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品读

时间:2019-05-14 17:1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典品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典品读》。

第一篇:经典品读

学习习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班级:信硕1705

学号:1700856

姓名:刘哲

学习习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精神心得体会

2016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21日上午10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引起了国内外强烈反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

讲话从四个方面概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即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尽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会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六个必须和六个启示,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这些为指导,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坚定信念,努力投身到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纪念是为了前进。今天我们纪念长征,就要砥砺初心,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长征是一曲革命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的高歌,红军将士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纪念长征就是为了要继承前人的事业,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一、充分认识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这就是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二、认真理解“四种伟大远征”

1、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长征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2、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没有这种思想上政治上的大团结,中国革命胜利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3、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宣传了我们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4、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它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中心,推动一大批革命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革命的火种在神州大地渐成燎原之势,有力推动了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深刻领会长征精神的五种内涵

一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二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三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五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做到“六个必须”

一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引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的信仰,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二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完善和改进,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变方向,更不是要丢掉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四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心一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断把完成总任务的历史进程推向前进。

五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们要紧紧扭住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和备战打仗不放松,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努力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

六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同志都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我们党永远同人民在一起、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新长征路上虽然没有围追堵截、雪山草地、急流险滩。但是,前进的路上依然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依然布满了危险和陷阱,战胜前进道路中的艰难险阻,迫切需要当下的年轻人一定要保持历史定力,不忘红色本质,拿出锐意进取,敢作敢当的魄力和勇气,永远怀着长征般的战略思维。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秉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用坚定信仰去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用不断创新去化解工作中的矛盾,用一心为民赢得群众的信赖,那么,我相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指日可待。

不老长征,青春常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衷心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衷心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长征路上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第二篇:品读经典

“品读经典”初二语文阅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熏陶学生美好的心灵,营造书香氛围。我们组特制定本学课外阅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阅读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外知识。

2、通过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思想与情操。

3、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写作水平。

4、通过课外阅读,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校园充满芬芳,让家庭书香四溢。

二、阅读内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拟定下列必读、选读书目。

(一)必读书目

小说: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材推荐阅读)

推荐理由:

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起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做了大量典型化处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一样,对自传体小说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小说写人以叙事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与日记,格言警句等。环境描写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2、《水浒传》(教材推荐阅读)

推荐理由:

《水浒传》是一部是一部有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中国优秀长篇小说。自问世以来倍受文人的称赞,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有文人评点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既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

3、《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推荐理由:

他的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虽然他的小说所传达的思想不是那么丰富,但他在短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和平主义思想,可以算是他作品中最严肃、最认真的思想,是他创作中所发散出来的一束最炽热的精神火花。散文:

1、《中学生魅力阅读》

主编:方圆 石油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本书集读、写于一体,通过读、品、悟,引导你们找到了一条从“会读”到“能写”的成功之路。“快乐赏析”对每篇美文进行品评的同时,指导你的阅读方法,提高你的阅读能力,丰富你的审美情趣,提升你的人文品位,培养你的综合能力。“开心练笔”为每篇例文精心设计了自由灵活、丰富多彩的写作训练点,既进行了作文训练,又进行了阅读的延伸和深化。

2、《精美散文读本》

主编:王景科 山东友谊出版社 推荐理由:

精美散文好比一杯清茶,很淡很淡,然而,当你以一种特有的心情去品尝时,你会发现 越品越香。精美的散文有时不是读它,而是靠读者去细细品味。在图书的海洋中,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闪耀着五光十色,这些光与色是任何人也遮挡不住的。尤其是那些精美的篇章,更如天上的灿烂群星,将文坛装扮得分外妖娆,令人目不暇接。这不,摆在你面前的《精美散文读本》正期待着你将她切开,让你领略其中的光与色、情与景、人与事的描摹、诉说,或许你读某些篇章的时候会产生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也可能是你正困惑时遇到了一位智者在对你进行劝说、开导,更可能像一杯泡好的清茶,正等待你的品味,等待你对她的评说。

