实的一种方法,甚至是当时最有效的方法。几千年过去了,科学技术发展使我们在审判的真实追求当中,可以引入更多的、更先进的科学手段,如基因鉴定等,但只是追求手段发生了变化,追求真实的目标、主观意愿、目的从来没有变化过。对真实的追求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司法活动、审判活动,亦是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其中涉及到对人类认识能力的分析和判断。对这个问题,在《犯罪理论》这本书当中,曾经有过一个经典的论述提出人的思维是至尚性的与非至尚性的统一。它这里所讲的人的思维指的是人的认识能力,至尚性指的是绝对性,而非至尚性指的是非相对性。按照恩格斯观点,人的认识能力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当这种认识是个别人的认识,认识的主体是个体的时候,由于受到了认识主体的主观局限性,人的思维是具有非至尚性,而当认识的主体,是整体人类的时候,它就能够克服主观的局限性,人的思维就具有至尚性。另一方面,当这种认识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时候,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性,人的思维具有非至尚性。而当把人的认识活动放到人的认识过程当中去,人们的认识就是永恒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思维是具有绝对性的、具有至尚性的。恩格斯的观点,坚持了可知论的立场,反对不可知论。当然,不能说可知论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事情我们一定都知。知与不知是辩证统一的。恩格斯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十分科学。人类的司法认识活动是人类认识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因此,人类司法能力的分析判断,也同样可以适用恩格斯关于人的认识是至尚性与非至尚性统一的观点。在司法活动当中,人们的这种司法认识能力到底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我认为由以下四个原因所决定,人类在司法活动中的能力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第一,司法认识的主体,无论是警察、律师、检察官、法官都是个体。个体具有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即使是那些目击证人,他亲眼看到犯罪发生,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也不可能把案件的真实情况完全的反映出来,第二司法认识活动,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刑法当中有追诉时效的限制,刑诉法当中有办案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说到了一个法定的期限,我们必须使这个案件得到合理的处理。一个案件如果查上5年、8年,也许我们总能够查清楚,但是法律不允许,法律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必须结案。在这种情况下司法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第三是司法资源的有限性。我们动用所有的司法资源查
一、两个案件,也许能查得一清二楚。但是我们面临的是成千上万的案件。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就一个案件查得完全清楚。所以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我们的司法认识能力。第四是由于司法认识的特点所决定的。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对现在事物的认识,这个事物放在我面前,我们要去认识它。这种认识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第二种是对将来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种预测,这个预测是比较困难的。预测和将来实际发生情况可能是会有出入的。第三种是对过去事物的认识,这种事物发生在过去,我们在认识的时候它已经消失了,这种认识实际上是带有回忆性的。所以,这种认识也比较困难。因为事物发生在过去,你认识的时候,需要把这个事物加以复原,但由于事过境迁,所复原的事物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物间是有差距的。司法认识活动就属于上面所讲的第三种,也就是对于过去事物的认识。司法认识活动特点是案件发生在前,审判在后。我们力图要通过审判活动来复原案件的真实情况,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这种复原不可能是完全一模一样的。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我们在司法活动认识当中,到底是要得到客观真实还是得法律真实?这里的法律真实是指 有证据证明的真实,客观真实指的是那个事物本身。客观的情况,尽管我们在司法认识活动当中,想达到客观真实。但是最终我们是不可能达到客观真实的。我们所能够追求、所能够获得的只能是法律真实。只能是有证据证明的真实,这就是一种法律真实的思想理念。法官并没有看见张三杀人,凭什么在判决当中认定张三构成杀人罪?当法官在判决当中认定张三构成杀人罪,其含义是指现有证据证明张三犯有故意杀人罪;当法官作出判决说张三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是指现有的证据不能证明张三故意杀人。至于张三在客观上有没有杀人是另外的问题。法官是人不是神,法官只能够对有证据证明的事实来负责,而不能对所谓的客观真实来负责。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张三杀人,那法官作出无罪判决。也许这个人就是张三杀的,或者后来发现证据证明这个人确实是张三杀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客观真实的特点,法官这个判决错了。但是根据法律真实的观点,觉得法官的判决没有错。因此法官只能对法律真实负责,不可能对客观真实负责,这样一个观念,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实际上在现实生活当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大量的案件。有些案件发生了,但是并没有被我们所发现,有些案件发现了,但是并没有被破获。有些案件破获了,但是没有证据来证明。只有少部分案件发生了、发现了、破获了、有证据来证明,经法院审理最终认定为有罪。这样的案件,在整个社会生活存在的犯罪案件当中,只占极小一部分,能占到10%至15%就已经很不错了。大家可能会对这样一个数据感到怀疑,但说明一下,大家就可以相信了。按照刑法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就可以构成犯罪。现实中销售伪劣产品的情况,可以说是大量发生。如果按照这个法律标准来衡量,该有多少销售伪劣产品的案件,可能是几百万、几千万件。但是最终经过法院认定,受到法律制裁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案件可能只是其中的几千万分之一。之所以有这么大量的案件在客观上发生了,只有极少一部分的犯罪人受到法律制裁,这主要是由于司法能力的有限性决定的。过去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好像一个人只要犯罪,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况。是对犯罪人的警诫。事实上我们远远做不到。最后受到法律惩罚的犯罪人只是一小部分。另外在司法过程当中,90%或者说95%左右的案件是能够通过司法途径查清事实,查清证据,最后得到有罪或无罪判决的。但是还有5%—8%左右的案件,是我们所说的疑难案件。这些案件的特点,是既存在一部分有罪证据,不能排除犯罪嫌疑,又存在着一部分无罪证据,不足以认定有罪。对这种疑难案件,司法机关往往面临着错判还是错放的两难选择。我们过去往往是宁愿错判也不愿意错放。随着法治意识和人权保障观念提高,要求司法机关从宁愿错判也不愿意错放转变为宁愿错放也不错判。为什么宁愿错放也不宁愿错判,有位学者对此作出这样一个说明,他说错判是犯两个错误,一个错误是使无罪的人受到了法律的非法追究,第二个错误是使真正有罪的人逃脱了法律追究。而错放只是犯一个错误,使有罪的人逃脱了法律追究。他说就一个人当然不愿意犯错误,但是如果非要犯错误的话,正确的选择应当是宁愿犯一个错误,也不愿意犯两个错误。因此,他的结论是当司法机关面临着错判还是错放的选择时。正确的答案应当是宁愿错放也不应当错判,这个评论很有启发意义。但是我认为其中存在着两个问题值得推敲。第一个问题,宁愿犯一个错误而不愿意犯两个错误,难道这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吗?如果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必须要有一个前提。这就是一个错误和两个错误,错误大小相同。两个错误加起来要大于一个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宁愿犯一个错误而不愿意犯两个错误,实际上是指宁愿犯一个小错误,而不愿意犯一个大错误。如果一个错误和两个错误,大小不等。一个错误是一个大错误,而两个错误是两个小错误,也就是说两个小错误之和要小于一个大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正确选择就应当是你宁愿犯两个错误,也不愿意犯一个错误。它的真实含义,仍然是指宁愿犯一个小错误,也不愿意犯一个大错误。因此,在这种选择当中,如果只考虑错误的多少而忽略了错误大小是仍然不能作出正确选择的。过去我们的司法机关面对到底是错判还是错放时之所以会作出宁愿错判也不愿意错放的选择,是因为社会对于错判还是错放的社会评价不同。错放被看成是一个大错误,是一个阶级立场的问题,是一个打击不力的问题。而错判只是一个小错误,是一个工作方法的问题,是一个认识水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当然宁愿错判也不愿意错放。现在要使这种观念发生转变,要使人们认识到错判是一个大错误,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而错放只是一个小错误。因为这里所谓的错放,并不是说我知道他是犯罪人,我故意放了他,我徇私枉法,并不是这样,只是现在没有证据,是司法能力有限决定的,当然是一个小错误。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有可能选择宁愿错放也不愿意错判,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也是必要的。就是说错判和错放中的错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衡量的。为什么说在这种情况下,放是错的。实际上这里所谓的放是错的,指的是放了以后,经发现证据,证明这个罪确实是他所犯。这时我们说这个放是错了,这是针对客观真实来作出的一个判断。根据无罪推定原则,这里的放根据就没有错,而完全是正确的。因为无罪推定的一个基本含义,是不能认定有罪就是无罪,既然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认定有罪,不能达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条件,那么放完全是正确的。因此,说自己的放是一个错放,完全是有罪推定的说法。因为有罪推定的含义就是不能证明无罪就是有罪。因此我认为根本就不存在错判和错放的两难选择,而只存在着错判还是对放的问题。这是一个对和错的选择,而不是说两个错,选一个小的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放是对的,判就是错的,其中就涉及到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是法治社会刑事诉讼法的最基本原则,无罪推定实际上为我们的刑事诉讼提供了逻辑的起点,因为无罪推定的含义是不能证明有罪作出的,因此,控方指控他有罪必须要从假定他无罪开始,只有控方完成了有罪指控,那么他才是有罪。如果控方没有完成有罪指控,不能证明他有罪,他就是无罪。与之相反的是有罪推定,有罪推定的含义是无罪就是有罪,只要你不能证明无罪,就是有罪。所以有罪推定把无罪的推定责任,加给辩方,加给被告人。我们过去对于无罪推定原则缺乏正确认识,有的人就说我们国家既不搞有罪推定也不搞无罪推定,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是有罪就是有罪,是无罪就是无罪,搞什么有罪推定无罪推定,实际上这个话完全是错误的。应该说在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中,你不搞有罪推定你必然搞无罪推定,你不搞无罪推定必然搞有罪推定,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必选其一,而不存在第三者。实事求是和无罪推定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上的,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实事求是是以查清案件真实情况为前提的。查清了案件的真实情况,有罪就按照有罪来处理,无罪就按照无罪来处理。在这个时候才有实事求是,但是如果一个案件无法查清事实,你怎么来实事求是。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有罪推定或无罪推定来解决。有罪推定就意味着你没有查清,没有查清就意味着人不能证明无罪。那你就是有罪。如果按照无罪推定原则,没有查清,那表明你不能证明他有罪。不能证明有罪,就是无罪。所以有罪推定、无罪推定这个原则,它是解决这些疑难案件的。实际上,一些国家的法治水平并不看他如何解决90%,甚至95%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这些案件怎么来解决,世界各国我看没有什么差别。都会按照他的真实情况来实事求是处理。