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感于魏书生的群策群力民主治校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有感于魏书生的群策群力民主治校 促进学校和谐发
展
通济小学
张显云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谐教育的探索中,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以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建设生态化绿色教育为特色,以教育创新为重点,积极协调各种教育因素,整合与优化各类教育资源,构建了以“两化”、“一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和谐型管理模式,“两化”即人本化、和谐化,“一发展”即学校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中得到了验证与发展。
为了有效地实施“两化”、“一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一、二、四、三”基本策略,即:转变一个角色、协调两种关系、建立四项机制,实施三大工程。
一、“转变一个角色”:校长由“领导”转变为“服务”。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领导就是服务。要实现“两化”管理,即人本化、和谐化的管理,校长和领导班子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观念,改变“家长式”、“目中无人”的领导作风以及“说了算”的管理方式,将领导的角色由凌驾于师生之上的“领导者”定位于为师生发展的“服务者”上。这既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又是以人为本,处理好干群关系,尊重师生在学校管理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人人是学校的管理者、主人的目的要求。学校有了“平等、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氛围,师生才能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尽其言、笃其行,在办学育人的过程中才能与校长积极主动的互动,实现“共识、共干、共享、共进”。
为了促使领导角色的转变,做好服务,我们抓了这四项工作:
一是强化“人本”服务意识,倡导管理的全程服务、全面服务。在管理上从过去的“我怎样定,你怎样做”、“我给什么,你要什么”,转变为现在的关注“你需要什么”、“你想怎样做”。这样的转变一是体现对师生人格的尊重、理解与关爱,体现人性化的指导与帮助;二是能针对师生发展的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尽力满足师生工作、学习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学校积极筹资,改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实现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化,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现代化办学水平;三是尊重教师教育教学的自主权,倡导多姿多彩的个性化教学,彰显并发展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如“严谨不失活泼,规范不失谐趣”,“稳中求趣,趣中求实,实中创新。”,“活而不乱,动中有静,务实求新”,“清新平实,不饰雕琢”等,有效地推进了教育教学创新。
二是广开渠道,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征求办学育人意见,强化师生主人翁意识。例如:通过校长信箱,搜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如“要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团队作用,使教师研讨变成经常化”、“要进一步细化学校的 教学奖励制度”等建议百余条,使校长及时地了解了教师的想法,并能及时地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假如我是校长”、“假如我是老师”等主题班会活动的换位思考,使学校既听到学生的心声,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的参与意识。
三是强化党支部监督保证,实行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定期举办教职工代表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的决策,使“校长负责制”既与民主管理相制约,又在民主监督下做好负责与服务。
四是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一体化,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协调两种关系”:一是人本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的关系;二是德治、情治与法治的关系。
首先,要协调处理好人本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的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这样的不和谐问题:在一个时期内,如果强调了“人本化”管理,“规范化”则被削弱,似乎是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让无规、无序状态成了管理的追求;如果强调了“规范化”管理,“人本”就会被忽视,强制命令、“管卡压”就又成了管理的法宝。这种现象显然是与和谐管理的思想理念相悖的,和谐型管理追求的是各种管理因素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在管理上要产生“整体效应”。人本管理是和谐化管理的核心,它是以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服务于人的现代管理,而人到什么时候都需要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只不过这个“规范”应是被这一管理群体中每个个体所认同,自觉地接受,为实现学校办学育人的目标服务的。这就是说规范化管理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是要从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和促进个体发展需求的角度,制定相应的“规范”。如果这个“规范”不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而是把人管住、管死,那就会与“人本”思想相悖,谈不上和谐化管理,学校也难以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制定学校管理规范时,力求建立在人本化与规范化和谐一致的基础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校在本学期初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从内容确定上,强调了以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为立足点,淡化了强制约束成分,强化了人本化程度。
其次,要协调处理好德治、情治与法治的关系,使其和谐统一。