(二)选读书目 小说

1、《好兵帅克》

推荐理由:

《好兵帅克》也是一部历史小说,它从内部描写了欧洲近历史上一个古老的王朝——奥匈帝国崩溃的过程,作品几乎是严格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编年顺序写的。作者以卓越的漫画式手法,准确、深刻地剖析了奥匈帝国的政府、军队、法院、警察机关以及医院、教会的反动而又虚弱的本质,我们可以看到奥匈帝国是怎样一座黑暗、残暴的监狱。这个帝国的一切残酷、肮脏、荒谬与丑恶,都没能逃脱作者那支锋利、辛辣的笔,他无情地揭露了这个庞大的帝国所施加于捷克人民的种种灾难,并塑造出帅克这个平凡又极富于机智的不朽形象。

《好兵帅克》这部小说的力量就在于此,它以生动有力,令人笑破肚皮的情节,富有说服力地告诉我们,一个不义的军队,无论它的数量上如何庞大,到头来只能失败、灭亡。

2、《热爱生命》

推荐理由:

《热爱生命》是杰克.伦敦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品描写了一位淘金者,在美国北部一段生活遭遇和顽强拼搏的历程。他凭着求生的本能和顽强的毅力,还有朦胧的希望,在北部荒原上奏响了一曲热爱生命的凯歌。

3、《骆驼祥子》

推荐理由:

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洋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4、《激流三部曲》

推荐理由:

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其中,第一部《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激流三部曲》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凝聚着巴金的经历和感情的《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题材的熟悉,感受的深切,爱憎的鲜明,为巴金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三部曲中,真挚浓烈的爱憎感情,随着流畅而充满抒情气质的文字跳荡,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作根据塑造的那些艺术典型,鲜明生动,对客观现实的细致描绘,构成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生活画面。这部巨著的成就,标志着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高度。

5、《边城》 推荐理由:

整部小说散发着浓郁的诗意,给人一种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以至于刘西渭誉之为:“一部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咀华集》)。美学家朱光潜评价道:“它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隐痛”,“唱出了少数民族的心声”。

6、《八十天环游地球》 推荐理由:

内容充实,也不乏幽默的内容。人物刻画十分生动形象。书中又人文和地理知识等,读起来也不难理解。总之读得然人欲罢不能。作者用了巧妙的构思塑造了福克先生和路路通的故事悬念迭起,有种特别享受,也让我们知道要以坚定的意志来克服种种困难

7、《中国民间故事精选》 推荐理由:

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闪闪发光的明珠。由于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以他们的智慧、才能创作的具有认识历史、社会,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提高艺术修养、激励斗志以及娱乐等各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另外,从科学角度来说,民间故事还给研究文化、艺术、伦理、历史、民族、民俗等人文科学提供了丰富而重要的资料。

8、《爱的教育》

推荐理由: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9、《变形记》

推荐理由:

《变形记》通篇围绕着格里高利奇异而悲惨的经历展开。线索极其简单,卡夫卡却用他无与伦比的阴郁爆发力将之丰满成了一个浸透异色的故事。轻轻一挤就能看见它的流淌。

《变形记》的最大魅力当然不是情节。也有人说它的成功在于其中人物的完满鲜活,与其这么说,不如稍稍改变提法。真正带给文章生命的,是一个以前的文学作品中罕有的概念——异化。

10、《撒哈拉的故事》

推荐理由:

三毛的用非常细腻笔法,她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去感受生活的真谛。三毛的文章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什么虚构的辉煌,有的只是自己真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展现的就是真实的自己。她保持着一种乐观的积极地生活状态。她教会了我热爱生活,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美好的,只要你认真地去体验生活,生活也会赠予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礼物。散文