而一个国家法治水平恰恰取决于你是如何来处理这5%-8%的疑难案件,你是采用有罪推定,还是采用无罪推定,在我们国家1996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当中,第32条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这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大进步。当然,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无罪推定原则的规定并不彻底,主要表现在没有规定被告人不能自证其罪的原则,也就是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相反规定了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有如实回答的义务。这表明是排斥沉默权的。尽管如此,我国96年的刑诉法,关于无罪推定增加了一种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辩解。这是无罪推定原则在处理疑难案件的重要体现,也就是疑罪从无原则,1979年的刑诉法当中,只规定了一种判决,就是有事实能够证明其无罪,才能是无罪判决。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案件它既不能证明有罪,又不能证明无罪。所以过去往往无限制的拖延,久拖不决,97年的刑诉法根据无罪推定原则,明确规定了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无罪判决。这样的规定体现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对于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在司法实践当中,无罪判决虽然在刑诉法中有规定,但是法院要判起来,是相当难的。可以说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我们现在清理的超期积压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种类型,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着一些疑难问题。如果这些案件很简单,事实确凿,他们都会按照程序很快的走完。一般说,都不会很长。主要是对这样一些疑难案件,我们又不敢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作出无罪判决,所以就导致这种案件严重的超期。在清理超期羁押案件当中,肖扬院长就提出:有罪判决,无罪放人。这里的无罪,并不是指客观上的无罪,而包括尤其是数量更大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问题。期限到了,你还不能查清他有罪,即使不能证明他无罪,那你也得放人。你不能无限制的关押,不能无限制的再去查,不能从上级法院再退回到下级法院。下级法院再退回给检察院,检察院再退回公安,来回的倒。这都不符合法治原则。所以疑罪从无的这样一个原则,它所反映的就是这样一个法律真实。也就是说在审判当中,由于受到了主观认识局限性司法资源有限性的限制,不可能把每个案件都查得水落石出。总有一部分案件是查不出,所以我们追求的真实标准不可能是客观真实,而只能是法律真实。而这种法律真实就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就是要强调证据的真实,这种证据的观念对我们的司法活动来说呢,是至关重要的。
前两年,我在香港的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消息,香港警方在一次辑毒行动中抓获一名贩毒分子,从他身上搜出了一百多克毒品,就把毒品保管起来等待向法院起诉。但是这个案子在起诉到法院之前,由于对毒品的保管不当,在警方定期检查中把这个毒品给销毁掉了,毒品销毁以后警方就把这个毒品犯罪份子给释放了。当时我看到这样一个消息感到很不好理解,甚至很震惊,明明警方现场抓获了这个毒品犯罪份子,从他身上搜出了这些毒品,为什么说仅仅因为这个毒品保管不当被销毁了就释放了呢?这不就是放纵了这个毒品犯罪份子了吗?但后来了解了香港的司法制度,那么对警方的这样一种行动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根据香港的司法制度,控方指控一个人犯罪,必须要把有关的人证物证都拿到法庭上去,你警方控方说他贩毒,但是法官并没有看到他贩毒,是你控方说他贩毒,你说他贩毒那他贩的毒品在什么地方?因此你必须把毒品拿到法庭上去,让法官来看,而且要接受律师的质证,光证明有毒品还不行,还要证明这个毒品是他所贩,这个毒品和他的行为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此警察必须要出庭作证,必须要说这个毒品是我从他身上搜出来的,来证明他贩毒。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法官才能判他贩毒罪。现在毒品被销毁了,你把案子起诉到法院说他贩毒,那他毒品在哪,拿不出毒品来你怎么能指控他贩毒?这种情况下警方只能放人,不是警方想放,而是根据他们的司法制度,这样的案件法院不可能作出一个判决,在这种证据的制度下,法官的判决是建立在扎实的证据基础之上的,那么他出现错案的可能性就相当小。但是在我们国家就远远没有做到这一步,我们的这样的一些物证基本上不拿到法庭上去,证人基本上不出庭,所以我们的审判庭是个哑巴庭,这种开庭和书面审理没什么两样,所有的只是念控方取得的证人证言,而对证言的真实性没法在法庭上进行审查。我们的物证也不拿到法庭上,而是公安机关出具一张办案说明,像香港那个案件在我们这儿被缴获的毒品根本不需要拿到法庭上去,而是写一个办案说明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抓获这个犯罪人,从他身上搜获多少毒品,然后把这张纸送到法院。那你就得相信这张纸是真实的,你没办法对这张纸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在这种情况下法官所作出的判决就是建立在对这张纸的信任基础之上的,就相信这个警察他不会说假话,一定是真的,但一旦警察作假,这个案件就会发生错误。有一个很真实的例子:去年在毒品犯罪比较严重的甘肃某地,一个县公安局的缉毒中队在前一年查获了好几个毒品大案。根据省里的规定查获大案根据毒品的数量给予奖励,所以他获得了好几十万块的奖励,尝到甜头。结果到了第二年,快年终了,没破获几个像样的毒品大案,一方面觉得脸上无光,另一方面觉得钱也没有了,就想办法弄个毒品大案。他们这个思路就令人很奇怪:本来打击犯罪有犯罪你才打击,没有犯罪你不更好吗?但是打击犯罪当中他有好处,如果没有犯罪他倒没有好处,这样就使他们想要来制造犯罪,他们在制造犯罪当中能够得到好处这就很可怕了,所以这是我们有关公安工作管理思路上有问题造成的。公安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是为了保护人民利益,因此一个正确的衡量标准应当是一个地方社会治安好而抓的人少,判的人少,杀人更少,在这个情况下这个公安机关最好。但我们现在的评价是相反的,不考虑社会治安好坏只考虑你抓多少人判多少人杀多少人,有的地方破获一个黑社会性组织可能给你十万二十万奖励,就不知道这种组织是怎么起来的,有黑社会组织不就证明你这个地方平时治安没搞好吗?如果这个地方没有黑社会性组织治安又很好那不说明这个地方公安机关工作做的很好吗,但他就得不到奖励。这就导致了这个公安局主管缉毒的副局长和缉毒中队的中队长想办法,最后找来一个线人,让他怎么想办法弄个大案。这个人就弄了一个十多斤的包,这个包里面并不是毒品,而是表面上弄一层薄薄的毒品,实际上毒品量很少,里面都是其他东西。然后又找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告诉司机你把毒品运到什么地方去,我给你五千块钱。出租车司机经不起诱惑就答应了,这个车走了没多远,公安就等着把他抓获了,这一抓获就破获了一个贩毒十多斤的大案。他们就自侦自鉴,说毒品有多少斤,然后再把这个案子移送到法院。这个司机一审就以犯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死刑,公安局就得到了省里的二十多万奖励。省高院在审理这个案件中发现了漏洞,最后追查出原来这是这两个公安人员制造的假案。像这样的假案之所以能做成,就是由于我们制度上的漏洞,证据上的漏洞造成的,因为说一个人贩毒不需要把毒品拿到法庭上去,不需要把毒品数量进行鉴定,只要他写一个东西说什么地方抓获多少人搜获多少东西,法院就判罪。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漏洞,很容易出现错案,由此可见证据意识和证据观念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的证据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还有很大差距,法律上只规定了认定犯罪要达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是在具体的案件当中,什么叫事实清楚,什么叫证据确实充分,没有具体标准,而且在证据的取得、证据的采信、证据的证明力上都缺乏应有的法律规则。特别是在证据的采信上,法官和司法人员的随意性是相当大的,使得案件不能建立在扎实的证据的基础之上。我国现在正在考虑制定证据法,并且正在启动对刑事证据法的全面修改,可能在修改中把证据内容放进去。证据的标准和证据的规则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我们的案件事实如何查清就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比如说曾经有这么一个案件,安徽某地发生了一起强奸杀人碎尸弃尸案,公安机关找到这个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也曾经做过交代,但是案件没有其他的旁证,这样指认弃尸现场就变的非常重要,公安机关对指认弃尸现场这样证据的固定非常重视,做了全程录像,但是却弄巧成拙,从录像带中可以看到前面有警察带路,中间有两个警察架着犯罪嫌疑人,后面跟着一大群人,有的扛着摄像机,有的挂着照相机浩浩荡荡出发了,到了某个地方,前面带路的警察就问犯罪嫌疑人是不是在这,犯罪嫌疑人就说是。这个案件起诉到法院后,一审法院作出了无罪判决,因为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指认弃尸现场这个证据取得的方式上违反规则,使得这个证据的证明力丧失,从录像上看并不是犯罪嫌疑人指认弃尸现场而是警察在指认,这样的证据是无效的,所以法院作出了无罪判决。检察院就这个案件提请省检察院来抗诉,安徽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在 讨论是否支持抗诉时就把录像带调上来播放,播放后一致认为这个案件不宜抗诉。案件中公安的做法说明他们有一定的证据意识,过去这种情况只用写一个办案笔录即可,但是现在反而从录像中看出违反证据规则,使得证据的证明力丧失,所以我们的司法机关必须建立起证据意识才能使案件建立在扎实的证据基础上。
第三,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问题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涉及到程序与实体的关系问题,我们过去总是把这种关系理解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认为实体是目的而程序则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因此在司法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需要研究的是程序有没有独立于实体的公正的价值,程序和实体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美国著名的学者罗尔思在《正义论》中专门研究了程序正义,他认为存在着三种程序正义:第一种是纯粹的程序正义,指的是程序决定实体正义。也就是说只要程序是正义的则实体也必然是正义的,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抓阄、赌博、摇号都是一种纯粹的程序正义。在这些纯粹的程序正义中只要程序是正义的,实体处理结果必然是正义的,因此在抓阄、赌博、摇号中包含着一种朴素的公正观念,大家都愿意用这种方式解决分配中的一些问题。当然像抓阄这样的做法也是有局限性的,他只能是在平等的主体之间,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才能采用。第二种是完善的程序正义。在完善的程序正义下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但是通过设计程序能够百分之百的实现实体正义,罗尔思举了一个切蛋糕的例子,一个蛋糕两人分怎么能够使蛋糕分的公平合理,那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程序,切蛋糕的人后取蛋糕,这样就能使蛋糕分得公平合理,因为是切蛋糕的人后取蛋糕,如果你把蛋糕切的一块大一块小,大的就被人家先拿走了,你只能剩下一块小的,为了使自己的蛋糕和人家是一样大的,他就会努力的把蛋糕切的两边一样大,所以这就是一种完善的程序正义。第三种是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在不完善的程序正义中,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有两个不同的标准,而且无论如何设计程序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实现实体正义,像审判就是这样一种不完善的程序正义,例如在刑事审判当中,程序正义有程序正义的标准,像在刑事审判当中,程序正义的标准就是遵守有关程序性的规定,而实体正义标准就是定罪准确量刑恰当,但是在审判当中你即使完全遵守程序,也不能完全避免办错案;反之,程序违反了,案件实体的处理结果可能是正确的,所以审判就是一种不完善的程序正义。那么在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当中就存在着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面对这种冲突,到底是把哪个放在第一位,这其实是一个重大的选择。我认为,应建立程序跟公正优先的理念,应当把程序公正放到优先的位置上,这主要是由于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种公正的不同的特点所决定的。一般来说,程序公正的标准是客观的,可以衡量的,而实体公正的标准是模糊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感受性。即使是在刑法当中量刑有一个幅度,在法定幅度之内也很难说多判一年少判一年谁对谁错。在定罪的问题上,在有罪和无罪之间,对于那些边缘性案件来说,也不能说判无罪对判有罪一定错,所以实体正义的标准有一定的模糊性,更为重要的是他有一定的主观感受性。