在现代社会,依法治校是必要的,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越是这样,越应该强调德治、情治的作用和效能,使之相得益彰,提高管理水平与实效。作为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只有在法治的同时做到以德服人、以情感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励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法入心、导行,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在实施和谐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德”、“法”、“情”三个字在管理中的互补作用,做到:(1)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言正身端,以身示范,时时、事事、处处做教师的表率,要求教师做到,自己必须首先做到。(2)坚持经常与教师换位思考,尊重教师、理解教师,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帮教师所难,注重人文关怀,与教师达成挚友,实现感情的融通与共鸣。教师家中有事,学校领导必到;教师生病住院,学校领导必到;教师思想有波动,学校领导必谈。(3)保护并激励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做到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让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更不喝斥、挖苦、讥讽教师;对教职工有创见的工作,积极支持、帮助或提出意见与建议,做到有理有情,使其心悦诚服,导之以行。比如有一位班主任曾说:学校要教学质量,还组织那么多的活动,真是自相矛盾。我们听到这样的话后,及时和这位教师谈心,使其明白我们搞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她转变了观念,如今这位教师已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佼佼者。
在现代管理中,有调查证明,领导者的德行、情感因素占管理要素的70%左右。因此,只有在干部与教师之间架设起情感的桥梁,领导者的决策才能顺利实施,依法治校才能成为现实。
三、“建立四项机制”:学习型组织机制、自我管理机制、民主监督机制、激励性评价机制。
一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机制。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我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和谐型管理的重要动力策略。学校是一种创造性工作,能否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个人(包括校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把学习视为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把学校真正建成“学习型组织”。在团队学习中发扬学校的团队精神,提升学习力、实践力和竞争力,是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我校在组织“系统学习”中做到:全员学习、全程学习、专业学习,使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学以致用,把学习力转化为教育创新力,进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我校孙颖老师在创建生态化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培养“绿色心态”的问题,学校积极支持,并给予宣传和鼓励,使她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更加发奋工作,多次取得教育教学的优异成绩。
二是建立自我管理机制。
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的重心要转移,倡导“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主创新”。通过教师之间的自我研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重心转移。学校管理重心的转移,使管理从过去的“控制”、“干预”转到建立与完善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创新的机制上来。在管理实践中实施和谐教育,促进了教师走进新课程,推进新课改;在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中,实施名师工程,促进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为教师成长营造一个发挥才智的宽阔空间,搭起展示才华的平台,进而形成“科学、民主、开放”的和谐化管理新机制。
三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民主监督,是学校法制建设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教工在学校的主人地位,调动办学育人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以人为本、和谐施教的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学校在全面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中,突出了校务公开,建立校务公开领导组和校务公开评议组;贯彻学校重大校务教代会审议制度和学校工作校长通报制度;确立三项监督,即保证学生、家长、社会监督;实行四个公开,即重大事项公开,人事工作公开,评先选优公开,财物公开。从而体现了民主管理与监督,确保了教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学校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
在学校管理中,重视与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建立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激励性评价,在评价目标体系上,体现和谐教育和谐发展的要求;在评价主体上,实现多元化,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参与评价;在评价方式方法上多样化。特别是针对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实行了“多把尺子”评价。从形成性评价到终结性评价,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重激励,又促发展。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个教师发展的加油站和推进器。
四、“实施三大工程”:绿色课堂工程、和谐育人工程、魅力校园工程。一是实施创建“绿色课堂”工程。
所谓“绿色课堂”,就是在和谐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引下,对教学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通过有效的策略方法进行协调平衡,优化、整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全面、和谐、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它是实施和谐化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了“以生为本,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学好的伦理观”、“以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和谐共生的行动观”三个基本理念;教学实践中,在这三个基本理念指导下,注重绿色的心态;营造多项交流信息畅通的绿色通道;提供学生自由选择,大胆想象与探索,发展个性特长的活动平台;创设宽松、和谐、共享、共生的师生交往氛围,从而构建能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有所发展的全新的“绿色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实施和谐育人工程。