1、《文化苦旅》

推荐理由: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早期作品中的精品和代表,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细细品味。书中的秋雨先生踏着艰辛的脚步,怀着学子的心情走过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他的旅途,是为了去寻找那些失落的文明里所蕴藏的无穷无尽的文化宝藏,从书中,我们可以更深刻、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不是死了五千年的文明标本,而是活了五千年依旧跳跃着艺术旋律的生命!细细品味全书,你一定会沉醉于丰满、深刻的字里行间,震撼于深邃、动人的思想情感。

2、《千年一叹》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之“千喜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古代人类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麽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麽,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年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而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

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

3、《名家经典随笔选》 推荐理由:

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它的书页已略微泛黄了,从出版至今已有九个年头。它是我不久前故去的一位长辈留给我的一本书。在生病休养的这段时日里,再一次拿起这本尘封已久的书让我唏嘘不已,静心品读是我对他最好的怀念。

随笔是所有文学品类中最自由的一种,它不讲究刻意修饰,她把修饰让给诗,让给富于意境的散文,让给擅长刻画的小说,更多沉浸在自己的遐思或书本世界的生活中。这本书集中了经典作家的不朽之作,有的沉笃精辟,有的涉笔成题,有的娓娓忘倦,有的禅意高远,有的妙语如珠,它们曾给我带来多少惊喜快乐和晶莹滋润啊!读后让人更加正直、聪明、亲切、敏锐而不脱俗。它们让我一往情深,学会在自由与随意中俯仰人生。

4、《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精选》 推荐理由:

本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佳作的精选,收入了鲁迅、周作人、胡适等数十位名家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有的深遂,有的轻松;有的严肃,有的诙谐;有的凝重,有的洒脱;有的峻急,有的飘逸。青少年朋友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名篇佳作,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并随着作家的眼光走进历史、走进人生、走进作家的心灵深处,从中收获许许多多值得珍藏的精神财富。

三、具体措施:

1、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保证30分钟以上)

2、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3、加强阅读指导

4、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5、加强阅读交流

6、强化课外阅读的评价

7、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以《钢铁》《水浒》等长篇小说为例谈谈“名著导读”具体实施办法:

(一)导读阶段(安排1-2课时)

本阶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引读”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补充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对作品先有大体的了解,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另外,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积累性阅读阶段(安排3周左右)

本阶段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十至十五个章节。设计作业如下:

1、摘抄语段:摘抄本周阅读到的精彩语段,并做简单点评;

2、内容概括:概括本周阅读的内容,不少于500字;

3、写读后感:每篇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力求有自己的见解,不少于500字。(考虑到学生差异,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从以上作业中任选其二来完成。)

本阶段,教师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中心目标,每周抽查学生作业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在逐回阅读完全书后,安排1课时,由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最终理清整本书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三)探究性阅读阶段(安排2周左右)

1、分析人物形象。本阶段安排学生精读有关情节,指导学生重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并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作文,然后按学生作文所分析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组交流,最后推荐出优秀作品展评。

2、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师开设一次“名著欣赏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讲座指导,查找资料,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尝试分析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四)总结阶段(安排1周左右)

本阶段准备开展《钢铁》《水浒》影视欣赏、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经验交流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一方面继续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

四、活动评价

包含参照学生读书笔记等材料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和通过设计名著阅读试卷对学生进行的总结性评价。

1.定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的质与量。为每个学生建立读书档案,记录规定书目阅读的进展情况,定期在班级公布。

2.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评选班级“读书之星”。

3.开展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

初二语文组 顾亚琴

2013年9月17日

一点请求:请学校支持我们的课外阅读教学,每本必读书目图书馆能否帮我们购置100本,以便组织学生集中阅读,进行交流?