也就是说这个实体处理结果在客观上是否公正是一会事,你这个当事人感觉到是否公正又是另一会事。而程序公正有一种吸收不满的功能,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像纯粹的程序正义抓阄,没有抓到东西当然不满,但这种不满可以被程序正义所吸收,因为抓阄的程序是公正的,没抓到只能怪自己手气不好。在完善的程序正义情况下切蛋糕,你想把蛋糕切的一样大,但你最终不可能切的两边完全一样大,可能还是有大有小,这中情况下大的还是被人拿走,可是你却不会不满,因为程序是公正的。反过来说程序不公正就能够制造不满,也就是说本来实体处理结果是公正的,但是因为程序上不公正,它就感觉到是不公正的。前两年最高院发出一个口号“要使我们的审判工作做到使人民群众都满意”对这个提法,贺卫方教授提出过批评,法院的审判工作不可能做到使全体人民都满意,而只能做到使百分之五十的人民满意。因为民事案件中有原告和被告,无论判哪方胜诉都会有一方不满意。刑事案件中有控辨双方,结果仍会使一方不满,因此只能做到使百分之五十的人民满意而不可能使百分之百的人民满意。实际上这句话只是从实体角度上说法院怎么判都有人不满意,但从程序公正角度说,法院不但有可能而且应该使百分之百的当事人都满意,也就是说只要做到了程序公正不仅胜诉一方满意,败诉的一方也会满意。因为这样的结果是在保护诉权公平合理的程序当中得出的必然的结论。反之,如果程序不合理的话,可能连百分之五十的人民满意都做不到,甚至会使百分之百的人民都不满意。程序公正是我们司法活动的根本,离开了程序公正我们就不能建立司法权威。我们讲的追求司法公正当然是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统一,但是在司法公正中我认为更应该强调的是程序公正,应把程序公正放在第一位。美国的辛普森案件经过很长时间的审理最后作出无罪判决,但是百分之七八十的美国人都认为辛普森就是这个杀人犯。而当你问美国人辛普森是不是受到公正审理的话,他们都会回答辛普森确实受到了公正的审理。也就是说,审判的程序是公正的,即使实体处理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人们并不满意,也必须接受这个判决。辛普森案审完后,主审法官说了这样一段很有名的话:全国人民都看到了辛普森手上的鲜血,但是法律没有看到,我们只能服从法律。为什么能够服从法律、为什么能够服从陪审团的判决。因为陪审团就是控辨双方经过严密程序选出来的,所以最终陪审团作出的判决必须服从。在程序的设计当中,我国是二审终审,但还有审判监督和再审程序。现在我们有大量的再审案件和申诉的案件,所以是二审终审不终,终审解决不了纠纷,有很多人想通过再审来解决纠纷。这表明了司法的权威受到很大冲击。目前很多的上访案件是涉法案件,经过司法机关处理仍然不服的案件,司法机关在处理这些纠纷上确实处于一种无能为力的状况。这些纠纷是社会转型期的问题,随着法制的健全这些社会纠纷逐渐由过去的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变成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但我们现在解决纠纷的途径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现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最高法院提出要对审级制度进行改革,即对部分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再审。最高法院想在几个大区设立分院,由其来承担死刑的复核以及跨省的民事案件,这些都是程序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涉及到公民生死的死刑问题我们在程序上一定要保证公正。这样才能使死刑判决得到社会认同。死刑复核权的下放不利于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而且和有关国际公约规定相矛盾,最高院收回死刑复核权我们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前几天我收到一个来自贵州的一审判处死刑的囚犯的来信,他说看到了我的一篇演讲文章“从枪下留人到法下留人”,讲的是死刑的存废和程序公正等问题,他说对于这点他们这些被判处死刑的人是最有感触的。在这封信里有一句话对我印象最深,他说“对于我们来说一审就是终审”,也就是说死刑在程序上还不健全,一审判死刑了二审改判的可能几乎没有,我们二审基本上死刑案件不开庭,这样一种情况对于保障被告人尤其是被判处死刑人的诉讼权利极为不利。而且他这个案件是在贵州,贵州的死刑复核权是下放到贵州省的,从信中来看他说是受胁迫情况下受雇于他人运输毒品320克,可能达到了当地的死刑判决标准,但从最高院的案例来看,死刑复核权仍在最高院的上海和江苏有两个案件,一个是运输毒品1000多克一个是运输毒品750多克,这两个案件当地高院都判处了死刑,但在最高院审核当中都改为死缓,并且专门强调运输毒品不只要看数量还要看情节。从这两个案件看,如果贵州案件送到最高院也会改判死缓,但是由于这个案件是由省里实施死刑复核权就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封信给我很大的震动。他说“当你读到我这封信的时候,可能我已经被判处死刑了,我心里很不甘,但是我希望将来我们的法制健全”,这个事引发了我的思考,确实应该把程序正义放在第一位,程序公正了即使他被判处死刑了,他也会伏法的。如果你程序不公正,他还会心有不满心有不甘。我们中国历来缺乏程序的观念,而是把实体放在第一位,实际上程序主要是用来限制我们司法机关的,它是用来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尤其是保障被告人权利的。实际上罪行法定原则也好,法律争执也好,程序正义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被告人的权利,那么被告人的权利为什么要保障?我认为这是法制的基本要求,法制的程度并不取决于法律对善良公民的权利的保护,而恰恰取决于对被告人犯罪人权利的保护程度,因为在一个社会里如果那些被告人犯罪人的权利都得到了保障,那些没有犯罪的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如果在一个社会里面,只有那些合法公民的权利才得到保护,而犯罪人、被告人的权利得不到任何的保护的话,这样的社会就不能说是一个法制社会,因为好人坏人的定义权是由政府决定的。然而我们的公民都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被告人。有些学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一个社会里为什么要有刑法和刑诉法,听到这个问题,我们最本能的回答是因为有犯罪,是因为要对犯罪加以惩治,但这个学者又说了如果说刑法和刑诉法的存在是为了惩治犯罪,那么可以说没有这些法律更能有效的惩治犯罪,因为有这些法律后,惩治罪犯时还要看看法律是否有规定。如果没有这些法律的话说他是犯罪它就是犯罪,我们就可以迅速地对他作出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刑法和刑诉法的存在恰(下转第95页)(上接第17页)恰不是为了更有效的惩治犯罪,而是要对国家惩治犯罪的活动来加以规范和限制。因此刑法和刑诉法的作用就是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这就是所谓的人权保障职能。所以我们始终面对着一对矛盾,这就是人权保障和惩治犯罪的矛盾。在大部分情况下人权保障和惩治犯罪是可以统一的。但不可否认在少部分情况下,这两个价值取向之间会存在一定冲突。也就是说强调打击犯罪就有可能以牺牲人权保障为代价,强调人权保障就会以牺牲惩治犯罪为代价。这里面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我们过去一直强调惩治犯罪,在人权保障方面关注的不够。法制社会民主的发展要求我们把人权保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司法理念的转变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起人权保障的观念。要从强调惩治犯罪到强调人权保障的方向转变,这是刑事司法理念转变的一个基础。这次修改宪法听说要把国家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当中。只有真正的树立起人权保障的观念,才能建立起刑事法制的基本理念,依法治国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第二讲
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
杨文杰
第一、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权利与应尽职责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中专门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的部门。公安机关又是国家的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负责对案件的侦查,是主要的侦查机关。
负责大多数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工作,进行刑事诉讼活动。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也是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要主体或主要诉讼主体,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不仅同样享有重要的和广泛的诉讼权利,承担较多的诉讼义务,而且在由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的诉讼阶段,公安机关始终处于指挥者和主持者的地位。
此外还包括按行业设立的军队、铁路、民航等系统的保卫和公安部门。公安机关的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关系。
在我国,国家安全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监狱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进行侦查。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它有权对其管辖的案件立案侦查,进行勘验、搜查、扣押、实施鉴定,查询和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及汇款,通缉和询问证人、被害人、讯问犯罪嫌疑人等活动;有权采用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和拘传等强制措施;有权根据检察院的批准、决定或法院的决定执行逮捕;有权决定立案侦查和撤销案件;有权提请人民检察院进行逮捕,有权决定和实施通辑;有权对侦查终结的案件提出起诉或不起诉的意见;有权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批准逮捕或不起诉的决定提出复议、复核的要求;负责对部分刑事判决的执行,担负着对于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的执行和监督、考察任务。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义务:必须忠于事实真相,忠于法律,忠于人民的利益。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权利与应尽职责的一致性: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上述权利,也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第二、刑事诉讼中公安应该遵守的期间
刑事诉讼的期间是指公安司法机关以及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分别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该时间期限分为法定期间和指定期间两大类。法定期间又分为公安司法机关应该遵守的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应该遵守的两大类。本文再此只对公安、司法机关应该遵守的期间略作提示以供参考:
一:强制措施期间:
1:传唤、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2: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4:拘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特殊情况下,经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时间可以延长1--4日,对于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至30日。
二:侦查羁押期间:
对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传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犯罪涉及面广的复杂案件在三个月侦查期限不能办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对可能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在以上5个月仍不能办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
第三、刑事诉讼中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