和谐育人工程包含两部分:一是培育教师的“名师”工程;二是学生“学会做人”的育人工程。
(一)抓好培育名师工程。
学校以和谐教育思想和关爱生命的理念为主导,从教育生态化出发,突出以“铸师魂、修师德、练师能、树师表”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培育名师工程,先后进行了“自律与他律”、“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的大讨论,解决了名师定位; 明确了我校名师的方向和特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发扬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素养,从中磨练了学校名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以“三个一切”思想为指导,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
在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我们着力抓教师的岗位练兵,努力提高和谐施教能力,使教师做到:合格+特长。首先,以构建和谐教育为重点,强化全员学习,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教师的知识结构、生态文化底蕴得到了有效提升,做每个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 教师;其次,以“分层练功,梯次发展”为基本思路,抓教学基本功训练,发挥骨干教师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有效地实施“名师工程”,为名师成长提供“绿色通道”;在“新秀工程”中通过以老带新、跟踪培养等方式,达到“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成骨干”的目标。学校还对新教师进行新课标、信息技术等培训,以及优质课评比、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以适应新课改和绿色课堂构建的需要。第三,大力强化校本研究,立足于打造本校教育特色品牌,通过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与生成新的教育资源,运用典型课例观摩、教学反思、问题会诊等方式,让教师在自主参与中探究,在交流与协作中共进。
(二)抓好学生的“学会做人”工程。
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在以人为本、和谐施教的管理中,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大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使每一个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首先,把“学习做人”的养成教育常抓不懈。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日复一日地进行各方面的立身笃行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背熟、理解、导行,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和“会做”,逐步养成健全和谐的人格和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
其次,以班队活动为载体,坚持抓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如以“爱”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体验教育,使学生在学校阵地、绿色军营、社会实践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品质。进行了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爱国教育,弘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的豪情。
第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级教育网络,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学校把“三结合”教育作为一种长效机制,每学期都认真组织家长会、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使学校、家庭教育协调一致。
三是实施“魅力校园”工程。
加强校园人文建设,营造“魅力校园”,为师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现代化的和谐教育环境,是以人为本,和谐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所谓“魅力校园”,是指校园环境氛围在生态文化上具有吸引与感染人之力,使人身在其中受到无声的精神陶冶与激励,实现了人与环境的整体和谐。学校首先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生态化设计,使校园处处呈现生机和活力。操场上数棵参天的百年老树,四周绿化带环绕,成行的垂榆和各种花木,绿草茵茵,百花争艳,呈现园林特色;各种体育器材配套应有尽有,校园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各楼层的生态文化走廊图文并茂,尽显学校的人文思想;楼外的文化墙充满天真的童趣;校墙内外的生态文化走廊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充盈着生命关爱和教育价值的提升。
其次,为使学校教育与时代同步,在和谐教育思想引导下,本着“高标准、有特色、现代化”的思路,努力加强教育设备与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建设,以适应培养现代人的需要。学校在设备标准化基础上,抓了网络和平台的建设,使师生的学习、工作走近信息化社会,极大地适应了现代学校教育的要求。
再次,确保校园安全,注重人文关怀。关爱生命,保护人的“生存权”,这是现代学校教育依法治校的重要定位,也是人的生活最基本需要。为加强校园安全,学校把“安全第一”提到学校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并完善了各种安全制度和保障措施,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纵向有人抓,横向有人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校园的长治久安。