第三篇:品读

品读《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赏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2.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①[投]这里指赠送。②[木桃]就是桃子。③[报]回赠。④[琼瑶]美玉。3.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②[已]止。4.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呜》。①[呦呦(yōuyōu)]鹿呜声。5.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6.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8.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①[临]来到。②[履]踩,走。9.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

出自《诗经.小雅·伐木》。①[幽谷]深谷。10.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①[靡]没有谁。②[鲜(xiǎn)]少。③[克]能。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第四篇:品读经典

品味大师,品读经典。

————三毛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读三毛的作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三毛,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写了很多书,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她的第一部作品终于在1976年5月出版。接着出版了无数的书。美满的生活令三毛的作品里常常十分欣悦。但是天公不作美,在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三毛在伤心欲绝的情况下回到台湾。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岁。三毛的死一直是一个谜,普遍我们认为三毛死于自杀。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形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作家倪匡对于三毛的死并不太过于悲伤。

有很多人批评三毛,认为她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作梦,我不以为然。基本上,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这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

总之无论如何,三毛终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耀眼的明星。

第五篇:品读经典

品读经典

阅读是人类的一个文明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阅读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阅读可以使我们睿智豁达,从而拥有深奥的思想、崇高的境界和伟大的灵魂。阅读可以让我们改

变人生的轨迹,找到成功的捷径,使我们的人生波澜起伏,宽广深远。何为经典?经典就是在外在价值的诱惑和滋扰下,始终保持一种内在的尺度,始终有一种精神充实。每一部真正被称为经典的作品都是至高无上的,在这里,阅读是一种仰视,是一种虔诚的心态。经典的作品常常蕴涵着思维方式的革命和观念体系的更新,代表了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经典具有许多共性的宝贵品质——优雅、圣洁、悲悯、庄重和意境等等。阅读必须是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阅读文化大师们的经典名篇,就如同我们自己在与大师们面对面的交谈,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启示和质朴的震撼,使我们能够在生命的短暂与存在的永恒之间铸造自我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关注真正的价值和拥有真实的生活。经典名著导读的目的是引发读者对名著本身的兴趣,如果读者能够从导读中体会到著作本身的魅力,然后去阅读原著,那么,经典的魅力会在我们的精神和人格

上产生一种超越、一种支撑和一种理性的沉淀。

让我们阅读经典,在那些历久弥新的文字里体会别样的人生,接受一份来自岁

月的脉脉关怀。

每年四月有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月份,聊聊读书尤其是读经典这一话题,自然会韵味无穷。一般来讲,读书有三个方面功能:一是实用功能,为了做好工作,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知识;二是修身功能,得到思想上的收获和精神上的启迪;三是休闲功能,没有明确目的,也没有功利要求,随遇而读,放松身心。在我看来,品读经典,则主要是发挥读书的修身功能。

一、什么是经典

在古代,经典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经”字,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看来,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意思是说,“经”是永恒的道理。“典”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两者合一为大本大册的书。“经”与“典”合在一起,就是关于永恒道理的书籍。因此,经典是最好的书,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当然,对于经典,有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两种认识,价值理性侧重从精神层面看待经典,认为经典是关于善和美的学问;工具理性则是

从知识层面看待经典,认为经典是关于真的学问。一般所说的经典,是价值理性意义上的经典,是围绕人的问题,讨论研究精神和思想的书籍。品读这些书籍,就是读人、读人生、读社会、读智慧。

经典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人的灵魂和心灵的知识。人是万物之灵,精神是人类独有的品格,因而经典要关注人的生存和尊严,追问人生价值,思考人类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要展示理想信念。人在严酷的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斗争中,总有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这种向往与憧憬上升为意识形态,就是理想信念。中国古代的大同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是属于理想信念范畴。经典要认识社会规律。这种认识系统化,就是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经典要提出价值标准。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需要有价值引领和判断,否则就会没有是非、没有原则,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规范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关系的作用。经典要强调道德修身。如果说,价值标准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互动的依据,那么,道德修身则是人与自身、人与内心互动的依据,这一依据的核心就是善良,与人为善,善待他人。经典要体悟美的内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崇尚美、追求美,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概言之,经典就是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精髓、价值标准、道德修身和美的书籍。