公正是法律的生命,是法治社会司法机关的立身之本。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为己任,特殊的法律定位使检察机关必须更加重视司法的公正性问题。这种公正性体现在个案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办案质量”。办案质量高低是对司法是否公正最主要、最直接、最现实的反映。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作为承担国家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如何在刑事诉讼中,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全力维护司法公正,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树立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观念,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条件众所周知,司法公正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体裁决上的司法公正;二是程序上的司法公正。所谓“实体裁决上的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就案件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关系所做出的裁决或处理是公正的;所谓“程序上的司法公正”,是指诉讼过程对相关人员来说是公正的。实体裁决上的司法公正是执法活动追求的根本目标,程序上的司法公正则是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保障,两者均不可偏废。正如西方法谚所说,“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司法公正应是“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的有机结合。然而长期以来,在相当一部分司法人员,中“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普遍存在。反映在办案当中就是单纯地追求办案数量和办案效率,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公然违反程序法,采取刑讯逼供、违法搜查、违法取证等手段,来追求惩罚犯罪的目的。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司法人员对程序公正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片面地认为,只要没有抓错人、办错案,程序上有点违法无关大局。殊不知,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证,程序违法是实体错误产生的重要因素。司法实践中,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大多与办案程序违法有关;更不知,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全部实现,才能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一个案件的程序不合法、不公正,即使实体处理结果完全正确,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效应。因为法律原则的背叛与程序公正的丧失,必然使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决是否公正产生怀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特别是程序公正的呼声日益高涨,司法机关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更要强化程序意识,纠正以往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过程中,“重实体监督、轻程序监督”的错误倾向,从强化程序监督入手,加大法律监督的力度,确保司法的公平与公正。
二、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要确保司法公正,除了严格遵守诉讼程序以外,还要全面保障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要求,从而将人权保障问题,上升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来认识。
有人比喻,如果说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公正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支撑这座大厦的就是控诉、辩护和审判三根支柱。三根支柱缺少或消弱任何一根,司法公正的大厦都将倾覆或者遭受严重破坏。然而,支撑这座大厦的三根支柱之一的“辩护”,虽然在立法上给予了力量均衡的确认(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获得法律帮助权、申请回避权、辩护权、上诉权、申诉权等等),使之能与“控诉、审判、”两支国家力量相抗衡,以防御国家司法权利的滥用。但凡被指控涉嫌犯罪而进入刑事诉讼的犯罪嫌疑人,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由于所处的的诉讼地位的缘故,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常常受到执法机关的和执法人员的不同程度的侵害。比如,犯罪嫌疑人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其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常常因为案件侦破工作的需要而被阻隔或者限制;其家属的知情权也往往由于侦查人员的疏忽而丧失。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形,犯罪嫌疑人被司法机关拘留、逮捕后,执法人员忙于收集证据,没有在24小时内,将拘留、逮捕的原因及羁押处所通知给犯罪嫌疑人家属,弄得犯罪嫌疑人家属四处打探,八方找人。尤为严重的是,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有罪的供述,侦查人员不惜采取刑讯逼供、指供、诱供等手段,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甚至造成“冤、假、错”案的发生。实践证明,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保障其依法拥有的诉讼权力能够有效行使,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
保障刑事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不受侵犯,要求我们一要树立人权保障意识,纠正“重打击、轻保护”的错误观念;二要强化依法办案的意识。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程序法的规定,该告知的一定要告知;该答复的一定要答复;该公开的一定要公开;该作为的一定要作为。禁止一切随意简化程序、违反程序,无视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三要强化证据意识,遵循“以证定案”的原则,清除“口供是证据之最”的错误认识和“有罪推定”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四要恪守平等原则。对于被告人与被害人、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等拥有的合法权益都要给予平等的保护,严禁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
三、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在刑事诉讼中,查清案件事实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条件。从这一意义上讲,准确认定案件事实也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事实认定有误,那么实现司法公正就成为一句空话。例如,司机A某酒后驾车将行人丁某撞倒,为逃避责任而驾车逃逸。A某刚刚逃离肇事现场,司机B某恰好驾车路过此地,见丁某头部出血晕倒在路上,随将丁某送至医院。但是当丁某被抢救脱险后,一口咬定肇事者就是B某。后经交通管理部门认真地调查,但终因调查取得的证据无一能证实非系B某所为,有关执法机关则裁定肇事责任由B某承担。由此,B某开始了马拉松式的申诉,并诅咒执法不公。我们相信承办此案的有关执法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本意都是想做到公正执法,但因事实认定有误,才落下不公正的名声。由此可见,实现司法公正,首要的问题是要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司法实践中,查清犯罪事实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许多情况下,由于缺少直接证据,特别是没有目击者而使犯罪事实处于一种朦胧状态。口供与证言相矛盾,证言与证言相矛盾的情况经常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司法人员一定要深入调查、补充完善证据,认真分析证据间的矛盾,去伪存真,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切不可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凭借分析推定事实。在事实一时难以查清的情况下,应当本着无罪推定的原则处理,不可草率定案。作为承担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来说,在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工作中,更要严格把好事实关和证据关,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不得批捕、起诉。严禁以捕代侦,强诉、硬诉的现象发生,确保司法公正。
四、加强检察监督,是消除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司法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司法腐败为广大群众深恶痛绝。要防止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就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其中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是确保公正执法的有效途径之一。众所周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职责。具体到刑事诉讼中,担负着对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和监管部门执法活动的监督职责。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监督”是检察机关的第一要务。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监督渠道的不畅通、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加之检察机关内部存在着“重配合、轻监督和重办案、轻监督”的倾向,导致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未能充分、有效地行使。如立案监督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侦查监督缺少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审判监督手段单一。检察人员注重办案与结案,淡化了法律监督工作。批捕、起诉部门的工作人员,受理公安机关移送的批捕、起诉案件后,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查上,而对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则关注不多。即使犯罪嫌疑人提出公安人员刑讯逼供等违法取证的申辩,检察人员也大多缘于此类问题的难以查证而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长此以往,造成检察机关以办案为主要工作,把监督作为辅项工作的局面发生。削弱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要维护司法公正,就要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首先,要强化检察人员的监督意识。引导检察人员正确认识和处理监督与办案的关系,牢固树立“以法律监督为主,以监督促办案”的观念;其次,加大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活动监督的力度。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措施,重点对刑讯逼供、违法取证、超期羁押等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督;再次,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检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活动,能够严格地依法进行,有效地防止自行侦查权的滥用,全力维护司法公正。
公平与正义是司法工作永恒的主题。要实现司法公正,需要司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不懈地努力。作为检察机关来说,在加强自律的同时,加强对其他司法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以实现司法公正为目标,以强化法律监督为手段,确保《刑法》惩罚犯罪,保护无辜,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实现,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管理人员培训讲稿
管理人员培训讲稿
培训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培训的目的无外乎是为了提升企业员工的三个方面:态度、知识、技能。这三方面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就是我们说的素质。
一、如何培养员工的良好素质?