总之,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学校“两化”、“一发展”的和谐型管理和生态化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实现了学校管理制度上从传统的旧的封闭式的管理走向现代的开放式的管理,构建了素质教育的新模式,而且使这一管理新模式确实起到了有效地全面推进和谐育人的目的,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第二篇:创新民主管理机制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创新民主管理机制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敖汉特校校长作业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敖汉特校是一所新建校,为了在建校之初营造良好的民主治校氛围,养成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意识,树立全体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形成民主管理的文化场,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在2012年3月份,根据教育局文化办会议精神确定了以“树立民主治校理念、创新民主管理机制”为主题的校长学校文化建设项目作业。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秉承民主管理的理念,认真执行项目作业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项目作业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确定了这个作业项目之后,我们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通过反馈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已经习惯听从学校领导安排,大事领导做主的“惯例”,觉得学校的管理和决策都应该是领导的事,做教师的只要认真执行就行了。鉴于此,我们组织召开了一次全体教师座谈会,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了学校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想法,让教师意识到自己使学校的主人有权利参与学校的管理,也认识到民主管理对于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以后组织、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落实、正确引导
1、引导教师参与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
科学、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常规有效运行的保障,开学之初,学校组织各部门制定了关于师德建设、请假、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制度、职责近60项。拟定完草稿之后,印发到每位教师手中,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审阅,对其中的不科学、不合理、不人本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并形成文字材料上报,学校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后在下发让教师审阅、提建议,如此反复,几易其稿终于初步确定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常规职责。为了确保制度的科学性、长效性在6月份我们又召开了一次“学校规章制度落实座谈会”针对各项制度、职责的实际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再进一步对各项制度、职责进行了修改、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们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建议在学校制度、职责制定中所起的作用,更加强化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
2、共同参与教师考核方案的制定
教师工作考核量分是教师工作成效的量化呈现,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在制定时我们做的不是首先由班子确定,而是下发《敖汉特校教师考核工作调查问卷》拟定师德行风、常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出勤等几个维度,让各位仔细思考各维度在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如果认为还有其他方面可以在空格处补充,然后以自己的标准,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序。之后将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确定了各个维度在教师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考核方案讨论稿,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再次征求意见并酌情修改,最后成稿的《敖汉特校教师考核方案》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认可。
3、集思广益,确立学校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为了确保学校的精神文化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和“文化自觉”,为了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我们组织教师全员参与,集思广益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字斟句酌确定了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共同愿景、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并进行了内涵阐释。一所学校的“灵魂”里有自己智慧、思想的影子,这极大的鼓舞了教师们参与学校管理的信心,也使得“民主治校、民主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4、坚持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
学校坚持校务公开,对于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优、评模等焦点问题,总是将相关文件进行公示,在民主监督下公平、公开的进行相关的评选、确定。一学期以来,阳光透明的校务公开管理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信赖。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我校内逐渐形成了民主治校、民主管理的良好风气,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体现了教职员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决策,为学校的稳步、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敖汉旗特殊教育学校
2012年9月12日
第三篇:坚持民主科学治校策略 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坚持民主科学治校策略 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宝陵小学关于开展“内涵发展突破年”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巩固“创强”成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年,我校按照区教育体育局、乡中心校《关于开展“内涵发展突破年”活动的安排意见》及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努力实现“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四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特点及实效:
1、营造浓烈氛围,积极做好宣传动员。