经典的主要载体是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所有历史都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载,因为一切文学都是人学。所以,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追求和思想升华的主要载体,人类精神和思想也主要内含在哲学、历史和文艺作品之中。阅读经典,就是要学哲学,看历史,品读和欣赏文艺作品。在哲学书籍中,我们遨游在思辨的王国,感受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乐趣。在历史书籍中,我们与历史人物一起呼吸,探寻他们的活动踪迹,体悟他们的心路历程。在文艺作品中,我们可以喜怒哀乐,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善与美,在恨中鞭挞丑与恶。

经典的主要特征是时间久远和多数人认同。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流行骈体文,过于讲究对仗工整而没有内容。唐初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一改骈体文风,注重内容,倡导新的文体,这导致了当时许多文人的不解和非议。杜甫对此评价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历史正如杜甫的判断,那些反对的文人及其作品没有流传下来,骈体文也没有再恢复,而王杨卢骆倡导的文体则成为唐诗高峰的前奏曲。由此可见,经典不是流行,也不是时髦。流行与时髦可以喧嚣一时,但很快就会灰飞烟灭。经典却会像江河一样,万古长流;像美酒一样,时间越久越醇美。经典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要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这个多数人不是同一时代的多数人,因为同一时代多数人认同的或许就是流行和时髦,而是历史上的多数人。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二、为什么读经典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专门写了一本书叫《为什么要读经典》,并举出了十几条理由加以论证。这似乎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品读经典,就是为了学做人、思做事,做人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事要敬畏职业操守。

首先要读经典,学做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提是要修身,也就是做人。倡导读经典,主要不是为了学到知识,而是为了学做人,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既有联系,又有差别。联系是指两者本质是一致的;差异则表现为人文精神是不读经典也可能具备的,这是人性善的自然流露。“文革”期间,很多领导干部被打成“走资派”,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他们被放逐到农村,农民群众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并且给了他们人性的温暖、人道的关怀。其中很多农民是不识字的,但他们有人文精神。而人文素养则必须通过品读经典才能培育,这是人性善的自觉表现,是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也就是说,每一次品读经典,都有助于培育和提高人文素养。经典培育的人文素养,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一种带着宽容来看待世界的心灵。这样的人文素养要求我们既要做好一个社会人,其所履行的社会价值是正直、善良、诚信、宽容等优秀品质;又要做一个好公民,其所履行的社会价值是法治精神、平等意识、自由理念、理性自觉和科学态度。

同时要读经典,思做事。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都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完成这一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就是做事。做人与做事是密切联系的,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是做人的平台。如果从做人的角度分析,读经典是为了培育人文素养,那么,从做事的角度分析,读经典是为了培育职业操守。严格意义上说,职业操守也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把两者分开,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倡导读经典,就是要求更好地做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树立理想信念。只有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而有了理想信念,领导干部才会像孙中山先生所讲的,是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办事出于公心。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经典中告诉我们,国家机关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无论那一类国家,都会提出公平正义的要求。领导干部执掌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应出以公心,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民造福、为党分忧。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善于识人用人。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识人用人。而读诸葛亮的《出师表》,知道什么是“忠”;读李密的《陈情表》,知道什么是“孝”,就可以在选人用人中正确地研判一个人的品格,以便选好用准干部。读经典,能够帮助我们清正廉洁自律。领导干部有权,但不能以权谋私,更不能贪腐,确保权力不受腐蚀,这是基本的职业操守。通过品读经典,有助于领导干部坚守廉洁从政的道德底线。

三、怎样读经典

读经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普遍的读法,主要是学习、理解经典中的精神、思想、道理和智慧,进而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完善人格。另一种是专家的读法,主要是研究,为了有新的发现,新的求证。绝大多数人读经典,都属于普遍的范围,是为了学习践行经典中的精神和思想。因此,要坚持读原著,而不要单纯地读那些注释经典的书,因为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的书,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有些注释不正确的书,还可能把我们引入歧途。那么,怎样读经典,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呢?