素质,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点。素质分为:①能做什么(技能、知识); ②想做什么(角色定位、自我认知); ③会做什么(态度、、价值观、品质、动机)。素质即以上三点的内在组合。
员工的素质即在于“完全学习”,包括:
1、知识—是一个员工在过去的经历与学习中所掌握的各种对生活工作等认识的综合素质。因此,知识是一个学习过程,只是头骨外在的教育与学习以及内在的思考与筛选,浩瀚的信息才可以变成系统的知识。
2、技能—是一个员工对本岗位所要求掌握的技术能力的反应,技能直接体现了该岗位的员工对工作的熟练程度,这种熟练程度与员工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相关。
3、态度—是一个员工长期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对工作的认识与行为的表现。包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等。
素质又体现为:①专业素质:指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指员工选定的岗
认识。
②对他人的态度:比如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对待上级的态度和对待下级的态度一样吗?学习以西沟通的技巧是绝对必要的。
③对待自然的态度和对待和社会、环境的态度:打得如对自然是被掠夺的对象?还是共生共存的德对象?你是如何对待一只受伤的狗和猫的?又是如何处理你家中和单位的垃圾的?这些看似小事的问题关乎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一个人对待这些问题的不同态度可以渗透到他的所有学习生活之中,而通过学习,一个认识可以改变自己的某些态度的。实际上,态度的学习,可以简单一句话:学习如何“做人”。
一个例子是:张
三、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超市。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低层干起,不久张三受到老总青睐,一再被提升。而李四却成长不快。终于有一天李四向老中提出辞呈、抱怨。其实张三工作也不错,吃苦耐劳,但似乎缺少点什么?而老板却做出一个决定:他先让张三区市场看看;结果张三空手而回。老板问:“土豆价格多少”?张三又去市场,气喘吁吁。老总让李四区,李四很快从市场回来,汇报说,有一个卖土豆,价格可以,有10袋,质量很好。他带几个样品。还来回一个农民,说:还有西红柿,也带回了样品,很受老板欣赏。李四比张三多想一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
常说:把产品推销出去前,先要把自己推销出去。这就要求业务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因为业务员行为往往代表公司的形象,其为人处事,与人交往协调,举手投足之间都会给客户留下印象。显然,个人素质完全重要。再者,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长期业绩都建立在“全面素质”
作司老板和员工、管理者与客户的合作。从中层管理者和员工眼里看,公司可能出问题,老板可能也会出问题,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问题的方式。如果你发现问题后幸灾乐祸、辱骂、诅咒和没完没了的贬损,那么你就得辞职。如果你身在其中时,就不要诅咒它。不仅如此,每位管理者都是与这个机构联系起来的纽带。你要辞职,老总会慎重考虑。如果轻易地辞职,意味着会轻易的将你辞退。你应该向老板提建议,追求卓越,促进企业发展。
2、主动进取。主动工作,不要让别人告诉你怎么做;或者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还有的告诉他三次,他才能作。这种人不会的荣誉,报偿也很微薄。还有的人,硬要老板追着他干,盯着他干,他也不会把事做好。这种人企业是不会要的。
现在已显示,90%的企业认为,制约企业发展最大的因素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成熟的企业都应有一批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员工,员工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件产品,消费者用了才知道好不好。从业者也一样。学历、能力和资历当然是一种竞争力,可是老板花钱聘人,都有自己的期望值。当你的表现与他的期望基本吻合,他就认为物有所值;当你的表现超过他的期望,他就就认为物超所值。因为你的表现得到了老板的满意。如果你是管理者,率领团队达到了目标,完成任务,是理所当然。月月如此,你自然是物有所值;如果你还能培训员工,激励员工,营造高效的工作氛围,把工作做好,帮上司“救火”,懂得自我教育,始终保持成长,主动沟通,积极合作,就是物超所值的管理者。因此,我们不能抱怨什么,建议大家想一想,②沟通才能带来理解和合作。管理者—员工—管理者,互相沟通,注意其双向性。只有大家真诚沟通,密切配合,企业才能兴旺发达。
③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如女排夺冠,登山队员登珠峰顶。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个优秀团队就是大海。
6、充电才是硬道理。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稍有闪失,满盘皆输。竞争的职场上,一纸文凭能管几年;在文凭飞速贬值的今天,找到工作的一劳永逸的体制已成历史。如果你坚持以前的学历、文凭,向在职场上立足,几乎不可能。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竞争世界,选择充实自己的确切方向?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①知识以“用”为主。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会放过企业每一次针对内部的培训。企业有的放矢的培训,目的就是培养实用人才的捷径。
②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目的是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它要求我们恪守职责,扎实、勤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 的今天,敬业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职业道德的崇高体现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人,即使有能力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接受;没有能力但具备敬业精神的人却能找到自己发展的舞台,并一步一步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更有可能成为广受尊重的人才。
希望每一位员工积极参加酒店的培训,更希望我们每位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在国贸大酒店这个经济大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三篇:技术人员培训讲稿..
煤矿技术人员培训讲稿
第一部分: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1.1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基本概念
矿山压力: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在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周围煤、岩体中和其中的支护物上所引起的力,简称矿压、地压等。
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的作用,使围岩、煤体和各种人工支撑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如顶板下沉、底板臌起、冒顶、断面缩小等)
矿山压力控制:人为的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措施。(如支护、充填等,目的是保证生产安全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2 矿压及其控制研究的历史:
1.2.1 对矿压力早期认识阶段:15至19世纪早期,观测到了地下采掘活动对地表造成的破坏,提出了最初的保护煤柱确定方法。
1.2.2 建立早期假说的阶段: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利用某些比较简单的力学原理解释实践中出现的一此矿压现象,并提出了一此初步的矿压假说。代表性的是认为巷道上方能形成自然平衡拱的“压力控假说”及有关的分析计算。提出了以岩石坚固性系数f(普氏系数)作为定量指标的岩石分类方法,开展了地面及巷道中的岩石移动观测。
1.2.3 以连续介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开始把巷道周围的的整个岩体当作连续的、各相同性的弹性体来进行研究和建立假说,即用弹性理论来研究矿山岩石力学问题,并推出了计算原岩力学的有关公式。以后又考虑了岩石的非均质性及各相异性,同时在实验手段上较广泛的利用了相似材料时行的相似模型研究方法及光敏材料进行的光弹性模拟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开始采用U型钢拱形可缩支架、磨擦式金属支柱、锚杆支架等支护技术。
1.2.4近代发展阶段:指20世纪60年代至今,在理论研究上进一步考虑岩石的真实特性,最重要的是把岩体看作是受到各种性质的弱面切割的多裂隙介质,相应的提出了岩石断裂力学、块体稳定理论等,另一方面把岩体变形看成是与时间有关的岩石流变特性的研究,提出了岩石流变学,在研究方法上应用计算机技术发展了新的数值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等。在应用方面,采用煤柱护巷和无煤柱护巷的各类巷道中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进一步改善了巷道支护技术。
2.1 矿山岩石和岩体的基本性质 2.1.1 矿山岩石的基本概念
岩石:具有一定构造和形态的矿物结合体。
在自然状态下,按其固体矿物颗粒之间的结合特征,可以分为固结性岩石、粘结性岩石、散粒状岩石、流动性岩石等。
按照岩石的力学强度和坚实性,常把矿山岩石分为坚硬岩石和松软岩石。一般将饱水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大于5Mp的岩石叫做坚硬岩石,反之称为松软岩石。
按照岩石的构成特征,可以区分出岩石的结构和岩石的构造两个概念。2.1.2 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的(真)密度:指单位体积的岩石(不包括空隙)的质量,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密度,且与岩石的空隙和吸水多少无关。一般在2.7*103kg/m3左右。
岩石的视密度:指单位体积的岩石(包括空隙)的质量。除了与组成岩石的矿物密度有关外,还与岩石的空隙和吸水多少有关。根据含水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天然视密度、干视密度和饱和视密度。
岩石的孔隙性:是指岩石中孔洞各裂隙的发育程度,常用孔隙度表示。即各种孔洞、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也称孔隙率。岩石的孔隙性对岩石的其它性质也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孔隙率增大可使岩石的视密度和强度降低,同时使塑性变形和透水性增大。
岩石的碎胀性和压实性:碎胀性指岩石在破碎后的体积增大的性质,一般用碎胀系数来表示。岩石在破碎后,在其自重和外加载荷的作用下会逐渐压实的性质为压实性。
岩石的吸水性:指遇水不崩解的岩石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吸入水份的能力。通常以岩石的自然吸水率和强制吸水率表示。工程上往往用吸水率的大小来评价岩石的抗冻性能,当吸水率小于0.5%时,一般认为岩石是耐冻的。