3月份,学校按照区教育体育局、乡中心校安排,成立了此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就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并组织召开了动员会,对全体教师进行动员,接着学校又通过制作展板、办黑板报、用广播宣传等形式,努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组织学习讨论,做好自查整改工作。
从4月份开始,我校就围绕教育内涵发展这一主题,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内涵发展突破年,我该怎么办?”的学习、讨论、谏言献策阶段,教师们广开言路,各抒己见,为实现本校内涵发展,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学校的发展出了谋,划了策,每人都写了心得体会,特别是王喜明老师的《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特别到位,为学校的环境优化提出了自己的真知卓见;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使学校的持续发展有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
在此基础上,学校围绕内涵发展的要求,通过教师会、家长会、班队会组织教师、家长、学生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发放意见书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仔细梳理,认真分析,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健全机制、制定制度、细化职责等措施,进行了自查整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在学习阶段我们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12)》精神,学习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有关教育内涵发展的理论,通过外出学习、倾听专家报告、撰写心得体会、学习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提高了全体教师对教育内涵发展的认识,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学校发展和管理的意识。
(2)、以规范办学行为为重点,不断加强和学校管理。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规范了节假日及作息时间。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学生作息时间的有关规定,学生每日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二是规范了课程和课时。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并保证开齐、开好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地方性的课程;三是规范学生课外作业量。
一、二年级不留作业,其他年级作业量保证在一小时之内完成;四是规范招生行为。对本区域内适龄儿童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全部招收入学;五是规范了教师职业行为。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教师不得搞有偿家教,不得举办辅导班、培训班,不得在社会举办的文化补习班兼课。(3)、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今年以来我校按照管理制度规范化、具体工作流程化、工作指标数据化、工作手段信息化、绩效考核严格化的目标,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对于学校原有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大小事情有标准,样样事情早早清。
(4)、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今年以来学校在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建设中,首先进一步强化“五种”意识,即要求我们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和个性意识,要有心存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敬畏和感恩的思想去学习、遵守;其次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进一步强调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并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认真组织教师学习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因为教师只有有了对教育的爱,才会潜心地研究,潜心地育人;有了对学生的真爱,才会焕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把全部智慧和心血无私地奉献给成长中的学生。我校年轻教师戴敬、刘露真因为有了爱,才会使班级管理凸显特色,课堂教学精彩高效,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也得到了提高。第三,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4个3”工程,即关注教师的“三个提高”,一是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二是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三是提高教师生命质量。引导教师继续做“三师型教师”,即做自主型教师、学习型教师、思想型教师。倡导教师要“三会”,即会上课、会反思、会交流。塑造教师三种精神,即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第四,进一步完善以绩效考评为核心的激励评价机制,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即绩效考评结果严格与待遇挂钩,发展性评价不直接与待遇挂钩,绩效考评结果和发展性评价结果是评选先进教师的重要条件。同时,积极探索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办法。第五,根据教师梯级培养制度,加强教师专业成长。学校3次组织教师去西原小学、逸夫小学参观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经验,并在学校四、五年级予以启动。第六是深入开展年级“一上一议”活动,安排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全体教师上示范课,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不断提高教师上课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第七是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长进,并通过举办师生读书节,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第八是开展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多层次互动交流活动。
(5)、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隐性课程,也是立校、强校、创建品牌学校的重要因素。今年来,学校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入手,整顿校风、学风、教风,教师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各种制度,保证了工作秩序井然有条;为了美化环境,学校投资近两万元,粉刷墙壁、更新大门、设计文化墙。