一要经常读经典。做人做事,培育人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相伴终身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经常读经典、终身读经典。在经常品读经典中接受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为人处世和一言一行,就像春风化雨那样,不知不觉地在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而且,不同的经典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同一思想、同一道理,这也要求我们经常读经典,广泛涉猎,加深对经典中的精神和思想的理解,更好地指导我们做人做事。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要经常读经典、广泛读经典。

二要反复读经典。经常读经典,是强调广泛性,让经典对我们的人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反复读经典,则是强调专一性,就是要对一部经典读许多遍,真正读懂弄通其内涵和意义,并自觉地运用于人生实践。经常读经典与反复读经典虽有差异,实则互补。毛主席是反复读经典的范例,他把《共产党宣言》读了十几遍,《红楼梦》也读了许多遍,而“二十四史”更是伴随他一生。提倡反复读经典,是因为经典之为经典,是不可能读一遍就能全面领会和正确把握的,而只能是“好书不厌百回读,个中滋味只自知”。更重要的是,对于同一经典,年轻时的理解与年纪大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年轻时可能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年纪大时的理解,则带着岁月的风霜和人生的历练。这也要求我们反复读经典,不断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要交流读经典。一个人对经典的理解总是有局限性的。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同志之间、朋友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并能在观点碰撞中产生思想火花。同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读经典的体会也不尽相同,互相交流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学习得更加深入,理解得更加完整。交流切磋,既是品读经典的好习惯、好方法,也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交流读经典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两人之间是小范围的交流,读书会、研讨会是一种集体交流,现在是信息时代,还可以上网交流或在线交流。

陆游有诗云:“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从这首诗可知,古人大概也是读书时间不够,而现代人欠读书的债可能更多。因此,要在节假日、在八小时之外,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用于经常读经典、反复读经典、交流读经典,从而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完善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操守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观书有感》赏析

本文选自《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现在属江西省)人,南宋著名理学家。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

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下载经典品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典品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读经典

    品读经典,感悟教育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施 凯 红 假期里,我用一天的时间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这个天真可爱而又不懂规矩的孩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为小豆豆能遇到......

    品读红色经典

    红星闪闪放光彩 ——《闪闪的红星》读后感 磐安县大盘小学四年级班 谢梦岐 暑假期间,我怀着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意读了《闪闪的红星》这个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潘冬子的......

    品读感悟

    品读感悟,让语文课堂充盈灵气 江镜下和洋小学:翁云 感悟的情境营造——用“心” 体验,激情感悟。 课堂上应该远离课堂上教师的权力意志,还给学生舒畅的、情感共鸣的感悟。有些......

    品读校训

    “品读校训 感悟青春”主题校训征文编号: 最美青春,我们一起成长 作 者 姓 名 : 高云霞 单 位: 沈阳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小学教育系 寝(宅)电话: 无 手 机: 1594......

    品读红色经典

    “品读红色经典、书写精彩人生”读书征文 《青春之歌》读后感 (菜园三小 五(1) 班 颜思璇) 品读红色经典期间,可能我是女孩,妈妈就在众多的红色书目里,向我推荐了《青春之歌》。她......

    品读三国演义

    品读《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就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在不同的时期品读这本书,定会......

    品读《爱莲说》

    品读《爱莲说》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菊花喻隐士,以牡丹喻富贵,以莲花喻君子。并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很多,而陶渊明独喜爱菊花,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则独独喜爱莲花—因莲花不......

    佳作品读

    佳作品读 (范文 ) 我是谁 我是谁?(开篇点题) 我是谁?镜子说:“这个叫赵明明的孩子啊,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脸型是瓜子脸,挺漂亮的,不过就是太臭美了,整天对着我照啊照的!” 我是谁?枕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