岩石的透水性:即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质,一般用渗透系数来表示。岩石的软化性:浸水后强度明显降低的性质。岩石的膨胀性和崩解性:前者指软岩浸水后体积增大和相应的引起压力增大的性能;后者指软岩浸水后发生解体的现象。
2.1.3 岩石的力学性质 2.1.3.1 岩石的弹性和塑性
弹性:指卸载后能变形能全部恢复的变形性质; 塑性:指卸载后变形全部不能恢复的变形性质。
岩石的弹性指卸载后岩石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随岩石的性质不同,可能出现线弹性、非线性弹性和滞弹性三种不同的弹性特征。(见图1)由于岩石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它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往往是同时出现的,即岩石是一个弹塑性体。一般用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表示岩石的变形性质,是评价岩石的受载条件下变形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岩石的变形曲线如图2所示。
2.1.3.2 岩石在单向压缩下的变形性质
在单向压缩下,岩石的变形表现为横向变形和体积变化。可根据单向压缩时的岩石变形性质把岩石分为脆性岩石(破坏前的总应变小于3%)和塑性岩石两类。脆性岩石、塑性岩石、一般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分别如下图3、4、5所示:
应力δδmax线弹性阶段CB破裂发展阶段压密阶段图3 脆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 后效弹性应变瞬时弹性应变塑性应变0A应变ε
应力δδT近似弹性阶段E屈服点F塑性阶段0应变ε图4 塑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δ弹塑性阶段线弹性阶段压密阶段ABC破坏点D破坏阶段 E残余强度0应变ε图5 一般岩石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
2.1.3.3 岩石在三向压缩下的变形性质
自然条件下的岩体绝大多数是处于三向压缩状态,研究岩石在三向压缩状态下的变形性质要用专门的三轴应力试验机,通过试验表明:随着侧向应力的增大,岩石的塑性变形也相应增大,在单向应力或较低的侧向应力状态下多表现为脆性,在高压三向应力状态下破坏前也能表现出很大的塑性,另外在岩石在三向压缩条件下发生破坏后,仍然保留一定的承载能力,且围压俞大,其残余强度也俞大,这个规律对于矿压控制很有实际意义。
2.1.3.4 岩石的流变性质
流变:即材料在出现塑性变形后,在应力不变或应力增加很小的情况下继续产生变形,简称流变,也叫屈服。通常把与时间因素有关的应力应变现象统称为流变,包括蠕变、弹性后效和松弛等现象,其中蠕变对工程应用的意义较大。
蠕变:固体材料在不变载荷的长期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的增长而缓慢增加的现象。大致可分为稳定蠕变和不稳定蠕变两类。由于蠕变而造成的应变最后能否趋于稳定,取决于所施加的恒定载荷值的大小以及能使这种岩石的蠕变量保持稳定的临界值的大小。如果恒定载荷值小于临界值,即使主生蠕变,也只是稳定蠕变,不会造成工程破坏,反之则出现不稳定蠕变,长时间后超过允许的变形量,最终会导致工程破坏。
2.1.3.5 岩石的强度性质及其测定
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岩石试件在单向压缩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它是地下工程中使用最广的岩石力学参数。
岩石的单向抗拉强度:岩石试件在单向拉伸时肥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值,它也是岩石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由于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一般只有强压强度的3-30%),因此它对研究井下巷硐失稳有重要意义。
岩石的抗剪强度:岩石试件受到剪断时,剪切面上的切向应力值。它也是岩石力学性质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岩石试件在三轴压应力作用下所能抵抗的最大轴向应力。试验表明: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随围压的加大而增加,但不成线性关系。
岩石强度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内在因素:矿物成份、结构、构造、水、温度等
外在因素:岩石的受力状态。试验表明,岩石在不同的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值符合以下规律:三向等压抗压强度>三向不等压抗压强度>双向抗压强度>单向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单向抗拉强度。
2.1.3.6 岩石的破坏机理和强度理论
岩石的破坏机理:任何材料的破坏,从不同部分散离的状态来看,不外是两种,即产生散离的部分互相远离或错开,所以物体的破坏机理归结到底只有两种:即拉断和剪切。因此岩石的破坏从其机理上来说也只有拉坏和剪坏,而通常所说的岩石被“压坏”,从力学分析来看,实质上是不存在的。岩石的强度理论:研究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原因、规律及其强度条件的理论。目前已提出的有很多,下面是两种较常用的岩石强度理论。
莫尔强度理论:认为材料发生破坏主要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一定限度的缘故,这个剪应力除了与材料本身性质有关外,还与破坏面上由于正应力造成的磨擦阻力有关。即破坏不仅取决于剪应力,同时也取决于正应力。
格里菲斯强度理论:脆性破坏是由于拉伸而破坏,并不是因剪切而破坏。格里菲斯认为,岩石内随机分布着许多窄缝形的微裂隙,当物体受到拉应力作用时,处于不利方位的裂隙的端部就产生了高度的应力集中,于是裂隙就沿着其长度方向上扩张,直至岩石整体破坏。
2.2 矿山岩体的基本性质
岩体:自然界中由各种岩性和各种结构特征的岩石所组成的集合体。岩体与岩石在力学上有许多区别,主要有岩体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和非连续性。
岩体的变形破坏过程:岩体是具有弹性的、塑性和粘性的、多裂隙的非连续介质,因此岩体的变形要比岩块的变形要复杂得多。岩体和办学性质是天然岩块和其结构弱面力学性质的综合反应,总变形中必然包括结构体的压缩变形和形状变形以及结构面的压密变形和剪切滑移变形,有的结构体还由于剪切过程中的磨擦作用而发生转动。根据试验研究,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和破坏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其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6所示:
岩体的强度特征及强度试验:岩体强度主要取决于软弱结构面的强度,因此可认为岩体是一种不能承受拉力的工程材料,在工程设计中称为无拉力准则。结构面虽然不能抗拉,但仍能传递一定的剪应力,即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试验证实,大部分岩体的强度曲线的受压区仍符合“库仑-摩尔”准则,总是处于岩石强度曲线与弱面强度曲线之间。由于弱面的存在,岩体的强度显著的低于岩块的强度,并使岩体更易于变形和失稳。
3.1 矿山岩体内应力的重新分布 3.1.1 岩体中的自重应力与构造应力 原岩体:没有受到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岩体。原岩应力场:天然存在与原岩内而与人为原因无关的应力场。主要有因自重引起的自重应力和地质构造运动而引起的构造应力,其次在不均匀沉积的交替区域,有可能形成局部应力集中。
原岩应力场的第一种假说:原岩体中任何地方的水平应力约等于垂直应力的25-40%。(较适用于较浅的原岩应力场)
原岩应力场的第二种假说:在岩体深处的原岩垂直应力与其上覆岩层的重量成正比,而水平应力大致与垂直应力相等。(适用于深度较大时)。此假说又称静水应力状态假说,主要是由于长期地质作用和岩石的蠕变特性,使深部的岩体达到静水应力状态。
构造应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还无法用数学力学的方法进行计算,但它有以下特点:
1、一般以水平压应力为主
2、分布很不均匀
3、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4、根据测定,构造应力普遍存在着: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垂直应力 的规律。水平构造应力可能比自重造成的水平应力大几倍到几十倍,因此在浅部开采时构造应力显得比自重应力更为重要。
5、构造应力在坚硬岩层中出现一般比较普遍。3.1.2 巷道周围的支承压力分布。
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支承压力是矿山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计算分析,可近似地认为,一般巷道两侧的应力集中系数为2-3倍,当巷道为圆形时,集中系数最小且应力分布最均匀,当巷道的高/宽小于1/2时,两侧的应力集中系数可达到4-5倍,矩形巷道的拐角处切向应力最大。一般巷道两侧的支承压力分布示意图7所示:
相邻巷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邻巷道的相互之间影响程度及其应力分布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巷道断面的形状及其尺寸大小;相邻两巷之间相隔的距离;在同一水平内相邻巷道的数目;原岩应力场的性质和有关参数。
若以超过原岩应力的5%为限,则影响半径R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R=√20*r=4.47*r
(r为巷道半径)则相邻两条巷道之间相互不影响的最小距离为2R=8.9*r,以半径为2.4m的巷道为例,则合理的巷道间距应在21.5m以上,这就是我们井下一般巷道布置间距应在20-30m以上的原因。
同样如果两条巷道相向贯通,则当距离很近时,一般在2-4倍的r处,应力相互叠加相当大,可达到4-6倍,这也是我们一般要求两巷相向贯通时,要放小炮且需要加强支护的原因。
3.1.3 回采工作面前方的支承压力分布:(如下图8所示)由图上可知,在工作面采空区的旁边有一个卸压区,这个卸压区范围很小,与顶底板岩性、开采方式、采高等均有关,一般条件下约为0-5m,这就是沿空送巷或沿空留巷的理论基础。在工程设计中,为了防采空区内的水、瓦斯泄出,防止向采空区漏风引起采空区发火,同时又要求小煤柱有一定的支承作用,一般将小煤柱确定为4-5m为宜。
另外由图中可知,增压区内的支承压力较高,一般应避免在这个范围内布置巷道,其中一般认为在距采空区或工作面前方10-25m的范围内支承压力最高,这已是早期长壁工作面留设20m的“大煤柱”频繁失败的原因,也是现在我们一般将中巷布置在距采空区60m以外(稳压区)的原因。
4.1 回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及控制
4.1.1 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
采场:在煤层或矿床的开采过程中,一般把直接进行采煤或采有用矿物的空间称为回采工作面或简称为采场。
顶板:赋存在煤层之上的岩层。
底板:煤层以下的岩层。
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通常有一定的稳定性易于随工作面回柱放顶而垮落。
伪顶: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至0.5m,极易跨落的软弱岩层(它随采随冒)。
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上方(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厚而坚硬的岩层中老顶。
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岩层。