(6)、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抓手,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为了进一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今年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市、区、乡组织的各种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展示教师风采、提升教学技能、提高课堂实效,并积极实施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改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大胆探索,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快了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
(7)、以狠抓后勤工作为载体,打造秀美、和谐新校园。本学期学校后勤工作继续坚持“安全第一,服务到位,质量为先,管理规范”的工作要求。首先强化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好各类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做好安全工作的过程管理,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书,添置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确保学校不出安全责任事故。其次进一步强化学校财产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坚持校产登记、归位、定点、定人员管理制度和废旧财产报损审批制度。再次是坚持学校维修改造大宗物品采购集体研究决定制度,认真落实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及支出公示。第四,进一步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坚持领导集体研究,一支笔审批,具体工作人员执行的规定,做到开源节流,管好用好学校经费。坚持每年一次学校教育经费审查制度和财产管理登记、报损情况通报制度。第五,严格按上级的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和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做好学生每天的饮奶食奶工作,确保未成年人的营养和健康,把党和政府的“普惠”民心工程办实办好。第七积极开展师生消防和避险知识演练。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实效:
1、由于生源减少,学校经费紧缺。
2、教师年龄结构两级风化严重,个别教师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有待加强。
措施:
多方努力,积极争取资金;精打细算,科学计划开支。
加强教师师德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宝陵小学
2011年11月19日
第四篇:群策群力 共谋学校发展
群谋群策群力共推学校发展
——龙游县桥下小学工会“金点子”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王根梅祝左军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学校管理的最佳状态是让每个教职员工都感到“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共同发展这个家”,最大限度地激发积极性。要达到这种境界,离不开学校的民主管理。从另一个角度说,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必定是体现人文情怀、实行民主管理的学校。
桥下小学工会近年来以“我为学校发展献计策‘金点子’”系列活动,努力践行 “群谋群策群力,共推学校发展”的民主管理之路,有效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化、常态化,桥下小学的“金点子”活动有着清晰的流程,科学的操作,在每个环节中均凸显着“个人”与“集体”的统一,“管理”与“民主”的和谐。◆宣传与发动
“金点子”活动的初期,学校工会先向全体教职工通报“金点子”的征集办法,设计规范的征集表格,发放到每位教职员工的手上。还通过校园网站、研修网站、校讯通、电子大屏幕等平台,向教职工宣传活动的意义、主题、时间等内容。然后依次召开各个层次的会议:校班子会、中层干部会、年级组长会、各年级组和后勤组会,以及全校教职工动员会议等。每次“金点子”活动,宣传发动阶段一般历时一周,各种阵地的宣传近10次,各种会议达5、6次。
通过宣传动员,营造了很好的氛围,有效地统一教职工“管理学校”的思想认识,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领导干部坚定了“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教职工有了“我是学校的主人”的快乐感和集体归属感。教职工人人思考、深究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解决和完善的措施,力争提出有价值的议案,使学校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金点子”活动,还从教职工层面上拓展到家长与学生层面上。不少家长主动通过“校长在线”与校长探讨他们所关注到的问题。如有一位家长就曾在“校长在线”中与校长探讨起对住宿部的管理问题,他建议学校寝室的空调要根据晚上寝室和外面的温度决定开机与关机时间,甚至对于值班阿姨的职责明确问题也提出了很好的设想。“‘桥下小学2010-2012发展规划’家长金点子征集”活动中就征集了近120条建议;每一届少先队大队干部竞选中,参加竞选的孩子必须写一封“给校长的信”,就是让孩子对学校的建设发展,对老师的教学和管理提建议;每一届少代会期间,大队部都要面向全体学生征集提案,评选“金点子”提案。◆提案与倾听
人最大的幸福感就是“被尊重,被肯定”,在这种幸福感和归属感的推动下,每个教职工的智慧被激发。通过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深究,写成“金点子”,提出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论据,更是具体详细地介绍自己设想的操作方法。
2010年的“我为学校发展献智慧”的“金点子”活动中,工会共收到了104条建议与议案,单是一线的教职工就有72条。这些“金点子”涵盖了方方面面,如雷媛老师基于多年对低段教学的经验,提出了“低段国学启蒙教育”的提案;刘俊老师从教材开发的角度,在成功开发《鸡鸣灵秀》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求实创新,推进校本教材开发”的提案;叶水清老师结合学校住校生逐渐减少,学校外来车辆增多的实际提出了“校园布局调整”的提案;曹明祥老师出于教师自身健康的思考提出了“建设教师健身房”的提案„„
每个教职工的提案按大年级组统一交与年级或后勤组长,组长通过整理与统计上交学校工会。工会与校领导认真阅读每个提案,并对这些提案进行分析。这就是“倾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会对提案进行归类,把内容与主题接近的几个提案归并综合成一个提案。如曹明祥老师提出的“建设教师健身房”,杨丽滨老师提出的“女教师练习瑜伽,男教师练习跆拳道”,吴意君老师提出的“工会积极开展球赛、爬山等活动”,主题接近,就被综合成一个“完善锻炼条件,增强教师体质”的提案。
“倾听”是体现民主管理的前提和关键,没有真诚的“倾听”,就无法知道群众的心声,就不能获得学校发展的智慧——“金点子”,当然就更不会有后面的实施。倾听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的声音,是桥下小学发展决策、改进工作、强化措施、解决问题的“良方”。◆沟通与合作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中有各种思想的交流、碰撞,有各种智慧的合成、互补。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合作中体现着个体之间的理解、肯定和配合,是深层的民主。
工会在对每个教职工的提案进行归并综合之后,通知同一个主题提案的每一个成员,把他们每个人的提案人手一份进行发放。继而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推选同一个“金点子”的负责人,由该提案负责人组织组内人员进行沟通与探讨。在这样的沟通探讨中,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完善原有的构想。通过合并、补充、删减等方法,形成更完善的提案,再由负责人把二度形成的提案提交工会。
2010年桥下小学“我为学校发展献智慧”金点子活动中,最后由11位提案负责人向工会提交了11个候选“金点子”。
◆ 论证与评奖
按一般做法,这些曾经在提案组小范围内进行交流、研讨、论证完善过上交的提案,交由学校领导来研讨、决定,然后向教职工代表反馈,最后付诸实施。但桥下小学工会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将收集好的候选“金点子”提案整理成册,在网站、校讯通平台等阵地公布,并下发给每一位教职工。要求每个教职工人认真阅读、了解所有的提案,然后郑重地组织全体教职工对提案进行论证与评奖。
先由每个提案负责人面对全校教职工对本组的提案进行阐述,让全体教职工对提案有深入的思考和建议。接着是全体教职工对提案进行质疑,提案负责人进行解答。负责人没有论述清楚具体的,同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教职工也对提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最后由学校邀请的的专家对相应的提案进行点评和引领。论证结束后,工会组织当场评选,当场公布被选上的“金点子”名单,进行颁奖。
这样不但真正体现了教职工的知晓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而且让提案在大家反复的、深层的论证下更科学、合理。更重要的是每个教职工在“我倾听、我参与、我决定”的过程中实现了“被动管理向自主管理”的内化。提案是教职工自己提出的,如何实施是教职工大家讨论最后决定的。把以前领导“要我们这么做”变成“我们要这么做”,真正实现将教职工的智慧转化为学校的集体意志、集体的决策,转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2010年桥下小学“我为学校发展献智慧”金点子活动中,经过大家多次反复的论证,最后确定了:刘俊老师负责的“求实创新,推进校本教材的开发”,叶水清老师负责的“2011年校园布局调整建议”,曹明祥老师负责的“完善锻炼条件,增强教师体质”这三个提案将作为“金点子”金奖提案于下中重点实施。◆实施与监督
评选出“金点子”不是这个活动的终点,而是真正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起点。对于这些“金点子”中的提案,学校结合实际逐条进行实施。
学校专门成立由校工会代表、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和民主监督评议委员会成员组成的提案督办小组,定时与不定时全面检查提案的落实情况。
对于有些“金点子”学校还进行重点督办,甚至是校长亲办。如在实施“校本教材”这一提案的过程中,校长就亲力亲为。首先是讨论选拨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编委会,然后联系、邀请专家来学校对编委会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具体编写板块的分工上校长又组织班子成员进行讨论,旨在合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让这套校本教材更科学。从编写前的各种准备到动手编写的中途汇报,再到编写结束后的整改、润色,最后到印刷,经历了两个学期和一个漫长的暑假。在整个过程中,大大小小的会议达到十几次,校长都亲自参与和主持。
从2008年到2010年,学校的“候学亭”、“阳光花房”、“碧藤车场”、“灵江小书屋”、“小木屋洗手间”、“教师健身房”等,这些别致的设施的落成,无不体现着教职工的智慧;“书香校园建设”、“灵江争鸣研修活动”、“民乐进桥小”、“校园文化节”等,这些精彩纷呈的师生活动的开展,无不闪烁着学校民主管理的光彩。
“金点子”活动带来的惊喜变化:
●创设了和谐、民主的氛围
在系列“金点子”活动中,学校工会、领导始终坚持群谋群策群力,相信尊重每个教职工,赋予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权、决策权,激发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领导遇到问题找相关人员咨询,有了想法提供给相关的年级组、相关部门进行讨论,然后决策。桥小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大家怀着共同的愿景,团结一致地攻坚克难。“市师德群体创优奖”“市先进教工之家”“县十佳文明单位”等称号,就是桥下小学团结和谐人际关系的最好体现。
以“金点子”为载体的民主精神,不但营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在学校教育教学得以提升。“灵江争鸣”校本研修正是这种民主精神铸就的一张金名片。群谋群策群力是民主精神的高层体现,已经成为桥小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省校本教研示范校”、“省教科研百强校”、“市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等荣誉,正是桥小民主争鸣型科研成果的缩影。
●实现了人文、自主的管理
学校工会、领导将教师职工的智慧,化为学校管理与发展的“金点子”,成为学校制
度决策的依据。经过教全体教职工沉淀,建立起的管理制度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桥下小学,很多管理制度、决策都是通过“金点子”征集活动产生的。“青年教师三年发展计划”、“星级教师申报制度”、“师徒结对制度”等都是经大家讨论产生,体现着浓浓的人情味。
人文性的管理制度体现着集体的意志,是大家的共同愿景,当然就成了大家自主遵守的制度。桥小的“三长制度”就是教职工自主管理的最好体现。在研修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的教学活动,常规工作井然有序。在自主管理中教职工的凝聚力不断加强,学校的管理产生了强大合力效应。“市先进教研组”、“市先进备课组”等,就是实施自主管理的产物。
●推动了迅速、长足的发展
走进桥下小学的校园,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说两个字:精致。碧藤缠绕的绿棚停车场、楼道拐角处的“灵江小书屋”、每个楼层门厅的“年级书吧”、“小池鱼闲”、“假山龟乐”等,这是桥小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主管理带来的是学校和谐、迅速、长足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逐步呈现出整体优化、特色突出、管理科学、良性循环的新局面。短短的几年里,学校先后获得了省示范性小学、省特色学校、省文明单位等近50项省市级荣誉。民主管理推动着桥下小学走上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第五篇: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 高瑞山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两个月来,本人通过系统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使我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教育和谐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构建和谐校园,有效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我们广大教育系统干部、教师都应该深刻思考、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构建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前提