回采工作面对上覆岩层的管理方法(即采空区的处理方法)有:刀柱法、缓慢下沉法、充填法、全部垮落法。
4.1.2 工作面上覆岩层的活动规律:
当老顶达到极限跨距后,随着回采工作面继续推进,老顶即发生断裂。断裂后的一般状态如图9所示:
根据老顶的OX形破坏特点,可将工作面分为上、中、下三个区,破断的岩块,由于互相挤压形成水平力,从而在岩快间产生摩擦力,在工作面的中部,可能形成一个外表似梁,实质是拱的平衡结构,保护着回采工作空间,使其不必承受上覆岩层的全部载荷。
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即通常所说的“三带”。如图9所示。
根据受力及破坏的不同,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沿推进方向上可分为煤壁支撑区、离层区和重新压实区。如图9所示。
4.1.3 老顶的初次及周期来压
初次来压:由地老顶的第一次失稳而产生的工作面顶板来压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老顶岩块失稳时,形成了岩块滑落,给支架带来了较大冲击,对工作面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加强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时的顶板管理。
初次来压步距:由开切眼到初次来压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
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周期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顶板的下沉量变大,支柱所受的载荷普遍增加,有时还可能引起煤壁片帮、支柱折损、顶板发生台阶下沉等现象,如果支柱参数不合适或支架的稳定性较差、支撑力不够,则可能导致局部冒顶、甚至顶板沿工作面切落等事故。
周期来压步距:两次周期来压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由于上覆岩层的组成结构及受力状况的不同,周期来压的步距并不是每次都相等,有时可能出现很大的差别。
4.1.4 老顶来压的预测预报
我国应用多种方式预报老顶来压已有30多年历史,方法也越来越成熟,并由复杂到逐步简单易行。一开始是以观测工作面三量变化来预报的,三量是指顶板下沉量、下沉速度及支柱载荷,但需要很多人力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由于老顶断裂与工作面全面来压形成的不同步关系,从而可以老顶的断裂来预报工作面的全面来压,同时老顶断裂引起的扰动在工作面上、下巷内有反弹现象,只要有微量反弹,在上、下巷必将引起松动,而用灵敏的测压仪可以捕捉到这一反弹,因此可能准确预报工作面的周期来压。
4.1.4 影响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作面矿压显现的最主要因素是围岩的性质,其次采深、采高、倾角及推进速度对矿压显现也有重要影响。
一般直接顶越厚,老顶的跨落与错动对工作面支架的影响越小,来压越不明显,反之如果直接顶很薄或老顶直接上覆的煤层之上,周期来压越明显;同样老顶分层越厚或越坚硬,来压则越明显,反之老顶的裂隙越发育,则来压强度越小。煤炭部颁的标准采用直接顶的总厚度与采高之比的值来分级确定。
采高越大,老顶取得平衡的机率越小,煤壁也越不稳定,矿压显现也越严重,反之则越缓和。
根据观测,当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时,顶板状况明显好转,但随着推进速度的加快,顶板下沉速度也明显加快,因此加快推进度能改善但不能“甩掉”顶板压力。
开采深度直接影响着原岩应力的大小,同时也影响着开采后巷道或工作面周围岩层内支承压力值,因此开采深度对矿山压力的绝对值有影响,但对矿山压力的显现影响不尽相同,分析及观测表明,开采深度对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可能比较明显,但对回采工作面顶板压力大小及显现的影响并不突出。
实际观测证明,随着煤层倾角增加,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矿山压力显现特别是周期压力显现也越不明显。
分层开采时,一般下分层比上分层来压步距小、强度低,支架载荷变小,但顶板的下沉量变大。
δδδ120(a)ε120(b)ε120(c)ε图1 岩石的不同弹性类型 a-线弹性; b-完全弹性(非线性弹性);c-滞弹性 1-加载过程 ; 2-卸载过程应力δ12后效弹性应变瞬时弹性应变塑性应变0应变ε图2 一般岩石的变形曲线 1-加载过程 ; 2-卸载过程
应力δ破坏点塑性阶段线弹性阶段压密阶段1转折点2破坏阶段 3屈服点0应变ε图6 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δ切向应力Rr径向应力0yHr图7 巷道两侧的支承压力分布
C支承压力DKyHBAyH
稳压区图8 回采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 增压区减压区ABCA-煤壁支撑影响区 B-离层区 C-重新压实区图9 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分带及分区
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
第四篇:公安文职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尊敬的总队领导:
非常感谢领导为我们文职人员组织这次培训,课程虽已结束,但却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培训可以说是我们文职人员的一个全新起点。
为期一周的文职人员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感谢也很深,让我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改变。在众多专业警官的讲解下,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作为一名“准警察”的职责所在。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通过一周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纪律部队的严谨性。从日常管理到职业道德,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做到心中有纪律,服从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 管理,按照要求完成任务,自己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面对国旗,我们不仅说出了“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誓言;也让“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深深植入到我们心中;更使“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保守秘密;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准则从此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一段誓言,坚定了我们的意志、表明了我们的态度。从那时起,文职人员正式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公安文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尚无太多经验可以借鉴,这期培训的顺利进行是与总队领导对文职工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同时,这期培训也凝聚了总队上上下下全体同志的心血,组织的深切关怀温暖着我们。
通过这期培训,加深了对总队的认识,同时了解了总队今后工作的职能拓展,使我们在思想上能够与总队保持一致,拧成一股绳,合力推进总队工作的快速开展。不仅如此,通过学习,我们更熟悉了包括文职纪律规范、公安内部级信息系统、公文写作基础等常用知识,并参观了机库,对照课程内容直观感受了警用直升机的魅力。与青年民警的座谈轻松活泼,加深了大家彼此间的了解,促进了沟通,使我们感受到了总队大家庭的活力与温馨。
作为一名合格的文职人员,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在实践中去不断完善自己,做到熟能生巧,不懂就问,积极主动的向民警同志借鉴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
最后,我感谢各位领导能提供这个工作平台给我,使我有机会和大家共同进退,也很感谢这一周共同学习的学员们,我们在相互交流中勇往直前。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会时刻以工作职责,纪律规定和考核方法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虽然我的工作经验为零,但是我相信,我能勤能补挫,把这周的学习的内容学以致用,多与领导和同事沟通,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
第五篇: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3月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主讲人: 规范操作
(一)、【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为确保师生安全,饭菜由工作人员送出配餐间,任何与食堂不相干的闲杂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食堂内,一经发现,一次扣食堂劳务承包方50.00元(以发现的和调监控看到的为准,因此,食堂工作人员不要怕得罪人啰,认为他是老师或者朋友就不说,我们不管你这些,至于劳务承包方怎么处理你那是他的问题).(那些人可以进:村小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学校领导以及上级检查组人员).根据目前我们各校点食堂情况来看,这一条做得很不好,请各地食堂负责人严格把关,不管是老师、学生或者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
(二)、【洗涤剂的使用】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的。学校原来用的是大碱、洗洁精之类的;不管用什么要尽量少放一些,以免器具清洗的过程中没洗尽,造成学生食用后的安全隐患,这请大家一定引起高度的重视,反复冲洗。(值得注意的是:洗土豆、锅等用的钢丝球,清理不干净,学生食用下去就成为安全事故)
(三)、【食堂卫生及工作规范】
1、厨房清洁工作规范
①、清洁炉灶抽烟机时关掉一切电源,用温水加洗洁精,清洁油污。标准:无积油垢,无黑斑,洁亮。②、清洁炉灶底部选用扫帚清扫。再用水冲洗。标准:炉灶底部无积垃圾,无味,风机无水。沟渠无杂物堵塞,无污垢。
③、清洁蒸饭柜:
1)用清水冲掉里面积存的剩饭,再用少许的洗涤剂清洁。标准:蒸饭柜内外无米饭,无杂物。
2)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标准:蒸饭柜内外无米饭,无泡沫。
④、清洁冰箱、留样柜时要切断一切电源开关,待积水溶解后用清水冲洗。再抹布擦干。
⑤、厨房一切用具要用洗涤剂清洁,再用清水清洗。标准:干净无油渍。无杂物摆放整齐。⑥、厨房地面:
1)用扫帚扫每个角落、地面的杂物。标准:垃圾不能扫在沟渠里面。2))用清水加上少许的洗衣粉进行细洗,然后冲洗。标准:地面无泡沫、油渍。3)用刮水器刮地面的积水。标准:地面无积水。
2、食堂清洁工作规范
①、清洁台面时,要分两次清洁,先用湿抹布擦拭,再用干抹布擦净。标准:桌面无垃圾,无水珠、无油渍。
②、清洁凳时,用干净的干抹布。标准:无水,无油渍,无杂物。③、清洁地板时用扫帚将垃圾杂物扫除后,再用湿拖把拖地,最后用干拖把拖干。标准:无杂物,干净。
④、清洁风扇、灯管、灭蝇器必须用干抹布。标准:无灰尘、无蛛网。⑤、餐厅死角清洁:用洗涤剂彻底清洁,垃圾及时送走。标准:餐厅无臭味。无蚊子、苍蝇、蟑螂。
⑥、用后的拖把清洁干净,晾在适当的位置。标准:拖把必须干而洁净。
总之,食堂每周大清扫三次,每日清扫数次,确保餐厅、厨房、保管室等无油垢、污渍、无蚊蝇、蟑螂、老鼠、无灰尘、无蛛网、无垃圾。保持玻璃光亮,环境整洁。