首先领导要身体力行。要认识到学校领导是团队的核心人物,是员工心目中的榜样。因此,领导要身先士卒,严以律己,在教学、科研乃至出勤等方面都要走在教师的前头,为群众做出好样子,充分发挥良好人格的激励作用。古人语:“民非畏吾能而畏吾公。”一个廉洁奉公、先公后私,甚至公而忘私的管理者,他的人格上表现出来的自然影响力远远超过权力影响力。他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自然能在学校管理中发挥很大的效能,甚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其次要完善管理制度。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有严格的管理,严格的管理必定有着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因此要综合考虑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便于实际操作,人人能够遵守,对学校的良性运转切实起到保障作用的管理制度,实施依法治校,做到校内事事可循。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请假制度、考核制度、奖教奖学制度、结构工资制度、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是科学管理的具体表现。而且让每一个教职工通过学习、讨论,在理解、赞同的基础上执行制度,这样既方便于管理者的检查督促,又能够减少领导与教职工的摩擦。
第三要关心教师发展。要经常利用课间和业余时间,经常到各办公室“串门”,与同事谈心,同时通过召开定期的民主会、各种形式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为教师提供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场所,广泛听取教师的看法、想法、意见、要求,以求掌握教师思想状况。学校领导要到教师家里“家访”,做到有困难给予帮助、有生病给予慰问、有成绩给予祝贺、有纠纷给予排解。学校要了解职工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并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要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创造力,为教职工营造个人发展的良好空间。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他们创造性潜能的开发,为他们积极营造尽情释放创造才能的工作空间,以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让她们学以致用,个人才能得到肯定,人生价值得以实现。对有经验的中年教师要知人善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各个层面上传、帮、带作用,使他们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优秀传统得以传递,发扬光大。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和谐发展的保证
首先教师要有爱心。爱学生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爱学生就是要爱所有的学生,在我们的心目中学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亲疏之分。爱学生就是要乐于奉献,把教育学生,照顾学生当作头等大事,要把学生的安危冷暖挂在心里,时刻提醒指导学生学习服务自己、保护自己;爱学生就要钻研业务,把每一个教育活动变成学生开心时刻,引导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情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
其次要有耐心。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我们要注意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惯、爱好兴趣。这样和学生相处时教育孩子就会有的放矢。特别是对于个别学习后进生和行为问题学生,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孩子慢慢克服缺点,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鼓励,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生活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三、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后盾
家长是学校潜在的巨大社会资源,只有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让这个特殊的社会资源成为学校工作的强大后盾,学校才能顺利地向前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才有助于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学生往往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是每一个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学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要面对着一个较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家长。这些家长们在社会上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这些家长无论职位高低,赚钱多少,学生在学校是否安然无恙快乐健康无不例外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他们的心,孩子安全了、健康快乐了自然能有效地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安全教育,全力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所有的孩子在安全健康成长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职责。
我们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家长工作,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家长访校日活动等的开展,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各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家校联系卡,通过家访或电话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相互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相互沟通教育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聘请专家讲座,让家长讨论交流,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向家长介绍良好的家教经验,统一家校教育的步伐。
二○○九年五月九日