4月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主讲人:
餐具、炊具等的洗刷与消毒
洗刷消毒指的是对食品加工使用的工具、器具及用餐人员使用的餐具清洗和消毒的过程,它是防止食品被病菌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个环节最容易出现的二个问题是:
一、洗刷消毒不彻底,致使病菌残留;
二、消毒后运输存放不符合卫生条件,造成二次污染。
餐用具、炊具和装食品的容器等消毒的具体做要求:餐用具、炊具和装食品的容器等用过之后立即按照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
消毒的中心温度不低于80度,(不能在消毒柜中消毒的器具应用开水反复烫几次)消毒完成后,消毒柜将自动关闭电源,保温20分钟后再取出餐具。另外,消毒和未消毒的餐用具要分开存放。严格操作流程,把好卫生关,切记不要打懒注意,少一道工序(比如切肉机:①清洁时要用温水加少许洗涤剂进行清洁。②刀片清洁无肉渍,无泡沫,无异味。)待所有器具清洗豁然成后,定位摆放。并做好每项餐具的消毒时间,餐具品种,数量等的记录,以备查验
5月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主讲人:
仓库管理员及工作规范
1、入库(收货并索证索票):
1)对采购的物品进行检查验收。标准:无劣质物品。
那么哪些是劣质物品呢:(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观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3)超过保值期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4)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2)查验的货品认真过磅。标准:在入库表格上填写好物品名称、数量、单位等。
3)进入仓库按规定摆放。标准:标识清楚。
2、出库(发货):
1)厨师领与材料要做好登记。标准:在出库表格上填写货物名称、数量、时间及领料人等。
2)每天不得随便领货。标准:当天早上发货一次。
3、保管:
1)仓库货品严格控制,不得置备太久。标准:先进先出,做好记录。2)大米整齐有序摆放,不乱扔乱放。标准:隔墙离地,无潮湿,无腐烂。3)非食品与食品要分开摆放。标准:标识清楚。
4)将未用完的菜及时集中回收,标准:劳菜加上保鲜纸进入冰箱,素菜加上保鲜纸整齐放在菜架上。
5)做好防护工作。标准:防盗、防潮、防火、防四害
6月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主讲人: 洗菜、切菜及工作规范
洗菜:
1、初洗:将去皮的瓜果,去掉菜头的蔬菜,打鳞的鱼类,去毛的肉类,用清水清洗。标准:无腐烂、无异味、泥沙。
2、细洗:将切过后的菜品倒在洗菜池进行浸泡30分钟,再清水洗2-3次。标准:菜类中无杂物,无异味。
3、清洁:菜筐、烧箕要逐个清洗干净后才能放置菜。标准:菜筐、烧箕必须里外干净。无污垢、无油污,无杂物。
总之,新鲜的瓜果蔬菜一定要认真清洗,做到一浸、二洗、三冲、四清的原则,严防食物中毒或农药中毒。
切菜 :操作过程中,防止待加工食品(生食)与直接入口食品(熟食)、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1、初清洁:刀、菜板、台面冲洗干净。标准:刀无锈斑,无油污;菜板无异味,台面无污垢。
2、再清洁:刀、菜板、台面冲洗干净。标准:刀无洗涤剂泡沫。
3、加工:
1)切配菜按规定进行分类切配,精工细作。标准:丝、条、片必须大小均条。2)切配好的菜不能放在地上。标准:整齐摆放在菜架上。3)生熟食品分开切配。标准:切配熟食的刀。菜板必须以过高温清毒10分钟。4)切配中必须一面切菜,一面清除卫生。标准:台面、地板无垃圾、杂物,用垃圾桶或筐装放垃圾。
4、清洁:切配完成后及时清理卫生。标准:生熟刀、菜板清洗工作后分开悬挂或定位。台面无杂物、积水;地面无垃圾、积水、渠无污水、杂物堵塞。
总之,切配过程要做到生离分开,加工食物的刀、菜板、容器必须生的、熟的、油的、素的分开使用,不得混合存放;各种容器用前必须清洗消毒,用后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10月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主讲人: 【食品加工与保鲜】
食品的加工是指对食品进行化冻、择选、洗切为烹饪做好准备工作的全过程。在这个环节上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加工时动植物的有毒部分未去除或去除不净;食品加工用具如墎、刀、筐、案、泡洗池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使食品受到致病菌污染。所以,在这一工序当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几个操作规范。
首先是食品加工前,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性状异常的,严禁加工和使用。
第二食品加工处理后的废弃物和垃圾必须当日清除,放置于垃圾桶内并加盖。
第三是动物性与植物性食品加工时水池、工具、容器必须:分开使用、标记明显。
第四是放置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容器及加工工具必须做到:分开使用、标记明显。
第五所有的容器在使用过程中都不能直接放在地上,用后都要认真清洗消毒,做到:刀不生锈、物见本色、定位存放。
第六动物性食品解冻时应注意解冻的时间和温度,在室温下自然解冻建议不超过4小时。第七蔬菜要仔细择洗,做到:无泥沙、无烂叶、无虫害及异物。所有的蔬菜都要先洗后切,以免蔬菜当中含有维生素丢失;洗净的蔬菜要在浸泡池中至少浸泡30分钟,并注意水菜比例适当,确保蔬菜完全浸泡在水中,他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残留农药对食用者的危害。第八所有加工好的食品在烹饪前必须注意保鲜,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并有专人管理,保鲜库0-10度,冷冻库-20--1度。
烹饪:烹饪是指对蔬菜、肉、禽蛋、水产进行煎、煮、炒、烹、炸、达到色正味美爽口的制作过程。这一过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盛装食物的容器生熟不分造成二次污染;二是加热不彻底、受热不均导致食品中的有害细菌不能被杀灭;三是食品添加剂等化学物品使用不当,四是未烧熟煮透,因此,必须是多锅少炒,保证菜的质量。9月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主讲人:魏海艳 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明确一个定义啥收从业人员:指餐饮服务提供者中从事食品采购、保存、加工、供餐服务以及食品安全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1、明确我们从业人员应承担的责任:食品加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加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
2、食堂从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习惯,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进入厨房之前,必须做到“四勤”五不准: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勤换工作服;不准穿拖鞋、不准戴首饰、不准留长指甲、不准涂指甲、不准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内吸烟。专间(备餐间、炒菜或售饭时)操作人员必须戴上口罩,以免说话口水四溅。
3、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要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要求: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培训需要反复进行。
4、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5、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一定要立即撤离工作岗位,等治愈后才能重新上岗。确保学生用餐卫生安全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是第一关,这关一定要把好;‘
6、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安全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安全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7、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并转身背对食品或他人,以免污染食品。
8、品尝菜肴必须有专用工具,严禁用炒勺或手抓菜肴品尝。销售饭菜时必须戴上口罩,以免说话口水四溅;同时,从业人员衣服、包包等随身物品(包括教师的生活用品、比如电饭锅)不得放入食堂内。
9、从业人员衣服、包包等随身物品,不得放入食堂内,置于更衣间挂好。
10饭菜烧熟烧透:加工制作的食品必须烧熟烧透。严禁制作凉菜、生拌菜,不准向学生供应隔夜饭、菜和可能影响健康的食品。
11、学生午餐后,碗筷放在指定位置,由从业人员去收检并清洗干净后置于消毒柜消毒。
12、设备的爱护:爱护学校食堂的一切设施设备,严禁随意移动和损坏。所有机械、电器及时保养、擦拭,并保持清洁。
13、从业人员下班后关好门窗,切断不使用设备的电源。
14、从业人员不按相关管理制度开展工作,不服从学校安排与管理的,予以辞退。
12月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主讲人
【食品销售与留样】
1、销售:销售环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分餐室的空气细菌超标,所用的工具、容器和销售人员带有病菌,所以在销售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个人卫生和操作规范,非分餐人员不得进入分餐间。
销售的操作规范
为了确保分餐环节的卫生安全,销售必须遵循以下操作规范: ①、工作人员分发饭菜时,不能用围裙或抹布擦拭盛装饭菜的容器,同时必须保证饭菜的新鲜,严禁向学生销售腐烂、变质、过期食品(剩饭剩菜必须倒掉),严禁学生饭菜交叉食用。
②、分餐开始前1小时分餐室。通常消毒的方法是用此外线灯照射不少于30分钟或用臭氧发生器消毒1小时即可。
③、分餐开始前,分餐人员必须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分餐用的工具应由保洁柜取出后直接送入分餐间。
④、分餐过程中,如果成品不小心掉在操作台上或地上,直接分餐人员不要自己清理,以免污染双手,要由其他人及时清理。
⑤、分餐时还要注意检查饭盒是否干净,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绝不允许装入食品。
⑥、分餐期间,工作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分餐完毕后,首先要关上窗口然后把工具、容器码放归位,最后彻底打扫卫生,打扫卫生的工具必须专用。
⑦留样:分餐开始前先由食品安全管理员取饭菜留样,其操作程序: 1)将已干净已消毒的留样盒盛装约100克食物。
2)盖上盒盖,标上留样时间、名称、留样人等。确认无误后放入专用冰箱存放48小时。
3)留样不能是剩菜而是头一勺菜饭,留样柜必须专用,不能混用,且双人双锁。【禁止使用的食品】
①生产经营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比如:猪肉上是否盖有检疫章,盖了章的是合格卫生的,可放心食用。
②禁止用回收的食品、腐烂变质食品再生产。比如:剩饭剩菜,这个我们要求是剩饭菜必须倒掉,切记不能留作下顿再食用;超过保持期的食品:我们的工作人员对已贮存(没用完的)的食品原料,在用时仔细查看是否超过保持期,如超过保持期,立马处理掉,不能再作为原材料进行加工给学生食用。禁止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